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印度电影发展趋势

印度电影发展趋势

印度电影发展的新趋势

电影业是印度大众娱乐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印度电影业为进一步扩大自身经济效益,寻求新的增长点,在影院建设、发行和运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尝试和探索。

一、多屏幕影院的兴起

近年来,多屏幕影院在印度发展势头强劲,随着1997年印度第一个多屏幕影院建立,传统的单屏幕影院在印度正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市场地位。

印度单屏幕影院走下坡路的原因包括:设备普追比较落后陈旧,与多屏幕影院相比,观众看片没有可选择性,而且,随着印度中产阶级的扩大和电影观众消费能力的增强,多屏幕影院以其配套的消费和娱乐设施对于观众更具吸引力。此外,很多邦政府对单屏幕影院的票价进行限制,如在泰米尔纳都邦,当地政府规定,每场电影票价不能超过120卢,其中10%的电影票限价为10卢比,并且,政府对单屏幕影院课以高于多屏幕影院的埃乐税,这使单屏幕影院发展十分困难。

另一方面,多屏幕影院虽然票价多为单屏幕影院的四至五倍,但其舒适的环境、优质的视听体脸,以及针对不同观众群的多个供选电影吸引了更多的观众。目前,印度的多屏幕影院已经超过800个,预计至2013年将增加到1600个。据统计,多屏

幕影院的上座率平均为30—35%,而单屏幕影院只有20—25%;印地语影片在多屏幕影院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0%。

多屏幕影院的兴起对印度电影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多屏幕影院经营灵活,可为不同类型的影片提供不同规模的放映厅,因而为新题材、小制作影片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舞台,从而激起电影人拍摄这类电影的热情。近几年许多印度影业公司,包括一些大公司都开始投资拍摄这种被称为“多屏电影”(multiplex movies)的影片,其中不少影片获得了可观的票房收入。如由Rajat Kapoor导演的影片《令人讨厌的人》(Bheja Fry),投入仅六百万卢比,而其票房收入却达到了成本的12倍之多,另外一些小成本影片,如《邪恶》(Mithya)、《某个星期三》(AWednesday)、《摇滚乐队》(Rockon)等也都有很出色的票房表现。

二、数码技术快速发展

在国际电影界,数码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电影发行和放映环节的数码化,好莱坞电影市场已经完成了全程数码化链条。印度电影界应用和推广这一新技术虽时间不长,却也给印度电影带来了新变化。

数码拍摄技术大大降低了电影拷贝和储存等成本。在印度,每个电影胶片拷贝成本为6.5万—7万卢比左右,拍摄一部普通的宝莱坞电影所需费用从2千万到6亿卢比不等。胶片拷贝的费

用占到一些低成本影片费用的20%左右,而很多宝莱坞大片的拷贝数量都在一千个以上,仅此一项就耗资巨大。与胶片相比,数码拷贝的单位成本仅为3,500—5,000卢比,二者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数码化和低成本放宽了对拷贝数量的限制,且制作快捷,便于运送,因而使每部电影可以在各地同时迅速发行,对于快速收回成本,缩短影片运作周期从而打击盗版起到积极作用。

认识到影片数码化的巨大优势,在过去几年中,越来越多的印度影片采用数码技术拍摄或转化成数码影片。2008年,印度Adlabs公司与以色列Cinema Park Networks公司在印度城市阿格拉共同建立了印度第一个6D影院。6D电影在三维画面的基础上增加了味觉、触觉、移动等特效;2009年印度Sathyam电影公司与Real Image传媒公司推出了印度第一部从拍摄、后期制作到发行全程采用数码技术的电影《先生,先生》(Thiru Thiru Thiru Thiru)。

在电影制作数码化的同时,印度的数码影院也迅速增长,目前印度的数码影院普及率甚至商于西方发达国家。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的数码影院普及率为10%,而美国仅为2%。2008年,印度的数码影院约有1800家,而根据各大公司公布的扩张计划,预计到2013年,印度的数码影院数量(按屏幕计算)将达到7000家。

在引进数码影院时,印度运营商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发出了新的运营模式。鉴于国际通行的数码影院(DCI)设备昂贵,每套约为12.5万美元,使得在印度只有大的院线如PVR,Adlabs 等才有资金购买,而那些小规模影院却因缺乏资金纷纷转而装备画面质t略低,但成本只有DCI设备的三分之一的所谓“E影院”设备。并且,许多影院在引进这些设备时并不先行付全款,而是与设备提供商签订协议,后者通过影院运营后的收益提成,获得设备款。这种运营模式降低了影院数码化的门槛,使得印度二三级影院也能够实现数码化,加快了数码影院在印度的普及。

三、电影电视“联姻”成新增长点

电影的主要发行渠道是院线,影片收回成本主要依赖于票房收入,而有线和卫得电视转播权的出售一直以来也是印度电影的收入来源,只是由于所占分领效低,以往未受到重视。近来,印度各电视台为提商收视率竞相购入宝莱坞大片的播映权,因此,电影与电视“联姻”成为印度电影业新的收入增长点。调查显示,在电视频道播放宝莱坞热门影片,可以使这个电视频道的总收视率(GRP)上升30—40点,这足以让这个颇道在收视率排名列表上上升一个名次。如Zee电视台在2009年l月播放宝莱坞电影《最优》就为这一颇道获得了4.23个“目标人群收视率点”(TRPs),使得它的总收视率攀升至309点,而同年l月Col

ors电视台播放的电影《独特的爱,令人惊奇的故事》(Ajab Prem Ki Ghazab Kahani),也为其赚得7.45个目标人群收视率点,推动其总收视率增长40点。

对收视率的出色贡献使得宝莱坞大片的电视转播权价格不断飙升,成了相关电影公司一笔可观的收入来源。2009年底出品的影片《三个俊瓜》创造了迄今宝莱坞电影的转播权含价最商记录3.8亿卢比,另一部2010年上映的影片《风攀》的电视转播权含价也达到2亿卢比,还有一些其他影片也通过转播权转让获得丰厚的回报。

除电视转播权价格的迅速增长外,电视台购买宝莱坞影片的方式也有所改变。之前影片的电视转播权多是在影院上映后六个月开始出售,电视台会根据影片的票房收入和受欢迎程度对其进行选择和估价,而现在由于电视台之间激烈的竞争,大部分影片在上映前就已经预售了电视转播权,这样,电视台等于参与了电影的投资,并分担一定的风险。

四、推陈出新

(一)转让和翻拍经费电影。2007年以来,一些经典宝莱坞电影被重新搬上银幕,从而使得转让电影版权也成了一些电影公司新的收入来源。

另一方面,好莱坞经典电影成为了印度电影的故事来深之一。如2009年上映的电影“Banda Yeh Bindaas”是根据好莱坞

电影《我的表兄维尼》改编的,将于2010年底上映的《爱你,妈妈》是根据另一部好莱坞1998年拍摄的影片《继母》改编而成。

(二)拍级热门影片续集。宝莱坞近期效仿好莱坞的做法,相继拍摄了“Golmmal Returns”“sarkar Jaj”等影片的续集,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

(三)改编畅销书。2008年上映的印地语电影《英雄》是根据印度作家Chetan Bhagat的小说《呼叫中心的一夜》改编拍摄的,虽然这部影片票房成绩不是很理想,却开启了宝莱坞改编畅销书拍片潮流。近期已经上映及计划上映的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不断出现,如由红辣椒公司出品的《左亚》、Vinod Chopra Production公司出品的《三个俊瓜》和印度著名导演AParna Sen 执导的《日本妻子》,都是根据畅销小说改编。

(四)将神话和传说搬上银幕。印度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印度比较受欢迎的神话和传说相继被改编成动画片搬上银幕,如《哈努艾》(猴神)、《克里诗纳》(艺术之神)、《我的朋友荡尼沙》(象鼻神)等,其中还有几部拍摄了续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