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稻田河蟹养殖技术

稻田河蟹养殖技术

稻田河蟹养殖技术

作者:崔宏伟

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3年第5期

崔宏伟(杜家镇人民政府黑龙江五常 150200)

五常境内地表水资源丰富,有拉林河、阿什河两大水系,其稻田种植面积己发展到150万亩,稻田河蟹的养殖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很高,发展势头良好。为提

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现将稻田河蟹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稻田养蟹的基础设施

1.1养蟹稻田的选择

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的田块。蟹田底质要求壤土,土壤比较厚实,面

积以0.67~1.33公顷为宜。

1.2稻田养蟹田间工程建设

通常由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三部分构成。环沟可于距田边4m处开挖,沟宽4—5m,深

1.0—1.5m。将挖出的土放在田埂上,夯实加固。田间沟,在田间开挖呈井”或王”字型,沟宽0.8—1.Om、深0.5—0.8m,田间沟与环沟相通。暂养池主要用于培养蟹苗、蟹种、收获蟹。环沟、田间沟、暂养池应占稻田面积的30%以上。养蟹的稻田,田埂要比一般单种植的田埂高一些,埂高在1m以上,埂面宽3—5m,底部不能低于6m,可用新挖的田土来筑埂,要求夯实,防止逃蟹。

1.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一般运用聚乙烯网布、木桩或水泥桩用细绳相连,将聚乙烯网布上边用细线固定

在细绳上,下边埋在泥中,一般木桩水泥桩)间隔3m左右为宜。内层用塑料薄膜悬挂在聚乙烯网布上,上边用针缝住,这种防逃墙比较坚固耐用,且造价低廉,维修简单方便。稻田养蟹需

要有独立的进排水设施,可选择橡胶管(塑料管),最好是无接缝的,长度4—5m。进排水管

道四周要压实,防止跑蟹或敌害生物进入。要保证灌得满,排得出,水位易于控制,安全可靠。

2蟹种放养的准备

2.1蟹种的选择

一般选择天然成蟹的大眼幼体。要求必须在含盐量低于4%以下的淡水中淡化4—5d,蟹苗

体质健壮,呈黑褐色,规格整齐,有活力。蟹种首先要求规格整齐,有活力,无肢体残缺现象。个体过小、过大的应挑出。

212蟹苗运输

蟹苗可用蟹苗箱运输,蟹苗箱一般是60cmx 30cmx 8cm的箱体,底用16目网布钉牢。四周留多个通气孔,便于通气和观察。装苗前要对苗箱进行消毒,消毒后用淡水浸泡一下,箱底放

新鲜水草,每只箱可装蟹苗500~750g,将蟹苗均匀分布在水草上。最好于夜间运输,运输途中

不能风吹雨淋。蟹种运输一般采用聚乙烯网布做成的网袋,网眼的大小以蟹种不能爬出为准。

每只网袋袋蟹种2—3kg,不宜多装,不能堆压。运输途中不能风吹、曝晒、雨淋,以提高运输

成活率。

2.3蟹池的消毒

蟹种放养前7d,彻底清除稻田及蟹沟里的敌害生物。然后用生石灰1050kg公顷化水泼洒。在围沟里移栽沉水性植物,保证蟹沟内水草覆盖率达30%左右。

3饲养管理

3.1投饵管理

大眼幼体下塘前3—5d应培育出天然饵料。放苗的前1天,在池中放置用10mgkg高锰酸钾消毒过的水草。水草面积占池面积40%—50%为宜。池水保持30—40cm以提高水温。宜选择晴

朗天气放苗,开始时每天投饵料占体重100%—150%,20d后适量增加日饵料。开始以豆浆、鱼

糜为主,全池泼洒。3期后,喂豆饼糊、麸皮等,饵料量白天占40%,夜晚占60%,一般饲养约30d,可达到5期,直接放入大田养殖。若其购进5期以上的蟹种可直接放入大田养殖。河蟹喜食动物性饵料,应坚持荤素搭配,精青结合原则。蟹种刚放入蟹沟时,水温偏低,饵料应以精

为主。7-9月为河蟹的摄食高峰,也是河蟹增大身体的关键时期,饵料组合应以青料为主,多

投喂一些水草等,适当增喂一些小鱼、小虾。饵料要求量充足,新鲜可口。10月河蟹饵料的投

喂应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日投饵2次,坚持定时、定质、定量、多点投喂。饵料的投喂应以傍

晚1次为主,一般傍晚投喂量应占全天量的60%~70%,上午投喂量占30%—40%,饵料的投喂要

求做到新鲜、适口、营养齐全。

3.2水质调节及防病

稻田养蟹要勤换水,水位过浅要加水,水质过浓要换水。稻田水面保持10cm即可,一般在10:00-11:00换水。每次换水量为稻田水体1/5-1/4。病害主要有腮病、肠炎、胃炎、肝坏死等,除了用药物治疗,可定期喂养蜕壳素,定期使用生石灰消毒,改善河蟹生长环境。

4捕捞和暂养

4.1河蟹捕捞

应视天气而定,宜早不宜晚,以防突然降温结冻,增加河蟹捕捞难度,影响产量。河蟹捕捞,对于自动上岸的可以手捕,或设置地笼捕捉,或排水捕捞,或利用河蟹的趋光性,用灯光

捕蟹,一般捕获率可达90%以上。

4.2河蟹暂养

必须到立冬前后才可进行。凡是作商品蟹出售的,可按规格分开暂养,暂养的工具主要是

网箱,网箱应是敞口并有防逃塑料布,一般密度为150kg/m2。网箱应放置在水质条件好的地方,有微流处最佳。防止网底与底泥接触。暂养的河蟹应精心喂养,可用黄豆、鱼块等精饵料喂养

防止掉膘,要精心管理,防逃防盗,待价而售。也可以用日光温室暂养,推迟上市时间,增加

收益,并做好记录,便于计算产值、产量。

5水稻的种植

5.1水稻品种的选择及施肥

选择米质优良,抗病害,抗倒伏的品种,早育、早插、早放蟹,蟹田用生物肥,少用化肥,提高蟹、米质量,创名牌产品。追肥采用多次少量方法,每次每天每亩不超过5千克。切忌用

碳酸氢氨和氨水等发挥性大、刺激性强的肥料。

5.2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有机磷禁用(如敌百虫)。喷洒农药时,粉剂要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洒,水剂中午露水干后喷洒,喷洒时将喷嘴向上喷洒,尽量将农药喷洒在叶面上。

稻田养蟹技术2012-12-12

常规稻田养蟹技术 稻田养蟹是在水稻田养殖河蟹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在此模式中,充分利用稻田水位浅、水温高、溶氧充足、饵料丰富、能为河蟹提供栖息避害场所等生态条件;河蟹生长活动能清除稻田杂草,减轻虫害发生,减少农药化肥使用,还能够起到疏松土壤和肥田作用,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及河蟹质量安全,它具有养殖周期短、投资风险小、发病率低、稳粮增效、综合效益较好等显著特点。 一、稻田准备 1.稻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土质以砂壤土最适宜,面积以2~10亩为宜。 2.开挖蟹沟。在田块四周距埂1~2米处挖宽2~3米的复堆河,河深1米。河中建“暗岛”供蟹打洞、进食和蜕壳,一般低于水面10厘米。在面积大的田块中间开挖呈“日”“田”等形状,宽、深均为50厘米的蟹沟,沟沟相通,面积约占10% 。 3.加固田埂。利用挖沟取的土加高培厚田埂,稻田田埂做到高0.8~1.5米左右为宜。 4.安装进出水口。进出水口分别建在田块两端,用函地基要夯实,进排水口用聚乙烯网片密封,再建一道竹栅加盖网片,防蟹外逃。 二、河蟹养殖 1.清田消毒。苗种放养前1个月,将复堆河及蟹沟内的水排干,曝晒数日,再灌水5~10厘米深,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对水全池泼洒。

2.苗种放养。养殖成蟹的,一般在3~4月,水温5~10℃时,选晴天将10克左右规格的蟹种约5公斤放入复堆河内;培育幼蟹的,通常在5~6月将蟹苗放入复堆河内。同一田块内尽量放养同规格的蟹种,不同规格的蟹种混养时,饲料投喂一定要充足。 3.投喂饵料。河蟹昼伏夜出,怕强光,爱安静,水温10℃以上开始摄食,15℃左右蜕壳生长,20℃~28℃生长旺盛。 稻田中有一定的生物饲料可供河蟹摄食,但要取得高产、高效必须喂一定的人工饲料。人工饲料有动物性饲料(小杂鱼、小虾、螺蛳肉等)、植物性饲料(小麦、蚕豆、玉米、马铃薯、水草等)。日投饵量在河蟹重的3%~8%,根据河蟹的不同生长阶段及每天的吃食情况加以调整。饵料投喂在浅水斜坎上,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天上午8时左右投喂饵料1/3,其余饵料下午6时左右投喂。 养殖成蟹的田块,在清明节前后放养一定数量活螺蛳到复堆河内,让其自行产卵繁殖供河蟹食用,并适当投喂一些浸泡过的小麦、玉米等饵料。3~5月,要多投喂粉碎的小鱼虾、螺蛳肉等;6~8月应多投喂植物性饲料,除玉米、小麦等煮熟投喂外,还可增加南瓜、山芋等;9~10月是河蟹育肥阶段,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河精饲料。蜕壳前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蜕壳素,或蛋壳粉、骨粉、虾壳粉等含钙多的饵料,蜕壳时不要在暗岛上投食,防止河蟹因觅食而残杀“软壳蟹”。11月水温下降后酌减饵量;培育幼蟹的田块,要先肥水后放苗,蟹苗下田后,每天泼1—2次豆浆或蛋黄,7天后逐渐改投糊

稻田养蟹技术

稻田养蟹技术 摘要:稻田养殖利用稻田浅水环境辅以人工措施,既 种稻又养殖,将种植与养殖有机结合,种养共生互利,本文 介绍了稻田养蟹技术。 2000 年洮北区开始稻田养蟹,稻田养蟹具有以下优点: 促进水稻增产,河蟹田中活动减少漏水,提高水温,促进水 稻生长;收获河蟹,稻田水层浅,水温较高,天然饵料较 富,适合发展稻田养蟹;除草防病、生物防虫、培肥地力。 1 稻田养蟹对水稻栽培技术要求 1.1 合理选择品种 选择合适熟期、叶片直立、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的水稻 1.2 培育壮秧 适时早育苗,加强苗期管理,预防立枯病,培育水稻壮 秧。盐碱地育苗土要求调酸后 pH 值稳定在 4.5~5.0,机插播 种量为芽种 450g/m2 。 1.3 插前封闭,适时早插 本田耙地基本平整后,进行常规药剂封闭除草。要适时 早插,促进水稻早生快发,早放河蟹入田,增加水稻和河蟹 的共生期,在此期间尽量减少农事活动。在水稻返青后,结 合施返青肥,还要用 1 次除草剂,这样的稻田只有在除草剂 安全间隔期后才能放河蟹。 1.4 科学施肥 中图分类 t=r. 号: S966 文献标识码: A 口 号、 高优品种,如白粳 1 号、长白 9 口 号。

1hm2施25t农家肥、过磷酸钙600kg,尿素100kg,硫 酸钾100kg ,硫酸锌25kg作底肥。其余氮肥要在水稻返青见蘖时及早追入。河蟹放入稻田后原则上不再施化肥,必须追肥时可用尿素,少量多次,要先溶于水,然后全田泼施,每次1hm2 用量不超过40kg。 1.5 水稻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以生态防治为主,施用农药应选用高效 低毒低残留品种,忌用高毒剧毒农药,严格掌握药物浓度,切忌加大剂量。 2稻田养蟹田间工程 2.1 暂养池工程 般1hm2养蟹水田暂养池面积在1000m2,暂养池要平 整,进排水要自成体系,暂养池深度 1.5m,保持水位30~50cm。 2.2 田间工程 田间整地时要挖环形、田字或井字形沟,一般沟距埝埂 1m,沟深0.5m,宽0.5?1m,面积占稻田的5%?10%。挖沟的土方叠在埝埂上形成坝埂并夯实。 2.3 防逃设施工程防逃是稻田养蟹的关键环节之一。坝埂要坚实,坝 埂高 0.7?0.8m,顶宽0.5m,坡度1:1.25,不能过陡;扣蟹防逃墙 是在养蟹稻田的四周用90cm宽塑料布,埋入地下30cm,压 实,地上部剩60cm,上边用草绳或尼龙绳往田外方向卷,在防逃膜外侧每隔1m 插入1 个木桩、竹片或竹竿等,用细铁丝固定,防逃墙拐角处要建成弧形,塑料布接头要避开拐角处,以防河蟹攀爬。在每个进排水口的内外两侧设置防逃网,坝埂外沟内设置袖网捕捞逃逸的河蟹。 3扣蟹养殖技术

养蟹技术

养蟹技术 作者:今日三农网(https://www.docsj.com/doc/9019183470.html,)

稻蟹萍立体种养技术 稻蟹萍立体种养是根据生态学种间互补原则,将稻蟹萍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新的复合群体,形成多层次、多级利用的互惠共生的生态体系,在达到七妙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系统生产一态环境的目的。具体种养技术如下: 一、养蟹稻田的选择和整修 养蟹田要先择在水源丰富(最好是靠近河流和支渠)、水质清澈、无污染、排灌方便、保水性好的稻田。田块确定后,沿坝埂四周离坝1米开一条深0.6米、宽1.5米的环沟,在稻田中间挖深0.5米、宽0.8-1米的十字沟,沟与坝的坡度均为1:3。养蟹田以东西走向的长方形为适,一般5亩左右建一个圈,如面积较大,中间用塑料膜围栏隔开。 在稻田四周设塑料膜篱笆,高60厘米,上沿细欠丝,每隔10厘米用钉书钉钉一下,每隔1.5-2.0米埋一立杆(木杆或竹竿均可),用以固定塑料篱笆,并使篱笆向内倾斜。下面开浅横,将薄膜埋实,防止蟹逃跑。全池合围,进出水口安水泥管,管口用金属网扎紧,网眼以幼蟹不能穿过为准,安管处要关,防蟹打洞逃跑。 二、水稻的栽培管理 1。养蟹稻田要造反株形紧凑、叶片直立、矮杆、抗病、抗倒伏、生产性好的水稻品种,根据本地气候特点,生育期宜稍长,这样可以早插秧、甲用药、早放苗,缩短蟹苗暂养期。

2.育苗应采取旱育苗或软盘育苛培形式采用大双行(50+30)×20厘米。这种栽培形式通风透光条件好,有利于河蟹生产,水稻产量也在500公斤以上。 3.水稻插秧后4-5天,亩施草克星10D我。该除草剂对鱼类致死中毒量为40ppm,每亩10克在稻田水深10厘米的情况下,浓度仅为0.15ppm,施药后25-30天投放蟹苗。 4.插秧前施足底肥,亩施5公斤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蘖肥、调整马、穗肥各施尿素5公斤。 5.养蟹田水质困好,营养要丰富,田间应保持10-15厘米水层,确需断水,也要保持沟内有水。前期水温低,河蟹幼体小,投和,一般15天左右换一次水;后期可每隔7天左右换一次水,要经常检查排水口、进水口,严防河蟹逃跑和敌害进入。 三、河蟹养殖 1.放苗密度从大面积稻蟹种养实践看,一般以每亩投放0.35-0.50公斤大眼幼体为宜。 2.蟹苗暂养每5亩养蟹田要建0.5-1.0亩的暂养圈,在暂养圈内建暂养池,从蟹轩暂养专用。暂养池中水深应达0.8-1.0米,按每立方米水体放2.0万只大眼幼体建池。池四周留0.5米宽半台,坝上建防逃设施做到池埂水漏水,池底不淤泥。蟹苗下池前,每亩池面泼洒75公斤生石灰。进行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又称长江稻蟹,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由于其美味可口、肉质鲜嫩,近年来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养殖河蟹不仅能够 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为农民增加收入。本文将详细介绍河蟹的养殖技术,帮助养殖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河蟹养殖的要点和方法。 一、场地选择与准备 1. 水质要求:河蟹适宜生长的水质为 pH 值在7-8之间,温度保持 在22-30℃范围内,氧气含量要达到5毫克/升以上,硬度应在80-120 mg/L,总碱度在80-120 mg/L。因此,选址时需要选择水质清洁、环境 优美、水源充足的地方。 2. 池塘建设:河蟹适宜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中,因此, 养殖河蟹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合适的池塘。养殖池塘的选址要避开工业 排污口、城市废水排放口等污染源,而且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同时 要考虑避免洪水和干旱。 3. 池塘光照:为了提高河蟹的生长速度和品质,需要合理控制池塘 的光照。河蟹对光照的要求较高,每天需要保证8-10小时的光照时间,以促进其正常的代谢和生长。 二、种苗选择与养殖管理 1. 种苗选取:选择健康、体型完整、外壳完好、腿部无残疾的河蟹 种苗。避免使用病死或有病害的种苗,以防疾病传播和影响养殖效果。

2. 饲料供应:河蟹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如稻谷、豆粉、菜叶等。合理搭配饲料,确保河蟹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饲料要注意新鲜和干燥,避免发霉变质。 3.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是河蟹养殖的关键。定期检测水质指标,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指标值,及时进行水质调整。定期更换水源,保证池塘中的氧气充足。 4. 疾病防控:河蟹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侵袭,如白点病、溶解病等。定期对河蟹进行疫苗接种,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和规范的管理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5. 养殖周期管理:河蟹的养殖周期大约为3-4个月,因此,需要根据养殖需要进行合理的饲养和管理。在河蟹成熟后,及时捕捞并进行下一周期的饲养。 三、河蟹销售与市场分析 1. 市场需求:在进行河蟹养殖前,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认真分析。了解当地的消费市场和销售渠道,确定河蟹的售价和销售策略。 2. 售价定位:根据产品的品质和市场需求,合理定价河蟹。要考虑成本、竞争对手的价格、品牌影响等因素,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定价。 3. 销售渠道:河蟹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餐饮企业和电商平台等。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在市场中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

稻田蟹养殖

稻田蟹养殖 引言 稻田蟹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蟹类,常见于水稻田及其周围的湿地区域。近年来,稻田蟹养殖逐渐兴起,成为一项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本文将介绍稻田蟹的养殖方法、生长特点以及市场前景,帮助有意从事稻田蟹养殖的农户了解相关知识,提高养殖效益。 1. 稻田蟹的生态特点 稻田蟹(学名:Eriocheir sinensis),别名河蟹,是一种高度适应稻田环境的 蟹类。它们生活在湖泊、河流和稻田等水生环境中,主要以植物碎屑、水生昆虫和小动物为食,同时也是重要的水稻害虫捕食者。 2. 稻田蟹的养殖方法 2.1 准备养殖场地 选择适宜的稻田或湿地,确保水源充足、水质清洁,并进行基本的平整、堤坝 修建等工作,以确保稻田的防洪和排水能力。 2.2 种苗选购 选择健康、活力充沛的稻田蟹种苗,一般以卵苗和幼蟹为主。应注意避免带有 疾病或寄生虫的种苗。 2.3 水质管理 稻田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洁、富含氧气的环境中。因此,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清 理杂草、水生植物等,保持水体通畅。需要注意的是,也不宜使用过多的化学药物,以免对蟹类产生不良影响。 2.4 饲料喂养 稻田蟹是杂食动物,主要以植物碎屑、浮游动物、水生昆虫等为食。在养殖过 程中,可以添加蔬菜残渣、水生植物等做为饲料,同时也可以投喂鱼粉、虾皮等富含蛋白质的饲料。

2.5 疾病防控 稻田蟹养殖过程中会受到一些疾病的影响,如白点病、菌丝病等。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养殖者应定期巡视场地,保持场地的清洁和通风,并及时移除已死亡的蟹类。 3. 稻田蟹的生长特点 稻田蟹的生长周期一般为6个月至1年,取决于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的好坏。在适宜的水温和饲养条件下,稻田蟹幼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个月可增长约1-2厘米。 稻田蟹的生殖能力强,一年内可以繁殖多次。一般来说,稻田蟹繁殖期为春季和秋季,此时蟹体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主要用于繁殖。 4. 稻田蟹养殖的市场前景 稻田蟹因其可口的肉质和高蛋白质含量,成为许多消费者喜爱的水产品。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稻田蟹养殖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稻田蟹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火爆,而且出口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一些稻米出产大国的国外市场。因此,开展稻田蟹养殖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能够开拓海外市场,增加农户的收入。 结论 稻田蟹养殖作为一项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可以为农户提供新的创收机会。通过合理的选址、科学的饲养管理和良好的市场开拓,农户可以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稻田蟹养殖也有助于水稻田的生态恢复和农田环境的改善。相信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稻田蟹养殖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稻田蟹的养殖方法

稻田蟹的养殖方法 稻田蟹的养殖方法 稻田蟹,又称河蟹,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特色水产养殖项目。其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高品质水产品。而对于养殖业 者来说,稻田蟹的养殖是一项赚钱效益极高的项目。本文将按照种苗 选育、养殖环境、养殖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稻田蟹的养殖方法。 一、种苗选育 蟹苗的选育是稻田蟹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市面上蟹苗主要由 小龙虾养殖户和有专业孵化基地的水产养殖公司提供。一般而言,从 具有孕卵的螃蟹中采集卵粒,孵化出稚蟹,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饲养,等到蟹苗达到一定规格后方可销售。 在选购蟹苗时,应该确保蟹苗各项指标符合规范,如体型饱满、壳硬、爪子有力、没有缺陷等。同时,也要注意选择质量较高的品种,比如 广东小鲵、哈密蟹、南洋鲑等。 二、养殖环境 稻田蟹为淡水螃蟹,其养殖环境应以稻田为主。首先要选用良好、肥 沃的土壤,清理沟渠和杂草,并打好稻田造田设施。同时,还需要掌 握其适宜的水质条件,如温度、PH值、溶氧度,保证蟹苗的生长和发

育。 三、养殖管理 稻田蟹的养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饵料管理 饵料主要以稻谷为主,也可适量添加豆类、蛋白质饲料等。蟹苗的饮 食量和周期应随其生长状况调整,以保证其健康的生长。 2. 环境调控 稻田蟹对养殖环境的温度、PH值、水位、溶氧度等参数要求较高,所 以在养殖过程中应适时做好调控。如控制水位,调整水温,增加氧气。 3. 疾病防控 蟹苗易受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危害,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 进行疾病预防和控制。如定期检查螃蟹身体状况,切勿使用过期或不 合适的饲料等。 四、疾病防控 稻田蟹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如绒毛病、霉菌感染、

稻田养殖河蟹实施方案

稻田养殖河蟹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河蟹是一种优质水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大。稻田养殖河蟹是一种生态养殖方式,能够有效利用农田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田的多功能化。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河蟹养殖实施方案,对于农民增收、农田生态保护以及河蟹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方案。 1. 选址规划。 选择水质清洁、水流平稳、水深适中的稻田作为河蟹养殖场地。场地周边应该没有化工厂、垃圾填埋场等污染源,保证养殖环境的安全。 2. 土地准备。 清理稻田内的杂草、残茬等杂物,确保养殖场地的整洁。对土壤进行酸碱度测试,保证土壤的适宜度。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土壤调理,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 配套设施建设。 建设蟹穴、蟹塘、蟹笼等养殖设施,保证河蟹的生长和繁殖。同时,建设充足的水源和排水系统,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和循环。 4. 种苗引种。 选择健康、优质的河蟹种苗引入养殖场地,注意种苗的数量和品种的搭配,确保养殖的效益和稳定性。 5. 饲料管理。

科学配制河蟹的饲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搭配饲料成分和投喂量,保证河蟹的健康生长。 6. 疾病防控。 加强河蟹的疾病监测和防控工作,定期对养殖场地和河蟹进行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疾病,保证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7. 市场销售。 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开发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确保养殖 收益。 三、总结。 稻田养殖河蟹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农田的综合利用、农民增收和河蟹 产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希望各地农业部门和农民朋友们能够根据本方案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开展稻田养殖河蟹工作,为农田生态保护和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稻蟹共作”生态种养技术操作规程

“稻蟹共作”生态种养技术操作规程 米东区“稻蟹共作”生态种养关键技术集成与开发项目始于2008年,2008-2009年度在项目实施期间,由于项目组人员,示范户在技术掌握不成熟,技术关键环节、管理措施都不到位的原因,导致前两年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均未获成功。2010-2011年,米东区科技局与辽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上海市崇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大力开展技术协作,在扣蟹暂养、防逃等关键环节上取得了突破,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现就“稻蟹共作”生态种养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目的意义 稻蟹种养是根据稻养蟹、蟹促稻、稻蟹共生的理论,把原有矛盾的种植业与养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人工新建的生态系统,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收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效益,使传统单一的平面种植向种养结合的立体化生产转化。 2实施地点 稻蟹种养结合项目,以米东区10万(667m2)水稻生产基地为平台,充分利用米东区农民水稻种植方面的技术优势,结合新疆光热资源丰富的条件,进行示范推广。 3主要技术指标 通过两年的成功示范推广,2011年米东区实施稻锾共作生态种养技术面积达到700(667m2)。 稻蟹共作生态种养技术可实现生产单体重量100g以上成品蟹25~30kg/667m2、优质生态安全稻谷600kg/667m2,按照目前市场价格稻和蟹两项累计可增加收入2800元/667m2以上。 “稻蟹共作”技术项目,投放单体重量6g的扣蟹3kg,约500只/667m2,于每年的4月下旬投放至已整好地的稻田内,9月下旬开始捕捞。水稻育秧是每年4月上旬育秧。5月上、中旬插秧。穴源13cm,行距28cm,每穴7株,基本苗为18324穴/667m2、128万株/667m2,产稻蟹400kg/667m2。 4经济效益 2011年米东区实施稻蟹共作生态种养技术面积700(667m2),平均产成品蟹22kg/667m2。市场售价最低100元/kg,最高180元/kg,稻田蟹新增效益2200~3960元/667m2。由于“稻蟹共作”完全按照不施农药、化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生产稻蟹,稻蟹符合优质、生态、安全的特点,新增效益240~720元/667m2(水稻品种不同加价幅度不同),稻蟹两项新增效益2800元/667m2以上。

稻田养蟹技术

稻田养蟹技术 河蟹是特种水产养殖中的一个珍品,养殖河蟹能充分利用各类水域资源,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不毁田、无污染、千家万户都能养等优势。稻田养蟹能充分利用和发挥稻田的特点,节水节地进行水产养殖,不仅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而且还稳定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养殖河蟹收入。为了推广稻田养蟹,2005年在福建省政和县星溪、石屯两乡镇分别选择1000亩稻田进行河蟹放养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试验目的 以县畜牧水产局的东和蟹业有限公司基地为主,开展稻田养蟹,成功地利用稻蟹共生互利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在”稻蟹共生体系”中有效地减轻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率,减少了农药、化肥用量,并通过河蟹的活动,觅食杂草,松动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从而达到改善天然环境、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田问污染和产品污染的良性生态农业。 二、稻田选择 各选择石屯镇、星溪乡适合养蟹的稻田1000亩,要求为排灌方便、水源丰富、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平坦连片、稻产稳定、无污染、水质清、耐肥力强的优质稻田。 三、主要技术措施 1.养蟹稻田建造在稻田四周挖环形沟,挖出的泥土做田埂,保证环形沟水深到1.2m,田面平均水深0.2m,大块田

地中间还应挖”十”或”井”字形水沟。进、排水口可用水泥管或塑料管,管口用尼龙筛绢包扎,防止有害杂质进入池中及河蟹逃跑。田埂四周用水泥瓦、石棉瓦或塑料薄膜做成50cm高的防逃墙。养蟹稻田建好后进行消毒,2月底前用生石灰100kg/亩化浆全池均匀泼洒,经10天毒性消失后在池中深水沟种植适量的轮叶黑藻、苦草,以保证池中水沟水草覆盖率达30%左右,满足河蟹生长发育的环境需求,然后即可投苗入田。 2.苗种投放稻田养蟹以选择3月~4月投苗为宜,此时稻田已耕种,有利于河蟹适应环境,可避免耕地时损害苗种,提高蟹种的成活率。最适的苗种规格为80只/kg~120只/kg,放养密度为500只/亩~600只/亩,每块田放养规格尽量一致的苗种,以利于河蟹群体蜕壳同步,便于管理和投喂。放养的方法是:本地饲养的蟹苗运到后,稍做停留即可投放稻田;外地购进的苗种运到后,先适应3分钟~6分钟,然后放到池中浸泡1分钟~2分钟,再取出放置3分钟~5分钟,反复2次~3次,方可把蟹苗分散投入稻田,使蟹苗适应水环境。 3.稻田管理养蟹稻田的稻种应选择耐肥力强、不易倒伏、产量高、病害少的单季稻种。追肥要做到”少量多次”,禁止施用氨水和碳氨。水稻发生病害时,药物要喷施在叶面上,用药后要及时换水。施肥与施药都要避开河蟹蜕壳的高峰期。 4.饲养管理主要是饲料的投喂。河蟹是杂食性动物,饲

稻田养殖河蟹技术

稻田养殖河蟹技术 作者:暂无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1期 有些土地地势低洼,土质较差,种植农作物产量很低。但是因为其土地性质被确认为基本 农田,不能开挖成鱼塘进行水产养殖。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效益,可以开挖成水稻田,在稻田中养殖河蟹、小龙虾或其他适宜的水产品,这样既不违背土地性质,又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益,改善了环境。 稻田养殖河蟹,河蟹不但能将稻田中的野杂草、沟中的水生植物和蚊子等害虫的幼虫吃掉,节省种植者的劳动力,减少农药用量,而且河蟹不停穿梭于稻田间,能起到松土、活水、通气 和增氧的作用,河蟹的自身排泄物起到保肥、增肥的作用,有利于水稻增产、增收。水稻可以 为河蟹提供良好的生长、生活、栖息、防暑、蜕壳的环境。因而可互利互补,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效果。现将河蟹稻田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一、养蟹稻田选择 稻田面积以3~10亩为宜,选择的田块应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保水性能好。 二、田间工程 1.稻田开发 开挖稻田并整平,稻田平面平均低于地平面约60cm。 2.加高加固田埂 田埂加高至50~60cm,高度应稍微低于地平面,顶宽50~60cm,底宽80~100cm。田埂应夯实,以防河蟹挖洞逃跑。 3.开挖蟹沟 在距田埂内侧1~2m处挖环形沟,沟深100~150cm,坡度1∶1.2。沟的宽度可以根据情况确定,如果以种植水稻为主,沟宽应小些,一般50~100cm;如果以养殖河蟹为主,沟宽应大些, 可以100~300cm。面积大的,也可在环形蟹沟的基础上挖成“田”“目”“日”字形蟹沟。田 间工程应在泡田耙地前完成,耙地后再修整一次。 4.防逃设施 在稻田插完秧后、蟹种放养之前设置防逃墙。 防逃墙材料宜采用防老化塑料薄膜。将塑料薄膜折成双层,下端埋入泥土中15~25cm,出 土部分高50~60cm,将塑料薄膜拉直,与池内地面呈80~90°角。紧贴塑料薄膜的外侧,每隔 50~90cm插一根木棍、竹竿或粗竹片作桩,用细铁丝或线绳将塑料薄膜固定于木桩的顶端。防 逃膜不应有褶,接头处光滑无缝隙,结合处重叠不应小于30cm并钉牢,拐角处应呈弧形。 5.进排水口

稻田养蟹属于生态农业吗,附稻田河蟹养殖方法

稻田养蟹属于生态农业吗,附稻田河蟹 养殖方法 回答稻田养蟹属于生态农业。1、稻田处理:在距离田埂1.5-2m 处挖围沟,沟宽80-100cm,沟深50cm,坡度比为1:1.2,然后每间隔2.5m挖畦沟,与围沟相连,并修建防逃设施。2、河蟹放养:选择大小相差不大,体重在30g/只以上的小蟹进行放养,每亩地均匀分散放养3000-3500只。 一、稻田养蟹属于生态农业吗 1、稻田养蟹属于生态农业。 2、蟹在稻田之中以小鱼、害虫、小虾、杂草为食,可以减少稻田内的害虫和杂草数量,从而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同时蟹排出的粪便又可以作为肥料为水稻提供养分,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最终实现水稻和蟹的双丰收。 3、在稻田养蟹模式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循环均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同时相辅相承,密不可分,是一个统一整体。 二、稻田河蟹养殖方法 1、稻田处理 (1)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的稻田进行养殖。 (2)在距离田埂1.5-2m处挖围沟,沟宽80-100cm,沟深50cm,坡度比为1:1.2,然后每间隔2.5m挖畦沟,与围沟相连。 (3)在水沟沟坡处,每隔50cm挖一个洞穴,供螃蟹穴居。 (4)稻田田埂处修建防逃墙,同时在进、排水口布设防逃网。 2、河蟹放养

(1)使用生石灰乳液进行消毒,然后施加腐熟农家肥,培育水质。 (2)秧苗移栽后7-10天左右,选择大小相差不大,体重在30g/只以上的小蟹进行放养,每亩地均匀分散放养3000-3500只。如果是蟹苗,每亩放养1.5-3.5万只。 3、管理 (1)蟹苗期时,主要投喂蛋黄、蚕蛹粉。蟹种期后,主要投喂米糠、浮萍、谷粉、鱼粉、豆类等。 (2)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3-5%左右,每天早上和傍晚分别投喂一次,其中傍晚的投喂量占据日投喂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3)一般情况下,每隔3-5天换一次水;高温季节时,每天换一次水。换水时间为每天的上午10点左右,每次换水量为三分之一,同时水温差不能超过3℃。 (4)每隔30天,每亩地喷洒10-15kg的生石灰乳液,进行消毒。

稻田河蟹养殖实施方案

稻田河蟹养殖实施方案 一、引言。 稻田河蟹养殖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的养殖方式,随着人们对优质水产品需求的增加,稻田河蟹养殖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将从选址、池塘建设、蟹苗放养、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疾病防控等方面,提出一套稻田河蟹养殖的实施方案,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 二、选址。 稻田河蟹适合在水田、稻田、鱼塘等地进行养殖。选址时应该选择水质清澈、水流平稳、水源充足的地方,同时要避开工业废水和农药污染源。选择合适的地理环境对于稻田河蟹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三、池塘建设。 在选定的地块上,需要进行池塘的规划和建设。池塘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一般来说,每亩水面可养殖蟹苗5000只左右。池塘的深度一般控制在1米左右,要保证水源的通畅,避免出现涝渍情况。 四、蟹苗放养。 蟹苗是养殖的重要环节,蟹苗的选购和放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健康的蟹苗,避免携带疾病;二是在放养前要对蟹苗进行适当的调养,提高存活率;三是在放养时要注意避开雨季,以免蟹苗大量死亡。 五、水质管理。 稻田河蟹对水质要求较高,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蟹的生长和产量。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洁,避免出现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现象。 六、饲料投喂。

稻田河蟹以水生植物、小型动物为食,养殖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饲料进行投喂。投喂的时间和量要有规律,保证蟹的饥饱度,提高养殖效益。 七、疾病防控。 稻田河蟹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养殖户要加强对疾病的防控意识,定期对蟹群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 八、结语。 稻田河蟹养殖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养殖项目,需要养殖户具备一定的养殖经验和技术知识。本文提出的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取得更好的养殖效益。

村稻田养蟹实施方案

村稻田养蟹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水产品的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大。而在农村地区,稻田养蟹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农业养殖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稻田资源,实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村稻田养蟹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选址规划。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进行稻田养蟹的村庄和稻田。一般来说,选址应当选择水 质清澈、水流适中的稻田,同时要离居民区较远,以免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另外,选址时还需要考虑到养蟹场地的便利性,方便后期的管理和作业。 三、设施建设。 在选址确定后,需要进行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蟹塘的建设、水源的处理、通 风设备的安装等。蟹塘的建设需要考虑到蟹的生长习性,保证蟹塘的深浅适中、水质清澈,并且要保证蟹塘的密封性,以免水源的外泄。同时,要配备完善的通风设备,保证蟹塘内的空气流通,有利于蟹的生长。 四、蟹种选育。 选择适合当地水域环境的蟹种进行养殖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对 水质适应性较强、生长速度较快的蟹种进行养殖,比如稻田螃蟹、河蟹等。在蟹种选育过程中,要注意保证蟹苗的质量,避免引入病虫害,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 五、养殖管理。 养殖管理是稻田养蟹的关键环节,包括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疾病防治等。在 饲料投喂方面,要根据不同螃蟹的生长阶段和数量进行合理的投喂,避免过度或不

足。同时,要定期清理蟹塘,保持水质清澈,避免蟹的生长受到影响。另外,要加强疾病防治工作,定期对螃蟹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六、销售渠道。 最后,要建立起稳定的销售渠道。可以通过与当地的超市、餐饮企业等进行合作,将养殖的螃蟹销售出去。另外,也可以通过线上渠道进行销售,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综上所述,村稻田养蟹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科学合理的选址规划、设施建设、蟹种选育、养殖管理和销售渠道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推动村稻田养蟹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农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推动村稻田养蟹产业的健康发展。

稻田养殖河蟹综合种养殖高产技术措施

稻田养殖河蟹综合种养殖高产技术措施 (1)加固田埂,配置沟凼。选择水源充足,天旱不干,暴雨不淹,不会水冲的冷浸田、滂泥田等潜育性稻田和低洼稻田作为养蟹田,加高加固田埂,使田埂高60-70厘米,宽50-70厘米,捶紧夯实。合理配置沟凼,一般垄作田,蟹沟较多,沟凼面积要达到稻田面积的10%-15%。蟹溜是投饵、巡查的重要场所,不宜设在当水冲的田边。凼深1米左右,凼上搭荫棚,凼周种瓜植豆,或者放养水葫芦、水浮莲等,以利酷暑时节遮荫降温。过大的田块,在四周开挖围沟,围沟一般宽50厘米深30-50厘米,围沟靠近边垄,不靠近田埂,并在田中开“十”、“丰”、“田”、“井”字形蟹沟,防逃设施与扣蟹养殖稻田相同。(2)起垄施肥、适时插秧。起垄是稻萍螺蟹立体种养殖的基础。烂泥田采用两次起垄法,稻田不犁翻,在插秧前10天左右,第一次按规格起毛坯,移栽前,再清沟补垄,垄沟比例及规格是:烂泥田,插一季杂交中稻的,每隔66-80厘米开一条沟,沟宽40厘米,沟深30厘米,垄面插秧4-6行,株距13厘米。一般双季稻田,每25厘米、50厘米、80厘米、92厘米,分厢开沟,沟宽40厘米,沟深25-40厘米。实践表明:红萍湿养越夏保种,以垄宽25厘米、插植2行为好。起垄前,每亩撒施尿素4-5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以及氯化钾5公斤作基肥。双季稻田在晚稻插秧前,将肥料施于垄面,然后用沟泥覆盖垄面,再插秧。(3)萍种混养,促萍高产。按照红萍养殖技术,3月中旬整田放种,加强培育管理,不断分萍,促萍高产。在

起垄倒萍前半月左右,停止分萍。倒萍时,将沟中萍体捞至垄面,用沟泥盖萍插秧。沟中继续养萍。可以多次捞萍做饲料,后期采用湿润养殖越夏。如因河蟹摄食量过大,萍体不足,进入秋繁时,再度放萍。(4)及时放种,精心饲养。培育商品蟹一般于清明节前后放养蟹种,要求规格一致规格为每公斤40-80只的,每亩放蟹种25-35公斤;规格为每公斤80-200只的,每亩放蟹种10-15公斤。水稻返青前可集中暂养于沟凼之中,水稻返青后及时放入大田觅食,大田投放蟹种时,田中红萍的繁殖基本上达到覆盖稻田水面时比较好,这样可保证河蟹入田后有充足的红萍可以摄食而不伤稻秧。还可以保持萍种基数,以保证红萍正常的生长繁殖,源源不断地供给河蟹摄食。同时,可在沟凼中投放每亩50-100公斤的活体螺蛳,让其自然产卵供河蟹食用,并适当辅助投喂一些浸泡的或煮熟的小麦、玉米等植物性饲料。(5)水质控制与日常管理。河蟹对水体深氧量要求较高,因而水田要经常排注水,高温季节每天都需换水,注水多选择在上午进行,中午最好不要突然注水,以免温差过大造成河蟹不适死亡。河蟹脱壳需在水中进行,田块要保持一定水位,绝不允许出现干涸。每半月泼洒生石灰一次,既能防病,又能保证水体富含钙质,并使水体PH值维持在7.2-8.0的微碱性,这样的水质条件最适于河蟹生长。(6)适时收获,及时起捕。稻田养蟹的捕捞时间以9月中、下旬至11月为宜,通常采用放水捕捉和夜晚灯光诱集捕捉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在排水口处安装捕蟹网具,白天进水,晚上排水,几进几排即可捕

夏季稻田河蟹养殖管理要点

夏季稻田河蟹养殖管理要点 作者:暂无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第17期 陈冲 夏季气温较高,各种病原体大量繁殖,加之夏季天气容易突变,如连续高温天气、夜间突降阵雨、大暴雨、连续阴雨天等,河蟹养殖极易患各种疾病,患病轻则耽误正常生长;重则导致河蟹死亡。因此在夏季稻田河蟹养殖要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科学投饵 1.精准投饵,每天投饵量要做到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次投饵后以两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多减少补。 2.夏季要注重以精、青饵料为主;要投喂全价河蟹专用饵料,确保河蟹的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3.每遇河蟹脱壳期,稻田不要使用杀虫剂、不能使用各种化肥等肥料,同时水中也不能使用杀菌剂等,避免对河蟹脱壳的影响以及伤害;脱壳期既要保持一定的水位,还要保持水质的稳定;减少投饵量,避免残饵腐烂,败坏水质;在河蟹脱壳期间,根据天气情况以及水质情况水中可适当使用增氧剂(片)、泼洒维生素C等抗应激产品;饵料中适当添加脱壳素等,提高促进河蟹顺利脱壳,提高脱壳率。 二、科学调水 稻田养殖河蟹,往往忽视水质调节工作,由于稻田水层浅,稻田总水量有限,稻田水长期不换或不加注新水,不利于河蟹正常生长,因此要据稻田水质情况采取灵活调水方式,定期加注新水,以及定期泼洒微生态制剂,如光合细菌、EM菌、芽孢杆菌等,保持稻田水质良好,为河蟹提供良好水质环境。减少河蟹疾病发生。 三、科学防病 水中除了定期泼洒碘制剂以及二溴海因等高效低毒系列产品外,杀灭水中有害菌,降低或减少有害病原体含量,减少河蟹疾病发生几率;根据连续高温天气、阴雨天以及河蟹生长发育情况,是否处于脱壳时期等,灵活使用增氧剂以及泼洒维生素C等抗应激系列产品,提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以及减少河蟹应激反应,降低河蟹疾病发生几率,提高河蟹成活率,做到健康养殖。 在饵料中定期添加多种维生素、免疫多糖、钙镁等矿物质、中草药等,一个疗程5-7天,每晚上一次,提高河蟹体质,积极预防河蟹疾病发生,做到健康养殖。 四、日常管理 夏季暴风雨较多,因此还要积极做好防汛、防逃工作,经常检查有关方面,排除隐患,当然也要做好防敌害鸟类、蛇类、鼠类等河蟹的天敌工作;日常还要做好观察河蟹活动情况、吃食情况、健康情况、水质情况、水位情况,根据未来天气情况,机动灵活地做好各方面相应的调整工作,真正做到健康养殖,提高稻田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

稻田养殖大规格河蟹

稻田养殖大规格河蟹 我们于2006年5~9月在新兴镇腰岗子村5亩稻田实施稻田养大蟹试验,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放苗前的准备 1.施肥3月20日,每亩稻田施优质发酵鸡粪750千克,均匀撒在田内,减少了水稻全程化肥施用量。 2.搞好蟹田工程5月10日在田块四周挖环沟,标准为开口1.2米、落底0.5米、深0.6米,环沟占地面积0.5亩,占养殖总面积10%。 3.施耕灭草在插秧前3~5天,即5月20日用”农田王”旋地,一是疏通土地;二是能把已出土的杂草除掉,同时能把未发芽的草籽翻于地表,待插完秧后(8~10天)嫩草出土,此时一龄蟹苗投放后,嫩草便成为河蟹的青饲料或因河蟹爬动压在泥下。这些做法每亩节省农药10元。 4.种苗选购选择天然扣蟹,规格为130只/千克,每亩投放4千克、520只,5亩总投放2600只。 5.消毒5月22日每亩稻田水深10厘米,用10千克生石灰对水消毒。 6.放苗5月26日插完秧,5月28日放苗,苗种为自家池塘分出来的扣蟹,放入稻田前用3%浓度的盐水浸洗10分钟后放入稻田,以杀灭体表的病原体。 7.移植伊乐藻5月30日,从东郭水草繁育基地移植伊

乐藻栽至田内环沟,沿环沟内侧栽种两行,以便提供青饲料,同时起到净化水质作用。 (二)养殖管理 1.水质管理全程换水15次,每隔10天左右换水一次。河蟹蜕壳期不换水,阴雨天不换水,中午不换水;生长前期和后期少换水,换水量1/4~1/3生长旺季、水质老化时多换水,换水量1/2~2/3。每次换水后泼洒一次生石灰,用量10~15千克。 2.饵料投喂全程投喂人工合成饵料330千克,连续投喂2天颗粒饵料,每日上午8∶00投饵、下午5∶00~6∶00投饵,每日总投饵量占蟹体重的5%左右,上午投饵占全天投饵量的20%~30%,下午占全天投饵量的70%~80%。同时据天气情况、季节变化灵活投喂。人工合成饵料的配比:烧夹子晒干粉碎成粉10%、杂鱼粉10%、豆饼10%、米糠35%、玉米面35%。 全程投喂小杂鱼240千克,投饵方式采取每3天投喂一次杂鱼,杂鱼去内脏、去头后冲洗干净投喂,以免内脏血液污染水质。 3.施肥全程施尿素4次。分别是6月3日,6月11日,6月20日,7月30日。前三次每次每亩5千克,最后一次7.5千克。 4.防病6月5日、7月6日、8月25日分别泼洒二溴海因一次,每次用量为0.2克/立方米,同时饵料中按1%。量添加大蒜素,一个疗程连喂5~7天,方法是将大蒜素均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