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百病从腿养有点中药更健康

百病从腿养有点中药更健康

百病从腿养有点中药更健康
百病从腿养有点中药更健康

百病从腿养,有点中药更健康

{一}、百病从腿养——保健

涌泉穴:可以补肾、补血、补气,还可以预防感冒,可以说是保健要穴。

菊花水泡腿:菊花30克或50克,煎煮30分钟后,把它倒在盆里,或倒在一个桶里,泡脚或泡腿,每次泡15到20分钟,背部微微出汗为宜,每周泡两到三次。{二}、百病从腿养——慢性前列腺炎

1. 涌泉穴,然谷穴,阳交穴,外丘穴。

2. 车前绿豆米粥:将车前子60克、橘皮15克、通草10克纱布包,煮汁去渣,入绿豆50克和薏米100克大米50克煮粥。空腹服,连服数日。适用于老人前列腺炎、小便淋痛。

3. 泡腿药方:苦参60g,半枝莲60g。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三}、百病从腿养——亚健康

1. 阳陵泉,公孙穴

2. 柴胡的用法:60克,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连泡3天。

3.泡腿药方:苏木150g,煎煮30分钟后,待水温40度左右后,浸泡双下肢20-30分钟,后背微微出汗为宜。{四}、百病从腿养——腰椎间盘突出

1. 飞扬穴,委中穴

2. 草乌的用法:10克~15克。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切忌内服。{五}、百病从腿养——便秘

1. 上巨虚穴,下巨虚穴,太冲穴

2. 大黄的用法:大黄50克,番泻叶50克。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

3. 泡腿药方:取香蕉皮200克、桃仁或杏仁或麻子仁30克。将以上3味药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熏蒸水的温度应在90℃左右,但要防止烫伤,待水温下降至50℃左右时,再将双脚浸泡水中。同时配合按摩揉搓足心。每天1次,每次30分钟左右。{六}、百病从腿养——中风

1.水泉穴

2. 天麻的用法:3~5片煮水泡茶喝。

3.泡腿药方:用伸筋草、红花各20克。加水2000毫升,煮沸10分钟(汤液温度降低须再加热),每日1—次,先泡上臂,后泡腿,浸泡时手脚在汤液中加强自主的屈伸活动,连续2个月。{七}、百病从腿养——肥胖

月见草120克,煎煮20分钟后泡腿。

每周2—3次

每次30分钟

以背后微微出汗为宜{八}、百病从腿养——降血压

钩藤50克,夏枯草30克,地骨皮20克

煮水20分钟后

兑入木桶中洗泡双腿30分钟

以背部微微出汗为宜{九}、百病从腿养——失眠

晒干的剩绿茶煮开,兑入盆中洗泡双腿,泡至背部微微出汗为宜

每周2—3次,去火安神,促进睡眠。{十}、百病从腿养——降血糖

小药方:黄芪,桂枝,苍竹,党参,红花,桃仁,以黄芪为主药,

基本上都要50克,黄芪100克。{十一}、百病从腿养——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病

生姜50克、泽兰30克或50克、红花30克

这三味药放到一起煮,生姜可以先煮,多煮一会儿,然后再把另两味药放到里面煮,

煮完以后泡腿或者泡脚,每周做两到三次,可以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十二]、百病从腿养——感冒

风寒感冒:

1. 腿疗:

麻黄20克—30克,放锅内煮10分种,时间不宜久,然后倒桶里泡腿。泡腿时上身可穿厚一点有助于发汗。

2. 穴位:

泡腿后,按揉足通谷穴5分钟。

风热感冒:

1. 腿疗:

金银花30克,可煮时间较长一点,然后泡腿。

2. 穴位:

按揉内庭穴或用针点刺出血可泄热、生津。

暑湿感冒:

1. 腿疗:

藿香正气水两小瓶倒入桶中泡腿即可。

2. 穴位:

泡腿后掐按金门穴。

风寒感冒简便方:

切姜片适量,煮五六分钟后倒入四十度左右的桶中泡腿,可发汗祛风寒、预防感冒。{十三}、百病从腿养——小儿腹泻小儿腹泻食疗方:

1.伤食:

用淡豆豉冲水喝。

2.脾胃虚:

5克到8克山药粉开水调和后服用。

腿疗法:

藿香5克到8克煮完水后洗脚,可以预防感冒、治外邪腹泻。穴位经络健脾、除积、止泻法:

1.健脾开胃止泻的穴位:按揉大都穴

2.开胃除积止泻:从上往下揉胃经巡行线

3.治疗腹泻: 来回推大肠经

4.来回推脾胃经:调整脾胃功能,来回300下

5.七节骨和长强:往上推止泻,往下推治便秘

小儿四大保健法:

第一个揉腹,以肚脐为圆心,压住抚摸,一般三分钟到五分钟,顺时、逆时均可。

第二个补脾,顺大拇指面一个方向往上推,两分钟左右就可以。

第三个揉足三里,小孩和成人足三里位置是一样的,按揉即可。{十四}、百病从腿养——美容

预防褐斑腿疗方法:

丹参50克,益母草50克,煎煮后泡腿。

每周三次,每次20—30分钟,以背部微微出汗为宜。

并在腿浴后揉按隐白和阳陵泉穴。

{十五} 百病从腿养----养胃

腿浴配方:

生黄芪50克,当归50克,甘草50克。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

再配合揉按足三里穴位。

{十六} 百病从腿养----缓解“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表现:多由久病失调、房事不节、情志内伤等引起。临床表现为视物昏花或雀盲、筋脉拘急,麻木,抽搐,爪甲枯脆,胁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健忘,腰膝痠软,齿摇发脱,形体消瘦,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午后潮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沉弦细数,肝肾阴虚证以胁痛、腰膝痠软、耳鸣遗精与阴虚内热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肝肾同原,肾阴亏虚,见腰膝痠软;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则眩晕耳鸣;肝脉失养,见胁痛,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咽燥等为阴虚内热的表现。治宜滋补肝肾,方用杞菊地黄汤,一贯煎。

桑叶,桑枝,茺蔚子,各15克,用一块豆包布给包起来,或者你不用包,用一个锅给煎,大概煎30分钟吧,煎完以后用这个水泡脚,对于肝肾阴虚的患者来说,每天泡泡脚,有缓解的作用.

老祖宗留下的100个治病秘方,最好背下!很珍贵

老祖宗留下的100个治病秘方,最好背下!很珍贵! 健康每天报1周前 身体健康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切的付出都是为了您的健康 ↑↑↑长按二维码识别免费订阅 为了养生长寿,现在的人无所不用其极,但经常是读了许多养生知识却还是一头雾水。其实,老祖宗们几千来总结了很多实用的养生经验,每一句都是精华。 找了这么久,终于找到了!老祖宗留下的100个治病秘方,读完后你就会发现,养生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最好背下来! 第一辑 0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02.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03.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04.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05.要想健康快活,学会自己找乐。 06.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07.祸从口出,病由心生。 08.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09.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10.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第二辑 1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12.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13.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1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15.哭一哭,解千愁。 16.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17.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18.先睡心,后睡眼。 19.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20.饭养人,歌养心。

第三辑 2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2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2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26.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7.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28.常吃素,好养肚。 29.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第四辑 3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3.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3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36.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7.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8.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39.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40.人说苦瓜苦,我话苦瓜甜。 第五辑 41.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42.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43.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44.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45.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 46.大葱蘸酱,越吃越胖。 47.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48.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49.一日三枣,长生不老。 50.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浅谈腿疗治病

浅谈腿疗治病 摘要:腿疗是通过不同手法来刺激小腿和足部特定的穴位,并结合药浴浸泡透皮吸收,可作为主治或辅助其他方法来预防治疗疾病,还可减轻化疗后存在于体内的毒素以及保健养生。腿脚是开启健康之门的钥匙,是人体的保养站,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是人体的环卫工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刘长信教授认为[1]小腿上分布六十多个穴位,对腿做按摩就像给五脏六腑做按摩,对腿药浴就像给五脏六腑洗澡,因此通过腿疗能够对80多种疾病其治疗作用。 关键词:小腿透皮吸收药浴穴位按摩 1 腿疗的原理: 腿部的穴位多,腿部皮肤薄,用药液浸泡双下肢,可令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充分吸收发挥作用。同时,在腿足部进行推拿按摩,会产生叠加疗效。号称“吃药用腿不用嘴”。 2 腿疗的可行性: 腿疗能够达到预防,保健,以及治疗疾病尤其独特的可行性。○1小腿皮肤较 薄,相比角质层厚的脚更容易吸收○2腿的面积大,经科学验证,泡腿吸收的药 物分子是泡脚的15—20倍,所以腿吸收药物更多○3腿部的血管非常多,大量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3 临床运用: 3.1“腰突”疼痛不用忧,散寒通络有腿疗 中医认为腰突病因是虚,寒,瘀,可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法。○1针对虚,可以补肝肾强筋骨,药浴可用用杜仲,牛膝,桑寄生等药物,泡腿泡到背微 微出汗即可,药液温度40℃左右。穴位可以早晚五分钟按摩复溜穴。○2针对寒,可以用麻黄,桂枝,附子,药浴泡腿泡到背微汗,让寒随汗派出体外。还可以灸 委中穴,或用热毛巾热敷也可以。○3针对瘀,可用活血的药物,泽泻50g,泽兰50g,川芎30g,当归50g开水煮30分钟然后泡腿。可以将药液倒入塑料袋,然后腿放入塑料袋,将塑料袋放到温清水中,可以随着温度减低而加温水,使药物保持温度。 3.2 安神化痰治失眠,申脉照海对穴揉 腿疗中治疗失眠是效果最好的。它的病因主要是:○1郁而化火,因此应该清热化痰泻火,药浴可以远志80g,栀子30g,黄芪30g,煮30分钟,然后泡腿, 但是应该在泡完四十分钟后睡,否则会产生兴奋的作用。○2阴阳不平衡,可以按揉照海穴,申脉穴,其中照海穴是通阴经,为阴乔脉,申脉穴是通阳经,为阳乔脉。对这两个血可以同时按揉,达到转乾坤,调阴阳的作用。此外,还可以用

养生的正确观念:养脾胃就是养气血

养生的正确观念——养脾胃就是养气血 树立养生的正确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盲从,不要偏激,补益气血的根本是调养脾胃,调养脾胃的根本是合理饮食! 可是现在很多所谓的养生专家说的最多的不是如何养护脾胃如何好好吃饭,而是天天在讲虚和补——补血补气补肾补心,总之只要说到养生就是一个字“补”。补字经现在很多专家们的渲染和宣传,令老百姓歪曲和误解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其实“补”字,在中医理论中的解释并非是补药也非是补品,而是一种概念,就是固摄。就是将自身的精气神与气血能量固摄住,保持动力,保存自身现有的能量和实力,不无谓的失散。比如说你是个先天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只要固摄方法得当,保存自身的现有的能量,帮助自己平衡阴阳,疏导血脉,就是补就是养,你的身体不一定就很不好。而一个身体先天很好,很壮实的人,饮食无度、夜夜笙歌,淫欲无度,每天都吃补品补药,就像服用兴奋剂一样,给身体多一些外力刺激而已。其实他自身的机体已经难以平衡阴阳,也无法固摄能量,在他消耗完自身先天的元气与精气后,他会大病不起,或是暴病而亡。先天的精气神就像银行的存款一样,您只知道支出,而不知道积存,如何能够长久,一但存款花完了,您不是乞讨就是饿死啊!!!大家看看以前的皇帝啊、达官贵人啊,哪个不是天天人参、鹿茸、阿胶当饭吃,结果怎么样呢?还不如一个老百姓长寿呢!补养气血、固摄能量与保持动力不是说靠吃补药和补品能办得到的。 那么怎样补养气血固摄能量呢? 先来说说气血从哪里来吧!这个问题很多朋友也说不清楚,认为血从心脏里来,这是片面的了解,心脏只是管理血脉的而非血的源头。黄帝内经讲的很清楚,胃经主血。就是说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是我们的后天之本。人活着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依靠胃腐熟,然后经过脾来将全部精华上输给心肺等脏器。所以脾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脾需要了解四方的情况,知道各个脏腑对气血的需要来保障供应。又被称为仓廪之官,所以脾是五腑六脏的后勤部长,胃是气血原料的制造者。脾胃合起来就是气血的来源。 既然脾胃是气血的来源,那么就说明食物是气血的原料而非是药物和补品,因为胃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吃饭、活下去,而不是为了吃补药吃补品才长出来的。血的真正来源是脾胃,明白了这一点,您就应该明白吃饭的重要性。不要再去天天惦记着什么补药补品能养气血了。养气血就是要好好的吃饭,补血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食物来补。 在中医诊断中对胃气的强弱非常重视,胃气的强弱直接关乎到病情的轻重。《黄帝内经》在平人气象论中写道: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者曰逆,逆者死!就是说正常人的脉气都来源于胃,所以说胃气就是正常人的脉气。人的脉象中如果没有胃气,那就叫做“逆”,逆就是会死亡! 所以胃气虚弱就可以直接引发多种疾病,因为胃气虚弱直接的结果就是气血不足,而气血不足才会百病缠身。

糖尿病当从脾治

糖尿病当从脾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糖尿病;消渴;脾虚;治疗 中医治疗糖尿病常以“三消”论治,但收效甚微。笔者认为从脾论治是治疗糖尿病的新途径。 1 消渴与糖尿病的关系 消渴首见于《黄帝内经》,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凡各种原因引起的消谷、口渴皆称为消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消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现有的消渴还有小便甜。《古今验录》认为“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消渴病”。《证治准绳》也指出,“消渴病小便不臭,反作甜气,在溺水中涌沸,其病为重”。因此仅有消谷、口渴、喜饮、小便不甜者为广义消渴,消谷、口渴、小便甜者为狭义消渴。狭义消渴的临床症状与糖尿病的临床症状相似,因此狭义消渴就是现代医学的“糖尿病”。 2 糖尿病的病机是脾虚 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自身免疫对胰岛B细胞的破坏导致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者由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绝对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一种全身性慢性

代谢性疾病。胰脏的功能是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是把水谷精微中的重要成分葡萄糖释放能量,以供生命需要,并把多余的糖通过糖异生途径合成肝糖原、肌糖原等或转化成脂肪。蛋白质供生命需要。胰功能的强弱关系到胰岛素分泌的质与量,直接影响到血糖的升高和降低。 胰在脏腑学说中提及很少。《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故能为之行其津液”。其中“膜”就是胰,是脾与胃联系的纽带。《难经·四十二难》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散膏”就是胰,是脾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医家认为胰与脾紧密相连,是脾的附脏。脾盛则胰盛,脾衰则胰衰。脾的功能减退,则影响到脾的运化而发生疾病。如果脾虚则引起胰分泌不足从而导致糖的代谢障碍,出现以血糖升高为标志的糖尿病。 引起脾虚而发生糖尿病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1)恣食肥甘:膏粱厚味易滋湿生热,日久伤津,脾阴受损。脾阴是脾气(阳)活动的物质基础,脾阴不足,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敷布,血糖不能为组织利用或到肝脏贮藏,使糖从小便漏出成为糖尿病。《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转为消渴”。如《丹溪心法·消渴》谓:“酷嗜炙,……于是炎火上熏,脏腑生热,燥热炽盛,津液干焦,渴饮水浆,而不能自禁”。长期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积于胃中酿成内热,消谷耗津,津液不足,脏腑以络皆失濡养,发为消渴。恣食肥甘既伤

不花钱就能治百病的方法

不花钱就能治百病的方法 第一,熬夜是万病之源,健康睡眠可以治万病。但是健康睡眠不等于早睡早起,冬至前后一个月要早睡晚起(21-6点加午睡5-15分钟),夏至前后一个月要晚睡早起(23-4点加午睡30-60分钟),其它时间早睡早起(22-5点加午睡 15-30分钟)。 特别提醒:最佳午睡时间是心经当令的午时(11-13点),最佳午饭时间是小肠经当令的未时(13-15点),并且饭后不能马上睡觉,否则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引发心血管疾病,因此,要先午睡、后吃午饭,尤其东部地区提前进入午时,如果饭后再午睡,午时已经过去了。 以上是东部地区的睡眠时间,陕西、四川、云南等中部地区顺延一个小时,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区顺延2-3个小时。如果因为工作等原因必须熬夜的,可以熬后半夜,而不要熬前半夜,熬夜之后要睡好午觉,而不是早晨睡懒觉。这一点在前面《如何正确地熬夜?》一文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晚饭是百病之源,务必要在睡觉之前讲肠道的垃圾排空,所以,晚饭不吃,饿治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新陈代谢越来越慢,尤其是过了四十岁以后,人体的新陈代谢更慢,大多数人四十岁以后发福就

是这个原因,他们发的不是福而是祸,因此,40岁以上的人应该戒掉晚饭,四十岁以下的人晚饭也要尽量少吃,任何年龄的人晚上都不能吃肉,因为肉最难消化,务必确保睡觉之前肠道排空。开始阶段,可以晚上只喝小米粥(最养胃)、 再象征性吃几口青菜,然后逐步过渡到晚上只喝(滋补的清汤或饮品即可)不吃。 如果晚上有应酬,可以喝点清汤,象征性吃几口青菜,再喝点红酒就可以了,同时要把正确的养生理念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形成早上或中午聚餐、晚上聚茶的新风尚,有失眠习惯的朋友,晚上聚会时可以喝滋补饮品。 特别提醒一点,有些人为了减肥,不吃晚饭,却大量吃水果,这种危害绝不亚于吃晚饭,因为大多数水果性寒并且糖分高,晚上空腹吃水果严重伤脾。晚上喝小米粥足矣。 第三,辟谷。现在医学研究证明,人体衰老和疾病主要是肠道里宿便的堆积和发酵所产生的毒素及有害物质造成的,通过戒掉晚饭尤其是辟谷在不吃食物的状态下减轻脏腑的负担,清除宿便和毒素。科学研究同时也证明,断食两天以后,就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干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重启,从而消除人体的多种疾病。 通过辟谷,可以使人从生理到心理来一次全面的净化,不仅治疗生理疾病,同样治疗心理疾病(其实很多心理疾病都与脾胃虚弱等生理疾病有着密切关系)。辟谷可以创造生命的

介绍几款泡脚药方

北京电视台《养生堂》——“百病从腿养”专题中专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刘长信医生,刘介绍了几款泡脚药方,我摘录如下: 一、百病从腿养——保健 涌泉穴:可以补肾、补血、补气,还可以预防感冒,可以说是保健要穴。 菊花水泡腿:菊花30克或50克,煎煮30分钟后,把它倒在盆里,或倒在一个桶里,泡脚或泡腿,每次泡15到20分钟,背部微微出汗为宜,每周泡两到三次。 二、百病从腿养之——慢性前列腺炎 1. 涌泉穴,然谷穴,阳交穴,外丘穴。 2. 车前绿豆米粥:将车前子60克、橘皮15克、通草10克纱布包,煮汁去渣,入绿豆50克和薏米100克大米50克煮粥。空腹服,连服数日。适用于老人前列腺炎、小便淋痛。 3. 泡腿药方:苦参60g,半枝莲60g。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 三、百病从腿养之——亚健康 1. 阳陵泉,公孙穴 2. 柴胡的用法:60克,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连泡3天。 3. 泡腿药方:苏木150g,煎煮30分钟后,待水温40度左右后,浸泡双下肢20-30分钟,后背微微出汗为宜。 四、百病从腿养之——腰椎间盘突出 1. 飞扬穴,委中穴 2. 草乌的用法:10克~15克。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切忌内服。

五、百病从腿养之——便秘 1. 上巨虚穴,下巨虚穴,太冲穴 2. 大黄的用法:大黄50克,番泻叶50克。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 3. 泡腿药方:取香蕉皮200克、桃仁或杏仁或麻子仁30克。将以上3味药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熏蒸水的温度应在90℃左右,但要防止烫伤,待水温下降至50℃左右时,再将双脚浸泡水中。同时配合按摩揉搓足心。每天1次,每次30分钟左右。 六、百病从腿养——中风 1.水泉穴 2. 天麻的用法:3~5片煮水泡茶喝。 3.泡腿药方:用伸筋草、红花各20克。加水2000毫升,煮沸10分钟(汤液温度降低须再加热),每日1—次,先泡上臂,后泡腿,浸泡时手脚在汤液中加强自主的屈伸活动,连续2个月。 七、百病从腿养——肥胖 泡腿药方:月见草120克,煎煮20分钟后泡腿,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以背后微微出汗为宜。 八、百病从腿养——降血压 泡腿药方:钩藤50克,夏枯草30克,地骨皮20克,煮水20分钟后,兑入木桶中洗泡双腿30分钟,以背部微微出汗为宜 九、百病从腿养——治失眠 晒干的剩绿茶煮开,兑入盆中洗泡双腿,泡至背部微微出汗为宜 每周2—3次,去火安神,促进睡眠。 十、百病从腿养——降血糖 小药方:黄芪,桂枝,苍竹,党参,红花,桃仁,以黄芪为主药, 基本上都要50克,黄芪100克。 十一、百病从腿养——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病 生姜50克、泽兰30克或50克、红花30克 这三味药放到一起煮,生姜可以先煮,多煮一会儿,然后再把另两味药放到里面煮, 煮完以后泡腿或者泡脚,每周做两到三次,可以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病。 十二、百病从腿养之——感冒 风寒感冒: 1. 腿疗: 麻黄20克—30克,放锅内煮10分种,时间不宜久,然后倒桶里泡腿。泡腿时上身可穿厚一点有助于发汗。

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外敷法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炎,又称冻结户、冰冻肩等。它是肌肉、肌腱及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形成关节内外粘连,阻碍肩的活动。 1、肩周炎发病的症状 肩周炎初发时表现为患者侧肩部一处或几疼痛不适,夜间比白天痛得厉害,劳累后更易加剧。疼痛的程度差异很大,有的钝痛,有的似刀割样痛,也有的为针刺样或牵拉样痛,疼痛范围大部分较广泛,多数疼痛延伸到上臂和肩后。疼痛厉害时,肩关节周围肌肉呈明显痉挛,严重时手不能梳头,甚至不能穿衣服。 2、预防肩周炎的方法 预防肩周炎,最理想又简单的方法是坚持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做操等,平时注意肩部保暖,夏天睡觉不要露肩吹风扇,不要在潮湿的地方睡卧,以防受风寒湿邪;防止肩部慢性劳损,不可突然做强力劳动或卸过重物体,以防肩部发生扭伤。 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应及时治疗,首选为推拿与针灸,肩部痛点用药物封闭能起到明显的消炎镇痛作用。其次可选用洗血化瘀、行气通络的中药煎汁,以木棒蘸取药汁来回击打肩部痛点及穴位,能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此低频应重视肩部功能锻炼,如手臂爬墙运动,用健侧上肢帮助患者进行内收、外展、屈伸运动。 3、肩周炎的中药外敷法 现介绍一种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的中药外敷疗法:三七1克,红

花、桂枝、川乌、草乌、牛膝各5克,当归、鸡血藤、透骨草、川大活各10克,盐750克,将中药和盐一起炒热后装入布袋,选择肩骨禺、肩贞、肩骨、曲池、外关穴等穴位或部位外敷,温度以能忍受为度,如有烧灼感,可在远见卓识袋与皮肤之间加毛巾垫着。每次敷20-30分钟,每日一次,五次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休息两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此法具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等作用。 (实习编辑:臧书文) 老中医珍藏几辈的腰腿痛秘方---值得收藏 老中医祖辈留下来的治疗各类风湿病,关节炎、脊椎肩周、腰腿痛、四肢麻木-五莲山药酒秘方方,秘方是经得起考验的经验药方,用起来真的是妙不可言,这些药方的配伍您在网上是搜不到的,在药书上也找不出相同的药方,这是无形资产。相信大家是能够从中受益匪浅的。真心希望朋友们能够把这些药方收藏转载,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五莲山药酒秘方配方: 五莲山土虫20个、大柴胡根15克、清骨风10克 拉拉秧根15克、李枣根10克、山乌子2个、仙凌花3朵、贫丝网10克、球须草10克、杜仲皮20克、双树枝20克、金狗脊20克、山牛膝15克、五莲山蝎子3只、结骨草10克、五莲山蜈蚣3条、山桃仁10克、山木瓜10克、山旁风10克、毛龙根10克、爬山虎10克、以上用50度以上的白酒5斤,泡7天就可以喝了。每天中午、晚上各喝一次、每次30至50毫升

2021年养生的正确观念:养脾胃就是养气血

养生的正确观念——养脾胃就是养气血 欧阳光明(2021.03.07) 树立养生的正确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盲从,不要偏激,补益气血的根本是调养脾胃,调养脾胃的根本是合理饮食!可是现在很多所谓的养生专家说的最多的不是如何养护脾胃如何好好吃饭,而是天天在讲虚和补——补血补气补肾补心,总之只要说到养生就是一个字“补”。补字经现在很多专家们的渲染和宣传,令老百姓歪曲和误解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其实“补”字,在中医理论中的解释并非是补药也非是补品,而是一种概念,就是固摄。就是将自身的精气神与气血能量固摄住,保持动力,保存自身现有的能量和实力,不无谓的失散。比如说你是个先天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只要固摄方法得当,保存自身的现有的能量,帮助自己平衡阴阳,疏导血脉,就是补就是养,你的身体不一定就很不好。而一个身体先天很好,很壮实的人,饮食无度、夜夜笙歌,淫欲无度,每天都吃补品补药,就像服用兴奋剂一样,给身体多一些外力刺激而已。其实他自身的机体已经难以平衡阴阳,也无法固摄能量,在他消耗完自身先天的元气与精气后,他会大病不起,或是暴病而亡。先天的精气神就像银行的存款一样,您只知道支出,而不知道积存,如何能够长久,一但存款花完了,您不是乞讨就是饿死啊!!!大家看看以前的皇帝啊、达官贵人啊,哪个不是天天人参、鹿茸、阿胶当饭吃,结果怎么样呢?还不如一

个老百姓长寿呢!补养气血、固摄能量与保持动力不是说靠吃补药和补品能办得到的。 那么怎样补养气血固摄能量呢? 先来说说气血从哪里来吧!这个问题很多朋友也说不清楚,认为血从心脏里来,这是片面的了解,心脏只是管理血脉的而非血的源头。黄帝内经讲的很清楚,胃经主血。就是说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是我们的后天之本。人活着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依靠胃腐熟,然后经过脾来将全部精华上输给心肺等脏器。所以脾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脾需要了解四方的情况,知道各个脏腑对气血的需要来保障供应。又被称为仓廪之官,所以脾是五腑六脏的后勤部长,胃是气血原料的制造者。脾胃合起来就是气血的来源。 既然脾胃是气血的来源,那么就说明食物是气血的原料而非是药物和补品,因为胃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吃饭、活下去,而不是为了吃补药吃补品才长出来的。血的真正来源是脾胃,明白了这一点,您就应该明白吃饭的重要性。不要再去天天惦记着什么补药补品能养气血了。养气血就是要好好的吃饭,补血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食物来补。 在中医诊断中对胃气的强弱非常重视,胃气的强弱直接关乎到病情的轻重。《黄帝内经》在平人气象论中写道: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者曰逆,逆者死!就是说正常人的脉气都来源于胃,所以说胃气就是正常人的脉气。人的脉象中如果没有胃气,那就叫做“逆”,逆就是会死亡!

从脾论治糖尿病

从脾论治糖尿病 关键词:糖尿病;消渴;脾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历代医家大多认为本病的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具有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之“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治疗分上、中、下三焦论治,以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为原则,其病位分别在肺、胃、肾。而现阶段临床所见之糖尿病患者常可见一派中州失运之象,若循常法,一味润上、清中、滋下,实难奏效。《灵枢》云:“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明确指出“消渴起于中焦”。辨证施用健脾之法,常能收到药到症减病除之功。 1 生理基础 藏象学说中所说之“脾”实际上包括现代医学之脾与胰脏。《难经·四十二难》指出:“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所谓“散膏”,《难经汇注笺正》认为系胰腺组织,今人亦多主此说。从解剖学来看,胰尾接触脾门,共同靠近胃部,所以“散膏”即胰腺组织,附属于中医之“脾”。广州军区总医院等单位[1]均报道脾虚患者可见血清淀粉酶活性偏低,尿淀粉酶总活性亦降低,说明脾虚患者胰分泌淀粉酶功能低下。毛氏[2]亦报道,脾气虚弱或脾阴不足,运化失司,皆致胰腺分泌糜蛋白酶(外分泌功能)明显低下。这些都说明中医常论之“脾”包括了胰脏的功能。脾气健旺,则胰腺分泌功能正常;脾虚则胰腺分泌功能紊乱,从而产生糖尿病的各种症状。 2 病因病机 2.1 病因 糖尿病的病因,各家又有不同论述。崔应珉等[3]认为糖尿病的主要成因是恣啖肥甘,醇酒厚味,致使湿热内蕴,交互积结,壅遏不化,脾胃受其困顿,中焦之气戕伐,健运失常,水谷不化,精微不生,血糖不运,脾失统摄,尿糖漏泄。巩如伦等[4]认为糖尿病患者发病前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创伤,或思虑过度,发病后忧心忡忡等因素直接伤及脾,影响脾的功能而发病。王德志[5]认为大多数2型糖尿病的症状均与脾虚有关,原因不外过食肥甘厚味,嗜烟酒或内伤七情,多病体虚而损伤脾胃。石曾淑等[6]认为:饮食不节伤脾,郁怒伤肝乘脾,久思伤脾,均可导致脾不健运而发病。 2.2 病机 2.2.1 脾气虚弱 张胜利[7]认为:脾乃后天之本,主运化对饮食进行消化。只有脾健才能化生精、气、血、津液,使脏腑、组织、络、皮毛筋肉等器官得到充分的滋润营养

民间治病绝技秘方.docx

民间治病的绝技秘方,简单实用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设置置顶推荐日志转到私密记事本 转载自媛媛 ?? 转载于2009年07月31日 08:09 阅读(3) 评论(1) 分类:个人日记权限: 公开 民间治病的绝技秘方,简单实用2008-09-16 民间治病的绝技秘方,简单实用 一、刺血救命法,简单实用,孝子必读! 如果你关心你的父母,就应该好好看看,事后的补救措施都显得太晚了。了 解知识,预防意外,有备无患! 老人一旦患了中风,脑部的微血管会慢慢破裂,危及生命。遇到这种情形,千万别慌张,无论患者在什么地方,都不要搬动,因为移动会加速微血管的破裂。所以要 先原地把患者扶起坐稳,以防止再摔倒,这时再开始刺血急救。家中如有注射专用的 针当然最好,如果没有,就拿缝衣用的针,在患者的十个手指头尖儿(没有固定穴位,大约距离手指甲一分之处)刺,一定要刺出血来,如不见血,可用手挤。等每个手指 头都流出一滴血来,大约几分钟之后,患者就会自然清醒。如果嘴也歪了,就拉耳朵,直到把耳朵拉红,然后在两耳的耳垂儿的部位,各刺两针,也各流两滴血。几分钟以后,嘴就恢复原状了。等患者一切恢复正常,感觉没有异状时再送医,就可以转危为安,否则,若是急着抬上救护车送医院,一路颠跛震动,恐怕还没到医院,脑部微血 管就破裂了。如果吉人天相,保全老命,容得勉强行动,那得要靠祖上的庇荫了。 刺血救命法,是住在新竹的中医师夏伯挺先生公布的。且经自己亲身实验,敢说百分之百有效。大概是民国六十八年,一位在台中逢甲学院任教的教师,有天上午正 在上课,一位老师跑到教室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刘老师快来,主任中风了!”他立 刻跑到三楼,看到陈幅添主任气色不正,语意模糊,嘴也歪了,很明显的是中风了。 立即请工读生到校门外的西药房,买来一支注射用的针头,就在陈主任十个手指头上 直刺。等十个手指尖儿都见血了(豆粒似的一滴),大约几分钟以后,陈主任的气色 就变过来了,两眼也有神了,只有嘴还歪着,他就拉搓陈主任的耳朵,使之充血,等 把耳朵拉红,就在左右耳垂之处,各刺两针,待两耳垂都流出两滴血来,奇迹就出现了,大约不到三五分钟,他的嘴形恢复正常了,说话也清楚了。又让陈主任静坐一阵子,喝了一杯热茶,才扶他下楼,开车送到惠华医院,打一罐点滴,休息了一夜,第 二天就出院回学校上课了。一切照常工作,毫无后遗症。反观一般脑中风患者,都是 送医院治疗时,经过一路颠簸震荡,血管急速破裂,以致多数患者一病不起,所以脑 中风,在死因排行榜上高居第二位;其最幸运者,也仅能保住老命,而落得终身残废。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现象。如果大家都能记住这(刺血救命)的方法,立刻施救,在短时间内能起死回生,而且保证百分之百的正常。这是个救命的方法,希望大家互相转告、转帖,功德无量!

中药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

中药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 中药外敷疗法是将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加入一定辅料 调成糊状后,敷于患处或特定穴位(常用的为神阙穴和涌泉 穴),从而起到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 等功效的一种外治法。该疗法历史悠久,方简效捷,现重点 此处皮肤是全身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的地方,药 物敷于此,易于穿透、弥散而被吸收,可发挥神奇的治疗作 用。药物敷脐后最好热敷半小时,可使局部毛细血管稍微扩 张,促进药物吸收。少数患者在初次用药时,脐周会隐隐作 痛,或肠鸣软便,或呕恶不适,不必过于担心。中药敷脐在 淡豆豉、盐各适量炒热敷脐。 (2)肠胃炎:生白芷末 小麦粉 15 克,食醋调糊敷脐。 ( 3)黄疸:茵陈、栀子、 芒 硝、大黄各 30 克,杏仁、常山、鳖甲、巴豆霜各 12 克,豆 豉 60 克,共煎汁热敷于脐。 ( 4)便秘:生姜 60 克,豆豉 15 克,葱头 3 根,共捣敷脐。 ( 5 )尿闭:葱、姜、蒜共捣 敷脐中;或葱、车前子捣敷脐中;或用海金砂 6 克捣敷;或 用鲜青蒿 200 至 300 克,捣烂敷脐。(6)遗精:五倍子、牡 蛎,盐水调敷脐中。 ( 7)腹胀:厚朴、枳壳等量研末,每次 介绍中药外敷神阙和涌泉。 中药敷神阙】 神阙即肚脐, 临床上应用广泛, 具体如下: ( 1 )感冒:葱、姜、 60 克, 取 0.3 克,食醋调后敷脐。 中药敷涌泉】涌泉穴位

于足心,是人体最重要的养生穴位之一,中药敷涌泉蕴含着 上病下取,引火归原”之意,适应症广,简便验廉,可治疗 感冒、呕吐、发热、火眼等病症,还可用于催产,具体应用 如下。(1 )口腔炎:吴茱萸 5 至 15 克,研末,加适量陈醋 调成糊状敷涌泉穴, 24 小时后取下。也可用吴茱萸 15 克, 6 克,大黄 6 克,生南星 3 克,研末,以醋调后敷涌 艾叶和白酒贴肚脐的特效好方法 用艾叶和白酒捣成一厘米厚,三厘米宽的圆糊饼状,贴在肚 脐上,不过十来分钟, 本来闻不到香气的鼻子就闻到了香味, 读完想想有道理, 鼻窦炎一般都是元气不足, 寒凝鼻窍所致, 而艾叶理气逐寒,通过白酒助力,定能把寒气驱散,恢复元 气,特别是肚脐这个地方,对风湿,脾虚寒等症应该也有特 胡黄连 泉穴, 12 小时后取下。 2)小儿口角流涎:吴茱萸 12 克, 胆南星 4 克,研末,用陈醋糊后敷涌泉穴;或用生南星 9 至 12 克, 研粉,醋调后于临睡前外敷涌泉穴,连用 2 至 4 天。 3 )腮腺炎:吴茱萸 9 克,虎杖 5 克,紫花地丁 6 克,胆 南星 3 克,研末,醋调后敷涌泉穴。 ( 4)小儿哮喘:吴茱萸 10 克,研末, 醋调后敷涌泉穴, 48 小时后取下。(5)鼻衄: 将大蒜捣成泥状,左侧流血敷右侧涌泉穴,右侧出血敷左侧 涌泉穴, 般 1 小时左右流血可止。 ( 6)肺结核咯血:大蒜 10 克,硫磺粉 6 克,肉桂粉 8 克,冰片 8 克,捣匀敷贴双 侧涌泉穴,隔日换药 1 次。 奇效的敷脐疗

正月十六“走百病”

正月十六“走百病” 正月十五上元节前后的闹元宵活动,不单单在一个“吃”!其内容还包括耍杂技、表 演武术、耍社火(踩高跷、跑旱船、舞狮、舞龙、扭秧歌)等;而正月十六夜的“走百病”、“走桥、摸钉”则更具特色了。明清两代老北京盛行妇女们“走桥、摸钉”的习俗。元宵节狂欢的正月十六晚间,妇女们罩上白绫衫,成群结队,手挽手,肩并肩地出游,头 前一人举香开道,其他妇女随后,谓之“走百病”。相率过桥,谓之“度厄”。据说,不 过桥不得长寿。过桥者,则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之患。而“摸钉”则是说妇女们去各城门 洞摸城门上的铜钉,谓此举“宜男”,亦即“生男孩”之意。“走百病”是通过游览散步 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多在妇女、老人、小孩或体弱多病者中间进行。此活动最初仅 限于妇女。旧时妇女多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因此身体劳累,体质较弱,容易生病,在每 年正月十六日这天夜里,以驱除病邪为主要目的,出门四处游走,意谓将家里病邪驱散。 天长日久,形成传统习俗。至今郊县乡村仍保留此习俗,“走百病”经过历代充实与发展,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也有白日游走的,有抱着孩子的妇女,有被搀扶着 的病人,也有拄拐杖的老人等,乡间的道路上、树林间、山岗上、河水旁到处是游走的人群,他们边走边看,有时还边走边唱,精神为之振奋,通过野外游览,饱览如画美景,呼 吸新鲜空气,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益处。 古都北京历史悠久,从元代以来即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多民族杂居之地,这 便使北京传统的民俗源远流长,格外丰富多彩。抛弃“走桥、摸钉”的封建迷信色彩, “走百病”不正蕴涵着“防病健身”、“养生保健”的深远意义吗?如今人们丰富多采的 春游活动,广泛开展的冬季长跑、形形色色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也正是“走百病”这一 传统风俗的延续和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 祝语:一心一意等着你,十分幸福拥有你,百分之百爱着你,千里迢迢难见你,十万火急发给你,百万人中找到你,千万不能失去你,真的好想你!

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

死在嘴上,懒在腿上!这个必须仔细看下去!写得非常好!对大家一定有收获! 1.在健康问题上,你自己比老天爷管用,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现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就是百病之根。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是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定要吃营养早餐。主食必须要有蔬菜加水果,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是补不回来的。 2.全世界最不好的习惯是抽烟,抽烟的人,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最后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 3.营养过剩一样中毒,营养过剩了一样中毒,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因为水就是人的生命.现在很多人不会喝水,渴了才喝。错了,一定有空就喝,不是渴了再喝。八杯茶行吗?茶不行,饮料、咖啡、啤酒都不能代替水。要喝茶也喝淡茶,不能喝浓茶。千万记住,水是人的生命。 4.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讲得很绝。人;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记住情绪是人们生气的指挥棒,至关重要。 5.走路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什么东西都是个度,吃饭是个度,睡觉是个度,锻炼也是个度。不锻炼不好,过度锻炼也会降低免疫功能。每天锻炼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锻炼内容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办法,走半个小时,光走路就行了,这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但是走也是有讲究的,年轻人要快走,逐步快走,快到什么程度,一分钟要达到130步。心跳要达到一分钟120次,才能达到锻炼心脏的目的。达到130步、120次心跳,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要有个逐步适应过程,你这样坚持半年,你的心肺功能可以大大提高!一个人一定要从年轻开始,保持你的标准体重。一旦胖了以后,你想把它降下来谈何容易,实际上不是不容易,关键在哪儿?控制嘴、多动腿,人就是“死在嘴上,懒在腿上”。 6.喝醉一次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世界提出六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烟,第二是酗酒。 7.家庭不和睦,人就会生病,有专家认为,人的疾病70%来自家庭,人们的癌症50%来自家庭,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也不要不吵架,不说话,半个月都不说话,那不得憋死啊。我还曾经看到过一个报导,说是离婚人士、丧偶人士寿命偏短,这个有科学依据。孤独比贫穷更可怕,夫妻恩爱的长寿,夫妻健在的长寿,孤独的就容易出问题,容易短寿,这是普遍规律。但怎么样让家庭和睦,这是一门学问。必须解决四个问题:第一要尊敬老人;第二要教育好子女;第三要处理好婆媳关系;第四,这条尤其重要,夫妻要恩爱,这是核心。夫妻怎么恩

中药外敷肚脐治鼻炎

中药外敷肚脐 药物敷脐: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1:天麻或天麻片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 小叶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自己一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又很有韧性,有点儿像摸橡皮块的感觉,用手去推还能推动,这就是小叶增生。 其实小叶增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大多数患上此症的女性朋友会在发病数月或一两年后自行缓解,无需治疗。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一直有着小叶增生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一件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女性还总担心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则可以帮助消除小叶增生的外治方法: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脐内。 友情提示: 配合逍遥丸,效果更好 2;胃气不足。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 入肚脐,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 12个小时。? ?3;肚脐敷药治疗鼻炎 ,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4 ;自汗,盗汗,遗尿-----用五倍子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可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5;失眠-----桑葚子煮汤。还可用归脾丸,贴在肚脐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6: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 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瓜果、当时觉得很舒服,但时间久了,肠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儿,往往都是随便吃点什么止泻药就了事,殊不知,大热天过食寒凉之物所导致的肠胃问题可不是这么简单解决就万事大吉了,不注意的话,往往就此埋下了病根。 ?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老中医: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养好病难侵

自古以来,吃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你吃了吗”四个字人人耳熟能详。这既是人们 相互之间实实在在的关切,也反映了吃与 大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联系。 俗语说病从口入,其实病也能从口治,因为吃的核心在于脾,脾虚,哪怕吃仙丹也没用,吃 什么都出问题。 脾好,那五谷杂粮就是最好的营养,可以弥补气血,生发阳气,就是治病最好的良药。 所以中医很早就有“脾胃虚,百病生,诸病从脾胃论治”的观点。生病的人胃口多半是不好的,补脾被看做是一切疾病调理的关键。 1、《黄帝内经》教你脾胃问题早发现 《黄帝内经》里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人体的消化吸收由脾胃共同完成。如果脾胃功能不 好那么营养物质就无法顺利地送达五 脏六腑和身体各处。身体得不到滋养必然会引起一些外在的病变。所以,脾胃健运与否只要 留心就能从身体上找到蛛丝马迹。

⊙面色暗淡、萎黄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皮肤得不到足够的滋润和营养就会变得暗淡、发黄。如果不能及时调理面色就会逐 渐萎黄人也会消瘦枯槁⊙口唇淡白、干燥 《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脾胃的问题会 表现在口唇上:脾胃功能正常的人 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泽;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常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起皮、裂口。 ⊙睡觉时流口水 脾主涎”“涎”即口水。气有固摄作用一个人脾气充足涎液才会传送正常并且老老实实待在口腔 里帮助人体进行吞咽和消化;如果脾 气虚弱固摄功能减弱涎液就会不受约束使人睡觉的时候流口水。 ⊙睡眠不好 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不和会使人睡眠质量下降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精神状态不佳 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气血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和身体得到足够的滋养人就会神 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如果脾胃运化失常大脑、脏腑等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就会出现 精神不振、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问题。 ⊙肥胖或消瘦 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胃经过初步消化然后精微营养物质被脾带走上输给肺肺通过血液将营养 带给五脏六腑。如果脾出现了问题健运 失常营养物质堆积在身体内就会形成肥胖。脾虚可导致肥胖反过来瘦人是不是脾胃就好呢?不一定。脾胃功能低下不能将食物转化成 身体所需的营养而是直接把它排出去了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支持人就会变得消瘦。 ⊙胃胀气、泛酸、打嗝、口臭 脾胃一升一降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脾胃感受湿热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就 容易引起胃胀气、泛酸、打嗝等不适浊气 顺着食道上行到口腔就会形成类似于食物腐熟的味道也就口臭。 现代医学认为泛酸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造成的如果不及时疗就会慢慢发展成胃炎、胃溃疡因 此若常出现胃泛酸要引起重视。⊙排尿困难、泄泻 肾主水脾主运化两者共同管理水液的代谢传输。脾气健运清升浊降就可以助肾化水使排尿通畅;如果脾气虚弱升降功能失调则容易导 致排尿不畅。脾气虚弱还可导致水谷不能正常运化使人大便稀薄大便中伴有不消化的食物残 渣有时还伴有肠鸣现象。脾气虚弱严重, 清阳陷的人可出现经常性泄泻甚至脱肛的现象。 ⊙便秘 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身体的津液如果脾阳不足脾胃运化能力减弱 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成功能性便 秘。另外胃火亢盛耗损津液也可导致大便燥结、排便困难。 ⊙胃痛 腹部受凉、过量食用寒凉食物、情绪大起大落、脾胃虚寒等都有可能导致胃痛这是胃受伤的 直接表现。

穴位贴敷中医治疗

穴位贴敷疗法 1、定义:是指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通过腧穴刺激疗法和药物外治法的共同作用,起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本项技术既可统治外症,也可内病外治,从针灸学角度看它属于灸法的延伸。该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典型代表,具有方便、效佳、价廉、不良反应小等特点。 2、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①穴位贴敷疗法具有方便、效佳、价廉、不良反应小等特点。适用于大部分患者。 ②但对于可引起皮肤发疱、溃疡的药物需注意。我科患者多为糖尿病患者,故应尽量选取药性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进行敷贴治疗,贴敷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若有不适立即停止适用。 ③孕妇禁用。 ④眼、口唇、会阴部、小儿脐部等部位禁用。 ⑤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敷料成分过敏者慎用。 ⑥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⑦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⑧敷药后尽量减少出汗、注意局部防水。 ⑨贴敷时间: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及身体状况而确定贴敷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童、病轻、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约4-8小时取下即可。每隔3天贴治1次。敷脐疗法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3-24小时,隔日1次。出现皮肤过敏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 3、适应症: 应用范围广泛,一般我科常见消渴病、眩晕、不寐、便秘、耳鸣、腰膝酸痛、感冒、咳嗽、喘证等患者均可应用。 4、取穴:根据疾病诊断,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证论治选取相应经络的腧穴或在病灶局部选择适当的阿是穴组方取穴贴敷,组方取穴宜少而精,一般不超过2-4穴,贴药范围勿大。

①消渴病: 取穴:肺俞、脾俞、肾俞、胰俞、三阴交。 ②眩晕: 取穴:肝俞、胆俞、丰隆、三阴交。 ③不寐: 取穴:心俞、肝俞、肾俞、神门。 ④感冒、 取穴:太阳、合谷、肺俞、大椎穴。 ⑤咳喘: 取穴:心俞、肺俞、膈俞、脾俞、肾俞。 5、基本操作方法 ①准备物品:治疗盘、药物、0.9%生理盐水棉球、药匙、无菌纱布、棉纸、胶布。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患者信息及医嘱。 ②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敷药部位,注意保暖。 ③0.9%生理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药迹,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④根据医嘱辨证辨病组方取穴: ⑤贴敷方法:将已制好的散剂、糊剂、泥剂或浸膏剂药物事先置于胶布粘面正中,然后对准腧穴进行粘贴。或直接将药物贴压于穴位然后外覆胶布粘贴亦可。巴布剂、膏药、硬膏剂、丸剂、饼剂、磁片可直接将巴布剂或硬膏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注意贴敷时间,4-8小时取下即可,老年、儿童、病轻、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每隔3天贴治1次。敷脐疗法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3-24小时,隔日1次。出现皮肤过敏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 ⑥敷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⑦清理物品,洗手、做好记录并签字。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养好脾胃宝宝不易生病

很多家长也许不知道,儿童保健最重要的是消化系统。孩子没胃口、偏食、便秘,可能是由脾胃虚寒、肠道功能受损引起的,只要养好脾胃,宝宝就不易生病。 小孩天生虚寒要养肠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许教授指出,很多健康问题其实都跟脾胃有关。要想孩子身体健康不生病,最重要的就是要养好脾胃,消化好。 小儿的五脏六腑处于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状态,家长不能将儿童作为成人的缩影来对待。 儿童一般都是虚寒之体,体内阳气不稳定,因此儿童保健应该以健脾补气为重,要注意胃肠功能的保养,切忌过饱、多食寒凉之物。 如果在孩子3岁之前,能够把胃肠保护好,以后孩子就能少病少痛。 育儿三弊:过饱、过暖、过服凉茶 孩子还不懂事,吃东西不会节制,或者有时候孩子不想吃,家长就哄着他逼着他吃,这些都容易造成孩子过饱,伤害肠胃。 我的经验是,孩子不想吃,家长不要去理,孩子太能吃家长就要控制。

“重衣温暖,如阴地之草木”,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的观点,意思是孩子穿衣过暖,是不利于生长发育的,就像阴地里照射不到阳光的树木一般。 现在有些家长自己穿件短袖,却给孩子穿两件衣服,怕孩子冻着。其实孩子也没那么脆弱,过度保护反而有害。 许多家长见孩子没胃口、便秘,就总以为孩子“热气”,经常给他喝凉茶,这种现象在广东地区尤为严重。 孩子本来就是虚寒体质,很少有“热气”的情况,没胃口、便秘多是因为肠胃功能不成熟。凉茶会损害脾胃,造成脾虚,令肠胃更加不好。 四招判断宝宝的消化功能 孩子消化好则百病不侵。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消化好不好呢? 1、睡眠:“胃不和而卧不安”,肠胃不舒服的时候,睡眠质量也不会好。如果发现小孩子晚上睡觉翻来覆去睡不香,就很可能是肠胃有问题、消化不良。 2、口气:判断宝宝消化状态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早上起床时闻一闻他的口气。如果口气闻起来有酸臭的气味,就证明消化状态不太好;如果口气清新,就证明消化状态还是不错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