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国际关系史·笔记整理

国际关系史·笔记整理

国际关系史·笔记整理
国际关系史·笔记整理

《国际关系史》(近代卷)笔记

一.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

1.起因:神圣罗马帝国与德意志诸侯意欲削弱对方力量,借新教与天主教之争而发起战争

2. 导火线:斐迪南二世任波西米亚国王,遭民众反对。布拉格议会中的新教徒代表将国家派来的官员抛出窗外(史称“抛出窗外事件”),次日发动布拉格起义。

3. 过程:(1)波西米亚—巴拉丁阶段(1618~1624年)

波西米亚和巴拉丁联军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作战。斐迪南二世联合天主教联盟和西班牙击败联军,波西米亚成为奥地利的一个省,西班牙占领巴拉丁。

(2)丹麦战争阶段(1625~1629年)

英国、荷兰、丹麦为了打击斐迪南二世结成同盟,由丹麦派兵德意志北部,被皇帝击败。斐迪南二世控制北部德意志。皇帝颁布归还教产敕令,规定新教诸侯将1552年之前夺取的土地归还天主教诸侯。

(3)瑞典战争阶段(1630~1635年)

瑞典为在波罗的海争霸,入侵德意志北部,取得法国和德意志新

教诸侯支持。战争初期,瑞典作战顺利,占领了德意志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以及慕尼黑。但在吕岑战役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斯二世阵亡,瑞典军队逐步退至波罗的海沿岸。斐迪南二世与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缔结《布拉格和约》,同意不在该地区实施《教产归还敕令》。斐迪南二世再次获胜。

(4)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年)

法国与瑞典、荷兰结盟对斐迪南二世宣战,斐迪南二世得到西班牙、巴伐利亚、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的支持。法国在战争初期战绩一般,但瑞典占领了北部和中部德意志。1637年,斐迪南二世去世,其子费迪南三世即位,在军事上败给瑞典。西班牙因国内反西班牙革命以及对法作战的失利,丧失了在欧洲的军事优势。费迪南三世被迫求和。

4. 结果: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瑞典占有西波美拉尼亚和部分东波美拉尼亚、维斯马以及不莱梅和维尔登,控制奥得河、易北河以及威悉河口

(2)法国获得阿尔萨斯

(3)重申教随国定原则

(4)承认德意志各邦诸侯享有内政外交自主权

(5)确认瑞士退出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承认荷兰独立

二.英荷商业战争

1. 起因:英国想限制荷兰的商业霸权和海上优势

2. 过程:(1)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欲摧毁荷兰的商业优势。荷兰拒接承认,英国以违反航海条例为由扣留并没收荷兰商船,双方爆发战争,荷兰被击败。双方签订《威斯敏斯特条约》,荷兰接受航海条例,英国获得在荷属摩鹿加群岛设立商站的权利。

(2)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

英国颁布《鼓励和发展造船业与航运业条例》,激化了英荷矛盾,1665年3月战争爆发。英国初期占优势,但荷兰的到法国支援,在英吉利海峡击败英军。双方开始谈判,无果。荷兰封锁伦敦。英国最终与荷兰签订《布雷达条约》,英国修改航海条例,荷兰将新阿姆斯特丹割让英国。

(3)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因需法国的军事经济援助,参与法国的反荷战争,于1672年发动战争。英国在海上取得胜利,但1672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外甥威

廉三世就任荷兰执政,英国便接受西班牙的调解,与荷兰签订第二个《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支付200万金币的赔款。

三.法国欧洲霸权争夺

1.法西战争(1649~1659年)

(1)起因:法国想趁西班牙被削弱的机会,夺取西班牙领土;西班牙欲乘法国发生“投石党运动”之机,趁火打劫。

(2)过程:1649年,西班牙借支持“投石党”之名,侵入法国北部,又组织三方面军队向法国进攻。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平息投石党运动,联合英国合击西班牙。西班牙因法国与莱茵河及德意志北部一些邦国结成防御同盟而失去神圣罗马帝国支援,最终战败。

(3)结果:双方缔结《比利牛斯和约》

1.西班牙割让鲁荣西及西属尼德兰的阿尔土瓦等地

2.法国归还在加泰罗尼亚占领的领土

3.法王路易十四娶西班牙公主玛丽·泰蕾莎为妻,公主放弃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但可获得50万克朗的嫁妆

2. 遗产继承战争(1667~1668年)

(1)起因:西班牙国王未能兑现给玛丽泰蕾莎的50万克朗嫁妆

(2)过程:法国在争取到英国与莱茵联盟有利的态度之后,对西班牙不宣而战,入侵西属尼德兰。英荷两国考虑到自身安全,与瑞典结成三国同盟,促使法西和谈。法国迫于三国压力,在攻占弗朗斯孔泰后,与西班牙进行和谈。

(3)结果:《亚琛条约》的签订:法国占有西属尼德兰的沙勒罗瓦、杜埃、图尔内、里尔等十二座城市,但退出弗朗斯孔泰。

3. 法荷战争(1672~1678年)

(1)起因:法国拓展东北部国界的愿望;法国意欲削弱荷兰的海上优势以发展海外贸易;法国希望挽回《亚琛条约》的损失。

(2)过程:法国与英国、瑞典结为同盟,孤立荷兰。1672年,法国向荷兰宣战,进军莱茵河,迅速占领荷兰南方三省。荷兰通过与奥地利、西班牙和洛林公国结成同盟,逐渐扭转局势。英国退出战争,法国将矛头指向西班牙。然而,瑞典的失利与原同盟者德意志邦国转向荷兰使法国处于劣势。法国利用金钱使英国出面调停,交战双方开始和谈,同时法国攻占奥属弗莱堡等地以获取有利的谈判条件。

(3)结果:法国与西荷奥三国签订《奈梅根条约》

1.法国交还所侵占的荷兰领土,交还西班牙沙勒罗瓦等地,兼并西班牙瓦朗谢讷康布雷等地,获得弗朗斯孔泰,得奥地利同意占领布雷萨克,从洛林公国得

到隆维和南锡。

2.荷兰商船有权同法国及其敌国进行自由贸易。

3.法国放弃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得到的在菲利普斯堡的驻兵权

4. “大同盟”战争(1688~1697年)九年战争

(1)起因:路易十四想趁巴拉丁选帝侯死亡和哈布斯堡王朝同土耳其作战之机,兼并德意志的土地,其要求遭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拒绝

(2)过程:1688年,法国向皇帝宣战,进攻巴拉丁,又向荷兰宣战。利奥波德一世于战前与西班牙、瑞典及巴伐利亚的邦国结成奥格斯堡同盟,战后英荷等国陆续加入,形成反法“大同盟”。前期法军优势明显,海陆作战皆处于上风,但由于无法使同盟国家停止作战,战争持久化。路易十四自知取胜无望,便邀请瑞典国王来调和,遭拒绝后,法国转向从内部瓦解“大同盟”。英荷因在战争中损失过大,便响应法国建议,和谈开始。

(3)结果:法国与西班牙、英国、荷兰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签订《里斯维克和约》

1.法国将《奈梅根和约》后兼并的西班牙领土归还,归还战争中侵占的神圣罗马帝国领土,从神圣罗马帝国割得斯特拉斯堡,归还洛林于洛林公爵

2.法国承认威廉三世的英王地位,和平解决两国北美哈德孙湾边界问题

3.确认《奈梅根和约》条款

4.荷兰将印度东南部的本地治理归还法国

5.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年)

(1)起因: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无子嗣,法国与利奥波德一世都宣称自己有权继承西班牙王位。路易十四通过在西班牙王室中的大量工作以及法西永不在同一君主统治下的允诺,使自己的孙子菲利普·安茹当上西班牙国王。但路易十四不久便违约且进攻西属尼德兰,又公开支持流亡的斯图亚特王室为英国君主,引起英荷奥的不满。

(2)过程:英荷奥结为三国同盟向法国和西班牙宣战。法国在战场上不占优势,接连失利。英国和奥地利成功地使法西的盟友葡萄牙和萨伏依倒向自己,英军又成功占领直布罗陀,使得法国处境更加困难。但由于此时英国国内托利党上台,希望与法国和谈来确保英国的商业以及海上优势且英国担心奥皇查理六世获得西班牙王位,势力坐大,便转向与法国和谈。法国与英、荷、奥、葡、普、萨伏依签订《乌德勒支和约》,西班牙也与英国签订《乌德勒支和约》。奥地利继续作战,但因被孤立,最终只好与法国和谈,缔结《拉斯塔特和约》

(3)结果:英法《乌德勒支和约》

1.英荷承认菲利五世为西班牙国王,但法西不得合并;法国承认安妮继承英国王位

2.法国于和约签订后五个月内将敦刻尔克的防御工事拆除

3.法国归还英国哈德孙湾和海峡连同周围地区,割让圣克里斯托夫岛、阿卡迪亚以及纽芬兰,并赔偿英国损失

4.普鲁士国王获得部分上格尔德兰和纳沙特尔公国,但放弃奥朗日公国

5.法国将控制的西属尼德兰交给荷兰,待奥皇停战后交还奥皇,但荷兰保留部分上格尔德兰

6.法国承认葡萄牙在亚马孙河两岸的主权

英西《乌德勒支和约》

1.西班牙割让直布罗陀,但西班牙获英国出让该处的优先权

2.英国获在西属北美殖民地从事黑奴贸易的垄断权

3.西班牙将西西里亚王国让给萨伏依公爵,当萨伏依家族无嗣时,再归西班牙

法奥《拉斯塔特和约》

1.法国保留阿尔萨斯及兰道,将布雷萨、弗赖堡及凯尔归还奥皇

2.奥皇同意恢复巴伐利亚和科隆选帝侯的国土和特权

3.奥皇获西属尼德兰

4.法国承认撒丁、那不勒斯、米兰及托斯卡纳为奥属意大利领地四.西里西亚战争

1.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1740~1742年)

(1)起因: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雷萨继承奥地利帝位,普鲁士想占领西里西亚

(2)过程:法国和西班牙也想瓜分奥地利土地,便与巴伐利亚普鲁士萨克森结盟由法国和巴伐利亚进攻波西米亚。英国与荷兰支持奥地利,英国劝说奥地利放弃西里西亚,奥地利因依赖英国援助,只好与普鲁士签订密约,以西里西亚交换被俘奥军。但奥地利的布拉格被占领后,普鲁士又重开战火。奥地利攻占巴伐利亚首都,但后奥军被布鲁士击败。在英国调停之下,双方缔结《柏林和约》,普鲁士得到西里西亚,奥地利借机将法军赶出了波西米亚。

2.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1744~1745年)

(1)起因: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雷萨想收复西里西亚,普鲁士为确保对西里西亚的占有,先发制人

(2)过程:普王腓特烈二世攻入波西米亚,而后入侵巴伐利亚和萨克森,逐出奥军。奥地利与英荷萨克森结盟以求扭转颓势。巴伐利亚新选帝侯马克西米连三世与奥地利缔结《菲森条约》,选举特雷萨的丈夫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为弗兰茨一世,巴伐利亚收回所有失地并退出战争。俄国担心普鲁士强大,而欲干涉战争,形势对奥地利更为有利。但在英国的干涉之下,奥普两国最终签订《德累斯顿条约》,普鲁士继续占有西里西亚和格拉茨,但必须归还萨克森领土和承认弗兰茨一世。战争结束。之后英奥与法国作战,即使奥地利有俄国援助,也未能获胜,欧战进入僵持阶段。最终,英法双方认为战争负担太重,签订《亚琛和约》,结束了奥地利地位继承战争。

3.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又称“七年战争”1756~1763年)

(1)起因:普奥的西里西亚之争和英法殖民地及海上霸权之争

(2)过程:两次西里西亚战争使英奥关系松动,英国为保汉诺威安全与普鲁士结盟,这激怒了奥地利,奥地利转向与法国结盟。1756年,英国对法宣战,普鲁士进攻萨克森,引起奥地利队普作战。普鲁士攻占萨克森之后由两方面入侵奥地利。俄国出于反普的需要,加入法奥同盟,后瑞典加入。普军在国王腓特烈二世的领导下多次挫败对手,但由于兵力无法保证,形势日渐不利。之后,普军丢失了已占领的德累斯顿、格拉茨等地,都城柏林甚至被俄国占领。但俄国新沙皇因其亲普情节而与普缔结和约,叶卡捷琳娜二世上台后,俄军撤出西里西亚以及瑞典与普鲁士的和解,使奥军被迫撤出西里西亚,与普停战,欧洲战事结束。在英法的交战中,法国丢失了大量在

北美、印度及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因获胜无望,法国只好求和。

(3)结果:法国西班牙同英国葡萄牙签订《巴黎和约》

1.法国将大面积的殖民地及其权力割让给英国、西班牙

2.西班牙归还葡萄牙领土

五.俄国夺取出海口战争

1.远征亚速:1686年,奥地利同俄国、波兰和威尼斯组成反土同盟,彼得一世率军远征亚速,因缺乏海军,无功而返。同年冬天,彼得一世赶造大型战舰,再攻亚速,土耳其守军最终投降,俄国占领亚速。

2.北方战争:(1700~1721年)

(1)起因:波兰、丹麦等国与瑞典矛盾很深,不满瑞典对波罗的海的贸易垄断,俄国也希望在波罗的海取得出海口。

(2)过程:为了共同的利益,俄国、丹麦、波兰和萨克森结成北方同盟,共同反对瑞典。萨克森进攻利沃尼亚,揭开战争序幕。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突袭丹麦西兰岛,迫使丹麦退出战争。俄国在结束俄土战争之后,开始进攻瑞典,却在纳尔瓦战役中惨败。之后,瑞典转向进攻波兰,取得重大胜利,废除了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改立列辛斯基。同时,无俄国夺取了涅瓦河流域地区后开赴波兰境内,占领大量土地。瑞

典又开始进攻萨克森,并且迫使奥古斯特二世与其和谈,又宣布维护萨克森利益,瓦解了北方同盟。于是,瑞典出兵俄国本土,但其进军被彼得一世的焦土政策阻挡,难以攻入莫斯科,反而被击败,查理十二败退土耳其。波尔塔瓦战役使得北方同盟恢复,普鲁士与汉诺威也加入。俄军出兵波罗的海获得胜利,但土耳其苏丹受查理十二之托和英国怂恿,对俄宣战,俄国无法取胜,被迫签订《普鲁特和约》。俄国并未守约,而随即与瑞典作战并进入芬兰,占了芬兰大部分战略要地和瑞典全境,瑞典败局已定。俄国通过与法国签订《阿姆斯特丹条约》进一步孤立瑞典。瑞典为扭转和谈中的不利局势,通过割地与赔款将汉诺威、普鲁士、丹麦分离出北方同盟,且与英国结成同盟。英国舰队开进波罗的海,欲扼制俄国势力的扩张。但俄军避开英军,直接登陆瑞典,瑞典被迫和谈,战争结束。

(3)结果:签订《尼斯塔德和约》

1.瑞典将利沃尼亚、爱沙尼亚、因格里亚、卡累利阿以及维登等地割让给俄国

2.俄国将芬兰归还瑞典

3. 第一次俄土战争(1768~1774年)

(1)起因:叶卡捷琳娜想夺取黑海的两个海峡,以开辟通往地中海的商路

(2)过程:欧洲主要大国或因自身利益或因战后尚未恢复,对俄国在巴尔干发

展势力或纵容或无力插手。俄国与普鲁士结成同盟,作为反法奥力量。1768年,俄国以追捕波兰爱国者为由,进入土耳其境内,并火烧巴尔塔城。土耳其在抗议遭拒后对俄宣战。俄国向土耳其的多瑙河、克里米亚、黑海北部、高加索、地中海方面发起进攻,占领大片土地。奥地利忌惮俄国势力扩大,与土耳其签订和约,意欲援助土耳其。普鲁士倡导瓜分波兰,缓解了俄奥矛盾。俄国在排除障碍之后,本欲继续南下,但由于国内爆发普加乔夫农民起义,不得已与土耳其和谈,战争结束。

(3)结果:俄土签订《库楚克·开纳吉条约》

1.双方承认克里米亚和毗邻地区的鞑靼人为自由对立的民族

2.俄国获得亚速、刻赤、叶尼卡列和第聂伯河和布格河之间的土地

3.黑海及其两海峡向俄国开放,在此俄国获得与英法相同之权利

4.俄国拥有对多瑙河来两公国的保护权

5.土耳其允许俄国在土建教堂,并对其进行保护

土耳其支付战争赔款400万卢布

4.第二次俄土战争(1787~1792年)

(1)过程:俄国通过外交手段,改善同奥地利法国的关系之后,撕毁《库楚克·开纳吉条约》,宣布克里米亚半岛、塔曼半岛和直至库班河的地方归属俄国并要直

接占有多瑙河两公国,引起土耳其不满,战端重开。俄军在海陆两方面都获得胜利,加之奥地利夺取贝尔格莱德和塞门德里亚,并入侵波斯尼亚,战局对俄国极为有利。英国首相小皮特希望压制俄国,但其提议被议会驳回。但由于奥地利单方面与土耳其和谈,俄国面临着波兰起义和法国大革命的威胁,最终于土耳其和谈,结束战争。

(2)结果:俄土缔结《雅西和约》

1.双方再次确认《库楚克·开纳吉条约》

2.土耳其承认俄国吞并克里米亚和库班,并割让布格河和德涅斯特之间的黑海北岸领土给俄国

3.俄国归土耳其比萨拉比亚和摩尔多瓦

4.土耳其放弃对格鲁吉亚的要求

5.土耳其保证俄国在阿尔及尔、突尼斯和的黎波里的商业利益

六. 俄国干涉与瓜分波兰

1.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1739年)

(1)起因:波兰国王奥古斯特去世,在法国瑞典和土耳其支持下斯坦尼斯劳·列辛斯基在北方战争后,重返王位,但奥地利和俄国支持奥古斯特二世之子奥古斯特三世,遂迫使波兰议会废除列辛斯基,法王路易十五要维护其岳父的王位

(2)过程:战争形成奥俄与法西对抗的局面。法军在莱茵地区与奥军作战取得较大胜利,但后遭俄军阻止。法西在意大利的作战也取得一定胜利,但由于俄国的坚决反对,法国难以实现恢复列辛斯基王位的愿望,所以法国在英荷的调解下,于1735年起与奥地利和谈。

(3)结果:1738年法奥签订《维也纳最终和约》,西班牙与俄国相继加入

1.法奥承认奥古斯特三世为波兰国王;列辛斯基获得洛林公国,其死后洛林归入法国

2.洛林公爵得到意大利北部的托斯卡纳公国,奥地利收回帕尔马和皮亚琴察

3.奥地利归还西班牙那不勒斯和西西里,但不得与西合并;撒丁获得部分奥属米兰公国

4.法国承认查理六世的“国本诏书”

2.第一次瓜分波兰(1772年)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为进一步干涉波兰事务,极力维护波兰“贵族民主制”并且扶植自己的情人波尼亚托夫斯基为波兰国王。但斯坦尼斯瓦夫二世默许波兰进行改革,违反了俄国和波兰大贵族利益。于是俄国以“信教自由”为幌子干涉波兰。俄国向波兰提出非天主教徒与天主教徒权利平等法案,但遭拒绝。俄

国借机进军波兰,波兰被迫接受俄国的提案。1768年,俄国迫使波兰缔结《华沙条约》,保证“自由选王制”和“自由否决权”的保留,波兰不得进行任何政治改革。俄国的行为引起波兰中小贵族和爱国人士的不满,他们组成巴尔同盟,在法土的支持下开展反俄和国王的斗争,遭到俄国与国王的镇压。俄国在镇压过程中蓄意在土耳其境内寻衅,导致俄土战争爆发。为了抵制俄国的扩张和夺取波兰的领土,普奥联合出面调解俄土战争,但被叶卡捷琳娜二世拒绝。俄国为加强镇压波兰人民的反俄斗争,要求普鲁士出兵波兰,但普鲁士因为波兰瓜分问题未解决,拒绝出兵。俄国为联合普奥,被迫放弃独占波兰的想法,三国第一次瓜分波兰:(1)俄国占德维纳河及第聂伯河以东的利沃尼亚和白俄罗斯,约92000平方公里(2)普鲁士占但泽之外的西普鲁士和托伦之外的大波兰北方地区,约36000平方公里(3)奥地利占大部分加里西亚和除克拉科夫以外的小波兰南部地区,约83000平方公里

3.第二次瓜分波兰(1793年)

为挽救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以科瓦泰为首的部分中小贵族和爱国人士发起了波兰国家复兴运动。俄普两国由于陷入战争之中,无力干涉波兰事务。在这种宽松的环境和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下,波兰召开“四年国会”,制定了“五三宪法”。俄国在结束俄土战争之后,决定惩治波兰,支持波兰大贵族,结为塔尔哥维查同盟,并派兵进入波兰,普鲁士为夺取但泽和托伦也攻入波兰,结果五·三宪法被废除。普鲁士以不参与反法同盟为挟,迫使俄国与其第二次瓜分波兰:(1)俄国夺取立陶宛白俄罗斯的主要剩余部分和大部分乌克兰,约250000平方公里(2)普鲁士占但

泽托伦和剩余的大波兰地区以及部分马佐夫舍地区,约58000平方公里

4.第三次瓜分波兰(1795年)

波兰再次被瓜分,引发了波兰境内的1794年反俄大起义,为恢复1772年前的国界作斗争,但最终被俄普奥三国联合镇压下去。三国在瓜分波兰时,普奥两国在克拉科夫上产生矛盾,俄国为了拉拢奥地利为反土同盟和限制普鲁士,支持奥地利占有克拉科夫。普鲁士一气之下退出第一次反法同盟,却招致英俄的孤立,普鲁士只得接受俄奥瓜分波兰的协定:(1)俄国占领库尔兰涅曼河以东的全部立陶宛和剩余的利沃尼亚和乌克兰地区,约120000平方公里(2)奥地利占包括克拉科夫和卢布林在内的小波兰剩余地区,约47000平方公里(3)普鲁士占马佐夫舍剩余地区和涅曼河以西的立陶宛,约48000平方公里

七. 反法同盟

1.第一次反法同盟(1793~1797年)

路易十六被处死以及法国革命军队在国外的顺利推进,引起欧洲各国封建统治者恐慌。1793年,英、奥、普、荷、西、撒丁、那不勒斯、俄国和一些德意志邦国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在普奥联军以及英军的进攻和国内王党叛乱之下,法军败退。内忧外患之下,巴黎人民两度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上台。雅各宾派在经济与军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对外两胜普奥联军,对内肃清反叛势力并在拿破

仑指挥下收复土伦,战争开始向国外转移。此时,法国新兴大资产阶级发动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建立热月党统治。热月党利用人民武装进攻反法同盟,不断扩大战果。普鲁士因第三次瓜分波兰中未能得到满足而退出了反法同盟,于1795年与法国签订《巴塞和约》,与法国以莱茵河为界。随后,荷兰、西班牙相继退出反法同盟,第一次反法同盟濒临瓦解。1795年,法国成立督政府,于1796年任命拿破仑进军意大利。拿破仑进入北部意大利,打败撒丁军队,撒丁与法国缔结《巴黎和约》退出反法同盟。之后,他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三个共和国并于1797年进攻奥地利本土,迫使奥地利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退出反法同盟。至此,第一次反法同盟中只有英国任旧对法作战。第一次反法同盟瓦解。

2.第二次反法同盟(1798~1802年)

法国为击败英国,派拿破仑攻入埃及。拿破仑在埃及取得诸多胜利,但在尼罗河战役中被英军击败,这大大地鼓舞了反法国家的信心。1798年,英、俄、奥、土以及那不勒斯等国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反法联军从意大利、瑞典、荷兰三方面进攻法国,将法国势力赶出意大利和荷兰,使原有的封建势力纷纷复辟。面对反法联军和国内王党叛乱,督政府束手无策。此时拿破仑认为时机成熟,自埃及返回法国,发动雾月政变,成立由其担任第一执政的执政府。拿破仑对反法同盟采取武力打击和分化瓦解并举的方针。他意图与英奥和谈停战,却遭拒绝。于是拿破仑集中攻击奥地利,首先率军赴意大利作战,仅用一个月时间便恢复了对北意大利的控制。同时,由莱茵河进入奥地利的法军在霍亨林登大胜,逼近维也纳,迫使奥地利求和,双方于1801年

签订《吕内维尔和约》,奥地利重申遵守《坎波福米奥和约》以及承认法国对意大利北部的控制,退出第二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在进攻维也纳的同时,决定分离英俄两国。法军于1798年夺取了马耳他岛,却遭到英军的围困。俄国夺取法军驻守的伊奥尼亚群岛和科孚岛,建立七岛共和国。拿破仑知道马耳他岛终难守住,便答应将其让与俄国,并释放了俄军俘虏,使法俄双方开始了谈判。英国在1800年终于夺取了马耳他岛,但引起沙皇保罗一世的不满,对英国进行抵制,甚至想联合法军进攻印度。保罗一世的行为招致俄国大贵族的不满,保罗一世被刺杀。其子亚历山大一世即位后仍与法国谈判,并于1801年签订和约,恢复两国经济活动,保持欧洲均势。拿破仑还与那不勒斯土耳其签订和约。英国为获得喘息的时间,与法国签订了《亚眠和约》,第二次反法同盟遂告完结。

3.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1806)

1802年,拿破仑被任命为终身执政并于1804年称帝。《亚眠和约》签订之后,英法两国都不打算履行,英法之间矛盾激化。和谈破裂之后,英国于1803年对法宣战,法国也对英国进行封锁,并准备进攻英国本土。法国的行为招致其他欧洲大国的反对,英、俄、奥、土于1805年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法国在得知俄国军队已开赴前线之后,迅速调兵进德意志南部,意图率先击溃奥地利。海上战争中,法西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附近的海面上与英国舰队激战。英舰统帅纳尔逊虽阵亡,但法西舰队被全歼。陆战中,法军连挫反法联军,于1805年10月攻占维也纳,迫使奥皇仓皇出逃。12月2日,法军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重挫俄奥联军,迫使奥地利求和。双方

签订《普雷斯堡和约》,(1)奥地利承认法国对热那亚、帕尔马、皮埃蒙特和皮亚琴察等地的侵占以及拿破仑为意大利王国国王(2)奥地利将在《坎波福米奥和约》中获得的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让给意大利王国(3)奥地利承认巴伐利亚王国、符腾堡王国和巴登大公国(4)奥地利支付4500法郎战争赔款(5)奥地利兼并萨尔茨堡、贝希加特斯登等地。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之后,拿破仑将他所控制的16个德意志邦国组成莱茵联盟以加强对德意志的控制。1806年奥皇弗兰茨二世被迫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不复存在

4.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1807年)

第三次反法同盟失败后,英、俄曾尝试和法国和谈,但最终失败,于是1806年,英国、俄国、瑞典和普鲁士四国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普鲁士因拿破仑建立莱茵联盟侵犯其利益以及法国将允诺与其的汉诺威归还英国而深深记恨法国,积极反法,率先对法宣战。法国也立即对普鲁士采取军事行动,兵分三路进攻普鲁士,10月14日,拿破仑取得耶拿和奥尔斯泰特两大战役的胜利,并于10月27日攻占柏林。拿破仑又将战事推至东普鲁士和波兰,开始与俄军交手。1807年6月,俄军在弗兰德里战役中大败。俄国既无法得到英国支援,又面临法军攻入本土的危险,于是被迫停战和谈。法俄、法普签订《提尔西特和约》

法俄《提尔西特和约》:(1)法国归还普鲁士西里西亚以及易北河与涅曼河之间的领土

2016年人大国关学院《国际关系史》五十年代国际关系笔记

2016年人大国关学院《国际关系史》五十年代国际关系笔记 五十年代国际关系 一、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其在亚洲的侵略扩张活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发展 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方式:首先,在“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外交方针影响下,新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无需谈判直接建立外交关系。此举对于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及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和封锁是强有力的保证。其次,先谈判后建交,积极建立同民族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前提要求对方明确“三个是否”。到1955年底,先后同23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表明新中国真诚愿意在独立自主和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发展平等、和平与友好的关系,也表明上述国家对新中国的理解和支持。 《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废除1945年8月14日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作废。中国承认外蒙独立,苏联将其从日本人在东北获得的财产无偿移交给中国政府。意义:《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巩对固新生政权,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加速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密切两国人民的友谊,保障两国安全,以及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意义重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实施 1953年12月31日印度派代表团就西藏问题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既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

共处。1954年6月29日,中、印、缅发表联合声明,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这对于制止侵略,反对干涉他国内政,缓和紧张局势,保障亚洲和世界和平意义重大。此后中国继续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与周边国家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利于中国与上述国家建立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打破帝国主义对华孤立和封锁政策。 中美大使级会谈 从1955年8月到1970年2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共举行136次会议,使得两国在互不承认的对立情况下有了一个保持某种接触的联系渠道。 2.美国对朝武装干涉 二战期间,美国就企图把整个朝鲜半岛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使其成为控制亚洲和阻止苏联在亚洲扩张的前哨阵地。1945年9月8日美国登陆朝鲜,在其操纵下,朝鲜分裂,韩朝分别建立政权。南北对峙局面最终形成。1950年6月25日内战爆发。美国对朝鲜的武装侵略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人民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10月25日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五次大型战役,将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为胜利奠定基础。53年7月27日,双方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关于朝鲜军事停战协定》。中朝人民的伟大胜利粉碎了美国企图以武力吞并朝鲜半岛和扼杀新中国的阴谋,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维护了远东及世界和平,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革命斗争。 3.美国单独对日媾和与日美安全体系的确立 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彻底打乱了美国在远东的战略部署。美国决心把对亚洲政策的重点转向日本,以挽回其对华政策失败的影响。力求在远东继续维持有利于美国的战略格局。为了把日美关系由原来的敌对国转变为同盟国,美国决定结束对日占领,通过缔结和约使日本恢复所谓的合法地位。1951年9月4日,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和会。1952年4月28日《日美安全条约》《日美行政协定》《对日和约》同时生效。和约的生效给日本的独立披上一层合法外衣,但由于《日美安全条约》是个不平等的军事同盟条约,日本的国家主权受到极大损害和限制。对日和约生效后,美国改变对外战略,提出通过和平手段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政策”,1954《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两国军事同盟进一步加强,美国在东京设立军事顾问团,向日本提供军事装备和技术,加速扶植日本的

王绳祖的国际关系历史笔记,二战前后的.

<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第一章17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时间:1618年—1648年导火线:哈布斯王室压迫捷克新教徒,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激起了捷克人民起义.参战对象:一方以法国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在宗教改革中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另一方则以神圣罗马皇帝为首,包括了奥地利,西班牙以及在宗教改革中失去了疆土与削弱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矛盾对象:天主教徒与新教徒,捷克人和日耳曼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德意志诸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内容:a.法国,瑞典和德意志的新教诸侯得到了大片领土.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并肯定了它早先取得的三个主教区---梅斯,土耳其和凡尔登归它所有.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沿岸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b.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各诸侯有独立的外交权,从政治上分裂了帝国.c.瑞士和荷兰的独立获得缔约国的承认.d.卡尔文教派可享受与路德教派同样的权利;在帝国法庭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法官各占的人数相等.B 和会与和约为近代国际法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a.会议本身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b.和约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的主权,承认了荷兰,瑞士为独立国,在实践上肯定了格老秀斯所提出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c.约文规定,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的条款,创立了对违约国家可施与集体制裁的案例;d.和约承认,新旧两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国际法脱离神权的束缚;e.和约缔结后,各国逐渐建立了常驻使节,这有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邦交.成就说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二者互相为用,互相促进的.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经济实力,海上实力都得到了加强.当时制定和执行英国对外政策的代表人物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利益的克伦威尔,因而探讨这个时期的国际关系,有必要阐述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1.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a..海洋政策是建立世界贸易霸权b.陆上政策是组成英国为首的新教同盟 2.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7)a.1650年制定航海条约:规定非经英国政府允许,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属殖民地通商.b.1651年宣布,在欧洲以外地方的商品,必须用英国船只运入;欧洲的货物须用英国商船,或者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入英国港口和英属殖民地;运入英国的鱼类须为英国渔船所捕,只有英国船只才能运鱼出口.c.迫使荷兰于1654年6月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压制荷兰承认《航海条例》3.利用法西矛盾,干预欧陆政治1655年,英国利用海盗之助,以海军进攻牙买加,挑起了与西班牙的战争;1656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牙买加;1657年,英法签定了贸易协定与同盟条约,共同反对西班牙,一方面加深了法西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英国在对西战争中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国做帮手;1658年,丢恩斯战役,法国取得对西班牙的决定性胜利. 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1.比利牛斯和约:法西1659年缔结,是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又一次胜利.因此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比利牛斯和约的缔结,为法国争霸欧洲奠定了基础. 2.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a.“天然疆界”:亨利四世提出的扩疆拓土的政策,即“宏伟的规划”;路易十四则具体化为“天然疆界”政策,企图把法国的边疆扩展到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大西洋,北海以及莱茵河等处的天然疆界.为此他发动了多次战争.b.(a)1665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死亡,路易十四要求继承西属尼德兰,战争由此而起.1667年,战争开始.1668年,迫使西班牙媾和,缔结了亚琛和约.(b)1672年—1678年对荷兰战争.于1678年签定奈梅根和约. 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笔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笔记 13404班 严泽川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 17 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 17 世纪后半期和 18 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 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 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 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 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 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 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 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1610 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

外交学院的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外交学院的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冷战时期(1945-1991) 一、冷战形成的原因(二战后苏美为何形成对抗关系)? 国际因素: 1、二战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苏最强。二极化使力量对抗成为可能。 (美:本土远离战场,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增强;苏: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增强,仅次于美国;得到东欧国家支持;亚洲、西欧共产党力量壮大) 2、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使美苏被拖入国际纠纷中。 3、意识形态差异驱使。 4、出于维护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安全、经济、威望及势力扩张)国家因素: 苏战后目标:东西边界稳定;良好国际环境;严惩德国,防止其再度侵略;避免与英美的对抗;有民族利己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成分——(追求安全) 美战后目标:政治、军事安全;保护西方世界不受东方威胁;反苏;有进攻性、威胁性的一面(称霸反苏) 领导人个人因素: 斯大林\ 对战后世界的战略构想不同 杜鲁门/ 二、冷战表现 美苏之间直接危机的不断爆发: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核军备竞赛:核弹头、核运载工具、“星球大战计划”…… 经济战: (1)西方对东方的经济压力:“马歇尔计划”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封锁和禁止…… (2)东方的反抗:社会主义阵营的自我孤立…… 未表现为美苏直接参加的热战。原因:核武器的问世构成核威慑。美苏之间更多的是政治性冲突。两极化格局使两国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世界和平力量的遏止。

三、冷战结束的标志及原因 标志:东西方关系改善,销毁军备设施:“中导条约”; 苏决定从阿富汗撤军,双方达成协调、合作解决地区冲突的协议;1989年开始的东欧巨变; 1990年11月柏林墙的倒塌,德国统一; 1991年苏联解体。 四、冷战的教训及影响 教训:各国领导人之间应当相互理解和沟通; 国家应把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 影响:朝鲜半岛南北对峙局面是冷战直接产物; 台湾问题;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及核威慑的依旧存在。 此次“政治地震”引起的震荡不可能短期内消失,民族、种族、宗教矛盾的突现和激化…… 五、冷战时期美的遏止目标及手段 1、“杜鲁门主义”P18-25(八千字电报、X先生、三个层次……) 2、(1)经济手段:“马歇尔计划”P25-28、封锁禁运…… (2)军事手段:建立军事集团、同盟,“北约”P45-48 (3)文化思想:和平演变 六、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对外政策及调整 “尼克松主义”:由攻到守的转折点,霸权主义消退的表现。 “关岛主义”P208-211提出三重关系 七、欧洲一体化进程及动力(P129-134)

(完整版)考研古代文学史笔记(袁行霈版)

第一章上古文学 一、基本知识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弹歌》、《伊耆氏蜡辞》、《神北行》、《侯人歌》、《周易。归妹。上六》爻辞、《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 2、阅读作品 《周易·同人》、《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屯·六二》、《卜辞通纂》375、《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刑天断首》、《共工触山》。 三、思考与练习 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1、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一是它的集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二是它再现生活的直接性。三是句式简单、语言简朴、节奏流畅。四是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 2、神话产生的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神话的产生,首先与远古时代生产力和认识水平低下有关。先民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世界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及变化,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其次,与上古先民解释自然、抗争自然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强烈渴望有关。这种渴望,促使先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及问题进行思考,并力图对它们作出自己的解释与描述。再次,与先民们的原始宇宙观和原始思维有关。原始先民相信万物有灵,其思维也以此为核心内容,以人与自然互渗为原则,以直观感性、充满情感和富于

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分类汇编,战争、协议文件汇总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https://www.docsj.com/doc/6c1309464.html,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国际关系史试题分类汇编(1618-2004) 名词专题部分(共255题) 战争: 1.三十年战争、 2.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3.北方大战、 4.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5.七年战争、 6.美国独立战争、 7.克里米亚战争、 8.普丹战争、 9.普奥战争、10.普法战争、11.中日甲午战争、 12.美西战争、13.英布战争、14.日俄战争、15.意土战争、16.两次巴尔干战争、17.第一次世界大战、18.奇怪战争、19.太平洋战争、20.苏德战争、21.第二次世界大战、22.朝鲜战争、23.中东六·五战争、24.第四次中东战争、25.两伊战争、26.海湾战争、27.波黑冲突、28.科索沃战争、 29.伊拉克争。 文件: 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2.《比利牛斯条约》、 3.《乌得勒支和约》、 4.《圣斯特法诺和约》、 5.《安政条约》、 6.《中俄伊犁条约》、 7.《江华条约》、 8.《普拉特修正案》、 9.“至克鲁格电报”、 10.《英日同盟条约》、11.《日韩合并条约》、12.《和平法令》、13.《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14.《凡尔赛和约》、15.《色佛尔条约》、16.《洛桑条约》、17.《九国公约》、18.《拉巴洛条约》、19.《贝尔福宣言》、20.《道威斯计划》、21.《杨格计划》、22.《洛迦诺公约》、23.《非战公约》(白里安-凯洛格公约)、24.《胡佛宣言》、25.《天羽声明》、26.《反共产国际协定》、 27.《中立法案》、28.《慕尼黑协定》、29.《租借法案》、30.《钢铁盟约》、3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32..《大西洋宪章》、33.《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34.《苏日中立条约》、35.《联合国家宣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件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 第八讲维也纳体系的衰落与“欧洲体系”的全球扩张 经过1848年欧洲革命和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欧洲协调体制的裂痕愈大。至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欧洲的均势被打破,维也纳体系终于解体。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和通讯手段的革新,把世界日益联结为一个整;欧洲先进国家产业结构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型,制造了世界范围内的分工体系,“中心—边缘”结构逐步建立起来。在用工业革命的成果武装起来的西方列强侵略扩张中,穆斯林世界衰落了,东亚封贡体系解体了,欧洲霸权时代降临了。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的是,在欧洲,两个欧洲侧翼国家——海上霸主英国和陆上强国俄国是侵略扩张的先锋,英俄两国争霸也是19世纪中叶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旋律之一。在北美,年轻的美利坚共和国在自己独立不久就敢于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对抗欧洲势力;在东亚,古老而庞大的“中央帝国”衰落了,边缘地区的岛国日本却借机而起,通过明治维新跃进列强的行列。美国和日本的加入,对欧洲的霸权提出了挑战,也扩大了欧洲国家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激起了亚非拉人民的激烈反抗,对西方的抵制和造反开始兴起。 1.克里米亚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新格局 维也纳体系确立后,沙皇俄国利用其战略优势,加快了对日趋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和瓜分的步伐,以实现其控制黑海海峡,实现几代沙皇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南下地中海。在近东有着巨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不能坐视俄国在近东建立霸权。双方争夺近东霸权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历史上又称“东方战争”)。参战的双方分别是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和撒丁王国。 战争的导火线是争夺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1853年11月30日,俄国舰队在锡诺普港全歼了土耳其舰队。1854年1月,英法舰队进驻黑海保护土耳其。2月6日,俄国宣布与英法断绝外交关系。2月27日,英法向俄国下最后通牒,要求俄国退出所占领的两公国,俄国对此不加理睬。3月12日,英法与土耳其结盟并于3月28日对俄宣战。此时,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正在寻求时机把奥地利势力驱逐出意大利。他看到如果与英法结成同盟,将会给意大利的统一带来希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先秦文学 上古传说文学 神话基本特性: 1、神话都就是想象的或幻想的。 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与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说明。 3、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我国神话系统 (一)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二)自然灾害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三)战争神话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主要特征: 1、无论就是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就是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着人都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与英雄气概。 3、不论就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1、婚恋诗 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3、政治讽喻诗 4、史诗及其她

《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四言诗的典范 4、章法结构(重章复沓)与语言特色(质朴畅达,词汇丰富,双声叠韵连绵词与叠字的大量运用) 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就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 《左传》的叙事艺术: 它就是春秋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 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左传》的写人艺术: 叙写历史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1、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营造 《左传》的辞令艺术“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史。约前1000年到前440年 《战国策》铺排纵姿的文学特色: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北大国际关系史考研-《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方连庆,北大版)两本书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辅导班-《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 《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方连庆,北大版)两本书 第一编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1945—1949) 第一章盟国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 一.美苏在东欧问题上的不同 二.西方与苏联的裂痕 三.德国赔款问题与德国问题的产生:柏林事件的发生 第二章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对西欧的控制 一.美国的独一无二地位 二.西欧战后的羸弱 三.马歇尔计划的产生 四.北约的产生与西欧联合的初步浮现 第三章苏联成为世界大国及其同东欧和南斯拉夫的关系 一.苏联的大国实力 二.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 三.情报局事件与苏南关系的破产 四.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第四章亚洲各国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 第五章美国对华政策的破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二.新中国成立对亚洲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三.美国对华遏制战略 第二编五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50—1959) 第六章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其在亚洲的侵略扩张活动一.敌视中国政策的体现 二.美国支持印度支那地区战争 三.美台防御条约 四.多米诺骨牌理论

第七章西欧联合趋势的发展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一.舒曼计划与煤钢共同体 二.罗马条约与共同体的成立 三.联合的欧洲与法德和解 四.联合欧洲的意义 第八章苏联对外政策的新变化 一.斯大林死后的苏联变化 二.赫鲁晓夫推动对美缓和 三.三和路线的提出 第九章亚非会议和亚非国家反帝斗争的高涨 万隆会议与亚非民族革命 第三编六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60—1969) 第十章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的成因与国际政治机理 第十一章西欧、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实力增强后的欧日更加自主,仍依附于美国第十二章苏联恶化中苏关系和加强对东欧的控制 一.中苏关系恶化的成因 二.波匈事件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四.勃列日涅夫主义 第十三章第三世界的兴起 第四编七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70—1979) 第十四章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 一,美苏缓和的成因 二、美苏缓和的意义和影响 三、美苏缓和中的持续斗争 第十五章西欧联合趋势的加强和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 第十六章第三世界联合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 第十七章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中美和解与建交高潮 第五编八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80—1989)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古代文学史(唐~清整理) 一·<唐> 诗歌诗词:诗 初唐(618~713): 两大诗派1、以上官仪和杜审言、宋之问等宫廷文人为代表。他们总结了齐梁以来在诗歌声调、韵调、对仗方面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古近体的界限,对律诗的定型及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2、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为代表。他们的入主诗坛,标志着中下层文人打破了宫廷文人的一统天下。批判六朝文学,主张言志抒怀,咏叹人生。诗风:绮丽婉转,不脱六朝;刚建清新,启迪盛唐。 两大乐府诗名篇:刘希寿《代悲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盛唐(713~765): 两大诗派1、王、孟山水田园诗(清丽的疏淡的笔墨,描绘题咏山水田园。抒情寄趣,多用五言古体和律体) 2、高、岑边塞军旅诗 3、其他特色诗歌(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祖咏等其他个性特色诗歌) ▲两大诗人:1、李白(以澎湃雄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拯物济世的怀抱,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反应民生的苦难,藐视权贵,反抗礼教,成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 2、杜甫(忧国伤时,谴责战乱,哀恤民瘼,善于把时代的灾难、民生的涂炭和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反映现实,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情) 中唐(766~859): 与盛唐相比的变化:其一,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如揭露商贾渔利,反映南国风情,描写男女爱情,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其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其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如以文为诗,以议论为传,以律调入歌行,用传奇的手法叙事写人等。 两大诗派1、元白新乐府运动及轻俗平易诗风(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等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以俗为美,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 2、韩(愈)、孟(郊)、李贺等奇崛险怪诗风 3、其他特色诗歌:大历诗风(大历十才子;刘长卿、韦应物等)刘禹锡、柳宗元 晚唐(860~907):唐代诗歌衰微时期 两大诗人(小李杜):1、杜牧(评记史诗,针砭时政的怀古咏史诗,《泊秦淮》)2、李商隐(深于寄托,巧于比兴;用典精工巧妙;语言精炼,注意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词) 两大倾向:1:重艺术的司空图、韩偓、韦庄等2:多讽喻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历年真题必看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历年真题必看 201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5*7分 1. “英国治下的和平” 2.古斯塔夫·斯特莱斯曼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4.第二次柏林危机 5.TPP 二、简答题3*15分 1.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因 2.二战前日苏关系的演变 3.伊朗伊斯兰革命对各国关系的影响(不是很确定这个,伊朗伊斯兰革命是确定的,后面这个具体词汇忘了) 三、论述题2*35分 1.试论述俄奥矛盾的根源、1871~1914年俄奥关系的演变历史以及俄奥矛盾对于德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大致这个意思) 2.试论述20世纪孤立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014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光辉孤立(splendid Isolation) 2.泰奥菲勒?德尔卡塞 3.租借法案 4.《苏日中立条约》 5.达尔富尔问题

二、简答题 1.简述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争取安全的外交努力 3.简述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所面临的的挑战 三、论述题 1.试述从拿破仑战争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俄矛盾的演变及其原因 2.请分析冷战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2013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赫尔辛基进程 2.克里米亚战争 3.英德海军协定 4.旧金山和约 二、简答题 1.简述“9?11”事件以后美国主导下的反恐历程。 2.法德和解的意义。 三、论述题 1.阿富汗被称为“帝国的坟墓”,请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角度评析。 2.论述冷战结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什么能够继续存在? 2012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G20 2.克什米尔问题 3.哈布斯堡帝国

国际关系综合考研方连庆《国际关系史》考研资料考点总结

国际关系综合考研方连庆《国际关系史》考研资料考 点总结 一、八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80—1989) 美苏争夺的新态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8.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美苏争夺的新态势★★★★ 1卡特主义(见表18-1)

表18-1 卡特主义 2里根的新遏制政策 (1)新遏制政策提出的背景 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仍处于进攻态势,里根入主白宫后面临着苏联的严重挑战。 里根政府认定,美国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制止苏联的全球野心”。出于两极体系的考虑,里根把整个世界看作是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基础的秩序,美国在其中占据领导地位。里根政府主张对苏联推行实力政策、恢复对苏联的遏制,将是否反苏作为唯一标准,以此来确定美国的敌人与朋友。 (2)新遏制政策的要点 ①扩充美国的军事实力,谋求打破战略均势 里根采取坚决措施来谋求军事优势,决心打破苏美之间在军事力量方面的相对平衡,用武力抵抗苏联危害美国利益的任何“冒险行动”。为此,里根政府提出了新的核战略,大力加强核战略力量和常规力量,并在某些关键地区加强自己的军事存在,以有限的军事手段达到有限的政治目的。 ②组建堵截苏联的战略防线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决心堵住苏联进一步向南扩张。里根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a.同中东一些关键国家如以色列、埃及、沙特阿拉伯达成防止苏联势力扩张的“战略一致”,特别是同以色列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b.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稳定中东局势,防止苏联继续扩张;支持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把巴基斯坦作为反苏、防苏的前线国家; c.继续支持阿富汗的抵抗力量,动摇与打击苏联占领军; d.调整同西欧、日本的关系,以协调对苏政策; e.同中国签署“8·17”公报,两国关系得以正常发展。 ③以实力为后盾,执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 a.里根政府在同苏联进行的核谈判中,一方面向苏联显示力量,以加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向苏提出明显不会被苏联接受的建议,把谈判可能失败的责任推给对方。 b.里根政府对苏联施加压力,迫使苏联按美国提出的要求找到令美国满意的解决办法。 ④开展对苏联的经济攻势 里根在同苏联的经济贸易关系中推行大棒政策,试图利用经济财政和技术上的优势,延缓苏联经济发展,迫使苏联限制其在外部的侵略扩张活动。主要表现在:a.实行贸易歧视政策,拒不提供最惠国待遇; b.严格控制向苏联的高科技产品出口; c.实行经济制裁,把两国间本属于正常的经贸关系与活动作为施加政治压力的工具与手段。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版)知识点梳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版)知识点梳理 《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版) 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的形成 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第四节北方大战 第五节十八世纪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斗争 第二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四节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三章维也纳反动体系和东方问题 第一节维也纳会议 第二节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第三节神圣同盟干涉拉美国各国的企图和门罗宣言 第四节东方问题 第四章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到普法战争时期的欧美国际关系 第一节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欧洲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二节克里米亚战争与巴黎和约 第三节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国际斗争 第四节意大利的统一 第五节德意志的统一与普法战争 第五章一八七O年以前欧洲国家对亚非的侵略和亚非各国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第一节英国吞并印度和印度人民的反抗 第二节荷兰侵占印尼和印尼人民的反抗 第三节资本主义列强奴役中国的开始和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第四节列强侵略日本和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 第五节列强在非洲的侵略活动 第二编近代国际关系(一八七一——九一八年) 第一章一八七一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局势 第二节近东问题和柏林会议 第三节三国同盟的形成 第四节德国联盟体系的完成和法俄同盟的订立 第二章十九世纪七十——九十年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 第一节英俄在中亚的争夺 第二节列强对中国和东南亚的侵略 第三节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第三章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第一节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 第二节美西战争和美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 第三节英布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 第四节义和团运动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干涉 第五节英日同盟和日俄战争 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的形成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第四节北方大战 第五节十八世纪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斗争 第二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四节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肖月.朱立群

2+4方案:由美国提出的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方案。随着1989年包括民主德国在内的东欧局势的巨大变化,德国统一问题出现新情况。同年11月8日,民主德国宣布开放同西德和西柏林的边界。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统一进程明显加快。由于德国统一的问题历来是牵动欧洲全局的最敏感问题,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密切关注。1990年2月13日美国提出“2+4”方案,即先由两德讨论有关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内部问题”,然后由两德和美英法苏四大国就未来德国在欧洲的军事政治地位,欧洲结构,柏林地位,结束四大国的权利与义务,波德边界,对德和约等“外部问题”谈判,其结果提交欧安会35国首脑会议确认。方案得到两德和苏英法的赞同,按照2+4方案,两德和苏英法美召开了多轮“2+4外长”会议,就德国统一的内外部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五国外长会议:二战结束后,为缔结和约做准备而设立的专门性协商机构。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美,苏,英三国政府首脑在波茨坦会晤后,发表公报宣布,将“设立五大国外长会议,继续进行关于缔结和约所必需的准备工作”“外长会议当前重要任务为受权起草对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及芬兰的和约,以提交联合国家,并就欧战结束时未决之领土问题,拟出解决方案,会议将负责准备对德和约”为执行上述每一项任务,会议将由在本任务所涉及的某一敌国投降书上签字的国家代表组成,在研究对意和约时,法国将被认为是在意大利投降书上签字的国家。其他成员国将在讨论与之直接有关的问题时,应邀参加会议。从1945年至1949年共举行了六届外长会议。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全称《合作与集体防御条约》组织。英,法,荷,比卢五国在美国运行下组成的政治军事组织。1948年3月1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签署,8月25日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表面上是为了防止德国重新侵略,实际上是为了对抗苏联的威胁。主要内容是,加强相互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合作;当任何一缔约国受到“武装攻击”时,其他缔约国应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同时建立咨询理事会作为条约的执行机构。条约有效期为50年。1950年12月,该条约组织的军事机构并如北约。1954年10月23日,意大利和联邦德国加入。1955年5月6日,该组织改名为西欧联盟。 东京审判: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根据1943年10月3日苏,美,英莫斯科宣言精神,以及1945年7月中,美,英《波茨坦公告》规定,同盟国授权远东盟军最高司令部于1946年4月19日颁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由中,苏,美,英,法,荷兰,印度,加拿大,新西兰,菲律宾,澳大利亚等11国代表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首要战犯。1946年5月3日开庭,控告被告犯有反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等罪行,并列举55项罪状。审讯历时2年零5个月,开庭818次。法庭判决25名被告有罪,其中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宏毅等7人处绞刑。由于美国包庇,一些重要战犯为交付审判,1950年起又释放了在日服刑的所有战犯。中国政府对此提出了抗议。 纽伦堡审判:1945年11月20日—1946年10月1日在德国纽伦堡对二战祸首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根据1943年11月2日签订的《苏美英关于德国暴行的宣言》精神,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四国在伦敦签署《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首要战犯和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1945年11月,由上述四国组成的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被告按共同策划或阴谋破坏条约,筹划侵略战争和杀害人民,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等四项主要罪行进行起诉。历时十个月,216个审判日。最后判处戈林,等绞刑;冯克等无期徒刑;施佩尔等20年徒刑。宣布纳粹党领导机构,秘密警察,保安处,党卫队为犯罪组织。 波茨坦协定:《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和《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的通称。苏,英,美三国首脑于1945年8月2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签订。公报当时公开发表,内容有14项,议定书当时未发表,内容有21项,包括公报中的14项。主要内容有:(1)设立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二战后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和商讨成员国间有关的其他问题。(2)确立了处理德国的基本政治原则和经济原则。正是原则是: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为此素,美,英,法四国共同占领德国,解除德国武装,铲除或控制可供军事生产的德国工业,摧毁纳粹党的一切组织和制度,并禁止他的复活,逮捕和审判纳粹战犯,是德国沿着和平民主的道路发展。经济原则:消灭德国之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消灭垄断造成的过分集中,重建着重于农业及国内和平工业发展的经济,并把德国视为一个经济单位。(3),有关德国的赔偿,德国,波兰等国的疆界,同意大利,保加利亚,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五国缔结和约等问题的规定。 柏林问题: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美,英,法,苏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由于柏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围绕着柏林的法律问题,长期以来成为美,苏争夺欧洲的焦点之一。苏联巴西柏林看成是长在民主德国领土上的一个毒瘤,千方百计予以割除。而美国则利用西柏林的地理优势,把它作为向民主德国和东欧进行渗透活动的基地,并把保护美国在西柏林的权力看作是“考验西方的勇气和意志的伟大场所”。1948年6月,就柏林实行何种货币问题,导致了东西方对峙的第一次柏林危机。1958年11月,就柏林的法律地位问题再次导致了第二次柏林危机。1971年9月,苏,美,英,法四国就柏林问题签署了《关于柏林问题的四方协定》。协定规定:四国相互尊重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不得单方面改变既成局面;苏联保证西柏林通过民主德国境内至联邦德国的交通畅通无阻,并享受优惠待遇;西柏林不是联邦德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也

国际关系史·笔记整理

《国际关系史》(近代卷)笔记 一.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 1.起因:神圣罗马帝国与德意志诸侯意欲削弱对方力量,借新教与天主教之争而发起战争 2. 导火线:斐迪南二世任波西米亚国王,遭民众反对。布拉格议会中的新教徒代表将国家派来的官员抛出窗外(史称“抛出窗外事件”),次日发动布拉格起义。 3. 过程:(1)波西米亚—巴拉丁阶段(1618~1624年) 波西米亚和巴拉丁联军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作战。斐迪南二世联合天主教联盟和西班牙击败联军,波西米亚成为奥地利的一个省,西班牙占领巴拉丁。 (2)丹麦战争阶段(1625~1629年) 英国、荷兰、丹麦为了打击斐迪南二世结成同盟,由丹麦派兵德意志北部,被皇帝击败。斐迪南二世控制北部德意志。皇帝颁布归还教产敕令,规定新教诸侯将1552年之前夺取的土地归还天主教诸侯。 (3)瑞典战争阶段(1630~1635年) 瑞典为在波罗的海争霸,入侵德意志北部,取得法国和德意志新

教诸侯支持。战争初期,瑞典作战顺利,占领了德意志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以及慕尼黑。但在吕岑战役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斯二世阵亡,瑞典军队逐步退至波罗的海沿岸。斐迪南二世与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缔结《布拉格和约》,同意不在该地区实施《教产归还敕令》。斐迪南二世再次获胜。 (4)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年) 法国与瑞典、荷兰结盟对斐迪南二世宣战,斐迪南二世得到西班牙、巴伐利亚、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的支持。法国在战争初期战绩一般,但瑞典占领了北部和中部德意志。1637年,斐迪南二世去世,其子费迪南三世即位,在军事上败给瑞典。西班牙因国内反西班牙革命以及对法作战的失利,丧失了在欧洲的军事优势。费迪南三世被迫求和。 4. 结果: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瑞典占有西波美拉尼亚和部分东波美拉尼亚、维斯马以及不莱梅和维尔登,控制奥得河、易北河以及威悉河口 (2)法国获得阿尔萨斯 (3)重申教随国定原则 (4)承认德意志各邦诸侯享有内政外交自主权

战后国际关系史考研复习规划,国关院、北大、人大国关考研指定教材与参考文献

育明教育2014年各高校政治学&国际关系&外交学考研专业课基础班视频课程+全套真题、笔记等全套资料+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1680~3000元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考研攻略

国关院战后国关史教案 战后国际关系史指定教材与参考文献 指定教材: 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文献: 一、资料、概览 《世界知识年鉴》,世界知识出版社。 《国际条约集》,世界知识出版社。 王绳祖(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下册,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卞连庆(等):《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选辑》,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战后国际关系史料》,1—5册,1983年版。 卫林(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大事记》(1945—197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陈有进:《当代世界大事纵览》,改革出版社1991年版。 刘志功:《战后国际关系手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谢朝晖、罗庆旺:《战后世界重大军事事件始末》(1945—1990),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任正德、吴建新:《国际战争风云录—-二战后170次局部战争大观》,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王克勤等:《世界知识大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靳文翰等:《世界知识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二.战后国际关系史、地区史、外交史 皇家国际事务协会:《国际事务概览》,上海译文出版社。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7、8、9、10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方连庆(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俞正梁(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下册,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上、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战后世界历史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朱明权(主编):《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罗伯特?A?帕斯特:《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刘金质:《冷战史》,上、中、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安?安?葛罗米柯:《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1980年),上、下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宫少明等:《冷战后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颜声毅:《当代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潘琪昌:《欧洲国际关系》,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蕴岭:《欧洲剧变与世界格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杨灏城等:《民族冲突和宗教争端——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肖宪:《世纪之交看中东》,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王士录:《从东盟到大东盟》,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徐士澄:《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陆忠伟:《新旧交替的东亚格局》,时事出版社1993年版。 吴秉真、高晋元:《非洲民族独立简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陈乐民:《东欧剧变与欧洲重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年版。 潘振强:《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国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