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低视力康复目标和计划

低视力康复目标和计划

低视力康复目标和计划

一、提高视觉感知能力

矫正屈光不正:通过配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低视力患者的屈光不正,提高视觉清晰度。

视觉训练:进行有针对性的视觉训练,包括视觉敏锐度训练、对比度感知训练等,以提高视觉感知能力。

二、增强视觉运动协调能力

眼球运动训练:通过眼球运动训练,增强眼球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视觉追踪和注视能力。

平衡训练:进行平衡训练,提高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以适应日常生活中不同的身体姿势和动作。

三、提升视觉认知理解能力

认知训练:进行认知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等能力,以提高低视力患者的认知理解能力。

阅读训练:通过阅读训练,提高低视力患者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

四、优化视觉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训练:进行环境适应训练,包括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标志、物品等,以提高低视力患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照明改善:通过改善室内和室外照明条件,提高低视力患者在不同环境中的可视度和识别能力。

五、加强社会适应性训练

社交技能培训:进行社交技能培训,提高低视力患者的社交自信心和沟通能力,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辅助器具使用:教授低视力患者使用各种辅助器具,如助视器、阅读器等,以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六、增强独立生活能力

生活技能培训:进行生活技能培训,包括烹饪、清洁、购物等日常生活技能,以增强低视力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教育,教授低视力患者如何预防意外事故和应对紧急情况,确保他们的生活安全。

七、提高学习和工作能力

学习技能培训:进行学习技能培训,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策略等,以提高低视力患者的学习效率。

求职技能培训:为低视力患者提供求职技能培训,包括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以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八、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辅导: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低视力患者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乐观心态。

团体活动:组织低视力患者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如健身、绘画、手工等,以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发展。

低视力康复目标和计划

低视力康复目标和计划 一、提高视觉感知能力 矫正屈光不正:通过配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低视力患者的屈光不正,提高视觉清晰度。 视觉训练:进行有针对性的视觉训练,包括视觉敏锐度训练、对比度感知训练等,以提高视觉感知能力。 二、增强视觉运动协调能力 眼球运动训练:通过眼球运动训练,增强眼球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视觉追踪和注视能力。 平衡训练:进行平衡训练,提高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以适应日常生活中不同的身体姿势和动作。 三、提升视觉认知理解能力 认知训练:进行认知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等能力,以提高低视力患者的认知理解能力。 阅读训练:通过阅读训练,提高低视力患者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 四、优化视觉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训练:进行环境适应训练,包括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标志、物品等,以提高低视力患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照明改善:通过改善室内和室外照明条件,提高低视力患者在不同环境中的可视度和识别能力。 五、加强社会适应性训练

社交技能培训:进行社交技能培训,提高低视力患者的社交自信心和沟通能力,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辅助器具使用:教授低视力患者使用各种辅助器具,如助视器、阅读器等,以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六、增强独立生活能力 生活技能培训:进行生活技能培训,包括烹饪、清洁、购物等日常生活技能,以增强低视力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教育,教授低视力患者如何预防意外事故和应对紧急情况,确保他们的生活安全。 七、提高学习和工作能力 学习技能培训:进行学习技能培训,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策略等,以提高低视力患者的学习效率。 求职技能培训:为低视力患者提供求职技能培训,包括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以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八、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辅导: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低视力患者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乐观心态。 团体活动:组织低视力患者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如健身、绘画、手工等,以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发展。

低视力康复 定向行走精编版

低视力康复 一、低视力的概念 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3,称为低视力。 低视力属于用手术、药物治疗或常规屈光矫正无法改善的视力功能障碍,但非盲目。它包括视力视野和对比度敏感度下降等多方面现象。低视力的病因很多,先天性或后天性眼部疾病,如先天性眼组织异常或缺损、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眼白化症、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糖尿病性眼底病、高度近视、老年性白内障术后不植入人工晶体等都可以导致低视力。 二、低视力康复的主要方法 低视力康复的主要方法是, 配用适合的助视器,同时进行相应的训练。 常用的助视器有两大类:一类是非光学助视器(太阳帽、照明灯、阅读裂口器、大字印刷品等);一类是光学助视器,如眼镜式助视器、望远镜、放大镜(手持式、立式)等。助视器是通过放大作用增加物体的形象,来刺激患者更多的视觉细胞,给大脑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其更容易识别物体。 低视力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低视力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助视器使用训练和配用助视器后的功能性训练,后者的对象指学龄及学龄前的儿童。视觉发育不能自然产生,以正常小孩视觉发育为例,婴儿出生后虽已具备视觉,但其功能是不完善的,而视觉的发育是在不断“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如不“看”,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同样,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后,也就要不断地训练“看”。上述训练工作由验光配镜人员或特教老师承担。低视力者可以去当地医院眼科低视力门诊或定点眼镜店,进行助视器的验光配镜和训练。 三、残联在低视力康复工作中的职责 低视力康复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涉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残联、卫生部门、特教部门、眼镜行业及家庭等,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协同完成。残联在 低视力康复工作中的职责是: (一)协调相关部门,制订本地低视力康复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下达任务, 落实配套经费,组织实施。 (二)理顺各方面关系,建立工作网络,形成工作合力。 (三)掌握低视力人群康复需求情况,有计划地组织患者到医院眼科低视 力门诊、定点眼镜店、盲校等进行检查诊断、验光配镜和训练。

视觉功能训练.

视觉功能训练 正确指导助视器的使用也是低视力患者获得视力康复的关键因素,只给以助视器而未经训练的患者成功率不足50%。对于每个低视力患者,都应制定一个适合于患者本人情况的训练计划。在训练开始之前,指导者首先应该熟悉以下基本情况:低视力患者的眼科诊断、视力、视野、对比敏感度等视功能情况。助视器的特殊功能、优缺点及光学原理等。低视力患者使用助视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与要求。 训练的房间应该安静、简单、整洁,可以利用人工或自然照明。墙壁应该为浅色,地面为多深色,以使对比度良好。在墙壁上应挂有色彩明显的目标或图片,原则是低视患者裸眼看它们时,只能看到一个大概情况,如要看清则需使用助视器。室内应有桌椅,以便低视力患者开始训练时,用它们支撑住患者的肘部。训练的原则是先简单后复杂,训练的目标应该是先静止后活动。低视力患者可能需要放大倍数较大的助视器,但在开始训练时应该用低倍助视器,训练用的目标也应该大一些,这是一种由易到难的训练原则。低视力患者在训练中使用的物件大小、形状、离患者的距离,物件位置的高低及角度,质地给构,反光情况(颜色、饱和度及亮度),物件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度,以及患者对此物件是否熟悉等,指导者都应仔细考虑,也应遵循逐渐变复杂这一进程。在训练初期,时间要短一些,以防止患者感到视力或身体疲劳,影响训练效果。受训练的低视力患者,首先应该在室内训练,然后再到室外训练。如果患者用眼去固定或寻找一个物体有困难,可以用带声响的物品代替,如收音机、带嘀嗒声的钟和玩具等,以使听觉与视觉互相联系与补充。 在门诊或康复点进行训练时,如低视力患者使用某种助视器感到不满意,可以随时更换其他助视器。如果助视器使用失败,或患者拒绝使用,可预约复诊再次试用。在家中或学校内亦可进行训练。在低视力门诊得到初步训练以后,患者再回到家或学校中进一步训练,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指导者应该与患者家属及教师共同讨论低视力患者的视功能情况、助视器的性能及应用方法等,指导者需要与家庭及学校合作,建立一个适合于低视力患者的训练场所,如适合于患者的照明、桌椅及其他简单设施等。 在助视器的辅助下进行功能性视力的训练,包括近用训练和远用训练两项内容,每项内容又包括固定注视、定位注视、视觉跟踪、视觉追踪、视觉搜寻、视觉辨认、视觉记忆等各项内容,开始时可使用视觉训练图谱进行训练,之后逐渐过渡到日常生活中的训练。 (1)目标定位与注视训练:训练患者集中看一个目标的能力。帮助患者学会注视某一目标,使要看的物体进入视觉最清晰的区域,以便更清晰地看清物体。 而后把视力固定注视在物体上,并学会向不同的方向注视。有中心暗点或岛状视野的要注意练习旁中心注视。学会使用助视器调焦,并反复训练直到熟练。 (2)视觉辨认训练:帮助患者识别颜色,辨认物体形态,利于巩固和提高注视技能。在训练中主要指导患者观看事物,识别图形,模仿训练,对物体的位置的远近、大小、色彩深浅和灯光明暗进行对比训练。 (3)视觉追踪训练:是指追踪物体能力的训练,是阅读和书写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视觉技巧。可以训练眼追随弧线线条的能力,线条由粗到细,由简单到

视力康复训练

视力康复训练 在完成了助视器的验配之后,患者就可以开始进行低视力康复训练了。 低视力康复不同于一般的医疗康复。低视力康复训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眼科医生、患者、职业康复人员、患者家庭成员及社会工作者等多方面的参与与协作。因此,低视力康复是一个团队工作。 低视力康复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必须使患者成为这个工作团队中的一个成员,而且是最重要的成员。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低视力康复就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需要清晰地理解,单纯器具治疗本身并不能够解决低视力患者康复的所有问题;低视力康复医生需要帮助患者清楚地了解和面对自己的视功能状态,帮助患者正确掌握器具的使用方法,通过培训和反复实践,建立患者在低视力状况下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不同的人群,低视力的康复训练可能有很多不同。老年低视力者的康复训练需要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定向和活动的训练、助视器的使用与保养。低视力儿童的康复训练还要包括视觉训练、听觉、触觉或触-运动知觉、嗅觉与味觉、自我照顾或独立生活能力、运动发育等方面的训练。 在低视力康复中,学习和习惯使用助视器是很重要的一步。当患者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使用这些器具的时候,这些器具的使用就成为患者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器具的价值才可以得到体现,患者的生活也将因而变得更为独立、自由和舒适。 技术康复或器具康复是低视力康复的重要内容,但却不是全部内容。器具康复只是整个康复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低视力康复的目标是帮助低视力患者在心理、身体、社会、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获得一定程度的功能或功能改善,使患者能够更加主动和独立地生活。 一个完整的视力康复计划可能至少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医学康复 心理康复 功能康复

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

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 低视力儿童是指视力低于正常范围的儿童,他们在视觉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面存在困难。低视力儿童的视力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眼球结构异常、视觉皮层发育不良等。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能力。因此,低视力儿童需要接受康复训练来改善他们的视力和适应能力。 低视力儿童的康复训练旨在通过增强他们的视觉功能和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学习。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视觉训练、感知训练、运动协调训练等。 视觉训练是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视觉训练,可以激发低视力儿童的视觉神经系统,促进视觉皮层发育。视觉训练包括眼球运动训练、视觉追踪训练、视觉注意力训练等。通过这些训练,低视力儿童可以增强眼球肌肉的协调性,提高眼球运动的准确性,增强对运动物体的识别和跟踪能力,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感知训练也是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感知训练旨在通过刺激低视力儿童的感知系统,提高他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感知训练包括触觉训练、听觉训练、嗅觉训练等。通过这些训练,低视力儿童可以增强触觉、听觉和嗅觉的灵敏度,提高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运动协调训练也是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运动协调

训练旨在通过锻炼低视力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运动协调训练包括平衡训练、运动技能训练等。通过这些训练,低视力儿童可以增强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性,提高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和灵活性。 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需要专业的康复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康复师会根据低视力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并指导儿童进行训练。家长也需要积极配合康复师的指导,帮助孩子进行训练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低视力儿童的视力和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显著提高。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自信心和独立性。同时,康复训练也有助于预防低视力引起的其他并发症,提高儿童的整体发展水平。 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视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视觉训练、感知训练和运动协调训练等内容,低视力儿童可以得到全面的康复和发展。康复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是康复训练取得成功的关键。让我们一起为低视力儿童提供更好的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生活和未来。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通用12篇)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通用12篇)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篇1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实干兴南,以“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为宗旨,坚持抓重点,带全面的方针,以解决残疾人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做好残疾人工作。 一、重点工作 (一)保质保量完成20__年1月1日零时开始的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 (二)落实__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新建项目,争取在年内完成施工建设。 (三)重点打造1—2个综合性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为残疾人的培训、就业等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二、常规各项业务工作 (一)康复工作。一是为适应残疾人日益增加的康复需求,充分利用扩建后的设备设施,做好残疾人机构康复工作。二是巩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成果,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既建康复中心、站、室作用,逐步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相应的康复服务。进一步扩大康复面,逐步形成人人享有康复。继续做好残疾筛查、康复治疗服务、康复训练、康复知识普及和转介服务等基础性工作。三是继续做好常规的康复工作,完成上级残联分配的各项康复工作任务。四是做好残疾人用品用具配发补助和供应服务工作,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便利。 (二)就业培训工作。一是重点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全省联网审核,使征收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二是稳定做好目前就业工作的方式方法,继续坚持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突出亮点,安排残疾人就业,大力推进残疾人多渠道就业。、三是加强对各类残疾人的就业培训,完善6

低视力康复流程

低视力康复流程 引言: 低视力是一种视力损害,使人们无法正常看清细小的物体或者远处的物体。为了帮助低视力患者提高视力并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低视力康复流程被广泛应用。本文将介绍低视力康复的流程和一些常见的康复方法。 一、初步评估 低视力康复的第一步是进行初步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睛检查,包括视力测量、眼底检查和视野测试。通过这些测试,医生可以确定患者的视力损害程度和类型,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二、康复目标制定 根据初步评估的结果,医生和患者一起制定康复目标。康复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行和可量化的。例如,目标可以是提高患者的阅读能力,增加其日常生活的独立性,或者改善其社交交往能力。 三、辅助视觉设备的使用 低视力患者可以通过使用辅助视觉设备来改善他们的视力。常见的辅助视觉设备包括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放大电视器和计算机辅助设备等。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患者看清楚细小的物体、远处的物体以及提供更大的视野范围。

四、视觉训练 视觉训练是低视力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视觉训练,患者可以学习如何更好地利用残存的视觉功能。训练项目可以包括眼球运动训练、视觉注意力训练、视觉定位和追踪训练等。这些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视觉感知和空间定位能力。 五、生活技能培训 低视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些困难,生活技能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活技能培训可以包括如何正确使用辅助视觉设备、如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煮饭、洗衣服等)、如何安全行走和如何管理药物等。 六、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 低视力患者常常会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为了帮助患者应对这些问题,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支持可以来自于家人、朋友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与他人分享经历和感受,患者可以减轻压力,增强内心的抗压能力。 七、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 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是低视力康复的关键环节。患者应该了解自己的疾病和治疗情况,并学习如何自我管理和照顾自己的眼睛。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康复教育课程、阅读相关资料和参与康复社区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支持。

残疾人康复训练

残疾人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内容: 一、视力: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低视力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社会适应训练等。 二、听力语言:听觉语言能力训练、语言矫治、双语训练、手语指导等。 三、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生活自理训练、社会适应训练等。 四、智力:运动能力训练、感知能力训练、认知能力训练等。 五、精神:社会适应训练、作业训练、娱(体)疗等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一、视力残疾的有关概念 1.视力残疾的定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 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康复基本知识 2.视力残疾的分级(此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 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 盲一级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5度二级≥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低视力三级≥0.05~<0.1 四级≥0.1~<0.3 二、什么是定向与行走 1.定向:是指个人运用感觉信息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以及确认自己与其他物体之间关系、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的心理过程。 2.行走:是个人在定向的基础上依靠肢体在环境中空间位置的变化移动即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3.定向通常与行走密切相关 因为定向的主要目的即为行走服务,定向是行走的前提,是行走方向性、正确性的根本保证,没有定向的行走是典型的“瞎撞”,所以,定向也为行走服务;但是如果没有行走,定向得再精确个体也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行走也通常是定向的目的之一,二者相辅相成。 4.定向行走目的 使学员形成正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初步掌握定向行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基本做到在室内、学校、常用公共交通设施等环境中安全、有效、自然、独立地行走。 三、视力残疾人学习定向行走的必要性 行走的基础是定向。而对视力残疾人而言,独立行走对促进个体的发展意义除了上述意义之外,还具有特别的意义: 1.心理方面:促进其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促进其他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拓展个体活动范围及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使其获得更多的信息;形成个体的自尊与自信心。 2.身体方面:促进其身体各方面机能的发育、发展,强化身体的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社会化方面:为其创造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促进个人的社会学习,丰富其的社会阅历,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其将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日常生活技能方面:促进并改进个人的日常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5.此外,定向行走对视力残疾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也意义重大:只有自己能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奉献于社会。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7篇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7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篇1 结合“十二五”工作任务,康复部仍有很多工作亟待完善,20xx 年具体计划如下: 一、做好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服务 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是康复部工作的重点,继续认真落实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各项工作,在XX市残疾儿童康复的相关文件指引下,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包括康复训练项目、人工耳蜗手术补贴和保缴费等各项工作。 做好20xx-20xx年公益金项目的申请、评估、转介和结算工作。自20xx年,市残联公益金项目由各区实施完成,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按照文件精神,确保预报名的残疾儿童享受此项服务。 二、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1、在大康复理念的指导下,与就业、教育、职康等服务内容相融合,学习“龙岗模式”,以街道社区为阵地、家庭为依托,以专业评估转介和康复咨询服务为纽带,将各项康复服务全方位下沉社区,满足残疾人个性化需求。 2、通过社区康复工作自查自评,发现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不够、场地局限等问题突出,康复部将在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区残联的支持下,寻求资源解决困难,为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上的保证。 3、构建社区康复服务网络新平台。在“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基础上,构建社区筛查与诊断、转介服务、档案服务、康复治疗与训练、辅具适配、职业康复、教育康复、托养服务、心理辅导、家长培训和社区宣传的新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

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

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 低视力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力受损的儿童。这些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无法正常看清黑板上的字、无法阅读书报、无法参与运动等。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和疗法,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残存的视觉能力,提高他们的视觉功能和生活技能。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视觉训练是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的核心。通过一系列的视觉训练活动,如眼球运动训练、视觉注意力训练、眼球协调训练等,可以帮助低视力儿童改善眼球运动和眼球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视觉注意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视觉功能训练也是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一系列的视觉功能训练活动,如视觉辨认训练、视觉空间训练、视觉记忆训练等,可以帮助低视力儿童提高视觉辨认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辅助设备的使用也是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的重要手段。例如,放大镜、视觉辅助器具、电子助视器等可以帮助低视力儿童更好地进行阅读、写作和观看远处物体等活动。这些辅助设备的使用可以弥补他们视力受损的缺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还包括生活技能训练和心理支持。通过生活技能训练,可以帮助低视力儿童学会独立生活的基本技能,如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等。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克服困难。 在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中,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和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与康复师密切合作,了解孩子的康复进展,给予必要的关注和鼓励。学校应该提供适应低视力儿童学习的环境和教学资源,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视觉功能和生活能力至关重要。通过视觉训练、视觉功能训练、辅助设备的使用、生活技能训练和心理支持等多种手段,可以帮助低视力儿童克服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和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低视力儿童能够享有平等的教育和生活权益。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13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1 为适应“xxxx”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工作机制,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切实做好残疾人的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个残疾人都得到康复与服务,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社区康复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社区康复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动员社区力量,使残疾人在家庭和社区得到康复训练和服务的一种康复形式。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就近就地的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能力,逐步建立“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工作机制。 二、工作目标 1、采取措施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区建设。 2、实施贫困精神病免费服药活动。 3、组织开展贫困残疾儿童调查及救助工作。 三、工作方式 社区康复主要一个街道康复指导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康复服务站为主,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家庭康复站。 四、实施工作 1、视力残疾人康复工作: (1)20xxxx年完成3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对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手术,对低收入白内障实施救助; (2)帮助对低视力患者配戴助视器,对贫困低视力患者实施救助; (3)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年度组织9名盲人及志愿者进行定

向行走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按要求帮助学习和掌握技能,并进行阶段性的测试。 2、肢体残疾人康复:依托社区康复服务站、社区卫生机构、社区老年人代养机构康复设施,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积极推进家庭康复站建设。 3、精神病康复:根据区残联要求,联合区卫生医院《市南区贫困精神病人实施方案》,使全区贫困精神病都能得到救助。积极做好社区内的精神病人的监护及治疗后的回访工作。 五、人员培训 制定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计划,组织各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的专家进行授课,按照《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20xx—20xx)》实施细则关于对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课时的要求进行培训。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推进各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完善社区康复服务站的建设,满足社区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2 今年,我县医政工作将结合我县医疗卫生能力现实状况,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核心;以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医疗服务体系为基础;以规范医院管理、强化医院监督为抓手;以缓解人民群众关注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为目标,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全面完成各项医政工作任务。 一、依法行政,严格医疗服务要素准入和管理 (一)加强医疗机构审批和日常监管。按照《长沙县“十二五”区域卫生规划》的内容,结合我县医疗卫生能力现实状况,严格进行医疗机构设置审批。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审批权限和程序,加强医疗机构执业注册、登记管理工作,继续施行医疗机构档案和信息化管理。 (二)加强人员准入和执业行为管理。认真贯彻实施《执业医师法》和《护士条例》,依法严格规范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的执业资格注册。 (三)加强医疗机构的技术准入。依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加强全县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及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

关于社区康复工作计划4篇

关于社区康复工作计划4篇 社区康复工作计划篇1 ____年是“____”规划实施的第三年,也是世界瞩目的奥运年,同时也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就近服务,为了做好今年残疾人康复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和服务面,确保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 二目标和任务 1采取多种形式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使他们得到就近服务。 2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发放残疾用品用具。 3为视力残疾人配用助试器,为视力残疾人进行功能训练。 4组织好“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康复知识。 三主要措施 1提高我们康复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2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3入户走访了解调查,切合每位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指导康复,转借康复,心理康复。

4利用“爱耳日“,“全国助残日”等重大节日,采取上街宣传,发放材料,板报,组织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义,普及康复知识和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全民的康复意识。 社区康复工作计划篇2 为推动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深入开展,密切联系残疾人,切实为残疾人服务,为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使残疾人享受党和政府规定的有关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扶残助残康复工作,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特制定下例康复工作计划: 一、掌握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及康复医疗、家庭病床、双向转诊和健康指导等基本需求,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二、对各类残疾人提供相应社区康复服务: 1.为社区中患偏瘫、截瘫、小儿麻痹症、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订训练计划,指导在社区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并定期进行康复评估,调整训练计划。 2.提供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服务,早期发现疑似精神病患者,动员亲属及时送精神疾病专科医院诊断治疗;对康复期的患者,定期门诊治疗和综合性康复,监护随访病人,要求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按需服药。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残疾人亲友要理解和关心残疾人。 3.为视力障碍者服务,对需复明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及时转介有关医疗机构实施手术复明,对低视力的患者,及时转介到医院眼科或开展此项服务的康复机构接受助视器使用训练。

我国低视力康复的现状和展望

我国低视力康复的现状和展望 低视力(Low Vision)一词出现于6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3制定了盲及低视力的诊断标准与分级。低视力的诊断标准是,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0.05(3米指数)。此后世界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承认并应用此标准于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中。1992年7月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了“儿童低视力处理”的国际研讨会,与会各国低视力专家经过讨论,对低视力的标准及定义进行了适当的修改,目的是使此定义更适合于今后低视力康复与保健工作的开展。新的低视力定义为:低视力是指一个患者即使经过治疗或标准的屈光矫正后仍有功能性损害,其视力小于6/18(0.3)到光感,或视野半径小于10°,但其仍能应用或有潜力应用视力去作或准备作各项工作。1996年7月WHO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的“老年人低视力保健”的国际研讨会中,重申了上述定义与标准,并推荐世界各国在开展低视力保健与康复中应用曼谷定义。 笔者参加了上述两次WHO召开的国际会议,并从我国低视力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意上述低视力定义,认为它更适合于低视力门诊中应用。实际上在十多年前笔者在有关论文中及主编的《临床低视力学》中已提出与曼谷定义相类似的观点。 按照WHO 1973年的标准,目前全世界盲人为4500万,低视力患者约为盲人的3倍,高达1亿3500万。全世界每5秒钟出现一个盲人,每1分钟可有一个盲童。全世界每年将有700万人成为盲人,这就意味着每年将有2100万人成为低视力。WHO估计如不采取积极措施,到2020年全世界盲及低视力将翻一番。而且上述盲及低视力即视力残疾患者中的90%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根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调查结果,估计我国目前有视力残疾1200万左右,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低视力患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各方面都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我国于1983年在北京建立了第一个低视力门诊,比发达国家如美国晚了约30年。1986年在WHO资助及卫生部的领导下,邀请国外低视力专家,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个低视力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近100名眼科专家接受了低视力培训。低视力工作从80年代初在我国逐渐开展起来,低视力康复工作开始受到眼科及社会各界的重视,特别受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关注。中国残联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对我国低视力康复工作进行了指导并制定了国家低视力规划,如《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及‘九五’计划纲要》中对我国低视力康复工作有配套实施方案,并于1998年成立了全国低视力康复工作专家技术指导组。从1988年至今,由

康复工作计划

康复工作计划 康复工作计划十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康复工作计划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康复工作计划篇1 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主题的管理年活动,着重抓好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项管理管理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医疗业务大发展。我科拟定20xx年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继续抓好质量、安全、服务工作 1.核心是抓好卫生法规、规章及医疗诊疗常规的学习,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特别是十三项核心制度,作为全年检查、考核的工作重点、每月进行一次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评议活动。 2.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做到月有安排、季有小结,半年进行考核,分数公布,存在问题由集体对个人进行评议。不合格者,与劳务费挂钩,扣除当月职效工资10%,两次不合格者扣30%。 3.为了杜绝临床隐患,抓好病历质量、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加强病历质控制度,在原有病历质控制度基础上,设立科室专职病历质控员,实行交叉病历质控制度,每周主治医师,对自己组主管病人的住院病历进行质控,科主任不定期抽查住院病历,每月进行一次病历质量讲评,公布存在问题,限期改正,病历与处方规范按医院奖惩条例进行。 4.严格执行抗生素临床应用直到原则,必须做到三合理,二联用药必须主治签名,三联用药必须由科主任签名,每月15号和30号检查并公布药物使用情况,通报每个人用药情况。 5.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更新服务观念,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增进医患关系的沟通,构建

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

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__省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设区市及杨凌区卫生局、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残联:为做好“十二五”期间视力残疾康复工作根据《__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陕政发〔20__〕65号)、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残联发〔20__〕13号)和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制定的《〈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实施办法》(全康办〔20__〕4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__省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民政厅 省财政厅省残联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__省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 一、背景——我省有视力残疾人29.4万白内障是首要致残因素由于发病率高等原因每年新增1万多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致盲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贫困患者手术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我

省有低视力患者约14万90%有康复需求的低视力患者没有得到康复服务。我省有11万盲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普遍未开展。 ——“十一五”期间全省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93055例其中贫困患者施行免费手术37622例复明1号手术车为贫困患者施行免费手术14127例。为5295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对853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 为进一步做好视力残疾康复工作根据《__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任务目标——20__年与卫生部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完成复明手术12000例;十二五期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73500例;创建58个白内障无障碍县创建2个白内障无障碍市。 ——为6000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6000名;在省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建立“低视力康复中心”(科室级)在市级残联设立“低视力康复部”增强残联低视力康复服务能力建立低视力助视器供应服务网络。 ——对15000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配发康复用具;省、市残联设立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中心;建立盲杖等盲人用具供应网络。

2024康复工作年度计划8篇

2024康复工作年度计划8篇 康复工作年度计划。 如何动笔写岗位年度工作计划呢?唯有完备好岗位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注意到工作中不起眼的细节,通过学习“2024康复工作年度计划”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如果您觉得我的分享有意义请动动手指把它收藏起来! 2024康复工作年度计划篇1 20__年是我办的“十_五”规划实施的第_年,也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今年我办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将以提高对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面和服务质量为重点,进一步抓好残疾人康复工作,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能够得到就近服务。为了做好今年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基层,着眼于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努力提高残疾人康复资源的利用水平,不断完善康复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康复服务能力,促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发展,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出发,以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为目的,

以建立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各类别残疾人康复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科学推进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构建三级康复组织网络和康复医疗服务网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贫困残疾人,使贫困残疾人得到应有的康复服务,保障贫困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具体目标为: 1、白内障致盲患者手术率达到95%; 2、低视力者助视器验配率达到40%; 3、聋儿康复训练率达到90%; 4、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率达到90%; 5、肢体障碍者康复训练率达到90%; 6、缺肢者假肢装配率达到90%; 7、精神病患者监护率达到90%;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社区居委会进一步建立健全康复工作组织体系,提高康复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社区康复协调员要不定期到残疾人家中为残疾人服务,及时掌握社区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及康复需求状况,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建档率达到90%。根据各类残疾人特点,制定康复工作计划,开展康复训练。向社区残疾人及其亲友推广残疾人科普读物,

2023年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

2023年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 2023年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1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和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提出了到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市第××次残疾人代表大会提出了到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到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到,我区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到,我区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到,我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二、工作原则。 1、以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重点。 2、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 3、实施重点工程与提供普遍服务相结合。 4、因地制宜,开拓创新。 三、服务内容。 1、康复医疗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

2、训练指导服务。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制定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指导使用矫形器和制作简易训练器具、评估训练效果。 3、心理支持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4、知识普及服务。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用品用具服务。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租赁、使用指导和维修等服务。 6、转介服务。掌握当地资源,根据残疾人在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及用品用具等方面不同的康复需求,联系有关机构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转介,做好登记,进行跟踪服务。 四、工作步骤。 经研究,我区将选择××镇、××镇进行“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试点,在××年××月底前完成试点工作,××月份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全区推广。 ㈠、准备阶段。(9月25日——————10月31日) 1、成立工作小组。 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作,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各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广泛参与。因此,为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试点工作小组”,名单如下:组长:×××区残联理事长 副组长:×××区残联副理事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