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1. 范围

1.1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1.1.1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

剥离的测试方法。

1.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1.1.3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1.2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

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1.3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不适

用不统一的胶质。

1.4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1.5 测试数值用 IS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1.6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标准

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测试方法概要

4.1 方法 A——单面胶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

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4.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

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进行测试。

4.3 方法C——双面胶

4.3.1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外。

撕去衬纸,贴一层0.025mm(0.001in)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

测试。

4.3.2 衬里粘力——在双面胶的正面贴上0.025mm的聚酯薄膜,然

后撕去衬纸贴到不锈钢板上。接下来的测试同方法A。

4.4 方法D——测试离型纸胶带(单面或者双面)的粘性——把胶带粘

贴到测试钢板上,衬里面朝外。同方法A中单面胶从钢板上剥离类似,用

同样的方法测试衬纸与胶粘剂的剥离强度。

4.5 方法E——无基材胶带的粘力测试

4.5.1正面——把胶带贴到标准测试钢板上。除去衬纸,贴上厚度为

0.025mm的聚酯薄膜形成一个背衬薄膜胶带试样。按照方法A 进行剥离

力的测试。

4.5.2 衬里面——把胶带正面贴上厚度为0.025mm的聚酯薄膜,撕

去衬纸贴后贴到钢板上按方法A进行测试。

4.6 方法F——单面胶90°剥离——在可控的压力下把胶贴到标准钢板上,以恒

定的速度从钢板上90°角进行剥离测试,计算剥离过程的力。

5.意义和应用

5.1这些测试方法是为保证质量使用的。给定的压敏胶在特定条件下测

定其最大和最小剥离力,其数值用作验收标准。

5.2 方法A、B、C、E、F还可以用来测定给定胶带与其他一种或多种不同材料

和材质的表面的相对粘力。有代表性的材料式样足以作为标准钢板试验使用。

5.3 方法A, B, C, E or F不能被用来对比测试同类但不同粘着力的胶带。

这是因为测试的剥离力并没有规范为一定压力范围。压力会因为单面背衬

的硬度和黏着力度而有所不同。两种不同胶带极少有相同此类属性。

5.4 方法D 可以测试在特定剥离速度下剥离掉黏胶带的离型纸所需要的不同力

值。不同的剥离速度剥离力值不同。

5.5这几种测试方法没有提供设计信息,原因在于通常粘着力和功能要

求之间没有直接关联。

6.设备

6.1取样器—取样器应使用两边平行的单刃刀片,精确的分开距离,这

样可以剪切出宽度精确的试样。两种剪切12 和24-mm[0.05-and1-in.]剪切宽

度都是可用的。为了不引起试样边缘破损,取样器也可以选择适合的。注

意1—这些宽度是根据Guide D 5750/D5750M的公制计量单位为参照的。

除了欧洲外,所谓的组合公制单位世界通用,如果测试的宽度不同,计算的方法也相应

的不同。

注意2—12mm取样刀规格是12mm宽,220mm长的铝制刀柄。。。。。。。。。。。。。。

6.2剂量器分配器—溶剂,比如洗涤瓶。

6.3测试板——不锈钢板,50×125,不小于1.1mm厚,表面粗糙高度50

±25nm。测试板如果有锈或者很多刮痕就不能使用。新板使用前要清洗。要保护测试板表面不被刮花或污染,其存放条件如10节所述。

6.4压辊——自动或手动

6.4.1 压辊钢圈直径85±2.5mm,宽45±1.5mm,表面橡胶6mm

左右厚,硬度80±5.压辊表面为无任何凹凸缝隙的光滑圆筒。滚轴克重为

2040

±45g。

6.4.2 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让别的部件增加其重量。压辊可以是自动

的或者以10±0.5mm/s手动操纵,推荐使用自动压辊。

注意3 有一种检测压辊表面橡胶性能的简易方法。用薄纸包住橡胶层,然

后在铺着复写纸(印面向上)的平板玻璃上滑动。复印纸的颜色就会被拓到薄纸

上,这样就能直观的显现出橡胶表面是否有小的凸起或凹洞。

6.5 粘力检测仪——可能会用到恒速拉力机。在此推荐使用电子设备能

检测每秒的剥离力值。拉力机的工作台中央有两个动力方向平行的夹具,其

同试样统一在同一工作台。用5.0± 0.2 mm/s恒定速率拉动夹具然后另一装

置测试数据。装置的精确度应达到0.5%,测试水平在满量程的20%到80%之

间。

6.6固定装置——用于方法F的90°剥离。

7.试剂和材料

7.1试剂的纯度——所有试验用的试剂应该达到化学纯。如果用其他的

纯度的试剂,应该要保证其纯度不影响测试结果才能使用。

7.2试剂

7.2.1 以下是所有可能用作清洗剂的试剂:

7.2.1.1无酒精双丙酮,技术级或者更高,

7.2.1.2甲醇(95%),

7.2.1.3丁酮,

7.2.1.4n—正庚烷,

7.2.1.5丙酮

7.2.2 在测试时,最后的清洗应该用到丁酮或丙酮。

7.2.3 在选择和使用试剂清洗钢板之前要谨慎注意化学试剂对环

境,身体和安全的影响。

7.3清洗材料——吸收剂,外科纱布,棉毛或者薄纸。材料必须为无棉绒纸;吸收剂不能含同有7.2 所列溶剂可溶的添加剂。

8.取样

8.1 选取试样—试样应该符合Practice D 3715/D 3715M标准。

8.2 其它用途试样—试样的选择取决于试验目的。可以参考PRACTICE

E122。通常一种胶带需要至少五个试样。测试试样必须取自不同的胶带卷,

如果有可能取自不同的生产线。单一的产品取样检测不能得出有力结论。

9.测试试样

9.1 试样规格宽为24mm,如果宽度不同于此,参考NOTE5. ±0.5 mm的误差范

围是允许的。长度规格为300 mm左右。

9.2 作为试样的胶带,必须先从胶带卷上去掉3-6圈之后再取材。

9.3 从每个胶带卷上取下一块试样的方法。以500 to 750 mm/s的速率从旋转的

胶带卷上扯下试样。当由于胶带宽度或某些原因致使粘性过高而不易扯掉试样时,速率可以减少到500 mm/s。

9.4 当胶带宽度大于24 mm [1 in.]时,多出的那部分宽度用刀法剪切掉。

9.5 解卷后5分钟之内进行试样测试。

10.测试条件

10.1 根据D 4332 把试样放置在标准温度环境下至少24 小时。在此环境

下测试即可。(警告——试验者要知道试验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不锈钢板上。

因此在胶带黏贴到试验板的过程中或者之后,试验板应该尽可能的不接

触。)

11.方法A——单面胶的180°剥离

11.1 把7.2.1所列的一种试剂涂抹在试验板上,用清洁吸水的材料擦

拭干净。用此种溶剂擦拭三次,试验板在标准环境下晾干时间至少需要10

min。如果10h之内不使用,应该重新清洁再用。

注意 4——避免使用有污点,色污或划痕的试验板。禁止用手指接触试验板表面。在存放中,应保护试验板不被破损或者污染。

11.2 按照9.3的要求取300-mm的胶带试样。在试样一端12mm处折

叠,粘成标签状。拿住标签端,让试样的另一端接触试验板,这样试样没有

同试验板紧贴而只是轻微的置于其上。自动或者手动的按长度方向滚动压辊,使胶带完全粘附到实验板上,这样可以避免胶黏剂和试验板间有任何空隙。

如果真的出现空隙现象,此试样作废。

注意5为了试样黏贴时更好的滚压,试样宽度小于24mm[1in.]时,用一

段胶带补齐24mm[1in.]或者用适宜重的压辊来线压,使其等同于2045g的压辊。

11.3 在一分钟之内准备好每一试样和测试装置。

注意 6 试样搁置时间的长短会带来不同的检测结果。各种胶带因搁置时间

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剥离力。要选择合适的搁置时间。

11.4 把胶带对折成180°,从试验板上剥离出25 mm[1in.]。把试验

板的这一端放入拉力机的活动夹口,另一端置入另一夹口。操纵夹具以5.0 ±0.2 mm/s的速度上升。

11.5 启动拉力机后,检测出的最初25 mm的剥离力值不在统计范围

之内。用之后的50 mm的剥离力的平均值作为粘力测定值。

12.方法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

12.1 把试样一粘贴到像标准不锈钢一样的坚硬试验板上,用压辊滚压

牢固。另取一试样如11.2 所述黏贴到试样一得背面,要确保两试样边缘线齐。按照11.3-11.5 所述操作试验。

13.方法C——双面背衬胶的粘性

13.1 正面——按11.1-11.3 步骤进行操作,去掉衬纸。把厚度为

0.025mm聚酯薄膜叠加在测试样上,薄膜要比试样稍微宽一些。遵循把胶

带黏贴到试验板的方法,把薄膜用压辊准确的贴附到胶黏带上。

注意7薄膜的滚压最好用手动压辊。滚压速度能增加到50mm/s[2in.]/s.

按照11.4和11.5的方法继续试验。

13.2 衬纸面—用厚度为0.025-mm [0.001-in.]的聚酯薄膜按照11.2 黏贴

到胶带表面,把他们充分粘合。修剪薄膜使其比胶带稍微宽一些。取掉衬纸,按照11.1-11.5 继续试验。

14.方法D——单面或者双面背衬胶离型纸的粘性

14.1 双面背衬胶——遵循11.1把试样一端的125 mm粘到试验板上,胶

粘面(表面)向下。用压辊以10±0.5 mm/s的速率两个方向共各滚压两次。

把试样另一端离型纸剥离掉,保留试验板上的胶带的离型纸。不要碰到钢板上的胶带。对折离型纸然后按11.4和11.5进行试验。

14.2 14.2 单面背衬胶——遵循11.1。把试样一双面背衬胶贴到试验板上,

长度和试验板一致。取掉单面背衬胶带的离型纸。把试样一端的125mm 的光滑面向下,叠贴到试样一上。用压辊以10±0.5 mm/s的速率两个方向共各

滚压两次。把试样另一端离型纸剥离掉,保留试验板上的胶带的离型纸。对折离型纸然后按11.4和11.5进行试验。

15.方法E——无基材胶带粘性

15.1 胶黏面——按照11.1-11.3 的步骤取掉离型纸。把厚度0.025mm

的聚酯薄膜黏贴到试样上,其宽度比无基材胶带稍微宽一些。按11.2 所述黏贴薄膜保证其无缝隙贴附到无基材胶带上。遵循11.4 和11.5 继续试验。

15.2 离型纸面—在无基材胶带的胶黏面上贴附上厚度为0.025mm的

聚酯薄膜。用适合的压辊手动滚压两次,滚压速度可能增加到50 mm/s/s.

去掉试样的离型纸如11.2 和11.3 所述把其黏贴到试验板上。如11.4 和11.5 的步骤继续试验。

注意8 尽管方法操作简易,但其操作需细致,尤其当两个不同的实验室或者操作者按照书面程序得出清晰一致的结果时要格外注意。

16.方法F——单面背衬胶的90度剥离

16.1 按照11.1-11.3 所述准备测试试样。

16.2 把胶带一端90度方向折叠。从试验板上剥离25mm的胶带。把试验板夹到仪器的活动夹口这样可以在接下来75mm的剥离过程中始终保持90°,这样另一端放置到其它的夹口。使夹具以5.0±0.2 mm/s的速率上升。

16.3 按11.5 所述继续试验。

17.计算

17.1 在英寸——磅系统中,如果测试力值非牛顿值,使其除以试样宽度然后乘以10转换成N/10mm。在英语量制系统中,如果力值非盎司,使其除以试样宽度后转换成盎司。

18.报告

18.1 报告结果应有下列信息

18.1.1 应陈述种测试方法和其差异性所在

18.1.2 每一试样的物源识别

18.1.3 描述测试中会出现的异常反应(例如粘附转移或者断裂)

18.1.4 剥离力值精确到0.1N/10mm[oz/in.到最近的1oz/in.]。运算中运用实际的试样宽度。

18.1.5 识别A,B,C,D ,E 这5 中测试方法。方法C,E 还要注意区别其胶黏面和离型纸面。

18.1.6 搁置时间的记录,是否少于或者多余标准的1分钟18.1.7 测试样的宽度,是否不同于9.1

18.1.8 测试环境是否是23±1°C 或者50±5 % RH

19.精度和偏差

19.1 概要:若是同等取材,熟练程度相当的操作人员用同样的设备做检测

试验时,100 组测试中两组结果的值不应该超过平均检测值的18.8%。很多情况

可导致结果的不同。只有特定的检测方法才能测定180°剥离的真正值。在此

限定范围内D 3330/D 3330M 没有明显偏差。其他情况下对于结论和鉴定的误

差在 19.2-19.5 中找到解释。

注意9 此6种检测方法中只有方法A应用在检测准确度上。当然其他方

法的也类似,方法C可能不适用。

19.2 实验室间的检测数据——1980 年6 个不同的实验室从两个材料中随意取材

进行试验。每个实验室的两名检测人员各自从两种材料的三个胶卷中各取

出三个试样。这样180°剥离检测结果的差异要素组合就是其差异程度。

结果如下:

相同材料的试样不同材料的试样

单操作者组平均值的4.8% 平均值的9.7%

同一实验室组平均值的2.1% 平均值的0%

不同实验室组平均值的9.0% 平均值的3.7%

重复组平均值的4.9% 平均值的4.9%

19.2 绝对差异——对于19.2 中的差异要素,如差异同表格1 中的相当或者有超出,则两组检测

结果的平均数值被认为存在95%的差异。

注意10 绝对差异与可靠极限的列表对比可以作为总体结论,尤其表达对不同实

验室检测精度的尊重。在对不同实验室做出判断之前,所参考的数据偏差必须是

建立在对同一材料的任意取材的最新监测数据的对比统计上。

表1 绝对差异,特定条件下的平均数百分比

每个平均值的观测数单操作者精度同一实验室精度不同实验室精度

1 18.8 19.7 42.5

5 14.5 15.

6 29.4

10 13.9 15.0 19.1

不同材料试样

1 30.1 30.1 31.8

5 28.0 28.0 29.4

10 27.3 27.3 29.1

表2 95%的可信限度,特定条件下的平均数百分比

每个平均值的观测数单操作者精度同一实验室精度不同实验室精度

同一材料试样

1 ±13.3±13.9±30.0

5 ±10.3±11.0±20.8

10 ±9.8±10.6±20.6

不同材料试样

1 ±21.3±21.3±22.5

5 ±19.8±19.8±20.8

10 ±19.3±19.3±20.6

19.3可信限度——对于19.2 中的差异要素,测量结果的单个平均值如注意

10 和表 2 。

19.4 偏差——在没有通过合格的方法得出真实值之前,没用很适合的语言来陈述D3330中测剥离强度方法所带来的偏差。

胶黏剂的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关于胶黏剂的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一.概述 在航空产品的实际使用中,胶接接头不仅受到拉伸应力与剪切应力作用,有时还会受到线应力作用。因此对胶黏剂来讲它应有好的抗线应力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胶接接头设计上则应尽可能地避免接头承受线应力作用。测定胶接接头的抗线应力的能力大小,主要采用剥离试验来测定它的剥离强度,其强度用每单位宽度的胶接面上所能承受最大破坏载荷来表示,单位是KN/m。 剥离是一种胶接接头常见的破坏形式之一。其特点是胶接接头在受外力作用时,力不是作用在整个胶接面上,而只是集中在接头端部的一个非常狭窄的区域,这个区域似乎是一条线,胶黏剂所受到的这种应力,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讲的线应力。当作用在这一条线上的外力大于胶黏剂的胶接强度时,接头受剥离力作用便沿着胶接面而发生破坏。剥离试验用的试件其中一个是柔性材料(如薄的金属蒙皮,织物,橡胶,皮革等),而另一个试件可以是一刚性材料(如厚的金属梁等)或者也同为一柔性材料,由于至少有一个试件为柔性材料,当接头承受剥离力作用时,被粘物的柔性部分首先发生塑性变形,然后,胶接接头慢慢地被撕开了。如织物与织物的胶接属蒙皮与珩条的胶接等。根据试样的结构和剥离结构的不同,它又分为: T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90°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180°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Bell剥离(浮滚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爬鼓剥离强度单位KN.m/m; 测定剥离强度的方法虽然各有差异,但它的基本操作与影响因素大致相同。 二.T剥离强度试验(金属-金属) 1.原理 用T剥离方法从未胶接端开始施加剥离力,使金属对金属胶接件沿胶接线生产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剥离力。 2.仪器设备 拉力试验机并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以及有一能夹紧试样的夹持器。 3.试验步骤 (1)试样制备组成T剥离试样的被胶接材料必须是挠性材料,并被弯曲成90°也不会出现破裂。通常是由两块厚度相同的同一种金属加工而成的薄板胶接在一起制成。这金属材质与薄板厚度在胶黏剂标准中都有规定。厚度应均匀,以不超过0.3mm或0.5mm的LY12CZ铝合金薄板居多。 按有关胶接工艺技术文件,选定薄板的材质与厚度,以及胶黏剂层厚度。当没有明确规定时,则选胶层平均厚度在0.2mm以下,厚0.3mm的LY12CZ铝合金薄板。除非另有规定,试样尺寸,长200mm,宽25mm±0.5mm。施加胶接压力不应少于1MPa。若在压机上加压,则试样上方应覆盖一张邵氏硬度(A)约45,厚10mm 的橡胶板,压力控制在0.7MPa(或按供需双方规定)。每块试片整个宽度涂胶,涂胶长度为150mm。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1. 围 1.1 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1.1.1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 剥离的测试方法。 1.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1.1.3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1.2 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1.3 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不适用不统一的胶质。 1.4 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1.5 测试数值用 IS 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1.6 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标准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 测试方法概要 4.1 方法 A——单面胶 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4.2 方法 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 进行测试。 4.3 方法C——双面胶 4.3.1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 外。撕去衬纸,贴一层 0.025mm(0.001in)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测试。 4.3.2 衬里粘力——在双面胶的正面贴上0.025mm 的聚酯薄膜,然

剥离力测试规范

剥离力测试规范(执行标准 GB 2792-1998) 1,测试环境: 1, 温度23±2℃;相对湿度65±5%RH。 2,无特殊规定,试样除去包装在4.1的条件下,静置2个小时以上 2,测试仪器及辅助工具: 2.1 仪器: “拉力测试仪”。 2.2 工具: 2.2.1 压辊:以GB/T 2792-1998规定的用橡胶包覆的直径(不包括橡胶层)约 84mm,宽度约45mm的钢轮,包覆的橡胶硬度为80°±5°,厚度约6mm。质 量为2000g±50g。 2.2.2 试验板一:镜面不锈钢冷轧钢板(SUS 304钢板)暂以仪器提供的为标准, 材质为GB/T 3280规定的OCr18Ni9或1Cr18Ni9TiPP1].PP长度为300mm± 2mm,宽度为50mm±1mm,厚度为2.0±0.1mm。 2.2.3试验板二:镜面不锈钢冷轧钢板(SUS 304钢板)暂以仪器提供的为标准, 材质为GB/T 3280规定的OCr18Ni9或1Cr18Ni9TiPP1].PP长度为150mm± 1mm,宽度为50mm±1mm,厚度 为1.5-2.0mm。 3,试验步骤 3.1 180°剥离力试验: 3.1.1 清洗剂:甲苯、酒清(原工业甲醇)。 3.1.2 擦拭材料:医用脱脂纱布。 3.2.1 试样的选取: 3.2.1.1 试样的宽度为25mm±1mm,长度约200mm。在制备试样前,先撕去表面的 3~5圈,然后再取约200mm的试样。 3.2.1.2如试样为无基材或双面胶类的产品时,应先将试样母体贴在柔韧性较好 的辅助基材上(如厚度为0.08mm的平织裸布),并以40-60kg的压力滚压一 次,以辅助基材作为承受拉力的母体。 3.3.1 测试步骤: 3.3.1.1 将试样平行于板的纵向粘贴在钢板的中间位置,用辊压装置的自重以约

GBT 2790—1995 胶粘剂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胶粘剂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T 2790—1995 代替GB 2790—81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0批准 1996—08—01实施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 8510—2:1990《胶粘剂—挠性材料与刚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的剥离试验第2部分:180°剥离》。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挠性材料与刚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的180°剥离试验的装置、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和结果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由两种被粘材料(一种是挠性材料,另一种是刚性材料)组成的胶接试样在规定条件下,胶粘剂抗180°剥离性能。 2 引用标准 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3 原理 两块被粘材料用胶粘剂制备成胶接试样,然后将胶接试样以规定的速率从胶接的开口处剥开,两块被粘物沿着被粘面长度的方向逐渐分离。通过挠性被粘物所施加的剥离力基本上平行于胶接面。 4 装置 4.1 拉伸试验装置 具有适宜的负荷范围,夹头能以恒定的速率分离并施加拉伸力的装置,该装置应配备有力的测量系统和指示记录系统。力的示值误差不超过2%。整个装置的响应时间应足够地短,以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为宜,即当胶接试样被破坏时,所施加的力能被测量到。试样的破坏负荷应处于满标负荷的10%~80%之间。 4.2 夹头 夹头之一能牢固地夹住刚性被粘物(见5.1.1),并使胶接面平行于所施加的力。另一个夹头则如图1所示,能固定住挠性被粘物(见5.1.2),此夹头是自校准型的,因此施加的力平行于胶接面,并与拉伸试验装置(4.1)的传感器相联。 5 试样 5.1 被粘材料 被粘材料的厚度要以能经受住所预计的拉伸力为宜。其尺寸要精确地测量并写入试验报告。注:被粘试片的厚度由胶粘剂供需方约定,推荐被粘试片的厚度是:金属1.5mm;塑料1.5mm;木材3mm;硫化胶2mm。挠性被粘试片的厚度与类型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必须加以记录,当被粘试片厚度大于1 mm时,厚度测量精确到0.1mm;当被粘试片厚度小于1 mm时,厚度测量精确到0.001mm。 5.1.1 刚性被粘试片 刚性被粘试片宽为25.0mm±0.5mm,除非另有规定1],长为200mm以上的长条。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1. 范围 1.1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1.1.1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 剥离的测试方法。 1.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1.1.3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1.2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 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1.3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不适 用不统一的胶质。 1.4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1.5 测试数值用 IS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1.6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标准 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测试方法概要 4.1 方法 A——单面胶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 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4.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 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进行测试。 4.3 方法C——双面胶 4.3.1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外。 撕去衬纸,贴一层0.025mm(0.001in)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

剥离强度测试指导书

剥离强度测试指导书 1 目的 测试EV A同钢化玻璃间、EV A同背板间的剥离强度。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光伏镀膜玻璃相关之EV A、背板的剥离强度测试。 3 剥离测试试验过程 3.1 试样准备 3.2 层压 3.2.1 依‘玻璃+EV A+EV A+背板’的顺序进行敷设,并将高温布分别放置于玻璃底部与背板上部,保证玻璃、背板与层压设备隔离不可直接接触,并在背板上作编号或相应的产品型号、生产线号标记。(见参照图-1) 参照图-1 参照图-2 3.2.2 依制程正常工艺或客户提供的层压工艺参数,对玻璃敷设件进行层压。层压完成后将试样取出,放置于试验台上冷却,静置至室温状态即可进行剥离强度测试。 3.3 剥离度测试 3.3.2.1 将层压后的玻璃件试样中取出放置与平台,用美工刀、钢直尺将玻璃试样层压后的EV A背板划出数条1cm宽的长条状。(见参照图-2)

3.3.3 EV A与钢化玻璃间剥离强度测试 3.3.3.1 将EV A及玻璃充分剥离小段距离后,用拉力计一端的夹钳将EV A(含背板)夹紧固定住确保剥离测试时不松脱。 3.3.3.2 将拉力计(量程200N,下同)校正归零,并固定住试样。用拉力计以接近1cm/s 的速度、180°反向匀速将EV A(含背板)与玻璃拉离。(见参照图-3) 3.3.3.3 测试试样四个拐角及中间位置的剥离强度拉力数据,记录测试数据范围。 参照图-3 参照图-4 4 注意要点 4.4.1 在检测前检查玻璃表面的洁静度。 4.4.2 敷设EV A胶片背板时,应注意玻璃、EV A胶片、背板与玻璃接触面的放置方向。 4.4.3 试验台应平整,无硬质、尖锐物残留,测试用的玻璃、EV A胶片、背板表面应干净无污染,否则测试结果将不稳定。 5 测试用表 【剥离强度交联度测试记录】 批准:审核:编制: 会签:

ASM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 标准 1. 范围 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剥离的测试方法。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 定可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 不适用不统一的胶质。 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 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 能真正代表粘力。 测试数值用 IS 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 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 标准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 测试方法概要 方法 A——单面胶 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 准测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方法 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 上,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 进行测试。 方法C——双面胶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外。撕去衬纸,贴一层()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测 试。 衬里粘力——在双面胶的正面贴上的聚酯薄膜,然

后撕去衬纸贴到不锈钢板上。接下来的测试同方法A。 方法 D——测试离型纸胶带(单面或者双面)的粘性——把胶带粘贴到测试钢板上,衬里面朝外。同方法 A 中单面胶从钢板上剥离类似,用同 样的方法测试衬纸与胶粘剂的剥离强度。 方法E——无基材胶带的粘力测试 正面——把胶带贴到标准测试钢板上。除去衬纸,贴上厚度为的聚酯薄膜形成一个背衬薄膜胶带试样。按照方法 A 进行剥离力的测试。 衬里面——把胶带正面贴上厚度为的聚酯薄膜,撕去衬纸贴后贴到钢板上按方法A进行测试。 方法F——单面胶90°剥离——在可控的压力下把胶贴到标准钢板上,以恒定的速度从钢板上90°角进行剥离测试,计算剥离过程的力。 5. 意义和应用 这些测试方法是为保证质量使用的。给定的压敏胶在特定条件下测定其最大和最小剥离力,其数值用作验收标准。 方法A、B、C、E、F还可以用来测定给定胶带与其他一种或多种不同材料和材质的表面的相对粘力。有代表性的材料式样足以作为标准钢板试验使用。 方法A, B, C, E or F 不能被用来对比测试同类但不同粘着力的胶带。这是因为测试的剥离力并没有规范为一定压力范围。压力会因为单面背 衬的硬度和黏着力度而有所不同。两种不同胶带极少有相同此类属性。 方法 D 可以测试在特定剥离速度下剥离掉黏胶带的离型纸所需要的不同力值。 不同的剥离速度剥离力值不同。 这几种测试方法没有提供设计信息,原因在于通常粘着力和功能要求之间没有直接关联。 6. 设备 取样器—取样器应使用两边平行的单刃刀片,精确的分开距离,这样可以剪切出宽度精确的试样。两种剪切12 和24-mm[ 1-in.]剪切宽度都是 可用的。为了不引起试样边缘破损,取样器也可以选择适合的。注意1— 这些宽度是根据Guide D 5750/D5750M 的公制计量单位为参照的。 除了欧洲外,所谓的组合公制单位世界通用,如果测试的宽度不同,计算的方法也相应 的不同。 注意2—12mm取样刀规格是12mm宽,220mm长的铝制刀柄。。。。。。。。。。。。。。

GB2792-81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792-81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剥离法测量分开压敏胶粘带与被粘板材所需力的测定方法。 压敏胶粘带与被粘物为片、膜材料时,将采用金属校直板进行测定。 2 原理 用180°剥离方法施加应力,使压敏胶粘带对被粘材料粘接处产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力。 3 装置 3.1 辊压装置(见图1) 3.1.1 压辊是用橡胶覆盖的直径为84±1mm,宽度45mm的钢轮子。 3.1.2 橡胶硬度(邵尔A型)为60°±5°,厚度6mm。 3.1.3 压辊质量为2000±50g。 3.2 试验机 3.2.1 拉力试验机应符合JB 706-77《机械式拉力试验机技术条件》的关于鉴定试验机的要求。3.2.2 拉力试验机应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 4 试样 4.l 胶粘带 胶粘带宽度为20±1、25±1mm,长度约200mm。

4.2 试验板 胶粘带与板材粘合时,试验板表面应平整,试验时不应产生弯曲变形,试验板尺寸如图2所示。 单位:mm。 4.3 校直板 胶粘带与片、膜材料粘合时,应使用金属校直板,其尺寸如图3所示。单位:mm。 4.4 试样制备 4.4.1 被粘材料,表面处理方法、试样制备后的停放时间等应按产品工艺规程要求进行。4.4.2 为了保证在试验时胶粘带与被粘片、膜材料保持180°分离角度,用胶粘带将试片顺长度方向的两侧粘贴在金属校直板上。 5 试验条件 5.1 试验室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65±5%。

5.2 胶粘带、被粘材料应在5.1条件下放置2h以上。 6 试验步骤 6.1 用精度不低于0.05mm的量具测量胶粘带宽度。 6.2 将胶粘带剥开,切去外面的3~5层,均匀撕剥胶粘带(在粘合长度内不能接触手或其它物体),使胶粘带与被粘材料一端粘接,其夹角大于30°,被粘材料的另一端下面放置一条长约200mm, 宽40mm的涤纶膜或其它材料,然后用辊压装置的轮子在自重下约以120mm/s的速度对试样来回滚压三次。 6.3 到达产品工艺规程规定的停放时间后,将试样自由端折过180°,并剥开粘合面约10mm。被粘材料夹在下夹持器上,试样自由端夹在上夹持器上。应使剥离面与试验机力线保持一致。6.4 试验机以300±10mm/min下降速度连续剥离。有效剥离粘合面长度约100mm,并有自动记录装置绘出剥离曲线。 7 试验结果 7.1 取值范围 在记录曲线中,曲线AB、CD部分都不计入试验结果(图4)。单位:mm。 7.2 求积仪法计算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平均强度σ(180°B)(g/cm)按下式计算:

剥离试验

简述胶粘剂剥离强度试验 一、概述 在航空产品的实际使用中,胶接接头不仅受到拉伸应力与剪切应力作用,有时还会受到线应力作用。因此对胶黏剂来讲它应有好的抗线应力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胶接接头设计上则应尽可能地避免接头承受线应力作用。测定胶接接头的抗线应力的能力大小,主要采用剥离试验来测定它的剥离强度,其强度用每单位宽度的胶接面上所能承受最大破坏载荷来表示,单位是KN/m。 剥离是一种胶接接头常见的破坏形式之一。其特点是胶接接头在受外力作用时,力不是作用在整个胶接面上,而只是集中在接头端部的一个非常狭窄的区域,这个区域似乎是一条线,胶黏剂所受到的这种应力,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讲的线应力。当作用在这一条线上的外力大于胶黏剂的胶接强度时,接头受剥离力作用便沿着胶接面而发生破坏。剥离试验用的试件其中一个是柔性材料(如薄的金属蒙皮,织物,橡胶,皮革等),而另一个试件可以是一刚性材料(如厚的金属梁等)或者也同为一柔性材料,由于至少有一个试件为柔性材料,当接头承受剥离力作用时,被粘物的柔性部分首先发生塑性变形,然后,胶接接头慢慢地被撕开了。如织物与织物的胶接属蒙皮与珩条的胶接等。根据试样的结构和剥离结构的不同,它又分为: T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90度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180度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Bell剥离(浮滚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爬鼓剥离强度单位KN.m/m; 测定剥离强度的方法虽然各有差异,但它的基本操作与影响因素大致相同。 二、T剥离强度试验(金属-金属) 1、原理: 用T剥离方法从未胶接端开始施加剥离力,使金属对金属胶接件沿胶接线生产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剥离力。 2、仪器设备 拉力试验机并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以及有一能夹紧试样的夹持器。 3、试验步骤

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剥离力测试仪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剥离力测试仪 xx国家标准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剥离法测量分开压敏胶粘带与被粘板材所需力的测定方法。 压敏胶粘带与被粘物为片、膜材料时,将采用金属校直板进行测定。 2原理 用180°剥离方法施加应力,使压敏胶粘带对被粘材料粘接处产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力。 3装置 3.1辊压装置(见图1) 3.1.1压辊是用橡胶覆盖的直径为84±1mm,宽度45mm的钢轮子。 3.1.2橡胶硬度(邵尔A型)为60°±5°,厚度6 mm。 3.1.3压辊质量为2000±50g。 3.2试验机 3.2.1拉力试验机应符合JB 706—77《机械式拉力试验机技术条件》的关于鉴定试验机的要求。 3.2.2拉力试验机应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 4试样 4.1胶粘带

胶粘带宽度为20± 1、25±1mm,长度约200mm。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 9 8 2年8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起草GB 2792-81 4.2试验板 胶粘带与板材粘合时,试验板表面应平整,试验时不应产生弯曲变形,试验板尺寸如图2所示。 单位: mm。 4.3校直板胶粘带与片、膜材料粘合时,应使用金属校直板,其尺寸如图3所示。单位: mm。 4.4试样制备 4.4.1被粘材料、表面处理方法、试样制备后的停放时间等应按产品工艺规程要求进行。 4.4.2为了保证在试验时胶粘带与被粘片、膜材料保持180°分离角度,用胶粘带将试片顺长度方向的两侧粘贴在金属校直板上。 5试验条件 5.1试验室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65±5%。 5.2胶粘带、被粘材料应在 5.1条件下放置2h以上。 6试验步骤 6.1用精度不低于

剥离强度测定法

附件: 剥离强度测定法 剥离强度系指粘合在一起的材料,从接触面进行单位宽度剥离时所需要的最大力。反映了材料的粘合强度。 剥离强度系指将规定宽度的试样,在一定速度下,进行T型剥离,测定所得的复合层与基材的平均剥离力。本法适用于塑料复合在塑料或其它基材(如铝箔、纸等)上的各种软质、硬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强度的测定。 仪器装置可使用材料试验机,或能满足本试验要求的其他装置。仪器的示值误差应在实际值的±1%以内。 试验环境试样应在23℃±2℃、50%±5%相对湿度的环境中放置4小时以上,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试样制备取试样适量,将试样宽度方向两端除去50mm,均匀截取纵、横向宽度为15.0 mm±0.1mm,长度为200mm的试样各5条。复合方向为纵向。 沿试样长度方向一端将复合层与基材预先剥开50mm,被剥开部分不得有明显损伤。若试样不易剥开,可将试样一端约20mm浸入适当的溶剂(常用醋酸乙酯、丙酮)中处理,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再进行剥离强度的试验。 若复合层经上述方法的处理,仍不能与基材分离,则试验不可进行,判定为不能剥离。 测定法将试样剥开部分的两端分别夹在试验机上下夹具中,使试样剥开部分的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重合,并松紧适宜。试验时,未剥开部分与拉伸方向呈T型,见图1,试验速度为300 mm/min±30mm/min,记录试样剥离过程中的剥离力曲线。 图1 试样夹持示意图

1.上夹具; 2.下夹具; 3.试样剥开部分; 4.未剥离试样 结果判定参照图2三种典型曲线采取其中相近的一种取值方法,算出每个试样平均剥离强度。每组试样分别计算其纵、横向剥离强度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单位以N/15mm表示。 若复合层不能剥离或复合层断裂时,其剥离强度为合格。 图2剥离力典型曲线的取值(虚线示值为试样的平均值) 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包装材料科研检验中心 复核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热熔胶产品的剥离强度的测试及影响因素

热熔胶产品的剥离强度的测试及影响因素 热熔胶产品的剥离强度的测试及影响因素 两个被粘物使用热熔胶粘合后,在存放和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以下两种类型的外力作用而被破坏:一是端部受到剥离应力的作用而翘起,甚至被撕开,破坏常常发生在胶粘剂的界面附近,主要受到胶粘剂与被粘物表面的范德华力的大小制约;二是受到持久的剪切应力作用而脱开。常常发生在胶粘剂的内部,主要决定于胶粘剂本身的范德华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得内聚力。第一种力我们通常用剥离强度的数值来表征它们,而第二种力我们用剪切蠕变的大小即持粘力的数值来表征它们。 剥离强度定义: 是指胶粘制品在适当的外力和足够的时间进行粘合后与被粘物表面形成抵抗粘合界面分离的一种力。 一、剥离强度的测试方法 1、180o和90o剥离测试 180o剥离测试方法最常见,剥离测试操作简单方便,测试结果分散性小。由于剥离强度测试条件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大,所以各国都已经制定了标准化的测试方法。美国的国家标准为ASTM D1000-66 和ASTM D3330M,美国的压敏胶粘带协会PSTC制定的测试标准为PSTC-1(单面胶带)和PSTC-3(双面胶带)。欧洲制定的测试标准为AFERA4001。日本的国家标准为JIS ZO237-8。我国制定的180o剥离强度测试方法标准为GB2792-1998。各国的测试标准中所规定的测试条件和要求都不完全一致。为了促进世界各国之间胶粘制品的贸易和技术交流,世界上主要的几个胶粘剂协会已经制定了180o剥离强度测试方法的国际标准。 2、T型剥离测试 主要用于非压敏性的胶粘剂的剥离强度测试,常用此法测试压敏胶带的初粘性。 二、剥离强度的成因 非反应型压敏胶制品的剥离强度是胶层与被粘物表面形成的范德华力所致,其最终强度值的大小是胶层与基材、被粘物共同所组成的复合材料的粘弹性相关,也就说最终测试出来的剥离强度值不仅和胶粘剂本身相关,也跟基材和被粘物有关。 剥离强度测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测试所得到的剥离强度值不仅仅是胶粘剂本身的剥离强度值,还受到测试过程中胶本身的拉伸变形和基材的变形等因素影响;还与他们的厚度以及测试条件,如剥离角度、剥离速度、测试温度等有关。 三、剥离测试时的破坏类型 我们在做剥离测试时,往往非如我们所愿的那样胶粘剂从被粘物表面很平滑的剥离开来,

ASTMD3330剥离强度考试标准中文版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作者:————————————————————————————————日期: 2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1. 范围 1.1 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1.1.1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 剥离的测试方法。 1.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1.1.3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1.2 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1.3 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不适用不统一的胶质。 1.4 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1.5 测试数值用 IS 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1.6 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标准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 测试方法概要 4.1 方法 A——单面胶 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4.2 方法 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进行测试。 4.3 方法C——双面胶 4.3.1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 外。撕去衬纸,贴一层 0.025mm(0.001in)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进行测试。 4.3.2 衬里粘力——在双面胶的正面贴上0.025mm 的聚酯薄膜,然

剥离强度国标

剥离强度国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791-1995 代替 GB 2791,81 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 Adhesives,T peel strength test method for a flexible-to-flexible test specimen assembly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0批准 1996—08—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挠性材料与挠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T剥离试验装置、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的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由二种相同或不同挠性材料组成的胶接试样在规定条件下的胶粘剂的抗T剥离性能。 2 引用标准 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3 原理 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胶接的T剥离试验是在试样的未胶接端施加剥离力,使试样沿着胶接线产生剥离,所施加的力与胶接线之间角度可不必控制。 4 装置 4(1 拉伸试验装置 具有适宜的负荷范围,夹头能以恒定的速率分离并施加拉伸力的装置。该装置应配备有力的测量系统和指示记录系统。力的示值误差不超过2,,整个装置的响

应时间应足够地短,以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为宜,即当胶接试样破坏时,所施加的力能被测量到。试样的破坏负荷应处于满标负荷的10,,80,之间。 4(2 夹头 夹头能牢固地夹住试样(见图1b)。 图1 挠性材料与挠性材料粘接件T剥离试验 5 试样 5(1 被粘材料 挠性材料的厚度要以能承受预计的拉伸力为宜,厚度要均匀,不超过3 mm,并能承受剥离弯曲角度而不产生裂缝。其尺寸要精确地测量并写入试验报告。除另有规定外,试样尺寸:长200mm,宽25?0(5mm,(见图la)。 5(2 试样制备 按胶粘剂的产品说明书进行试样的表面处理和使用胶粘剂。在每块被粘试片的整个宽度上涂胶,涂胶长度为150 mm。 注1:得到边缘清晰的粘接面的适宜方法是在被粘材料将被分离的一端放一片薄条状材料(防粘带),使不需粘合的部分试片不被胶粘剂粘住。按胶粘剂制造者推荐的方法胶接被粘试片并使胶粘剂固化。制备试样如需加压,应在整个胶接面上施加均匀的压力,推荐施加压力可达1 MPa。最好配备有定时撤压装置。为了在整个胶接面上得到均匀的压力分布,压机平板应是平行的。如做不到就应当在压机平板上

2020版《中国药典》药包材—剥离强度测定法公示稿(第二次)

剥离强度测定法 剥离强度系指粘合在一起的材料,从接触面进行单位宽度剥离时所需要的最大力。反 映了材料的粘合强度。 剥离强度系指将规定宽度的试样,在一定速度下,进行T 型剥离,测定所得的复合层与基材的平均剥离力。本法适用于塑料复合在塑料或其它基材(如铝箔、纸等)上的各种软质、硬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强度的测定。 仪器装置可使用材料试验机,或能满足本试验要求的其他装置。仪器的示值误差应 在实际值的±1%以内。 试验环境试样应在23℃±2℃、50%±5%相对湿度的环境中放置 4 小时以上,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试样制备取试样适量,将试样宽度方向两端除去50mm,均匀截取纵、横向宽度为15.0mm±0.1mm,长度为200mm 的试样各5 条。复合方向为纵向。 沿试样长度方向一端将复合层与基材预先剥开50mm,被剥开部分不得有明显损伤。若试样不易剥开,可将试样一端约20mm 浸入适当的溶剂(常用醋酸乙酯、丙酮)中处理,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再进行剥离强度的试验。 若复合层经上述方法的处理,仍不能与基材分离,则试验不可进行,判定为不能剥离。 测定法将试样剥开部分的两端分别夹在试验机上下夹具中,使试样剥开部分的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重合,并松紧适宜。试验时,未剥开部分与拉伸方向呈 T 型,见图 1,试验速度为 300 mm/min±30mm/min,记录试样剥离过程中的剥离力曲线。 图1 试样夹持示意图 1.上夹具; 2.下夹具; 3.试样剥开部分; 4.未剥离试样 结果判定参照图 2 三种典型曲线采取其中相近的一种取值方法,算出每个试样平均剥

离强度。每组试样分别计算其纵、横向剥离强度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单位以 N/15mm 表示。 若复合层不能剥离或复合层断裂时,其剥离强度为合格。 图 2 剥离力典型曲线的取值(虚线示值为试样的平均值)

胶粘剂 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胶粘剂 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AdhesivesT peel strength test method for a flexibletoflexible test specimen assembly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挠性材料与挠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T剥离试验装置、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的处理。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由二种相同或不同挠性材料组成的胶接试样在规定条件下的胶粘剂的抗T剥离性能。2 引用标准 GB 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3 原理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胶接的T剥离试验是在试祥的未胶接端施加剥离力使试样沿着胶接线产生剥离所施加的力与胶接线之间角度可不必控制。4 装置41 拉伸试验装置具有适宜的负荷范围夹头能以恒定的速率分离并施加拉伸力的装置。该装置应配备有力的测量系统和指示记录系统。力的示值误差不超过2整个装置的响应时间应时间足够地短以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为宜即当胶接试样破坏时所施加的力能被测量到。试样的破坏负荷应处于满标负荷的1080之间。42 夹头夹头能牢固地夹住试样见图1b。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0批准1996-08-01实施 GB/T 2791—1995 代替 GB 2791—81 GBT 27911995 5 试样51 被粘材料挠性材料的厚度要以能承受预计的拉伸力为宜厚度要均匀不超过3mm并能承受剥离弯曲角度而不产生裂缝。其尺寸要精确地测量并写入试验报告。除另有规定外试样尺寸长200mm宽25±05mm见图1a。52 试样制备按胶粘剂的产品说明书进行试样的表面处理和使用胶粘剂。在每块被粘试片的整个宽度上涂胶涂胶长度为150mm。注1得到边缘清晰的粘接面的适宜方法是在被粘材料将被分离的一端放一片薄条状材料防粘带使不需粘合的部分试片不被胶粘剂粘住。按胶粘剂制造者推荐的方法胶接被粘试片并使胶粘制固化。制备试样如需加压应在整个胶接面上施加均匀的压力推荐施加压力可达1MPa 。最好配备有定时撤压装置。为了在整个胶接面上得到均匀的压力分布压机平板应是平行的。如做不到就应当在压机平板上覆盖一块有弹性的垫片。垫片厚度为10mm硬度邵尔A约为45度此时建议施加压力可达07 MPa。试样制备的另一方法是将两块尺寸适宜的板材胶按成扩大试样件然后将试样从扩大试样件上切下切下时应尽可能减少切削热及机械力对胶接缝的影响必须去除扩大试样件上平行于试样长边的最外面12mm。宽的狭条部分。测定试样胶粘剂层的平均厚度。53 试样的数目每个批号试样的数目不少于五个。GBT 2791—1995 6 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试样应在GB 2918中规定的标准环境中进行状态调节和试验。试样进行状态调节的时间不应少于2h。7 试验步骤将挠性试片未胶接一端分开按图1b所示对称地夹在上下夹持器中。夹持部位不能滑移以保证所施加的拉力均匀地分布在试样的宽度上。开动试验机使上下夹持器以100±10 mmmin的速率分离。试样剥离长度至少要有125 mm记录装置同时绘出剥离负荷曲线。并注意破坏的形式即粘附破坏、内聚破坏或被粘物破坏。8 试验结果处理对于每个试样从剥离力和剥离长度的关系曲线上测定平均剥离力以N为单位。计算剥离力的剥离长度至少要100 mm。但不包括最初的25 mm可以用划一条估计的等高线见图2或用侧面积法来得到平均剥离力。如果需要更准确的结果还可以使用其他适当的方法。记录下在这至少100 mm剥离长度内的剥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相应的剥离强度值。计算所有试验试样的平均剥离强度、最小剥离强度和最大剥离强度。注2如有需要发生在所规定的剥离长度以外的最初的峰值可以单独记录下来以后在试验报告中指出但不能列入求平均值的过程中。9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 用的标准号GBT 2791一1995 b试验所用胶粘剂的完整标志、包括类型、来源、产品的牌号、批量或批号、形态等等c被粘材料的完整说明、特别是厚度、尺寸、材料的类型和表面处理的方法d胶接过程的说明包括胶粘剂的使用方法、干燥或固化条件。胶接的温度和压力e胶接完成后胶粘剂层的平均厚度f试样的完整说明包括尺寸、结构和数量g试验前状态调节的情况及试验的环境h夹头分离的速率i测定平均剥离力的方法j每个试样剥离强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以及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以kN/m为单位k每个试样破坏的类型即粘附破坏、内聚破坏或被粘材料破坏l任何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与规定步骤不符的情况。附加说明本标

剥离强度试验

剥离强度试验法 参考方法: DIN53273, DIN 53278, DIN53357-A 实验目的: 确定有表层的材料及粘合组成的材料中,层与层之间的粘合力量. 实验材料: 二榔皮、PU人造皮及其它有涂层的材料. 实验器具:1)拉力强度试验机( 要求:?力量显示可精确至0.01kgf ?位移分解度可达0.1mm ?速度控制可达100 ±1 mm/min 能够自动记录力量-距离的曲线图) 2)老化箱( 要求: 温控可达70±1℃) 3)平板压机( 要求: 可施加2- 4kg/cm2的压强) 4)锋利的美工刀. 5)聚氯酯(PU)粘合剂 6)乙醇(要求: 浓度90%以上; 分子式: C2H5OH ) 试片准备: 1.将要进行测试的材料按横、纵方向裁成尺寸为130mm×30mm的试样两片各两片. 2.用乙醇清洗试样表面. 3.让试样在室温(23℃)中晾干20分钟. 4.将聚氨酯(PU)粘合剂分别均匀涂到两片试样的表层上. 5.涂完之后让试样在室温(23℃)中晾干20分钟. 6.在试样上涂第二层粘合剂. 7.再次在室温(23℃)中晾干20分钟. 8.将试片放入70±1℃的老化箱中,加热5分钟. 9.从老化箱中取出试片,10秒内迅速贴合(将两片方向相同的试样的表层贴在一起), 然后施加2- 4kg/cm2的压强,加压30秒. 10.贴合好的试样在室温(23℃)中至少放置24小时. 11.将试样裁切成100mm ×25mm的尺寸,然后任选一端,将其剥开25mm.如下图: 试片数量: 评估一种材料按横、纵方向至少需各准备3组试片. 实验条件:实验温度23±2℃,相对湿度60±5% 实验步骤:

18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18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用剥离法测量分开胶粘带与被粘钢板所需力的测定方法。 2 原理 用 1800 剥离方法施加应力,使胶带对被粘材料粘接处产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力。 3 装置 3.1 辊压装置 3.1.1 压辊带橡胶覆盖的直径为 84±1mm,宽度为 45 mm 的钢轮子。 3.1.2 压辊质量为 2000±50g。 3.2 试验机 试验机为济南兰光机电技术发展中心生产的 XLW-500N 电子剥离试验机。 4 试样 4.1 胶粘带 胶粘带宽度为 25.4mm,长度 360 mm 4.2 试验钢板 胶粘带与板材粘时,试验板表面应平整,试验时不应产生弯曲变形,试验板尺寸为 (180±1)×(40±1)×(1.5±0.5),单位:mm 4.3 试样制备 用纱头蘸取酒精将钢板表面擦洗干净放置 15 分钟以上方可使用。 5 试验条件 5.1 试验室温度为 25±20C,相对湿度为 50-80% 5.2 胶粘带,被粘材料应在 5.1 的条件下放置 2hr 以上。 6试验步骤 6.1 用游标卡尺测量胶粘带宽度 6.2 将胶粘带剥开,切去外面的 3-5 层,均匀撕剥胶粘带(在粘合长度内不能触及手或其它物体),使胶粘带与被粘材料一端粘接,其夹角大于 300,被粘材料的另一端下面放置试验板,然后用辊压装置的轮子在自重下的约以 120mm/s 的速度对试样来回滚压三次。 6.3 试样放置 15 分钟后,将试样自由端折过 1800,并剥开粘合面约 30 mm,试验板夹在下夹持器上,试样自由端夹在上夹持器上。应使剥离面与试验机力线保持一致。 6.4 试验机以 300±10mm/min 速度连续剥离。有效剥离粘合面长度约 50-120 mm 7 试验结果 7.1 计算方法 F 180°剥离强度:σ180°= B σ180°: 180°剥离强度(KN/m) F180°: 单位宽度上的剥离力(N) B 180°: 试样宽度(mm) 7.2 试验结果以三次试样的剥离强度的平均值表示。 8 试验报告 a)胶粘带料号、批号、送样日期 b)试样数量 c)剥离强度的平均值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1、范围 1、1 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1、1、1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她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 剥离的测试方法。 1、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1、1、3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1、2 这些测试方法就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1、3 不同的基材与(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不适用不统一的胶质。 1、4 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1、5 测试数值用 IS 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的规定都就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1、6 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标准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测试方法概要 4、1 方法 A——单面胶 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4、2 方法 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 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 进行测试。 4、3 方法C——双面胶 4、3、1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 外。撕去衬纸,贴一层 0、025mm(0、001in)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测试。 4、3、2 衬里粘力——在双面胶的正面贴上0、025mm 的聚酯薄膜,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