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物流产业关联度分析

物流产业关联度分析

物流产业关联度分析
物流产业关联度分析

我国物流业的产业关联度分析

——基于2007年投入产出表

成都亿博物流咨询有限公司*咨询中心摘要: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促进物流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升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全局发展中的地位。本文以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依据,选用一系列投入产出指标从投入结构、使用结构以及前向和后向关联等角度,对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关联度进行分析,为全面了解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一个视角。

关键词:物流业;投入产出分析;产业关联

1、物流业的界定及数据来源

目前,我国对物流业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在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对产业的划分中,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物流产业或物流行业。根据我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对物流业的表述,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运代理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还比较短暂。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物流业开始蓬勃发展,进入21世纪,其发展势头更加迅猛。随着国家对物流产业的重视,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如今,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分支领域,与钢铁、汽车、轻工、机械等产业密切相关,成为各行业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力发展物流业对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依据,对我国物流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以了解物流业的产业特征。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物流业的相关统计数据,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投入产

出表中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数据近似作为物流业的相关数据。根据部门分类,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包括以下子行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

2、产业关联分析方法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技术经济联系在产业经济学中也被称之为产业关联。产业关联度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互相关联、互为存在前提条件的内在联系。进行产业关联度分析的方法是投入产出分析法,它是由美籍前苏联裔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于1936年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法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下面将主要从物流业的投入结构、使用结构以及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三个角度来分析其产业关联情况。

3、物流业投入结构分析

投入来源一般分为中间投入(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与初始投入(劳动力、折旧等)。对投入结构的分析选用中间投入结构系数、最初投入结构系数以及中间投入率这三个参数。

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物流业分别消耗了第一产业379亿元、第二产业10865亿元、第三产业3669亿元,占中间投入比重的2.22%、63.63%和21.49%。

增加值部分,劳动者报酬3784亿元,生产税净额1386亿元,固定资产折旧2737亿元,营业盈余6717亿元,分别占增加值的25.87%、9.48%、18.71%、45.93%。另外,2007年,物流业的中间投入为17076亿元,总投入为31700亿元,其中间投入率为53.87%,反映出物流业在生产活动中对其他产业的依赖程度。一般而言,中间投入率越高,其产业增加值越低,但是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越强。

表1 2007年中国物流业投入结构情况

绝对值(万元)中间投入结构系数(%)比例(%)

中间投入第一产业3797407 2.22% 1.20% 第二产业108648050 63.63% 34.27%

第三产业除物流业36687857 21.49% 11.57%

物流业21623598 12.66% 6.82%

中间投入合计170756912 100.00% 53.87%

最初投入结构系数(%)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37837386 25.87% 11.94% 生产税净额13862761 9.48% 4.37%

固定资产折旧27369440 18.71% 8.63%

营业盈余67174614 45.93% 21.19%

增加值合计146244201 100% 46.13%

总投入317001113 100% 从部门依赖角度看,通过计算直接消耗系数(投入系数),可以定量考察部门间的依赖关系。直接消耗系数,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的社会各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在42个部门中,直接消耗前十位的部门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融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化学工业、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见表2)。2007年,物流业对这些行业的消耗占总消耗的85.24%。这些行业给了物流业发展的大部分支持,成为目前影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性行业。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其中间投入的34.60%。

表2 2007年中国物流业中间投入金额及直接消耗系数

部门中间投入(万元)直接消耗系数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59077465 0.186364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21623598 0.06821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1078377 0.066493

金融业15797104 0.049833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6504323 0.020518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6073707 0.019160

化学工业4185299 0.013203

住宿和餐饮业3842666 0.012122

农林牧渔业3797407 0.011979

批发和零售业3573988 0.011274

小计145553934

4、物流业产出使用结构分析

所谓产出,是指产品生产(服务)的总量及其分配使用的方向和数量,如用

于生产消费(中间产品)、生活消费、积累和净出口等(后三者总称为最终产品)。投入产出表中,产出由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两个部分构成。参照对投入结构的分析,选用中间使用结构系数、最终使用结构系数和中间使用率来综合反映2007 年中国物流业使用结构的基本情况。

根据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三大产业对物流业的中间使用分别是765亿元、16214亿元和5333亿元,占中间使用比重的3.13% 、66.25%、21.79%。

最终使用结构方面,2007年中国物流业最终消费(含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3972亿元,资本形成总额289亿元,净出口2920亿元,占最终使用的比重分别是55.31%、4.03%和40.66%。2007年出口为3983亿元,进口为1063亿元,可以看出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部分。

2007年,物流业的中间使用为24475亿元,总使用31700亿元,中间使用率77.21%。中间使用率较高,表明物流业生产服务型的主要特征,其行业发展主要依靠其他产业的带动。

表3 2007年中国物流业使用结构情况

绝对值(万元)中间使用结构系数(%)比例(%)

中间使用第一产业7652485 3.13% 2.41% 第二产业162140414 66.25% 51.15%

第三产业除物流业53334118 21.79% 16.82%

物流业21623598 8.83% 6.82%

中间使用合计244750616100.00% 77.21%

最终使用结构系数(%)

最终使用最终消费支出39723063 55.31% 12.53% 资本形成总额2892476 4.03% 0.91%

净出口29197951 40.66% 9.21%

最终使用合计82445298 100% 22.65%

其他437007 0.14%

总产出317001113 100% 通过计算其他部门对物流业的中间使用情况,可以考察其他部门对物流业的依存关系。42个部门中,对物流业直接消耗前十位的是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见表4)。2007年,这些行业对物流业的消耗占中间使用的67.34%。

表4表明,当前物流业的生产性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建筑业、工业(6个部门)、服务业(2个部门)三大板块。

表4 2007年中国各行业对物流业的中间使用金额及直接消耗系数部门中间使用(万元)%

建筑业47242283 19.30%

批发和零售业25745293 10.52%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21623598 8.83%

化学工业15165301 6.20%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766248 5.22%

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11048376 4.51%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9109856 3.7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983552 3.67%

农林牧渔业7652485 3.1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5471169 2.24%

小计164808161

5、产业关联分析

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为77.21%,表明物流业77.21%的市场价值参与到了生产过程中,并提供给42个部门(135个子部门)作为中间投入;而物流业需要40个部门(121个子部门)的中间产品作为中间投入,可见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紧密。

技术经济联系(产业关联度)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互相关联、互为存在前提条件的内在联系。反映产业关联度可以利用投入产出表资料计算产业感应度系数和产业影响力系数。

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部分在于分析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关联的变化及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它从总量和结构上系统地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从生产到最终使用这一完整的实物运动过程。产业关联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衡量关联程度最广泛的两个指标是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公式表述为:产业感应度系数=该产业逆阵横行系数的平均值

全部产业逆阵横行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主要研究各产业初始投入的推动效果。感应度系数等于1表明该部门对国民经济的供给推动力处于平均水平,感应度系数越大,则

需求压力越大。

公式表述为:产业影响力系数=该产业逆阵纵列系数的平均值

全部产业逆阵纵列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个部门增加单位最终使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当影响力系数等于1时表明该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的需求拉动力处于平均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则对国民经济的需求拉动越大。

通过对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计算得出,2007年中国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是0.8844,表明物流业对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需求拉动力低于平均水平,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弱,但就服务型行业类别来看,其处于较高水平。2007年物流业的感应度系数为 1.4680,排在第八位,表明该行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前向关联效应较强,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明显。由产业关联分配标准可知,中国物流业属于需求拉动力小、供给推动力大的产业。

表5 产业关联度分类标准

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

T≥1,S≥1T≥1,S<1 T<1,S≥1T<1,S<1

需求拉动力大,供给推动力大。需求拉动力大,

供给推动力小。

需求拉动力小,

供给推动力大。

需求拉动力小,

供给推动力小。

注:T为影响力系数;S为感应度系数。

6、产业特征

前面的分析主要是反映2007年物流业的投入产出及产业关联情况,而每年的数据均不相同,下面我们通过对1992-2007年的投入产出情况,分析其变化的趋势及特征。

表6 1992-2007年我国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

1992年1997年2002年2005年2007年中间需求率72.15% 71.11% 75.25% 79.62% 77.21% 中间投入率50.19% 37.09% 51.60% 53.12% 53.87%

一般把中间需求率大于50%的产业定义为生产服务业,中间需求率小于50%的产业定义为生活服务业;中间投入率大于50%的产业定义为“低附加值,高带动力”的产业,把中间投入率小于50%的产业定义为“高附加值,低带动力”的产业。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我国物流业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低附加值,高带

动力”的生产服务型产业。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1992-2007年我国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基本在70~80%之间波动,表明其受其他产业拉动的特征没有改变。中间投入率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表明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在逐渐加强。

7、结论

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可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融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是目前影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性行业;而建筑业、工业是物流业作为中间使用流向的重要部门。物流业中间需求率为77.21%,中间投入率为53.87%,属于中间需求型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前向波及效应比较明显。物流业的感应度系数远大于其影响力系数,表明该行业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大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受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为促进物流业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其产业关联效应。在供给方面,加强第二产业中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业对物流业的支撑作用;同时提高物流业的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加快物流产业升级,提升服务水平。在中间需求方面,不断加强其生产性服务功能,提升其对经济的带动能力。

总的来说,物流业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与第二产业有很强的联动效应,与第三产业的其他行业密切相关;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它的影响力要超过一般的服务性行业。因此,加快形成统一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快实施统一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关联分析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关联效应分析1 摘要:有色金属产业是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业链长,与众多产业相互影响,但不能确定有色金属产业对其它产业部门的推动作用和拉动作用效果如何。因此,本文以《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延长表》中的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产业关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有色金属产业与其它各产业部门的前后向关联程度,并结合相关产业的产值贡献率,分析有色金属产业的推动作用和拉动作用效果。 关键词:有色金属产业;投入产出;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产值贡献率 一、研究背景 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锰、铬以外所有金属的总称,属于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是经济、国防和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家电、航空、电子等重要领域。有色金属产业作为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可将有色金属产业分为有色金属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两个部门。 有色金属产业链长,与众多产业部门相互作用,但目前对有色金属产业关联效应的研究则很少,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有色金属产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作用进行的研究则基本上是空白。因此本文以《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延长表》中的数据为基础,利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了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产业关联,并结合相关产业的产值贡献率,分析了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推动作用和拉动作用效果,以期为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并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二、有色金属产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广泛、复杂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简单来说就是各产业之间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内在关系。从供给与需求关系的角度可将产业关联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某产业购入有色金属产业的产品进行生产,称有色金属产业与其有前向关联,关联程度用分配系数表示;有色金属产业直接购入某产业产品进行生产,称有色金属产业与该产业有直接后向关联,关联程度用直接消耗系数表示。

河南省第三产业灰色关联分析与持续发展

河南省第三产业灰色关联分析与持续发展 摘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2004-2011年间河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其各行业增加值和投资额的关联度,分析河南省第三产业结构特征,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居民服务、水利、环境等公共服务业投资额、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关联度均比较高,是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金融、信息、科技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关联度不高,但其投资额关联度较高,是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的高效率行业;住宿、餐饮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投资额、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关联度均比较低。河南省第三产业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是重点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生活性服务业,适度调控房地产业。 关键词:第三产业;灰色关联分析;河南省 一、引言 随着经济、技术迅猛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已经呈现出了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体趋势,第三产业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标志。相比全国而言,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迟缓,总体竞争力不强[3-5]。2004-2011年,河南省GDP第一、二、三产业的构成比例由19.28:48.89:31.83变为了13.04:57.28:29.76,第三产业比重不升反降。从内部结构来看,河南省第三产业内行业分布与全国相比也有较大差异,突出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例低,增长比较缓慢;生活性服务业比重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有逐步下降趋势;公共服务业比重增长迅速,2007年后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目前,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趋势是变“二、三、一”结构为“三、二、一”结构,进一步发挥第三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服务业,一是要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二是要支持发展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三是要突出发展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在改造、提升第三产业方面任重道远。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2004-2011年间河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其各行业增加值和投资额的关联度,分析河南省第三产业结构特征,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解决办法,以期为河南省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 (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GreyRelationAnalysis,GRA)主要通过分析系统特征序列和样本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性,判断系统各因素间的关联程度。所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时间序列也可以是空间序列,序列间发展变化的态势越一致则关联度越大,反之则越小。假设系统中的特征序列为,n为特征序列中的样本个数,本文中n=8;关联序列为,i为关联序列个数,本文中i=14。则特征序列x0与样本序列xi在第k个样本的关系系数为:

应用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r\n 内容摘要:本文从实证出发,通过计算得出直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一系列产业关联指标,分析出 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产业结构的关联程度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低、现代服务业 缓慢的特征,揭示了保持机械制造业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核心地位的重要性,并通过生产性服务高度化,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来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机械制造业投入产出产业关联 服务业从性质和组成来看,主要包括金融、 、房地产、咨询、信息服务、科技开发、商务服务、 培训等行业。也有人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八类行业:批发零售业、餐饮旅馆业、交通仓储业、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公共及个人服务业、其他服务业。 服务业从作用来看,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那些为满足中间需求、向外部企业和其他 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性投入服务,用于商业运作和更进一步的生产而非用于满足最终消费和个人需要的行业。消费性服务业指用于满足最终消费和个人需要的服务业。若从服务业出现的时间顺序来看,服务业可分为传统的服务业和新兴的服务业。 一般来说,传统服务业包括运输、邮电、仓储、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等服务行业;现代服务业通常提供的服务属于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服务,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广告、市场调查、会展、 事务,律师事务和 咨询等服务行业。论及服务业与机械制造业的关系,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二者是紧密 的,总体表现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 产业关联分析 (一)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公式 感应度是指产业部门的前向关联度,它主要由感应度系数来反映。感应度系数是指当国民 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它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用公式表示:。式中,b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第j列之值。感应度系数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对某一个产业部门产品的需求与依赖程度,也反映了该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所居的地位。 影响力是指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度,它主要由影响力系数来反映。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b 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j列之值。影响力系数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某一个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品需求的波及程度,也反映了该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所居的地位。显然,影响力系数Fj越大,第j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因此,影响力系数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可能产生的带动作用太小。 本文选取六个部门,他们分别是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根据这些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表计算得到这六个部门在1997、2000、2002年三个年份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见表1。

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关系的 实证分析 ——以1978~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为例

Statistics and Application 统计学与应用, 2019, 8(1), 48-59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sj.com/doc/908910891.html,/journal/sa https://https://www.docsj.com/doc/908910891.html,/10.12677/sa.2019.81007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Henan Province —Take the Time Sequence Data from 1978 to 2017 Yangyang Liu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Received: Dec. 27th, 2018; accepted: Jan. 9th, 2019; published: Jan. 16th, 2019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the focus of our work tha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our province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ults. In recent years, the proposal of the new normal has reveal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at this stage and in the future.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are also gradually focusing on changing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First of all, it’s about the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conomy. Then the theory of mutual relation between them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Henan provi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More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has been empirically tested through the annual data from 1978 to 2017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t shows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and stabl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can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 each industry has different action mechanism to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growth is counterproductive to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conclu-sion, it analyzes the reason that the two can affect each other. Finally, aiming at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and deficiencies reflected by the empirical study,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output value and mechanization level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through new form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and qual-ity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Key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Analysis

关联度分析

21.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 对两个系统或两个因素之间关联性大小的量度,称为关联度。它描述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相对变化的情况,也就是变化大小、方向及速度等指标的相对性。如果两者在系统发展过程中相对变化基本一致,则认为两者关联度大;反之,两者关联度就小。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与数理统计学的相关分析是不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它们的理论基础不同。关联度分析基于灰色系统的灰色过程,而相关分析则基于概率论的随机过程;第二,分析方法不同。关联分析是进行因素间时间序列的比较,而相关分析是因素间数组的比较;第三,数据量要求不同。关联分析不要求数据太多,而相关分析则需有足够的数据量;第四,研究重点不同。关联度分析主要研究动态过程,而相关分析则以静态研究为主。 因此,关联度分析适应性更广,在用于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应用更有其独到之处。 21.1原理与方法简介 关联度分析一般包括下列计算和步骤:(1) 原始数据变换;(2) 计算关联系数;(3) 求关联度;(3) 排关联序;(4) 列关联矩阵。在应用中是否进行所有步骤,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设有m 个时间序列 亦即 {{{1(0)2(0)m (0)X t X t X t ()},()},,()} (t =1, 2, …, N ) N 为各序列的长度即数据个数,这m 个序列代表m 个因素(变量)。另设定时间序列: {X 0(0)(t )} (t =1, 2, …, N )

该时间序列称为母序列, 而上述m 个时间序列称为子序列。关联度是两个序列关联性大小的度量。根据这一观点,可给关联度一个量化模型,其计算方法与步骤具体叙述如下: 1均值化变换。先分别求出各个序列的平均值,再用平均值去除对应序列中的各个原始数据,所得到新的数据列。 2指标差值处理。在均值化变换后得到的新数据列 中,用第一列的数据分别与其他列数据相减取绝对值 3 计算关联系数 经数据变换的母数列记为{X 0 (t )},子数列记为{X i (t )},则在t =k 时母序列{X 0 (k )}与子序列{X i (k )}的关联系数L 0i (k )可由下式计算,式中?0i (k )表示k 时刻两比较序列的绝对差, 即 ?0i (k )=∣x 0 (k )-x i (k )∣ (1 ≤ i ≤ m ); ?max 和?min 分别表示所有比较序列各个时刻绝对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因为比较序列相交,故一般取?min =0;ρ称为分辨系数,其意义是削弱最大绝对差数值太大引起的失真,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ρ∈(0, 1),一般情况下可取0.1~0.5。本文取0.5。 分析结果 不难看出,关联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母序列X 0不同,则关联度不同; 2) 子序列X i 不同,则关联度不同; 3) 参考点0 (或数据变换)不同,关联度不同; 4) 数据序列长度N 不同,关联度不同; 5) 分辨系数ρ不同,关联度不同。 L k k i i 0 0 ( ) ( ) min max max = + + ? ρ? ? ρ?

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908910891.html, 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 作者:刘志晓 来源:《商情》2020年第05期 【摘要】产业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及地区经济运作状态以及衡量经济是否稳定发展的重要指标。指的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或地区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为某些行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也会对其他行业带来生存威胁。文章对开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介绍,并且探究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并提出可行的策略。结论显示: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基本一致,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也愈加提升。 【关键词】河南省; 产业结构; 优化; 经济发展 一、前言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已经逐步从过去的传统农业大省转变成为工业大省,并且正处于产业和发展的机遇期,国家政策的持续加持使河南省成为全国企业和资本聚集的沃土,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自贸区等可以说河南拥有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经济不止要持续快速发展,更要健康高效,产业结构除了加大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促进工业、服务业发展,还要适应人力资源需求,和就业结构保持对称,形成健康的经济状态。 二、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可以得知,通过比较河南省与全国的三种产业所占比例可以看到,在2018年河南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省占比分别为8.9%、45.9%、45.2%;全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分别为7.2%、40.7%,52.2%。观察河南省和2009-2018年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稳步下降,从2009年的14.2%下降至2018年的 8.9%,第二产业从56.5%下降至40.7%,第三产业从29.2%上升至52.2%,其中第三产业在近十年的发展令人惊叹,第一产业的地位则越来越轻,总体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高级化。并且至2018年河南省与全国的产业结构十分相似,符合全国经济发展趋势,顺应大时代下的经济潮流。 (二)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的就业结构不对称

中国产业关联分析 2

中国三次产业关联分析 一、2002年中国三次产业关联分析 通过对投入产出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系统反映产业间的关联。 在投入产出表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中间投入部分是分析产业联系的重要依据,基本方法 是通过中间投入流量计算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里昂惕夫逆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某产业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消耗的各个产业部门提供的原材料等中间产 品的投入。系数矩阵用A表示。 ·完全消耗系数:某一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即完全 消耗)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统计上用完全消耗系数指标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各部门之间 的相互联系。系数矩阵用B表示。 根据2002年投入产出表(42部门)的基本数据,先将其合并简化为三次产业分类的中间使 用矩阵,得到表1如下。 (注:部门的产业分类参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4754—2002)) 表1 2002年中国三次产业的中间使用单位:万元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46368196 101679789 15339368 第二产业50425244 1006127544 234933953 第三产业22689323 241323052 191381781 总产出285787423 1905590585 942927009 由表1分别计算出中国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和里昂惕夫逆系数(请保留小数点后两 位小数) 表2 2002年中国直接消耗系数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0.16 0.05 0.02 第二产业0.18 0.53 0.25 第三产业0.08 0.13 0.20 表3 2002年里昂惕夫逆系数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1.23 0.15 0.08 第二产业0.59 2.40 0.77 第三产业0.22 0.41 1.38 表4 2002年中国完全消耗系数

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

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 一、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显著 2004年河南第一产业比重为19.8%,比2000年下降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为48.9%,上升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为31.3%,上升0.9个百分点。这说明经过5年的调整,第一产业占比重下降,第二、三次产业占比重上升,这基本上与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相吻合。 从增加值构成看,第二、三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大体相同;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在朝着逐步优化方向发展。从1997年和2002年河南省投入产出测算结果看,2002年河南省各产业平均带动力为2.0344点,比1997年提高0.5316个点,各产业平均推动力为1.2043点,提高0.3146点。三次产业配置效率的稳步改善,有效地促进了总生产率的提高。 (二)各产业内部仍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 虽然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显著,但各个产业内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在第一产业内部,无论是从增加值还是从固定资产来看,种植业所占比重都嫌较高,林、牧业所占比重偏低情况依然明显。农业各行业间关联度不强,农村工业发展依然缓慢,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大幅提高,进而又影响工业品在农村市场的开拓发展。 2、第二产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技术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河南省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处于资源初加工阶段,以资源开发型产业为主,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能源、原材料基础产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初级加工业占比重依然过大。对经济增

长具有较大拉动作用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加工链条短且综合利用程度低的原料加工、燃料动力工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如有色金属、煤采选、食品加工、电力、造纸业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环保的产业还未成为主导产业,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3、第三产业数量增加较快,但基本以传统产业为主。2004年河南省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7.71万个,占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的66.1%,比2000年上升7.3个百分点。长期以来,三次产业中河南省第三产业无论是劳动力比重或增加值比重都较低,虽然近年来情况有好转,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或周边省份相比,发展仍处于滞后状态。可以说,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是河南省的一个短项、弱项。 整体来看,河南经济目前除面临上述问题外,还存在创新乏力和竞争过度的现象。河南99%的工业企业至今还是零专利,多数企业甚至没有主动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也不懂得或不善于运用专利策略开拓市场。这就导致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部分传统行业的“创新乏力、过度竞争”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全省产业层次的提高和结构的改善,还造成近期煤电铝及钢铁、水泥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和价格波动,更影响到河南经济的运行安全、制约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因此,结构调整,正当其时。 三、产业结构趋向高度化,工业化阶段特征显著 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表明产业结构趋向高度化,工业化阶段特征显著这一特点。在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所占比重较高,但增速渐缓;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升,但有反复。这一变化过程,基本符合产业结构趋向高度化的演进规律,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河南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分析

河南农业产业化的具体 分析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河南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分析 摘要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作用体现在农业活动上的结果,也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河南省作为我国典型的农业大省,素有中原粮仓的美称,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条必由之路,当前在大力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农村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出现迎合了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实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对河南来说也是大有作为的。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缺陷,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少、农民素质不高、农户与企业之间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等,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促进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须从以下方面入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 关键词:河南、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对策 化(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为中心,以、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实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经营方式和形式。它的实质上是指对进行,推动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向的转变,是加速的有效途径。 化的基本思路是:确定,实行区域,依靠龙头带动,发展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连农户的形式。它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

第三产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我国第三产业的中间服务投入率: 演变趋势及需求机理 张卿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 [摘要]根据对我国1981—2002年第三产业中间服务投入率的演变趋势及其需求机理进行的分析表 明,演变趋势呈现各年间第三产业的中间服务投入率均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且上升更稳定,增长波动 更弱小,投入结构中金融、公用、商务、技术等现代中间服务投入占比不断提高,运输邮电、商业饮食等传统 中间服务投入占比趋于下降。从需求机理来看,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壮大和城市化水平提升是第三产业中间 服务投入率上升的名义需求基础,而市场化水平增进和外置化水平提高是促进名义需求转化为实际需求 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第三产业;中间服务投入率;演变趋势;需求机理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62(2009)02-0023-04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三次产业的中间服务投入研究主要“集聚”在制造业上,这与生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互动关系更为“显性”有关。[1] 关于第三产业的中间服务投入问题,研究成果相对较少。Gruble 和Walker 从概念视角解析了中间服务(又称生产性服务)既可被投入实物产品生产过程,也可被投入其他服务产品生产过程,他们认为生产性服务“不是直接用来消费,直接可以产生效用的,它是一种经济中的中间投入,用来生产其他的产品或服务。”[2]215,①Lee 在研究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区域分工与服务业增长关系时发现,不同地区各服务部门发展水平指数与工业发展水平指数的相关性并不显著,部分地区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等服务业的集中与发展是服务业对中间服务需求增加的结果。Se-Hark Park 采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1975年和1985年的投入产出表,对产业间的依赖度进行了时序计量分析。结论显示,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依赖度呈不对称关系,前者对后者的依赖小于后者对前者的依赖,而服务业与生产服务业的依赖度则超过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依赖度。Juleff-Tranter ,L.E 对部分发达国家的大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他发现美国哥伦比亚地区商业67%的价值源于服务部门,16%源于制造业和资源部门;芝加哥地区政府部门购买会计、工程咨询等服务产品非常显著;新西兰的奥克兰只有18.3%的生产服务业公司没有服务部门的客户。 [3]由此可见,与制造业相比,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第三产业生产对中间服务投入的需求要更高。 在我国,第三产业研究先行者李江帆在生产信息化、社会化、专业化基础上,提出了国民经济生产软化系数逐趋增大的规律,并在2005年度有关课题中明确提出了广义生产服务概念(第一产业生产服务、第二产业生产服务、第三产业生产服务)。程大中采用了投入—产出方法,对我国三次产业的中间服务投入比重进行了时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81—2000年间第三产业生产占用中间服务一、相关文献回顾及有关问题提出 经济与经济管理 23··

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当代经济·月刊2019年第1期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党明灿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能源基地和原料工业基地的河南省,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层面规划战略的实施,近些年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都步入“快车道”,GDP总量迈上4万亿台阶,并持续位于全国第五位,GDP增速持续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比较来看,产业结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一、三次产业构成不断优化 从历年来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来看,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39.8%降为2000年的23%①,2017年更是降为9.9%;相应的第二产业比重却由1978年的42.6%上升为2011年57.3%,而后开始下降,2017年降为47.7%;第三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17.6%上升为2000年的31.6%,2017年进一步增至42.7%。河南省的产业结构构成的变化基本符合河南省工业化中后期发展的经济特征,即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中显著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显著上升。2017年,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为9.6:47.7:42.7,仍然属于明显的“二三一”型。但从近些年的数据来看,河南省产业结构又出现了与前些年不一样的变化,即第一产业占比仍然保持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占比由上升转而出现了下降,而第三产业占比加速上升,与第二产业占比差距越来越小。2010年河南省的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4.6、10.9、-17.5,而到了2017年就变成了1.7、7.2、-8.9,这些变化反映出了河南省近些年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 二、产业内部转型态势明显 从第一产业来看,近些年农林牧渔传统农业的比重虽然变化不大,但是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传统农业的增长速度。如2016年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增速是9.7%,远高于农业的增速5.2%。 从第二产业来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五大主导产业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和高技术产业增速远远大于传统产业增速和高耗能产业增速。2017年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44.6%;冶金、建材、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4.2%;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2.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2.1%;高技术产业增长16.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高耗能工业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2.7%。当然,传统产业、高耗能产业在产值中仍然占比较高。 从第三产业来看,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行业构成比例以及发展速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如交通运输仓储与邮电业占比从2005年的19.67%降为2016年的11.46%,增长速度也由9.2%降为4.8%。而以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则快速发展,占比也迅速上升。如金融业,占比已从2005年的5.71%增加到2016年的13.35%,且近几年的增速均明显大于传统行业,平均增速在20%以上。 摘要:产业结构是决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力度。河南省近年经济增长较快,但是产业结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无论从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产业内部结构,还是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产业高级化和协调程度来看,虽然从时间序列上看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落后。因此,还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本文围绕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述。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现状分析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经济新常态下的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和金融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编号:172400410300;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效应对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编号:2014-zd-061。 76

河南产业集群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发展

河南产业集群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发展 近年来,河南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带动了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已具有区域竞争优势。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实现中原崛起的一个重要战略。但总体来讲,河南的产业集群大多处于成长期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要采取措施来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制定科学的策略,加强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分工与合作。实现河南经济的快步发展。 标签:河南省产业集群问题对策 0 引言 产业集群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所在。它已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地区经济起飞核心力量与生产组织网络模式。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靠近,在产业性质上相似相近或相关,在发展空间上同属于(或接近于)某个特定行业的产业领域、相对高密度聚集、分工比较明细、依靠紧密或松散型产业链相互连接,由诸多大中小型企业形成的一种工业集聚形态。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1 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产业集群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河南产业集群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姿势,在河南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南全省2006年底有产业集群388个,产业集群的企业单位数占全部工业的18.0%,工业总产值占37.1%,从业人数占35.0%,上缴税金占42.1%,产品出口额占37.3%。产业集群在河南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燎原發展之势。 1.1 河南产业集群的规模分析从集群实现产值来看,工业总产值在2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有56个,占14.5%,共实现总产值2755.3亿元,占61.2%;5—20亿元的有127个,占3 2.7%,共实现总产值1227.7亿元,占27.2%;1—5亿元的有205个,占52.8%,共实现共产值518.7亿元,仅占11.5%。也说明了河南的产业集群以中小规模为主。 1.2 河南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分析河南产业集群分布集中,大多分布省辖市市辖区、中原城市群和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沿线地区。 河南省18个省辖市市区拥有工业产业集群96个,占全省的24.7%。其次是中原城市群地区。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新乡市、焦作市、济源市、许昌市、漯河市、平顶山市九个省辖市拥有工业产业集群228个,占全省的58.8%。最后是京广铁路沿线和陇海铁路沿线地区。京广铁路沿线县市共拥有产业集群106个,占全省的27.3%;陇海铁路沿线县市共拥有产业集群82个,占全省的21.1%;京广铁

中国产业关联分析

中国三次产业关联分析 一、产业关联统计的发展与作用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联系理论或投入产出理论,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解决。 它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是产业关联理论区别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 产业关联理论还可以分析各相关产业的关联关系(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等),产业的波及效果(包括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依赖度以及就业和资本需求量)等。 自17世纪古典经济学时期产业关联理论的萌芽以来,其实践应用日益多元化。里昂惕夫在1986年版的《投入产出经济学》一书中,就将投入产出理论应用于国民经济核算、国内生产和国际贸易、地区结构的分析、裁军对经济的影响、环境问题对经济的影响、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问题等。(1)从应用范围看,涵盖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领域,并扩展到国际经济范围。里昂惕夫早期将其用于一国经济的分析,目前已扩展地区、部门、企业和地区间、部门间的经济活动;1977年里昂惕夫出版了《世界经济的未来》一书,研究了国际投入产出模型,1985年日本则编制了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的投入产出表。(2)应用的内容不断拓展。从最初的产品投入产出表到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环境、劳力占用及非物质的灰要素投入产出表;并运用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研究其他专门问题,如能源、环境保护、水资源、人口、人才、教育、银行、财会、信息等。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分析提供了更多信息。其应用的广泛性也正是我们对产业关联统计感兴趣的原因。 在经济学领域传统分类有以价格为分析对象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收入为分析对象的宏观经济学,而作为属于前两者之间的所谓中观经济的产业经济学基本范畴的产业关联分析,里昂惕夫模型既有对产业市场结构价格一般均衡论的实证化,又有宏观统计对收入理论的多部门化,这就是产业关联分析的经济学地位。 二、2002年中国三次产业联系分析 通过对投入产出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系统反映产业间的关联。 在投入产出表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中间投入部分是分析产业联系的重要依据,基本方法是通过中间投入流量计算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列昂惕夫逆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某产业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消耗的各个产业部门提供的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投入。系数矩阵用A表示。 ·完全消耗系数:某一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即完全消耗)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统计上用完全消耗系数指标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系数矩阵用B表示。 B=(I-A)^-1-I ·列昂惕夫逆系数:(I-A)^-1成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列昂惕夫逆系数。 根据2002年投入产出表(42部门)的基本数据,先将其合并简化为三次产业分类的中间使用矩阵,得到表1如下。 (注:部门的产业分类参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4754—2002))

2019年河南省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总体方案

2011年河南省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总体方案 为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促进长远发展与保持当前经济增长相结合、抢占未来制高点与支撑现实发展相结合,把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紧迫任务,抓住国际分工调整和产业加快转移的重大机遇,选择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支撑条件最优和见效最快的领域,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抓增量、补短板、增后劲,着力培育一批超百亿企业、千亿集群和万亿产业,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主要原则 1、突出重点,加快发展。把大力发展高成长性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把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作为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把培育先导产业作为抢占发展制高点的突破口,把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着力点,强化优势,弥补短板,壮大一批产业集群、优势产品和龙头企业。 2、优化布局,集聚发展。发挥产业集聚区载体平台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和优势项目集中布局,推动要素资源优化配置,迅速做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品牌。 3、承接转移,开放带动。积极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以大招商促进大发展,面向重点地区、龙头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基地型项目,推动产业链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 4、技术进步,创新引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和品牌带动,以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为抓手,破解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技术瓶颈,突破先导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5、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省市县联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省重点推进对全省结构升级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集群发展;各市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和本地实际,重点培育发展2-3个主导产业集群;各县依托产业集聚区,优先选择1个主导产业重点突破,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6、加强引导,扩大投入。发挥各级政府政策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形成一批新的优势产品和经济增长点。 (三)发展目标 1、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力争2011年,全省装备、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00亿元,汽车、电子、装备、食品、轻工、建材等高成长性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化工、有色、钢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先导产业取得新的突破,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2、提高集聚发展水平。2011年,形成1个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3个超500亿元、60个超1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3、培育大型企业集团。2011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家、500亿元以上的达到5家、100亿元以上的超过35家。 4、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载体、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和先导产业发展核心技术。 5、完善产业配套体系。科技研发、金融服务、教育培训、市场营销、现代物流、品牌创建、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建设加快推进,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配套能力明显增强。 二、发展重点 按照省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依托我省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市场等优势,以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为主要途径,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优势产

产业关联度分析

四川省房地产行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摘要:从产业关联角度,利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四川省地产的带动效应和其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而通过投入产出分析表,计算相关系数,揭示四川省房地产对其他产业的定量关系;最后从达到明确并得到四川省也与房地产业相关联的主要产业类型;房地产业的带动效应和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目标出发,提出四川省地产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行业关联度分析投入产出表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具有融资量大、产业链长、波及面广等特点。虽然房地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各种阐述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适度优先发展房地产业等方面的研究相对都缺少较为专门的、系统的分析。通过研究四川省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可以定量分析四川省房地产行业对国民经济推拉效果;确定四川省与房地产业关联度大的主要产业类型;定量反映成都地区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从产业关联角度分析成都地区房地产业发展问题,给出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1理论方法与模型 房地产业界定:以土地和建筑物为经营对象为对象开发经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修、装饰与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的综合性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产业关联理论:是指在国民经济中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表示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投入产出、供给需求的关系,产业关联理论是对产业之机的联系进行量化研究的一种方法理论,揭示产业之间在生产、交换、分配过程中发生的数量比例上的规律性。在国民经济活动中,每个产业的生产都需要其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本产业的投入要素,其他产业的生产活动同样将产业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本产业的投入要素。 产业后向关系数:直接消耗系数——a ij=x ij /x j(其中a ij是第j产业对第i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 x ij是第j产业对第i产业的直接消耗值; x j是第j产业的总产值。)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某产业对提供要素产业的直接需求越大,产业之间的直接关联度也越大。产业前向关联系数:直接分配系数——r ij=x ij/x i(其中r ij是第i产业对第j产业的直接分配系数; xij是第i产业分配给第j产业作为中间产品的使用的价值量; Xi是第i产业的总产值。)直接分配系数越大,说明i产业对j产业的直接供给推动作用越明显。 2.2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书局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年鉴,在定量分析过程中计算了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并对关联系数进行排序等。 三.房地产市场规模现状 近几年成都房地产市场投资开发状况如下表所示。 表一四川省几年来房地产开发状况 年份全年房地产开发量商品房销售面积四川生产总值房地产行业生产总值(万m2 )(亿元) (万m2)(亿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