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现代色谱技术

现代色谱技术

现代色谱技术
现代色谱技术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色谱技术》课程

考核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撰写课程论文,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一.论文撰写要求

1.论文摘要部分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发明,大

约200字左右,正文部分约3000字。

2. 3-6个关键词

3.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二.参考题目

1.手性固定相研究进展

2.气相色谱法在有机农药残留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3.液相色谱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4.超临界流体色谱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5.薄层色谱在杂质检查中的应用

6.反相液相色谱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7.正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研究

8.环糊精类固定相拆分手性药物的研究进展

9.毛细管电泳法在生物大分子中的研究进展

10.手性药物的毛细管电泳法拆分方法研究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在中药有效成分

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以及该法和其

它分析技术联用测定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概况。目的:探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以及该法和其它分析技术联用,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应用,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方法:在SFC中, 采用的流动相是CO?, 由于CO?极性的关系, 使SFC 的分析范围受到了限制, 为了改变其溶剂化能力, 通常是改变压力或流动相中添加改性剂, 最为常用的改性剂是甲醇和异丙醇,提取分析盐酸麻黄碱、黄酮类等有效成分。在SFC与其它色谱技术的联用中,采用SF E - H PL C 法测定银杏叶提物中总黄酮苷的含量以及在延胡索中含量的测定。

结果:超临界流体色谱在中药有效成分的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技术的重要补充。我国学者对该领域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结论:随着超临界流体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相信超临界流体色谱在中药的提取和有效成分的分析中会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色谱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析

超临界流体(Sup e rcr it ica l F lu id, 简称SC F ) 是指温度和压力均在其临界点之上

的流体, 现研究最多的流体是CO?, 临界条件较温和(T c= 31℃, P c= 7. 48M P a) , 且无毒、不易燃。超临界流体具有非凝缩性

特征, 超临界流体相对接近液体的密度使它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而相对接近气体的粘

度使得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 扩散系数介于液体与气体之间, 因此超临界流体对所有萃取

的物质组织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在临界点附近压力的很小变化都会使流体密度产生急剧变化, 从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

中药的化学成分, 尤其是有效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 因而有效成分含量测

定就成为评价中药品质的重要标志。中药的质量研究, 是保证中药的安全、有效、可控、稳定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中药材质量, 有关部门在“七五”“八五”期间将,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列为国家重点攻关课题, 在此基础上,“九五”期间又继续立项对中药材进行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 其目的是逐渐建立起我国中药的标准化、规范化质量标准, 争取使其成为国际上参照执行的标准, 从而为中药持续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1、超临界流体色谱( Sup e rcr it ica l f lu id ch rom a to g rap hy, 简称SFC )

超临界流体色谱是采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新型分析方法, 由于超临界流体具有溶解能力强、流动性好、传质速率快等特点, 因而它比气相色谱(GC ) 和高效液相色谱(H PL C ) 具有更多的优点。气相色谱主要适用于热稳定性好、沸点不高、分子量小于400的化合物分析, 液相色谱则可在室温下分析高沸点、热不稳定、分子量大的化合物, 但由于其检测器的缺陷, 也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

超临界流体色谱恰好既具备了气相色谱的高速、高效分析性能和液相色谱的高选择性, 且克服了上述缺陷, 它可与多种检测器兼容, 如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 ID )、紫外光度检测器(U V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 SD )、氧化还原电流检测器、化学发光氮气检测器(CLN D )等, 还可以与质谱(M S)、红外光谱( IR ) 等技术连用。因此SFC 是GC 和H PL

C 的有效补充, 成为分析大分子量、难挥发、遇热易分解物质的有效方法, 如脂肪酸、磷脂、甘油脂、甾类、类胡萝卜素等。

SFC 中, 常用的流动相是CO?, 由于CO?极性的关系, 使SFC 的分析范围受到了限制, 为了改变其溶剂化能力, 通常是改变压力或流动相中添加改性剂, 最为常用的改性剂是甲醇和异丙醇。如郭亚东等人研究了茶叶中咖啡因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 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 ) 测定茶叶中的咖啡因, 在二氧化碳流动相中加入体积分数为5% 的甲醇后, 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该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 共存组分不干扰测定, 分析速度快等

优点, 可以用于茶叶中咖啡因的快速分析。近年来, 对固定相的研究也呈上升趋势, 如Su to 等采用氟代烷硅胶填充柱分离盐酸麻黄碱的研究。

刘志敏等利用SFC 成功的分离了黄酮类化合物, 研究了流动相组成、柱条件、压力及温度的影响。发现流动相组成是影响分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其次, 色谱柱条件也是影响分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并在合适的色谱条件下进行了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

分离。赵锁奇等建立了空白硅胶填料用于SFC 分离强极性物质和生物碱的方法,

采用三元流动相(CO?- 携带剂- 酸碱改性剂) 成功的分离了多羟基黄酮化合物的混合

物和生物碱混合物, 探索了操作温度、压力、携带剂浓度和流速对目的产物分离纯化的纯度和收率的影响。

由于SFC 对环境污染小、分析范围广, 是一种理想的药物分析手段, 可用于手性对映体的分离, 随着毛细管SFC 的迅速发展, SFC 应用于手性药物的分离研究报道也增多。

在今后SFC 的研究焦点是如何将经典的一些填充柱应用到SFC 中, 添加改性剂CO?的流动相以及各种检测器的应用以及注重一些中等极性化合物的分离。

另外, Depta 等研制了采用超临界CO?作为流动相的逆流色谱, 该制备装置包含了8 个内径30 mm 的高压色谱柱, 可在最高350 ba r、80℃下工作。该逆流色谱装置在240 ba r、40℃下分离叶绿醇异构体, 均达到了99% 以上的纯度。

2、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与其它色谱技术的联用

由于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up e rcr it ica l f lu id ex t ract io n, 简

称SF E ) 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使它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

优势, 并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分析。分析型超临界流体技术与其他分析技术如GC , H PL C , GC ?M S, SFC , TL C , F T IR 等的联用可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分析。SF E 与其它分析技术的联用有离线和在线两种方式。离线方式较为简单, 应用范围广, 如SF E - GC ?M S 的联用, 由于SF E 技术的高选择性和GC ?M S 技术的方便快捷,

SF E - H PL C M a rx 等建立了快速SF E - H PL C 测定Gua rana 中的可可碱、茶碱、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方法。Ibanez 等研究了从薄荷中提取抗氧化性物质, 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的含量。何首乌为蓼科植物P oly g onum m u lti2 f lorum T hunb 的块根, 具有滋补强壮、解毒消痛、润肠通便等功能。何首乌含有蒽醌类, 二苯乙烯苷类及磷脂等有效成分, 其中蒽醌类是重要活性成分。袁海龙等建立了SF E - H PL C 法分离测定何首乌中的蒽醌类成分以及磷脂类成分, 为何首乌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性依据。又如延胡索C ory d a lis y an2 h u su o W. T. w ang 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 其中以延胡索乙素(d l-te t rahyd rop a lm a t ine) 的止痛、镇静、抗惊作用最强。原永芳等建立了SF E - H PL C , 应用硅胶柱- 反相洗脱系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及其成方制剂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此色谱系统同样适于其他中药及其制剂中生物碱的定量分析。余佳红等采用SF E - H PL C 法测定银杏叶提物中总黄酮苷的含量, 方法简便、快速, 重现性好。李迎春等人用超临界CO?流体及共溶剂乙

醇萃取丹参中的3种丹参酮, 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 PL C ) 检测了萃取产物中3种丹参酮的含量。

2.2 SF E - GC ?M S GC ?M S 法分析水蒸气提馏法(SD ) 与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 E ) 从百里香中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SD 法萃取物中有55 个化合物被测定, 含单萜11个, 倍半萜12个; SF E 萃取物中有75 个化合物被测定, 含单萜13个, 倍半萜7个。百里香为百里香属植物, 它的花煎剂流浸膏可以用于支气管炎或上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也可用于神经

炎或脊神经根炎止痛之用。此外, 临床报道可以治疗急慢性胃病。所以, 分析其化学成分对研究其药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陈斌等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C GC ) 测定了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 的含量, 结果表明SF E - C GC 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 简便快速, 结果准确可靠。

2.3 SF E - L C M S Seno ran s 等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薄荷叶中选择性提取具有抗氧化性的活性物质, 并用液质测定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

2. 4 SF E - SFC M . A sh raf- Kho ra ssan i 等采用SF E - SFC联用方法从醉椒根中提取并用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了7 种醉椒根内酯( 7, 8 - D ihyd ro kava in, Kava in, 5, 6 -

D ehyd ro kava in, Yango n in, M e thy st icin, 5, 6, 7, 8 - T e t rahy sro yango n in, D ihy d rom e thy st icin )。醉椒根在南太平洋地区人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 它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3、结束语

综上所述, 超临界流体色谱以及超临界流体技术与其它分析技术的联用在中药有效成分的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技术的重要补充。我国学者对该领域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有关超临界流体的基础理论还尚未深入, 且超临界流体色谱是高压装置, 一次性投资较大, 限制了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但随着超临界流体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相信它在中药的提取和有效成分的分析中会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海乐生物资源的超临界流体萃取[M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08 121.

[2]陈发奎常用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12-12

[3]郭亚东茶叶中咖啡因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 J ] 色谱, 2002

[4]CA,133;340367b

[5]CA,133;283440u

[6]CA,132;142076x

[7]刘志敏, 赵锁奇, 王仁安等黄酮类化合物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

[8][J]. 分析化学, 1997, 25 (3) : 272 275.

[9]赵锁奇, 石铁磐, 王仁安等硅胶柱超临界流体制备色谱分离极性化合物[J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1, 31 (3) : 229 231.

[10] B u rfo rd M. D , H aw thom e S. B , M ile r D J. A na ly sis o f vo la t ile

[11] G re ib ro kk T. A pp lica t io n s o f sup e rcr it ica l f lu id ex t ract io n in m u l梁延寿. 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联用技术及其在生药分析中的应用[J]. 药物分析杂志, 1996, 16 (1) : 60 63.

[12]CA , 127: 148484x.

[13]CA , 133: 295515k.

[14]袁海龙, 李仙逸, 张纯, 等. 超临界流体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何首乌中磷

脂成分[J ]. 药学学报, 1999, 34 (9) : 7022705.

[15]原永芳, 李修禄, 柳正良, 等.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延胡索

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J]. 药学学报, 1996, 31 (4) : 2822286.

[16]余佳红, 柳正良. SF E - H PL C 测定银杏叶粗提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J]. 中草药, 2000, 31 (2) : 1012103.

[17]李迎春, 曾健青, 刘莉玫, 等. 丹参中3 种丹参酮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及液

相色谱分析[J]. 色谱, 2002, 20 (1) : 40242.

[18]田暄, 陆曼. GC M S 用于超临界萃取与水汽蒸馏中药百里香化学成分的研究[J ]. 质谱学报,1999, 20 (3~4) : 149 150.[ 24 ] 陈斌, 朱梅, 邢旺兴, 等. 丹参中丹参酮IIA 的SF E- C GC 法测定[J ]. 药学学报, 2001, 36 (1) : 55 57.

[19]李金华, 万固存, 刘毅, 等. 珊瑚姜精油超临界CO?萃取的化学组分研究[J ]. 中草药,1997, 28 (12) : 716 717.

[20]程霜, 崔庆新, 张书光. GC M S法测定超临界CO?[J ]. 分析试验室, 2001, 20 (5) : 32 34.

[21]黄丽莎, 吴惠勤, 张桂英, 等. 广藿香超临界CO?萃取产物的GC - M S分析[J ]. 分析测试学报, 2001, 20 (4) : 79 81.

[22]林敬明, 夏平光, 吴忠. 木棉花CO?超临界萃取物的GC - M S 分析2[J ]. 广东药

学院学报, 2001, 17 (2) : 111 112.

现代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现代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色谱法是一种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它利用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互不相容的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差异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一种方法。 从1903年Tswet发表了吸附色谱分离植物色素的论文至今,色谱技术已近百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60年度现代液相色谱技术的问世,使其在生命科学、药物化学、食品卫生、环境化学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代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在输液泵、检测器、色谱柱及数据控制和处理系统等方面采用了许多专利技术,使泵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检测器的灵敏度和检出能力、色谱柱的分离效能和应用范围及数据处理软件的智能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近年来多种高新技术的引用,各类色谱仪器在性能、结构和技术参数等各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目前比较成熟的色谱仪器主要是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两大类。下面将对应用于药物分析中的几种液相色谱进行逐一的介绍。 1.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经典液相柱色谱的基础上结合气相色谱的理论与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它具有高效、快速、高灵敏度、色谱柱可以反复使用、分离出的组分易收集、

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药物的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HPLC在药物的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鉴别、有关物质的检查、有效成分及含量的测定。 在HPLC法中,药物组分的保留时间与其结构和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药物由于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在色谱图上的出峰顺序不同,是定性的重要参数,可用于药物的鉴别。如在中国药典收载的药物利福平的鉴别项下规定: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由于HPLC分离效能及灵敏度高,在药物的杂质检查中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药物中有关物质的检查。“有关物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合成原料,中间体,副产物,降解产物等物质,这些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与药物相似,含量很低,只有采用色谱的方法才能将其分离并检测。用HPLC检测药物杂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峰面积归一化法 此法主要用于没有杂质对照品时杂质的限量检查。当选用紫外一可见检测器时,因各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吸收系数难以完全相同,要确定的检测波长下也很难保证所有物质都被检出,故此法只用于粗略考察供试品中的杂质含量。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用于微量杂质的检查。 (2)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此法用于没有杂质对照品时杂质的限量检查,不能给出所含杂质的真实限度。采用这种方法时,应先确定杂质的最大吸收波长,而且

201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考试题-92'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
单选题(60) 每题 1 分 共 60 分
(1) ( )是通过从互联网上提取的各个网站的信息(以网页文字为主)建立的数据库中,检索与用户查询条件匹配的相关记录, 然后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A:元搜索引擎 B:全文搜索引擎
C: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
D:分类搜索引擎
(2) 下列选项不属于网络课程中的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的是( )。 A:教学大纲 B:课件
C:习题
D:主机
(3) 根据采样数目及特性的不同数字图像可以划分为二值图像、灰度图像和( )。 A:数字图像 B:灰阶图像
C:彩色图像
D:数码图像
(4) 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 )三部分构成。 A:信息伦理 B:信息素养
C:信息资源
D:信息工具
(5)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式是由( )提出来的。 A:乔纳森 B:杜威
C:史密斯
D:凯瑞
(6)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 A:系统方法 B:直观方法
C:科学抽象方法
D:理想化方法
(7) ( )的基本观点是强调教师建立学习目标和创建教学策略去实现教学目的。 A:史密斯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B:迪克—凯瑞”模式

C: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式
D:雷根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8) ( )法是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来教与学如何运用内外部肌肉动作的方法。 A:实验法 B:演示法
C:示范—模仿
D:强化法
(9) ( )最初是利用 LOGO 语言所建立的学习环境,它所提供的“图龟”世界允许学生进行操纵,并观察其反应。 A:虚拟世界 B:虚拟社区
C:微型世界
D:虚拟教室
(10) AECT 的 94 定义中没有具体描述作为物化形态的( ),这表明教育技术关注的重点已经从“硬件”进化到了“软件”,即越来越 重视技术方法和方法论而不是设施本身。 A: 研究形态 B:研究任务
C:媒体
D:研究对象
(11) 下面的( )不是教育博客具有的功能。 A:过滤与管理教育信息 B: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
C:加强师生的沟通和教学中的反馈
D:学生学习情况的档案
(12) 输入“教育*”,结果不会显示( )等相关内容。 A:“教育技术” C:“教学过程” B:“教育信息” D:“教育内容”
(13) 以下选项中属于全文搜索引擎的是( )。 A:谷歌 B:雅虎
C:网易搜索
D:搜魅网
(14) 乐器产生基音的同时,还发出是基音频率整数倍的声音成为( )。 A:基音 B:谐音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试卷3 参考答案(丁向民)

盐城师范学院考试试卷3 **** - **** 学年第*学期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当前大范围使用的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是。 A. 电子管 B. 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集成电路 2、有一小型企业共有员工200人,现公司要开发一个员工管理系统,欲为每个员工分配 一个唯一的二进制ID,则该公司应该设计的二进制ID长度至少为位。 A. 2 B. 4 C. 8 D. 16 3、二进制运算:∧= 。 A. B. C. D. 4、码是英文字符采用国际通用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A. ASCII B. CRC C. BCD D. 机内码 5、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设计思想奠定见了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其中以下不是他 提出的是。 A. 计算机应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 B. 二进制是计算机的基本语言 C. 程序预先存入存储器中,使计算机能自动地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指令并执行 D. 总线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骨架 6、字长是CPU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一台计算机的字长是32位,这意味着。 A、能处理的数值最大为32位十进制数 B、能处理的字符串最多由4个英文字母组成 C、在CPU中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转送处理的代码为32位 D、CPU运算的最大结果为2的32次方 7、内存按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RAM和ROM,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RAM又可分为DRAM和SRAM B、RAM可随机读取和写入数据 C、ROM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数据 D、RAM能长期保存信息 8、主板上的北桥芯片是主板芯片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起的作用也很多,以下不是 北桥芯片所负责的是。 A、AGP数据传输 B、与CPU的联系 C、与外部设备的联系 D、与内存的数据传输 9、下列设备中,不能作为微机的输出设备。 A、打印机 B、显示器 C、鼠标 D、多媒体音响 10、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激光打印机是击打式打印机 B、光盘驱动器是存储器 C、计算机运算速度可用每秒钟执行的指令条数来表示 D、操作系统是一种应用软件 11、图中标注的1、2、3接口分别为: A、串口、并口、VGA B、串口、COM、VGA C、COM、并口、USB D、PS/2、串口、COM 12、配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是为了解决。 A. 内存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B. CPU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C. CPU与内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进展概述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进展概述 搜药在线 色谱法最初仅仅是作为一种分离手段,是根据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从而得到分离。直到五十年代,人们才开始把这种分离手段与检测系统连接起来,成为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是几十年来分析化学中最富活力的领域之一,也是生命科学和制备化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手段。 色谱的发明者,俄国植物学家M.S.Tswett,是在研究植物色素的过程中,于1906年创立这种简易的分离技术,奠定了传统色谱法基础。从此之后,化学家、生物化学家和生理学家们在制备高纯化合物、分离和鉴定复杂混合物时便有了一条崭新的有效途径。自从有了这种手段,使许多过去被认为是单一的物质,判明却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许多化学反应的过程依靠这种方法而得以探讨;终于使许多复杂混合物,例如维生素、药物、色素、氨基酸等得到离析;这种方法甚至帮助科学家们了解了一些长期模糊不清的自然现象,诸如植物与动物的营养、激素对人和动物的生理特性、维生素在动植物体中的分布等等问题。Tswett 的实验意义很大,尽管他于1907年在德国柏林植物学会议上反复强调色谱技术,但并没有受到当时科学界的重视。经过二十五年后,德籍奥地利化学家R.Kuhn 等利用他的方法在纤维状氧化铝和碳酸钙的吸附柱上将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公认为单一的结晶状胡萝卜素分离成a 和b 两个同分异构体,并由所取得的纯胡萝卜素确定出了其分子式。另外他还发现了八种新的类胡萝卜素,并把它们制成纯品,进行了结构分析。同年,他又把注意力集中在维生素的研究上。在确定了维生素A 的结构以后,于1933年从35000升脱脂牛奶中分离出一克核黄素(即维生素B2),制得结晶,并测定了它的结构。此外,他还用色谱法从蛋黄中分离出了叶黄素;还曾把腌鱼腐败细菌中所含的红色类胡萝卜素确定离析出来并制成结晶。Kuhn正是由于在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离析与结构分析中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而获得了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也正因为他的出色工作使色谱法名声大振,迅速为各国科学家们所注目,广泛被采用起来。 1 液相色谱固定相 1.1 正相色谱八十年代初,人们使用的正相色谱固定相硅胶和吡啶硫氰酸镍盐的络合物晶体能与芳香族化合物形成包合物用于分离芳香族含氮异构体和胆甾醇晶体。已有人[1]将焦炭吸附剂作为填料和键合硅胶作过比较并研究其热力学机理。具有离子化或非离子化功能团的大孔聚合物也开始应用于液相色谱,这些聚合物在整个酸碱范围内稳定,其中一个缺点是当溶剂改变时,它们会热胀冷缩,但是其主要的分析方面用途,即从水中收集痕量研究化合物是没有问题的,通过适当的处理装入色谱柱,一些物质出现过度的峰带变宽,而另一些则出现尖、窄的峰带和高分离度,在强碱性大孔树脂中120分钟内可分离100 种尿液中紫外吸收物质[2]。有人将各种链长度的碳氢配位体键合到硅胶上,根据链长短效应研究保留值的影响,也有过类似的报道,将C22 键合相以及制备键合相担体各种条件作过比较,其键长度和吸附自由能成线性关系。一般地,碱溶液会破坏硅胶,烷基胺比季铵盐更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试题库-题库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试题库 单选题 (1) (C)主要是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界面包括教师的授课视频、讲稿容配合文字、图片或PPT。 A: 协作探究型网络课程 B: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 C:课堂授课型网络课程 D:自测辅导型网络课程 (2) CSDN全球最大中文IT社区属于(C )。 A:业余兴趣学习专题 B:文化知识赏析专题 C:技能知识学习专题 D:自主学习型专题 (3) 人耳在主观感觉上区别相同响度和音调两类不同声音的主观特性称为(C )。 A:声波 B:音调 C:音色 D:响度 (4) 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C)、交互性与协作性。 A:规性 B:自主性 C:共享性 D:及时性 (5) 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教师、环境、(B)、设计、过程。 A:学生 B:资源 C:制度 D:管理 (6) 认知领域学习目标分类中,根据标准对材料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按照材料的在或外在标准进行价值判断,属于(D)。 A:运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 (7) (A )的本质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 A:专题 B:博客

D:精品课程 (8) 下面的(B )不属于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变革。 A:学习空间与方式的变革 B:教学思想的变革 C: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D: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 (9) 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A )是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对象。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教育过程 D:实践过程 (10) 下面属于静止图像的文件是(C )。 A:*.mpg B:*.avi C:*.jpeg D:*.mp3 (11) 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教育技术的基本研究容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A )、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五个方面。 A:设计 B:构思 C:计划 D:创建 (12) (D)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A:个人博客 B:博客 C:博客圈 D:微博 (13) 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式以(B )为核心,注重对不同种类型学习过程、心智模型和影响要素的整体设计。 A:有意义学习 B:问题解决 C:发现问题 D:创造性学习 (14) (D)是在程序教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 A:集体教学

色谱技术发展现状

色谱技术发展现状 小组成员:陈景杨、王梓吉 一、概述 色谱法是一种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它利用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互不相容的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的差异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一种方法。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再加上检测技术、定量分析的仪器就是色谱仪。近年来多种高新技术的引入,各类色谱仪器在性能、结构和技术参数等各方面都有了极大提高。 色谱分析技术就是根据被测样品(混合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流动相、固定相和其他操作条件,利用色谱仪的分离系统将样品中的各个组分分离开来,然后利用检测系统对各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它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样品量少且速度较快、结果准确等优点,是分析混合物 的有效方法。 目前比较成熟的色谱仪器主要是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两大类。两者最显著差异就是在流动相的选择上,气相色谱仅能用于氢气、氦气等少数几种性质相近的气体,而高效液相色谱可供选择的溶剂多种多 样,可通过改变其极性、黏性、pH值、浓度等调节两相之间的分配差异,进而有效地改善分离条件;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流动相的差异,导致气相色谱仪只能用于被气化物质的分离和检测,而液相色谱的样品无需气化而直接导入色谱柱进行分离、检测,特别适用于气化时易分解的物质的分离、分析。 二、气相色谱 三、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它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使用粒径更细的固定相填充 色谱柱,提高色谱柱的塔板数,并以高压驱动流动相,同时柱后连有高 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现代高效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色谱柱、检测器、数据处理与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它的工作流程是高压 泵将流动相以稳定的流速(或压力)输送至分离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 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 相中分配系数或吸附力大小的不同而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 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数据处理与记录系统 进行数据分析。与经典液相柱色谱装置比较,它具有高效、快速、灵敏 等特点。 四、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色谱分析》第02章在线测试(满分)

《现代色谱分析》第02章在线测试(满分) 《现代色谱分析》第0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7:28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现代色谱分析》第02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20分(满分20分),本次成绩已入库。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结果如下: ? 1.1 [单选] [对] 纸色谱法与薄层色谱法常用正丁醇-醋酸-水(4:1:5,V/V)作为展开剂,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1.2 [单选] [对] 理论塔板数增加一倍,分离度增加的倍数是() ? 1.3 [单选] [对] 以硅胶为固定相的薄层色谱按作用机制属于() ? 1.4 [单选] [对] 色谱系统的分离度应为() ? 1.5 [单选] [对] 描述组分在流动相与固定相间的“平衡”关系的参数是() ? 2.1 [多选] [对] 衡量区域宽度的方法有() ? 2.2 [多选] [对] 不正常的色谱峰有() ? 2.3 [多选] [对] 塔片理论在解释色谱流出曲线上较成功的是() ? 2.4 [多选] [对] 影响分离度R的因素有() ? 2.5 [多选] [对] 可增加相对保留值的参数是() ? 3.1 [判断] [对] 描述相邻两组分分离好坏的指标可用分离度表示() ? 3.2 [判断] [对] 反映色谱柱柱型特性的参数是保留值() ? 3.3 [判断] [对] 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柱长下,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决定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分配比()? 3.4 [判断] [对] fs<0.95为拖尾峰() ? 3.5 [判断] [对] n影响峰的宽窄()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纸色谱法与薄层色谱法常用正丁醇-醋酸-水(4:1:5,V/V)作为展开剂,正确的操作方法是:(B ) A、三种溶剂混合后直接用作展开剂 B、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上层作展开剂 C、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下层作展开剂 D、依次用三种溶剂作展开剂 2、理论塔板数增加一倍,分离度增加的倍数是(B ) A、1 B、1.4 C、1.5 D、2 3、以硅胶为固定相的薄层色谱按作用机制属于(A ) A、吸附色谱 B、离子交换色谱 C、分子排阻色谱 D、亲合色谱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为网络课程的实施提供条件和环境支撑的是() 收藏 A. 网络课程教学支持平台 B. 网络课程的内容 C. 网络及通讯技术 D. 网络课程的活动安排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互联网时代下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一个连续的、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节点和信息源的连接。这是哪个学习理论的观点?() 收藏 A.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D.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

在制作powerpoint时,SmartArt工具的主要功能是()收藏 A. 可以快速制作图表 B. 划分段落 C. 绘图工具 D. 设置动画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属于() 收藏 A. 智力因素 B. 非智力因素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确定选题后要进行的工作是() 收藏 A. 编写脚本

选择开发工具 C. 搜集加工素材 D. 教学设计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老师要重新认识到只要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这是哪个学习理论的观点?() 收藏 A.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B.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老师要重新认识到只要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这是哪个学习理论的观点?() 收藏 A.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收藏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下来哪些媒体属于视听媒体() 收藏 A. 电视机 B.

检测技术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气相色谱仪模块封装学院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学科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陈焰

摘要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或者近似独立,模块间联系远少于模块内部;模块可以按照设计规则分散设计(即分布设计)并独立测试,同类模块相互竞争,所有的模块可以供自由选择,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模块具有以下几种基本属性:接口、功能、逻辑、状态,功能、状态与接口反映模块的外部特性,逻辑反映它的内部特性。工业色谱仪的组成由:取样系统、分析单元、程序控制器、数据处理装置等部分组成。 关键词:过程分析,检测器,气相色谱仪,模块化,分离

目录 1、气相色谱仪模块化概述--------------------------------------2 2、气相色谱仪分析原理---------------------------------------------2 2.1.混合物分离--------------------------------------------------------2 1)物质分离原理-------------------------------------------------2 2)影响因数-------------------------------------------------------4 2.2. 检测器检测-------------------------------------------------------4 1)检测原理-------------------------------------------------------4 2)实际装置-------------------------------------------------------5 3、色谱图及其基本概念-------------------------------------------7 4、模块化------------------------------------------------------------9 5、使用注意----------------------------------------------------------10 5.1使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意点---------------------------------10 5.2气相色谱仪常见毛病及检修---------------------------------11

教育技术导论试题1

1.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教育技术发展概况。这就形成了关于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型。绩效技术和知识管理技术属于()发展阶段的()技术。 2.“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1969年修改为11层次)。其中3大类为()、()、()。 3.学习结果和学习目标在本质上一致的,加涅根据学习结果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动作技能、态度。 4.1954年哈佛大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一文,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缺点,指出使用教学机器能解决许多教学问题。他根据他的()、和()的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1.教育技术(AECT94定义)2.绩效技术3.知识管理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5.信息素养 1.如何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含义? 2.个别化的优缺点有哪些? 3.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4.画出香农——韦弗教育传播理论模式图,并根据该模式分析学校教学的教育传播过程 5.结合自己学习体验谈谈对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的理解?

6.知识管理对网络学习的作用有哪些? 7、学习媒体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8.简述“经验之塔”理论对视听教学方法发展的影响 9.对绩效技术和教学系统设计进行比较,二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10.程序教学的基本要素 四.论述题(第一小题12 分,第二小题13分,共25 分) 1.“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阐述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2.在“长春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定义与术语委员会主席巴巴拉·西尔斯首次提出了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请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的解读与启示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教育技术学专业 教育技术学导论试题 得分 评卷人 1、“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1969年修改为11层次)。其中3大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__________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一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DOC)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 1、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流程及相关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 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气相色谱是对气体物质或可以在一定温度下转化为气体的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由于物质的物性不同,其试样中各组分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虽然载气流速相同,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时间的流动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根据出峰位置,确定组分的名称,根据峰面积确定浓度大小。这就是气象色谱仪的工作原理 各种型号的气相色谱仪都包括六个基本单元。 即:(1) 载气及其流速控制系统; (2) 进样系统; (3) 色谱柱系统; (4) 检测器系统; (5) 记录器系统; (6)温控系统。 在刑侦检验技术工作中常用的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简测器 (FID) 、氮磷检测器 (NPD) 、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 、电子浦获检测器 (ECD) 等

3、气相色谱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包括: (1)保留值定性法。固定相及操作条件恒定时,每种组分都有恒定的保留值。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标准物质和未知样品的保留值,当未知样品中出现与标准物质保留值相同的色谱峰时,则未知物中可能含有此种物质。 (2)峰高定性法取两份未知样品,在其中一份中加入已知纯物质,然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测定两份样品的色谱图,对比色谱图,如果某一组分峰高增加,则未知样品中可能含有已知纯物质 (3)与质谱、红外光谱联用定性上述两种方法适用于确定未知样品中是否含有某一组分。如果对未知样品的组分全然不知时,可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红外光谱联用的方法进行测定。气相色谱有很强的分离能力,而质谱、红外光谱可以测定未知物的结构,如果再接上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检索就更方便。 定量分析方法有: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 4、气相色谱最佳实验条件选择的原则、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试题库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试题库 单选题 (1) ( C )主要是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界面包括教师的授课视频、讲稿 内容配合文字、图片或 A: 协作探究型网络课程 B: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 C 课堂授课型网络课程 D:自测辅导型网络课程 (2) CSDN 全球最大中文IT 社区属于(C )。 A 业余兴趣学习专题网站 B:文化知识赏析专题网站 C 技能知识学习专题网站 D:自主学习型专题网站 (3) 人耳在主观感觉上区别相同响度和音调两类不同声音的主观特性称为( A:声波B 音调C 音色D:响度 (4) 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 A 规范性B:自主性C 洪享性D:及时性 (5) 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 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教师、环境、( B )、 设计、过程。 A:学生B:资源C 制度D:管理 (6) 认知领域学习目标分类中,根据标准对材料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按照材料的内在 或外在标准进行价值判断,属于( A 运用B 分析C 综合D:评价 (7) ( A )的本质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 A 专题网站 B:博客 C 搜索引擎 D:精品课程 (8) 下面的(B )不属于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变革。 A:学习空间与方式的变革 B:教学思想的变革 C 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D: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 (9) 教育技术的 AECT '94 定义,( A )是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对象。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 教育过程 D:实践过程 (10) 下面属于静止图像的文件是( A:*.mpg B:*.avi C:*.jpeg D:*.mp3 (11) 教育技术的AECT 94定义,教育技术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 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五个方面。 A:设计 B:构思 PPT 。 C )。 (C )、交互性与协作性。 D )。 C )。 (A )、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试卷参考答案丁向民

盐城师范学院考试 试卷 3 **** - **** 学年第*学期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数 字媒体技术专业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试卷 班级 学号姓名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1 分,共30分) 1、当前大范围使用的电子计算机所采 用的电子元器件是。 A. 电子管 B. 晶体管 C.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 规模集成电路 2、有一小型企业共有员工200人,现 公司要开发一个员工管理系统,欲 为每个员工分配一个唯一的二进 制ID,则该公司应该设计的二进制 ID长度至少为位。 A. 2 B. 4 C. 8 D. 16 3、二进制运算:∧= 。 A. B. C. D. 4、码是英文字符采用国际通用 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A. ASCII B. CRC C. BCD D. 机内码5、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设计思想 奠定见了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其中以下不是他提出的是。 A. 计算机应有运算器、控制器、 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5大部分组成 B. 二进制是计算机的基本语言 C. 程序预先存入存储器中,使计 算机能自动地从存储器中取出 程序指令并执行 D. 总线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骨架 6、字长是CPU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 一台计算机的字长是32位,这意 味着。 A、能处理的数值最大为32位十 进制数 B、能处理的字符串最多由4个英 文字母组成 C、在CPU中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转 送处理的代码为32位 D、CPU运算的最大结果为2的32 次方 7、内存按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RAM和 ROM,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是。 A、RAM又可分为DRAM和SRAM B、RAM可随机读取和写入数据 C、ROM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 数据 D、RAM能长期保存信息

《现代色谱分析》第02章在线测试.doc

B 、VR C 、R C A 、n = 5. 45 (tR/wl/2) 2 C B 、n = 5. 5(tR/wl/2)2 E C 、n = 5. 54 (tR/wl/2) 2 C D 、n=4.55(tR/wl/2)2 5、描述组分在流动相与固定相间的“平衡”关系的参数是() A 、tR E I)、k 第..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衡量区域宽度的方法有() 17 A 、标准差 《现代色谱分析》笫02章在线测 《现代色谱分析》第02章:在线测剩余时间:59:18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F 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荥本试卷的成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 1、组分在固定相定的质量为mA (g ),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B (g ),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A (g/nd ) ,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CB (g/ml ), 则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C A > inA/mB C B 、niB/mA C c 、mA/ (niA+mB) £ I)、CA/CB 2、容量因子的表示式为 C A 、 Cs/Cm C B 、 Cm/Cs E C 、 Ws/Wm C I)、Wm/Ws 3、色谱系统的分离度应为() C A 、应等于2. 5 C B 、应大于3.0 区C 、应大于1.5 C I )、应小于1.5 4、理论塔板数的计算公式是 1 7 B 、峰底宽

C、半峰宽 厂D、峰局 2、用于描述相平衡的参数是() 厂A、峰宽 厂B、流速 1 C、分配系数 17 D、容量因子 3、衡量柱效高低的色谱参数有() 17 A、峰宽 17 B、n 匠C、II 厂D、流速 4、影响气相传质过程的因素是() "A、填充物粒度 1 B、载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C、弯曲因子 17 I)、扩散系数 5、可增加相对保留值的参数是() 'A、降低柱温 [7 1 B、固定相种类 「C、流动相种类 r D、升高柱温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时间为死时间() E正确C错误

现代色谱

现代色谱分析 1、色谱流出曲线图能说明哪些问题? ①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判断样品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 ②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峰位),可进行定性分析。 ③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可进行定量分析。 ④色谱峰的区域宽度,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能的依据。 ⑤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是评价固定相(或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 2.根据Van Deemter议程式, HPLC提高柱效的方法有哪些?或 HPLC法降低板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①采用粒径小、窄粒度分布的球形固定相,首选化学键合相,用匀浆法装柱。 ②采用低粘度流动相,低流速(1mL/min) ③柱温一般以25~30℃为宜。太低,则使流动相的黏度增加,温度高易产生气泡。用不含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如IEC、IC)可按需升温。 3.什么是正相色谱?什么是反相色谱?HPLC常用反相色谱,它最常用的固定相和流动相是什么? 各适用于分离哪些化合物? ①正相色谱: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的液-液色谱法。 反相色谱: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液-液色谱法。 ②反相固定相:C18、C8 流动相:甲醇、乙腈、水 ③适用于分离非极性和极性较弱的化合物。 4. 一个好的检测器应具备什么条件?HPLC中可使用的检测器有哪些?你在实验中用过哪些检测器,它们有何特点(包括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适用于何种物质的检测)?属于哪种类型? 灵敏度高、噪音低、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适用化合物的种类广泛等性能。HPLC中可使用的检测器: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化学发光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特点:①灵敏度高,噪声低。②不破坏样品,能与其他检测器串联,可用于制备色谱。③对温度及流动相流速波动不敏感,可用于梯度淋洗。④属浓度型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的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检测具有π-π或p-π共轭结构的化合物。如芳烃与稠环芳烃、芳香基取代物、芳香氨基酸、核酸、甾体激素、羧酸与羰基化合物等。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题及答案1.doc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题及答案1.doc 单选题(60) 每题1 分共60 分 (1) 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式以()为核心,注重对不同种类型学习过程、心智模型和影响要素的整体设计。 A:有意义学习 B:问题解决 C:发现问题 D:创造性学习 (2) 所谓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其中包含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的概念。 A:教学活动 B:教学策略 C:情景支持 D:教学风格 (3) 利用网络,特别是(),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 A:work B:Inter C:baidu D:google

(4) 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包括集体授课、()、小组教学。 A:个别化教学 B:协作学习 C:问题解决的授课 D:多媒体教学 (5) 动作技能领域学习目标分类中,学生的身体器官所具有的活力特征,包括动作的耐力、力量、柔韧性和敏捷性,属于()。 A:感知能力 B:体能 C:技巧动作 D:有意沟通 (6) 从技术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多媒化。 A:信息化 B:高效化 C:智能化 D:科技化 (7) 声音响度增加会使人耳对声调的听感()。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D:没关系 (8) 微博是一个基于()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A:网络关系 B:用户关系 C:商业关系 D:交流关系 (9) 专题学习网站包括结构化专题知识、()、网上协商学习空间和网上自我评价系统。 A:课程资源库 B:媒体资源库 C:扩展性学习资源库 D:专题资源库 (10) 专题学习网站的类型:资源型的专题学习网站、()、课堂互动型专题学习网站。 A:小组学习型专题网站 B:协作学习型专题网站 C:自主学习型专题网站 D:技能知识学习专题网站 (11) 国家数字化资源中心资源库包含课程资源库、媒体资源库和()。 A:电子资源库 B:音像资源库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吉林农业大学 植物化学技术进展 课程论文 题目名称: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学生姓名:黄磊 院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2016级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指导教师:张晶职称:教授 2016年 12 月 18 日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黄磊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长春市,邮编2888号) 摘要:高效液相色谱具有高选择性、准确的特点,使用起来简洁方便。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的使用原理,使用方法,应用范围以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应用范围;研究进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its research status Huang Lei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City, zip code No. 2888) Abstract: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has high selectivity and accurac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usage, application scope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HPLC. Key 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pplication scope; research progress 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也叫高压液相色,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分析技术。鉴于其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至今,已在生物工程、制药工业、食品工业、环境监测、石油化工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1.基本理论 人们对色谱基础理论进行不懈的研究,提出了众多的理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1.塔板理论。在1941年由Martin和Synge[1]提出,该理论将色谱过程比拟为蒸馏过程,把色谱柱看成是由一系列平衡单元—理论塔板所组成。在每一个塔板高度内,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平衡能瞬间达成;2平衡色谱理论。在1940年由Wilson[2]提出,该理论认为在整个色谱过程中,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平衡能瞬间达成; 3.双膜理论。Funk[3]等人把流动相和固定相看成是两块相互紧密接触的平面薄膜,整个传质阻力为流动相膜的传质阻力和固定相膜的传质阻力所构成,组分在界面接触处达到 分配平衡。4.速率理论。该理论认为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有限的传质速率是影响色谱区域谱带扩张的主要因素,而轴向扩散的影响可以忽略;5.纵向扩散理论。由Amundson[4]等人通过大量实验提出,该理论认为在色谱过程中,组分在流动相的轴向扩散是影响色谱区域谱带扩张的主要因素,而有限的 传质速率对区域谱带扩张没有影响;制备分离的色谱模型和分析分离的模型相似,但在具体操作中两 者的指导思想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制备分离中,人们总是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得到尽可能多的纯组分。欲得到负载必须以分离效果为代价,即在保持最低分辨率的前提下,使柱子超载以得到最大的物料通过量。而分析分离中在最短时间里得到最大的分离效率则是人们希望得到的[5]。制备分离选择的是高柱效、高柱容量的色谱柱,而且使色谱柱在超载状态下工作。所谓超载,通常将理论塔板数下降10%时柱容量[6]。较为理想的制备条件的选择包括上柱量,容量因子,选择性以及柱效[7]。

《现代色谱分析》第01章在线测试

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现代色谱分析》第01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19分(满分2 0分),本次成绩已入库。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结果如下: ? 1.1 [单选] [对] 吸附色谱法应包含的方法有() ? 1.2 [单选] [对] 分配色谱法应包含的方法有() ? 1.3 [单选] [错] 毛细管电色谱所依靠的驱动力为() ? 1.4 [单选] [对] GLC、LLC均应归属于()、 ? 1.5 [单选] [对] 能将分离分析一次完成的方法是() ? 2.1 [多选] [对] 按流动相的状态分类,色谱法可分为() ? 2.2 [多选] [对] 按固定相的状态分类,色谱法可分为() ? 2.3 [多选] [对] 按操作形成分类,色谱法可分为() ? 2.4 [多选] [对] 下列分离技术中,只有分离功能,没有分析功能的是() ? 2.5 [多选] [对] 属吸附色谱范畴的是() ? 3.1 [判断] [对] 薄层色谱属于液相色谱的范畴。() ? 3.2 [判断] [对] 凝胶色谱是按分子尺寸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 ? 3.3 [判断] [对] 色谱仪有分析型和制备型。() ? 3.4 [判断] [对] 色谱法对分析对象的鉴别力是较强的。() ? 3.5 [判断] [对] 色谱法是用于分离有色物质的技术。() A B C D 、分配色谱法应包含的方法有( A B C D 、毛细管电色谱所依靠的驱动力为(

A、色谱力 B、电场力 C、色谱与电场力 D、都不是 4、GLC、LLC均应归属于()、 A、吸附色谱 B、分配色谱 C、亲合色谱 D、毛细管电色谱 5、能将分离分析一次完成的方法是() A、蒸馏法 B、萃取法 C、离心法 D、色谱法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按流动相的状态分类,色谱法可分为() A、GC B、LC C、SFC D、重结晶 2、按固定相的状态分类,色谱法可分为() A、GSC B、GLC C、LLC D、LSC 3、按操作形成分类,色谱法可分为() A、柱色谱法 B、平面色谱法 C、逆流分配法 D、体积排阻法 4、下列分离技术中,只有分离功能,没有分析功能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