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罗辑思维笔记

罗辑思维笔记

一、结缘《罗辑思维》
不知怎的,昨天早上鬼使神差地6点多钟就醒了,睡眼惺忪地打开微信后便“照例”收到了罗胖发来的每日60秒,并在其中听到了《罗辑思维》开始招募首批5500名会员的消息。
由于身在国外,淘宝、网银都非常不方便,所以还是按捺住了起床付款的冲动,但当时自己就认定这次的首批会员,一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抢购一空。事实也并不出人所料,罗胖在今天就成为了“1天160万”的代名词,成为了许多人眼红的对象。

关注罗辑思维也就是最近3周的事情。由于辗转从大洋洲回到了亚洲,从农村回到了大城市,从孤身一人的状态回到了社会化的生活,各个方面的冲击都让我有些无所适从。城市化的生活让人感到压力扑面而来,迷茫在这种不适中的我打开了自己所看的第一期《罗辑思维:和你赛跑的不是人》。其中对于互联网时代的解读让人眼前一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想要找到工作,你的竞争对手并不是你的所谓的同龄人,而是机器。通过对比60万人的通用汽车和6万人的苹果,在这样一个后工业时代向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期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生存?罗胖将我生活中的怕,形象地描述了出来,而这样的共鸣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真是弥足珍贵。但这还不是这期《罗辑思维》带给我的最大惊喜。在结尾,罗胖所引用王国维先生的三种悲剧“1.有人作恶;2.天命所定;3.没有坏人,没有命运,但所有人都成为了悲剧的组成部分”,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即使是一档知识类的节目,也可以将人文关怀融入得如此恰到好处。

相信每一个看到这些文字的人,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涉猎,所以我们每个人真正稀缺的,其实恰恰是罗胖口中的“常识”。这些常识太细小了,太零碎了,以致于我们都在无意间忽视了它们,而真的当罗胖将它们摊到桌面上,掰开了揉碎了给我们比划一通后,我们才发现原来常识所可以散发的光芒丝毫不亚于我们赖以生存的专业技能。

二、《罗辑思维》部分笔记
后来又恶补了许多期以前的《罗辑思维》,也做了一些笔记(有些是我个人的理解),贴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如果你也觉得它们很棒,那就真得可以证明罗胖子这个“1天160万”的称号并不是浪得虚名了。
No.2 逃离北上广的另类解读 城市增长见识
1. 城市化:陌生人的大规模肉身聚集
2. 八分之一秒延时(电波传输时间)会导致所有精细的体验崩溃,所以即使是互联网时代,人们也需要来到大城市去寻找自己的机会。
3. 天才并不只产生于大城市,只不过身处小镇的天才永远没办法知道自己是天才。因为相比于城市,乡村对于每个人个人价值的

评判并没有建立起来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以致于许多人的才华并终身埋没。

No.3 夹缝中的八零后
1. 数字鸿沟:七零后赶上了互联网爆发的第一个时代,九零后出生于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原住民)
2. 财富鸿沟:七零后赶上了中国财富爆发的时代。
3. U盘化生存: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4. 传统组织中衡量个人价值的尺度只来源于领导的喜好,而一旦我们作为一个人自由人带着自己的能力进入自由市场,衡量我们价值的标尺就将变得不止一把。而随着评价体系变得灵活,个人的价值也就将能到更加公允的评判。
5. U盘化生存是一种思维方式,而非生活方式,并不一定要脱离组织才能实现。这种思维方式脱胎于当今的互联网大势,也只有在今天这样已经形成了的自由市场中,我们才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换取属于自己的价值,而并不用像过去那样将讨领导欢心当成我们工作生活的第一要务。互联网时代让我们重新将生活的重心放回到了用自己的能力去创造真正的价值,而非继续囿于如何获取各种资本(人脉、金钱等等)的怪圈当中。

No.9 慈善的善与恶
1. 为什么发达国家越救济非洲人民,非洲人民反倒越穷困?
因为非洲欠发达国家普遍政治体制不完善,缺乏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导致政府内存在着大量腐败,当救济粮发放到政府时,就会被贪污掉一大部分。而这部分被贪污掉的粮食,又会被政府官员拿到粮食市场上去售卖。粮食供给增加,就会导致粮食价格的下降,以致于那些靠卖粮吃饭的农民就会变得越来越贫困。
2. 慈善的两大难题:
如何克制穷人社会结构中的缺点?比如贪污腐败,如果克制不住,慈善就只能养肥那些独裁者。
比如武装团伙,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劫持救济粮,这样不仅救济粮到不了贫民手上,甚至还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如何不破坏原来穷人社会结构中的优点?

No.10 成名的代价
1. 传统社会中的精英是金字塔式的,一个人必须爬到一定的社会阶层后会才被人们承认为精英。而互联网像是一个大铁球,在任何角度你都可以扎出一个尖来,形成只属于你的高地。
2. 所有人不管你在什么情景下说什么样的话,互联网都会把你放到无远弗届的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这样的一个坐标系里来重新观察。取消了谈话的时空前提,许多的合理都将变为不合理。
3. 美之为美斯恶也:正正得负。如果一件事好上加好、美之为美,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一件坏事。
4. 在互联网时代生活,要么成为圣人,要么活得真实。

No.13 剩女照亮未来
1. 婚姻是一种财产制度,女性是男性传承私有财产

的一种制度工具,但这样的基础正在如今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中崩溃。女性同样可以自己创造财富,并不需要依靠男性去维持生活。
同样,在原始社会,女性,尤其是在其哺乳期的时候,非常需要男性的保护。而如今,这种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得并不必需。
2. 鸡是蛋生蛋的工具,男性是女性生孩子的工具。男女之间,坐在裁判席上的,永远是女性,她们用自己所特有的阴性力量成功地战胜了男性,获得了传宗接代这件事的决定权。虽然男性在暴力方面在远远强于女性,但在数千年的博弈中,男性的暴力变得仅仅用于同性之间的较量,而其胜利的结果,就是获得最美丽女性的芳心。
3. 真正打败我们的,是恐惧本身。
对于婚姻,真正打败我们的是不能进入婚姻这种恐惧本身。
4. 为什么人能从猴子突然变成这么聪慧的人?
因为人类把握住了自然界最珍贵的礼物,获得多样性。
寻找自己合适的婚姻伴侣并非易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并不以我们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可以没有婚姻,但我们不能丢掉多样性。我们还是要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完成所有在生活中我们应尽的义务并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生活,也许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在不经意间发现那位我们已经等待了很久的婚姻伴侣。

No.14 我和左派谈谈心
1. 圣徒精神(托马斯·莫尔):为了什么样的底线不惜掉脑袋的精神。
实验精神(罗伯特·欧文):任何伟大的理想都是要靠实验的。
思考精神(克劳德·昂利·圣西门):终身学习、终身思考,而且不仅知道需要思考,还拥有思考的能力。
2. 社会主义 VS 自由主义
安定 VS 自由
保障 VS 财富
3. 越往前追溯历史,人就越从属于某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可以是国家或者领主。这个时候的人是不完善的人,因为他们被束缚在一种不自由的状况当中。
资本主义将人们从这种不自由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以致于每个人都可以到市场上自由地售卖劳动力。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国力空前强大,但底层人民却又分明过着一种人间地狱般的生活。
为什么人类在获得了自由之后却又自由地沦入了不自由呢?
归根结底是因为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太依附于资本组织起来的那些大组织了。
所以共产主义,就是每个人重新获得自由,重新用一种更为自由的方式和他人进行协作和交换(自由人的大联合)。
工业革命后,人类得出的结论就是:分工越精细,效率越高。而马克思却说每个人都不应该被自己的固定职业所限制,但没有分工,何来效率呢?
互联网就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三、自媒体的商业化探索之路
在第19期的《罗辑思维——多做爱有后代》中,《罗辑思维》正式有了自己的第一个赞助商:有道云笔记。罗家有女初长成,在与有道云笔记合作之后,罗胖不仅收到了自己的第一批赞助,还为广大的喜欢《罗辑思维》的朋友开拓了另外一种投稿的渠道,可谓一举两得。
如果你大体上看过过往的这35期《罗辑思维》,你就会发现其实罗胖的“自媒体赚钱之路”并不复杂,因为他完全就是在按照自己对互联网时代的理解来经营这个自媒体品牌。
比如在最近的《正版进天堂,盗版走四方》这期中,罗胖就清晰地表达了做自媒体“内容不值钱,人值钱”的理念。平心而论,首批的这5500名是冲着《罗辑思维》的内容或者增值服务去付钱的吗?他们是冲着罗胖本人去付钱的!所以很多人才说,这些用户这次的付费行为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付费,因为根本没有交换回什么实际的东西,而是因为享受到了好的用户体验的一种自发的“打赏”行为。《罗辑思维》不值钱,每天一条60秒的微信、一篇所谓的“心灵鸡汤”更不值钱。但通过这些东西建立起来的罗胖与用户之间的那种牢固的关系,是值钱的。所以当罗胖这次适时地振臂一呼,才立刻就会有数千人积极响应。

这里说到“心灵鸡汤”,扯两句题外话。我个人对于心灵鸡汤的定义就是:描述问题,解释问题,不解决问题。这样的文章看完之后让人心安,却不能给人们生活上进行什么实际的指导。至于《罗辑思维》算不算心灵鸡汤,这也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罗胖提出的诸如“U盘化生存”此类的解决办法,在很多人那里看来依然没有任何的可操作性。但毫无疑问,罗胖所指出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倡导人们终身学习的提议也是很好的,至于每个人听完后会如何感触然后如何行动,这实在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所以在我们对无数的“鸡汤文”嗤之以鼻的同时,我们也不妨问下自己:“如果一篇文章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那么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是不是真得就太容易了?”一个人今后如何发展,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生活,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去悟的,如果说我们可以从这些“鸡汤文”中得到些正能量,起码也不算是一件坏事。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罗胖可以教给我们知识,但到底如何去“行”,还是全凭我们的个人努力了。

另外,在《和你赛跑的不是人》、《这一代人的怕与爱》以及《夹缝中的80后》这几期节目中,罗胖都提到了“大组织的溶解”这样一个概念。正是因为罗胖看衰了大组织的未来,才促使他想要一心一意地做自媒体,做小而美的企业

。为什么首批会员只发放5500个名额,10000个难道卖不完吗?卖得完,罗胖甚至可以成为“1600万先生”,但这对于深谙互联网时代规则的罗胖毫无意义。罗胖从没有奢望过自己可以把《罗辑思维》做成一款全国人民都喜欢的节目,但他只要牢牢地抓住了自己10万人左右的目标受众,他就可以做出一款非常优质的知识类节目,他小小团队自然也能够活得很好。在为新兴的中产阶级普及常识的这个领域中,罗胖毫无疑问已经占据了自己的一块高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一名文科生,罗胖将“以爱之名”这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正如罗胖所言,在现在这个“陌生人社会”中,再多的财富或者再高的地位都不如爱你的人来得重要,“有人爱”就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终极追求。当然,爱是一种自发而双向的情感,如果说每个自媒体和用户之间的距离都有100步,那罗胖毫无疑问是那个愿意走99步的人。剩下的那一步,不是罗胖不愿意走,而是他不能走,他必须留下来一步去筛选自己的用户。
每天早上的一条永远说满60秒的微信,每周一期30—40分钟不等的节目,不得不说罗胖在自媒体这个新兴行业里已经为后来者树立起了一个标杆。在一切免费的情况下终于坚持到了今天略有盈余的地步,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罗胖自己心里才清楚了。在这个人人都缺爱的年代,罗胖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他的用户:“罗胖爱罗辑思维,更爱因为这个节目而建立起来的罗辑思维朋友圈。”这样的爱也许来得有些快,但它绝不廉价。

四、结
自媒体到底能不能赚钱?我相信罗胖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了我们一个肯定的回答。但又到底是不是谁做自媒体都能赚钱?答案又显然不是。正如罗胖所言,现在的这个社会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会,但每个机会只能容纳一个人的成功,即使我们把市场分得再细,最终能够取得成功的也不过还是那寥寥数人。怎么办?没有办法。大多数人还是会像玻璃窗前的苍蝇那样,虽然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却终究飞不过那扇窗。不论是与机器赛跑还是与人赛跑,想要做得出色我们就必须更加努力。这是一场时不我待的竞赛,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且无法退出。
而在努力之余,我还想再提一下另外的一个罗胖常说的一个词:情怀。因为情怀在这个时代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丝毫不在努力之下。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情怀的人呢?
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是一句很鸡汤的话,但我相信:懂的人会懂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