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疾病与防治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疾病暴发流行正成为限制对虾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各地对虾发病现象相当普遍,虾病种类越来越多,有些虾病使虾池出现绝产的严重局面。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使1993~1994年对虾绝产面积达50%以上,造成我国养虾业的巨大损失。虽然1996年以来南方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对虾养殖业有所恢复,但国内对虾养殖业仍遭受病害的困扰。

目前,已知对虾病原已达100多种,主要病原是病毒和细菌,而在对虾养殖生产中,往往是病毒和细菌合并感染或继发感染。就病毒而言,已达18种以上,其中危害对虾最严重的是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type baculovirus,简称MBV)、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简称WSSV)、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简称YHV)和塔拉综合症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简称TSV)等。

第一节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

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当外界的因素的有害因素超过了对虾的适应能力时就会导致对虾发病,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导致的疾病表现不同的病症,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利于作出合理的预防、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虾病。

一、引起对虾疾病的外界因素

引起疾病的外界因素基本可以概括为生物、理化和人为三大因素。

1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引起对虾疾病最重要因素之一,造成对虾病害的病原生物包括传染性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侵袭性生物:寄生虫等;敌害生物:凶猛性鱼类等。

2 理化因素因素

养殖水域的温度、盐度、溶解氧、酸碱度、氨氮、H2S等理化因子的变动造成环境胁迫或人为造成的污染物质等因素,超越了养殖对虾所能忍受的临界限度导致对虾发病。

3 人为因素

放养密度不当,混养比例不恰当,饲养管理不善,技术操作不细致等人为因素都容易导致对虾发病。此外,在捕捞、运输和饲养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工具不适宜和操作不小心,使饲养对虾本身受到摩擦或碰撞而受伤,受伤处组织机能丧失和体液流失,渗透压紊乱,引起各种生理障碍以致死亡。除了这些直接危害以外,伤口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的途径。

投喂饲料的数量或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能满足养殖对虾维持生活的最低需要时,养殖对虾往往会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身体瘦弱,抗病力降低,严重时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甚至死亡。营养成分中容易发生问题的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其中最容易缺乏的是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腐败变质的饲料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二、内在因素

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产生变化,因此内因是变化的关键,对虾对病原的敏感性的强弱与其自身的遗传性质和免疫力有关系,而生理状态、营养条件、生活环境等也能影响对虾对病原的敏感性。

以上这些病因对养殖的对虾的致病作用,有时是单一种病因的作用,也可以是几种病因混合的作用,并且这些病因往往会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第二节对虾疾病的预防

做好对虾疾病的预防工作是提高对虾增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对虾养殖模式中,追求高密度、高产量和高效益是共同特点,防病便显得更为重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才能达到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发生。以防为主是对虾疾病的特点所决定的。对虾生活在水中,一旦生病,及时和正确的诊断较为困难;其次,当发现有对虾开始死亡时,一般病情已较严重,治愈很困难;另外,对对虾进行治疗时,给药困难。内服药一般只能由对虾主动吃入,但当病情严重时,对虾已丧失食欲,即使特效药也不能达到治疗效果,尚能摄食的病虾,也因摄食量降低而不能吃到足够的药饵而影响疗效;体外用药一般采用全池泼洒和药浴的方法,仅适用于小水体,而对大水体便难以达到相应的效果。因此,在对虾的病害防治工作中,必须坚持以防为主,在预防措施上,既要注意消灭病原、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又要十分重视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养殖对虾自身的抗病力,只有采取全面的综合预防措施,才能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发生,从而保证对虾养殖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保证良好的养殖环境

对虾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对虾能否健康快速地生长。

一)设计和建造养殖场时应符合防病要求

在建场前应首先对场址的地质、水文、水质、生物及社会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在各方面都符合养殖要求时才能建场。其中尤其是水源一定要充足,水的理化性状要适合养殖对虾的生长,不被污染(主要是水源是否有码头,浮油,周边河流入海则要考虑河两岸有没有污染源,如化工厂、造纸厂、皮革厂等),不带病原体;同时每个池塘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等。

二)改善生态环境

1 每年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和污染物质,或排干池水后池底进行翻晒,淤泥不仅是病原体的滋生和贮存场所,而且淤泥在分解时消耗水中大量溶氧,同时产生有毒或有害物质,如硫化氢、氨等。

2 定期换水或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3 在主要生长季节,晴天的中午,开增氧机或水质改良机,充分利用氧盈,降低氧债,改变溶氧分布的不均匀性,改善池水溶氧状况,提高池塘生产力。

4 定期泼洒水质改良剂和底质改良剂,改善水质和底质。

5 采用生态养殖的办法,减少病害的暴发。

二、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一)清整池塘

清池包括清除池底淤泥和池塘消毒两个内容,暂养池、养成池或越冬池在放养前都应清池。新建的池塘一般不需要浸泡和消毒,如果灌满水浸泡2-3天,再换水后放养更加安全。新建高位池的清池则较为简单,主要是清除池底杂物及平整池底。对于水泥护坡的池塘,由于水泥具碱性,容易造成pH值升高,则要先进水浸泡,浸泡水位为1-1.5 m左右,浸泡时间为7-10天,浸泡水pH值可达到8.8左右,正常海水pH为8.0-8.2。所以要将浸泡水排干后方可进行养殖

养殖过对虾的老塘则需要进行彻底清理。已养过对虾的池塘,因在底泥中沉积有大量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质,形成厚厚的一层淤泥。这些有机质腐烂分解后,不仅消耗溶氧,产生氨、亚硝酸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而且成为许多病原体的滋生基地,因此应当在养殖空闲季节,即冬季或春季将池水排空,将淤泥尽可能挖掉。放养虾苗前再用药物消毒。消毒时应在池底留有少量水,盖过池底即可,然后用漂粉精150×10-6的浓度或漂白粉500×10-6的浓度,或生石灰400×10-6的浓度左右,溶于水中后均匀泼洒全池,过1-2天后灌入新鲜海水,采用(15-30)×10-6有效氯的漂粉精消毒,再过3-5天后就可放养。

二)工具消毒

养殖的各种工具,往往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因此,发病池所用的工具,应与其它池塘使用的工具分开,避免将病原从一个池塘带入另一个池塘。如工具缺乏无法做到分开时,应将发病池用过的工具处理后再使用。一般网具可用20 g/m3的浓度硫酸铜水溶液或50 g/m3的浓度高锰酸钾水溶液或100 g/m3的浓度福尔马林溶液或纯淡水等浸泡0.5 h;木制或塑料工具,可用5%漂白粉水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洗净后再使用。

三)疾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在南方多数疾病一般清明节前后和10-11月份这段时间内容易造成大规模流行。因此,掌握发病规律,及时有计划的在疾病流行季节前进行药物预防,是补充平时预防不足的一种有效措施,疾病流行季节期间将药物拌在饲料中制成颗粒药饲投喂。用药的种类随各种疾病而不同,尽量多用中草药,以免产生耐药性。有几点应注意的事项:

1必须选择对虾喜吃、营养全面、能碾成粉末的药。

2颗粒药饲在水中的稳定性好,一般应在水中30 min以内不散开,而对虾吃入后又能很快消化吸收。

3药饲的大小必须适口。

三、加强饲养管理

一)放养健康的虾苗和适宜的密度

放养的虾苗应体色正常,健壮活泼,必要时应先用显微镜检查,种苗不带有危害严重的病原,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水质和饵料状况、饲养管理水平等,决定适当密度,切勿过密。

二)投饲料要新鲜、量适

饲料的要求除了营养丰富全面,饵料及其原料绝对不能发霉变质。配合饵料的营养成分要全,特别不能缺乏各种维生素;黏合性要强,在水中至少要维持2小时不散开。

每天的投饲量要适宜,每天的投喂量要分多次投喂。每次投喂前要检查前次投喂的吃食情况,以便调节投饵量。

三)控制好养殖水环境

在对虾的饲养过程中,应每天至少巡塘3-4次,巡塘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引起疾病的各种不良环境污染,尽早采取改进措施,防患于未然;也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一般症状,例如对虾离群独自漫游于水面,失掉平衡,体色反常,比吃食等,就应立即进行诊断检查,尽早设法治疗,巡塘时应注意的问题是养殖对虾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水温、水流、水色和透明度等,PO43--P、H2S、NH4+-N、总碱度、氧化还原电位、NO2--N、COD和NH3-N等每5 d测定一次。DO、pH、盐度和水温每天测定两次。及时作出分析,及时采取措施。

四)防止病原传播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防止病原的传播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对生病的或带有病原的对虾要及时捞出,即发生疾病以后除及时治疗外,尽可能将同一水体中生病的和尚未生病的对虾分开饲养。尚未生病的对虾很可能已成为带菌者或带虫者,因此,凡已发现疾病的池塘,其中的所有动物都不要与其他水体中的动物接触,该池中的水也不要排入其它池塘。有的育苗场因一池中的苗种大部分生病死亡,剩余少数不值得继续培育下去,或合并到其它苗种池中,这种做法应严加禁止。

2在生病的池塘中用过的工具应当用浓度较大的漂白粉、硫酸铜或高锰酸钾等溶液消毒,或在强烈的阳光下晒干,然后才能用于其它池塘。有条件的也可以在生病池塘中设专用工具。

3病死或正在发病的对虾,应及时捞出并深埋他处或销毁,切勿丢弃在池塘岸边或水源

附近,以免被鸟兽或雨水带入养殖水体中。

4标粗池发现有疾病的对虾在治愈前原则上不进行分苗。

第三节药物的施用方法

使用药物预防或治疗对虾的疾病,其给药方法与人医或兽医是不同的,原因在于对虾生活在水中,与我们人的生活介质——空气不同。

一、药物悬挂

此法是将防治药物装在袋内或篓内,然后悬挂在水中或食场附近。其数量和深浅,按水体面积和养殖种类的习性而定。此法多用于疾病流行季节时的预防或病情轻时用。具有用药量小,副作用小等优点,但杀灭病原体不彻底,只有在养殖对虾游到挂袋附近的水周围处,才能取到作用。目前在南方高位精养虾池在进水渠道里采用药物挂袋法处理水质,减少病害的暴发。

二、浸洗

此法是将患病对虾捕捞到配好有一定药物浓度的容器内浸洗一定时间,使其强制受药。通常用于苗种运输和放养及亲虾。浸洗法用药量少,时间可人为控制,一般不污染水体,不影响水体中的其他生物。但需要捕捞和搬运对虾,而且容易受伤,只适用于体表和鳃上的病原生物感染,放回水体后可能重新感染,对大型水体不宜使用。

三、全池泼洒

此法是疾病防治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采用对某些病原体有强大杀灭效果,而对对虾本身安全的药物及浓度,全池泼洒。使用此法,首先应准确地测量池塘水体,计算药量,然后称取药物用水溶解后均匀地泼到全池中去。此法施药方便,能较彻底地杀死养殖动物身上及生活在水体中的病原生物,适用于中、小型水体。但用药量大,对大型水体或价格昂贵的药物不适用,并且水体中的有益生物常被杀死,对水环境也有一定污染。

四、口服药饵

此法是将药物按一定比例均匀地混到饵料中制成药饵后进行投喂,药饵的形状多为颗粒状。此法多用于体内病原生物感染和病情较轻尚未失去摄食饵料能力的对虾或同池中尚未感染的个体预防。有用药量少、使用方便和不污染水体等优点。但口服药饵法只对那些还有食欲的个体有作用,对病重者或失去食欲的个体无效。

五、浸沤法

将草药浸沤在池塘的上风处或将捆扎好的中草药分成数堆,杀灭池水中及体外的病原体。此法适用于预防和早期治疗。

第四节对虾疾病的检测技术

一、对虾疾病的初步诊断

一)诊断器材和常用工具

对虾养殖生产中进行诊断的必要器材包括:解剖刀,解剖剪、镊子、放大镜、水质分析测试盒等,有条件的养殖场应配置显微镜和解剖镜及配套的玻璃器皿,对于检测分析单位应具备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的仪器,同时应具备完善的水质分析仪器,病毒鉴定的仪器等。

二)发病现场情况调查

1 调查发病养殖水体环境和发病史

2 了解池塘水质状况

需要调查水温、酸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硬度、化学耗氧量和有机

耗氧量等。

3 调查养殖状况

包括放苗密度,投饵情况、生产操作管理等。

4 及时发现对虾疾病

从对虾的摄食、活动和体色等及时发现对虾病害。

二、对虾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

病毒病是危害对虾最严重的疾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学家应用生物学技术可以在细胞或细胞超微结构的水平上研究对虾病变和病毒结构,生物学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手段,现把对虾病毒的检测方法分述如下。

一)现场快速诊断方法(Rapid detection)

对虾病毒病具有暴发性,所以,在生产上需要用简单快速的方法来诊断对虾是否带有病毒。

董颖等(1996)通过人工投喂感染实验,观察了中国对虾(Panaeus chinensis)感染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后出现的特殊外观病症,即与健康虾截然不同的空胃和拒食。在现场利用这种外观症状作排外诊断(Diagnosis by excusion

)和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可以简便和快速地判断出池虾群体中有无病虾,同时根据统计发病虾的概率也可以了解群体的发病进程。

排外就是把“空胃”作为排外的标准,排除掉饱胃及丰胃健康虾、刚蜕壳的健康虾等,留下少量可疑虾作鉴别用。例如,患有HPV病的对虾,只有在晚期可以出现空胃。但那时对虾的肝胰腺已呈蓝绿色,明显萎缩溃烂,且虾体异常瘦小,皮色发暗等,这些特征极易识别。根据病虾胃的特殊病症,很容易同健康虾空胃区别。

小时候发病的病虾。这项诊断技术的局限是仅适用于中国对虾感染“流行病”病原,并已发病(即出现病症)后的那些个体,且必需活体观察,但它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不需复杂的仪器设备,也不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极易普及应用。

Lightner曾经采用快速现场诊断对虾肝胰腺细水病毒样病毒(Hepatopancreatid Parvo-like virus,HPV)的方法(Giemsa stain),该方法需要60。C染色30min,这个条件在野外难以保证。Sindermann et al.(1988)和廖一久(1989)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type baculovirus)病的现场诊断中,用1%伊红或0.1%孔雀绿涂片作为初步的结果。这种方法是单一染色,制片的对比度差,分辨率低。黄捷等人(1995)筛选出两种即可混合在一起,又能将对虾肝胰涂片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别台盼蓝和伊红Y (TE)。用含有0.6%台盼蓝和0.2%伊红的混合染色液涂染肝胰腺细小病毒样病毒感染的对虾肝胰腺,观察到核内的病毒包含体。

宋晓玲等(1996)的TE染色光镜快速诊断,取死亡亲虾(Penaeus chinensis)胃上皮用TE染液进行压片染色,可观察到细胞核内空泡化,胞核肿大,即为阳性发病。

Lightner(1983)和Redman曾经报道检查草虾是否感染杆状病毒的简易方法,即直接用肝胰腺涂片,然后用0.05%的孔雀绿染色,若见明亮蓝绿色的圆球形包含体即为阳性。但孔雀绿对包含体并无特异性,包含体不容易与其他圆形物如脂滴或泌颗粒区分。Vickers 等(1993)报道了利用压片涂抹对虾的肝胰腺,分别用H-E染色和Y啶橙染色。都可以在不到1 h内检测出Penaeus monodon-type baculovirus(MBV)包含体。经Y啶橙染色的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可见黄绿色的杆状病毒核内包含体。Y啶橙对不同组合的蛋白质有不同程度的结合性,细胞质为红色,脂滴为黑色,可避免孔雀染色的不准确性。荧光显微镜也许是在光镜水平对特异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定性定位的最有力的工具。

暗场显微镜通过聚光之前的特殊装置,使通过样品进入物镜成像的光只有折射光或衍射光。这样没有样品存在时视野是黑色的,而折射率很大的小颗粒观察得很清晰。Momnoyama 等

(1995)用暗场显微镜在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快速检测到有Rodshaped nuclear virus of penaeus japonicus(RV-PJ)。在血淋巴中观察到有许多0.5微米大小的病毒粒子。使用荧光显微镜和暗场显微镜这两种方法,虽然观察效果较好,但是对于一般虾农来说是不切实际的。

二)组织病理检测(Light microscopy)

光学显微镜技术曾经在细胞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在科学技术非常先进的今天,仍然离不开光学显微镜。用显微镜技术检测对虾病毒,就是利用各种不同染色方法将固定的虾组织进行切片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致病细胞病变的发育过程,病毒包含体的形成部位、形状和大小,以及因感染WSSV而膨胀的细胞核。

何建国等(1992)用常规的组织切片方法,经HE染色在高倍镜下镜检斑节对虾WBV包含体,其仔虾感染率为100%,养成期感染率为63.6%~100%。Lo 等(1997)用光学显微镜在斑节对虾的眼柄、淋巴器官、中肠等组织中,观察到被WSSV感染而肿大的细胞核。孙修勤和楠田理一(1996)用HE和Feulgen染色,在中国对虾的肝胰腺细胞中发现了HPV包含体,其大小为22~24nm。Spann等(1995)用Feulgen染色,在来自澳大利亚的斑节对虾的淋巴样器官细胞中发现Lymphoid organ virus(LOV)病毒形成的胞质含体。

Bonami用Eosin染色,在范氏对虾的淋巴器官中发现Lymphoid organ virus(LOVV)病毒形成的细胞质包含体。宋晓玲等(1996)对死亡亲虾(Penaeus chinensis)用Davidson'sAFA固定,按常规方法进行光镜制片,用Ehrlichi's酸性苏木精染色。1%伊红酒精(95%)溶液复染。在肝胰腺血窦观察到血淋巴细胞核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ypodermal and Hematoopoietic Necrosis Baculorirus,HHNBV)病变。Brown和Brann's Gran染色可检测到草虾的MBV形成的核内无定形包含体。Giemsa染色应用于对虾幼体中的HPV诊断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罗文新,1997)。

三)电子显微镜(Elertron microscopy)

虽然光学显微镜仍然在组织病理学检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光镜的分辨率低,要研究内部的精细结构和病毒粒子的大小、结构和复制过程,需要分辨率更高的设备。

Couch(1974)首次用电子显微镜在桃红对虾(Penaeusduorarum)体内,观察到一种对虾杆状病毒(Baculoviruspenaeid,Couch Bp),其大小为74nm×270nm。何建国等(1996)用2.5%戊二醇固定液(0.1摩/升磷酸缓冲液,Ph7.2)固定具有白斑和红体(不带白斑)的斑节对虾,组织略硬化后,解剖肝胰腺、甲壳下表皮及鳃,切成0.5毫米×0.5毫米×0.5毫米大小样品。继续在戊二醇固定液中固定。固定后的样品经磷酸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经丙铜酸系列脱水。Epon's812液渗透包埋,Epon's812液聚合条件为37℃,60℃过夜12小时以上。超薄切片在AO超薄机上进行,切片厚度为50~100nm,切片经醋酸铀和柠檬酸铅双层染色之后在Philips CM10透射电镜观察。在鳃上皮细胞和甲壳表皮细胞感染三种类型杆状病毒。Lightner和Redman(1993)在原糙对虾(protrachypene precipuca)中发现一种虹彩病毒(Shrimp iridovirus,IR-DO),为6角形,具单位膜构成的囊膜。核酸蕊子直径约85nm,为DNA型。病毒粒子直径为122±7nm,最宽处直径为136±nm。Boonyaratpalin 等(1993)在泰国养殖的斑节对虾中首次发现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YHV),病毒粒子大小为150~200×45~40nm,核衣壳为90~160×16~22nm。

何建国等(1995)在患白斑病的斑节对虾鳃上皮细胞质中,发现直径约25nm的类微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like)。Lo 等(1997)在斑节对虾的精巢中观察有WSSV。陈细法等(1997)应用超薄切片和负染等技术,在日本对虾、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和中国对虾的肠、肝胰腺、淋巴样器官、鳃和肌肉组织中,发现一种新杆状病毒,称之为淋巴样细胞核型杆状病毒(Lymphoid cell muclear baculovirus,LNBV)。病毒直径96~112nm,是已知感染对虾最大的一种病毒。中央是高电子密度的核心,外囊衣壳和囊膜,两膜之间有

宽阔的间隙。这9是已报道的任何一种对虾杆状病毒所没有的。纯化的病毒核壳衣表面有螺旋排列亚单位,也是该病毒特有的。

张进兴等(1997)在中国对虾的卵巢组织和受精卵细胞中,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有球状病毒粒子。其大小为80nm左右。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是在中国对虾中发现的第一种病毒(Lightner et al.,1985)。薛清刚等(1996)对该病毒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病毒颗粒呈20面立体对称,直径为23.3~29.8nm,属细小病毒科。现称其为中国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Hepatopaneratic Parvovirus of Penaeus chinensis,HPVPC)。Wongteerasupara等(1995) 在患病的斑节对虾体内发现SEMBV 病毒(a non-occluded ,systemic baculovirus),位于细胞核内,无囊膜。有核衣的完整病毒粒子呈椭圆形,有突出的多绒毛状附属物,大小为276nm×121nm。

电子显微镜虽然可以观察到病毒粒子,但是样品制备困难,费事较久,而且对于形态特征相似的病毒难以鉴别。所以,电镜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病毒的有无及病毒类型的初步鉴定。而对于种和型鉴别必须借助于特异性更强的方法。

四)免疫检测技术(Immunoassay)

免疫生物技术是利用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来研究组织细胞特定抗原的定位和定量技术。由于无脊椎动物缺乏免疫球蛋白介导的免疫应答,要对感染进行免疫诊断,只能根据抗体对病原体的特异反应。为了显示和观察这种抗原抗体反应,需要预先将某种标记物结合到抗体上。借标记物的荧光或酶有色反应、放射性或高电子密度,在光镜或电镜下进行定性、定位或定研究。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bent assay,ELISA)利用酶与底物反应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Lewis等(1986)报道了用间接夹心ELISA法检测对虾杆状病毒。该方法可以检测至少10纳克的病毒蛋白。黄捷等(1995)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役技术检测对虾皮下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baculovirus,HHNBV)的病原体。这种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度高,且可定量。涂小林等(1995)用ELISA方法在中国对虾的肝胰腺和鳃组织检测了一种杆状病毒。

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 assay)是预先将荧光素标记在抗体上,再与涂片、切片上或细胞悬液中的抗原进行反应。借助于荧光显微镜能够观察是否存在相应的抗原并确定相应的位置。陈秀男等(1988)用该方法来检测草虾肝胰腺和排泄物所存在的包含体。病毒包含体在荧光显微镜下绿色荧光或橙红色。

免疫荧光法需要特殊设备,不易作定量分析,而且对结果判定有一定的主观性。相对地说ELISA检测的灵活性高,可达纳可水平。且具有特易性强、简单、及易观察等特点,可做定性定量分析,适合于对虾病毒的早期诊断(罗文新,1997)。

反向间接血凝实验(Reverse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RIHA)是将特异性抗体与抗原连接到适当处理过的哺乳动物红细胞表面。通过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介导血细胞的凝结,从而达到检测相应抗原目的的一种简便免疫学诊断技术。薛清刚等(1995)用该方法检测了中国对虾的肝胰脏细小病毒HPV)。实验表明,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试剂稳定和样品检测可在1.5-2 h内完成,适合在现场推广使用。

五)对虾组织细胞培养技术(Tissue culture assay)

虽然自Grace(1982)从鳞翅目昆虫Antherae eucalypti建立首株细胞后,昆虫的组织培养研究进一步活跃起来。然而甲壳动物的组织培养研究工作国内外尚处于初期的实验性阶段。Peponnet和Quiot(1971)首次报道了螯虾、龙虾和蟹的类淋巴组织的离体培养。Daig 介绍了小龙虾的上皮细胞培养。但这些实验仅限于原代组织细胞的培养。近10多年来,对虾的组织研究工作进展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王立平等,1995;张晓华等,1995;Luedeman et al.1992;Hsu et al.,1995)。

Chen等(1986)首次报道了斑节对虾卵巢、心脏、心肌、肌肉、神经、肠道、肝胰腺和鳃等组织的体外培养,发现仅前两种组织可生长繁殖,并将卵巢组织细胞传至第三代。Hsu 等(1995)对斑节对虾Oka器官(淋巴组织)组织细胞的各种培养条件进行了全面地研究,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对虾细胞株。这是对虾组织培养研究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

发展对虾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对深入研究对虾病毒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对虾免疫学、遗传学、细胞工程学等方面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目前还没有控制对虾病毒病的有效药物,可利用组织培养筛选抗病毒药物。利用对虾组织培养还可以制备病毒疫苗及为核酸探针检测病毒提供条件。

六)CID50病毒滴定法(50% Tissue Culture Infectous Dose Assay)

Lu等(1995)应用T CID50来测定YBV的感染滴度,被感染组织为用96孔组织培养板培养的虾淋巴器官细胞,测定YBV感染的虾的鳃匀浆液,其病毒滴度为5.10(5.75)CID50/ml。这是首次报道的测定虾病毒浓度的检测手段。

分子生物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科的发展。由于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分子生物学更加迅速广泛地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学科。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高度的灵敏性等特点,为对虾病毒病的诊断和病毒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七)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PCR是1983年由美国Mullis首先发现的。它是一种体外核酸扩增系统,在模板DNA,引物(模板片段两端的已知系列)和四种脱氧核苷酸等存在的情况下,依靠TaqDNA聚合酶的催化,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三个步骤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模板DNA 得以扩增。Erlich等(1988)和Ost(1988)就把PCR作为诊断病原体最有效的技术。Brock (1992)和Lightner等(1992)用PCR来检测对虾的有关病毒。

Chang 等(1993)利用PCR 技术对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纯化和扩增。这是首次成功地利用PCR技术进行对虾病毒的DNA扩增。何建国等(1996)用PCR技术检测斑节对虾的白斑综合杆状病毒(WSSV),并结合电镜观察证实红体病斑节对虾(不带白斑者)不是WSSV 所致。Kimura等(1996)用两对PCR引物(P1/P2和P3/P4)检测了日本对虾的杆状病毒(RV-PJ)。套式PCR在蟹(Helice tridens)、昆虫(Ephydridae)和桡足类(Schmackeria dubia)检测到有WSSV。杨丰等(1995)用PCR方法进行所分离的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包含体的鉴定,结果很理想。Wang等(1996)用PCR方法检测对虾中BP病毒,并获得了预计的扩增产物。郭福生等(1996)根据昆虫杆状病毒多角体基因保守片段设计引物,用PCR 对数百分养殖中国对虾虾卵、幼虾、成虾、5种海捕虾与养殖有关的媒介饵料——桡足类、钩虾、蓝蛤、小杂蟹、底泥等进行了杆状病毒检测。

八)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原位杂交是利用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标记的已知序列DNA和RNA探针,在细胞或染色体上与其互补的核酸序列配对杂交,再经放射自显影或免疫荧光、化学发光,在杂交原位上显示杂交体的技术。Bruce等(1993)用原位杂交的技术检测对虾的杆状病毒。Poulos等(1994)用非放射性标记的DNA探针来检测斑节对虾的杆状病毒(MBV)。Mari等(1995)将HPV的DNA基因部分克隆,经内切酶消化得一个2.3kbp的片段,构建2个不同的Dig-I-IdUTP标记的探针,进行肝胰腺石蜡切片原位杂交,能与感染组织反应。探针在细胞核中产生强烈标记。严重感染的肝胰腺,细胞碎片与探针紧密结合,还可以在上皮细胞表面形成微小突起。Mari等(1993)抽提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的核酸而得到少量dsDNA,克隆到Puc18,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其中一个克隆,BQ31,用来构建不同大小的DiG-IIdUTP标记的探针。在原位杂交中,探针使靶细胞形成显著性标记,特别是核内Cowdry A型包含体。Arimoto等(1995)将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Baculoviral midgut gland necrosis type viruses,BMHV)基因组DNA的部分BamhI酶切片段克隆。用

P-32-CTP标记制成探针,从而检测病虾的BMNV。结果证明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在养殖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Wongteerasupay等(1996)在患有白斑病的六种对虾原位杂交中,Penaeus mondon baculovirus PmNOBII的DNA片段呈阳性杂交。

九)点杂交(Dot-blot hybridization)

点杂交是将PCR产物固定到尼龙膜上或硝酸纤维素滤膜上,用标记的与产物内部部分或全长核苷酸系列互补的探针进行点杂交,将未杂交的探针洗掉,通过杂交斑点的放射自显影,估计与样品核酸杂交的量。根据放射性映象的强度确定每一斑点的探针浓度,并同一系列对照作比较以确定核酸的浓度。

Wongteerasupay等(1996)用点杂交方法证明pmNOBII不与BP探针、IHHNV-DNA探针和MBV探针杂交。Lo等(1996)用巢式PCR检测虾、蟹和其他节肢动物是否含WSSV时,在one-step PCR后,再用点杂交方法验证PCR产物。核酸扩增后再进行探针杂交实验,将是直接检测对虾病毒最敏感的方法。

许多分子生物学技术都可以用来检测对虾的病毒,例如PTPCR等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对虾病毒,虽然仪器费用和操作技术要求高,但是灵敏度高和特异性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把它作为一种检测对虾病毒手段将会得到越来越普遍的使用。

第五节对虾的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引起对虾大规模死亡的病害主要是病毒病,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病毒病但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以防为主,预防方法参照本章第二节的步骤进行。

一、对虾杆状病毒

对虾杆状病毒(简称BP)是在甲壳动物中发现最早的一种病毒。BP呈杆状,由囊膜和核衣壳组成,在宿主细胞核中形成可有多达100个大小不一的包含体。

对虾杆状病毒感染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核。BP对幼体的危害大,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从无节幼体和糠虾幼体开始,糠虾期最为严重,累积死亡率达90%以上。到PL-5期死亡率迅速下降,此时一般为亚急性或慢性发病,患病虾摄食量减少,生长慢及体表和鳃的附着物增多。放养密度过高时,无论急性还是慢性病,都将造成对虾大量死亡。

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简称MBV),最具代表性的有效种宿主是斑节对虾。

MBV主要感染肝胰腺和前中肠的上皮细胞核。MBV最先出现在蚤状幼体Ⅱ期和糠虾幼体期,主要致死阶段在仔虾期,致死率可达90%以上,成虾可能带毒,甚至感染程度严重,但只要养殖环境好,则对MBV感染耐受力强。MBV感染会引起摄食量减少、生长慢及体表和鳃的附着物增多,严重感染时,腺管大面积破坏或并发细菌感染,干扰和破坏宿主的消化与吸收功能,造成宿主大量死亡。另外,MBV感染还是造成斑节对虾“公孙虾”现象的原因之一。

三、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

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简称BMNV)。BMNV主要感染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核。BMNV对幼体危害大,也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从无节幼体Ⅱ期和糠虾期开始,仔虾第9、10期最严重,累积死亡率达98﹪,第20期的仔虾死亡率迅速下降。染病虾苗通过腹部可见肝胰腺和中肠腺变白混浊,同时可能有革兰氏阴性菌并发感染,其对成虾的危害相对较小。

四、肝胰腺细小病毒

肝胰腺细小病毒(简称HPV)是1983年我国在中国对虾中发现的第1种病毒。

HPV主要感染肝胰腺和前中肠腺的上皮细胞核。其外部症状不特异,严重感染时,肝胰

腺变白混浊,生长慢,厌食,体表和腮的附着物多,腹部肌肉混浊,易被弧菌或索兰氏镰刀菌等条件至病菌继发感染。HPV很少单独引起虾的高死亡率。相对于成虾来说,对幼虾的影响更大。

以上4种肠感染病毒有相似之处,在于它们对对虾早期生活阶段致死率高,而对成虾的影响相对较小。

五、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简称IHHNV)主要感染外胚层组织如鳃、表皮、前后肠上皮细胞、神经索和神经节,以及中胚层器官如造血组织、触角腺、性腺、淋巴器官、结缔组织和横纹肌写的宿主细胞核。成虾对其有耐受性,但如养殖条件恶化也会致死。患急性IHHNV的幼虾厌食,表皮上皮出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濒死的斑节对虾明显变蓝,腹部肌肉混浊,行为上它们会在池中慢慢升起,静止一会儿翻滚,接着腹面朝上沉入池底,几小时内重复此过程知道筋疲力尽或被其它健康的虾吃掉。而在南美白对虾中常表现为典型的慢性病,所以又称畸形发育不良综合症(RDS),病虾额剑变形弯曲,触角鞭节起皱,表皮粗糙,生长慢,处于慢性消耗状态,导致个体小畸形。

十、黄头病毒

黄头病毒简称YHV,斑节对虾YHV症状特异,幼虾(生长50~70天)几天内摄食率骤增,1天内完全停止摄食,第3天大量死亡,全池覆没。濒死虾通体苍白,头胸部黄色肿大,鳃由白到淡黄到棕色,肝胰腺变为淡黄色,所以有“黄头病”之称。

YHV危害极大,在泰国和台湾地区的养殖斑节对虾中引起严重虾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密西西比斑节对虾也遭受严重打击。YHV可感染斑节对虾。刀额新对虾和墨吉明对虾对YHV在池中有抗性。

十一、桃拉综合症病毒(简称TSV)

南美白对虾从仔虾第1~14期到将入池时易发生TSV,因此,带TSV的虾一般在0.05~5 g之间,更大的虾也可能感染。可将其区分为急性发病期和恢复(或慢性发病)期。在急性发病期,濒死虾全身淡棕红,尾扇和后足明显发红(因此又称“红尾病”),一般在蜕皮时死亡,暗示蜕皮对其发病机现的重要性,典型壳软,空肠,几乎全体表、所有附器、鳃、胃、后肠、食管的表皮上皮多病灶坏死。而在恢复(慢性发病)期,病虾举止与摄食和正常虾一样。养殖虾累积死亡率80%~95%,而其幸存者存活率有的可达60%或更高。

十二、白斑综合症病毒(简称WSSV)

白斑综合症病毒至少有4个种株,它们是:①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在中国对虾中发现,以称中国病毒,引起对虾暴发性流行病;②日本对虾杆状核病毒;③系统性外胚层和中胚层杆状病毒,在斑节对虾中发现,导致红体病或白斑病;④白斑杆状病毒。

WSSV引起系统感染,主要感染真皮、前后肠上皮、造血组织、结缔组织、鳃、触角腺、血细胞、神经和横纹肌等。急性感染引起虾摄食量骤减,头胸甲与腹节甲壳易于被揭开而不粘着真皮,甲壳上可见十分明显的直径为0.5~2 mm的白斑,可能是表皮非正常Ca2+盐的沉积。在许多病例中,WSSV濒死虾显示出通体淡红色到棕红色(因此又名“红体病”),可能由于表皮色素细胞扩散所致,有些也有少量白斑。WSSV毒力较强,起始症状出现3~10天内累积死亡率达100%。

WSSV的控制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的方面很多。随着对WSSV流行病的认识的加深和新技术的发展,对WSSV的控制措施的操作性也逐渐加强。总体上来说WSSV的控制采取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

1 消除生产中垂直传播的传染源

WSSV垂直传播的传染源是携带WSSV的亲虾。目前已有众多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核酸探针和免疫学方法,如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技术检测WSSV,这些方法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因而在亲虾选育中可采用这些方法选育没有携带WSSV的虾作为亲虾,从而切断WSSV的垂直传播途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不同种类虾而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建立无WSSV对虾品种,这在我国大陆已能进行全人工繁殖的对虾品种中是可行的,如中国明对虾、日本囊对虾、凡纳滨对虾等,而对于南方主要养殖品种之一的斑节对虾目前尚无法实现。主要原因是斑节对虾在我国尚没有用于生产的大规模的全人工繁殖技术,因而无法建立无WSSV品系,因而急需加强开展斑节对虾全人工繁殖的攻关研究。消除WSSV垂直传播传染源的另一种方法是建立抗WSSV的品种,由于WSSV弱毒株的产生和WSSV总体上致病力有所下降,从而为建立抗WSSV的对虾品种成为可能(何建国等,2001)。

2 切断WSSV垂直传播的传染途径

育苗期仔虾的WSSV检测是目前切断WSSV进入对虾养殖期的主要手段。世界上多采用PCR检测法,一般为套式PCR法,也有用核酸探针的检测方法和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方法。虽然上述WSSV的检测方法在国内都有应用,但普及率比较低,同时,由于检测育苗期仔虾数量的局限性,无法完全准确地判断一批数量较大的虾苗是否完全携带WSSV的仔虾,因而在一些国家也是常用的对虾苗检测和选购参考的手段。

3 消除WSSV的水平传播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WSSV的宿主种类多,已发现和确定的有近40种,每一个种类在WSSV的水平传播的传染源。在WSSV暴发流行初始阶段,主要是受WSSV保存宿主的影响,已知的保存宿主为养殖的对虾野生的东方白虾、长臂虾、日本樱虾等和大量的蟹类。因而,在清塘时一定要将上述几种生物消除掉。何建国等(1999a)在上万亩虾场的实验结果,上述消除水平传播传染源的措施起到较好的养殖效果。与此同时,要切断对虾养殖过程中的WSSV的水平传播途径,在虾塘进水口安装过滤网,由虾塘内至外的滤网分别为60、40、20目绢网,这样既可以不影响进排水,又可以防止较大型生物进入养殖池中,从而减少了WSSV的传播。经对虾养殖实践,效果还是比较理想。

4加强水质的监控

从WSSV潜伏感染到急性感染,一方面与对虾个体大小有关,而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受水体理化因子和大的气候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可以通过MBV与理化因子的关系得到佐证。因而水质的监控在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日常监测指标应包括盐度、pH、温度、S2-、NH3-N、NO-2-N 等。温度是病毒暴发流行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在养殖过程中目前较难控制的因素。对斑节对虾个体MBV病毒感染度与水体理化因子的关系研究揭示:

Y=-12.089+1.216X1+2.734X2+0.258X3

式中,Y为病毒感染度;X1为盐度;X2为氨氮(µg·L-1);X3为硝酸氨(µg·L-1)。养殖对虾在低盐、低氨氮、低亚硝酸氮的条件下,对虾个体内潜伏病毒数量会减少,而不易暴发病毒病。为防病应提倡低盐度养殖对虾。同时,通过增加氧气、改善水质,减少氨氮和亚硝酸氮。本式是一个简化公式,去除了pH与氨氮协同作用,促进氨氮毒性增强,故阴天、雨后、台风过后,水体pH的调节至关重要,一般1 d内pH相差不超过0.5,如超过0.5则应立即调节。通过上述措施的处理,减少WSSV的暴发流行。

5 采用低盐度和增氧方法养殖。从抗WSSV来看,凡纳滨对虾养殖最适宜盐度为10-20‰,斑节对虾养殖最适宜盐度为2-8‰(未发表)。

6 采用淡水添加式的养殖模式

所谓淡水添加式的养殖模式,实际上是在对虾养殖初始进海水,养殖过程中利用淡水添加,直至养成上市。至养成上市时对虾养殖水盐度以2~3为好,一方面切断WSSV从海水传染的水平传播途径,另一方面低盐度养殖对虾WSSV不易暴发流行。

7 采用深池养殖对虾

深池(水深)受气候等因子影响小,在遇到台风、雨水、阴天、寒潮等不利于对虾养殖

的环境下,水质调控能力强,再配有充氧等措施,水质环境相对稳定。

8 采用少量多次换水方式

根据调查结果,一次换水量超过40%,导致WSSV暴发流行的可能性很大。国内外也有大量的报道,虾池一次换水量过大,加速患病虾的死亡。一次换水量过大,较大地影响水体理化因子,容易引发WSS的暴发流行。根据生产上的经验,建议虾池换水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一次换水量最好不要超过10%。

9 在大规模对虾养殖过程中,实行统一管理,减少WSSV的传播

研究结果表明,携带WSSV死亡对虾在海水中WSSV失去感染活性的时间约为3 d。因此,养殖对虾在暴发WSS后,实行毒池,杀死所有携带WSSV的生物,再过7 d后排水,所排之水和生物不再携带有活性WSSV,因而也就不具有传播的作用。

10 适当采用水体消毒剂

虽然水体消毒剂不能防止WSSV的传播,但是有些消毒剂(如氯制剂)可杀死游离病毒、降低细菌和调节水质的作用,有时也能减少氨氮,从而相对减少WSSV的暴发流行。

11 采用过滤的相对独立的对虾养殖模式

海水经过过滤(有多种方式)和消毒后,一方面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生物,包含了WSSV的宿主生物;另一方面改善了水质,有利于WSSV的控制。同时,经过消毒处理后,杀死所有WSSV的宿主生物,在经过7 d的静止,宿主携带的WSSV已经不具有感染性。

12 采用地膜养殖模式

地膜养殖模式能较好的控制对虾主要病害WSS的暴发流行。WSSV宿主范围广,包括养殖对虾、野生海水虾、蟹、桡足类、虾蛄等甲壳动物,蟹类是WSSV宿主之一,可以携带WSSV 过冬,传染给第二年的养殖虾,引发WSSV的暴发流行。蟹不能在地膜中寄居,而在养殖池没有蟹类或很少蟹类,也就减少了WSSV的传染源。因此地膜养虾模式暴发WSS的机会就少一些。同时依赖于土质的细菌性疾病也不会在地膜养虾模式中发生,养殖池不存在老化问题,因而细菌病相对减少,从而提高了对虾养殖的成功率。地膜可以完全隔绝池底对虾池的不良影响,如果能配合水体处理或适当换水,效果更为理想。

十三、其它病毒

另外,还有淋巴器官细小样病毒、淋巴器官空泡化病毒、对虾弹状病毒、类呼肠孤病毒等。

第六节对虾的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在对虾养殖中最为常见、而且是危害较大的一类疾病。与病毒性疾病不同,病原可以进行培养,在光学显微镜下一般可见,而且用化学药物可以进行防治,从形态上,细菌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大类。有些细菌是条件致病菌,即平时生活在海水中、底泥中或健康的虾体上,并不导致对虾发病,但在虾体受伤或在环境条件对虾不利时,就能侵入虾体并引起疾病。

一、红腿病(红肢病)

病原:国外又称“败血病”。病原主要是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鳗弧菌(V.anguilarum)和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

症状与病理变化:本病是由弧菌侵入虾体血液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症状是病虾附肢变为红色或暗红色,特别是游泳足最为明显,腹部白浊,背部弯曲。有的病虾体表甲壳有黑色溃疡斑点;鳃有时呈现黑斑,有的变为红色、灰色或土黄色;鳃组织变厚,脆弱破损或空泡变性。病虾表现为离群独游,行动呆滞,不能控制行动方向,蒙头转向,时而在水面打转或在池边爬行。重者倒伏在池边,发病后2~4小时开始死亡在池边。

预防措施:主要是在放养前虾塘彻底清池、消毒,放养密度不宜过大,养殖期间保持水

质良好。夏秋高温季节,池底呈酸性的池塘,需定期适量泼洒生石灰。

治疗方法:①土霉素0.2%或氟哌酸0.05%混入饲料中,制成药饵投喂,连喂5天,可控制病情发展,,在口服药饵的同时,可采用全池泼洒消毒剂以杀灭水体或虾体上的病菌。②用二溴海因消毒杀菌,浓度为0.3×10-6~0.5×10-6。③用占饲料1~2%量的大蒜捣烂,打成浆,加水拌饲料投喂,连续3~5天。

二、烂眼病

病原:又叫瞎眼病,经检验本病由非01群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r(non—01)]侵入虾体而引起。

症状及病理变化:发病初期,病虾眼球肿胀并由黑色变为褐色,以至于溃烂(像白膜一样),严重时眼球烂掉,剩下眼柄。随之病情恶化,引起全身肌肉发白,行动缓慢,常匍伏在水草上或虾塘边,有时在水面旋转翻滚,一般一周内陆续死亡。一般在低盐、高温和微碱性的水体中发生较多。

防治措施:主要保持水质良好,尽量避免虾体受伤,一旦发病,可用漂白粉0.6×10-6~1×10-6连续洒2~3 d,或配合土霉素,在每千克饲料加2000 mg,连续服用3~4 d,可以控制病情。

三、褐斑病

病原:从病灶上分离出来的细菌有许多种,隶属于弧菌、假单胞菌、螺菌(Spirillum)和黄杆菌(Flavobacterium)等,但是这些细菌不可能是原发性病因。诱发的原因可能是机械损伤或营养不良、或者是重金属离子等引起。

症状及病理变化:褐斑病在我国的越冬亲虾中最为流行,危害很大。病虾体表的甲壳发生溃疡,形成黑褐色的凹陷,周围较浅,中部较深,边缘发白,多为圆形或不规则斑块,无固定部位,躯干和附肢均可发生,但以头胸甲和第1-3腹节的背厂侧面较多。肉眼看上去对虾体表有许多黑褐色的斑点,所以称为褐斑病。但养成期的对虾也偶发此病,但一般发病率低,危害不大。

防治措施: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饵料,保护水质不受污染,定期泼洒含氯消毒剂等,另外在捕捞、运输、选择等操作过程中,仔细小心,严防虾体受伤。养成期间发生褐斑病可采用红腿病的治疗方法,越冬期需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用每千克饲料加土霉素500 mg 配合使用,连续投喂5-7天,效果更好。

四、气单胞菌病

病原体:在养殖的对虾疾病病原中已发现了3种气单胞菌,即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索布雷气单胞菌。

症状和病理变化: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引起的虾病主要症状是鳃丝局部或全部变黑坏死,鳃盖内膜有时也都分变黑,肝胰脏肿大。镜检鳃丝水肿,有时顶端愈合,重者坏死变黑;心脏组织中有黑点。索布雷气单胞菌引起的虾病主要症状是鳃区发黄,多数虾病触角断掉,肝胰脏萎缩。最显著的病理变化是淋巴样器官、心脏、中肠组织中的黑色结节,结节外围有大量血细胞包围,结节中心有细菌,鳃丝也变黑坏死。3种菌引起的共同症状是:体表有损伤,体表和鳃上有附着物,血淋巴混浊,凝固性差或不凝固;血淋巴和鳃丝中均有细菌活动。

防治方法:可以采用防治红腿病的方法。这3种病原菌的室内药敏试验结果发现:氟哌酸和复方新诺明等药物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五、丝状细菌病

病原体:丝状细菌中最常见的为毛霉亮发菌(也叫做发状白丝菌)另外还有发硫菌。

症状及病理变化:丝状细菌附着在对虾的卵、幼体的体表和成虾的鳃和体表各处,一端附着,另一端游离。它仅以宿主为生活的基地,用黏液样物质附着在宿主体表,并不侵入提

内组织,不会从虾体上吸取营养成分,也未发现宿主组织对丝状细菌的附着有明显的反应。属于体表附着物或体外共栖生物。但是有人认为发亮菌内有1种内毒素,属于类脂多糖类,可能对于虾体有毒害作用。附着在鳃上,对虾的危害性最大,往往附生的数量很多,成丛的菌丝布满鳃丝表面。菌丝之间还往往黏附着许多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有机碎屑和其他污物,因而使鳃的外观呈黑色。但在显微镜下检查时鳃丝组织一般不变黑,仅有少数病例鳃丝内部有棕色点。鳃丝外观黑色是菌丝间的黏附物造成的。这些菌丝和黏附物阻碍了水在鳃丝间的流通,隔绝了鳃丝表面与水的接触,妨碍了呼吸,并且细菌和污物也消耗氧,这是引起对虾死亡的主要原因。另外,在体表和鳃丝上附着丝状细菌数量很多的虾往往蜕皮困难,引起死亡。这可能是因为丝状细菌对蜕皮有机械的阻碍作用,并且对虾在蜕皮时需氧比平时多,细菌阻碍了氧的供应所致。

丝状细菌的发生与养虾池中的水质和底质有密切关系。池水和底泥中含有机质多时最易发生。因此,丝状细菌也可作为水环境污染的指标。

丝状细菌往往与钟虫、聚缩虫等固着类纤毛虫和壳吸管虫、莲蓬虫等吸管虫类同时存在,这就更加重了它的危害性。丝状细菌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从春季对虾产卵孵化到越冬亲虾都可发生,但主要发生在8—9月份对虾养殖的高温季节。

防治措施:

1 预防措施

预防主要是保持水质和底质清洁,即在放养以前彻底清除池底淤泥并消毒。在养殖期间饵料营养丰富,投饵量适当,促使对虾正常蜕皮和生长,蜕皮时丝状细菌就可随着老的甲壳一起蜕掉。另外,放养密度切勿过大,要适当换水。

2 治疗方法

(1)全池泼洒茶子饼,使池水成12~15 g/m3的浓度,促使对虾蜕皮。蜕皮后要大换水。

(2)全池泼洒高锰酸钾,使池水成5 g/m3的浓度,6h后大换水。

(3)据报道,美国用艾夸特灵(一种螯铜除藻剂)在水槽和水道中使用Cu2+为0.1 g/m3的浓度,24小时流水药浴,或Cu2+为0.2~0.5 g/m3的浓度,4~6小时静水药浴有效。用1g./m3的浓度氯化铜溶液对控制丝状细菌也有效。越冬亲虾的丝状细菌病治疗方法不能哟马那瓜促进蜕皮的办法,可用25 g/m3的浓度的福尔马林药浴24小时后换水。

六、白黑斑病

病原体:病原尚未确定。有些病虾的血淋巴中已检查到并分离出弧菌,但人工感染未成功,可能为继发性感染。所以暂时将此病列入细菌性疾病中。此外,此病可能与配合饵料中缺乏维生素C有关。

症状和病理变化:最主要的症状是在对虾腹部每一节两侧甲壳的侧叶上出现一个白色斑点,斑点的直径0.5 cm左右,形状有规则。肉眼看去,对虾侧面呈一列白斑。重病虾的附肢及全身腹面的甲壳也略呈白色,这时对虾就可能死亡,但多数的病虾,侧叶上的白斑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变黑,到后期则成为一列黑斑。同时肢鳃上也有黑斑,肉眼可看到鳃呈黑色。但在显微镜下仅看到肢鳃上有1个黑斑,其他鳃丝一般无异常变化。少数病虾在腹部的背面第一节与第二节的交界处的甲壳也有形状不规则的黑斑。因为先发生白斑,以后变为黑斑,故名白黑斑病,发生白斑或黑斑处甲壳的几丁质部分并未受到损伤,剖开病灶在显微镜下可发现在甲壳以下的组织中有一团棕色或黑色坏死的血细胞。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基本上与红腿病相同,但应注意添加维生素C,可以在饵料的原料中混入稳定性维生素C制成配合饵料投喂;也可以在配合饵料上喷洒维生素C溶液,喷完维生素C溶液后,再喷一层植物油,剂量为饲料重量的0.5%~1%,喷植物油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饵料入水中维生素C快速溶失于水中,喷完后待油被饲料完全吸入后即可投喂。

七、对虾荧光病

病原体:弧菌。

症状及病理变化:成体发病先是在鳃、头胸部、腹部的腹面发荧光,严重时全身均发荧光;病虾的触须断、摄食减少或停止,缓慢游于水面池边,反应迟钝,镜检可见体内充满细菌。成虾发病多在养成中、后期,池中有机质多的7~9月份高温季节,少数在10月份可发现有病虾,成虾发病率较低,且多为慢性型,当与红腿病、丝状细菌病、累枝虫、壳吸管虫等病并发时,则加重病情,增大死亡率。

防治方法:

1 预防措施

(1)养成池放苗前要彻底清塘,除去池底过多淤泥。

(2)养成期间经常换水,保持优良水质,定期泼洒底质改良剂,如沸石粉,过氧化钙等,改良底质、水质,定期泼洒,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

2 治疗方法全池遍洒土霉素,使池水成2~5 g/m3的浓度,每天1次,连喂3天,同时可全池泼洒消毒剂,如氯制剂,溴制剂等。

第七节对虾真菌性疾病

一、白斑病

病原体:白斑病的病原体基本上可以定为一种真菌,因为80%以上的白斑内均发现有真菌菌丝,但未进一步鉴定,仅少数白斑内未发现真菌。未发现真菌的白斑,也不能排除真菌的感染,因为白斑处的组织钙化,坚硬而不透明,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但也不能排除真菌是继发性感染的,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症状:病虾体表的甲壳上有稍带粉红色的白斑。白斑的大小和形状不规则。最容易出现在对虾的头胸甲上,严重者整个头胸甲都变白色,其次是腹部背面和两侧白斑处的甲壳表面无明显变化,只是失去透明性。将白斑解剖时,可看到甲壳下有一层厚0.20.5mm的坚硬物质,可能是钙质沉淀,不易与甲壳分离,坚硬物质之下的组织紊乱或溃烂,易与坚硬部分分离。白斑病的分布地区很广,但都发生在越冬亲虾上,各地亲虾越冬场都可发生。

防治方法:

1 白斑病的发生可能与亲虾受伤有关,因此应严防亲虾受伤。

2 发现病虾后应立即捞出,隔离饲养,防止传染其他亲虾。

3 在亲虾入池时用250 g/m3的浓度福尔马林溶液浸洗3~5分钟。

4 已发现白斑病的可用福尔马林3

5 g/m3的浓度浸泡虾24小时。

二、镰刀菌及其他真菌病

病原体:镰刀菌的菌丝呈分枝状,有分隔,生殖方法是形成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

症状及病理变化:镰刀菌寄生在鳃、头胸甲、附肢、体壁和眼球等处的组织内。其主要症状是被寄生处的组织有黑色素沉淀而呈黑色。在日本对虾的鳃部寄生,引起鳃丝组织坏死变黑,但中国对虾的鳃感染镰刀菌后,有的鳃丝变黑,有的鳃丝虽充满了真菌的大分生孢子和菌丝,但不变黑。有的中国明对虾越冬亲虾头胸甲鳃区感染镰刀菌后,甲壳坏死、变黑、脱落,如烧焦的形状。黑色素沉淀是对虾组织被真菌破坏后的保护性反应。镰刀菌的寄生除了对组织造成严重破坏外,还可产生真菌毒素。

防治方法:

1 对虾在放养前池塘应彻底消毒。据有关报道,用二氯氰尿酸钠6.

2 g/m3的浓度在10分钟内可将分生孢子全部杀死。

2 亲虾进入越冬池前应消毒。

3 池水入池前尽可能经过沙滤。

4 严防亲虾受伤。

5 镰刀菌在对虾体内已生长繁殖后至今尚无有效药物可以治疗。在感染初期,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时,用制霉菌素,每立方米水体2000万单位,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发育,降低死亡率。

第八节对虾原虫性疾病

一、微孢子虫病

病原体:寄生在对虾上的微孢子虫,已在国外文献上报告的有3属4种。我国青岛市在中国对虾上发现的微粒子虫,湛江还发现八孢虫(特汗虫)。

症状及病理变化:4种微孢子虫中有3种主要感染横、纵肌,是肌肉变白混浊,不透明,失去弹性。所以此病在国外也叫做乳白虾或棉花虾。在青岛市发生的微孢子虫病,这种症状非常明显。对虾八孢虫主要感染卵巢,使卵巢肿胀、变白色、混浊不透明。在鳃和皮下组织中出现许多白色瘤状肿块。中国对虾感染微孢子虫后,在孢子尚未形成以前,就已全身发白、不透明,不久就开始大批死亡。墨吉对虾感染八孢虫后头胸部内的卵巢呈橘红色,用福尔马林浸泡以后,橘红色特别鲜艳;被匹里虫感染的对虾表皮呈蓝黑色。

防治方法:此病尚无治疗方法,主要加强预防,养虾池在放养前应彻底清淤、消毒,发现受感染的虾或已病死的虾时,立即捞出并销毁,防止被健康的虾吞食,或死虾腐败后微孢子冲的孢子散落在水中,扩大传播。

二、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原体:病原属于缘毛目、固着亚目中的许多种类。常见种类有聚缩虫、钟虫、累枝虫等。这些纤毛虫的身体构造大致相同,都呈倒钟形。

症状及病理变化:固着类纤毛虫是以细菌或有机碎屑为食,并不直接侵入宿主的器官或组织,仅以宿主的体表和鳃作为生活的基地,因此,不是寄生虫,而是共栖动物。它们共栖在对虾生活的各个时期,共栖数量不多时,肉眼看不出症状,危害也不严重。在宿主蜕皮时就随之蜕掉,但数量很多时,危害就非常严重。附着的部位是对虾的体表和附肢的甲壳上及成虾的鳃上,甚至眼睛上。在体表大量附生时,肉眼可见有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在幼体最常出现在头胸甲的附肢的基部和幼体的尾部,在成虾最常出现在鳃上和头胸甲的附肢上。感染严重的虾,鳃丝上布满了虫体,并且经常与丝状细菌或其他原声动物同时存在,在虫体之间还黏附一些单细胞藻类、有机碎屑和污物等,肉眼看去鳃部变黑,所以有人也称为黑鳃。患病的成虾或幼体,游动缓慢,摄食能力降低,生长发育停止,不能蜕皮,就更促进了固着类纤毛虫的附着和增殖,结果会引起宿主的大批死亡。

诊断:从外观症状基本可以初诊,但确诊必须剪取少许鳃丝或从身体刮取一些附着物做成水浸片,在显微镜下看到虫体。患病幼体可用整体做水浸片进行镜检。在生产上一般不需要做种的分类鉴定。

防治方法:

1保持水质清洁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2 养成期可用茶粕全池泼洒,使池水成10~15 g/m3的浓度。

3 亲虾越冬期可用20 g/m3的浓度福尔马林浸洗病虾24小时。

三、吸管虫病

病原体:主要有多态壳吸管虫和莲蓬虫。多态吸管虫虫体形状变化很大。

症状及病理变化:两种吸管虫都共栖在对虾体表和鳃上,少量虫体共栖不显症状。当大量共栖时,由多态壳吸管虫引起的疾病,病虾体表和鳃呈深黄色,由莲蓬虫引起的疾病,病虾体表和鳃呈铁锈色。病虾提表和鳃上呈一层绒毛桩状物,影响对虾呼吸和蜕皮,在池水溶氧不足时,可引起死亡。

流行情况:对虾的各个生活阶段都可能被共栖,此虫的分布非常广泛,全国各养虾场都

可发现,对宿主无严格选择性,各种对虾都可被共栖。流行季节为夏季和秋季,一般共栖数量不多时,危害不大。

防治方法:可参考固着类纤毛虫病,。在稚虾暂养池中发病时,也可在分池时将病虾用200~250 g/m3浓度的福尔马林浸洗3~5 min。

四、拟阿脑虫病

病原体:蟹栖拟阿脑虫,虫体呈葵花子形,前端尖,后端钝圆。虫体大小平均46.9 µm×14.0 µm,最宽在后1/3处。虫体大小与营养有密切关系。全身具11或12条纤毛线,略呈螺旋形排列,具均匀一致的纤毛。身体后端正中有1条较长的尾毛。体内后端靠近尾毛的基部有1个伸缩泡。绳梯前端腹面有1个与体形相似的胞口。蛋白银染色的标本可看到口内有3片小膜,口右边有1条侧膜;大核椭圆形,位于身体中部,小核球形,位于大核左下方,或紧靠大核上。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虾外观无特有症状,仅额剑、第二触角及其鳞片的前缘、尾扇的后缘,尾节末端和其他的复肢等处均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有的病虾则具有褐斑病和红腿病的症状。拟阿脑虫最初是从伤口侵入虾体,到达血淋巴后,迅速大量繁殖,并随着血淋巴的循环,到达全身各器官组织。在疾病的晚期,血淋巴中充满了大量虫体,使血淋巴呈混浊的淡白色,失去凝固性,血细胞几乎全部被虫体吞食,虫体侵入到鳃或其他器官组织后,因虫体在其中不停地钻动,使鳃及其他组织受到严重的机械损伤,造成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流行情况:拟阿脑虫目前仅发现在越冬的亲虾上,并成为越冬亲虾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此病于1984年冬季首先发现于辽宁省东沟县和山东省莱州市,以后几年已普遍流行与河北,辽宁,山东和江苏北部各对虾越冬场中。发病期一般从12月上旬开始,一直延续至3月份亲虾产卵前。感染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死亡高峰在1月份。近几年因普遍推广了其防治方法,此病已很少发生。、

防治方法:

1 预防措施

(1)亲虾在放入越冬池前,先用淡水浸洗3~5 min。或用300 g/m3的浓度福尔马林浸洗3 min。

(2)亲虾在捕捉,选择和运输时要细心操作,严防亲虾受伤。

(3)每天清除地底残饵。病死或频死的虾应立即捞出,防止虫体从死虾逸出,扩大感染。

(4)亲虾入池后要注意遮光,防止亲虾见光后跳跃,必要时在池边设拦网。

(5)鲜活饵料应先放入淡水中浸洗10 min再投喂。越冬池进水时应严格经过过滤。

2 治疗方法

在疾病的初期,即虫体仅存在于伤口浅处时,尚可治愈;当寄生虫已在血淋巴中大量繁殖时,则无有效治疗方法。常用犯法有:

(1)用淡水浸洗病虾3~5min。

(2)福尔马林,全池泼洒,使池水中福尔马林为30 g/m3的浓度,过12 h后换水。

第九节对虾其他生物性病症

一、虾疣虫病

病原体:病原为等足目中的一些寄生种类。俗称为“虾疣虫”或“鳃虱”。雌雄异体,雌体略呈椭圆形或圆形;雄体长柱状,较雄体小得对,附着与雌体腹部,共同寄生与虾的鳃腔中。

症状和病理变化:从外表可看到对虾头胸甲一侧鳃区或两侧鼓起,形成膨大的“疣肿”,“疣肿”直径10 mm以上,高度3~5 mm。由于虫体的寄生可使虾鳃受到挤压和损伤,影响

对虾的呼吸。有的引起生殖腺发育不良,甚至完全萎缩,是虾体失去繁殖能力。

流行情况:广西、广东沿海的短沟对虾和新对虾中发现此虫,感染率2%左右。

防治方法:未研究

三、蓝藻中毒病(血细胞肠炎,HE)

病因:Lighter(1982年)发现对虾摄食了底栖蓝藻后可中毒,已证明可引起中毒的蓝藻主要为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的钙化裂须藻(Schizothrix calcicola)。从养殖在水槽中的对虾分离出的钙化裂须藻有3个不同的藻株。此外,已实验性地证明颤藻科的咸淡水螺旋藻也具有致病性。大微鞘藻也很可能是致病蓝藻之一。这些蓝藻体内含有一种藻毒素,是由脂多糖类组成的内毒素。当对虾吞食了着下蓝藻后,藻体被消化破碎,释放出毒素,对虾吸收后中毒。

病状及病理变化:主要症状为血细胞肠炎(HE)。病虾消化道中没有几丁质的部分,发生黏膜坏死和血细胞浸润性炎症。最后与基底膜分离、溶解或脱落。血细胞浸润并大量积聚在上皮组织的基部。有的病虾肝胰脏萎缩或坏死,病虾嗜眠、厌食、体表略呈蓝色,皮上带有棕黄色或浅黄色斑点。生长缓慢,体长明显小于健康虾,腹肌不透明,鳃及体表往往有共栖生物附着,例如固着类纤毛虫和丝状细菌等。中国对虾也发生血细胞肠炎,当症状主要是胃及中肠变红色,并且肿胀,后肠外现混浊,与中肠的界限不清。因此在中国对虾上这种病是否与Lighter报告的HE为同一病因,尚须进一步研究。

流行情况:HE可发生在所有的各种对虾和某些十足类。此病已报告在美国、巴西、菲律宾、以色列和我国台湾省。山东省的对虾中肠变红也可能是此病。病虾的死亡率可达85%,但一般为20%左右。

防治方法:防止底栖蓝藻的生长。具体做法是提高水位,并通过施肥,投饵等措施促进有益的浮游植物的大量生长繁殖,以降低池水的透明度,使底栖蓝藻得不到足够光照,自然就可消失。

第十节非寄生性虾病

一、痉挛病

病因:痉挛病也叫肌肉痉挛综合症(简称CMS),可能是由于生理或营养的因素引起的,例如受到环境的压力。痉挛病的发生与海水中钾、钙等阳离子的变化有关系。也与饲料的成分有关系。痉挛病与虾体在高温时期的捕捞、捉拿也有密切关系。对虾受到刺激后很容易发生此病。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虾的腹部向腹面弯曲,严重者尾部紧贴在头胸部的腹面,身体僵硬,侧卧在水底,用手也不能拉直,腹部肌肉变白,坏死不透明,这样的虾很快就死亡。病情较轻的虾,腹部部分弯曲,尚可游泳,腹部肌肉局部变白,这样的虾有可能恢复。

流行情况:痉挛病发生的地区和受害的虾类非常广泛。我国沿海养殖的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等都常发生此病。有的养殖场因此病遭受重大损失。我国长江以北养殖的中国对虾发生此病的季节为7月底至9月中旬的高温季节。

防治方法:

(1)投喂营养齐全、平衡的饲料。

(2)发病季节要勤灌水,多换水,提高水位,可改善水质,降低水温。

(3)在高温季节尽量不要拉网捕捞,一面对虾受到惊扰发病。

二、肌肉坏死病

病因:肌肉坏死病主要由于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引起。已证实的病因有:水温过高,盐度过高或过低,溶氧量低,放养密度大,水质受化学物质污染等,土鳖是这些因素发生突然变化是更容易发病。有时对虾发生痉挛病、气泡病回体表附生大量共栖生物时也会引起肌肉坏死。见表8-3和表8-4。

症状及病理变化:主要症状是对虾腹部肌肉变白色,不透明,与周围正常组织有明显的界限,特别是靠近尾部腹节中的肌肉最常发生。以后坏死的区域迅速扩大到整个腹部。这样的虾一般在24h就可死亡。由于盐度和温度不适引起的肌肉坏死,开始时对虾表现活动激烈,不安地连续游泳,或企图跳出池塘,过10~30 min后活动迅速减缓,以至静止不动,这时多数虾就出现症状。

流行情况:此病在养虾国家普遍存在,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发生。各种对虾都可患病。在我国北方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底的高温季节,死亡率一般较低,但有时也很高。

诊断:从外观症状可以初诊。但确诊时应剪取病灶处变白的肌肉做成水浸片或压片镜检。看有无微孢子虫,因为微孢子虫寄生处肌肉也变白坏死。弧菌病和某些病毒(例如IHHN)也能使局部肌肉变白,不透明。特别在疾病的后期或慢性型,可继发性感染细菌,受伤时也可继发感染镰刀菌。所以在诊断时应仔细检查,避免混淆,并找出原发性病因。

防治方法:

(1)放养密度勿过大。

(2)在夏季高温期,应加强换水,并尽量保持高水位,防止水温过高和温度、盐度的突然变化,保持水质良好;溶氧充足。

(3)防止污染的水进入虾池。

(4)发现症状后应尽快找出并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环境条件,可以使症状较轻和患病时间较短的虾恢复正常。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大换水并提高水位。

三、黄曲霉素中毒

病因:配合饲料及其原料如豆饼、花生饼等受潮后很容易产生黄曲霉和寄生曲霉菌。这些曲霉菌产生黄曲霉素。鱼、虾吃了这样的饲料后会中毒,并引起死亡。

症状及病理变化:对虾中毒后的主要症状是肝胰脏、颚器官以及造血组织的坏死和炎症。急性和亚急性中毒时,肝胰脏小管的上皮组织坏死。慢性中毒时,管间有明显的血红胞炎症,随着病情的发展,肝胰小管逐渐被囊化和纤维化,在急性中毒时则没有这种变化。

流行情况:对虾养殖目前只要靠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及其原料如果长期储藏在温暖而潮湿的仓库中,就很容易产生黄曲霉素。

防治方法:配合饲料及其原料的包装、保存和运输一定要防潮。已发霉的饲料绝对不能投喂,治疗方法尚无。

四、维生素C缺乏病

病因:投喂缺乏维生素C或维生素C含量不足的饲料,并且水中没有藻类时,几个星期以后,就会发生此病。

症状及病理变化:缺乏维生素C的病虾在腹部、头胸甲和附肢的几丁质下面,尤其在关节处或关节附近,鳃以及前肠和后肠的壁上出现黑斑。病虾通常厌食,腹部肌肉不透明。

流行情况:各种对虾的幼体和幼虾都可患维生素C缺乏症。

防治方法:

(1)人工配合饲料中应含有0.1%~0.2%的维生素C,可防止此病的发生和发展,对轻病可以治愈,病重者不能恢复。

(2)适当投喂一些新鲜藻类。

五、软壳病

病因:

1 长期投饵不足,使对虾呈饥饿状态。或饲料的营养不全,钙和磷的含量不平衡。

2 饲料储存不当,腐败变质为虾不愿摄食,即使吃后也可中毒。

3 换水量不足或长期不换水,是虾池中积累有害物质。

4 池水的pH值升高和有机质的含量下降,从而使水中溶解磷的浓度下降,形成不溶性

的Ca3(PO4)2沉淀,对虾就不能利用水中的磷。

5 水中含有有机锡或有机磷杀虫剂。

症状及病理变化:患病对虾的甲壳薄而柔软,壳与肌肉似乎分离,有的病虾在壳下有积水。病虾比同池的健康虾小1~2 cm,病虾活力低下,捕上后很少弹跳。软壳斑节对虾的肝胰脏中Ca和P含量明显偏高,但甲壳中P含量则较硬壳虾显著低。

流行情况:此病在菲律宾的养殖斑节对虾中十分普遍,我国养殖的中国对虾有许多地区也发现此病。同池患病率为1%~5%。

防治方法:

1 适当加大换水量,改善水质。

2 多投喂鲜活饵料。软壳的斑节对虾在投喂冷冻的鱼或贝肉后4个星期可改善软壳的情况。

3 在饲料中添加0.2%的Vc。

六、黑鳃病

病因:

1 水质受到化学物质的污染,已证明镉、铜、高锰酸钾、臭氧、原油、酸、氨、亚硝酸盐等物质的污染,均可引起黑鳃症。

2 防治虾病时使用的药物不当。例如用硫酸铜或高锰酸钾剂量过大或次数过多,铜离子可直接损伤鳃丝,高锰酸钾的锰可形成MnO2黏附在鳃丝表面,都可引起黑鳃。

3 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特别是长期投喂缺乏维生素C的人工饲料的虾池,易生黑鳃病。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虾外观鳃区呈一条条黑色花纹。镜检时可看到鳃丝局部弥漫性坏死,轻者呈褐色,重者变为黑色,坏死的鳃丝边为皱缩。

流行情况:黑鳃病多发生在有工业废水污染的海区和底质恶化严重的虾池。各种对虾都可发生。发病季节一般为7-9月份。

1 鳃丝表面有污物附着。外观黑色,但鳃组织并不变黑,例如丝状细菌、固着类纤毛虫或其他污物引起的鳃部外观黑色。这一类在显微镜下容易与本病区别。

2 鳃丝组织坏死变黑,除本病所述的非生物性的病因以外,还有由体内生物病因引起的黑鳃,例如病毒、弧菌、真菌等引起的黑鳃,因此,必须仔细诊断以确定导致黑鳃病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

1 保持水池清洁,要适时适量换水。水源中如果有工业废水污染时,采取封闭措施。

2 池塘应彻底清淤、消毒。

3 使用硫酸铜和高锰酸钾治疗虾病时,次数不宜过多、过量,并且在施药数h后就应大量换水,将残留的药物排掉。

4 长期投喂配合饲料者,应定期在配合饲料上添加维生素C。

5 鳃组织已坏死变黑者,没有办法可以使其恢复原状。但是已发现有少数对虾发生黑鳃病时,就应大量换入清洁新鲜的海水,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并多喂鲜活饲料,对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八、浮头和泛池

病因:在没有进行人工增氧的养虾池中,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浮游植物和底栖藻类在白天阳光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的氧;其次是注水时或下雨时随水流带入的氧;水面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氧向水内溶解,并逐渐向深处扩散。氧在水冲溶解的数量及扩散的速度和范围受风浪、水流、温度和气压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有风浪可下达水的深层,并且空气中的氧还可继续向水中溶解,直到饱和为止。在无风浪的静水中,因为氧在水中扩散很慢,

常见虾病防治方法

虾类病防控常识 根据《2019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8年我国虾类养殖产量409万吨,约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8.2%,其中主要养殖品种有南美白对虾、克氏原螯虾(小龙虾)、青虾、罗氏沼虾等。近年危害我国养殖虾类的主要疫病和新发疫病有6种,其中病毒性疾病4种、细菌性疾病1种和真菌性疾病1种。为普及这些重要疫病知识,宣传防控措施,我们组织编写虾类疫病相关知识和防控常识,供有关方面参考。 1.2.1白斑综合征 白斑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危害养殖虾类的病毒性疾病,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目前我国主要虾类养殖地区均有该病流行。 【病原】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属于线头病毒科,白斑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杆状,外观如一个粗棒状的线团,一端露出线头。该病毒大小为(80~120 )纳米×(250~380 )纳米,核酸类型为DNA。 【流行特点】白斑综合征病毒可感染虾类的卵、幼体、仔虾、稚体和成虾等。养殖水温在20~30℃时均会有病毒感染发生。易感品种包括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和克氏原螯虾等养殖虾类。经口感染是养殖对虾中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和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病毒也可经对虾的卵进行垂直传播。对虾摄食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的甲壳类会导致病毒进行水平传播。 【临床症状】白斑综合征暴发时,患病虾行动异常,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或伏于池边水底不动,并很快死亡。患病虾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甲壳上出现白点,直径小于3毫米,或连成片。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病虾甲壳上仅有少量或几乎没有白斑。在患病的群体中,虾的颜色变化很大,主要呈淡红色或粉红色。

患病中国对虾头胸甲部位出现的白斑 患病南美白对虾出现红体和白斑症状 病虾体表出现白斑症状 病虾头胸甲甲壳上的白斑 1.2.2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是一种危害养殖虾类的病毒性疾病,是我国二类动物疫病,该病在我国对虾养殖地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流行。【病原】病原为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角对虾浓核病毒属。病毒无囊膜,呈二十面体状,颗粒大小20~22 纳米,核酸类型为DNA。 【流行特点】该病毒可感染对虾卵、幼体、仔虾、稚体和成虾各生长阶段。

对虾7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对虾7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1、目前对虾主要的病毒性疾病有几种?如何进行防治? 当前对虾的主要病毒性疾病有“白斑病”及“桃拉症”,防治的方法为:①种苗须经过病毒检测确定无毒后,才能进入养殖环境;②投喂优质的全价饲料,并在饲料内添加0.2%“多糖”、0.1%“人参皂甙”及稳定型0.2%Ve;③每5-7天向养殖流水作业本全池泼洒“溴氯海因”0.5-0.6ppm或“二溴海因”0.3ppm1次;④养殖季节内,每15天全池泼洒“季胺盐络合碘”1.5ppm;⑤经常在养殖水体内使用生物制剂,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2、对虾附肢发红是何原因?如何进行防治? 对虾附肢发红的症状是由弧菌感染造成的,又称为“红腿病”,防治的方法为:①对虾放养前,须采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的综合法进行清塘处理;②在高温季节,定期向养殖水体泼洒“光合细菌”及活化沸石粉,其用量分别为2-5ppm 及10ppm;③全池泼洒“一元clo2”0.8-1.0ppm;④全池泼相当于“二氯海因”0.6ppm或“溴氯海因”0.5ppm; ⑤在外泼药物的同时,内服“虾毒灵”或“迪芬克利”,其添加量分别为1%及0.2%。 3、对虾丝状细菌病发生的原因?如何进行防治? 丝状细菌病发生主要与养殖环境的水质及底质有关,通常当地水呈富营养化时极易发生,防治的方法为①保持水质

及底质的清洁,放养前必须经过彻底清塘;②放养密度切勿过大,并适当增加换水量;③饲料内应增加特殊的由动植物胆固醇合成的“脱壳素”,以促使对虾正常蜕皮及生长;④全池泼洒“季胺盐络合碘”1.0-1.5ppm;⑤全池泼洒茶粕,其用量为12ppm,待病虾脱壳后大换水。 4、对虾肠炎病的发病原因?如何进行防治? 肠炎病主要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导致,防治的方法为①首先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3ppm,待3天后全池泼洒“硝化细菌”1.0ppm;②在饲料内添加“肠炎停”,其添加量为1%,连续投喂3-5天即可。 5、对虾黑鳃病症状?如何进行防治? 其症状为病虾外观鳃区呈一条黑色带,镜检时可见鳃丝局部或弥漫性坏死,防治的方法:①采用“臭氧复合制剂”全池泼洒,其用量为0.5-0.8ppm,连续泼洒2次,相隔3天后全池泼洒“光合细菌”5ppm;②饲料内添加稳定型0.2%Ve,连续投喂7-10天;③若须控制水体藻类,应采用“螯合铜”,其用量为1.2ppm,以避免无机铜盐对鳃部的损伤。 6、对虾常见的固着纤毛虫有哪些?如何进行防治? 对虾在虾苗阶段的固着纤毛虫主要为钟形虫,而在养成阶段主要为聚缩虫,此病在有机质多的水中极易发生,防治的方法为①全池泼相当于“纤虫净”0.8-1.0ppm,隔天后全池泼洒“一元col2”0.8-1.0ppm;②全池泼洒“螯合铜” 1.2ppm;③在养殖阶段经常采用“光合细菌”改良水质。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常见的海水养殖虾种,由于它们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口感好等优点,被广泛地养殖于亚洲各国。然而在养殖过程中,南美白对虾也会受到多种病害的影响,影响着养殖效益,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白斑病 白斑病是一种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南美白对虾罹患白斑病时,身体上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白色斑点,而且身体显得虚弱,抵抗力下降,会影响到养殖效果。 防治措施: 1.疫苗预防:常常在对虾幼苗液化过程池和育苗池中加入病毒金龟子进行预防。 2.饲养管理:养殖者需要及时清理饲料残留,保持水质清洁,添充营养饲料,增强对虾的健康免疫系统。 3.水质管理:定期进行水质检测,适时增换新水,减少对虾间过度挤压等进一步强化环境消毒以提高水质安全性。 二、石斑病 石斑病是一种虾躯干表面因寄生虫或细菌感染而形成的病变,南美白对虾罹患石斑病时,体表会出现水疱,此外疾病逐渐加剧后虾体表面还会长出褐色瘤块,严重时还会造成虾体夭折。 2.药物防治:可使用氧氯化磷等药物短时预防对虾鳃壳细胞呼吸道病的病原体。 3.环境管理:通过增进环境条件改善水质,安排科学饲料配方,合理控制水体条件等维护水体均衡性。 三、黑球菌病 黑球菌病是一种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病害,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也时有发生。当南美白对虾罹患黑球菌病时,其身体表面会出现红色显芒,表皮会逐渐剥落,同时身体亦会变得虚弱,增加死亡率。 1.疫苗预防:在抗生素防治黑球菌病前期,可先通过疫苗预防来消除病原体。 3.药物防治:通过使用卡邦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抑制和消除病原体,防止疾病发生。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南美白对虾抗病能力强,一般不易发生疾病。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对症下药。要从虾苗、水质、饲料、日常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杜绝疾病的发生。 养殖期间南美白对虾常见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一、白斑病 属病毒性疾病。病虾胸腹部常有白色或暗蓝色斑点,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都出现白色斑点或甲壳软化、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皮分离。 防治方法:①种苗须经过病毒检测确定无毒后,才能进入养殖环境;②投喂优质的全价饲料,并在饲料内添加0.2%“多糖”、0.1%“人参皂甙”及稳定型0.2%Vc;③每5~7天向养殖水体全池泼洒“溴氯海因”0.5~0.6ppm或“二溴海因”0.3ppml次;④养殖季节内,每15天全池泼洒“季胺盐络合碘”1.5ppm;⑤在养殖水体内使用生物制剂,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二、红腿病 由弧菌感染造成,主要症状是附肢变红(游泳足更加明显),头胸甲的鳃区呈黄色,病虾多在池边慢游,厌食。游泳足变红是红色素细胞扩张造成的,鳃区变黄是甲壳内面皮肤中的黄色色素细胞扩张形成的。 防治的方法为:①对虾放养前,须采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的综合法进行清塘处理;②在高温季节,定期向养殖水体泼洒“光合细菌”及活化沸石粉,其用量分别为2~5ppm及 l0ppm;③全池泼洒0.8~1.0ppm的C1O2;④全池泼洒“二氯海因”0.6ppm或“溴氯海因”0.5ppm;⑤在外泼药物的同时,内服“虾毒灵”或“迪芬克利”,其添加量分别为1%及0.2%。 三、丝状细菌病 由毛霉亮发菌(发状白丝菌)和硫丝菌引起,主要与养殖环境的水质及底质恶化有关,通常当池水呈富营养化时极易发生。丝状细菌生长在对虾的鳃丝、附肢刚毛、游泳足上,严重时甲壳表面也可看到。由于鳃丝上着生丝状细菌及其他污物,影响虾呼吸功能,从而使病虾生长缓慢,并易因缺氧下死亡。 防治的方法为①保持水质及底质的清洁,放养前必须经过彻底清塘;②放养密度切勿过大,并适当增加换水量;③饲料内应适量添加“脱壳素”,以促使对虾正常蜕皮及生长;④全池泼洒“季胺盐络合碘”1.0~1.5ppm;⑤全池泼洒茶粕,其用量为12ppm,待病虾脱壳后大换水。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疾病与防治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疾病暴发流行正成为限制对虾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各地对虾发病现象相当普遍,虾病种类越来越多,有些虾病使虾池出现绝产的严重局面。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使1993~1994年对虾绝产面积达50%以上,造成我国养虾业的巨大损失。虽然1996年以来南方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对虾养殖业有所恢复,但国内对虾养殖业仍遭受病害的困扰。 目前,已知对虾病原已达100多种,主要病原是病毒和细菌,而在对虾养殖生产中,往往是病毒和细菌合并感染或继发感染。就病毒而言,已达18种以上,其中危害对虾最严重的是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type baculovirus,简称MBV)、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简称WSSV)、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简称YHV)和塔拉综合症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简称TSV)等。 第一节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 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当外界的因素的有害因素超过了对虾的适应能力时就会导致对虾发病,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导致的疾病表现不同的病症,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利于作出合理的预防、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虾病。 一、引起对虾疾病的外界因素 引起疾病的外界因素基本可以概括为生物、理化和人为三大因素。 1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引起对虾疾病最重要因素之一,造成对虾病害的病原生物包括传染性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侵袭性生物:寄生虫等;敌害生物:凶猛性鱼类等。 2 理化因素因素 养殖水域的温度、盐度、溶解氧、酸碱度、氨氮、H2S等理化因子的变动造成环境胁迫或人为造成的污染物质等因素,超越了养殖对虾所能忍受的临界限度导致对虾发病。 3 人为因素 放养密度不当,混养比例不恰当,饲养管理不善,技术操作不细致等人为因素都容易导致对虾发病。此外,在捕捞、运输和饲养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工具不适宜和操作不小心,使饲养对虾本身受到摩擦或碰撞而受伤,受伤处组织机能丧失和体液流失,渗透压紊乱,引起各种生理障碍以致死亡。除了这些直接危害以外,伤口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的途径。 投喂饲料的数量或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能满足养殖对虾维持生活的最低需要时,养殖对虾往往会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身体瘦弱,抗病力降低,严重时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甚至死亡。营养成分中容易发生问题的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其中最容易缺乏的是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腐败变质的饲料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二、内在因素 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产生变化,因此内因是变化的关键,对虾对病原的敏感性的强弱与其自身的遗传性质和免疫力有关系,而生理状态、营养条件、生活环境等也能影响对虾对病原的敏感性。 以上这些病因对养殖的对虾的致病作用,有时是单一种病因的作用,也可以是几种病因混合的作用,并且这些病因往往会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第二节对虾疾病的预防

常见虾病

一、虾病 (一)病毒性虾病:南美白对虾以病毒病为主,造成的损失也最大,当以预防为主。 1.白斑综合症:白斑病毒感染。病虾胃空,头胸甲和腹甲易剥离,甲壳剥离后对着光线看可见白斑(与细菌性白斑不同),体表粘附污物。 本病也可能是细菌(弧菌)或其它原因(如营养缺乏造成应激)引起。症状上略有区别:细菌性白斑的头胸甲剥离后,对着光线看,甲壳完好;病毒性白斑的甲壳剥离后,对着光线可见白点。虽然二者可能同时发生,但病灶很少重叠。 2.红体病(桃拉病毒病):体表淡红色,尾扇变红色,游泳足浅红(有的不红);胃空,甲壳变软,大多在蜕壳时死亡。慢性期则虾贶表面出现多重损坏性黑斑,能正常摄食。3.黄头病:黄头病毒感染。不规则地游动于水面,头胸甲呈黄色或发白,膨大,鳃变成淡黄色到棕色,肝胰腺变为淡红色。此病多发幼虾及50~70天龄虾。 4.杆状病毒病:感染对虾杆状病毒。生长缓慢、厌食、不脱壳,鳃部附着污物,肝胰腺变白。 5.传染性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病:传染性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感染。病虾上浮或悬挂水的表面,游动缓慢、厌食,虾体翻转、腹部朝上,体表甲壳出现白色或褐色斑块,肌肉不透明,多在蜕壳或蜕壳后死亡。慢性期病虾额剑变形弯曲,体表及鳃上粘附污物。 (二)细菌性虾病 1.红腿病: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感染。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呈红色,头胸甲及鳃区呈黄色,多在池边慢游或打转,厌食。 2.烂鳃病:弧菌或柱状曲桡杆菌感染。鳃丝呈灰白,肿胀变碎,然后从尖端基部溃烂,坏死部分发生皱缩或脱落,呼吸困难而亡。 3.烂眼病:非01群霍乱弧菌感染。行动迟缓,常潜伏不动,眼球首先肿胀、由黑变褐,随后溃烂脱落,仅留眼柄。 4.荧光病:弧菌感染。发病初期病虾的鳃、头胸部、腹部的腹肌在黑暗处发荧光,断触须,摄食少或停止,池边缓游,反应迟钝。 5.肠炎病: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或摄食某些藻类中毒引起。消化道明显变粗,呈红色,肠胃空,有液体或黄色脓状物。 6.褐斑病(甲壳附肢溃疡病):弧菌或单胞菌感染。体表和甲壳上有黑褐色溃疡斑,溃疡边缘呈白色,中央凹陷,严重时可侵蚀至甲壳下的组织。 7.丝状细菌病:丝状细菌侵入引起。病虾体表或鳃表面伸出许多丝状体。 8.肌肉白浊病:由高水温、低溶氧或弧菌侵入引起。病虾腹部有白色斑点,或整个腹部皆

南美白对虾主要病害及防治(一)

南美白对虾主要病害及防治(一)白斑综合证 病因 白斑病毒感染引起。 病症 病虾离群、空胃、摄食量大减,头胸甲及腹甲易剥开,有的甲壳可见白斑,体表有粘附污物。 1.本病应以预防为主。改善水质,增强虾的免疫力是预防的关键。调节水质应以微生物处理为主:定期使用"活水素"500克/亩,"活性酵素"2公斤~3公斤/亩。水质恶化时,用"活水保虾丹"全池泼洒,每亩用量为0.5公斤~2公斤,可改善水质和底质。每次换水后要消毒,等药性消失后,再投生物制剂,并保证有足够的溶氧。增强虾的免疫力要经常投内服药,如水产专用VC、虾用脑黄金、健胃消食散、排毒免疫素、排毒护虾丹等。增强对虾体质,提高免疫力,特别是水质恶化时和发病初期,效果显著。 2.对发病虾池可全池泼洒"虾舒宁",用量为1升~2.5升/亩;也可泼洒"虾舒泰"100毫~200毫升/亩或按照10毫升~200毫升/(亩米)用量全池泼洒"虾净",同时投喂"抗毒免疫素"(1%添加)或"排毒护虾丹"(1%添加)、"解毒保肝散"(0.5%添加)可加快虾病康复进程。 黄头病 病因 黄头病毒感染引起。 病症

病虾活力低下,食欲减退,不规则地游动于水面,头胸甲呈黄色或发白、膨大,鳃变成淡黄色到棕色,肝胰腺变为淡黄色,此病尤以幼虾及50天~70天龄虾发病严重,死亡率高达80%~90%。 防治措施 全池泼洒"虾舒宁",用量为1升~2.5升/亩;也可泼洒"虾舒泰"100毫升~200毫升/亩或按照100毫升~200毫升/(亩米)用量全池泼洒"虾净",病情严重时第二天再泼洒一次。同时,投喂"抗毒免疫素"(1%添加)或"排毒护虾丹"(1%添加)、"解毒保肝散"(0.5%添加)可加快虾病康复进程。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技术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技术 一、前言 南美白对虾,又称南美白毛虾,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种类之一,因其肉质优良,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较高,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南美白对虾常常遭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导致生产损失严重。因此,如何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力和病害防治效果,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技术,旨在为广大水产养殖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南美白对虾的主要病害 南美白对虾的主要病害有多种,这里我们列举出较为常见的几种。 1. 白化病 白化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容易感染南美白对虾,其主要症状包括虾体变白、虾壳变软和虾头变小等。白化病威胁严重,极易传染,一旦发生,疫情会迅速扩散,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2. 黑斑病 黑斑病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引起南美白对虾头胸甲黑色斑点和大量死亡。黑斑病对幼虾最为危险,成虾通常依靠自身免疫力抵御病原体。

3. 黑壳病 黑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与白化病类似,当南美白对 虾受到病毒的侵袭时,虾体会呈现出褐色或者黑色的颜色,虾体变弱,虾死亡率较高。 4. 尾斑病 尾斑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它会引起南美白对虾尾 巴受损、虾身变软、虾死亡等。尾斑病是南美白对虾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三、南美白对虾病害的防治技术 1. 增强免疫力 增强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力是病害防治的关键。以下是几种 增强南美白对虾免疫力的方法: •选用高质量的种苗:娇嫩、脆弱的种苗极容易感染病害,因此,在养殖南美白对虾时,应该选择经过筛选的 高质量种苗,这可以有效降低南美白对虾感染病害的几率。 •合理配置饲料: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和钙等营养成分可以增强虾体免疫力,从而降低南美白对虾感染 病害的概率。 •避免突变环境:过度变化的环境会导致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力下降,因此应该保持养殖环境相对稳定,并避免 强光照射、温度过低、酸碱度等环境变化。 2. 使用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是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有多 种药物可用于南美白对虾病害的防治。

虾的病害及解决方法--病毒性虾病

虾的病害及解决方法-- 病毒性虾病 一、对虾白斑症病毒病(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disease) 【病原】白斑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 【症状和病理变化】病虾首先停止吃食,行动迟钝,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或伏于池边水底不动,很快死亡。典型的病虾在甲壳的内侧有白点,白点在头胸甲上特别清楚,肉眼可见,有的病虾白点不明显,头胸甲与其下方的组织分离,容易剥下。白点在显微镜下呈花朵状,外围较透明,花纹清楚,中部不透明。野生虾类感染WSSV后,活动能力减弱,身体褪色,并在光照下略呈微红。病虾血淋巴混浊,淋巴器官和肝胰脏肿大,鳃、皮下组织、胃、心脏等组织均发生病变。这些组织受感染的细胞核肥大,核仁偏位,浓缩成电子密度很大的团块或破成数小块,分布在核边缘。核内有大量病毒粒子,严重者核膜破裂,病毒粒子散于细胞质中。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虾的不同组织均存在广泛的变性、坏死、上皮细胞大量解体脱落;被感染的细胞核肿大约为正常核的1.5倍以上。 【流行情况】对虾白斑症病毒病是从1992年开始在我国乃至东南亚对虾养殖 地区普遍发生的、危害性极大的一种急性流行病。此病发生在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和墨吉对虾等对虾上。在我国大陆沿岸是1992年首先发生在福建省,在1993年很快蔓延到广东,以后迅速沿海岸向北发展,一直到辽宁省,几乎遍布全国各养虾地区。一般虾池发病后2,3d,最多不足一周时间可全池 虾死亡。病虾小者体长2cm,大者7,8cm以上。 该病主要是水平传播,经口感染,但还不能证实就是垂直感染, 也可能是亲虾排出的粪便污染了水体后传给虾苗。【诊断方法】 1(外观症状: 2(解剖:

南美白对虾病害总结

虾苗生病应该是病原、机体和环境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例如如果环境较好,机体的抵抗力也较强,那么即使有病原危害,很有可能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机体处于不是很健康的状态,例如有机械损伤,那么病原就会趁虚而入,导致疾病的发生。 疾病有生物性疾病和非生物性疾病之分 生物性疾病主要包括细菌病、原生动物性疾病、真菌病、病毒病、其它疾病。 非生物性疾病则包括营养不良、水体环境异常等引起的疾病。 第一类、病毒类 一、对虾杆状病毒病 1、病原: 对虾杆状病毒,是一种A型杆状病毒,据囊膜,核酸是双链DNA,病毒粒子棒状,大小约为74nm*270nm,病毒在肝胰腺以及前中上皮细胞内增殖,包涵体是四面体或三锥的金字塔形。 2、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虾的摄食和生长率降低,体表和鲤上有外部共栖生物和污物附着,病理组织切片,在肝胰脏和中肠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角锥形的包涵体。包涵体从锥底至锥顶的高度为0.5~20um, 一般垂直高度为8~10um,该病引起显著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受感染的对虾肝胰脏的小管和前中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肥大,核内有一至几个角锥形包涵体。核仁被挤到一边,并退化或消失,染色质分布于核的边缘,成环状排列。被感染的上皮细胞受损伤或坏死,引起这些器官的功能性障碍,并往往引起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3、流行情况: 对虾杆状病毒主要发生在美国的桃红对虾、褐对虾、白对虾、万氏对虾和墨吉对虾等的成虾、幼体和仔虾。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也偶尔发生。在对虾孵化场中,该病是万氏对虾幼体的严重疾病。 4、诊断方法:

取患病对虾的肝胰脏和中肠切片,在相差显微镜或者明视野显微镜下看到角锥形包涵体,基本就可诊断。 5、防治方法: 没有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是对新近亲虾和幼体要严格检疫,已感染对虾要销毁并对池严格消毒。 二、xx综合病毒病 1、病原: 对虾桃拉病是由Taura综合症病毒引起的,TSV为一个无囊膜的二十面体的粒子,直径31~32nm,为单股DNA,属小DNA病毒科。病毒主要感染南美虾的上皮细胞,引起对虾的大量死亡。 2、症状及病理变化: TSV病主要是发生在虾的蜕皮期,病虾不吃食或减少吃食,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后死亡。在特急期到急性期,幼虾身体虚弱,外壳柔软,空胃,在附足上会有红色的色素沉着,尤其是尾足、尾节、腹肢,有时整个虾体体表都变成红色。在虾蜕皮前后表现的比较典型。患了严重的急性TSV病的虾,死于 蜕皮期,个别幸存者进入慢性期,并出现恢复迹象。在这个时期的虾将会出现多样的、分布不定的无规则的斑点、坏死灶,体表的损伤部位开始变黑,虾体要经历发炎、再生和康复的过程。据试验证明,恢复期对TSV有一定的抵抗 力。 3、流行情况 南美虾幼体对TSV高度易感,累计死亡率超过95%,感染后,仍存活的个体终生带毒。传播途径主要是水平传播。大部分虾池在进水换水后出现感染。 4、诊断方法: 桃拉病毒病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急性期、慢性期和过渡期,各个阶段的症状不同,处于急性期濒死对虾有大量的红色色素出现,使感染虾全身呈暗淡的红色,而尾扇和游泳足呈明显的红色。用10倍放大镜观察细小腹肢,可以看到病灶处的上皮

南美白对虾“软壳”综合症的防治方法

南美白对虾“软壳”综合症的防治方法 一、“软壳”综合症的症状及流行情况 症状:患病虾的甲壳薄而软,头胸甲二侧向外翻与肌肉分离,易剥落,活动缓慢,体色发暗,常于池边慢游。生长速度放慢,体长明显小于正常虾。 流行情况:南美白对虾长到5厘米左右较容易形成“软壳”症,虽然“软壳”症不会直接影响虾的成活率,但是,具有“软壳”症状的虾体质较差、极易感染其他病害,形成“软壳”综合症。死亡率在5%~10%左右。有的虾在高温季节或因受惊还会引起躯干部弯曲;腹部、背部弓起,僵硬、无弹跳力等痉挛症。 二、发病原因 1.营养不足 南美白对虾在海水中养殖时,可以从海水中吸收钙,但在淡水中养殖时,钙的吸收就远远不够了;现在市场上的南美白对虾颗粒料的配方主要还是针对海水养殖,没有过多地考虑淡水养殖的特殊性,所以往往出现钙、磷的含量不足,这就容易引起钙磷代谢失调,使得对虾甲壳变软,脱壳困难,并常常因为脱壳受阻而出现死亡。 2.水域环境 (1)放养密度过大,白对虾大量摄食后的排泄物产生对水体的自身污染,造成水体溶氧偏低、氨氮和亚硝酸氮等有害物质增多,池水pH值升高及有机质下降,水体形成不

溶性的磷酸钙沉淀,此时池水中溶解磷的含量下降,对虾摄磷量不足,就会影响对虾甲壳的形成和钙化。 (2)盲目用药,滥用杀虫剂可抑制甲壳中几丁质的合成,有机磷杀虫剂也可引起对虾的软壳病。换水量不足或长期不换水,易造成水体溶氧偏低,氨氮和亚硝酸氮等有害物质增多。 三、预防措施 1.清塘准备 虾池必须除去底部淤泥,晒池15~30天,让其曝晒至底泥呈龟裂状。放苗前15天,池中注水10厘米,用生石灰150千克/亩清塘消毒。10天后注水入池,水位0.6米。放苗前3~5天,池中施腐熟有机肥,亩施15~20千克,以培育虾苗的天然饵料。 2.苗种放养 虾苗入池后还须在养殖池塘中有盐度的小水体内暂养7~10天。按总面积的10%划出小池,用挖小池的泥将其与大水体隔开。放苗当天,用粗盐及硫酸镁等按罗氏沼虾人工海水配方比例将小水体盐度配成1.5‰,此项工作在虾苗入池前2小时完成。虾苗到池边时应将氧气袋放入池水中20分钟,然后放出虾苗。1亩的暂养池配1台小鼓风机,连10~20个充气石球,充气量不能过大,以免把池水搅混。以后每隔1天在小水体内加一次水,一般10天后小水体盐度接近为0,此时可以除去围栏,使虾苗进入池塘大水体。大水体要求水肥,若前期池水过清,则进行追肥(有机肥或复合肥),

对虾病害的防治

对虾病害的防治 对虾的疾病有的发生在幼体阶段,有的发生在养成阶段。迄今为止,发现对虾养成期疾病有病毒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还有原生动物可寄生生物导致的疾病。 一、病毒病 病毒病一般外观上无特有症状,故初期不易发现。但一旦发现,对虾已大批感染和死亡,造成重大损失。中国对虾所患病毒病的一般症状为虾体虚弱、空胃、甲壳易剥离、甲壳上有白斑、血液不凝结,爆发性死亡。斑节对虾所患病毒病的一般病症为:活力降低、厌食、生长缓慢、体色发暗、体表污物附着、鳃部发黑、脱壳困难、中肠发白、死亡等。 病毒病主要有由杆状病毒引起的肝胰脏坏死病。主要症状是病虾离群浮游不摄食,头胸甲的甲壳易剥离,肝胰脏肿胀,呈褐壳色,四周有灰白色的包膜,剥离的头胸甲甲壳上可见白色斑纹状花纹。被感染的病虾5~7天即死亡。 对于养殖对虾的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只有以预防为主,主动地采取综合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细菌病 细菌性疾病的病因主要是孤菌,故又称孤菌病。其主要症状:附肢变红,尤以游泳足、步足发红,有的甲壳也发红;甲壳上有溃疡性斑点;鳃丝肿胀、断裂、脱落,形成烂鳃;眼球干瘪、断落、身体弯曲、腹部变白,对虾游泳能力明显减弱,摄食减少直至停止摄食,蜕壳困难,造成大量死亡。主要的细菌性疾病有: 1.红腿病

由孤菌侵入血液引起的一种败血症。病虾游泳足发红,严重者步足也发红;腹部白浊、背部弯曲、行动缓慢、不能控制方向、常离群独自在水面和池边游动或侧倒。病虾血液中血球数目减少,凝血时间超过3分钟,甚至不凝结。红腿病死亡率很高,且易传染。 2.烂眼病 病虾行动呆滞,时而浮头或在水面上翻滚也有常潜伏不动、眼球首先肿胀、由黑变褐、随后溃烂脱落,仅留眼柄。一般在1周内死亡。少数存活者,也往往失去眼球。 3.烂鳃病 鳃丝呈灰色,肿胀变脆,后期断裂,然后从尖端向基部溃烂,形成烂鳃,出现黑斑。有时鳃变为白色、桔黄色,最后变为黑色。鳃上附着物增多,病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厌食,最后死亡。特别是在水中溶解氧不足时,病虾首先死亡。 4.白黑斑病 病虾的疾病症状明显。发病初期,每一腹甲侧叶各有一个白斑,白斑不透明,边缘不整齐。形状不很规则,一般略近于圆形或长圆形,随着病情的发展,白斑逐渐变黑,并且肢鳃基部也出现黑斑,致使外鳃部也呈黑色。此病流行很广,发病季节一般在7~8月的高温季节,死亡率可达95%以上,一般在发病后7~10天可使全池大部分死亡。 弧菌是对虾养殖塘内的正常菌群,一当条件适宜,便大量繁殖,引起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属于条件致病菌。对弧菌性疾病,要建立以防为主的观点,主要的预防方法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