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党内腐败问题

党内腐败问题

党内腐败问题
党内腐败问题

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令人歆羡的骄傲。但是,随着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中华名族逐渐放慢的他矫健的脚步,最终,由于闭目塞听,以欧洲工业革命为标志,我国逐渐被世界先进水平远远抛下。经历了一段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奋勇不怕牺牲的努力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在毛主席的口中被庄严的宣告天下。然而,那时的中国人民仍处于贫苦饥饿中。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党内腐败问题也逐渐变得令人不敢小觑。那么,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指导下,我们应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呢?

首先,我认为,腐败与反腐败是我党义新时期自身发展的一种矛盾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律认为,任何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是在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中呈螺旋式发展变化。矛盾的这种相互转化,则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动力。我们党,从他的建立之初,在其自身发展的80多年的历程中,就是不断克服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独立,建立民主,最终发展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在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领域都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纵深拓展,在国际交往和合作日益紧密和频繁的新时期,腐败和反腐败这一社会矛盾的凸显,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内极少数高级干部的伏法,为我们正确对待和认识这一矛盾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腐败和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矛盾动力。
腐败显现了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的弱点、不足,反腐败是正视问题、勇敢面对的体现,是克服弱点、弥补不足不断完善的过程。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积聚和丰富的产物,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封建残余意识及陋习是滋生腐败的历史渊源。虽然新中国建立已半个多世纪,但封建社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利己动机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思想残余仍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以致有些党员干部因迷信金钱万能和权能通神而陷入腐败之中。西方社会腐朽的生活方式也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因素。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利用世界先进的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趁机钻进来,使一些分不清什么是人类文明进步健康的生活方式,什么是腐朽没落低级趣味生活方式的党员干部陷入腐败之中。心理失衡也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对这一现象,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但少数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产生了难以平衡的心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也陷入腐败之中。有的单位对干部选拔任用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在干部的使用管理中不慎、不严,使一些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虽然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软弱,权力的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程序制约,不能很好地遏制腐败。

其次腐败形式多样,危害严重,反腐形势严峻。

党内的腐败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经济腐败

经济腐败,就是一部分掌握公共权利的官员大搞权力寻租,将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

有效手段。它是一种最为普遍的腐败形式,表现最为直接和赤裸,过程也极其简单。腐败

分子将自己掌握的权力这种稀有资源转化为个人利益。主要表现为贪污和受贿。

2、组织腐败

组织腐败就是在干部任免过程中不遵守法定程序和制度,破坏了干部任免秩序。任人唯

亲,把金钱和关系作为考察干部的唯一指标,形成利益集团,官官相护,严重的违反了国家、

党的组织路线,组织原则和组织方针。

3、作风腐败

作风腐败主要表现在工作生活过程中,无视党的最基本的纪律、党的方针政策;主观主

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形式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之风盛行;不坚

持实事求是的路线,专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欺上瞒下,无视党的形象、无视国家和人民

的利益。

尽管根据腐败的方式的不同将腐败划分为经济腐败、组织腐败和作风腐败,但是大部分

腐败,集经济、组织、作风等腐败于一身,经济上贪污受贿、组织上买官卖官、作风上奢侈糜烂。这是因为思想防线一旦垮掉,在极度膨胀的私欲支配下,利欲熏心,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手段敛取钱财,从而染指各种形式的腐败。

腐败主要带来的危害有:1、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3、制约我国政治文明建设;4、妨碍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那么,在此形势下,我们应如何应对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党员思想建设

我们要加强对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不断提高党的自身免疫力是推进党的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础。对党员进行全面系统长期的教育,保证每一个党员干部能够从主观上认识腐败的危害,积极主动地与腐败现象作斗争。

无数事实证明,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思想腐败是腐败的根源。党员干部的堕落都是因为思想的转变,才逐步滑进了腐败的深渊。尽管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他们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背离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拒绝和逃避组织教育、管理和监督,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员干部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立身处世之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一定能体现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保证党的纯洁性,强化思想反腐,在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二)、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党内民主是指在党内生活中,全体党员按照党章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力,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决策管理党内事务。

发展党内民主有利于增加党内监督的实现。控权者在权力的运行过程中,往往有两种倾向,一个是“为公”的价值倾向,一个是“为私”的价值倾向,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矛盾,怎样保证权力的运作是为了实现国家或集体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最主要看一个人是否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否具有较高的共产主义觉悟和为社会主义贡献一切的精神,还要看客观环境对其权力运作过程的监督,当然这种监督是一种相互的监督,而非单向的监督,当参与者具有互相处于公心的相互监督的客观条件时,权力的控制层的个人意见增加了对公的成分,也相应缩小了权力的自私性。党内民主权利的实现,分解了权力,增加了决策人员人数的同时,增加了监督。从制度上根本保证了权力的相互监督的实现,提高了监督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了监督人权力的运行,维护了监督者的利益,有效地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惩治腐败行为。

(三)、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

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或者说是廉政建设制度化,就是要建立包括“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罚机制、“不许腐败”的保障机制、“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在内的完备的法律体系。利用这种完备的法律体系来保证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并促进政治、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第一,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社会是法制社会,要靠健全的法制来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法制意味着控权制度和权力制衡原则的被遵守,做到依法执政而不是以党代政。第二,通过健全法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与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法制的必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建立民主廉洁的政治制度,这有利于切断权力与金钱的关系,有效地防止腐败。第三,借鉴国外有益的反腐败经验,完善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体制。腐败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在反腐败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当然由于具体国情和条件的差异,我们不能照抄照搬。我们可以摒弃不适合我们国情的东西,借鉴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的做法,使我们在反腐问题上少走弯路。

(四)、加强反腐败监督体系建设

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失去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因此,防止腐败的关键措施就是要对权力的运行进行有效地监督。建立起一套比较健全的廉政法律体系,促使国家公职人员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本职工作上,不得渎职、失职和利用权力之便谋取私利,维护公职的严肃性和公职机构的工作效率。

首先,要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用组织的力量对权力的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每位领导干部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既有监督他人的权力,又有接受他人和组织上监督的义务。养成监督和被监督的自觉性。其次,要建立健全制度,使对权力的监督有章可循。建立健全制度是加强对权力监督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必须重视制度建设。再次,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对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最后,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对权力实行有效监督的环境和氛围。总之,防止腐败的关键在于对权力进行有效地监督,监督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落实。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广开监督门路。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失,反腐败的重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常抓不懈,树立长远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功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些历史过程和社会实践中能够看出,中国共产能够经得住各种挑战、能够跨越各种艰难险阻。在反腐败的战役中,中国共产党也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有效地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但是关于党内腐败事件却层出不穷,且直接或间接严重损害人民的利益。当前世界大国里,中国政府腐败指数是最高的。曾经无意间问一小孩怎么看待当官的,回答却是让人吃惊——贪。甚至有这样的话:治党内腐败亡党,不治则亡国!听起来确实有点耸人听闻,但确实反应了一些真实情况。

一、浅谈党内普遍的腐败现象

1、党员身上的腐败现象

“脑懒了”、“手长了”、“喉粗了”、“嘴馋了”、“心软了”这些可以充分形容当前官员的生活及工作形态。滥用私权是目前最为严重:利用自己的权利谋取利益,欺压人民的例子太多了。不愿意思考,有油水就尽量捞,挪用公款去大大肆消费。每一年就公款数目是非常惊人的,官方都不愿一向外真实公布。文强一案震撼了全国,居然会有这种官员在共产党里混这么多年,今年的江西强制拆迁案发生的悲剧也让人民怀疑党到时是执政为谁。官官相护更是将腐败提升到更高,想当年朱镕基打击党内腐败势力,最终一步步的查到了中央,仿佛每一级官员的有上级官员护着。最近最为流行的一个词——裙带关系,也很深刻的诠释了党内腐败。

2、党组织的腐败现象

大家只要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每个地方的市政府、市委之类的大厦是建的相当好利于壮观,经常与当地环境及市内经济格格不入。一个这么穷的地方却舍得花那么多钱建那么豪华的大楼,只有一样能解释:腐败。

二、正确看待党内腐败现象

1、腐败现象的产生原因

任何一个执政组织都难免有腐败的产生,当然有着普遍的原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一)是党内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出“一手硬,一手

软”的状况,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紧,政工队伍无人问津。许多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的党员干部,由于一段时期来,很少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致使许多干部产生了“淡化党风意识”,“淡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错误观念,对马列主义学习不感兴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之不多、不求甚解。由此导致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低下,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只是采取简单的“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所以这些干部自身素质偏低,容易产生腐败现象。

(二)是个别干部以权谋私欲望膨胀。在历史大变革时期一些党员干部忘掉了党的理想、宗旨,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谋私利的工具,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使个别人滋生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捞白不捞”的病态心理。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视为私有财产。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今天,一些干部把商品交换关系同权力相结合,进行权钱交易,使权力商品化。这是新形势下党内腐败现象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消除腐败现象的难点所在,这种腐败行为都发生在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身上,它的危害大,影响大。在处理上,由于他们往往以“合法”手段或者他们的“权力”起作用,难以发现,难以查清,难以处理。总之,这种腐败分子,有的钻改革开放的空子,搞以权谋私;有的内外勾结,拉出去,打进来,贪污受贿,出卖国家利益;也有的利用职权直接敲诈勒索;还有的制造合法名义,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等等。

(三)是认识上的偏差。有的干部认为,当前党群关系紧张是某些政策失误造成的,与干部作风关系不大。我们的一些干部认为身在基层,天天与群众打交道,不存在脱离群众的问题,改进作风是上级机关的事,把自己划在“圈外”;而上级机关干部则认为与群众打交道是基层干部的事,自己是一条指挥棒,“身入”群众,就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显不出自己的威风来。

(四)是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随着改革的深化,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党内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就利用改革过程的空隙和薄弱环节,乘机钻空,违法乱纪,谋取私利。社会主义法制不健全造成的一个直接恶果,既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缺乏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而更多的是主观随意的人为因素,实为腐败现象的繁衍栖身提供了条件和土壤。由于党和政府法律制度建设不力,也就为一些腐败分子从制度缺陷中找到了谋私的机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新旧体制转换的情况下,旧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革除,新体制还未最后形成,监督、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很多,这些都给搞腐败者以可乘之机。

(五)是在选拨使用干部上的失误。近年来,党委,组织部门考察、提拔干部时出现重才轻德的倾向,甚至唯亲而任,导致一些不法分子走上领导岗位。就在这些人身上出现腐败现象。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狭隘性在党内的反映。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且小生产像汪洋大海般的农业大国。正是这种封建个体经济所固有的私有性、自足性和落后性,决定着农民小资产阶级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狭隘性,即: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对私有财产强烈的满足欲等。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这种人发财观念极重,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虽不妄想发大财,却总想爬上中产阶级地位……这种人胆子小,他们怕官,也有点怕革命。”

从根本上讲,中国共产党是本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但是,第一,由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始终发展迟滞,不构成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因而,中国工人阶级在当时还处于压抑的初级发展阶段,而占中国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仍然为农民小资产阶级。第二,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规定,中国革命第一步只能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道路,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因而,既为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那么革命的主体自然为农民阶级。第三,由于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因而,必须结成最广泛的革命联合战线,农民阶级是最可靠的同盟军。所以,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动和领导中国革命时不能单纯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唯

一的阶级基础,而必须大量地吸收农民小资产阶级中的革命分子加入到自己的队伍中来。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人民的奴性思想较为严重。大部分人看到官员的第一反应就是巴结讨好,如果每个人都以主人公的地位去对待那干部,他们根本没有贪得机会,每一个党员当初入党动机根本不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如何让自己“更方便”。

2、腐败的制止

我想真正要制止腐败要从人民做起,首先彻底改变人民的观念,彻底消除人民的奴化思想。当人也要慢慢打击党内腐败势力:要强化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免疫力。要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严肃党纪政纪,抓好执纪查案工作。把好党员进口和干部选拔关。当然,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之中,必须要加强民权。如果无效,我觉得再来一次真正的文化大革命也是可以的,当然不是阶级斗争,而是反腐。

腐败必然是不能完全消除,但是只要广大人民不无视腐败,而是站起来与腐败作斗争,党中央彻底给人民充足的民权,中国的腐败才能缓解。

怎样理性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怎样理性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一、法制、体制建设滞后于经济体制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变革时期。从不少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当一个国家处在这种时期,往往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期。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数据所作的统计分析,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265美元至1075美元的阶段,是社会变革最激烈的阶段,也是政治、社会、思想观念变化最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往往会出现大量的社会问题,如物价上涨、失业严重、犯罪率高、环境污染等,其中也包括出现腐败问题。 之所以在这个时期腐败现象会呈现多发易发态势,是因为,一方面这个时期体制、法制建设往往滞后于经济建设,在管理上会有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使腐败分子有空子可钻;另一方面,由于这个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会使资源短缺,进而使资源配置不平衡状况加剧,客观上为腐败分子以权谋私提供了机会。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经历了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短,进程快,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还没有根好地建立起来,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没有得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民主与法制也还不健全,这就使腐败的滋长蔓延有了客观条件,有易发多发的可能性。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发展市场经济一方面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市场经济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能够激发人们讲求效益,鼓励人们注重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它也容易诱发人们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极端个人主义;比如,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可以使人产生危机感、紧迫感,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也有可能会导致一些人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托关系跑门子,腐蚀拉拢领导干部,再加上一些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比较集中,权力运作缺乏透明度,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制约,这就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 对此,我们既要努力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又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问题,取其长,避其短。既要利用市场经济的原则来发展经济,又要通过我们的工作来克服其消极的一面,防止腐败的发生。 三、思想意识领域存在着种种不良因素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腐败现象的产生,与人们头脑中的错误思想有关。就目前而言,在思想意识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不良因素: 1.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封建社会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主要特征:一是残酷剥削。地主占有土地,农民只能耕种地主的上地。二是封建专制。政府由个人意志主持,皇权至高无上。三是官僚统治。四是小生产。即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分散经营。这种生产方式的长期存在,容易培育出自私自利,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至今不过才50多年,这些封建残余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清除掉,还将长期存在,而且总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旦条件适宜,就要滋长和蔓延。 2.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的一条强国之路。但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会乘隙而入,加之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推行“西化”、“分化”战略,对党风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很大的腐蚀作用。 3.改革开放和发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深刻影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主体和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非常活跃,各种观念纷繁杂陈。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经不起考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发生扭曲,滋长一些错误思想。 4.社会分配不公使一些党员干部产主心理失衡。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腐败案例分析

腐败案例分析 一、案例 “京城第一贪”落马2012年16日上午11时,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将对原门头沟副区长闫永喜涉嫌贪污、挪用公款一案进行宣判,闫永喜被判处无期徒刑,其情妇毛旭东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其弟闫永成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同案犯李昕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闫永喜涉案金额超过4200 万,被称为“京城第一贪”,闫永喜被控三宗罪 时间:2006年下半年至2008年4月间; 指控事实:闫永喜伙同李昕、毛旭东、闫永成及北京源恒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经理助理张涛(另案处理)等人,先后3次虚构拆迁补偿的事实,伪造拆迁补偿协议等合同,骗取国家的拆迁补偿款580余万元。 时间:2003年10月至2007年7月间; 指控事实:闫永喜以个人名义或伙同他人,先后多次为公司及个人提供业务帮助,从中收受“好处费556万余元(含7万美元)并索要住房3套(价值124万余元)。 时间:2006年4月; 指控事实:闫永喜个人决定以永定镇政府的名义,将公款人民币3000万元供毛旭东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定都贸易有限公司经营使用。该公司将其中的1400万元用于增加注册资本。案发前已全部归还。

二、分析 根据上述案例,进行以下分析。 首先,贪污腐败是一种触犯法律的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在《刑法》第388条后增加1款作为刑法第388条之一,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用,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已经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的索贿受贿行为,属于犯罪。此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罪名规定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从《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可以得知,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罪状表述来看,行为人索取或者受贿的行为都是围绕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或者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从而索贿或者收受贿赂的。 其次,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明白检察院是干什么的。由于检察院和群众的直接联系较少,很多群众不了解检察院的具体职能,官员在工作中分管国资委,检察院可以发现国有资产的监管有哪些漏洞,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且预防腐败。一个个案例,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我们。正如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在提到某些军内腐败案例时所强调的那样,当军队中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

从一千个案例看腐败

从一千个案例看腐败 腐败犯罪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滥用手中的权力进行贪污贿赂、权钱交易、徇私枉法、渎职舞弊、淫乐挥霍等犯罪的统称。针对严重的腐败犯罪,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斌及同仁近几年来一直注意收集在全国曾产生较大影响的腐败案件共计一千多件,并仔细研究其动向、形成原因,从而提出如何防范的结论。 腐败犯罪的最新动向 与80年代比较,90年代的腐败犯罪有很多新变化,也有一些新的动向: 如今的腐败犯罪,犯罪分子的职务级别越来越高。据统计,从1993年起,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年递增9%左右,受党纪政纪处分的官员年递增12%左右。90年代共有3万多名县级以上官员、两千多名地厅级以上的官员、90馀名省部级以上的高官因腐败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全国检察机关1990年至1998年共受理各类腐败案件110馀万件,立案50多万件,涉案犯罪分子达60馀万人。其中,厅局级、省部级干部腐败犯罪的发案率明显增高。(见附表) 典型案例统计表 犯罪人职务判决 阎建宏贵州国际信托公司董事长死刑

张德元湖南国际信托公司董事长死刑 陈铭北京电子动力公司总经理死刑 郭子文中国煤炭销售公司总经理死刑 林国悌湖南省机械工业局局长死刑 李连维甘肃省机械工业厅厅长15年 谢鹤亭广东天龙集团董事长死刑 黄伟如湖北国际信托公司董事长15年 戴天敏投资银行湖南省分行行长死刑 刘宜清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行长15年 金鉴明贵州对外经协办公室主任无期徒刑郭政民贵州省公安厅厅长死缓 建辉陕西省民政厅厅长9年 康辉人事部工资福利司司长10年 胡建学山东省泰安市委书记死缓 陈同庆广东湛江市委书记死缓 曾锦城河南省周囗地区行署专员15年 朱胜文哈尔浜市副县长市长无期徒刑 欧阳德广东省人大副主任15年 铁英北京市人大副主任15年 黄纪诚北京市政协副主席10年 韩福才青海省人大副主任8年 李效时国家科委副主任20年

关于党内腐败问题 论文

如可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但是关于党内腐败事件却层出不穷,且直接或间接严重损害人民的利益。当前世界大国里,中国政府腐败指数是最高的。曾经无意间问一小孩怎么看待当官的,回答却是让人吃惊——贪。甚至有这样的话:治党内腐败亡党,不治则亡国!听起来确实有点耸人听闻,但确实反应了一些真实情况。 一、浅谈党内普遍的腐败现象 1、党员身上的腐败现象 “脑懒了”、“手长了”、“喉粗了”、“嘴馋了”、“心软了”这些可以充分形容当前官员的生活及工作形态。滥用私权是目前最为严重:利用自己的权利谋取利益,欺压人民的例子太多了。不愿意思考,有油水就尽量捞,挪用公款去大大肆消费。每一年就公款数目是非常惊人的,官方都不愿一向外真实公布。文强一案震撼了全国,居然会有这种官员在共产党里混这么多年,今年的江西强制拆迁案发生的悲剧也让人民怀疑党到时是执政为谁。官官相护更是将腐败提升到更高,想当年朱镕基打击党内腐败势力,最终一步步的查到了中央,仿佛每一级官员的有上级官员护着。最近最为流行的一个词——裙带关系,也很深刻的诠释了党内腐败。 2、党组织的腐败现象 大家只要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每个地方的市政府、市委之类的大厦是建的相当好利于壮观,经常与当地环境及市内经济格格不入。一个这么穷的地方却舍得花那么多钱建那么豪华的大楼,只有一样能解释:腐败。 二、正确看待党内腐败现象 1、腐败现象的产生原因 任何一个执政组织都难免有腐败的产生,当然有着普遍的原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一)是党内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出“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紧,政工队伍无人问津。许多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的党员干部,由于一段时期来,很少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致使许多干部产生了“淡化党风意识”,“淡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错误观念,对马列主义学习不感兴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之不多、不求甚解。由此导致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低下,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只是采取简单的“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所以这些干部自身素质偏低,容易产生腐败现象。 (二)是个别干部以权谋私欲望膨胀。在历史大变革时期一些党员干部忘掉了党的理想、宗旨,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谋私利的工具,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使个别人滋生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捞白不捞”的病态心理。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视为私有财产。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今天,一些干部把商品交换关系同权力相结合,进行权钱交易,使权力商品化。这是新形势下党内腐败现象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消除腐败现象的难点所在,这种腐败行为都发生在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身上,它的危害大,影响大。在处理上,由于他们往往以“合法”手段或者他们的“权力”起作用,难以发现,难以查清,难以处理。总之,这种腐败分子,有的钻改革开放的空子,搞以权谋私;有的内外勾结,拉出去,打进来,贪污受贿,出卖国家利益;也有的利用职权直接敲诈勒索;还有的制造合法名义,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等等。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 党内腐败现象不是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造成的 1. 腐败现象就其本质而言,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与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相生相伴的。从根本上来说, 它是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为腐败的滋生和发展创造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足又使腐败现象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因此, 只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未能使私有制、剥削阶级以及私有观念彻底地成为历史,腐败现象就仍然有其滋生土壤。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所转移的。 (1中国历史上的腐败现象 中国历代王朝虽然也颁布过一些惩治腐败的条例, 但仍然腐败风行, 造成无官不贪、无吏不污的现象。北魏规定贪污绸缎10匹者杀, 太和八年(228年, 贪官获罪被杀者40 余人。宋代建隆年至开宝年间,因贪污获死罪仅将军以上即达10 多人。明洪武九年(1346年,全国发配贪官1万余人。清嘉庆四年(1799年, 大学士和珅被告以贪赃枉法而抄家, 全部家产8亿两白银,竟相当于清政府当时20年的国库收入。 国民党统治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通过搜括,聚敛起巨大的财富。1946 年,其企业资本占国统区全部企业资本的80%。 全国解放后,贪污腐败风气大为好转。建国初期,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挪用公款171.6 万元(其中贪污数万元,被处以极刑。 (2国外腐败现象 从历史上看, 无论西方发达国家或是前苏联, 在其发展商品经济时, 几乎无一例外地腐欲横行。近年来,腐败丑闻几乎年年冲击东西方国

家的政坛。 美国国防部官员几十人舞弊,中饱私囊,数目达数百亿美元。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与全斗焕涉嫌不正当交易先后被捕。全斗焕胞弟全敬焕贪污100 亿元被捕。 前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受贿65 万卢布被新闻媒介曝光。 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涉嫌行贿案,被迫辞职。 2. 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其本身就包含了反腐败的内容,是题中应有之义 (1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包含了反腐败的内容。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 最终目标, 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私有制和剥削阶级伴生物的腐败现象, 自始至终是与我党的性质、宗旨不相容的,反对腐败现象历来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2 “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特征。党的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这条基本路线既强调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又强调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前者是强国之路, 后者是立国之本。党章的总纲中明确写道: “对党员还要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 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

政府行政腐败案例分析

政府行政腐败 案例: 有媒体报道称,在黑龙江省双城市,当地奶农每日产出的鲜 奶均被雀巢公司所收购,但该公司拉地方政府参股并借助行政力量垄断奶源,在双城克扣奶农。具体情况如下:双城市多年前就跟雀巢公司签有协议,不准双城市再建其他乳品企业,双城市的鲜奶原则上必须交给雀巢。在行政之手强力干预之下,双城鲜奶市场只有雀巢一家,别无分店。报道称有记者曾跟随当地奶农到双城雀巢有限公司设在双城镇承旭村的奶站去送奶,结果发现平均送一桶奶就要被雀巢扣掉1.25公斤奶。不少奶农反映,雀巢公司克扣奶农已延续多年,现已成为“公开秘密”。双城雀巢还通过“以质论价”的方式,将鲜奶分成四个等级,变相克扣奶农,出现低等奶的奶农要被迫承受一个月的低奶价。当地政府还阻止奶农把奶卖给外地企业,并曾由公安、畜牧等多部门组成工作组四处拦截。本来,市场竞争能够带来多重利好,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然而,双城市却做出让雀巢独家经营的“拍脑袋”决定,难道是相关权力的脑袋被拍坏了吗?当然不是,当地政府只是屁股坐歪了,完全掉进钱眼里钻不出来了,双城市政府在雀巢公司拥有2.99%的股份,在一个雀巢奶站的营业执照上,法定代表人赫然就是前任双城市市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的呢? 首先,可以给予肯定的是,黑龙江省双城市市政府有权干涩市场经济,但是,双城市政府对市场的干涩却不是向有益于全面市场共同发展的方面进行,他的行为完全违背了一个政府应有的对市场调控的职能。双城市与雀巢公司签订协议,不允许双城市再建其他乳品企业,就是说双城市政府允许雀巢公司在该地区实行垄断,这只会导致“市场失灵”,而在“市场失灵”的产生中我们看出“政府的失灵”。 对于双城市政府的行政行为,我只能说他并没有从大众的利益出发。行政行为是具有维护、监管、裁判、服务和发展的功能,所有行为都要在合法的法律依据下进行。但在这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双城市政府却因为在雀巢公司拥有2.99%的股份而允许其做该地区的垄断企业,为的只是钱,为了能赚更多的钱,双城市政府不惜做出有违政府行政职能的决策。更加让人失望的是,在一个雀巢奶站的营业执照上,法定代表人赫然就是前任双城市市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官官相腐啊,一官腐,影响的不只是短暂的该政府管理的社会发展,还会深远持久的影响着下一代政府。 经调查发现,双城市政府部门帮助雀巢垄断奶源的主要原因,是雀巢的税收支柱地位。有关专家认为,地方政府为了税收,甘当企业的“守财奴”,是明显的行政错位。 从总体上看,形成腐败的主要原因是法制不健全、监督不有效。1、监督制度滞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然而政府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难以提前预料,这就在客观上影响了监督制约的及时性,增加了监督和制度建设的难度,使权力者有机可乘,钻法律空子打政策擦边球。2、监督主体模糊。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和地方利益的不断调整,人事管理、领导体制、经济利益关系的不断变化,使监督管理的主体也不断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监督工作显得被动,给实施有效的监督带来很大困难。监督主体的混乱,使权力者产生侥幸心理,甚至是无所顾忌,导致了权力腐败屡禁不止,花样不断翻新。3、监督对象失衡。我国党政机关内

食品腐败原因的案例2

研究性学习课例 食品腐败原因的案例 设计思路 食品的保鲜这一主题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线索展开的。本单元活动的主题,主要是由于食品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食品的保鲜问题,因为食品是易腐败变质的物品,所以一直受人关注。食品保鲜技术是一门高新技术,每个学生每天离不开食物,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便于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做记录,做实验,写报告,等活动来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和控制食品质量变化的主要途径;掌握家庭常用的食品保鲜方法;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探索和发现。 活动地点:家庭、学校 实践主题:食品的腐败变质的原因 实践成果:得出食品变质的原因 活动背景: 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和感官性状发生变质,降低或失去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预期成果:得出结论

任务分配:⑴任务分工:(1)查资料(2)做实验 (3) 写报告 日程安排 9月5日—9月15日查找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 9月20日—10月10 做牛奶腐败变质的实验 10月11---10月30日写一篇有关食物腐败变质的报告 资料整理 新鲜的食品在常温下放置一定时间后会变质、腐烂,以致完全不能食用。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如下: 1、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所引起的变质 由于食品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一定量的水分,适合于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大量的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分泌各种酶类物质,促使食品发生分解,由高分子的物质分解为低分子的物质,首先降低食品的质量,进而发生变质和腐烂。因此,在食品变质的原因中,微生物的作用往往是最主要的。 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氧气、温度、湿度等。其中温度是微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温度在0摄氏度左右即可组织微生物的繁殖。但对某些嗜冷性微生物,如霉菌、酵母菌,它们的耐低温能力很强,即使在-8℃的低温下,仍可进行繁殖。大部分水中的细菌也都是嗜冷性微生物,它们在0摄氏度以下仍能繁殖。因此,用低温保藏食品,必须维持足够低的温度,才能抑制微生物的作用,使它们停止生长、繁殖活动,

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

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重要部署,为了把这一部署落到实处,把反腐倡廉建设推向新的阶段,必须在思想上纠正部分干部群众对当前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的认识误区,从而更加坚定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信赖,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更加伟大。 一、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古往今来有之 据史料记载,第一个见诸文字记载的大贪官是春秋时期晋国贵族羊舌鲋,他曾官至晋国大夫、代理司马、代理司寇。羊舌鲋之贪,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大发邾国战争财。二是借兵威胁索贿卫国。三是扣押鲁国人质索要钱财。羊舌鲋身为代理司马、代理司寇,不能以身护法,反而以贪坏法,卖法纵贪,从而成为第一个被以墨罪(中国古代将贪污罪定为“墨罪”、“贪罪”或“赃罪”)论处、杀头示众的人。 可见,在中国历史上,2000多年前就已有腐败现象产生,也有惩治腐败的记载。所以,腐败现象不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有的,也不是新中国所特有的,更不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是一种历史现象,只是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色不同而已。 二、腐败是一个全球问题,中外各国存在 众所周知,外国政党和政府同样存在腐败现象。尼日利亚前总统阿巴查在当政期间贪污60亿美元居全球之首;秘鲁前总统藤森受到秘鲁官方提出的贪污腐败指控,赃款金额达6亿美元;南非前副总统雅各布祖马赃款金额达30万美元;德国前国防部国务秘书路德维希赃款金额达160万欧元;危地马拉前总统阿方索波蒂略赃款金额达5亿美元;印尼已故总统苏哈托因贪污罪受到法律追究,法庭令其子女为其父出庭审判,并追回贪污的15亿美元公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国还是小国,腐败现象无处不在,没有绝对清廉之地,只有程度不同而已。 三、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权力形影相随,不是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 腐败是权力的影子,权力走到哪里,腐败就会跟到哪里,一旦条件成熟就会乘虚而入。如今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8个民主党派虽然不执政,是参政党,但在各级领导机构的组成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仍占一定的比例。建国初期,6位国家副主席中,有3位是党外人士;4位政务院副总理中,有2位是党外人士;15位政务委员,有9位党外人士;政务院所辖34个部、会、院、属、行,就有14位党外人士担任正职,比如傅作义当时就是水利部部长。此外,还有54名党外人士担任省、区、市的主席、副主席。随着形势的发展,民主党派在政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据初步统计,到2007年底,我国8个民主党派成员已达到70余万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当选各级人大代表的约17.6万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的有33.7万人,其中,900多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7人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有1300多人担任全国政协委员,15人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还有大批优秀的党外干部被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共配备党外领导干部19名,列入中央

腐败案例

警钟长鸣——典型腐败案例剖析 卖官——一个副部级高官的“死穴”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作为全国第一个因腐败案“落马”的在任省级组织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原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国健在江苏乃至全国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2005年12月30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定,徐国健涉嫌受贿案由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2006年1月19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徐国健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04年5月30日,徐国健作为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最后一次公开亮相。当天,中共江苏省委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南京召开,徐国健出现在大会主席台上。6月4日,徐国健原计划列席一个会议,但会议开幕后,他的秘书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他。6月5日,中共江苏省委向全省各市发布了徐国健被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双规”的内部通知。6月3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徐国健的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委员职务被免去。

案发交通厅 徐国健1992年任中共江苏盐城市委书记,1995年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2004年被双规时,徐国健已年届六旬。 徐国健的落网与江苏省交通厅腐败窝案被查处有关。早在2004年2月,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文锦与江苏省交通厅原厅长、江苏交通产业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章俊元先后被“双规”。 作为江苏省交通厅腐败窝案中关键人物的章俊元,2001年1月被任命为江苏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同年6月任厅长。这一任命实际上得到了时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的徐国健的大力支持。当时,章俊元因一票之差而没通过江苏省人大关于交通厅厅长人选的表决,于是他便找徐国健帮忙。在徐国健的帮助之下,几个月后,章俊元高票当选为江苏省交通厅厅长。2004年春节,章俊元带着一个宽50多厘米、高70厘米、厚约25厘米的编织袋和两幅名画来到徐国健家,说是感谢徐国健帮他当上了交通厅厅长,并希望徐国健在自己成为省级后备干部的事上继续帮忙。后来,徐国健的妻子沈秀如发现,袋子里面装有200万元现金,而这也是徐国健单次收受的最大的一笔贿赂。 最早出事的王文锦,掌控着资产近百亿元的江苏京沪公司。该公司是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大型国有企业,由江苏交通产业集团控股。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段全长261.5公里,2000年12月建成通车,江苏京沪公司负责对该路段的经营管理。王文锦行

浅谈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提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成份、经济要素日趋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理念、利益关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腐败现象一日不除,则国无宁日,民无宁日。当前,如何在科学分析腐败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课题。 关键词:腐败反腐倡廉原因对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有的腐败现象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和部门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贪污受贿,大肆挥霍国家巨额财富,其手段之猖獗,手法之多样,是前所未有、触目惊心的。具体表现为:(一)利用职权,安插亲朋好友、买官、卖官 (二)大肆贪污受贿,挥霍国家巨额资财 二、腐败现象屡屡产生的原因 当前,我国的反腐败斗争虽然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败,腐败现象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公务员人数严重超编 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公务员人数每年递增20% ,未来几年将严重超编。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规模是否适度不仅需要考虑“官民比”,而且要考虑公务员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公务员的行政效率。虽然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官民比例”只有

1比26(那是2005年“两会”时提供的数据,现在肯定要大于这个比值),但是从经济视角考察,财政供养人员与GDP之比看,我国为39人/百万美元,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二)现存机构的弊端和法制建设的滞后必然导致腐败现象的蔓延从我国目前现存机构来看,的确存在党政机构的权力失衡,权力过分集中,党政行为存在严重的“人治”而不是“法治”现象。同时在法制建设方面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反腐败方面的法规严重滞后,已颁布的法律目前存在着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情况,与反腐倡廉直接有关的法律很大程度上与当前反腐斗争的需要脱节。对已查清的一些大案、要案的犯罪分子主要是职务较高的人惩处往往打击力度不够,一些贪污受贿动辄数以十万百万的领导干部,从公布的处理结果来看,凡担任过相当一级领导的贪官,几乎都能免予“斩立决”,最终判决往往是死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没有落到实处。 (三)党风不正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催化剂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党内确有不正之风,确有极少数领导干部搞特殊化。”当前党风不正主要表现为:第一,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作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看不到了,造成的后果必然是损害群众利益,脱离群众,腐败现象也就应运而生。第二,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一些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薄了,他们名义上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谋取私利。这几年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一些大案、要案涉及到我们不少部门和地方的主要领导,党风不正的确起到了催化的不良作用。

新中国建国初期腐败现象分析

新中国建国初期腐败现象分析 【摘要】从历史角度看去,中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很多人还有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包括我党内人员,这种意识必然导致剥削的恶劣统治作风,从而产生腐败;从阶级斗争角度看去,我国是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同阶级的为着不同的利益必然进行斗争,在建国初期由于革命胜利,一些干部党员思想松懈,就容易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所击中,从而产生腐败;从党内自身建设看去,在建国初期党中央主要忙着战后国家的建设,而无暇顾及党的自身建设,这就使得在这一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从而容易产生腐败。 【关键词】封建思想、腐败、资产阶级、党内建设 【引言】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内腐败现象突出,使得部分地区民不聊生,对共产党的领导失去了信任,严重危害了党的利益,危害了人民的利益,违背了党的根本宗旨。为了清楚地认识这段惨痛的教训,并且防微杜渐,使得党在以后的发展不因类似原因出错或者少犯错误,我们必须对腐败现象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对腐败现象的分析,也有助于我们对腐败的本质的掌握。江泽民同志曾今说过“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对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对腐败的现象分析究出本质的意义可见一斑。本文将从三个角度去分析新中国建国初期所出现的腐败。 【正文】 一.旧有的封建思想的影响 在封建王朝里,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都归皇帝所有,皇帝有多一切的任意支配权。国民党政府就是一个承袭着这种官僚腐败文化的统治集团。在国民党反动政府里近乎无官不贪,他们认为“升官发财,享受荣华富贵,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而从来没有真正治理过腐败的作风。国民党官员的腐败思想对我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严重。 在建国初期,由于我党内大多数干部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没有受过较高文化的教育,只懂得带兵打仗,管理军营,却不懂得如何管理国家处理民事,国家急缺管理干部,因此留用了一批旧机关里的工作人员,参加新中国的工作,于是那种腐败的作风就被带到新中国的政权里。1952年8月13日政务院第148次政务会议批准的、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部长史良所作《关于彻底改造和整顿各级人民法院的报告》中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干部公约2.8万人,其中有旧司法人员约6000人,约占总人数的22%。特别是不少大中城市及省以上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中,旧司法人员占多数。国民党法院贪赃枉法的恶劣作风被这些人带进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中有些老干部在思想上被旧司法人员、旧法观念所俘虏与侵蚀,甚至堕落退化。①这种情况不仅在司法部门,例如全国财政部门留用的旧职人员和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占70%左右,从老解放区来的仅仅占30%左右。 ②由此可知,这些旧机关所带来的腐败作风影响的范围非同小可。在建国初期干部任职的岗位上很多年轻干部没有坚定的立场,尤其容易被这些腐败的作风所感染,做出错误的行为。 另一方面,在解放战争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不少投机倒靶份子混入我党,并且最后在解放战争胜利后也有机会参与了治理国家的行业中,在这个时候他们丑陋的尾巴就逐渐显现出来了。因为他们当初混入党内的动机就是不纯正的,很多人还是那种建功立业升官发财的封建想法,所以在取得革命的胜利后,他们就不可避免的被他们错误的封建残留思想引领者走向腐败的道路。林彪、江青就是最为突出的一员。 二.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

腐败五大危害

温总理近日指出:“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毋庸置疑,腐败对党员干部具有极大的腐蚀性、对党的事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对人民的利益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以笔者之见,腐败现象主要有五大危害: 一是“害党”,腐败践踏党的先进性。腐败轻则损害党的形象,重则导致“党亡政息”,使党丧失执政地位,这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中已经得到证实。党的先进性、奋斗纲领和崇高宗旨,是通过一个个党员干部的模范言行和优良作风表现出来的,而腐败分子及其腐败行为践踏党的纲领,亵渎党的宗旨,沾污党的形象,腐蚀党的肌体。如果党的性质和宗旨规定的是一套,某些党员干部的行为是另一套,执政党就会丧失民心,走向衰亡。可见,反腐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绝非危言耸听。 二是“害民”,腐败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腐败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许多贪官飞扬跋扈,一手遮天,说一不二,践踏民主,压制群众,犹如“土皇帝”,千方百计把党的民主集中制变为个人专制,对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构成极大威胁,侵害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挫伤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特别是损害广大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我们党是代表人民群众执政的,如果不能赢得民心,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就会成为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将无从谈起。

三是“害国”,腐败破坏社会稳定。腐败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削弱党和政府的凝聚力,使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纷争,进而引发动乱,乃至四分五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敏锐地察觉并告诫全党,如果不坚决搞好党风,进一步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就可能出现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大大小小的乱子,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遇到严重的障碍。 四是“害家”,腐败导致民生凋敝。腐败是贫富两极分化的加速器,贪官权力寻租,官商勾结,狼狈为奸,互利共赢,结成利益同盟,导致权贵阶层和不法富豪不当得利,一夜暴富,而普通劳动者由于收入减少,则陷入贫困,家徒四壁,从而导致民不聊生,一些人心理失衡,给社会安定造成隐患。腐败分子以权谋私,权力进入市场,直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倘若任其滋生蔓延,必将严重扰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导致国家经济的崩溃,民生凋敝。 五是“害己”,腐败危害贪官自身。纵观古今,绝大多数贪官都没有好下场,如秦之指鹿为马的赵高,被子婴诱杀户灭三族;汉之卖官鬻爵的窦宪,汉和帝令其自尽;唐之专权误国的杨国忠,马嵬驿之变被乱刀砍死;宋之贪官蔡京,在发配途中被活活饿死;明朝贪官刘瑾,被凌迟处死;清朝贪官和珅富可敌国,被嘉庆皇帝赐死。“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动念已先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

腐败案例分析 (6)

《杨洪宾腐败案例分析》 宾县糖坊镇山头村原党支部书记杨洪宾侵占低保、贫困补助金等问题。杨洪宾利用代管村精神病患者低保存折之机,私自支出1.3万元用于个人消费;将民政部门发给本村村民的贫困补助金1000元据为己有;利用职务便利虚列工时费支出7000元用于个人生活消费。杨洪宾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比起“大老虎”,我们身边的“小苍蝇”,犯的错误看起来小,实际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更加直接,而且很有可能上升为大犯罪。为官的权力本是百姓赋予的,领导权力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民的公仆,其权力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新闻中报导贪污案例数目之多,不仅提醒政府要加强管理监督,更是提醒我们人民要加强法律意识,增强民主意识,共同监督。 首先,贪污腐败是一种触犯法律的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在《刑法》第388条后增加1款作为刑法第388条之一,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用,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已经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的索贿受贿行为,属于犯罪。此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罪名规定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从《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可以得知,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罪状表述来看,行为人索取或者受贿的行为都是围绕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或者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从而索贿或者收受贿赂的。 其次,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明白检察院是干什么的。由于检察院和群众的直接联系较少,很多群众不了解检察院的具体职能,官员在工作中分管国资委,检察院可以发现国有资产的监管有哪些漏洞,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且预防腐败。一个个案例,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我们。 最后,我认为还要做到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领导方法就无法改进。学习不能单单走过场,要讲究实效。活生生的事实还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坚定信念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党员领导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灵魂。两袖清风,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党一直教育我们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经常向大家敲警钟。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最后,自觉接受监督也是非常必要的。要严于自律,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大家都要正确对待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越是职位高权力大的干部,越要自觉监督,任何人都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权。

学习腐败案例心得体会

学习案例剖析材料心得体会 Xxxx 近期,深入学了xxx纪委[2014]xx号文件《关于转发〈难挡金钱诱惑、断送美好前程〉等21篇案例剖析材料的通知》中的案例材料,受到的启示很大,感慨良多。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了理论学习,降低了自身政治要求,忘记了共产党员的宗旨,在光怪陆离的物质大潮冲击下,经不住诱惑,迷失了自我,放纵个人欲望,置党纪国法于不顾,疯狂追逐利益,在权力、金钱面前丧失了原则,辜负了党和国家多年的培养,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原则的事情。通过对21篇案例材料的学习,我认为:前车之鉴、教训深刻、令人痛心,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因此,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要加强政治论学习,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科学的方法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持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欲横流诱惑,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将其用在为职工群众谋福利、办实事上,经受住权力关、金钱关和人情关等各种考验,筑起抵御各种诱惑的“精神长城”,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通过学习,我认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学习,自觉抑制物质欲望的膨胀 这21篇案例材料中的涉案人员,都是我们油田业界的精英人士,思想起点都很高,业务水平也很扎实,但都是因为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降低了人格标准,最终导致世界观和人生观扭曲,价值取向发生偏离,滋生了腐败,身陷囹圄。《忽视学习结恶果、违反纪律悔莫及》案例中的张某、向某、段某三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得到了组织、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并一步一步从基层工作人员成长为党员领导干部,但他们随着岗位的变迁、权力的增大和环境的变化,逐渐放松了自身思想改造,忽视了学习,责任意识淡薄,给企业造成了损失。《贪图安逸享受、终酿可悲后果》案例中的霍某有着宏伟的人生奋斗目标,工作成绩突出,也是深得组织信任和领导赏识的一名党员干部。但自从2009年1月她被组织上提拔为基层单位“一把手”以后,就放弃了政治理论学习,放弃了法律法规学习,放松了世界观改造,骄傲自满,贪图享受,导致权力观和价值观错位,最终发生了违规违纪问题。这些典型案例无不向我们警示了做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加强自我改造,通过自觉学习、深入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持续改造校正自己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我的思想认识,抵制欲望的膨胀,拒绝诱惑。我们党员干部要始终将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牢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注重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要

如何看待党内腐败

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令人歆羡的骄傲。但是,随着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中华名族逐渐放慢的他矫健的脚步,最终,由于闭目塞听,以欧洲工业革命为标志,我国逐渐被世界先进水平远远抛下。经历了一段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奋勇不怕牺牲的努力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在毛主席的口中被庄严的宣告天下。然而,那时的中国人民仍处于贫苦饥饿中。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党内腐败问题也逐渐变得令人不敢小觑。那么,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指导下,我们应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呢? 首先,我认为,腐败与反腐败是我党义新时期自身发展的一种矛盾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律认为,任何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是在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中呈螺旋式发展变化。矛盾的这种相互转化,则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动力。我们党,从他的建立之初,在其自身发展的80多年的历程中,就是不断克服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独立,建立民主,最终发展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在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领域都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纵深拓展,在国际交往和合作日益紧密和频繁的新时期,腐败和反腐败这一社会矛盾的凸显,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内极少数高级干部的伏法,为我们正确对待和认识这一矛盾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腐败和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矛盾动力。腐败显现了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的弱点、不足,反腐败是正视问题、勇敢面对的体现,是克服弱点、弥补不足不断完善的过程。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积聚和丰富的产物,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封建残余意识及陋习是滋生腐败的历史渊源。虽然新中国建立已半个多世纪,但封建社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利己动机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思想残余仍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以致有些党员干部因迷信金钱万能和权能通神而陷入腐败之中。西方社会腐朽的生活方式也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因素。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利用世界先进的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趁机钻进来,使一些分不清什么是人类文明进步健康的生活方式,什么是腐朽没落低级趣味生活方式的党员干部陷入腐败之中。心理失衡也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对这一现象,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但少数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产生了难以平衡的心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也陷入腐败之中。有的单位对干部选拔任用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在干部的使用管理中不慎、不严,使一些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虽然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软弱,权力的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程序制约,不能很好地遏制腐败。 其次腐败形式多样,危害严重,反腐形势严峻。党内的腐败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经济腐败,就是一部分掌握公共权利的官员大搞权力寻租,将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有效手段,主要表现为贪污和受贿。2、组织腐败,就是在干部任免过程中不遵守法定程序和制度,任人唯亲,把金钱和关系作为考察干部的唯一指标,形成利益集团,官官相护。3、作风腐败,主要表现在工作生活过程中,无视党的最基本的纪律、党的方针政策,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之风盛行,不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专搞形象工程,无视党的形象、无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尽管根据腐败的方式的不同将腐败划分为经济腐败、组织腐败和作风腐败,但是大部分腐败,集经济、组织、作风等腐败于一身,经济上贪污受贿、组织上买官卖官、作风上奢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