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新闻通讯分析的角度

新闻通讯分析的角度

新闻通讯分析的角度
新闻通讯分析的角度

分析的角度 1、真实性分析

评价一篇新闻报道,内容是否真实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

2、新闻价值分析

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会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新鲜,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的影响及时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的重要性大小善于从复杂的事实中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写作的计划性和新闻报道的预见性。

3、主题分析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

主题是否符合新闻事实,事实是否构成记者所定主题的依据。主题是否具有社会意义、针对性主题是否鲜明、深刻、集中

4、报道角度

新闻角度(视角):新闻记者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如何评析:

是否揭示事物本质或能说明问题,思想性的体现

是否对某一方面工作具有影响或指导意义是否适合受众心理

5、表达方法分析

(1)叙述是消息写作使用的主要表达方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

(2)描写——着眼于“样子”;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分为人物、场景和细节描写。是新闻素描、现场目击这类消息体裁的主要使用手法。(3)说明: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有关背景资料进行介绍和解释,便于读者理解新闻内容。一般穿插在报道过程中。

(4)对比:把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件或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或相映衬,明确是非,表达主题思想。运用时应该恰当、鲜明、典型、有力。

(5)设置悬念:做扣子、关子。在新闻作品中,由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较为曲折或具有一定戏剧性,作者为增加可读性,趣味性,在作品中能够设置悬念,引起受众兴趣,然后再解释、解除悬念。悬念要与事实相关,做到简而精。

6、语言分析

新闻语言是表达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新闻报道要锤炼语言,准确地阐述事实,体现较高的美学价值。

准确贴切: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7、结构分析

(1)内部结构(内容与主题的谋篇布局)金字塔式:先主后次

编年体式:完整地将新闻事实以故事性的方式表达出来。适用于报道复杂、线索单一的事件散文式:写法自由、行文富于变化、文采

悬念式:层层递进吸引受众是否简要清晰,易于受众理解:灵活多样能够,富有创新性。(2)外部结构分析导语

精练的语言反映最新鲜、最具本质的、最有意义或价值的内容,突出精华能驾驭全文、提纲挈领能使最广泛的读者产生读下去的愿望主体——导语的解释者:

对导语中最主要的事实注释、补充,解释为什么、怎么样;补充导语未提及的事实;避免将主体写成导语的重复;层次分明、主干突出、内容裁减得当。

背景发挥对比烘托作用,不能喧宾夺主

结尾:一般无刻意的结尾,不强加,通盘考虑;总结式、评论式、对比式、展望式、抒情式消息作品

7外围信源采访分析通讯是否真实可靠外围信元是否多样。

优秀新闻作品选读

优秀新闻作品选读 扬州大学武新宏 主要内容 一、报纸新闻作品类型 二、广播新闻作品类型 三、电视新闻作品类型 四、网络新闻作品类型 一、报纸新闻作品类型 消息、通讯两大类,新闻写作之宗。 消息:简讯、动态消息、人物消息、非事件消息、 述评消息 通讯:人物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专访、 新闻特写、深度报道 (一)消息: 最悠久的新闻题材,也是最常用的题材。 明显标志有电讯头、消息头,新闻5要素 俱全,可长可短。 2003年梅尔文·文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十项原则 1、先理解事件,再写作。 2、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时,再写。 3、要展现,不要讲述。 4、把好的引语或重要的内容放在报道的显著位置。 5、把最有趣的故事放在显著位置。 6、使用具体名词和生动的动词。 7、避免大量用副词、滥用形容词。 8、避免在报道中作判断和推论,让事实说话。 9、不要提出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 10、质朴、诚实并迅速的写作。 1、简讯 又称单细胞新闻、简明新闻、简讯。 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无标题新闻。 特点:快、短、重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丧命》5行、91个字 《新闻作品选读》93页 2、动态消息 迅速及时反映现实世界最新变动状态的消息。 适合时效性强、事实清楚,事件不太复杂的题材。 要求5个要素俱全。导语、主体、结尾,也可穿插背景资料。 (1)文字简约 (2)用事实说话,疏于议论。 (3)写好导语,善用背景。 (4)抓住特点,不必求全。 (5)交代来源、真实可靠 《选读》114《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 14页《翔纪录:罗伯斯破了》 26页《奥运主题歌无线下载创纪录》 3、人物消息 以人物为主的消息,抓人物的本质特征、人物行为等,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境界等。 篇幅小、叙事单一、主题集中,时效性强。 (1)标题精彩 (2)以小见大,以短见长 (3)角度新 32页《一座城市向一位普通市民告别》 4、非事件消息(综合消息) 不以动态事件为目标,关注社会问题、社会现象。 既有概括的观点,又有具体的做法。 (1)广阔的报道空间 (2)不明确的时效性 (3)显著的思想性

百度新闻精神病报道的内容分析

百度新闻”精神病报道的内容分析 摘要:本研究使用内容分析研究法,通过对2001年至2008年“百度新闻”中精神病报道的抽样分析,旨在把握大众传媒对“精神病”议题构建的总体特征。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对精神疾病的报道脱轨于健康传播路径,在“精神卫生日”和平日报道中存在着总体风向的差异。另外,大众传媒对精神病人存在“妖魔化”倾向,且缺乏对精神疾病防治和相关体制的结构性反思。 关键字:百度新闻;精神病报道;内容分析 研究目的与意义 据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在各类精神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13.4%,全国约有1600万人受到精神病的折磨。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全民化和低龄化。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对精神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控制,如何保障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如何构建一个将精神病人融入其中的和谐的、充满人性色彩和人文关怀的社会是当下的重要课题。 在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中,我们从历时的维度看到在西方社会中,精神病人是如何作为一个具有特殊隐喻的群体被不断排斥在常人社会之外,并被加诸各种奇异的治疗方法和非人道的对待。时至今日,精神病患者依然被视为社会中的“异类”和“他者”,被贴上各种各样名不副实的标签,生活在人们怀疑和鄙弃的目光中。与作为“虚弱无力、需要他人照顾”的弱者化表征的一般性疾病相反,“精神病”往往让人联想到“狂躁”、“暴力”和“无理智”——在这种态度的形成过程中,大众传媒的符号构建和涵化功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当下媒体中对精神病的报道强度和方式,勾画出媒体报道的群像,可以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和理性判断媒体与塑造大众精神病相关文化心态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发现媒体语境对于“精神病”偏见与误读。另外,从更为实际和宏观的层面而言,精神疾病关涉到人类健康、疾病文化以及各种伦理、法律等各种重大课题。在健康传播维度中,大众传媒在专家意见与公众健康意识之间扮演着桥梁角色,成为疾病防治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这项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指导媒体如何在精神疾病防治和普及相关的健康知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关研究回顾 美国学者Burgner. G .Cross、Wahl. O. F、Roth..R、Rose .D、Wilson. C 、Stuart. H 等学者在对近十年来的纸质和电子媒体研究中发现,大众传媒是公众对于精神病患者和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最主要来源。但是,不论在娱乐节目还是新闻报道中,媒体都倾向于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负面的再现,给他们贴上暴力和犯罪的标签。而且,媒体的负面呈现对公众态度具有一定的涵化作用,使公众对精神病患者产生了不恰当的排斥、歧视和恐惧心理。 在国内,目前大陆对精神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法学、犯罪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基于传播学的研究尚是一片空白。王正祥在《国外媒体精神病患者负面再现研究及启示》(2007)一文中回顾了国外学者对精神病患者在媒体中形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内的同类研究提出了展望。港台方面,王美珍的《台湾报纸对精神病患烙印化之初探》(2004)探讨了台湾的纸媒对精神病患者形象塑造上存在的刻板印象。 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 话语分析大师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与权力密不可分……话语是各种机构通过一种界定和排斥的过程运用其权力的手段”。在一个带有后现代特征的大众媒体环境中,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不再将媒体“看做传送信息和思想的中性的工具”,而是看做文化构建和权力生产的重要中介。“媒体和社会并不是分离的,相反,社会性不断在媒体里得到定义。或者,如后现代主义者所说,媒体即

新闻评析角度

新闻评析角度 1、真实性分析 评价一篇新闻报道,内容就是否真实就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真实就是新闻的生命,就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 2、新闻价值分析 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就是否会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就是否新鲜,就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的影响 及时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的重要性大小 善于从复杂的事实中瞧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写作的计划性与新闻报道的预见性。 3、主题分析 新闻主题就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就是记者认识与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就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体现。 主题就是否符合新闻事实,事实就是否构成记者所定主题的依据。 主题就是否具有社会意义、针对性 主题就是否鲜明、深刻、集中 4、报道角度 新闻角度(视角):新闻记者发现、挖掘与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与侧重点。 如何评析: 就是否揭示事物本质或能说明问题,思想性的体现 就是否对某一方面工作具有影响或指导意义就是否适合受众心理 5、表达方法分析 (1)叙述就是消息写作使用的主要表达方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 (2)描写——着眼于“样子”;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分为人物、场景与细节描写。就是新闻素描、现场目击这类消息体裁的主要使用手法。 (3)说明: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有关背景资料进行介绍与解释,便于读者理解新闻内容。一般穿插在报道过程中。 (4)对比把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件或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或相映衬,明确就是非,表达主题思想。运用时应该恰当、鲜明、典型、有力。(5)设置悬念:做扣子、关子。在新闻作品中,由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较为曲折或具有一定戏剧性,作者为增加可读性,趣味性,在作品中能够设置悬念,引起受众兴趣,然后再解释、解除悬念。悬念要与事实相关,做到简而精。 6、语言分析 新闻语言就是表达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新闻报道要锤炼语言,准确地阐述事实,体现较高的美学价值。

《新闻写作知识》讲义

《新闻写作知识》讲义 一、新闻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把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从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所著《德国新闻事业》算起,迄今不过一百多年。若以美国新闻教育和研究事业的兴起为标志,也仅为一个世纪左右。我国的新闻学研究迟于欧美国家,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行。由于该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的研究对象起步较晚,所以,我们在学习新闻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一些著作的提法或者分类并不统一,但它们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我国的新闻理论主要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新闻学理论,但又有所不同。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有很多定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研究者对它有不同的定义。比如,在西方,对新闻的严肃定义有:“新闻就是变迁的记录”——英国《泰晤时报》,“新闻就是新鲜报道”——英国《牛津字典》等等,在国外对新闻的幽默定义也有许多,比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纽约太阳报》博加特等。 我国学者对新闻也有一些定义,比如:“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很重要事实”——范长江;“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我们一般指的新闻,可以理解为: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这一定义体现了三个要点: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新闻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第一要素。 凡是新闻文体,不论消息报道,还是通讯、特写,在写作上都应当做到新、快、短、活。 (二)新闻的分类 新闻按体裁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以及新闻边缘体裁。新闻边缘体裁主要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等。 新闻分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上段的分类是按广义的新闻进行分类的,它们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又称电讯(通过电报、电传、电子计算机传输的消息)。它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也是最直接、最简练、最迅速地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的报道方式。 (三)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要素,是指新闻构成的主要因素。交待新闻要素,是把事实报道清楚的起码条件。一般来讲,在传统的新闻学讲义中,我们常提到的是五要素,所谓五个W(When,Where,Who,What,Why——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在西方新闻学有一个观点,认为新闻学除了五个W外,还应增加一个H(How——怎么样,何果),也称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近年来在国内一些教材中得到认可。 (四)新闻语言 在写新闻时,有的作者常用写散文或者写评论的方式写新闻,其实,它们之间的语言要求是不一样的。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评论语言是说理性语言,新闻语言则是表述事实的语言。

科技类新闻作品写作分析

科技类新闻作品写作分析(记暑期实习报告) 新闻作品有很多类别,诸如民生、时政、军事等等,这些见诸于报端的各个栏目或版面。暑假期间,我主要在科技日报实习,专攻于写作科技类新闻,所以便从中总结一些写作技巧或者经验。实际上,在我接触或者完成的新闻作品中,大都分为消息、专稿、约稿、专访、内参等等几类。消息多为千字以下的通讯报道,专稿和约稿较为长篇,并对于事件附有一定见解。其中,最为严格的当属内参。如若根据写稿的对象,则可以再细分为科技类事件、政策解读、地区科技发展、企业以及人物,其中,以人物为主的稿件尚未接触。 首先,无论什么类型稿件和报道对象,其写作内容都会一些共通点(仅限于科技类)。以下,我将会一一分析具有共性的写作特点。其次,由于科技类新闻多为会议新闻,所以鲜有专门的采访,素材多为会议通稿以及相关报道。素材很重要。最后,说到科技新闻,似乎对于记者的要求也偏向理科生、理性思维。但是,我想说只要有新闻理想、专业素质和吃苦耐劳心细的品质,谁都可以做得好。 实际上,本实习报告是对快速上手或者完成科技类新闻的写作概述,其中诸多观点是来自于实习经验,并不能作为一条标准,谨记。 一,消息类写作 作为最常见的稿件类型,掌握消息的写作十分重要。当我们进入会议前,手上会得到一份通稿。通稿对于我们来说是了解新闻事件的基本资料,所以必须细读。一份通稿通常1-3页纸,字数多为2000以内。拿到通稿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筛选出有用信息,何谓有用信息?要做到抓住关键字。如果在通稿中看到诸如“第一次”“首次”“率先”等字眼,就要务必留意,因为这是新闻事件新闻性的所在;也是可以拿来做标题的内容;更是吸引眼球注目的点。比如“上海交大首次高效人工合成青蒿素”,为了证明这条新闻的价值,副标题为“每年可使全球近百万病人免于死亡”。虽然,实际上当前只有非洲等一些贫困的国家才会患疟疾,用到青蒿素,但是非洲的百万病人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不能因为事不关己而忽略此项重要信息。当我们参加的会议越多时,会发现有些通稿乏味无聊。对于这样的情况,我的应对方法是在看完通稿后,自行挖掘其中可以吸引读者的点,并且可以就这一点在参会时提问。比如在“全民科普‘盛宴’在上海‘开席’”一稿,其实通稿通篇为活动主办方、活动内容和意义等。而我从活动内容中挖掘我想要的内容。于是,在会议进行到记者提问阶段,我就问“4D电影”活动有什么吸引人的电影么?于是主办方当场让负责人给我解答,并且提供了一份电影的详细名单和描述,最终我在消息第一段便写到“美丽的珊瑚礁、深邃的海底峡谷、消逝的亚特兰蒂斯古城、诡异的百慕大等等,是否勾起了你对深海的向往呢?” 会议情况各有不同,但是写作原则是一样的:标题吸引读者,导语(虽然很短)吸引读者。而我们想要做一个消息作品,(尤其是千字以下的消息更要求精悍)只要内心怀着这样的写作原则,挖掘趣闻还是不难的。尤其是新闻类作品难以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加倍努力去挖掘吸引人的点。 二,专稿、约稿的写作 专稿和约稿都可以理解为2000字以上的长篇新闻作品,不同的是专稿要近期完成,而约稿可以有很长的准备时间。对于日报来说,效率尤其是高效率高质量更是重点要求的。所以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新闻素质:准备材料和把握材料的能力。对于刚刚接触新闻写作的同学来说,这两种能力尤为重要,特别是对材料的把握、理解。为什么这么强调?因为两千字

新闻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新闻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魏俊宝 新闻结构,指的是一条新闻报道的外部架构的组织形式和内容的内部组织结构形式。 新闻外部架构的组成由: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六个部分。 组织形式指的是新闻报道的外部架构组络,就是把导语、主体、背景等基本零件有机的结合。新闻内容的内部结构形式一般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电视新闻还有总分式) 一标题:标题是新闻结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 标题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三大作用①揭示主题②表明观点③吸引观众 如:臧天朔:成也朋友,败也朋友(央视),升井!升井!生命奇迹(智利矿难、央视) 突破!李娜闯入决赛创造历史 娜样怒放!李娜荣夺得法网冠军 李娜成亚洲球员大满贯第一人 标题写作要点: 标题要鲜明、准确、简洁,以实题为主,讲究文字的排列美; 尽可能将新闻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写入标题; 标题中尽可能多地纳入新闻五要素; 电视专题标题一般不超过七个汉字。 二导语:是新闻整文的第一个自然段,要求用一句话或简短的一个自然段。将新闻的最新鲜、最主要、最重要的内容进行概括地交待。 一般导语里至少要具备三个以上要素。 导语形式一般有:①叙述式②小结式③描写式④设问式 导语的作用①反映新闻主题②概括新闻基本事实③吸引受众④表明媒体观点 三新闻主体:导语通常是对新闻主体的高度艺术概括,新闻主体承担着进一步具体表现和说明新闻主题的任务。 导语与主体的关系可以看着是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略叙与详叙的关系。 新闻主体部分应注意的问题: 紧扣主题 选材要具体、充实 层次段落分明、起承转合自然 新闻主体写作务必注意层次。如果层次混乱,那么这条新闻就不知所云。什么叫层次呢?层次是新闻主要内容的表现次序。通常也叫意义段,逻辑段。我们在撰写新闻文稿时,是将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一定的关系安排其先后次序,一层层有步骤地表现出来,前后连贯,组织成一条完整有机的文稿。所以,我们安排层次时,一定要做到清晰、连贯。 新闻层次的方式,我们一般采用记叙文的层次结构方式: 一、按照时间的先后安排层次; 二、按照空间的交换安排层次 三、按照材料的性质安排层次 这里特别提醒的是,会议报道中的会议内容、领导调研活动中的讲话。层次安排尤为不能混乱。 “认为”一般指“看法” “指出”一般指“问题”

新闻报道拍摄策划方案教学总结

新闻报道拍摄策划方 案

新闻报道拍摄策划方案 一.新闻体裁 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特别报道 二.体裁分析 1.系列报道: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连续,却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下,以求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深度的报道。(如:临沧脱贫攻坚系列报道、鉴证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系列报道) 2.专题报道: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具有典型意义和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人物、事件、问题、社会现象等,进行记录调查分析解释评述等,深入系统而又生动反映其发生发展和结果及影响的全过程,揭示主题的深刻意义。 3.特别报道:是针对特别事件和重大选题,以时序为主线,运用解释、对比、分析等手法,进行事件性报道,使观众全面了解

新闻事实。(如:2013清明记忆-清明节特别报道) 三.选题分析 1.题材分析 针对事件、人物、问题现象进行分析,发现亮点、寻找特别、确定主题。 2.角度分析 以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的事件、人物为切入口,从不同角度报道篇目的主题。 3.内容分析 以时间为维度,将本单位的工作亮点、工作经验、发展特点、发展成果、发展方向等,运用对比、分析的手法机进行报道。四.前期准备 1.搜寻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整理。 2.采访对象,与事件有关的不同职位、不同年龄的相关人员,使得采访内容具有深度。 3.采访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支撑文章的说服力、确保报道的真实性。 五.方案的实施与运作 1.把采访内容进行总结整理。 2.写稿时要通过事实、人物、事件来体现,使文章主题突出。具有深度。 3.写作时选择切入点要细,注重事情或事件及人物,点和面结合的报道,使文章具有可读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新年新面孔。《传媒周刊》从本期起开辟新栏目《版话版语》,每周遴选出3~4个版面供读者赏析。这些版面,让人眼前一亮甚至过目不忘;这些版面,记录一周来的大事或变革。欢迎各报同行为我们推荐优秀版面。 编者按中国新闻奖——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这是很多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检验和推出新闻精品的最佳激励。2012年12月19日~22日,在由中国记协主办、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暨长江韬奋奖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进行了评析,希望通过对获奖作品的解析为提高新闻作品引导力、传播力提供借鉴。 这些获奖作品,有对宏大主题的精确把握,有对社会问题的真实展示,也有对热点话题的前瞻思考,但不论哪一篇,背后都凝聚了创作单位的集体智慧、倾注了编辑记者的大量心血。本期《传媒周刊》在6版刊登部分获奖作品的创作体会,以期从中汲取经验与读者共飨。 从获奖作品中感受真实的中国 对于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来说,它们究竟有哪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令人眼前一亮的“色彩”,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次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让我们为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也让我们读懂了这些作品以及蕴涵在其中的那个真实的中国。 小场面也能牵动大主题 2011年对中国新闻界来说似乎格外“重大”,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2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在这一年中,还发生了很多至今依然令我们记忆犹新的大事:“7·23”动车追尾、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

新闻专题报道分析

新闻专题报道分析

新闻专题报道分析 ——广州恒大夺取亚冠冠军 一场亚冠决赛的胜利,一个俱乐部赛事的夺魁,何以成为整个中国足球界的盛事,甚至刺激到了整个社会的兴奋点。如果仅仅用足球运动是世界第一大运动的说辞进行解释,恐怕是不够充分的。除却足球本身的魅力,足球与民族主义情绪的勾连非常值得注意。作为非战争时期的集体性对抗项目,22名队员和全场数万名球迷聚合在同一时空下,所碰撞和制造出的激情,折射的是一种民族共同体的想象。 北京时间11月9日,在亚冠决赛的次回合比赛中,广州恒大坐镇天河体育场1-1战平韩国球队首尔FC,虽然双方总比分战成3-3平,不过凭借客场进球优势恒大最终力压对手捧杯,这也是中国球队第一次问鼎亚冠冠军。 这一则新闻在近期也成为了各家媒体报道的重点,在广州恒大参加亚洲冠军联赛开始,就引来了媒体的强烈关注,24年后亚冠冠军又重新回到中国,全国人民在欢庆的同时,媒体也做出了不同的报道。 ·《新闻联播》 作为央视的头号栏目《新闻联播》对恒大亚冠之旅给予了特别关注,开创了央视新闻联播报道足球俱乐部的先河。 央视《新闻联播》重点关注了亚冠决赛次回合比赛,在《新闻联播》开播后的要闻介绍中,播音员王宁说道:“今晚8点,2013年亚洲足球联赛决赛次回合比赛将在广州打响,新闻联播将直播连线天河体育场的央视记者,届时本台多个频道将同时直播。”接着《新闻联播》以“广州恒大队今晚冲击亚冠冠军”为题进行了报道。随后李修平连线了现场记者刘建宏,李修平询问刘建宏现场的情况,但刘建宏表示电话断了,因此连线只能搁浅,李修平表示只能接下来进行报道。2分钟后央视再次连线刘建宏,刘建宏说:“首发阵容和第一回合相比有一个位置上的变化……”《新闻联播》介绍当晚的比赛以及连线刘建宏用时3分30秒。《新闻联播》用如此时长报道一场足球比赛无疑创造了报道历史。新闻频道及时报道恒大夺冠不足为奇,但是《新闻联播》能在重播时插入现

浅论新闻作品赏析的方法

浅论新闻作品赏析的方法 On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way news works and new ideas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新闻作品赏析中常见的方法和新思维。新闻作品的赏析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两者关系密不可分。除常见的新闻作品赏析方式外,经过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作品的赏析中又出现了新的思维方法。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news reports, the common appreciation of the methods and new thinking. News appreciation the work is divided into macro and micro aspect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re inseparable. In addition to common works of appreciation approaches, throug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news Appreciation of the work appeared in a new way of thinking. 关键词:新闻作品新闻作品价值赏析方法新思维 Keywords: news reports, news reports, the value of appreciation of methods and new thinking 正文: 所谓新闻作品就是:可指一篇稿件、一张图片、一个栏目、一个版面,也可统称新闻作品。其一是能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二是根据新闻的基本规律,把握和体现新闻事实的正确性、真实性、生动性、及时性;三是要充分体现时代特色、地方特色.新闻作品的具体的形式有8种:新闻链接,图表新闻,表格新闻,滚动式新闻,采写人物新闻,采写系列报道,采编连续报道,采写跟踪摄影报道。新闻作品的价值在哪里?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二是使读者产生先睹为快的审美感觉;三是从作者公正客观的态度中吸取教益;四是通过传播媒体引起广泛的社会反映;五是使人们茶余饭后有了谈话消遣的材料。但笔者认为,新闻作品的价值远不只于此。好的新闻作品,它不仅有明显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永恒的历史意义。这就要求作者在选择新闻事件时站得高,看得远,从宏观角度架构,从微观处入手。所谓宏观,就是要求作者站在历史发展、人类文明进化、时代精神演变、社会经济走向的高度,去认识把握自己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而这些事件,又必须反映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大事。它必须抓住社会现象、阶级矛盾的本质,要能象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那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微观,就是作者能从复杂纷纭、司空见惯的平凡事件中,发现其隐藏的闪光点。这就是于毫发处见泰山,“于无声处听惊雷”。用文学创作术语说,新闻作品的微观,就是以小见大。一篇能载入史册的新闻作品,必须具备宏观把握、微观深入的特点。由此可见全面分析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好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新闻作品赏析的方法(宏观上) (一)、政治学的分析方法: 主要要新闻事业的政治性决定的,侧重于作品的思想内涵即新闻的倾向性和指导性. 倾向性: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或明或暗表现出的特定的政治立场,也指记者通过新闻事实暴露出的思想倾向.举例说明,2009年8月2日台风莫拉克重创台湾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5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报道角度(含解析)

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报道角度 一、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材料一: 3月24日,在渭南师范学院,汉阳陵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大学生讲授穿着汉服的礼仪。 当日,一场主题为“传承历史文化培育人文情怀”的穿汉服、学礼仪活动在渭南师范学院举行。大学生通过学习汉服文化知识、汉族礼仪、汉服展示等活动,感受中华文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身着汉服在汉阳陵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汉代体育游戏——投壶,在互动与交流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渭南新闻网记者崔正博报道) 材料二: 我们小组就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与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 途径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楚雄师范学院在校学生。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 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37%)最多。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最主 要的途径是课堂教育,我们选取了三个历史典故——“闻鸡起舞”“投笔从戎”“三顾茅庐”进行调查,有67.5%的同学仅仅是“了解一些”,还有16%的同学甚至“不了解”。我们还就大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进行了调查,以“对武则天评价”为例,选择“没考虑过此问题”和“不 清楚的”分别为15%和17%,“完全否定”的占16%,“完全肯定”的占20%,而选择“功过参半”的占31%。对四大文学名著, “都没有看过”和“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受访者共计5%,而“多次看过”“都看过”和“看过其中一两部”的比例分别为20.7%、31.5%、42.8%。 (摘编自《关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 报告——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材料三: 我不赞成对民国文化和上海30年代文化的简单肯定和赞美,特别是虚构出来的关于民国文化 和上海30年代文化的美丽“神话”。我并无意于简单地彻底否定什么,只是想提醒,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全面的眼光和胸襟,去对待文化,去看取历史。 2003年参加上海城市精神大讨论,我在《城市:寻找精神的力度》一文中写道:“当我们赞美着名门淑媛从豪宅楼梯上风情万种款款而下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到杨树浦走在瑟瑟寒风中面黄肌瘦的芦柴棒、小珍子。” 其后,我在各种文化研讨中不断提出,民国文化和上海30年代的文化有其鲜明特色,也有它值 得肯定的历史业绩,特别是作为民族历史进程的一个环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简单、粗暴地否定,不是科学的态度。但我不赞成对民国文化和上海30年代文化的简单肯定和赞美,特别是虚构出来 的关于民国文化和上海30年代文化的美丽“神话”。

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是指新闻这种文体的“结合构造”的样式。 新闻有无结构,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任何一种文体都是有结构的。这里要讨论和研究的是:新闻这种文体的结构有没有特点?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新闻在广义上说,分新闻(指消息,下同)、通讯和特写三大类。这三大类中,通讯和特写的结构,我们以为至今还没有什么特点,它们与一般写实记事文体的结构大体相同。如果一定要套用“凤头、猪肚、豹尾”等说法,也只能衍化出“生动的开始,曲折的过程,巧妙的结束”等一类大同小异的模式来。因此,可以这样说,通讯和特写作为一个总体,它们的结构还说不上有什么特点或特色。 新闻则不一样了。它在漫长岁月的演变中,特别由于它的功能——快速传播信息的功能的突出发展,它已经在结构上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或特色。换句话所,新闻作为一个总体,它和通讯、特写不一样,它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的结构样式了。 “倒金字塔”式结构 这是来源于国外(美国)的一种有关新闻结构的说法,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 所谓“倒金字塔”式结构,是指新闻的结构样式,如同倒过来的金字塔,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紧接着的是次要事实,然后是

再次重要的事实……,以此递减到结束。例如—— 尼克松耳后切除一块癌肿块 美联社纽约8月8日电纽约市康奈尔医疗中心的医生上周为前总统尼克松做了四小时的手术,从他左耳后面切除了一个一平方英寸(六点五平方厘米)的癌肿块。 上星期四用一种当地的麻醉剂为尼克松做手术的普赖奥洛医生说,“肿块已全部切除”。 普赖奥洛昨天说,尼克松患的是一种基础细胞癌,类似于从里根总统结肠内切除的皮癌。这是一种“非常轻微类型的癌,实际上永远不会向别处扩散”。 普赖奥洛说,“这是一个大肿瘤。”并说他从尼克松左肩取下一块皮肤移植到伤口上。 尼克松在切除肿瘤的当天便出了院,并到他的新居休养。 这种结构样式的新闻,有助于最迅速地传播新闻消息,并方便编辑编发稿件、读者阅读新闻,因此至今仍为大多数新闻工作者所接受。 “倒金字塔”式结构的说法也有缺点: 第一,它容易使人机械地理解,新闻结构非要这样严格地按照“第一重要内容”、“第二重要内容”、“第三重要内容”……这样的排行来安排不可,而客观事实的重要性,时常是很难像用天平那样秤得准足的。 第二,新闻工作实际中的情况也非完全如此,有时候最重要的内

新闻作品评析课程

《新闻作品评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721805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时 54 学分 3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2006年11月

《新闻作品评析》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时:54 学分: 3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新闻作品评析》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它系统而全面地讲述了新闻评析的性质与作用、特点与目的、原则与方法,以及新闻评析的写作步骤与技巧、新闻评析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等,并结合案例分析对各种新闻体裁及不同新闻媒体的新闻评析进行了阐述,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水平及对新闻作品的鉴赏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备的专业基础。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根据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即能够适应广播电视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应具备扎实的新闻写作基础以及对不同新闻作品的鉴赏能力,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性质和特点而制定的。 《新闻作品评析》课程的设置主要面向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非师范专业),属专业课程,于第三学期开设,每周3课时,开设18周,共54课时,占3学分。(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 一是全面系统的原则:本大纲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统讲授新闻评析的相关理论以及新闻评析的写作步骤与技巧、新闻评析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等,使学生首先具备全面而系统的新闻评析的理论基础。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学生在掌握新闻评析相关理论和新闻评析写作原理的同时,突出实践环节,并通过个案分析与写作练习,使学生具备对不同体裁新闻作品的评析能力。 三是互动与创新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讲授内容,广泛开展讨论、实践练习等活动,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时数分配表

新闻评析角度

新闻评析角度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新闻评析角度 1、真实性分析? 评价一篇新闻报道,内容是否真实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 2、新闻价值分析? 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会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新鲜,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的影响 及时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的重要性大小 善于从复杂的事实中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写作的计划性和新闻报道的预见性。 3、主题分析?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 主题是否符合新闻事实,事实是否构成记者所定主题的依据。 主题是否具有社会意义、针对性 主题是否鲜明、深刻、集中

4、报道角度? 新闻角度(视角):新闻记者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如何评析: 是否揭示事物本质或能说明问题,思想性的体现 是否对某一方面工作具有影响或指导意义是否适合受众心理 5、表达方法分析 (1)叙述是消息写作使用的主要表达方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 (2)描写——着眼于“样子”;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分为人物、场景和细节描写。是新闻素描、现场目击这类消息体裁的主要使用手法。 (3)说明: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有关背景资料进行介绍和解释,便于读者理解新闻内容。一般穿插在报道过程中。 (4)对比把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件或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或相映衬,明确是非,表达主题思想。运用时应该恰当、鲜明、典型、有力。

新闻评析作品

一篇有深度有力度的舆论监督佳作 刊登在《人民日报》2002年5月29日上的通讯《决策为何连连失误》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这是一篇涉及一个地市级党委和政府决策行为的有深度、有力度的舆论监督报道。从写作上来说,这篇通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主题专一,中心突出。刘熙载〔清〕在《艺概·文概》一文中,把“旨戒杂”作为文章“七戒”中的第一戒,他强调文章的主题不可繁杂含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能搞多主题,而应专一、集中。大量的新闻写作实践表明,一篇报道或文章,若能抓住一点,写细、写深、写透,能把一个事件、一个意思写清楚、写透彻,这篇文稿便算是好文章;要是分散笔墨,这也写一点,那也写一点,成了“大杂烩”,不仅篇幅会拉长,而且什么问题也没有写清楚。兵书上讲:“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写作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一篇文章中,宁可集中反映和说明一个问题,也不可轻描淡写、不痛不痒地罗列十个问题。这篇通讯就是这样一篇主题专一、中心突出的好新闻。 报道从大局出发,围绕当前党的中心工作,披露了安徽省淮北市某些领导为了出“政绩”,盲目决策,上马一些有形象、有影响但不切实际的招商引资项目,在政治上、经济上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令人民群众失望和不满的事实。文章主题重大,寓意深刻,提出问题尖锐,但行文并没有咄咄逼人,更没有戴帽子、打棍子,而是在平和、客观的陈述和剖析中渗透着对淮北现象专一的批判,凸显其力度。也正是由于此,文章很好地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真正收到了“治病救人”的效果。 ——足够的投入,高质量的产出。在许多人眼里,记者“上通天下入地”,“吃香的喝辣的”,是地道的“无冕之王”。然而,美国一权威机构曾做过一项关于劳动量大小的调查,排第一位的是矿工和码头工人,其次便是警察和记者。参加过悉尼奥运报道的中新社体育记者魏群说,在悉尼期间,每天工作时间最少是16个小时,一个汉堡一顿饭是常有的事,许多棒小伙儿都累趴下了。如果没有敬业精神,恐怕难以胜任记者一职。农民种地没有足够的投入不会有好收成。企业家做市场没有足够的投入就难以创出名牌。军事家攻城略地没有足够的兵力投入就难以取胜。当然并不排除农民碰上了好天气,企业家碰上了好运气,军事家靠敌人的疏忽大意侥幸取得成功的,但从规律上讲,要有足够的投入才会有比较大的胜算。 同理,要写出新闻精品,也要有充分的投入。要投入思想,投入智慧,投入情感,投入精力,没有足够的投入,或者投入不到位,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报道。记者就像猎人,武器再先进,也要到深山中去,否则是难以打到好猎物的。 据介绍,2002年年初,人民日报编辑部和淮北市一些干部群众告知人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淮北一些领导干部盲目决策,要在这个人口不到200万、经济又不发达的城市里上马高尔夫球场、建设耗资30亿元的高消费的温哥华城,结果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和形象损失。作者敏锐地感到,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各级干部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而对淮北现象的核实和剖析,正能从反面揭示这个主题。当地干部为了“政绩”而搞形象工程,问题的实质是没有处理好“做官”与“为民”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出政绩与办实事的关系,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背道而驰。为此,记者排除重重困难,先后两次到淮北,跑工地,进农家,拍照片,采访干部、外商、工人、农民等150多人,收集了大量材料,历经两个多月方正式成稿。采写过程中,编辑部与记者进行了多次沟通,并精编此稿。由于有了足够的投入,因而写出的稿件主题集中、鲜明,行文简练、明了。仅2000字,就将一个涉及地市级党委和政府决策行为失误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写得很有说服力,不能不说这是一篇深入采写、精心修改出佳作的成功范例。

新闻作品消息赏析

徐金波吴忠新陶涛 2012年12月18日07: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武汉12月17日电(徐金波吴忠新陶涛)年初承诺,年底“验收”。武汉市治庸问责办公室主办的为期5天电视问政17晚正式开场,多个政府部门的主要官员现场向百姓评委交出答卷。当晚的首场考试,那些信心满棚进场的官员却“哭着”走了出来。 武汉电视问政的出题人是普通百姓。今年3月1日,武汉市治庸问责办公室针对百姓普遍反映的部门职责不清、新城区工业化水平不高、审批流程复杂、出租车营运秩序不规范、小餐饮脏乱差与扰民等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让市交委、城管局等27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向社会作出公开整改承诺。 武汉电视问政的评委也是普通百姓。本期电视问政就是让50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网民、特约评论员等,手持“笑脸”(表示满意)和“哭脸”(表示不满意),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整改承诺进行“拷问”、“验收”和“打分”。 17日晚20时正式开始的首场电视问政,以“兑现承诺,优化环境——让服务更到位”为主题。为给“考官们”留下良好的印象,武汉市委组织部部长胡志强、市政府副市长秦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杨泽发、市编办主任黄松如、市法制办主任李子林、市人社局局长潘汉生等6位“考生”,满脸笑容地提前了20分钟入场,并频频向现场“考官们”挥手致意问好。 在开场总结年初承诺阶段,政府官员们显得成竹在胸、高谈阔论,认为自身的工作应该得到考官们满意的笑脸。然而,随着暗访人员将小餐饮整改存在“盲点”、卤味作坊“五味杂陈”、低价羊肉卷由鸡鸭肉混合造、民众维权遭遇多个部门推诿等问题,以短片的形式在现场一一呈现,刚刚还危襟正坐官员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做出“自我批评”,连忙道歉,甚至现场办公督促其职能部门立即查处。 轮到评委们现场打分时,虽然大多评委对政府官员一年的成绩表示“满意”,但也有评委表达“不满”,期望政府部门能够理清职责、严格落实。而评论员犀利的点评,更是让他们在近两个小时的问政过程中如坐针毡。场内外观众积极踊跃地献计献策,则让他们甚感宽慰。 中共武汉市纪委负责人表示,武汉电视问政就是要通过“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的方式,让政府部门进一步理顺监管职能、落实服务承诺,从而进一步优化武汉社会发展软环境。(完)

新闻评析角度

新闻评析角度 1、真实性分析?? 评价一篇新闻报道,内容是否真实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 2、新闻价值分析?? 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会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新鲜,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的影响? 及时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的重要性大小? 善于从复杂的事实中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写作的计划性和新闻报道的预见性。?? 3、主题分析??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 主题是否符合新闻事实,事实是否构成记者所定主题的依据。? 主题是否具有社会意义、针对性? 主题是否鲜明、深刻、集中?? 4、报道角度?? 新闻角度(视角):新闻记者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如何评析:?? 是否揭示事物本质或能说明问题,思想性的体现?? 是否对某一方面工作具有影响或指导意义?是否适合受众心理?? 5、表达方法分析?? (1)叙述是消息写作使用的主要表达方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 (2)描写——着眼于“样子”;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分为人物、场景和细节描写。是新闻素描、现场目击这类消息体裁的主要使用手法。? (3)说明: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有关背景资料进行介绍和解释,便于读者理解新闻内容。一般穿插在报道过程中。?? (4)对比把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件或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或相映衬,明确是非,表达主题思想。运用时应该恰当、鲜明、典型、有力。?? (5)设置悬念:做扣子、关子。在新闻作品中,由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较为曲折或具有一定戏剧性,作者为增加可读性,趣味性,在作品中能够设置悬念,引起受众兴趣,然后再解释、解除悬念。悬念要与事实相关,做到简而精。?? 6、语言分析?? 新闻语言是表达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新闻报道要锤炼语言,准确地阐述事实,体现较高的美学价值。??

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

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 【篇一:新闻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第三节新闻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魏俊宝 新闻结构,指的是一条新闻报道的外部架构的组织形式和内容的内 部组织结构形式。 新闻内容的内部结构形式一般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电视新闻还有总分式) 一标题:标题是新闻结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 看题。 标题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三大作用①揭示主题②表明观点③吸引观众如:臧天朔:成也朋友,败也朋友(央视),升井!升井!生命奇 迹(智利矿难、央视) 突破!李娜闯入决赛创造历史(法网、央视、2011 6 2) 娜样怒放!李娜荣夺得法网冠军(央视 6 4) 李娜成亚洲球员大满贯第一人(央视 6 4) 消息与通讯专题标题的区别:消息是实题,专题可以实题也可以虚题;消息有单行、多行等多种形式的标题、专题基本是单行形式标 18 题。 标题写作要点: ①标题要鲜明、准确、简洁,以实题为主,讲究文字的排列美;②尽可能将新闻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写入标题; ③标题中尽可能多地纳入新闻五要素; ④电视专题标题一般不超过七个汉字。 新闻主体部分应注意的问题: ①紧扣主题 ②选材要具体、充实 ③层次段落分明、起承转合自然 新闻主体写作务必注意层次。如果层次混乱,那么这条新闻就不 19知所云。什么叫层次呢?层次是新闻主要内容的表现次序。通常也 叫意义段,逻辑段。我们在撰写新闻文稿时,是将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一定的关系安排其先后次序,一层层有步骤地表现出来,

前后连贯,组织成一条完整有机的文稿。所以,我们安排层次时,一定要做到清晰、连贯。 新闻层次的方式,我们一般采用记叙文的层次结构方式: 一、按照时间的先后安排层次; 二、按照空间的交换安排层次 三、按照材料的性质安排层次 这里特别提醒的是,会议报道中的会议内容、领导调研活动中的讲话。层次安排尤为不能混乱。 “认为”一般指“看法” “指出”一般指“问题” “要求”一般指“要求做到的” “强调”一般指“务必做到的” 四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是指与新闻事件或人物有关的历史条件及其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与新闻事实(事件)有联系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政治原因、因果联系、地理特征、科学知识等内容。 新闻背景的作用:①交待事件发生、人物成长过程的事件②扩大新闻信息量③传授更多的相关知识④通过比较、存托更鲜明地阐述新闻20 事件的意义、从而提高新闻价值。 新闻背景的作用类型: 一、衬托对比性材料 二、注释说明性材料 三、分析解释性材料 新闻背景的内容类型: ①历史背景②人物背景③地理背景④事件背景 新闻背景应注意的问题: ①紧扣主题,少而精,防止喧宾夺主; ②针对不同媒体、不同传播对象、确定是否交待背景、交待什么样的背景 ③选择最适当的位置。 五、结尾:新闻结尾是整条新闻的最后部分。 新闻结尾的形式一般有①小结式②展望式③议论式④自然式。电视新闻的显著特点:“图文并茂”,即有画面,有声音(解说)声音:作为表达思想内容的手段,从电视机喇叭中传送出来的音频信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