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我国县域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我国县域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我国县域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我国县域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我国县域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09-12-03T17:07:13.43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0月下旬刊供稿作者:胡格吉勒图

[导读] 一定意义上说,我国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就是小城镇的发展

胡格吉勒图(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煤炭销售中心)

摘要:文章分析我国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沿革与现状。指出,在长期没有得到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劳动者本身的技能素质,依然遇到诸多障碍。

关键词:城镇化劳动者劳动技能

0 引言

一定意义上说,我国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就是小城镇的发展。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1个阶段是1949~1957年的初步发展阶段。这1阶段有3个突出特点:一是建制镇数量从1949年的2000个左右增加到了1954年的5402个;二是城镇人口增加较快,1949年为765万人,1957年增加到9957万人;三是城乡人口流动性显著,迁入与迁出的比例为1:1.8。

第2个阶段是1958~1978年的停滞发展阶段。1978年建制镇数量只有2173个,比1954年减少了近60%,集市由5万多个减少到2万个左右。在城镇人口流动“大跃进”的1958~1960年,虽然城镇人口增长了31.4%,使得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9.7%,但随后几年的国民经济调整,立即压缩了城镇人口,1965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4%。“文革”的10年更是制定了一系列减少城镇人口的政策,使城镇人口增长非常的缓慢。

第3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阶段。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从事第二、三产业,也加快了农村第2、第3产业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步伐,这为农村小城镇的孕育、成长创造了必要的机会和条件。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相关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共有城市660个。其中,县级市374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56.7%;《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城镇人口为5428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1.8%。

1 基本特征

1.1 发展速度快,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改革开放后,我国新增城市和城镇几乎都是县级市,有的地级市也是由原县级升格的,建制镇的增长更快。1978年到1998年,县级市由93个发展到384个,增加291人,增长3.13倍;建制镇由1978年的2850个增至1998年的1.9万个,增长6.66倍,2003年,建制镇的数目已经达到

2.05万个,居住着1.85亿人口。除建制镇之外,还有近3万个集镇,拥有人口5000多万人。与此同时,这些城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高地,乡镇工业的总产镇和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发展成为县域经济中心,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1.2 地域差异明显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优于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西部,而且这种差距有拉大趋势。经济上的发展差距决定了城镇化在发展速度、总体规模和建设水平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地区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地区逐步形成了城市群和城镇密集区,城镇化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则显得发展缓慢,活力不足,城镇密度比较低。

1.3 县域城镇化滞后于非农化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应是相适应的。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了加快工业化积累,我国采取了城乡分割、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政策,使得我国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水平。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虽然得到了发展,但是空间布局过于分散而且规模都较小,不能很好推动非农化的发展。同时,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以及长期提倡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政策,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

2 县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县域城镇化在推进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和整个国家推进城市化一样的问题,比如体制问题、城市化滞后工业化的问题等。但是,我国目前的县域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农村和农业为主体的经济,相对于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化,县域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广大农村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于县域城镇化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农村和城镇两个角度来分析。

2.1 农村方面首先,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农村工业化的低水平。县域工业企业大多都是一些小规模的国有或集体企业以及一些乡镇企业,只有少部分国家重点企业,而且管辖权往往也不归县级政府。这些县域工业企业大多都是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装备落后、产品升级缓慢,缺乏竞争力。在东部发达地区,有些规模较小的县域工来企业经营较灵活,还参与市场竞争找到生存空间,但是绝大多数的县域企业在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都显得疲软乏力。这些企业,不仅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有的甚至还成为县域财政的负担。

其次是,农业产业化亦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农业产业化是农村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应采取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针对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思考,提供了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山东省的潍坊、烟台以及广东省的部分地区,都提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口号,并以此规划了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但是,绝大多数的中西部农村,农业业自身发展的水平低,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低,而且本地市场的购买力也有限,一些农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没能进行进一步的加工,造成了巨大浪费。

第三,农民普遍缺乏科学知识。2003年,全国农村仅有小学36万所,初中37251所,高中2288所,在校学生数分别为7689.2万人、3160.4万人和210.4万人,毕业人数分别为1523.4万人、937.4万人和47.8万人,农村中还有约10%的成年人不识字。这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据贵州省对其省内86个乡镇的调查显示,贵州省乡镇县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约为8.92%,而小学、初中程度的劳动力则多达80%。因为劳动者文化素质低,懂得劳动技术技能的就很少。该调查显示,贵州省乡镇无劳动技术能力的劳动力达42.55%。当前,我国农村农业各业普遍缺乏具有技术专长的劳动者,在农村劳动力中受到专业教育的不到3%。

2.2 县域城镇方面首先是县域城镇缺乏科学的规模。县域范围内小城镇的规划主要是针对县域经济集中的县级市、县城、城关镇、建制镇等进行的,而这些城镇的发展是和这些城镇本身以及县域范围内的其他周边地区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这些小城镇的规划必须树立起区域的观念,从县域整体着眼来制定发展目标和建设标准。但目前,我国一些小城镇在规划上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全局的观念,对于县域内的城镇的定位不准,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以及设施的标准等都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且大多数小城镇功能单一,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的发展状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趋势和特点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虽然我国城镇建设历史悠久,并且在古代很长时期,我国城市发展都居于所处时代的前列,而且出现过当时享有世界盛誉的大都市,但随着近代以来饱受外国入侵和殖民掠夺,我国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近现代城镇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基本上被扼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现代史上真正意义的城镇化的开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建国以来的城镇化进程简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2,3)。 1.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 随着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1949~1952年)以及其后“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高。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具体表现为:新建了一批工矿业城市并且扩建和改造了一批重点城市,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6座增加到1957年176座,年均增加5座,城镇人口也增长较快,从5765万增加到9949万,城镇化水平由10.64%提高到15.39%,相当于年均提高0.59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城镇发展及城镇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适应。 2.城镇化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 由于对经济发展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我国经济发展在此后开始盲目追求高速度,受“大跃进”思想的影响,经济发展起伏波动大,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大起大落。其中,在1958~1960 年三年“大跃进”时期,由于受急于求成和主观随意性强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影响,我国工业化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脱离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高速推进,一大批工业项目盲目上马,致使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镇,3 年内城镇人口净增2352 万,年均约新增城市8座,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75%(年均提高1.45个百分点)。但这种由“跃进”式国民经济建设所导致的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虚假城镇化”并不持续。从1960年起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特别是国家在1961年对整个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我国城镇化进入了1961~1963年的三年调整时期,期间停建和缓建了一大批工业项目,政府动员大量城镇人口回农村,一部分新设市恢复到县级建制而一部分地级市则降级为县级市,3年间城市总数合计减少25座(1963年一年就撤销城市24座),城镇化水平也骤降2.46 个百分点为16.84%,出现了极不正常的“逆”城市化现象。而在随后的1964~1965 年,由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城镇化开始呈现回升态势,到1965年底全国城镇人口缓慢增加到13045万,城镇化水平也恢复到18%附近(17.98%)。 3.城镇化徘徊停滞阶段(1966~1978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的全面好转并带动城镇化发展逐步恢复并未持续多久,更未能促使我国城镇化从此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文革”的开始以及国家在其后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失误,殃及刚刚有所起色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徘徊停滞阶段。整个“文革”十年以及受其影响的随后两年中,全国大约有3000 多万城镇青年学生、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劳动和安家落户,而且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建设使得基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与原有城镇脱节从而导致城镇建设大大滞后, 许多小城镇日益衰败。从1966年到1978年虽然城镇总人口从13313万增加到17245万,但由于全国总人口也基本保持了同样的增速(从74542到96259万),总体城镇化水平仅从17.86%缓慢提高到17.92%,整个13年间全国城市总数只增加了21个。 4.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年) 随着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工作重点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

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途径

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途径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县域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综合行政单元、联接城市和农村的空间载体,拥有种类多样的自然资源,丰富多彩的地形地貌,同时也汇聚着大量的城乡人口。县域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将会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产生巨大的增量效应。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人口主要分布在县域范围内。加快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不仅有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而且可以推动工农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催生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县域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大城市人口承载力越来越接近饱和,特别是受大城市高门槛、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的多重压力影响,大量农村人口很难通过“异地转移”进入大城市实现市民化。通过提高县城

和小城镇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产业和优势要素聚集能力,提升城镇品牌和经济实力,能够就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短时间内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县域城乡统筹发展进度。通过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引导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提高城镇化水平,并协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县域新型城镇化是工农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城和小城镇作为县域产业、要素、资源配置的空间集聚载体,在城镇和农村各种要素配置流动中发挥着枢纽作用。产业空间布局关系到区域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对人口空间流动发挥着引导作用,人口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又会对城镇功能提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通过不断拓展城镇和农村的产业及公共服务功能,加速农村人口职业分化和土地资源的聚合,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并与城镇二三产业协调联动、融合发展,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可有效促进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各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和人文地貌又会形成诸多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板块,打造区域特色产业新优势,为城乡、工农融合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县域新型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引擎。县域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互动、工农互惠、文化传承为主线,将更多先

城镇化率不是越高越好

城镇化率不是越高越好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有些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变市民、农村耕地变城市建设用地。 ■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 现有的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城镇化率也存在“虚高”现象 记者:过去10年,我国城镇化推进速度很快,为什么能有这么快的发展? 陈锡文:过去10年,是中国城镇化推进速度比较快或者最快的时期之一。200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是36.2%,城镇人口4.6亿人。到去年底,城镇化率已经提高到47.5%,城镇人口大约是6.3亿人,城镇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现在全球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11个国家,而10年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了11.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1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足足增加了1.7亿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这主要和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直接相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最大的发展潜力也在城镇化。我国城镇化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推进城镇化必将有效拉动市场需求,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记者:有人认为,过去若干年,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很大,存在着一些不可持续因素。

陈锡文:的确,长期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低成本城镇化道路,城镇发展是建立在低成本获得城镇建设用地、廉价使用劳动力、环境承载严重压力基础之上的。尽管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但大量的矛盾没有化解,遗留的问题很多。近年来,地价房价、资源品价格以及劳动力价格持续较快上涨,今后城镇化的成本将明显提高。 还要看到,由于统计口径方面的原因,城镇化率存在“虚高”现象。我国城镇化人口的统计按国际惯例进行,即在城镇连续居住超过6个月,便统计为城镇人口。但实际上,仍有10%—12%的城镇人口是农民工及其家属,他们并没有充分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城镇化应量力而行不能超前 城镇化应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记者:现在有些地方通过“拆村并居”、“农转非”等形式加速推进城镇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您说城镇化率并非越高越好,对此怎么理解? 陈锡文: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水平比我们要高,但大多数都在80%以下,这里面可以进一步做分析。比如,在日本,虽然农民只占全国人口的4%,但约有1/4的人生活在农村。德国的情况也很相似。这说明,只要建设好农村,农村也是宜居的,大量人口仍将在农村生活。所以,并不是不种地的人都要进城。而一些城市化率超过了80%的国家,比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存在大量失去土地进入城市的居民。由于这部分人口没有能够获得稳定的工作,使城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浅谈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摘要: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一直是跌宕起伏,自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开始蜕变,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行了30余年,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率仅达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这还是按照统计局52%的标准进行比较的。从此可以比较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在发展的道路上,问题一直都是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解决。 关键字:发展过程;问题;方向 正文: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的数量的地曾加,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简言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二.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根据城镇人口的变化特点,可将中国城镇化阶段大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恢复和起步时期(1949~1957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较快时期,城镇人口从1949年的5765万人增长到1954年的994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7%,是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2.2%的3倍多。这一时期可再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49~1952年的3年恢复时期。该时期城市经济迅速恢复,安排了大量失业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较多,1951~1953年间年均人口净迁入率为33.1‰,城镇人口年增长率为7.5%。②是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也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为满足工业建设项目的需要,“一五”期间从乡村进入城镇的人口达1500万之多,加上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至1957年,城镇人口增加了2400万,年均增长7.0%左右,成为城镇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2超高速城镇化阶段(1958~1960年) 这一时期强调赶英超美,提出了以钢为纲。全民大办工业的总路线,致使出现了爆发性的工业化过程和超高速城镇化过程,3年间新设城市33座,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 3停滞时期(1961~1976年) 这一时期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61~1965年的经济调整时期;②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盲目大跃进,至1961年时中国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大滑坡,中央政府不得不大力调整工业结构,通过提高设市设镇标准而大量精简城市人口。其结果,城市数由1961年的208座下降到1965年的171座,同时期内的城镇化率也由24.7%下降到18.0%,出现了城镇化的大回落。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出现强烈的政治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出现了第二次城镇化的大回落,其显著特征是大量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量的城市干部被下放到农村。在工业建设方面,过份强调国防意识,导致“三线”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阻滞了基建投资对城镇建设的促进作用,造成城镇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的增长完全由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所致。 4城镇化增长阶段(1977~1983年) 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城镇的发展,并适时适度地在1979年前后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允许知青回城、允许下放干部返城等,从而使城镇机械人口、特别是大城市的机械人口增长加快,出现了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5城镇化高速增长阶段(1984~1995年) 1984年,中央政府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和进镇落户,同时又修正了1960年代以来的市镇建制标准,从而使全国城镇数量迅猛上升。1984年,全国设市城市数为300个;到1994年底,设市城市数即增加到622个,平均每年增加32个。按第四次人口普查口径,城镇化水平也由1984年的23.01%上升至1993年的28.14%。 三.我国城镇化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城镇化水平基本判断

城镇化水平基本判断 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正确判断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就成为“十五”期间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总的判断是: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的国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中国城镇化水平滞后制约经济发展;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为宜。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一、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的国家:发展模式的判断 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国家,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作出的基本判断。《建议》指出:城镇化水平低,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那么,《建议》何以得出上述结论呢? 根据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不同,我们可以把城镇化划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适度城镇化又称同步城镇化,即指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和相适应的城镇化模式,即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如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芬兰、日本等。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推动型的比较合理的城镇化道路,它能够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适度、同步发展。第二种是过度城镇化又称超前城镇化,即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如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中东等。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造成严重的城市病,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畸形城镇化,是一种无工业化的城镇化。第三种是滞后城镇化又称低度城镇化,即指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的不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如中国、朝鲜、贝宁等。这些国家的城镇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进而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见图1),它是城镇化的更高阶段。[2-5]从中国目前城镇化发展模式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的城镇化属于低度城镇化国家。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城乡人口逆向流动不是逆城市化,而是一种“反城市化”。对此,要加以区别。 附图 资料来源: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XX年;2.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XX年

中国县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中国县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摘要:县域城镇化是我国城市化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尤其自身特有的规律。本文从县域城镇化内涵着手,简要分析县域城镇化特征和意义,深刻剖析中国县域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推进我国县域城镇化科学有序发展对策。本文在分析县域城镇化特征和推进县域城镇化发展三大原则方面有新见解。 关键词:县域城镇化;县域;问题;对策 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明确把“推进城镇化”作为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深刻变化,是中国新一轮发展的新引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积极稳妥推进。推进城镇化首先要弄清楚城镇化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对城镇化的理解是从城镇化动力源泉和发展目的来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镇化的初始动力是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城镇化的核心动力是农村工业发展;城镇化的加速动力是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最终走向是城乡融合。西方学者对于城镇化研究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城市大发展这个背景,所以西方学者基本是把城镇化等同于城市化来研究,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城镇化进行概括。地理学家从空间重构角度,认为城镇化是非农业部门的经济区位向城镇的集中过程;社会学家从社会变革角度,认为城镇化是城镇生活方式的不断强化过程;人口学家从人口变迁角度,认为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国内一部分学者对城镇化的研究侧重如何衡量城镇化水平,比如洪银兴认为城镇化水平的衡量不仅应该只用城镇人口比重这一“量”的指标,还应有反映城镇功能提升的“质”的指标,即反映市场化和社会分工程度的指标。另一部分学者主要结合我国国情,注重分析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和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比如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华生认为城镇化或国际上说的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方面,中国一定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坚决破除户籍和土地制度障碍。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带来的大量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由此引起的经济社会变化、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而县域城镇化仅仅是限定了城镇化研究的空间范围,研究重点放在以县域为核心的中心城镇发展上。本文认为县域城镇化是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基础上,伴随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带来的大量人口由农村向中心镇和县城转移,此引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县域城镇化基础是农业劳动生率提高和工业化,关键是中心镇大发展。 县域城镇化特点 县域城镇化离不开中心镇发展。所谓中心镇是指承担着县城副中心的功能,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日期:2009-9-16 一、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地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国土面积中适宜开发建设的空间十分有限。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发展背景下,既要立足自力更生,以我为主,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又要在有限的适宜人居的地区进行城市建设,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既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和城市地区,又要注重发展小城镇,通过减少农业人口,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和社会服务水平;既要推动沿海地区继续率先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又要提高广大中西部的发展动力;既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保持外贸竞争力,又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城镇化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稳步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城乡人口转移和社会变迁的规模在世界上将是空前的。在资源、环境、人口等众多制约条件下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二、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情况和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的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城镇体系不断完善 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6.07亿人,城镇化水平45.68%,比解放初期的10.64%提高了35个百分点;比1982年的21.1%提高25.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95个百分

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现状与趋势

板块一: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现状与趋势 知识点整合 1.最近,城镇化成为了热点话题,新型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与镇集中的过程。城镇化过程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 二是各城镇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2.我国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二中,主要是推动的四化相互间的关系包括: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3.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二——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中,“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4.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农”主要是指农业、农村、农民。 5.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 6.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有:

①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②基本原则二:四化同步,统筹城乡; ③基本原则三: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④基本原则四: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⑤基本原则五:文化传承,彰显特色; ⑥基本原则六: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⑦基本原则七: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7.城市化三大标志:第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第 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8.新四化”关系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9.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10.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三是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11.新型城镇化战略举措二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12.新型城镇化战略举措四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转型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转型 县域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集中区域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载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日益成为经济版图上的重要一极,新型城镇化下县域经济转型颇具潜力。 2012年,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8万亿元,占全国地区生产总值的53.5%。2008年至今,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12%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问题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低端,缺乏优势产业支撑,综合经济实力薄弱;发展方式依然还停留在粗放式发展阶段,依靠投入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实现经济规模增长;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差,盲目性大,地区不平衡等。在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如何发展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关注的重要问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颁布,标志着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下一阶段的发展引擎无疑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具有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 过去不少县域地区经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等问题,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外

部挑战和自身压力日益严峻,转型科学发展的要求迫在眉睫。 发展理念上,坚持生态文明和突出地域特色。不论发展水平存在何种差异,县域在发展过程中都要坚持绿色生态、特色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全面融入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县域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难题即8亿多农民的富裕问题,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形成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和城镇建设运营模式,实现集约化、生态化、特色化发展。 城市功能上,实现“产城一体化”。新型城镇化要求产城互动,在发展产业的基础上,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进行拆迁安置,并完善商业配套业态,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和服务环境。目前在推进城镇化、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出现的“空城”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县域地区无法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和配套商业,因此对人群的吸引力不强。因此,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公共服务规划,构建起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统一蓝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破解的难题。积极探索以产业园区或泛旅游引导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与城镇的融合互动、镶嵌配套。 资源环境上,实现节约集约可持续。目前尽管一些县域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班级:冶金101 姓名:周英彪学号:08020110125 如同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是靠农民按手印分出来的一样,中国城镇化道路是靠农民用脚步走出来的。小城镇是农民进城的第一步,也是打通城乡的最重要一步。十一届三中全会催发了农业和农村改革的进程,十五届三中全会加速了统筹城乡的城镇化步伐。从“小城镇、大战略”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进城镇化的政策不断取得突破。小城镇处于连接城乡的枢纽,既是建设新农村方略的龙头,也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基础。 城镇化进程加快,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扩大就业和加快转移农业劳动力的目标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平均每个镇财政收入2211万元,比2000年增长130%,与同期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基本持平。全国小城镇财政收入共4179亿元,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3.2%。财政收入超亿元的镇有751个,一些镇的财政收入甚至大大超过一些县市的水平,表明小城镇是中国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的来源之一。平均每个镇拥有企业从业人员数量5444人,比2000年增长了35%,快于同期全国非农就业11%的增长速度,表明小城镇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非农就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农民增收的目标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2002年增长44.9%,年均增加2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由4.8%提高到7.4%,打破了“十五”前三年收入增长缓慢格局。2004-2006年,农民增收连续三年超过300元,历史上前所未有。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6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60.2%,人均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38.3%,比2002年提高4.4个百分点。 三是农民工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完善,以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如各级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农民工工作管理机构;户籍改革从小城镇扩大到大中城市,12个省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农民工工资拖欠得到清理,权益保障日益加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受到重视,72%的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基本形成了以公办学校为主就读的格局;计划生育服务不断完善,多数地方能为农民工育龄妇女提供国家规定的免费服务;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到2006年底,参加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分别达1417万人、2367万人和2537万人;农民工的居住和安全管理得到加强;农民工培训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畴,统筹城乡就业试点不断扩大,已在30多个城市开展。 此外,千强镇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影响。2005年,千强镇平均每镇7.2万人,其中吸纳外来人口约2.2万人,占全镇人口的30%。共吸纳外来人口2200万人,占小城镇吸纳外来人口的47.3%,占农村流动人口的18.3%。部分镇的外来人口已经超过户籍人口。这些强镇,实际具备了发展成为城市的条件,但在管理上却还是按照农村管理的办法,已经严重不适应快速城镇化进程的要求,需要探索新的城镇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但是,全国小城镇发展水平和区域分布极不平衡,表现在千强镇占据了小城镇经济的“半壁江山”,它们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群。2006年的千强镇中,江苏入围275个,浙江入围266个。如果再加上上海和广东,这四个省市的入围镇数占全国的比重高达74.6%,约占千强镇的3/4。经济方面,行政区划面积仅占全国小城镇总面积2.3%、人口仅占全国小城镇总人口10%的千强镇,所创造的财政收入达2461亿元,占全国小城镇总财政收入的54.1%。教育方面,千强镇平均每个学校在校学生人数841人,是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2倍多,教师数量也是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2.3倍。医疗卫生方面,千强镇平均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达到了23人、拥有的病床数26个,分别比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高出27%和38%。 与此同时,部分小城镇还在土地整治、财政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规划衔接协调和区域发展整合上进行了超前试验,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经验,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吉林财经大学朱丽娟、杨雪娇、徐莹莹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引言 (4) 一、文献综述 (4) (一)国外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 (4) (二)我国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 (5) 二、我国城镇化及城市发展现状 (7)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7)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8) 四、建立因子模型 (9)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9) 1.指标选取原则 (9) 2.建立指标体系 (10) (二)模型的建立及分析过程 (12) 1、模型检验 (12) 3、分析因子载荷矩阵 (13) 4、得出因子模型 (15) 5、聚类分析 (16) 四、结论及建议 (18) 参考文献 (20)

摘要 本文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从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地域城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等四个方面建立全国31个省的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建立截面数据模型,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然后进行聚类分析,分析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差异。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城镇化因子分析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which based on economic levels,living standards,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geographic extent of the four aspects of civilization to establish the country's 31 provinces,urbanization level evaluation system,the establishment of cross-sectional data model,first us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nd cluster analysis,analysis of the country's 31 provinces,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Keyword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of urbanization

县域人口城镇化发展潜力研究——以陕南地区为例

县域人口城镇化发展潜力研究——以陕南地区为例 刘又萁 摘要:目前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半城镇化现象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大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等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大城市超前发展、人口呈现过度集中的趋势,中小城市则发展不足,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口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县域尺度则是人口城镇化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章从县域尺度对城市发展能力进行研究,即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县域人口化城镇化发展潜力评价模型,建立县域人口城镇化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陕南地区各县域发展条件进行评价和分析,选择重点发展县域、并根据其产业优势制定具体的发展模式和实施路径,以期达到全面布局,重点引领从而促进陕南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的目的。同时对其他欠发达山地地区城镇化发展发挥借鉴意义。 关键词:县域,人口城镇化,指标评价体系,发展模式,实施路径 1 引言 人口城镇化,即伴随着非农产业发展并在城镇聚集,人口户籍逐渐由农业转为非农业,同时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使区域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逐渐增加的过程。[1]在这个过程中城镇人口在人口总量中的占比逐步提升,生产生活方式日益向城镇转变。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7.35%,然而对于县域尺度来说,县域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2]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在城镇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是未来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本文通过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合《中国县域统计年鉴》的研究为基础,分析近5年陕西省陕南地区各县域人口城镇化变动情况,研究人口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为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2 县域人口城镇化发展条件的定量测度 2.1 评价地区的选取 陕西省地理区位南北狭长,由北向南地理环境与风土民情差异明显。根据语言、气候、地貌、风俗等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可将其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地理区。陕南地区位于陕西南部地区,包括商洛市、安康市、汉中市三个地市。陕南三市北接巍巍秦岭、南依茫茫巴山,境内水系为汉江,自西向东流过。[3]该地区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近年来,在陕西省三大地理区中,陕北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储存量,资源带动优势明显。关中地区多位于关中平原地区,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带动作用,城镇化水

浅谈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浅谈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摘要】我国是一个自然条件和区域地理条件差异较大的庞大经济主体,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大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分布呈现巨大的差异性,市场竞争力逐渐让区域间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差异转变为区域间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分布的差异。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与城市化之间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而超前或滞后的城市化会严重阻碍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将紧密结合中学地理相关理论,通过对我国各大省区的城市化率做仔细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密切,不同地理环境下二者的协调性不同,且二者的协调性呈现空间集聚状态,西北、东北、西南省内城市化差异大,而东中部地区省内城市化差异较小。 【关键词】城市化率;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关系 0.引言 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地理、人口、环境等学科的综合性问题。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具有显著地域环境和地域经济差异的国家。在新经济地理视域下,我国的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要知道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域产业集聚、自然地理环境、交通运输条件等密切相关。21世纪新时代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逐渐提出了《推动城镇化进程》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时代背景下,研究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互为动因的关系,能够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道路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 1.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1.1数据来源 城市化水平通过城市化率来表示,而人均GDP占有额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在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经济发展》一章中提到人均GD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区域产业结构、收入水平等内容,而产业结构与工资收入与GDP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选取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大省份的城市化率数据和人均GDP数据(港、澳、台除外),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 1.2计算方法 为了能够量化地表现出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关系,本文将城市化率与人均GDP数据二者的差值表示偏离平均正常水平的程度,通过计算每个省份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标准差值,来探讨城市化率省内分布情况,并采用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探讨二者协调性的空间格局状态。 (1)城市化率计算方式。实际城市化率=(实际城市人口数量/总人口)×100%。由于实际城市人口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每年的城乡人口流动量巨大,人口计算起来想多困难,因此可以用城镇人口乘以4/3的方式估算实际城镇人口。实际城市人口的估算方法:全国的实际城镇人口=(4/3)×城镇人口 (2)标准差标准化的计算方式。通常被认可有效的标准差标准化计算公式如下: 该式中Z表示标准差标准化后的结果,i表示样本变量,表示城市化率或者人均GDP 的平均值,S表示样本标准方差。S的计算公式如下: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的自然过程,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不断向原有和新兴城镇转移和聚集的现象和过程,包括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城乡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入二十一世纪,城镇化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何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是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我国城镇化存在着严重滞后 1.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自1949年至今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有了较大的发展,城镇化率从1952年的12.46%增加到1999年的30.9%,年均增加0.39个百分点。但与我国工业化进程相比城镇化仍严重滞后,1952年城镇化滞后工业化5.14个百分点,到1978年扩大到26.4个百分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重视了城市的发展,逐步将生产性城市向消费性城市转变,调整了城镇发展方针,鼓励发展中小城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程度有所减缓,但仍然滞后,1990年滞后10.6个百分点,1998年滞后11.7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恰恰与世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呈鲜明的对比。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近100个发展中国家在1950~1970年间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比较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始终超前于工业化过程。当人均GNP在200美元左右时,城镇化速度开始加快,人均GNP在300美元左右时,城镇化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2.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城镇化水平 据对世界有关国家1997年的GNP和城镇化水平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化与同等收入国家城镇化水平相比仍然滞后,从表中分析可知,同我国人均GNP水平相当的13个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为45%,我国为30%,滞后了15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比较(钱纳里的发展模型) 土库曼斯坦喀麦隆科特迪瓦刚果洪都拉斯 人均GNP(美元/人)630 650 690 660 700 城镇化率(%)45 46 57 29 45 人均GNP(美元/人)750 750 800 840 950 城镇化率(%)38 33 23 59 62 人均GNP(美元/人)1010 1040 1110 814 713 城镇化率(%)42 71 37 45 30 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实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城乡分割体制和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延缓了城市的发展,造成了城镇化的滞后。总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相比,与亿万农民对成为城镇稳定居民的渴求相比,我国存在严重的城镇化滞后。 我国城镇化滞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加剧了人均占有耕地资源过少的矛盾,使农业和农村中的许多深层次矛盾难以解决;抑制了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消费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的增长;扩大了城乡差距,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城镇化发展建议书

城镇化发展建议书 篇一:关于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几点建议 张喆 【摘要】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实现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应该科学地调整城镇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就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经济全球化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中系统而漫长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城乡人口结构转化,也不单纯是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的改变,而是以将传统的生活、劳动方式逐渐向现代化生活、劳动方式作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目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中,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就城市化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城市化进程需要把握好推进次序 现代城市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进次序。总的来说,城市化进程需要遵循三个基本步骤,首先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然后实现城镇现代化,最终才是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这是因为城市化进程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城市作为经济发展中的社会产物,在三个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任务。

在农村城镇化时期,城市化建设需要注重工业化的发展,逐渐从传统的手工作坊转变向机械化生产,最终实现电气化工业建设。而当农村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在自然环境、市场规模以及交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后,就需要开始实现城镇城市化。通常来说,城镇城市化需要经历这几个过程:(1)不断地提高工业化水平。(2)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相结合,促进人口和产业工人逐渐从农村地区集中到城市。(3)持续性完善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城市功能相配套。在发展条件较为良好的地方,在实现了城镇城市化建设之后,需要向着更高的目标城市现代化前进,这也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建设的终究目标。在这一时期,城市功能需要更高水平、更加全面的发展,需要在城市中构建完整性、立体化的交通、信息网络,需要具有较强的金融功能和齐备的贸易水平,保证城市能够成为一个市场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以及管理中心,能够变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人流的重要集散区域,甚至成为国家、国际的核心城市。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具有较为明显的三步走“并行推进”特点,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其次才是实现城镇城市化,再次是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因为当前我国的农村地区资金不够,而且农民群体的收入普遍较低,和城市现代化

咸阳市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

咸阳市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一、前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树立“规划立市”理念,进一步加快咸阳市县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二、指导思想 按照“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总体思路,坚持城镇带动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三、规划原则 1、坚持规划指导原则。以城乡一体化规划统揽县域城乡建设发展全局。增强城乡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发挥规划对县域城镇建设和产业布局的指导作用。 2、坚持产业支撑原则。积极推进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吸引工业向县域城镇或工业园区集聚,形成规模效应,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城镇就业岗位,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城镇化提供发展动力。 3、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机制,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形成推进县域城镇化的强大合力。 4、坚持重点突破原则。在统一规划、全面部署的基础上,突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优先选择区位有优势、产业有特色、发展有潜力的建制镇,加大支持力度,进行重点建设。 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引导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范围 同市域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重点是除中心城市外的11个县市。 五、规划期限 2009年—2013年。 六、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 3、《关中城镇群规划》; 4、《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5、咸阳市相关行业专项规划; 6、省市有关县域城镇化发展文件; 7、相关统计资料及收集的各县市资料。 第二章现状 一、发展现状 1、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分布南多北少 目前,咸阳市共有一市两区十县、105个建制镇(含10个城关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