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残疾人参与社会文化

残疾人参与社会文化

残疾人参与社会文化
残疾人参与社会文化

公共文化体系和公共文化制度建设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社会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参与公共文化体系和公共文化制度建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残疾人的文化参与何在以及其参与文化活动如何实现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加强文化建设,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离不开公共文化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公共文化制度建设。

残疾人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我国乡镇残联组织状况来看,很不适应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要,乡镇社区残疾人工作方面长期存在着不和谐的社会音符,从而导致残疾人不能参与共享社会文化成果。

一、残疾人基层组织资源的缺失。长期以来,很多地方只是发文成立乡镇残联,并没有按规定召开代表会议选举主席、副主席,没有推举出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和理事,乡镇社区和村委会也没有残疾人组织,上层组织需要汇总材料时往往由文书随便应付。正是由于残疾人基层组织机构的不健全,便无法建构起承载“代表、服务、管理”的残疾人组织网络,致使残疾人工作失去了基础,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社会事业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二、乡村残疾人利益诉求渠道的缺失。由于残疾人基层组织资源的缺失,进一步又导致乡村残疾人利益诉求渠道发生“肠梗阻”现象。正是由于残疾人基层组织资源的缺失,造成农村残疾人状况的底数不清、资料不详、问题不明,如究竟一个乡镇有多少残疾人?各种类别的残疾人有多少?其身体、生活、就业状况如何?其合法权益有没有保障?他们有着怎样的需求?各级残联组织在最基层的残疾人资料

无法获取的基础上,何以开展残疾人服务工作?何以让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共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与残疾人的服务需求不协调。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同发展,残疾人特殊群体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平等、参与、共享”需求日益增长,从而对残疾人联合会履行相应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状况不容乐观,尤以基层组织为甚。以往乡镇残联工作人员一般由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兼任,而农村民政方面的工作十分繁忙,相关人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残联事务,更无暇兼为残疾人服务。

上述问题的核心在于残疾人基层组织资源的缺失。很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涵盖城乡社区所有社会群体的大系统,任何不和谐的社会音符都会影响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伤害和谐社会的健康肌体,阻碍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将残疾人文化生活融于公共文化生活,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残疾人参与社会文化的价值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把握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是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主体性前提。因此,我们在讨论残疾人的价值实现问题之前要先弄清楚人的价值的问题。人的价值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个体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人对社会、对他人或自身需要的满足和肯定,包括人对社会的有用性以及人对自身的有用性;而人的个体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存在、人格尊严以及人的自由、自主、平均、权力等方面的价值。

人的价值实现,其本质是要实现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实现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实现人的社会价值

和个体价值的统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人的价值实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然而对于残疾人来说,无论是在生理、心理还是社会交往方面,他们相对于正常人在实践活动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限制,这对残疾人的价值实现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是,古今中外无数伤残人士的事迹告诉我们,残疾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和社会的需要,经过自己的选择和实践,创造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仅如此,他们在格外艰辛的条件下战胜厄运创造奇迹的过程中,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为人类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实际上,身体有特殊困难只是意味着有了特殊的需要或者需要进行特殊的选择,并不等于人的价值本身。事实证明,特殊的需要经过特殊的选择和实践可以形成特殊的价值。

二、残疾人参与公共文化的必要性

(一)残疾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

人的价值“取决于人在自己的具体关系中的选择和创造”,这意味着残疾人与其他社会群体在价值关系中是一律平等的。因此,无论是谁,他的个体价值如何,都取决于他自己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及自我实现的程度。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价值都有其得失长短,问题的实质在于“人有什么价值和怎样有价值”。对残疾人另眼相看,认为他们的价值实现问题是个难点,其实是对人生价值问题思考不充分所致。事实上,残疾人由于特殊的境遇和心态,往往会非常注重自身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到的那样,残疾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的前提下,开始了对身心健康、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追求。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残疾人也强烈地要求与健全人一样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履行义务,享受权利,贡献力量。另外,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曾提出:“由于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

一个人,使其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疾病,在另一个方面,它还能使人奋发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正是由于一方面的缺陷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所以一部分残疾人开始了他们的“超越行为”,表现为对自我身体缺陷的“反抗”。同时,残疾人也有着参与社会、体现人生自我价值的主观愿望。相对于健全人来说,残疾人的这些愿望表现得更加迫切。所以,他们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懈努力,超越自我,从而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和尊重,这为残疾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残疾人救助政策开始由收养救济型走向劳动福利型。其显著特征是残疾人开始作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公民生活在社会上了。至此,他们的需求层次实现了由追求福利到追求事业的转变,他们也要求像健全人一样,在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求在事实上享有宪法赋予他们的公民权利。

正所谓失聪者目明,失明者心灵。残疾人可以通过进行康复、教育、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参与的能力,扬长弊短,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自己所在的岗位上作出其应有的贡献。我们可能会从一些残疾人身上看到某些生命负重现象,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他们的生命负重现象只是生理上的残缺,而不是精神上的。正因如此,我们才从司马迁、贝多芬、奥斯特洛夫斯基,甚至到现代表演千手观音的众多残疾人身上,看出他们由精神生命的完满而激扬的生命之力,焕发的生命之美,并体现出光华璀璨的生命价值。而这些对于社会而言,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必将对人们起积极的激励和鼓舞作用。对那些已经完全丧失了或从来没有任何贡献能力的人来说,只要他还活着,就不能说完全没有任何能力,最起码他的生命存在的能力还在。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没有人的生命的存在,人对社会

或他人需要的满足和肯定即人的社会效用价值就无从谈起。”仅此一点,即使他自己不做任何事,他人和社会也可以赋予他各种意义,使他仍可以作为一个“人”而有“贡献”。如人仅存的生命可以为人类提供一个尝试挽救和延续人的生命、创造医学奇迹的机会,或用以检验和发展人类战胜病魔的能力等等。因此,我们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广大残疾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贡献力量,这不仅体现着残疾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而且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进步。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在看到一些残疾人的某种辉煌价值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残疾者的人生价值其实是和所有人一样的,大家都面临着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社会的选择问题,每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所以我们应该如实地区分残疾人自己的权力与责任、社会的权力与责任,通过具体的分析作出具体回答。在实践中属于个人权力和责任的,应该尊重个人的选择;属于他人和社会的权力和责任的,应该由大家和社会承担起来。在这方面,曾经有学者提出:“残疾,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没有各类事故,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伤残,就不会制定科学的安全作业规程;没有先天愚型即失明、失聪就不会懂得优生优育即近亲何以不能配婚;没有药物致盲、致聋以及其它中毒疾病,就不会有预防这种疾病的‘糖丸’问世,正是一部分人的残疾,换来了更多人的躯体和心智的健全、健康、秩序、科学,换来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因此,在以人的能力、作用、贡献作为主要价值衡量标准的社会里,把残疾人看作是整个人类进步过程中支付的代价,他们正是为健全生存下来的人们支付了他们的牺牲。从这个角度来讲,社会应当为

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创造条件并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谈到这里,我们不由得联想到管理学中常用的“木桶理论”。残疾人事业就好比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板,它决定了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这要求我们应把和谐社会的建构着眼于实现人与人、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给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以足够的重视,并予以更多的人文关怀是社会应负起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残疾人参与公共文化的途径探析

(一)促进残疾人内心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比较落后,逐步在社会中形成了一些消极的残疾人观念。比如认为残疾即残废,或认为残疾是某些个人命运中注定的悲剧和灾难,不可违抗,或因残疾人某些能力上的缺陷而往往不把残疾人看作是事实上的公民,而剥夺或忽略了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随着残疾人生活的外部环境逐步改善,残疾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越来越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和奋斗。因而,残疾人的教育问题成为扩展他们价值实现的直接手段,成为残疾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德育可以培养残疾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智育可以提高残疾人的多种智能,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推进社会的进步;通过体育可以激发残疾人的竞争和进取精神;通过美育可以发展残疾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他

们的想象力,唤起残疾人的创造天赋,最终实现其价值。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市场对劳动力的选择越来越严格,残疾人的教育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事实上,由残疾造成的功能障碍,是可以通过残疾人与残俱来的代偿和社会的补偿而得到缓解的。所以残疾人完全可以同健全人一样参与社会生活,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无数的事实证明在他们中间也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作家、画家、音乐家、诗人、歌手以及众多的自强模范、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民营企业家。这些例证都说明了残疾人也是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其价值的。因此,残疾人要勇于转变观念,改变旧的观念,要有求生存、图发展的志气;要热爱生活,乐观进取,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能,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履行应尽的义务,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二)培育有利于残疾人参与公共文化的外部环境

1.政府和公众的服务和支持

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来说,关注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并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在贯彻好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在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出版等领域,增加更多的有关残疾人的人文关怀因素。例如,提供基本的教育、卫生条件,从而确保残疾人机会均等,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等方面拓展,有力地提升残疾人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从而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我们普通公民还要大力提倡和推动助残活动,发扬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给予残疾人更

多的理解、尊重和关心。

2.不断完善残疾人法规建设

联合国1969年颁布《禁止一切无视残疾人的社会条件的决议》,1975年颁布《残疾人权利法案》,1982年颁布《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93年颁布《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我国也相继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规。这些条例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残疾人的各种权益,促进了残疾人生存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有关残疾人的有法不依、社会歧视等方面的事情还时有发生。为了防止这类事件的再次出现,首先要健全相关立法,并保证立法的有效执行。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对弱势群体开展法制宣传,使其有维护自己劳动权利的意识。最后,要呼吁社会上更多的人关心残疾人,为他们创建良好的生存环境。

3.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心议题,会议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的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强调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享受公共文化既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人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求。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

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我国还通过参加国际公约的方式,确认了文化权利作为基本人权的性质。这表明,我国人人都平等享有文化权利。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要着力推动“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目前,社会上还存在消极的残疾人价值实现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对残疾人的生存现状和残疾人价值实现要求不甚了解所致。所以我们说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要依靠残疾人的自强自立,但教育与就业等价值实现机会的提供则更多地来自于社会。如果没有社会舆论方面的认同,我们所做的工作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通过大众传媒等方式宣传残疾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为实现其价值而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精神的报道,使公众增进对残疾人的了解,拉进与残疾人的距离,唤起对残疾人的爱心,并且通过对个体心理、心态的影响,逐渐实现由点到面、由面扩展到整个社会影响的渐进,为残疾人价值的实现以及和谐社会的建构产生重要的推动力。呼吁人们能够关心、爱护和支持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的内心诉求,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以期为残疾人创设一个良好的公众舆论环境,推进残疾人价值的实现。

4.完善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残疾人价值实现过程中任务的艰巨。我们必须着眼于8000余万残疾人口,尤其是生活状况极为恶劣的残疾

人在其生存和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状况,为保证残疾人能够在其价值实现过程中获得应有的物质帮助,这就要完善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核心及以社区服务等各类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救助为基础,成本低廉的社会福利体系。比如,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统一全国的养老保险、事业保险、医疗保险政策,扩大其覆盖范围,并用法律的形式将其具体规定下来,充分挖掘公益组织的社会保护潜能。在这方面,全社会应把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及服务落到实处,并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同时,将其作为衡量与评价社会文明的标准之一。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经验,努力促进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使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有机统一协调起来,为残疾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撑。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总结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总结 根据区教育局下发的的通知要求,我校立即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了该方案,成了以校长王登谭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校务委员和年级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靖煤公司二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专项行动。为配合专项行动在我校有效开展,我校组织了专人对学校及周边的文化环境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并配合红会派出所对学校周围环境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在学校开展了各项整治活动,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环境教育 学校环境教育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而社会环境主要体现在文化环境和安全环境层面上。净化社会环境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文化环境建设要把握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不受外界低级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和影响,彻底调查清楚校内及周边文化环境情况,采用教育、法律、行政、技术等多种手段实现对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的长效管理,文化环境治理工作一定要结合安全教育同步进行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专项行动除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外,还积极配合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应清查违规违法店铺场所,还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工作体系,积极营造为学校对环境教育普遍认识不足,导致重视和落实不到位,他们注重的是自然环境治理,而对社会环境的治理总认为是政府的工作。

我们认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环境教育应该说是有不可推辞的责任。 二、掌控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基本情况 在针对学校周边社会环境掌控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办法,文化环境掌控对学校周边400米范围内是否存在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娱乐场所,我校长期注重周边社会环境的宣传教育和治理工作,学校沿街有多处门面,从开始对外租赁起就明确租赁户不能经营有害于学校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项目,在安全环境方面更是多种举措并进,先后与红会派出所、红会一矿保卫科,红会街道办事处等结为警校共建单位,长期以来与他们密切的合作,确保了我校周边社会环境的稳定。在治理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方面,我校的政教,保卫人员经常深入到离学校较近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检查是否有我校学生出入,并与店老板明示不准学生有违规违法消费行动,得到了店家的配合,近几年来未发生任何伤害学生事件发生。 三、注重校园及周边环境教育的宣传 我们在对学校安全状况调研中发现,引起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的恶化所致,一些学生群体打架争斗都是由于受电视片影响,在了解学生现实状况,想法方面我校政教处有一条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就是有专人关注学校qq群在qq群内师生的言谈总能发现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矛盾的起因和可能出现的安全稳定问题,通过政教处的分析整理报有关部门预防,避免了一些事态的升级。

XX社区残疾人工作实施方案

XX社区残疾人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中国残联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为加快推进我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开展,结合本社区实际,特制订社区残疾人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新会区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服务”的要求,建立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社区残疾人组织为纽带,社区服务机构为基础的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社区残疾人工作机制,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明。 二、建立社区残疾人组织,为残疾人提供各项有效的服务,使残疾人康复得到保障、文体生活不断丰富,并把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无障碍环境逐步改善,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三、工作内容 1、建立社区残疾人组织 建立“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设有专职委员,做到有社区残疾人协会牌子、有办公地方、有活动场所、有协会章程和各项制度;做到组织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社区残疾人基本信息状况实现建档立卡,管理完善。 社区残疾人协会主席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副主席由优秀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属担任。设委员3名,其中残联干部1名,残疾人2名。 2、推进社区残疾人康复 社区救助系统等公共服务网络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实现有康复场所,有康复器材,并有专人管理,在社区居委会和上级康复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社区残协把社区残疾人康复列为重要工作内容,及时了解、掌握社区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及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建档立卡;社区协会和社区医疗卫生站配合康复站承担残疾人康复服务和训练任务。 3、为残疾人提供切实的服务 (1)落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残疾人的衣、食、住、行康复、文化、教育、就业、娱乐等提供服务,及时解决残疾人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2)依法安置残疾人就业,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社区便民网点优先安排条件适应的残疾人; (3)关心残疾儿童和残疾人子女的教育,对入学困难的提供支持和帮助,保证

残疾人贫困与扶助论文

残疾人贫困与扶助论文 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来看,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种弱势群体,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是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现代社会中最值得帮助的人群。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残疾人贫困与扶助。 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他们丧失了同健全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条件,在现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陷入贫困的泥潭。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口家庭人均收入还不到非残疾人口家庭的一半,他们的生活主要还是依靠低保、临时性救助、邻里接济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口家庭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就目前而言,残疾人仍然是我国最困难的群体,而他们自身又缺乏满足需要的能力与途径,因而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络体系,来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尽早摆脱贫困。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如今社会支持理论已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其他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及其实践理论一样,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协助工作者分析相关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指导工作者科学、合理地设定社会工作过程及制定相应的工作手法与介入模式。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由于研究视角和目的的不同,研究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包括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正式支持是指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以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妇联等实施。非正式的支持主要指来自家庭、亲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个人问题的产生并非个人之过,而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要解决问题,也必须针对其整个问题系统,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其解决,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可利用社会支持络。社会支持络作为一种方法和策略被重视并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之中,它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并与新的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络这一方法和策略有许多优势,社会支持络的建立有助于资源的多效利用和资源共享。因为弱势群体一般是一个在社会资源拥有和分配权力上极度匮乏的特殊社会群体,非常容易遭受社会风险,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络,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公共治理? 公共治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治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2、简述公共治理的性质。 1.公共治理承认政府部门的正当性; 2.公共治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要紧责任; 3.公共治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咨询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治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治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治理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治理战略、治理方法; 7.公共治理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治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公共治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3、简述公共治理的构成要素、原则与目标。 公共治理的构成要素:公共治理的主体: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公共治理的客体:政治事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公共治理的环境:经济体制形状;政治体制形状;社会体制形状 公共治理的原则:人本性原则;服务性原则;均衡性原则;效能性原则 公共治理的目标:治理目标具有两重内容,一是预期结果;二是达到这一预期结果所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4、简述公共治理进展的时代背景。(★参见课件) (1)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的不满(2)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3)社会咨询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4)新右派学讲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状的庞大阻碍 5、简述公共治理的研究途径。波兹曼:公共政策途径;企业治理途径 6、公共治理的特质以及与私人部门治理的区别有哪些?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政府与市场;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7、简述胡德对新公共治理的归纳。

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大力净化青少年成长社会文化环境

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净化青少年成长社会文化环境 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净化网络、荧屏、音频,净化出版物,净化校园内外环境,多创作一些适合青少年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为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锡林郭勒盟宣传部召开了全盟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盟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任务分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在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各项措施,齐抓共管、合力推进上再下功夫,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使不良社会文化现象得到有效扼制,促使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尽快得到有效解决,从而进一步推进了《2001—2010年锡林郭勒盟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 一要组织开展专项活动。在这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四项重点工作,都要采取专项行动的办法加以推进。集中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行动,要以论坛、视频、搜索引擎、博客、播客为重点区域,以打击网络淫秽色情、抵制网络低俗之风为重点工作;集中整治网吧专项行动,要以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牧区集镇为重点区域,以取缔黑网吧、整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为重点工作;净化荧屏声频专项行动,要以节目审查、播发为重点环节,以整治不宜未成年人观看的影视节目和不良广告为重点工作;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专项行动,要以校园周边娱乐场所、经营场所为重点区域,以维护校园周边娱乐场所经营场所为重点区域,以维护校园周边良好秩序为重点工作。开展“四个专项行动”要行动迅速,各地各部门要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工作,迅速打响专项行动战役,尽快取得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到的成果。要重拳出击,对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决不姑息迁就。要加强协调配合,各部门在重大问题上及时沟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统一步调,形成合力,打总体战。要开展“回头看”,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具有问题反复的特点,专项行动不能打完就走,要及时掌握行动后的情况,加强监管,巩固活动成果。 二要坚持正面引导。各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联、作协、科协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组织组织实施少儿文艺出版精品工程,加大少儿题材创作力度。要加强对未成年人优秀读物的宣传推介,推动优秀影视节目上影院、上广播、上电视。要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规范,逐步养成优良品格、增强自律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普法教育,引导他们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要推动适合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项,丰富网络文化产品,丰富网络文化产品,拓展网络文化服务,通过数字化、网络化传播,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方式、阅读手段、阅读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文化作品的教育作用。 三要搞好主题题实践活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

残疾人社会工作形考作业及答案(一)单选题(2020.05.05)

形考作业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计100分) 1.残疾人事业和残障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是( A )。 A.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B.消除社会成员对残疾人的歧视 C.开展残疾人教育 D、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2.残障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努力维护残障者的合法权益,二是( B )。A.使残障者都接受教育 B.千方百计改善和提高残障者的生活质量 C.解决残障者的就业问题 D.健全有关残障者权益的法律法规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全面保护残疾人的法律是( A )。 A.《残疾人保障法》 B.《社会保险法》 C.《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 D.《残疾人教育条例》 4.残疾人回归社会,首先表现为经济方面,最重的社会障碍是(B )。 A.获得社会救助难 B.就业难 C.学习劳动技能难 D.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5.无障碍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 D )。 A.电视节目配字幕 B.电视节目配手语 C.出版物有盲文版本 D.信息和交流无障碍 6.下列不属于物理性障碍的是( C )。 A.道路的路牙 B.建筑物的台阶 C.地铁站的坡型通道 D.卫生间的蹲便 7.下列哪类残疾会影响残疾人的创造性?( C ) A.肢体残疾 B.视力残疾 C.精神残疾与重度智力残疾 D.听力残疾 8.1961年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无障碍标准的国家是(B )。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9.每年的“国际残疾人日”是( C )。 A.12月1日 B.12月2日 C.12月3日 D.12月4日 10。2006年11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什么公约( A )。 A.《残疾人权利公约》 B.《残疾人公约》 C.《儿童权利公约》 D.《北京宣言》 11.我国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弃婴主要实行( A)制度。 A.福利院集中收养 B.家庭供养 C.社区供养 D.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12.中国政府批准的全国性残疾人事业团体是( C )。 A.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B.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 C.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D.中国肢残人协会 13.杜绝先天性残疾儿出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工程。下列哪种做法无助于降低先天性残疾儿的出生率( D )。 A.有遗传病的父母不生育孩子 B.来自地方病突出地区的孕妇进行严格的科学筛查 C.母亲孕期不接触放射线、甲及汞、农药等 D.孕期不参加体育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14.残疾人康复的最终目标是(C )。 A.感知觉的发展 B.就业 C.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D.享有政治权利 15.下列哪一理论是残障扶助中的核心理论( A )。 A.社会网络理论 B.正常化理论 C.回归社会理论 D.增能理论 16.残疾人生命意义的核心是( B )。 A.满足基本需求 B.有尊严的生活 C.改善生存条件,追求美好生活 D.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17.社会工作者遭遇伦理困境时要遵守伦理原则的优先顺序。最重要的伦理原则是(C)。 A.自由 B.隐私和保密

顾建光《现代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

第十一章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 1.为什么说非政府组织在一些方面比政府部门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 答:非政府组织能比一些政府部门更加灵活、有效的提供公共服务,原因在于: (1)政府对于社会管理负有主要责任,但是政府不可能包办一切,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非政府的公共组织以及广大公众的广泛参与,一起构成公共管理不可或缺的公共管理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将弥补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的失效。 (2)公共性、公共精神是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和现实表现形式。公共精神既包括公正的原则,也包括共同参与的原则。现代许多国家,政府都通过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来向社会传送公共服务,都充分注意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因此,社会管理还应当包括制定政策鼓励和引导包括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 (3)在当今的许多社会矛盾中,政府包办的传统做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政府作用“失效”。在这方面,社会组织能够较好地对社会矛盾加以调适。在政府的主导下,让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涉及社会管理理念的创新。这也就意味着,让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团体以社会管理实体的形态自主,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 (4)政府可以通过发展一些低税与无税部门,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发展和开展公益性活动。 2.为什么说非营利组织在许多社会服务和公共物品提供的领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答:非营利组织在许多社会服务和公共物品提供的领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原因在于:

(1)人类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用以调节和控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工具也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 在今天,科学、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复杂化,特别是高新技术革命改变着人类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当代政府面临着复杂、动态、多元的环境,政府已无法成为唯一的治理者。它必须依靠与民众、企业、非政府组织共同治理与共同管理。政府不可能将全部事务纳入其管理范围。 (2)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大量社会事务必须由社会自行来管理,某些特定的事务由政府来管理。 政府职能也是调整变化的,这客观上要求存在多元主体来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政府对社会各项事务的管理,并不是管得越多越具体就越好,而是要充分考虑管理的正当性、有效性,不断将一些可由社会自我管理的事项和权力返还给社会,发挥其他管理主体的作用。 (3)市场失效和政府失效可能会同时出现,从而使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失控。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并不能涵盖整个社会管理领域,在国家领域(公域)和市场领域(私域)之外存在非政府及非营利的组织。 (4)人类社会面对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在组织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各类非政府组织以及借以运作的社会机制就是这种创新。 3.如何在我国公共管理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答:要在我国公共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需做到: (1)要为行业协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①行业协会发展空间的大小涉及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问题 政府如果不能从生产经营领域中退出来,行业协会便无法获得发挥其作用的空间。政府

两会关于残疾人提案-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残疾人政策热点解读

两会关于残疾人提案,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残疾人政策热点解读

《两会关于残疾人提案,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残疾人政策热点解读》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两会关于残疾人提案,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残疾人政策热点解读 雨后的成都秋意渐浓,35个代表团的23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这里蓄势待发。 9月12日上午,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成都开幕,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四川省政协主席柯尊平、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出席了开幕式。 “体育让残疾人展示了生命的力量,残疾人运动员就是我们身边的英雄,他们那种不怕困难、超越自我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着这个世界,让我们相信只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梦想就会变为现实。”9月12日,张海迪致开幕词时称,本届运动会是全国残运会、全国特奥会首次合并举办,这体现

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格外重视。 “两路圣火”合一 据了解,本届运动会由中国残联、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承办。今年4至5月,已分别在成都、绵阳、遂宁等三个赛区举行不同项目的比赛,赛会共设游泳、田径、足球等12个大项,由成都市、眉山市承办。 “两会合并有利于共享资源,节约成本。”9月11日,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残联体育部主任赵素京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秉持节俭、务实、创新的原则,以往分别举行的全国残运会和特奥会今年首次合并,采取同时、同城举办,一个组织机构运转,圣火采集、火炬传递等重大活动合并进行的方式,有效节省办赛资源、节约办赛成本,为大型综合性赛事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提供了有益样本。 在开幕式现场,记者看到守候在会场内的残运会和特奥会火炬手分别来自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尤其令人堪忧的是,未成年人中有不良行为的群体正在日益扩大,诱发犯罪的潜在因素也在不断增加。究其原因,除家庭和学校存在一定的教育失当因素之外,主要还在于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型,缺乏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自我约束力差,极易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因此,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实现亿万家庭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 净化未成年人文化市场环境首先要净化文化出版市场。非法出版物和盗版文化产品一直是文化市场的一个痛点,取缔制贩盗版制品,建设健康良好的文化产品交易场所,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是各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一方面,要坚决查处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把查处粗口歌、色情口袋书、黄色卡通画和暴力游戏软件、流氓玩具等列入“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培养“拒绝盗版,从我做起”的自觉意识。 其次,要加强未成年人文化活动阵地和设施的建设。要积极挖掘现有文化设施的内部潜力,努力开辟青少年文化活动场地,建立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场所、学校图书馆共建共享的新机

制,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为广阔的文化活动空间;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服务;加强公共上网场所建设,为未成年人提供文化信息、娱乐服务和绿色上网空间,活跃少年儿童网络文化生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入未成年人文化活动阵地。 再次,教育部门要积极主动,促进未成年人文化市场环境的净化。近几年教育部门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我们加强和推广: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积极配合各相关部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力争通过积极努力,逐步实现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无网吧、录像厅、歌舞厅等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场所;深入开展学生校外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着力推进校园网络建设,促进学生文明上网;大力推广面向中小学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为了祖国的明天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为他们打造一片健康优良的成长空间。 齐抓共管标本兼治 “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实现亿万家庭最大希望和切

社区关爱残疾人活动总结 篇一

社区关爱残疾人活动总结篇一 保平社区残疾人工作在社区两委的领导下,在街道残联的指导下,认真开展残疾人的各项工作,现将xx年残疾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社区的残疾人工作我们首先完善了机构,健全了制度,落实了人员,使残疾人的各项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并着力构建残疾人康复网络。 二、认真开展残疾人工作 社区认真开展残疾工作,通过照料行动、办理<残疾人证>、特困残疾人专项补助申请、自强助学金申请、办理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供药申请、托养行动和社区积极开展的白内障康复,送轮椅、托养服务等残疾人康复工作,为残疾人的康复提供了帮助。 三、加大残疾人工作的宣传力度。 社区通过抓契机促宣传,以“爱眼日”“助残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向社区居民宣传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意义,残疾预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把康复知识宣传到每个残疾人家中,让更多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文明、进步、高尚的事业,残疾人工作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在圆满完成“十五”工作计划的同时,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关爱残疾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不断推进社区残疾人工作的良好局面。

为了深入贯彻党“xxxx”的思想宗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弱势群体的关心扶持。我社区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残疾人的工作作风,发挥残疾人的组织桥梁作用,把残疾人工作落到实处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积极地开展工作,尽力为社区残疾人办好事、做实事;基本完成了xx上半年度的工作任务。以下是xx年上半年度我社区残协所做的几项具体工作; 一、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残疾人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群体,很大一部分人还存有一种自卑心理,所以他们同社会的交往与健全人有很大的差别,再加上社会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为使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三月六日在残联活动室,由残联和各社区举办的迎三八联欢活动就让很多残疾人收获了快乐,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增强残疾人的自信,自立,自强,自尊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五月十六日,我开发区站前和创业社区共同举办的残疾人作品展示活动就充分展示了残疾人的风采。五月十七日的助残日活动也是丰富多彩,我社区在残联活动室门前挂标语,设咨询台,为市民发放宣传单,以关爱残疾孩子,发展特殊教育”为主题呼吁全社会支持,关爱,理解残疾人。同时也鼓励广大残疾朋友也通过参与活动,激发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克服身体的障碍,做生命的强者,生活的强者…… 二、以解决残疾人就业难为突破口,促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自主创业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贵州大学研究生复试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就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就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可概括为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与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之内对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包含着“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面的:含义。 3行政管理:就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 行政事务管理工作。最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与执行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 狭义的: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 4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就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与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 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5公共治理:就是由开放的公共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二者整合而成的公域之治模式,具有治 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依据多样化、治理方式多样化等典型特征。 6善治:就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就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就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就是两者的最佳状态。 7政治行政二分法:行政与政治不同“行政管理的领域就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政治领域 的那种混乱与冲突相距甚远 8 公共选择理论:以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前提,依据自由的市场交换能使双方获利的经 济学原理来分析政府的决策行为,民众的公共选择行为以及两者关系的理论学派、 9 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 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与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与 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她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 效的管理。 10、公共治理理论:关于不要求政府整天疲于应付,而希望政府有自知之明,做自己应做与能做 的事;不强求自上而下、等级分明的社会秩序,而重视网络社会各种组织之间的平等对话 的系统合作关系的一系列理论。 11、新公共服务理论: 公共管理者在其管理公共组织与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 民服务与向公民放权的职责,她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就是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应该就 是为其划桨,而应该就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与回应力的公共机构。 12、公共组织:从广义而言,凡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就是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 旨的组织,从狭义上来瞧,乃就是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 13、组织:从广义上说,组织就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 说,组织就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 14、事业单位: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 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 15、科层制: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她就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16 公共领导:指社会公共组织协调统一地在公共领域,为实现社会共享性利益的有效维护、 合理享用与可持续增长,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并且为此进行战略、规范的确定, 及相应的资源配置与调控的领导活动。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意见方案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意见方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县文明委[2009]4号《关于印发《贯彻落实<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施意见>的任务分工》的通知》精神,结合县文明委关于我县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任务分工和我委工作实际、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我委《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妥否,请审批;《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实施方案》一、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促进未成年人健康

成长为目标,以净化网络、网吧、荧屏声频、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积极配合各成员单位,严格按任务分工,综合多种手段实现对我县社会文化环境的长效管理,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新晨范文网二、与责任单位县广电局共同制定《“五老”网吧社会监督员工作实施细则》,组织“五老”义务监督员12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参与净化荧频、声频中不健康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予以坚决制止和清理。三、工作步骤:1、与县广电局协调按文明委[2009]4号《关于印发《贯彻落实<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施意见>的任务分工》的通知》要求,明确工作任务。共同制定《“五老”网吧社会监督员工作实施细则》草案,报县文明委审定后实施。2、先行组织“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12名及工作职责并上报备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残疾人贫困与扶助-文档资料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残疾人贫困与扶助 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来看,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种弱势群体,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是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现代社会中“最值得帮助的人群”。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他们丧失了同健全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条件, 在现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陷入贫困的泥潭。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口家庭人均收入还不到非残疾人口家庭的一半,他们的生活主要还是依靠低保、临时性救助、邻里接济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口家庭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就目前而言,残疾人仍然是我国最困难的群体, 而他们自身又缺乏满足需要的能力与途径,因而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来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尽早摆脱贫困。 、社会支持的内涵及其理论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如今社会支 持理论已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其他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及其实践理论一样,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协助工作者分析相关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指导工作者科学、合理地设定社会工作过程及制定相应的工作手法与介入模式。 (一)社会支持的内涵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由于研究 视角和目的的不同,研究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 般而言,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包括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正式支持是指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以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妇联等实施。非正式的支持主要指来自家庭、亲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 (二)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

国际社会文化环境

摘要:自然界中,任何事物、任何物体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同样,企业同周围社会文化环境的联系,也是不可分离的关系。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植根于一定的物质、社会、历史传统基础上形成的特定价值观念、信仰、思维方式、宗教、习俗的总和。文化作为一种观念,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靠人们去感受它的存在。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影响企业在进行跨国营销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国际营销中,企业要通过满足异国顾客的需求来获得利润,就必须在此之前对此目标国的社会文化进行分析,既分析国际间的社会文化差异及其对企业进行国际营销的影响。只有在了解各国间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才能成功的进行跨国性的营销活动。 关键词:社会文化环境语言教育宗教风俗 一、社会文化环境的理解 在企业面临的诸多方面环境中,文化环境是较为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企业营销诸多变量中最复杂、最深刻、最重要的变,它不像其他环境因素那样显而易见和易于理解,却又无时无刻在影响着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文化作为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涵盖面很广,它是人类在一定文明的基础上,在某种社会活动中一再重复的情感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包括人们的价值观、信仰、态度、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等。 二、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国际社会文化因素 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即所存在的社会文化也会不同,也正是这些无形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着各国人们不同的欲望、行动、和态度,同时影响着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活动中的文化环境。所以,国际市场营销管理者要想顺利地开展国际营销活动,一定要先进行社会文化分析: 1.语言 语言是反映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世界上的语言大约有3000种,而每种语言都是一种文化的代表,在国际营销策略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语言是国际营销中人们互相沟通的主要工具,它集中体现各国的社会文化特征。国际营销人员必备12条素质中明确表明作为国际营销人员要精通地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言。爱德华·豪尔指出,在低背景文化中,信息的表达比较直接明确,语言是沟通中大部分信息的载体。在高背景文化中,一条信息的语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比之前一种文化要少,大部分的信息隐含的沟通接触的过程中,涉及参与沟通人员的背景、所属社团及其基本价值观。同一句话、同一句话、同一个手势在不同的国家表明的意思也大不相同。 例如,在韩国,日本等国家,凡是用数字“4”表示的营销品都很难销售,因为数字“4”其谐音与“死”相似。再如,触摸鼻子的手势在英国表示“小心”的意思,在意大利则表示“正在受骗”的意思。这就表明一名成功的国际营销人员必须具有娴熟的交际和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在熟悉当地的文化背景基础上,还要了解当地的语言表达方式及非语言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地进行相互交流,达到预期目的。 2.教育水平及受教育程度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一致的。一个国家及地区的教育水平往往影响着这个国家及地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高低,而各国的教育水平及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影响的各国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一般发达国家教育水平相对较对较高,人们受教育程度较高,顾客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外表、特色的要求较

残疾人参加社会学习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残疾人参加社会学习

残疾人参加社会学习 一、正常化理论 正常化理论是用来分析和如何看待诸如精神病患者及其它伤残人士等某些特殊的社会群体的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中,正常化理论一般有两种含义: 1、以服务对象为本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认为,由于贴标签的缘故,以往把残疾人等一些工作对象的行为视为异常,并采用主流社会通行的所谓“正常”的方法去治疗他们实际上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在一些社会工作者和治疗者或助人者眼里被视为不正常的行为,其实在服务对象群体那里完全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关键是助人者把自己看问题的眼光强加于受助者身上,换而言之,问题实际上是出在助人者对服务对象的任意标定上。 2、所谓正常化就是为受助者提供与平常人相似的生活环境,包括让他们回到自己熟悉的平常社会,过常人的生活。英国倡导和推行的社区照顾就含有这种意义。美国全国智力迟钝公民协会曾对正常化所作的界定是:所谓正常化就是帮助残疾人获得一种尽量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模式及条件尽量与社会中大多数人一样而不是有意地将他们区隔开来。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之所以强调这一点,盖源于社会工作承认所有人(包括残疾人等)都具有尊严和价值。 上述正常化理论引出一个对残疾人社会工作共同的启示,即残疾人社会工作尤其需要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而不可妄加臆断和随 第 2 页共 7 页

意标定。 二、回归社会理论 回归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和一些社会学家在20世纪中期对西方普遍实行的将精神病人长期封闭在院舍里的研究,具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深入研究庇护所里的精神病人的情况后指出,由于在庇护所里精神病患者始终处于不良的同伴关系(指精神病患者长期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强烈刺激性的互动关系)和“关护”关系(指庇护所里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精神病患者的消极的、冷漠的的态度和严格管制精神病患者行为而导致医患人员隔阂、紧张甚至敌视的关系),结果,并没有使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好转,相反,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也有社会人士关注到老人和残疾人因长期住院而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发现长期住院令那些残疾人等产生倚赖性、渐渐失去重新适应社会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非住院化”运动开始兴起,回归社会的理论也由此而产生。 回归社会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1、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及康复者等,他们多是社会上最脆弱及最无依靠的群体,他们往往需要社区内正规或非正规的服务和照顾,去协助他们在社区内继续过正常的生活。 2、社区照顾是让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福利服务对象回归社会的典型模式。 3、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尽量维持残疾人等有需要人士在社区内或其 第 3 页共 7 页

幼儿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施方案

第一“双语”幼儿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陶教字[2009]33号文件《阿克陶县教育系统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实施方案》精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切实把我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各项工作做实做好,结合我园教育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持久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深入持久开展网络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专项整治,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大力净化网吧、网络、荧屏声频、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坚决遏制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氛围。 二、工作原则 净化社会环境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依

法管理、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坚持属地管理、守土有责,谁主管谁负责;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正确处理发展与管理的关系,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满足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三、重点工作 1、加强幼儿园德育工作,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幼儿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荣辱观、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融入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规范之中。 2、组织开展“科学上网、上健康网、远离网吧”等活动,尽可能减少网络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影响。 3、幼儿园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禁止幼儿上歌厅、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对教唆胁迫引诱指使未成年人从事各种不良文化活动进行牟利的不法行为,要鼓励幼儿及家长进行举报投诉。 四、工作步骤 我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将分三个阶段进行,重点开展大型集体专项整治活动,努力清除一切有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残疾人社区服务问题与对策

残疾人社区服务:问题与对策 李金红 2012-7-25 15:28:03 来源:社会学视野网 摘要:关爱残疾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一些发达国家残疾人服务已经进入到高水平的社区服务阶段时,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仍处在以福利救济为主的初级阶段向专业划分阶段过渡的时期。与这一时期相应,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存在着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较弱与服务体制不畅的问题。由此,培养残疾人社区服务意识、提高残疾人社区服务能力和创新残疾人社区管理体制也就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残疾人社区服务政府社会 1998年,当时党的总书记江泽民为介绍残疾人自强模范先进事迹一书《自强之歌》作序时写道:“自从有了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人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正确对待残疾人,做好残疾人工作,是共产党人解放全人类宗旨的体现”。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大陆残疾人总数为8 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1]对于大多数残疾人来说,其行动一般都不是很方便,这就需要其生活所在的社区给予特别的扶持和帮助,为其提供特别的服务。 一、残疾人社区服务问题的提出 关爱残疾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残疾人服务主要是一种民间的慈善行为,或者是残疾人自己的帮会组织来承担。现代意义上的残

疾人服务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十分关心和重视残疾人工作,并建立了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组织。最早的残疾人服务组织是1953年成立的盲人福利会和1956年成立的聋哑人福利会,后来合并为盲人聋哑人协会。与此同时,民政部门还兴办了各种福利工厂,把残疾人吸收到工厂里来。当时,残疾人服务主要是由其工作的单位和盲人聋哑人协会来提供。可惜好景不长,在“文化大革命”中,残疾人组织和一些福利工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由温饱逐渐向小康过渡,国家对残疾人问题给予了相当的重视,恢复了盲人聋哑人协会的工作,成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组织了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组建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通过了《残疾人保障法》。 从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残疾人服务的层面主要集中在民政部门和残疾人所在的单位。我国真正开始实行残疾人服务社区化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情,开展残疾人社区服务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几乎是同步进行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改革。在社区建设过程中,为残疾人提供福利服务是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一是要帮助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从事适合他们的工作,尽量使他们自食其力;二是要为残疾人创造无障碍的社区生活环境,并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三是要帮助符合婚姻条件的未婚残疾青年建立幸福的家庭,等等。此外,还要通过发展社区卫生、社区文化,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和精神生活服务。进入21世纪后,残疾人社区服务又有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03年,北京市委组织部编办和残联共同发布2003年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的意见》,受其影响,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普遍建立了残疾人协会,居委会主任任会长;二是2004年召开了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会议,重申了2002年提出的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受其影响,全国普遍开展了培育残疾人社区康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