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执业医师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执业医师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血常规

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健康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参考值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绝对性增多见于: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如高原居民、慢性缺氧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等;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15岁以前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可出现生理性减少,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贫血诊断标准

3.红细胞形态改变

贫血的形态分类

MCV 平均红细胞容积;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二白细胞

参考值成人4~10×109/L

各种白细胞正常百分数和绝对值

临床意义

1.白细胞总数小于4×109/L为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

2.0×109/L为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5×109/L为粒细胞缺乏症;

2.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PNH、物理化学因素损伤、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核左移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核右移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

中性粒细胞出现中毒性改变见于感染、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等;棒状小体见于急非淋白血病;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猩红热和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

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转移癌和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原发性骨

血沉就快,

,无特异性,

3.各种胶原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动脉炎等;

4.组织损伤和坏死,如大范围的组织坏死或损伤、大手术导致的损伤,心肌梗死、肺梗死、骨折、严重刨伤、烧伤等疾病亦可使血沉加快;

5.患有严重贫血、慢性肝炎、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甲亢、重金属中毒、恶性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慢性肾炎等疾病时,血沉也可呈现明显加快趋势;

血沉减慢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六血细胞比容测定

参考值温氏法:男0.40~0.50L/L40~50vol%,平均0.45L/L;女0.37~0.48L/L37~48vol%,平均0.40L/L;

临床意义1.血细胞比容增高见于脱水病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血细胞比容减低见于各种贫血;

病例及分析:

女性,22岁,面色苍白,乏力1年,加重半个月门诊就诊;

患者1年来无明显原因逐渐出现面色苍白乏力,但能照常上班,曾到过医院检查,化验有轻度贫血具体不详,未予治疗,近半月来加重来诊;发病以来进食睡眠好,不挑食;大便小便正常,尿色无改变,无便血和黑便,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胃病和肝肾疾病及痔疮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偏食和烟酒嗜好,未婚,月经14岁初潮,量一直偏多,近两年来更明显,家族史中无类似患者;

初步诊断:贫血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涂片红细胞形态+血清铁铁蛋白和总铁结合力+骨髓检查及骨髓铁染色+妇科检查

尿常规

一尿量

参考值1000~2000ml/24h成人

临床意义

1.尿量增多 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称为多尿;见于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盂肾

;

四酸碱反应

参考值pH约6.5,波动在4.5~8.0

临床意义

1尿pH降低:见于酸中毒、高热、痛风、糖尿病及口服氯化铵、维生素C等酸性药物;

2尿pH增高:见于碱中毒、尿潴留、膀胱炎、应用利尿剂、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五尿液比重

参考值1.015~1.025,晨尿最高,一般大于1.020,婴幼儿尿比重偏低;

临床意义

1尿比重增高: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肾前性少尿、糖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2尿比重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尿崩症等;

六化学检查

1.尿蛋白

定性尿蛋白±~+,定量约0.2~1.0g/24h; +~++常为1~2g/24h; +++~++++常>3g/24h;

参考值

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定量试验0~80mg/24h;

临床意义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尿时,称为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见于:

1肾小球性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继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

2肾小管性蛋白尿: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如汞、镉、铋中毒、药物如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及肾移植术后;

3混合性蛋白尿: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溢出性蛋白尿:见于溶血性贫血和挤压综合征等;另较常见的是凝溶蛋白,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病、轻链病等;

5假性蛋白尿:肾以下泌尿道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尿蛋白定性试验可阳性;

尿,

疗者

,因糖代谢障碍而出现酮尿;

4.尿胆红素与尿胆原

参考值正常人尿胆红素定性阴性,定量≤2mg/L;尿胆原定性为阴性或弱阳性,定量≤10mg/L;

临床意义

1尿胆红素增高见于:①急性黄疸性肝炎、阻塞性黄疸;②门脉周围炎、纤维化及药物所致的胆汁淤积;③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尿胆红素阴性见于溶血性黄疸;

2尿胆原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尿胆原减少见于阻塞性黄疸;

七显微镜检查

1.红细胞参考值玻片法平均0~3个/HP,定量检查O~5个/μl;

临床意义

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称为镜下血尿;

多形性红细胞>80%时,称肾小球源性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多形性红细胞<50%时,称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见于肾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肾盂肾炎、多囊肾、急性膀胱炎、肾结核等;

2.白细胞和脓细胞

参考值玻片法平均O~5个/HP,定量检查O~10个/μl;

临床意义若有大量白细胞,多为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膀胱炎或尿道炎;

3.上皮细胞

1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尿中出现,常提示肾小管病变;对肾移植术后有无排斥反应亦有一定意义;

2移行上皮细胞:正常尿中无或偶见移行上皮细胞,在输尿管、膀胱、尿道有炎症时可出现;大量出现应警惕移行上皮细胞癌;

3复层扁平上皮细胞:见于尿道炎;

,

见于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及痔疮等;

2.柏油样便

见于消化道出血;

3.白陶土样便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阻塞患者;

4.脓性及脓血便

当肠道下段有病变,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或直肠癌常表现为脓性及脓血便,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暗红色稀果酱样,细菌性痢疾则以黏液及脓为主,脓中带血;

5.米泔样便

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患者;

6.稀糊状或水样便

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3000ml或更多,并含有膜状物时见于伪膜性肠炎;

7.细条样便

多见于直肠癌;

8.气味

患慢性肠炎、胰腺疾病、结肠或直肠癌溃烂时有恶臭;阿米巴肠炎粪便呈血腥臭味;脂肪及糖类消化或吸收不良时粪便呈酸臭味;

二显微镜检查

1.白细胞

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一般<15/HP,细菌性痢疾时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或小吞噬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时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2.红细胞

当下消化道出血、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和直肠癌时,粪便中可见到红细胞;

三化学检查

;失血量在60ml

是由于

3脓性痰:将痰液静置,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和黏液,中层为浆液,下层为脓细胞及坏死组织;见于呼吸系统化脓性感染,如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及脓胸向肺组织溃破等;

4血性痰: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吸虫病等;

4.气味

有血腥气味,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道出血;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合并厌氧菌感染时痰液有恶臭;

二显微镜检查

1.直接涂片检测

1白细胞:正常痰内可见少量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或脓细胞增多,见于呼吸道化脓性炎症或有混合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肺吸虫病等;淋巴细胞增多见于肺结核患者;

2红细胞:脓性痰中可见少量红细胞,呼吸道疾病及出血性疾病,痰中可见多量红细胞;

3上皮细胞:正常情况下痰中可有少量来自口腔的鳞状上皮细胞或来自呼吸道的柱状上皮细胞;在炎症或患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时大量增加;

4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炭粒者称为炭末细胞,见于炭末沉着症及吸入大量烟尘者;吞噬含铁血黄素者称含铁血黄素细胞,又称心力衰竭细胞,见于心力衰竭引起的肺淤血、肺梗死及肺出血患者;

5硫黄样颗粒:见于放线菌病患者;

2.染色涂片

1脱落细胞检测:正常痰涂片以鳞状上皮细胞为主,若痰液确系肺部咳出,则多见纤毛柱状细胞和尘细胞;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急、慢性呼吸道炎症.均可引起上皮细胞发生一定程度的形态改变;肺癌病人痰中可带有脱落的癌细胞,对肺癌有较大诊断价值;

2细菌学检测:①涂片检查:革兰染色,可用来检测细菌和真菌;抗酸染色,用于检测结核杆菌感染;荧光染色,用于检测真菌和支原体等;②细菌培养;

,如心功能

参考值135~145mmol/L

临床意义血钠超过145mmol/L,并伴有血液渗透压过高者,称为高钠血症;血钠低于135mmol/L称为低钠血症;

1.高钠血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和机制

1水分摄入不足:水源断绝、进食困难、昏迷等;

2水分丢失过多:大量出汗、烧伤、长期腹泻、呕吐、糖尿病性多尿、胃肠引流等;

3内分泌病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排尿排钠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排钾保钠,使血钠增高;

4摄入过多:进食过量钠盐或输注大量高渗盐水;心脏复苏时输入过多的碳酸氢钠等;

2.低钠血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和机制

1丢失过多:①肾性丢失:慢性肾衰竭多尿期和大量应用利尿剂;②皮肤黏膜性丢失: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时血浆外渗;③医源性丢失:浆膜腔穿刺丢失大量液体等;④胃肠道丢失:严重的呕吐、反复腹泻和胃肠引流等;

2细胞外液稀释:①饮水过多而导致血液稀释,如精神性烦渴等;②慢性肾衰竭、肝硬化失代偿期、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少尿期;③尿崩症、剧烈疼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的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④高血糖或使用甘露醇,细胞外液高渗,使细胞内液外渗,导致血钠减低;

3消耗性低钠或摄入不足:①肺结核、肿瘤、肝硬化等慢性消耗疾病;②饥饿、营养不良、长期低钠饮食及不恰当的输液等;

三血钙测定

参考值总钙:2.25~2.58mmol/L;离子钙:1.10~1.34mmol/L;

临床意义血清总钙超过2.58mmol/L称为高钙血症;血清总钙低于2.25mmol/L称为低钙血症;

1.高钙血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及机制

1溶骨作用增强: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②多发性骨髓瘤、骨肉瘤等伴有血清蛋白质增高的疾病;③急性骨萎缩骨折和肢体麻痹;④肾癌、肺癌、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Burkitt淋巴瘤等;

2肾功能损害:急性肾功能不全;

凝血功能检查

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参考值手工法和血液凝固仪法11~13s或12±1s;测定值超过正常对照值3s以上为异常;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参考值为1.0士0.050.82~1.15s;国际标准化比INR1.0±0.1;

临床意义

1.PT延长:先天性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Ⅴ、Ⅶ、X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纤溶亢进、DIC、使用抗凝药物如口服抗凝剂和异常抗凝血物质等;

2.PT缩短:血液高凝状态如DIC早期、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性骨髓瘤等;

3.PTR及INR是监测口服抗凝药物的首选指标;国人以2.0~2.5为宜;

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同APTT测定

参考值手工法:为31~43s;测定值与正常对照值比较,延长超过10s以上为异常;

临床意义

1.APTT延长:见于因子Ⅻ、Ⅺ、Ⅸ、Ⅷ、Ⅹ、Ⅴ、Ⅱ、PK激肽释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尤其见于FⅧ、Ⅸ、Xl缺乏以及它们的抗凝物质增多;此外,APTT是监测普通肝素和诊断狼疮抗凝物质的常用试验;

2.APTT缩短: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

三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参考值2~4g/L;

临床意义1.增高

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传染病、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灼伤、多发性骨髓瘤、休克、大手术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急性感染、恶性肿瘤等以及血栓前状态、部分老年人等;

2.减低

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过程

静脉血栓

1.血清铁增高:

①利用障碍: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铅中毒;

②释放增多:溶血性贫血、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③铁蛋白增多:白血病、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反复输血;④铁摄入过多:铁剂治疗过量时;

2.血清铁减低:

①铁缺乏:缺铁性贫血;

②慢性失血:月经过多、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慢性炎症等;

③摄入不足:a.长期缺铁饮食,b.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青少年,生育期、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

二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

参考值①男性:50~77μmol/L;②女性:54~77μmol/L

临床意义

1.TIBC增高

①Tf转铁蛋白合成增加:如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后期;

②Tf释放增加:急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等;

2.TIBC减低

①Tf合成减少:肝硬化、慢性肝损伤等;

②Tf丢失:肾病综合征;③铁缺乏:肝脏疾病、慢性炎症、消化性溃疡等;

三血清铁蛋白SF

参考值男性:15~200μg/L;女性:12~150μg/L

临床意义

1.SF增高

③贫血、营养不良和恶性肿瘤等;

④应用某些药物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钙拮抗剂等;

二三酰甘油TG测定

参考值0.56~1.70mmol/L

临床意义

1.TG增高见于

①冠心病;

②原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肥胖症、糖尿病、痛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高脂饮食和阻塞性黄疸等;

2.TG减低见于

①低β-脂蛋白血症和无β-脂蛋白血症;

②严重的肝脏疾病、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三高密度脂蛋白HDL测定

参考值1.03~2.07mmol/L;合适水平:>1.04mmol/L/L;减低:≤0.91mmol/L.

临床意义

1.HDL 增高 HDL增高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HDL与TG呈负相关,也与冠心病的发病呈负相关;HDL增高可见于慢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2.HDL 减低 HDL减低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慢性衰竭、肾病综合征,以及应用雄激素、β受体阻滞剂和孕酮等药物;

四低密度脂蛋白LDL测定

参考值

①合适水平:≤3.12mmol/L;

;

;②心

1AMI:CK-MB对AMI早期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总CK,其阳性检出率达100%,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一般在发病后3~8小时增高,9~30小时达高峰,48~72小时恢复正常水平;

2其他心肌损伤:心绞痛、心包炎、慢性心房颤动、安装起搏器等;

3肌肉疾病及手术:骨骼肌疾病;

三心肌肌钙蛋白TcTnT测定

参考值①0.02~0.13μg/L;②>0.2μg/L为临界值;③>0.5μg/L可以诊断AMI;

临床意义

1.诊断AMI cTnT是诊断AMI的确定性标志物;AMI发病后3~6小时的cTnT即升高,10~24小时达峰值,其峰值可为参考值的30~40倍,恢复正常需要10~15天;对非Q波性、亚急性心肌梗死或CK-MB无法诊断的病人更有价值;

2.判断微小心肌损伤;

3.预测血液透析病人心血管事件,cTnT增高提示预后不良或发生猝死的可能性增大;

4.cTnT也可作为判断AMI后溶栓治疗是否出现冠状动脉再灌注,以及评价围手术期和PTCA心肌受损程度的较好指标;在钝性心肌外伤、心肌挫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的心肌损伤、药物损伤、严重脓毒血症所致的左心衰时cTnT也可升高;

空腹血糖FBG检测及糖化血红蛋白

参考值

①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l/L;

血症

等;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师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没有阈值,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越接近正常值,糖尿病的并发症降低越明显;糖尿病患者经强化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风险也明显减少;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意义:①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的指标,②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③指导对血糖的调整;④对判断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有一定的意义;⑤区别应激性血糖增高和妊娠糖尿病GDM中的检测意义;

甲状腺功能

一促甲状腺激素TSH

腺垂体分泌的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功能的激素;TSH全面促进甲状腺的功能,稍早出现的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稍晚出现的为促进T4、T3的合成,包括加强碘泵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及酪氨酸碘化等各个环节;

参考值正常范围2~10mU/L;

临床意义

1.增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单纯性甲状腺肿、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桥本病、外源性促甲状腺素分泌肿瘤肺、乳腺、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摄入金属锂、碘化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增高;

2.减低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低、非促甲状腺激素瘤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摄入阿司匹林、皮质激素及静脉使用肝素;

2016

ANA主要存在于IgG,也见于IgM、IgA,甚至IgD及IgE中;

ANA为一系列抗细胞核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一般应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根据核荧光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周边型M型:核周边的荧光增强呈环状;M型的ANA主要由抗双链DNA抗体组成,故高滴度的M型ANA几乎仅见于SLE,因此有助于SLE的诊断;

②均质型H型;整个细胞核呈一片模糊而均匀的荧光;H型的ANA主要由抗脱氧核蛋白抗体组成;高滴度的H型ANA主要见于SLE,而低滴度H型ANA偶可见于药物性狼疮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③斑点型S型核内荧光呈颗粒状;是由抗Sm抗体,抗SSB/La抗体、抗Scl-70抗体等多种抗体组成;

因此S型ANA可见于S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硬皮病PSS,干燥综合征SS,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PM或DM等自身免疫病;

约99%86%~100%的活动期SLE患者ANA阳性,其滴度也常为1:80,但它的特异性差;ANA阳性本身不能确诊任何疾病,但ANA阳性且伴有特征性狼疮症状则支持狼疮诊断;ANA阴性几乎可除外SLE的诊断;

抗DNA抗体主要为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ds-DNA抗体主要见于SLE患者,其他疾病及正常人很少出现,是SLE的诊断标准之一;高滴度的抗ds-DNA抗体不仅表示疾病的活动性,而且提示疾病累及肾脏的可能性;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可以鉴别侵蚀性、非侵蚀性类风湿关节炎RA,是IgG型为主的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抗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骨破坏较抗CCP抗体阴性者严重;抗CCP抗体大于50AU/ml即可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有较高诊断意义;

病例及分析

患者女性,46岁,口渴多饮1年,因尿频尿痛3天于门诊就诊;既往无疾病史记载;父亲及哥哥均患糖尿病;

查体:T36.5℃,BP120/80mmHg,身高156cm,体重75KG,双肺未闻干湿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腹平软,左上中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叩痛阴性,下肢无水肿;

初步诊断:2型糖尿病可能性大膀胱炎

辅助检查: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和OGTT+糖化血红蛋白

,常同时做氟化钠抑制试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呈阴性反应或弱阳性反应,但阳性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因此,本染色法主要用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

4.糖原染色又称PAS反应

临床意义

1红血病或红白血病时幼红细胞呈强阳性反应,积分值明显增高;

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粒细胞呈阴性反应或弱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质呈细颗粒状或均匀淡红色;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淋和幼淋细胞常呈阳性反应,弱阳性反应物质呈粗颗粒状或块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单核细胞大多为阳性反应,呈弥漫均匀红色或细颗粒状,有时在胞质边缘处颗粒较粗大;PAS反应对三种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3其他:巨核细胞PAS染色呈阳性反应,Gaucher细胞PAS染色呈强阳性反应,腺癌细胞呈强阳性反应;

几种常见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5.铁染色

参考值

细胞外铁+~++,大多为++;

细胞内铁20%~90%,平均值为65%;

临床意义

1缺铁性贫血时,早期骨髓中贮存铁就已耗尽,细胞外铁呈“-”;铁粒幼细胞百分率减低,常<15%,甚至为“0”;

;

;

,以

,淋

肥大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网状细胞增高;

2慢性型:慢性再障的骨髓中可出现一些局灶性代偿性造血灶,故不同部位骨髓穿刺的结果可有一定差异,有时需多部位穿刺检查及配合骨髓活检,才能获得较可靠的诊断依据;

①骨髓多为增生减低;

②巨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三系细胞均不同程度减少;

③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浆细胞、肥大细胞和网状细胞也可增高;如穿刺部位为代偿性造血灶,则骨髓象呈增生活跃,粒系百分率可正常或减低,红细胞百分率常增高,但巨核细胞仍显示减少或明显减少;

4.急性白血病

骨髓象

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2原始细胞明显增多,≥30%非红系细胞;

根据WHO2000年分类标准原始细胞需≥20%非红系细胞;

3其他系列血细胞均受抑制而减少;

4涂片中分裂型细胞和退化细胞增多;在急淋白血病中;“篮细胞”较其他类型白血病中多见;在急粒和急单白血病中,可见到Auer小体;急性红白血病时,可见幼红细胞呈巨幼样变;

FAB分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M0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分化型:原始细胞类似淋巴细胞;MP0染色弱,电镜下MP0+;CD13,CD33+;淋巴系抗原-;

M1型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未分化原粒细胞占骨髓非幼红细胞≥90%;P0X+;

M2型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原粒细胞占骨髓非幼红细胞30%~89%;单核细胞<20%;

MDS的FAB分型标准

2WH0分型:

RA:仅红系病态造血;

①RCMD:有多系异常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骨髓幼稚细胞<5%;

②RAS和RCMD-RS:伴有环形铁粒幼细胞;

③RAEB:RAEB-Ⅰ骨髓原始细胞5%~9%;RAEB-Ⅱ骨髓原始细胞10%~19%;

④5q-综合征;

⑤不能分型的MDSμ-MDS;

3血象病态造血表现:

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多出现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均及异形,可见椭圆形大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点彩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减少;

②白细胞正常或减少,粒细胞可有形态异常,可见核分叶过多、Pelger-Huet样畸形、胞质中颗粒减少或缺如,或有异常大颗粒、成熟粒细胞胞质嗜碱性、核质发育不平衡等;可见幼稚细胞,单核细胞增多;

③血小板正常或减少,可见巨大或畸形血小板;

4骨髓象表现为各系细胞增生及病态造血:

①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②红系细胞常明显增生,>30%甚至>50%,使粒红比例减低或倒置;幼红细胞多有形态异常;

超过

加,

,

15g/L,

4.压力

正常成人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0.78~1.76kPa80~180mmH20或40~50滴/min,随呼吸波动在10mmH20之内;儿童压力为0.4~1.0kPa40~100mmH20;若压力超过200mmH20,放出脑脊液量不应该超过2ml,若压力低于正常低限可做动力试验,以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脑脊液压力增高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颅内各种炎症性病变;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等颅内非炎症性病变;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颅外因素;还有其他如咳嗽、哭泣,低渗溶液的静脉注射等;脑脊液压力减低主要见于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脊液流失过多;脑脊液分泌减少等因素;

二化学检查

1.蛋白质测定

1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参考值

阴性或弱阳性;

2蛋白定量试验

参考值

腰椎穿刺0.20~0.45g/L;

临床意义

蛋白含量增加见于:

①脑神经系统病变:常见于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时显著增加,结核性脑膜炎时中度增加,病毒性脑膜炎时轻度增加、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等、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尿毒症及脱水等、药物中毒乙醇、酚噻嗪、苯妥英钠中毒等;

②脑脊液循环障碍:如脑部肿瘤或椎管内梗阻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粘连等;

③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如Guillain-Barre综合征、胶原血管疾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等;

2.葡萄糖测定

参考值

;③累及

;

;

临床意义

CK-BB增高主要见于化脓性脑膜炎,其次为结核性脑膜炎、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病毒性脑膜炎CK-BB正常或轻度增高;

4其他:溶菌酶LZM在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LZM活性多显著增高,可达正常的30倍;腺苷脱氨酶ADA脑脊液中参考值范围为0~8U/L,结核性脑膜炎则明显增高,常用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显微镜检查

参考值细胞计数成人0~8×106/L;儿童0~15×106/L;

临床意义

脑脊液中细胞增多见于: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①化脓性脑膜炎细胞数显著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②结核性脑膜炎细胞中度增加,但多不超过500×106/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同时存在是本病的特征;③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细胞数仅轻度增加,一般不超过10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④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细胞数中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

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性疾病:细胞数可正常或稍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中找到白血病细胞,可诊断为脑膜白血病;

3脑寄生虫病:脑脊液中细胞数可升高,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脑脊液离心沉淀镜检可发现血吸虫卵、阿米巴原虫、弓形虫、旋毛虫的幼虫等;

4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均匀血性脑脊液,除红细胞明显增加外,还可见各种白细胞,但仍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化脓性

少;

4.乳酸测定

当乳酸含量10mmol/L以上时,高度提示为细菌感染;风湿性、心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引起的积液中乳酸含量可见轻度增高;

5.乳酸脱氢酶LDH

化脓性胸膜炎LDH活性显著升高,可达正常血清的30倍;癌性积液中度增高,结核性积液略高于正常;

三显微镜检查

1.细胞计数

临床意义

漏出液白细胞数常<100×106/L,渗出液白细胞数常>500×106/L;

2.细胞分类漏出液中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渗出液中各种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不同:

①中性粒细胞为主:常见于化脓性积液及结核性积液的早期;

②淋巴细胞为主:多见于慢性炎症如结核性、梅毒性、肿瘤性以及结缔组织病引起的积液;

③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气胸、血胸、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所致的积液;

3.脱落细胞检测在浆膜腔积液中检出恶性肿瘤细胞是诊断原发性或继发性癌肿的重要依据;

肝功能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1.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

2.血清蛋白电泳

3.血清前清蛋白测定

二脂类代谢功能检测: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

三胆红素代谢检测

1.血清总胆红素STB测定

2.血清结合胆红素CB与非结合胆红素UCB测定

等;

水;

;

①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

②M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

④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黑热病;

4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

①免疫功能抑制: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②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5A/G倒置: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如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2.血清蛋白电泳

参考值醋酸纤维素膜法:

清蛋白62%~71%;α1球蛋白3%~4%;α2球蛋白6%~10%;β球蛋白7%~11%;γ球蛋白9%~18%

第三部分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第一单元牙髓活力测试结果 牙髓活力测试包括温度测试法和电测试法。 一、温度测试 (一)原理 正常牙髓对2092—5092之间的温度刺激无明显反应,但病变牙髓的温度耐受阈发生变化,即遇突然、明显的温度变化时(低于10~(2的冷刺激和高于6092的热刺激),不同状态的牙髓会诱发不同的反应:或敏感、或疼痛、或迟钝、或无反应。因此,可根据牙髓对温度的不同反应来判断牙髓是否患病,病变的发展阶段,以及牙髓的活力是否存在。 (二)方法, 牙髓温度测试包括冷测法和热测法。 1.冷测法选用冷水、小冰棒、氯乙烷、二氧化碳或雪等作为冷刺激源,在患牙唇、颊面颈1/3处进行测试。 2.热测法选用热水、热牙胶棒、慢速旋转的橡皮轮或热蜡刀作为热刺激源,在患牙唇、颊顾1/3处进行测试。 (三)牙髓活力测试结果判读 患牙在温度测验时的不同反应,对判断牙髓状态有重要意义。 1.出现短暂的轻、中度感觉或不适反应(与对照牙一样),表示牙髓活力正常。 2.出现疼痛或酸痛反应,但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刻消失,表示牙髓敏感,多为可复性牙髓炎的反应。

3.引发疼痛或加剧原有疼痛,刺激去除后仍持续一段时间,为不可复性牙髓炎的反应。 (1)出现快速、剧烈疼痛——为急性牙髓炎的反应。 (2)出现迟缓且不严重的疼痛——为慢性牙髓炎的反应。 (3)热诊加重,冷诊缓解——为急性化脓性牙髓炎的反应。 4.无反应,表示牙髓坏死。 (四)影响牙髓活力测试结果判读的因素 1.导致假阳性的因素 (1)冷测法使用冷水时,未按规定顺序进行,出现干扰。或使用小冰棒时,融化的冰水与牙龈接触。 (2)热测法使用热水时,未按规定顺序进行,出现干扰。或使用热牙胶时,热牙胶与牙龈接触。 (3)患者精神高度紧张。 2.导致假阴性的因素 (1)患牙牙髓过度钙化,或根尖未形成,或为外伤牙。 (2)患者事先服用过镇静剂、麻醉剂或酒精饮料等。 3.个体差异患者间的个体差异也会导致同一温度测试出现不同的反应。临床上为防止个体差异的干扰,故要求牙髓活力测试时,先测对照牙(对侧同名牙或邻牙),再测可疑牙,以便排除个体差异,取得对比标准。 临床对牙髓活力测试结果判读时,应排除以上各种影响因素,以利得出正确的结果判断。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攻略 第一考站:(口腔检查) 1.探诊: 探诊顺序:先前牙后后牙,先下牙后上牙,先颌面后临面。 主要用于探察龋齿,牙周袋,瘘道病变部位,范围的反映情况。注意:(1)稳固支点,(2)邻面龋病的检查,(3)探测龈沟或牙周袋时选择钝头牙周探针,窦道选用偏钝软质窦道探针缓慢顺势。 2.叩诊: 器械选择:镊子金属柄口镜末端 叩诊动作:扣击牙冠垂直叩诊:根尖周组织炎症,水平叩诊:牙周膜某一侧 叩诊顺序:先叩正常牙,后叩患牙,先轻叩,无反应再逐渐加力。 叩诊反应描述:记录用“+ ++ +++”表示 3.扪诊: 手法:利用医生手指触觉和患者反应相结合,检查病变部位。 检查部位:口腔颊部颌下或颏下,颞下颌关节,牙周病及根尖病。 检查体位:查颌下或颏下淋巴结令患者头稍向下俯。 扪诊内容:颊部和口底肿物,用双手扪诊,颌下或颏下淋巴结用单手扪诊,颞下颌关节,双手中指贴于患者耳屏前,令其做开闭口运动,牙周病和根尖周病,镊子按牙龈,手指扪根尖牙龈有无波动。 4.松动度: 器械选择:镊子

器械放置部位:夹持前牙切嵴,后牙镊子抵住后牙合面窝沟。 检查动作:轻轻向颊舌向或近远中向摇动。 结果判断:松动度判断牙周组织病变程度,正常牙约有毫米的生理动度。(1)以毫米计算牙松动的幅度 1度松动:松动度在一毫米以内2度松动:松动幅度在1-2毫米 3度松动:大于2毫米 (2)以牙冠松动方向计算 一度:颊(唇)舌(腭)方向松动 二度:颊(唇)舌(腭)方向松动,伴有近远中方向松动。 三度:颊(唇)舌(腭)方向松动,伴有近远中方向松动和垂直方向松动5.特殊检查: (1)牙髓温度测试:冰棒冷诊和牙胶热诊 医嘱说明:向患者交代清楚目的 对照牙选择及测试顺序:以相邻牙或对侧同名牙做对照,按先下后上,先后牙后前牙顺序逐个测试。 测试与隔离:保护好牙龈及周围组织 测试用具放置部位:放置于牙冠颊舌侧中部5-10秒 反映描述:用“正常迟钝敏感无反映”描述测试结果 (2)牙周袋探诊: 器械选择:牙周探针 握持方法及支点:持笔式握持以邻牙为支点

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大纲

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大纲 一、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实践技能考试重点考查考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职业素质、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基本操作和辅助检查六部分。 二、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型 -临床基础部分: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在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到了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中病史采集涉及1道题,病例分析涉及5道题。 -临床体格检查部分:这一部分直接取自于技能操作,即体格检查。涉及1道题。 -临床操作技能部分:这一部分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急救技能、基本诊疗技能、手术室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共计7道题。 -辅助检查部分: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比较固定,都是一些临床中经常用到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影像诊断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在这一部分共计5道题。 三、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内容 -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主要通过提供病例资料,考核考生的病史采集能力、诊断思路、处方书写等临床基本功。 -体格检查:主要通过模拟实操的方式,考核考生的基本体格检查手法和步骤,以及相关部位的阳性体征等。 -基本操作技能:主要通过模拟实操的方式,考核考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消毒、换药、穿脱隔离衣、吸痰、心肺复苏等。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主要通过提供辅助检查结果,考核考生对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能力,包括心电图、X线片、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的判读。 四、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注意事项 -注意仪容仪表:在考试过程中,考生的仪容仪表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考生穿着整洁、大方得体的衣服,保持良好的仪态和表情。 -注意操作规范:在实践技能考试中,各项操作的规范性非常重要。考生应

执业医师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帮助检查——试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血常规 (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健康人 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参考值 【临床意义】 1.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相对性增多见于严峻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 症,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 中毒等; 确定性增多见于: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如高原居民,慢性缺氧性心肺疾病,反常血红蛋白病,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等;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5 岁以前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可显现生理性削减,病理性削减见于各种 2.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削减 贫血; 贫血诊断标准 3. 红细胞形状转变 贫血的形状分类 MCV平均红细胞容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量;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二)白细胞 9 【参考值】成人(4~10)×10 /L 各种白细胞正常百分数和确定值

9 9 1. 白细胞总数小于 4×10 /L 为白细胞削减症,中性粒细胞确定值小于 胞确定值小于 0.5 ×10 /L 为粒细胞缺乏症; 2.0 × 10 /L 为粒细胞削减症,中性粒细 9 2. 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严峻组织损耗,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 瘤; 中性粒细胞削减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 伤,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PNH ,物理化学因素损 核左移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核右移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和应用 抗代谢药物; 中性粒细胞显现中毒性转变见于感染,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等;棒状小体见于急非淋白血病; 3.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猩红热和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 4.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转移癌和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原发性 骨髓纤维化症)等; 5.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肿瘤,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淋巴细胞削减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治 疗和放射线损耗;异型淋巴细胞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药物过敏,输血,血液透析; 6.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疟疾,急性感染复原期,活动性肺结核和一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 复原期)等; (三)网织红细胞 9 【参考值】百分数 0.005 ~ 0.015 ;确定数( 24~84)× 10 /L ; 【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及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减 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四)血小板计数 【参考值】( 100~300)× 10 /L ; 【临床意义】血小板削减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血小板破坏或 9 消耗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削减性紫癜, 血小板分布反常如脾大; SLE ,DIC ,TTP ,上呼吸道感染,输血后血小板削减症等; 血小板增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感染,急性溶血和癌症患者; (五)血沉 血细胞沉降率:血沉速度的快慢与血浆黏度,特殊与红细胞间的集合力有关系;红细胞间的集合力大,血沉就 快,反之就慢; 临床上常用血沉作为红细胞间集合性的指标; 无特异性,不能单独用以诊断任何疾病; 男性 0~15/1h 末;女性 0~20/1h 末; 血沉加快常与以下疾病有关 可以反映身体内部的某些疾病; 血沉增快, 病因复杂, 1. 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细菌性炎症, 2~ 3 个小时就会显现血沉加快的现象; 2. 各种急性全身性或局部性感染,如活动性结核病,肾炎,心肌炎,肺炎,化脓性脑炎,盆腔炎等, 3. 各种胶原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动脉炎等; 4. 组织损耗和坏死,如大范畴的组织坏死或损耗,大手术导致的损耗,心肌梗死,肺梗死,骨折,严峻刨伤, 烧伤等疾病亦可使血沉加快; 5. 患有严峻贫血,慢性肝炎,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甲亢,重金属中毒,恶性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慢性 肾炎等疾病时,血沉也可出现明显加快趋势; 血沉减慢可见 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六)血细胞比容测定 ; 【参考值】温氏法:男 平均 ; 0.40 ~(40~50vol%),平均 ;女 0.37 ~(37~ 48vol%), 【临床意义】 1. 血细胞比容增高见于脱水病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 血细胞比容减低见于各种贫血;

出具诊疗报告解读检验结果的相关规定

出具诊疗报告解读检验结果的相关规定 一、在本院出具诊疗报告、解读检验结果必须是经执业注册的执业医师,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人员书写相关的诊疗报告和解读检验结果,相关专业的医技人员可出具数字、形态描述等客观描述性的检查报告。 二、签发报告和解读检验结果医师必须具有相应专业的上岗资质。 三、取得主治医师资格或副主任医师资格的人员审核并签发报告,严禁未经上级医师审核出具相关的诊疗报告。 四、审查诊疗报告时,要求认真仔细,面面俱到,不得遗漏病变。 五、审查报告时要认真检查申请单上的申请内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与DR、CT、MRI等胶片上的是否相符合,是否与临床资料及相关的检验资料相符合,DR、CT、MRI检查时询问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是否与申请单一致,并询问患者相关的临床表现、影像表现提出合理的意见或者建议。 六、一般情况影像报告和解读检验结果须两人以上签发,原则上审核医师职称高于初中级报告医师,审核医师可根据病例疑难程度提交上级医师审核,或提交集体讨论通过。

七、急诊报告可由1人单独签发,病人必须留下可靠联系方式。每日8:00集体阅片,对前一日急诊影像进行复阅,发现差错应及时与病人或者相关科室联系,及时更正急诊报告为正式报告。 八、影像诊断报告审核流程 1、取得主治医师资格或副主任医师资格的人员审核并签发报告。 2、取得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资格的职员复审并签署。 九、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1、各医技科室要对检查申请单上的一般项目、诊断、检查报告逐日登记,按月统计临床诊断和医技诊断符合率。 2、每月重点对疑难病人、诊断不符合的病人、手术病人进行临床随访,验证临床确诊成效和疾病发展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进行病例讨论,以提高诊断水平。 3、对住院病人直接随访主管医生或病人,对门诊病人和出院病人可电话随访。 4、对不方便统计诊断符合率的科室和检查项目,每月要主动征求临床科室对诊断报告的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5、各科要建立临床随访记实本,记实随访主题、工夫和成效。

2023年执医技能考试大纲

2023年执医技能考试大纲 2023年执医技能考试大纲已经发布,包括临床执业医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四个类别。具体内容如下: 临床执业医师: 一、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 1. 病史采集 (1)根据提供的患者信息,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进行描述。 (2)能够正确地使用医学术语。 (3)能够准确地计算生命体征、体重指数(BMI)等指标。 2. 病例分析 (1)能够正确地分析病例,包括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2)能够根据病例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二、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 1. 体格检查 (1)能够正确地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包括头、颈、胸、腹、脊柱、四肢等部位的检查。 (2)能够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阳性体征。 2. 基本操作技能

(1)能够正确地进行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如洗手、戴手套、穿脱手术衣等。 (2)能够正确地完成各种临床基本操作,如给药、穿刺、插管等。 三、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1. 实验室检查 (1)能够正确地解读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2)能够正确地判断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 影像学检查 (1)能够正确地解读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 (2)能够正确地判断异常影像学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3. 病理学检查 (1)能够正确地解读病理学检查结果,如细胞学检查、活检等。 (2)能够正确地判断异常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一、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 1. 病史采集 (1)根据提供的患者信息,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进行描述。 (2)能够正确地使用医学术语。 (3)能够准确地计算生命体征、体重指数(BMI)等指标。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和总体要求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公共卫生及其相关临床医学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范围 内科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卫生统计学。 二、总体要求 (一)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现场急救的技能,并具有根据病史、体检、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初步诊断的能力。 (二)公共卫生调查与分析能力 具备公共卫生现场调查、现场样品采集与检测项目确定、检测结果判定、调查结果综合分析和报告撰写等能力。(三)公共卫生现场处置能力 具备传染病疫情和其他公共卫生问题的现场处理能力。 考试项目

一.临床基本技能 (一)病种范围 1.传染病鼠疫、霍乱、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麻疹、肾综合征出血热、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等。 2.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 3.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苯中毒等。 (二)考核要求 1.病史采集根据案例提供的主诉症状,考查考生病史采集和流行病学资料收集的能力。 2.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测量血压、脉搏、身高、体重、皮褶厚度、腰围;甲状腺检查;浅表淋巴结检查。 (2)胸部检查 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 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胸部触诊(胸部<廓>扩张度检查、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胸部叩诊(肺界、肺底移动度) 胸部听诊(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心脏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实验室与辅助检查

实验室与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有助于对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以及对休克过程中血液浓缩和治疗效果的诊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则是感染性体克诊断的重要依据。 2.尿便常规有助于了解休克对肾功能的影响及病因判定;便常规检查及潜血试验对感染性或失血性休克的判定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3.血生化检查丙酮酸、乳酸、血pH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有助于了解休克时酸中毒的程度;尿素氮、肌酐有助于了解休克时肾功能情况,判断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检查有助于了解休克对肝功能的影响;心肌标志物检测有助于判断休克对心肌代谢的影响及心源性休克的诊断;电解质检测有助于了解休克时电解质平衡紊乱。 4.出、凝血功能检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测定有助于判断休克的进展及DIC的发生。 (二)辅助检查 1. X线检查对休克的病因判断有一定意义。 2.心电图有利于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并能了解休克时心肌供血及心律失常情况。 3.血流动力学监测 (1)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有助于鉴别休克病因,低血容量性休克时CVP降低,心源性休克时通常是增高的。 (2)肺动脉楔压(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PAWP):有助于了解左室充盈压并指导补液。心源性休克患者常升高。 (3)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 CO)及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有助于了解心脏功能状态。CO正常值为4~8L/min,CI正常值为2.5~4.1L(min.㎡)。CI<2.0L(min'㎡) 提示心功能不全,CI<1.3L/(min.㎡)同时伴有周围循环血容量不足提示为心源性休克。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辅助检查应用与判读能力的培训与考核研究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辅助检查应用与判读能力的培 训与考核研究 刘丽杰;王玫;张永涛;李昕;李雁 【摘要】目的提高中医规培医师的临床辅助检查应用与判读能力,从而提高其西医临床思维能力,合理利用临床检查资源.方法回顾近3~4年来东直门医院对中医规培医师辅助检查应用与判读能力的培训和考核情况,采取调查问卷形式对实际效果进行分析,评判其临床价值.结果发现82.0%的规培医师认为辅助检查的应用与判读能力的培训和考核是很有必要的;77.5%的规培医师认为培训和考核对其临床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65.5%的带教老师认为通过培训和考核,规培医师辅助检查的实际应用及分析能力有很大程度提高,对其临床工作有很大帮助.结论对中医规培医师辅助检查应用和判读能力进行专项的培训和考核,有助于中医规培医师掌握临床基本技术,建立西医诊断和鉴别思维,合理利用临床资源,对其今后的中医临床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但具体推广和如何与西医其他内容的考量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中医规培医师的西医临床思维能力,为中医临床服务,都有待进一步实践.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7(015)015 【总页数】3页(P40-42) 【关键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辅助检查;培训;考核 【作者】刘丽杰;王玫;张永涛;李昕;李雁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西内教研室,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 学东直门医院西内教研室,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西内教研室,北 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综合技能培训中心,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 临床综合技能培训中心,北京100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中医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医师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其目标是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养合格的中医住院医师[1]。《北京市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标准(试行)》也明确指出,北京市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为北京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养合格的中医住院医师。通过培训,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和必要的西医基本理论、临床知识与技术,能独立承担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疑难危重病证的诊疗工作[2]。东直门医院作为北京市第一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训(以下简称“规培”)和示范基地,一直坚持从以上几方面对中医规培住院医师进行培训和考核,并且不断地总结经验,进行改革和创新。 对于一名中医规培住院医师,何为必要的西医知识和技术,如何更好地运用西医的知识和技术为中医事业服务,如何对中医规培住院医师进行西医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一直也是东直门医院西内教研室思考的内容。 作为一名合格的住院医师,夯实基础最为重要。规培医师的培训和考核也要从基础出发,尤其对于西医知识和技术方面。中医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由于其本科阶段课时及内容的限制,西医基础很多不够扎实,大大影响了其毕业后进入规培的临床实际工作。西医的临床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临床问诊、查体、辅助检查的应用与判读、西医诊断思维、疾病的治疗、西医基本临床操作等内容。经过对东直门医院规培医生的问卷及调查,发现规培医生迫切需求和欠缺的主要是西医诊断思维和西医基本

2018年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结业考核考试第一模块,结业理论,辅助检查,临床判读

2018年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考试第一模块,结业理论,辅助检查,临床判读(2018年5月12日) 今年规培考试,翻遍丁香园论坛,只找到一篇详细的帖子,所以开此帖,希望可以对后来人有一点帮。自己水平有限,谬误之处,感谢批评指正。 辅助检查:(注:“?”的是记得不确定,或自己的判断不知对错与否) 一、X线: 1.诊断为肠梗阻,然后问最重要的是要确定什么,梗阻程度?部位?有无较窄?等等。 2.气胸?(根据病史判断,应该认真审题!不只是看片子,我没看病史判断错了) 3.肘关节脱位治疗,首选什么治疗?手法复位 4.根据病史提示为慢性肺心病?or心力衰竭?并给出首选治疗药物,选的呋塞米,硝普纳?第三个药物,记不清楚了,不知对不对。 5.片子是腓骨颈骨折,会合并什么损伤?选的腓总神经损伤。 二、CT和MRI: 1.硬膜下出血?脑膜中动脉损伤?这个没看清,选了硬膜外出血中动脉损伤,选错了。 2.腔隙性脑梗塞? 3.脑出血? 4.…… 5.……(三个比较常见的头颅疾病,两个不是很常见的病,诊断不确定) 三、心电图: 1.心房颤动? 2.2度传导阻滞? 3.窦性心动过速? 4.室性早搏? 5.……(自己的判断,不知对错,所以都用问号表示) 四、舌诊 1.青紫的舌,选的寒邪凝滞。 2.红绛、点刺、歪斜舌,选的肝热风动?记不清了。 3.舌中及舌左侧边,舌苔剥落,应该是胃阴损伤吧,选错了。 4.舌红苔黄,选的热邪。 5.?(不记得了)

理论考试: 一、题型: 1.单选,共66题,此部分可以返回修改; 2.共用题干单选题,67-92题,每题分为5个问题,即67-1,67-2,……,此部分不可返回、撤销; 3.病案分析题,共3个病案,每个病案5个问题,每个问题ABCDEF 6个选项,不定项选择;15道题,93-1,93-2,……;此部分不可返回、撤销。 二、各科分布范围:(自己凭印象估计的,非官方,会有很大波动!) 1.中内:基本上60-80%(自己瞎估算的!)的题型都要设计到中医内科的辨证论治。 2.针灸学:这次考了很多题,回想一下,可能有15-20题吧;单选三四个,共用题干约2个是针灸,其它疾病涉及针灸治疗的六七个吧。 3.中医骨伤科:考了很多题,可能有15-20题吧。 4.医学伦理和卫生法规:5题左右。 5.传染病:5题左右。 6.中医儿科学,5-10题。 7.中医外科:5题左右。 8.中医妇科:10-15题。 9.西医内科:10-15题左右。 10.其它科目也会有涉及,中基、中诊、中药、方剂,极少有单独出题,应该是默认这些基础的你已经会了,所以不考了,但是在中医辨证论治,治法、方药等方面会有体现,不可不察。 三、考题回忆: 中医内科考题: 1.哮病,喘病,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均需记忆,考了好几个题。如哮喘辨证为虚哮的代表方剂。 2.肺胀,结合西医内容考了,共用题干题,5个题。 3.心悸、胸痹、眩晕,结合西医内容考了。 4.中风,共用题干题,5个题;辨病,辨证,治法,方药,针灸治疗辨证选穴,何种推拿手法治疗。 5.痴呆,给出病例资料,需答出中医、西医诊断;与郁症的鉴别;治法;方药。 6.痞满的辨证论治。 7.便血,每日5次,黑便,应该是肝硬化晚期,门静脉扩张,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急诊处理。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之辅助检查

第一单元症状学 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 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三单元检体诊断 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 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 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 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 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 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 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 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

规培考试-2019年临床辅助结果判读特训试卷-外科1

规培考试-2019年临床辅助结果判读特训 试卷-外科1 医师规培考试题库 2019年临床辅助结果判读特训试卷-外科1及答案 1.【A1型题】该心电图提示A.正常心电图 B.心房颤动 C.心室颤动 D.房性期前收缩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A2型题】患者,男性,62岁,体检发现CA199升高1周,无自觉症状,患者下一步可考虑行下列哪项检查A.行胃镜检查 B.行结肠镜检查 C。PET-CT D.肝胆彩超 E.血淀粉酶测定 3.【A2型题】患者,女性,28岁。突发剑突下疼痛2小时。诊断为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医师规培考试题库A.肝囊肿

B.胃癌 C.消化道穿孔 D.胃溃疡 E.急性阑尾炎 4.【A2型题】患者女性,54岁。尿频尿急尿痛2天。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A.尿路感染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医师规培考试题库B.压力性尿失禁 C.淋菌性尿道炎 D.肾结石 E.膀胱肿瘤 5.【A2型题】患者男性,77岁。头颅外伤后头晕头痛2小时。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脑室出血 C.硬膜外血肿 D.头皮下血肿 E.硬膜下血肿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医师规培考试题库6.【A2型题】患者,男性,68岁。体检发现PSA升高2月。直肠指检:前列腺左侧叶可触及结节。患者一下步应进行哪项检查/治疗A.完善前列腺CT B.行TURP C.前线腺穿刺活检 D.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E.等待观察 7.【A2型题】患者男性,36岁,头痛7个月,视力降落4个月,性功能降落,泌乳3个月,PRL>ng/mL。患者拒绝手术医治,欲药物医治,云云,需举行的药物实验的是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医师规培考试题库A.小剂量地塞米松试验 B.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 C.葡萄糖抑制试验 D.溴隐亭敏感试验 XXX实验 8.【A2型题】患者,男性,74岁。诊断考虑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医师规培考试题库A.骨质疏松症 B。Paget骨病

医学实验室辅助检查

实验室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 第一节红细胞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RBC) 【参考值】成男:(4.0~5.5)×1012/L;成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年龄与性别的差异:精神因素:剧烈体力运动和劳动:气压降低:妊娠中、后期;6个月~2岁的婴幼儿;老年人。 2.病理性变化 (1)RBC和HGB减少: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通常称为贫血),由于各种病因导致外周血单位体积RBC减少,即为病理性贫血。贫血按病因分为RBC生成障碍、过度破坏和丢失3大类。 a、急性、慢性RBC丢失过多 b、RBC寿命缩短:溶血 c、造血原料不足:缺铁、维生素B12、叶酸,继发于其他疾病的不足,药物原因引起的不足。 d、BM造血功减退:药物、物理因素、某些疾病导致体内有毒物质潴留、原因不明。 (2)、RBC增多 a、原发性RBC增多症: b、继发性RBC增多症:机体缺氧。心血管病、肺疾病、异常HGB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c、相对性RBC增多症:体内水分丢失 二、血红蛋白测定 【参考值】成男:120~160g/L;成女: 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临床应用】基本同RBC计数。但对贫血程度的判断上优于红细胞计数。以下两种情况值得注意:①在某些病理情况下,Hb和RBC的浓度不一定能正确反映全身红细胞总容量的多少。大量失血(主要是血容量的缩小,血浓度变化很少,从Hb等数值上很难反映出贫血的存在)、水潴留(血浆容量大,红细胞容量正常,但红细胞浓度低,表面看有贫血)、失水(血浆容量小,浓度偏高,即使有贫血也看不出)②大细胞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二者浓度不成比例。 三、血细胞比容测定 【参考值】男性0.40~0.54;女性0.37~0.47。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RBC平均指数的计算,有利于贫血诊断和分类;可以评估血浆容量有无增减或稀释浓缩程度,有助于某些疾病治疗中补液量的控制,以及了解体液平衡情况。增高见于血液浓缩及RBC增多症;减低见于各类贫血。 四、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是指离体抗凝血静置后,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速度。体内红细胞能保持悬浮稳定性,离体后由于红细胞比重较血浆大,能自然下沉。血沉一般分为3期:缗钱状红细胞形成期、快速沉降期、细胞堆积期。健康人血沉值波动于一个较狭窄范围内,而在许多病理情况下血沉可明显增快。 【参考值】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临床意义】ESR是较为常用而缺乏特异性的试验,但对判断机体有无感染、组织损伤、坏死或某些疾病有无活动、进展、恶化及肿瘤浸润、播散、转移等都的一定的价值。常作为疾病是否活动的监测指标。 1、血沉增快 生理性:常见于妇女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老年人等。 病理性:各种炎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 2、血沉减慢意义不大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分析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攻略第一考站:〔口腔检查〕 1.探诊: 探诊顺序:先前牙后后牙,先下牙后上牙,先颌面后临面。 主要用于探察龋齿,牙周袋,瘘道病变部位,范围的反映情况。注意:〔1〕稳固支点,〔2〕邻面龋病的检查,〔3〕探测龈沟或牙周袋时选择钝头牙周探针,窦道选用偏钝软质窦道探针缓慢顺势。 2.叩诊: 器械选择:镊子金属柄口镜末端 叩诊动作:扣击牙冠垂直叩诊:根尖周组织炎症,水平叩诊:牙周膜某一侧 叩诊顺序:先叩正常牙,后叩患牙,先轻叩,无反响再逐渐加力。叩诊反响描述:记录用“+ ++ +++〞: 手法:利用医生手指触觉与患者反响相结合,检查病变部位。 检查部位:口腔颊部颌下或颏下,颞下颌关节,牙周病及根尖病。检查体位:查颌下或颏下淋巴结令患者头稍向下俯。 扪诊内容:颊部与口底肿物,用双手扪诊,颌下或颏下淋巴结用单手扪诊,颞下颌关节,双手中指贴于患者耳屏前,令其做开闭口运动,牙周病与根尖周病,镊子按牙龈,手指扪根尖牙龈有无波动。 4.松动度: 器械选择:镊子 器械放置部位:夹持前牙切嵴,后牙镊子抵住后牙合面窝沟。

检查动作:轻轻向颊舌向或近远中向摇动。 结果判断:松动度判断牙周组织病变程度,正常牙约有0.5毫米的生理动度。 〔1〕以毫米计算牙松动的幅度 1度松动:松动度在一毫米以内2度松动:松动幅度在1-2毫米 3度松动:大于2毫米 〔2〕以牙冠松动方向计算 一度:颊〔唇〕舌〔腭〕方向松动 二度:颊〔唇〕舌〔腭〕方向松动,伴有近远中方向松动。 三度:颊〔唇〕舌〔腭〕方向松动,伴有近远中方向松动与垂直方向松动 5.特殊检查: 〔1〕牙髓温度测试:冰棒冷诊与牙胶热诊 医嘱说明:向患者交代清楚目的 对照牙选择及测试顺序:以相邻牙或对侧同名牙做对照,按先下后上,先后牙后前牙顺序逐个测试。 测试及隔离:保护好牙龈及周围组织 测试用具放置部位:放置于牙冠颊舌侧中部5-10秒 反映描述:用“正常迟钝敏感无反映〞描述测试结果 〔2〕牙周袋探诊: 器械选择:牙周探针 握持方法及支点:持笔式握持以邻牙为支点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评分细则__最新

临床技能考试 一、概述 1998年6月26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施医师执业考试。执业医师考试采用了理论知识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二种方式。临床技能考试选用经过改良的多站考试法。医师资格鉴定:由国家授权对医科毕业生进行以授予医疗执照为目的的医学考试。如我国进行的由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承担的我国医师执业资格考试。 二、临床技能考试的范围、原则及方法 医生的临床能力,应包括为进行临床实践所必须的一般技能和为完成某种特定临床工作所必须的特殊技能。临床能力的评价应着重于非认知领域的行为。是在系统观察的基础上对个人为完成临床实践所必需的能力进行测量。 (一)临床技能考试的范围 WHO专家委员会认为,医学教育中非认知领域的行为包括9项: 1.采集病史,向病人提出各种问题的技能; 2.进行体格检查的技能; 3.使用各种实验室和医疗器械进行诊断和治疗技能; 4.对患者进行观察和处理的技能; 5.认识对病人应负的医疗责任; 6.关心和考虑病人及家属; 7.与同事有效的合作与共事能力; 8.医疗上各种措施的应用及其限制性认识; 9.调查研究和继续教育的愿望和能力; 我国卫生部在1985年针对实习医生临床能力考核列出临床技能评价的项目共8项: 1.采集和书写病史的能力 2.实施全面体格检查的能力 3.做出诊断的能力 4.制定治疗计划的能力 5.临床操作的能力 6.言语表达能力 7.自学能力 8.工作态度 综合以上,临床技能考试基本应包括以下四方面: 1.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接待病人,职业 行为道德等; 2.诊断性检查的应用及其结果的解释,如 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检查等; 3.病例分析及诊断技能; 4.提出诊断计划、治疗决策的技能; (二)临床技能考试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应尽可能结合临床诊 疗操作实际进行。 2.客观性原则:考试要客观、公平、 可靠。 3.保护性原则:注意对病人的保护性 医疗,取得病人的支持与理解。 (三)临床技能的考试方法 1.临床综合考试法: 主考人-病人-应试者:直接完成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诊断、治疗决策及主考人当场提问口试等优:直观、针对性强、实用性强 缺:难以达到标准化考试环境、病例

临床辅助结果判读特训试卷外科2

2019 年临床辅助结果判读特训试卷-外科 2 1.【A2 型题】患者,女,20 岁,于2 小时前骑电动车时不慎与一辆小汽车相撞,头部撞伤,当时即出现意识阻挡,烦躁,伴有恶心。无呕吐,无抽搐,无大小便失禁。随后被送至医院就诊,行 CT 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是 A.硬膜下血肿 B.硬膜外血肿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挫裂伤 E.脑膜瘤

2.【 A2 型题】患者,男, 40 岁, 2 小时前不慎从高处坠落(约 2 米高),以左侧顶部着地,当时感头痛不适,伴恶心、呕吐,呕吐 2 次,均为胃内容物,非发射性。无黑蒙、意识阻挡、四肢麻木,没心慌、胸闷、气促,无大小便失禁等。随后被送至医院就诊,行 CT 检查示:左侧颅骨下带状高密度(如图),最可能的诊断是 A.硬膜下血肿 B.硬膜外血肿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挫裂伤 E.脑膜瘤

3.【 A2 型题】患者,男, 25 岁, 2 小时前因突发头晕、意识丧失摔倒,头枕部 碰及马桶边缘,倒地昏倒不醒,约 10 分钟后自行恢复意识,醒来后发现头枕部出 血不仅,伴头痛头晕。无胸闷气促,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腹 痛腹胀等不适。随后被送至医院就诊,行 CT 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是 A.硬膜下血肿 B.硬膜外血肿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挫裂伤 E.脑膜增厚 4.【 A2 型题】患者女性, 48 岁,右眼进行性视力下降 2 月余。伴眼红肿不适,不伴右眼球运动阻挡和眼突。脑部 MRI 如图,最可能的诊断为

A.脑膜瘤 B.颅咽管瘤 C.垂体瘤 D.脊索瘤 E.转移瘤 5.【 A2 型题】患者男性, 37 岁,因“双眼视力下降一月余”住院。脑部 MRI 如图,最可能的诊断为

2019年临床辅助结果判读特训试卷-全科2试题

2019年临床辅助结果判读特训试卷-全科2试题 1/30.【A2型题】患者,男,57岁,左肘关节外伤,左肘关节正侧位如图所示,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肘关节脱位 B.尺骨鹰嘴骨折 C.肱骨髁上骨折 D. Monteggia骨折 E. Galeazz骨折 2/30.【A2型题】患者,女,26岁,左肘外伤,左肘关节正侧位如下图所示,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Monteggia骨折 B.Smh骨折 C. Galeazzi骨折 D.Coes骨折 E.肱骨髁上骨折 3/30.【A2型题】患者,女,40岁,左膝关节疼痛3年余,加重1月余;左膝关节无红抻。有大隐静脉曲张史10余年。最可能的诊断为

A.左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 B.左膝关节结核性关节炎 C.左膝关节骨关节炎 D.左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E.左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4/30.[A2型题】患者,女,44岁,右腕部外伤入院,右腕关节正侧位如下图所示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Galeazzi骨折 B.Coes骨折 C. Monteggia骨折 D. Smith骨折 E.肱骨髁上骨折 5/30.【A2型题】患者,女,53岁。反复四肢关节疼痛10余年,加重2天。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关节疼痛,肿胀,晨起双手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晨僵,持续时间>半小时。X线如下图所示,可能的诊断是

A.骨肿瘤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痛风性关节炎 D.退行性变 E.外伤后改变 6/30.[A2型题】患者,男,6O岁,头晕伴颈肩痛2年、加重10天。无发热,无腰骶痛,无高血压、糖尿病。最可能的诊断为 A.强直性脊柱炎 B.类风湿性脊柱炎 C.颈椎退行性变 D.终板炎 E.以上都不是 7/30.【A2型题】患者,男,49岁,左腕部外伤,左腕关节正侧位如图所示,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判读,来源:~ 古丽~1314~的日志一、血、尿、粪常规 1. 血常规 (1)红细胞(RBC【参考值】 成年男性:(4.5 〜5.5 )X 1012/L 成年女性:(4.0〜5.0 )X 101/L 新生儿:(6.0〜7.0)X 1012/L 【临床意义】 ( 1 )生理性变化增加:新生儿、高原居民。减少:生理性贠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 ( 2)病理性变化增加:相对增加: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绝对增加:先天性发绀性心脏病和肺心病代偿性红细胞增加;真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减少:病理性贠血,如造血不良(再障),过度破坏(溶贠)和各种原因的失血。 2. 血红蛋白( 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 〜200g/L 【临床意义】见红细胞计数。 3. 血细胞比容( HCT) 【参考值】 男性:40%〜50%女性:35%〜45% 【临床意义】 增加:见于大面积烧伤和脱水患者。减少:见于贠血患者。 4. 平均红细胞容积( MCV) 【参考值】 82〜95fl ( 1L=1015 fl ) 5.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吠量( MCH) 【参考值】 27〜31pg( 1g=1012 pg) 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参考值】 320〜360g/L 【临床意义】 MCV MCH和MCH三项指标主要用于贠血的形态学分类,见表。 MCV( fl ) MCH( pg) MCH(Cg/L ) RDW 常见疾病正常 82 〜95 27 〜31 320〜360 <15%

大细胞性贠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叶酸及维生素B12 缺乏巨幼红细胞贠血 正常细胞性贠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急性失血、急性溶贠和再障 单纯小细胞性贠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慢性感染、尿毒症 小细胞低色素性贠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慢性失血、缺铁性贠血 7. 红细胞体积分删宽度( RDW) 【参考值】 <15% 【临床意义】 RDW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即大小不等性)的参数,增大时有临床意义,用于贠血的鉴删诊断。 8. 白细胞( WBC) 【参考值】 (1)(1) 白细胞计数成人:(4.0〜10.0 )X 109/L;新生儿:(15.0〜20.0 ) X 109/L ( 2) ( 2) 白细胞分类( DC)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中生分叶核粒细胞:50%〜70%耆酸性粒细胞:0.5%〜5%嗜碱粒性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临床上大多数白细胞的总数变化实际反应中性粒细胞的增高或降低。生理性变化: 一般为增多,见于新生儿和妊

执业医师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血常规 (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健康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参考值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绝对性增多见于: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如高原居民、慢性缺氧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等;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15岁以前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可出现生理性减少,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贫血诊断标准 3.红细胞形态改变 贫血的形态分类 MCV 平均红细胞容积;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二)白细胞 【参考值】成人(4~10)×109/L 各种白细胞正常百分数和绝对值

【临床意义】 1.白细胞总数小于4×109/L为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 2.0×109/L为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5×109/L为粒细胞缺乏症。 2.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PNH、物理化学因素损伤、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核左移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核右移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 中性粒细胞出现中毒性改变见于感染、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等;棒状小体见于急非淋白血病。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猩红热和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 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转移癌和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等。 5.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肿瘤、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淋巴细胞减少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治疗和放射线损伤。异型淋巴细胞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药物过敏、输血、血液透析。 6.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疟疾、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和一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等。 (三)网织红细胞 【参考值】百分数0.005~0.015;绝对数(24~84)×109/L。 【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及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四)血小板计数 【参考值】(100~300)×109/L。 【临床意义】血小板减少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LE、DIC、TTP、上呼吸道感染、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等; 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大。 血小板增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感染、急性溶血和癌症患者。 (五)血沉 血细胞沉降率:血沉速度的快慢与血浆黏度,尤其与红细胞间的聚集力有关系。红细胞间的聚集力大,血沉就快,反之就慢。临床上常用血沉作为红细胞间聚集性的指标。可以反映身体内部的某些疾病。血沉增快,病因复杂,无特异性,不能单独用以诊断任何疾病。 男性0~15/1h末;女性0~20/1h末。 血沉加快常与以下疾病有关 1.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细菌性炎症,2~3个小时就会出现血沉加快的现象; 2.各种急性全身性或局部性感染,如活动性结核病、肾炎、心肌炎、肺炎、化脓性脑炎、盆腔炎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