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试论隋唐长安城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布局_隋唐长安城研究之二_王维坤

试论隋唐长安城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布局_隋唐长安城研究之二_王维坤

试论隋唐长安城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布局_隋唐长安城研究之二_王维坤
试论隋唐长安城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布局_隋唐长安城研究之二_王维坤

1997年第3期第27卷(总96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 U RN A L O F N O R T HW ES T UN IV ERSIT Y

Philo so ph y and So cial Sciences Editio n

№.31997

Seria l N o.96

V o l.27

试论隋唐长安城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布局

——隋唐长安城研究之二

王维坤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摘 要 本文是作者探讨隋唐长安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布局的系列研究论文之二,主要是根据考古学新发现的遗迹现象,结合文献记载对都城建制与天体设计思想、城内六岗与周易六爻、城东南隅与曲江池之间的内在连系进行了新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颇有意义的见解。

关键词 隋唐长安城 都城建制 六岗 六爻 曲江池

去年暮冬,在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1956~1996)之际,我曾为《考古文物研究》文集撰写了一篇拙文,从宫城的位置、皇城的新设立以及外郭城的建制三个方面对隋唐长安城的总体设计思想和布局进行了初步探讨①。由于受篇幅的限制,还有一些有关都城设计的问题在拙文中未能言及。为此,今特撰此文,再作进一步分析与探究。

一、都城建制与天体设计思想

自古以来,历朝统治阶级对于新都城址的选择,向来都是十分重视的。隋大兴城(即唐长安城)城址选定在龙首山原上,同样也是太常寺太卜署卜食相土的结果。这一点,可以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六月丙申之日的诏令中看得一清二楚。即“王公大臣谋献策,咸云羲、农以降,至于姬、刘,有当代而屡迁,无革命而不徙。……此城从汉,凋残日久,屡为战场,旧经丧乱。今之宫室,事近权宜,又非谋筮从龟,瞻星揆日,不足建皇王之邑。……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②值得重视的是,这座都城的设计与布局有别于汉代以前的都城,它将宫城固定在全城的北部中央;新设立的皇城紧靠其南;外郭城围绕在宫城和皇城的东、西、南三面;相当于天体子午线的南北主干大街朱雀大街(亦名“天门街”③),将全城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南北形成外郭城明德门与宫城承天门、皇城朱雀门遥遥相对的格局。这种设计思想与布局,应该说是都城模仿天体设计的一个缩影和真实写照。据逸人先生考证:“唐朝的京城长安,……北枕龙首原,南跨重岗,由北向南,依次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重,同用一道北城垣。这种布局的设计,是负责修建的宇文恺所创立,他改变了前代的都城建筑设计思想。虽然仍旧秉承前代的象天思想理论,但是,他把宫城的位置由汉代的西南隅改到了正北,这种`面市后期’的形式,一反秦汉以来`面朝后市’的布局,在我国古代城市建筑设计思想方面是一个很大的改进。……宇文恺以天象设计,宫城象紫微垣,位于正北;皇城象地平线以上,以北极星为圆心范围以内的天象;外郭城象周天之内。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北极为天中而众星拱之的思想。”④此后不久,张永禄先生也明确指出:“从古人`建邦设都,必稽玄象’(《旧唐书·天文志》的象天设都思想看,这种布局也体现了以宫城象征北极星,以为天中;以皇城百官衙署象征环绕北辰的紫微垣;外郭城象征向北环拱的群

此项研究得到陕西省教委专项科研基金(95JK096)资助,对此作者深表谢忱!

星等天象观念,所谓`天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唐张子容《长安早春》诗),从而在都城的布局上,增加了皇权统治的神秘色彩。”⑤上述这些颇有见地的见解,看来是有一定的说服力。众所周知,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选择城址,事先必须进行所谓“谋筮从龟,瞻星揆日”的天象观察,以便确认此地是否是“宜建都邑”的理想之地。数年前,我曾撰写过一篇拙文,文中重申过这一观点,即“隋唐长安城依照天象来设计建造不是没有可能的”⑥。如果这一观点成立,目前还可以找到一些新的旁证资料。

1、假使说隋唐长安城是依照天象设计的,那么它同汉长安城一样,也应该存在一条南北向的超长建筑基线,与相当于天体子午线的主干大街朱雀大街重合。1993年10月,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文物调查研究室的考古工作者,对三原县嵯峨乡天井岸村的古遗址进行调查时,曾发现几组西汉大型建筑群的轴线竟与汉长安城南北轴线相合。这应是一条顺汉长安城南北轴线延长的超长建筑基线,它南起子午谷,北至天井岸汉代礼制建筑,全长74公里,直度与精确度极高。与真子午线夹角仅0.33°。而且这条超长建筑建线符合古代阳九阴六的法则,具法天意识。这条建筑基线,将天、地、山川、陵墓、都城一以贯之,使之协调为一整体;自北而南,以天、先王、王、地为序的宗教意味排列;其间充满法天意识,使这一庞大的建筑体系,表现出天与地、阴与阳、死与生、尊与卑,以其南与北、子与午等多种对应关系,充分体现了古人的缜密构思⑦。这一发现,同时也为我们研究隋唐长安城模仿天体设计提供了一条佐证。现在来看,《唐六典》卷七“南直终南山子午谷”的记载是值得可信的。1995年,傅熹年先生发表了一篇很有分量的论文,其中涉及到了隋唐长安城的规划手法问题。他指出:“隋在规划大兴时,使用宫城皇城东西广A和南北总长B为模数,先把全城划分为若干区块:在宫城、皇城东西侧部分是面积为BX B的区块,也可视为两个BX B/2的区块相重;在城南部,中央位于皇城之南是三个AXB/2的区块,两侧各有三个B X B/2的区块,这些以A、B为模数的区块,或东西同广,或南北同长,排列整齐,其间按规划留出所需街之宽,先构成全城大的方格网,然后再在各区块内划分为若干坊,并使其东西成列,南北成行,形成全城的棋盘状方格街道网。”⑧从中可以清楚看出,隋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不仅与真子午线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北部正直对相当于北极星的太极宫中心太极殿(即隋大兴殿)。日本学者妹尾达彦先生形象地将隋唐长安城称之为“宇宙之都”,并绘制了一张带有“五服”(古代将王畿外围每500里划分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称之“五服”。名称分别为候服、甸候、绥服、要服、荒服)的宇宙之都图。所谓服,就是服事天子。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天子统治天下的意思。妹尾先生认为:“长安,最好看成是把天空秩序投影于地上的宇宙之都。站在地上的一个人物,受上天之命做了天子,成为天命的代言人。对于受命于天的舞台来说,国家仪礼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受命天子以皇帝的身份来统治天下。作为宫城中心的太极殿(隋大兴殿),通过宇宙轴与北极星相连,天空的秩序与地上的秩序,以天子皇帝为媒介将两者同王都长安紧紧相连。连结宫城两义殿、太极殿、承天门与外郭城明德门的都市平面的中轴线,与天的子午线相对,也成为每年举行确认受命国家仪礼的神圣仪礼线。在轴线的左右两侧,根据阴阳五行思想对称地配备了各种建筑物。例如,从具有代表性官衙门下省(左省、阳)和中书省(右省、阴)可以不难看出,不仅仅只是建筑的位置,而且就连组成各官衙的官吏品级、人员也是对称地、有计划地加以全盘考虑。这与其说是重视官僚制度的机能,倒不如说是重视视觉上的以天子皇帝为中心的建筑秩序,凭借这种象征力,是想超越建国当初行政力的界线。”⑨即使说“大明宫虽然位于城外东北部,也呈中轴线两侧对称布局,从南至北依次为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太液池、玄武门、重玄门。这种对称布局形式对中国后代城市建筑,尤其是都城建筑有深远的影响”10。正因为如此,妹尾先生将长安称之“秩序之都”。其实,这里所说的“秩序之都”,也就是“天体之都”、“阴阳之都”、“等级之都”的代名词。

2、假使说隋唐长安城是依照天象设计的,那么我推测皇城城墙的四角似乎应该筑成圆形状。在此之前,逸人先生曾谈到过这个问题。他提出“汉长安城西南角为圆形,就是象天之天极。这种设计思想与秦咸阳建城形制应当是有相承的社会历史思想根源”。并且指出:“唐长安城的西、南墙基上,五代时,韩建重建,保留有以前一些旧制度,如城的西南角为圆形,与其它各角的直角不同。就是沿袭汉代未央宫的遗制。”1不过,对于城角这个问题,贾麦明同志持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现存的圆形西南城

角,并不是隋唐长安城皇城西南角的遗存,而是元代在修建奉元城时,模仿“蒙古包”的形状,将原来的方形城角改造为圆形城角所致12。至于以上这两种观点是否可以成立,在尚未全面开展考古工作(不过,曹静在《西安城墙》(《文博》1986年第2期)一文已披露:“在城墙沿线发现明代城墙利用唐皇城东南角向东延伸的夯土接茬处、唐清明渠遗址和唐皇城西北角的圆形角台。此外,还发现了唐安上门、朱雀门、含光门、顺义门、安福门遗址、遗迹。”这一发现,值得重视。)之前,我觉得暂先以不下结论为宜。但是,有关唐代皇城三次重大改筑的文献记载,倒是不容忽视的。第一次的改建时间是在唐天佑元年(904)。据元代李好文《长安志图》记载:“新城,唐天佑元年匡国节度使韩建筑。时朱全忠迁昭宗于洛,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庐舍,长安遂墟。建遂去宫城,又去外郭城,重修子城(即皇城也),南闭朱雀门,又闭延喜门、安福门,北开玄武门,是为新城(即今奉元路府治也)。城之制内外二重,四门,门各三重。今存者唯二重,内重其址尚在。东(按:此下应用“西”字)又有小城二,以为长安、咸宁治所。”在上述文献中,并没有看到任何一条有关包括皇城城角在内的城垣改建的记录。这座新城,元代称之奉元城,也可以说是晚唐、五代至元代隋唐长安城皇城的情况。第二次扩建和增修城垣是在明洪武六年(1373)以前。据《陕西省通志》记载:“洪武初,都督濮英增修,周四十里,高三丈。门四,东曰长乐,西曰安定,南曰永宁,北曰安远。四隅角楼四,敌楼九十八座。”当时在增修城垣时,一方面是继续沿用了韩建所改建的长安城(即元代奉元城)西垣和南垣,东、北两面则向外扩展了约四分之一;另一方面是以位于奉元城东北方的秦王府(明洪武三年四月,朱元璋封其次子朱木爽为秦王,同年七月下令修建秦王府)为基点,分别将东垣和北垣向南、西两面延伸,与奉元城的南垣和西垣相接。这样一来,就奠定了明代西安城的规模。这一点,从耿炳文等人在洪武六年(1373)七月给朱元璋的奏表中看得十分清楚。奏表说:“军士开拓东大城(按:这里是指“秦王府”的东城垣)五百三十丈,南接旧城(按:这里是指奉元城”)四百三十六丈,今又再拓北城(按:这里是指秦王府”的北城垣)一千一百五十七丈七尺,军力不足,西安之民耕获已毕,乞令助筑为便。”随后,朱元璋批示道:“俟来年农隙兴建”,并“命中书省考形势,规制为图以示之,使按图增筑。”13由此推之,大规模地增筑应在洪武七年(1374)“农隙”之时。虽然说这次扩建工程空前浩大,增筑城垣最长,但是并没有只字谈到奉元城西南角的改筑问题。第三次增筑是在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巡抚张祉在版筑的土城墙之外,包砌了一层青砖,用以加固。思宗崇祯末年(1642年左右),巡抚孙传庭又修建了四关城。至此,今所看到的西安城的规模就完全具备了。

从上述三次增修工程可以明显看出,隋唐长安的皇城西南角,不仅在唐末重修新城、元代改建奉元城时没有改动的记录,甚至在明代二次增修工程中,也找不到有关城西南角改建的文字记载。如果真的是皇城代表天,外郭城代表地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将象征着具有至高无上皇权的皇城的四隅建造为圆形,将外郭城的四隅建造为方形,我认为这种都城设计思想应是“天圆地方”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正与“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14的真谛相合拍。

二、城内六岗与周易六爻

隋唐长安城在总体设计上,宇文恺很好地利用了“帝城东西横亘六岗”15(当时人亦称六坡)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有利地形,依照《周易》的乾卦理论,对六岗作了一种合乎唯心主义的解释,将它视之为《周易》中的乾卦六爻。爻本身来说,也有阴爻和阳爻之分,“--”符号代表阴爻,“—”符号代表阳爻。值得注意的是,阴爻和阳爻的称谓是有区别的。“阴数六老而八少,故谓阴爻为六也”;“阳数九为老,七为少。老变而少不变,故谓阳爻为九。”16阴爻分别称之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阳爻则分别称之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谈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澄清这样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宇文恺当初是将“帝城东西横亘六岗”究竟是视为乾卦阳爻呢?还是视为乾卦阴爻呢?其实,这个问题若从六岗的地形上来分析是不能解决的。既然六岗是东西走向,连绵不断地延伸,况且又是自北向南,由高向低,错落有致的排列,两邻坡头的高差,一般都在5~10米之间。即第一、二条坡头的海拔高度为400米,第三条坡头的海拔高度为410米、第四条坡头的海拔高度为415米,第五条坡头的海高拔度为420米,第六条坡头的海拔高度为430米。六岗的这种排列顺序,很显然是被宇文恺作为《周易》中的乾卦阳爻的“

”形状来加以渲染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认为六岗自北向南应该依次称为“初九、

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17。1983年,马正林先生从唐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上对六岗进行过颇有意义的探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过,马先生将六岗分别称为“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18。现在看来,应将“九一”和“九六”分别改为“初九”和“上九”较为确切一些。

尤其是宇文恺在设计、建造隋大兴城的宫城、皇城以及外郭城时,出于对统治阶级自身的安全和切身利益的考虑,他充分利用了城内的地理特征,对六岗进行了一系列地特殊处理。即在每座高岗之上,分别建造宫殿、官衙、王府、寺院和道观,以此来达到高度控制全城的目的。据文献记载:“隋氏营都,宇文恺以朱雀街南北有六条高坡,为乾卦之象,故以九二置宫殿,以当帝王之居,九三立百司,以应君子之数。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玄都观及兴善寺以镇之。”19“初九”高岗位于外郭城北垣的北侧,与穿越外郭城南垣“上九”高岗遥相呼应,形成了隋大兴城的南、北两大军事防御屏障。“初九”高岗被视为“潜龙”,属于“勿用”20之地。“上九”高岗被视为“亢龙有悔”21之地。“九二”高岗被视为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2之地。说通俗一点,就是将这块圣地视为“真龙”天子出现的地方,所以在此只能“置宫城,以当帝王之居”,“常人不足以当之”。“九三”高岗位于宫城的南部,此处被认为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23的佳境。宇文恺在设计时之所以重视此地,看来是出于对“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24的考虑,首次在宫城之南新设立了皇城,很显然寓意着文武百官大臣效忠皇帝之意。所谓“立百司,以应君子之数”,这不能不说是“隋文(帝)新意”25。“九四”高岗之地虽说不能与“贵位”的九五相媲美,但依然被达官显贵们一直视为较为理想的宅地。平康坊先后是隋太师申国公李穆、国子祭酒韦澄、唐太宗第十九女兰陵公主、太子右庶子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孔颖达、尚书左仆射褚遂良、刑部尚书王志忄音、户部尚书崔泰之、侍中裴光庭、左仆射李靖、右相李林甫等人的宅第26。更有意思的是,李靖和李林甫两人先后居住的的宅第还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据《宣室志》记载:“泓师者,以道术闻,常过李靖宅,谓人曰:`后之人有居此者,贵不可言。’其后久无居人,开元初李林甫为奉御焉。泓师曰:`果如是,十有九年居相位。虽然,吾惧其易制中门,则祸及矣。’林甫果相玄宗,及末年有人献良马甚高,而其门稍庳,不可乘以过,遂易旧制。既毁其檐,忽有蛇十数万在屋瓦中,林甫恶之,即罢而不复毁焉。未几,林甫竟籍没。”27务本坊内除了唐中央最高学府国子监之外,也还有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左龙武军统军归诚郡王程怀直、河中节度使兼中书令张茂昭、左散骑常侍于德晦、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卢钧等人的宅第28。崇义坊有招福寺,并是蜀王西阁祭酒萧胜、太子左庶子驸马都尉苏勖、博陵郡王崔元日韦、秘书监马怀素、刑部尚书韦坚、赠太尉段秀实、尚书左仆射窦易直、剑南东川节度使王承业、太常寺协律郎李贺、前进士司空图等人的宅第29。安仁坊是宁王宪之外祖尚书左仆射刘延景、薛王业之舅父汝州刺史王昕的宅第,享有“皆是亲王外家,甲第并列,京城美之”30之赞誉。同时,还是玄宗第二十五女万春公主、户部尚书兼殿中监章仇兼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载、义成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谷郡王张孝忠、太子右庶子崔造、太子宾客燕国公于由页武昌军节度使元稹、太保致仕岐国公杜佑等人的宅第。丰乐坊内建有法界尼寺和大开业寺和李昌符之宅31。兴化坊有空观寺,还有尚书右仆射密国公封德彝、分阝王守礼、京兆尹孟温礼、租庸使刘震等人的宅第32。位于高岗上的宣阳坊、安邑坊,也是如此。前司空、兼右相杨国忠、贵妃之妹虢国夫人杨氏等人的宅第,就选在宣阳坊。虢国夫人仅建一座“合欢堂”,就“价费万金”。除此之外,万年县廨也设在该坊东南隅,其门屋竟是出于宇文恺之手。“太平公主降薛绍,于县廨设婚席。初以县门隘窄,欲毁之。高宗敕,宇文恺所造,制作多奇,不须毁拆也”3。安邑坊有奉诚园、元法寺、太真观,还有左卫大将军范阳公张延师、金吾大将军杨执一、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国公李吉甫等人的宅第。《卢氏杂说》曰:“李吉甫宅,泓师谓其地形为玉杯,牛僧儒宅为金杯。云玉杯一破无复全,金杯或伤重可完。……吉甫宅至德裕贬,其家灭矣。”34“九五”被视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35。正因为“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玄都观及兴善寺以镇之”36。玄都观建在“九五”高岗的崇业坊,兴善寺则建在“九五”高岗的靖善坊。也正因为“九五贵位”的缘故,所以自然也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唐宪宗时曾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裴度从兴元(今汉中市)入朝,由于将私宅建在“九五”高岗的永乐坊(即平乐坊),所以立即成为反对派张权舆攻击的主要话柄。他向皇帝谗言道:“度名应图谶,宅据岗原,不召而来,其意可见。”37更为滑稽的是,天

宝年间将作大匠康言

巩竟然将他的私宅也建在海拔高度比“上九”还高出5~20米的新昌坊,看来他是打他个人的如意算盘。“言

巩自辨图阜,以其地当出宰相,每命相言

巩必引颈望之”38。由以上这些事例可以看出,隋唐时期的达官显贵们之所以热衷于在六岗上建寺立宅,其用意就是想凭借这些风水宝地来达到他们自己的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罪恶目的。

三、城东南隅与曲江池

隋唐长安城的整个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形走向,东南隅的海拔高度为460米,西北隅的海拔高度为410米,最高处与最低处之间的高差已达50米以上。隋代初年,宇文恺在建造大兴城时,看来是充分利用这一自然地理条件对这里进行了别具匠心的设计,有意识地将这里开辟为“曲江”39风景区,“宇文恺以其地在京城东南隅,地高不便,故阙此地,不为居人坊巷,而凿之以为池”40。所以说,曲江池并不是天然池塘,而是依靠人工在秦汉宜春苑的基础上开凿而成的。唐代开元年间(713~741),曲江池进入到了大规模地扩建和营修时期。一方面开凿黄渠,从南山大峪口引水北流注入曲江池内,加大水量,使池面扩大到约七十万平方米;另一方面沿曲江池畔,不断地兴建行宫台殿,百司廨署。遂使曲江宫殿连绵,楼阁起伏,花卉环绕,垂柳成荫,湖水清澈,成为名副其实的风景胜地。这一点,在《剧谈录》中有明确的记载。即“曲江池,本秦时阝岂洲,唐开元中疏凿为胜障。南即紫云楼、芙蓉苑,西即杏园、兹恩寺。花卉周环,烟水明媚,都人游赏,盛于中和、上已节。即锡臣僚会于山亭,赐太常教坊乐,池备彩舟,惟宰相、三使、北省官、翰林学士登焉。倾动皇州,以为盛观”41。值得重视的是,“文宗太和九年(835年),发左右神策军各一千五百人淘曲江池,修紫云楼、彩霞亭。内出二额,左军仇士良以百戏迎之,帝御日营门观之。仍敕诸司,如有力要创置亭馆者,宜给与闲地任营造。先是郑注言,秦中有灾,宜以土工压之,故浚昆明、曲江二池”42。这里,使我联想起这样一个问题,即宇文恺为什么要在隋唐长安城的东南隅开凿曲江池。既然中唐权臣郑注所说“秦中有灾,宜兴工役以禳之”43可以成立的话,那么隋初宇文恺在城东南隅开凿曲江池显然也是出于“压胜”的目的来设计的。这种设计思想,我认为主要是受了《史记·日者列传》所谓“天不足西北,星辰西北移;地不足东南,以海为池”4的直接影响,并且成为后来日本都城平城京模仿隋唐长安城的重要内容之一。1992年,我在一篇拙文中曾经这样写道:“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是,日本平城京的建筑设计师们,完全不顾平城京地理形势的限制,极力追求同隋唐长安城`曲江池’的位置保持一致,在与隋唐长安城相应的位置上,也用人工开凿了一所`越田池’(后来被称为`五德池’)。”45严格来说,隋唐长安城的这种设计是模仿天体设计的,而平城京的布局则是从隋唐长安城那里直接模仿过去的。

据我本人初步研究,宇文恺之所以要在城南东隅设计建造曲江池,自然是有他的理论根据。除了上述所说的《史记·日者列传》之外,估计当时他还参考了《列子·汤问》、《淮南子·天文训》、《论衡·谈天》以及《博物志》等文献记载。其一,据《列子·汤问》记载:“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按:高诱注曰:`鳌,大龟也。’)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46其二,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47其三,把《论衡·谈天》记载:“儒者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此久远之文,世间之言也。”48其四,据《博物志》记载:“天地初不足,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帝,而怒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后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注焉。”49

上述这些文献记载,显而易见都是来源于同一神话传说。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天体的朴素认识。宇文恺作为天子“宇宙之都”的隋大兴城设计者来说,自然也会将这种朴素认识与阴阳五行加以糅合贯彻到设计的自始至终。总而言之,隋唐长安城模仿天体的这种设计,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汉代以前都城所无法比拟的。例如,宫城位置座北朝南的改变、皇城的新设立以及在城东南隅开凿曲江池等,这都应是模仿天体设计建造的典型事例。

无独有偶的是,如果说隋唐长安城将郭城外西北地势较低一带开辟为禁苑、将“地高不便”的郭城

东南隅开凿为曲江池是基于《史记·日者列传》记载上考的虑,即是为了平衡全城所谓“天不足西北,星辰西北移;地不足东南,以海为池”风水的话,那么曲江池“一夕无故其水自竭”应是风水泄漏的不良征兆。据《南部新书》记载:“曲江池,天佑初因大风雨,波浪震荡,累日不止,一夕无故其水自竭。自后宫阙成荆棘矣。”50现在看来,发生在“天佑初”的这场曲江池“一夕无故其水自竭”现象,绝不是偶然的。它与天佑元年(904)“朱全忠迁昭宗于洛,毁长宫室百司及民庐舍,长安遂墟”51相一致,应是唐代社会变革的强烈反映与缩影。

①拙稿:《试论隋唐长安城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布局

——隋唐长安城研究之一》,(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编:《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1956~1996)》),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403~416页。

②魏徵等撰:《隋书》卷一《高祖帝纪上》。

③1李好文《长安志图》记载:“朱雀街亦曰天门街,

南直明德门。”

④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1981年陕西省文博考

古科研成果汇报会论文选集》,(内部资料),华阴县印刷厂印刷,1982年版,第264~265页。

⑤张永禄著:《唐都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21~22页。

⑥17拙稿:《隋唐长安城与日本平城京的比较研究

——中日古代都城研究之一》,《西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⑦秦建明、张在明、杨政:《陕西发现以汉长安城为

中心的西汉南北向超长建筑基线》,《文物》1995年第3期。

⑧傅熹年:《隋唐长安洛阳规划手法的探讨》,《文

物》1995年第3期。

⑨妹尾达彦:《宇宙の都から生活の都へ》,《月刊しにか》,大修馆书店,1996年9月号。

10张国刚主编:《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64页。

12贾麦明:《西安古城墙的秘密》,香港《华侨日报》1987年9月13日。

13武伯纶编著:《西安历史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254~255页。

14徐坚等撰:《初学记》卷二四《城郭第二》引《吴越春秋》逸文。

1525宋敏求撰:《长安志》卷七。1620212232435〔宋〕朱熹注:《新刊四书五经·周

易本义》,中国书店,1994年版。

18马正林:《唐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历史地理》,第三辑,1983年。

1936宋敏求撰:《长安志》卷九;〔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

2628西安市地方志馆、张永禄主编:《唐代长安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7、154页。

27293031323343839414250徐松撰、张穆校补、方严点校:《唐两京城坊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6~57、40~41、36~37、93、98~99、57~58、76~77、77、91、91、91、91页。

37刘日句等撰:《旧唐书》卷一七○《裴度列传》;〔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七三《裴度列传》。40程大昌撰:《雍录·唐曲江》。

43刘日句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九《郑注列传》。

4司马迁撰:《史记》卷一二七《日者列传》。

45拙稿:《日本平城京模仿隋唐长安城原型初探》,《文博》1992年第3期。

46列御寇撰:《列子·汤问》。(按:旧题战国列御寇撰,《汉书·艺术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一书,也为八篇。在晋张湛序中,自称是西晋末永嘉乱后,根据各种版本集录而成。该书多取先秦诸子及汉代人的言论,并杂有两晋的佛教思想和佛教神话。从其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都与先秦著作有别,可能是魏晋时人托名伪作。)

47刘安、苏非、李尚、伍被等撰:《淮南子·天文训》。48王充撰:《论衡·谈天》。

49张华撰:《博物志》。

51李好文:《长安志图》。

(责任编辑 张天杰)

长安城布局

唐长安城经扩建、修缮,城郭呈长方形,东西较长,南北较短。经对唐长安城遗址实测,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是现在西安城面积的9.7倍,汉长安城的2.4倍、北魏洛阳城的1.2倍、隋唐洛阳城的1.8倍、元大都的1.7倍、明南京城的1.9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巴格达的6.2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据宋《长安志》记载:城内长安、万年两县共有8万户,其中包括人口众多的许多贵族官僚府第,此外尚有寺庙的僧道,教坊的舞伎、乐工,再加上常驻军队约10万人,总人口将近100万,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帝王都城。 二、街道坊巷的规划 唐长安城的街道坊巷不惧可谓匠心独运,它那整齐划一的结构,使整个皇城都显得落落大方,秩序井然。遥想千百年前威震世界的大唐帝国,其郁郁乎都城风貌尽情显露出一派大国风范。 “千百家似围棋书,十二街如种菜畦”,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用来描绘这种独特的布局格式的诗句,它形象地概括了唐都长安城内的街坊布局。长安城建筑上的最大特色,是城内街道均为东西或南北向,排列正气、方向端正,宽畅阔达,宛如一块规则明朗的棋盘。仔细想来,那星罗密布的宫殿和街坊群,象天上星星那样罗列,又象棋子似的分布,简直就是一盘下不完的围棋。 长安城有十三座城门,其中东西南三面各有三门,北墙则开四门。阴历闰年有十三个月,故十三座城门象征着一年有闰;北端乃宫城所在,是皇帝起居和办公的处所,将这多出来的一个“闰”门放在北墙,象征着皇家“闰气”。人体阴阳之划分有许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即为:阴为静、代表人体的皮肤,阳为动、代表流动的血液。城墙为表面,相当人的皮肤;街道为内部,相当人之血液,这种阴阳之理在唐都长安城的建筑布局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不但城墙、宫墙为方形四周开门,被街道隔列开来的坊,周围也皆用夯土筑成围墙,四面开门,四面临街。 [原创]唐代都城长安到底是什么样子? 明西安城墙西南角,采用圆形造型,据说唯一保留唐代皇城风格的建筑 城内道路系统为严格的方格网状,南北大街十一条,东西大街十四条。其中,贯穿南面三座城门和东西两面六座城门的六条大街为主干道路,号称“六街”。南北向的三条大街分别为启夏门街、朱雀大街和安化门街,宽度都在百米以上。其中间的朱雀大街宽达一百五十米,是城内最宽的街道。朱雀大街之名有皇城朱雀门而来,它被连朱雀门,南达明德门,贯穿唐长安城的南北,是全城的主轴。其中,北段自朱雀门到宫城正门承天门一段,位于皇

荣成规划设计方案参考

荣成xxx生产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模板范文

荣成xxx生产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荣成市为山东省威海市下辖县级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500公里,是中国大陆距离韩国最近的地方。介于东经122°08’一122°42’、北纬36°45’—37°27’之间,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海岸线曲长达491.9公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辖3个区、 12个镇、10个街道,面积1526平方公里。2016年户籍总人口66.7万人。早在新石器时代,荣成就有人类聚居。西汉始置不夜县,属东莱郡。据史 书记载,秦始皇先后两次来荣筑桥立祠、观海祀日,汉武帝也曾前来拜日主。截至2016年底,拥有国家4A级景区3处、3A级景区11处、2A级景 区1处。2018年1月,荣成入选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19年 7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2019年10月8日,被评 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 百强县市、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2020年山东省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预试点城市。2019年,荣 成市实现生产总值93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6%。 该xxx项目计划总投资4117.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91.4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7.79%;流动资金1326.5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2.21%。

达产年营业收入9805.00万元,总成本费用7825.85万元,税金及附 加71.18万元,利润总额1979.15万元,利税总额2323.32万元,税后净 利润1484.3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38.9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48.06%,投资利税率56.42%,投资回报率36.05%,全部投资回收期4.27年,提供就业职位187个。 报告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 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 会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本报告通过对项目进行技术化和经济化比较和分析,阐述投资项目的市场 必要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 ...... CMOS摄像头模组(CMOSCameraModules,CCM)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感技术,并且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摄像头模组产业已 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Yole预测2018年全球摄像头模组市场规模达到 271亿美元,未来五年将保持9.1%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2024年 将达到457亿美元。摄像头模组产业涵盖图像传感器、镜头、音圈电机、 照明器和其它摄像头组件。该产业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智能手机和汽车等产 品中的摄像头数量不断增加,因此CMOS摄像头模组市场仍具很强的吸引力。

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布局差异

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 在规划和布局上的差异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与自然结合以及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集中体现在都城建设上。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区分的规划形式。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到了先导作用。长安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它展示了唐代的建筑技术和文化发展水平。元大都的规划吸取了春秋战国时理想都城的规划思想,而又作了因地制宜的处理,由大都城演变而成的明北京城已集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成就了北京城中国封建时代规划和建设的辉煌。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是以秦咸阳 改造重建而来的。故秦咸 阳幸存的建设基础自然对 汉长安空间产生影响。汉 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西北 方向,有渭河流经,为配 合地形及现状,长安城形 制是不规则的斗形,东垣 平直,其余三面墙随地形 河渠曲折,充分体现了设 计师巧用地形、不拘成规、 面对现实、因地制宜的观 念及强烈的现实主义精 神。西汉长安城的总体空 间结构布局显示,因其利 用秦代遗留的建设基础, 形成“前朝后市”的格 局。以市为主,结合手工 作坊和居住闾里等聚集在城北,成为集中的经济区;城南则以宫室以主,联系相关的官署、府库及贵族达官的“甲第”形成政治区。这实质上是继承战国综合城廓分工规划概念传统的产物所形成的有组织的外廓空间结构。 长安城空间结构形态各异:宫室、市集、居住、手工作坊、礼制建筑等,这些分区在城市总体布局框架下形成。建章宫有架空复道与末央宫相通,打破了“择中立宫”的传统布局。城内五宫采用沿长安城中轴线—安门大街呈东西对列的形制来布置,与秦咸阳渭南诸宫沿中轴东西布列的方式相似。长安城实行“一城多市制”,聚集九市于城北,横门附近是长安城工商业重心,规模庞大,可渡渭河组织区域经济。长安城是按阶级,按职业组织聚居的。一般的居住地段称闾里,居住闾里的布局遵循“仕者近宫,工商近市”的传统来安排的,反映封建社

设计方案讲解参考话术

设计方案讲解ppt参考话术 第一页(开场) 客套开场,我们的设计师对您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再三考虑才加班完成的,所以非常高兴陈先生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过来研究我们的个性家居方案。而且我们相信,一份好的设计方案是在不断的否定与修改中碰撞出来的,所以希望陈先生在方案讲解完后可以提出给我们的建议。 第二页(设计工作室介绍) 在尚品,业主的设计方案从来不是一位设计师完成的,负责陈先生您家居设计的是我们疯狂设计工作室,我们擅长于研究生活与家居设计的关系,当然里面包括我们的主卧设计师***,书房设计师***和主讲设计师***。 第三页(公司实力) 尚品在成立9年来,一直为业主们提供优质的家居设计服务。而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已经连续受到三位共和国总理的高度关注了。同时也因为这些荣誉,我们也一直以实现业主家居梦想作为己任,坚持回馈设计界和社会。 第四页(服务理念) 相信陈先生也很清楚:在中国,房价在持续上涨。所以像陈先生这样提前购入的消费者是比较明智的。正是因为现在房价不断上涨,所以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非常优雅美观地利用好家里面的每一寸空间。因为浪费了一平方就等于浪费了1万多元。但是在房子里面,格局是相对固定的,而我们可以转换一下思维,房子不可变,家具可以变,我们可以根据您的生活需求而进行家居设计。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您完成您的个性家居梦想。而对于设计方案,我们重点考虑的因素有生活行为、空间文化和习惯定制三个方面。 第五页(第一户型分析) 事不宜迟,先来看看陈先生您的第一个主卧空间。从主卧来看,陈先生选房子的眼光非常不错,主卧非常方正实用,而且我最喜欢的就是阳台外面正对的就是中心花园,风景一流。(称赞户型的常用词语:空间方正实用,开间开阔,采光充足,南北对流,冬暖夏凉,户型紧凑,特别适合······)陈先生在这个空间里面主要考虑有休息、储物、影视、休闲的功能。(注意:请用功能代替产品) 第六页(第一平面布局) 先来看看我们设计方案中生活行为的设计部分,根据陈先生您公司主管的工作背景和功能需求分析,我们设计了以下平面布局方案。我们把整个空间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域,分别是休息区、储衣区、视听区,剩下的非常宽广的区域就是活动区,从分区的比率来看,在空间的生活行为活动将会得到充分的保障。如果在平面布局方面没什么问题的话我们就来看看空间设计的文化信息。 第七页(第一风格文化陈述) 在空间设计文化方面的考虑,我们根据陈先生您的性格特点(需求特点)特意为您的空间规划出一种来自米兰的设计文化格调。米兰作为世界时尚之都,米兰黑白经典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好像就是特别为您这种个性分明具有敏锐时尚触觉的前卫潮流一代打造的一样。 第八页(第一风格文化体现) 现代人对卧室的追求不再是睡眠的地方,更是作为与家人进行感情交流的摇篮。典雅的格调,将成为主人情感交流的催化剂,这才是“家”。米兰剪影典雅的格调来自于低调的米兰灰橡主材和精致的牵藤花面板的搭配,从主色调上把整个空间定格在黑白上。当然在空间设计的装饰上面,考虑到空间单纯的黑白两色会显得有点单调,所以墙面采用波斯米亚紫色花纹装饰,配合浅木色地板,优雅闲适。

中国古代墓葬的考古学考察

中国古代墓葬概说 (提纲)

目次 壹、史前时期的埋葬习俗 一、中国最早的墓葬 二、仰韶时代的墓地与埋葬习俗 三、龙山时代的墓地与埋葬制度 贰、夏商周时期的埋葬礼制 一、夏代的王陵 二、商代的王陵 三、西周王陵与埋葬制度 四、东周埋葬制度的变化 叁、秦汉时期的墓葬 一、秦汉帝陵与汉代丧葬模式的形成 二、汉代诸侯王墓 三、汉代墓葬的装饰 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 一、魏晋埋葬制度的变化 二、南方六朝墓葬 三、北方十六国北朝墓葬 伍、隋唐五代墓葬 一、唐代帝陵 二、唐代两京地区墓葬 三、五代十国墓葬 陆、宋代墓葬 一、宋代帝陵 二、宋代士庶墓葬 柒、辽金元墓葬 一、辽代墓葬 二、金代墓葬 三、元代墓葬 捌、结语-中国古代墓葬文化的特质 壹、史前时期的埋葬习俗 一、中国最早的墓葬 中国至少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开始,已经出现了“墓葬”的萌芽;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了明确的“墓葬”;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里均发现了墓葬,并出现了墓地。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墓葬,距今5-1.8万年。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东胡林人墓葬,距今1万年左右。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裴李岗文化,发现了大型的墓地,以河南省贾湖遗址的墓葬为代 表,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5000年。 二、仰韶文化的墓地与埋葬习俗(5000BC-2600BC) 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铜石并用时期黄河流域的代表性文化,在多个较为完整的原始聚落遗址里,均发现了规模庞大的公共墓地。墓地的规模、埋葬的方式、随葬品的多寡反映了仰韶时代的埋葬制度和社会组织形式。 ●仰韶文化墓地的布局方式:西安半坡墓地、临潼姜寨墓地。 ●仰韶文化的埋葬习俗:单人葬、合葬、二次葬、瓮棺葬。 ●仰韶时代不同文化的埋葬习俗: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 三、龙山时代的墓地与埋葬制度(2600BC-1900BC) 龙山文化所代表的时代被称为“龙山时代”,是中国的铜石并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其后期可能已经进入中国最早的王朝-夏代。 1、龙山时代埋葬制度的变化 与仰韶时代相比,龙山时代的墓地规模、墓葬等级、随葬品、埋葬习俗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表明社会组织结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很多文明的因素。 2、龙山时代的墓葬 ●山西襄汾陶寺墓地:是黄河流域龙山文化的重要遗存,发现了数千座墓葬,有明显 的等级之分,不同等级的墓葬在墓葬规模、随葬品的数量和种类方面相差悬殊,墓 主人可能分别是王、贵族和平民,形成了初步的埋葬等级制度。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墓地:是长江下游龙山时代的重要遗存,反山墓地和瑶山墓地可 能是良渚文化最高统治者的墓地,其中规模庞大的祭祀遗址和大量的玉礼器,表明 良渚文化已经进入早期文明时代。 ●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墓地:是辽河流域龙山时代的重要遗存,东山嘴遗址和牛河梁 遗址是两处大型宗教性遗址,发现大规模的积石冢和大量的玉礼器。 贰、夏商周时期的埋葬礼制(c21-221BC) 一、夏代的王陵 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的典型遗存,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地区。二里头遗址的二号宫殿附近发现了的大墓,被推断为夏代的王陵。

方案设计参考

太阳能道路照明装置的方案设计参考 目前太阳能路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有着光明的前景。 一、太阳能路灯照明的参考标准 太阳能路灯的照明由于系统各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按照市电的照明标准来要求,目前可以借鉴的主要是一些地方标准,如北京市的地方标准《太阳能光伏室外照明装置技术要求》(DB11/T542-2008),其中对于照明标准方面规定:乡村街道、道路维持水平平均照度在3-4lx,水平照度均匀度0.1~0.2,灯具的类型采用半截光型灯具。 二、太阳能路灯设计 (1)现场勘查 太阳能路灯由于采用太阳能辐射进行发电,对于路灯安装的具体地点具有特殊的要求,太阳能路灯安装前必须对安装地点进行现场勘查。勘查的内容主要有: 1、察看安装路段道路两侧(主要是南侧或东、西两侧)是否有树木、建筑等遮挡,有树木或者建筑物遮挡可能影响采光的,测量其高度以及与安装地点的距离,计算确定其是否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采光;对太阳能光照的一般要求是太阳能光照至少能保证上午9:00至下午3:00之间不能有影响采光的遮挡。 2、观察太阳能灯具安装位置上空是否有电缆、电线或其它影响灯具安装的设施(注意:严禁在高压线下方安装太阳能灯具); 3、了解太阳能路灯基础及电池舱部位地下是否有电缆、光缆、管道或其它影响施工的设施,是否有禁止施工的标志等。安装时尽量避开以上设施,确实无法避开时,请与相关部门联系,协商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4、避免在低洼或容易造成积水的地段安装; 5、对安装地段进行现场拍照; 6、测量路段的宽度、长度、遮挡物高度和距离等参数,记录路向并和照片等资料一起提供给方案设计者供参考。 (2)安装布置 1、根据道路的宽度、照明要求,选择安装布灯方式: a、单侧布置 b、双侧对称布置; c、双侧交错布置

625考古学专业基础

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25 科目名称:考古学专业基础满分:300 分 考核目标 1掌握考古学基本理论 2掌握考古学主要发现 3了解相关的历史常识 4文字表达能力及逻辑性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考查范围 一、考古学的基本涵义 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考古学的学科体系 科技手段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二、考古学的基本方法 田野考古 考古年代学 考古学文化及其命名 考古学文化的层次

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 类型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考古学分期 考古层位学及其基本内容 考古类型学及其基本内容 聚落考古 三、中国考古学简史 金石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二十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及主要考古学家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及主要考古学家四、石器时代考古与史前社会 中国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的分布、年代 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分期与文化概述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与区系类型 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学文化的发现及特征氏族社会 中国远古社会的传说 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 五、商周时期考古与社会 夏、商、周族的起源 夏朝的考古发现

商周时期的主要的城址、建筑与墓葬 商周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社会经济 商周时期的陶瓷器与青铜器 甲骨文与金文 春秋时期列国城市的兴起 商周时期边远地区的青铜文化 商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商周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六、战国秦汉时期考古与社会 战国时期都城与墓葬 战国时期的农业、手工业与货币遗存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社会经济与变法、改革秦汉时期的城址与墓葬 秦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与货币遗存 战国秦汉时期的陶瓷器与青铜器 大国争霸与秦统一 秦汉时期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 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与经济制度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战国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七、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考古与社会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的城址

隋唐长安城市规划中的模数制及其对日本城市的影响

建筑历史隋唐长安城市规划中的模数制及其对日本城市的影响MODULUSINTHEPLANNINGOFCHANG’ANANDITSINFLUENCEONHEIJO(NARA),NAGAOKA,ANDHEIAN王才强/HengChyeKiang摘要在东亚,:城市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中国城市经历了重大变革和细微的演变,这些变化有时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某些时候是由于统治者的意愿或是受到规划者个人智慧的影响。本文从都城长安的城市布置,推测出隋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原型。建于新纪元开端的长安城,折衷都城规划的两大传统,以模数制为基础,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城市模式,并以之来回应新王朝的勃勃雄心,它的规划深刻影响了东亚城市的演化,八世纪日本的平城(奈良),〔1〕长冈和平安,以及渤海帝国的五都,皆以其为范本。概况有着300余年辉煌历史的长安始建于582年的隋代,当时隋文帝决定修建新都来为他统一中国的伟业做准备。基址选在渭河以南10km处,东有产河和灞河,西有沣河,地势由南到西北坡向渭河,6条小山脉绵延其中(附图1)实际规划皆出自宇文恺之手。,城市建设始于582年的宫城建设,隋文帝以他的号——“大兴王〔2〕来命名这座城市,” 史称大兴城。长9.712km、宽8.652km,占地约84.1km2(32.5平方英里)的大兴城,其规模是史无前例的。构建这个史无前例的都城,体现了隋炀帝欲再次统一中国的政治宏图,长安将成为整个中国和君王德政的象征。正如亚瑟?莱特(ArthurWright)所言,隋炀帝登基的背景使得他制定“意识形态方面的措施,反映了〔3〕其渴望稳定和过于急切地确立其统治的愿望…”着,概述〔5〕城墙内齐整的网格平面,将城市划分为明确的功能区。首先是城市的12座城门,每面城墙上3座〔6〕网格。由14条纬向(东-西)和11条经向(北-南)大街构成,将城市分成以轴线对称的100多个大小不一的坊里。通向城门的三条南北和三条东西大街为主街,通常称作“六街”其中以通向城南主要大门——明德门的朱雀大,街最为重要。城北部中心的宫城和皇城,占全城面积的九分之一。宫城面宽2820.3m,进深1492.1m,共4.21km2,内有许多供皇帝朝政和居住的宫殿南部有同面宽而进深为;220m的皇家广场,将其与皇城分开南面的皇城亦同面;宽,进深为1843.6m,共5.2km2,皇城内为帝国行政中心,有文武群臣衙署,禁军总部等,皇帝在此处的太庙〔7〕和太社祭祖祭社。Abstract: UrbanplanninghasalongtraditioninChina.EarlyChinesecitiescouldbeformallycategorisedintothreelineages;themostimportantlineageisprescribedbytheclassicalcanonKaogongji.Thismodelremainedthemostimportantandinfluentialofthethree.CapitalcitiesaftertheSongperiodconformedtoitsprescriptions.MingandQingperiodBeijing,forinstance,belongedtothismodel.ThesecondofthethreelineageswasseenmostcommonlyinearlycitiesinnorthernChinapriortothe6thcentury.YechengandNorthernWeiLuoyangareexamplesofsuchcities.ThethirdlineagepracticallydisappearedaftertheWarring

规划设计方案-参考模板

xx项目 规划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承诺书 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 该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 xxx集团(盖章) xxx年xx月xx日

项目概要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13670.7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415.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50%;流动资金2255.26万元,占 项目总投资的16.50%。 达产年营业收入1715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988.75万元,税 金及附加239.51万元,利润总额4167.25万元,利税总额4981.55万元,税后净利润3125.4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856.11万元;达产 年投资利润率30.48%,投资利税率36.44%,投资回报率22.86%,全部投资回收期5.87年,提供就业职位300个。 报告目的是对项目进行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可能性的 方案分析和论证,在此基础上选用科学合理、技术先进、投资费用省、运行成本低的建设方案,最终使得项目承办单位建设项目所产生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协调、和谐统一。 木质纤维(xylemfiber)是天然可再生木材经过化学处理、机械法加 工得到的有机絮状纤维物质,广泛用于混凝土砂浆、石膏制品、木浆海棉、沥青道路等领域。可用于制造中纤板,用于家居建材行业。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技术工艺特点及优势、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项目建设地点、工程方案、产品工艺

唐代的长安城

唐代的长安城 摘自《五千年中华文化大视野--魏晋风流》 袁行霈主编 唐代的都城长安,即今天的陕西西安。唐代的大诗人杜甫赞美长安,“秦中自古帝王州”。 确实,自西周开始,历经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和隋、唐,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先后有10个王朝在这里建都。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都曾经在这里上演。这里的山山水水、城镇乡村到处都留存着美妙的文物古迹,流传着令人神往的故事。 长安城所在的渭河盆地,南有属于秦岭山脉的太白山、终南山、骊山、华山等峰峦支脉,北有北山,西有高大的陇山,黄河从它身边流过。唐代诗人杜牧赞美这儿的优美风光“春光绣画秦川明”。 江山如画,我国古代人民用智慧的双手创造出了足以跟江山媲美的灿烂文化,唐代的长安就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颗璀璨的宝石。

雄伟的古都 唐代的长安城是在一定的规划和设计下建筑起来的。它从隋文帝开皇二年开始修建,经过隋唐两代能工巧匠的辛勤劳动,才逐渐形成格局。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三月和十一月又修筑了长安城的外郭城,它把整个都城都包围起来。 在从西汉建都到隋朝近八百年时间内,历次战乱使长安屡遭毁坏,加上长安地势低洼,生活污水长期污染,当地水质产生盐碱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宫室占皇城一半和没有城市建筑规划的长安,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发展的需要,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就着手营建新城。隋朝创建长安城规划的宇文恺,唐朝领导修筑工程的工部尚书阎立德,都是当时最有经验的建筑工程师。阎立德的父亲阎毗是有名的工艺师。家学渊源,使阎立德的建筑技术也炉火纯青。《旧唐书》里曾称赞他“机巧有思”。 唐代的长安城可分作三部分:最北部的中央部分叫宫城,是皇帝、后妃和太子所住的地方;宫城的南边叫皇城,是政府官员们办公的地方;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把宫城和皇城包围着,是百姓或官僚的住宅区,也是长安城的商业区。整个长安城大体呈方形,周长约七 十里,城里有14条东西大街,11条南北大街,这些纵横交叉的大街

中国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摘要) 第一章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以研究古代历史。 第一节考古学的基本涵义 一.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考古学研究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和王朝时代。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考古学研究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和王朝时代。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部分。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遗迹通常分为房屋、村落、道路、运河、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遗物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艺术品和礼器等。按其质料可分为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瓷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竹器、木器、漆器和丝棉织物等。 三、考古学研究的作用 对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文字未出现的史前时代的研究,完全依靠考古资料。对于文字出现后的王朝时代,考古资料既可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纠正文献资料中的错误。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资料少有记载,更需依赖考古资料。 第二节考古学文化 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 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特征性明显的文化遗存。 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 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乡镇名、村名)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是考古学文化命名中最常见的做法。 三.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内容,包括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面貌及特征;文化的渊源和发展演化;文化时代和分期;相邻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等。 第三节考古时代的划分 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基本上是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史前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并行的。 一.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大约从300万年前开始,结束于距今约1、2万年至1万年。旧石器时代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只能以天然的产物作为食物,生产经济尚未出现。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劳动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也使用木器、骨器、角器和蚌器。 (二)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以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的产生作为标志的。此外,稍晚时期,陶器也开始出现。人类生活的居住地逐渐以洞穴转为人工营造的地穴或半地穴式,乃至平地起建的房屋。 二、青铜时代 青铜是铜和锡或铅的合金。但因为铜料珍贵,所以青铜出现后,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青铜主要用来制造兵器、礼器和上层社会人物的生活用品。中国的青铜时代始于夏代。 三、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系指青铜时代以后,生产工具和武器主要以铁为原料的时代。中国的人工冶炼铁技术始于西周晚期,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铜柄铁剑、铜内铁援戈和铜铁叶矛,是迄今所知最早人工冶铸的铁器。战国时期以后,铁器在生产、生活领域广泛使用,至汉代,铁器基本取代青铜器。 第四节考古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一、考古调查 野外调查是发掘的准备工作。调查分普查和重点调查两种。普查是了解某一地区所有的文化遗存,重点调查则是根据确定的学术课题有选择地进行调查。调查之前要查阅有关古代文献和发表的考古书刊资料,以决定调查的范围。调查中要注意自然的断崖等,观察分析,听取当地群众的反映,河流沿岸,尤其两河交汇处附近,宜于人类生活之地是调查的关键之地。调查中要携带必要得用具,做好文字记录、绘图和照相等工作,并要采集陶器、石器、铜钱、建筑构件等标本。 二、考古发掘 当前进行的考古发掘多是配合基建工程,凡在基本建设范围之内的文化遗存尽可能都要发掘,此外还有为解决学术问题而进行的发掘。发掘前需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发掘执照,筹集资金,组织专业人员,雇用民工,准备发掘用具、仪器、文具,以及安排食宿等。 田野发掘之前,必须先进行钻探,了解地下文化遗存的情况,以便确定发掘地点。遗址发掘采用探方法,自上而下按地层堆积情况逐层下挖,遇有灰坑、房址等,要根据开口层位以及打破关系,先发掘年代最晚的,再发掘年代最早的。小型墓葬的发掘一般也按探方法,大型墓葬可先钻探出边框,确定地层与邻近的遗迹的关系后,按墓葬范围发掘。发掘要随时做记录,绘探方内遗迹图,重要遗迹现象要照相,出土物要编号,记录作标。大型墓葬发掘要注意地表有无封土、祭祀性建筑等。每日发掘的情况须做日记。 三、资料的整理和报告的编写 考古发掘所获资料应填写探方登记表,灰坑、房址、墓葬、小件器物登记表等。

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布局差异教学文稿

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布局 差异

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 在规划和布局上的差异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与自然结合以及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集中体现在都城建设上。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区分的规划形式。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到了先导作用。长安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它展示了唐代的建筑技术和文化发展水平。元大都的规划吸取了春秋战国时理想都城的规划思想,而又作了因地制宜的处理,由大都城演变而成的明北京城已集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成就了北京城中国封建时代规划和建设的辉煌。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是以秦咸阳 改造重建而来的。故秦咸 阳幸存的建设基础自然对 汉长安空间产生影响。汉 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西北 方向,有渭河流经,为配 合地形及现状,长安城形 制是不规则的斗形,东垣 平直,其余三面墙随地形

河渠曲折,充分体现了设计师巧用地形、不拘成规、面对现实、因地制宜的观念及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西汉长安城的总体空间结构布局显示,因其利用秦代遗留的建设基础,形成“前朝后市”的格局。以市为主,结合手工作坊和居住闾里等聚集在城北,成为集中的经济区;城南则以宫室以主,联系相关的官署、府库及贵族达官的“甲第”形成政治区。这实质上是继承战国综合城廓分工规划概念传统的产物所形成的有组织的外廓空间结构。 长安城空间结构形态各异:宫室、市集、居住、手工作坊、礼制建筑等,这些分区在城市总体布局框架下形成。建章宫有架空复道与末央宫相通,打破了“择中立宫”的传统布局。城内五宫采用沿长安城中轴线—安门大街呈东西对列的形制来布置,与秦咸阳渭南诸宫沿中轴东西布列的方式相似。长安城实行“一城多市制”,聚集九市于城北,横门附近是长安城工商业重心,规模庞大,可渡渭河组织区域经济。长安城是按阶级,按职业组织聚居的。一般的居住地段称闾里,居住闾里的布局遵循“仕者近宫,工商近市”的传统来安排的,反映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权贵所居的府邸,多布置在城中及北邻宫地段。一般居民间里则集中在城的东北角,即宣平门大道以北地段,邻近东西二市处。 唐长安城 唐长安城处于关中腹 地,四面有险可依,易守 难攻,便于居高临下,控 制东部中原地区;城址正 处在函谷关东西交通大干

隋唐五代时期考古

隋唐五代时期考古 2015年度,隋唐五代时期考古各领域都有新发现和新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的考古简报、专刊报告、论文、论著等约150篇(部)。现谨按城市及建筑遗址、陵墓及墓葬、手工业遗存、墓志碑刻、石窟寺遗存、边疆民族与中外交流遗存、学术活动等几个方面,择要概括如下。一城市及建筑遗址河南省洛阳市隋东都回洛仓遗址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共清理出漕运渠道1条、道路4处、晚唐至五代时期墓葬11座。渠道位于回洛仓城管理区的南部,呈南北走向,渠道口宽25.5米、深6.5米~7米。道路均位于北部仓储区的北墙外,路宽4米、13米、19.5米、22米不等,宽路面车辙均稀少(《洛阳考古》2期)。江苏省扬州市唐扬州城遗址考古也取得了新进展,在蜀岗南缘城址西城墙的考古发掘中,明确了西城门以北主城壕的尺度及与主城墙的间距等问题(《考古》9期)。2015年度出版的《扬州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1999—2013年)》则详细报道了4年间的发掘成果,对扬州蜀岗城址范围、唐罗城修建及沿革、蜀岗下城城门、扬州城城砖等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四川省成都市唐代益州城址获得了新发现,在通锦路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揭示出盛唐时期“净众寺”内的砖砌沟渠和人工池塘等园林式景观遗迹,出土了大量唐、五代时期建筑构

件及青羊宫窑、琉璃厂窑和邛窑等瓷器(国家文物局主编《2015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丁垚、张思锐等人在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观察到大量很可能 属于唐时期风格的彩画遗存,与整个大殿一起,可视为长安佛寺建筑风格的代表(《文物》10期)。樊瑞平、刘友恒在对河北省正定县盛唐开元寺遗址保存的三门楼12残柱和一段 阑额进行拼对、测量和记录的基础上,对残存石柱上的文字(功德主的题名、经文)和线刻(佛像和供养人像)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依据有关资料对三门楼式样进行了初步复原(《文 物春秋》1期)。周源认为文献仅载洛阳含嘉仓有三座城门,因此学者们根据出土铭文砖而提出的“东门”说值得商榷,“东门”实指的是仓城“含嘉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期);汪勃对唐扬州罗城墙调查发掘资料进行了梳理,认为天宝九 年(750)已建罗城,中唐时粗具规模,到晚唐乾符六年(879)时则进行了修缮(本书编委会编《庆贺徐光冀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庆贺徐光冀》);李裕群 对山西省太原市蒙山开化寺遗址上的两尊铁佛像(坐佛和迦 叶弟子像)做了较细致的描述,就年代和佛像的名谓与禅法的 关系做了考证和讨论,进而认为铁佛的年代在唐高宗末至武周时期,迦叶弟子像应在初唐唐高宗至武周时期,佛像禅定手法可与开化寺崇尚禅法有关(《庆贺徐光冀》);贺大龙的《长治唐五代建筑新考》(文物出版社)一书,通过对山西

(参考)概念性方案设计招标文件

项目概念性方案设计招 标

书 招标人:(盖章) 二 0一年月日 概念性方案设计招标书 : 我司拟在重庆xx街道城新村2#地块规划建设住宅小区、商业、商务楼,拟邀请有一定实力和业绩的甲级设计院参与投标,经过考察邀请贵单位参加本次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投标,现将方案设计任务书等内容介绍如下: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区位: 本项目地块位于重庆市城南暨阳街道城新村、诸安快速路东侧,

东临开化江,南至规划路。总用地面积103.5亩。 三、规划设计依据 1、国家及重庆市现行有关规划设计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2、重庆市规划管理部门划定的用地规定红线图及控制指标; 用地性质:住宅(A地块);商业、商务(B地块); 容积率:住宅用地:2.5-3.4;商业、商务用地:2.0-2.8; 建筑密度:住宅用地:15%-25%;商业、商务用地:≤50%; 绿地率:住宅用地:≥25%;商业、商务用地:≥10%; 机动车位:按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配置。 主出入口方位:详规划图; 建筑间距:按重庆市相关规定执行; 退离红线:按重庆市相关规定执行; 项目用地范围示意图 四、道路交通 本项目西临交通干道,未来交通通达性较好。

1、规划中的杭金衢高速——诸永高速连接线与商贸城路网相沟通,诸安快速路从商贸城中部贯穿; 2、即将建设的三环线南段和南环线绕商贸城南、北两侧而过,杭诸城际铁路也规划通过商贸城并设站点,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3、在地理位置上,商贸城南接义乌国际小商品城,东连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北靠杭州四季青等成熟大市场,处于整个“浙江市场带”的中心,区位优势凸现。 五、周边区域环境及设施 本项目位于城南商贸城片区的东侧位置,整个城南商贸城板块欲建成以商贸功能为主的,兼集居住生活、酒店、餐饮、会展、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城区。 六、项目定位 1、定位总策略 畅想智慧生活(联想科技,联想生活)形象标杆——树立新导向,聚焦全城影响产品标杆——引领地产升级,建立市场标准价值标杆——聚合城市功能,实现智慧生活 2、分物业发展策略 ◆商业(体验、互动、主题商业) ⊿引入体验、主题商业,形成商业核心价值;

唐长安城规划特点

2.主要历代都城的规划特点 城市的形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与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与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中国战国时期的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区分的规划形式。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到了先导作用。隋唐长安城将宫室、坛庙与官署位于南北纵轴线的两侧,道路网划分为若干棋盘格,每一棋盘格称为坊,绕以坊城,自成一区。长安城就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它展示了唐代的建筑技术与文化发展水平。日本、朝鲜等国的都城建设都就是仿长安城修建的。元大都的规划吸取了春秋战国时理想都城的规划思想,而又作了因地制宜的处理,由大都城演变而成的明北京城已集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与离宫别馆,使北京城为中国封建时代规划与建设的辉煌实例。 3里坊制与街巷制城市面貌的区别 街坊以道路划分,仍采取类似闾里的形式,称“里坊制”。唐长安城就是中国古代实行“里坊制”城市的典范。当时,全城划分为108个里坊(每个面积25~70公顷,大体相当于今天一个大型的居住小区)。这些里坊内部有井字形道路系统,四周围以高墙,坊墙不得随意开门开店,夜晚实行宵禁。坊内居民实行“连保制度”,以便于统治与管理。北宋东京(今开封)完全采取一种新的规划形制。商业、手工业与城镇中各种行业的发展与自古沿袭下来的“里坊制”规划形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其焦点就是:商业市场的活动空间须要扩大与开放,而旧形制下市场过份集中且用地紧锢。这就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北宋东京的规划重新把宫城(大内)布置在城市中心,构成“大内—里城—罗城”三套城墙的格局,这主要就是防御上的考虑。形制上的最大突破,莫过于彻底废弃了“里坊制”,取消了坊墙,使街坊完全面向街道,沿街设置商店,并沿着通向街道的巷道布置住宅。商业与各种行业的布置就是开放型的。它们分布在城市各条主要街道上,并按一定专业相对集中布置,“瓦子”则就是“娱乐区”。 里坊 胡同 宫殿 1.p明清故宫的布局特点及艺术成就 从布局来瞧采用了很严整的(整饬)布局.A突出了中轴的空间序列,其中轴线就是世界城市史上最长的一条中轴线.B采用了层层封闭的规划形象,层层分隔产生了深远的空间.C尺度的处理也很严谨,外朝空间就是内廷的四倍,比例为9:5,象征”九五之尊”.北京故宫的皇家建筑,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就是保存至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组。体现了一整套的礼制要求,运用了阴阳五行等象征手法,在雕刻,绘画,文学等其它的艺术手段上也有相当高的造诣。 2名词解释 东西堂制大朝居中,两侧为常朝。汉代开东西堂制之先河,晋、南北朝(北周出外)均行东西堂制。隋及以后均行三朝纵列之周制。

规划设计方案范例参考

xx项目 规划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承诺书 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 “xx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 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如有弄虚作假、隐瞒 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此导 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 xxx投资公司(盖章) xxx年xx月xx日

项目概要 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因此推升的粮食需求也直接提升了对化肥的需求。我国化肥从单质肥起家,到目前形成氮肥、钾肥、磷肥、微量元素肥、复合肥等品种丰富、用途多样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植和重视,使得农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也带动了肥料产业的发展。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有机肥料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该生物质肥料项目计划总投资18768.3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899.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06%;流动资金4868.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94%。 达产年营业收入34278.00万元,总成本费用26511.47万元,税金及附加327.32万元,利润总额7766.53万元,利税总额9165.10万元,税后净利润5824.9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340.2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38%,投资利税率48.83%,投资回报率31.04%,全部投资回收期4.72年,提供就业职位510个。 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同时,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具体的资源条件、建设条件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阐述投资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唐长安城规划特点

2.主要历代都城的规划特点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中国战国时期的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区分的规划形式。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到了先导作用。隋唐长安城将宫室、坛庙和官署位于南北纵轴线的两侧,道路网划分为若干棋盘格,每一棋盘格称为坊,绕以坊城,自成一区。长安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它展示了唐代的建筑技术和文化发展水平。日本、朝鲜等国的都城建设都是仿长安城修建的。元大都的规划吸取了春秋战国时理想都城的规划思想,而又作了因地制宜的处理,由大都城演变而成的明北京城已集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使北京城为中国封建时代规划和建设的辉煌实例。 3里坊制与街巷制城市面貌的区别 街坊以道路划分,仍采取类似闾里的形式,称“里坊制”。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实行“里坊制”城市的典范。当时,全城划分为108个里坊(每个面积25~70公顷,大体相当于今天一个大型的居住小区)。这些里坊内部有井字形道路系统,四周围以高墙,坊墙不得随意开门开店,夜晚实行宵禁。坊内居民实行“连保制度”,以便于统治和管理。北宋东京(今开封)完全采取一种新的规划形制。商业、手工业和城镇中各种行业的发展与自古沿袭下来的“里坊制”规划形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其焦点是:商业市场的活动空间须要扩大和开放,而旧形制下市场过份集中且用地紧锢。这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北宋东京的规划重新把宫城(大内)布置在城市中心,构成“大内—里城—罗城”三套城墙的格局,这主要是防御上的考虑。形制上的最大突破,莫过于彻底废弃了“里坊制”,取消了坊墙,使街坊完全面向街道,沿街设置商店,并沿着通向街道的巷道布置住宅。商业和各种行业的布置是开放型的。它们分布在城市各条主要街道上,并按一定专业相对集中布置,“瓦子”则是“娱乐区”。 里坊 胡同 宫殿 1.p明清故宫的布局特点及艺术成就 从布局来看采用了很严整的(整饬)布局.A突出了中轴的空间序列,其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史上最长的一条中轴线.B采用了层层封闭的规划形象,层层分隔产生了深远的空间.C尺度的处理也很严谨,外朝空间是内廷的四倍,比例为9:5,象征”九五之尊”.北京故宫的皇家建筑,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是保存至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组。体现了一整套的礼制要求,运用了阴阳五行等象征手法,在雕刻,绘画,文学等其它的艺术手段上也有相当高的造诣。 2名词解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