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孔子的现代领导理论

孔子的现代领导理论

孔子的现代领导理论
孔子的现代领导理论

孔子的现代领导理论

孔子的理论认为,领导者应该拥有远大的志向、高度的自制力,并且成为他人追随的典范。领导力产生于各人的内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与生俱来的;正相反,领导能力可以通过有意识地修身和坚持学习来培养。

以正确的价值领导众人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领导能力是人物的新型品质,被领导力所感染的人们会产生对领导者的尊重和信任并乐于追随他。领导力的关键条件就是拥有典范型的举止,成为他人的榜样。领导力产生于各人的内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与生俱来的;正相反,领导能力可以通过有意识地修身和坚持学习来培养。并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所有愿意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完善自我的人都可以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孔子认为,领导者道路有两大目标:内部目标是通过修身达到个人的完善;外部目标是通过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实现社会的和谐。

目标一:通过修身完善自我

作为一名领导者,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发现并培养自己与生俱来的品质。一个人必须从自身着手,发现并勤奋地发展这些品德。在这种情况下,对知识的获得并非对外界信息的积累,而是对自身优秀品质的察觉,知识指的就是自身潜在美德的恢复。

完善自我的途径也就是发现我们已经拥有了些什么,并且通过不懈的努力,对其进行发展、完善,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完美是我们期望的最终目标,但是只要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离完美就已经不远了。孔子说过:“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我们怎么样才能到达完美的最终目标呢?有3条值得注意的途径:细致地思考,小心地说话,以及严谨地行动。目标二:通过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实现社会的和谐

中国历史上没有什么宪法一类的东西。法律书籍非常少;只有为数不多的法庭或警察。很少有学者对学习法律感兴趣。那是什么力量使中国凝聚在一起的呢?是她的文化。文化从历史中吸取了教训,看起来比任何军队或防御系统还要强大,保护着中国的真正意义上的长城一直都是她的文化。一个强大的文化就是一个国家的持久力;而另一方面,文化的落后一直就是国家没落的象征。政府工作的成功履行和社会秩序的维护都依赖于大多数官员和群众的道德水平。国家的健康

并不是由拥有多少物质财富来衡量的,而是通过国家的公正性来衡量。道德统治的前提是什么?那就是存在一个拥有高尚品德的领导者,他可以用才能和极高的道德水平推动他人承担责任,并且用人民的利益和福利定义自身的存在价值。政府的艺术就在于领导者的道德品质及典范作用。如果领导者本人是正确的,人们自然会在正确的道路上追随他。如果他的行为中出了错,人们也会效仿他的行为。如果他的言行中毫无瑕疵可言,那么不需要任何法律或规章,人们都已经学会了尊重他。优秀的上司从来不会放弃修身的方法。他无时无刻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抱有严谨的态度,他相信,作为榜样,他对整个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力。领导者的有效性取决于人们对其指令的遵循程度,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必须信任他。如果他的行为是正确的,那么就算他不给出指令,在人群里他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他的行为是不正确的,那么他的所有命令都没有用。那领导者应该怎样获得信任呢?通过尊重每个人,关心每个人。如果领导者不能对品德高尚又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那么他就有渎职的嫌疑。如果他没能开除一个既不诚实又无能的人,那么他就犯大错了。领导者应该提拔值得提拔的人才,对那些缺乏才干的人进行培训;这是进行鼓励的最好方式。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会制定支持人民的计划,就好象人民支持自己的家庭一样。他为别人的利益工作,帮助别人站起来,帮助别人理解他们不明白的东西。他所有努力的最终目就是将和平和幸福带给社会,因为只有那些实现了自身价值的人才能实现他人的价值。

本文中提出的领导力模型是领导者价值观的体现。如果他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就会引导正确的行为。所谓价值观就是对得体行为或结果的偏向。它们表现出一个人对错与对的认识能力。“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以及“人们应该被尊敬和善待”都是典型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根深蒂固、很难改变的,不过要改变它也并非不可能。很多价值观都成形于幼年期,和人的成长阶段有很大关系。家长、朋友、老师和其他外界的模范群体都会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价值观会影响到我们的态度,以及最终影响我们的行为。

价值观是一个笼统的导向,而态度则是对特定物体、行为或人表示出的赞赏或非难。态度是对周围环境里的某人或某事积极或消积响应的一种倾向。“应该允许员工尝试”是一种价值观;而因为你的工作允许或不允许尝试所引起的你对于工作的积极情感或消极情感则是一种态度。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彼此连接。价

值观会促使我们形成各自的态度,而最终又会使我们按自己的想法行动。行为与价值观的符合一直是问题所在,关乎个人是否正直的问题。在不同的环境里,我们可能会正直,也可能不正直。

在孔子的系统里,有两个基本价值:仁爱和公正。仁爱就是对百姓的爱护。公正意味着公平地对待所有的事情。仁爱是由内而外的,公正则是对外的。没有仁爱的公正是没有人性的,而没有公正的仁爱则是软弱的。仁爱意在使所有人意识到人性本善,应该好好地做人。公正意在只要是对的,就应该公事公办。从公正延伸出来的含义包括了“无私”。公正和私人利益是两个对立的价值。一个人应该做他必须做的事情,仅仅因为这件事是道德的,而并不是因为出于个人索取的考虑。做应该做的事,其价值在于做这件事本身,而并非在于外部结果。如果我们恪守这个原则,我们就不会失败。我们从事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因为我们行为的外部得失。君子知道什么是对的;而小人知道什么是有利可图的。

通过对仁爱和公正的实践,我们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和社会的和谐。没有信任,就不可能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平常关系。信任程度将人与人联系在了一起。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上升到了爱意,那么他们一般不会彼此欺骗。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少了忠诚和信任,那人际沟通也会显得效率低下。孔子将信任摆在国家繁荣之前。国家的力量并不是用物质财富,而是用这个社会的信任水平来衡量的,而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就是鼓励信任的生成。他认为如果人民是被他们所信任的政府领导的,他们一定会克服暂时的困难,最终使国家繁荣昌盛。但是,如果他们并不信任他们的领导者,人心就会涣散,以至于一事无成。

和谐是仁爱及公正所带来的第二个结果,意为遵守合理的、保证社会秩序及稳定的行为规则。当上层人士能够遵守正确的行为规则,那普通老百姓也会比较容易领导。领导者一定要将最终目标放在社会的和谐之上。但是我们决不能将和谐与没有个性相混淆。孔子意中的世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世界。各种各样的配料能烹饪出一盘好菜,各种各样的乐器可以演奏出动听的音乐。和谐的条件就是不同的存在。与之相反,小人却会喜欢单一,而非和谐。

我们怎么能发展仁爱和公正呢?前提有二:家庭和学习。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的幼年都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我们性格的形成难免受到他们的影响。我们在家里的行为是我们社会行为的绝佳预测器。人们的性格和行为最初都是在

自己家里表现出来的。如果一个人在家里养成了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习惯,那

么这个人就会把这种心理态度传递给其他的家长、兄弟,孔子的现代领导理论

最终传给所有的人。我们还应该进行广泛的学习。这种努力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智慧,并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

本文所介绍的领导模型并非描述性,而是旨在提供解决方案。支持本文的根本性假设在于:这么多年以来,尽管我们拥有了手机和手提式电脑,但人性的本质却鲜有变化。人类有需要、希望和理想,他们渴望着一些比单纯的每日所得更重要的东西。为了实现这些非同一般的目标,什么是我们所必需的?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哪一种类型的人可以为他人追求这些目标创造条件呢?孔子给出了答案:一个拥有正确价值的人,一个以仁慈和公正的态度、毫无偏颇地对待所有人的人。孔子认为,领导者应该拥有远大的志向、高度的自制力,并且成为他人追随的典范。

这里所呈现的孔子模型应该被视为其他领导力模型的补充,而非替代。在将这些理念应用于现代商业中时,我们不应该忘记企业必需产出结果,但是与此同时,企业也应该是一个可以供人们发展及成长的场所。一个完全的领导者必须平衡这两大需要:个人成长和经济结果。一名领导者必须调节自身的行为,使之更符合环境条件,但同时不能放弃必须保持稳定的核心价值:仁慈和公正。真正的领导力来源于在当前企业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对这两大价值的平衡。

孔子创造的领导者模型是人类关系的顶峰、是社会中最完美的人物、是一个没有从日常活动中剥离出去的人物,是一个不管在理论还是行动上都表现得既理想又现实的领导者。坚持他的任务是使他的责任不断升华的核心,通过他的行动,领导者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将和谐带给众人。领导者所带来的结果远远超出了短期利益的范围,在他的眼中有着更和谐的社会、更美好的人生,更理想的工作环境。领导力模型的最完美状态就是同时成为内部的圣人和外界的君主。“大哉孔子,”论语里这么说,“博学而无所成名。”他将意义和目的带进了人类的生命;他给所有人设定了一个可以追求的目标

孔子的理论认为,领导者应该拥有远大的志向、高度的自制力,并且成为他人追随的典范。领导力产生于各人的内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与生俱来的;正相反,领导能力可以通过有意识地修身和坚持学习来培养。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完整复习版

管理技能: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人际技能(中层管理者)、概念技能(高层管理者)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是提高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管理制度:1、规定科学的操作方法;2、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评价:正:泰罗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系统性管理理论的人;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极大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工资制度、管理职能的分离等主张一直沿用至今。反:但他把工人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是会说话的机器人;主要着眼于基层管理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主要内容:1、明确了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倡导管理教育: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3、归纳了14条管理原则。简评:提出了管理活动所必需的五大职能;2、提出了14项管理原则;3、法约尔为管理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4、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构架一般管理理论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人类社会存在的三种权力:传统权力、超凡权力、法定权利(行政组织的基础)。理想行政组织模式的特征:明确的分工;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成员之间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人员的任用完全根据职务要求,经公开考试,按自由契约原则予以使用;遵守规则和纪律;固定的薪金与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简评贡献:1、明确系统地指出有效维系组织延续和目标达成的基础是合法权力;2、强调制度、能力、知识的行政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理性的管理体制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霍桑实验:1、照明实验和继电器装配实验。测定照明强度、工作日长度、休息时间长短与次数及与环境有关的其他因素对生产率的影响;2、访谈实验。3年大规模访谈21000人次,发现行为动机的内隐性;3、群体实验。对工人的群体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非正式组织(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社会感情而形成的社会团体)存在。人际关学说(即霍桑实验的结论):1、工人首先是“社会人”,而不是早期科学管理理论所描述的“经济人”;2、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而“士气”的高低取决于工人社会欲望的满足程度;3、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麦格雷戈的X理论与Y理论:X理论:①大多数人生来就懒惰,总想少干点工作;②一般人没什么雄心,不愿负责任,宁愿受人指挥;③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的本性,对组织(集体)的目标不关心;④人缺乏自制能力,易受他人影响。“X理论”的典型管理特点就是“胡萝卜加大棒”,胡萝卜的作用在于满足人的物质追求,大棒的作用在于迫使人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一致。Y理论:①人们愿意承担责任;②人们因工作而变得成熟,有独立自主的倾向;③人有自发、自制的能力;④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Y理论”认为人性本善,只要充分发挥其优点,员工就能把工作做好。管理者应尽量把工作安排得富有意义和挑战性,使工人工作之后能引以为自豪。 理性决策六步骤:1、确认问题:报考哪所学校、选择哪家单位;2、确定决策标准;3、分配权重;4、开发备选方案;5、评估备选方案;6、挑选最佳方案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定义:程序化决策是指重复出现的、日常的例行事务,属于结构良好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指一次性的、新出现的、偶然发生的问题,属于结构不良的决策。

现代领导学

《现代领导学》复习大纲 一、单选题 1.领导--部属关系理论所要关注的内容是:( A ) A. 原理和机理 B. 发展问题 C. 理论的实际应用 D. 理论的具体内涵 2.下面哪一项不是决策的原则:(D ) A. 客观性原则 B. 信息和预测原则 C. 可行性分析原则 D. 独创原则 3.在决策方法中,头脑风暴法是指:(A ) A. 专家会议决策法 B. 德尔斐法 C. 阶层分析程序法 D. 模拟决策 4.下面哪一项不是决策体制的构成:(D ) A. 信息系统 B. 支持系统 C. 智囊系统 D. 反馈体系 5.决策要素除了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备选方案、决策情景外,还有:( A ) A. 决策后果 B. 决策评估 C. 决策反馈 D. 决策效果评价 6.霍布森选择是指:( D ) A. 理性决策 B. 单项决策 C. 单边决策 D. 单方案决策 7.根据决策者数量的多少,可以将决策分为:(A ) A. 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B. 确定性决策,不确定决策和风险性决策 C. 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D. 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8.下面哪一句话体现了道家的用人思想::( D ) A.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 静心:不自见,故明

C.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D. 太上不知有之 9.下面哪一项不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干部的四化:( D ) A. 革命化 B. 年轻化 C. 专业化 D. 多样化 10.领导标准原理的领导理论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D ) A. 领导特质理论 B. 领导行为理论 C. 领导魅力理论 D. 领导权变理论 11.斯堪的纳维亚研究者提出的第3个维度是:( A ) A. 发展维度 B. 结构维度 C. 道德维度 D. 关怀维度 12."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慎其独也;严于律己,防微杜渐;莫见于隐,莫显于微庸。"体现了儒家在领导标准方面的观点是:( C ) A. 人本思想 B. 积极进取 C. 修养与慎独 D. 尚俭重义 13.以下哪一个不是领导特质理论的研究者们认为地能够区分出领导者和非领导者的方面:(D ) A. 领导者有雄心,精力充沛 B. 领导者有很强的权利欲望 C. 诚实和正直 D. 领导者能够友好地同员工合作 14.回答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领导的领导学原理的层面是:(A ) A. 领导标准原理 B. 领导过程原理 C. 领导效果原理 D. 领导程序原理 15.组织结构管理中所谓的三流除了资金流、人流和信息流之外,还有:( D ) A. 生产流 B. 销售流 C. 营销流 D. 物流 16.亚当斯提出的理论是:( A ) A. 公平理论 B. 路径—目标理论 C. 激励理论 D. 期望理论 17.下列哪一项不是领导决策理论的7大步骤之一:( D ) A. 决策的概念 B. 决策的要素 C. 决策的类型和决策的原则 D. 决策的技巧和方法

现代组织理论

现代组织理论 经验主义学派的组织理论 一、学派名称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经理主义(学派),英文名为Empirical management school。 二、产生背景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德鲁克创立的经验主义学派的产生首先可以回溯到美国的《系统杂志》(现已更名为《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的出版商A·W·Shaw于1911年应哈佛大学商学院(HBS)之邀第一次讲授《经营方针》课程。HBS的初衷是想从高层管理者的视角帮助学生整合在各门具体管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A·W·Shaw一反之前商学院教学理论远胜于实践的常规,邀请了大批的公司总裁参加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让他们与学生一起讨论应该如何更好的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知道高层管理者在过去管理中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以及对应的常见解决措施。与此同时,HBS的教授们对这些实际管理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分析,试图得出企业竞争优势的评估方法,他们从这些总裁的第一手管理经验中发现,管理者做出的决策对企业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管理者是对企业的环境进行分析、对企业强项和弱项有充分了解、对选择能使企业实现重大价值的战略等负有重大

责任的个体,这与之后德鲁克的管理者任务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更为重要的是,正是这种与实践、经验紧密相连的研究方法对德鲁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而最终形成了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集中研究高层管理者所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从高层管理者的实践中归纳提炼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原则的研究方法。而当德鲁克将自己的研究方法日臻完善,竭力想进入一家大型的企业组织内部进行正式的研究,但却一直事与愿违,屡遭拒绝,正在这时,由于他于1942年写的一本书《工业人的未来》引起了时任通用汽车(GM)总裁的小艾尔弗雷德·P·斯隆(Allred Sloan)的注意并且为之深深折服,于是邀请德鲁克到通用汽车公司进行调研,随后德鲁克受聘为GM顾问,让他有机会深入到了一家公司对其内部结构、管理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于1946年出版的《公司的概念》一书奠定了组织学和经验主义学派理论观点的基础,而在1950年,德鲁克进入纽约商学院(NBS)学习,那年元旦,他探望了自己的老师、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熊彼特,此时熊彼特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他对德鲁克说:“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着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够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这番话对德鲁克影响很大,更坚定了他在管理学中对经验和实践如此重视的信心。“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经验主义学派至此正式形成了。 三、理论思想归纳

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1.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研究对象方面:经典控制系统一般局限于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严格的说,理想的线性系统在实际中并不存在。实际的物理系统,由于组成系统的非线性元件的存在,可以说都是非线性系统。但是,在系统非线性不严重的情况时,某些条件下可以近似成线性。所以,实际中很多的系统都能用经典控制系统来研究。所以,经典控制理论在系统的分析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现代控制理论相对于经典控制理论,应用的范围更广。现代控制理论不仅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还可以研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不仅可以分析线性系统,还可以分析非线性系统;不仅可以分析定常系统,还可以分析时变系统。 (2)数学建模方面:微分方程(适用于连续系统)和差分方程(适用于离散系统)是描述和分析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然而,求解高阶和复杂的微分和差分方程较为繁琐,甚至难以求出具体的系统表达式。所以,通过其它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 经典控制理论是频域的方法,主要以根轨迹法和频域分析法为主要的分析、设计工具。因此,经典控制理论是以传递函数(零初始状态下,输出与输入Laplace变换之比)为数学模型。传递函数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能方便的处理这一类系统频率法或瞬态响应的分析和设计。然而对于多信号、非线性和时变系统,传递函数这种数学模型就无能为力了。传递函数只能反应系统的外部特性,即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而不能反应系统内部的动态变化特性。 现代控制理论则主要状态空间为描述系统的模型。状态空间模型是用一阶微分方程组来描述系统的方法,能够反应出系统内部的独立变量的变化关系,是对系统的一种完全描述。状态空间描述法不仅可以描述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还可以描述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时变系统。另外状态空间分析法还可以用计算机分析系统。 (3)应用领域方面:由于经典控制理论发展的比较早,相对而言理论比较成熟,并且生产生活中很多过程都可近似看为线性定常系统,所以经典控制理论应用的比较广泛。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经典控制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于研究复杂系统较为方便。并且现代控制理论可以借助计算机分析和设计系统,所以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联系:(1)虽然现代控制理论的适用范围更多,但并不能定性的说现代控制理论更优于经典控制理论。我们要根据具体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理论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是分析的更简便,工作量较小 (2)两种控制理论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两种理论有其各自的特点,所以在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时,要根据系统的特征选取

2018-现代管理原理形考任务1-4-完整版答案

现代管理原理形考任务1-4 答案 一、单项选择 1.(书面沟通)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2.(头脑风暴法)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3.(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 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波特—劳勒模式是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引申出一个实际上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式。 5.成就需要理论一般适用于(主管人员)的研究。 6.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精神领袖)的角色。 7.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转移法)。 8.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9.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10.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高工作— 高关系)。 11.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是不准确的。 12.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1-9型)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 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13.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军队)。 14.海尔公司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是(关联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15.亨利·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被誉为(经营管理之父)。 16.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反馈控制)。 17.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 18.矩阵式组织属于(有机式)组织结构。 19.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自身影响力)两个方面。 20.某公司为了完成一项紧急任务,从各部门抽调有关人员成立了临时科研小组,任务完成后小组自动解散。这种组织结构就是(矩 阵制组织结构)。 21.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125台)。 22.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战略性决策)。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

第四章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 第一节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况 现代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资产阶级产业革命时期,迄今为止,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研究人员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和研究,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研究的基本宗旨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研究不论有多少流派,有多少观点,经历了多少不同的发展阶段,不论其理论的差异有多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其研究的基本宗旨就是一个:通过辨识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寻求提高领导绩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围绕着这样一个目的而展开,无论是领导的特质理论、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价值理论,都概莫能外。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和宗旨,研究者不断探索制约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从领导的素质特征到领导的行为模式,从领导活动与环境的互动到领导的价值取向等,拓展了领导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领导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领导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也不断创新,使领导科学的研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 二、两大研究领域 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从诞生起就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 1、企业领导研究领域。企业领导理论的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视,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富,也最引人注目。如:世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等;科特的《总经理》、《领导变革》、《变革的力量》、《现代领导的艺术》等。 2、政府行政领导研究领域。在政府领导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就少一点,如塔克的《政治领导》,尼克松的《领导者》,伯恩斯的《领袖论》等。 这种状况与西方社会实际的生活特征是一致的。西方社会企业高

孔子的现代领导理论

孔子的现代领导理论 孔子的理论认为,领导者应该拥有远大的志向、高度的自制力,并且成为他人追随的典范。领导力产生于各人的内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与生俱来的;正相反,领导能力可以通过有意识地修身和坚持学习来培养。 以正确的价值领导众人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领导能力是人物的新型品质,被领导力所感染的人们会产生对领导者的尊重和信任并乐于追随他。领导力的关键条件就是拥有典范型的举止,成为他人的榜样。领导力产生于各人的内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与生俱来的;正相反,领导能力可以通过有意识地修身和坚持学习来培养。并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所有愿意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完善自我的人都可以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孔子认为,领导者道路有两大目标:内部目标是通过修身达到个人的完善;外部目标是通过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实现社会的和谐。 目标一:通过修身完善自我 作为一名领导者,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发现并培养自己与生俱来的品质。一个人必须从自身着手,发现并勤奋地发展这些品德。在这种情况下,对知识的获得并非对外界信息的积累,而是对自身优秀品质的察觉,知识指的就是自身潜在美德的恢复。 完善自我的途径也就是发现我们已经拥有了些什么,并且通过不懈的努力,对其进行发展、完善,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完美是我们期望的最终目标,但是只要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离完美就已经不远了。孔子说过:“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我们怎么样才能到达完美的最终目标呢?有3条值得注意的途径:细致地思考,小心地说话,以及严谨地行动。目标二:通过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实现社会的和谐 中国历史上没有什么宪法一类的东西。法律书籍非常少;只有为数不多的法庭或警察。很少有学者对学习法律感兴趣。那是什么力量使中国凝聚在一起的呢?是她的文化。文化从历史中吸取了教训,看起来比任何军队或防御系统还要强大,保护着中国的真正意义上的长城一直都是她的文化。一个强大的文化就是一个国家的持久力;而另一方面,文化的落后一直就是国家没落的象征。政府工作的成功履行和社会秩序的维护都依赖于大多数官员和群众的道德水平。国家的健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现代领导学》期末复习提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现代领导学》期末复习大纲 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卷试题的出题范围。 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2种:判断题、选择题。具体如下所列: 期末考试:题型如下: 1、判断题,40分 共20题,要求同学们对所给的内容进行判断。 2、选择题,60分 共30题,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 一、判断题: 1、领导是组织或群体中的一员通过对其他成员施加影响帮助组织或群体达到自身目的的活动。╳ 2、领导的三个要素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情境。其中,领导者是活动的客体,被领导者是活动的主体。√ 3.、结构-关怀双维领导论是领导行为理论的一个派别。√ 4、领导特质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们把心理学的方法应用到对领导者的特征的研究上而产生的╳ 5、领导行为理论与领导特质理论的本质的不同在于,它强调了领导者身上外显出来的行为特征,而不是他们身上所固有的特质。╳ 6、高结构维度和高关怀维度的领导风格总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7、魅力型领导与下属的高满意度有更明显的相关,所以它也是员工高绩效的必要条件。╳ 8、按照广义的决策概念,决策不仅仅指对方案的最终选择,还包括制定行动方案、选择行动方案实施行动方案。√ 9、正确的理解领导—部属关系理论的前提和基础是正确的理解领导和部属的个人特质。╳ 10、选优原则是科学决策的首要原则。╳ 11、领导最关键的事情是服务于变革,这也是它不同于管理之处。√ 12、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归纳了三种不同的动机,而且他认为三种动机不能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 13、菲德勒模型指出,群体(结果)是否有效取决于领导风格与情景之间的匹配性,而领导者可以改变自己的风格去适应变化的情景。√ 14、在作决策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信息原则、预测原则、主观原则、可行原则、选优原则和外脑原则。╳ 15.在公司成熟期,公司的内在驱动力不仅仅是财务驱动,也不仅仅是业务驱动,还有一种价值的驱动。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发展特色体现出制度规范,并且带有文化统帅的力量。√ 16、超级领导(Superleadership)的起点是有关员工的批判观点,如X理论。╳ 17、能够达到的目标一定都好。╳ 18、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 19、在政治、宗教以及战争期间更容易出现领导魅力型的领导者。√ 20、这个人能给他人特殊的利益和奖酬,你知道和他关系密切是有益的,这是指强制性权力。√ 21、领导的4个环节包括:计划,组织,管理,控制。╳ 22、企业中的管理本质是对关系的一种界定,即上下级的关系。╳ 23、在公司初创期,驱动力主要是财务驱动。╳ 24、领导效果原理首先是服务于对领导人的综合管理,其次才服务于领导结果的考核。╳ 25、领导特质理论开启了领导学研究的先河。╳ 26、遗传因素的特质在选拔标准时应该有,而且其重要性程度要比非遗传性的特质高一些。╳ 27、“软数据带动硬数据的增长”。盖洛普认为这里的软数据的关键因素是优秀的经理人。╳

孔子道德哲学的内在理路(一)

孔子道德哲学的内在理路(一) 摘要:“忠”和“恕”是两种直接相关但又互不相同的心理过程,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它们也代表着两类密切关联但又彼此区别的道德原则。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剖析,我们可以揭示出孔子道德哲学的内在理路。这就是:“人之道”(即仁与义)的实现从根本上讲是人自然本性的实践化;人的自然本性对于作为人的行为动机的情感而言,就是人的心理或情感居于一种最内在、最本然的状态(即忠);只有当我们能够回归并持守这种最内在、最本然的心理情感状态时,才会在生活实践中自然流露出对事物的公正之心和同情之心(即恕)等确定性的道德情感;我们既可以依公正之心确立自己对待事物的基本准则,也可以把同情心运用于实践,从而通过“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方式实现道德关怀对象的普遍化;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在“忠”和“恕”这两种德性情感之上得以建立和遵循的。 关键词:孔子;道德哲学;内在理路;忠;恕。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明确表示,孔子的这种“一以贯之”的“道”就是“忠恕”。(《论语·里仁篇》。以下所引《论语》只注篇名。)这就是说,在孔子本人及其主要弟子看来,他关于“仁”的伦理思想是自成一个体系的,因为它有一个贯穿本末始终的基本的东西——“忠恕”。 所谓“自成一个体系”,对于伦理思想而言,就是有一个逻辑的起点或先验的形上原则,有一个由这一起点衍生而出的基本的结论或实践法则,其他的一切原则或规范都是建立在这一基本的主线基础之上的。既然

孔子本人及其门人认为,这一基本的主线或理路就蕴含在“忠恕”之中,所以,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对“忠”和“恕”两个概念的剖析,把孔子道德哲学的这种内在理路挖掘出来。 一、“恕”和“忠”的概念剖析 对于“恕”的伦理含义,一般人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因为《论语》有一句明明白白的话:“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这就是说,“恕”,在伦理学的意义上,意味着这样一条道德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是,孔子为什么要把这种基本的道德法则归结为“恕”?或者说,孔子为什么会认为,这基本的道德法则应当在“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这意味着什么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分析一下“恕”字原本的含义。 《周礼·大司徒》说:“如心曰恕”。从字的构成上讲,“恕”是由“如”和“心”两个字组成的。“如”,即“比如”,“相似”,“相比”的意思;“心”即心灵,指人的情感或思想。所以,所谓“如心”,就是“心相似”、“将心与心相比”。《声类》说:“以心度物曰恕。”《贾子·道术》说:“以己量人谓之恕。”王逸在注《楚辞·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句时说:“以心揆心为恕。”这一些阐述都是在“将心比心”这个意义上理解“恕”的。因此,“恕”,从其本来的含义看,就是“将心比心”或“推己及人”的意思。所谓“将心比心”或“推己及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情感能力——同情心的表现。我是人,他人也是人;我不喜

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派

1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派? 参考答案: (1)管理过程学派。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约法尔。其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 (2)经验学派。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和戴尔。他们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不少学者认为,经验学派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实践证明,这是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3)系统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它是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成。它提出,必须以整个组织系统作为研究管理的出发点,应该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系统管理学派突破了以往各个学派仅从局部出发研究管理的局限性,从组织的整体出发阐明管理的本质,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西蒙。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 (5)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经营管理是管理科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信息情报系统就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情报的系统。 (6)权变理论学派。该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是绝对有效也不是绝对无效,采用哪种理论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2假如某企业要选聘一名高级主管,它应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援渠道?为什么? 参考答案: 管理人员的选聘来源有两方面:一是从组织内部培养、选拔、任用,即内部来源;二是从组织外部招聘,即外部来源。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一个组织高级主管的选聘采用外源渠道。 因为内源选任有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为: (1)“近亲繁殖”,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 (2)易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任人唯亲,拉邦结派。 (3)备选对象范围狭隘,易受管理人员供给不足的制约。 如果采用外源招聘,可以避免这些不足。因为: (1)外源招聘,应聘人来源广泛,选择空间大。从外部招聘是面向社会的,任何符合条件的人员,包括现在供职于其他组织的管理人员都可应聘,因而可选范围十分广泛。 (2)外源招聘的管理者不受现有模式的约束,能给组织带来新鲜空气和活力,有利于组织创新和管理革新。此外,由于他们新近加入组织,没有与上级或下属历史上的个人恩怨关系,从而在工作中可以很少顾忌复杂的人情网络。 (3)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组织中空缺的管理职位可能有好几个内部竞争者希望得到。每个人都希望有晋升的机会。如果员工发现自己的同事,特别是原来与自己处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现代领导学》

一、单选题 1. 领导--部属关系理论所要关注的内容是:() A. 原理和机理 B. 发展问题 C. 理论的实际应用 D. 理论的具体内涵 2. 下面哪一项不是决策的原则:() A. 客观性原则 B. 信息和预测原则 C. 可行性分析原则 D. 独创原则 3. 在决策方法中,头脑风暴法是指:() A. 专家会议决策法 B. 德尔斐法 C. 阶层分析程序法 D. 模拟决策 4. 下面哪一项不是决策体制的构成:() A. 信息系统 B. 支持系统 C. 智囊系统 D. 反馈体系 5. 决策要素除了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备选方案、决策情景外,还有:() A. 决策后果 B. 决策评估 C. 决策反馈 D. 决策效果评价 6. 霍布森选择是指:() A. 理性决策 B. 单项决策 C. 单边决策 D. 单方案决策 7. 根据决策者数量的多少,可以将决策分为:() A. 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B. 确定性决策,不确定决策和风险性决策 C. 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D. 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8. 下面哪一句话体现了道家的用人思想::() A.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 静心:不自见,故明 C.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D. 太上不知有之 9. 下面哪一项不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干部的四化:()

A. 革命化 B. 年轻化 C. 专业化 D. 多样化 10. 领导标准原理的领导理论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A. 领导特质理论 B. 领导行为理论 C. 领导魅力理论 D. 领导权变理论 11. 斯堪的纳维亚研究者提出的第3个维度是:() A. 发展维度 B. 结构维度 C. 道德维度 D. 关怀维度 12.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慎其独也;严于律己,防微杜渐;莫见于隐,莫显于微庸。"体现了儒家在领导标准方面的观点是:() A. 人本思想 B. 积极进取 C. 修养与慎独 D. 尚俭重义 13. 以下哪一个不是领导特质理论的研究者们认为地能够区分出领导者和非领导者的方面:() A. 领导者有雄心,精力充沛 B. 领导者有很强的权利欲望 C. 诚实和正直 D. 领导者能够友好地同员工合作 14. 组织结构管理中所谓的三流除了资金流、人流和信息流之外,还有:() A. 生产流 B. 销售流 C. 营销流 D. 物流 15. 亚当斯提出的理论是:() A. 公平理论 B. 路径—目标理论 C. 激励理论 D. 期望理论 16. 下列哪一项不是领导决策理论的7大步骤之一:() A. 决策的概念 B. 决策的要素 C. 决策的类型和决策的原则 D. 决策的技巧和方法 17. 当组织不能够选择领导者和企业的搭配时,企业组织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组织的绩效() A. 领导抵消器 B. 领导替代品 C. 领导放大器 D. 领导影响力 18. 激励是持续激发人的内在动力的心理过程。它包括的步骤顺序是:() A. 实现目标、引发行为、产生动机、刺激需要 B. 引发行为、实现目标、刺激需要、产生动机 C. 产生动机、刺激需要、引发行为、实现目标 D. 刺激需要、产生动机、引发行为、实现目标

谈谈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虽然他自称"述而不作",而实际上他在诸子百家争鸣之前夕,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体系。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学范畴的逻辑展开,其哲学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命--礼--仁--知--中庸"。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较少讲天道问题。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治长》)因为孔子对殷商周以来的宗教天命论,处于既敬重又存疑的矛盾状态。关于"天",《论语》所记确是不多,仅二十二见。孔子所谓"天",有时指主宰一切的上天。他提出"畏天命"(《季氏》),"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有时又指广袤的自然。如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反映了春秋时期正处于关于"天"的观念的变动时期,即由"主宰之天"逐渐向"自然之天"过渡。关于"命",孔子是肯定的。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并自称"五十而知天命"(《为政》)。不过孔子所说的"命",并不是指上天的绝对意志和命令,而是一种人力所无法挽回的历史必然性。孔子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即是指这种必然性。可是孔子又不认为人是无可作为的,相反他主张人"命"面前应持积极的态度。正由于此,别人视他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宪问》),他也自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有这样的天道观,使他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这是不奇怪的。他"不语怪、力、乱、神"(同上),还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未知生,焉知死"(《先进》)。 在人道观上,孔子主张立礼复礼,纳仁入礼,仁礼结合。"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重要范畴。从修身来说,他认为首先要学礼,"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并且要"约之以礼"(《雍也》),"克己复礼"(《颜渊》)。从治国来说,他主张"齐之以礼"(《为政》)。"为国以礼(《先进》)"。强调"礼"的重要性,并非是孔子的创造。前人早已论述过,如子产说过:"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强调要"复礼",在春秋末也不是合乎潮流的新思想。孔子独创性的贡献在于纳仁入礼,仁礼结合。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虽然"仁"的概念古已有之,但是孔子赋以新的涵义。他不仅以"爱人"来释仁,而且提出了为"仁之方",即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其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纳仁入礼,使"礼"不单是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起作用,而且有"仁"作为内在的理性自觉的力量来支撑。以"仁"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不免使人有神秘之感。孔子又提出以知求仁。他把"知"作为求仁、达仁的必要条件。他说:"未知,焉得仁?"(《公冶长》)孔子论知,指认识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即是去认识"善",但论述知识之获得,毕竟是跨入了求"真"的认识领域。 在认识论上,孔子尚未摒弃"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观点,并且把"生知"列为认识能力的"上"等。可是他未予强调。在孔子认识中占重要位置的倒是他反复论述的"学而知之"。他称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强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阳货》)在认识过程中,孔子注重多闻、多见、认为知识靠"多闻"、"多见"来获得。对闻见得来的知识,不可都信以为真,必须细加观察。他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他提出"视"、"观"、"察"三步递进的观察次序:"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孔子还进一点提出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的"思"。他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上)并提倡"再思"(《公冶长》)、"三思"(《荀子.法行》)与"九思"(《季氏》)。他在闻道、得道、传道上的"一以贯之"的境界,就是靠学、思结合而达到的。孔子还主张在"思"的过程中,运用"反"的方法,即不断进行类比,并加以演绎推理,以取得"举一反三"之效。他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在认识过程中,孔子不以"思"为止,认为在思的基础上,还应不断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考试试题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考试试题2009年《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考试试题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工业工程 教师: 姓名: 学号: 2009年《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考试试题一、简答题 1. 举例说明现代管理理论与经典管理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答: 由泰罗发起的科学管理革命导致了经典管理理论的产生。经典管理理论的代表包含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和韦伯的组织设计理论三个相互联系又各自具有独立性的部分。 现代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兴起的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大体上由6个学派组成:社会系统学、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理论把车间工人、办公室总经理和组织系统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现代管联系:经典

理理论把经典管理理论所具有的宏观组织论和行为科学理论所具有的微观组织论统一起来,形成了具有综合意义的理论,从而克服了经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经典管理理论的目的是解决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问题,为当时的社会解决企业组织中的劳资关系、管理原理和原则、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而现代管理理论研究如何激 足人的需要,创造令人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上来。可以说经典管理理论是现励人的动机,满 代管理理论的基础,是现代管理理论出现的前期阶段。 区别:经典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理论对于管理中人的观点有很大不同。经典管理理论中,人是作为经济人来看待的。人在组织中只是一个组成部分,是作为组织盈利的一部分而进行研究的;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人是作为社会人来看待的。人在组织中作为管理的核心部分,需要对人的需求、心理以及感情作深入的研究。这是两个管理理论最核心的区别。现代管理理论克服了经典管理理论的狭隘性,把人当作一个个体来研究,并克服了行为管理理论过分重视人的情感的观念,将人的作用系统地整合到组织中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人在组织中的作用。 2. 美国、日本及香港、台湾、中国在企业管理的应用模式上有什么区别, 答:简单的说,在企业管理的应用模式上美国重视计划、强调个体、喜欢拿来即用;日本则在人与组织匹配的企业文化上更胜一筹、且日本员工能长期在企业工作;香港则同欧洲相似强调严谨;中国大陆的特色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协调中。具体我们可以从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机制两个方面对美、日、港、台及中国的企业管理应用模式进行比较。 (1) 公司的治理结构方面 美国企业CEO在整个战略决策和企业使命中担当重要角色。在美国大企业中CEO主要

现代领导科学试题及答案

《现代领导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中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领导活动产生于( A ) A、原始社会 B、奴隶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根据毛泽东的概括,现代领导的基本职能是( B ) A.实施监督 B.出主意、用干部 C.思想政治工作 D.考评领导效能 3、构成现代领导学奠基之作的《君主论》的作者是( C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马基雅弗利 D.洛克 4、认为天赋是一个人能否成为领导者的根本因素的理论是领导科学中的( D ) A.性格理论 B.行为方式理论

C.权变理论 D.超凡魅力理论 5、在整个领导活动中,构成其主体要素是( A ) A、领导者 B、被领导者 C、客观环境 D、群体目标 6、《论权威》一文深刻阐述了领导意味着权威的思想。该文作者是( B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7、下列正确论述社会主义领导本质的判断是( B ) A、领导就是管理 B、领导就是服务 C、领导就是指挥 D、领导就是决策 8、在领导环境诸因素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是( A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文化、教育因素 D、军事因素 9、在领导属性中,具有“永恒性”的是领导的( C ) A、自然属性 B、历史属性

C、社会属性 D、文化属性 10、不同层次的领导者应具有不同素质要求,基层领导者最主要的技能应是( D ) A、判断技能 B、人事技能 C、学习技能 D、技术技能 11、领导者能够迅速作出选择、形成方案的能力是一种( C ) A.预见力 B.洞察力 C.决断力 D.应变力 12、提高领导者素质的关键是( ) A.体制改革 B.加强个人修养 C.加强理论学习 D.勇于实践 13、在建立、配备、调整领导班子时,必须把放在首位。( A ) A、革命化 B、年轻化 C、专业化 D、知识化 14、在领导群体中常起到掌舵谋划作用的是( B ) A、老年干部 B、中年干部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业一二三四汇总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业(一)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业一(第一章和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P2 2.组织的经济环境:是指以组织之外的经济形态为特征的事物,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形势、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等要素。P21 二.简答题: 1.管理有哪些基本特征?P3 答: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②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③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④管理的职能、任务与层次。 ⑤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现代管理者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和技能?P12 答:A、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①较高的政治素质;②广泛的知识素质;③良好的心理素质;④灵活敏捷的思维素质;⑤较强的管理能力;⑥健康的身心素质。 B、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①技术技能;②人际技能;③概念技能。 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是什么?P36

答:①工作定额原理; 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③标准化原理; ④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⑤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⑥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⑦实行职能工长制; ⑧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4.“霍桑实验"的结论是什么?P43 答:①职工是“社会人”;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③新兴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 ④存在着霍桑效应。 三.论述题: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有哪些学派?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45 答:现代管理理论学派主要有: (1)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该学派认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材料与机器)、生物的(作为一个呼吸空气和需要空间的抽象存在的人)和社会的(群体

现代控制理论

1、什么是对偶系统,从传递函数矩阵,特征多项式和能控、能观性说明互为对偶的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 答:定义:如果两个系统满足A2=A1T,B2=C1T,C2=B1T,则称这两个系统互为对偶函数。互为对偶系统传递函数矩阵互为转置特征多项式相同,一个函数的能控性等价于另一个函数的能观性。 2、什么是状态观测器?简述构造状态观测器的原则。 答:系统的状态不易检测,以原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为输入量构造,一动态系统,使其输出渐近于原系统状态,此动态系统为原系统的状态观测器。原则:(1)观测器应以原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为输入量;(2)原系统完全能观或不能观于系统是渐近稳定的;(3)观测器的输出状态应以足够快速度超近于原系统状态;(4)有尽可能低的维数,以便于物理实现。 3、说明应用李氏第二法判断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基本思想和方法步骤和局限性。 答:基本思想:从能量观点分析平衡状态的稳定性。(1)如果系统受扰后,其运动总是伴随能量的减少,当达到平衡状态时,能量达到最小值,则此平衡状态渐近稳定:(2)如果系统不断从外界吸收能量,储能越来越大,那么这个平衡状态就是不稳定的:(3)如果系统的储能既不增加也不消耗,那么这个平衡状态时李亚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方法步骤:定义一个正定的标量函数V(x)作为虚构的广义能量函数,然后根据V(x)=dV(x)/dt的符号特征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局限性:李雅普诺夫函数V(x)的选取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4、举例说明系统状态稳定和输出稳定的关系。 答:关系:(1)状态稳定一定输出稳定,但输出稳定不一定状态稳定;(2)系统状态完全能观且能控=状态稳定与输出稳定等价。 举例: A的特征值 =-1 =1 所以状态不是渐进稳点的,W(s)的极点S=-1,所以输出稳点。 5、什么是实现问题?什么是最小实现?说明实现存在的条件。 答:(1)由系统的运动方程或传递函数建立SS表达式的问题叫做实现问题;(2)维数最小的实现方式时最小实现;(3)存在条件是m小于等于n。 6、从反馈属性、功能和工程实现说明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的优缺点。 答:(1)状态反馈为全属性反馈,输出反馈为部分信息反馈;(2)状态反馈在功能上优于输出反馈;(3)从工程上讲输出反馈优于状态反馈。 7、说明李氏第一法判断稳定性的基本思想和局限性。 答:(1)基本思想:将状态方程在平衡状态附近进行小偏差线性化,由系统矩阵的特征值判断系统稳定性。(2)局限性:对非线性系统,只能得出局部稳定性;系统虚轴上有特征值时不能判断稳定性。 8、简述线性时不变系统能控性定义,并说出两种判断能控性的方法。 答:(1)定义:如果存在一个分段连续的输入U(t),能在有限时间区间{t0,tf}内,使系统由某一初始化状态x(t0),转移到指定的任一终端状态x(tf),则此状态是能控的。若系统所有状态都是能控的,则完全能控,否则不完全能控。(2)方法:约旦标准型判据,秩判据。 9、说明系统传递函数零、极点对消与系统能控能观性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