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1/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

文件目录:

一、目的 (2)

二、范围 (2)

三、责任 (2)

四、程序 (2)

五、附件 (10)

六、相关文件及记录 (13)

七、附录 (14)

八、变更原因及记载 (14)

分发清单:

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实验室、生产部、工艺技术部、设备部、各生产车间

受控状态:■是□否

起草人审核人审核人审核人审核人审核人批准人

部门验证管理

生产部

负责人

质量控制

实验室

设备部

负责人

工艺技术

部负责人

质量部

副部长

质量负责

姓名签名日期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2/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

一、目的

1、有序有效的开展确认与验证工作

2、规范验证活动的实施

3、指导验证文件的编写

4、规范验证活动中各部门的职责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确认与验证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和执行。

三、责任

验证委员会负责公司验证工作的总体策划与协调,为验证提供足够的资

源,审批验证方案和报告,发放验证证书

验证小组负责起草相关验证方案,实施验证活动,完成验证报告

四、程序

1、定义:

1.1确认:有文件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1.2验证:有文件证明任何操作规程、生产工艺或系统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系列活动。

1.3验证方案:一个阐述如何进行验证并确定验证合格标准的书面计划,包括验证项目、

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目的、范围、职责、验证合格标准、实施过程、取样计划、偏差和处理以及再验证周期和相关附件。

1.4验证报告:对验证方案及完成验证试验的结果、漏项及发生的偏差等进行回顾、审

核并作出评估的文件。包括起草、审核、批准、目的、范围、职责、实施情况、各项目验证数据结果、数据分析、偏差分析处理、结论、建议与评价以及再验证周期和各相关记录、附表等。

2、验证类型: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3/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2.1公用系统验证(含厂房设施、净化空调、压缩空气和工艺用水等系统)

2.2设备验证(主要包括与药品生产质量相关的设备)

2.3分析方法验证(各类分析方法和检验仪器确认等)

2.4生产工艺验证(新的工艺及其变更、主要原辅材料的变更)

2.5清洁验证(各类直接与药品生产质量相关的设备,容器等的清洁)

3、验证分类以及适用条件:

3.1前验证:系指一项工艺、一个过程、一个系统、一台设备或一种物料在正式投入使

用前,按照设定的验证方案所进行的验证。主要适用于新产品的投产,新厂房与设施、新系统的投入使用,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的引用,新质量标准、新检验方法的使用。

3.2 同步验证:指生产中在某项工艺运行的同时所进行的验证,并从工艺实际运行过程

中获取数据,以证明某项工艺达到预定要求的活动。在对所验证的产品或工艺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与把握,并已设计了完善的取样计划,对生产工艺条件能充分地监控,检验方法经过验证的情况下,可采用同步验证的方式。主要适用于非无菌工艺的验证。

3.3 回顾性验证:指以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旨在证实正式生产工艺适用性的验

证。当某一生产工艺有较长的稳定生产历史,通过监控已积累了充分的历史数据时,可采用回顾性验证的方式,通过对丰富的历史数据的回顾分析找出工艺控制处于受控状态,达到设定标准的文件依据。回顾性验证的必要条件是至少连续生产的20批数据,且批数越多越好,不足20批次时,应有充分理由说明对已有的历史数据的回顾分析,可以看出控制状况的全貌。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检验记录和现场监控记录应符合GMP的要求,记录完整,可以用数值表示,并可用于统计分析。

确保工艺条件、检验方法、质量标准均没有变更,有关工艺变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主要适用于生产工艺验证,质量控制系统验证,设备、设施、系统运行状态的验证,消毒剂有效性的验证。

3.4 再验证:系指一项工艺、一个过程、一个系统、一台设备或一种物料经过验证并在

使用一个阶段以后进行的,旨在证实“已验证状态”没有发生飘移而进行的验证。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4/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再验证适用于厂房,设备,工艺,产品,清洁方法,水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的再验证。包括:强制性验证/再校验,改变性再验证和定期再验证。

4、验证职能机构组成:

4.1验证委员会

公司设验证委员会,由质量负责人任验证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生产部部长、质量部部长、工艺技术部部长、质量控制实验室主管、设备部部长、物料部部长等与药品生产相关的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验证的总体策划与协调、验证计划、验证方案及验证报告的审核、批准,并为验证提供足够的资源,发放验证证书。

4.2验证小组

4.2.1按具体的验证项目成立验证小组,各个验证小组设组长一名,验证小组的成员来自

与验证相关的部门人员,不同的验证小组负责不同的验证项目。

4.2.2.验证小组负责承担具体验证项目的实施工作,包括验证方案的起草、验证的实施、

对验证中所出现的偏差进行调查、验证报告的编写等工作。

4.2.3验证小组组长负责起草或指定人员起草验证方案,全面负责验证项目的实施工作,

协调解决验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成验证报告。

5、验证文件:

5.1验证总计划

5.1.1验证总计划(验证规划)是指导企业验证的纲领性文件,直接决定企业质量管理的

总体水平。现行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企业制定验证总计划的依据,也是制定验证总计划的最低标准,应结合公司的特点,参照先进地区发达国家的GMP,制定本公司的验证总计划。

5.1.2 每年年底由验证管理员负责起草第二年的企业验证总计划,交由验证委员会审批

后,并由验证管理员按验证总计划组织协调验证活动的具体实施。

5.1.3验证总计划的内容

5.1.3.1计划的起草与审核批准

5.1.3.2简介对本企业的概述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5/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5.1.3.3验证的合格标准即GMP和其他药监法规的要求,以及企业产品及工艺特殊要

5.1.3.4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验证组织机构部门和人员及其职责

5.1.3.5验证的原则要求对IQ、OQ、PQ等一般验证活动的概述,验证文件的管理、偏

差及漏项的处理原则等

5.1.3.6验证范围结合图文对企业的各个需验证的系统及相关验证项目作出的原则性

说明

5.1.3.7相关文件列出验证活动所涉及的相关管理及操作规程等

5.1.3.8验证进度计划

5.2验证计划

5.2.1验证计划是公司关于各个系统验证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各项目验证工作应在规

定的时间内完成。

5.2.2公司的验证总计划是制定验证计划的依据,首次和再次验证都必须根据验证总计划

的要求进行,公司验证组按照质量控制实验室,原料车间,冻干车间和固体车间分别编制验证计划。其具体文件2106·0001-00《验证计划》。

5.2.3验证计划的内容

5.2.3.1计划的起草与批准

5.2.3.2验证项目

5.2.3.3验证方案报告起草部门

5.2.3.4验证范围

5.2.3.5验证进度计划

5.3验证方案

5.3.1验证方案是实施验证的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重要的技术标准,实施验证活动之

前,必须制定好相应的验证方案,并且通过验证委员会的审批。

5.3.2验证工作必须严格按既定的、批准的验证方案进行,如出现需要修订的情况时,必

须经过审批后方可实施。其具体文件2106·0002-00《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书》。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6/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5.3.3对于验证活动后一步骤要建立在前一阶段确认与验证得基础上的情况,必须在验证

方案中说明,并且严格执行。

5.3.4验证方案的内容应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5.3.4.1验证方案的起草和审批

5.3.4.2简介

5.3.4.3验证目的

5.3.4.4验证范围和实施时间

5.3.4.5验证小组及职责

5.3.4.6验证项目

5.3.4.7验证实施步骤和方法

5.3.4.8验证合格标准

5.3.4.9漏项与偏差表

5.3.4.10附录

5.3.4.11规定再验证时间

5.4 验证原始记录

5.4.1验证按预先制订并批准的方案实施,验证的记录应及时、清晰并有适当的说明。

5.4.2验证过程未预计的问题、偏差,漏项,均应作为原始记录在记录中详细说明。原始

记录中还应包括设备的自动记录,在实施验证的人员在记录上做必要说明和签名与日期后作为原始记录。

5.4.3所有原始记录附在验证报告后中。

5.5 验证报告

5.5.1某一系统所有验证活动完成后,应同时完成相应的验证报告,并进行总结

5.5.2验证报告的内容应至少包括:

5.5.2.1验证报告的起草与审批

5.5.2.2验证目的

5.5.2.3验证范围

5.5.2.4人员和职责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7/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5.5.2.5系统简述

5.5.2.6验证合格标准

5.5.2.7验证实施情况

5.5.2.8验证实施结果

5.5.2.9验证中的偏差及分析处理措施

5.5.2.10验证的结论和再验证时间

5.6验证总结报告

5.6.1在整个年度验证计划全部结束后,由验证管理员统计年度验证实施情况,其具体文

件2206·0001-00《验证台账》。企业质量负责人应对年度验证进行总结,对各验证结果作出评价,说明验证完成的情况、主要偏差、所采取的措施及综合评估意见。

5.6.2验证总结报告的内容

5.6.2.1简介

5.6.2.2年度验证计划实施情况

5.6.2.3年度验证计划实施结果

5.6.2.4各验证报告要点

5.6.2.5评价与建议

5.7验证证书

5.7.1验证报告经验证委员会批准后,由质量负责人签发验证证书。

5.7.2验证证书的内容

5.7.2.1验证项目名称

5.7.2.2验证方案编号

5.7.2.3验证报告编号

5.7.2.4结论--已按验证方案完成该项目的验证工作,各项验证结果符合预期标准要求,

经验证委员会审核,批准投入使用。

5.7.2.5有效期

5.7.2.6签发人及日期

5.7.2.7备注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8/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6、验证的组织与实施:

6.1提出验证工作计划

6.1.1质量部负责公司日常的验证管理工作,首次验证前必须由质量部根据验证总计划的

要求,以确定待验证的对象(验证项目)、验证范围、时间进度及验证小组编制验证计划,报验证委员会审核批准。

6.1.2首次项目验证结束后,以后进行的再验证项目,质量部应每年年末前根据验证总计

划中的定期再验证要求,编制第二年验证计划,提交验证委员会审核批准。

6.1.3验证计划是公司对全年验证工作的总体安排,获批准后,由质量部分发到相关验证

小组,无特殊原因,验证小组应在验证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验证工作。如有特殊原因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验证工作,需重新制定验证计划报验证委员会审批后再进行。

6.2验证小组组成

6.2.1要根据验证工作的要求,公司将验证分为公用系统、设备、工艺、清洁、分析方法

五个类型。其中设备部负责公用系统和设备验证(设备验证组),生产部负责工艺和清洁验证(生产验证组),质量部负责分析方法的验证(检验验证组)。

6.2.2验证小组组长确定验证小组成员,成员由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

成,兼职专业的互补性。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验证方案并组织实施。

6.3验证方案的设计

6.3.1根据公司的验证计划,由验证组提出组织验证工作。

6.3.2相关验证方案在计划实施验证活动一周前完成并交由相关人员审核。

6.3.3验证方案中,验证内容项下各验证试验项目应设计拟好记录的测试项目、合格标准、

测试空白记录。

6.3.4对于有“前后”逻辑关系的验证,在验证方案中,应设计“前阶段”验证结果的分

析合格,否则不得进入下一阶段的验证工作。

6.4审批验证方案

6.4.1方案由验证活动相关参与部门人员进行审核,最后由质量负责人批准。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9/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6.4.2审核应对验证方案中的验证项目、验证标准、验证仪器,取样和检验方法,验证

的可行性进行重点审核。并对验证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6.4.3验证方案审核合格并签名批准后,转到验证小组,对方案进行培训后实施。

6.5培训验证方案

6.5.1验证方案批准后,验证小组应安排组织所涉及人员培训本验证方案及相关文件。

6.5.2与验证相关的设备、工艺、检验等操作SOP的培训工作,由验证小组成员实施。

6.6实施验证方案

6.6.1验证方案审核及相关培训完成后,验证小组应按方案中预定的时间要求组织实施。

6.6.2验证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应及时、清晰、完整、真实,并有操作人签名。

6.7编写验证报告

6.7.1某一设备、系统、工艺、方法验证结束后,验证小组组长应及时汇总各验证试验结

果(包括数据、图表、记录等),同时负责完成相应的验证报告。

6.7.2验证报告依据规范对验证实施情况详细叙述;对验证实施过程中出现地偏差、漏

项及处理措施等给予客观分析和评价,并用严谨、科学的试验数据,支持验证结论,证明验证确实达到预期结果。

6.8审批验证报告

6.8.1验证报告由验证委员会组织委员会会审,通过后,由验证委员会签批。

6.8.2必须严格按照验证方案的内容对验证报告加以核对与审查,主要应核对验证是否

按规定方法与步骤进行;验证过程对原方案有无修改;如有修改是否按规定程序批准,验证结果是否符合原定合格标准;如有偏差或因故无法进行的试验,是否进行分析,并有合理的解释并经批准等。

6.9签发验证证书

验证结果批准后,由验证委员会主任发放验证证书,批准已验证的设备、系统、工艺或检验方法等依此可交付正常使用。

6.10编写验证总结报告

6.10.1在整个年度项目验证或整个工程项目验证全部结束后,企业质量负责人应对整个

项目验证进行总结,说明验证完成的情况,主要偏差、措施及综合评估意见。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10/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6.10.2验证总结报告应提交验证委员会审核和讨论,找出验证及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

足,影响验证的因素,为加强验证管理工作和计划下年度验证工作作出规划。

7、验证文件管理

7.1验证文件组成验证文件是验证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同时也是验证实施的证据。它

包括:验证总计划、验证计划、验证方案、验证报告(附验证记录)、验证台账、验证方案和修改及申请书、验证总结报告和验证证书。

7.2验证文件管理验证工作完成后,由验证管理人员汇总该验证项目的验证文件,主

要包括验证方案、报告、记录和验证证书等,将所有验证文件的原件装订成册交企业文件管理员。

7.3验证文件归档验证文件的原件由文件管理员负责归档,有关文件的复印件,相关

部门如有需要可按文件管理规程由文件管理员复制、分发。

五、附件

附件1:验证方案文件格式

首页:页眉

log 标准文件·操作标准编码1306·**** 验证项目名称

版本号**

页数*/*

执行日期年月日

文件目录:

一、目的………………………………………………………………………………………...*

二、范围……………………………………………………………………………………...…*

三、责任……………………………………………………………………………………..…*

四、程序…………………………………………………………………………………..……*

五、附件……………………………………………………………………………..…………*

六、相关文件及记录…………………………………………………………………..………*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11/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

七、附录………………………………………………………………………………...………*

八、变更原因及记载……………………………………………………………………..……* 分发清单:*****验证小组

受控状态:■是□否

起草人起草人审核人审核人批准人部门

姓名

签名

日期

续页:

log 标准文件·操作标准编码1306·**** ********

版本号**

页数*/*

执行日期年月日

…………说明: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12/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

1、目的若多项,可按1.1,1.2,1.3分别列出

2、范围包括该方案适应的范围和验证时间

3、责任应具体到每一位验证小组成员的职责,并需特别提出小组组长

4、程序中分项列出:验证对应系统简介,验证实施步骤和标准,偏差处理,再验证周

期和其他相关项目。

5、其余项目编写参照1207·0001-00《文件编写管理规程》

6、方案的起草人可以为多人起草

附件2 :验证报告文件格式

页眉:

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记录文件·凭证记录2306·****-**页码/总页数首页:文件目录

一、目的…………………………………………………………………………………..……*

二、范围……………………………………………………………………………..…………*

三、责任………………………………………………………………………...………………*

四、程序………………………………………………………………………………...………*

1、系统简述………………………………………………………………………….…………*

2、各项验证情况………………………………………………………………………….……*

3、验证中偏差的分析和处理…………………………………………………………….……*

4、验证结论…………………………………………………………………….………………*

5、再验证周期………………………………………………………………………….………*

五、附件…………………………………………………………………………...……………*

六、相关文件及记录……………………………………………………………………..……*

七、附录……………………………………………………………………………………...…*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13/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续页:

验证报告

项目

起草人起草人审核人审核人批准人部门

姓名

签名

日期

一、目的(除验证方案中对应的目的,外加一条对***验证活动的总结)

二、范围(验证针对的系统和验证实施的实际时间)

…………

…………

六、相关文件及记录

序号文件与记录名称及编号

1 文件编写管理规程1207·0001

2 分析方法确认与验证规程1206·0002

3 工艺验证规程1206·0003

4 清洁验证规程1206·0004

5 设备确认与验证规程1206·0005

6 公用系统确认与验证规程1206·0006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14/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七、附录

序号文件与记录名称及编号

1 验证计划2106·0001

2 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书2106·0002

3 验证台账2206·0001

4 验证证书2306·0001

八、变更原因及记载

原文件编号及版本号文件名称变更原因、依据及详细变更内容

1206·008-00 确认与验证管

理规程

1、因公司文件升级,以及公司标志更换

2、文件版面以及文件编写方式进行了修改

3、对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的格式进行修改

4、删除验证类型计算机系统的确认与验证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 1.目的:规范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确保其运行稳定、准确、真实、可靠,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时,不会对产品的质量、过程控制和其质量保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不增加总体风险。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 3.责任者:计算机管理员、操作员、技术员及其他使用计算机化系统的人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4. 内容: 4.1定义 4.1.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外围设备组成的,可执行某一功能或一组功能的体系。 4.1.2计算机化系统:指受控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人机接口的组合体系。 4.2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原则 4.2.1 风险管理应当贯穿计算机化系统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应当考虑患者安全、数据完整性和产品质量。作为质量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应当根据书面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和数据完整性控制的程度。 4.2.2针对计算机化系统供应商的管理制定操作规程。供应商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如安装、配置、集成、验证、维护、数据处理等),应当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并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开展供应商质量体系审计。 4.3 计算机化系统分类与验证管理:其他验证活动如本规程未规定的,可依据公司《验证管理规程》的规定执行。 4.3.1 一类基础软件:即底层软件(ie,操作系统、编程软件)及用于管理运行环境的软件 4.3.1.1 典型例子:操作系统(DOS/UNIX/Windows/Linux)、数据库软件、电子表格、网络监控工具、中间软件、编程语言、统计软件等。 4.3.1.2 验证管理:记录软件版本、检查版本的正确性,按批准的程序安装 4.3.2 二类固件类(已取消) 4.3.3 三类不可配置软件:即可以输入并储存运行时间和参数。但是软件不可以通过配置来适合业务流程。 4.3.3.1 典型例子:以固件为基础的应用系统、标准的商用软件、在市场货架销售的商用仪器软件。如Ph计、天平、人机界面、化学工作站等。 4.3.3.2 验证管理:URS;基于风险的供应商评估,记录软件版本确认版本的正确性,按批准的程序安装;基于URS经行风险测试(对于简单系统,可通过校验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目的:规范公司设备验证程序,加强设备验证管理,在设备设施方面为药品生产和检验提供可靠保证。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设施验证全过程。 职责:工程部,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 内容: 1、设备设施验证的目的:对已购买的设备进行质量和性能评估,证实设备确实 能达到设计的功能要求,完全适应生产工艺过程要求,从而在设备方面确保生产产品的质量。 2、设备设施验证的过程:新购买的设备一般分四个阶段即预确认、安装确认、 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 2.1设备设施的预确认:主要通过工艺要求、生产车间整体规化等因素考虑合适 的供应厂商,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一般说来应尽可能优先选用国家药监局、中国制药装备协会等权威机构认可生产企业生产的设计先进,生产效率高,符合GMP要求的设备。 2.2设备设施的安装确认:对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安装检查验收,仪器仪表校正、图 纸资料收集、技术文件初稿制定情况检查等工作。 2.2.1开箱检查主要是对供应商提供的设备设施的规格型号、外观情况、标称的设计 性能指标、技术资料、包装运输情况等进行检查,确定是否满足订购合同要求。 2.2.2安装确认主要根据国家相关行业要求检查是否为设备提供可靠的电、压缩空气 等动力源;燃气、助燃气体、工艺用水、药液及其它工作介质输送连接、基础等。 2.2.3仪器仪表是设备的“眼睛”,用于生产、检验设备的仪器仪表是否准确无误是 生产合格产品和得出正确检验结果的保证。一般对全公司仪器仪表应根据国家关于计量有关的规定及GMP要求规范管理。在设备验证中检查设备仪器仪表校正情况是确定设备运行参数的前提。 2.2.4文件资料检查是按GMP及设备档案管理要求收集整理齐全设备资料,制定设备 包括操作规程、清洁规程、完好标准等在内的技术资料草稿,初步建立健全单

确认与验证管理系统规程

××××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文件编号MS0700101 共7页 制定人制定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质管部颁发日期年月日执行部门验证领导小组、生技部、车间、质管部生效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验证领导小组、生技部、各车间、办公室 一、目的:建立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使公司的确认与验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确认与验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确认与验证活动。 三、责任者:验证领导小组组长、验证领导小组成员、生技部经理、质管部经理、各部门及车间。 四、正文 1、定义 1.1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1.2验证: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本文所涉及的“验证”包括确认、验证。 1.3安装确认:为确认安装或改造后的设施、系统和设备符合已批准的设计及制造商 1.4关键质量属性:指某种物理、化学、生物学或微生物学的性质,应当有适当限度、 1.5工艺验证:为证明工艺在设定参数范围内能有效稳定地运行并生产出符合预定质 1.6 模拟产品:与被验证产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非常相似的物质材料。在很多情况 1.7清洁验证:有文件和记录证明所批准的清洁规程能有效清洁设备,使之符合药品 1.8设计确认:为确认设施、系统和设备的设计方案符合期望目标所作的各种查证及 1.9同步验证:在商业化生产过程中进行的验证,验证批次产品的质量符合验证方案中所有规定的要求,但未完成该产品所有工艺和质量的评价即放行上市。

新版GMP验证施管理规程完整

目的:建立组织机构,规定各部门在验证中的职责;描述验证文件体系,确保验证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符合GMP要求。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GMP相关的验证活动:洁净厂房、公用系统、设备验证、工艺验证、清洁验证、仓储物流系统验证、实验室系统验证、检验方法确认与验证等验证。 职责:质量副总、生产副总、质量保证部、生产技术部、设备动力部、物资仓储部、实验室、生产车间执行本规程。 内容: 1 定义和缩写 1.1验证:证明如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1.2 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适用范围:具体、针对达到对象,如设备、方法。 1.3 校准:规定条件下,确定测量、记录、控制仪器或系统的示值(尤指称量)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参照标准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活动。 1.4 合格标准:常指某一机器设备、设施安装后经检查和运行,或某项工艺的运行达到设计要求而准予交付使用的证明文件。 1.5 验证总计划:是项目工程整个验证计划的概述。验证总计划一般包括:项目概述、验证的范围、所遵循的法规标准、被验证的厂房设施、系统、生产工艺、验证的组织机构、验证合格的标准、验证文件的管理要求、验证大体进度计划等内容。 1.6 验证计划:验证总计划需要将整个项目分成若干个系统,如空调净化系统、制药用水系统、配制系统、灌装系统、灭菌、包装等,并按其特点编写验证计划及验证方案。验证计划按验证总计划制定,每一系统制定验证计划,它们是验证总计划的细化和扩展。 1.7 验证方案:一个阐述如何进行验证并确定验证合格标准的书面计划。验证方案通常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指令,阐述检查、校正及试验的具体内容;二是设定的标准,即检查及试验达到什么要求;三是记录,即检查及试验应记录的内容、结果及评估意见。 1.8 验证报告:对验证方案及已完成验证试验的结果、漏项及发生的偏差等进行回顾、审核并作出评估的文件。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2016.11.21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文件版次:00 执行日期: 拷贝编号:

1. 目的:规范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确保其运行稳定、准确、真实、可靠,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时,不会对产品的质量、过程控制和其质量保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不增加总体风险。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 3. 责任: 3.1设备科:负责生产板块计算机化系统的维护、维修以及配合计算机化系统的验证工作。 3.2信息中心:负责公司ERP系统的维护及配合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性能的验证。 3.3质检科:负责检验板块计算机化系统的维护及相关验证工作;负责相关文件的起草和培训工作。 3.4质量保证科:负责组织、协调、推动公司计算机化系统管理体系的建立;相关验证的组织实施;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供应商的评估管理。 3.5制造部:参与计算机化系统软件的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验证、维修、检查及供应商审计等工作,并协助设备科完成本部门计算机化系统的维护工作。 4.内容: 4.1计算机化系统定义 由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外围设备组成的,可执行某一功能或一组功能的体系。是指在适宜的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将这种系统与具体的工艺或操作相结合,实现最终管理和控制目标的系统。 4.2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原则 4.2.1 风险管理应当贯穿计算机化系统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充分考虑患者安全、数据完整性和产品质量。根据书面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和数据完整性控制的程度。 4.2.2加强计算机化系统供应商的管理。供应商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如安装、配置、集成、验证、维护、数据处理等),应当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并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开展供应商质量体系审计。 4.3 计算机化系统软件分类 基于GAMP5的计算机化系统软件分类原则: ●类别1:分层式软件或用于管理操作环境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引擎、版本控制软件、网络监控工具等。 ●类别3:不可配置软件,可以输入并储存运行时间和参数,软件不可以通过配置来适合业务流程,比如压片机、包衣机、纯化水、灭菌柜等。 ●类别4:可配置软件,可以通过配置来满足用户的特殊业务流程需求,软件代码不可以修改,如液相、气相、色谱工作站、LIMS、ERP、数据控制与数据管理系统等。 ●类别5:定制软件,如内部和外部开发的IT应用程序,定制固件,电子表格软件(宏)等。 4.4 计算机化系统清单管理 4.4.1公司制定包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计算机化系统清单,以GMP文件管理模式编号管理。清单内容模板见(附件1)。

检验仪器确认检验方法验证管理规程

检验仪器确认检验方法验证管理规程 一、目的 通过验证考察所采用的检验方法是否准确、可靠,能始终如一地获得客观实际的数据或结果。 二、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检验仪器的确认、检验方法的验证。 三、职责 工程技术部、供货方:负责检验用精密仪器的安装确认。 质量控制部:负责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报告起草与实施,对所测数据准确性负责。 生产制造部:协助检验方法的确定。 质量管理部:负责验证工作的管理,协助检验方法验证方案的起草,组织协调验证工作,并总结验证结果,起草验证报告。 质量管理部经理: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审核。 质量授权人: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批准。 四、规程 4.1 检验方法验证的前提 4.4.1 检验方法验证的前提是在检验方法开发阶段已完成方法的测试条件的优选工作,排除了干扰因素。对定量测定而言,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应在这一阶段完成。 4.4.2 仪器:已经过校正且在有效期内。 4.4.3 人员:人员应经过充分的培训,熟悉方法及所使用的仪器。

4.4.4 参照品或参考品:购自法定机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法定参照品;购自可靠的供应商(有法定的资质证明);自制参照品,其纯度和性能符合《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原料申报、受理办法》要求。 4.4.5 材料:所用材料,包括试剂、实验用容器等,均应符合试验要求。 4.4.6 稳定性:在开始进行方法验证之前,考察试验溶液和试剂的稳定性,确保在检验周期内试验溶液和溶剂是稳定的。 4.2 检验方法验证的方式:前验证、回顾性验证。 4.2.1 前验证:系指在正式投入使用前按照设定的方案进行试验,获得证据以证实检验方法达到预期要求的行为。包括研究开发实验室和质量管理部对检验方法进行的前验证。 4.2.4.1 研究开发实验室的前验证是从方法的开发为起点,以方法的验证告终。通常需三个步骤: ●通过文献设计方法——通常在产品开发的同时提出检验方案; ●通过条件试验初定方法——进行检验方法的筛选和条件优化试验; ●通过验证确定方法——进行适用性试验,其基本内容包括检测仪器、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选择性等。 ●通过其他分析人员(最好是没有参加该方法开发试验的人员)进行重复性试验——发现方法的薄弱环节,使方法的文稿更具体、操作更完善。 3.2. 4.2 质量管理部QC进行的前验证 ●经过上述前验证的方法移交给QC投入使用前,QC还应进行检验方法的前验证,证明检验方法的可靠性和重现性,获得对检验方法适用性信念的证据。 ●研究开发人员除了提供检验方法的操作规程外,还应提供尽可能详细的有

GMP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 目的:规范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确保其运行稳定、准确、真实、可靠,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时,不会对产品的质量、过程控制和其质量保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不增加总体风险。 范围:适用于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的管理。 责任:设备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生产研发技术中心、综合制剂生产部、原料药生产部、物料部等相关部门计算机化系统验证、使用、维护、管理人员均应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 1. 制订依据 1.1 中国法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修订)》及GMP附录1 计算机化系统 1.2 ISPE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 GAMP5 良好自动化生产实践指南》 1.3 美国法规:21 CFR Part 211,药品制剂cGMP;21 CFR Part 11,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 1.4 欧盟法规:欧盟GMP附录11,计算机化系统 2. 相关部门职责 设备部:对公司计算机化系统全面负责,负责协同相关部门对公司主要计算机化系统的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验证、登记、配备、维修、检查、改造、退役和更新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协同质量保证部、信息部从技术角度完成供应商审计工作,包括供应商技术能力评估、软件开发标准及软件测试能力审核、程序编制人员的资格审定、硬件开发及制造能力评估等。 信息部:配合设备部负责计算机化系统软件方面的管理,参与计算机化系统软件的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验证、维修、检查、改造及供应商管理等管理工作,并在计算机化系统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 质量保证部:监督计算机化系统的管理工作,按照《计算机化系统验证总计划管理规程》规定的职责管理计算机化系统验证工作。 各使用部门:在设备部、信息部指导下正确验证、使用、维护计算机化系统。 3. 具体内容: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任何对本文件及其附件的目的、内容或标准进行的改变或修正都必须起到改善的作用,并详细记录文件的修订及变更历史(详见变更记录),并且在执行以前必须取得批准,下表仅记录修订/变更主要内容。

1. 目的 建立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使公司确认与验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确保与产品生产相关的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最终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确认与验证管理工作。 3. 术语或定义 3.1 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3.2 验证: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3.3 验证总计划:项目工程整个验证计划的概述。一般包括:项目概述、验证的范围、所遵循的法律标准,被验证的厂房设施、系统、生产工艺,验证的组织机构,验证合格标准,验证文件管理要求,验证大体进度计划等内容。 3.4 验证计划:验证总计划需要将整个项目分成若干个系统,如空调系统、制药用水系统、灌装系统、灭菌、包装等,并按其特点编写验证计划以及验证方案。验证计划依据验证总计划制订。 3.5 验证方案:一个阐述如何进行验证并确定验证合格标准的书面计划 3.6 验证报告:对验证方案及已完成验证试验的结果、漏项及发生的偏差等进行回顾、审核并作出评估的文件。 4. 职责 4.1 验证小组:组长:质量受权人成员:由各相关部门主管组成。 4.2 组长职责 4.2.1确定验证项目,制定、审批验证方案,负责验证管理的日常工作及公司内验证工作的总体策划与协调。 4.2.2验证任务下达及验证小组的确立工作。 4.2.3监督验证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 4.2.4组织验证评价工作与再验证周期的制定。 4.2.5颁发验证证书。 4.2.6负责公司有关的验证培训工作。 4.3 小组成员职责 4.3.1起草验证方案,参与方案的讨论、确立工作。 4.3.2负责方案的实施工作。 4.3.3负责验证数据的收集,实施结果的报告工作。 4.3.4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5. 程序 5.1 确认与验证类型: 5.1.1设备确认(主要包括与药品生产质量相关的设备)。 5.1.2公用系统验证(含厂房设施、净化空调、压缩空气和工艺用水等系统)。 5.1.4分析方法验证(各类分析方法和检验仪器确认等)。 5.1.5生产工艺验证(新的工艺及其变更、主要原辅材料的变更)。 5.1.6清洁验证(各类直接与药品生产质量相关的设备,容器等的清洁)。 5.2 确认与验证的原则: 5.2.1确认:公司的关键厂房、系统、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必须经过确认。符合标准后方可使用。并保持持续的确认状态。 5.2.2验证: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 1.目的:为规范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话系统管理,确保其运行稳 定、准确、真实、可靠,特制订本管理规程。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 3.责任 3.1工程设备部: 3.1.1负责协同相关部门对公司主要计算机化系统的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验证、登记、配备、维修、检查、改造、报废和更新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从技术角度完成供应商审计工作,包括供应商技术能力评估、软件开发标准及软件测试能力审核、程序编制人员的资格审定、硬件开发及制造能力评估等。 3.1.2负责与设备集成在一起的计算机化系统(常见PLC系统)的日常监督管理;维护、维修相关事宜。 3.2质量部: 3.2.1对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评估,参与计算机化系统软件的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验证、维修、检查、改造及供应商审计等工作,并在计算机化系统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 3.2.2参与公司主要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监督其他部门对计算机化系统的使用、维修、维护是否符合标准,确保计算机化系统始终处于验证要求的状态。 3.2.3根据各部门规定职责,监督计算机化系统的管理工作与计算机化系统验证工作。负责质量部门实验用计算机化系统的全面管理。 4.内容: 4.1计算机化系统定义:由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外围设备组成,可执行某一功能或某一组功能的体系。是指在适宜的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将这种系统与具体的工艺或操作相结合,实现最终管理和控制目标的系统。 4.2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原则 4.2.1风险管理应当贯穿计算机化系统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应当考虑数据完整性和产品质量。作为质量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应当根据书面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和数据完整性的控制的程度。 4.2.2针对计算机化系统供应商的管理制定管理规程。供应商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如安装、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新版GMP

一、目的 1、有序有效的开展确认与验证工作 2、规范验证活动的实施 3、指导验证文件的编写 4、规范验证活动中各部门的职责二、范围 二、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确认与验证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和执行。 三、责任验证委员会 负责公司验证工作的总体策划与协调,为验证提供足够的资源,审批验证方案和报告,发放验证证书 验证小组负责起草相关验证方案,实施验证活动,完成验证报告 四、程序 1、定义: 1.1确认:有文件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1.2验证:有文件证明任何操作规程、生产工艺或系统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系列活动。 1.3验证方案:一个阐述如何进行验证并确定验证合格标准的书面计划,包括验证项目、 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目的、范围、职责、验证合格标准、实施过程、取样计划、偏差和处理以及再验证周期和相关附件。 1.4验证报告:对验证方案及完成验证试验的结果、漏项及发生的偏差等进行回顾、审 核并作出评估的文件。包括起草、审核、批准、目的、范围、职责、实施情况、各项目验证数据结果、数据分析、偏差分析处理、结论、建议与评价以及再验证周期和各相关记录、附表等。 2、验证类型:

2.1公用系统验证(含厂房设施、净化空调、压缩空气和工艺用水等系统) 2.2设备验证(主要包括与药品生产质量相关的设备) 2.3分析方法验证(各类分析方法和检验仪器确认等) 2.4生产工艺验证(新的工艺及其变更、主要原辅材料的变更) 2.5清洁验证(各类直接与药品生产质量相关的设备,容器等的清洁) 3、验证分类以及适用条件: 3.1前验证:系指一项工艺、一个过程、一个系统、一台设备或一种物料在正式投入使 用前,按照设定的验证方案所进行的验证。主要适用于新产品的投产,新厂房与设施、新系统的投入使用,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的引用,新质量标准、新检验方法的使用。 3.2 同步验证:指生产中在某项工艺运行的同时所进行的验证,并从工艺实际运行过程 中获取数据,以证明某项工艺达到预定要求的活动。在对所验证的产品或工艺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与把握,并已设计了完善的取样计划,对生产工艺条件能充分地监控,检验方法经过验证的情况下,可采用同步验证的方式。主要适用于非无菌工艺的验证。 3.3 回顾性验证:指以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旨在证实正式生产工艺适用性的验 证。当某一生产工艺有较长的稳定生产历史,通过监控已积累了充分的历史数据时,可采用回顾性验证的方式,通过对丰富的历史数据的回顾分析找出工艺控制处于受控状态,达到设定标准的文件依据。回顾性验证的必要条件是至少连续生产的20批数据,且批数越多越好,不足20批次时,应有充分理由说明对已有的历

GMP认证--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管理规程

性以及工艺适应性的测试和评估,以证实该计算机控制系统能达到设计要求及规定的技术指标,且能够长期稳定工作。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被确定为与GMP相关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验证管理,此类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用于物料控制及管理、实验室设备控制及信息管理、生产工艺及控制、生产工艺设备控制、公用设施控制。 3.职责 3.1质量保证部: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审核批准,并确保按照验证方案实施,参与验证偏差调查及变更审批,并负责将验证报告归档保存,组织供应商审计。 3.2使用部门:负责制订用户需求和验证方案,参与系统的验收、安装及组织并落实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参与验证偏差调查及变更审核,参与供应商审计。 3.3物料部:负责筛选供应商并参与供应商审计。 3.4工程部信息管理岗:参与URS和验证方案的制定,参与验证偏差调查及变更审核,参与供应商审计。 4.内容 4.1定义 4.1.1计算机控制系统:由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外围设备组成的,可执行某一功能或一组功能的体系。本文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 4.1.2源代码:以人类可阅读的形式(编程语言)表示的初始的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执行之前,需译成机器可阅读的形式(机器语言)。 4.2验证流程图:见附录。 4.3验证内容 4.3.1验证小组的组成及职责 4.3.1.1验证小组的组成由供应商、质量保证部、设备工程部、IT及使用部门所组成。 4.3.1.2系统验证各实施部门职责

认、性能确认,参与验证偏差调查及变更审核。 质量保证部: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审核批准,并确保按照验证方案实施,参与验证偏差调查及变更审批,并负责将验证报告归档保存,组织供应商审计。 采供贮运部:负责筛选供应商并参与供应商审计。 工程部信息管理岗:参与URS和验证方案的制定,参与验证偏差调查及变更审核,参与供应商审计。 4.3.2计算机软件分类 4.3.2.1 GAMP根据系统的风险性、复杂性和创新性,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分类,通过对系统进行分类来协助确定验证活动和文件范围,软件分类如下: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1. 目的:建立确认与验证工作管理规程,使确认与验证工作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确认与验证活动。 3. 责任者:质保部、质检部、生产部、物料部、设备部。 4. 正文: 确认的定义: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验证的定义: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确认与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4.1 组织机构 4.1.1 公司成立确认与验证领导小组,设组长一名,由质量负责人担任;设副组 织一名,由熟悉工艺、设备及验证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确认与验证小组为专职验证职能机构,负责日常验证组织管理工作,确认与验证小组下设5个专业验证工作小组(如图一) 图一验证组织机构图

4.2 原则: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认。确认与验证应当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4.3 验证总计划 4.3.1 所有的确认与验证活动都应当事先计划。确认与验证的关键要素都应在验证总计划或同类文件中详细说明。 4.3.2 验证总计划应当至少包含以下信息: (一)确认与验证的基本原则; (二)确认与验证活动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三)待确认或验证项目的概述; (四)确认或验证方案、报告的基本要求; (五)总体计划和日程安排; (六)在确认与验证中偏差处理和变更控制的管理; (七)保持持续验证状态的策略,包括必要的再确认和再验证; (八)所引用的文件、文献。

计算机系统验证管理规程完整

为了测试、评估计算机和PLC采取的URS、设计、采购、安装、验证、使用过程,确保计算机和PLC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围 本规程适用公司所有的计算机、PLC控制系统。 3.职责 3.1计算机系统的使用部门负责提出需求计划。 3.2计算机系统使用部门、设备管理员、网络管理员负责计算机系统开发阶段的所有业务。 3.3计算机系统使用部门负责进行计算机系统的验证,网络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及供应商提供验证支持。 3.4计算机系统使用部门负责按要求使用计算机系统,并指定本计算机系统的责任人。 3.5总经理负责计算机系统废弃的批准。 4.概念 4.1.1计算机化系统(PCI/S定义): ●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和其它固件 ●受控功能和过程:包括操作规程、人员和设备 ●运行环境:其它联网或独立计算机化系统、其它系统、媒介、人员、设备和规程。 4.1.2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可编程控制器 4.1.3计算机系统验证:对用于药品开发及生产的计算机系统,是否按照要求的规格进行合理的开发,且在运用开始后是否进行合理的管理,作出评估和确认的行为称为计算机系统验证。 4.1.4软件分为四类(GAMP5): ●第1类软件:基础结构软件(Infrastructure Software ) ●第3类软件:不可配置软件 ( Non-Configured Products ) ●第4类软件:可配置软件 ( Configured Products ) ●第5类软件:定制应用软件 (Custom Application) 4.1.5硬件分为二类(GAMP5): ●第1类硬件:标准硬件组件Standard Hardware Components,目前采用的大部分的都是这类硬件) ●第2类硬件:定加工硬件组件Custom Build Hardware Components,这类硬件是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开发的,是对标准硬件件组件的补充。 5.原则上,计算机体系的导入、变更、更新等药按照变更管理的程序进行。

验证标准管理规程

明确各部门在验证中的职责,规范验证的组织及工作程序。 2.范围 各类验证、再验证。 3.职责 质量部、生产部、生产车间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有关部门在验证工作中的职责 4.1.1质保部——审核验证方案,负责检验方法验证、结果评价、验证文件归档、验证的日常工作管理;起草新产品、新工艺的验证方案,指导验证。。 4.1.2生产部——负责生产工艺水系统验证方案的制订,实施验证、收集验证资料,设备及公用工程系统的预确认,制定设备及公用工程系统验证的可接受标准、限度、能力和维护保养要求,实施验证、收集验证资料。 4.1.4储运部:物料验证,发货。 4.2.验证工作基本程序 4.2.1设立验证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由质保部、生产部、生产车间专业人员组成的验证委员会,主任由主管副总经理担任,验证委员会受总经理的领导。 4.2.2验证计划立项 ——每年由质保部制定周期性的验证计划,包括验证项目、验证的主要内容、验证负责部门,验证的时间安排,发放至有关部门,验证小组根据验证计划开展验证工作。新厂房的竣工、新设备的购进、工艺的改进等要单独立项,不属周期性的验证计划之列。 4.2.3制定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由验证的主要负责部门起草,由验证小组会审,主要内容有验证对象、验证的目标和范围、验证的要求与内容、所需的文件、质量标准和测试方法,并应附有所需的原始记录和表格,明确试验的批次数,验证方案须验证总负责人批准。 4.2.4验证的实施

——验证方案批准后,由验证小组组织力量实施。由主要负责部门负责收集、整理验证数据,起草阶段性和最终结论文件。 4.2.5验证结果的临时性批准 ——验证的书面总结和审批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在验证试验完成后,如结果正常,验证负责人可以临时批准已验证的生产工艺及产品投入生产。产品验证中生产的试制产品必须在最终验证报告批准后,方可投放市场。 4.2.6验证报告及审批 ——验证委员会汇总验证数据,写出正式验证报告,各成员会签后报验证委员会主任签署批准。 4.2.7发放验证证书 ——验证报告审批通过后,由验证委员会主任签署验证合格证书,说明该项验证工作已完成。验证合格证书会同验证报告可根据需要复制若干份,其中原件存档,其余分发至有关部门作为日常工作中查考。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1/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 文件目录: 一、目的 (2) 二、范围 (2) 三、责任 (2) 四、程序 (2) 五、附件 (10) 六、相关文件及记录 (13) 七、附录 (14) 八、变更原因及记载 (14) 分发清单: 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实验室、生产部、工艺技术部、设备部、各生产车间 受控状态:■是□否 起草人审核人审核人审核人审核人审核人批准人 部门验证管理 员 生产部 负责人 质量控制 实验室 设备部 负责人 工艺技术 部负责人 质量部 副部长 质量负责 人 姓名签名日期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页数2/14 执行日期2010年10月01日 一、目的 1、有序有效的开展确认与验证工作 2、规范验证活动的实施 3、指导验证文件的编写 4、规范验证活动中各部门的职责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确认与验证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和执行。 三、责任 验证委员会负责公司验证工作的总体策划与协调,为验证提供足够的资 源,审批验证方案和报告,发放验证证书 验证小组负责起草相关验证方案,实施验证活动,完成验证报告 四、程序 1、定义: 1.1确认:有文件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1.2验证:有文件证明任何操作规程、生产工艺或系统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系列活动。 1.3验证方案:一个阐述如何进行验证并确定验证合格标准的书面计划,包括验证项目、 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目的、范围、职责、验证合格标准、实施过程、取样计划、偏差和处理以及再验证周期和相关附件。 1.4验证报告:对验证方案及完成验证试验的结果、漏项及发生的偏差等进行回顾、审 核并作出评估的文件。包括起草、审核、批准、目的、范围、职责、实施情况、各项目验证数据结果、数据分析、偏差分析处理、结论、建议与评价以及再验证周期和各相关记录、附表等。 2、验证类型:

计算机系统验证管理规程

计算机系统验证1.目的 为了测试、评估计算机和PLC采取的URS、设计、采购、安装、验证、使用过程,确保计算机和PLC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公司所有的计算机、PLC控制系统。 3.职责 3.1计算机系统的使用部门负责提出需求计划。 3.2计算机系统使用部门、设备管理员、网络管理员负责计算机系统开发阶段的所有业务。 3.3计算机系统使用部门负责进行计算机系统的验证,网络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及供应商提供验证支持。 3.4计算机系统使用部门负责按要求使用计算机系统,并指定本计算机系统的责任人。 3.5总经理负责计算机系统废弃的批准。 4.概念 4.1.1计算机系统(PCI/S定义): 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和其它固件 受控功能和过程:包括操作规程、人员和设备

运行环境:其它联网或独立计算机化系统、其它系统、媒介、人员、设备和规程。 4.1.2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可编程控制器 4.1.3计算机系统验证:对用于药品开发及生产的计算机系统,是否按照要求的规格进行合理的开发,且在运用开始后是否进行合理的管理,作出评估和确认的行为称为计算机系统验证。 4.1.4软件分为四类(GAMP5): 第1类软件:基础结构软件(Infrastructure Software ) 第3类软件:不可配置软件 ( Non-Configured Products ) 第4类软件:可配置软件 ( Configured Products ) 第5类软件:定制应用软件 (Custom Application) 4.1.5硬件分为二类(GAMP5): 第1类硬件:标准硬件组件Standard Hardware Components,目前采用的大部分的都是这类硬件)? ?第2类硬件:定加工硬件组件Custom Build Hardware Components,这类硬件是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开发的,是对标准硬件件组件的补充。 5.原则上,计算机体系的导入、变更、更新等药按照变更管理的程序进行。 6.本文件规定了计算机体系的开发阶段、验证阶段、运用阶段的各个程序。开发阶段和验证阶段的程序,根据文件不同,除了程序,也规定了输出计划及报告书的样式内容。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 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目的:规范公司设备验证程序,加强设备验证管理,在设备设施方面为药品生产和检验提供可靠保证。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设施验证全过程。 职责:工程部,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 内容: 1、设备设施验证的目的:对已购买的设备进行质量和性能评估,证实设备确实 能达到设计的功能要求,完全适应生产工艺过程要求,从而在设备方面确保生产产品的质量。 2、设备设施验证的过程:新购买的设备一般分四个阶段即预确认、安装确认、 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 设备设施的预确认:主要通过工艺要求、生产车间整体规化等因素考虑合适的供应厂商,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一般说来应尽可能优先选用国家药监局、中国制药装备协会等权威机构认可生产企业生产的设计先进,生产效率高,符合GMP要求的设备。 设备设施的安装确认:对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安装检查验收,仪器仪表校正、图纸资料收集、技术文件初稿制定情况检查等工作。 2.2.1开箱检查主要是对供应商提供的设备设施的规格型号、外观情况、标称的设 计性能指标、技术资料、包装运输情况等进行检查,确定是否满足订购合同要求。 2.2.2安装确认主要根据国家相关行业要求检查是否为设备提供可靠的电、压缩空 气等动力源;燃气、助燃气体、工艺用水、药液及其它工作介质输送连接、基础等。 2.2.3仪器仪表是设备的“眼睛”,用于生产、检验设备的仪器仪表是否准确无误 是生产合格产品和得出正确检验结果的保证。一般对全公司仪器仪表应根据国家关于计量有关的规定及GMP要求规范管理。在设备验证中检查设备仪器仪表校正情况是确定设备运行参数的前提。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

3 定义 3.1 检验方法验证:证明采用的方法适用于相应检测要求。 3.2 检验方法确认:证明使用法定方法在目前实验室条件下是否能获得可靠结果,是否适用于相应的检测工作。在本质上和验证一样,但不一定是验证项目的全部。 3.3 药典方法:经过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药典收载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3.4 法定方法:法定方法包括药典方法、国标方法等。 3.5 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3.6 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3.7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3.8 中间精密度:在同一个试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中间精密度。 3.9 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 3.10 专属性:是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质的特性。 3.11 检测限:是指供试品中被测物能被检出的最低量。 3.12 定量限:是指供试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 3.13 线性:是指在设计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成正比关系的程度。 3.14 范围:是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浓度或量的区间。 3.15 耐用性:是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4 职责 4.1 标准验证岗 4.1.1 提升现行质量标准工作时,对研究后确定的标准草案进行检验方法验证工作,以确保检验方法的适用性、科学性。 4.1.2 对技术部移交的新品质量标准草案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方法适用性、科学性。 4.1.3 对技术部移交的新品应研究建立设备清洁验证残留物检验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

计算机系统验证管理规程完整

1.目的 为了测试、评估计算机和PLC釆取的URS.设计、采购.安装、验证、使用过程,确保计算机和PLC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围 本规程适用公司所有的计算机、PLC控制系统。 3.职责 3.1计算机系统的使用部门负责提出需求计划。 3.2计算机系统使用部门、设备管理员、网络管理员负责计算机系统开发阶段的所有业务。 3.3计算机系统使用部门负责进行计算机系统的验证,网络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及供应商提供验证支持。 3.4计算机系统使用部门负责按要求使用计算机系统,并指定本计算机系统的责任人。 3.5总经理负责计算机系统废弃的批准。 4.概念 4.1. 1计算机化系统(PCI/S定义): ?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和其它固件 ?受控功能和过程:包括操作规程、人员和设备 ?运行环境:其它联网或独立计算机化系统、其它系统、媒介、人员、设备和规程O 4.1. 2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可编程控制器 4.1.3计算机系统验证:对用于药品开发及生产的计算机系统,是否按照要求的规格进行合理的开发,且在运用开始后是否进行合理的管理,作出评估和确认的行为称为计算机系统验证。 4. 1. 4 软件分为四类(GAMP5): ?第1类软件:基础结构软件 (Infrastructure Software ) ?第3类软件:不可配置软件(Non-Configured Products ) ?第4类软件:可配置软件(Configured Products ) ?第5类软件:定制应用软件(Custom Application) 4.1. 5 硬件分为二类(GAMP5): ?第1类硬件:标准硬件组件Standard Hardware Components,目前釆用的大部分的都是这类硬件) ?第2类硬件:定加工硬件组件Custom BuiId Hardware Components,这类硬件是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开发的,是对标准硬件件组件的补充。 5.原则上,计算机体系的导入、变更、更新等药按照变更管理的程序进行。

验证工作管理规程

验证工作管理规程 目的 为确保公司验证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并保证验证结果的真实可靠,特制定本公司的验证工作管理规程。 范围 本管理规程规定了验证的组织机构,职责权限,明确了验证方式,验证方案内容,验证原则,验证时间,验证程序,验证的实施办法,验证的文件管理及期待值以外结果的处理方法等,它适用于本公司任何验证管理工作。 责任 各有关部门负责人 内容 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1 组织机构及职责 1.1 验证委员会 1.1.1 组成 主任:质量总监 成员:生产总监、总经理助理、质量保证部部长、生产部部长、中心化验室主任、、工程部部长、物控部部长、综合部部长、生产部工艺员、中药饮片加工车间主任、提取车间主任、固体制剂车间主任、合剂车间主任、车间工艺员、质量保证部车间内、外质量监控员及相应岗位操作工。 1.1.2 职责(验证委员会) 1.1. 2.1 负责验证立项的审核及验证项目小组的确立工作。 1.1. 2.2 负责验证方案、验证报告审核工作。 1.1. 2.3 负责组织验证评价工作。 1.1. 2.4 负责验证的文档管理。 1.1. 2.5 负责公司有关的验证培训工作。

1.1. 2.6 质量保证部做为验证委员会下属常设办事机构负责验证管理的日常工作及公司内验证工作的调度协调及总结工作。 1.2 验证项目小组: 1.2.1 组成: 验证委员会根据各工艺、设备、方法等要求、验证情况及验证涉及的范围,组织设立验证项目小组。 1.2.2 职责(验证小组) 1.2.2.1 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1.2.2.2 参与方案的讨论、确立工作 1.2.2.3 负责组织方案的实施工作 1.2.2.4 负责实施结果的报告工作 1.2.2.5 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2 验证的原则 2.1 切合实际 2.2 符合有关规范管理的规定 3 验证的项目 3.1 过程验证:如生产工艺验证、清洁验证等 3.2 系统验证:纯化水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压缩空气系统。 3.3 设备验证:与药品直接接触影响药品质量的生产设备。 4 验证的方式 4.1 前验证 是正式投产前的质量活动,是一种工艺,一个过程,一个系统或一种材料在正式投产使用前需进行的验证,这一方式通常用于产品要求高,但没有历史资料或缺乏历史资料,靠生产控制及成品检查不足以确保重现性及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工艺过程或设备。 4.1.1 新设备使用前要进行验证 4.1.1.1 安装时设备适应性的确认 4.1.1.2 运转性能适应性的确认 4.1.1.3 实际生产规模的确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