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谈中韩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时事与政治课论文)

浅谈中韩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时事与政治课论文)

浅谈中韩关系现状及发展障碍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 ,两国由破冰之旅发展到现在密不可分的政治、经贸、文化等政府和民间合作关系 ,仅仅用了21年的时间。21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 ,但中韩关系却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方面 , 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

1992年 9月 , 即中韩建交仅一个月 , 韩国总统卢泰愚访问中国 , 同中国签订了“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等协定,启动了中韩关系发展的进程。建立外交关系后 ,双方历届领导人频繁互访 ,坦诚地讨论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和共同关心的问题 ,确立了双方进行各领域合作的基础。2003年韩国现任总统卢武铉应胡锦涛主席的邀请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 ,推动了中韩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二、经济方面 ,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迅速 ,成果显著

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快。1992年两国建交时 ,贸易额仅为 50亿美元 , 2004年达到 900亿美元 ,增长了 17倍。而且两国经济合作并没有饱和 ,正处于发育阶段 ,合作前景非常广阔。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性高速增长 ,成为韩国提高产业结构的契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备 ,在市政、场地等建设方面为包括韩国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了众多的机遇 ,而韩国家电和汽车等产品在中国热销显示了韩国企业的竞争力 ,也是近几年中韩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各界交往活跃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 ,是隔海相望的近邻 ,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 ,两国民众的天然亲近感和相近的文化传统使两国国民比其它国家的国民之间更容易互相理解和沟通 ,更容易“寻求友谊、繁荣文化” ,两国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门及不少地方政府之间均建立了友好交往与合作关系。随着双方交往的日益紧密 ,“韩流”和“汉风”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以韩国电影、流行音乐、服饰为代表的“韩流”正以强劲的势头在中国掀起了韩国大众文化的热潮。同时 ,在韩国也掀起了被称为“汉风”的中国热 ,并在 2004年底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国孔子学院和亚洲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 ,学习汉语热在韩国不断升温。另外 ,中韩在教育和旅游方面交流甚密。截止 2004年 3月韩国在华学习的留学生已接近 4 . 4万人 ,占外国留学生在华总数的 40% ,而中国在韩的留学生也已达到 6000多人。1998年中国政府将韩国地位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之一 , 2004年两国旅游人员往来突

破 340万人次 ,中国已成为韩国国民最大的海外旅行目的地国。

但在中韩关系发展的背后,又隐藏了诸如贸易摩擦、民族历史、国家安全等现实问题。比如“天安舰事件”和“韩朝炮击事件”这些都造成了中韩两国矛盾。特别是韩美军演,中国的抗议与军演的步伐不断加大,中韩关系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而中韩两国间政治磨擦因素和大众传媒的片面报道,不仅阻碍着两国增进相互理解,而且不断制造出新的相互误解乃至相互敌对的情绪。体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西方文化影响的不对称性也将对中韩共同文化基础产生抵消作用。目前,中韩之间主要存在以下6个矛盾:

一、历史问题

中韩作为自古以来一衣带水的邻国,历史问题是一个两国交往中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回顾中韩历史,目前争论较为严重,影响层面较大的有以下三个问题。

1、民族来源问题。韩国官方和学者普遍采用关于“檀君”的神话传说,作为自己民族的来源,并正式将其写入教科书。但是这和中国有历史明确记载的箕子朝鲜的故事明显不符。

2、领土纠纷。韩国方面认为长白山天池、间岛属于朝鲜民族并且在黄海划界问题上坚持中间线原则,韩国非法侵占苏岩礁并将1月18日定为“离於岛日”,引起了两国领土问题的纠纷。

此外,中韩在中医针灸、活字印刷、书法等问题上,也存在有争论。韩国的这一系列举动,旨在剔除其民族国家形成上的他国因素,凸显本民族的主体性,淡化他国影响,以加强民族源头上的纯净性和独立性。历史问题虽然不是影响中韩关系的主流问题,但是它与中韩文化、经济、政治、外交、民众认同度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值得我们了解和关注。

二、文化争端

如果说2005年1月,时任首尔市市长李明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被中国舆论认为是韩国方面对文化话语权的争夺和“去汉化”的重大举措。那么,“江陵端午祭”经过韩国的申请和活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则彻底引爆了中韩两国的文化争端。中韩两国存在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渊源,而中国作为传承五千年文明古国,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自古以来发达的科技文化,必然深刻的影响着韩国,在文化上占有绝对的主导权。而随着韩国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地位的不断提升,必然要向中国的文化话语权发起冲击,以求文化上的独立。于是才有了文化上“去汉化”以及抢夺华夏文明这一系列问

题的出现。文化问题对于中韩关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文化交流既可以有效加强中韩两国间地交往,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和互信。但是由于两国文化传统的相似性,今后中韩之间也极有可能会发生许多类似的文化争端。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文化问题,提高文化产权意识,保护本民族文化,在两国交往间尽量规避此类文化争端的发生。

三、经贸关系

1992年中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良好的国际环境为两国间的经贸发展带来了机遇,两国在双边贸易、投资、劳务、区域合作、产业合作等领域均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尽管近年来两国遇到了关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分歧和纠纷,两国间的经贸合作却从未中断。如今,中韩经贸关系已经成为推动中韩关系发展的助力器,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中韩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第一,贸易逆差问题。中韩建交以来,中国对韩国的持续贸易逆差是双边合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韩国方面对中国产品的人为壁垒设置。第二,投资环境问题。尽管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始终呈现积极趋势,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中国对韩国直接投资的比例却始终偏低,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第三,自由贸易问题,由于韩方采取的歧视性壁垒政策以及中国产品自身存在的质量安全缺陷,中韩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相关反倾销纠纷与诉讼直线上升,建立自由贸易区以及协调双边贸易关系、改善贸易失衡状况迫在眉睫。第四,汇率比价问题。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韩币贬值与人民币升值趋势更加明显,汇率比价不断攀升,进一步恶化了双边贸易收支的预期。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朝鲜半岛渐渐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而中韩关系的走向对于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有着深刻地影响。目前,和平崛起中的中国越来越注重与邻国之间的关系,韩国作为中国长期以来重要的海上邻国,其外交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中韩两国必须积极面对并处理好这些问题 ,只有这样未来的两国关系才能得以持续健康高速的发展。

浅谈中韩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时事与政治课论文)

浅谈中韩关系现状及发展障碍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 ,两国由破冰之旅发展到现在密不可分的政治、经贸、文化等政府和民间合作关系 ,仅仅用了21年的时间。21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 ,但中韩关系却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方面 , 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 1992年 9月 , 即中韩建交仅一个月 , 韩国总统卢泰愚访问中国 , 同中国签订了“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等协定,启动了中韩关系发展的进程。建立外交关系后 ,双方历届领导人频繁互访 ,坦诚地讨论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和共同关心的问题 ,确立了双方进行各领域合作的基础。2003年韩国现任总统卢武铉应胡锦涛主席的邀请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 ,推动了中韩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二、经济方面 ,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迅速 ,成果显著 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快。1992年两国建交时 ,贸易额仅为 50亿美元 , 2004年达到 900亿美元 ,增长了 17倍。而且两国经济合作并没有饱和 ,正处于发育阶段 ,合作前景非常广阔。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性高速增长 ,成为韩国提高产业结构的契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备 ,在市政、场地等建设方面为包括韩国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了众多的机遇 ,而韩国家电和汽车等产品在中国热销显示了韩国企业的竞争力 ,也是近几年中韩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各界交往活跃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 ,是隔海相望的近邻 ,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 ,两国民众的天然亲近感和相近的文化传统使两国国民比其它国家的国民之间更容易互相理解和沟通 ,更容易“寻求友谊、繁荣文化” ,两国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门及不少地方政府之间均建立了友好交往与合作关系。随着双方交往的日益紧密 ,“韩流”和“汉风”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以韩国电影、流行音乐、服饰为代表的“韩流”正以强劲的势头在中国掀起了韩国大众文化的热潮。同时 ,在韩国也掀起了被称为“汉风”的中国热 ,并在 2004年底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国孔子学院和亚洲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 ,学习汉语热在韩国不断升温。另外 ,中韩在教育和旅游方面交流甚密。截止 2004年 3月韩国在华学习的留学生已接近 4 . 4万人 ,占外国留学生在华总数的 40% ,而中国在韩的留学生也已达到 6000多人。1998年中国政府将韩国地位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之一 , 2004年两国旅游人员往来突

浅谈中韩关系

浅谈中韩关系 摘要:中韩建交24年来,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但由于韩国强势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使得东北亚区域的安全形势更为复杂、难于解决,而中韩关系也跌到历史冰点。本文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韩之间的关系变迁,阐述了我国与韩国之间的关系现状。面对复杂的安全形势,我们要清醒认识两国发展态势,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关键词:中韩关系;萨德系统;历史文化;解决途径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六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亚洲已然崛起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而中韩作为两个地区大国,自于1992年8月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关系迅速发展。中韩不断开展高层往来,增进互信共识,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 在政治方面,中韩两国近年来越来越感觉到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彼此为解决地区问题开展密切合作。中韩曾合作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韩同是东盟地区论坛的对话伙伴,参与“10+3”会谈,共同致力于地区和平与经济发展。在经贸合作方面,目前,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资对象国,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据统计,中韩双边贸易额由1992年的50.3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3000亿美元,增长了近60倍。在文化交流方面,以韩国电视连续剧、流行音乐、游戏、服饰为代表的“韩流”在中国掀起了韩国大众文化的热潮。据分析,“韩流”对韩国经济产生的效益达45亿美元,其中在中国产生的效益就达33亿美元。同时,在韩国也掀起了被称为“汉风”的中国热。2004年底世界上第一个中国孔子学院和亚洲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然而近期以来,由于美国、韩国强势宣布联合部署萨德系统,使得韩国开始引火烧身,中韩关系也出现了动荡,如今这股风波还在一路蔓延。接下来将分别从中韩历史关系和现状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我国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来维护国家安全。 二、中韩历史关系发展 中国与朝鲜半岛交往的历史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中韩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交往。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是中国通过海上与之交往最早最多的地区之一。在中韩交往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重大事件都与山东半岛有关联,历代山东人为中韩文化交流和中韩 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14年7月3日时事政治

2014年7月3日时事政治(国内) 1、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3日在首尔同韩国总统朴槿惠举行会谈。两国元首积极评价中韩合作,全面总结中韩关系发展经验,规划新形势下两国合作,达成许多新共识。两国元首一致决定,进一步丰富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使两国成为实现共同发展的伙伴、致力地区和平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的伙伴、促进世界繁荣的伙伴。 2、“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是中央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对中央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集中阐述,其提出的所有观点在宪法、基本法以及中央关于香港方针政策的文献中都能找到依据。有一些人认为白皮书偏离了中央当初提出的基本方针政策,也有人担心中央是否会收窄香港的高度自治权。这都是毫无根据的。 3、7月3日上午,40家来自中国、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土耳其的主流媒体负责人等,在北京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致辞中表示,联合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国家媒体合作开启了一个全新阶段。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介绍了中央档案馆在互联网上公布《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的有关情况,并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据李明华介绍,中央档案馆于7月3日起首次在官方网站发布铃木启久等45名日本战犯笔供(日文)及其中文翻译件的档案原文视频,以及战犯笔供摘要(中英文),每天发布1名战犯笔供,分45天发布完毕。 5、7月3日10点58分,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枢纽的闸门缓缓提起,丹江水第一次流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由此,中线黄河以南段正式开始充水试验。这意味着“北方人喝上长江水”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最新统计,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下达投资2525亿元,其中中线工程完成投资2086亿元,占在建工程总投资的99%。 6、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6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在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的各单项指数中,中间价格、收费价格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环比上升;其余各单项指数与上月相比均呈现下降。其中,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幅度最大,降幅分别为2和2.5个百分点;其余在手订单、存货、从业人员和业务活动预期等指数降幅均在2个百分点以内。 7、国内速度最快的和谐3D型电力机车日前入驻呼和浩特铁路局,将有效提升草原铁路的运能运力。作为我国目前单机功率最大、时速最快的大功率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和谐3D型机车牵引性能有了大幅提高。 2014年7月3日时事政治(国外) 1、7月1日,从索尼分离出来的VAIO个人电脑业务正式由日本投资基金“产业合作伙伴”接手运营。当天,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发布了3款新产品。与此同时,索尼交出了一份令人沮丧的年报:2013财年,索尼的最终损益赤字为1283亿日元(约合12.6亿美元),占营业额七成以上的电子部门连续第十年亏损。 2、欧盟与韩国政府近日在首尔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将联手开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制定标准,为2015年底前就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形成全球共识和愿景做好各项基础准备工作。目前,正是全球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标准和规范制定的关键期,相关动向对各国参与未来相关领域竞争都具有重要影响。

中韩关系现状与发展

中韩关系现状与发展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中韩关系的发展及其前景展望。一、中韩关系的发展现状:。二、中韩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是朝韩问题,2是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三、中 韩关系前景展望: 【关键词】中韩关系;成就;发展;展望; 一.中韩建交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中韩建交20年来,双边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得到了中韩两国政府及学界的广泛认可。在政治领域,20年间中韩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谈进行了55次,双边高层交流和外长定期互访形成机制。双边关系从友好合作关系提升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政治互信得到加强。两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双方共同努力促成了朝核问题四方会谈及六方会谈,搭建了各方沟通的平台。在经济领域,中韩目前互为第一和第三大贸易伙伴,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206.3亿美元,是1992年的35倍。双边经济合作也从简单的贸易往来发展到包括投资、金融、物流等各个领域的全面经济合作。在人文领域,两国在教育、媒体、文艺、体育等方面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中韩人文交流持续活跃,两国文化部门在文学、艺术、动漫、游戏、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各个领域都保持着很好的合作关系,2011年双边人员往来达到640.5万人次,每周约有830趟航班往返于两国。两国还互为第一大留学生派遣国,官方和民间的人文交流双轨并行,稳步发展。在军事安全领域,中韩从军校交流开始,逐步扩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2008年,两国签署《有关建立韩中海空两军间直通电话及运营的谅解备忘录》,开通作战司令部级军事热线;2011年,两国又建立高级国防战略对话机制。总体上看,中韩两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己进入“军事合作的低级阶段”。 中韩关系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首先是由于政治上的相互理解。中韩建交始于两国相互放弃敌视态度,达成政治上的理解。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中美关系解冻,中韩关系也随之松动,官方的非正式交往和民间交往开始启动。随着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和韩国开展北方外交,冷战格局下中韩对峙的坚冰逐渐消融,

浅谈文化交流对中韩关系的影响(毕业论文)

浅谈文化交流对中韩关系的影响 摘要 本文拟结合文化的特征及文化交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在对中韩文化交流现状有明晰认识的根底上,着重讨论当代文化交流对中韩政治、经贸和社会的影响,进而考察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中产生的问题以及我国面对将来两国关系中的文化交流时所要采取的措施,以引导中韩关系向有利于两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方向开展,落实中韩首脑会晤中确立的建立中韩全面伙伴关系的战略决策,促进中韩关系的顺利开展。本选题的意义主要有两个:一是拓展中韩文化交流的研究时段和研究范围;二是为以后更好地发挥文化交流在两国关系中的促进作用带来启示。 关键词:当代;中韩;文化交流;中韩关系

目录 一、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成效 4 1.1中韩两国文化交流迅速开展 4 〔1〕教育合作迅猛开展 4 〔2〕影视交流急剧升温 4 〔4〕服饰交流方兴未艾 5 〔5〕旅游协作势头强劲 5 二、当代中韩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5 2.1民间文化交流推动中韩建交 6 2.2以文化交流为根底,两国的经贸往来大幅度上升 6 2.3文化交流对两国社会的影响 6 三、中韩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7 3.1“高句丽问题〞为代表的历史领域认识问题7 3.2中韩两国文化产品贸易极不平衡8 3.3两国文化交流层次较浅9 四、在处理将来中韩关系中的文化交流时我国的对策 9 4.1为建立互信互助的中韩关系而加强文化的交流10 4.2冷静对待两国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11 参考文献12 致谢 13

一、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成效 1.1中韩两国文化交流迅速开展 〔1〕教育合作迅猛开展 2004年在韩国境内参加汉语程度考试〔HSK〕的人数达 2.3万〔2004年全年中国境外HSK考试总人数为3万人〕。据新华网报道,韩国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书籍出版。每年在世界各地参加汉语程度考试的外国人中,韩国考生占到三分之二。“在‘韩流’、‘汉风’的直接影响下,中韩两国的人员交流也非常活泼。2006年访华的韩国人达390万人次,平均每天有1万余人。2006年,在华韩国留学生人数达5.7万人,在韩中国留学生也有1万余人,分别居对方国家外国留学生首位;常住中国的韩国人多达70万人。 〔2〕影视交流急剧升温 韩剧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电影?英雄?等也频繁登陆韩国。韩国人是狂热的电影爱好者,首尔市里数十个电影院经常是座无虚席。大多数电影院既上映韩国本地的电影,也上演进口的电影。韩国电影大局部是历史电影以及一些现代情景喜剧。韩国的电影工业越来越现代化,一些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也大获好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获得了长足开展。从电影反映人类文化与文明进步的同步性角度来看,中国电影几十年来在一些相当重要的方面确实获得了可喜的进步。最近几年,韩国的影视作品尤其是韩国电视剧大举进入中国,在中国刮起了不小的韩流风暴。?大长今?、?对不起,我爱你?、?浪漫满屋?、?豪杰春香?、?18.29?、?美妙人生?、?悲伤

中韩关系现状分析

中韩关系现状分析 ●引言 中韩建交二十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两国关系发展十分迅猛,但却并非一帆风顺。正确认识影响中韩两国关系的不利因素,将有助于中韩两国关系向正常健康的方向前进。 ●中韩两国国民产生矛盾的起源及发展 1 历史、领土观的差异 (1)东北工程与高句丽问题 所谓“东北工程”, 是“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的简称, 是一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东北三省联合组织的大型学术项目, 于2002年2月正式启动, 为期5 年。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古代中国疆域理论研究; 东北地方史研究; 东北民族史研究; 古朝鲜、高句丽、渤海史研究; 中朝关系史研究; 中国东北边疆与俄国远东地区政治、经济关系史研究; 东北边疆社会稳定战略研究。①其中, 有些文章认为, 两千年前在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建立的“高句丽”王国, 与日后出现的“高丽”和朝鲜族不能混同。高句丽及在公元8~9世纪出现的渤海国, 皆属中国唐朝直接管辖的郡。中国学者的这一研究立场引起韩国学者反驳, 因为, 无论是在韩国还是在朝鲜, 他们的国民都认为, 发源于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和渤海是韩民族建立的国家。2003年12月9日, 韩国古代史学会、韩国考古学会、韩国近现代史学会等17个学会在首尔历史博物馆发表联合声明, 要求“中国应立即停止把高句丽史编入中国历史的歪曲历史行为”。韩国“开放国民党”发言人禹相虎指出, “北京对历史的持续歪曲是无法忍受的”。他要求首尔政府就此立即采取外交行动, 并警告北京此举将损害两国关系。韩国民间团体也强烈批判中国社科院的做法, 计划自即日起发起“拒绝前往中国旅游”的运动等。韩国《朝鲜日报》也认为“东北工程”不仅仅是学术研究, 而是带有极强的政治背景。该报强调“东北工程”由中国政府出资, 并且认为《光明日报》刊登的相关文章“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学术领域”。《朝鲜日报》发表社论称, “中国把历史问题当做国策事业并投入巨额资金肯定有政治企图。中国之所以这么做是要重新确认与朝鲜族居住的东北地区的关系, 并以此为基础, 制造介入朝鲜地区的

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与现状总结

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与现状总结随着中国的崛起和韩国的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合作领域也越来越多。但是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像表面上那 么简单,充满了历史渊源和政治敏感性。本文将从历史、经济、 文化、人民交流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中韩关系。 历史渊源 中韩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朝。尽管当时的 朝鲜半岛是由三个国家划分的,但由于汉朝的对朝政策,朝鲜半 岛长期处于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影响之下。明朝时期,朝鲜 向明朝称臣,成为中国在东亚的一个附庸国家。但是,这种关系 一直都是不平等的,朝鲜不得不向中国贡献并接受中国的决定。 在19世纪末,中韩关系开始走向危机。当时,中国和日本进 行了一次战争(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得韩国感到危机感, 于是他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现代化和改革。然而,在1895年,朝 鲜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国王李垠被中国王朝杀害,而后清王朝就接 手了朝鲜半岛,并把它归为其领土。这次事件严重影响了中韩关系,中国和韩国的互信失去了基础,中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经济合作 自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韩国GDP 不断增长,中韩之间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从2000年的不到5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超过3000亿美元。现在 两国是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 然而,中韩贸易中有一些敏感问题。例如,韩国的三星、LG 等电子产品巨头与中国企业遭遇了激烈的竞争。此外,中国的贸 易保护主义和韩国的反垄断法导致了一些贸易争端。例如,在 2017年,韩国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同意在部署美国反导系统“萨德”后,中国对韩国发起贸易报复行动,导致两国之间的关系降温。 文化交流 随着K、J流行(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在中国的流行或发展),中韩之间的文化交流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从2019年起,中国的 电影市场已经超过了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在中国,部分中青年已经被韩国的K流行所吸引。对于许多中国年轻人来说,韩国的流行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凭借者。

2014年7月时事政治

2014年7月时事政治(国内) 1.7月1日,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率先在北京海关、天津海关启动实施。 这次通关一体化改革涉及的企业自主选择申报地点、跨关区放行等功能全部实现。 跨关区通关的货物,最快不到1分钟即可完成全部通关手续。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 经理指数(PMI)为5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再创年内新高。至此,制造业PMI已连续4个月回升,表明制造业延续了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汇丰公布的6月中国制造业PMI终值达到50.7,为今年来首次处于扩张区间,也是该指数今年以来的最高点,显示了中国经济企稳态势。 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4版负面清单7月1日出炉。相比于2013版负面 清单,新版负面清单瘦身26.8%,针对外商的特别管理措施由原先的190条调整为139条,减少了51条。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表示,新版负面清单顺利出炉,表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取得积极进展,符合预期。 4.国家副主席李源潮7月1日在北京会见了香港各界青年学生联合访京团。李源潮说, 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建设香港美好明天,要靠青年一代去奋斗和创造。希望香港青少年坚定拥护“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学习中华历史文化,传承爱国爱港优良传统;把握时代机遇,创业创新创优;增强法治意识,维护香港繁荣稳定。 5.上海期货交易所连续交易上线一年,连续交易品种的市场规模显著扩大,国际影响 力显著增强。截至6月30日,连续交易时段共成交3.82万亿手,占同期上期所市场总成交量的28.01%。 6.由中央统战部宣传办公室和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共同主办的“中国统一战线新 闻网”(https://www.docsj.com/doc/0f19509256.html,)7月1日在人民网举行开通仪式。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利,各民主党派中央副主席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出席开通仪式并共同启动“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 7.从7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抗洪进入关键时刻和紧要关头。国家 防总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各项防汛抗洪工作。截至7月1日,今年全国共有19个省(区、市)1935万人遭受洪涝灾害,因灾死亡134人,农作物受灾1293千公顷,

中韩关系论文1500字

中韩关系论文1500字 篇一:中韩关系论文 摘要:中韩建交十几年来,积极开展经贸合作,贸易形式从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贸易额迅速增加。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中韩经贸关系发展突飞猛进,国家间越来越相互认同,相互依赖,共同利益增多,经济互补性渐强。但随之一些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如贸易与投资的“双不对称”,双方货物与资本的市场准入问题等,使双边关系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两国关系的发展又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增强政治互信,扩大交流与合作领域,实现双赢和地区多赢,是两国政府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贸易;合作:双不对称 中国与韩国为友好近邻,交往历史渊源流长,文化背景极其相似,这为中韩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目前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结构互补,各有所需,也为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必要性和现实性。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贸易形式从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贸易额迅速增加。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韩国也保持了继日、港、美之后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与之相伴随,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带动了大量原材料、技术设备及产成品的进出口,从而大大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双方只有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中韩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韩贸易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过程,取得这些成就当然可贺,但也属正常。随着中韩贸易基数越来越大,发展渐趋成熟,其间暴露出

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以便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采取应对之策。 一、中韩贸易现状 (一)中韩贸易现状。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日韩三国学者就提出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但是由于三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使得这一构想迟迟未付诸行动。在此情况下,中国可以利用与韩国友好的政治关系,提前与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取得主动,以获取更大的贸易利益。中韩两国经济正处于全面合作之中,显现出深厚的合作潜力,两国寻求机制性经济合作的基础已经具备。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韩国也保持了继日、港、美之后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与之相伴随,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特别是韩国企业在华的投资,从1992年正式起步至今,已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占其海外总投资的20%以上。1992~1998年七年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韩国直接投资75.7亿美元,成为韩国的第一大投资对象国,而韩国在所有来华进行直接投资的国家中,也占据了第七大投资来源国的地位。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带动了大量原材料、技术设备及产成品的进出口,从而大大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当代韩国》杂志中的“韩中经济交流的现状及前景”一文指出,作为东亚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国家,中韩两国有着加强合作、促进本地区共同繁荣的强烈愿望和有利条件,已成为推动东亚合作进程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10+3”、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等区域合作机制 的深化发展,东亚经济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以自由贸易协定为纽带,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更趋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可能。作为东亚合作

中韩关系未来发展趋势

中韩关系未来发展趋势 中韩关系未来发展趋势 中韩两国在地理、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今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两国间的关系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韩关系未来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首先,两国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韩国是中国在东亚地区的最重要的外交和经济伙伴之一。两国间的合作领域广泛,包括贸易、投资、能源、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双方将加强合作,共同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共同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其次,两国人员往来将更加频繁。近年来,中韩两国间的人员往来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游客是韩国重要的旅游消费群体,而韩国留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随着两国经济的合作加深,两国人员往来将不断增加,人文交流的深化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此外,两国间的政治互信将不断增强。中韩两国在政治上有很多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比如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推动自由贸易等。近年来,两国元首多次会晤,高层交流频繁,这有助于增进两国间的政治互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间的政治合作将更加密切,为两国关系的深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另外,两国文化交流将进一步丰富。中韩两国的文化底蕴深厚,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近年来,两国间的文化

交流日益频繁,中韩文化产业合作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两国人民对于对方的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中韩文化的交流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最后,两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合作将更加密切。韩国地处东北亚地区,既是朝鲜半岛问题的当事国,也是东北亚合作的重要国家之一。中国是朝鲜半岛问题的关键国家和重要参与方,同时也是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维护者。中韩两国将加强在朝鲜半岛问题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总体来说,中韩关系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人员往来将更加频繁,政治互信将不断增强,文化交流将更加丰富,地区合作将更加密切。这些趋势的发展将进一步夯实中韩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基础,为两国人民的福祉和地区的繁荣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打破坚冰:中韩建交的背景、历程与启示

打破坚冰:中韩建交的背景、历程与启示-学校党建论文 打破坚冰:中韩建交的背景、历程与启示 董洁 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正式签署建交公报,结束了两国间因历史原因造成的长期对立与隔绝,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的新篇章。中韩建交决策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也是中国外交史上的成功案例。 一、中韩建交背景:国家发展所需、国际大势所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自此,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中国对外政策也相应地进行了重大调整。 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美苏关系趋于缓和,中国逐步放弃了关于大规模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1985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战略思想。邓小平认为,从政治角度看,在目前形势下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制约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1989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尼克松时又指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这样,什么问题都可以妥善解决。”这些思想成为当时中国对外战略的总原则。 在这一总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外交由过去带有浓重意识形态色彩的理想主义的“革命外交”,转向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实利外交。1982年召开的党

的十二大提出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任务,中国外交开始致力于建立更为均衡的对外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中国不断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在力争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同时,逐步使中苏关系朝着正常化方向前进;同时继续发展同西方国家和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 为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战略的需要,形成有利于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中国外交调整的重点之一就是立足周边。为此,中国继续发展与历来友好的朝鲜、巴基斯坦、缅甸、尼泊尔等周边国家的关系,保持与东盟等区域性组织的良好联系,同时尽力化解与周边国家间的历史恩怨。与苏联全面缓和国境紧张局势,与越南化干戈为玉帛,将数十年的中印边界争端暂时搁置;与蒙古发展友好关系。而在中国所有周边国家中,惟有中韩关系进展极为缓慢。由于朝鲜半岛历史因袭的特殊局势,实现中韩关系正常化成为中国发展睦邻关系的难点。 非正常的中韩国家关系,给中国改革开放,尤其是给日益增多的国际交流合作带来了严重障碍,许多国际活动包括体育比赛因为拒绝韩国来华参加而使中国不能举办,韩国举办的类似活动中方人员也不能前往。鉴于上述情况,经过反复研究,从朝鲜半岛南北关系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考虑,外交部决定请示中央,采取松动与韩国关系的措施。1982年7月,外交部把《关于在国际多边活动中调整对南朝鲜做法的请示》上报中央,建议在国际多边活动中改变对韩做法:今后凡是中国受国际组织委托在华举办的国际多边活动,韩国是该组织成员,中国同意其派人来华参加,同样,中方人员也可应邀去韩国参加类似活动。请示上呈后,很快得到中央批准。邓小平当时正在外地视察工作,文件送到他那里后也很快得到他的圈阅。此后,中国开始逐步调整与韩国关系的运作。1986年和

中韩关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中韩关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中韩关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中韩关系作为东亚地区重要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国际关系,一直备受学界和政界的关注。中韩两国不仅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也存在着一些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矛盾和争议。为了加深对中韩关系的理解,研究两国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本文选择探讨中韩关系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韩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中韩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通过深入分析中韩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推动两国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通过研究中韩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促进中韩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提供思路和建议。 二、论文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论文旨在系统分析中韩关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探讨中韩关系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并对中韩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进行深入剖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中韩关系的历史沿革、中韩双边经济合作、中韩文化交流及中韩政治争议等方面。

论文的研究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全面了解中韩关系的历史背景,准确把握中韩关系的发展状况。其次,深入分析中韩双边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剖析中韩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再次,研究中韩之间的文化交流,探讨两国文化交流的途径、方式和效果。最后,深入研究中韩关系中的政治争议,探究争议的原因和影响。 三、论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本论文将采用历史分析法、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的历史资料、政府文件、学术论文、案例等,对中韩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论文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国际关系理论、经济合作理论和文化交流理论等。借助国际关系理论,我们可以分析中韩关系中各国的利益诉求、政策取向和行为模式。借助经济合作理论,可以研究中韩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模式、合作领域和合作机制等。借助文化交流理论,可以探讨中韩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方式和内容,研究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预期成果 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中韩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包括历史、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从多维度、多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二是充分运用了国际关系理论、经济合作理论和文化交流理论,对中韩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三是对中韩关系

中韩关系的历史发展

中韩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中韩关系史,是一部充满悲壮和曲折的历史。由于美苏冷战,尤其是朝鲜战争的影响,使中韩两国在长时期内出现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对峙、经济上隔绝、文化上割裂的局面。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韩国推行“北方外交”,两国关系才逐步发生变化。1992年8月24日,中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的新时期。两国所取得的成绩我们应该正视,但是近些年来发生的文化侵蚀却又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华民族应该团结起来,捍卫中华传统文化,将华夏五千年文明发扬光大。 正文:今年是中韩两国建交18周年。18年前,中韩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交决策,开启了中韩关系史的新篇章。85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迅速发展,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甚至都超过了许多建交多年的国家。中韩关系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首先根基于两国关系中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是正是因为这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成了今日两国之间的文化矛盾,韩国的文化侵略情况越加肆无忌惮。 2005年10月:韩国申报「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006年7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2006年10月: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宣称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建议政府恢复汉字并申遗 2006年10月:韩国在德国举办「韩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展览 不止如此,其他三大发明他们也说是他们的!! 2006年10月: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甚至有韩国学者「考证」认为,神农氏(炎帝)和李时珍(《本草纲目》作者)都是高丽人 2006年10月:韩国欲将「祭孔大典」申遗,并宣称考证孔子为韩国人 2007年6月:某韩企声称豆浆是韩国人所发明,更引韩剧《大长今》画面将之称为「韩国国饮」 2007年8月:一部名为《蚩尤天皇》的韩国历史小说将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蚩尤追溯为韩国祖先 2007年10月:韩国学者称中国神话大多源自韩国 炎帝、黄帝的神话源自韩国——韩国学者抛出了这个说法后,中国网友大为不满,认为“中国神话起源于韩国,这个结论本身就是韩国‘神话’!”此前韩国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也同样引发了网友的强烈质疑。 看来,炎黄子孙们并没有轻易把“祖宗”拱手让人。中韩两国的文化热论正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无限生命力。 2008年6月:韩国韩医协会称韩国针灸标准替换中国成为世界标准 韩国人的文化侵略是以中国人的文化虚无为突破口。首先要中国人知道韩国文化的优秀。他们还是很飞心机的。从风靡全国的《大长今》到又长又臭的肥皂剧,还有无数的韩国演绎明星登陆中华大地,韩流几乎是一夜之间吹遍中国,在媒体的煽动下,无数的年轻人成为了韩国演绎明星的拥趸,而中老年妇女们则成了韩国电视剧的忠实的观众。在这样的情形下,无疑给韩国人打了一个“强心针”,中国人基本就是文化虚无者,中国人好象都是没有自己文化主见的人。 韩国人知道,中国现在正在努力的进行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主要任务,等中国的经济改革基本完成以后,中国无疑将要更加强大,热门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将更加被边缘化,如果不在

探析中韩文化交流的对策和建议

探析中韩文化交流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中国韩国文化交流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中韩文化交流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基础之上,试图在政府、企业以及民间交往等不同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中韩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 一、中韩文化交流现状 中韩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双方都有古老的文明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相互间的频繁的交流而取得许多优秀的成果。在历史上,两国属于一个文化圈,具有相近的价值观、伦理观和文化理念,这正是长期文化交流的结果,我们要加以珍惜。 近些年来,“韩流”在中国、“汉风”在韩国盛行,对两国人民的生活影响很大,原因之一可能是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的某种同质性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在大众文化的普及方面取得很大成效,特别是电视、电影、音乐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在精英文化、学术研究领域内的交流则做得不够,需要大力加强,因为只有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中的深层因素之后,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使人民间的相互理解达到更高的水平。 二、加强中韩文化交流对策和建议 (一)中韩两国交往的历史之久,其间由于政治原因,两国经

历了近半个世纪的相互敌视和隔绝状态,尽管1992年中韩再次实现关系正常化,但由于恢复交往时间不长,两国民众之间还缺乏相互了解,在历史、文化、领土、政治、经济利益等问题上存在误解和分歧是不可避免的。 1.对于这些误解和分歧,两国政府必须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的政策基调。对于近年来韩国国内学术界以及部分网民、民间团体等关于高句丽历史问题和所谓的间岛领土问题等种种争端,韩国政府基本保持尊重事实的态度和立场,有效避免了民族主义情绪的再度升级。随着中韩两国交流的不断深入,难免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双方应继续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互信互利,实现合作共赢。 2.为了消除中韩两国间的种种误解,不仅要协调好中韩两国政治关系,加强经济合作,还要积极利用文化的力量,大力开展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中韩两国应加强对对方国情、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研究和成果普及工作,对民间交流进行指导,努力办好2012韩国访问年”。 3.两国政府应加强沟通和交流,使韩国政府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中国自身的发展问题,而且也对韩国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韩国事实上已成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在文化交流领域,韩国政府应进一步推动文化多元化,适当开放国内市场,引进中国一些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加深韩国民众对于中国现实生活的了解。

2023年1-3月时政热点

2023年1-3月时政热点 2023年1-3月时政热点 1. 新冠疫情:2023年1-3月,新冠疫情仍然是全球关注的焦点。由于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疫情防控。一些国家继续推行疫苗接种计划,同时加强边境管控;然而,仍有一些地区受限于疫苗供应不足,疫情依然严峻。全球各国不断调整和改进防疫策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击疫情。 2. 气候变化:面对全球变暖问题,2023年1-3月,各国纷纷举行气候变化高峰论坛,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一些国家发布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同时,各国也加强了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3. 华盛顿政治局势:2023年1月,美国迎来新一届政府就职。拜登政府在多个领域推出新政策,包括抗击疫情、气候变化、经济复苏等。同时,中美关系仍然是热点之一。两国在经贸、技术、人权等问题上保持紧张关系,但也寻求合作的机会,以促进共同发展。 4. 欧洲政治局势:2023年3月,在意大利举行的议会选举中,意大利五星运动与左翼民主党联合组阁,组建新政府。这一政治变化引发欧洲关注,意大利政府的政策走向将影响欧洲经济和移民政策等方面。此外,欧盟面临许多挑战,如脱欧后的英欧关系、移民问题以及对俄罗斯的制裁等。 5. 亚太地区关系:2023年1-3月,亚太地区国家间的政治局势

依然复杂。中日关系、中韩关系、北韩核问题等都是热门话题。随着中国的崛起,亚洲各国之间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在重新调整,各国间的角力和平衡关系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 6. 科技与经济发展:2023年1-3月,人工智能、数字化经济等科技领域的发展持续推动着经济的转型升级。各国纷纷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相关行业加强监管,以保护用户权益和数据隐私。 7. 新能源与能源安全: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需求增长的背景下,2023年1-3月,各国对新能源的发展与利用进行了积极探索。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断推进。同时,各国也加强了能源安全合作,保障能源供应稳定。 8. 数字货币与金融创新:在金融领域,2023年1-3月,数字货币和金融创新成为关注的焦点。一些国家试图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以加强金融监管和提升支付系统效率。与此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金融行业的格局,金融监管也面临新的挑战。 以上为2023年1-3月的时政热点内容,这些内容展示了全球 范围内的热门议题,包括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美国和欧洲的政治局势,亚太地区的关系,科技与经济发展等。这些热点问题不仅影响国际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和未来。

2014年1月7日时事政治热点

2014年1月7日时事政治热点 上海教师考试网(https://www.docsj.com/doc/0f19509256.html,/)。上海中公教育(https://www.docsj.com/doc/0f19509256.html,/)联合制作 1.国务院国资委7日发布《关于中央企业资产转让进场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中央企业及其各级控股企业一定金额以上的资产对外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除国家法律法规或相关规定有明确要求的,资产转让不得对受让方的资格条件作出限制。 《通知》要求,中央企业资产转让进场交易应当遵守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制度的相关规定,结合资产转让的特点进行操作。资产转让按照有关规定需进行资产评估的,应当进行评估并履行相应的核准、备案手续,首次挂牌价格不得低于经核准或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挂牌价格高于100万元的资产转让项目,信息公告期应当不少于10个工作日;挂牌价格高于1000万元的资产转让项目,信息公告期应当不少于20个工作日。经公开征集产生2个及以上意向受让方的,应当采用竞价方式进行交易;经公开征集没有产生意向受让方的,转让方可以根据标的情况确定新的挂牌价格并重新公告。资产转让成交后原则上应当一次性支付全部交易价款。 2.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1月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高度赞赏朴槿惠总统在新年记者会上对中韩关系的表态,希望与韩方一道推动中韩关系发展。 韩国总统朴槿惠在新年记者会上称,目前韩中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紧密,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希望双方在增进互信、巩固友谊的基础上,继续为提升两国人民福祉、实现东北亚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3.由长三角三省一市和国家八部委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1月7日启动,并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明确了协作机制的五项具体职能,以及近期要着重抓好的十个方面协作和联合行动。 4.国务院新闻办1月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指出,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着力加大控烟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创建无烟卫生计生系统,推动创建无烟环境,提供戒烟服务,积极开展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立法研究。 5.近日,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国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通知明确,试点地区应是地市级或县级行政区域,以地市级(含副省级城市)为主,各地申报的试点地区不超过两个。试点地区重点围绕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服务发展政策、强化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培育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养老服务市场监管8个方面开展试点。 6.201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1月7日在美国拉斯韦加斯正式拉开序幕。作为行业的重要风向标,今年的展会吸引了来自150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家企业。在为期4天的展会上,全球各大知名厂商将争相发布引领行业潮流的消费电子产品和技术,3D打印、4G手机、可

中考政治:2012年9月份时事政治汇总(国内)

中考政治:2012年9月份时事政治汇总(国 内) 1.中共中央决定:令计划同志兼任中央统战部部长,不再兼任中央办公厅主任职务;杜青林同志不再兼任中央统战部部长职务;栗战书同志任中央办公厅主任。 2.我国管辖海域的无人机遥感监测试点工作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开始成果验收。下一步,国家海洋局计划在全国11个沿海省各建设一个无人机基地,每个基地至少配备一架无人机,负责监测省内管辖的海域,届时我国沿海各地海域将实施无人机遥感监测。 3.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暨中国—亚欧经济发展合作论坛9月2日下午在乌鲁木齐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再创丝绸之路新辉煌》的主旨演讲。温家宝指出,我们应当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全面拓展各领域互利合作,增强本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好地造福亚欧各国人民。 4.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西藏将全面实现15年免费教育,即学前3年、小学6年、初中3年和高中3年。凡是在西藏自治区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均能享受这一政策,在民办或其他部门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也可享受等额财政补贴。 5.正在韩国访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9月

4日在首尔会见了韩国国会议长姜昌熙,并与韩国国会副议长李秉锡共同主持了中韩议会定期交流机制第七次会议。双方就中韩关系、东亚区域合作、朝鲜半岛形势及国际和地区问题等深入交换了看法。 6.“促进大脑发育”“有益视力”……婴儿配方食品标签中这类常见字眼或将被禁止。卫生部9月4日公布的《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强调,不应对0至6月龄的婴儿配方食品中必需成分进行含量声称、比较声称及功能声称。 7.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六部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将于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专项整治。通知明确了专项整治的四大内容:一是全面整顿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二是大力整治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三是严厉打击报废和拼装车辆上路行驶行为;四是建立报废汽车管理长效机制。 8.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保监会等六部委日前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政策性很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开展大病医疗保险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意见,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9.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系列会议在俄罗斯符拉迪奥斯托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