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分子材料改性作业

高分子材料改性作业

高分子材料改性作业
高分子材料改性作业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高分子材料改性》结课作业

PVC树脂的共混改性

班级:09级材料化学(2)班

学号:09460219

姓名:张玉锐

PVC树脂的共混改性

摘要:

PVC树脂由于具有一定的极性,因此与很多极性聚合物相容性很好,如丁腈橡胶、MBS、ABS及CPE等。PVC与非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不好,共混时可以利用加入增容剂的方法来实现。

关键词:

极性 PVC树脂增容剂相容性

正文:

由于PVC树脂分子链中有大量的极性键C—Cl键,分子之间存在着较大作用力,因此PVC树脂比较坚硬,对外显示一定的脆性;另外,其分子中的C—cl键在受热时,特别是在成型加工时,容易脱去HCl分子,在大分子链中引入不饱和键,这就大大影响了树脂的耐老化性能。20世纪中期以后,人们利用物理共混的方法对PVC树脂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高聚物共混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改性方法。一般说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高聚物共混时,可以制备兼有这些高聚物性质的混合物。

聚氯乙烯(PVC)是最早工业化的塑料品种之一,也是产量较大的一种通用塑料,目前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居第二位。聚氯乙烯由氯乙烯(VC)按自由基历程聚合而得,其化学反应式简示为:

nCH 2=CHCl—[CH2一CHC]n。

在工业上,聚氯乙烯可按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四种方法生产。

聚氯乙烯的共混改性聚氯乙烯(PVC)是最早工业化的树脂品种之一,目前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居第二位。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采用悬浮、乳液、溶液或本体聚合方法按自由基历程聚合而成。分子呈无定形线形结构,无支链。分子中氯原子赋予该聚合物较大的极性与刚性,并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绝缘性和透光性。加入增塑剂可制得柔软曲折的聚氯乙烯制品。

聚氯乙烯的共混是聚合物之间的混合,共混体系的热力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也就是相容性问题。聚氯乙烯共混改性的应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作PVC加工助剂,另一种是用作PVC抗冲击改性剂。

(1)PVC加工助剂

①烯酸酯类聚合物如聚丙烯酸酯类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或以MMA为主的共聚物。

②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共聚物。

③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其苯乙烯含量较高。

④SAN(苯乙烯/丙烯腈)树脂,苯乙烯含量较高者。

⑤聚o—甲基苯乙烯(PAMS),线性低分子量均聚物,相容性虽比MMA为主的共聚物差,但价格便宜,另外它还有润滑作用。

(2)PVC抗冲击改性剂

①氯化聚乙烯(CPE)。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进行氯化,C1的含量为30%一42%。一般采用PVC与CPE共混;也有将PVC接枝到CPE上。共混物的耐候性好,适于屋子外墙挡雨板,窗框,异型材等。

②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PVC/EVA共混物耐低温性能、耐候性及保色性好。此共混物也有粉料与粒料两种。

③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一般选用丁二烯含量较高者即低模量ABS。

④MBS(甲基丙烯酸甲酯—了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制法是将MMA及S接枝到聚丁二烯乳液上或丁苯乳液上。

⑤MA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ABS可以是MBS与ABS 的共混物,也可以将MMA,AN及S在聚丁二烯或了苯乳液中进行接枝。

⑥丙烯酸酯类聚合物。通常是将MMA接枝到聚丙烯酸丁酯上或聚丙烯酸异辛酯上,是一种弹性体。这类产品加工性好,耐候性好,与硬PVC片共混,可制得玻璃样透明片,

用于窗户、暖房等,较具竞争力。

⑦丁腈橡胶(NR)。PVC/NR共混物是PVC共混物中的老品种,除了提高抗冲击性能外,还可以提高PVC制品的耐油性。

⑧聚氨酯(PU)。

聚氯乙烯的化学改性及增塑除共聚改性和共混改性之外,还有一种改性方法是化学改性,主要是对聚氯乙烯进行化学反应,如聚氯乙烯的氯化反应。化学改性的主要目的有:(1)通过共聚提高聚氯乙烯在廉价溶剂中的溶解度;(2)通过氯化反应提高热变形温度;(3)通过交联改进树脂的熔体流动性:(4)制备离子交换树脂;(5)通过化学改性得到特殊的聚合物结构;(6)改进光和热稳定性。

聚氯乙烯和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并用,可以获得十分优异的共混物,因此很有发展前途。聚氯乙烯与橡胶并用,主要是与丁腈橡胶共混。因为它综合了PVC的耐油性、耐化学药品性、耐臭氧性和NBR的耐溶剂性和弹性,而且PVC对NBR起补强作用,因而PVC 刷BR并用胶获得了广泛应用。

聚乙烯橡胶共混物可用于制造鞋、轮船、胶管、运输带等制品,在制鞋行业中,聚乙烯/橡胶共混物主要用于制造微孑L鞋底、仿革底、透明底等,此外聚乙烯加入橡胶中,可提高胶面胶鞋的挺性、鞋后跟硬度等。

注塑成型工艺是塑料成型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现已在制鞋工业中得到推广。与传统的模压法和热黏合法相比,注塑成型法具有节能、高效、省力及简化工序等特点。前述之聚氯乙烯合塑鞋,虽有美观、耐用、价廉等许多优点,但质硬,缺乏穿着的舒适性,所以其品种仅限于凉鞋、拖鞋、雨鞋及布鞋底。为了提高鞋底的柔韧性、弹性、耐寒性,以适应旅游鞋、运动鞋、皮鞋等要求穿着舒适性高的鞋类的要求,寅二能适应工业规模大批量快速生产的需求,开发了一系列聚氯乙烯共混改性注塑鞋底专用料,用以注塑成型鞋底。

PVC共混改性的目的一般有下列几种:提高韧性,提高耐热性,提高成型加工性能,提高阻燃性能等。

(1)增韧改性(抗冲弹性体系) 橡胶弹性体增韧改性PVC是传统的方法,其增韧机理很多,目前广泛接受的机理有两种,即“网络增韧”机理和“剪切屈服一银纹化”机理。

(2)耐热改性PVC有着优异的耐老化性能、耐药品性及难燃性,但其维卡软化点仅在80。C左右,与其他通用塑料相比(90。C以上),耐热性差,因而其应用受到限制。通过共混的方式改善PVC的耐热性,不像改善冲击性能那样容易。通过共混的方法改善PVC的耐热性的研究,要比改善其冲击的研究少得多。

(3)其他改性共混改性除了用于改进PVC的耐热性和抗冲击性外,针对聚氯乙烯的某些特殊用途,有时也采用共混改性方法改进其耐油性、耐磨性、柔韧性等。

PVC具有绝缘性,所以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受摩擦,容易产生电火花,造戏火灾和伤害人身事故。导电塑料有结构型、复台型和表蘑处理型二三类。结构型指塑料本身的结构具有导电性,具有共轭结构的聚乙烯和聚苯撑类掺杂型较为突出。1977年发现经过掺杂处理的聚乙炔是-个导电聚合物,导电率可达2×10an·C1TI以上,早在1973年就有人发现聚合的fsN)。晶体是金属性材料。各种卤素及卤素化合物进入…些导电材料的晶体,可以使材料的导电性急剧增加,后来叉发现聚对苯撑、聚苯硫醚、聚苯醚,聚噻吩、聚喹啉、聚萘撑等掺杂泉台物均具导电性。

通用塑料的高性能化是扩展其应用领域的好途径。PVC的共混改性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进一步开发实用的增混剂、多元共混体系、弹性体一刚性粒子复合增韧PVC 将是下一步的方向。在对PVC增韧改性的同时,如何保持其刚性、拉伸强度、弯曲强度、耐热性、尺寸稳定性等不下降或少下降而改性成本又不致太高,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明山,李林楷编著.现代工程塑料改性: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07.

2 师昌绪,李恒德,周廉主编.材料科学与工程手册(下卷).第8篇.高分子材料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

3 顾书英,任杰编著.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

4 张军编著.橡塑制材料及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02月第1版.

5 吴培熙,王祖玉,张玉霞等编著.塑料制品生产工艺手册(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10月第3版.

6 丁绍兰编著.革制品材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

7 谢建玲,桂祖桐,蔡绪福等编著.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0.

8 吴培熙,张留城编著.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及工艺.轻工业出版社,1984年01月第1版.

9 潘祖仁,邱文豹,王贵恒主编.塑料工业手册.聚氯乙烯.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08月第1版.

10 吴培熙,张留城.聚合物共混改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年02月第1版.

11 方少明等.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15(6):132

12 周祥兴.中国塑料制品配方大全.中国物资出版社,1999年05月第1版.

13 中国工程塑料工业协会加工应用专委会.2001年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及模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郑州.《工程塑料应用》杂志社,.

14杨明山,李林楷等编著.塑料改性工艺,配方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07月第1版.

15中国工程塑料工业协会加工应用专委会.2001年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及模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郑州.《工程塑料应用》杂志社,.

高分子材料改性(郭静主编)课后习题标准答案剖析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 1.什么是相容性,以什么作为判断依据? 是指共混无各组分彼此相互容纳,形成宏观均匀材料的能力,其一般以是否能够产生热力学相互溶解为判据。 2.反应性共混体系的概念以及反应机理是什么? 是指在不相容或相容性较差的共混体系中加入(或就地形成)反应性高分子材料,在混合过程中(例如挤出过程)与共混高分子材料的官能团之间在相界面上发生反应,使体系相容性得到改善,起到增容剂的作用。 3.高分子材料体系其相态行为有哪几种形式,各自有什么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1)具有上临界混溶温度UCST,超过此温度,体系完全相容,为热力学稳定的均相体系;低于此温度为部分相容,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产生相分离。如:天然橡胶-丁苯橡胶。 (2)具有下临界混溶温度LCST,低于此温度,体系完全相容,高于此温度为部分相容。如:聚苯乙烯-聚甲基乙烯基醚、聚己内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3)同时出现上临界混溶温度UCST和下临界混溶温度LCST,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丁腈橡胶等共混体系。 (4)UCST和LCST相互交叠,形成封闭的两相区 (5)多重UCST和LCST 4.什么是相逆转,它与旋节分离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相逆转(高分子材料A或高分子材料B从分散相到连续相的转变称为相逆转)也可产生两相并连续的形态结构。 (1)SD起始于均相的、混溶的体系,经过冷却而进入旋节区而产生相分离,相逆转主要是在不混溶共混物体系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2)SD可发生于任意浓度,而相逆转仅限于较高的浓度范围 (3)SD产生的相畴尺寸微细,而相逆转导致较粗大的相畴, 5.相容性的表征方法有哪些,试举例加以说明。 玻璃化转变法、红外光谱法、差热分析(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膨胀计法、介电松弛法、热重分析、热裂解气相色谱等。 玻璃化转变法:若两种高分子材料组分相容,共混物为均相体系就只有一个玻璃化温度,

高分子材料改性

1填充改性:在聚合物基体中或在聚合物加工成型过程中加入一系列在组成结构不同固体添加物。 2混杂增强:是一种以上不同品种的增强纤维或其他增强材料匹配在一起用于聚合物得到复合材料。3纤维的临界长度lc:以基体包裹纤维的复合物在顺纤维轴上拉伸。当从整体传到纤维上的应力刚能使纤维断裂时纤维的应有长度。 4IPN: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共混聚合物,分子链相互贯穿并至少一种聚合物分子链以化学键的方式交联而形成的网络结构。 5高分子合金: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聚合物共混物具有类似金属合金的相结构(即宏观不分离,微观非均相结构)称为高分子合金。 6相容性:指聚合物彼此互相容纳,形成宏观均匀材料的能力。 7纳米复合材料:指其中至少有一相物质是纳米级(1—100nm)范围内的多相复合材料。 8海-岛结构:是一种两相体系,且一项为连续相,一相为分散相,分散相分散在连续相中,就好像海岛分散在大海中一样。 9等粘点:A组分与B组分熔体黏度相等的这一点,称为“等黏点” 问答可能题 1.熔融态化学反应类型及各自的影响因素? 答:类型:交联反应、接枝反应、降解反应、官能团反应。 影响交联因素:1过氧化物的品种与用量2交联时 间与温度3环境气氛4抗氧剂5酸性物质6填充剂 7助交联剂 影响接枝因素:1接枝单体的含量2引发剂3反应 温度4反应时间5交联或降解的控制6共单体 2填料的性质? 答:(1)几何形态特征:球状(加工流动性):玻璃微珠片状(刚性):云母、滑石粉 (2)粒径小,填充效果好(分散均匀) 粒径表示方法:1.平均粒径() 2.目数(每平方英寸筛网上的筛孔数) 3.比表面积()(3)表面形态与性质:光滑(加工流动性)、粗糙(机械互锁、有大量微孔(有一定互锁作用) 3.填料的分散混合过程? 答:大致分四个过程。<1>使聚合物添加剂粉碎。将聚合物和填料加入到体系中,在外界作用下将大块聚合物和添加剂破碎成较小粒子。 <2>使添加剂渗入到聚合物中。聚合物在剪切热和传导热作用下,降到黏流状时,使速度加快,较小粒子克服聚合物内聚力,渗入到聚合物中。、 <3>分散。较小粒子进一步减小,直到粒子大小,固相粒子逐渐分散。 <4>分布均化。分散固相粒子逐渐混合,直至均匀分散到聚合物中。 5增强纤维种类及各有那些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答:玻璃纤维、碳纤维和植物纤维等。 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方法:硅烷偶联剂处理、表面接枝处理、酸碱刻蚀处理。 碳纤维表面处理法:气相氧化法、液相氧化法、阳极氧化法、等离子体氧化法。 植物纤维的表面处理方法:热处理法、碱处理法、改变表面张力法、偶联法、表面接枝法。 7纤维状加工过程易碎问题?措施:1.后期加入纤 维 2.提高熔融温度 3.降低剪切力 8简述制造纤维增强材料片材的常用方法? (1)熔融浸渍法。首先将连续纤维或短切纤维制成毡或针刺毡,经预热与挤出机挤出的热塑性树脂薄层,通过浸渍,冷却固化,最后切割。 (2)悬浮沉积法。将纤维和树脂均匀分布在水中,使纤维釜单丝分散,树脂单粒分散,通过流浆箱和成型网加入絮凝剂,凝聚与水分离形成湿片,通过干燥,黏合,压扎成片材。 (3)静电吸附热压法。将热塑性树脂制成薄膜带电,通过短纤维槽时,纤维吸附在薄膜上,然后压合。(4)液态化床法。将一定粒度粉末树脂放在流动床的孔床上,使其带一定量静电荷,并翻腾是树枝附在接地纤维上通过切断器被切成定长再通过热轧区和冷却区而制成片材。 9影响共混物结构形态的因素? 答:1相容性。相容性越好,聚合物越容易扩散而 达到均匀混合。2配比与黏度的综合影响。(P157. 图4-16)3.内聚能密度。内聚能密度大的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大,不易分散,因此在共聚物体系 中更趋于分散相。4制备方法不同的制备方法会产 生不同的形态结构。 10提高共混物相容性的方法? 答:(1)对聚合物进行化学改性(2)加入增溶剂(3) 改善共混加工工艺(4)在共混组分间交联(5)共 溶剂法和IPN法。 12.聚合物的填充效果通过哪几方面评价?为什么 答:1聚合物填充改性的经济效果利用填料实现 聚合物的填充改性,其目的是降低成本改善材料的 某些性能。2填充聚合物的力学性能作为材料使 用强度是应用的基础。3填充聚合物的热性能。 12.无机纳米粒子增韧机理? 答1.刚性无机粒子产生应力集中效应,引发周围树 脂产生微开裂,吸引一定的变形功: 2.刚性粒子存在使基体树脂裂纹扩展受阻和钝化, 终止裂纹继续开裂: 3.填料的微细化,例子比表面积增大,产生微开裂, 吸引更多冲击能量阻止材料的断裂: 6界面结合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界面强度高低,对聚合物各方面的影响显著,最突 出的是力学性能。(1)拉伸强度:在平行于取向方 向,拉伸强度提高。垂直于取向方向时,若纤维与 聚合物结合强度比较好时,则强度提高,否则不提 高。当纤维无取向时,则各同性时,各方向强度均 有所提高。(2)韧性与冲击强度:当纤维自身的强 度小于界面强度与摩擦力之和时,即受到作用时, 纤维发生断裂。此时对其冲击性能不利,当纤维自 身的强度大于两者之和时,则会发生脱出,对冲击 作用有吸收作用,提高其冲击强度。 11层状纳米材料的性能? 答:1.力学性能和耐热性 2.高阻隔特性 3.阻燃性 4.导电功能 5.抗菌功能 6.吸波特性 7.各向异性 14什么是混杂增强、是混杂效应?混杂方式有哪 些? 答: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 品种的增强纤维或其他增强材料匹配在一起用于 聚合物二得到的材料。混杂效应:混杂效应是由 于多种纤维货增强材料与树脂基体的相互作用产 应的结果,有正效应和负效应。常见的形式:(1) 纤维——纤维混杂 2)纤维——无机离子混杂增强(3)纤维原位混杂 增强如 4填料体积成体的计算?P76 22配比与黏度的综合影响。(P157.图4-16) 高概率填空题 1充母料的理想横型:1填料核2偶联层3分散层4 增混层填充母料的方法1挤出法2密炼法3造粒法 4 开炼法 1改性的分类:物理改性:共混、填充、增强 化学改性:接枝、交联、嵌段、降解 2交联分为:物理交联:结晶或缠结 化学交联:以化学键形成交联 3化学反应形式:溶液形式,熔融形式(多数) 4熔融态化学反应器:密炼机、螺杆挤出机、高校 连续混合机组 5熔融态化学反应类型:交联、接指、断链、能团 反应 7填料的作用:增量,增强,赋予功能 8填料的种类:1.阻燃性的;2.增大硬度,石英 3. 减小硬度,滑石粉 9填料处理的目的:1.增加与聚合物的相容性 2. 提高界面粘合不产生分离 10常用的表面处理剂:1.表面活性剂 2.偶联剂(钛 酸酯,铝酸酯)3.有机高分子处理剂 4.无机物处 理剂 5.其他 11填充改性交联:1.经济效果 2.力学性能 3.热性 能 4.电性能,光学性能,加工性能 12加入纤维的作用:增强 13增强纤维种类:1.玻璃纤维 2.碳纤维 3…. 14纤维表面处理原则:1.极性相近原则 2.界面酸 碱匹配原则 3.形成界面化学键原则 4.引入可塑 界面原则 17共混改性方法:物理方法:机械共混法,干粉共 混法,熔融共混法,溶液共混法,乳液共混法。 化学方法:共聚-共混法,反应共混法,IPN法 18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1.均相结构 2.非结晶聚 合物构成的多相共混体系 3.两相互锁成交错结构 4.相互贯穿的两相连续结果 5.结晶非结晶聚合物 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19增溶剂类型 1.非反应型增溶剂 2.反应型增溶 剂 3.低分子增溶剂 20热塑性弹性体是由塑料和橡胶构成的,其中塑料 是连续的,橡胶是分散的。 21改善共混物透明性的方法 1.使参与共混的分散 相与连续相折射率相同 2.使共混物分散粒径小于 可见光波长 22在硬质PVC中加氯化PE起增韧改性作用:在软 质PVC中加氯化PE起增塑改性作用 2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溶胶-凝胶法 2.原 位聚合法 3.插层法 4.共混法 24共混物的形态首先划分为均相体系和两相体系。 两相体系又分:海-岛与海-海结构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_就业前景和社会需求

材料工程类属于理工科类,是研究有机及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 高新技术专业。材料工程科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 才得到全面的发展。目前高分子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研和国防等各个领域, 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以到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汽车、家用电器、电子电气、航天航空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部门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可以到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 由于高分子材料发展十分迅速,所以申请这个专业的人数也稍微偏多,竞争相对激烈。在就业方面可以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就业前景很不错。所以美国大学的录取要求相对别的专业都会有所提高。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当今,高分子材料又向着尖端领域发展,新的特殊性能高分子功能材料不断出现, 前 景十分的广阔?市场对高分子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无论是在日常化工,还是在高精尖端科技,高分子人才都备受欢迎,高分子材料专业的社会需求一直处于化学、材料类专业的前列?随着国际国内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印刷包装领域也在不断改进材料,如环保型印刷材料、环保型包装材料和新型数字印刷材料等都是产业发展方向,相信经过四年的学习,在印刷包装材料领域一定大有可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广阔,高分子材料人才可以在绝大多数 工业领域取得发展,因为需要高分子材料的行业多得超乎你的想像?学任何专业,如果立志于毕业后干本行业,专业课是必须要学好的,另外英语也能成为你的一把利器?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课程介绍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及语言、近代化学基础(包括无机、有机、分析化学等)、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工程力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工程制图、化工原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及模具基础、聚合物 共混改性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及计算机设计、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技术、模具工程设计、模具CAD/CAE、聚合物成型机械等.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的基本原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共混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 产及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择业面很宽,适应能力强.适合于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复合材料、橡胶、塑料及纤维制品等的生产企业以及研究单位的新产品研发、生产和管理工作,以及高 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主要面向化工、建材、汽车、石油化工、航天航空、电子、家电、包装以及造船等行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市场需求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当今国内应用广泛,是研究天然及生物有机高分子材料的 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组成、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充满活力的材料类学科,其工业和研究体系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是众多专业发 展前景好的专业之一.近年来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均在65%以上,一次就业率均超过95%,毕业生深受国内各行业的青睐;学院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除每年招收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学校英才班学习,与国际著名大学进行联合培养以外,还与国外多个知名高校合作,选送优秀本科生 进行联合培养;专业拥有高分子化学实验室、高分子物理实验室、功能高分子实验室和多家企业联合

高分子材料改性作业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高分子材料改性》结课作业 PVC树脂的共混改性 班级:09级材料化学(2)班 学号:09460219 姓名:张玉锐

PVC树脂的共混改性 摘要: PVC树脂由于具有一定的极性,因此与很多极性聚合物相容性很好,如丁腈橡胶、MBS、ABS及CPE等。PVC与非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不好,共混时可以利用加入增容剂的方法来实现。 关键词: 极性 PVC树脂增容剂相容性

正文: 由于PVC树脂分子链中有大量的极性键C—Cl键,分子之间存在着较大作用力,因此PVC树脂比较坚硬,对外显示一定的脆性;另外,其分子中的C—cl键在受热时,特别是在成型加工时,容易脱去HCl分子,在大分子链中引入不饱和键,这就大大影响了树脂的耐老化性能。20世纪中期以后,人们利用物理共混的方法对PVC树脂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高聚物共混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改性方法。一般说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高聚物共混时,可以制备兼有这些高聚物性质的混合物。 聚氯乙烯(PVC)是最早工业化的塑料品种之一,也是产量较大的一种通用塑料,目前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居第二位。聚氯乙烯由氯乙烯(VC)按自由基历程聚合而得,其化学反应式简示为: nCH 2=CHCl—[CH2一CHC]n。 在工业上,聚氯乙烯可按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四种方法生产。 聚氯乙烯的共混改性聚氯乙烯(PVC)是最早工业化的树脂品种之一,目前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居第二位。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采用悬浮、乳液、溶液或本体聚合方法按自由基历程聚合而成。分子呈无定形线形结构,无支链。分子中氯原子赋予该聚合物较大的极性与刚性,并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绝缘性和透光性。加入增塑剂可制得柔软曲折的聚氯乙烯制品。 聚氯乙烯的共混是聚合物之间的混合,共混体系的热力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也就是相容性问题。聚氯乙烯共混改性的应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作PVC加工助剂,另一种是用作PVC抗冲击改性剂。 (1)PVC加工助剂 ①烯酸酯类聚合物如聚丙烯酸酯类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或以MMA为主的共聚物。 ②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共聚物。 ③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其苯乙烯含量较高。 ④SAN(苯乙烯/丙烯腈)树脂,苯乙烯含量较高者。 ⑤聚o—甲基苯乙烯(PAMS),线性低分子量均聚物,相容性虽比MMA为主的共聚物差,但价格便宜,另外它还有润滑作用。 (2)PVC抗冲击改性剂 ①氯化聚乙烯(CPE)。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进行氯化,C1的含量为30%一42%。一般采用PVC与CPE共混;也有将PVC接枝到CPE上。共混物的耐候性好,适于屋子外墙挡雨板,窗框,异型材等。 ②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PVC/EVA共混物耐低温性能、耐候性及保色性好。此共混物也有粉料与粒料两种。 ③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一般选用丁二烯含量较高者即低模量ABS。 ④MBS(甲基丙烯酸甲酯—了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制法是将MMA及S接枝到聚丁二烯乳液上或丁苯乳液上。 ⑤MA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ABS可以是MBS与ABS 的共混物,也可以将MMA,AN及S在聚丁二烯或了苯乳液中进行接枝。 ⑥丙烯酸酯类聚合物。通常是将MMA接枝到聚丙烯酸丁酯上或聚丙烯酸异辛酯上,是一种弹性体。这类产品加工性好,耐候性好,与硬PVC片共混,可制得玻璃样透明片,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研究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研究 摘要: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价值,因此,必须加强对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不断进步,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等离子体 一、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的简述 高分子材料表面是介于高分子材料本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边界。在许多时候高分子材料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其应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聚烯烃(主要是聚乙烯与聚丙烯)类塑料为例,其表面具有化学反应性低、极性小、表面能低、憎水等特点。如果不经过改性处理,塑料制品就很难进行粘接、电镀、涂饰、层压、印刷等二次加工,这会大大缩小其应用范围。近年来,关于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研究很多.但普通高分子材料表面的生物相容性很差,如不经过表面改性而直接应用会发生不希望的蛋白质吸附和细胞粘附等问题。 表面改性就是在保持材料或制品原有性能的前提下,赋予其表面新的性能。高分子材料经过表面改性后可以改变表面的化学组成、提高表面极性、增加表面能、改善结晶形态和表面形貌、除去弱边界层等.从而提高高分子材料表面的润湿性、粘结性及很多其他性能。 二、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研究 (一)等离子体处理 等离子体处理是将材料暴露于非聚合性气体等离子体中,利用等离子体轰击材料表面,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物质与高分子材料表面进行各种相互作用,引起高分子材料结构发生许多变化,进而对高分子材料进行表面改性。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改善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性能,包括染色性、湿润性、印刷性、粘合性、防静电性、表面固化等。 聚合物材料的浸润性与许多领域有关,如印刷、喷涂和染色等,但由于聚合物材料表面自由能低,故而导致浸润性能不好。Guruvenket等分别用氩和氧等离子体处理聚苯乙烯和聚乙烯表面,通过测定接触角对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对于氩和氧等离子体,接触角随着等离子体能量和处理时间增加而减少,ATR一FTIR分析表明,在聚合物表面有含氧基团,如羰基、羧基、醚键和过氧基等的生成。 Lai等通过接触角测量仪、X一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微波氩等离子体处理聚碳酸酯、聚丙烯和聚酯的表面特性。结果显示,等离子体处理改变了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粗糙度,化学成分的改变使得聚合物表面具有较高的亲水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含氧基团所占比率的增加,这与他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分析表明,C=O 双键是导致聚合物表面亲水性增加的关键因素。 (二)等离子体聚合 等离子体聚合是将高分子材料暴露于聚合性气体中,表面沉积一层较薄的聚合物膜,等离子体聚合法有如下优点:(1)成膜均匀;(2)膜中无气体;(3)膜与基体附着性能好;(4)可进行大面积的涂复;(5)易和其它气相法(CVD)法、真空蒸镀法等结合。在表面保护膜、光学材料、电子材料、分离膜、医用材料等方面的等离子体聚合表面改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Tab.2列出了几个研究实例,等离子体聚合可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膜,在电子器件、传感器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可用于制备光刻胶膜、分离膜、绝缘膜、光学材料的反射率、折射率控制、薄膜波导、生物医学材料等。等离子体膜在分离中研究最多的是作气体分离膜,对渗透气化膜、反渗透膜也已作了大量的研究,PVC与液晶N-对乙氧基苄叉对丁基苯胺的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可使膜的透气率大幅度提高,但存在液晶挥发损失问题,利用氟碳化合物有较强厌氧能力,用等离子体聚合物在累积复合物膜表面进行改性可提高其氧氮分离系数;等离子体聚合膜在电子材料中的应用不仅局限于绝缘,已发展到了作导体、半导体、超导材料方面,有关超导膜的研究是一个很活跃的领域;N.Inagaki等研究了用TFE等离子体

高分子材料与改性

高分子材料与改性 绪论 1.1.材料科学概述 1.1.1.什么是材料与材料科学? 材料是工程技术的基础与先导。现代社会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新材料的发明与发展。科学家与工程师们都认识到发展尖端技术的前提是发展新材料与新材料加工技术,并在近20年来在这方面有了空前的重要进展。所以许多人将我们这一历史时期称为“材料时代”[2]。 材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宇宙间可用于制造有用物品的物质。有用指除了使用价值外,还需具有一定的性能,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能等。物品可以是单件的器件或元件,可以是组装的机器与仪器,也可以是集成的系统[2]。 所谓新材料,则是指最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特殊功能和应用的材料。而所谓高技术新材料的概念,则是指在当今高技术时代发展起来的、具有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完全新的或具有明显优异性能、能满足新技术需要的新型材料,如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高性能塑料、超导材料等[1]。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同时它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导,人类进步的里程碑[1]。 当今国际社会一致公认,材料、能源和信息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1]。 材料科学的内容是研究材料的成分与结构、加工与性能和材料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任务是:为经典材料的性能和寿命的提高,为新型材料的开发、应用和特种性能的发挥,提供新的途径、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和新的流程[1]。 人们往往把材料科学与工程相提并论,而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从事材料,尤其是工程材料的开发、研究工作的学科领域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即:材料组成、结构、加工与材料性质、使用之间关系的发现与应用。其中,材料科学着重于发现材料的本质,并由此对结构与组成、性质、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与解释;而材料工程则是应用材料科学的知识,对材料进行开发、制造、修饰并实现其具体应用。有人认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程科学,实际上它是个交叉学科或多学科领域,涉及固体物理学、金属学、陶瓷学、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等[2]。 1.1. 2.材料的基本类别 根据材料的基本性质与结构,可以将其分为四大类,即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1]:

高分子材料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分析

高分子材料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摘要 阐述了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的作用原理, 总结论述了等离子体对高聚物表面作用的几种理论, 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高分子材料表面发生多种物理和化学变化,重点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在医用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材料、薄膜材料中的研究概况和进展。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表面改性; 高分子材料; 0 引言 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同金属材料相比具有许多优点, 如密度小、比强度和比模量低、耐蚀性能好、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好、卓越的介电性能、极低的摩擦系数、良好的润滑作用及优异的耐候性等, 因此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农业、轻工、电子、仪表、航天航空、医用器械、复合材料等行业[1]。但其应用范围和使用效益往往会受到表面性能的制约,因此常常需按使用目的改善或变换其表面性能,如材料或部件的粘着性,高分子膜的印刷性、透过性等。 1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 高分子材料的各种表面性能的获得取决于材料的表面结构和相关的界面特性,所以高分子材料的界面物性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图1 界面物控技术内容及应用领域 图1所示为界面物性控制技术的内容和相关的应用领域。为了使高分子材料适合各种应用需要,大体上有两类作法。一类是利用各种表面改性技术产生一个新的表面活性层,从而改变表面、界面的基本特性。另一类作法是借助功能性薄膜或表面层形成技术在原表面上敷膜。这两种作法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材料具有或同时具有几种表面性能。为此,人们研究开发了许多种可供利用的表面处理技术。诸如化学湿法处理,利用电子束或紫外线的干式处理,利用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剂处理以及采用真空蒸渡的金属化处理等。本论文主要介绍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是利用低压气体辉光放电的干式处理技术。既能改变表面结构,控制界面物性,也可以按需求进行表面敷膜。在塑料、天然纤维、功能性高分子膜的表面处理方面有着巨大

应用工业固硫型煤技术控制燃煤工业锅炉

应用工业固硫型煤技术控制燃煤工业锅炉 二氧化硫污染 ——中国燃煤工业锅炉二氧化硫污染综合防治对策(四) 张慧明王娟 (青岛市环境科学学会,青岛266001)(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青岛266033) 摘要本文研究应用工业固硫型煤技术控制燃煤工业锅炉SO2的污染。研究表明,燃烧工业固硫型煤是控制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的最经济、简便、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煤炭;燃煤工业锅炉;烟尘;二氧化硫;工业固硫型煤 Controlling Sulfur Dioxide Pollution from Industrial Coal-Fixed Boilers by Burning Industrial Fixed sulfur model Coal Zhang Huiming (Qingdao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Qingdao 266001) Wang Juan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Qingdao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Qingdao 266033) Abstract Research on controlling sulfur dioxide pollution from industrial coal-fired boilers by burning industrial fixed sulfur model coal have been conduced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by study that burning industrial boilers is the most economic and the simple and the effective means for controlling sulfur dioxide pollution from industrial coal-fired boilers . Key words Coal; Industrial coal-fired boiler; dust; sulfur dioxide; industrial fixed sulfur model coal 1引言 多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控制实践表明,应用传统的方法,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是难以控制的。只有从能源与大气环境问题入手,采用清洁燃料、淘汰小锅炉、应用工业固硫型煤、采用水煤浆、应用循环流化床洁净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硫一整套的科学的综合防治技术,才能简便、经济、有效地控制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这套防治技术具有燃烧效率高,一般在90%左右;热效率高,一般在80%以上;排烟烟尘浓度和SO2浓度均可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大大减少资源浪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是我国目前及未来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防治最佳的替代技术。只有采用这套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我国大气环境污染才有望得到控制,即使在经济持续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也是可以控制的。本文研究应用工业固硫型煤技术,控制我国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 2工业固硫型煤概况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伦敦烟雾事件,英国研究开发了民用及工业用型煤,以防治民用炉灶和工业炉窑烟尘SO2污染。80年代中期,美国洁净煤技术研究开发规划出台,作为洁净煤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的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本情况

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本情况 武汉工程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原名涂料专业,成立于1983年,1993年6月改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二十年来,通过全体教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伴随我国高分子材料行业的发展已经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和条件;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校的全日制本科生640人,设置有五个专业方向和一个特色班。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所属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含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化学与物理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为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点。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实验设备先进、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自1990年以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在校研究生18名,是武汉工程大学的优势特色专业。本专业的基础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为武汉工程大学校级重点学科,其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2003年“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被湖北省批准为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 本学科设有湖北省“楚天学者”教授特聘岗,现到岗1名。已形成一支有学科责任教授、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职称、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稳定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业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7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为100%。在专业教师队伍中,有“楚天学者”1人,硕士生导师8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2006-2010教育部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湖北省化学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

高分子材料改性综述

高分子材料改性综述 在当今的社会中,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是现代工业和高科技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由于材料单体的种类有限,而且材料单体的单一的某的些性能比较差,不符合人们所求,所以要对其材料经行改性。所谓的改性是通过物理,机械和化学等作用使搞分子材料原有的性能得到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即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在终多的改性方法中,共混改性是最简单的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他可以在各种加工设备中完成,通过共混改性可以使高分子材料得到比较好的性能上的提升。并且是现在应用最广的改性方法之一。化学改性可以赋予高分子材料更好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现在常用的有无轨共聚,交替共聚,嵌段共聚,接枝共聚,交联和互穿聚合物网络等技术,化学改性能得更高的性能比物理改性,但化学改性比物理改性的成本一般会更高,而且工艺过程更复杂,设备的要求更高。还有填充与纤维增强改性,表面改性,共挤出复合改性,对于公挤出复合改性一般用于管材等应用会比较多 一高分子的共混改性 高分子共混改性的目的和作用有:1可以从各高分子组分的性能中取长补短,获得更优越的性能的材料,2还可以改善其高分子的加工性能。3或者还可以制备新型的高分子材料,聚烯烃与壳聚糖共混可以获得抗菌功能的材料。4还可以使一些材料原本比较贵,通过改性在不降低其原有的材料性能上可以使材料的成本更低。 在高分子的改性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材料共混时他们的相容性,,两种高分子能否相容就取决他们共混工程的自由能的变化,△Gm=△Hm-T△Sm≤0由于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共混的过程熵变化很小,如果高分子之间不存在特殊的相互作用,共混过程通常是吸热过程,也就是△Hm>0,因此绝大多的高分子共混时不能达到分子水平的共混,因此要他们自由相容是很困难的,这样我们就要借助其他方法来使他们相容,如增容剂. 增溶剂是能使不相容的两种高分子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稳定的共混物.增容剂大体可以分为反应型和非反应型的.反应型指共混时伴随化学反应与共混组分生成化学键,而非反应型只是起到乳化剂的分散作用,可以降低其相界面的张力,从而达到增容的目的.非反应型的有A-X-B,A-C.D-B.C-D等其中A-X-B具有A,B两种链段的嵌物, A-X-B型可以对多种共聚物增容.对于非反应型的增容剂: 1嵌段共聚物比接枝共聚物更有效2,二嵌段共聚物优于三段的.3接枝共聚物增容效果优于星型和三嵌段.4当共聚物的链段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或等于其均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效果比较好, 反应型增容剂,有高分子和低分子两种,对于所有的低分子都是反应型,而高分子有反应型和非反应型增容剂.反应型增容剂主要是有一些可以与共混组分反应的官能团的共聚物,他们适合相容性差的又带有反应官能团的高分子之间的增容.反应增容剂对于他们参加反应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1反应性曾容剂与共混高分子组分反应而增容,2使共混高分子先有官能团在凭借他们相互反应而增容。对于非反应型的曾容剂,反应型的具有制造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等特点。 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与其性能直接相关,高分子共混物的按照相的连续性可以分成单相连续,两相互锁,相互贯穿的两相连续。单相连续是指高分子共混物的

(完整版)高分子材料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高分子材料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韩高高成型2班1007014212 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总是离不开材料,而新材料的出现又推动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使用及制造材料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材料成为一门科学——材料科学,仅有30多年的时间,此为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集众多基础学科与工程应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综合学科,因而对于材料科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我们接触的很多天然材料通常是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如天然橡胶、棉花、人体器官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塑料和橡胶等也是如此。一般称在生活中大量采用的,已经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的高分子为通用高分子材料,称具有特殊用途与功能的为功能高分子。高分子材料是材料领域中的新秀,它的出现带来了材料领域中的重大变革。目前高分子材料在尖端技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所不可缺少的材料。高分子材料由于原料来源丰富,制造方便,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因此在材料领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增长最快,产量相当于金属、木材和水泥的总和。高分子材料不仅为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不可缺少的材料,而且为发展高新技术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高性能结构材料、高功能材料以及满足各种特殊用途的专用材料。 高分子科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改性、高分子及其聚集态的结构、性能、聚合物的成型加工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由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学、高分子工程学三个分支学科领域所组成,其主要研究目标是为人类获取高分子新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制备工艺。高分子科学具有广阔的开发新材料的背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首先由有机化学派生出高分子化学,当时恰好处在世界经济飞跃发展的氛围中,对新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高分子化学进而又融合了物理化学、物理学、数学、工程学、医学等有关学科的内容,逐渐形成了高分子科学这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现在的高分子科学已经形成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工程三个分支领域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整体学科。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天然高分子的利用与加工,天然高分子的改性和合成,高分子的工业生产(高分子科学的建立)。树枝,兽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