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

有中国特色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中国特色,就不可能在中国胜利地建设社会主义。

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需要,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和特殊规律,既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使命,又是一个又一个新的思想理论形成的前提。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与时俱进,表明我们的发展观在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刻和准确。

一、只有立足本国国情,才能胜利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要注重社会公平,以人民群众为本,以共同富裕作为其奋斗目标。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不管有怎样的特色,也不管多么经常地处于变化和改革之中,只要它具有上述的共同本质,它就是社会主义的;反之,则否。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党领导人民所要长期从事的大业。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们心目中长期形成的以苏联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模式有诸多差别,在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虑,例如有人有意无意地把“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由此动摇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这种疑虑产生的一个重要的认识上的原因,是在于没有把社会主义的模式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清晰地区分开来。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恩格斯在致奥·伯尼克的信中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科学,就是因为它不像空想社会主义那样,从抽象的“理性”出发,而是从活生生的客观现实出发,从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出发。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固定的模式,它不仅因各国国情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而且在一个国家内,也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不顾本国的国情,教条式地照搬别国的模式,决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只能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和失败。因此,有中国特色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中国特色,就不可能在中国胜利地建设社会主义。

既然社会主义在各国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又处于经常变化和改革之中,那么,怎样来判断某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是否是社会主义呢?邓小平同志为此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共同富裕。前者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社会主义要注重生产效率,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而且一定会被彻底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后者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条基本原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因此,社会主义要注重社会公平,以人民群众为本,以共同富裕作为其奋斗目标。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不管有怎样的特色,也不管多么经常地处于变化和改革之中,只要它具有上述的共同本质,它就是社会主义的;反之,则否。

由此,社会主义制度从本质上说,具有超过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体现出来。社会主义是

一个发展过程,同样,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也有一个过程。它受制于人们的主观认识,人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正确与否及其正确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此同时,它还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即使对社会主义的主观认识正确,人们也只能在客观现实提供的可能范围内去逐步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不能超越这个范围。因此,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侧重点也会有差别。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于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而社会分配不公、导致两极分化就成为突出的矛盾。在那里,信仰社会主义的人们自然地把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侧重点放在实现共同富裕上。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鉴于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经济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贫穷

不是社会主义。”他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针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生产力的现实,邓小平同志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通过改革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不能建立在普遍贫穷的基础之上,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社会所要追求的目标。但是,从普遍贫穷不可能直接跳跃到共同富裕,其间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过渡。为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快发

展生产力,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和改革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是完全必要的。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途径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和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采取这样的大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贫富差距的扩大,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既要允许贫富差距的这种扩大,又要防止富的愈来愈富、穷的越来越穷这样的两极分化。这就是我们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的根据所在。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基本制度上有本质区别,不可混淆,但两者之间确实还有不少共同的东西。这是因为: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发展的水平各个不同,但它们都以不同程度的现代生产力为基础。性质相同的社会生产力,必然有其共同的发展规律,它们都采取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一例。

其次,当前的时代是以和平与发展为其两大主题,经济全球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要在统一的世界市场中互相打交道,就必须制定和遵守一些共同的规则。

鉴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比我们早,经验比我们多,在他们那里推行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济体制、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都应该大胆吸收和借鉴,但不能由此混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基本社会制度上的本质区别。

既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体制、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方面有不少共同的东西,而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还需要经历一个长时期的过程,那么,怎样保证我国社会能正确地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呢?主要有两

条:

一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要保证我国社会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而不致迷失方向,离不开体现公众意志和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进行正确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共产党的执政是使政府能够始终充分体现公众意志和代表公共利益的角色的保证。当然,这个党应该不断进行自身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特别是拒腐防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二是在坚定不移地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同时,保持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是政府赖以为体现公众意志和代表公共利益而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只有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里保持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才能保证社会经济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相反。当然,这种国有经济应该是有效率、有竞争力的。这就需要政企分开,发展有国有经济参加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采取多样的、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样做,不仅不削弱国有经济,而且更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上述条件并不是自然形成和凝固不变的,而是需要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去改进和完善的。社会主义社会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是在矛盾的统一和斗争中发展的。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正处于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由此,中国共产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推动建立“五个统筹”的有效体制机制;坚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两个“毫不动摇”……这样,就适应新的发展阶段的国情,能更好地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使我国社会继续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胜利前进。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事业是宏伟的、史无前例的,我国正在经历的社会变革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坚定信念,永不懈怠,求真务实,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在克服艰难险阻中开拓前进。这样,就一定能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来。

二、只有与时俱进,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获得不竭动力

我们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理论

创新勇气,把总结经验与学习理论结合起来,把总结历史经验与总结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把总结经验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它在一系列国际风云变幻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并在正确应对国内外各种困难和挑战中胜利地向前发展。究竟是什么使它具有如此蓬勃的生命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以理论创新的成果,为这一事业提供源源不竭的思想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形象地比喻,哲学是人类解放事业的“头脑”。无产阶级只有掌握这一精神武器,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种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用这种哲学看问题,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

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会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因此,他们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如果不重视这一理论的实际运用和丰富发展,“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理论创新的历史。在俄国,没有创新,就没有列宁主义;在中国,没有创新,就没有毛泽东思想。正是实践中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指导着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性飞跃。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代,正是由于坚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辟、丰富和发展,更是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邓小平同志深得马克思主义之真谛。他在努力恢复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邓小平同志明确将实事求是定位为“马列主义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探求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时,反对抽象地谈论问题,主张不搞空洞的争论;不赞成搞纯粹的逻辑演绎,或者企求从现成的本本中、固定的模式中,寻找对问题的答案;倡导尊重实践、尊重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这种思维的求实性、开放性和新颖性,体现为一系列新概念和新思想的提出,其理论创新成果凝聚成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在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中前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致力于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江泽民同志始终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出现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这种理论创新的最大成果,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要求我们首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产物。同时,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还要求我们必须不断依据实践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来创新。

与时俱进的“时”,不是一种抽象的历史或时代概念,而是指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特定历史阶段基本特征的时代。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需要,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和特殊规律,既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使命,又是一个又一个新的思想理论形成的前提。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21世纪初之际,我们又面对着怎样的时代特征?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中国更加深刻地融入全球体系,同时,世界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我国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同时也处于矛盾凸现期。“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现期”的历史交汇点,是我国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亟待改变,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社会利益关系也更复杂。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我们眼下所做的一切工作的基调。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17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践都表明,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长治久安,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从历史比较和国际观察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只有善于科学总结经验、注重认真学习经验,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好、发展好。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也是在总结经验中不断前进的。”这就要求我们发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勇气,把总结经验与学习理论结合起来,把总结历史经验与总结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把总结经验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就要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科学分析和判断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把握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努力从推动中国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还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创造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三、只有坚持发展,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出路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始终不渝、心无旁骛地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由于

长期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折腾下的中国,其经济发展水平已大大落后于世界发展水平,广大人民群众已不堪长期贫困。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等一系列科学论断。

为了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体发展思路,意在打破那些传统的僵化观念,把全国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加速发展经济上。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去否定“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政策去否定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政策,用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去打破传统的封闭机制,以市场经济体制去否定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等等,一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方方面面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这一系列发展战略和措施,促进了中国经济20余年来的高速增长,促成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国内外人士普遍赞赏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的巨大魄力与非凡胆识。

在20世纪80年代,在积极推进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政策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已经提出了关于“两个大局”的设想:当时的大局是必须实行政策聚焦,大力推进沿海地区的开放与发展,希望西部同志能加以理解和支持;而到了20世纪末,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回过头来支援西部地区的发展,这又是东部沿海地区同志需要理解的一个大局。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实施

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对这后一个大局的具体落实。

邓小平同志之所以提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两个大局”,是因为他已经注意到非均衡发展推进中所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与矛盾。但是,在拨乱反正的大环境下,在急速摆脱中国贫困与落后的大前提下,发展,特别是经济的高增长,确实是当务之急。

应当看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引人注目的矛盾与问题,如过度关注增长速度,经济质量与社会效益不能同步;宏观经济不尽协调,大起大落时有发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能源等产业瓶颈严重存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严重滞后,影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落实完善;区域间、城乡间差别过大,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城乡困难群体极需扶持;经济与社会腐败现象仍然严重,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等等。这些矛盾与问题,尽管多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发展中的矛盾,但如果不加以解决而任其发展,就必然会干扰与影响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正是在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即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今后的发展,完全是合乎时宜的。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与时俱进,表明我们的发展观在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刻和准确。它进一步向世人昭示: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不与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相矛盾,而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才能真正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落到实处,也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毋庸讳言,在21世纪之初,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合乎时宜,也是因为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或者说物质基础,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运作舞台。到了2004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3万亿元,社会生产力有了为世人所瞩目的增长,也确实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在发展经济学中,增长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增长是发展的重要内容,没有增长,就不可能有发展。但是,增长不等于发展,某些增长,如不求质量与效益的增长,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就可能与发展背道而驰。而科学发展观就是对发展理念的科学、全面的阐述,是对片面的增长、GDP崇拜等错误观点的历史否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抓住主要矛盾,抓准关键环节,抑制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有效地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生产出现良好转机,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受到抑制,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财政收入与企业利润大幅增加;就业再就业形势趋好,人民生活有了进一步改善。一年多来,这一把握全局、有抑有扬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仅保持了经济平衡较快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大家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重要指导思想的认识,加深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防止经济出现大幅度波动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国情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增强了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领。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不仅要求经济在质与量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更要求经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所在。

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坚持经济发展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要求以加强薄弱环节,缓解资源约束矛盾以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抓住有利时机以推进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等。

我们深信,只要我们自觉

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扎实实地抓好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能开创出崭新的局面。

生命力顽强的作文30篇

顽强的生命 不要以为:只有动物和人才有生命。其实,万物都是有生命的;而且有顽强的生命力。让我说说植物的生命吧。 在我家门前,有一棵大树,前几天,它的枝丫、树干被别人故意地砍断了,一副惨状。不过今天,树上又发出了许多嫩芽,而且在被砍断的地方抽出更多青青的嫩芽。虽然嫩芽还很纤弱,但它是大树的“重要成分”呀!嫩芽随着风轻轻地左右摇晃,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草,是大家最常见的植物之一,它也是生命的代表。山火时,火把草烧个精光,表面上草已经完全被烧毁。但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又有一批批小草冒出来,慢慢地,它们把山野染成了绿色。啊!那一棵棵不起眼的小草居然有如此的气魄。这么随遇而安,在土里茁壮成长。其实,这是生命的力量鼓动着它们,使草儿们有了向上的勇气。 在一块岩石下,压着一颗种子,因为有岩石,阻挡了种子成长的脚步。可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种子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终于掀翻了那块重重的岩石,顽强地继续生长。在黄山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最令我惊讶的是黄山绝处逢生的松树了。它们都是野生的。黄山,到处都是悬崖峭壁,那些松树就在缝隙中慢慢地生长。这些光滑的峭壁是植物难以生存的地方,这些松树的根在缝隙中吸收着极少的养分,靠着每天早晨的雾水生存。寒冬,它不怕狂风暴雪,依然默默地成长,永不罢休。这难道还不是生命的壮举吗? 微不足道的植物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人是万物之灵,就更应该克服困难,珍惜生命! 顽强的生命 生命的顽强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有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株蝴蝶兰,它那粉红的小花就像一只只小蝴蝶趴在上面,花瓣圆圆的,十分娇嫩,发出阵阵清香,弥漫在四周。我把它放到阳台上,精心地照料着它。每天给它浇水、晒太阳。 过了几天,我给蝴蝶兰浇水时,我发现在他旁边长了几株小小的野草。心想:这么美丽的蝴蝶兰,怎么能有野草在旁边?于是,我愤怒地把它们全部都拔掉。 又过了几天,我在蝴蝶兰下面又看到了一些野草,它们长得比前几天的还要高。而且还长出了点丝絮,我想:看你厉害还是我厉害!我找来几块大石头压住你们,看你还怎么长!我真的找来了两块石头,用力地压住野草,狠狠地说:“我就不信你还能长!” 过了两天,我又去浇花,竟然再次看到了它们——那几株野草!它们比上一次还要绿,还要壮!我震惊了,几株不起眼的小草竟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我没有再阻止它们生长,而是把它们移到了另一个盆里。一阵风吹过来,它们那瘦小的身体摆动着,却永远也不会倒下。 小小的野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只要永不放弃,生命就会展现出顽强的力量。 顽强的生命 一株小小的油菜花小苗都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那么我们的生命力不是更加顽强吗?现在我十分了解一个生物的生命有多么顽强,这多亏了那一株小油菜花。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下面就由我来仔细说一下吧!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到油菜地里去玩,走时我摘了一粒油菜花籽回家了。回家后,我到楼下挖了一盆泥土,小心翼翼的将它放入盆中。两天后,它冒出了一截小苗。后来我每天给它浇水、清除杂草,他一天天长大了,有一支新的铅笔那么长了,但是后来我渐渐忘了它。 大约四五个星期后我才想起了这朵花。当我去看它的时候,它居然还活着。我都快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我心里十分震惊:这么长时间没浇水的花居然没枯死,这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 发生的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株小小的油菜花小苗都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那么我们的生命力不是更加顽强吗?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到方方面。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 (3)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的理论 (4)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 (5)兼顾不同利益的理论 (6)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2、如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建设? 维护社会公平,就要建立起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保障的社会体系。从法律、制度、环境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 (1)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2)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3)促进服务均等化 3、如何理解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是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平,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1)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改善民生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民生发展奠定好基础。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的收入。 (3)社会政策要托底.从现有的国力财力出发,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的保障体系 4、如何全面推动社会治理?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维护社会大局,营造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1)改进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造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加强城乡社会基层社会治理。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500)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特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符合现阶段国情的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自身又是一个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这一理论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整的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又好又快”、“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第三,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五,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第六,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政府职能和政府调节的理论等也都是很重要的。不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最为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它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还很不够。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不是凝固不变的,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理篇

1、结合十八大提出的“既不走封建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论断,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并分析“特”哪里,制度优势的“优”在哪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是中国发展进步之路,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十八大报告中所说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实践中创造,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发展,接受实践的检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探索而形成,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的发展内容,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具有显著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从经济制度来看,我国所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当然,不仅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两个方面,在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谈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9.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主讲教师:孟锐峰孙寿涛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谈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4.阐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5.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对当代中国实践的认识 6.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谈谈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7.试析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8.谈谈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论观点 9.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0.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11.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研究 12.简单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 13.劳动二重性及其意义研究 14.货币及其职能研究 15.劳动力商品理论研究 16. 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研究 17.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研究 18. 垄断与垄断资本主义研究 19.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二、论文写作要求 选题要与本课程内容相关,且有研究和分析价值,突出独立性,切忌抄袭。学生可以根据参考选题范围,自拟具体论文题目进行撰写。论文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通顺。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可行,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开展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论证有理有据,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谈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 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9.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论》主讲教师:孟锐峰孙寿涛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 20 )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 谈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4. 阐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5. 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对当代中国实践的认识 6. 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谈谈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7. 试析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8. 谈谈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论观点 9.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0.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11. 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研究 12. 简单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 13. 劳动二重性及其意义研究 14. 货币及其职能研究 15. 劳动力商品理论研究 16. 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研究 17.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研究 18. 垄断与垄断资本主义研究 19.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二、论文写作要求 选题要与本课程内容相关,且有研究和分析价值,突出独立性,切忌抄袭。学生可以根据参考选题范围,自拟具体论文题目进行撰写。论文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通顺。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可行,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开展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论证有理有据,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对于全面把握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自觉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和谐”,是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在西方,古希腊思想家就我做出了“和谐即最美”的界定。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对未来的和谐社会作过大量的描绘。19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明确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注意把社会和谐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探索。建国后不久,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生活主题。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实际上就把实现社会和谐纳入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结合新的实践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为我们党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层面思考社会和谐问题进一步打开了视野。按照唯物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是互为一体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意义上就是不断健全、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和谐的程度越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越趋于合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就体现得越充分。可见,“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的理念和目标,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更高境界和奋斗目标。 从重视社会和谐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新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邓小平科学地回答和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敏锐而又深刻地把握和认识“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深化。在新形势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与我们党以往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这个重大判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不仅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而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符合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与时俱进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 3、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 ( ) 。 A、把发展生产力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B、把发展文化教育放在首位 C、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 D、把军队建设放在首位 A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任何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B、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C、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D、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阶段 C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改革、发展和稳定 C、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7、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 ) A、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建立一个好制度 D、改变我国的落后状态 A 8、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这是指( ) A、我们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开放 B、我们的对外开放有宽阔的活动领域 C、我们的对外开放是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梯次展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的背景下,我们的研究生政治理论课业夜顺利结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对过去十年作出基本总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同时,还指出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在经过了63年的发展过程中,国际国内环境风云变幻,但社会主义这面大旗依然屹立不倒,而且乘风破浪,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变得更加坚强。当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国际国内问题,如:抗美援朝、中俄反

目、自然灾害、反右倾斗争、文化大革命、冷战、苏东巨变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等。在这些浪潮中,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急剧减少,中国也逐渐从一个附属的社会主义国家变为一个独立是社会主义头号国家,成为社会主义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颗。这主要归功于坚持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经历了党四代领带集体的共同努力才得以形成。分别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中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中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中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中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虽然第一代领导集体最终形成的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但是这一理论基础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理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的情况下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这些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只有它们都得到了提高,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清醒的认识以下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才能真正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

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

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 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影响力,必须重建理论自信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要正视和回答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时代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欧洲工业革命的考察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工人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趋势。列宁在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考察中,寻找到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突破口。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中国的现实,深刻分析了中国革命的社会力量,通过工农革命和农村包围城市取得了在落后国家夺取革命的胜利。在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以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如何认识当代社会,如何回答时代问题,我们应该依靠谁、团结谁、争取谁,我们应该倡导什么、改造什么、限制什么,都需要我们深化思考并且给出答案。 要立足于理论创新,在先进性上下功夫,着力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以世界意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应当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同时,作为面向未来的进步事业,还应该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有普遍的参照价值。理论创新必须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

大实践,着力解释时代性的重大实践问题,这种实践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遍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论创新还必须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激发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的创造力,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更加灿烂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必然具有人类普遍的意义;理论创新更需要基于人类历史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着力引领时代发展,这样才能真正站在历史发展的前列,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我们必须让人民群众相信,历史和未来是站在我们一边;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站在历史的一边,即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站在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制高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讲特色,而且必须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的世界历史意义。 要把批判性思维纳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之中。分析批判功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并不是简单否定一切,是对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趋势、矛盾作出分析和评价,防止暂时性和片面性。事实上,只有唯物辩证法才具有最科学、最彻底的批判精神。唯物辩证法批判功能的科学性在于,它的任何批判性否定都是以对现存事物的某种肯定为前提的,它是扬弃而不是否定一切。这就是说,它的革命批判态度表现为旨在改善现有社会生活的建设性批判,是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社会实践的思想引领。我们必须把批判性思维引导到建设性批判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此后,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步充实。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伴随对社会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当前我国社会建设旳总体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 1.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已经被社会发展实践所检验,但是,我国社会组织由于受到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化色彩依然比较严重,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对立,也不适应我国社会建设的要求。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行政色彩将被逐渐打破,发挥空间进一步增大。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多数社会组织形式上独立的,实际上一般都挂靠政府或事业单位,其主要作用是服务政府而难以在社会建设中起到独立发声的作用。 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建设中自治程度不足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政社不分、政社混同的传统机制。它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社会建设全方位控制和管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的职能己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政社不分的思维模式并没有从本质上得到破除,在经济改革取得辉煌成就的背景下,民众对于社会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二是定位逐渐清晰,功利化倾向进一步淡化。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公益性质。但在市场经济的熏陶下,部分社会组织在履行社会建设的主体作用地位时,过于强调市场化却淡化了公益性质。尤其是在行业协会、医疗卫生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等以盈利为目的的倾向尤为严重_。因此,社会组织在明确自身定位,行使自身使命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的社会组织应基于其自身的公益性,服务于社会。克服社会组织的趋利化倾向,关键之一就是要明确自身定位,不能违背服务社会的宗旨和原则,才能有效的发挥其社会建设主体地位的功能。 三是管理体制将会更加健全。目前由于我国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一些社会组织基本的登记注册手续缺乏,致使不少社会组织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应当看到,制度的不健全加大了社会组织实际功能有效发挥的成本,他们的很多实践活动受到了很多的制约或限制,因此,要破除这一问题就要从根本上破除社会组织登记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的困境。 作为社会组织开展业务的主管部门其担负的行政管理职能界限应当明确,使得社会组织自身能够实现独立的运转,尤其是涉及人事、财务、运营等问题应给予社会组织足够的自我管理的权限。而相关主管部门同样应该明确自身职责,做好建章立制等服务监督工作,确保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的同时,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正式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通过“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课堂研究活动(讨论、集体归纳),帮助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加深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及突破: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的重要贡献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首先采取总分总的教学方式,先在总体上对课文内容作介绍,让学生对整体结构有一个了解,再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讲述,通过质疑法和联想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最后进行总结。其次,利用图片或电影片段,,从视觉上帮助学生帮助学生掌握邓小平在党的各次大会上的重要发言,以此归纳邓小平的活动,来突破重点。 难点及突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姓“资”姓“社”问题和邓小平理论问题。可通过社会主义的概念与根本目的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突破难点。 教学手段 多媒体及相关网站:邓小平纪念馆、中共党史上的80件大事、中学历史在线、中学学科网 教法学法 ①采取总分总的形式。先对课文的整体框架进行介绍,再对每一部分的具体知识点作详细的说明,最后再进行总体归纳。 ②由于涉及的会议较多,学生容易混淆,通过电教手段,从视觉上帮助学生记忆。 ③由于本课的理论性较强,所以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诱导的方式,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联系性。 板书设计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一)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一) 内容摘要:陶行知师从于杜威,但决不照搬仪型杜威,他否定了实用主义教育观,创造了“生活即教育”理论,为旧中国的教育探索了一条新路,对现实的教育教学改革十分有益。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生命力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反思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陶行知(1891---1946),近现代中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杰出的教育实践家。早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在伊利诺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研究教育,获“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回国后,即以毕生的精力投身于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的教育新路。从20世纪20年代始,他抱着救国救民之心,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他是当今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J.杜威(1859---1952)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当时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大工业的出现客观上要求劳动者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适应生产大变动的多方面的才能。然而,当时美国的学校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都是承袭欧洲大陆和英国的学校传统,形式主义的,呆板的教育占统治地位,杜威的实用主义即在此种背景中产生。 杜威的教育思想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主张“教育即生活”,反对传统的“课堂中心”。①他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教育是不断地改造经验,重新组织经验的过程。根据这一思想,他宣传“教育即生活、不是生活的预备”的理论,并由此提出“学校即社会”,他主张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搬到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去,使学校成为一个“雏形的小社会”。(2)主张“学生中心”,反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杜威说:“在学校里学生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凡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中在这个方面”。他说:“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场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3)主张“从做中学”,反对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杜威认为,“在做事里面求学问”,比“专靠听来的学问好得多”。学校课程的真正中心应是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学生应“从做中学”,从自身的活动中去感受新知。为此,他提出要以生活化和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传授的知识。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在1919年和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杜威来华访问和讲学,在他的学生如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人的大力宣传下,极大的推动了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进而掀起了一些知识分子教育救国的热潮,陶行知便是其中的一员。然而,经过若干年的教育实践,陶行知深感处处碰壁,进而觉悟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必须要有适合自己国情的教育理论;同时,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他认识到不应该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应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还将自己的名字“陶知行”改成“陶行知”,以字示志,也表明自己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不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翻版,二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在这一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教育观,“社会即学校”是领域论,“教学做合一”则是方法论、是核心。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是毕业……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中又指出:“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 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实践 1、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 1516年,英国国会议员托马斯·莫尔写下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乌托邦》。他认为:“原来社会各种罪恶的根源竟是财产私有制度!”他渐渐相信,只有彻底废除私有制度,公平分配财富,人类才能幸福地生活。他设想在乌托邦,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人们吃饭在公共食堂,连住房也是公有的。乌托邦的城市规划得很好,布局合理,建筑美观,家家都是花园洋房。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由此萌生。 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涌现出三位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他们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达到顶峰。 圣西门论述了实业制度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并以工人阶级代言人的身份论述了他的最终目的是工人阶级的解放。傅立叶他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竞争和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灾难,把他所追求的理想制度的基本单位称为“法郎吉”,并对这个“和谐社会”进行了详细描述。欧文则是直接实践,于1824年到美国购买了8万英亩土地,建立起共产主义劳动公社,但因实验失败而一贫如洗,于是回到英国,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进行了30年的活动。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这三大工人运动的产生,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在这个背景下,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应运而生。

早年,德国工人和手工业者成立了一个秘密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1847年初,他们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并对同盟实施改组。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马克思恩格斯接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的委托,为该同盟起草了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并于1848年2月发表,这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依据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不相容性;解决这个基本矛盾的途径是,无产阶级通过开展有组织的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夺取国家政权,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运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的力量改造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将其转化为国家财产;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阶级、阶级差别,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专制统治,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俄国资产阶级很快窃取了二月革命的胜利成果,成立了以李沃夫为首的临时政府,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公开使用暴力镇压人民群众的示威游行,并准备建立军事专政。4月,列宁结束长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回到俄国,制订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明确路线和具体计划,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圣彼得堡)的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7月组建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当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第二次全俄

直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直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下称村委会组织法)正式公布实施已五周年。在这五年两届的村委会直选中,作为乡镇干部的一员,自始至终参加村民委员会直选指导委员会工作,因此,对村级选举与自治机制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体会。现就村民委员会直选的这一变革,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直选历史以来就有过。远的原始社会部落酋长的选举,想当时的这个时候的部落没有上级领导机关吧,没有,必定是直选了。这里暂县不去追溯。现代的建国前北方的屯、南方的甲,屯、甲长的选举就是附近的这么几十户的户主凑在一起,讨论酝酿一阵,然后提出一、二个户主作为候选人,最后大家举手表决,屯、甲长便由此而产生出来,根本没有什么上级领导来指导,民主、自治的机制就这样形成了。建国后解放初期的农民协会简称农会的会长及其委员,土改工作队在扎根串联中,发现哪一个贫、雇、中农有点领导组织能力便邀集几个苦大深仇的农民斟酌一下,便确定五、七个候选人,跟后召开贫下中农(含雇农、上中农)大会,当时没有印发候选人名单让户主进行打“○,而是每个户主发给一张3寸见方白纸,在候选人中或候选人之外的贫下中农,爱写谁就写谁,唱票后,高票者为会长,次之为委员,一票打响,一次成功。选上者自豪骄傲,贫下中农拍掌叫好。接着互助组成立,其组长的选举也都是象屯、甲长一样进行。1956年生产队长的选举和1954年低级社和1956年高级社(相当于生产大队和现在的村委会)的队长、社长都没有上级派来专门主持选举工作的强力的工作组。这几次的选举都渗透直选的成份。从上述的这些活动,看到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爱选谁就选谁的这一民主的浓浓气氛。正是这种群众性自发直选,被选上包括屯、甲长在内的互助组长、生产队长、农会会长、低高级社长都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大部分的生产队长、生产大队长便成了20年“一贯制”定位十几二十年不变的“老队长”(含生产大队队长),这么长的时间里,至今人们仍念念不忘,并以其曾任职务称呼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公社成立后,村级选举由过去象征性的直选转向为村干部由乡(社)镇政府任命或提出候选人,接着由村民选出代表然后由代表间接地选举村干。这一选举村干的模式,至1998年全国人民常委会会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整整推行了40年之久。上述提到的这段长时间选举村干部的模式,肯定的地方和不足之处,让人评说便是,至于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的情况,请看:  直选: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反映村民所要求。五年里村委会的两届选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依据,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改革、稳定和发展为目的。选举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村民直接选举,真正把群众拥护的思想好、作风好,有文化、有能力,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民委员会,特别是选好了村委会主任和副主任。这一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包括委员在内的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的人事变革,一些人称为革命,是我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赋予农民政治权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