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7年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名词二

2017年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名词二

2017年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名词二
2017年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名词二

2017年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名词

(二)

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是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然后将各组指标数值与总体指标数值对比求得的结果,通常称为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它可以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

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它是以名数表示或由分子分母的计量单位组成,可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平均指标:是表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是平均数形式表示,因此也称作平均数。

平均差

平均差:是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同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

众数和中位数: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而中位数是将单位的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标志值。众数和中位数本身不是平均值,而只是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标志变异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又称为标志变动指标,它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差异程度的指标。

标准差:是总体所有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正平方根。

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是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将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而得到的。总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示的,因此也称为绝对数指标。

相对指标:将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行对比求得的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间数量关系的指标即为相对指标。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习题及答案解析

精心整理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65)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1 2 3 答。 4 卡” 1.总体中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的比率称为 A.结构相对指标B.比值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 2.将总体中各个个体按照某种特征值的顺序排队,然后按固定的顺序和间隔在总体中抽 取若干个个体组成样本的抽样方式是

A.等距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 3.下列选项中,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是 A.指数分布B.二项分布C.正态分布D.均匀分布 4.已知某班级8名学生的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分别为64、65、72、75、79、84、86、95, 则这8名学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的极差为 A. 5 A.0 6 7 A 8 A C 9 A 10 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波动 11.物流业属于 A.制造业B.第一产业C.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 12.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损耗总值称为 A.总产值B.营业盈余C.生产税净额D.国内生产净值 13.下列选项中,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是

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基尼系数D.恩格尔系数 14.债券和商业票据属于 A.股权B.贷款C.债务性证券D.存款 15.设P为商品价格,g为销售量,则帕氏物量指数的公式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倦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 16 A C E 17 A 18 A 19 A 20.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所涉及到的项目有 A.出口总额B.营业盈余 C.生产税净额D.劳动者报酬 E.固定资产折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全国自考试题社会保障概论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社会保障概论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社会保障概论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社会保障概论 课程代码:0007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社会救助制度的特点是() A.公民可以无条件地享受B.承认救助公民是政府的义务C.社会救助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D.社会救助是较高层次的保障 2.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改革的特点是() A.政府提供全额拨款B.增加福利性补助支出 C.鼓励私人经营D.减少一些福利项目的收费 3.以下属于我国工伤保险认定范围的是() A.因从事对社会有益的工作,造成伤残 B.发生非本人所抗拒的意外交通事故,造成伤残 C.因回家探亲遭遇意外灾害事故,造成伤残 D.在从事兼职工作中受伤致残

4.劳动者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多少,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A.个人投保费率和个人工资收入总额B.个人投保费率和个人全部收入总额 C.企业投保费率和个人工资收入总额D.企业投保费率和个人全部收入总额 5.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资金的特点是() A.收入小于支出B.可以发挥互济互助的功能 C.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侵蚀D.可以实现个人的自我储蓄6.我国公费医疗制度保障的范围是() A.看护费B.出诊费 C.手术费D.就医路费 7.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方向是() A.变生产扶持与生活救助相结合为单纯的生活救助 B.大力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私有化进程 C.积极推进救灾改革 D.推进“五保”人员的分散供养 8.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是() A.属于低层次的社会保障B.保障的范围是全体劳动者C.社会福利费用主要来自社会捐助D.不以营利为目的9.职业性疾病的特征是() A.形成时间短B.可以痊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答案

江西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实践课 程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课程代码: 一、业务分析题(每题各30分,共60分) 1. 请答: (1)指出上述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该数列说明了什么情况? (2)指出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总体单位数。 (3)计算组距、组中值和频率。 答案: (1)是开口式等距变量数列,说明了月产量小于或等220 件的工人数是按产量的增多而不成比例的增多,但当月产量大于220 件时,工人数只有80 人。 (2) 变量:月产量 变量值:150—160 160—170 170—180 180—190 190—200 200—210 210—220 220 及以上; 上限:220 件及以上下限:150 件 次数:60 120 120 140 150 180 220 80 总体单位数:60+120+ 120 +140 +150 +180+ 220+80 =1070 (3)组距=上限-下限,计算得,各组组距均为10; 组中值=(上限+下限)÷2,计算得各组组中值为;155,165,175,185,195,205,215,225; 频率=各组次数÷总次数,计算得,各组频率为:5.6%,11.2%,11.2%,13.1%,14%,16.8%,20.6%,7.5%。 频率:5.61% 11.21% 11.21% 13.08% 14.02% 16.82% 20.56% 7.48% 说明: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各组内差异忽略不计。要求: (1)计算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及标准差; (2)分别计算工人和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即组平均数)和标准差、方差(组内方差);

最新自考社会学概论00034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34)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涂尔于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 A.社会现象 B.社会问题 C.社会事实 D.社会行为 2.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是 A.理解社会学 B.历史社会学 C.解释社会学 D.科学社会学 3.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 A.理想类型 B.社会交换 C.社会冲突D.AGIL功能分析图式 4.创立现象学社会学的是 A,米歇尔·福柯 B.艾尔弗雷德·舒茨 C.安东尼·吉登斯 D.皮埃尔·布迪厄 5.在社会学传人中国之时,酋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是 A.谭嗣同 8.康有为 C.严复 I).章太炎 6.孪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是 A.《大众哲学》 B.《中国社会学》 C.《唯心主义的破产》 D.《社会学大纲》 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D.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8.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被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 A.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B.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C.诠释方法论 D.人文主义方法论 9.非介入性研究法又称为 A.实验法 B.个案法 C.文献法 D.统计法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34.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水平分组如下: 月工资水平(元)职工人数(人) 1000以下 1000—2000 2000—3000 3000以上 150 250 400 200 合计1000 要求计算:该企业职工月工资水平的中位数。(2004年10月) 月份 4 5 6 销售额(万元) 月末库存(万元) 270 200 352 240 322 220 且该商业企业2003年3月末的库存额为160万元。由此计算:该企业第二季度各月的商品流转次数和第二季度的平均商品流转次数。(2004年10月)

(2)分别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该企业2003年比2000年工人总的月平均工资变动的原因。(2004年10月) 37.某省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生活消费支出的情况,从该省高校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 要求:(1)对全省在校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进行点估计; (2)在95%的置信概率下,对全省在校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额进行区间估计(t=1.96)。(2004年10月)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1)当年形成的居民购买力; (2)当年已实现的居民购买力; (3)当年未实现的居民购买力; (4)当年全部居民购买力。(2005年1月) 36.

请计算:销售量总指数,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并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该市场销售额的变化进行指数因素分析。(2005年1月) 件;乙组工人日 37.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组,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 (2)比较甲、乙两组平均日产量的代表性。(2005年1月) 34.某地区某年购买力与商品供应量资料如下:

全国自学考试社会保障概论必考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6年自学考试社会保障概论必考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07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福利制度是( D )1-5 A.低水平的社会保障 B.盈利性制度 C.保障劳动者的制度 D.保障全体社会成员 2.商业保险的实施方式是( D )6-153 A.公民强制参加 B.统一费率 C.统一投保年限 D.契约生效时,保险公司才履行保险责任 3.我国社会救助不予 ..救助的对象是( C )7-201 A.城市流浪人员 B.灾民 C.伤残军人 D.孤儿 4.以下关于工伤保险说法正确的是( B )4-88 A.工伤保险自愿实施 B.劳动者不需缴纳保险费 C.工伤保险不保障职业病 D.因工和非因工负伤给付相同 5.有社会工资美称的制度是( B )1-35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6.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与一般投资的不同 ..之处是( C )10-276 A.追求经济效益 B.追求社会效益 C.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投资收益征收所得税 7.一般来说,疾病现金给付的标准为( A )5-124 A.被保险人平均工资的50%—75% B.被保险人平均工资的70%—85% C.被保险人平均工资的85%—95% D.被保险人平均工资的100% 8.以下关于我国失业保险说法正确的是( C )3-70 A.企业的失业保险缴费不允许税前列支 B.财政不向失业保险拨款 C.可以统筹调剂使用失业保险基金 D.对失业保险基金及管理费征税 9.根据我国工伤保险的规定,不能 ..认定为工伤的是( D )4-87 A.在工作中,因从事工作性质特殊患职业病 B.在工作区域内,遭受意外伤害伤残 C.乘车外出执行公务,遭遇交通事故伤残 D.企业组织员工旅游,途中摔伤、致残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总论 1.如何正确理解统计的三种涵义? 答:统计是指对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的活动,使人们对现象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分析和推断 的一种计量活动。“统计”一词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即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 ⑴.统计活动:即统计工作,是指从事统计业务活动的单位,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数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活动。 ⑵.统计资料:即统计所提供的数字和分析资料,是指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计数字资料。 ⑶.统计科学:即统计学,是指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统计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 的科学认识。 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统计活动与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即:统计活动是取得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而统计资料则是统计活动的成果。 统计活动与统计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统计活动是形成统计科学的实践过程,统计科学是人们长期统计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 和理论概括。 2.为什么要了解统计学的发展过程?

答:统计学产生于17 世纪中叶,其发展过程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条是以政治算术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 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一条是以概率论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研究为主的数理统 计。回顾、了解统计科学的渊源及其发展过程,对于我们了解统计学与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关系,学习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我们的统 计实践和理论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3.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与哲学的关系、与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和与数学、数理统计的关系上。 ⑴.与哲学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它所阐述的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关于实践是人类 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质和量的辩证关系、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观点等,对统计发挥认 识工具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⑵.与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实质性科学的内容和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以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去改 造世界,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和运用不能脱离实质性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是因为:其一,这类科学对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的论述和 剖析,为统计核算和分析如何入手,如何抓住主要方面描述其数量特征,如何就事物内部及其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进行数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答案

2016年10月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 1.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 C ) 三、A.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阶级斗争理论?D .政治经济学? 四、 五、2. 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 A ) 六、A.法兰克福学派? B .芝加哥学派? C .哥伦比亚学派?D .功能学派? 七、? 八、3. 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C )? 九、A.预测性功能? B .规范性功能? C .解释性功能? D .描述性功能? 十、 十一、4. 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B )? 十二、A.文案法? B .普遍调查? C .实地实验? D .问卷调查? 十三、 十四、5. 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 D ) 十五、A.访谈法?B .典型调查?C .观察法? D .个案研究? 十六、十七、6. 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 A )

十八、A.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C .实地研究?D .非介入性研究? 十九、? 二十、7. 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A )?二十^一、A实体性社会结构? B .关系性社会结构 C .规范性社会结构?D .整体性社会结构?二十二、二十三、8. 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B )? 二十四、A人口素质?B .人口规模?C .人口结构?D .人口分布?二十五、 二十六、9. 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 C )? 二十七、A文化冲突? B .文化边际? C .文化震惊?D .文化排斥?二十八、 二十九、10. “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 D )? 三十、A.吴文藻B .孙本文? C .李达? D .费孝通?三十一、 三十二、11. 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C )? 三十三、A反向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C .重新社会化?D .基本社会化? 三十四、

自考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_计算题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1.组距=上限-下限 2.组中值=(上限+下限)÷2 或下限+(上限-下限)÷2 3.计算开口组组中值(即有上限无下限)=上限-相邻组的组距÷2=下限+相邻组组距÷2 第三章综合指标 1.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总量指标数值÷总体总量指标数值×1 2.比例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的指标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的指标数值 3.比较相对数=总体中某项指标数值÷另一总体的该项指标数值 4.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 5.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 6.计划完成程度指标数值=实际完成指标数值÷计划指标数值 7.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实际提高(降低)百分比}÷{1±计划提高(降低)百分比} 8.算术平均数=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总体单位数 9.简单算术平均法P64 10.加权算数平均法P65 11.简单调和平均法P68 12.加权调和平均法P68 13.简单几何平均数P71 14.加权几何平均数P71 15.组距数列确定众数P72 16.中位数计算P73 17.全距P78 18.平均差简单平均法P80 19.平均差加权平均法P81 20.标准差简单平均法P82 21.标准差加权平均法P83 22.交替标志的标准差P84 成数交替标志的平均数交替标志的标准差 23.标志变异系数P86 平均差系数标准差系数 24.组内方差平均数P89 25.组间方差P89 第四章时间数列 1.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公式P100 2.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公式P101 3.相对指标和平均发展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P104 4.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助其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 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固定期水平 5.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个数=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1) 6.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7.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 8.水平发展速度P111 9.水平增长速度P114=平均发展速度-1 10.常用的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方程式法P120 第九章人口与劳动统计 1.期末人口总数=期初人口数+(本期内出生人数-本期内死亡人数)+(本期内迁入人数-本期内迁出人数) 2.年平均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 P246 3.城市(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乡村)÷总人口×1 4.城乡人口比例=城市人口÷乡村人口×1 5.人口密度=某地区人口数(人)÷该地区土地面积数(平方公里)

全国自学考试社会保障概论必考试题和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全国2016年自学考试社会保障概论必考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6年自学考试社会保障概论必考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07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福利制度是(D)1-5 A.低水平的社会保障 B.盈利性制度 C.保障劳动者的制度 D.保障全体社会成员 2.商业保险的实施方式是(D )6-153 A.公民强制参加 B.统一费率 C.统一投保年限 D.契约生效时,保险公司才履行保险责任 3.我国社会救助不予..救助的对象是(C)7-201 A.城市流浪人员 B.灾民 C.伤残军人 D.孤儿 4.以下关于工伤保险说法正确的是(B)4-88 A.工伤保险自愿实施 B.劳动者不需缴纳保险费 C.工伤保险不保障职业病 D.因工和非因工负伤给付相同5.有社会工资美称的制 度是(B)1-35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6.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与一般投资的不同..之处是(C)10-276 A.追求经济效益 B.追求社会效益 C.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投资收益征收所得税7.一般来说,疾病现 金给付的标准为(A)5-124 A.被保险人平均工资的50%—75% B.被保险人平均工资的70%—85% C.被保险人平均工资 的85%—95%D.被保险人平均工资的100% 8.以下关于我国失业保险说法正确的是(C)3-70 A.企业的失业保险缴费不允许税前列支 B.财政不向失业保险拨款 C.可以统筹调剂使用失业保险基金 D.对失业保险基金及管理费征税 9.根据我国工伤保险的规定,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是(D )4-87 A.在工作中,因从事工作性质特殊患职业病 B.在工作区域内,遭受意外伤害伤残 C.乘车外出执行公务,遭遇交通事故伤残 D.企业组织员工旅游,途中摔伤、致残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章节练习题.doc

第一章总论 1 .如何正确理解统计的三种涵义? 答:统计是指对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的活动,使人们对现象的数 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分析和推断 的一种计量活动。〃统计〃一词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即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 计科学。 ⑴.统计活动:即统计工作,是指从事统计业务活动的单位,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数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活动。 (2).统计资料:即统计所提供的数字和分析资料,是指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计数字资料。 ⑶.统计科学:即统计学,是指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 是探索统计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 的科学认识。 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统计活动与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艮"统计活动是取得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而统计资料则是统计活动的成果。 统计活动与统计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统计活动是形成统计科学的实践 过程,统计科学是人们长期统计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 和理论概括。 2.为什么要了解统计学的发展过程?

答:统计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其发展过程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条是以 政治算术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 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一条是以概率论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为 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研究为主的数理统 计。同顾、了解统计科学的渊源及其发展过程,对于我们了解统计学与社会经济 统计学的关系,学习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我们的统 计实践和理论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3.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与哲学的关系、与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和与数学、数理统计的关系上。 ⑴.与哲学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它所阐述的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关于实践是人类 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质和量的辩证 关系、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观点等,对统计发挥认 识工具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与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实质性科学的内容和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事物 发展变化的规律,以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去改 造世界,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和运用不能脱离实质性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是因为:其一,这类科学对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的论述和 剖析,为统计核算和分析如何入手,如何抓住主要方面描述其数量特征,如何就事物

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7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学者是(A)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马克思 2.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B) A.社会规范 B.社会事实 C.社会制度 D.社会问题 3.作为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学者是(C) A.严复 B.章太炎 C.费孝通 D.雷洁琼 4.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是(A)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深度访谈 D.定量分析 5.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 析方法是(D)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定量方法 D.定性方法 6.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C) A.生产关系 B.交往关系 C.社会关系 D.群体关系 7.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和吸收的过程是(A) A.文化传播 B.文化采借 C.文化杂交 D.文化冲突 8.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其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 斯和(C) A.马克思 B.雷克斯 C.布劳 D.帕森斯

9.“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是(A)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0.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D)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11.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是(C) A.互动论 B.交换论 C.拟剧论 D.理性选择论 12.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B) A.个人选择 B.印象管理 C.自我坦白 D.扮演角色 13.相距122厘米至365厘米以内的距离,是(C)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14.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D) A.合作 B.学习 C.共享 D.交换 15.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属于(A) A.初级群体 B.次级群体 C.正式群体 D.同辈群体 16.基金会、俱乐部、工会、商会、艺术团体、科研机构、宣传鼓动团体一般被称为(C)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第三部门 D.第四部门 17.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A) A.社会控制功能 B.传播知识功能 C.文凭功能 D.社会选择功能 18.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B) A.涂尔干 B.滕尼斯

全国2011年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自考试题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人类劳动特征的是() A.创造性 B.盲目性 C.单一性 D.无序性 2.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 A.指挥系统 B.执行系统 C.监督系统 D.反馈系统 3.许多人为了一定的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所进行的劳动被称为() A.个体劳动 B.共同劳动 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 4.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发展()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5.从理论上讲,货币政策和的心是() A.调节利率 B. 调节税收 C.增加公共支出 D.减少公共支出 6.目前我国就业问题严峻的主要根源是() A.外资企业数量少 B.国有企业数量少 C.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矛盾 D.就业形式复杂 7.根据工作责任大小、困难程度、危险程度等因素决定的工资是() A.职业工资 B.年功工资 C.职务工资 D.技能工资 8.因实际需要,在基本工资以外所进行的补助称为() A.粮贴 B.补贴 C.薪贴 D.津贴 9.我国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等级工资制基本上是属于() A.绩效工资制度 B.能力工资制度 C.资历工资制度 D.结构工资制度 10.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为进行劳动过程而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 第 1 页

A.资本关系 B.购买关系 C.人际关系 D.劳动关系 11.一般来讲,通过仲裁处理劳动争议,应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 A.30日结束 B.60日结束 C.90日结束 D.120日结束 12.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和报酬等标准不得() A.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B.高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C.低于企业的规定 D.高于企业的规定 13.在我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是() A.社会福利 B.社会救助 C.社会优抚 D.社会保险 14.社会保障的出发点是化解人们的() A.政治风险 B.经济风险 C.文化风险 D.职业风险 15.主张国家应当减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主要靠社会成员自己为自己谋取福利的社会保障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福利理论 B.中间道路者的共同参与论 C.新自由主义的福利市场化理论 D.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福利论 16.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基金来自劳动者个人,其形式是() A.自愿储蓄 B.强制储蓄 C.义务储蓄 D.责任储蓄 17.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首要环节是() A.营运管理 B.征收管理 C.支付管理 D.监督管理 18.社会保险登记属于用人单位和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 A.第一步骤 B.第二步骤 C.第三步骤 D.最后的步骤 19.下列选项中,属于医疗保险体系核心层次的是() A.医疗救助 B.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 C.公务员医疗补助 D.基本医疗保险 20.我国规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计帐利息应当是() A.每月进行公布 B.每季进行公布 C.每半年进行公布 D.每年进行公布 21.我国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 A.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B.国家财政和用人单位共同缴纳 第 2 页

浙江省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1月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6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抽样推断时,优良估计量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和无偏性。 4.研究现象之间的一般数量关系,求出相关关系方程式,由此根据自变量的值推断因变量的 可能值,称为________分析,这个方程式称为________方程。 5.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表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 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对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统计调查,调查对象是( ) A.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B.该市所有工业企业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 D.该市所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 2.下列哪个数列属于连续型变量数列( ) A.企业职工按工资分组 B.企业职工按性别分组 C.企业职工按学历分组 D.企业职工按日产量(件)数分组 3.下列哪个指标属于比较相对指标( ) A.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比例 B.中国人口数与印度人口数比例 C.合格品数与不合格品数的比例 D.GDP与人口数的比例 4.某小组5名职工的工龄分别为15年、15年、21年、28年、17年,则中位数是( ) A.28年 B.21年 C.17年 D.15年 5.某市1990年GDP为2000万元,2000年增加到3600万元,则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 A.9.05% B.8.05% C.7.05% D.6.05% 6.对于一个时间数列,若不存在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应该为( ) A.0 B.1 C.-1 D.0.5 7.形象描述人口年龄与性别构成状况的一种统计图形称为( ) A.人口性别金字塔 B.人口年龄金字塔 C.人口年龄—性别金字塔 D.人口自然构成图 8.我国统计制度规定的劳动力资源年龄下限为( ) A.16周岁 B.18周岁 C.15周岁 D.14周岁 9.社会净产值的价值构成是( ) A.C+V B.C+V+M C.V+M D.C+M 10.下列哪项应该计入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商品库存指标( ) A.已经统计购进但还没有到仓库的商品 B.已经统计销售但还没有被提走的商品 C.已经统计销售且对方已提走的商品 D.尚未统计购进但已到货的商品 11.某商业企业从另一商业企业购进供出售的商品,此为( ) A.最初流转 B.中间流转 C.最终流转 D.零售流转 12.某地区积累系数的实际值是4,而全国标准值是5,则单项指标指数是( ) A.125% B.80% C.25% D.20%

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自考复习资料.doc

《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社会保障的核心部份是——社会保险 2、1978年,我国建立了——民政部 3、负责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的部门是——民政部 门 4、1982年,我国建立——劳动人事部 5、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设作为其常设办事机构是——秘书处 6、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不能保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平的公民,提供满足其最低水平的物质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称为——社会救济 7、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起始于——社会救济 8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 9、现代社会保障萌芽的标志是——1834年《济贫法》 10、1999年国务院发布——失业保险条例》 11、“无责任补偿”原则的保险制度,首创于——德国 12、《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为本人工资的——1% 13失业保险的被保险人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标准是以本市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1% 生育保险费最高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1% 14、职工因发生事故或职业病死亡的,所在单位均应发给因公死亡待遇。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根据供养人口按月发给。供养1人的发给死者生前标准工资的——25% 15、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

——20% 16、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包括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部分,均由再就业服务中心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 为缴纳基数 17、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的——2% 18、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 19、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 20、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开始时间是——1951年 21、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最长为——18个月 22、我国政府规定,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的工种要提前退休,必须累计满---- 9年 23、孕期或者哺乳期的女职工,经本人申请,企业给予的假期不超过——2年 24、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偿金,八级伤残的标准为本人工资的——10个月 25、失业人员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以上的,领取 失业保险金期限最长为——24个月 26、企业为安置富余职工而兴办的从事第三产业的独立核算企业,自开业之FI起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时间为——两年 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按周年计算后剩余的月数,超过6个月的,按 --- 1年计算 27、职工失业期间达到退休年龄,可以按规定办理退休,必须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 28、职工因工伤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一一12个月 29、社会保障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是——社会化大生产 30、1995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明确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资料全(最新整理)

WORD 格式 可编辑 专业技术 知识共享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第一章 总论 一、名词解释 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 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2、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 它有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之分。 3、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 4、统计指标:是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统计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见,统计工作是基础,若没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就无从谈起,统计学也就不能形成和发展。 2、简述统计的作用。 答:因为统计具有认识事物数量性的特点,并且能够从大量的现象中发现其存在的规律性,所以, 统计不论是从宏观管理上还是微观分析决策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来看,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宏观上看,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第二,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第三,日常生活中,统计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第四,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简述统计总体的特点。 答: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确定的;第二,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统计总体中的所有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性质。 4、简述统计指标的分类。 答:统计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土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两类;第二,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类;第三,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第四,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主要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5、简述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 答:为了对统计指标体系有进一步和全面的了解,有必要按指标体系包括的范围、内容及作用不同加以分类:第一,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两类;第二,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及科学技术指标体系三类;第三,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两类。 三、论述题 1、简述流量与存量的概念及其联系。 答: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 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有些经济现象,流量和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流量必有存量;第二,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第三,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二者是相互影响的;第四,两个存量或两个流量之比,或一个存量与一个流量之比,其结果既不是存量,也不是流量。 2、如何区别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答: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区别,其一是其 所反映的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数量,这类指标主要说明总体的规模、工作总量和水平;而质量指标反映总体的强度、密度、效果、工作质量等。其二是数值表现不同, 数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而质量指标则一般用平均数、相对数表示。 第二章 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一、名词解释 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 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2、统计报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国家利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国家取得调查资料的方法之一。 3、空间遥感统计调查法:也是一种观察调查法。也称卫星遥感统汁调查,它是现代高科技用于统计调查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它是依靠现代测量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再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加载不同的卫星遥感信息,最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图形及调查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 4、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社会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5、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 6、频率和变量分布: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 与单体单位数对比,求得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称为频率,也称比重。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变量(或用各组组中值代表)和相应的频率,即成为变量分布,也称统计分布。 7、统计标准化:是指在统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 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益。 二、简答题

2020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含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题干】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的时间是()。【选项】 A.1918年 B.1928年 C.1938年 D.1948年 【答案】C 2.【题干】涂尔干认为,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是()。【选项】 A.有机团结 B.集体团结 C.个体团结 D.机械团结 【答案】A 3.【题干】属于塔尔科特?帕森斯的代表著作是()。 【选项】 A.《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B.《社会行动的结构》

C.《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 D.《团伙》 【答案】B 4.【题干】我国最早译介西方社会学论著的是()。 【选项】 A.章太炎 B.谭嗣同 C.康有为 D.严复 【答案】D 5.【题干】抗日战争期间,费孝通撰写的实地调查成果是()。【选项】 A.《禄村农田》 B.《化成镇的基层行政》 C.《金翼》 D.《芒市边民的摆》 【答案】A 6.【题干】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回答“为什么”的是()。【选项】 A.描述性功能 B.预测性功能

D.解释性功能 【答案】D 7.【题干】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之一是()。 【选项】 A.自然科学法则同样适用研究社会现象 B.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 C.社会学研究应立足于宏观层面 D.提倡经验研究和社会调查 【答案】B 8.【题干】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选项】 A.个案研究 B.典型调查 C.实地研究 D.访谈观察 【答案】C 9.【题干】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推进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在()。 【选项】 A.1935年

1月全国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和利润额( ) A.均是连续型变量 B.均是离散型变量 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 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 2.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对一批产品质量进行抽检 B.对工业设备的普查 C.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典型调查 D.调查几大彩电厂商,借此了解全国彩电的生产情况 3.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将总体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分成( ) A.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C.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 D.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 4.在出生婴儿中,男婴比重53%,女婴比重47%,这两个指标是( ) A.比例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 D.比较相对数 5.在下列平均数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 A.中位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算术平均数 6.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 A.增长速度=增长量/报告期水平 B.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 1

2 C.增长速度=增长量/平均水平 D.增长速度=增长量/最末水平 7.根据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是( ) A.固定构成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D.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8.抽样调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随机原则 B.准确性原则 C.系统原则 D.及时性原则 9.下列各项中,肯定错误..的是( ) A.y =-40-1.6x r=0.89 B.y =-5-3.8x r=-0.94 C.y =36-2.4x r=-0.96 D.y =-36+3.8x r=0.98 10.采用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计算增加值的方法是( ) A.收入法 B.分配法 C.生产法 D.支出法 11.下列不.属.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基本核算表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表 B.自然资源核算表 C.国际收支表 D.投入产出表 12.设某地区某年年初人口为2100万,年末人口2150万,年内死亡人口11万,计算人口死亡率的正确算式是( ) A.2100 11 B. 2150 11 C.2150210011 D.2/)21502100(11 13.土地总面积是指( ) A.陆地面积 B.可耕地面积 C.耕地面积 D.陆地面积和水域面积 14.下列各项中,属于服务产品的是( ) A.工业生产的钢材 B.金融业的理财产品 C.建筑业建设的住宅 D.农业生产的粮食 15.某商场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价格指数为108%,商品销售额指数为120%,则商品销售量指数为(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