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王绳祖的国际关系历史笔记,二战前后的.

王绳祖的国际关系历史笔记,二战前后的.

王绳祖的国际关系历史笔记,二战前后的.
王绳祖的国际关系历史笔记,二战前后的.

<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第一章17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时间:1618年—1648年导火线:哈布斯王室压迫捷克新教徒,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激起了捷克人民起义.参战对象:一方以法国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在宗教改革中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另一方则以神圣罗马皇帝为首,包括了奥地利,西班牙以及在宗教改革中失去了疆土与削弱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矛盾对象:天主教徒与新教徒,捷克人和日耳曼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德意志诸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内容:a.法国,瑞典和德意志的新教诸侯得到了大片领土.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并肯定了它早先取得的三个主教区---梅斯,土耳其和凡尔登归它所有.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沿岸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b.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各诸侯有独立的外交权,从政治上分裂了帝国.c.瑞士和荷兰的独立获得缔约国的承认.d.卡尔文教派可享受与路德教派同样的权利;在帝国法庭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法官各占的人数相等.B 和会与和约为近代国际法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a.会议本身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b.和约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的主权,承认了荷兰,瑞士为独立国,在实践上肯定了格老秀斯所提出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c.约文规定,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的条款,创立了对违约国家可施与集体制裁的案例;d.和约承认,新旧两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国际法脱离神权的束缚;e.和约缔结后,各国逐渐建立了常驻使节,这有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邦交.成就说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二者互相为用,互相促进的.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经济实力,海上实力都得到了加强.当时制定和执行英国对外政策的代表人物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利益的克伦威尔,因而探讨这个时期的国际关系,有必要阐述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1.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a..海洋政策是建立世界贸易霸权b.陆上政策是组成英国为首的新教同盟 2.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7)a.1650年制定航海条约:规定非经英国政府允许,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属殖民地通商.b.1651年宣布,在欧洲以外地方的商品,必须用英国船只运入;欧洲的货物须用英国商船,或者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入英国港口和英属殖民地;运入英国的鱼类须为英国渔船所捕,只有英国船只才能运鱼出口.c.迫使荷兰于1654年6月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压制荷兰承认《航海条例》3.利用法西矛盾,干预欧陆政治1655年,英国利用海盗之助,以海军进攻牙买加,挑起了与西班牙的战争;1656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牙买加;1657年,英法签定了贸易协定与同盟条约,共同反对西班牙,一方面加深了法西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英国在对西战争中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国做帮手;1658年,丢恩斯战役,法国取得对西班牙的决定性胜利.

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1.比利牛斯和约:法西1659年缔结,是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又一次胜利.因此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比利牛斯和约的缔结,为法国争霸欧洲奠定了基础.

2.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a.“天然疆界”:亨利四世提出的扩疆拓土的政策,即“宏伟的规划”;路易十四则具体化为“天然疆界”政策,企图把法国的边疆扩展到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大西洋,北海以及莱茵河等处的天然疆界.为此他发动了多次战争.b.(a)1665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死亡,路易十四要求继承西属尼德兰,战争由此而起.1667年,战争开始.1668年,迫使西班牙媾和,缔结了亚琛和约.(b)1672年—1678年对荷兰战争.于1678年签定奈梅根和约.

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斗争

1.法美同盟(1)法援美的两个阶段:1775—1776暗地进行;1778年2月6日法美缔结同盟条约和商约以后,法国公开援美反英(2)法西密约,西加入的理由(两点)(3)法美同盟的意义:a.提高美军士气,打击英军力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b.双方缔结的同盟是站在平等的基础上的,表明了一个尚未完全独立的国家能够同一个老牌的强国平起平坐,实行独立自主,这就大大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法美同盟对美国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固然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国际条约的历史上创立了强国与弱国平等缔结条约的犯例.

2.俄国宣布武装中立1)俄国叶卡德琳娜没有接受美国乔治函请助战的要求在外交政策上的反映是:a.俄国力图提高它在欧洲的国际地位,当然嫉视英国殖民势力在美洲的进一步发展.b.法普奥是它在欧洲发展的阻力,俄国需要联合英国来对抗他们,因此,又不愿与英国结怨太深.(2)1780年,俄国借口英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破坏中立国的贸易,引起许多国家公愤,先后联合荷兰,丹麦,瑞典,普鲁士,奥地利,葡萄牙,两西西里等国,宣布武装中立,宣布中立国家有以武力保护本国船只的权利,并确定了战时禁制品,封锁等概念.武装中立宣言成了国际法中海洋法的一个基础.武装中立是俄过的一个大转变.(3)俄国宣布武装中立,实质上在外交和军事两方面,都是有力地打击了英国,无形地支援了美法西.

3.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与巴黎和约(1)巴黎和约签定于1783年(2)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a.欧洲的“启蒙运动”思潮对十三个殖民地人民起了思想发动的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是十三个殖民地人民发动武装斗争的借鉴.b.美国《独立宣言》是十三个殖民地以政治纲领宣布“主权在民”的原则,对组织和动员革命力量其了重大作用,因此《独立宣言》的发表坚定了殖民地人民为独立和自由而战的斗志.c.欧洲各国人民和进步力量的支援,显示了独立战争的正义性,加强了独立战争的威力.d.在外交方面,美国大陆会议较好地利用了欧洲国家间的矛盾,挫败了英国殖民者的气焰,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3)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a.由于美国的独立,英国失去了最大最重要的殖民地,对不列颠帝国是一个严重的打击.b.法国在这场战争中,支付了庞大的军费,国库濒于空虚,加速了法国君主专制统治的崩溃.c.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人民革命的力量,大大鼓舞了法国人民反封建的斗志,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对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欧洲国家对法国革命的干涉与法国革命的胜利(1)两个反对法国革命的集团:一个是英普两国.一个是波旁王朝的西班牙,两西西里王国以及与法国王后有家族关系的奥地利.(2)1792年2月7日普奥缔结反法同盟,瓦米尔战役为战争的转折点.(3)1793年第一次反法同盟由英国首相庇特策动—1794年开始瓦解第一次反法同盟—1794年7月27日,热月九日政变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2.俄普奥第二次瓜分波兰(1)1793年三国第二次瓜分波兰,其中俄普是主角(2)瓜分的结果:俄国得到乌克兰与立陶宛的一部分,包括基辅,沃伦,和维林等地.普鲁士的到但泽,托伦与波兹南.

法国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1.法国热月逆流时期及督政府时期的国际关系:(1)法奥签定《坎波—佛米尔和约》,标志着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完全解体.

2.第二次反法联盟:1799年三月,第二次反法联盟缔结—1799年十一月,雾月十八日政变—1801年2月9日,法奥缔结《吕内维尔和约》,奥地利被迫退出联盟,意味着第二次反法联盟的崩溃.

3.俄普奥第三次瓜分波兰:1795年俄国女皇背着普与奥缔结了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密约;结果是:a.普得到华沙b.俄过得到立陶宛,库尔良吉亚,以及直到涅曼河,布格河为止的地区.c.奥地利取得卢布林,克拉科夫以及它所属的两州.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1.亚眠和约:英法于1802年3月17日签订—1803年,英

法关系公开破裂,和约成为废纸—1804年,在英俄策动下,出现第三次反法联盟—1805年12月2日,奥斯特利茨战役,迫使奥皇法奥签订《普雷斯堡和约》,标志着第三次反法联盟的失败2.莱茵联盟的建立:(1)莱茵联盟是德意志西部和南部十六个小邦以和法国缔结攻守同盟为基础,于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仑的保护下组成的联合.(2)它建立的意义:拿破仑有保护者的身份,成为这个联盟的领导者,加强了法国对德意志诸小邦的政治统治;联盟各国修筑战略道路,承担补充兵员的义务,是分担了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的重荷;联盟各国为法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为法国资产阶级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销售市场与工业原料的供应条件.

3.提尔西特和约:(1)1806年,由英国策动的与俄瑞典组织第四次反法联盟—1807年7月7日,法俄《提尔西特和约》签字,标志着第四次反法联盟的崩溃,也是拿破仑登峰造极的时代.(2)拿破仑与亚历山大在涅曼河上会晤时,双方所做的承诺,给欧洲国际关系留下纷争的因子:a.和约过分压抑了一些反法联盟的国家,激起这些国家的反感;b.俄普加入大陆封锁体系,招致国内的不满;c.法国把波美拉尼亚归还瑞典,借此操纵瑞典的政治;d.拿破仑将土耳其属地摩尔达维亚,瓦拉儿允许俄国占领,隐藏着俄土日后的新争端.总之,由于和约存在着这种引起许多纷争的因素,不仅和约不能持久,法俄结盟也是不巩固的.

4.大陆封锁政策1)是拿破仑在对英斗争中,企图摧毁英国势力所采取的一个政策.(2)

a.1805年1月21日,颁布《柏林敕令》,宣布封锁不列颠的岛屿,对英国的贸易与联系都被禁止了.

b.针对于此,1807年1月和10月,颁布了两道枢密院命令,禁止中立国家与敌视英国的国家进行海上贸易,并迫使中立国家的船只驶进英国港口,以便检查货物发往地和交纳关税

c.拿破仑又于1807年11月—12月间,签署了《米兰敕令》,把所有受英国支配的船只,都与英国的船只同等看待,都要拿捕;而且封锁扩展到所有在英国出产的货物,不问这些货物所有者是谁.

d.1810年10月18日的《枫丹白露敕令》,完成了大陆封锁政策的立法措施.(3)政策的执行,是俄法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4)1809年,第五次反法联盟—1809年7月,瓦格拉姆决战,奥地利失败,至此粉碎了第五次反法联盟.

5.1812—1814英美战争:起因a.由于英国拿捕美国船只与海员,认为美国商船与欧陆国家进行交易,不利于英国对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的反封锁.b.由于美国对外政策的扩张与掠夺性,美国要强夺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加拿大.

6.拿破仑帝国的崩溃:(1)1812年6月24日,入侵俄国—1813年2月28日,第六次反法联盟建立—1813年10月中旬,来比锡战役,法败—1814年拿破仑退位,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3月,他逃出厄尔巴,重握政权—1815年,英俄普奥组织第七次反法联盟,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2)第七次反法联盟的结果:法国丧失了欧洲大陆第一号强国的地位,英国进一步扩大了它的海权强国优势,俄普奥在国际关系中,都上升为支配国际政治的重要国家.

7.两次巴黎和约

第三章维也纳反动体系和东方问题

第一节维也纳会议

会议的召开:A.时间(1814年九月-1815年六月)B.参加者:俄英普奥,其中尤以梅特涅和亚历山大是最为反动的主谋者.B.会议的实质:名义上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所破坏的和平,重建欧洲的政治均势,实际上是战胜国之间重新划分四强在欧洲和殖民地的领土,复辟旧王朝,镇压民主运动,扑灭革命火焰,扼杀民族斗争,而不顾及各民族的民族独立愿望和民族地域界限.

第二节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1.神圣同盟的组成与四国同盟条约:A.神圣同盟的组成:沙皇亚历三大一世要求欧地利

皇帝佛朗茨一世,普鲁士国王菲特烈.威廉三世于1815年9月26日在巴黎共同发表宣言,并邀请各国参加.宣言有序言和正文三条.序言指出,三国君主根据基督教教义结成真正的,牢不可破的友谊关系.正文第一条表示三国君主无论何时都要互相援助,以维护宗教,和平与正义;第二条敦促他们的人们实行基督教原则;第三条要求公开承认这些神圣原则的各国参加神圣同盟.宣言没有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神圣同盟”

B.四国同盟的缔结是为了进一步采取措施对付法国,根据英国的建议,成立了四国同盟.规定:a.维护第二次《巴黎和约》;b.任何一方遭到法国攻击,缔约国各出兵六万人加以援助;

c.缔约国定期举行会议,以维护欧洲和平.所谓“维持欧洲和平”即保持维也纳会议所建立的欧洲均势,而“定期举行会议”则为以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欧洲协调”奠定了基础.梅特涅就是利用这两者来保持欧洲的均势,这是他一生中运用均势外交最顺利,最得意的时候.

2.亚琛会议:1815年,会议主要是解决法国赔款和同盟国签订了《亚琛条约》,并签订五国议定书,承认“法国由于合法君主和宪政权力的恢复而与其他的国家联袂并.”

3.特洛波-莱巴赫会议:A.背景:19世纪20年代,新的革命浪潮和民族独立运动在欧洲重新高涨.B.为了扼杀革命运动,梅特涅根据四国同盟的规定,于1820年10月和俄奥普三国签署《特洛波议定书》,其中规定:a.凡因革命而更替政府的国家一概被排斥于“欧洲协调之外”;b.如改变现状而危及“欧洲协调”的其它成员国时,缔约国负有责任使破坏现状的国家回到“欧洲协调”的怀抱,必要时不惜使用武力.B.莱巴赫会议召开于1821年

4.维罗纳会议:1822年10月中旬在维罗纳召开,策谋反革命武装干涉西班牙.维罗纳会议时亚?会议之后的第三次国际会议,也是“梅特涅体系”所由体现的定期举行会议的最后一次会议.

5.三十年代神圣同盟的活动:A.1830年7月27日,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推翻波旁复辟王朝,查理十世逃往英国,予正统主义原则和神圣同盟系以致命打击.当时,梅特涅正同俄国副首相涅赛尔罗德在卡尔斯巴德.为了对付革命,他们两人于8月进行了磋商,把内容记录在一张小纸条上-故称“卡尔斯巴德小纸条”B.1830年8月25日比利时开始反抗荷兰起义,并于11月10日宣布起义..荷兰吁请大国维护维也纳会议德解决方案,东方三个君主国本想干涉.可是,俄国摄于波兰起义,奥普摄于德意志各邦和意大利起义,均自顾不暇,而英法又支持比利时的独立.C.1830年10月起义打击俄国占领军.1831年被镇压了下去.起义虽然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沙俄,并使神圣同盟无法干涉法国和比利时的革命.D.尽管四国同盟曾支持奥地利镇压了那不勒斯和庇蒙特的革命,但意大利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的运动并为停止.法国七月革命的捷报又激起勒莫德纳和帕尔马人民1831年2月反抗奥地利哈布斯堡宗室德统治.但由于梅特涅德武装干涉,失败了.E.1831年底,教皇领德人民又起来反对新教皇格雷戈里十六的暴政.次年一月和三月奥地利和法国相继出兵武装干涉,起义终于被镇压了.F.1830年九月,梅特涅伙同普鲁士镇压了不伦瑞克,萨克森,与黑森-卡塞尔几个德意志邦国.

第三节神圣同盟干涉拉美各国的企图和门罗宣言

1.(1)拉美各国的独立运动:A.1791年,杜桑.芦维杜尔领导海地人民起义,起义于1801年宣布独立,1804正式成为独立国家.B.墨西哥于1821年2月24日宣布,1823年7月1日中美联省共和国正式成立,以后又分为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五个共和国.C.玻利瓦尔领导的起义,最终成立了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1822年,委内瑞拉,新格拉纳达和厄瓜多尔联合起来,成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至此,南美北部和安第斯山一带地区就全部解放拉.D.1816年,何塞.圣马丁领导了拉普拉塔的独立运动.从1814年起,他就是阿根廷革命军的统帅.为了确保阿根廷的独立成果,他认为必须读取秘鲁,而解放秘鲁又必须先解放智利,然后再由海路北上进攻秘鲁:a.1817年,他率领五千二百人

越过险峻的安第斯山,于同年宣布智利独立;b.1821年,秘鲁宣布独立;c.1825年,玻利瓦尔共和国成立.至此,西属美洲殖民地全部解放;d.1889年,巴西推翻君主专制,废除黑人奴隶制,建立巴西联邦共和国.(2)意义:18世纪末到19世纪20年代拉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运动,经过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奋斗,终于摆脱了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拉美各国的独立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是不彻底的,没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一切障碍,开辟广阔前景.

门罗宣言:1.内容:A.今后任何欧洲列强不得把美洲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作为将来殖民的对象;B.欧洲的政治制度与美洲的政治制度本质上不同,欧洲列强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的任何企图都将危及到美国的和平与安全;美国不干涉任何欧洲列强的现存殖民地和保护国,将来也不干涉;C.对于那些已经宣布独立,并且已经得到美国承认的美洲国家,任何欧洲列强进行的任何干涉,美国只能认为是对和众国不友好态度的表现.2.评价:A.当时在防止拉美新独立的国家遭受欧洲反动的神圣同盟国家宰割的威胁,以及阻止英国在拉美扩充政治经济实力,建立殖民地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 B.对美国来说,门罗主义在运用时就日益演变为侵略性,并充当美国对外扩张的工具了.东方问题1.东方问题:东方问题肇始于18世纪末,逐渐成为整个19世纪欧洲外交的一个主题,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远因.“东方问题”这个政治术语是1822年10月在神圣同盟召开的维罗纳会议上讨论希腊问题时才使用的.恩格斯认为,所谓“东方问题”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并指出奥斯曼帝国是由“三个完全不同部分组成:非洲的藩属王国(埃及和突尼斯),亚洲土耳其和欧洲土耳其.”巴尔干半岛(欧洲土耳其)是列强争夺的目标,也是东方问题的核心.

2.希腊起义发生在1821年—1827年,它暴露俄奥英法之间的重重矛盾,又使神圣同盟趋于瓦解.

3.俄土战争与亚得里亚那堡和约:1828年俄对土宣战,1829年在占领亚得里亚那堡,进逼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尼古拉一世害怕引起国际干涉,决定和谈并签订了《亚得里亚那堡和约》

4.第一次土埃战争:1831年11月—1833年《屈塔希亚条约》

5.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1833年《屈塔希亚条约》后,俄土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方面的安吉阿尔-斯凯莱西宫缔结了互相防守同盟条约,规定两国承担义务就有关双方安全的一切问题进行协商,如遇第三国侵犯,彼此提供同样的军事援助.沙皇根据苏丹的请求有义务提供路海军援助,条约有效期为8年.还附有一项秘密条款,即土耳其可以不给俄国提供同样的均势援助,而代之以封锁达达尼尔海峡,不许任何外国军舰通过,俄国军舰可以自由出入博斯普鲁斯海峡.

6.第二次土埃战争:原因是1838年英法强迫土耳其缔结了外国产品进口值百抽三的商约.但是法国产品无法同英国对抗.为了达到以法制英的目的,穆罕默德.阿里拒绝在埃及执行这项条款.英埃关系紧张起来.英国一方面企图削弱法国在埃及的势力,一方面又想阻止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1840年延期有效,俄土继续结盟.因此,英国巧妙地利用土埃矛盾,怂恿土耳其苏丹复仇,向埃及挑衅.而穆罕有默德.阿里也要求对埃及世袭权.1839年土耳其苏丹派兵度过幼发拉底河进攻叙利亚,第二次土埃战争爆发.

7.伦敦协定和海峡公约:1.1840年以英俄奥普为一方,以土耳其为一方缔结了关于集体援助土耳其苏丹,对付埃及帕夏的《伦敦协定》.条约规定,列强同意保护奥斯曼帝国的完整和独立;一旦帕夏进攻土耳其,如苏丹提出要求,则列强保护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搭尼尔海峡以及君士坦丁堡.条约所附有的单独议定书还规定,这种措施“完全不违反奥斯曼帝国永远禁止外国军舰驶入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古老规则”,埃及帕夏承认土耳其苏丹的最高统治权.《伦敦条约》是帕麦斯顿同东方三个君主国背着法国秘密谈判和签订的.2.在解决黑海海峡问题上英需要联合法国以反对沙俄.1841年英俄奥普法与土耳其又在伦敦签订了《海峡公约》.公约规定,土耳其在平时禁止一切外国军舰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和达达尼尔海峡.从此俄土订立的《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归于无效,俄国丧失了自己军舰通过黑海两海峡的权力.质言之,黑海两海峡已处于欧洲列强集体监督之下,而由俄土双边协定扩大为多变协定了.

第四章1848年欧洲革命到普法战争时期的欧美国际关系

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

1.1848-1849年欧洲革命A.原因:是欧洲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们的任务在各国国内是继续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残余,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在国际上则要摧毁反动的“1815年维也纳体系”B.过程:a.意大利西西里首先爆发起义,成为欧洲革命的信号.b.法国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彪炳史册的六月起义,马克思曾经指出“这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争.这是为保存或消灭资产阶级制度而进行的战斗.”六月起义的失败不仅是法国革命的转折点,也是欧洲革命的转折点,从此资产阶级与贵族地主或妥协或勾结,各国反动派弹冠相庆,气焰更加嚣张了.c.德意志革命受法国二月革命影响,全境掀起革命狂澜,梅特涅逃奔荷兰.d.紧接着维也纳起义,匈牙利布达佩斯也爆发了起义.C.欧洲革命失败的原因:国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背叛与反动势力的勾结.列宁指出,当时“当时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革命性已在消亡(在欧洲)而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尚未成熟”.

2.神圣同盟的瓦解:时间在欧洲革命之后.

3.沙皇俄国是欧洲宪兵:1830—1850年沙俄充当欧洲宪兵.1830年残酷镇压波兰起义;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沙俄在波兰囤集了42万大军,以防波兰人民起义;1849年俄军又帮助欧地利对匈牙利革命进行了武装干涉.沙俄的武装干涉决定了欧洲革命的失败.列宁也指出:沙皇政府是整个文明世界的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

克里米亚战争与巴黎和约1.沙皇俄国扩张野心:欧洲革命失败后,东方问题又出现了.尼古拉一世企图利用对外战争来巩固封建农奴制度.他觊觎的目标就是奥斯曼帝国.然而他暴露出来的企图瓜分奥斯曼帝国遗产的野心,不仅为英国所反对,而且为法国和奥地利所不容.2.圣地保护权问题:法皇拿破仑三世和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圣地”的保护权问题上发生了冲突.所谓圣地保护权问题是指耶稣的坟墓所在地耶路撒冷和耶稣诞生地伯利恒教堂内所享有一切豁免和特权.世纪上圣地问题对于俄法双方均不重要,但却成了欧洲列强争霸中近东的借口.资产阶级史学家总以为圣地问题是克里米亚战争的根本原因之一,实质上克里米亚战争最主要原因乃是沙俄与英法之间在近东的争霸,尤其是夺取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控制权的斗争.3.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5):A.克里米亚战争最后便形成了以俄国为一方和以英法土撒丁为另一方之间的战争,历史上又称东方战争.战争充分暴露了俄国沙皇专制和农奴制度的腐朽无能.与尼古拉一世的主观愿望相反,克里米亚战争不但没有达到瓜分土耳其,争霸黑海两海峡,对内挽救农奴制危机的目的,反而加快了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正意味着沙皇专制制度和俄国农奴制度的崩溃.B.影响:a.引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b.在国外,沙俄的欧洲宪兵的作用削弱,国际地位开始衰落,它的侵略矛头转向高加索和亚洲;c.英法对欧洲的影响则增强了.法国对1814年的耻辱已经报仇雪恨,并同英一起在土耳其树立了优势,欧洲宪兵的角色部分落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肩上.英国在19世纪50-60年代垄断了世界工业和海上霸权.沙俄的衰落,黑海的中立化和土耳其的依附地位—所以这些都有利于英在近东,印度和远东的侵略扩张.d.至于土耳其,简直不像一个战胜国,它的领土被盟军占领,疲惫不堪,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和政治瓦解的过程.4.巴黎和约:于1856年开幕,会议上通过了英法俄普土奥和撒丁所签署的《海上国际法原则宣言》,附于《巴黎和约》:a.禁止私夺船只;b.中立国有权和交战国自由贸易,中立国船只上的敌方货物,除违禁品外,不受侵犯;c.敌国船只载运的中立国货物,除违禁品外,不得捕获;d.封锁必须是有效的,即只有在被封锁的港口实际被海军所封闭的情况下才承认封锁.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国际斗争:1.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A.背景:a.北部工商业

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充足的原料供应和广大的国内市场,因而要求废除黑人奴隶制度;b.北部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部种植园奴隶主都想控制联邦政府的统治权,对于西部土地建州问题,前者要求成立自由州,后者要求建立蓄奴州;c.北部工商业资产阶级为了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防止外国产品竞争,反动自由贸易,主张保护关税;南部种植园奴隶主为了棉花,烟草等农产品输往英法,并从欧洲输入廉价的工业产品,主张自由贸易,要求降低关税.B.实质:北部的雇佣劳动制与南部的黑人奴隶制不可调和的产物.

2.欧洲国家对美国南北战争的态度:A.西班牙重新占领多米尼加黑人共和国,造成圣多明各事件B.南北战争期间美国的外交政策主要是对英法,其次是对西班牙和俄国,1863年联邦军队在维克斯保和葛底斯堡的大捷已使战争发生了根本转折,英国的干涉就完全不可能了.C.西班牙和法英三国军队相继对墨西哥进行武装干涉;C.俄国处于自身利益考虑,支持北方.南北战争后美国的对外政策:A.蝉联国务卿的西华德是扩张主义分子,照会法国,要求它定出从墨西哥撤军的期限,并陈兵于墨西哥边境 B.美国向太平洋彼岸侵略扩张的矛头首先指向朝鲜,遭失败C.侵略魔爪伸向台湾,同时占领了太平洋的中途岛D.西华德购买阿拉斯加,曾被嘲讽为:西华德德浪费.意大利德统一1.法意接近和对奥战争(1859—1860):A.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撒丁与英法一起参加了反俄同盟,1858年拿破仑三世和加富尔秘密会谈,双方缔结非正式协定.B.法俄缔结协定,亚立山大二世答应拿破仑三世,一旦法国和撒丁王国对奥作战,俄军将开到奥地利边境,并保证不阻碍撒丁王国德领土扩张.

2.意大利实现民族统一:A.1861年,在都灵举行德第一届全意大利议会宣布撒丁连同并入它德领土为意大利王国,这样人民群众德果实就被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联盟德君主政体所篡夺了.但威尼西亚仍在奥地利的统治下,罗马还被法国军队占领.B.普奥战争后,意奥订立《维也纳和约》,规定威尼西亚并入意大利,但罗马教皇领尚处在意大利王国之外.教皇领依仗势拿破仑三世顽故地反对把教皇领并入意大利,阻止意大利的统一.C.普法战争后,拿破仑三世被俘,于1870年进军罗马,教皇庇护九世退到梵地冈.1871年,意大利从佛罗伦萨克迁都罗马.意大利人民多年来争取国家重新统一的斗争至此最终自上而下完成了.

德意志的统一与普法战争1.普丹战争:1864年,起因原于易北河畔两公国—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之争,丹败绩.2.普奥战争(七周战争)和布拉格和约:俾斯麦积极进行孤立奥地利的外交活动,和拿破仑三世会晤,又竭力拉拢意大利3.普法战争和法兰克富和约:1870年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在色当战役中,法国惨败;1871年签订法兰克福和约,确认勒凡尔赛预备和约的条款:法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割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分三年支付,赔款付清后,驻在法国的军队开始撤退.4.德意志统一和普法战争的影响:A.普法战争后签订的和约是一掠夺性的和约,使两国成为死敌;B.法俄边界上出现一个强大的,富有侵略性的军国主义国家--德意志帝国,这就使得国际局势日趋紧张,播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种.

第五章1870年以英国前欧洲国家对亚非的侵略和亚非各国反殖民主义的斗争

英国吞并印度和印度人民的反抗

1.英法在印度的争夺和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于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法国殖民者也在1664年建立了自己的东印度公司.

2.英国对印度的掠夺:赋税掠夺是东印度公司最大的财源之一;手工业是英国榨取的主要对象.

3.1857—1859年印度的民族起义:A.目的:驱逐殖民者,恢复民族独立.B.失败原因:

a.封建主的叛卖是主要原因

b.印度的分裂局面和印度人民在人种,种姓和宗教上的差别,被英国殖民者利用来瓦解,镇压起义的力量.C.意义:1857—1859年的起义是一个被奴役的民族争取独立的英勇斗争,是印度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巨大的推动力量.起义打乱了英国在亚洲的侵略部署,间接支援了其他亚洲国家的反英斗争.

荷兰侵占印尼和印尼人民的反抗 1.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印尼的侵略和殖民掠夺:A.东印度公司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权以后,利用旧的封建官僚机构,对农民实行农奴制剥削,征收苛重的实物赋税.B.红溪事件:1740年,荷兰殖民者害怕华侨参加反荷斗争,大肆搜捕华侨,强制遣送到锡兰种植园当苦工.华侨被迫奋起反抗迫害,于十月起义,遭到荷兰殖民军的疯狂屠杀,长达十天之久,被伤害者万余人,鲜血染红了雅加达溪流,史称红溪事件.

2.英荷争夺印尼荷爪哇民族大起义:A.英荷关于东南亚的领土之争斗,直到1824年缔结《苏门答腊协定》B.1825年,日若苏丹王子蒂博尼哥罗号召印尼人民对殖民者进行圣战,发动了19世纪前期印尼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民族起义.资本主义列强奴役中国的开始和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1.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A.1840-1842年B.内容:英国夺取2100万元赔款外,还强占香港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强迫清政府开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为通商口岸.C.影响:从此以后,中国在政治上开始丧失独立,经济上遭受外国资本愈来愈严重的破坏和控制,独立的封建的中国,一步步地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A.时间:1856年—1860年B.先后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的天津条约的内容:规定开放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选定台南),潮州(后改汕头),淡水,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商埠;各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外国人得往内地自由传教和游历经商,对英赔款四百万两,对法赔款二百万两.C.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侵略者掠卖华工,割让九龙司给英国,法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买田地,建立教堂,还赔偿英法军费各八百万两.

3.太平天国的对外关系:A.当时太平军误认为宗教形式相同,把资本主义侵略者看作朋友,埠了解他们只是把传教事业作为侵略的工具.但太平军坚持各国平等相待的原则,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宣布平等贸易,严禁鸦片输入,丝毫没有示弱.B.侵略者决心支持中国反动政权镇压革命,扩大侵略权力;清政府业报定了对外妥协勾结,对内屠杀镇压的方针,1862年2月正式表示愿意借师助剿.C.太平天国革命的意义:沉重地冲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直接抗击了外国侵略势力,间接支援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

4.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A.1858年《中俄爱珲条约》及其内容B.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及其内容C.1864年《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及其内容.

列强侵略日本和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

1.日本被迫开国:A.1792年遣特使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国书至日本,要求开港通商,成为列强最早向日本叩关的国家B.1854年,美迫使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神奈川条约》,规定日本开放下田,箱馆二港;对美船员供给食物,煤炭,价格由日方规定;美国灾日本派驻领事,获得最惠国待遇.六月又签订《下田条约》,规定了开放下田的细则.从此以后,日放弃了二百多年来闭关自守的政策

2.安政条约:A.1858年日美签订日美修好通商条约》(《江户条约》),规定日本开神奈川(后改横滨),长崎,兵库,函馆,新澙五港通商,允许美国商人贸易期间灾江户和大阪居住;自由贸易;日本承认领事馆裁判权;丧失关税自主权,货物出口值百抽五,由美国输入的货物除酒类值百抽35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值百抽五.条约后,西方国家立即模仿《日美条约》迫使日本签订了日荷,日俄,日英,日法等修好通商条约,通称安政五国条约.规定了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片面的最惠国待遇.B.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天皇制政权,日本从次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日本脱亚入欧,侵略亚洲各国.

列强在非洲的侵略活动

1奴隶贸易:资本主要列强在放弃奴隶贸易后,随即把注意力集中于非洲扩大荷开拓殖

民地.此时,欧洲殖民国家在非洲的势力范围也渐趋明显:葡萄牙继续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扩疆拓土;英国在南部非洲立稳脚跟,并蚕食西非沿海土地;法国则锐意经营西非和北非,并与英国争夺埃及,使原是东方问题组成部分的埃及问题又尖锐起来.

2.外国资本对埃及的奴役:集中反映在英法对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和控制.英法争夺控制苏伊士运河的斗争,不可避免地发展成为掠夺埃及全部领土的斗争,加速了埃及殖民化的过程.

3.法国侵占阿尔及利亚:1827年,法国借口所谓“德瓦尔事件”,封锁阿尔及利亚海岸,并于1830年6月派军队大举进攻并占领了.

第二编近代国际关系(1871—1918年)

1871年至19世纪90年代中期德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局势

三皇同盟:A.同盟形成过程:a.1872年三皇会晤是德奥俄亲善德第一步;b.1873年亚历三大二世与奥皇缔结兴勃隆协定,同年威廉加入.B.评价:三皇同盟所维护的是君主之间的协作原则.它所反对的是欧洲革命的共和的运动以及所有社会主义的组织.它与1815年俄奥普三国所缔结的神圣同盟的性质同样反动,因而被称为新的神圣同盟.

第二节近东问题和柏林会议

1.黑塞哥维那起义:1875年在黑塞哥维那省爆发了基督教居民的起义,它是巴尔干斯拉夫人反对土耳其封建专制的压迫要求的民族解放.

2.安德拉西照会和柏林备忘录:A.安德拉西照会:俄奥为妥善解决巴尔干斯拉夫人起义,由奥地利的安德拉西提出按照1856年巴黎和约的各国政府要求土耳其对波黑两省实行各种改革:宣布宗教自由,取消包税制度,利用省区税收改革农业等等.B.柏林备忘录:三皇联盟国家的外交大臣于1876年5月在柏林开会.三国商议的结果是1876年的《柏林备忘录》.备忘录要求改善居民的命运而不破坏政治现状.在这意义上它是安德拉西照会的放大体.

3保加利亚起义及塞土战争:A.保加利亚惨案:当列强拟备忘录时,保加利亚人也起来反抗土耳其.土耳其非正规军队—巴什不粗克人和塞尔克兹人—用最残酷的手段对付起义人民.被杀害的约计15000人,而被毁的村镇有79个.这就是耸人听闻的保加利亚惨案.B.1876奶奶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

4.俄土战争和圣斯特法诺和约:A.俄土战争:俄援助塞尔维亚,从而占领保加利亚,1877年俄国对土宣战.B.1878签订休战条款,即圣斯特法诺和约:a.建立一个大保加利亚公国,面积大于君士坦丁堡会议所规定的.它隶属于苏丹而由五万俄军占领两年;b.塞尔维亚,门第内哥罗,罗马尼亚三国完全独立,塞门二国领土略有扩张;c.波黑两省实施改革;d.罗马尼亚获得多布罗加.俄国获得比萨拉比亚,卡尔斯,阿尔达汉,巴统及巴亚泽特.

5.英俄密约:A.1878签订了英俄密约.俄国同意取消大保加利亚,把原拟该公国的南方边界从君士坦丁堡退缩到巴尔干山脉防线以外.B.同年英奥协定保证英国支持奥国对波斯尼亚的要求,而奥国则赞助分割大保加利亚的计划.C.《英土同盟条约》,英国借口保护土耳其亚洲的领土,迫使它把塞浦路斯岛让给英国.《英俄密约》,《英奥协定》和《英土同盟条约》为柏林会议铺平了道路.

6.柏林会议:1878年6月13日开幕,最后协议是划分保加利亚为三块:一个自治的保加利亚公国,一个半自治的东鲁美利亚省,一个依旧受土耳其管理的马其顿.俄国在柏林会议上被迫让出战争所得的部分果实.哥尔查科夫把责任推到俾斯麦身上.三皇同盟在会议后就解体了.

第三节三国同盟的形成

1.德奥同盟及其侵略性质:A.1879年同盟条约于维也纳签订.其主要内容是:a.两帝国之一遭到俄国德进攻,两缔约国应以全部军事力量互助;b.如果缔约国一方遭到另一国家进攻,缔约国另一方应对其盟国采取善意德中立,但是如果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双方应共同作战直到共同议和为止;c.本条约的有效期为五年;d.缔约国双方对本条约应保守秘密.B.影响:德奥同盟专为对付俄国,德国并没有要求奥国对抗法国.这个同盟使俄国孤立起来从而加速法俄同盟德产生.德国妄想建立中欧帝国,积极支持奥匈帝国向巴尔干扩张,这就不能不引起对俄的冲突,导致世界大战.

2.三皇同盟的恢复:俄国为了抵制英德联合,仍愿与德订约同时承认德奥同盟德存在;1881年《三皇同盟条约》签订于柏林.

3.德奥意三国同盟的建立:A.1882年在维也纳签订.B.原因:a.法国夺取突尼斯b.意大利和教皇领的矛盾.

第四节德国联盟体系的完成和法俄同盟的订立

1.保加利亚危机:A.德国联盟体系的建立:俾斯麦时代德国外交的目的在于孤立法国,而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建立一个以柏林为中心的联盟体系.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三个三国同盟:俄德奥三皇同盟,德奥意三国同盟和德奥罗三国同盟.体系德特点是德国支持奥国对付俄国.俄奥对于巴尔干问题争论不休,一旦感情破裂势必引起德俄关系疏远而法俄邦交就将日益亲密.B.巴尔干是火药库的一个原因是斯拉夫民族的自由独立的愿望不能得到满足.1885年东鲁美利亚省发生革命.人民赶走了土耳其行政长官,宣布东鲁美利亚合并于保加利亚公国.大公亚历三大接受人民请求,比准了保加利亚的统一.C.1886年,亚历三大出走,奥国及时向俄警告,不许进军保加利亚否则以兵戎相见.此后俄奥关系恶化,三皇同盟难以继续了.

2.三国同盟续约:1887年续订的三国同盟条约中答应了意大利的两点要求:意大利向北非扩张和在巴尔干问题上享有发言权.

3.两次地中海协定:A.1887年英意奥协定,主要内容是关于地中海问题,因而称为《第一次地中海协定》.英意承允共同维持地中海以及亚得里亚海,爱琴海和黑海得现状.意大利支持英国在埃及的侵略而英国支持意大利在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得阴谋活动.英国表示和意大利在共同问题上实行全面合作.这是针对法国的.B.1887年10月,英奥意签订《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三国共同维护近东现状,保护海峡和确认土耳其对保加利亚的宗主权.如果土耳其抵抗俄国的“非法举动”,三国将立即就应采取的措施取得协议.如果与俄国窜通,纵容这种非法举动,它们就有理由占领土耳其的一些地点.这是针对俄国的.次条约虽被称为《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实质上是关于近东的协定.

4.再保险条约:按照在1887年6月18日德俄签订德协定,俄国所得到的利益是免于在国际上处于孤立状态,保持它在保加利亚和东鲁美里亚的优越地位,海峡仍然对英国舰队封闭.从德国方面看来,德奥同盟既已保证奥匈帝国于德法战争时保持中立,而这个条约又保证了俄国德中立,因此这个条约在历史上被称为再保险条约.

5.法俄同盟:A.1888年开始俄国向法国借款,并开展经济合作,法国资本家成为俄国政府德债权人.对俄投资不仅获得优厚利润而且增强俄国抵抗德国德力量,这种财政关系为法俄同盟打下了基础.B.1890年德国拒绝续订《再保险条约》是德俄关系尖锐化德一个重要原因.C.1890英德友好德具体表现是1890年签订的《赫耳果兰条约》;1891年《第三次三国同盟条约》,以及英意的交往,说明德奥意英互相支持.法俄要打破各自孤立状态,不得不加强合作.C.1891法俄亲善具有反英性质,但是法国希望及早缔结军事协定,1892年协议签订,规定:a.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使用它所有得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以它所以的军队和德国作战;b.如果三国同盟或组成三国同盟的国家之一动员了它的军队,法和俄一得到这个消息,不需要任何事先的

协议,应立即同时动员它们的全部军队并将这些军队调到尽可能靠近边界的地方;c.法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为130万人,俄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70或80万人.

6.英国的“光辉孤立”:A.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年,它执行的外交政策,即在和平时期,不愿对于可能发生的事件,预先同任何大国缔结长期同盟.目的在于保持自身行动的自由.B.世纪交替之际,德美法俄德力量增长,英国地位相对削弱.在处理有关英国利益德亚非拉国际争端时,有损英国威望德事件时有发生.大国之中,英国没有盟友.孤立政策不仅不再光辉反而是黯然失色.(世纪之交英国放弃光辉孤立外交政策的原因)

第二章 19世纪70—90年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

英俄在中亚的争夺

1.英俄对伊朗的侵略:A.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逐渐向垄断阶段过渡,即向金融资本过渡.B.赫拉特事件:1838年,伊朗统治集团试图占领赫拉特,以弥补失去外高加索山的损失,并使叛乱的呼罗珊诸汗失去凭借的支援.赫拉特是阿富汗西部的一个汗国,地处战略要冲,被当时报刊称作通往印度的大门.俄国支持伊朗的行动,并劝使在喀布尔的阿富汗艾米尔多斯特.穆罕默德不干涉伊朗对赫拉特的进攻.对此,英国立即作出反应,英国公使声明,伊朗占领赫拉特将被看作是敌对行动.东印度公司的军队也侵入伊朗南部,占领波斯湾的哈格岛.赫拉特事件实际上是英俄在这个地区的一次较量.在伊朗国王的兵营里有俄国代表,而赫拉特要塞保卫战则是由改装潜入的英国军官指挥.C.1863年赫1870年,英国获得伊朗向英国公司提供经过伊朗铺设电报线路的租让权.这是资本主义列强在伊朗获得的第一批租让权.此后英俄两国在伊朗为争夺租让权展开了激烈的争斗.伊朗北部成为沙皇俄国的势力范围,南部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

2.英俄在中亚的争夺:A.1839年—1842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了第一次侵略阿富汗的战争,但以惨败告终.B.1878--1880年,英国借口艾米尔坚决拒绝英国使节来喀布尔发动了第二次阿富汗战争.

3.1885年英俄在阿富汗的冲突:A.班吉事件:1885年3月,俄阿两军发生了接触.阿富汗军队为俄军击溃,俄军侵占了属于阿富汗的班吉.事件几乎引起英俄之间的战争.1885年5月,俄英签订了《伦敦议定书》,规定了划分俄阿边界的原则。B.1885年4月,英国海军占领朝鲜的巨文岛,准备一旦发生战争就由此北攻俄国的远东地区,但最后由中国的交涉,才不得不放弃.

4.俄阿边界的划定:1893年英印政府派遣外务秘书杜朗与阿富汗艾米尔阿卜都拉曼汗在喀布尔签订一项协定.

列强对中国和东南亚的侵略

1.19世纪70年代后日本对中国台湾的侵略和对流球的兼并

2.英国侵略缅甸:A.1824年,英国殖民者借口曼尼坡和阿萨姆事件,发动第一次侵缅战争(1824—1826年);缅败绩,签订《杨端坡条约》。B.1852年,英国借口仰光官吏压迫两名英国商人,发动第二次侵略战争.历时一年.C.1885年,发动第三次侵缅战争.英国殖民者对缅甸采取以印治缅的统治手法,1886年缅甸变成印度的一个省.

3.马嘉理案与烟台条约:A.马嘉理于1875年设法寻找一条通往云南的路线,由云南深入长江上游.在途中被蛮允人杀死.B.1876年,英政府以此相要挟,迫使中国签订了烟台条约.这是中英关系史上第三个重大的条约,中国没有打败,却接受了丧权辱果的条件.C.内容:除结束马嘉理案外,中国允许英国派员调查滇缅边界通道和商订通商章程,实现了英国侵略中国西南边境的初愿.“另行专条”规定英国人可以游历甘肃,青海及由四川入藏,为日后中英西藏纠纷种下因子.条约促使中国进一步半殖民地化了.

4.俄国对中国新疆的侵略和伊犁交涉:A.俄英无视中国主权,与阿古柏通商订约.阿古柏

于1871年占领伊犁.B.1879年,卖国贼崇厚与俄国签订《利瓦吉亚条约》。C.1881年《改订条约》

5.中法战争:1884—1885年,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在中越边界指定两处通商口岸,一在老借以上,一在谅山以北.

6.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1895年,条约规定朝鲜完全“自主独立”,即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等地;赔款二万万两;允许日本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7.三国干涉还辽和列强图谋瓜分中国:A.三国干涉还辽揭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

租借地势力范围

俄国旅顺大连中国东北

德国胶州湾山东

法国广州湾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九龙半岛威海卫长江中下游

日本福建

欧洲列强瓜分非洲

1.比利时占有刚果河流域:比利时国王奥波德二世成为掠夺刚果河流域:,掀起瓜分非洲高潮德带头人.

2.法国夺取突尼斯:1881年,借口突尼斯的赫鲁米尔部族侵犯阿尔及利亚领土,派兵侵入突尼斯,迫使签订《巴尔杜条约》。根据条约规定,突尼斯由法军占领,并由法国代行一切外交事务。

3.埃及人民反抗英法共管埃及:双重监督制度: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1876年埃及政府宣布财政破产,无法偿还债务.英法债权国达成协议,为了保证埃及偿付债务利息,专门成立了由英法意奥匈和埃及代表组成的债务委员会.委员会设有两国总监督:一个是英国人,被委派为埃及国家收入的总监督’一个是法国人,被委派为埃及国家收入支出的总监督,这就是所谓的双重监督制度.

4.法绍达事件:1896年,法国政府派遣马尔尚上尉要在英国佂服苏丹之前,在尼罗河上游获得一个据点.1898年,他完成任务,在尼罗河畔法绍达村的古堡上扯起了法国国旗.之后,英国吉庆纳带领军队也到达了绍达村,扯起了英国国旗,并要马尔尚退出,遭到拒绝.英法两军处于对峙局面,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5.意大利在东非的扩张:1894年,意大利出兵进犯埃塞俄比亚.遭到失败,这是非洲人民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第一次的胜利,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遭到了可耻的下场.

第三章帝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和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

1.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广泛发展

2.列强实力对比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是最早发生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也是帝国主义时代到来的标志

美西战争和美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

1.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战舰“缅因”号爆炸沉没,使美国发动美西战争有了口实;1899年,美西在巴黎签订和约.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将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割让给美国.

2.美菲战争:1899—1902年,美国在菲律宾建立殖民统治;同时,美国还向夏威夷群岛侵略扩张,1893年推翻夏威夷女王,建立了美国的傀儡政权.美西战争后美国正式宣布夏威夷

群岛为美国领土.

3.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目的在于削弱其它大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的作用,并为美国垄断组织在中国境内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原则为:A.各国对于其在中国任何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之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B.中国现行得关税率,对于运往在前述“势力范围”内一切口岸,除非是“自由港”之所有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应适用,其税款规中国政府征收.C.各国在其“范围”内之任何口岸,对他国船只,不得课以高于该国船舶之港口税,并在其范围”内所建筑,控制或经营得铁路上运输属于他国公民或臣民的货物通过此中“范围”时,所收运费不得较高于本国国民运输同样货物所收之运费.

4.“大棒政策”何“金元外交”:A美西战争后,美国对拉美扩张活动增强的原因:a.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规模空前的垄断组织,这些垄断组织迫切要求在海外掠夺超额利润;b.美西战争获胜后,美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不但是经济剥削的对象,而且是军事扩张的基地;c.英国,德国和日本在拉丁美洲的活动,美国认为这是侵犯了它的利益,应为按照门罗主义,美国把整个西半球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B.西奥多.罗斯福在芝加哥提出大棒政策,即美国必须在手中握有一根结实的大棒,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则门罗主义将起重大作用.C.1912年西奥多.罗斯福的继承者塔夫脱,在加紧实施大棒政策同时,推行金元外交.利用经济渗透和施加压力,就是“金元外交”的要旨.

英布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

英布战争:A.原因:以罗得斯为首的英国垄断集团企图完全控制德兰士瓦德金矿开采,但这个掠夺计划遭到当地布尔人政府德反对.B.时间:1899—1902年.C.双方签订《费雷尼欣条约》。根据这个条约,英国确立了在南非的最高统治权;两个布尔共和国丧失了独立,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约保证了布尔上层分子的经济权力和政治地位。

义和团运动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干涉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A.评价:义和团运动虽然带有盲目的排外性质,但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它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地阴谋.B.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C.辛丑条约:a.勒索巨额赔款.规定赔款四亿五千万两,连同利息为九亿八千万两.并指定关税,盐税地收入作为赔款之用.b.加强军事控制.第一,帝国主义地军队可以自由地派遣到北京来;第二,自大沽口至北京之间的炮台,一律拆毁.同时,帝国主义国家地军队可以在京津,津榆两铁路上驻兵.这就在取得军舰停泊权后,又取得了陆军驻扎权.c.禁止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刑.地方官如不弹压,“立即革职,永不叙用”.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英日同盟和日俄战争

1.英日同盟:1902年,签订的《英日同盟条约》共有六条,其主要内容为:A.针对俄国的扩张,双方强调承认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并使该两国的任何一国“完全不受侵略”.鉴于条约双方的利益,倘双方的利益因别国的侵略行为或中国,朝鲜内部骚乱造成损失时,任何一方为了保护这种利益均可采取必要的措施 B.英国和日本如有一方同其他国家发生战争时,另一方则严守中立.如果同盟国一方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交战时,缔约国另一方则应协助同盟国作战,媾和时亦须和同盟国一道协商.英日同盟纯属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

2.日俄战争:1904—1905年,俄败绩,签订朴资茅斯和约:日本并吞朝鲜,并把旅顺,关东省,库页岛以及中东铁路的支线由旅顺岛长春间的一段转让给日本.

3.日俄战争后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日俄战争后,远东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日美矛盾突出,两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霸的斗争不断地加剧.

4.英国对西藏的侵略:A.日俄战争爆发,俄无力顾及西藏,英国趁机派军队侵入西藏,迫

使西藏地方当局签订《西藏条约》.条约的规定实际上是宣告西藏为英国的“势力范围” .B.1913年,在英国策划下中印藏三方会议在印召开,即所谓的“西姆拉”会议,并制造了“麦克马洪线”

第四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战争危机的加深

三国协议的形成

1.1904年英法协定:A.英国开始把德国作为最危险的竞争对手看待,接着英国调整了战略部署:a.一方面在远东与日本结成同盟,以阻止沙俄在远东的扩张;b.另一方面在欧洲开始与法国接近,以期共同对付德国咄咄逼人之势.B.1904年,签订了《英法协定》,谈判的目的是解决促使两国对立的主要根源即殖民地方面的问题,因而签订的协定是一项瓜分殖民地的协定.

2.德国联俄计划的失败:A.1904年,多格尔沙州事件,德企图与俄结成同盟关系,对抗英国遭失败.B.1905年,俄战败后,德皇企图签署一项类似1904年讨论国的结盟文件,遭失败.

3.第一此摩洛哥危机:发生在1905年,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原是德国为了动摇英法合作而发动的,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危机期间,英国始终站在法国的一边,而且,英法两国开始进行谈判,谋求建立军事合作对付德国.英法协议加强了.

4.英俄协定:A.德意志促使俄国产生了德国是最危险的潜在敌人的想法,终于1907年缔结了《英俄协定》.这个协定和《英法协定》一样,也是分割殖民地的协定。B.协定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关于波斯的决定。波斯被划分为三个区域,北面一带为俄国势力,中部为缓冲地带。在中立地带,彼此保有取得租借权的权力。东南一带为英国势力范围。第二个部分是关于阿富汗的协定,俄国承认了英国在阿富汗的势力,放弃了自己与阿的直接外交关系。第三个部分是关于西藏的协定,双方约定不干涉西藏内政,不破坏其领土完整,只通过拥有宗主权的中国与它发生关系。C.英俄协定的签订,标志着19世纪末以来欧洲国家重新组合的过程告一结束。在这大约十年的时间里,由于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交叉重叠,敌我友关系极不明朗:是英德结盟以制俄,是德国组成大陆同盟以反英,还是英法俄捐弃旧嫌联袂抗德。当时各主要国家德外交就是围绕着这三个不同目标展开的。历史演变的结果是三国协约的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局面终于形成了。此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所以国际上重大事件无一不是两大军事集团冲突的体现。

1908年波斯尼亚危机

1波斯尼亚危机:20世纪初,德奥在巴尔干和土耳其进行政治经济扩张.德奥德侵略扩张行动对于在近东有着切身利益的英俄来说自然是很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引起了斯拉夫人的反感;另一方面奥匈与塞尔维亚的矛盾也尖锐起来.塞尔维亚新王朝亲俄,指望俄国帮助它建立一个大南斯拉夫国家.奥国是塞尔维亚农产品的市场,塞尔维亚的大宗出口是生猪.1905年—1907年,奥国增加生猪入口税,塞尔维亚抗议,顿时掀起所谓猪战.这就加强了奥匈帝国首先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然后图谋塞尔维亚的决心.

2.围绕奥匈合并波黑两省的斗争:俄国国库空虚,最终屈服.

3.拉匡尼基协定:A.奥匈合并波黑两省,不利于意大利在巴尔干西部的扩张和侵略.这就使得意大利与俄国接触,以期共同组织奥匈在巴尔干半岛得扩张.B.a.意俄应首先维护巴尔干的现状;b.在巴尔干可能发生的一切事件中,双方约定支持民族原则,发展巴尔干各国,排斥一切外国统治;c.双方应以共同行动反对与上述目的的相对抵触的一切行动.协定说明意大利进一步疏远三国同盟,而向三国协约靠拢.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法国在摩洛哥的进一步扩张:1911年,摩洛哥人民起义,反对苏丹和法国侵略者.法国借口保护侨民利益,派兵占领摩洛哥首都非斯及其他城市.摩洛哥的独立地位完全丧失了.

2.阿加迪尔事件:1911年法国占领非斯乃至摩洛哥全境后,德国报刊和殖民集团立即要求政府采取针对性行动.五月,德国外交当局向法国表示要求分割一部分土地给德国作为补偿;七月一日,又借口保护商人的生命财产,命炮舰“豹”号开往摩洛哥大西洋岸的港口阿加迪尔.这是直接的挑衅,也是要发动战争的表示.全世界为之震动.七月十五日,德国向法国正式要求割让法属刚果全部,作为德国承认法国占领摩洛哥的补偿.法国认为德国欲望太奢,无法满足.谈判迁延不决,双方形势极为紧张.这就是阿加迪尔事件

3.德法协定:1911年十一月四日,德法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摩洛哥受法国保护,法国则给予德国一部分法属刚果领土,使之能进入刚果河流域.德法协定消灭了摩洛哥德独立.

英法海军协定

意土战争

1.意大利侵入的黎波里:发生在1911年

2.洛桑和约:1912年,意大利与土耳其签订和约:土耳其放弃了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意大利在土耳其还得到一些其他特权.

3.恰雷科夫的外交行动:俄国决定利用意土战争之机,再次试图使海峡对俄国军舰开放.1911年,俄国驻巴黎大使伊兹沃尔斯基怂恿代理外交大臣另俄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恰雷科夫与土耳其进行谈判.这引起了法国的不安.英国也不同意.德奥表面上同意,实际上是反对.这些或明或暗的反对给俄国造成难以逾越的外交障碍.

巴尔干战争

1.巴尔干的局势:1911—1912年意土战争预兆着土耳其帝国崩溃.各方势力重又活跃起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诸国积极图谋分割土耳其的遗产,主要是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奥匈则联合意大利反对塞尔维亚夺取阿尔巴尼亚,而奥意两国又为争夺阿尔巴尼亚而斗争.巴尔干同盟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成立的.

2.巴尔干同盟:巴尔干同盟成为反对土耳其的同盟.A.同盟的形成是从保塞两国谈判开始的.B.与此同时,保加利亚和希腊也进行着谈判.1912年5月29日两国签订了一项防御同盟条约.C.巴尔干另一国家门的内哥罗先和希腊及塞尔维亚成立口头协定,然后在1912年9月与塞尔维亚订约.就这样,巴尔干诸国除罗马尼亚外,为瓜分土耳其的遗产结成了同盟.

3.第一次巴尔干战争:A.1912年爆发B.1912年土耳其与四个交战国谈判,争执最激烈的问题是阿尔巴尼亚问题和土耳其欧洲边界问题.C.1913年,订立《伦敦和约》

4.第二次巴尔干战争:A.原因:各国所得领土不均.B.1913年在不加勒斯特签订了和约.C.巴尔干诸国组合发生了变化.原先的反土同盟不复存在,代替的是两个集团:一方面是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另一方面是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而这两个集团背后就是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D.由此可见两次巴尔干战虽然是局部性战争,但集中反应了帝国主义时代各种矛盾的对立,真正的戎首是争霸欧洲的两大军事集团.

第五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大战的爆发

1.大战前夕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激发:由于世界大战燃料已经堆积起来,所以1905—1913年间发生的三次战争危机和三次局部战争,每次都几乎酿成欧洲大战.

2.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菲迪南在萨拉热窝遇刺毙命,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3.七月危机:从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至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在外交史上被称为“七月危机”.在此日子里,第一此世界大战在英国有计划地摆弄下爆发了.

4.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这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而进行的非正义的,掠夺性战争.

交战期间的外交

日本参战和奴役中国的二十一条:第一,把山东由德国的势力范围变为日本的势力范围;第二,日本在南满和东蒙享有独占权;第三,汉治萍公司由中日合办;第四,中国沿海的任何港湾,岛屿概不让与第三国;第五,日本对中国的政治,财政,军事,警察等方面享有特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俄国退出战争: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1918年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2大战的总结:A.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毁灭,以及英法等国的削弱,真是玩火自焚.B.大战促成了交战国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战后国际关系史部分资料

1.缓和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70年代,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东西方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缓和代替了“冷战”.缓和时期东西方关系的基本特点是:政治气氛比较和缓,东西方各国领导人特别是美苏首脑频繁接触,达成许多协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经济关系普遍得到发展,贸易往来有了很大增长,签订了各种长期贸易协定和科技合作协定,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合作形式;军事方面举行了一系列军备控制谈判,美苏之间达成了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缓和局面之所以出现,首先是由于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和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侵越战争的失败使美国遭到伤筋动骨的削弱.尽管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耗资3000多亿美元,伤亡几十万官兵,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一切武器,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侵越战争从失败走向更大的失败.这从根本上削弱了美国来一维持侵略战争的基础.从1967年起美国全国的反战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连美国统治阶层也不能不承认侵越战争的失败.由于巨额军费开支,美国的经济日趋恶化,财政赤字扶摇直上,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国际收支逆差越来越大,美国国际金融霸主的地位也被彻底动摇.相反,苏联则利用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之机,加紧发展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经济上,美苏两国的差距大大缩短.军事上,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全力发展军事实力,全面扩展军备,实力增长很快.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的军事实力已赶上(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了美国.苏联还利用美国陷入越战之机加紧在世界各地渗透,美苏战略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东西方缓和的基础.其次,西欧、日本崛起,它们已不再是美国俯首帖耳的小伙伴,而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戴高乐首先向“美国治下的和平”发起了挑战.联邦德国也提出了“新东方政策”.西欧在许多问题上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愿屈从美国,它们或批评美国的越南和中东政策,或微波美国意愿与苏联、东欧打交道.日本则在经济上同美国发生激烈的摩擦.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动摇了.再次,第三世界的兴起.它们加强团结,联合行动,坚持反帝反霸斗争,使美国顾此失彼,陷于被动挨打的困境.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政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总之,到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经过激烈的分化组合,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东西方国家都在战略上和政策上作了新的调整.尼克松上台后,提出了五大力量中心论,指出对抗的时代已经过去,谈判的时代已经来临.美国对其全球战略部署作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把以前的扩张战略转为收缩战略,将战略攻势变为战略守势,从亚洲收缩,从越南脱身.尼克松主义外交战略的主要特点是推行均势政策,而“实力”加“谈判”是维持均势,特别是美苏均势的主要手段.同样,勃列日涅夫也把“缓和战略”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长期战略方针”.他在苏共24大上提出了以缓和为中心的六点和平纲领.这样,东西方关系逐渐走上了缓和的道路.而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则揭开了东西方缓和的序幕.二、美苏关系的缓和美苏关系的缓和是东西方缓和的重要体现.这种上,双方首脑进行了平凡的互访和接触,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军事上,双方签订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两国经济关系也得到较大发展,签订了许多经济技术协定.三、

欧安会和中欧裁军谈判早在1954年,苏联就提出召开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但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到60年代末,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又一再提出召开欧安会的建议.西欧国家对苏联的建议做出了积极的响应.美国起初反对召开欧安会,但在欧洲出现要求改善东西欧关系的强大潮流面前被迫改变态度,以免被置于全欧会议之外.从1973年7月至1975年8月,欧安会分三个阶段举行.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通过了赫尔辛基最后文件.文件包括10项原则、7项条款和3项有关后续措施的规定.最后文件主要反映了东西方在苏联一贯坚持的欧洲各国边界“不可侵犯性”和西方历来鼓吹的“尊重人权”、“人员和文化交流”两个问题上的斗争和妥协.东西方缓和的高潮,从东西方关系发展的态势来看,可以说是20年来欧洲形势发展的一个总结.开期间,1973年10月,除法国、冰岛以外的北约成员国和华约成员国举行了中欧裁军会议.由于双方都想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保持或争取优势,因而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但它反映了东西欧要求相互接触,关心欧洲地区安全的趋向,也可以作为东西方缓和的一种体现.总的来说,在70年代,无论是美苏关系还是整个东西方关系,与冷战时期的封锁、隔绝、激烈对抗形成鲜明对比,东西方缓和对国际局势的改善和东西方关系的发展是有益的,它加强了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因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关系所谓“冷战”,就是指战后两大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紧张激烈的对抗而又没有爆发直接的武装冲突,简单地讲就是不用枪炮的战争.冷战的产生是复杂的,但也是必然的.战后美苏冷战局面来源于战争结束时的形式,触发点是战后西方对东欧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欧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西方(特别是美国)对此事不能容忍的,它们妄图在这个地区重建亲西方的政权,恢复资本主义制度,遭到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人民的反对,于是东西方形成对峙之势,终于爆发了冷战,它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政策的产物.二战结束后,美国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力量还是政治影响都是举世无双的.美国还控制着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泛美同盟等国际组织.雄厚的实力使美国领导人的政治野心大大膨胀,认为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的美国世纪已经到来,声称决心担当起领导世界的责任.二战后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在欧洲的崛起使欧洲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不同于战前的重大变化.这对于妄想称霸世界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障碍.对此,美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杜鲁门上台后,加紧推行称霸全球的计划,他摈弃了罗斯福大国合作的和平缓进战略,利用其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企图把介于美苏之间的广大中间地带控制在自己手里,于是杜鲁门政府制定了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为了遏制苏联,美国统治集团有意识地制造了苏联利用共产主义进行扩张的舆论.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去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议.凯南断言,苏联无视“理智的逻辑”,却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如果美国拥有足够的实力,并且表明准备随时动用的话,那么用不着真的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甚至迫使苏联退却.不久,凯南在长电报的基础上又写了一篇分析苏联主权以及美国应采取的政策的文章,并以《苏联行为的根源》为题发表.这篇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凯南8000字电报中的观点,指出美国必须“把苏联看作是对手,而不是伙伴”,必须“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加以遏制”,最终导致“苏维埃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趋于软化”.这样,凯南为杜鲁门政府提供了一整套所谓“遏制”苏联的战略,这套战略很快就成为美国对苏政策的指导方针.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攻击苏联奉行扩张政策,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他危言耸听地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他呼吁英美结成联盟,是双方的军事力量、道义力量和其他物质力量联合起来,有效地遏制铁幕后面苏联的扩张.丘吉尔的演说是美国准备发动对苏冷战的信号.与此同时,美国内部也加紧研究对付苏联的长远方案.1946年9月24日,杜鲁门的白宫主力克里福德提出了长达50页的《美国对苏联关系》的报告.这时美国政府内部全面分析美苏关系,

确定对苏方针的重要文件.报告提出的对苏方针的着眼点,实际上是在反对苏联扩张的旗号下控制处于美苏之间的广大中间地带.经过一年多的思想和舆论准备,杜鲁门政府认为公开发动对苏冷战的实际已成熟.1947年2月,英国因经济困难和镇压希腊革命的失败,决定3月底从希腊撤军,停止向希腊、土耳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英国政府照会美国,强调这两个国家军事上和战略上的重要性,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美国利用这个机会大力渲染希、土危机的严重性,乘机抛出了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纲领.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声称希、土危机表明“自由世界”受到“极权主义”扩展的威胁,美国的安全也受到危害,要求国会授权向希、土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文职和军职人员前往希、土参与“重建”.这一咨文在国内外引起巨大震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处于顶峰时期的美国遏制苏联、独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他把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战略作为基本国策公诸于众.这时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的重要步骤,它用援助盟友、遏制苏联代替了大国合作和集体安全,从而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盟友变成了敌人.它是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此后,美苏之间和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和较量进一步发展,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严重对峙:冷战从欧洲爆发,以欧洲为主要战场.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欧洲处于与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首要地位,是美国竭尽全力要加以控制的战略重点.欧洲是美苏争夺和东西方矛盾的焦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已不存在这种、经济、军事上力量雄厚、影响巨大的强国.同时,美苏两个强国的军事政治力量在中欧相遇,形成对峙局面,昔日的欧洲列强,如今成了“别人的棋赛中的小卒子”.西欧的这种局势为美国控制西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战争结束后,美国加紧制定控制西欧的政策和计划.1946年春,美国逐步形成了对西欧的总政策,即大西洋联盟政策,其重要步骤和具体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了一个“欧洲复兴”计划.他在演说中首先强调,欧洲已是一片废墟,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美国给予援助,否则将发生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对于苏联准备参与该计划的表示,美国提出,在美国给予苏联援助之前苏联必须做出根本立场上的转变,并坚持要制定欧洲统一经济计划,并要各受援国提供本国的经济情报.苏联在弄清了马歇尔计划的意图后,宣布不参加该计划.在一片“反对苏联威胁”的鼓噪声中,美国国会于1948年4月2日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经总统签署后马歇尔计划开始正式付诸实施.杜鲁门主义是美国遏制苏联的全球性战略宣言,马歇尔计划则是杜鲁门主义的延伸.杜鲁门主义提出了一个反共反苏纲领,而马歇尔计划则是为实现这个纲领而提出的具体方案.两者的精神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策略上有所不同,前者着重军事和政治对抗,后者则侧重经济手段.杜鲁门认为,西欧光有经济复兴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合作运动”之后搞一个“共同自卫运动”.在美国的支持下,1948年3月17日英、法、比、卢、荷五国在布鲁塞尔签署了为期50年的多边军事政治条约,它的公开目的是防止“德国侵略政策复活”,但真实意图显然是为了对抗和遏制苏联.西欧国家对没有美国的加入始终怀有疑虑,希望美国加入,承担保卫西欧的义务.许多美国政界人士也认为,现有的布鲁塞尔条约还不足以对付苏联,美国的直接参与是必不可少的.1948年3月,美、英、加三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谈,通过了美国一手包办的“五角大楼文件”,提出了拟定北大西洋区域集体防务协议的初步设想.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范登堡提出的关于建立北大西洋区域组织的决议案.这一决议的通过,解决了美国可以在和平时期与别国缔结军事同盟的问题,为美国政府缔结北约开了绿灯.1948年9月,美、加与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成员国经过谈判一直通过了“华盛顿文件”,对北约的性质、范围、缔约国的责任义务及其与其他组织的关系等作了具体与明确的规定.1949年4月4日,美、加、英、法、荷、比、卢、丹、挪、冰岛、葡、意等12国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的建立使美国既达到在军事上把西欧同美国拴在一起,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又保留了由美国国会按照“宪法程

序”决定提供什么援助和怎样提供援助的行动自由.它是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组织的建立使杜鲁门主义所包含的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逐步具体化,它是美苏关系和整个东西方关系笼罩了一层浓重的阴影,导致冷战在欧洲不断加剧.美国推行对苏全面冷战政策严重威胁了苏联的安全.斯大林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已无法继续实施大国合作的方针,美苏对抗在所难免.1946年11月,斯大林在庆祝十月革命29周年的演说中提出世界存在两大阵营的对抗.1947年9月,苏联驻联合国代表维辛斯基指出:“(马歇尔计划)在英法帮助下正在把欧洲分裂成两大阵营,从而最终完成西欧国家集团形成的任务,达到威胁东欧民主国家特别是苏联的目的.”面对美国在欧洲咄咄逼人的攻势,为了稳定东欧,使东欧各国进一步团结在苏联周围,保障苏联的安全利益,苏联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1947年9月,苏、波、南、罗、匈、保、捷、法、意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举行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会议通过的《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指出,世界已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宣言揭露了美国作为帝国主义的主导力量和全世界反民主的反动势力的堡垒,为了建立世界霸权,在军事、经济和思想各方面进行的具有特殊侵略性的活动,指出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全球开展总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苏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关系.1947年7月,苏联与东欧各国签订了一系列双边经济贸易协定,初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经济圈.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等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讨论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的问题,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随后不久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相继加入.冷战爆发后,苏联为了巩固东欧这一安全地带,保障国家安全,在军事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美国抗衡.苏联加强了与东欧的军事合作,缔结双边同盟条约,形成了以双边条约为形式的苏联东欧同盟体系.1954年11月,针对美国重新武装西德并加紧遏制苏联的举动,苏联与东欧七国(保、匈、罗、波、捷、阿、东德)在莫斯科召开了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的会议.1955年5月,苏联与东欧七国在华沙召开第二次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同时签署了关于成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的决议.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它的成立是苏联对西德加入北约组织公开做出的反应,它标志着战后欧洲正式出现了敌对的军事同盟体系

三、围绕德国问题的反复较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德国以其特殊敏感的战略地位牵动着欧洲局势的第一根神经,成为东西方政治斗争的焦点和军事对垒的关键地区.围绕德国问题特别是柏林问题的斗争成了反映东西方关系和国际局势变化的晴雨表.美国在战后德国问题的决策是同与苏联对抗的战略方针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对苏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国问题的实质在于,战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因而形成几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由于各占领国都想把对的问题的处理纳入本国的战略轨道,盟国管制委员会性同虚设,在非军国主义化、非纳粹化、非卡特尔化等问题上,美苏各自提出不同的主张,并在各自占领区内实行不同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德国事实上的分裂.在1947年11月至12月的伦敦外长会议上,美苏在德国问题上最后公开决裂,这是冷战全面爆发的必然结果.1948年2月,美、英、法、荷、比、卢六国举行会议,决定建立西德政府.不久,美、英、法占领当局于6月18日宣布在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所谓“B”记马克,在西占区流通.这是正式分裂德国的第一个重大实际步骤.针对美国分裂德国的计划,苏联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进行反击.1948年4月1日,苏联占领军当局对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陆路交通实行限制措施,并从6月24日起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西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和货运,并宣布在苏占区与大柏林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所谓的“D”记马克.西方只好派大批飞机向西柏林空运,在西占区和西柏林之间架起了“空中桥梁”.同时,美英法也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东西方严重对峙,气氛非常紧张.这就是所谓柏林危机,它形成了战后美苏冷战的第一个高潮.经过美苏之间的斗争和妥协,1949年5月5日双方达成协议.从5月12日起,双方取消封

锁.柏林危机结束后,美国加快了分裂德国的步伐.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1948年9月20日的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同时,苏占区也积极筹建东德国家.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至此,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国家.不久,联邦德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民主德国加入华沙条约组织,东西欧之间的分野也于此最后完成.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它在德意志民族的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页.由于德国位于欧洲中心,具有十分敏感的战略地位,所以它的分裂不仅关系着德意志民族的命运,而且牵动着整个欧洲局势的发展.斯大林逝世后,东西方关系开始松动.1955年7月,苏、美、英、法四国首脑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德国统一和欧洲安全问题.西方坚持德国在不搞中立化、不搞非武装化、不退出北约的条件下,“经过自由选举”实现统一,企图把德国完全纳入西方联盟.苏联则主张承认两个德国存在的事实,分两个阶段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先让东西德以平等国家身份分别加入两个集团,各国承担和平解决一切争端,保证不使用武力的义务.然后取消两大集团,代之以包括美国在内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这个建议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1957年,苏联首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此后又以西方忧心忡忡的“导弹差距”来恐吓欧洲,结果反被美国用作将核武器引进西德的借口.1958年3月,联邦德国议院通过了以原子弹武装西德军队的决议.苏联认为,一个经济上取得重大成就而又有原子武装的联邦德国对苏联和东欧是一个严重威胁.11月27日,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政府,要求它们在6个月内撤走在西柏林的驻军,是西柏林成为一个在联合国监督下的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否则,苏联将单独和民主德国签订和约并把进入西柏林的通道交民主德国管理.此后,尽管在柏林问题上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但双方的分歧依旧.其间,出现了东德人逃往西德的高潮,1961年7月每周约达一万人.据西方统计,从战后初期到1961年夏天,约有350万人离开东德,其中不少是技术人员和专家.这不仅是严重的政治问题,在经济上和国防上也给民主德国带来严重的问题.1961年8月,华约成员国首脑会议支持民主德国提出的保卫首都和国家安全的措施——在西柏林周围的民主德国国境修筑一道墙.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在这一地区筑起一道高达13英尺的“柏林墙”.西方对此提出抗议,美国表示要不惜动用武力保卫西柏林.美苏双方出动坦克部队在柏林墙两边对峙,接着两国竞相恢复核试验,持续三年之久的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潮.柏林墙巩固了德国的分裂,它再次说明,柏林是一个神经脆弱的地方,它发生的事情总要牵动整个欧洲的神经.冷战期间,东西方关系有几个特点:一、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西方就是反共色彩,并把反共和反苏结合起来.二、德国问题是东西方关系的焦点.两次柏林危机几乎使东西方迎头相撞,随着东西德分别加入两大军事集团,终于使德国的分裂局面合法化和固定化.三、集团间的对峙是东西方斗争的重要形式.四、东西方关系有时紧张到了极点,甚至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但美苏两国间没有发展成为“热战”.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两国几乎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只要一勾动扳机就会发生战争,两国搞的都是战争“边缘政策”,都是以讹诈对讹诈,但最后危机并没有酿成战祸,双方都避免爆发东西方直接冲突的全球性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10月由于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而使美苏两国接近战争边缘的一次重大对抗.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于1961年4月制造吉隆滩事件,美古关系不断恶化.从1962年7月开始,苏联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古巴,以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6月下旬,美空军发现导弹发射场.9月4日,肯尼迪表示美国不会容忍进攻性武器运入古巴.10月22日,肯尼迪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观察员监视下,迅速卸除和撤走武器.次日又签发禁止进攻性武器运往古巴的公告,宣布从24日起,将拦截并强行检查可能前往古巴的舰船.面对美国的军事讹诈,赫鲁晓夫被迫退却,并致信肯尼迪表示,以下令撤除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同意让联合国代表核查,并要求美国撤销封锁和保证不再入侵古巴.美国随即声明同意给予不进攻的保证.至此,加勒比海上的一场严重危机遂告平息.这场危机,差一点引发一场核战争,使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在人类进入核时代以来,在美苏军备竞赛和争

2016年人大国关学院《国际关系史》五十年代国际关系笔记

2016年人大国关学院《国际关系史》五十年代国际关系笔记 五十年代国际关系 一、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其在亚洲的侵略扩张活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发展 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方式:首先,在“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外交方针影响下,新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无需谈判直接建立外交关系。此举对于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及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和封锁是强有力的保证。其次,先谈判后建交,积极建立同民族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前提要求对方明确“三个是否”。到1955年底,先后同23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表明新中国真诚愿意在独立自主和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发展平等、和平与友好的关系,也表明上述国家对新中国的理解和支持。 《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废除1945年8月14日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作废。中国承认外蒙独立,苏联将其从日本人在东北获得的财产无偿移交给中国政府。意义:《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巩对固新生政权,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加速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密切两国人民的友谊,保障两国安全,以及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意义重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实施 1953年12月31日印度派代表团就西藏问题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既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

共处。1954年6月29日,中、印、缅发表联合声明,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这对于制止侵略,反对干涉他国内政,缓和紧张局势,保障亚洲和世界和平意义重大。此后中国继续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与周边国家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利于中国与上述国家建立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打破帝国主义对华孤立和封锁政策。 中美大使级会谈 从1955年8月到1970年2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共举行136次会议,使得两国在互不承认的对立情况下有了一个保持某种接触的联系渠道。 2.美国对朝武装干涉 二战期间,美国就企图把整个朝鲜半岛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使其成为控制亚洲和阻止苏联在亚洲扩张的前哨阵地。1945年9月8日美国登陆朝鲜,在其操纵下,朝鲜分裂,韩朝分别建立政权。南北对峙局面最终形成。1950年6月25日内战爆发。美国对朝鲜的武装侵略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人民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10月25日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五次大型战役,将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为胜利奠定基础。53年7月27日,双方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关于朝鲜军事停战协定》。中朝人民的伟大胜利粉碎了美国企图以武力吞并朝鲜半岛和扼杀新中国的阴谋,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维护了远东及世界和平,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革命斗争。 3.美国单独对日媾和与日美安全体系的确立 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彻底打乱了美国在远东的战略部署。美国决心把对亚洲政策的重点转向日本,以挽回其对华政策失败的影响。力求在远东继续维持有利于美国的战略格局。为了把日美关系由原来的敌对国转变为同盟国,美国决定结束对日占领,通过缔结和约使日本恢复所谓的合法地位。1951年9月4日,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和会。1952年4月28日《日美安全条约》《日美行政协定》《对日和约》同时生效。和约的生效给日本的独立披上一层合法外衣,但由于《日美安全条约》是个不平等的军事同盟条约,日本的国家主权受到极大损害和限制。对日和约生效后,美国改变对外战略,提出通过和平手段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政策”,1954《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两国军事同盟进一步加强,美国在东京设立军事顾问团,向日本提供军事装备和技术,加速扶植日本的

王绳祖的国际关系历史笔记,二战前后的.

<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第一章17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时间:1618年—1648年导火线:哈布斯王室压迫捷克新教徒,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激起了捷克人民起义.参战对象:一方以法国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在宗教改革中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另一方则以神圣罗马皇帝为首,包括了奥地利,西班牙以及在宗教改革中失去了疆土与削弱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矛盾对象:天主教徒与新教徒,捷克人和日耳曼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德意志诸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内容:a.法国,瑞典和德意志的新教诸侯得到了大片领土.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并肯定了它早先取得的三个主教区---梅斯,土耳其和凡尔登归它所有.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沿岸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b.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各诸侯有独立的外交权,从政治上分裂了帝国.c.瑞士和荷兰的独立获得缔约国的承认.d.卡尔文教派可享受与路德教派同样的权利;在帝国法庭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法官各占的人数相等.B 和会与和约为近代国际法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a.会议本身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b.和约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的主权,承认了荷兰,瑞士为独立国,在实践上肯定了格老秀斯所提出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c.约文规定,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的条款,创立了对违约国家可施与集体制裁的案例;d.和约承认,新旧两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国际法脱离神权的束缚;e.和约缔结后,各国逐渐建立了常驻使节,这有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邦交.成就说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二者互相为用,互相促进的.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经济实力,海上实力都得到了加强.当时制定和执行英国对外政策的代表人物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利益的克伦威尔,因而探讨这个时期的国际关系,有必要阐述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1.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a..海洋政策是建立世界贸易霸权b.陆上政策是组成英国为首的新教同盟 2.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7)a.1650年制定航海条约:规定非经英国政府允许,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属殖民地通商.b.1651年宣布,在欧洲以外地方的商品,必须用英国船只运入;欧洲的货物须用英国商船,或者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入英国港口和英属殖民地;运入英国的鱼类须为英国渔船所捕,只有英国船只才能运鱼出口.c.迫使荷兰于1654年6月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压制荷兰承认《航海条例》3.利用法西矛盾,干预欧陆政治1655年,英国利用海盗之助,以海军进攻牙买加,挑起了与西班牙的战争;1656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牙买加;1657年,英法签定了贸易协定与同盟条约,共同反对西班牙,一方面加深了法西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英国在对西战争中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国做帮手;1658年,丢恩斯战役,法国取得对西班牙的决定性胜利. 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1.比利牛斯和约:法西1659年缔结,是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又一次胜利.因此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比利牛斯和约的缔结,为法国争霸欧洲奠定了基础. 2.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a.“天然疆界”:亨利四世提出的扩疆拓土的政策,即“宏伟的规划”;路易十四则具体化为“天然疆界”政策,企图把法国的边疆扩展到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大西洋,北海以及莱茵河等处的天然疆界.为此他发动了多次战争.b.(a)1665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死亡,路易十四要求继承西属尼德兰,战争由此而起.1667年,战争开始.1668年,迫使西班牙媾和,缔结了亚琛和约.(b)1672年—1678年对荷兰战争.于1678年签定奈梅根和约. 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笔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笔记 13404班 严泽川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 17 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 17 世纪后半期和 18 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 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 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 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 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 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 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 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1610 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归纳 人教新课标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知识点归纳和测评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归纳 一、【考试说明】 1.(识记层次) 了解慕尼黑会议。 2.(识记层次) 知道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事件。 3.(识记层次) 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4.(理解层次) 结合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的史实,认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作用。 二、【知识表解】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慕尼黑阴谋导致利益被牺牲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捷克斯洛伐克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A.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英法的绥靖政策 D.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3.在德国进攻波兰之前,一位英国政治家曾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这反映了英国当时考虑的是 A. 英国无力帮助波兰维持独立 B.英国想壮大德国实力以保持欧洲的均势 C.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毫无关系 D.波兰灭亡之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4.1940年,对英国人民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的英国首相是 A.张伯伦 B.丘吉尔 C.达拉第 D.撒切尔夫人 5.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导致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苏徳战争爆发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第二次世军大战的亚洲战场揭开了序幕 6.德国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首推 A.阵地战 B.运动战 C.闪击战 D.持久战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关键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8.在下列哪次会议上提出战后成立联合国: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慕尼黑会议 9.二战后期的哪一事件,形成了对法西斯德国东西两面夹击的形势? A.华盛顿会议 B.柏林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10.下图中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至今使日本人民心有余悸,你知道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是哪个? A. 美国 B. 德国 C.英国 D.日本 1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英法等国放弃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D.美苏等工业大国参战,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 12.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有 关两次世界大战相似点的归纳不正确 A.德国都是罪魁祸首 B.美国都在参加了战争

外交学院的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外交学院的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冷战时期(1945-1991) 一、冷战形成的原因(二战后苏美为何形成对抗关系)? 国际因素: 1、二战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苏最强。二极化使力量对抗成为可能。 (美:本土远离战场,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增强;苏: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增强,仅次于美国;得到东欧国家支持;亚洲、西欧共产党力量壮大) 2、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使美苏被拖入国际纠纷中。 3、意识形态差异驱使。 4、出于维护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安全、经济、威望及势力扩张)国家因素: 苏战后目标:东西边界稳定;良好国际环境;严惩德国,防止其再度侵略;避免与英美的对抗;有民族利己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成分——(追求安全) 美战后目标:政治、军事安全;保护西方世界不受东方威胁;反苏;有进攻性、威胁性的一面(称霸反苏) 领导人个人因素: 斯大林\ 对战后世界的战略构想不同 杜鲁门/ 二、冷战表现 美苏之间直接危机的不断爆发: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核军备竞赛:核弹头、核运载工具、“星球大战计划”…… 经济战: (1)西方对东方的经济压力:“马歇尔计划”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封锁和禁止…… (2)东方的反抗:社会主义阵营的自我孤立…… 未表现为美苏直接参加的热战。原因:核武器的问世构成核威慑。美苏之间更多的是政治性冲突。两极化格局使两国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世界和平力量的遏止。

三、冷战结束的标志及原因 标志:东西方关系改善,销毁军备设施:“中导条约”; 苏决定从阿富汗撤军,双方达成协调、合作解决地区冲突的协议;1989年开始的东欧巨变; 1990年11月柏林墙的倒塌,德国统一; 1991年苏联解体。 四、冷战的教训及影响 教训:各国领导人之间应当相互理解和沟通; 国家应把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 影响:朝鲜半岛南北对峙局面是冷战直接产物; 台湾问题;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及核威慑的依旧存在。 此次“政治地震”引起的震荡不可能短期内消失,民族、种族、宗教矛盾的突现和激化…… 五、冷战时期美的遏止目标及手段 1、“杜鲁门主义”P18-25(八千字电报、X先生、三个层次……) 2、(1)经济手段:“马歇尔计划”P25-28、封锁禁运…… (2)军事手段:建立军事集团、同盟,“北约”P45-48 (3)文化思想:和平演变 六、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对外政策及调整 “尼克松主义”:由攻到守的转折点,霸权主义消退的表现。 “关岛主义”P208-211提出三重关系 七、欧洲一体化进程及动力(P129-134)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件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 第八讲维也纳体系的衰落与“欧洲体系”的全球扩张 经过1848年欧洲革命和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欧洲协调体制的裂痕愈大。至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欧洲的均势被打破,维也纳体系终于解体。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和通讯手段的革新,把世界日益联结为一个整;欧洲先进国家产业结构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型,制造了世界范围内的分工体系,“中心—边缘”结构逐步建立起来。在用工业革命的成果武装起来的西方列强侵略扩张中,穆斯林世界衰落了,东亚封贡体系解体了,欧洲霸权时代降临了。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的是,在欧洲,两个欧洲侧翼国家——海上霸主英国和陆上强国俄国是侵略扩张的先锋,英俄两国争霸也是19世纪中叶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旋律之一。在北美,年轻的美利坚共和国在自己独立不久就敢于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对抗欧洲势力;在东亚,古老而庞大的“中央帝国”衰落了,边缘地区的岛国日本却借机而起,通过明治维新跃进列强的行列。美国和日本的加入,对欧洲的霸权提出了挑战,也扩大了欧洲国家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激起了亚非拉人民的激烈反抗,对西方的抵制和造反开始兴起。 1.克里米亚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新格局 维也纳体系确立后,沙皇俄国利用其战略优势,加快了对日趋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和瓜分的步伐,以实现其控制黑海海峡,实现几代沙皇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南下地中海。在近东有着巨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不能坐视俄国在近东建立霸权。双方争夺近东霸权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历史上又称“东方战争”)。参战的双方分别是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和撒丁王国。 战争的导火线是争夺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1853年11月30日,俄国舰队在锡诺普港全歼了土耳其舰队。1854年1月,英法舰队进驻黑海保护土耳其。2月6日,俄国宣布与英法断绝外交关系。2月27日,英法向俄国下最后通牒,要求俄国退出所占领的两公国,俄国对此不加理睬。3月12日,英法与土耳其结盟并于3月28日对俄宣战。此时,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正在寻求时机把奥地利势力驱逐出意大利。他看到如果与英法结成同盟,将会给意大利的统一带来希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Ⅱ)【圣才出品】

第九章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Ⅱ) 9.1复习笔记 一、国际安全新论 1.定义与演变 (1)国际安全的定义 ①戴维·鲍德温指出,生存和稳定是安全的两个重要目标,追求安全常常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些代价包括七方面的要素: a.行为者,其价值标准需要维护; b.有关的标准价值; c.安全的程度; d.威胁的情况; e.对付威胁的手段; f.这样做的具体代价; g.所需的相应的时间段。 ②约瑟夫·奈提出,国际安全是指处于“安全困境”中的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这里有三个条件 a.至少有两个以上行为者才会产生“安全困境”; b.国际政治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超越主权国家以上的权威机构;

c.安全依靠各国政策的互动。 ③奈和约翰·加尼特等学者认为,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处于国家和国际体系两个不同的分析层面,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际安全是关于国际社会的安全。 (2)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变 国际安全研究,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1945年以来,国际安全研究随国际政治气候的变化,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 ①形成期(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国际安全研究所依托的背景是冷战时代的两极政治关系和安全关系,研究重点是军事战略和理论问题。这时期形成了国际安全研究的四个传统理论:威慑理论、裁军理论、军备控制理论和有限战争理论。 ②发展期(70年代至80年代)。 1973年的石油危机给国际安全研究带来推动: a.国际安全与经济相互依存趋于结合; b.围绕危机的控制与管理,博弈论、秩序论、理性选择论等渗入国际安全研究; c.由于美国对越战的反思,使国内问题对安全形势的影响成为国际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d.国际安全研究的队伍在这一阶段得到扩大,不仅历史学家、战略理论家,而且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学者也加入其中。 ③变化期(90年代以后)。 冷战的结束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理论上都给国际安全研究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研究

北大国际关系史考研-《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方连庆,北大版)两本书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辅导班-《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 《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方连庆,北大版)两本书 第一编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1945—1949) 第一章盟国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 一.美苏在东欧问题上的不同 二.西方与苏联的裂痕 三.德国赔款问题与德国问题的产生:柏林事件的发生 第二章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对西欧的控制 一.美国的独一无二地位 二.西欧战后的羸弱 三.马歇尔计划的产生 四.北约的产生与西欧联合的初步浮现 第三章苏联成为世界大国及其同东欧和南斯拉夫的关系 一.苏联的大国实力 二.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 三.情报局事件与苏南关系的破产 四.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第四章亚洲各国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 第五章美国对华政策的破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二.新中国成立对亚洲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三.美国对华遏制战略 第二编五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50—1959) 第六章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其在亚洲的侵略扩张活动一.敌视中国政策的体现 二.美国支持印度支那地区战争 三.美台防御条约 四.多米诺骨牌理论

第七章西欧联合趋势的发展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一.舒曼计划与煤钢共同体 二.罗马条约与共同体的成立 三.联合的欧洲与法德和解 四.联合欧洲的意义 第八章苏联对外政策的新变化 一.斯大林死后的苏联变化 二.赫鲁晓夫推动对美缓和 三.三和路线的提出 第九章亚非会议和亚非国家反帝斗争的高涨 万隆会议与亚非民族革命 第三编六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60—1969) 第十章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的成因与国际政治机理 第十一章西欧、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实力增强后的欧日更加自主,仍依附于美国第十二章苏联恶化中苏关系和加强对东欧的控制 一.中苏关系恶化的成因 二.波匈事件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四.勃列日涅夫主义 第十三章第三世界的兴起 第四编七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70—1979) 第十四章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 一,美苏缓和的成因 二、美苏缓和的意义和影响 三、美苏缓和中的持续斗争 第十五章西欧联合趋势的加强和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 第十六章第三世界联合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 第十七章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中美和解与建交高潮 第五编八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80—1989)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圣才出品

第八章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 8.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软权力论(见表8-1)★★★ 表8-1软权力论

考点二:地缘经济学★★★ 1.经济/生态政治学(见表8-2) 表8-2经济/生态政治学

2.地缘经济学概论(见表8-3) 表8-3地缘经济学概论

3.由地缘经济学引起的思考 (1)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斗争将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斗争,虽然这场斗争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企业和个人在国际经济上的斗争,但其实质是国家间、政府间、政策水平间的较量。 (2)冷战后国际经济斗争的目标再不是争夺领土,而是抢夺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这种争夺国际经济主导地位成功的希望则是在高科技领域。这里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因素。 (3)在现在的国际关系中,企业和大公司承担了过去主权国家前台角色的相当部分。现在的国际关系,再不纯粹表现为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而经常表现为跨国公司和跨国公司、企业和企业、跨国公司和企业、跨国公司和国家,甚至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4)地缘经济学家指出,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并不意味着国际合作自然会加强,国际市场将越来越开放。 在今天的战争中,武装斗争再不是进行战争的唯一方式。在经济利益、政治斗争和战争三者的关系上,过去的公式是:经济利益——政治斗争——战争(武装斗争);今天的公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描绘为:经济利益——战争(非武装斗争)。 考点三:两枝世界政治论★★★ 1.“后国际政治”观和“分合论”世界观(见表8-4) 表8-4“后国际政治”观和“分合论”世界观

2.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分合论(见表8-5) 表8-5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分合论对照表 3.两枝世界政治概述(见表8-6) 表8-6两枝世界政治概述

国际关系综合考研方连庆《国际关系史》考研资料考点总结

国际关系综合考研方连庆《国际关系史》考研资料考 点总结 一、八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80—1989) 美苏争夺的新态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8.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美苏争夺的新态势★★★★ 1卡特主义(见表18-1)

表18-1 卡特主义 2里根的新遏制政策 (1)新遏制政策提出的背景 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仍处于进攻态势,里根入主白宫后面临着苏联的严重挑战。 里根政府认定,美国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制止苏联的全球野心”。出于两极体系的考虑,里根把整个世界看作是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基础的秩序,美国在其中占据领导地位。里根政府主张对苏联推行实力政策、恢复对苏联的遏制,将是否反苏作为唯一标准,以此来确定美国的敌人与朋友。 (2)新遏制政策的要点 ①扩充美国的军事实力,谋求打破战略均势 里根采取坚决措施来谋求军事优势,决心打破苏美之间在军事力量方面的相对平衡,用武力抵抗苏联危害美国利益的任何“冒险行动”。为此,里根政府提出了新的核战略,大力加强核战略力量和常规力量,并在某些关键地区加强自己的军事存在,以有限的军事手段达到有限的政治目的。 ②组建堵截苏联的战略防线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决心堵住苏联进一步向南扩张。里根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a.同中东一些关键国家如以色列、埃及、沙特阿拉伯达成防止苏联势力扩张的“战略一致”,特别是同以色列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b.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稳定中东局势,防止苏联继续扩张;支持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把巴基斯坦作为反苏、防苏的前线国家; c.继续支持阿富汗的抵抗力量,动摇与打击苏联占领军; d.调整同西欧、日本的关系,以协调对苏政策; e.同中国签署“8·17”公报,两国关系得以正常发展。 ③以实力为后盾,执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 a.里根政府在同苏联进行的核谈判中,一方面向苏联显示力量,以加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向苏提出明显不会被苏联接受的建议,把谈判可能失败的责任推给对方。 b.里根政府对苏联施加压力,迫使苏联按美国提出的要求找到令美国满意的解决办法。 ④开展对苏联的经济攻势 里根在同苏联的经济贸易关系中推行大棒政策,试图利用经济财政和技术上的优势,延缓苏联经济发展,迫使苏联限制其在外部的侵略扩张活动。主要表现在:a.实行贸易歧视政策,拒不提供最惠国待遇; b.严格控制向苏联的高科技产品出口; c.实行经济制裁,把两国间本属于正常的经贸关系与活动作为施加政治压力的工具与手段。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版)知识点梳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版)知识点梳理 《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版) 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的形成 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第四节北方大战 第五节十八世纪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斗争 第二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四节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三章维也纳反动体系和东方问题 第一节维也纳会议 第二节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第三节神圣同盟干涉拉美国各国的企图和门罗宣言 第四节东方问题 第四章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到普法战争时期的欧美国际关系 第一节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欧洲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二节克里米亚战争与巴黎和约 第三节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国际斗争 第四节意大利的统一 第五节德意志的统一与普法战争 第五章一八七O年以前欧洲国家对亚非的侵略和亚非各国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第一节英国吞并印度和印度人民的反抗 第二节荷兰侵占印尼和印尼人民的反抗 第三节资本主义列强奴役中国的开始和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第四节列强侵略日本和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 第五节列强在非洲的侵略活动 第二编近代国际关系(一八七一——九一八年) 第一章一八七一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局势 第二节近东问题和柏林会议 第三节三国同盟的形成 第四节德国联盟体系的完成和法俄同盟的订立 第二章十九世纪七十——九十年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 第一节英俄在中亚的争夺 第二节列强对中国和东南亚的侵略 第三节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第三章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第一节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 第二节美西战争和美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 第三节英布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 第四节义和团运动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干涉 第五节英日同盟和日俄战争 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的形成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第四节北方大战 第五节十八世纪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斗争 第二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四节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肖月.朱立群

2+4方案:由美国提出的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方案。随着1989年包括民主德国在内的东欧局势的巨大变化,德国统一问题出现新情况。同年11月8日,民主德国宣布开放同西德和西柏林的边界。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统一进程明显加快。由于德国统一的问题历来是牵动欧洲全局的最敏感问题,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密切关注。1990年2月13日美国提出“2+4”方案,即先由两德讨论有关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内部问题”,然后由两德和美英法苏四大国就未来德国在欧洲的军事政治地位,欧洲结构,柏林地位,结束四大国的权利与义务,波德边界,对德和约等“外部问题”谈判,其结果提交欧安会35国首脑会议确认。方案得到两德和苏英法的赞同,按照2+4方案,两德和苏英法美召开了多轮“2+4外长”会议,就德国统一的内外部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五国外长会议:二战结束后,为缔结和约做准备而设立的专门性协商机构。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美,苏,英三国政府首脑在波茨坦会晤后,发表公报宣布,将“设立五大国外长会议,继续进行关于缔结和约所必需的准备工作”“外长会议当前重要任务为受权起草对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及芬兰的和约,以提交联合国家,并就欧战结束时未决之领土问题,拟出解决方案,会议将负责准备对德和约”为执行上述每一项任务,会议将由在本任务所涉及的某一敌国投降书上签字的国家代表组成,在研究对意和约时,法国将被认为是在意大利投降书上签字的国家。其他成员国将在讨论与之直接有关的问题时,应邀参加会议。从1945年至1949年共举行了六届外长会议。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全称《合作与集体防御条约》组织。英,法,荷,比卢五国在美国运行下组成的政治军事组织。1948年3月1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签署,8月25日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表面上是为了防止德国重新侵略,实际上是为了对抗苏联的威胁。主要内容是,加强相互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合作;当任何一缔约国受到“武装攻击”时,其他缔约国应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同时建立咨询理事会作为条约的执行机构。条约有效期为50年。1950年12月,该条约组织的军事机构并如北约。1954年10月23日,意大利和联邦德国加入。1955年5月6日,该组织改名为西欧联盟。 东京审判: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根据1943年10月3日苏,美,英莫斯科宣言精神,以及1945年7月中,美,英《波茨坦公告》规定,同盟国授权远东盟军最高司令部于1946年4月19日颁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由中,苏,美,英,法,荷兰,印度,加拿大,新西兰,菲律宾,澳大利亚等11国代表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首要战犯。1946年5月3日开庭,控告被告犯有反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等罪行,并列举55项罪状。审讯历时2年零5个月,开庭818次。法庭判决25名被告有罪,其中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宏毅等7人处绞刑。由于美国包庇,一些重要战犯为交付审判,1950年起又释放了在日服刑的所有战犯。中国政府对此提出了抗议。 纽伦堡审判:1945年11月20日—1946年10月1日在德国纽伦堡对二战祸首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根据1943年11月2日签订的《苏美英关于德国暴行的宣言》精神,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四国在伦敦签署《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首要战犯和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1945年11月,由上述四国组成的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被告按共同策划或阴谋破坏条约,筹划侵略战争和杀害人民,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等四项主要罪行进行起诉。历时十个月,216个审判日。最后判处戈林,等绞刑;冯克等无期徒刑;施佩尔等20年徒刑。宣布纳粹党领导机构,秘密警察,保安处,党卫队为犯罪组织。 波茨坦协定:《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和《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的通称。苏,英,美三国首脑于1945年8月2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签订。公报当时公开发表,内容有14项,议定书当时未发表,内容有21项,包括公报中的14项。主要内容有:(1)设立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二战后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和商讨成员国间有关的其他问题。(2)确立了处理德国的基本政治原则和经济原则。正是原则是: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为此素,美,英,法四国共同占领德国,解除德国武装,铲除或控制可供军事生产的德国工业,摧毁纳粹党的一切组织和制度,并禁止他的复活,逮捕和审判纳粹战犯,是德国沿着和平民主的道路发展。经济原则:消灭德国之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消灭垄断造成的过分集中,重建着重于农业及国内和平工业发展的经济,并把德国视为一个经济单位。(3),有关德国的赔偿,德国,波兰等国的疆界,同意大利,保加利亚,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五国缔结和约等问题的规定。 柏林问题: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美,英,法,苏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由于柏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围绕着柏林的法律问题,长期以来成为美,苏争夺欧洲的焦点之一。苏联巴西柏林看成是长在民主德国领土上的一个毒瘤,千方百计予以割除。而美国则利用西柏林的地理优势,把它作为向民主德国和东欧进行渗透活动的基地,并把保护美国在西柏林的权力看作是“考验西方的勇气和意志的伟大场所”。1948年6月,就柏林实行何种货币问题,导致了东西方对峙的第一次柏林危机。1958年11月,就柏林的法律地位问题再次导致了第二次柏林危机。1971年9月,苏,美,英,法四国就柏林问题签署了《关于柏林问题的四方协定》。协定规定:四国相互尊重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不得单方面改变既成局面;苏联保证西柏林通过民主德国境内至联邦德国的交通畅通无阻,并享受优惠待遇;西柏林不是联邦德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也

国际关系史·笔记整理

《国际关系史》(近代卷)笔记 一.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 1.起因:神圣罗马帝国与德意志诸侯意欲削弱对方力量,借新教与天主教之争而发起战争 2. 导火线:斐迪南二世任波西米亚国王,遭民众反对。布拉格议会中的新教徒代表将国家派来的官员抛出窗外(史称“抛出窗外事件”),次日发动布拉格起义。 3. 过程:(1)波西米亚—巴拉丁阶段(1618~1624年) 波西米亚和巴拉丁联军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作战。斐迪南二世联合天主教联盟和西班牙击败联军,波西米亚成为奥地利的一个省,西班牙占领巴拉丁。 (2)丹麦战争阶段(1625~1629年) 英国、荷兰、丹麦为了打击斐迪南二世结成同盟,由丹麦派兵德意志北部,被皇帝击败。斐迪南二世控制北部德意志。皇帝颁布归还教产敕令,规定新教诸侯将1552年之前夺取的土地归还天主教诸侯。 (3)瑞典战争阶段(1630~1635年) 瑞典为在波罗的海争霸,入侵德意志北部,取得法国和德意志新

教诸侯支持。战争初期,瑞典作战顺利,占领了德意志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以及慕尼黑。但在吕岑战役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斯二世阵亡,瑞典军队逐步退至波罗的海沿岸。斐迪南二世与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缔结《布拉格和约》,同意不在该地区实施《教产归还敕令》。斐迪南二世再次获胜。 (4)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年) 法国与瑞典、荷兰结盟对斐迪南二世宣战,斐迪南二世得到西班牙、巴伐利亚、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的支持。法国在战争初期战绩一般,但瑞典占领了北部和中部德意志。1637年,斐迪南二世去世,其子费迪南三世即位,在军事上败给瑞典。西班牙因国内反西班牙革命以及对法作战的失利,丧失了在欧洲的军事优势。费迪南三世被迫求和。 4. 结果: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瑞典占有西波美拉尼亚和部分东波美拉尼亚、维斯马以及不莱梅和维尔登,控制奥得河、易北河以及威悉河口 (2)法国获得阿尔萨斯 (3)重申教随国定原则 (4)承认德意志各邦诸侯享有内政外交自主权

冷战后国际关系笔记

冷战后国际关系第一讲冷战的结束及其原因 冷战结束的标志: 1、东欧剧变 2、德国统一 3、华约瓦解 4、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渐进的变化——以波兰为代表。 (2)主动的变化——以匈牙利为代表。 (3)突发性的变化——以捷克斯洛伐克为代表。 (4)疯狂性的变化——以罗马尼亚为代表。 东欧剧变的原因: (1)由苏联的绝对控制所引发的东欧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导致了政治变动。 (2)戈尔巴乔夫的自由选择原则对东欧剧变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政策。 (3)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与介入。 2、德国的统一 东德的政治剧变是德国统一的必要条件。λ λ 1989年11月9日两德边界开放被看作是德国统一的序幕。 λ德国分裂了几十年,但统一的过程历时还不到一年,具体时间是1989年11月9日——1990年10月3日。 λ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德国统一的准备阶段(1989年11月9日——1990年3月18日) 1989年11月13日,莫德罗提出了成立两德“条约共同体”的建议。 1989年11月28日,西德的总理科尔提出了关于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提出要建立联邦国家。其中第5点指出,民主德国应建立一个“具有民主合法性的政府”,这是发展两个德国间的邦联结构并最终建成德意志联邦的“绝对必要的前提”。 1989年12月7日和1990年1月28日,东德各党派举行了两次“圆桌会议”,多数人主张与西德统一。1月28日的“圆桌会议”决定,东德1990年3月18日举行“自由选举”。 1990年2月1日,东德又提出了分4个阶段实现统一的主张,但提出统一后的德国要保持中立。科尔对莫德罗的建议表示欢迎,但反对德国中立化的主张。 2月17日,两德总理会晤时,科尔提出了首先建立以西德马克为基础的两德货币联盟作为实现德国统一的决定性步骤的建议,但莫德罗表示反对。 西德为东德的大选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和财政支持,最后西德支持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在选举中获胜。 第二阶段:两德的经济、货币统一阶段(1990年3月18日——7月1日) 1990年4月12日,民主德国大联合政府成立,东德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德梅齐埃当选为总理。4月19日,德梅齐埃在发表施政纲领时提出民主德国同意与联邦德国建立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使用西德马克;同意在民主德国恢复州的建制,按联邦德国《基本法》第23条规定加入联邦德国。这表明两个德国在统一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很快,双方就分别宣布将于7月1日建立两个德国的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 1990年5月18日签订《货币——经济——社会联盟条约》,这也被称为德国统一的第一个国家条约。主

战后国际关系史考研复习规划,国关院、北大、人大国关考研指定教材与参考文献

育明教育2014年各高校政治学&国际关系&外交学考研专业课基础班视频课程+全套真题、笔记等全套资料+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1680~3000元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考研攻略

国关院战后国关史教案 战后国际关系史指定教材与参考文献 指定教材: 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文献: 一、资料、概览 《世界知识年鉴》,世界知识出版社。 《国际条约集》,世界知识出版社。 王绳祖(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下册,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卞连庆(等):《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选辑》,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战后国际关系史料》,1—5册,1983年版。 卫林(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大事记》(1945—197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陈有进:《当代世界大事纵览》,改革出版社1991年版。 刘志功:《战后国际关系手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谢朝晖、罗庆旺:《战后世界重大军事事件始末》(1945—1990),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任正德、吴建新:《国际战争风云录—-二战后170次局部战争大观》,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王克勤等:《世界知识大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靳文翰等:《世界知识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二.战后国际关系史、地区史、外交史 皇家国际事务协会:《国际事务概览》,上海译文出版社。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7、8、9、10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方连庆(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俞正梁(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下册,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上、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战后世界历史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朱明权(主编):《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罗伯特?A?帕斯特:《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刘金质:《冷战史》,上、中、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安?安?葛罗米柯:《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1980年),上、下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宫少明等:《冷战后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颜声毅:《当代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潘琪昌:《欧洲国际关系》,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蕴岭:《欧洲剧变与世界格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杨灏城等:《民族冲突和宗教争端——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肖宪:《世纪之交看中东》,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王士录:《从东盟到大东盟》,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徐士澄:《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陆忠伟:《新旧交替的东亚格局》,时事出版社1993年版。 吴秉真、高晋元:《非洲民族独立简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陈乐民:《东欧剧变与欧洲重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年版。 潘振强:《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国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