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元青花鉴定从胎土入手

元青花鉴定从胎土入手

元青花鉴定从胎土入手
元青花鉴定从胎土入手

元青花鉴定从胎土入手

骨董时光讲堂2017-10-25 在当今收藏火爆的情景下,谁都想一剑封喉似地找出识别元青花真伪的密匙,从已经枯竭的原料入手似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麻仓土作为典型元青花瓷胎的主要原料,有无留下非她莫属的特征?本文试图从挖掘含麻仓土瓷胎的感官特征入手,通过分析原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在淘洗和烧造过程中的变化,去科学解释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从而寻找出因麻仓土而带来的独一无二的感官特征。然而,在扑朔迷离的探索过程中,作者没有找到可“封喉”的“一剑”,却发现了一整套综合成因的“剑法”。1-含有麻仓土的瓷胎的感官特征2-认识麻仓土3-了解瓷石

4-麻仓土和瓷石的混合烧造,带来了什么?5-原料的配比对瓷胎外观表现的影响6-淘洗工艺对瓷胎外观表现的影响7-

瓷胎的感官评价与理化指标的关系8-结论关键词麻仓土元

青花高岭土瓷石淘洗瓷土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陶瓷前

言在元青花真与伪的纷扰之争中,麻仓土与苏麻离青的代表特征,成了人们寻找元青花鉴别之秘方的宝贵线索。众所周知,典型元青花的胎土是由瓷石与麻仓土混合而成,这是元代景德镇陶工的发明创造。硕大的器型,是西亚地区使用习俗的要求,二元配方的工艺创新,使得这一需求得以满足。【图一土耳其拓扑卡比宫元青花大盘】因原料的枯竭,人

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只要抓住麻仓土在瓷器烧成后所表现出来的外观特征,便掌握了识别元青花真伪的密匙。思路似乎不错,于是我很自然地顺应着这样的想法儿,不厌其烦地收集、比较了众多元、明、清及现代不同时期的瓷胎,试图寻找与总结出元青花瓷胎的代表特征,并从科学上去解释某些独一无二的特征。含有麻仓土的瓷胎的感官特征典型元青花的瓷胎有一些共同的特征:1-滑腻感元青花的底足露胎部分,用手去触摸,有一种滑腻感,如婴儿的臀部,极为舒服。这种滑腻的舒适感,往往伴随着戳破视觉印象后的惊喜。因为不少元代器物的底足,给人一种粗糙和松软的视觉印象,然而一旦伸手与之亲密接触,那种完全不同于视觉印象的滑腻感,带给你的是一种随之而来的惊喜。【图二伊朗国家博物馆元青花壶底】2-糯软感与滑腻感不同的是,元青花胎土的糯软感,很好地协同了视觉与触觉的感受,那种比粘土块要致密、比石头要糯软、比软木塞要坚硬,不致密又不太疏松、似粉状的又不干涩,似粗糙的又滑腻的感官印象,像极了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图三】3-内部有细长缝隙如果用放大镜把你的视觉延伸到元青花瓷胎的内

部微观结构中,会发现那些瓷胎的断面,常有细小的缝隙,有点像用手将软木塞挤扁后、随之把木塞材料的空隙也挤扁了的感觉。【图五】经过大量的图片比对和器物的观摩,在捕捉因麻仓土的加入而带来的典型元青花的瓷胎特征

中,我惊讶地发现:典型元青花不同器物间的瓷胎,所给人的感官印象竟会是那么地截然不同。它们中有致密的(图七)、也有疏松的(图八),有泛灰白的(图九)、也有白净微黄的(图十)。【图七伊朗国家博物馆元青花大盘底】

【图八伊朗国家博物馆元青花梅瓶底】【图九伊朗国家博物馆八方葫芦瓶底】【图十伊朗国家博物馆元瓷大盘底】我不禁疑惑,同是麻仓土与瓷石的二元配方,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是原料配比不同?淘洗工艺不同?

还是窑口不同?我开始搜索所有与麻仓土相关的资料,而后,浩瀚的资料堆却把我带进了一个越来越扑朔迷离的探索过程。认识麻仓土麻仓土最早见于文献中,是在明嘉靖致万历初年,王宗沐在《江西省大志》卷七《陶书砂土》条谓:陶土出新正都麻仓山,曰千户坑、龙坑坞、高路坡、低路坡,为官土。土埴垆匀,有青黑缝、糖点、白玉、金星色。……麻仓官土一百斤值银七分,淘净泥五十斤,曝得干土四十斤。不同的文章中,有人说麻仓土就是高岭土,有人说麻仓土是瓷石,也有人说麻仓土既不是高岭土也不是瓷石。我趋同下面的观点:麻仓土是一种优质的高岭土,因产于浮梁县新正都的麻仓山而得名。因为下面的理由:首先,从地质学矿物概念上看,高岭土是以大量高岭石类矿物为特征的一种土质岩石。而麻仓山位于高岭山东北面约2公里,其地质构造与高岭山同属燕山期鹅湖花岗岩体。同时,经过对麻仓土的古采

掘坑中的样品进行矿物鉴定,发现其矿物组成多为多水高岭石。因此麻仓土应该是一种由多水高岭石为主要组成的高岭土。其次,根据王宗沐《陶书砂土》中记载的:麻仓官土

一百斤值银七分,淘净泥五十斤,曝得干土四十斤。其出土率是50%,跟世界上大多数原生高岭土矿淘洗出土率一致。既然麻仓土就是高岭土,那么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高岭土:高岭土的矿物组成中,含有约多于50%的高岭石,和约少于50%的白云母状矿物。高岭土的化学组成中,含有约50%的SiO2,约30%的Al2O3,和少量的着色杂质:Fe2O3、TiO2、MnO等,及少量的助熔氧物:K2O、Na2O等。高岭土的物理特性:质纯的高岭土具有白度高、质软、易分散悬浮于水中、良好的可塑性和高的粘结性、较好的耐火性等理化性质。【图十一】在我国陶瓷史上,已经从商代的陶片、隋唐时期的邢窑和巩窑的瓷片中发现了高岭石的痕迹。了解瓷石瓷石是由花岗岩长期受热液作用和风化作用而形成的,主要含石英和绢云母。其中,绢云母具有适当的可塑性,又有相当的助熔作用,它可以单独用作制瓷原料,不用添加其它粘土矿物,在1200-1250℃的温度下可以单独烧成瓷器,这就是中国陶瓷史上所谓的一元配方。在元代以前,瓷石是南方窑口制瓷的主要原料。【图十二】瓷石的化学组成中,含有约70%的SiO2,约15%的Al2O3,和少量的着色杂质:Fe2O3、TiO2等,及少量的助熔氧物:K2O、Na2O等。有

时候,越想直接获得一个答案,信息却越纷繁复杂。你需要有足够清晰的逻辑,去整理这些信息,去独立地思考我明白,如果想要知道是什么导致了加入麻仓土后不同个体瓷胎间

的感官差异,就必须要了解下面这个问题:麻仓土和瓷石的混合烧造,带来了什么?首先,我们把麻仓土与瓷石的化学组成放在一起看一下:【表一】然后,我们通过下面的表格,再来看看,上面的这些主要的化学组成,在瓷器烧造中都起什么作用。表二】显然,麻仓土的加入,在化学主组

成中增加了Al2O3的含量、减少了SiO2的含量,从而提

高了瓷器的烧成温度。一元配方的瓷石耐温低,仅1200℃,烧制大型器件易出现瘫软变形,成品率低。而麻仓土在1700℃以下不会软化,二元配方的应用,减少了器物的变形,增加了瓷器的强度。尤其是对于器型硕大的元青花,胎骨的质量也明显提高。然后,我们再把麻仓土和瓷石的矿物组成放在一起看:这样对比,问题就显而易见了。麻仓土的加入,可以提高胎土的烧造温度、增加瓷胎的强度,而约占80%的瓷石,在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持烧造过程中瓷胎理化性能的稳定。那么,麻仓土与瓷石的不同配比,会导致什么外观表现呢?原料的配比对瓷胎外观表现的影

响1712年,法国耶稣会来华传教的神甫殷宏绪

(d′Entreco11es)在介绍景德镇的书简中记载:要作细瓷,则将高岭和白不子等量相配;要作中等瓷,则高岭和白不子的

配比为四比六,但高岭和白不子的配比最小为一比三。这是在文献中可以查到的关于二元配方的原料配比与瓷器质量

的最早记载。麻仓土与瓷石的不同配制比例,对烧成后瓷胎的外观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上面的各化学组份在瓷器烧成中的作用一表中也可以看出,要烧造出胎质洁白、致密、坚硬不变形的瓷器,必须提高Al2O3的含量、相对减少SiO2的含量,及减少Fe2O3、TiO2、MnO等着色剂的含量和K2O、Na2O等助熔剂的含量。而麻仓土比例越高,Al2O3的含量相对增加、SiO2的含量相对减少,K2O、Na2O等助熔剂的含量亦相对减少。这意味着,烧成后的瓷胎更加致密、坚硬、不变形,同时因为K2O、Na2O的减少,透明度随之增加。【表五】那么,是不是麻仓土比例越高就越好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河南安阳出土的殷代精美的印纹白陶,经过科学仪器的测试分析,可以确定为纯高岭土制作。但由于高岭土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的含量极少、三氧化二铝多高达30~40%,其耐火度为1700度以上,烧结温度过高,难以形成新的人造材料。同时,用纯高岭土制造的器皿,吸水率很高,还不如普通陶胎结实。因此,麻仓土与瓷石的配比,需要一个合适的比例,才能够使烧成后的瓷胎符合优质瓷致密坚硬、洁白、吸水率低、透光度好的要求。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麻仓土加入后,混合原料的矿物组成变化中看出端倪:根据大量的对景德镇湖田窑、元大都出土的元代

瓷器残片的科学测试结果,典型元青花瓷胎中Al2O3的含量大约在20%,可以推断出,元代景德镇工匠在麻仓土与瓷石的配比应该低于1:3。占着约八成比例的瓷石,在这里起着稳定瓷胎理化性能的关键作用。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麻仓土的加入有着诸多的好处,而从元、明、清的时间序列上,高岭土在瓷胎配比中的含量经历了从近20%到30%的递进过,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在需要保持瓷胎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烧造工艺的改良。在分析原料配比对烧成后瓷胎外观表现的影响的同时,原料在烧造前的淘洗工艺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不同的淘洗工艺、淘洗的精粗程度,直接影响了原料中各化学组成的含量,从而也直接影响着烧成后瓷胎的感官表现。淘洗工艺对瓷胎外观表现的影响王宗沐在《江西省大志》卷七《陶书砂土》中记载:麻仓官土一百斤值银七分,淘净泥五十斤,曝得干土四十斤。在与瓷石混合之前,麻仓土需要经过这样的淘洗工序:在原料产地,经过沉降淘洗制成坯子,然后运往各个窑厂;到了窑厂,还要再经过沉降淘洗,其中的细颗粒部分作为制瓷原料用的精泥。在上面的这一淘洗过程中,麻仓土中的化学组成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其中Al2O3的含量不断地升高、Fe2O3、TiO2等等着色剂以及K2O、Na2O等助熔剂的含量都有所减少。瓷石相较麻仓土而言,需要一个更为复杂的淘洗过程。唐英在《陶冶图编次》中曾记载:“土人籍溪流设轮做硾,箺细淘净制如

砖式,名曰:‘白不’。”因为瓷石头的坚硬,在淘洗前必须经过粉碎,然后再淘洗成坯子。坯子运至窑厂后,还要再淘洗成精泥。经过上面的淘洗过程,瓷石中的化学组成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麻仓土不同的是,随着淘洗程度的加深,

Al2O3的含量不断地升高,但Fe2O3、TiO2等着色剂、K2O、Na2O等助熔剂的含量也都有所增加。我们用下面的表格来表达原料经过由粗至精的淘洗过程后,其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的变化:【表七】由于瓷石在元代景德镇的二元配方中占有着大于65%的比例,因此淘洗的精度分别与Al2O3、Fe2O3和TiO2、K2O和Na2O的含量成正比,与SiO2的含量成反比。因此,在原料配比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原料淘洗精度的提升,烧成的瓷器更加致密坚硬而不变形,但由于着色剂的增加,胎的白度会降低而微微泛黄,透明度亦降低。再来看看原料淘洗过程中的矿物组成变化:【表八】在矿物组成的变化中,随着淘洗精度的加深,麻仓土精泥中高岭石的含量增加、白云母的含量减少,使原料的耐火温度上升;而瓷石精泥中石英的含量减少绢云母的含量增加,由于绢云母中含Fe2O3,使原料的白度降低。又由于原料中莫来石的增加和玻璃相的减少,使烧成后的瓷胎更加坚硬、热稳定性更好。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物理性能指标:颗粒组成分布。在原料由粗至精的淘洗过程中,出了上述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的变化之外,影响最大的,是原料

的颗粒组成。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颗粒组成就是指原料中不同的大小颗粒所占的比例情况。很显然,原料淘洗约精,细颗粒的组成比重越大。而细颗粒组成的比例,又与原料在烧造过程中的干燥强度和塑性指数成正比例关系,而干燥强度与塑性指数保证了瓷胎的致密性。看来,麻仓土与瓷石的配比比例、淘洗加工的精度都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混合后原料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颗粒组成,从而最终影响了烧成后瓷胎的外观表现。但是我开始思考,有没有可量化的指标,来精确地表达出加入麻仓土后瓷胎的那些典型特征?瓷胎

的感官评价与理化指标的关系瓷胎的理化指标有:白度、吸水率、透光度、显气孔率、硬度、热稳定性等。【表九】我们回过头来再重温一下前面所述的“含有麻仓土瓷胎的感官特征”一节,在这里提到了下面的感官印象。【表十】我尝试把瓷胎的理化指标与感官印象建立一种有机的联系,于是我得出了下面的关系图:【图十三】从上面的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有些感官特征与理化指标是有直接关系的,如“不致密、不疏松,有的看似粗糙松软”与“莫氏硬度”,再如“瓷胎断层有不少缝隙”与“显气孔率”,等等。而有些感官特征却无法找到与之有直接联系的理化指标,如“滑腻感”。更难

量化这些感官印象与理化指标间的关系。非常遗憾的是,我所查阅的大量资料中,没有找到典型元青花瓷胎的上述理化指标的数据。这或许是我接触的资料不够,也或许是专业工

作者的研究工作不够充分。我发现对陶瓷原料的大量研究集中在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上,而少有对烧成后的瓷胎的理化指标的充分数据,更不见将这些理化指标与感官印象建立联系的研究,也没有人对这些人文艺术语言所描述的感官评价,建立出一个可相对量化的感官评价指标,如我国对食品、烟酒质量标准中所罗列的那样。结论看来一剑封喉的密匙是找不到了。麻仓土就是高岭土的一种,除了产地在麻仓山的独特之处外,没有数据可突出它与其它高岭土的本质区别。而高岭土矿山至今仍大量存在,二元配方的应用从元代开始,景德镇一直将它延续到了明、清、直至今天。因此,不太可能会有因麻仓土的加入而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征。但是,从瓷胎的感官印象中,典型元青花确实具有一定的特征:滑腻感、糯软感、不太致密又不太疏松、胎土断面有明显的缝隙,等等。形成这些典型特征的,是由原料、配方、淘洗加工精度和烧造工艺共同成因的,要想复制出典型元青花的瓷胎特征,需要从高岭土与瓷石的选矿入手,还原相同的配比、相同的淘洗加工过程与烧造过程,这相比今天的科技发展与生产效率,需要相当的成本。而典型元青花个体间感官印象的差异,同样是由原料、配方、淘洗加工精度共同作用下导致的,这也说明了元末景德镇在瓷器生产过程中对二元配方的成套工艺还处在不太稳定与成熟的阶段。在这里最为遗憾的是,没有找到可量化的典型元青花的理化指标与感官指标见

的关系。乔布斯所创造的苹果公司的奇迹,源于把人文与科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认为这个宝贵的经验,非常适用于今天的古陶瓷研究。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一套评价陶瓷的感官指标体系,同时深入研究理化指标与感官指标间的关系,就能够真正意义上解决古陶瓷鉴定学的“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恩师李辉柄先生,是他深入浅出地向我传授陶瓷鉴定的基础知识与宝贵经验,同时教导我如果想要真正搞明白问题,本文大量引用的图片,取自许明先生从土耳其托普卡比宫、伊朗德黑兰国家博物馆带回的一手资料,许明先生无私地将图片发在民间收藏论坛上,供藏友们学习与研究,从中使我受益良多。也感谢我所接触到的民间收藏家们,我从他们身上获得了来自论坛上下的宝贵经验与知识。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摩羯鱼耳大罐尺寸高50.4cm 成交价RMB :36,225,000 中国嘉德2011年春季拍卖会元青花缠枝牡丹“海马”图狮钮盖罐尺寸

31.8cm 成交价RMB 20,454,750 2008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年春季拍卖会微电=壹叁陆伍贰肆贰零贰玖零

元青花的底足特征

古陶瓷鉴赏有一句行话叫“举足轻重”,意思是说鉴定瓷器真伪和年代,看器物的底足十分关键,所谓举其足而知其轻重(比喻瓷器的真伪和年代)也。“看瓷不看底,断代没道理”说的意思也差不多。的确,瓷器的底足传递了许多不同时代瓷器制作的诸多信息(包括原料信息、泥料加工制备信息、器物成型信息、修坯整形信息、施釉信息、窑具使用信息、装烧信息、窑室火焰信息、出窑脱匣信息、后期修整信息……等等),还传递了瓷器的时间信息、流传信息(出土或传世)等等,瓷器底足也是赝品制作的“软肋”,可以“形似”,而“神似”极难。所以观察瓷器的底足对鉴定瓷器的真伪和年代意义重大。 元青花的底足具有一切古瓷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个性。即元青花本身的底部特征也非整齐划一。早些年也上手过国内部分元青花瓷,时间匆忙,也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反而不如后来陆续收集的图象资料看得真切。故对元青花底足的观察和领悟大多也是得自图象资料,再就是亲自在元代土层采集的瓷片中带底者。以下所论元青花瓷器的底足以至正型为主。所选图片资料均为国内外馆藏品中入藏时间早、有明确档案记录或明确出土地点者,近年入藏而无初始档案或明确出土地点者,虽国家级著名博物馆亦不予选用,以保证讨论材料的真实可靠性。 元青花瓷器的底足特征: 1、圈足之大小:大盘类为大圈足。罐类也是大圈足。小盘和大碗为小圈足。瓶类适中,与瓶身成适当比例。按器型排列圈足之大小依次为:大盘、大罐、瓶、小盘和大碗。前者圈足大于后者。 2、挖足之深浅:大瓶及玉壶春瓶为深圈足。中小瓶类为浅圈足。罐类都是浅圈足。大盘也是浅圈足。小盘反而有深圈足者。 3、足墙之宽窄:大瓶为窄墙。中小瓶类为宽足墙。罐类多为宽矮足墙。盘类为窄墙。

康熙,雍正,乾隆青花瓷器特点

一.顺治时期的青花瓷(1644---1661年) 1.造型: 造型、釉色、纹饰既有明代遗风,也开创清代特色,处于过渡时期。祭器有炉、瓶、净水碗、杯、盖罐等。造型单调,大盘出现双层底。晚明是筒状炉,顺治为钵式炉。 2.工艺: 粗糙不修胎。足根露胎,有跳刀及缩釉现象。双层底,又称隔漏底,外足高而内底低,只有顺治康熙时有。 3.胎釉: 胎骨疏松,瓷化程度不好。 4.青花: 用回青少,用石子青多。顺治早期呈色灰暗,顺治晚期浓艳发紫。顺治时多数为酱口,康熙时继续,雍正时就少,以后则不见。 5.纹饰: 明代写意花卉、云龙纹多。清代青花瓷上山水画有“四王”笔意,用皴法。画龙凤留白边,画石是瘦削玲珑石。画花卉叶子旁题诗,顺治到康熙初都有。如画梧桐叶,旁题诗: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或“梧桐叶落,天下皆秋”。个别还有写“红叶传书信,寄与薄情人”诗句的。 6.款识: 有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也有大明顺治年制,可能是窑工有抗清情绪所致。祭器多干支纪年款。如“顺治丁酉”净水碗。篆书款有“玉堂佳器”、“百花斋”等。伪托款有楷书“嘉靖”“万历”款。 二.康熙时期的青花瓷(1662---1722年)

这一时期成就最大,造型千变万化,工艺细致精巧,色调青翠。《陶雅》上说: “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康雍青花,能分多层,少则五色,多则九色。 1.造型: 前期比较敦厚,器型变化不多。后期厚薄皆有,以薄为主。器型前所未有,变化多端。常见以盘碗盖罐及日用器皿为多。后期则观赏,陈设器物增多。大到屏风、龙缸,小到鸟食罐等。碗变化较多,有洗式、墩式、四方菱角式、斗笠式、二折腰、三折腰等。特别是斗笠式碗最典型,特征是胎体薄。还有凤尾尊、花觚、笔筒、象腿瓶、筒式瓶等。 2.工艺: 碗,深腹高圈足,盘碗底足深,圈子大,足直、足根圆,俗名灯草根。露底布分能见一道道很细的旋坯痕。部分是璧形足和隔漏底足。笔筒底中有脐形,瓶罐接口不明显。盘碗底部都有极细缩釉点,象针鼻眼。 3.胎釉: 前期疏松,瓷质灰白;后期坚致,瓷质细白,如糯米粉。前期釉色白中闪青,含铁,后期出现浆白釉,光亮。釉面能见桔皮纹,白度增强。明代青花有影青味,清带青花则雪白。 4.青花: 前期以石子青为主,色灰暗。后期有石子青、回青,但以回青为主,呈色鲜丽明快、洁亮。青花原料好、底釉白,画风讲究,具有清初大画家“四王”的笔法,出现层次。好的青花有玉质感。青花种类有白地青花、外酱色内青花、青花釉里红、豆青青花、青花加紫等。祭蓝釉中有洒蓝、雪花蓝,还有花觚与笔筒,主要是青花,口沿及圈足处用暗花卷草纹装饰之。 5.纹饰:

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

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 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雷从云 元代青花瓷的成功烧制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元青花用料、配料,技术、工艺、绘画和审美等方面的重要成就,使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且为尔后青花瓷以至整个彩瓷的工艺技术与美学观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现代人对元青花瓷的认识时间很短。这些年来,它引发出的种种问题,还把学术界、科技界的部分专家、学者,以至一部分收藏家和主管部门,搞到了一筹莫展的地步,一些问题也弄得难分难解,并且至今进展不大。自2005年以来.,本人曾多次谈及并著文《给元青花瓷以更多关注》、《希望对元青花的鉴定与研究有一个新突破》、《元青花瓷鉴定与研究的路数》和《元青花瓷的特点与鉴定》等,从诸多方面谈过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本文拟再就元青花瓷的认识与研究问题,谈一点看法,与同好切磋。

一 近些年来,对元青花瓷的研究成为陶瓷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中国先后举行了六七次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一些地方还举办过元青花瓷的专题研讨会,元青花瓷特别展览,各地先后成立了多个以元青花为主题的研究机构等,即是证明。不过,迄今在国内外仍不乏专家、学者,认为全世界现存元青花瓷不超过二三百件的。这无疑是一个误区。原因何在?因为“二三百件元青花”概念是“专指”,不是“泛指”,更不可能是元青花的“全部”。之所以长时间停留在“二三百件”的争论上,我以为有认识和观念上的问题,有识别、鉴定和研究上的难度,也还有体制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家、科技检测、藏家、媒体和文物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 在对待元青花的认识与观念上的问题,首先是不要过早地把元青花瓷的数量局限在多少多少件上。原因很简单。从年头说,元朝历史从公元1271到1368年,长达近百年,况且直接有纪年的元青花瓷考古资料,即有前至正十三年(1276年)、延佑元年(1314年)、延佑四年(1317年)、延佑六年(1319年)、延佑七年(1320年)、至正十一年(1351年)等年款的元青花瓷,几乎含盖了元朝的各个时期。已经发现了这么多纪年款元青花,还有没有未发现的纪年款元青花呢?从地点上说,元青

元青花鉴定从胎土入手

元青花鉴定从胎土入手 骨董时光讲堂2017-10-25 在当今收藏火爆的情景下,谁都想一剑封喉似地找出识别元青花真伪的密匙,从已经枯竭的原料入手似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麻仓土作为典型元青花瓷胎的主要原料,有无留下非她莫属的特征?本文试图从挖掘含麻仓土瓷胎的感官特征入手,通过分析原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在淘洗和烧造过程中的变化,去科学解释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从而寻找出因麻仓土而带来的独一无二的感官特征。然而,在扑朔迷离的探索过程中,作者没有找到可“封喉”的“一剑”,却发现了一整套综合成因的“剑法”。1-含有麻仓土的瓷胎的感官特征2-认识麻仓土3-了解瓷石 4-麻仓土和瓷石的混合烧造,带来了什么?5-原料的配比对瓷胎外观表现的影响6-淘洗工艺对瓷胎外观表现的影响7- 瓷胎的感官评价与理化指标的关系8-结论关键词麻仓土元 青花高岭土瓷石淘洗瓷土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陶瓷前 言在元青花真与伪的纷扰之争中,麻仓土与苏麻离青的代表特征,成了人们寻找元青花鉴别之秘方的宝贵线索。众所周知,典型元青花的胎土是由瓷石与麻仓土混合而成,这是元代景德镇陶工的发明创造。硕大的器型,是西亚地区使用习俗的要求,二元配方的工艺创新,使得这一需求得以满足。【图一土耳其拓扑卡比宫元青花大盘】因原料的枯竭,人

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只要抓住麻仓土在瓷器烧成后所表现出来的外观特征,便掌握了识别元青花真伪的密匙。思路似乎不错,于是我很自然地顺应着这样的想法儿,不厌其烦地收集、比较了众多元、明、清及现代不同时期的瓷胎,试图寻找与总结出元青花瓷胎的代表特征,并从科学上去解释某些独一无二的特征。含有麻仓土的瓷胎的感官特征典型元青花的瓷胎有一些共同的特征:1-滑腻感元青花的底足露胎部分,用手去触摸,有一种滑腻感,如婴儿的臀部,极为舒服。这种滑腻的舒适感,往往伴随着戳破视觉印象后的惊喜。因为不少元代器物的底足,给人一种粗糙和松软的视觉印象,然而一旦伸手与之亲密接触,那种完全不同于视觉印象的滑腻感,带给你的是一种随之而来的惊喜。【图二伊朗国家博物馆元青花壶底】2-糯软感与滑腻感不同的是,元青花胎土的糯软感,很好地协同了视觉与触觉的感受,那种比粘土块要致密、比石头要糯软、比软木塞要坚硬,不致密又不太疏松、似粉状的又不干涩,似粗糙的又滑腻的感官印象,像极了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图三】3-内部有细长缝隙如果用放大镜把你的视觉延伸到元青花瓷胎的内 部微观结构中,会发现那些瓷胎的断面,常有细小的缝隙,有点像用手将软木塞挤扁后、随之把木塞材料的空隙也挤扁了的感觉。【图五】经过大量的图片比对和器物的观摩,在捕捉因麻仓土的加入而带来的典型元青花的瓷胎特征

清代历朝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

表”、“前后赤壁赋”、“兰亭序”、“腾王阁序”、“圣主得贤臣诗赋”等。诗文后往往用釉里红图章。文字有“熙朝传古”、“熙朝博古”、“文章山斗”、“文房山斗”、“博古雅玩”等。瓶罐画有战斗故事的,如“三国志”、“水浒转”等;(俗称“刀马人”)戏曲故事有“西厢记”、“竹林七贤”、“曲水流觞”等。清代好几朝,青花图案喜留白边,但以康熙朝留白边最宽。康熙时画菊,留白边,且层次多。康熙时始绘勾莲、西番莲、洋莲等。 6.款识:前期楷书,后期用篆书。“大清康熙年制”,丁末是康熙六年。还有永乐宣德、嘉靖的伪托款。明代书法刚劲有力,清代仿制的采用馆阁体,较为软弱。篆书是细硬的铁线篆。楷书年号写得较扁,底下一划较长。私家款有:玉石宝珍、杏林春宴、若深珍藏、北庆堂制、益友堂制、奇石宝鼎之珍等。干支年号款,有丁末、葵丑、戊申等。一般康熙二十年之前,青花发灰。芝麻酱口、康熙都有。康熙时有不少伪托款,而且较好。总的特点是用笔无力、工整,是馆阁体。图记款有杂宝、爵、螺、角、秋叶、方胜、团鹤、团凤等,还有画笔、银锭、如意的,含意为“必定如意”。图记款,明代有,但较少。康熙还有仿成化天字罐,写天字款的。有一种底心仅有双圈的。康熙早期本款极少。 三.雍正时期的青花瓷(1723——1735年) 1.雍正朝仿明永乐宣德时的苏泥勃青较多,创新少。创新的有套杯,十个一套,口薄,微撇、身矮。还有灯笼尊、扁肚菊瓣瓶、贯耳瓶、蝠龙罐等。 2.工艺:精工细琢,讲究修胎,不见接口。足根较深滚圆,俗称灯草根。民窑仿砂底,粗糙,有螺旋纹。 3.胎釉:细致洁白,瓷化程度好,胎体厚薄匀称,釉汁滋润。 4.青花:继承康熙白釉,白中闪青,部分仿明代的苏泥勃青,但不是用进口料,而是用人工点染,使之晕散。民窑器发青带灰,足根圆,图案呆板。雍正时,唐英督造的青花釉里红,颜色掌握自如,色泽鲜艳,红白相映,俗称唐窑。 5.纹饰:康熙后期开始,偏重于图案化,刻板,雍正时继续。纹饰有仿明代的云龙、云凤、云鹤、折枝花果、缠枝花卉、花托八宝、贯套纹等,线条纤细。民窑有八卦、八仙、梵文、勾莲等。梵文扁长,图案化。扁体梵纹犹如藏文,呆板。人物画有渔耕樵读,以男为多;棋琴书画以女为主。 6.款识:青花瓷上以楷书为多,“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款都有。伪托款,以仿成化、宣德为多。民窑常见方块款、肥皂款、豆腐干款等。四朵花款,雍正后期乾隆前期都有。 四.乾隆时期的青花瓷(1736——1795年) 1.造型:瓷胎厚薄兼有,形式无所不包。有日用器、陈列品、文房四宝、祭祀用品,还有印盒、小瓶等。 2.工艺:比康熙时有所突破,常见有粉彩转心瓶,青花五孔双活环瓶。嘉庆时有活环,但有搭釉现象,乾隆时都无搭釉,双环活络。大件器,不变形,工整,厚薄匀称,成型线条生硬,不及雍正时柔和。 3.胎釉:坚致细白,硬度不及康熙,釉细莹润,光泽好,部分仿康熙浆白釉。民窑有灰青釉。 4.青花:前期继承雍正朝仿明永乐宣德的,色灰,呆板,不及雍正鲜艳,但图象清晰,呈色稳定。浆白釉,康熙细,乾隆粗。乾隆色鲜,康熙青灰。浆胎青花,份量轻、有开片,乾隆仿康熙,釉面不平整,有桔皮纹。还有玲珑青花加彩、胭脂红青花。 5.纹饰:官窑繁复。后期开始以吉祥图案为主要图案,如百鹿、灵芝、团形篆书寿字以及山

元明清瓷器鉴定知识要点说明

阿元: 在宋元以生产青白瓷著称 1278(忽必烈)在设浮梁瓷局,生产诸如“枢府”字眼的卵白瓷。 元代除生产青白瓷、白瓷、黑釉瓷以外,新品种有卵白釉(枢府)瓷、青花瓷、釉里红瓷和红瓷、蓝釉等高温颜色釉瓷以及孔雀绿等低温颜色釉瓷。 卵白釉(枢府)瓷: 一、枢府瓷特征: 1、枢府瓷和青白瓷同样为白胎,但相对来说,比青白瓷厚 2、枢府瓷釉,变青白色为卵白色(更偏白,近似鹅蛋色),不如典型青白瓷—影青瓷那样呈玻璃光。 3、枢府瓷器形以盘、碗、执壶和高足杯为多见,极少大件器,最典型的枢府瓷,其碗为小底足。 4、枢府瓷中的折腰器,是突出造型,为人们所称道。(折腰是宋代定窑沿袭唐代金银器的式样而在瓷器制作中运用,著名的有元代的霍窑和的青白瓷、枢府瓷和青花瓷都有此式) 5、枢府瓷盘、碗的底足均为露胎,足壁厚,削足规整,有的底心有乳丁突起,且有明显旋纹。 二、枢府瓷装饰和文字: 枢府瓷分粗细两大类 1、精细的制品大多有印花装饰,图案花纹主要为缠枝莲、菊瓣、花蝶、云龙、云凤等,但印花多数显得浑圆而不太清晰,这类精细器物

的釉,基本上都是白乳浊色。 2、较粗制品,主要是日常用的盘、碗,一般均素面无纹,胎较厚重,釉色白中略偏灰青,偶然在器身有几道划纹。有戗金装饰。 3、枢府瓷铭文以“枢府”最为典型,一般印在盘碗器物壁口沿下,除枢府字样,还有“太禧”“福禄”“福寿”和“寿”“福”“良”等单个吉祥字样铭。美国博物馆有“昌江”字铭。 三、枢府瓷的鉴定要点 见特征,釉呈乳浊状而釉色偏青,无大器,底足较小 青花瓷: 一、定义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1300 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 (中国瓷器的发展: 唐代以前,青瓷占主导地位 唐代以后,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宋代,品种众多,百花争艳 元代,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占据主流 二、成熟元青花瓷主要要素有三点 1、洁白的瓷胎和纯净的透明釉 2、运用钴料产生蓝色的图案花纹 3、熟练掌握釉下彩绘的工艺技术

元青花特征与鉴定方法、认识苏麻离青料;玩转元青花。

元青花特征与鉴定方法、认识苏麻离青料;玩转元青 花。 展开全文 元青花苏麻离青进口料高清拍摄、揭开苏麻离青的迷雾、苏麻离青元青花的不可复制的标志 苏麻离青~到底是啥玩意。元代时期一克苏麻离青等于三克黄金。~它就是元青花的标志和身份证。~准确识别苏麻离青灰常重要……

真正到代元青花苏麻离青料特征:流淌状铁斑、晕散铁斑自然无规律可寻;苏麻离青研磨不精细的地方出现炸花、胎釉下陷胎骨内陷!青花的深沉感、下沉感~可以感受的到。 苏麻离青属低锰高铁类钴料,青花呈色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因为苏麻离青含铁高而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四氧化三铁结晶斑,即“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代景德镇与明初的青花瓷,大多用它绘制花卉枝叶,明成化以后,渐被回青等代替。 真正到代元青花苏麻离青料特征:流淌状铁斑、晕散铁斑自然无规律可寻;苏麻离青研磨不精细的地方出现炸花、胎釉下陷胎骨内陷!青花的深沉感、下沉感~可以感受的到。 凡是用苏麻离青料绘画的图案都有下沉并渗入胎骨的特点,侧光看器物釉面青料凹陷下沉并渗入胎骨,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觉。凡是早期青花瓷用苏麻离青料绘画的图案,或深或浅都有凹陷下沉并渗入胎骨的特点。这一自然特点仿品在技术上是做不到的。用国产青料绘画的图案没有凹陷下沉,用手抚摸或侧光看没有凹凸不平的感觉,而且具有往釉

上飘浮的特点。 真正到代元青花苏麻离青料特征:流淌状铁斑、晕散铁斑自然无规律可寻;苏麻离青研磨不精细的地方出现炸花、胎釉下陷胎骨内陷!青花的深沉感、下沉感~可以感受的到。 “苏麻离青”来自伊拉克 中国早期青花瓷器使用的釉下青料通称“苏麻离青”或“苏勃泥青”,其主要呈色剂——钴蓝料是从哪里来的?百年来,中国陶瓷专家一直在孜孜不懈地寻找答案。 元代早期缠枝牡丹纹兽耳大罐 苏麻离青流淌状铁斑、晕散毛刺状;青花发色深沉、沉入胎骨;局部出现大面积铁斑。 苏麻离青微观观察:铁斑100倍放大 微观老化拍摄:色釉开始结晶、出现豆花状、云朵状老化… 胎骨老化拍摄:胎骨经历了近700年的老化、开始出现烂坑、

元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及纹样特征

xx1,2 (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07;2.安徽三联学院艺术系,安徽合肥230601)摘要: 元代的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非常特别的一个篇章,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感。 它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以及草原游牧民俗与中原汉民族传统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装饰纹样,加之数量的稀少,仅有一定数量的青花瓷器传世,使之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品与各种拍卖会上的抢手货。本文通过阐述元代青花瓷的特殊历史背景及其纹样特征,试图翻开这一特殊时期的瓷器不一样的一面。 关键词: 元代青花瓷;历史背景;伊斯兰文化;纹样特征 中图分类号: TQ1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2596 (2013)07-0242-02 一、青花瓷概况 青花瓷,是指一种用钴料直接在瓷胎上绘制花纹图案,然后再施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是呈现蓝白色相间效果的釉下彩瓷器,色调明快典雅,釉面光洁莹润,弥久犹新。“青花瓷”这一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成书于元代至正九年(1349年)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他记载了作者从1330年至1339年间数度到南洋诸国所看到的情况,其中在有关当时中国对外交易记述中就有多处列有“青白花碗”、“青白花器”、“青白花瓷器”等名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色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深刻的文化内涵。《荀子·劝学》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色(蓝色)也是其他民族普遍喜欢的颜色,如青色(蓝色)在蒙古族象征着兴旺、永恒、坚贞和忠诚,是最高贵、最神圣的颜色,蒙古人的地名、人名都喜欢用“青”(呼和)字,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就是“青城”的意思。在青花瓷的绘制过程中,将中国画的笔墨效果与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中国青花瓷艺术的一大特色。成熟青花瓷具有众多的优点,如色彩素雅大方、幽静明快、纹饰丰富、易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相结合、彩料不易磨损、无铅毒等等。清代龚轼《景德镇陶格》中赞誉青花瓷的诗句“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被人们广为传诵。 据专家考证,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此时河南巩县窑附近地区已有原始青花制作,遗存的青花瓷器及考古发现残片可以佐证。宋代青花瓷虽有生产,但仍属于初级阶段,发展缓慢,传世器物很少。元代的青花瓷制作工艺趋向成熟,尤以江西景德镇生产最为精致。本文主要是通过阐述元代青花瓷的特殊历史背景及纹样特色,来翻开这一特殊时期的瓷器不一样的一面。 二、元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 元代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发展史上的特殊时代,瓷器生产开始出现了新的发展特色。虽然元代以前,在唐代和宋代,已发现有青花瓷器的生产,但是,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到了元代才真正达到了烧制的成熟期。据记载,青花瓷并非为元朝皇室所使用。在明清两朝的皇宫收藏中没有元青花,在传统的瓷器收藏记录中也没有元青花,在早期的中国陶瓷艺术研究领域更没有元青花的位置。 元代青花瓷是在l4世纪中及稍后输往西亚、南非、欧洲和东南亚等地。这些地区的元青花现有传世藏品和出土物两类,其中传世藏品主要集中于西亚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珀博物馆和伊朗德黑兰的阿尔德比尔神庙,都是体形巨大,青花发色鲜艳、绘制精美的大型至正型青花。土耳其托普卡珀博物馆,位于首都伊斯坦布尔,作为欧、亚、非三州的交汇点,是连接东西方的枢纽,历史上曾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千百年来,土耳其王国的宫殿中收藏了数量惊人的中国瓷器,其中有数十件是大型元青花,是世界上收藏元青花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的博物馆。伊朗德黑兰的阿尔德比尔神庙是一个元青花的宝库。早在l7世纪初,阿巴斯王将l600多件中国瓷奉献给神庙,这些盖上印章的

元代青花瓷赏析

元代青花瓷赏 摘要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的烧制出青花瓷器。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陶计略》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 关键词元青花,景德镇,纹饰,色调,造型,装饰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青花器是一种釉下彩白釉蓝花瓷器,它是以含钻矿物颜料在瓷胎上绘画,上釉后经1200℃高温烧制而成。青花器的烧制成熟期应是元代晚期,它是中国陶瓷烧制史上的一次飞跃。元代青花瓷的制瓷原料就采用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其胎料主要有两类:一类用进口青花瓷,胎骨较白,稍含灰,手感沉重,致密坚硬;另一类用国产土青料,胎骨灰白,胎体手感轻。元末有些青花小器胎色土黄,较粗松,用国产青料。一般大型器胎质疏松并有细小气孔,不够洁白,瓷化程度略差,底部露胎不施釉。 元青花瓷器总体分两种色调,一种呈灰蓝色,较浅淡,一种是深蓝色,较艳丽。传统概念中,呈色灰蓝者为国产料,其成分为高锰、高铝的,与同时的进口料差别很大,所描绘的青花纹饰呈色蓝灰或蓝黑,见浓淡色阶,青料积聚处有蓝褐色或黄褐色斑点,黑褐色的斑点较少,如含锰过高时青花纹饰呈色为蓝中微微泛红,釉面下凹并哑光;呈蓝艳者为进口料,即苏麻离青,元代进口钴料的成分是低锰、高铁,含硫和砷,无铜和镍,和唐宋青花、明青花的青料成分都有区别,所绘青花纹饰呈色浓艳深沉,并带有紫褐色或黑褐色较光润的斑点,有的黑褐色斑点显现出“锡光”。进口青料用于大型、中型或小型元青花上,国产钴料仅用于中、小型器。 元青花器造型种类较多,有胎体厚重的大器,如罐、瓶、盘、碗等,也有胎体轻薄的精细作品,如高足碗、盘、碗等。瓶有梅瓶、玉壶春瓶、象耳大瓶、四系扁瓶、葫芦式瓶等;壶有执壶、梨式壶等;碗盘大者口径在30厘米以上。还有匝、鼎、觚、塔式瓶、军持、器座等。罐、瓶、壶各品种还有八棱形,较有特点。元青花中罐、瓶之类的大器较多,有的是两节或多节分段制胎,底部也是用胎泥另接,粘接处器表常常留有凸弦痕。底部无釉,多带粘砂痕,有的中心部位带有支烧痕。器足修整随意,常见足端外墙斜削一周,挖足底部有旋痕,说明修胎不讲究,工艺较粗糙。而小件器制作较规整,但有的碗底中心往往有乳钉状突起。高足杯的体与足为胎泥粘接,足的修整也常不规整。 元代景德镇陶工在继承唐宋制瓷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弥补了形体上工艺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元青花的装饰技法与刻花、印花、瓷塑、浅浮雕等多种技法相结合,绘画充分发挥蓝白的艺术效果,有白地青花、蓝地白花或青花线描为地几种风格。在装饰时,工匠结合不同器型采用不同技法,有的用两种、三种方法配合或几种方法集中于一体,刻花线条粗犷有力,印花线条圆润耐看,浅浮雕效果立体感强。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元青花纹饰绘画方法以平涂为

罕见文物大图细节教你收藏元青花|元青花瓷器鉴定真知堂

罕见文物大图细节教你收藏元青花|元青花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收藏必懂鉴定,特别是普通收藏爱好者!因为你如果不懂鉴定,真的到你面前你不敢拿,假的贪便宜拿到手里,等你回过神找行家看了已经晚了!古玩行没有退货的规矩!

瓷器鉴定,有个最简单的秘诀-见真才能识假!只有见真的见得多了,才能识别真伪,才能看出赝品。有的行家是学院派,馆藏接触得多,有的行家是实战派,没别的地摊上练出来的眼力!但前提也还是需要见过真货。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可惜懂的人太少。就好像你一个乡下人,没见过刘德华什么样,我随便找个人冒充他,你就会相信。但你如果是70后80后,我估计除非偏远山区的,找个人冒充刘德华,骗得过去还是比较难。没别的,刘德华曝光率太高,大家耳熟能详,熟了就不好模仿了。

本文这些图片,也不是冒死偷拍的,这是业内学者考察句容县博物馆,进入库房后真实拍照的东西,没有修图,没有p图。都是最真实的一手资料,你要再说这是假货,我也无语,只能说请你打住,不要往下看了,省得浪费你宝贵的流量。

行家看瓷器,其实不用解说,认真读图,就能看懂元青花鉴定,起码是一个类型的元青花瓷器鉴定。其他我也不多说,说几个要点:第一,你可以看到罐子内底的坼裂,可见元青花大罐的底是后加上去的。 第二,你可以看到元青花瓷积釉的地方那种虾青色,这是由于釉里含铁量比较高,淘洗不精,在窑里气氛不好

形成的,一般新仿瓷没有这种特点。 第三,你可以看到元青花用的苏勃泥青也是发色蓝灰的,过于鲜艳蓝中带紫的反而不是真正的苏麻离青。苏麻离青也不是都有晕散,铁锈斑也不是都很明显。苏勃泥青发色从黑灰直到明蓝,也可以调得很稀来画辅助纹饰,参看本罐的莲瓣纹,就是调稀了的苏青,比较清淡发蓝灰色,和典型苏勃泥青发色不一样,并不就是仿品。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有图有真相)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有图有真相)如今世人对元青花的钟爱,导致景德镇元青花仿品销量大升。 景德镇对仿制元青花的热情也与日俱增,各种元青花的仿制品不断问世,并由当初的低档产品逐步向高档仿品发展。 对于鉴别高仿品确有一定难度,必要时,还要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鉴定, 但就一般仿品而言,只要熟练掌握古陶瓷工艺知识,就能作出明确判断。 下文介绍几种实际的元青花新老特征对比供大家参考。 1元代青花瓷的胎质重而坚,器壁较厚,大器较多。 由于含杂质多,胎里大多有铁褐色小点。 胎是用高岭麻苍土做的。 高岭麻苍土的特点是白而不细,因为当时粉碎的条件有限,工艺有限,所以可以见到很多气孔。 现在的胎是非常细的没有气孔。 过去老的胎泥,是有经过陈腐的过程,有机物经过陈腐会发生变化。 所以它的胎有细腻的感觉,现在做的胎没有陈腐显得很干。 现代机械加工出来的制瓷原料的可塑性,一般不如元代手工制备的原料。

元青花龙牡丹卷草纹双耳罐 现代景德镇流行的陶瓷成型工艺说法是:三分拉坯,七分修坯。 也就是说,器物的成形主要是用刀修出的。 元代工艺恰恰相反,是七分拉坯,三分修坯, 主要是由于元代泥料可塑性较强,可以拉得很薄, 所以器物的上半部和内部根本不需要修整,只是需要对下半部和圈足做简 单修整。

现代仿元青花 因此元代器物的口沿和脖颈都线条流畅,外型圆润,不落刀痕。 现代仿品的拉坯拉得很厚,不但要修上半部,甚至还要修内壁, 因此,线条生硬,规整有余,刀痕累累。

2老的元青花,都是用柴木窑烧的,而现在大多仿品都是用气窑烧的,这两种工艺不同,釉质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也有所不同。 特别是釉中气泡的形成过程上,它是不一样的, 古代柴木窑烧的气泡要显得大小不一疏朗,气泡明亮。 而现代气窑烧的气泡较细小大小相间,不透亮。 这只是相对而言,也不能排除现代造假者用柴木窑仿造的器物,还得在器 形、纹饰等各方面深入研究,以致判断

元青花瓷的不可仿及价值体现

元青花瓷的不可仿及价值体现 元青花瓷的不可仿及价值体现 (史爱平) 近些年元青花瓷仿品不少,低仿、高仿、精仿等等,但效果并非像宣传,总做不到位,让越来越清楚元青花瓷是如何一回事的收藏者们洞悉入骨。一再地证明了元青花瓷的不可仿。这得益于以下诸方面: 一、出现的突然性。正如马未都先生所说,元青花瓷一出现即是大树一棵,前世不明,后世无续。这种文化存灭形成的突然性反差使后世无法消化模仿。

我们知道,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现简单的青花瓷,所用颜料色泽比较晦暗,为当时某种国产颜料,不如元代后使用过的石子青。更无法企及元代中后期从元大国西部进入内地的苏勃尼青料或回青料(按现今情况称为进口料)。元青花瓷其颜料完全是自成一派,很难看到承袭之痕迹。因此单从颜料上看,唐宋时期的青花即使对后来有些影响也是有限的(仅局限在蓝颜色的启发上)。谈到消失,元青花瓷的工艺特征只坚持到明早期,明宣德后便无踪影了。 由于民族性格的殊异、原材料的绝版、画风的变异取舍,特别是朝代更替的政治态度,导致元青花瓷这一绝品在历史上嘎然而止,在明清两代连仿造都未出现,即明清两代是没有元青花瓷仿品的,形成一个极为特殊的近600年的历史空白区。这个空白区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晚期。也就是说,中国乃至世界到1985年时,还很少有人知道元青花瓷,更别说大量仿制了。1952年后,美国人波普博士确定了元青花瓷的存在,才导致国内上海进行了这方面的微弱宣传,到七十年代才有上海极少量人的论文发表。至八十年代中后期景德镇开始仿制元青花大盘,后又陆续仿制其它不同造型器物。当时仿制的大盘看起来似乎不错,而且被认为能乱真。但时至今日,当人们逐渐摸清元青花瓷的本质特征时,才发现元青花

清代前期青花瓷主要特征

清代前期青花瓷主要特征 顺治青花 造型:多与明末相仿,直统式香炉及一统瓶为该期特色。 青花:用“石子青”料,色调青灰,取平涂法,线条较粗,器物口沿为黄色、酱色。 胎釉:胎体厚重,比明末更为细腻;釉层肥厚,白里泛青,光泽强。 圈足:有高圈足、矮圈足、双圈足三种,并渐向“泥鳅背”形态过渡。圈足平底不施釉,足边微向内凹。 装饰纹样:口底处有暗刻花边。 款识:有青花六字、四字楷款,及常见的干支年款、题记宽、堂名款、图记款等。 康熙青花 造型:造型众多,形制齐备,一器多种样式,古拙、凝重、质朴,“大器”雄伟浑厚,“小器” 娇小玲珑。 青花:用云南珠明料和浙料,技法突破平涂,用分水法和皴法,有“青花五色”之称。 胎釉:胎土精细,有“糯米胎”之称。手感重,内壁刮痕清晰、自然、生辣;白釉细腻、紧密、润泽,厚薄适中,有青白釉、粉白釉两种。 圈足:有双圈足、宽圈足、一般圈足、璧形底圈足、平底(无釉砂底)等五种。 装饰纹样:有各种纹样,如龙凤、花卉、山水、人物、书法等应有尽有。 款识:最为丰富,以青花六字楷款为主,也有篆书、行书、满文、波斯文、八思巴文等,还有仿明款以及各种堂名款、图记、花押、双圈等。 雍正青花 造型:体积略小,造型圆润秀丽,有曲线之美。 青花:色调浑暗有晕散现象,着色时,有意识用笔重点,色深沉,渲染层次不明显。 胎釉:胎质洁白细腻,修胎讲究,胎体匀薄轻盈,制作规整;白釉多纯白和白中闪青,有橘皮纹特征,釉质莹润,呈云雾状。 圈足:多为“泥鳅背”,圆足,光滑细润,亦有无釉砂底以及环形足。 装饰纹样:图案题材比康熙朝相对柔弱,布局疏朗,以仿明永乐、宣德朝题材为多。 款识:多为青花六字二排楷书双圈款,亦有篆书宽、仿大明成化款,以及堂名款、豆腐干款。 乾隆青花 造型:制作规范,庄重稳健,大件器物增多。 青花:以正蓝色为主,呈色稳定无晕散;画面清晰,色彩明艳,浑厚沉着。 胎釉:早期胎釉细腻洁净,厚薄适度,晚期相对粗糙;白釉色有粉白、青白两种,但粉白不如康熙朝柔和,青白不如雍正朝肥腴。 圈足:保持“泥鳅背”特征。 装饰纹样:图案严谨,纹饰缜密,有“繁缛”之感。图案中龙凤呈祥等祝福题材占较大比例。款识:以篆书款为主,少量楷书款;官窑的字体规整,民窑的字体草率,堂名款较多。

元青花赏析

元青花赏析 胡荣博材料092 5702109050 元青花的历史: 13世纪中后期,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蒙古,在中原汉地,建立了以中华正统而自居的元朝统治政权,蒙古民族在当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在《黑鞑事略》成书于公元1237年(南宋嘉熙元年),有所记载;“其言语,有音而无字,多从借声,译而通之谓之“通事”。统治民族政权为了达到其统治的目的,1278年也就是南宋统治政权被推翻时隔一年,根据蒙古民族自身的旧治(依俗而治)的统治原则,在浮梁建立了,具有统治性标志的“浮梁瓷局”。其目的,一是为被统治的民族依着蒙古民族的旧治制订统治的《法典》,二是为统治政权书写本民族的辉煌历史,在此之前,根据《黑鞑事略》载:蒙古民族“其事书之以木板,惊蛇屈蚓,如天书符篆,如曲谱五凡工尺,回回字殆兄弟也。”。因此:在“浮梁瓷局”创作产生了陶瓷釉下彩的黑华陶瓷统治文化,利用黑华瓷所蕴涵的思想理念,统治广大汉民族地区,从此元朝的黑华瓷艺术文化诞生了。今天所说的“青花”名词来源,是元代“浮梁瓷局”陶瓷釉下彩艺术文化内涵的一个缩影,是由元朝陶瓷艺术文化所承载的内涵决定的。是由于明初朱元璋提出的“驱逐胡褥,恢复中华。”的政治运动所决定的。由于明初学者曹昭《格古要论》是在文字狱时代著述的,为了避讳“黑”,避讳“华”而产生的“青花”陶瓷学术名词。在汉文化中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青花名词的由来。 原始青花瓷出现于唐宋,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而元青花作为青花瓷器的开端,则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胎质幼洁、色白。元代青花瓷器造型独具特色。当时的景德镇陶工在继承唐宋制瓷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弥补了形体上工艺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元代青花瓷器款式多样,造型别致,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巨大形体。元代青花瓷器具有精湛的装饰技法:青花与刻花、印花、瓷塑、浅浮雕等多种技法相结合,绘画充分发挥蓝白的艺术效果,形成了以白地青花、蓝地白花或青花线描为主的几种风格。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题材多样,其中以元代龙纹极具特色。总之,元代青花瓷器造型硕大丰满,纹饰繁密,层次丰富,构图严谨,一改唐宋以来瓷器花纹布局疏简的传统,工细的描绘加上繁复的层次,形成了花团锦簇的艺术风格。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 此罐高27.5cm,径宽33cm,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使用进口钴料绘出青花纹饰,共分四层,一层颈部饰水波纹,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主题画面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下山救徒的故事。整个青花纹饰呈色浓艳,画面饱满,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浑然一体。人物刻画流畅自然,神韵十足,山石皴染酣畅淋漓,笔笔精到,十分

探究民窑元青花瓷器的特点

探究民窑元青花瓷器的特点 来源:亚洲陶瓷商城 https://www.docsj.com/doc/054766133.html, 从胎体上看,由于元青花采用二元配方制胎,即瓷石与麻仓土按比例配方混合制胎,这就决定了元青花的胎体普遍较厚重、胎质坚硬;胎质与宋代青白瓷的胎质相似,胎色不是纯白色的,而是层次不一的灰白色或灰黄色或土黄色的;由于粉碎瓷石、淘洗瓷土等工艺的局限性,烧成后的胎体比后世景德镇瓷器仍然粗糙,颗粒状态突出,有偏狭形缝隙,气孔较多,远说不上细腻洁白。但小型器物尤其是民窑青花瓷器中的精品,其胎与元青花官窑瓷器差别并不大。 从成型工艺上看:民用元青花瓷器与元青花官窑瓷器的制作方法一样。如采用内模外刮削制坯、外膜内刮削制坯,再以泥浆做粘合剂合模或多层重叠成型。故大件器物的内壁、内底、腹部、口部等处胎体接痕现象明显。 从挖足、修口工艺上看,与同时代其他知名窑口(如龙泉窑、钧窑等)有一致的风格:大器足底宽厚多为挖足,挖足有深有浅,器底厚重、圈足厚宽,圈足既向内斜削,又向外斜削,从圈足正面看,呈八字形;圈足内底普遍有螺旋状旋坯痕、跳刀痕和乳钉状突出点,圈足上往往能发现修坯不连贯的刀痕;器口向外下方斜削形成的器口极具时代感。大瓶、大罐的底部旋削纹较粗、较疏,小瓶、小罐盘和碗的切削痕较细、较密。底部和圈足内外粘有窑砂,有些已熔入釉中。小型器物(小罐、小瓶、小壶和碗、盘等)削足处理方法常见底足足端外墙斜削一刀的元代突出特点。

元代民窑青花盘碗普遍采用重叠垫烧方式,盘碗的圈足无釉,盘碗内底有宽窄不一的涩圈,圈内釉被刮去,露出胎体,这种重叠垫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上下重叠垫烧的瓷器发生粘连,既有利于提高烧成的成品率,也有利于节省窑炉空间,多装烧瓷器,节省成本,扩大产量。笔者发现:元代青花瓷小型罐和瓷壶有的瓶口也无釉,显然是被工匠有意刮去的,刮削痕迹也很明显。转于陶瓷商务信息网。这说明元代民窑青花罐、壶类瓷器也有重叠垫烧的。 总之,元代青花瓷器的垫烧工艺也具有多样性,有一匣多器重叠装烧的,有直接在细沙上焙烧的,也有匣钵单件仰烧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大件器物底部露胎不施釉,小件器则不一定,或者底部露胎,或者底部有施釉;采用铺砂直接焙烧方法的,器物烧成后即形成所谓的砂底,砂底常出现粘砂或铁质斑点,少量器物由于胎土内含有铁质,器物露胎部位经烧结呈现火石红斑痕,但小瓶、小罐和碗、盘等小件器物则也有不见明显火石红,或者不见火石红的。有的元青花民用瓷器与官用元青花瓷器一样,在底部被工匠有意甩洒釉斑点。这种现象是元青花瓷器的独特特点,是鉴定元青花瓷器的一个要点。 从元青花的釉面及青花发色上看:既有玻璃釉、青白釉,也有卵白釉(枢府釉),或偏白,或偏青,或偏青黄,或偏青白,或莹润透亮,或哑光、乳浊感强;透明感强的玻璃釉普遍开细小纹片。但总体上不及宋瓷洁白,普遍偏青,民用青花瓷的透光度比官用青花瓷差。青花发色不稳定,色泽晕散,大体分为两种:一种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浓厚处有黑色锈斑,深入胎骨,俗称“黑疵”。青料积聚处有蓝黑色或蓝褐色斑点,釉面下凹并哑光。因此用手抚摸时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这就是使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另一种为国产料,国产料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有的色泽呈青蓝偏灰或青花发色蓝中闪灰。青花上浮与釉面紧贴,晕散青花呈炸开状,

陶瓷鉴赏论文

陶瓷鉴赏论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青花瓷鉴赏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班级:电气12-09 姓名:田福粮 学号:3 摘要: 瓷器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中国的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瓷器,并赋予它生命,让它高雅而又朴素,全身都焕发着美得光芒。出于对瓷器的喜爱,我选择了中国历代名瓷识鉴选修课,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中国古瓷器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中我最喜爱的是青花瓷,我觉得它是最美的。我通过对青花瓷的工艺制作,历史发展,艺术价值的了解,对青花瓷进行初步的鉴赏。 关键词: 青花瓷寓意、制作及其特点、发展演变、鉴赏 1、青花瓷寓意 青花瓷是我国古代陶瓷中产量最大,绘画题材最广泛的品种,也是人民最喜闻乐见的品种之一。清丽、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传统名瓷。古人说:“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青花瓷虽然色泽单一,但看来并不觉得单调。在绘瓷艺人的生花妙笔下,浓抹淡施、粗细有致;或刻意求工,层次分明;或寥寥数笔,都感到美不可言。青花瓷器里属瓶类最经典:梅瓶提气于胸,是体态圆润的妇;柳叶瓶纤柔沉静,是尚

且待字闺中的少女;玉壶春瓶雍容富态,肚腹微显,似风韵犹存的徐娘;直颈瓶纹饰大多淡雅清扬,秀拙相蕴,恰恰是纯粹的文人气质。 2、青花瓷的制作及特点 青花瓷器,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钻的钻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在1300℃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出蓝色图案。青花瓷是应用颜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花面呈蓝色花纹,幽倩美观,明净素雅,呈色稳定,不易磨损,而且没有铅溶出等弊病。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青花瓷始于唐代。唐代青花:大多以中锋用笔,少有侧锋,运笔速度较缓,提按有力,线条厚重、不浮,有些图案似以秃笔所为。画面安排突出装饰性,多用连续纹样,目前尚未见人物、花乌、山水纹样出现,一般为较简单的花叶图。此时期所用钻料呈色淳正,颜色蓝艳,为进口料。 元代民窑青花:一般泛指当时所产中小型器物,其用笔一般使用中锋,线条有粗细之分及粗细线并用者,均十分劲道,有弹性,似以狼或兼豪所为。画面安排普遍着重装饰性,折枝花卉大量出现,有菊、桅、梅、竹、蕉等题材,人物故事及动物纹样也十分成熟,但基本无多人物场景的出现。出现模印刻划与青花组合装饰手法青花瓷色泽多淡雅,有些卵白釉下青花瓷则显灰暗涩塞。青花浓重处往往有铁锈斑泛出。 明代民窑青花:总的来看其用笔规律从早期的劲挺厚重走向软弱,从粗壮走向劲细,从自由走向拘谨,从犀利走向回滑。同样是中锋用笔,由早期的一笔点染至天顺成化转成勾勒谊染,弘治正德后泛用此法,画面效果更为丰富,但也有不少作品主题不显,凌乱有加。晚期以后笔法两极分化,细路民窑勾勒谊染十分到位,形正色美。另一类笔法荒率,渲染如泼,气韵不收.. 明早期用笔劲毫态意,气势如虹,中期以后似用羊毫,润中带刚,晚期又用硬毫,细劲横陈,以短毫分水,青色弥漫.. 万历时期出现一种特殊的硬笔

元青花瓷器鉴定之元青花龙纹大罐|瓷器鉴定真知堂

原创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

再来说说元代瓷器了。 元代的瓷器,在晚清民国时的古玩行,是附属于宋代的,因为元代时间短,很多东西民间也不认识。所以元瓷,要不被归为宋瓷,要不被归到明代。 说到元瓷,原本籍籍无名的一个时代,因为鬼谷子下山大罐的石破天惊般的拍卖成交价格,一下子就成为我国民众的网红瓷。五大名窑几百年的声名赫赫,抵不上当代网络的十年传播。2个多亿啊,还是十几年前的价格,那时候咱们中国还不富裕呢。 又要说元青花了。只要一说国内外传世元青花瓷器馆藏和私人收藏一共300多件,下面肯定一片骂声,说什么难听话的都有。民间肯定有收藏,但民间收藏的不属于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传世品,也不是科学考古发掘出来的东西,自己玩玩可以,想出手变现,起码现在难度比较大。 再者,据笔者研究,虽然这些年铁公基挖开了不少地方的土,但是中国古代一直就有盗墓的传统。十墓九空很常见。湖北钟祥地区一共有300多座明代王室家族墓,最后只有一座没有被盗,还是没有被盗成功,前后九个盗洞。其实最大的浩劫在于十年动乱时期,很多都被破四旧,砸的砸了,烧的烧了。 不说闲话了,至正型元青花其实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元代官窑器。这种元青花都有共同特征,极为精致,采用苏勃泥青彩绘,器型大,发色美,底足处理精湛。民间收藏的元青花,估计仿制者都牢牢记住了书本上说元代底部没有铁刀修坯,极其粗糙的错误结论,只看怎么做得粗糙。其实真品至正型元青花器,底部非常细腻光洁,粘有釉斑几块而已,很多都没有火石红,显示瓷胎淘洗极为精细,铁分子都被洗出来了。 元青花也存在非官窑器,这些瓷器底部旋纹明显,火石红也比较明显。露胎处有明显的空洞或者鼓泡现象。这是麻仓土陈腐时间不够长,踩压不够充分,造成瓷胎里气泡没有完全析出的原因。这种现象并不是麻仓土的典型鉴别特征,但目前不少资料传播把这些现象作为鉴别麻仓土的真伪标准。长次以讹传讹,也不是坏事,起码仿制者也造着做,并不能理解麻仓御土的真正含义,给元青花瓷器鉴定留下了一线玄机。 这些非官窑器,笔者研究认为来自两类。一是浮梁瓷局供御以外自己私造的东西,当时元廷应该并不怎么使用瓷器,而是以金银器为主,所以对瓷器都是有命则供,否则止。这批私货就是浮梁主管官员的商品瓷了。著名的大维德基金会藏的张文进款元青花象耳瓶就是私货。二是至正十一年后,陈友谅占据浮梁接近10年时间,在此期间景德镇烧制的大量瓷器,被用来贸易以供军费。这批东西应该存在量不少,沈万三和这批瓷器有可能扯上关系。这批纯粹为了换钱的瓷器也可以算元青花瓷。 其实还有第三种,就是景德镇俗称的灰可器,也就是为了填充柴窑空隙而制造的小器如高足杯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