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疾病与防治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疾病暴发流行正成为限制对虾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各地对虾发病现象相当普遍,虾病种类越来越多,有些虾病使虾池出现绝产的严重局面。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使1993~1994年对虾绝产面积达50%以上,造成我国养虾业的巨大损失。虽然1996年以来南方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对虾养殖业有所恢复,但国内对虾养殖业仍遭受病害的困扰。

目前,已知对虾病原已达100多种,主要病原是病毒和细菌,而在对虾养殖生产中,往往是病毒和细菌合并感染或继发感染。就病毒而言,已达18种以上,其中危害对虾最严重的是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type baculovirus,简称MBV)、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简称WSSV)、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简称YHV)和塔拉综合症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简称TSV)等。

第一节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

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当外界的因素的有害因素超过了对虾的适应能力时就会导致对虾发病,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导致的疾病表现不同的病症,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利于作出合理的预防、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虾病。

一、引起对虾疾病的外界因素

引起疾病的外界因素基本可以概括为生物、理化和人为三大因素。

1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引起对虾疾病最重要因素之一,造成对虾病害的病原生物包括传染性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侵袭性生物:寄生虫等;敌害生物:凶猛性鱼类等。

2 理化因素因素

养殖水域的温度、盐度、溶解氧、酸碱度、氨氮、H2S等理化因子的变动造成环境胁迫或人为造成的污染物质等因素,超越了养殖对虾所能忍受的临界限度导致对虾发病。

3 人为因素

放养密度不当,混养比例不恰当,饲养管理不善,技术操作不细致等人为因素都容易导致对虾发病。此外,在捕捞、运输和饲养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工具不适宜和操作不小心,使饲养对虾本身受到摩擦或碰撞而受伤,受伤处组织机能丧失和体液流失,渗透压紊乱,引起各种生理障碍以致死亡。除了这些直接危害以外,伤口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的途径。

投喂饲料的数量或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能满足养殖对虾维持生活的最低需要时,养殖对虾往往会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身体瘦弱,抗病力降低,严重时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甚至死亡。营养成分中容易发生问题的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其中最容易缺乏的是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腐败变质的饲料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二、内在因素

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产生变化,因此内因是变化的关键,对虾对病原的敏感性的强弱与其自身的遗传性质和免疫力有关系,而生理状态、营养条件、生活环境等也能影响对虾对病原的敏感性。

以上这些病因对养殖的对虾的致病作用,有时是单一种病因的作用,也可以是几种病因混合的作用,并且这些病因往往会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第二节对虾疾病的预防

做好对虾疾病的预防工作是提高对虾增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对虾养殖模式中,追求高密度、高产量和高效益是共同特点,防病便显得更为重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才能达到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发生。以防为主是对虾疾病的特点所决定的。对虾生活在水中,一旦生病,及时和正确的诊断较为困难;其次,当发现有对虾开始死亡时,一般病情已较严重,治愈很困难;另外,对对虾进行治疗时,给药困难。内服药一般只能由对虾主动吃入,但当病情严重时,对虾已丧失食欲,即使特效药也不能达到治疗效果,尚能摄食的病虾,也因摄食量降低而不能吃到足够的药饵而影响疗效;体外用药一般采用全池泼洒和药浴的方法,仅适用于小水体,而对大水体便难以达到相应的效果。因此,在对虾的病害防治工作中,必须坚持以防为主,在预防措施上,既要注意消灭病原、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又要十分重视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养殖对虾自身的抗病力,只有采取全面的综合预防措施,才能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发生,从而保证对虾养殖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保证良好的养殖环境

对虾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对虾能否健康快速地生长。

一)设计和建造养殖场时应符合防病要求

在建场前应首先对场址的地质、水文、水质、生物及社会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在各方面都符合养殖要求时才能建场。其中尤其是水源一定要充足,水的理化性状要适合养殖对虾的生长,不被污染(主要是水源是否有码头,浮油,周边河流入海则要考虑河两岸有没有污染源,如化工厂、造纸厂、皮革厂等),不带病原体;同时每个池塘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等。

二)改善生态环境

1 每年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和污染物质,或排干池水后池底进行翻晒,淤泥不仅是病原体的滋生和贮存场所,而且淤泥在分解时消耗水中大量溶氧,同时产生有毒或有害物质,如硫化氢、氨等。

2 定期换水或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3 在主要生长季节,晴天的中午,开增氧机或水质改良机,充分利用氧盈,降低氧债,改变溶氧分布的不均匀性,改善池水溶氧状况,提高池塘生产力。

4 定期泼洒水质改良剂和底质改良剂,改善水质和底质。

5 采用生态养殖的办法,减少病害的暴发。

二、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一)清整池塘

清池包括清除池底淤泥和池塘消毒两个内容,暂养池、养成池或越冬池在放养前都应清池。新建的池塘一般不需要浸泡和消毒,如果灌满水浸泡2-3天,再换水后放养更加安全。新建高位池的清池则较为简单,主要是清除池底杂物及平整池底。对于水泥护坡的池塘,由于水泥具碱性,容易造成pH值升高,则要先进水浸泡,浸泡水位为1-1.5 m左右,浸泡时间为7-10天,浸泡水pH值可达到8.8左右,正常海水pH为8.0-8.2。所以要将浸泡水排干后方可进行养殖

养殖过对虾的老塘则需要进行彻底清理。已养过对虾的池塘,因在底泥中沉积有大量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质,形成厚厚的一层淤泥。这些有机质腐烂分解后,不仅消耗溶氧,产生氨、亚硝酸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而且成为许多病原体的滋生基地,因此应当在养殖空闲季节,即冬季或春季将池水排空,将淤泥尽可能挖掉。放养虾苗前再用药物消毒。消毒时应在池底留有少量水,盖过池底即可,然后用漂粉精150×10-6的浓度或漂白粉500×10-6的浓度,或生石灰400×10-6的浓度左右,溶于水中后均匀泼洒全池,过1-2天后灌入新鲜海水,采用(15-30)×10-6有效氯的漂粉精消毒,再过3-5天后就可放养。

二)工具消毒

养殖的各种工具,往往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因此,发病池所用的工具,应与其它池塘使用的工具分开,避免将病原从一个池塘带入另一个池塘。如工具缺乏无法做到分开时,应将发病池用过的工具处理后再使用。一般网具可用20 g/m3的浓度硫酸铜水溶液或50 g/m3的浓度高锰酸钾水溶液或100 g/m3的浓度福尔马林溶液或纯淡水等浸泡0.5 h;木制或塑料工具,可用5%漂白粉水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洗净后再使用。

三)疾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在南方多数疾病一般清明节前后和10-11月份这段时间内容易造成大规模流行。因此,掌握发病规律,及时有计划的在疾病流行季节前进行药物预防,是补充平时预防不足的一种有效措施,疾病流行季节期间将药物拌在饲料中制成颗粒药饲投喂。用药的种类随各种疾病而不同,尽量多用中草药,以免产生耐药性。有几点应注意的事项:

1必须选择对虾喜吃、营养全面、能碾成粉末的药。

2颗粒药饲在水中的稳定性好,一般应在水中30 min以内不散开,而对虾吃入后又能很快消化吸收。

3药饲的大小必须适口。

三、加强饲养管理

一)放养健康的虾苗和适宜的密度

放养的虾苗应体色正常,健壮活泼,必要时应先用显微镜检查,种苗不带有危害严重的病原,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水质和饵料状况、饲养管理水平等,决定适当密度,切勿过密。

二)投饲料要新鲜、量适

饲料的要求除了营养丰富全面,饵料及其原料绝对不能发霉变质。配合饵料的营养成分要全,特别不能缺乏各种维生素;黏合性要强,在水中至少要维持2小时不散开。

每天的投饲量要适宜,每天的投喂量要分多次投喂。每次投喂前要检查前次投喂的吃食情况,以便调节投饵量。

三)控制好养殖水环境

在对虾的饲养过程中,应每天至少巡塘3-4次,巡塘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引起疾病的各种不良环境污染,尽早采取改进措施,防患于未然;也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一般症状,例如对虾离群独自漫游于水面,失掉平衡,体色反常,比吃食等,就应立即进行诊断检查,尽早设法治疗,巡塘时应注意的问题是养殖对虾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水温、水流、水色和透明度等,PO43--P、H2S、NH4+-N、总碱度、氧化还原电位、NO2--N、COD和NH3-N等每5 d测定一次。DO、pH、盐度和水温每天测定两次。及时作出分析,及时采取措施。

四)防止病原传播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防止病原的传播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对生病的或带有病原的对虾要及时捞出,即发生疾病以后除及时治疗外,尽可能将同一水体中生病的和尚未生病的对虾分开饲养。尚未生病的对虾很可能已成为带菌者或带虫者,因此,凡已发现疾病的池塘,其中的所有动物都不要与其他水体中的动物接触,该池中的水也不要排入其它池塘。有的育苗场因一池中的苗种大部分生病死亡,剩余少数不值得继续培育下去,或合并到其它苗种池中,这种做法应严加禁止。

2在生病的池塘中用过的工具应当用浓度较大的漂白粉、硫酸铜或高锰酸钾等溶液消毒,或在强烈的阳光下晒干,然后才能用于其它池塘。有条件的也可以在生病池塘中设专用工具。

3病死或正在发病的对虾,应及时捞出并深埋他处或销毁,切勿丢弃在池塘岸边或水源

附近,以免被鸟兽或雨水带入养殖水体中。

4标粗池发现有疾病的对虾在治愈前原则上不进行分苗。

第三节药物的施用方法

使用药物预防或治疗对虾的疾病,其给药方法与人医或兽医是不同的,原因在于对虾生活在水中,与我们人的生活介质——空气不同。

一、药物悬挂

此法是将防治药物装在袋内或篓内,然后悬挂在水中或食场附近。其数量和深浅,按水体面积和养殖种类的习性而定。此法多用于疾病流行季节时的预防或病情轻时用。具有用药量小,副作用小等优点,但杀灭病原体不彻底,只有在养殖对虾游到挂袋附近的水周围处,才能取到作用。目前在南方高位精养虾池在进水渠道里采用药物挂袋法处理水质,减少病害的暴发。

二、浸洗

此法是将患病对虾捕捞到配好有一定药物浓度的容器内浸洗一定时间,使其强制受药。通常用于苗种运输和放养及亲虾。浸洗法用药量少,时间可人为控制,一般不污染水体,不影响水体中的其他生物。但需要捕捞和搬运对虾,而且容易受伤,只适用于体表和鳃上的病原生物感染,放回水体后可能重新感染,对大型水体不宜使用。

三、全池泼洒

此法是疾病防治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采用对某些病原体有强大杀灭效果,而对对虾本身安全的药物及浓度,全池泼洒。使用此法,首先应准确地测量池塘水体,计算药量,然后称取药物用水溶解后均匀地泼到全池中去。此法施药方便,能较彻底地杀死养殖动物身上及生活在水体中的病原生物,适用于中、小型水体。但用药量大,对大型水体或价格昂贵的药物不适用,并且水体中的有益生物常被杀死,对水环境也有一定污染。

四、口服药饵

此法是将药物按一定比例均匀地混到饵料中制成药饵后进行投喂,药饵的形状多为颗粒状。此法多用于体内病原生物感染和病情较轻尚未失去摄食饵料能力的对虾或同池中尚未感染的个体预防。有用药量少、使用方便和不污染水体等优点。但口服药饵法只对那些还有食欲的个体有作用,对病重者或失去食欲的个体无效。

五、浸沤法

将草药浸沤在池塘的上风处或将捆扎好的中草药分成数堆,杀灭池水中及体外的病原体。此法适用于预防和早期治疗。

第四节对虾疾病的检测技术

一、对虾疾病的初步诊断

一)诊断器材和常用工具

对虾养殖生产中进行诊断的必要器材包括:解剖刀,解剖剪、镊子、放大镜、水质分析测试盒等,有条件的养殖场应配置显微镜和解剖镜及配套的玻璃器皿,对于检测分析单位应具备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的仪器,同时应具备完善的水质分析仪器,病毒鉴定的仪器等。

二)发病现场情况调查

1 调查发病养殖水体环境和发病史

2 了解池塘水质状况

需要调查水温、酸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硬度、化学耗氧量和有机

耗氧量等。

3 调查养殖状况

包括放苗密度,投饵情况、生产操作管理等。

4 及时发现对虾疾病

从对虾的摄食、活动和体色等及时发现对虾病害。

二、对虾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

病毒病是危害对虾最严重的疾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学家应用生物学技术可以在细胞或细胞超微结构的水平上研究对虾病变和病毒结构,生物学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手段,现把对虾病毒的检测方法分述如下。

一)现场快速诊断方法(Rapid detection)

对虾病毒病具有暴发性,所以,在生产上需要用简单快速的方法来诊断对虾是否带有病毒。

董颖等(1996)通过人工投喂感染实验,观察了中国对虾(Panaeus chinensis)感染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后出现的特殊外观病症,即与健康虾截然不同的空胃和拒食。在现场利用这种外观症状作排外诊断(Diagnosis by excusion

)和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可以简便和快速地判断出池虾群体中有无病虾,同时根据统计发病虾的概率也可以了解群体的发病进程。

排外就是把“空胃”作为排外的标准,排除掉饱胃及丰胃健康虾、刚蜕壳的健康虾等,留下少量可疑虾作鉴别用。例如,患有HPV病的对虾,只有在晚期可以出现空胃。但那时对虾的肝胰腺已呈蓝绿色,明显萎缩溃烂,且虾体异常瘦小,皮色发暗等,这些特征极易识别。根据病虾胃的特殊病症,很容易同健康虾空胃区别。

小时候发病的病虾。这项诊断技术的局限是仅适用于中国对虾感染“流行病”病原,并已发病(即出现病症)后的那些个体,且必需活体观察,但它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不需复杂的仪器设备,也不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极易普及应用。

Lightner曾经采用快速现场诊断对虾肝胰腺细水病毒样病毒(Hepatopancreatid Parvo-like virus,HPV)的方法(Giemsa stain),该方法需要60。C染色30min,这个条件在野外难以保证。Sindermann et al.(1988)和廖一久(1989)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type baculovirus)病的现场诊断中,用1%伊红或0.1%孔雀绿涂片作为初步的结果。这种方法是单一染色,制片的对比度差,分辨率低。黄捷等人(1995)筛选出两种即可混合在一起,又能将对虾肝胰涂片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别台盼蓝和伊红Y (TE)。用含有0.6%台盼蓝和0.2%伊红的混合染色液涂染肝胰腺细小病毒样病毒感染的对虾肝胰腺,观察到核内的病毒包含体。

宋晓玲等(1996)的TE染色光镜快速诊断,取死亡亲虾(Penaeus chinensis)胃上皮用TE染液进行压片染色,可观察到细胞核内空泡化,胞核肿大,即为阳性发病。

Lightner(1983)和Redman曾经报道检查草虾是否感染杆状病毒的简易方法,即直接用肝胰腺涂片,然后用0.05%的孔雀绿染色,若见明亮蓝绿色的圆球形包含体即为阳性。但孔雀绿对包含体并无特异性,包含体不容易与其他圆形物如脂滴或泌颗粒区分。Vickers 等(1993)报道了利用压片涂抹对虾的肝胰腺,分别用H-E染色和Y啶橙染色。都可以在不到1 h内检测出Penaeus monodon-type baculovirus(MBV)包含体。经Y啶橙染色的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可见黄绿色的杆状病毒核内包含体。Y啶橙对不同组合的蛋白质有不同程度的结合性,细胞质为红色,脂滴为黑色,可避免孔雀染色的不准确性。荧光显微镜也许是在光镜水平对特异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定性定位的最有力的工具。

暗场显微镜通过聚光之前的特殊装置,使通过样品进入物镜成像的光只有折射光或衍射光。这样没有样品存在时视野是黑色的,而折射率很大的小颗粒观察得很清晰。Momnoyama 等

(1995)用暗场显微镜在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快速检测到有Rodshaped nuclear virus of penaeus japonicus(RV-PJ)。在血淋巴中观察到有许多0.5微米大小的病毒粒子。使用荧光显微镜和暗场显微镜这两种方法,虽然观察效果较好,但是对于一般虾农来说是不切实际的。

二)组织病理检测(Light microscopy)

光学显微镜技术曾经在细胞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在科学技术非常先进的今天,仍然离不开光学显微镜。用显微镜技术检测对虾病毒,就是利用各种不同染色方法将固定的虾组织进行切片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致病细胞病变的发育过程,病毒包含体的形成部位、形状和大小,以及因感染WSSV而膨胀的细胞核。

何建国等(1992)用常规的组织切片方法,经HE染色在高倍镜下镜检斑节对虾WBV包含体,其仔虾感染率为100%,养成期感染率为63.6%~100%。Lo 等(1997)用光学显微镜在斑节对虾的眼柄、淋巴器官、中肠等组织中,观察到被WSSV感染而肿大的细胞核。孙修勤和楠田理一(1996)用HE和Feulgen染色,在中国对虾的肝胰腺细胞中发现了HPV包含体,其大小为22~24nm。Spann等(1995)用Feulgen染色,在来自澳大利亚的斑节对虾的淋巴样器官细胞中发现Lymphoid organ virus(LOV)病毒形成的胞质含体。

Bonami用Eosin染色,在范氏对虾的淋巴器官中发现Lymphoid organ virus(LOVV)病毒形成的细胞质包含体。宋晓玲等(1996)对死亡亲虾(Penaeus chinensis)用Davidson'sAFA固定,按常规方法进行光镜制片,用Ehrlichi's酸性苏木精染色。1%伊红酒精(95%)溶液复染。在肝胰腺血窦观察到血淋巴细胞核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ypodermal and Hematoopoietic Necrosis Baculorirus,HHNBV)病变。Brown和Brann's Gran染色可检测到草虾的MBV形成的核内无定形包含体。Giemsa染色应用于对虾幼体中的HPV诊断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罗文新,1997)。

三)电子显微镜(Elertron microscopy)

虽然光学显微镜仍然在组织病理学检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光镜的分辨率低,要研究内部的精细结构和病毒粒子的大小、结构和复制过程,需要分辨率更高的设备。

Couch(1974)首次用电子显微镜在桃红对虾(Penaeusduorarum)体内,观察到一种对虾杆状病毒(Baculoviruspenaeid,Couch Bp),其大小为74nm×270nm。何建国等(1996)用2.5%戊二醇固定液(0.1摩/升磷酸缓冲液,Ph7.2)固定具有白斑和红体(不带白斑)的斑节对虾,组织略硬化后,解剖肝胰腺、甲壳下表皮及鳃,切成0.5毫米×0.5毫米×0.5毫米大小样品。继续在戊二醇固定液中固定。固定后的样品经磷酸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经丙铜酸系列脱水。Epon's812液渗透包埋,Epon's812液聚合条件为37℃,60℃过夜12小时以上。超薄切片在AO超薄机上进行,切片厚度为50~100nm,切片经醋酸铀和柠檬酸铅双层染色之后在Philips CM10透射电镜观察。在鳃上皮细胞和甲壳表皮细胞感染三种类型杆状病毒。Lightner和Redman(1993)在原糙对虾(protrachypene precipuca)中发现一种虹彩病毒(Shrimp iridovirus,IR-DO),为6角形,具单位膜构成的囊膜。核酸蕊子直径约85nm,为DNA型。病毒粒子直径为122±7nm,最宽处直径为136±nm。Boonyaratpalin 等(1993)在泰国养殖的斑节对虾中首次发现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YHV),病毒粒子大小为150~200×45~40nm,核衣壳为90~160×16~22nm。

何建国等(1995)在患白斑病的斑节对虾鳃上皮细胞质中,发现直径约25nm的类微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like)。Lo 等(1997)在斑节对虾的精巢中观察有WSSV。陈细法等(1997)应用超薄切片和负染等技术,在日本对虾、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和中国对虾的肠、肝胰腺、淋巴样器官、鳃和肌肉组织中,发现一种新杆状病毒,称之为淋巴样细胞核型杆状病毒(Lymphoid cell muclear baculovirus,LNBV)。病毒直径96~112nm,是已知感染对虾最大的一种病毒。中央是高电子密度的核心,外囊衣壳和囊膜,两膜之间有

宽阔的间隙。这9是已报道的任何一种对虾杆状病毒所没有的。纯化的病毒核壳衣表面有螺旋排列亚单位,也是该病毒特有的。

张进兴等(1997)在中国对虾的卵巢组织和受精卵细胞中,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有球状病毒粒子。其大小为80nm左右。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是在中国对虾中发现的第一种病毒(Lightner et al.,1985)。薛清刚等(1996)对该病毒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病毒颗粒呈20面立体对称,直径为23.3~29.8nm,属细小病毒科。现称其为中国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Hepatopaneratic Parvovirus of Penaeus chinensis,HPVPC)。Wongteerasupara等(1995) 在患病的斑节对虾体内发现SEMBV 病毒(a non-occluded ,systemic baculovirus),位于细胞核内,无囊膜。有核衣的完整病毒粒子呈椭圆形,有突出的多绒毛状附属物,大小为276nm×121nm。

电子显微镜虽然可以观察到病毒粒子,但是样品制备困难,费事较久,而且对于形态特征相似的病毒难以鉴别。所以,电镜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病毒的有无及病毒类型的初步鉴定。而对于种和型鉴别必须借助于特异性更强的方法。

四)免疫检测技术(Immunoassay)

免疫生物技术是利用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来研究组织细胞特定抗原的定位和定量技术。由于无脊椎动物缺乏免疫球蛋白介导的免疫应答,要对感染进行免疫诊断,只能根据抗体对病原体的特异反应。为了显示和观察这种抗原抗体反应,需要预先将某种标记物结合到抗体上。借标记物的荧光或酶有色反应、放射性或高电子密度,在光镜或电镜下进行定性、定位或定研究。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bent assay,ELISA)利用酶与底物反应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Lewis等(1986)报道了用间接夹心ELISA法检测对虾杆状病毒。该方法可以检测至少10纳克的病毒蛋白。黄捷等(1995)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役技术检测对虾皮下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baculovirus,HHNBV)的病原体。这种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度高,且可定量。涂小林等(1995)用ELISA方法在中国对虾的肝胰腺和鳃组织检测了一种杆状病毒。

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 assay)是预先将荧光素标记在抗体上,再与涂片、切片上或细胞悬液中的抗原进行反应。借助于荧光显微镜能够观察是否存在相应的抗原并确定相应的位置。陈秀男等(1988)用该方法来检测草虾肝胰腺和排泄物所存在的包含体。病毒包含体在荧光显微镜下绿色荧光或橙红色。

免疫荧光法需要特殊设备,不易作定量分析,而且对结果判定有一定的主观性。相对地说ELISA检测的灵活性高,可达纳可水平。且具有特易性强、简单、及易观察等特点,可做定性定量分析,适合于对虾病毒的早期诊断(罗文新,1997)。

反向间接血凝实验(Reverse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RIHA)是将特异性抗体与抗原连接到适当处理过的哺乳动物红细胞表面。通过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介导血细胞的凝结,从而达到检测相应抗原目的的一种简便免疫学诊断技术。薛清刚等(1995)用该方法检测了中国对虾的肝胰脏细小病毒HPV)。实验表明,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试剂稳定和样品检测可在1.5-2 h内完成,适合在现场推广使用。

五)对虾组织细胞培养技术(Tissue culture assay)

虽然自Grace(1982)从鳞翅目昆虫Antherae eucalypti建立首株细胞后,昆虫的组织培养研究进一步活跃起来。然而甲壳动物的组织培养研究工作国内外尚处于初期的实验性阶段。Peponnet和Quiot(1971)首次报道了螯虾、龙虾和蟹的类淋巴组织的离体培养。Daig 介绍了小龙虾的上皮细胞培养。但这些实验仅限于原代组织细胞的培养。近10多年来,对虾的组织研究工作进展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王立平等,1995;张晓华等,1995;Luedeman et al.1992;Hsu et al.,1995)。

Chen等(1986)首次报道了斑节对虾卵巢、心脏、心肌、肌肉、神经、肠道、肝胰腺和鳃等组织的体外培养,发现仅前两种组织可生长繁殖,并将卵巢组织细胞传至第三代。Hsu 等(1995)对斑节对虾Oka器官(淋巴组织)组织细胞的各种培养条件进行了全面地研究,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对虾细胞株。这是对虾组织培养研究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

发展对虾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对深入研究对虾病毒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对虾免疫学、遗传学、细胞工程学等方面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目前还没有控制对虾病毒病的有效药物,可利用组织培养筛选抗病毒药物。利用对虾组织培养还可以制备病毒疫苗及为核酸探针检测病毒提供条件。

六)CID50病毒滴定法(50% Tissue Culture Infectous Dose Assay)

Lu等(1995)应用T CID50来测定YBV的感染滴度,被感染组织为用96孔组织培养板培养的虾淋巴器官细胞,测定YBV感染的虾的鳃匀浆液,其病毒滴度为5.10(5.75)CID50/ml。这是首次报道的测定虾病毒浓度的检测手段。

分子生物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科的发展。由于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分子生物学更加迅速广泛地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学科。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高度的灵敏性等特点,为对虾病毒病的诊断和病毒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七)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PCR是1983年由美国Mullis首先发现的。它是一种体外核酸扩增系统,在模板DNA,引物(模板片段两端的已知系列)和四种脱氧核苷酸等存在的情况下,依靠TaqDNA聚合酶的催化,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三个步骤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模板DNA 得以扩增。Erlich等(1988)和Ost(1988)就把PCR作为诊断病原体最有效的技术。Brock (1992)和Lightner等(1992)用PCR来检测对虾的有关病毒。

Chang 等(1993)利用PCR 技术对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纯化和扩增。这是首次成功地利用PCR技术进行对虾病毒的DNA扩增。何建国等(1996)用PCR技术检测斑节对虾的白斑综合杆状病毒(WSSV),并结合电镜观察证实红体病斑节对虾(不带白斑者)不是WSSV 所致。Kimura等(1996)用两对PCR引物(P1/P2和P3/P4)检测了日本对虾的杆状病毒(RV-PJ)。套式PCR在蟹(Helice tridens)、昆虫(Ephydridae)和桡足类(Schmackeria dubia)检测到有WSSV。杨丰等(1995)用PCR方法进行所分离的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包含体的鉴定,结果很理想。Wang等(1996)用PCR方法检测对虾中BP病毒,并获得了预计的扩增产物。郭福生等(1996)根据昆虫杆状病毒多角体基因保守片段设计引物,用PCR 对数百分养殖中国对虾虾卵、幼虾、成虾、5种海捕虾与养殖有关的媒介饵料——桡足类、钩虾、蓝蛤、小杂蟹、底泥等进行了杆状病毒检测。

八)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原位杂交是利用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标记的已知序列DNA和RNA探针,在细胞或染色体上与其互补的核酸序列配对杂交,再经放射自显影或免疫荧光、化学发光,在杂交原位上显示杂交体的技术。Bruce等(1993)用原位杂交的技术检测对虾的杆状病毒。Poulos等(1994)用非放射性标记的DNA探针来检测斑节对虾的杆状病毒(MBV)。Mari等(1995)将HPV的DNA基因部分克隆,经内切酶消化得一个2.3kbp的片段,构建2个不同的Dig-I-IdUTP标记的探针,进行肝胰腺石蜡切片原位杂交,能与感染组织反应。探针在细胞核中产生强烈标记。严重感染的肝胰腺,细胞碎片与探针紧密结合,还可以在上皮细胞表面形成微小突起。Mari等(1993)抽提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的核酸而得到少量dsDNA,克隆到Puc18,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其中一个克隆,BQ31,用来构建不同大小的DiG-IIdUTP标记的探针。在原位杂交中,探针使靶细胞形成显著性标记,特别是核内Cowdry A型包含体。Arimoto等(1995)将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Baculoviral midgut gland necrosis type viruses,BMHV)基因组DNA的部分BamhI酶切片段克隆。用

斑节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斑节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鬼虾、草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称为虎虾。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Litopenaeus亚属,广泛分布于从太平洋西南海岸至印度洋及非洲东部沿岸的大部分海域。 斑节对虾是对虾属中个体最大的虾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贵虾类。斑节对虾在我国的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南部及港澳地区海域均有分布,但历史上我国用于繁殖生产的自然成熟亲虾主要来源于南海海域,尤以海南岛北部湾海域种群最优。但由于过度捕捞以及生态环境恶化,这些种群的种质资源被过度或无序利用,已出现明显衰退,主要表现为生物多样性呈明显下降,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野生亲体个体小型化和苗种抗逆能力减弱,资源衰退有逐年加快的迹象。造成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及资源衰退的原因,主要是由环境污染造成生物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导致物种消失,和由滥采滥捕造成经济种类种群下降和消失。 一、斑节对虾的形态构造 斑节对虾体表光滑,壳稍厚,体色由暗绿色、深绿色和浅黄色状色带相间排列,鲜艳美观,故有花虾之称,其游泳足浅蓝色。 额角较平直,末端较粗,稍向上湾,上缘具7--8齿。额角侧沟较深,伸至胃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吸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 雄性交接器半圆形,侧叶较宽,顶端较圆。雌性交接器在第4对步足间有一粗大的钙化降起,边缘密生长的刚毛,形状似花冠,纳精囊盘状。 二、生态习性 1、对盐度的要求 广盐性能生活在5--45‰的水域。最适盐度为10-25‰,长期处在高盐或低盐环境中伺养则生长缓慢,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不易蜕壳。 2、对水温的要求 对水温变化比较敏感,适温范围17--35℃,最适生长水温23--33℃,水温低于18℃时,停止摄食,停止游动,在水温14℃时即进入假死状态。 3、对DO要求

对虾生物学特性及常见病害

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及养殖实用技术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率先由美国引进此虾,并在一九九二年突破了育苗关,从小试到中试直至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目前我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浙江、山东、河北等省或自治区已逐步推广养殖,天津市汉沽区杨家泊镇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世界闻名,有“中国鱼虾之乡”的美称,其中隶属南美白对虾的技术最为成熟。 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虾种。我国厦门、北海、南宁和广州等地均有虾苗、虾无节幼体或亲虾供货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南美白对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营养需求低、抗病力强等优点,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达65%以上、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

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 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生长速度快,60天即可达上市规格;适盐范围广(0-40‰),可以采取纯淡水、半咸水、海水多种养殖模式,从自然海区到淡水池塘均可生长,从而打破了地域限制,且具耐高温,抗病力强;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要求低,35%即可达生长所需。是“海虾淡养”的优质品种,使其养殖地域范围扩大。养殖南美白对虾,放养虾苗规格要在2厘米以上,经淡化到零度的种苗,池塘以3-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放苗时间在5月底、6月初,水温在20℃以上,一般养殖条件下,亩放虾苗2万尾,并搭养500-100尾花、白鲢,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定期使用光合细菌和水质调节剂,调控水质,预防虾病。 亘据养殖条件的不同,在养殖模式上可采用主养、混养、套养等不同的养殖模式,目的是在不同养殖环境条件下即不浪费水体资源又能取得更高产量和效益。 混养: 混养模式为三种①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不但充分利用水体饵料资源(水草、残饵等),还具有防虾病的作用,河蟹可将体弱多病的虾或死虾吃掉,减少病原的传播。②南美白对虾与刀额新对虾、罗氏沼虾混养,以增加虾的养殖品种和产量效益。③南美白对虾与花白鲢混养,在养殖期间,淡水池塘藻类易繁殖过盛,造成“转水”,利用花白鲢以浮游生物为食的习性,控制水中藻类数量,以调节改善水质。 套养:

斑节对虾 虾蜕皮阶段的区分

Index of molt staging in the black tiger shrimp (Penaeus monodon) Waraporn Promwikorn1, Pornpimol Kirirat2 and Pinij Thaweethamsewee2 Abstract Promwikorn, W., Kirirat, P. and Thaweethamsewee, P. Index of molt staging in the black tiger shrimp (Penaeus monodon) Songklanakarin J. Sci. Technol., 2004, 26(5) : 765-772 Molting is a phenomenon of shedding the old cuticle and re-generating the new one found in crustaceans including shrimps and many other species of invertebrates. The molting cycle is a dynamic process, composed of pre-ecdysis (premolt, D stage), ecdysis (E stage), postecdysis (postmolt, A-B stages), and intermolting (C stage) stages. In healthy shrimp, molting cycles are repeated several times through shrimp life in order to increase body size and mass (growth). In this paper we gather the knowledges and important findings related to the molting cycle of crustaceans from the past until present, and highlight the physical evidence of cuticular tissue that we used for molt staging in the black tiger shrimp, Penaeus monodon.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easily observed criteria used for molt staging in the black tiger shrimp. Key words:molting stages, Penaeus monodon, setae, setal cone 1Ph.D.(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2M.Sc.(Anatomy), Department of Anatomy, Faculty of Scienc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Hat Yai, Songkhla, 90112 Thailand. Corresponding e-mail: waraporn.p@psu.ac.th Received, 9 January 2004 Accepted, 8 April 2004

南美白对虾病害总结

虾苗生病应该是病原、机体和环境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例如如果环境较好,机体的抵抗力也较强,那么即使有病原危害,很有可能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机体处于不是很健康的状态,例如有机械损伤,那么病原就会趁虚而入,导致疾病的发生。 疾病有生物性疾病和非生物性疾病之分 生物性疾病主要包括细菌病、原生动物性疾病、真菌病、病毒病、其它疾病。 非生物性疾病则包括营养不良、水体环境异常等引起的疾病。 第一类、病毒类 一、对虾杆状病毒病 1、病原:对虾杆状病毒,是一种A型杆状病毒,据囊膜,核酸是双链DNA,病毒粒子棒状,大小约为74nm*270nm,病毒在肝胰腺以及前中上皮细胞内增殖,包涵体是四面体或三锥的金字塔形。 2、症状和病理变化:病虾的摄食和生长率降低,体表和鳃上有外部共栖生物和污物附着,病理组织切片,在肝胰脏和中肠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角锥形的包涵体。包涵体从锥底至锥顶的高度为0.5~20um,一般垂直高度为8~10um,该病引起显著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受感染的对虾肝胰脏的小管和前中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肥大,核内有一至几个角锥形包涵体。核仁被挤到一边,并退化或消失,染色质分布于核的边缘,成环状排列。被感染的上皮细胞受损伤或坏死,引起这些器官的功能性障碍,并往往引起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3、流行情况:对虾杆状病毒主要发生在美国的桃红对虾、褐对虾、白对虾、万氏对虾和墨吉对虾等的成虾、幼体和仔虾。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也偶尔发生。在对虾孵化场中,该病是万氏对虾幼体的严重疾病。 4、诊断方法:取患病对虾的肝胰脏和中肠切片,在相差显微镜或者明视野显微镜下看到角锥形包涵体,基本就可诊断。 5、防治方法:没有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是对新近亲虾和幼体要严格检疫,已感染对虾要销毁并对池严格消毒。 二、桃拉综合病毒病 1、病原:对虾桃拉病是由Taura综合症病毒引起的,TSV为一个无囊膜的二十面体的粒子,直径31~32nm,为单股DNA,属小DNA病毒科。病毒主要感染南美虾的上皮细胞,引起对虾的大量死亡。 2、症状及病理变化:TSV病主要是发生在虾的蜕皮期,病虾不吃食或减少吃食,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后死亡。在特急期到急性期,幼虾身体虚弱,外壳柔软,空胃,在附足上会有红色的色素沉着,尤其是尾足、尾节、腹肢,有时整个虾体体表都变成红色。在虾蜕皮前后表现的比较典型。患了严重的急性TSV病的虾,死于蜕皮期,个别幸存者进入慢性期,并出现恢复迹象。在这个时期的虾将会出现多样的、分布不定的无规则的斑点、坏死灶,体表的损伤部位开始变黑,虾体要经历发炎、再生和康复的过程。据试验证明,恢复期对TSV 有一定的抵抗力。 3、流行情况 南美虾幼体对TSV高度易感,累计死亡率超过95%,感染后,仍存活的个体终生带毒。传播途径主要是水平传播。大部分虾池在进水换水后出现感染。 4、诊断方法:桃拉病毒病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急性期、慢性期和过渡期,各个阶段的症状不同,处于急性期濒死对虾有大量的红色色素出现,使感染虾全身呈暗淡的红色,而尾扇和游泳足呈明显的红色。用10倍放大镜观察细小腹肢,可以看到病灶处的上皮坏死。

鱼类疾病学-补充

第六章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第一节概述 一、病毒: ①只具备一种核酸,即RNA or DNA ; ②个体微小(比细菌小),一般30~300nm; ③病毒的增殖-----靠复制繁殖; ④不能用培养基培养,只能在活细胞中生长增殖,并 只有一种细胞-----敏感细胞。 ~(Virus)是一类体积微小、能通过滤菌器,含一种类型核酸(RNA or DNA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殖的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 一般用纳米(nm)测量其大小,电镜放大观察。 病毒颗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核酸在中心部分,形成病毒核心,外面包围的蛋白质称为衣壳,------核酸与衣壳组成核衣壳。 最简单的病毒是裸露的核衣壳;有些病毒的核衣壳外面还有一层囊膜。 对水产动物造成的危害很大,不少是口岸检疫对象。由于病毒寄生在寄主的细胞内,---目前主要是预防! 二、病毒的鉴定: 1、用5-氟脱氧尿苷鉴别出核酸是DNA 还是RNA . * 如出血病病毒--- RNA病毒群. ——取病料(灶)-----用敏感细胞培养 ---加入5-氟脱氧尿苷---此物质对有DNA抑制作用,---这样即可鉴定: 如果是DNA ,则细胞就会死亡; 若是RNA ,则细胞照常生长。 2、测定病毒的大小。 ——用Seize(塞氏)漏斗测定病毒粒子的大小,放一过滤膜(50,100,220,300,450),如通过100~220nm 的过滤菌器. *---只能测病毒粒子大小的范围。 **---还可作病毒切片估计和扫描计算。 3、耐乙醚试验: ——有的病毒核酸外有脂质外壳(Evenlope) *乙醚--处理病毒的悬浮液--感染细胞--具保护作用--生长!否则---死亡! 4、耐pH 3 试验: ——病毒在pH3 溶液中处理5~30分钟------接入细胞培养器---细胞死亡;或细胞生长。 5、耐热试验: ——例如---出血病病毒---耐热:60℃保持1小时后,仍能使10%的鱼死亡! *——悬浮液—恒温保持---感染Cell --- 结果:草鱼出血病毒耐热试验—— 41℃处理18h---100%死亡;55℃处理3h---100%死亡;60℃处理1h---1%死亡。 ***水产动物病毒病——传染性疾病! 三、水产动物病毒的种类 ——自从Wolf(1959)分离到第一株鱼类病毒以来,迄今报道的鱼病毒已超过70种。已知水生动物病毒分类属于18个科(表1),在绝大多数动物病毒科中都有分布。 DNA 病毒---7科;RNA 病毒---11科。 *疱疹病毒属、出血病病毒等---耐热, 特征:正二十面体(肾脏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第二节病毒的研究概况 8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业迅速发展,并且在农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大农业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粮食、肉类、水产(98年产量3800万t)和禽蛋〗但令人遗憾的是水生动物疾病---尤其是因病毒引起的爆发性流行病明显增多,危害极为严重! ——目前,水产动物病毒病已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以研讨水生动物病毒病为主题、由国际著名专家 倡导并组织的------ “国际低等脊椎动物病毒学术会议”—就每4年召开一次,现在已经召开过4~5次(1989,1998)。 水生动物普遍存在病毒病、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等。 其中病毒病具有潜伏期长短不一、症状复杂多变、传染性强、导致死亡率高的特点,并且病原个体小,浸染动物后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因而抗菌素对病毒的作用小或无;而化学药物在杀灭病毒前,又可能使宿主动物受损或致死。 可见病毒是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类病原。 一、鱼类病毒病 1、重要病毒的种类及形态特征(见表2) 始于70年代后期对草鱼出血病病原的分离研究。 近十年来,又发现和分离到新的鱼类病毒。 2、草鱼出血病与呼肠孤病毒 是草鱼种苗阶段危害性大、流行普遍的疾病,也是我国最早发现和研究得最多的鱼类病毒病。-----近年对其分子生物学、干扰素等有较多研究报道……。 除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外,草鱼还有其它病毒分离株(或不同病毒)。如: 1

鱼类常见病害(定稿)

鱼类常见病害 草鱼出血病 【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水面,主要症状是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红肌肉”型病鱼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但肌肉明显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均呈红色,鳃瓣则严重失血,出现“白鳃”。这种类型一般在较小的草鱼种(体长7——10cm)较常见。 (2)“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和眼眶等明显充血,有时鳞片下也有充血现象,但肌肉充血不明显。这种类型一般见于在较大的(体长13cm以上)草鱼种。(3)“肠炎”型病鱼体表及肌肉的充血现象均不明显,但肠道严重充血。肠道充血时,仍具韧性,肠内虽无食物,但很少充有气泡或粘液,可区别于细菌性肠炎。这种类型在各种规格的草鱼种中都可见到。 【流行情况】本病是我国草鱼鱼种培养阶段为害最大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2.5——15cm 的草鱼和1足龄的青鱼。每年6——9月是此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水温27℃以上最为流行,水温降至25℃以下,病情逐渐消失。 【防治方法】疾病一旦发生,彻底治疗通常比较困难,故强调预防。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从疫区引进鱼种。 (2)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含有效氯30﹪),或漂白精(含有效氯60﹪)消毒,以改善池塘养殖环境。 (3)注射疫苗,进行人工免疫。 (4)养殖期内,每半个月全池泼洒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或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浓度为0.3㎎/㎏;或泼洒漂白粉精,浓度为0.1——0.2㎎/㎏。 (5)口服大黄粉,按每年100㎏鱼体重用0.5——1.0㎏计算,拌入饲料内或制成颗粒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5天。 (6)每万尾鱼种用水花生4㎏,捣烂后拌入250㎏大蒜、少量食盐和豆粉制成药饵,每天投喂2次,连续3天。 (7)50﹪大黄、30﹪黄柏、20﹪黄芩制成三黄粉,每50㎏鱼用三黄粉250g、麸皮4.5㎏、菜饼1.5㎏和食盐250g制成药饵投喂,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 (8)口服植物血球凝集素(PHA),每千克鱼用量4㎎,隔天喂1次,连续2次,或用浓度为5——6㎎/㎏的PHA溶液浸洗鱼种30min。此外,还可用注射法,每千克鱼注 射PHA4——8㎎。 (9)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生态防病。 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柱状屈桡杆菌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鱼体色发黑,反应迟钝,或离群独游水面。鳃盖内表皮往往充血发炎,严重者鳃盖中部的内表皮溃烂,形成一个透明小区“开天窗”。鳃丝分泌粘液增多,肿胀,呈花鳃状,局部因缺血色或淡红色,或淤血成紫红色或有出血点。鳃小片愈合。严重者鳃丝溃烂,鳃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鳃丝软骨外露,坏死处往往有细菌和污物粘附。

对虾重要疫病防控

对虾重要疫病防控 2015年对虾病害发生情况未见明显好转,部分地区有加重趋势,虾肝肠胞虫病、白斑综合征、急性肝胰腺坏死等造成产业的重大损失。为了做好2016年对虾重大病害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重大病害预防率达到70%以上,养殖前的清池消毒、养殖中的监测防控、生态混养防病、微生物防病等技术的应用面达到60%以上。 二、防控策略 以生物安保体系为指导,认识养殖系统中病原传入、留存和扩散的风险,通过技术、管理和设施上逐步实施一系列措施来降低风险,达到病害防控的目的,包括强化种苗培育企业生产及销售中的病原监测,重点面向对虾养殖主产区、高密度精养区和大规模养殖区,优化生产布局和规划,改善进排水和蓄水系统,加强养殖前后池塘整备、清池消毒及水处理工作,提升养殖者对健康种苗的挑选和检测能力,强调根据种苗质量、池塘条件、前期准备和养殖设施合理放苗,提倡鱼虾混养、生物絮团养殖等生态防病模式,掌握精细投喂技术以减少摄食前饲料在养殖环境中的留存,提升养殖中的疫病诊断、环境监测、生态混养防病、微生物防病等的技术运用能力,优先使用健康苗种、测水养虾、生物防治、生物絮团、有益微生物制剂等绿色防控技术,在疾病诊断和环境监测指导下安全合理用药,保障养殖对虾的健康、产量、质量和养殖环境的生态安全。 三、防控措施 本防控措施由相关专家提供,仅供防治工作中参考。具体措施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相关专业机构和人员指导下实施。相关用药处方应由执业兽医开具。

(一)分区防控重点 1.华南主产区。包括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的对虾种苗培育及高位池、土池和季节性大棚对虾养殖区,重点防控虾肝肠胞虫病、白斑综合征、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偷死野田村病毒病、条件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传染性肌坏死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桃拉病、黄头病等。 2.华东主产区。包括浙江、江苏和上海的对虾种苗淡化标粗及土池、小棚和高位池对虾养殖区,重点防控虾肝肠胞虫病、白斑综合征、偷死野田村病毒病、条件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传染性肌坏死病、黄头病、桃拉病等。 3.华北主产区。包括山东、河北、天津、辽宁的对虾种苗培育、淡化标粗和对虾土池、室内工厂化和小棚养殖区,重点预防虾肝肠胞虫病、白斑综合征、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偷死野田村病毒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黄头病、条件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肝胰腺细小病毒病、桃拉病、传染性肌坏死病等。 4.内地淡水养殖区。包括湖北、湖南、安徽、云南、四川、河南、新疆等内地省市自治区的土池、精养池和季节性大棚对虾养殖区,重点根据种苗来源地及当地克氏原螯虾、罗氏沼虾和其他甲壳类传播的病害情况,防控白斑综合征、虾肝肠胞虫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偷死野田村病毒病、条件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传染性肌坏死病、桃拉病、黄头病等。 (二)主要技术措施 1.白斑综合征。白斑综合征依然是养殖虾类主要的全国性流行病。海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淡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克氏原螯虾都是易感高发的种类;对虾外观表现包括红体、白斑、游塘、趴边、空肠空胃、急性死亡,生产上被称为“红体病”、“白斑病”,也常有人将白斑综合征引起的非急性发病死亡称为“偷死”;苗种带毒、养殖环境中的小型甲壳类带毒、带毒的病死甲壳类、养殖水环境突变、低溶氧、高氨氮和亚硝氮等是该病发生的高风险因子。防治上,应该搞好清池消毒,清除池塘中的小型甲壳类动物;做好种苗病原检测,避免苗种带毒;推荐进行鱼虾混养,利用鱼类摄食池塘中可能传播病原的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大全

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池水pH值的调节。南美白对虾养殖适宜的池水pH值范围是7.9-8.5,整个养殖过程都要求池水pH值保持稳定,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虾的生长。 解决方案:池水pH值过高,可施用降碱菌(醋酸菌及乳酸菌制剂)或工业醋酸调节;pH值过低,可施用熟石灰调节;若pH值不稳定,上午和下午变化差值太大,可施用大理石粉、白云石粉(碳酸钙)和小苏打,以提高水体的缓冲能力(即增加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水色发红、发白、发黑的处理。虾池水色发红是甲藻繁殖过盛,而水体发白一般意味着细菌大量滋生,发黑则是水质严重老化, 有机物含量过多。 解决方案:先排掉50%的池水,在晴天上午施用强克202,3小时后加水,下午施用超级底净,晚上增加增氧机开动时间,72小时后再施用绿水利生素或益水宝(芽孢杆菌),水质即可转为正常。 3、防止“转水”和“倒藻”。在“转水”发生前,虾池水体表面暗淡,此时排水30-40厘米,施用活性黑土(腐植酸钠),再加水至原水位。养殖前期出现“倒藻”,主要原因是水体缺乏营养盐类,应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5-30厘米;养殖后期出现“倒藻”,是因为水质老化,应先排水30-40厘米,施用益水宝,然后加水至原水位。 4、怎样抑制丝状藻。南美白对虾虾苗下池后,池底产生丝状藻,主要原因是肥水后时间过长,池水太浅,水质偏瘦。此时不能施肥,否则丝状藻会迅速长满整个池底,也不能使用药物。 解决方案:添加新水至水位达1米左右,每亩水面1米水深施用光合细菌5公斤,或从其他健康池抽水引进藻种,在晴天上午施用活性黑土处理水质,并遮挡阳光,再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快速肥水,保持水体透明度20厘米,两天后丝状藻会因得不到阳光而死亡。 5、暴雨之后的虾池管理。台风、暴雨容易造成养殖池水体温度、盐度、溶解氧出现严重分层现象,pH值急剧下降,并可能产生底部缺氧,出现“倒藻”现象,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极为不利。 解决方案:暴雨过后要开启增氧机,用熟石灰调节池水pH值至正常,投饲量适当减少,也可以暂时停喂。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C、对虾病毒净及生物酶活性添加剂等,增强对虾抗应激能力。 6、养殖前期不宜大排大灌。关于养虾能否“大排大灌”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但这主要看对虾体质、虾池水质和水源供应情况而定。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期和中期(养殖60天以内),不宜大排大灌。养殖后期(养殖90天左右)水色浓,透明度低,可以进行大排大灌,排水量可达到或超过50%。但在疾病发生期,则不能大排大灌。 7、怎样提高淡水养殖成活率。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虾类,在淡水内养殖,生长速度和病害防治比海水养殖更具优势。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虾苗淡化技术和提高虾苗下池

对虾细胞培养的研究现状_冯书营

第24卷第1期 海 洋 水 产 研 究 Vol.24,No.1 2003年3月 MARIN E FISHERIES RESEARCH Mar.,2003 文章编号:100027075(2003)0120064205 ?综述? 对虾细胞培养的研究现状 冯书营2 黄 1 张士璀2 (1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 (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岛266003) 摘要 对虾的细胞培养,是研究对虾不同学科和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至今,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对虾细胞培养的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不同作者对不同对虾细胞原代培养的结果,比较了其培养方法和培养条件的异同;描述了研究者们尝试多种方法对原代细胞的传代培养,其中一些方法对对虾细胞系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介绍了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在对虾不同领域的应用状况,尤其是对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方面应用较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对虾 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Q813.1+1;Q959.223+.63 文献识别码:A Status quo of research on penaeid shrimp cell cultures FEN G Shu2ying2 HUAN G Jie1 ZHAN G Shi2cui2 (1K ey Laboratory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Marine Fisheries Resources,Ministry of Agriculture,Y ellow Sea Fisheries Institute,Qingdao266071) (2College of Marine life Science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266003) ABSRACT Cell culture of penaeid shrimp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the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t subjects and fields of penaeid shrimp.Up to now,many experts in the world have reported the stud2 ies on cell culture of penaeid shrimp.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he penaeid shrimp cell culture,compared with the published culture methods and conditions,and described vari2 ous methods in the subculture of penaeid shrimp cell,of which some studies have great effects on es2 tablishment of shrimp cell line;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d some applications of penaeid shrimp cell culture in the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s,especially in virological studies. KEY WOR DS Cell culture Penaeid shrimp Research status quo 80年代以来,养虾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由于生态失控,环境恶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养虾业大幅度滑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Lightner 1988;Nash et al.1988)。为了挽救虾病的危害,很多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使用的技术方法有传统的形态学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病理学的观察和电子显微镜的观察)(Lightner et al.1984、1987、1998)。到90年代后,又有了病原学,血清学的检测和基因检测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有力促进了虾病的研究工作。组织培养作为一种实验方法,在不同的学科和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课题G1999012002资助 收稿日期:2002212210;接受日期:2003201203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疾病与防治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疾病暴发流行正成为限制对虾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各地对虾发病现象相当普遍,虾病种类越来越多,有些虾病使虾池出现绝产的严重局面。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使1993~1994年对虾绝产面积达50%以上,造成我国养虾业的巨大损失。虽然1996年以来南方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对虾养殖业有所恢复,但国内对虾养殖业仍遭受病害的困扰。 目前,已知对虾病原已达100多种,主要病原是病毒和细菌,而在对虾养殖生产中,往往是病毒和细菌合并感染或继发感染。就病毒而言,已达18种以上,其中危害对虾最严重的是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type baculovirus,简称MBV)、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简称WSSV)、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简称YHV)和塔拉综合症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简称TSV)等。 第一节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 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当外界的因素的有害因素超过了对虾的适应能力时就会导致对虾发病,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导致的疾病表现不同的病症,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利于作出合理的预防、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虾病。 一、引起对虾疾病的外界因素 引起疾病的外界因素基本可以概括为生物、理化和人为三大因素。 1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引起对虾疾病最重要因素之一,造成对虾病害的病原生物包括传染性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侵袭性生物:寄生虫等;敌害生物:凶猛性鱼类等。 2 理化因素因素 养殖水域的温度、盐度、溶解氧、酸碱度、氨氮、H2S等理化因子的变动造成环境胁迫或人为造成的污染物质等因素,超越了养殖对虾所能忍受的临界限度导致对虾发病。 3 人为因素 放养密度不当,混养比例不恰当,饲养管理不善,技术操作不细致等人为因素都容易导致对虾发病。此外,在捕捞、运输和饲养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工具不适宜和操作不小心,使饲养对虾本身受到摩擦或碰撞而受伤,受伤处组织机能丧失和体液流失,渗透压紊乱,引起各种生理障碍以致死亡。除了这些直接危害以外,伤口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的途径。 投喂饲料的数量或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能满足养殖对虾维持生活的最低需要时,养殖对虾往往会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身体瘦弱,抗病力降低,严重时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甚至死亡。营养成分中容易发生问题的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其中最容易缺乏的是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腐败变质的饲料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二、内在因素 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产生变化,因此内因是变化的关键,对虾对病原的敏感性的强弱与其自身的遗传性质和免疫力有关系,而生理状态、营养条件、生活环境等也能影响对虾对病原的敏感性。 以上这些病因对养殖的对虾的致病作用,有时是单一种病因的作用,也可以是几种病因混合的作用,并且这些病因往往会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动物传染病 分类级别三类

一类传染病 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伪牛瘟)、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行性感冒)、鸡新城疫。 二类传染病 多种动物共患病。伪狂犬病、狂犬病、炭疽、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 牛病:传染性鼻气管炎、恶性卡他热、白血病、出血性败血病、结核病、犁形虫病、锥虫病、日本血吸虫病。羊病。山羊关节炎、脑炎、梅迪—维斯纳病。 猪病: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丹毒、猪肺疫、链球菌病、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支原体肺炎、旋毛虫病、囊尾蚴病。 马病:传染性贫血、流行性淋巴管炎、鼻疽、巴贝斯虫病、伊氏锥虫病。 禽病: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产蛋下降综合症、禽白血病、禽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禽霍乱、鸡白痢、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球虫病。 兔病:兔出血症、兔黏液瘤病、野兔热(土拉热、土拉杆菌病)、兔球虫病。 三类动物疫病 多种动物共患病:大肠杆菌病、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附红细胞体病、Q热 牛病: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毛滴虫病、牛皮蝇蛆病 绵羊和山羊病:肺腺瘤病、传染性脓疱、羊肠毒血症、干酪性淋巴结炎、绵羊疥癣,绵羊地方性流产 马病:马流行性感冒、马腺疫、马鼻腔肺炎、溃疡性淋巴管炎、马媾疫 猪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猪副伤寒、猪密螺旋体痢疾 禽病:鸡病毒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传染性鼻炎、禽结核病 蚕、蜂病:蚕型多角体病、蚕白僵病、蜂螨病、瓦螨病、亮热厉螨病、蜜蜂孢子虫病、白垩病 犬猫等动物病:水貂阿留申病、水貂病毒性肠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利什曼病。 鱼类病:鮰类肠败血症、迟缓爱德华氏菌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三代虫病、指环虫病、链球菌病 甲壳类病:河蟹颤抖病、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 贝类病:鲍脓疱病、鲍立克次体病、鲍病毒性死亡病、包纳米虫病、折光马尔太虫病、奥尔森派琴虫病 两栖与爬行类病:鳖腮腺炎病、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病

哪里的斑节对虾最好

哪里的斑节对虾最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变高。不过这还是针对于个人的情况而确定的。所以才有了对食物更好的选择,其实好的食物不是用价格来衡量的,真的好的食物衡量的标准应该是它所体现出来的营养价值,只有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我们吃了才会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从而使得身体健康。 现在的孩子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来说,不管是吃的方面还是教育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从侧面变现出了,我们中国的发展水平。其实吃的食物的营养才是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只要营养补充的足够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所以选择好食物是很重要的。经常家长们会去选择虾,那么哪里的斑节对虾最好呢? 斑节对虾俗称鬼虾、草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亚属,是对虾属中最大型种。广盐性,能耐高温和低氧,对低温的适应力较弱。抗病能力较强。个体大,壳较厚,可食比例低于中国对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体壳较坚实,经得起用手捉拿。离水后干露于空气的耐力很强,可以销售活虾。分布区域甚广,由日本南部、南朝鲜、我国沿海、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泰国、印度至非洲东部沿岸均有分布。我国沿海每年有2~4月份和8~11月份两个产卵期。斑节对虾雄虾寿命一般为一年半,雌虾寿命大约两年。 上上周长沙有一个农博会,我看到有一个做农产品批发的中

国惠农网展区,他们的网站有批发斑节对虾.日本南海盛产斑节虾,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额角上缘7~8齿,下缘2~ 3齿。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 斑节对虾喜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一般白天潜底不动,傍晚食欲最强,开始频繁的觅食活动。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5~25,而且越接近10生长越快。适温范围为14℃~34℃,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水温低于18℃以下时停止摄食,水温只要不低于12℃,就不会死亡。杂食性强,对饲料蛋白质的要求为35%~40%,贝类、杂鱼、虾、花生麸、麦麸等均可摄食。自然海区中捕获的斑节对虾最大体长可达33厘米,体重达500克~600克。虾苗在池塘养殖80天~100天,体长可达12厘米~13厘米,体长日均生长0.1厘米~0.15厘米,体重达25克左右。每公斤虾可达40尾~60尾,一般亩单产100公斤~200公斤,1年可养两造.相对来说不论是适应还是地域日本的斑节对虾最好。 选择好吃的食物,不但是孩子还是大人们都关注的。给孩子吃好的食物,才会是他们朝着更好的生活迈进。不过不同地方的同种食物的好吃程度肯定是有区别的,所以不但要选择食物的好坏,更重要的就是清楚的了解哪里的这样食物是最好的。就如上面介绍的斑节对虾是日本的最好,所以我们就有了选购的地点。

南美白对虾养成期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南美白对虾养成期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应范围广,因此其养殖在我国各地得以迅速推广,笔者通过几年的养成实践,就南美白对虾在养成过程中的疾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滞壳病(蜕壳困难症) 1.1 病症 在蜕壳时,病虾头胸甲无法脱落,粘滞在步足基部,死亡率可达100%。在淡水养殖或工厂化养殖过程中,体长6.0cm以上的南美白对虾易发生此病。在室外池塘养殖过程中不易被发现,故危害性很大。 1.2病因 换水条件差,池水浑浊,水质富营养化,蓝藻旺盛,特别是天气持续高温,养殖密度大,体长6.0cm以上时最易发生。 1.3 防治条件 ①用生石灰7~10×10-6半水泼洒,每天2次,连续2天。②投喂优质饵料,最好投喂鲜红饵料。③养殖水体用二溴海因消毒,用量为0.2×10-6 2 红体病 2.1病症 主要是附肢、大触角、尾扇呈红色,尾尖充血肿胀,严重时整个虾体呈暗红色,在水中游动十分缓慢,反应迟钝。部分病虾有摄食行为,能拖便。 2.2防治方法

①彻底清淤,保持水质清洁。②合理放养,定期撒生石灰,清洁池底。③每100kg饵料中加入红体消150g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天。投喂药饵的同时,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0.2×10-6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④罗红霉素按1‰比例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天。 3白斑病 3.1病症 对虾头胸甲的触角区出现白斑,头胸甲易剥离。 3.2病因 主要是白斑杆状病毒(WSBV)所致。导致发病的主要因素有:①虾池老化,底质差;②放养密度过高;③滥投饵料,由于不少杂鱼、篮蛤、卤虫等带有该病原体,使病原体直接摄食进入虾体;④持续高温。 3.3防治方法 ①改善虾池环境条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②发现虾病后及时清除死虾,防止交叉感染。③投喂优质配合饵料,适量投喂鲜活活贝类,增加体质。④施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消灭水体中病原体,用量为0.2×10-6。⑤用盐酸恩诺沙星按1‰的比例配制药饵,连续投喂3天,以后可以间隔3~4天,在连续喂2天。 4 黑鳃病 4.1病症 早期鳃丝呈橘黄色或鲜褐色,后渐变黑,鳃丝腐烂坏死,直至窒息死亡。

斑节对虾(竹节虾)

斑节对虾(竹节虾) 斑节对虾,俗称草虾、鬼虾、竹节虾等,属暖水性虾类,是世界上三大养殖虾类中养殖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对虾养殖品种。斑节对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养殖周期短、适盐范围广、杂食性、耐高温、产量高、可鲜活长途运销、售价高等特点,我国华南沿海近年来已大面积推广养殖。为了促进斑节对虾养殖健康发展,现结合养虾实践,将斑节对虾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供参考。 一、斑节对虾的生态习性 斑节对虾喜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一般白天潜底不动,傍晚食欲最强,开始频繁的觅食活动。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5~25,而且越接近10生长越快。适温范围为14℃~34℃,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水温低于18℃以下时停止摄食,水温只要不低于12℃,就不会死亡。杂食性强,对饲料蛋白质的要求为35%~40%,贝类、杂鱼、虾、花生麸、麦麸等均可摄食。自然海区中捕获的斑节对虾最大体长可达33厘米,体重达500克~600克。虾苗在池塘养殖80天~100天,体长可达12厘米~13厘米,体长日均生长厘米~厘米,体重达25克左右。每公斤虾可达40尾~60尾,一般亩单产100公斤~200公斤,1年可养两造。

二、虾池建设 虾池应选择风浪小、潮浪畅通、滩涂平坦、水质清澈、没有污染源的中高潮线附近海区建设,以沙质底最好,沙泥底质次之。一般潮差应在2米~3米之间,高潮持续时间不少于3小时,海水盐度为10~20,ph值为~。虾池长方形,长、宽比为2∶1~4∶1,沿着进水渠道作非字形排列。虾池面积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为好,池深米,水深米左右,池底要平坦,排水闸底低于池底30厘米~40厘米,便于排干池水。每口虾池都要有独立进、排水闸门。进、排水闸门的闸墙上设3道闸槽,中间槽用于安装闸板,内外槽安装闸网,槽宽6厘米,3道槽之间的距离米~米,以便操作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按养虾池面积的1/3~1/2建设蓄水沉淀池。高位池要选择离海区不远、易于抽水、水质干净稳定、沙质底、有淡水源的地方建设。 三、清塘消毒 虾塘的清淤晒塘是健康养殖的主要环节,一定要彻底清塘。每年年底收完虾后,排干池水,封闸晒塘,一直晒到塘底龟裂,然后把残饵、杂物和淤泥移运到堤外,再犁耙池底进行翻耕曝晒。最好在池底铺一层10厘米厚干净细沙,以改良虾池底质。新建虾池,应打开闸门让海水进出冲洗,使池底ph值稳定在以上才能放苗养虾。放养前20天左右,安装好60目滤水闸网,使用药物进行清塘消毒,首先每亩撒

2白斑综合征

白斑综合征 White spot disease 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disease,WSD)俗称白斑病,是由白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对虾严重传染性疫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严重威胁着全世界对虾的养殖安全。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死亡率高,死亡速度快。病虾停止摄食,部分濒死虾甲壳出现白色斑点,白斑综合征因此而得名,但亦可不出现白斑而虾体变红。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强制通报疫病。 一、病原学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原是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属线头病毒科(Nimaviridae),白斑病毒属(Whispovirus)。该病毒曾被误认为杆状病毒,曾被称为: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白斑杆状病毒等。 白斑综合征病毒完整的病毒颗粒呈球杆状,外观如一个线团,一端露出线头,线头病毒科因此而得名。病毒粒子具有囊膜和独特的尾状物,直径120nm~150nm,长279nm~290nm,基因组为环状双股DNA,大小约300kb,至少有5种主要结构蛋白包括VP28、VP19、VP26、VP15、VP24和VP281、VP35、VP466等13种次要结构蛋白。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和组装,核衣壳为15圈螺旋对称的圆柱体结构。 50℃ 120分钟或60℃ 1分钟即可失去活性,实验条件下在30℃海水中至少可存活30天,在养殖池中可存活3天~4天,对去垢剂敏感,可在类淋巴原代细胞中培养,25℃条件下,20小时可完成复制过程。病毒侵染的主要组织为鳃、类淋巴组织、表皮、中肠及肝胰腺结缔组织。 二、流行病学 流行范围。该病毒90年代初在我国台湾、广东、福建等地及日本发现,随后扩散并遍及亚洲主要对虾养殖国家和地区,并在随后几年蔓延到南北美洲,造成全球性的对虾养殖业流行病。一般虾池发病后2天~3天,最多不足一周时间可全池死亡。 在WSSV的自然感染过程中,经口感染途径是WSSV传播的主要途径,通过各种甲壳类动物个体间的感染传播或携带,WSSV可能在自然界下长期存在。WSSV在感染的新鲜动物尸体中具有感染性,水中游离状态的WSSV在较高浓度时也可能通过污染饲料引起经口感染,但水中游离状态的WSSV不能通过体表感染健康对虾。 发病对虾精巢、精荚、卵巢中都能检测到病毒,WSSV也可能通过污染的受精卵而造成垂直传播,或在幼体期发生经口感染使虾苗携带WSSV。WSSV的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