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知识归纳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知识归纳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知识归纳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知识归纳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实验原理

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化合物能与某些化学试剂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3.实验流程

4.注意事项

(1)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放入盛50 ℃~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斐林试剂不稳定,应现用现配。

(2)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在加相应试剂鉴定之前,要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颜色作对比,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3)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如果用蛋清稀释液作为实验材料,一定要稀释到一定程度,否则,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在试管的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试管也不易洗刷干净。

(4)脂肪的鉴定中,实验用的花生种子需提前浸泡3~4 h,浸泡时间太短,不易切片;浸泡时间太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特别提醒]

1.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材料的选择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还原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经实验比较,苹果、梨等较为理想。

(2)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富含脂肪的种子。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的蛋清。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

鉴定成分还原糖蛋白质

鉴定原理还原糖中的醛基(—CHO)在加热

条件下能将Cu(OH)2中的Cu2+

还原成Cu+,从而生成砖红色的

Cu2O沉淀

双缩脲(H2NOC—NH—CONH2)在碱性

溶液中能与Cu2+结合生成紫色络合物,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

肽键

试剂浓度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

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

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

液;

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

溶液

使用方法甲液、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先加A液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液使用条件加热不加热

实验现象浅蓝色→棕色→砖红色紫色

糖类油脂蛋白质性质(家教版)

糖类、油脂、蛋白质性质 9. 油脂: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称为油脂。 ⑴生成: ⑵水解 ⑶分类:油(液态):植物油一般呈液态,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脂肪(固态):动物油一般呈固态,高级饱和脂肪酸甘油酯酯和油脂的比较 酯 油脂 油脂 组成有机酸或无机酸与醇 类反应的生成物 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 酯 高级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状态常温下呈液态或固态常温下呈液态常温下呈固态 存在花草或动植物体内油料作物的籽粒中动物脂肪中 实例CH3COOC2H5 (C17H33C00)2C3H5 (C17H35COO)3C3H5 联系油和脂统称油脂,均属于酯类,含相同的酯基 10. 糖类 ㈠葡萄糖(果糖) ⑴分子结构 分子式:C6H12O6(180)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 结构式:略 从葡萄糖的结构式可以看出,其分子中除-OH外还含有一个特殊的原子团,这个原子团称为醛基,醛基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成羧基。

⑵ 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 ⑶ 化学性质 ① 还原性: 与银氨溶液反应:银镜反应 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水浴 CH 2OH(CHOH)4COONH 4+2Ag↓+3NH 3+H 2O 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砖红色沉淀 CH 2OH(CHOH)4CHO +2Cu(OH)2?→??CH 2OH(CHOH)4COOH +Cu 2O↓+2H 2O ② 具有与乙醇相似的性质 ⑷ 葡萄糖的制法:淀粉水解 ⑸ 用途:医疗,制糖,制镜 ㈡ 蔗糖(麦芽糖) 低聚糖: 糖类水解后生成几个分子单糖的糖.双糖、三糖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双糖(蔗糖和麦芽糖)。蔗糖与麦芽糖的比较: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C 12H 22011 结构差异 不含醛基 含醛基 来源 在植物体内由葡萄糖、果糖缩合生成。 C 6H 1206+ C 6H 1206 酶 H 20+ C 12H 22011 (果糖) (葡萄糖) 淀粉水解糖化而成。 2(C 6H 10O 5)+nH 20 酶 nC 12H 22011 淀粉 (麦芽糖) 性质差异 ①不显还原性,不发生银镜反应 ①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可水解,生成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 ②可水解,生成二分子葡萄糖 ③有甜味 ③有甜味,但不如蔗糖甜 ㈢ 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定义:多糖是由很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方式,通过在分子间脱去水分子而成的多聚体。因此多糖也称为多聚糖。一般不溶于水,没有甜味,没有还原性。 淀粉与纤维素的比较:

蛋白质知识点总结最终定稿

一. 对有关“蛋白质”知识点的梳理 2、“两个标准”是指判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必须同时具备的标准有2个:一是数量标准,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二是位置标准,即都是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三个数量关系”是指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的3个数量关系(氨基酸数、肽键数或脱水分子数、肽链数),它们的关系为:当n个氨基酸缩合成一条肽链时,脱水分子数为,形成个肽键,即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1= n-1;当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时,肽键数=脱水分子数= n-m。 环肽,n个氨基酸缩合成一个环肽,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 n。 4、“四个原因”是指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有4个:(1)氨基酸分子的种类不同; (2)氨基酸分子的数量不同;(3)氨基酸分子的排列次序不同;(4)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5、“五大功能”是指蛋白质分子主要有5大功能(功能多样性是由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 (1)结构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人和动物的肌肉主要是蛋白质;(2)催化作用,如参与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的绝大多数酶;(少量为RNA)(3)运输作用,如细胞膜上的载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4)调节作用,例如部分激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都是蛋白质。(激素都有调节作用,但不一定都为蛋白质); (记忆)胰岛素只能注射原因: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酶水解,失去药效。 (5)免疫(包括细胞识别)作用,如抗体、受体、(糖蛋白)。 6.蛋白质必含元素C、H、O、N(可能含有S、Fe,均存在与R基上)。 7、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肉、蛋、奶和大豆制品。 8、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须从外界获取在体内不能合成的称为必需氨基酸。有8种(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婴儿9种(赖氨酸)。常以谷类(尤其玉米)为食的人群应补充赖氨酸。在体内由甲种氨基酸合成乙种氨基酸,可得乙为非必需氨基酸。 9、蛋白质、核酸是生物大分子,氨基酸、核苷酸为小分子。 10、脱水缩合形成二肽(),产物(二肽和水)。肽键()。双缩脲试剂(A质量浓度0.1g/ml的NaOH溶液,B质量浓度0.01g/ml 的CuSO2溶液)与肽键发生紫色显色反应(2个及以上) 11、多肽通常条件下为链状结构(做题时出现“通常或一般情况下”则不考虑环肽)。肽链盘曲折叠行程呢共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许多蛋白质有几条连,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二硫键、链间肽键)互相结合在一起。这些肽链不呈直线,也不在一个平面上。 12.胰岛素由两条肽链组成(最好记住),51个氨基酸。 13、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14、盐析是可逆的。变性是不可逆的。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盐都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应用:汞中毒后喝牛奶、高温杀菌、医用酒精消毒等)。吃熟鸡蛋更容易消化原因(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15、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 二. 归类分析1. 有关蛋白质中肽键数及脱下水分子数的计算 m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n条多肽链时,要脱下m-n个水分子,同时形成个m-n肽键,可用公式表示为:肽键数目=脱下的水分子数=水解时需要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m)-肽链条数(n) 例1. 血红蛋白分子有574个氨基酸,4条肽链,在形成此蛋白质分子时,脱下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分别是()分析:依据脱下的水分子数=肽键数目=氨基酸数-肽链条数,直接得到答案D. 570和570 2. 有关蛋白质中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目的计算 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时,原来的氨基和羧基已不存在,形成的多肽的一端是-NH2,另一端是—COOH,所以对于n条肽链的多肽,每1条肽链至少应有1个-NH2,1个—COOH,若还有-NH2或—COOH,则存在于R基中。 (1)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条数 例2. 某蛋白质分子由3条多肽链组成,内有肽键109个,则此分子中含有-NH2或—COOH的数目至少为:()分析:每1条多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并且分别位于这条肽链的两端。3条多肽链应至少含有3个氨基和3个羧基。答案为3、3。 (2)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条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例3. 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分析:1000个氨基酸中含有氨基1020个,羧基1050个,多出来的20个氨基或50个羧基存在于R基中,依蛋白质中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条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得到答案为C. 24、54。 3. 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脱下水的数目×18 - 二硫键数×2 例4. 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是128,某蛋白质分子由两条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该蛋白质的分子质量最接近于()分析:根据蛋白质中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可以推知氨基酸的数目为98+2=100,在此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数为98,答案为11036。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的教学设计 阳春市第一中学何方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把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 ①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②推断组织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大致含量 (2)能力: 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②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认真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善于反思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多,课堂容量大。 突破:面对全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材料仪器准备,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准备。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2、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 3、材料试剂多,任务繁重,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法学法 1、学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享交流。 2、教法:组织者,引导者,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 四、教学过程 1、实验动员,知识准备 教师:介绍有关实验原理和检测方法(见板书) 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讨论题见板书) 2、创设情景,任务驱动 提供一种水果组织(苹果),学生自带一样自己感兴趣的组织进行检测。

假设每个同学是一个营养师或检验员……如何准确检测出组织液各含哪种物质? 你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和试剂? 3、作出预测设计实验 (1)先预测,再检测。 (2)设计记录表格,记录预测和实测结果。 4、分组探究,自主学习 小组长:组织分工,材料仪器的分配和管理。 组员:对提供的一种组织液和自带的组织用相应试剂进行检测。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尝试分析其中有机物的种类,比较各种有机物的含量。 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再探究课题见板书) 教师:不直接解疑,鼓励设计实验进行再探究 5、成果交流,评价反思 实验反思:预测与实测相符? 小组间的异同? 存在问题? 教师公布答案,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1)实验纪录表格的设计、实验结果和推论 (2)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3)创新思维和能力 6、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讨论: 今天检测的生物材料中有机物的种类,含量一样吗?对你选择食物有什么启发? 依据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 1、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完整性”为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侧重科学方法教育。 2、注重培养自疑自析的能力,“教为了不教”。 3、发挥小组长的协助作用。 4、试剂用量的差异,影响对实验结果的推断。 5、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课时的安排矛盾。 板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一、实验原理()+()()

高中化学知识点—糖类油脂蛋白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糖类油脂蛋白质 1.糖类 [糖类的结构和组成] (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 [单糖——葡萄糖] (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 (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与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③能被H2还原: CH2OH-(CHOH)4-CHO + H 2CH2OH-(CHOH)4-CH2OH(己六醇) ④酯化反应: CH2OH-(CHOH)4-CHO+5CH3COOH CH2-(CH):--CHO(五乙酸葡萄糖酯) OOCCH3 (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二糖——蔗糖和麦芽糖]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分子结构特征分子中不含-CHO 分子中含有-CHO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比葡萄糖甜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不如蔗糖甜 化学性质①没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也不能与新 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②能水解: C12H22011+H20→C6H1206 (蔗糖) (葡萄糖) ~C6H1206 (果糖) ①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 Cu(OH)2悬浊液反应 ②能水解: C12H22011+H20→ (麦芽糖) 2C6H1206 (葡萄糖) 存在或制法存在于甘蔗、甜菜中2(C6H l005)。+nH2O→ (淀粉) nC l2H22011 (麦芽糖) 相互联系 ①都属于二糖,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蔗糖为非还原糖,而麦芽糖为还原糖 ③水解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还原新制的Cu(OH)2悬浊液 [食品添加剂] 功能品种 食用色素调节食品色泽,改善食品外观胡萝卜素(橙红色)、番茄红素(红色)、胭脂红酸(红色)、苋菜红(紫红色)、靛蓝(蓝色)、姜黄色素(黄色)、叶绿素(绿色)、柠檬黄(黄色) 食用香料赋予食品香味,引人愉悦花椒、茴香、桂皮、丁香油、柠檬油、水果香精 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改善口感糖精(其甜味是蔗糖的300倍~500 倍)、木糖醇(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 鲜味剂使食品呈现鲜味,引起食欲味精(谷氨酸钠) 防腐剂阻抑细菌繁殖,防止食物腐败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盐、丙酸钙 抗氧化剂抗氧化,阻止空气中的氧气使食物氧化变质抗坏血酸(维生素C)、维生素E、丁基羟基茴香醚

糖类油脂蛋白质知识总结

糖类油脂蛋白质知识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糖类油脂蛋白质单元知识总结1.糖类 2、油脂 3、蛋白质

【部分方程式】 1.612661262112212O H C O H C O H O H C +??→?+催化剂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2.612625106)(O H nC O nH O H C n ???→?+?稀硫酸 (淀粉) (葡萄糖) 3.↑+??→?252612622CO OH H C O H C 催化剂 (葡萄糖) 4、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5、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皂化 【规律总结】 一、实验室检验糖类水解产物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室中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常在无机酸(如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有葡萄糖生成,欲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生成,必须先加入NaOH 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进行检验,因为这两个反应都是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生的。 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能发生银镜反应。依据这一性质可以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已发生了水解和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如果淀粉还没有水解,其溶液中没有葡萄糖,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如果淀粉已完全水解,其溶液中没有淀粉,遇碘则不能变蓝色;如果淀粉仅部分水解,其溶液中有淀粉,还有葡萄糖,则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遇碘变成蓝色。 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银镜反应是检验有机物分子中是否存在醛基的反应。在中学化学中含有醛基的有机物有: (1)醛:如 、 、 等。 (2)甲酸和甲酸的酯:如 、 等。 (3)部分糖:如葡萄糖、麦芽糖等。 四、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常用的方法 (1)根据有机物的溶解性:通常是加入水振荡,观察其是否能溶于水。例如,用此法可鉴别乙酸(乙醇)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烷、甘油与油脂、硝基苯与混酸(浓42SO H 和 3 HNO 的混合物)等。 (2)依据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的分层情况,水在上层还是在下层。例如,用此法可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汽油、乙酸乙酯与溴苯等。 (3)依据有机物的燃烧情况:观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机物可燃,四氯化碳等与多数无机物不可燃);燃烧时黑烟的多少和火焰的明亮程度(可区分乙烷、乙烯和乙炔,己烷和苯,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等);燃烧时的气味(可鉴别聚乙烯、聚氯乙烯、蛋白质等)。 (4)依据有机物官能团的特性。思维方式为:官能团→性质→方法的选择。常见的试剂与方法见下表。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 m x-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x ma y18 - =…………………………………………② 或者x a r y18 3 - =…………………………………………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 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2a 。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注:+ 表示有影响 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 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 G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民勤三中闫小青 一、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变蓝色。因此,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二、实验材料、用具及试剂 1.材料: 梨匀浆,鸡蛋清(稀释10倍后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花生种子匀浆。 2.用具: 滴管、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烧杯、小量筒、三脚架、石棉网、火柴。 3.试剂:(1)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 4 溶液。 (2)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10 g NaOH加水至100 mL), 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 4溶液(1 g CuSO 4 加水至100 mL)。 (3)碘液 (4)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三、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①向试管内注入2 mL待测组织样液。 ②向试管内注入1 mL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 ④观察实验现象:如果待测组织样液中还原糖含量较高,可见溶液的变化为:浅蓝色→绿色→棕黄色→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①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 mL。 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 mL,摇匀;再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③观察实验现象。如果待测组织样液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观察到待测组织样液变成紫

糖类油脂蛋白质知识总结

糖类油脂蛋白质单元知识总结1.糖类 2、油脂 3、蛋白质

【部分方程式】 1.612661262112212O H C O H C O H O H C +??→?+催化剂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2.612625106)(O H nC O nH O H C n ???→?+?稀硫酸 (淀粉) (葡萄糖) 3.↑+??→?252612622CO OH H C O H C 催化剂 (葡萄糖) 4、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5、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皂化 【规律总结】 一、实验室检验糖类水解产物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室中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常在无机酸(如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有葡萄糖生成,欲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生成,必须先加入NaOH 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进行检验,因为这两个反应都是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生的。 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能发生银镜反应。依据这一性质可以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已发生了水解和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如果淀粉还没有水解,其溶液中没有葡萄糖,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如果淀粉已完全水解,其溶液中没有淀粉,遇碘则不能变蓝色;如果淀粉仅部分水解,其溶液中有淀粉,还有葡萄糖,则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遇碘变成蓝色。 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银镜反应是检验有机物分子中是否存在醛基的反应。在中学化学中含有醛基的有机物有: (1)醛:如 、 、 等。 (2)甲酸和甲酸的酯:如 、 等。 (3)部分糖:如葡萄糖、麦芽糖等。 四、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常用的方法 (1)根据有机物的溶解性:通常是加入水振荡,观察其是否能溶于水。例如,用此法可鉴别乙酸(乙醇)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烷、甘油与油脂、硝基苯与混酸(浓42SO H 和3HNO 的混合物)等。 (2)依据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的分层情况,水在上层还是在下层。例如,用此法可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汽油、乙酸乙酯与溴苯等。 (3)依据有机物的燃烧情况:观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机物可燃,四氯化碳等与多数无机物不可燃);燃烧时黑烟的多少和火焰的明亮程度(可区分乙烷、乙烯和乙炔,己烷和苯,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等);燃烧时的气味(可鉴别聚乙烯、聚氯乙烯、蛋白质等)。 (4)依据有机物官能团的特性。思维方式为:官能团→性质→方法的选择。常见的试剂与方法见下表。

蛋白质、糖类、脂质与人体健康

题目:蛋白质、糖类、脂质与人体健康学科:高中生物 作者:张小娟 单位:康乐县第一中学

目录 一、摘要 二、蛋白质、糖类、脂质与人体健康 1、蛋白质与健康 2、糖类与健康 3、脂质与健康 三、总结 四、参考文献

【摘要】蛋白质、糖类和脂质以其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而逐渐受到人们越来越多关注。据估计生物技术可以利用三大物质给人类创造数千亿美元的收入,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三大物质挽救了数亿人的生命。人类的生活条件也因生物技术的使用而大有改善。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大国,生物技术对保证国民的身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三大物质与人体健康又有哪些联系呢 关键词:生物技术、蛋白质、糖类、脂质、人体健康 蛋白质、糖类、脂质与人体健康 1、生物技术中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1)蛋白质的定义及概述 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旧称“朊”。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每一条多肽链二十~数百个氨基酸残基不等;各种氨基酸残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由对应基因所编码。除了遗传密码所编码的20种“标准”氨基酸,

在蛋白质中,某些氨基酸残基还可以被翻译后修饰而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从而对蛋白质进行激活或调控。多个蛋白质可以通过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折叠或螺旋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发挥某一特定功能。产生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质量的%,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8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被食入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吸收后在体内主要用于重新按一定比例组合成人体蛋白质,同时新的蛋白质又在不断代谢与分解,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食物蛋白质的质和量、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关系到人体蛋白质合成的量,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孕产妇的优生优育、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都与膳食中蛋白质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构成蛋白质的身体。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所以说饮食造就人本身。可见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把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 ①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②推断组织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大致含量 (2)能力: 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②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认真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善于反思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多,课堂容量大。 突破:面对全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材料仪器准备,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准备。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2、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 3、材料试剂多,任务繁重,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法学法 1、学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享交流。 2、教法:组织者,引导者,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 四、教学过程 1、实验动员,知识准备 教师:介绍有关实验原理和检测方法(见板书) 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讨论题见板书) 2、创设情景,任务驱动 提供ABCD四种未知组织液,(梨汁、马铃薯匀浆、豆浆、花生种子匀浆)

糖类油脂蛋白质营养物质带答案解析

人类的营养物质 解读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对人类的营养物质的要求是: 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提示知识要点 1.糖类的性质:主要是醛基的性质,即加成(还原)和氧化;多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单糖。 2.油脂的性质: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3.蛋白质的性质:两性,能与酸或碱反应;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氨基酸。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是α—氨基酸。 (本卷分A、B卷,每卷各50分) A卷:基础在线 1.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 A.橡胶 B.蛋白质 C.尼龙 D.纤维素 2.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 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3.生命起源的研究是世界性科技领城的一大课题。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层次是产生了与硝基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的物质,这类物质是 A.醇 B.羟酸 C.氨基酸 D.糖 4.面粉的生产车间必须严禁吸烟,主要的目的是() A.避免烟尘杂入面粉 B.保护工人健康 C.防止污染环境 D.防止发生爆炸 5.用石灰水保存鲜蛋是一种化学保鲜法。石灰水能保存鲜蛋的原理是() ①石灰水具有强碱性,杀菌能力强② Ca(OH)2能与鲜蛋呼出的C02反应,生成CaCO3薄膜,起保护作用③石灰水是电解质溶液,能使蛋白质凝聚④石灰水能渗入蛋内中和酸性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喷水溶液法”是最近日本科学家研制出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30~50cm处形成一个厚0.5cm的隔水层,即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不正确的说法是 A.单体的结构式为CH2=CH—COOR 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没有固定的溶沸点 7.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糯米中的淀粉可以酿酒 B.将米饭在嘴中咀嚼时有甜味,是因为全部水解成了葡萄糖 C.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 D.未成熟的苹果遇碘水会变蓝 8、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四种物质,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A.淀粉溶液乙醇苯四氯化碳 B.乙烯乙烷乙炔丙烯 C.甲酸乙酸甲酸钠乙醛 D.苯酚溴苯苯乙烯甲苯 9.下列物质经过彻底水解后,其产物是两种糖的是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加热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目的: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 沉淀。如: 葡萄糖+ Cu ( OH ) 2 葡萄糖酸 + Cu 2O↓(砖红色)+ H 2O ,即Cu ( OH ) 2被还原成Cu 2O ,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 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 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材料 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四、实验试剂 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 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 mL CuSO 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包括A 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 溶液和B 液:质量浓度为0.01g/ mL CuSO 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 五、方法步骤: (一)可溶性糖的鉴定

高三化学糖类油脂蛋白质知识总结

糖类油脂蛋白质单元知识总结 【知识体系】 1.糖类 油脂 蛋白质

【规律总结】 一、实验室检验糖类水解产物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室中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常在无机酸(如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有葡萄糖生成,欲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生成,必须先加入NaOH 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进行检验,因为这两个反应都是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生的。 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能发生银镜反应。依据这一性质可以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已发生了水解和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如果淀粉还没有水解,其溶液中没有葡萄糖,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如果淀粉已完全水解,其溶液中没有淀粉,遇碘则不能变蓝色;如果淀粉仅部分水解,其溶液中有淀粉,还有葡萄糖,则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遇碘变成蓝色。 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银镜反应是检验有机物分子中是否存在醛基的反应。在中学化学中含有醛基的有机物有: (1)醛:如 、 、 等。 (2)甲酸和甲酸的酯:如 、 等。 (3)部分糖:如葡萄糖、麦芽糖等。 四、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常用的方法 (1)根据有机物的溶解性:通常是加入水振荡,观察其是否能溶于水。例如,用此法可鉴别乙酸(乙醇)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烷、甘油与油脂、硝基苯与混酸(浓42SO H 和3HNO 的混合物)等。 (2)依据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的分层情况,水在上层还是在下层。例如,用此法可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汽油、乙酸乙酯与溴苯等。 (3)依据有机物的燃烧情况:观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机物可燃,四氯化碳等与多数无机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糖类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知识点难点重点考点汇总高考复习必备

第4章 糖类 油脂 氨基酸和蛋白质 有机合成及其应用 考 纲 要 求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了解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5.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的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6.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知识梳理】 一、糖类 1.糖类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组成:主要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的通式为Cn(H2O)m ,所以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 (3)分类。 2.单糖——葡萄糖与果糖: (1)组成和分子结构。 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类别 葡萄糖 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 多羟基醛 果糖 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 多羟基酮 (2)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 a.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人体内催化氧化的化式为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 (l) 很多摩尔单糖 2~10摩尔单糖

糖类油脂蛋白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谷城县第二中学韩志涛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因此,本章的知识与生产和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提高科学素质,丰富生活常识,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 从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看:本章是烃的衍生物有关知识的延续和发展,即从单官能团的物质延续和发展到多官能团的物质,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高分子。同时本章又是第八章的前期知识准备,通过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的学习,为学习合成高分子作好铺垫。 第一节葡萄糖蔗糖 教学目标 1、了解糖类的组成与结构特征;2、掌握葡萄糖的结构、性质及用途;3、掌握蔗糖与麦芽糖的性质及用途;4、了解食品添加剂与人体健康;5、密切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葡萄糖、蔗糖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性质 教学过程: [回忆]人类的食物可分为几类?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一类?(糖类、脂类、蛋白质) [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糖类,碳水化合物的名称的由来,为什么人们开始将这类物质称为碳水化合物。 糖类 首先学习糖类,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说到糖就认为是甜的,其实不然,如粮食、纸张、棉花等均属于糖类。而甜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糖,如:糖精,其甜度是蔗糖的400倍左右,不属于糖类。 糖类的定义 具有多烃基醛结构、多烃基酮结构或者能够水解生成多烃基醛结构或多烃基酮结构的物质叫糖类。由于糖类物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且分子中H、O原子个数比大多数为2:1,可用通式Cn(H2O)m表示,因此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 说明:通式中的n、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式只反应出大多数糖的组成,不反应它们的结构特点,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糖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并不是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 (2)有些碳水化合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并不是2:1。如鼠李糖(C6H12O5)。 (3)有些符合Cn(H2O)m通式的物质并不是糖类。如:甲醛(HCHO)、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CHOOCH3)。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只是习惯叫法,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讨论]1、糖中是否含有碳单质与水?2、是不是所有的糖都符合通式Cm(H2O)n?3、是不是符合上述通式都是糖?举例说明? 糖的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n n O H C O H C O H C O H C O H C O H C ) ( ) ( 5 10 6 5 10 6 11 22 12 11 22 12 6 12 6 6 12 6 纤维素 淀粉 多糖 麦芽糖 蔗糖 低聚糖中重点掌握二糖 果糖 葡萄糖 单糖 糖 注:低聚糖:2—10个单糖;高聚糖:10个单糖以上。 单糖 定义: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为单糖,单糖中最简单的是葡萄糖。 一、葡萄糖 1、葡萄糖的组成和结构 组成:C6H12O6 结构: 葡萄糖为多羟基醛 2、葡萄糖的物理性质:葡萄糖是无色(或白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讨论1]根据葡萄糖的结构,葡萄糖属于哪类物质? CH2CH OH CH OH CH OH CH OH CHO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教案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存在及来源。 2. 探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典型化学性质,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 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分子结构的解析、比较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 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从实验现象到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典型性质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 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典型性质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 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结合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 象与化学本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以致用的辩证认识。 教学重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教学难点:1.葡萄糖与弱氧化剂氢氧化铜的反应。 2.油脂的水解反应。 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它们的分子结构都比较复杂,然而结构决定性质,那它们有什么样的性质,我们又该如何去鉴别它们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究。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实验3—5】

(1)葡萄糖的特征反应:在碱性、加热的条件下: ①葡萄糖△ 新制??????→?2Cu(OH)砖红色沉淀 ②葡萄糖△银氨溶液 ????→?光亮的银镜 应用:上述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2)淀粉的特征反应: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遇到I 2单质才变蓝 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I -、IO -3等不变色。 ) 应用: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I 2)的存在。 (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①颜色(显色)反应:(含有本环结构的蛋白质) 蛋白质????→?3HNO 浓变黄色 ②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应用:上述练反应常用于鉴别蛋白质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糖类的水解反应: 【实验3—6】 ①水解反应: C 12H 22O 11+H 2O ????→? 催化剂C 6H 12O 6 + C 6H 12O 6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检测生物组织屮的糖类、脂肪和蛋口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钟达宁韶关市韶关南雄市黄坑中学 课题:《检测生物组织屮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高屮牛物人教版必修一)环节一: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是几种化学试剂和物质颜色反应特征;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屮的糖类、脂肪和蛋片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纟H.实验,跟同学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团结协力共同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稈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参与学习,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认同生命的物质性,了解健康的饮食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分工合作的精神。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屮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从而将有关有机化合物鉴定出来。 1.检测生物组织屮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还原糖一坯迖创------- ?(加热)先浅蓝再棕色最后是砖红色 沁匚橘黄色 苏丹用染液『红色 双缩腺试剂 蛋白质------------ ?紫色(因为有肽键) 环节二:复习准备实验的基本要求 通读实验手册,明白三种物质的检测方法和原理。 环节三:老师讲解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按我们的计划开始做《检测生物组织屮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根据课前制定的实验方案,分15个小组实验。先做验证实验:蛋白质、还原糖、淀粉和脂肪的检测,然后选取老师提供的待测物质探究这些物质里的主要成分,待测物质有豆浆、花生浆、马铃薯匀浆、新鲜猪肝匀浆、苹果汁、雪梨汁、橘子汁,每种物质都要探究主要含有糖类还是含有脂肪还是含有还原糖。同学们同吋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配置菲林试剂的吋候要注意用量,配好的斐林试剂不是全部倒入验证还原糖试剂里;为了节约能源,水浴加热的热水,到老师讲台取用己经烧好的热水,再加热。注意颜色的变化过程。 第二、验证脂肪的吋候,滴加了A液后、必须震荡,才能滴加B液; 第三、注意药品不能随意混用,尤其是滴管是专用的; 第四、先做验证实验,再做探究实验; 第五、实验完成后,废液必须统一倒入指定的废液回收瓶,并清洗好仪器;

【化学】高中知识点规律大全(13)——《糖类-油脂-蛋白质》

【化学】高中知识点规律大全(13)——《糖类-油脂-蛋白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糖类油脂蛋白质 1.糖类 [糖类的结构和组成] (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 2 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 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 6H 12 O 5 ;反之,符 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 CH 2O、乙酸C 2 H 4 O 2 等. [单糖——葡萄糖] (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 (2)结构:分子式为C 6H 12 O 6 (与甲醛、乙酸、乙酸 乙酯等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 2 O),其结构简式 为:CH 2OH-(CHOH) 4 -CHO,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Cu(OH) 2 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③能被H 2 还原: CH 2OH-(CHOH) 4 -CHO + H 2 CH 2 OH-(CHOH) 4 - CH 2 OH(己六醇) ④酯化反应: CH 2OH-(CHOH) 4 -CHO+5CH 3 COOH CH2- (CH):--CHO(五乙酸葡萄糖酯) OOCCH 3 (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二糖——蔗糖和麦芽糖] 蔗糖(C 12H 22 O 11 ) 麦芽糖(C 12 H 22 O 11 ) 分子 结构 分子中不含-CHO 分子中含有-CHO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