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检查 线粒体

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检查 线粒体

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检查线粒体

串联质谱是一种高效分离和检测化合物的技术,它可以用于遗传代谢病的检查,特别是线粒体疾病。线粒体疾病是一类由线粒体DNA(mtDNA)变异引起的疾病,包括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线粒体肌病、线粒体脑肌病等。

在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检查中,通过血液样本提取DNA,然后使用串联质谱技术对mtDNA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可以检测到微量的mtDNA变异,从而帮助诊断线粒体疾病。

具体来说,串联质谱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使用特定的试剂提取血液中的DNA;然后,使用PCR扩增mtDNA片段;接着,将扩增后的mtDNA片段与特异性探针杂交;最后,通过质谱仪检测杂交后的信号,根据信号的强度和模式来判断是否存在mtDNA变异。

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检查为线粒体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

串联质谱的原理及应用

串联质谱的原理及应用 一、原理概述 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质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离子源将样品离子化,然后在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将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串联质谱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其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以及快速分析能力。 二、技术原理 串联质谱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第一级质谱仪选择性地分离出某种特定质量的离子,然后将其传递到第二级质谱仪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检测。第二级质谱仪通常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精细的分离能力,可以提供关于离子结构的更多信息。在串联质谱中,两个或多个质量分析器串联在一起,使得离子可以在不同的质量分析器之间进行多次分离和检测,从而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三、串联质谱的应用 串联质谱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新生儿代谢病筛查:串联质谱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代谢病筛查中,通过对新生儿血液或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能够早期发现并诊断出多种遗传代谢病,如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代谢病等。 2. 药物代谢研究:串联质谱技术在药物代谢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通过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可以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信息。

3. 生物标志物检测:串联质谱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生物体中的生物标志物,如肿瘤标志物、心血管疾病标志物等,对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蛋白质组学研究:串联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通过对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分析,可以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四、串联质谱在新生儿代谢病筛查中的实际操作 在新生儿代谢病筛查中,串联质谱技术通常被用来检测新生儿血液中的氨基酸、有机酸和酰基肉碱等代谢产物。通过对这些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可以早期发现并诊断出多种遗传代谢病,如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代谢病等。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采集新生儿的血液样本,通常是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采集足跟血。 2. 将血液样本进行预处理,提取出血清或血浆中的代谢产物。 3. 将提取出的代谢产物进行串联质谱分析,通常需要进行多次分离和检测,以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4. 对串联质谱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比对正常参考值范围,确定新生儿的代谢状况是否正常。 5.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五、总结 串联质谱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质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

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筛查上海部分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回顾性分析

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筛查上海部分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 回顾性分析 田国力;王燕敏;许洪平;周卓;郭静;姚静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可行性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发病率.方法用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检测2010年至2016年上海部分地区126 579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上11种氨基酸、游离肉碱和30种酰基肉碱,对新生儿进行氨基酸代谢异常、有机酸代谢异常和脂肪酸氧化代谢异常三大类疾病筛查.结果 126 579例新生儿中确诊遗传代谢病26例,包括氨基酸代谢异常13例、有机酸代谢异常7例和脂肪酸氧化代谢异常6例,总发病率为1∶4 869;另确诊2例母源性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和1例母源性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结论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可有效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和诊断,还可对无症状母亲作出诊断. 【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 【年(卷),期】2016(034)012 【总页数】4页(P909-912) 【关键词】串联质谱;非衍生化;新生儿筛查;遗传代谢病 【作者】田国力;王燕敏;许洪平;周卓;郭静;姚静 【作者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上海200040;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上海200040;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上海200040;上海市儿

童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上海200040;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上海200040;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上海20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串联质谱分析技术(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SMS)应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通过分析干血滤纸片上氨基酸谱和酰基肉碱谱,可同时检测氨基酸代谢异常、有机酸代谢异常和脂肪酸氧化障碍等,扩大了新生儿筛查的疾病谱,实现了一次检测多种疾病[1-2]。本新生儿筛查中心于2010年率先在国内引进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对上海部分地区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现对2010年12月至2016年9月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结果作一回顾性分析如下。 1.1 样本滤纸干血片。选取2010年12月至2016年9月出生于上海长宁区、普陀区、浦东新区等接产医院新生儿,在新生儿父母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用MSMS 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新生儿出生72 h后针刺足跟,采集微量血滴于Scheicher and Schuell 903滤纸上,室温下自然晾干,形成滤纸干血片标本,经专用冷链通道递送至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检测,共计筛查126 579例新生儿。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Quatto micro串联质谱仪、1525u高效液相仪、2777自动进样系统(美国Waters公司);iEMS孵育震荡仪(芬兰雷勃公司);流动相和萃取溶液试剂包(美国PerkinElmer公司),含甲醇、水和草酸;非衍生化串联质谱试剂盒(美国PerkinElmer公司),包含11种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标准品和 13种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标准品。氨基酸内标分别为2H4-丙氨酸(2H4-Alanine, 2H4-Ala)、2H4,13C-精氨酸(2H4,13C-Arginine,2H4,13C-Arg)、2H2-瓜氨酸(2H2-Citrulline,2H2-Cit)、15N,2-13C-甘氨酸(15N,2-13C-

串联质谱技术在儿童遗传性代谢病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串联质谱技术在儿童遗传性代谢病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儿童遗传性代谢病在筛查过程中应用串联质谱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门诊常规筛查的267例儿童进行分析,通过足跟采集血液,将其滴注在采血滤纸上,干血滤纸片与已经含有已知量的酰基肉碱、氨基酸同位素内标一起,通过甲醇萃取,鹽酸正丁醇衍生之后,通过串联质谱仪对血片中酰基肉碱谱及氨基酸谱浓度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所选的267例标本急性分析,4例标本检出为阳性,占1.4%,其中2例为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为希特林蛋白缺乏症,1例为异戊酸血症。结论:串联质谱技术能够对45种遗传性代谢病进行检测,包括有机酸代谢紊乱、氨基酸代谢紊乱以及脂肪酸代谢紊乱性疾病,对儿童开展遗传性代谢病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价值。 标签:串联质谱技术;儿童遗传性代谢病;筛查;应用价值 提升出生人口素质是现今预防医学中非常关注的问题。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的新生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激素水平、体内生化水平改变[1]。对儿童实施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能够在疾病出现之前,早期做出明确诊断,有利于疾病采取早期的治疗措施。随着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不断进步,能够用于筛查的技术手段逐渐增多。近些年,串联质谱技术逐渐的应用于临床,这让遗传代谢病的筛查效率得到了更多的检出概率,而且逐渐的扩展了筛查疾病的类型,实现了一种实验检查多种疾病的要求,明显提升了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门诊体检的患儿和家属解释后同意进行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的267例儿童进行分析,其中143例为男性,124例为女性;年龄7 d~5个月;临床怀疑患有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童的临床表现具体包括生长发育迟缓、智力落后、肌张力异常、精神行为异常、肝脾肿大、黄疸、抽搐、反复呕吐,还包括一些实验室症状,如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等。 1.2 方法 通过足跟采集血液,将其滴注在采血滤纸上,干血滤纸片与已经含有已知量的酰基肉碱、氨基酸同位素内标一起,通过甲醇萃取,盐酸正丁醇衍生之后,通过串联质谱仪对血片中酰基肉碱谱及氨基酸谱浓度进行分析。 串联质谱技术主要是将被测物质通过分子电离成为各种质荷比(m/z)不同的带电粒子,之后运用电磁学原理,依据其所形成的离子峰、谱图强度定量和坚定分析物[3]。串联质谱则是通过两个MS通过碰撞室(CID)串联形成的,通过多样品离子进行检测的特定质荷比实施定性分析,运用同位素内标实施定量分析,明显提升了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同时检测30多种疾病的指标无以

串联质谱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遗传性代谢病( 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IEM)是一类涉及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尿素循环、碳水化合物、类固醇等多种物质代谢的疾病。其种类繁多,是儿科临床的疑难杂症。虽然其单一病种患病率较低,但总体发病率较高,对人口素质、家庭乃至社会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其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的特异性检查。我国每年出生约2200万新生儿,仅高苯丙氨酸血症(包括苯丙酮尿症)这类疾病,每年就新增患儿1600~1800例。LC-MS/MS 技术的发展使得这类疾病在发病前进行干预成为可能。即在新生儿出生后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出现异常,而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时就早期明确诊断,并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对症治疗,以避免患儿的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损害,进而保障儿童正常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这就是新生儿疾病筛查(neonatal screening)。国际新生儿疾病筛查发展趋势逐步提高到以串联质谱(MS/MS)技术为中心的筛查,如欧美等国目前已经广泛采用LC-MS/MS法对新生儿遗传疾病筛查。串联质谱即两个质谱仪串联后一次进行二级质谱检测,利用超敏性、高特异性、高选择性和快速检验的串联质谱技术,能在2~3 min内对1个标本进行几十种代谢产物分析,通过对这些产物的分析,可以对40种左右遗传性代谢病(包括氨基酸代谢紊乱、有机酸代谢紊乱和脂肪酸代谢紊乱性疾病)进行筛查和诊断。2004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专门制订了“用串联质谱法分析新生儿氨基酸,游离肉毒碱和酰基肉碱筛选检测系统”的指导性文件。串联质谱技术不仅实现了“一项实验检测一种疾病”向“一项实验检测多种疾病”的转变,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同时使筛查过程中常见的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使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内容和质量上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串联质谱在临床遗传性代谢病高危患儿选择性筛查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检测了1000多例全国各地送检的遗传性代谢病高危标本,发现阳性标本达9% ~10%,在22700例新生儿中筛查出阳性病例6例。因此,串联质谱技术是目前开展新生儿筛查和临床遗传性代谢病高危患儿筛查诊断较好的方法和发展方向。目前,LC-MS/MS技术检测相对发生率比较高的一些新生儿代谢疾病如下:中链脂肪酸脱氢酶缺乏症、短链脂肪酸脱氢酶缺乏症、长链脂肪酸代谢异常、卡尼丁(肉碱)吸收障碍、卡尼丁结合酶缺乏、卡尼丁穿透障碍、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异戊酸血症、戊二酸血症、3-hydroxy-3-methylglutaric aciduria、中链槭糖尿症(MCAD)、短链槭糖尿症(SCAD)、长链槭糖尿症(LCAD)、超长链槭糖尿症(VLCAD)、瓜氨酸血症、酪氨酸代谢紊乱、高胱氨酸尿、高苯丙氨酸血症、精氨酸酶缺乏症、精氨琥铂酸尿症、高甲硫氨酸血症、苯丙酮尿症、Argininosuccinic acidemia、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Glutaric Acidemi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lyase De?ciency、?-Ketothiolase De?ciency、Multiple Carboxylase De?ciency等。检测方法与原理:方法一,衍生化法:通过把样品进行“一步法”衍生,可以减少干扰,提高灵敏度。取1~2个滤纸血点(直径3 mm的干血滤纸片,相当于3.2 μL全血),置于96孔过滤板中,每孔加入含氨基酸和酰基肉碱同位素内标的无水甲醇100 μL,室温放置20 min,以提取血片中的氨基酸和酰基肉碱,然后离心至另一个96孔板中,氮气保护下50℃吹干,加入60 μL正丁醇((含3 mol/L HCl),密封,65℃孵育15 min进行衍生化。氨基酸衍生反应:

新生儿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分析报告报告材料201604WK

(LC/MS 新生儿筛查) 新生儿串联质谱(LC/MS)遗传代谢病筛查 项目分析报告

某某************* 目录 1.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概述 (4) 2.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 (4) 3.国内外新生儿筛查现状 (5) 3.1 国内法规和技术规X (5) 3.2 中国新生儿出生缺陷现状 (7) 遗传性代谢缺陷筛查与诊断方法 (8) 筛查技术 (8) 诊断方法 (8) 串联质谱在新筛中的应用现状 (9) 3.4.1 国内现状 (9) 3.4.2 国外现状 (9) 4某某地区开展新生儿串联质谱的可行性分析 (10) 市场分析 (10) 4.1.1 新生儿串联质谱收费情况[12] (10)

某某(含江阴、宜兴)常住与出生人口变化 (10) 市场容量分析 (11) 竞争分析 (12) 4.2.1 试剂与仪器来源 (12) 4.2.2 新筛竞争对手 (12) 标本来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盈利计算 (12) 技术分析 (13) 4.4.1 靶标可靠性 (13) 4.4.2 技术成熟性 (13) 技术平台的专业性 (14) 法规风险 (14) 5产品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客户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筛查对象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收费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建议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调研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拟采取的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7.参考文献 (14)

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专家共识

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专家共识 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专家共识是一项涉及新生儿 疾病筛查的专业技术共识,旨在为新生儿筛查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指导和标准。以下是对该共识的详细精确描述: 1. 疾病筛查目标: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的主要目 标是尽早发现新生儿潜在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以便及时采 取治疗措施,避免或减轻疾病对婴儿的损害。 2. 筛查范围: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可覆盖多种常 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苯丙酮尿症、甲基丙 二酸血症、戊二酸血症等。具体筛查项目可根据地区、资 源和技术条件而有所不同。 3. 筛查方法: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主要通过检测 新生儿的血液样本中的代谢产物,利用质谱技术进行分析 和鉴定。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通量的特点,能够同时检测多种代谢产物,提高筛查效率和准确性。 4. 筛查流程: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的流程包括样 本采集、代谢产物分析、结果解读和报告。样本采集通常 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前几天进行,采集血液样本,然后送往 专业实验室进行代谢产物分析。分析结果由专业人员进行 解读,并生成筛查报告,及时通知医生和家长。 5. 筛查结果解读: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的结果解 读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家族史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 合分析。阳性结果需要进一步确认和诊断,以确定是否存

在遗传代谢性疾病。 6. 随访和治疗:对于确诊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及时进行治疗非常重要。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疾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制定,并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7. 质控和质量保证: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质控和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样本采集、运输、分析和结果解读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总之,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专家共识是一项重要的新生儿筛查技术,通过准确、可靠的方法,早期发现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以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

潍坊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结果分析

潍坊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结果分析 裴薇;鹿相花;田维兵;张兰香;张雪飞 【摘要】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的意义,初步了解潍坊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发病率及病种分布情况.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潍坊地区出生的77 974例活产新生儿,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并对初筛可疑阳性病例进行串联质谱、尿气相质谱检测和基因分析.结果共筛查新生儿77 974例,其中可疑阳性1 721例,确诊病例32例,总发病率1/2 437,包括甲基丙二酸血症12例、高苯丙氨酸血症10例、高脯氨酸血症3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3例,以及戊二酸血症Ⅰ型、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尿症、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缺乏症、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各1例.结论潍坊地区发病率偏高,可能是遗传代谢病的高发区.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利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早期发现及诊治,有效保障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年(卷),期】2018(010)005 【总页数】4页(P452-455) 【关键词】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新生儿筛查 【作者】裴薇;鹿相花;田维兵;张兰香;张雪飞 【作者单位】261011山东潍坊,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潍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 心;261011山东潍坊,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潍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61011山东潍坊,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潍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61011山东潍坊,潍坊市妇幼

保健院,潍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61011山东潍坊,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潍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8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简称新生儿筛查,是指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简便、敏感的检验方法,对一些危害儿童生命、导致儿童体格及智能发育障碍的遗传代谢病进行筛检,做出早期诊断,在患儿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给予及时治疗,避免患儿机体各器官受到不可逆损害的一项系统保健服务,是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1]。串联质谱分析技术的引入作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学科的 最新进步[2-3],使得“一次实验检测多种疾病”的全新筛查模式得以实现,使新 生儿疾病筛查在内容和质量上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4]。潍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 中心于2013年6月引入串联质谱技术对全市的新生儿进行筛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研究将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潍坊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筛查对象为2013年6月23日至2016年4月30日在潍坊市各定 点助产机构出生的活产新生儿,共77 974例。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递送新生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要求,新生儿出生72 h并充分哺乳(至少6次)后,采足跟血制成干滤纸血片,每 个血斑直径≥8 mm,将血片悬空平置,并常温下充分阴干,由各采血点统一递送 至潍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串联质谱的研究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串联质谱的研究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新筛中心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研究了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运用串联质谱技术的成效。方法:选取 了本机构的10049例新生儿,且均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通过串联质谱技术的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筛查的新生儿中,阳性病例35例(0.35%),其中包括氨基酸代谢疾病21例,脂肪酸氧化障碍14例,有1例患儿确诊为苯丙酮尿症。结论:在新生儿实施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时利用串联质谱技术,尽早筛查新生儿机体出现的问题,采取对症治疗处理,能够有效提高人口出生综合质量,因此,串联质谱技术在筛查新生 儿遗传代谢性疾病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串联质谱技术;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效果 引言: 遗传性代谢疾病又称为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IEM),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引起酶缺陷、细胞 膜功能异常或受体缺陷,从而导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造成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蓄积,或终 末代谢产物缺乏,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在新生儿出生时,采用串联质谱技术能 够提高筛查有效率[1]。针对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机构出生的新生儿采用串联质谱技术,针对新生儿采取氨基酸代谢疾病、脂肪酸代谢疾病及有机酸代谢疾病等遗传代谢疾病的 筛查,本研究观察串联质谱技术的实施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机构出生的新生儿采用串联质谱技术,针对新生儿采取氨 基酸代谢疾病、脂肪酸代谢疾病及有机酸代谢疾病等遗传代谢疾病的筛查,本研究观察串联 质谱技术的实施效果。期间共筛查10058例新生儿,男5624例、女4426例,新生儿均在出 生72h内充分哺乳6次以上,然后在足底近足跟的内侧采血,连续采集3个血斑,每个血斑 的直径要在8mm以上。采血后的血片要放在阴凉处晾干,避免阳光的照射,将合格的滤纸 片密封在2~6℃冰箱中保存。 1.2 方法 1.2.1选用的仪器和试剂 选用waters系列质谱仪串联质谱分析仪实施筛查,试剂选用Perkin Elmer生产的多种氨基酸、肉碱、琥珀酰丙酮试剂盒。根据说明书实施筛查操作。Perkin Elmer MSMS系统通过分析信号 强度与日常工作萃取液对应的标准品信号强度计算氨基酸、肉碱及酰基肉碱等浓度。 1.2.2阳性复查 以阳性新生儿实施原血片的检验,若检验结果为阳性则召回新生儿,重新进行血片的复查, 若复查的结果低于正常值,则可判别为阴性[2]。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筛查结果 筛查的这些新生儿中,筛查出阳性病例35例,占0.35%,其中包括氨基酸代谢疾病21例, 脂肪酸氧化障碍14例,有1例患儿确诊为苯丙酮尿症。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疾病主要包括氨 基酸类疾病、脂肪酸类疾病、有机酸类疾病。 2.2 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疾病情况 (1)氨基酸类疾病包括精氨酸血症、瓜氨酸血症Ⅰ型、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同型半胱氨 酸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苯丙酮尿症、6-丙酮酰四氢蝶呤 合成酶缺乏症、枫糖尿症、高脯氨酸血症、高钾硫氨酸血症。 (2)脂肪酸类疾病包括肉碱摄取缺陷症、Ⅱ型戊二酸血症、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型缺乏症、中联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短链酰基辅酶A 脱、氢酶缺乏症。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代谢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代谢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新生儿代谢疾病的筛查需求 新生儿代谢疾病的种类繁多,但是常见的代谢疾病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恶性贫血、嘧啶尿症、卡尼氏症等等。这些疾病往往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引起,并且多数是一种“隐性”疾病,即患者在病症出现之前没有明显的症状。要及时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 传统的新生儿代谢疾病筛查方法主要是采用血液检测,通常是通过检测血中的代谢产物或相关的酶活性水平来进行诊断。虽然这种方法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需要采集大量的血样、检测过程复杂、耗时长、成本高等等。这些因素都大大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而串联质谱技术则因其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较短的检测时间而备受关注,尤其在新生儿代谢疾病的筛查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串联质谱技术的原理及优势 串联质谱技术是一种高端的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成分。它与传统的质谱技术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其可以将多种质谱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对样品中多种成分的同时分析。简单来说,串联质谱技术通过分析样品分子在质谱仪中的离子化过程,通过质/电荷比的差异来实现对不同成分的区分,并进而进行定量和鉴别分析。 串联质谱技术具有多种优势,首先是其高通量性能。通过串联质谱技术,可以在一次分析中对多种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样品分析的效率。其次是其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串联质谱技术可以在非常低的浓度下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可以准确地对复杂混合物进行鉴别分析。串联质谱技术还具有较短的检测时间、低样品消耗量和高度自动化等优势。 近年来,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代谢疾病检测中的应用逐渐展开,并已在一些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串联质谱技术可以用于新生儿代谢疾病的早期筛查。通过对新生儿的血液或尿液等样品进行串联质谱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代谢产物的含量,从而及早发现疾病的存在。对于苯丙酮尿症而言,通过串联质谱技术可以在新生儿出生后的数天内进行有效的筛查,早期发现患者,便于及时干预。 串联质谱技术还可以用于新生儿代谢疾病的确诊。一旦通过传统方法发现了疑似患病的患儿,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检测,而串联质谱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神经系统遗传代谢病筛查流程诊疗指南

神经系统遗传代谢病筛查流程诊疗指南 神经系统遗传代谢病筛查流程诊疗指南 【概述】 遗传代谢病(inheritedmetabolic disorders, IMD),也称先天性代谢异常( 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糖、脂肪、激素等多种代谢缺陷,系由于遗传性代谢途径缺陷,引起异常代谢物的蓄积或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缺乏,进而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遗传代谢病大多表现为多系统损害,以神经系统受累为主。可于胎儿到成人各个时期起病,大多数患者于儿童时期起病。筛查可遵循以下流程:【适应证】 1、神经系统损害: (1)精神运动发育落后或倒退; (2)惊厥:如肌阵挛发作、痉挛发作等; (3)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4)复发性脑病症状:如反复发生的脑炎样症状,复发性共济失调等; (5)锥体外系症状:如肌张力异常、震颤等; (6)神经影像学异常:如对称性基底节(尤苍白球)、内囊、脑干损害,进行性脑萎缩等; (7)脊髓或周围神经症状; (8)其它症状:眼球震颤、脑干症状等。 2、代谢紊乱:以酸碱平衡紊乱、低血糖、高血氨、高乳酸最为常见; 3、器官肿大、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和/或肝脏肿大、心肌酶异常; 4、皮肤、粘膜、毛发改变:皮肤白/黑、色素沉着,顽固性湿疹,毛发黄、毛发卷曲、易断裂,无毛发,粘膜糜烂等 5、特殊气味:鼠尿味或霉臭味(苯丙酮尿症)、枫糖浆味(枫糖尿症)、汗脚气味(异戊酸血症)、酸败黄油味(Ⅰ型酪氨酸血症)、猫尿味

(多种羧化酶缺乏症)等; 6、容貌及五官畸形:容貌丑陋,骨骼畸形,视、听力障碍,白内障、晶体脱垂等; 7、家族史中存在下列情况,也应高度怀疑IMD: (1)父母近亲婚配; (2)同胞有不明原因的脑病、败血症、婴儿猝死综合征等病 史; (3)有家族性疾病,如进行性神经病变或不明原因的营养障 碍等; (4)母亲有多次自然流产史; (5)母亲孕期剧吐、肝功能异常 【筛查常规】 应基于临床诊断-生化诊断-酶学诊断-基因诊断的原则, 对于临床可疑患者,应及时进行有关检测,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一般检查: (1)尿常规: (2)血常规: (3)电解质: (4)肝肾功: (5)心肌酶谱: 2.一般代谢检查: (1)血糖 (2)血氨、乳酸 (3)血气分析 (4)血丙酮酸、β-羟丁酸(我院暂未开展) 3.特殊生化分析 (1)血氨基酸分析(串联质谱分析):筛查、诊断氨基酸代谢病(我院分子中心可行); (2)血脂酰肉碱谱分析(串联质谱分析):筛查、诊断肉碱缺乏症及

应用串联质谱筛查法诊断遗传代谢病8例分析

应用串联质谱筛查法诊断遗传代谢病8例分析 王福顺;赵立明;王红芳;张立荣 【摘要】@@ 遗传代谢病也称先天性代谢异常,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糖、脂肪、激素等多种代谢缺陷,系由于遗传性代谢途径缺陷,导致异常代谢物蓄积或生理必需 物质的缺乏,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1].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导致许多患儿不明原因死亡或漏诊误诊.近年来,随着新生儿筛查工作不断完善,特别是串联质谱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使遗传代谢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成为可能. 【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1(032)010 【总页数】2页(P1224-1225)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串联质谱法;诊断 【作者】王福顺;赵立明;王红芳;张立荣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西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北,迁西,064300;河北省迁西县人民医 院儿科,河北,迁西,064300;河北省迁西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北,迁西,064300;河北省迁西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北,迁西,06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 遗传代谢病也称先天性代谢异常,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糖、脂肪、激素等多种代谢缺陷,系由于遗传性代谢途径缺陷,导致异常代谢物蓄积或生理必需物质的缺乏,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1]。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导致许多患儿不

明原因死亡或漏诊误诊。近年来,随着新生儿筛查工作不断完善,特别是串联质谱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使遗传代谢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成为可能。我县地处冀东北部山区,长期处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状态,人口流动性差,近亲、区域内小范围婚姻繁衍后代现象较为严重,使得遗传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高于平原地区。本文拟通过近年来在我院就诊过的遗传代谢病8例阳性患者进行总结,以期为基层 儿科医生在遗传代谢病诊治方面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今在我院就诊并诊断为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8例,男性6例,女性2例。首次诊断时间最早为生后5d,最迟3岁。 1.2 方法 1.2.1 一般实验室检测:对我院就诊的所有高危患儿进行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血氨、血气分析及心肌酶检查;部分病例做腹部彩超及头颅影像学检查,以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 1.2.2 血串联质谱和尿气相质谱检测:血标本采集用干血滤片法,空腹手指或静脉 抽血,滴于专用血滤纸片上,晾干后送检。尿采集用晨尿滴于专用血滤纸片上,晾干后送检。 2.1 诊断结果: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5例,其中有3例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先天性肉碱缺乏1例;线粒体脑肌病1例;糖代谢障碍1例。 2.2 资料分析 2.2.1 神经系统损害: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3例。表现为反复无热惊厥,生长发育迟缓,吸吮力差,智力低下、脑瘫等。 例1,男性,孕3产3,足月剖宫产,生后有轻度窒息史,自生后患儿反应差,喂养困难,后逐渐发现肌张力低下,且于生后2月反复无热抽搐,于门诊查头部CT 未见异常,血钙、血糖、血乳酸均正常,因本院条件限制未行动态脑电图检查,考虑“脑瘫”。家属因经济原因未进一步诊治,后患儿抽搐频繁,4个月后再次就诊,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家长宣教手册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家长宣教手册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实施专项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残疾,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广州市新生儿筛查中心负责广州市出生新生儿的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断、治疗及随访。 一、筛查病种 1、免费新筛三项: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G6PDD)。2016.3.1广州市注册医疗服务机构出生新生儿免费筛查。 2、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指21-羟化酶缺乏症筛查,典型患者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脱水、电解质紊乱,女性外生殖器发育异常,男性性早熟。发病率约1/15000。 3.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MS/MS筛查):采用串联质谱(MS/MS)技术进行氨基酸、酰基肉碱谱分析,可同时筛查30余种遗传代谢病,包括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尿代谢病及脂肪酸氧化障碍等。上海100万新生儿筛查资料显示,确诊率为1/3653。 二、如何筛查? 遗传代谢病筛查于生后3-7天(至少48小时),充分喂养后采集足跟血,制备干血斑,由助产机构通过快递业务送至广州市新生儿筛查中心检测,筛查中心负责阳性召回及诊断。 三、常见新生儿筛查疾病简介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先天性甲低,是由于甲状腺发育异常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导致甲状腺素生成减少,引起患儿生长迟缓、智能发育迟滞的常见内分泌疾病。发病率约为1∶2000,多数为散发,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干血斑中促甲状腺素(TSH)≥ 9mIU/L 为筛查阳性,需召回进行甲状腺功能评估,确诊后立即补充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2. 苯丙酮尿症(PKU):因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导致苯丙氨

最新:线粒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最新:线粒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 线粒体病是由于线粒体DNA和(或)核DNA变异导致线粒体结构或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组儿童时期较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线粒体病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强,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任何器官,表现为任何症状,可以任何遗传方式遗传,诊断需综合分析。多数线粒体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多学科管理、对症治疗为主,部分线粒体病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一些小分子药物、基因治疗正在快速研发中。 线粒体病(mitochondrial diseases,MD)是由于线粒体DNA和(或)核DNA变异导致线粒体结构或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组儿童时期较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5 000 活产儿。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和系统,表现为单一器官受累、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受累,以脑、肌肉、心脏、肝脏等高耗能的器官受累为主,可表现为任何症状。遗传方式多样,包括线粒体母系遗传、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X连锁遗传以及散发。大多数线粒体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多学科管理为主。不同线粒体病预后不同,多数线粒体病预后不良,是儿童时期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 一、线粒体病的临床表现 线粒体病可以各种方式起病,急性、亚急性或隐匿起病,多为进行性加重

或阵发性加重,也有呈波动性、自然恢复(很少恢复至基线水平)或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累及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时应高度怀疑本病。线粒体病按受累器官可分为线粒体脑病、线粒体脑肌病、线粒体肌病、线粒体周围神经病、线粒体胃肠型脑肌病、线粒体心肌病、线粒体肝病、线粒体肾病、线粒体眼病、线粒体糖尿病和线粒体耳聋等,各型之间可有重叠。 1. 神经系统表现:线粒体病常累及神经系统,可出现任何一种或多种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发育迟缓、发育倒退、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减退、卒中样发作、偏头痛、偏瘫、癫痫发作、癫痫持续状态、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肌阵挛、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精神或情绪障碍等;其他还包括上睑下垂、眼外肌麻痹、眼震、视神经萎缩、肌痛、肌无力、运动不耐受、肌红蛋白尿、周围神经病变、感音性神经性耳聋等。 2. 神经系统以外的表现:多系统受累是线粒体病特点之一,包括(1)内分泌: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多毛、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激素缺乏等;(2)消化:反复或周期性呕吐、腹痛、腹泻、便秘、假性肠梗阻、胰腺炎等;(3)心血管:主要表现为心肌病(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4)肾脏:肾小管酸中毒、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综合征等;(5)其他:如皮损、骨骼畸形、贫血等。 二、线粒体病的辅助检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