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侯翰涛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12(28)9

【摘要】脊柱侧弯是脊柱的一个或多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中线的侧弯、矢状面上的前弯或脊椎体在纵轴上的旋转,是最常见的脊柱三维畸形_l】。脊柱侧弯是躯干的畸形,以脊柱的侧向偏移和轴位旋转为特征。许多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存在肋骨的变形以及矢状面上胸椎生理后弯的减少。少数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表现为主弯与次弯交界区的后弯畸形。由于其病理解剖特点复杂.导致脊柱在出现侧弯后和矫正手术后的生物力学变化较正常生理曲度的脊柱复杂得多,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在脊柱侧弯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总页数】3页(P1364-1366)

【作者】侯翰涛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湖南衡阳4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生物力学评估在矫形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应用 [J], 郑倩;苏强;张勇;关云飞;谢凌锋;许涛

2.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评估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J], 田磊;黄一飞

3.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评估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J], 田磊;黄一飞;

4.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足部姿势和步态特征的3D形态分析及生物力学评价[J], 朱飞龙;张明;吴宇;王斌;郭晓琦;曹建刚;朱茜;陈伟

5.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足部姿势和步态特征的3D形态分析及生物力学评价[J], 朱飞龙;张明;吴宇;王斌;郭晓琦;曹建刚;朱茜;陈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退变性脊柱侧弯研究进展

退变性脊柱侧弯研究进展 退变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好发于老年患者的退行性病变,病变部位主要在椎间盘、椎间小关节,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病变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不同患者的表现有明显差异,治疗方法、分型不同,选择的治疗方式也有明显差异。本文就退变性脊柱侧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疾病分型、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借鉴经验。 标签:退变性脊柱侧弯;研究进展;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退变性脊柱侧弯的发病率也持续升高。脊柱是人体主要的负重骨,慢性劳损会使脊柱出现缓慢病理生理变化,冠状面Cobb 角超过10°。患者主要有顽固性腰背部疼痛、下肢疼痛、跛行、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给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了巨大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X 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临床关于退变性脊柱侧弯的分型较多,没有统一的标准[1]。保守治疗方法包括中药疗法、外用贴敷药、按摩疗法、针灸疗法等,但是保守疗法的疗效不明显。手术方法包括单纯减压术、短关节融合术、骨移植手术等,根据患者的病变程度选择最佳手术治疗方式。本文就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综述,内容如下。 1国内外关于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 国外有关研究表明,退变性脊柱侧弯主要与炎性因子、自身免疫反应、组织降解酶活性增加、手术创伤等因素有关。对退变性脊柱侧弯主要采用综合疗法治疗,保守治疗方法主要环节患者的临床症状。如鼓励患者卧床休息,药物疗法、理疗、牵引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疼痛、活动受限症状。手术治疗主要采用椎间盘切除术、椎体减压术、椎体融合术等,手术治疗的疗效直接,可以清除退变的组织,维持脊柱稳定性[2-3]。但是,手术具有明显的创伤性,对机体生理功能有干扰,老年患者的恢复能力较低,不同患者的耐受度有明显差异,术后容易复发,增加患者的痛苦。目前,国外对脊柱侧弯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寻找延缓脊柱退变的方法、合成脊柱功能替代品。 国内对退变性脊柱侧弯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对检查后症状减轻的患者主要采用保守方法治疗,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对于胸椎侧弯超过50°、后凸超过60°;腰椎侧弯超过40°、后凸超过5°,且合并有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治疗[4]。手术方法有单纯减压术、减压术联合短节段融合术、减压术联合纠正畸形及长节段融合术等,根据患者的脊柱侧弯程度及患者的全身状况选择最佳手术方案。对于刚开始有腰部疼痛症状并确诊的患者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止痛剂、肌肉松弛剂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用药后症状无改善的患者给予硬膜外或关节面注射止痛药、神经根阻滞疗法进行治疗。同时,可以短时间佩戴支具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2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表现

脊椎弯曲

脊柱弯曲分类1 脊柱弯曲包括:侧弯,后突,前突。 1、脊柱侧弯:指脊柱偏离中线向侧方弯曲,C型或S型。它会减小胸腔腹腔,降低身高。 2、脊柱后突:脊柱向后凸起,又称为“罗锅”。 3、脊柱前突:脊柱单向前凸起。 脊柱弯曲分类2 在出生以后到发育成熟,特发性脊柱弯曲可以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任何阶段,所以,临床上把特发性脊柱弯曲分为三个阶段: 一、1~3岁出现弯曲,称作婴幼儿特发性脊柱弯曲, 二、4-10岁出现弯曲,称作儿童特发性脊柱弯曲, 三、11-发育成熟出现脊柱侧凸,称作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特发性最为常见。 青少年脊柱弯曲特点 青少年生长特别快,是全身各个系统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脊柱弯曲,不仅影响了外形和身高,还影响心肺功能,进而影响到全身发育,对健康影响非常大。家长应该高度重视! 脊柱弯曲病因 它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可分以下类型: 先天性脊柱弯曲由于先天性脊椎胚胎发育不全,此种畸形多发生在胸腰段或腰骶段,弯曲出现早,发展快,一般3~4岁的患者就可以有较显著的畸形。 后天性脊柱弯曲 1.姿态性和功能性脊柱弯曲:由不正确姿势引起,常在学龄期儿童发现。早治疗效果好。2.病理性脊柱弯曲:由于脊髓灰质炎、神经纤维瘤、脊髓空洞症、脑瘫引起。 3. 胸部疾病引起脊柱弯曲:幼年患化脓性或结核性胸膜炎,胸廓成形术等可引起脊柱弯曲。4.骨质疏松性脊柱弯曲:维生素D缺乏,或其他原因骨质疏松椎骨变形。 特发性脊柱弯曲这部分患者约占80%。 1、遗传因素:有明显的家族史。发生比较晚,一般12~13岁时发现,发展也较缓慢,弯 曲部位多局限于腰段,畸形不严重。

2、其它,如激素影响,生长发育不均衡,结缔组织发育异常,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母亲高龄等因素有关。 脊弯症状 1、症状:脊柱弯曲,立正姿势,测量者观察其双肩是否等高,后背是否等平,两腿是否等 长,左右肩胛骨在脊柱两侧是否对称,其下角是否等高。 2、如腰背酸痛,四肢疼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心博加速,心慌意乱,气短,胸腹胀满, 四肢肌肉无力,四肢感觉异常,身高矮小,体力较弱。 发现脊柱弯曲诊断方法 1、直尺测量法:俯卧硬板床上,直尺两头分别固定在脊椎上下两端,所有脊椎直尺吻合,则为正常,.如果有脊柱骨偏离直尺,则为弯曲。 2、观察法:立正姿势,测量者观察其双肩是否等高,后背是否等平,两腿是否等长,左右肩胛骨在脊柱两侧是否对称,其下角是否等高。 3、X线:X线片是诊断脊柱侧弯的主要手段 脊弯,早期发现 早期的脊柱侧弯引起的外观异常并不明显,所以非专科医生在体检和普查时往往都不易发现,并且多数家长对于脊柱侧弯的知识了解甚少,因此在孩子脊柱侧弯发生初期,家长往往没有留心。错过早期治疗机会。 所以,家长利用孩子洗澡等机会对孩子的脊柱进行仔细观察,早期发现 1、双髋部不等高,腰部不对称。 2、一侧肩膀比另一侧明显突出或“增大”。 3、领口不平,一侧肩部比另一侧高。 4、弯下腰时,后背左右不等平。 5、孩子平卧床时,双腿不等长。 6、女孩双乳发育不均等,左侧的乳房往往较大 7、其他类型的脊柱侧弯还可能会出现躯干部大小不等牛奶咖啡斑,背部异常毛发等。 以上这些都可以作为脊柱侧弯早期诊断的异常信号。因此,一旦孩子出现以上几种异常,家长应及时带患儿前往医院咨询专科医生。 对于青少年不正确姿势,不属于脊柱侧弯。若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就有可能转变为结构性脊柱侧弯,也就是通过改变姿势亦无法纠正。

施罗斯GBW支具矫正脊柱侧弯的原理和优势

德国施罗斯GBW支具:三维纠正脊柱侧弯。GBW支具,是Weiss博士在传统支具色努支具(cheneau brace)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成果,结合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技术,通过自己研究的独特分型体系,研发出的先进的GBW支具。 支具治疗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原理。国际上关于支具矫形的研究很多,一些学者研究的骨髓压力法则认为:骨髓(骨骼不断生长的中心)所受压力增加,骨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骨髓所受压力减小,骨的生长就会加速。支具治疗的生物力学原理是:顶椎区椎体凹侧生长终板负载减小,从而刺激凹侧区的椎体生长。这就是支具矫形的根本原理。所以,如果脊柱侧弯后,不进行支具矫形,单靠锻炼很难控制。人体的重量在椎体上的不均匀分布,导致椎体发育一边厚一边薄,脊柱侧弯会不断加重。 德国GBW支具的三大优势 1、具有更高的矫正率。 GBW支具采用先进的3D扫描技术取得患者身体数据,进而获得精确的身体模型,通过精确算法让每个患者获得个性化的支具。在此之前,大部分医生和支具师在传统支具基础上,认为支具矫形只能维持度数,不可能减少度数,严重贻误了患者的治疗,且德国GBW支具会配合历史悠久的施罗斯体操训练,既改变骨骼的畸形,又通过体操增加了肌肉力量,矫正率较高。 2、患者的身体数据及3D模型数据都会进行终身留存。

3D扫描后的数据直接传回德国总部,所有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支具设计都由德国Weiss博士完成,支具制作全程由计算机控制,材料也是德国进口的聚乙烯。数据的保存使得医生可以进行定期对比,动态跟进患者脊柱侧弯康复情况,这是国内其他石膏技术所不可能实现的。 3、德国支具更加符合人体生理结构。 特发性脊柱侧弯从字面理解是脊柱向侧方发生弯曲。但实际是在三维空间都发生了畸形,也就是在水平面,矢状面,额状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存在。GBW 支具恰恰就是在这三个维度对畸形进行矫正。 (1)额状面内: 对于双主弯的脊柱侧弯类型,在额状面内,通过三点力原理,对于骨盆,腰椎,胸椎的弯曲同时作用。

运动干预对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

运动干预对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 摘要:青少年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脊柱疾患,其中以特发性脊柱侧弯为最常见,严重的脊柱侧弯不但造成身体上的畸形,亦极大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目前对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干预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疗法、支具疗法以及运动疗法等。手术治疗虽然在短期内效果明显,但存在费用高、风险大、并发症多等缺点,在疾病早期不宜作为首选,因此早期的非手术治疗被广泛讨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将阐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运动干预效果与进展,为扩大运动干预对于青少年脊柱侧弯问题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运动;青少年;脊柱侧弯 前言 生活节奏的加快不仅给成年人带来了巨大的生活负担,同样也导致青少年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开始出现一系列身体形态上的异常变化。当代社会,由于青少年的升学压力的不断加大、不良的坐姿和学习习惯、背负承重的书包、经常使用电子产品、睡觉姿势不当以及经常趴在桌上写字等各种不良行为习惯,使青少年的脊柱本身和脊柱两侧的肌力发展不平衡,影响了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出现颈腰背疼痛的症状,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引起截瘫或椎管狭窄,若不加以及时干预治疗,更严重的会导致特发性脊柱侧弯疾病,影响胸廓发育,压迫心脏,引起心肺功能障碍或衰竭。青少年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脊柱疾患,严重的脊柱侧弯上不但造成身体上的畸形,亦极大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使许多患者出现自卑、羞涩、恐惧、自闭等病态性格。因此,对于患有脊柱侧弯的青少年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已经迫在眉睫。 1 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分类 国际脊柱侧弯研究会定义脊柱侧弯是在站立姿势下拍摄X光片,脊柱的某一节段椎体偏离中线且Cobb角大于10°称之为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按照病因可以分为非结构性和结构性两种。其中,非结构性脊柱侧弯是指某些原因引起的暂时性侧弯,一旦原因去除,即可恢复正常,例如双下肢不等长引起;而在结构性脊柱侧弯的分型中,以特发性最常见的,约占所有脊柱侧弯类型的80%,由于其发病原因不清楚,因此称之为特发性脊柱侧弯(AIS)。 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因 脊柱侧弯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其发病机制至今仍然不清楚。目前关于脊柱侧弯的发病机理主要包括遗传因素、激素影响、结缔组织发育异常、神经-平衡系统功能障碍、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生长不对称、生物力学因素等密切相关[6]。另外,青少年不良的坐姿和学习习惯、背负沉重的书包、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以及不正当的睡眠姿势等外界因素也诱发了脊柱侧弯的病程发展。 3 脊柱侧弯对于青少年的影响 3.1 脊柱侧弯导致双肩不对称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往往是由于脊柱两侧肌力不平衡所致。胸椎段一侧肌力过大时,会牵拉此段胸椎向肌力强的一侧偏斜,胸椎凹侧肌肉进一步被拉长且无力,加上不良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进一步诱导胸椎侧弯的发生,弯侧的肌肉力量也会逐渐加强。当胸椎弯向右侧时,胸廓也会跟着胸椎向右侧侧移。此时,肩膀就会出现胸椎弯的一侧高,胸椎凹的一侧低,继而形成高低肩。 3.2 脊柱侧弯对青少年呼吸功能的影响 脊柱侧弯对于青少年呼吸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肺脏生长发育、胸廓、通气

脊柱侧弯拓展内容及新发展___概述说明

脊柱侧弯拓展内容及新发展概述说明 1. 引言 1.1 概述 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特征是脊柱在冠状面上呈现非正常的侧向曲度。脊柱侧弯可以导致身体姿势异常、活动受限以及日常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因此,对于脊柱侧弯的拓展内容和新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进行叙述。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脊柱侧弯拓展内容及新发展部分的整体框架和目标。然后,在第二部分将介绍传统治疗方法和现代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其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情况。接着,在第三部分将重点探讨基因研究的进展、生物力学模型的应用以及物理治疗和康复方向上取得的新突破。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脊柱侧弯拓展内容及新发展的方向。 1.3 目的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脊柱侧弯拓展内容及新发展,并对现有治疗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此外,针对基因研究、生物力学模型和康复方向等领域的新进展,本文将探讨其在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益处。通过对这些新发展的介绍和讨

论,希望能为脊柱侧弯患者提供更有效、安全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2. 脊柱侧弯拓展内容: 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主要表现为脊柱在冠状面上的侧弯畸形。针对这一问题,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体育锻炼、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领域的进步,现代非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方法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改善。 2.1 传统治疗方法: 传统的脊柱侧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体育锻炼和物理疗法。通过进行一系列特定的体育运动和锻炼,可以加强身体各部位肌肉群的力量,改善姿势以及增加灵活性。此外,物理治疗方法如牵引、按摩和理疗也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并有助于调整脊柱结构。 2.2 现代非手术治疗方法: 现代非手术治疗方法在脊柱侧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例如,矫形背带是一种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固定支撑脊柱来减少侧弯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针灸、按摩和牵引等中医理疗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脊柱侧弯的治疗。 2.3 手术治疗方法的发展:

脊柱侧突脊柱侧弯详细介绍及治疗的科普知识

脊柱侧突脊柱侧弯详细介绍及治疗的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脊柱侧弯? 我们从侧面看人体脊柱,是一条正常连线,从颈部到臀部有两个“S”形弯曲,我们称为生理弯曲。从正面或后面看,脊柱是一条直线。如果从正面或后面看到脊柱向左右的方向弯曲,就是患有“脊柱侧弯”。 轻度的脊柱侧弯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也看不到明显的身体变形。较重的脊柱侧弯可影响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如在胸后背部出现肋骨隆起,称为“剃刀背”,弯腰时最为明显;双肩不等高;胸廓变形,使内脏的功能和活动受到影响和限制,稍运动就会出现心慌、气急、胸闷、口唇发紫,并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 脊柱侧弯是脊柱侧凸的俗称,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伴有椎体旋转的三维脊柱畸形,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对脊柱侧凸定义如下:应用Cobb法测量站立正位X光像的脊柱侧方弯曲,如角度大于10度,则定义为脊柱侧凸。脊柱侧凸可以是结构性的,也可以是非结构性的。结构性脊柱侧凸是指伴有旋转的结构固定的侧方弯曲,即病人不能通过平卧或侧方弯曲自行矫正侧凸,或虽矫正但无法维持,X像可见累及的椎体固定于旋转位,或向两侧弯曲的X像表现不对称。非结构性脊柱侧凸在侧方弯曲像或牵引像上可以被矫正。非结构性侧凸的脊柱及支持组织无内在的固有改变,向两侧弯曲的X像表现对称,累及椎体未固定在旋转位。 (一)非结构性侧凸包括姿势不正、癔病性、神经根刺激等,如髓核突出或肿瘤刺激神经根引起的侧凸。还有双下肢不等长、髋关节挛缩以及某些炎症引起的侧凸。病因治疗后,脊柱侧凸即能消除。 (二)结构性脊柱侧凸 1.特发性脊柱侧凸 2.先天性脊柱侧凸 根据脊柱发育障碍分三种类型:(1)形成障碍,有半椎体和楔形椎。(2)分节不良,有单侧未分节形成骨桥和双侧未分节(阻滞椎bloc vertebrae)两种。(3)混合型。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先天性脊柱侧凸为进展性的,并且为显著进展,只有10%-25%患者不进展。胸腰段侧凸预后及两岁以前Cobb角已大于50度者预后较差。畸形进展速度取决于畸形类型和受累脊柱长度:单侧未分节骨桥伴单/多发凸侧半椎体的胸弯预后最差。以下依次为单侧未分节骨桥、双凸侧半椎体、单个凸侧半椎体,而阻滞椎(bloc vertebra,即双侧分节障碍)预后最佳。某些畸形(例如单侧骨桥)一定会有进展。因此,此类患者不要等其发展,应早期手术融合,否则会产生严重僵硬畸形,使矫形手术难度明显增大。因此,治疗上应以早期治疗、预防畸形进展为原则。 3.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 SRS将神经肌肉型侧凸按以下分类: (一)上运动神经元病变(Upper motor neuron) (1) 大脑瘫(Cerebral palsy) (2) 脊髓小脑变性(Spinocerebellar degeneration)Friedreich共济失调Charcot-Marie-Tooth 病Roussy-Levy病

脊柱动力平衡KKT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观察第2页-论

3讨论 3.1脊柱动力平衡系统是以寰枢椎失衡导致脊柱疾患,并对其进行治疗的一个新的理念。寰椎是连接头部与身体的重要枢纽。无论是身体的神经系统,还是供应血液的椎动脉,都通过其间。一旦寰椎的位置发生偏斜和移位,不仅会阻碍大脑对身体发出的信息传递,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体对大脑的正常供血。长此以往,我们的头部、肩部、颈部会出现酸痛、不适、头晕、头疼、失眠、记忆力减退甚至血压不正常等症状。头部的重心偏移,使得颈部以下的相关关节都产生代偿性的改变,引起结构失衡、肩倾斜、骨盆倾斜[3]、下肢功能性不等长[4]、脊柱变形,导致全身各相关部位的疼痛,椎间盘突出,神经根、脊髓压迫﹑脊柱侧弯及传导不同程度受阻,形成久治不愈的慢性疼痛。 KKT技术是建立在研究人体环椎生物力学、生理学的原理基础上,通过拍摄特定X线片得到寰椎各种参数,输入计算机系统进行治疗部位定位和确定冲击治疗量进行非侵入式动力平衡治疗,即通过高频脉冲(声纳)将频率、强度、矢量方向、脉冲数等参数精确可控的治疗波作用于人体C1,将其调整回正常的位置,改善第一寰椎的偏移和倾斜,借助人体自身代偿特性使脊柱和人体重新回归原位,脊柱结构恢复平衡,从而达到大脑与躯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血液流通恢复正常,改善肩倾斜,骨盆倾斜,

下肢相对不等长及脊柱疾患。 3.2疗效分析 本组10例,从Cobb’s角度上分析,本组4例治疗前后未变化。Cobb’s角从32°~80°,平均46.5°;治疗后改善的6例Cobb’s 角治疗前7°~50°平均27.83°。治疗后Cobb’s角6°~40°平均21.67°,Cobb’s角改善从1°~13°,平均6.17°。以上数据显示,对特发性脊柱侧弯KKT治疗适应证为Cobb’s角在30°以下效果较好。 3.3临床价值 脊柱动力平衡治疗系统是由加拿大国际医疗机构根据其十五年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非侵入式脊柱矫正治疗专利技术,其适应证主要是脊柱(颈﹑腰椎)疾患﹑颈椎病、腰椎病、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头痛[5]、特发性脊柱侧弯[6]、颈腰椎术后残留的麻木和疼痛等。本组通过1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不仅改善了侧弯度数,而能维持随年龄的增长,侧弯不继续发展。实践表明,该技术为广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拓宽了治疗空间。 【参考文献】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1定稿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1定稿 1、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康复治疗哈尔滨医科高校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高校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张锦明张锦明脊柱侧凸(scoliosis)定义:即脊柱向侧方弯曲,应用Cobb法测量大于10定义为脊柱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发病率和自然史1.小儿和青少年大于10的特发性脊柱侧弯其发病率为0.5%~3%,弧度大于30的发病率为1.5‰~3‰。2.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生于10岁以后,并伴随生长加快。大约2%的青少年有10或更大一些的脊柱弧度,但是他们当中侧弯进展超过30的只有5%。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发病率和自然史测弯进展的风险与侧弯弧度和患儿年龄相关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发病率和自然史很多患儿在骨骼发育成熟之后 2、,侧弯照旧进展。弧度小于30的患儿,通常不再进展,而弧度超过50和75的患儿,常会有比较明显的加重〔一般是每年进展1〕。病因1.遗传因素〔1〕有家族史的人群,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2〕最有可能的遗传方式是多因素遗传。2.激素学说褪黑激素缺乏曾认为是导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缘由。3.脊柱生长和生物理学理论Huetter-Volkman定律认为:增加压应力抑制生长,减小压应力促进生长。病因侧弯冠状面顶椎椎体楔形变最严峻。侧弯凹侧的椎弓根比较小,由于脊柱的弯曲,脊髓向凹侧较小的椎弓根靠近。病因椎弓根宽度与胸椎平面的关系病因4.组织异样理论〔1〕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患者椎间盘有胶原纤维分布不均的现象。〔2 3、〕椎间盘成分的微小转变致使椎间盘楔形变。〔3〕脊柱侧弯可

能是由于肌肉成分的功能性缺陷。5.中枢神经系统异样理论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生于神经肌肉疾病为依据。脊柱侧凸分类 1.非构造性脊柱侧凸2.构造性脊柱侧凸非构造性脊柱侧凸非构造侧凸的脊柱及其支持组织无内在的固定转变,如姿势不正或椎间盘引起的侧凸。构造性脊柱侧凸构造性脊柱侧凸:伴有旋转构造固定的侧方弯曲〔1〕特发性脊柱侧凸(1diopathicscoliosis)分期:婴儿型〔0~3岁〕、幼儿型〔3~10岁〕及青少年型〔10岁以后〕。〔2〕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scoliosis)分型:①分节不良性②形成障碍型③混合型〔3〕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4 4、〕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凸〔5〕间充质病变合并脊柱侧凸〔6〕骨软骨养分不良合并脊柱侧凸〔7〕代谢性障碍合并脊柱侧凸〔8〕脊柱外组织挛缩导致脊柱侧凸〔9〕其他缘由引起的脊柱侧凸构造性脊柱侧凸进展性脊柱侧凸的后果进展性脊柱侧凸的后果心理障碍进展风险的两个确定因素进展风险的两个确定因素弧度因素生长因素生长因素明确诊断时患儿骨骼成熟水平和剩余生长潜能.Risser征:髂骨骨骺的评定。髂骨骨骺的闭合是从前〔1区〕向后〔4区〕。筛选筛选早期觉察和学校筛选打算学校筛选打算是对5班级和6班级的孩子们〔年龄10~12岁〕常规进展脊柱的检查。躯干的旋转度(ATK)超过7意味着侧弯的弧度接近30。筛查方法1.三指法2.红外扫 5、描法红外扫描法u三维脊柱成像u全部节段椎骨的旋转信息uC7垂直移位、骨盆倾斜u驼背和脊柱后凸的角度体格检查----脊柱侧凸的评定体格检查----脊柱侧凸的评定2.体格检查皮肤病变常有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治疗现状与进展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治疗现状与进展 王莉;黄晓琳;谢凌锋;徐群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 【年(卷),期】2017(032)003 【总页数】5页(P249-253) 【关键词】脊柱侧凸;康复治疗 【作者】王莉;黄晓琳;谢凌锋;徐群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9;R687 脊柱侧凸是一种三维的脊柱和躯干扭转异常,包括在冠状面上的侧方弯曲,水平面上椎体旋转和矢状面上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改变[1]。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脊柱侧凸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病率约为2%~3%[1],最新调查显示其在我国的发病率为5.2%[2]。目前AIS病因尚未明确,研究显示可能与遗传基因、不良姿势、某些激素水平等相关[3-4]。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脊柱增长迅速,如不及时诊治,脊柱侧凸的程度可能会随

生长发育的进行逐渐加重,继而出现背部疼痛、心肺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者可导致瘫痪。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目前脊柱侧凸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有:支具、运动疗法、牵引、手法治疗、电刺激等。关于AIS的治疗,2011国际脊柱侧凸矫形和康复治疗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Society on Scoliosis Orthopaedic an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SOSORT)指南推荐:Cobb角<10°时只需观察随访;Cobb角10°~20°时,一般选择特定性运动疗法;Cobb角20°~45°时,推荐支具治疗,同时配合运动疗法;Cobb角>45°时可考虑手术治疗[1]。脊柱侧凸主要治疗目标是控制和减小Cobb角,此外,临床专家们越来越关注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的其它指标[5],其中疼痛和自我形象受损常常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6-7]。因此,在脊柱侧凸的治疗过程中除了需要控制Cobb角外,还需注意缓解症状和纠正异常姿态,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对目前AIS康复治疗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1 支具治疗 支具是目前控制脊柱侧凸发展、减少手术率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与支具的类型,生物力学作用特点、患者依从性、个体差异及矫形师制作水平等相关。支具治疗脊柱侧凸历史悠久,早期较少使用,近百年来发展迅速,逐渐被大家广泛接受。目前国内外流行的支具有多种,其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1.1 支具的发展史在北美,1940年,Blount等[8]发明了Milwaukee支具,它是一种颈胸腰骶支具,现仍较多用于胸弯顶椎在T7以上的侧弯患者;1977年,Watts等[9]发明了Boston支具,它是半成品制作的,有6个大小不同模型,根据患者特点调整后即可使用,较为方便;后来又陆续发明了夜间支具和软支具,支具的舒适度得到提高[10-11]。在欧洲,使用较流行的是里昂支具和色努支具[10-11]。这些年来支具不断发展,旨在设计出更加舒适、效果更好的支具来治疗脊柱

吕立江教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经验

吕立江教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经验 谢云兴;陈涯峰;李景虎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041)003 【摘要】[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n treating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 by using flexible tendon ridge surgery.[Method] By collecting Pro.LV treatment of AIS biomechanical theory,AIS treatment indications established and record of Pro.LV Lijiang clinical experience,sorting and analyz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Pro.LV Lijiang'clinical used flexible tendon ridge surgery treatment on AIS.[Result] Professor LV based on the basis of anatomical biomechanical principles combined with the spine,in his diagnosis stress on the indications for treatment of AIS and treatment of the use of"first soft tendon,after the ridge,both care"approach to release soft tissue and change the bio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e spine,to correct the effect of scoliosis.[Conclusion]Flexible tendon ridge surgery is noninvasive,easy to operate and painless and effective clinical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AIS.This clinical method is worthy promotion on public.%[目的]总结吕立江教授运用柔筋正脊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临床经验.[方法]整理吕师对AIS生物力学的论述,明确柔筋正脊术治疗AIS的适应范围,并通过学习吕立江教授的临床经验,对吕教授运用柔筋正脊术治疗AIS的方法进行分析与归纳.最后举一案例佐证.[结果]吕立江教授立足解剖基础

上海科委脊柱侧弯课题

上海科委脊柱侧弯课题研究报告 一、引言 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深入了解脊柱侧弯的病因、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知识,上海科委设立了脊柱侧弯课题进行研究。本报告将对该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概述。 二、脊柱侧弯的病因研究 通过对大量脊柱侧弯患者的病例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脊柱侧弯的病因可以分为两大类:特发性脊柱侧弯和先天性脊柱侧弯。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多种因素有关,如激素水平、基因突变等。先天性脊柱侧弯则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脊柱发育异常,从而引起侧弯。 三、脊柱侧弯的早期诊断 早期诊断对于脊柱侧弯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对比不同年龄段的脊柱侧弯患者,发现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提高医生和公众对脊柱侧弯的认识,以及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定期筛查。通过早期诊断,可以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延缓病情进展,降低治疗难度和风险。 四、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脊柱侧弯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手段。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矫形、稳定和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对不同手术方法的研究,发现手术的最佳时机是侧弯角度较大且进展较快时。同时,手术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也为脊柱

侧弯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效果。 五、非手术治疗方法 对于轻度脊柱侧弯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支具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我们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发现支具治疗在控制侧弯进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要长期坚持使用。康复训练则可以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从而改善姿势和减轻疼痛。同时,我们也探索了一些新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如生长因子疗法和干细胞治疗等,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前景和潜力。 六、脊柱侧弯患者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在脊柱侧弯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包括姿势矫正、呼吸训练和心理辅导等,发现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此外,我们还开发了一些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案,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七、脊柱侧弯的预防措施 预防脊柱侧弯的发生对于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研究和总结,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加强体育锻炼和保持合理的体重等。此外,我们还提倡定期进行脊柱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脊柱侧弯。 八、脊柱侧弯的遗传因素研究 研究表明,脊柱侧弯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我们对一些家族性脊柱侧弯病例进行了基因检测和分析,发现了一些与脊柱侧弯发病相关的基因突变位点。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脊柱侧弯的发病机制,

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国内外研究现状及 发展趋势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文献资料 法对国内外脊柱侧弯筛查方法进行综述,总结出目前脊柱侧弯筛查方法的不足之 处及最有效的方法。结果:脊柱侧弯的筛查方法主要分为肉眼观察法,如Adams 前屈试验,和仪器测量法,如Moire测量法。现有的国内外筛查方式主要为肉眼 观察法和仪器测量法相结合,如:Adams前屈试验+Moire测量法+脊柱X全长片。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分类 早在公元前,“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对脊柱畸形做了简单 的描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三维空间理论认识的逐渐加深,人 们逐渐发现脊柱畸形不单单是脊柱在身体某一个平面的失衡或异常弯曲,而是脊柱在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等三维空间中的畸形。脊柱侧弯是 一种三维的脊柱和躯干扭转异常,包括在冠状面上的侧方弯,水平面上 的椎体旋转和矢状面上的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改变。国际脊柱侧弯研究学 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RS)将脊柱侧弯定义为应用Cobb 法测量站立位脊柱正位X线片的脊柱弯曲,角度大于10°[1]。脊柱侧 弯分为先天性脊柱侧弯、后天性脊柱侧弯和特发性脊柱侧弯。后天性脊 柱侧弯根据病因可分为姿态性脊柱侧弯、神经病理性脊柱侧弯、胸部病 理性脊柱侧弯和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弯。脊柱侧弯中最常见的是特发性脊 柱侧弯,又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国外文献报道发病率约为1%~3%[2],好发于女

生,一般10岁左右起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研究认为与遗传、激素水平、内分泌异常(如褪黑素)等因素有关[3]。 1.2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 1.2.1国外脊柱侧弯筛查方法 20世纪80年代国外就开始在学龄儿童中开展脊柱侧弯筛查,通常 包括体格检查,即通过视觉观察受检者的肩膀、肩胛骨和臀部是否存在 不对称。Adams前屈试验(Adams试验)是最经典的体格检查方法之一,通过让受检者躯干前屈而进行背部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使用脊柱测量尺 测量躯干旋转角度。云纹照相法(Moire测量法)用于绘制背部三维轮廓。1979年,WILLNER[4]利用Moire图像对脊柱侧弯进行检查,建立Moire图像的非对称性与Cobb角之间的关系来判断脊柱侧弯,同时指出 在凹的部位Moire条纹变形严重,而在凸的部位显得清晰。1981年,ASHWORTH[5]介绍了脊柱侧弯的综合性普查方法:Adams试验+脊柱X线 摄片,这种方法准确,但需要大量X线摄片,不利于推广;Adams试验 +Moire测量+脊柱X线摄片,Adams试验为公认的首要检查方法,阳性 者采用Moire测量,两者结合可降低Adams试验的假阳性,节约资源, 适用于城市普查;Adams试验+脊背倾斜角测量+脊柱X线摄片,采用脊 柱测量尺测量脊背倾斜角,携带方便,适用于学校和乡村普查。国外对 脊柱侧弯研究较早,但普遍局限于专业体格检查+仪器辅助测量,具有 一定客观性、准确性,但在追溯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上 缺乏深入资料。 1.2.2国内脊柱侧弯筛查方法 在国外研究基础上,国内临床曾用X光机透视机进行脊柱侧弯筛查,X线检查是诊断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金标准,此种方法工作量小、

前庭反射异常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关系的研究进展

前庭反射异常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关系的研究进展 杨依林;赵检;邵杰;王飞;魏显招;倪海健;李明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23)001 【摘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发生在10岁以后的无明确病因的三维脊柱畸形。据Weistein等报道,AIS患者占脊柱侧弯人群的80%,大约1%~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尤其是10~16岁女性易感。AIS是公认的多因素致病性疾病,涉及遗传、组织、激素、生物力学和神经反射等异常。 【总页数】3页(P142-144) 【作者】杨依林;赵检;邵杰;王飞;魏显招;倪海健;李明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 院骨科,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 【相关文献】 1.前庭小管五梅尼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J], 熊敏 2.飞行人员前庭功能和前庭性错觉训练研究进展 [J], 贾宇航; 高原; 李程飞; 潘益凯;

王永春; 孙喜庆 3.前庭电刺激与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J], 严进华;陈中波;宋延娜;杨慧佳;李宪东;于泽洋 4.应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前庭功能的研究进展 [J], 陈婧媛;李永新 5.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张丹;郭婷婷;王家亮;王玉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力学原理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的研究进展

生物力学原理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的研究进展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因一直是不明确的,但生物力学原理一直是许多学者不断探索的途径,而且在治疗方面也主要针对生物力学方面研究治疗方案,本文主要对生物力学对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弯原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 劳顿和迪克森[1]说他们用兔子的实验支持Roaf的假设。研究人员在一组兔子中形成了纯冠 状面畸形,在第二组兔子中发生了纯矢状面畸形,在第三组中发生了矢状面和额状面畸形。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渐进性实验性脊柱侧凸仅在那些同时具有矢状(脊柱前凸)和冠状面 畸形的动物中发展。没有纯粹单平面畸形的兔子发展为进行性脊柱侧凸。他们还指出,当患 有双平面畸形的兔子在成熟前释放畸形时,畸形会自发消退。研究者支持这样的观点,即脊 柱的前部结构比后部结构生长得更快,导致正常脊柱后凸的丧失和椎体(前部元件)向外侧 向屈曲。作者还指出,在许多外科手术过程中单独校正冠状面畸形并不能纠正正常脊柱后凸 的丧失。Ohlen的人类受试者的工作支持Lawton和Dickson的工作,当时证明了脊柱侧凸的 胸椎后凸畸形比正常情况少。通过使用向前弯曲测试并从侧面观察受试者,Weiss和Lauf 研 究了2岁,4岁和5岁儿童受损前屈(IFF)的患病率。他们将IFF描述为下胸段的一个区域,其中胸椎的脊柱被短的椎骨段中断,该椎骨段看起来是直的并且不能主动或被动地向前弯曲。 1).Weiss和Lauf发现IFF在2中不太常见年龄(7.9%)比4岁和5岁(分别为78.9%和 70.8%),并假设其原因是从爬行到直立姿势的过渡。在686名健康的9-10岁儿童中研究了IFF,27%在随访一年内继续发展为特发性脊柱侧凸。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受屈的前屈可能 会解决,因为他们适应直立行走。然而,对于那些IFF无法解决的人,或那些发展多个IFF片段的人来说,它可能是造成脊柱不稳定的一个因素导致生长期间的旋转和侧向偏离。萨默维 尔首先将胸椎特发性脊柱侧凸描述为脊柱前凸,轴向旋转和侧屈的组合,并且提示脊柱前凸 是由于脊柱节段的后部元件的生长失败引起的。罗夫在1966年进一步描述了这一理论,并 提出脊柱侧凸的根本问题是与后部结构相比脊柱前部的相对延长。僵硬的前肌肉骨骼壁的这 种情况应该导致脊柱的侧向偏离和脊柱侧凸的发展。人类的解剖和MRI研究现已确定,在结 构性脊柱侧凸患者中,脊柱的前部元素确实比后部元素长。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相对前脊柱过度生长”(RASO)。也就是说,RASO和矢状面畸形(即胸椎前凸)作为AIS的主要起始因 素的作用,而不是参与进展的次要因素,已经引起了质疑和争议。此外,这个概念似乎不适 用于其他曲线类型,如单腰椎曲线。值得注意的是,Brink等人测量AIS患者,神经肌肉(NM)脊柱侧凸患者和正常对照的每个椎体和椎间盘的前侧和后侧之间以及脊柱前侧和椎 管之间的长度差异。当将两组脊柱侧凸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时,Brink和他的同事发现脊柱的前部元素长于后部元素,然而,在AIS和NM患者中均发现这种脊柱过度生长,两组 之间没有可测量的差异。因此,他们得出结论,RASO更多地是一种广义的脊柱侧凸机制而 不是AIS的致病因素。有趣的是,前后长度与NM和AIS组中的Cobb角线性相关,这表明RASO可能与曲线进展相关。 其他实验工作集中在“Hueter-Volkmann”原理上。该理论认为,椎体骨骺生长板上的压力增加 会阻碍其生长速度,而整个板块的压力下降会加速生长,该理论表明,在曲线的凹面上,骨 骺板具有异常高的压力,导致生长减少,而在曲线的凸面侧,压力较小,导致生长加速。斯 蒂尔威尔的研究涉及脊柱固定在弯曲位置和棘突固定。脊柱的固定导致偶尔的脊柱侧凸,而 棘突的固定导致严重的脊柱侧凸,脊柱前凸和旋转。根据Hueter-Volkmann原理,假设在“恶 性循环”中的不对称负荷在进行性脊柱侧凸曲线的生长期间导致椎骨楔入。斯托克的恶性循环假说暗示无论脊柱侧凸的原因是什么,机械因素在其中占主导地位侧弯进展的风险最大时是 青春期快速增长的时期。2006年,斯托克斯等人创建模拟以测试恶性循环理论,并得出结论,生长期间脊柱侧凸进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生物力学影响。在他们的模拟中,脊柱负荷不对 称依赖于神经肌肉激活策略。对称的脊柱负荷是可能的,但是在更高的“生理能量成本”。作 者认为,他们的研究结果可能意味着不同的AIS患者可能采用不同的神经肌肉激活策略,这 会影响他们的脊柱负荷,并且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曲线比其他曲线进展更多。同样,Modi等人提出了脊柱的调整/平衡机制,并建议在生长的脊柱中,脊柱有一段时间努力平衡脊柱。当这种努力失败时,曲线将会进展,或者如果脊柱重新平衡,曲线将稳定或回归。斯托克斯等

脊柱生物力学基本知识

青少年脊柱侧凸概述 脊柱侧弯的经典定义为“脊柱在额状面上发生的侧方弯曲”,实际上应为一种复杂的三维畸形;额状面上畸形大于10度的传统标准仍然适用于现行的脊柱侧弯定义;然而由于近来对力偶合认识的加深,目前我们知道侧弯的脊柱不仅在矢状面和额状面上存在有差异,在横断面上亦存在有畸形;因此在脊柱侧弯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对人体的三维平面进行评估; 脊柱侧弯的患病率 患病率是指在某一时点检查时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患有某病的频率;由于侧弯严重程度的不同,脊柱侧弯的患病率而有所差别,角度大的侧弯发生率较低,世界范围内各种类型脊柱侧弯的患病率约为1%,且在各种群中相对恒定;勿将患病率与发病率相混淆;发病率是指在观察期内通常为一年,可能发生某种疾病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病的频率;绝大多数研究所涉及的是脊柱侧弯的患病率; 脊柱侧凸的病因学 脊柱侧弯的病因多种多样;Moe 在其经典的教科书中列举的病因多达50余种;我们将其粗略地将脊柱侧弯分为以下四类: 神经肌肉性侧弯 先天性侧弯 某些疾患疾病,肿瘤和创伤导致的侧弯 特发性侧弯 神经肌肉性侧弯 神经肌肉性侧弯通常在儿童期发病 ;这类畸形多呈进展性且伴有明显的心肺并发症;该类 患者的寿命通常缩短;神经肌肉性疾病又可进一步分为:神经病性和肌病性;然而,并非所 有患有神经肌肉性疾病的儿童都会发展为脊柱侧弯; 多数神经肌肉性侧弯患者需接受脊柱融合手术;以使其能直立地坐在轮椅上并能够拥有较好的生活质量;坐立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肺通气,且有助于减少肺部并发症; 神经病性疾患使神经系统受累; 神经病性侧弯包括脑瘫,脊髓小脑功能障碍及脊髓灰质炎; 肌性侧弯的病因在于肌肉组织疾患;Duchenne 肌萎缩和关节弯曲是肌性疾患的典型病例,并有可能导致脊柱侧弯; 先天性侧弯

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雷博艺;武瑞星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6(048)002 【总页数】3页(P186-188) 【关键词】脊柱退变;退变性脊柱侧凸;病因学 【作者】雷博艺;武瑞星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脊 柱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 退行性脊柱侧凸( 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指成人骨骼发育成熟后,由于 椎间盘退变及脊柱其他附件结构退变等原因[1],导致冠状面正直的脊柱偏离中线 位置,出现向侧方的弯曲,形成带有一定弧度的脊柱畸形[2],冠状位Cobb角通 常大于10°[2],其中不包括如外伤、肿瘤等脊柱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脊柱侧凸畸形。受累脊柱一般多见于腰椎,少部分累及胸腰段,常伴有一系列累及椎体、椎间盘、小关节等退行性改变[3],如腰椎前凸减小、椎体楔形变、椎体侧方滑移、椎体边 缘骨赘形成、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等病变。该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其中女性占绝大部分。随着世界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和老年人生活模式的改变, 其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4],是引起老年人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对该类疾病的

诊治和治疗效果便成为患者和临床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临床上随着脊柱退行性改变进行性加重,将逐渐导致脊柱发生向侧方的弯曲,进一步引起患者腰腿部疼痛、根性放射痛以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还没有确切的证实和阐述,为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认识退行性脊柱侧凸疾病,现将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流行病学与发病原因作如下综述,为临床工作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指导。 上世纪末Perennou D等人[5]研究报道了成人下腰背痛患者中退行性脊柱侧凸的 患病率和特点,其发病率为7.5%,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年龄小于45岁 者为2%,60岁之后的患者为15%。而首发症状为腰背痛的患者中,最终发生退 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占86%,近些年Kebaish等[6]针对2 973例年龄大于40岁的人,分别研究其年龄、种族、性别与退行性脊柱侧凸患病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这一人群中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患病率为8.85%,脊柱侧弯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 增高,与种族间也有差异(白人患病率为11.1%,非裔美国人为6.5%),而与性别 无明显关系,男女间的患病率相当。为了进一步研究退行性脊柱侧凸在汉族人群的患病率,Xu L等[7]人对2 395例年龄大于40岁的汉族人进行大规模的系统调研,结果显示我国40岁以上汉族人群中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患病率高达13.3%,其中年龄大于65岁并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女性更容易发生退行性脊柱侧凸。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多数累及胸腰段和腰椎,累及范围多在T11、T12~L5、S1之间,侧凸 的顶锥多发生在L3、L4或者L2、L3椎体间隙,脊柱向一侧的弯曲致使脊柱在矢 状面和冠状面出现失平衡的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脊柱退行性改变的进行性加重,进而出现腰腿疼痛、神经性跛行等相应临床症状。 目前对于退行性脊柱侧凸发病原因与机制尚不明确,进行相关文献查阅和回顾后将其总结和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代谢性因素退行性腰椎侧凸在早期的研究中被认为与代谢性骨病有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