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肠内营养的护理

肠内营养的护理

肠内营养的护理
肠内营养的护理

1.肠内营养的护理?肠内营养(EN)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等方式经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热量及营养物质。它是可以不经过消化而直接吸收的高营养饮食,既使在没有消化液的情况下,也可以由小肠完全吸收。其特点是:营养价值高,营养成分全面平衡,成份明确,无渣滓,不含纤维素。有压缩性,排便少,携带方便,易保存。

适应症

?不能经口摄食或摄食不足,需经管饲方法来维持营养的患者,如:昏迷、喉部术后、胃部术后、食道粘膜损伤等。

?多种原发性胃肠道疾病,采用肠内营养对治疗有利。如胃肠道瘘、炎性肠道疾病等。

禁忌症

?年龄<3个月的婴儿,不能耐受高张液体肠内营养的喂养。

?小肠广泛切除后,宜采用PN 6-8周,以后采用逐步增量的肠内营养。?胃部分切除后,不能耐受高渗糖的肠内营养,因易产生倾倒综合征。有的病人只能耐受缓慢的滴注。

?处于严重应激状态,如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呕吐、腹膜炎或腹泻急性期中,均不宜给于肠内营养。

膳食种类

?2、匀浆混合液:是将膳食中的米、面、肉蛋、奶、菜等煮熟制成半流质状态,置电动打碎机打碎成混合浆液。

?1、混合奶:选用牛奶、豆浆、鸡蛋等蛋白质;浓米汤、冲稀的炒面粉、米粉、蔗糖等碳水化合物;植物油以及菜水、果汁等配置而成。

?3、要素膳:即化学配制膳。如爱伦多、百普素、安素、能全力等。特点为:由不需或很少再需要经过消化的营养素配制而成。对胃肠和胰腺的刺激小,低渣、高营养效能、显著的减少粪便体积

供给途径

?1、口服口服肠内营养可随病人的喜爱,选择冷饮、热饮或加调味剂。?2、管饲喂养途径有:(1)鼻胃(肠)管;(2)螺旋形鼻肠管;(3)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管;(4)经皮内窥镜引导下空肠造口管;(5)空肠造口管,如穿刺针引导建立小肠粘膜下隧道的空场造口管。

营养液调配及使用

?1、调配营养液应按照医嘱的要求,严格按调配程序进行。

?2、使用温水(40度左右)将要素粉剂调成糊状,和匀后加温水稀释至所需要量。必要时用纱布过滤后再使用。

?3、调配营养液的各种容器均应情节,煮沸消毒后使用,配好的制剂在容器中悬挂不应超过4-6小时,并在24小时内用完,每日调配当日量,可暂时存放在4℃冰箱中冷藏。

常用的营养制剂

?粉剂:如维沃、百普力、百普素(适用于轻度或中度消化功能障碍的病人)

?乳剂:如能全力、瑞素、瑞代、瑞能(适用于消化道功能完整的病人)具体护理要点

?妥善固定导管,注意观察导管穿出皮肤处的标记变化。换药时注意缝线有无松动,皮肤有无感染渗液等情况。

?应定时冲洗管道,以预防管道堵塞,并可额外补充液体,每次通常用至少25-50毫升生理盐水或无菌水冲洗。冲洗时间为输注前、换瓶时、给药时、输注结束,如连续输注可6-8小时冲洗一次。

具体护理要点

?喂养管堵塞时,应先查明原因,排除导管本身的因素后,用注射器实行向外(而不是向内)负压抽取内容物。不要用导丝插入导管内疏通官腔,以免引起喂养管破裂。

?小窍门:喂养管堵塞时可用碳酸型饮料冲洗管道

输注的护理

?输注导管和营养液容器应每日更换一次。

?速率可采用重力滴注(间歇或连续)或用胃肠泵连续滴注,持续16--24小时。开始是滴注速度应较慢,为20-50毫升/小时,6小时后,检查病人耐受性(胃潴留量等),若患者无不适,每12-24小时增加25ml,最大速度为100-125毫升/小时。

?输注时应观察病人有无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如病人不能耐受,应及时减慢输注速度或暂停输注。

输注的护理

?输入体内的营养液温度应保持在37度左右,过凉易引起胃肠道并发症。对此可采用两种方法保持营养液的温度,一种是采用电热加温器,另一种简易的方法是将输注管以保温水瓶中加温。

?胃内输注时,病人应取头高30-45度或半坐卧位,以减少误吸发生率。

口腔护理

?管饲时由于缺乏食物对口腔腺体的刺激而使唾液分泌减少,所以可以让病人咀嚼无糖口香糖或无糖酸味糖果。

?为了防止牙齿黏附,齿龈和粘膜的感染,应定期刷牙,或用水或0.5%过氧化氢漱口。对昏迷病人,应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并检查口腔粘膜是否有破损,防止发生口腔粘膜炎、口炎性腹泻或感染。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胃肠道并发症:腹泻和腹胀、便秘、胃滁留/恶心呕吐

?机械性并发症:导管堵塞或位置改变

?代械性并发症:水电酸碱失衡、血糖紊乱、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

鼻饲技术操作

?目的:协助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由胃管提供营养及药物。

?备齐用物:治疗盘内放胃管、20ml注射器、纱布、石蜡油、压舌板、棉签、治疗巾、布胶布、听诊器、一次性手套、温开水、鼻饲饮食一份。

鼻饲技术操作

1、评估: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态度;倾听患者的需要和反应;给患者解释操作方法及配合指导,(注意用语)。

2、洗手、戴口罩。

3、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

4、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平卧位。

5、病人颌下铺治疗巾。

6、棉棍清洁鼻腔,准备胶布

7、打开胃管外包装,纱布倒石蜡油,备好注射器。

8、戴手套,测量胃管插入长度,润滑胃管前端15~20cm。

9、选择通气鼻孔,胃管插入14~16cm处(咽喉部),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10、将胃管缓慢插入所需长度(50cm)。

11、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

12、盖好胃管末端塞子,固定于病人枕旁。

13、整理用物,洗手。

14、记录插胃管时间及病人反应。

注入流质食物

1、核对医嘱及饮食单。向病人做好解释。

2、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3、取半坐位或右侧卧位。

4、将鼻饲液倒入胃肠营养袋内,挂输液架上,排气。

5、将治疗巾或毛巾铺于病人胸前。

6、打开胃管末端,连接注射器。

7、回抽,见内容物,再将其注回。

8、连接胃管与胃肠营养袋,调整滴速。注意浓度、速度、温度。

9、灌食后,注入适量温开水冲洗胃管。

10、将胃管末端塞子盖严,固定于病人枕旁。

11、清理用物,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12、洗手。

13、记录病人反应及鼻饲量。

拔除胃管

1、核对医嘱、向病人解释,准备用物。

2、抬高床头取半坐卧位。

3、带手套。

4、揭去胶布,用纱布包裹进鼻孔处的胃管,迅速拔出胃管并盘绕在纱布中。

5、脱去手套。

6、清洁病人口鼻及面颊。

7、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8、整理用物,洗手。

9、记录拔除胃管时间及病人反应。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最新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一、概念 将可直接被消化或经简单的化学性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剂经口或通过鼻置管或胃肠道造口注入胃肠道的方法称为肠道内营养。 二、途径和方式 (一)经胃:分鼻胃管和胃造瘘管。 (二)经空肠:空肠造口或鼻肠管(营养管的管尖位于幽门后高位空肠)。 (三)灌注方式 1.一次性输注:每次定时用注射器推注200-250ml肠内营养液进行喂养的方法。 此方法仅适用于经鼻胃置管或胃造口患者。空肠置管或肠造口患者不宜使用,可导致肠管扩张而产生明显的症状,使患者难以耐受。 2.间隙重力滴注:指在1h左右的时间内,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借重力作用缓缓滴 入患者胃肠内的方法。一般4-6次/天,250-500ml/次。间隙滴注法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3.连续输注:指营养液在输液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18-24h的喂养方法。适合病情 危重患者及空肠造口喂养患者。优点为营养素吸收好,患者大便次数及量明显少于间隙性输注,胃肠道不良反应少。实施时输注速度由慢到快,营养液浓度由低到高。 三、护理问题/关键点 1.胃肠道是否耐受 2.返流及误吸 3.胃潴留

4.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5.教育需求 四、评估 (一)营养途径包括经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或空肠造瘘途径 1. 位置是否正确,用多种方法证实管道末端在胃肠道内:回抽、拍片、听诊等,对 于不确定位置者,必须用多种方法或者多人证实后方能给予肠内营养 2.评估造瘘口周围皮肤是否正常,有无感染或者糜烂,有无渗液 (二)营养液类型 (三)肠内营养液灌注方式 (四)肠内营养液灌注的剂量及灌注的速度 (五)胃肠道 1.胃肠道耐受情况:肠鸣音,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 2.有无胃潴留 3.大便颜色、性状、量和次数 (六)有无返流:注意痰液及口腔内分泌物颜色及性状的观察,如果有类似营养液的物质,应该报告医生 (七)营养状况:白蛋白水平、血色素、体重等 五、干预措施 (一)患者体位床头抬高大于30度,以减少返流的几率。 (二)营养管的维护 1.妥善固定营养管,鼻肠管应该列入特殊管道给予加固,防止脱出。 2.空肠营养管应每班检查缝线是否牢固,必要时及时加固。

肠内营养护理小组项目书

肠内营养护理小组项目书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护理学组 建立肠内营养护理小组项目书 (草拟稿) ---护理学组提案单位: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二零一五年

项目提纲: 项目背景以及意义 ........... 二. 诔 .......... 项 (3) 目概 还 ......... (3) 三>谕 .......... 组织实 .......... . (4) 四>考核内 容 …??4 五、附件表格 申报书 ............................................... 筛肠内营养输注流 ■14筛肠内营养配

.15 表… .. .. ..... ..20 胃残留量测 定 (21) 肠内营养耐受性分 级 .......................................... .22 吞咽评 估 .................................................. (24) 肠内营养护理考核标准............................. ..25 工作总结表 (26) 资质考核表 (28) 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外科住院患者入院时约有30-40%处于营养不良,并且,住院期间营养不良可能因原发疾病而加重。有研究表明,患有营养不良者易发生院内感染并发症,并对住院费用有显著影响。对已有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患者

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其临床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显然,决定患者是否接受营养支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该患者是否已有营养不良或者具有营养风险,同时,也直接面临医护人员给予正确、规范营养支持的评价方法。在营养治疗中,营养配方确定后,下一步的工作均由护士完成。它包括:导管的置入及维护;营养液的配置技术; 营养液的输注技术;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预防;建立患者的心理治疗及相关知识的宣 教;营养监测及信息库建立与管理等。因此,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肠外肠内营养护理领域,培养临床肠外肠内营养护理人员,充分发挥护士在肠内肠外营养工作中的作用,是肠内肠外营养护理领域的当务之急。因此,领域发展顺利、规范、标准就必须有专业、专科、专职护士。只有专业(职)护士工作,才能达到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的预期目标,降低治疗中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减少医患纠纷。0而肠内营养指因消化功能障碍或部分障碍而不能耐受正常饮食的病人,通过口服、管饲或造痿的方式经胃肠道提供代谢所需的特殊营养制剂的一种治疗方式。与普通饮食相比肠内营养液具有量小、营养素全面、成分明确、只需部分消化或不需消化即直接吸收等优点。近年来,对肠道功能的重新理解,使我们认识到肠内营养治疗对临床各类病人救治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更是无可取代。肠内营养是否能够实施得当,精心准确护理才是关键所在。 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护理学组将在全国建立40个肠内营养护理小组,该小组覆盖危重症领域;神经内、外科领域;消化道疾病领域;老年、肿瘤疾病等领域,旨在培养肠内营养专科(职)护士。 二、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建立肠内营养护理小组及培训计划 2.活动时间:2015年1月--2015年12月 3.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护理学组

肠内营养支持和管路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及管路护理 一、肠内营养的定义 肠内营养是通过口服或鼻饲等方式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热量及营养成分的营养支持方式,它是一种价廉、简便、有效、合乎生理的营养方式。 二、临床营养支持目的 临床营养支持的目的是通过营养支持维持氮平衡,保存瘦肉体,维持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病人康复。通过营养支持,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维持肠黏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明显减少肠源型感染的发生。 三、肠内营养的特点 为机体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增加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刺激内脏神经对消化道的支配和消化道激素的分泌;保护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和免疫系统;维持肠黏膜屏障、维持胃肠道正常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减少细菌和毒素易位;符合消化生理,有利于内脏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对循环干扰较少,预防肝内胆汁淤积,降低肝功能损害;操作方便,临床管理便利,同时费用也较低。肠内营养治疗是疾病治疗基础。 四、对肠道功能的重新认识 在80 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机体应激时,肠道只是处于一个“休眠状态”。80 年代后对肠道功能有了重新的认识,在机体应激时,肠道是一个中心器官,而且认为肠道是机体的免疫器官,含有全身60 %的淋巴细胞。 由于观念的转变,对于肠道的功能也有了重新的认识。过去认为肠道功能仅仅是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而现在认为,肠道功能除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外,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器官的中心,是判断危重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将营养从肠

内进入是一个正常的生理性途径,而肠外营养支持是人为的治疗性途径,是非生理的,是创伤性的治疗。所以,目前对于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 五、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是,当胃肠道有功能,能安全使用时使用它。这是我们近年来对于肠内营养及肠道功能的正确认识。 六、营养途径选择 经口营养不足或不能经口营养时,需要肠内营养治疗。如果肠内营养治疗可能,短期(小于30 天)或限期未定时,可以先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如果是判断为长期(大于30 天)的营养支持,可以通过内窥镜做经皮内窥镜胃造口术(PEG )进行肠内营养,或通过剖腹手术进行空肠细针穿刺造口。如果肠内营养治疗不耐受,可选择肠外营养。肠外营养短期者可以通过外周静脉给予,长期者通过中心静脉给予。 七、肠内途径的选择 PPT10 图片中绿色的是鼻胃管,黄色的是鼻空肠管,红色的是PEG 经胃到小肠的造口管,紫色的是空肠细针穿刺造口术后进行的造口管。 八、肠内营养用法 肠内营养用法包括以下几种:推注法、重力滴注、间断泵喂养和持续泵喂养。小肠内喂养建议采用喂养泵喂养方式。 一次性输注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并发症多,适应证是置鼻胃管或胃造口。间歇性重力滴注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活动方便,但并发症较多,适应证是鼻饲喂养。持续胃肠泵输注的优点是并发症少、营养吸收好,缺点是活动时间少,适应证是危重空肠造口。 九、肠内营养治疗操作的方法 (一)一次性输注 一般每次只能输注200ml 左右,每天输6 ~8 次。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既往病史、手术创伤史、有无严重感染和消耗性疾病等。 2.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近期饮食摄入情况。 3.评估患者胃肠道功能,有无消化道梗阻、出血、严重腹泻或不能经胃肠道摄食的疾患。 4.了解患者及家属对营养支持的态度和看法,了解患者对营养支持的经济承受能力。 【护理措施】 1.给予肠内营养之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肠内营养的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取得理解和配合。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肠内营养液。 (1)一般患者宜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无刺激的流质饮食。腹泻患者宜选择低脂制剂加收敛药物。便秘患者宜选择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并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 (2)按要求配置营养液。选定制剂后,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有效期。配置液宜现配现用,常温下放置不宜超过24小时。 3.规范实施肠内营养操作。 (1)选择合适的体位。对于年老体弱、卧床、意识障碍、胃排空迟缓、经鼻胃管或胃造瘘输注营养液者取半坐卧位,以防反流和误吸。 对于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滴注者可取随意卧位。 (2)调节营养液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一般在37~40℃。 (3)使用营养液前充分摇匀,正确连接管道。 (4)控制输注量和速度,应从低浓度、慢速度、小剂量开始。浓度从8%~12%开始,一般不超过25%;速度以20~40ml/h至维持滴速为100~120ml/h,有条件者用输液泵控制为佳;控制总量为250~500ml/d,在5~7天内逐渐达到全量。 (5)对于经鼻饲或胃早瘘管给予营养液者,注意估计胃内残留量。在每次输注肠内营养液前及期间,抽吸胃液并估计胃内残余量每4小时1次。若残余量>100~150ml,应延迟或暂停输注,必要时加胃动力药。 (6)在输注过程中,观察病情变化。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呛咳,咳出物类似营养液时,考虑有喂养管移位致误吸的可能,应立即停止输注,鼓励并刺激患者咳嗽,并及时报告医师。 4.保持喂养管通畅。 (1)妥善固定喂养管,避免扭曲、折叠和受压。 (2)每日更换输液管。 (3)药丸经碾碎、溶解后直接注入喂养管,以免药丸在营养液中不能溶解而黏附与管壁或堵塞管腔。 20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一、定义 1.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2.肠内营养的途径和方式: 多数病人因经口摄入受限或不足而采用管饲,有经鼻插管或造口途径。 (1)经胃。分鼻胃管或胃造口管。 (2)经空肠。鼻肠管或空肠造口(营养管的管尖位于幽门后高位空肠)。 (3)方式的选择。短期肠内营养(<6周)如无误吸危险,可通过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长期肠内营养( > 6 周)如无误吸危险,可选择经胃造口;危重患者鼻肠管喂养是首选,对于有误吸危险或有食管、胃疾病或者腹部创伤疾病者,可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支持。 3.灌注方式 (1)按时分次给予:适用于喂养管端位于胃内和胃肠功能良好者。将配好的肠内营养液用注射器分次缓慢注入,每次入量不超过200ml,在 10-20分钟内完成,每天6-8次。此方式易引起腹胀、恶心、呕吐、反流与误吸。 (2)间隙重力滴注:将营养液置于吊瓶内,经输注管与喂养管相连,借重力作用缓缓滴注。每次入量250-500ml,每天4-6次,输注速度为每分钟20-30ml。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3)肠内营养泵输注:指营养液在重力滴注/输液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的喂养方法。采用肠内营养泵可保持恒定速度,便于监控管理,适合病情危重、胃肠道功能和耐受性较差、经十二指肠或空肠造口管饲的病人。每小时20-50ml开始,逐步增至100-150ml,浓度亦逐渐增加。 二、护理 (一)评估要点 1.健康史 (1)疾病和相关因素:评估患者近期的饮食情况,如饮食习惯和食欲有无改变,有无明显厌食,饮食种类和进食量;是否因检查或治疗而禁食,禁食的天数,有无额外丢失;是否存在消化道梗阻、出血、严重腹泻或因腹部手术等而不能经胃肠道摄食的病症或因素。 (2)既往史:患者近期或既往有无消化系统手术史、较大的创伤、灼伤、严重感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其决定于时间长短、精神状态与胃肠道功能。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 一、概念 将可直接被消化或经简单的化学性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剂经口或通过鼻置管或胃肠道造口注入胃肠道的方法称为肠道内营养。 二、途径和方式 三、(一)?经胃分鼻胃管和胃造瘘管。 (二)?经空肠空肠造口或鼻肠管(营养管的管尖位于幽门后高位空肠)。 (三)?灌注方式 1. 一次性输注:每次定时用注射器推注200-250ml肠内营养液进行喂养的方法。此方法仅适用于经鼻胃置管或胃造口患者。空肠置管或肠造口患者不宜使用,可导致肠管扩张而产生明显的症状,使患者难以耐受。 2?间隙重力滴注:指在1h左右的时间内,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借重力作用缓缓滴入患者胃肠内的方法。一般4-6次/天,250-500ml/ 次。间隙滴注法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3.连续输注:指营养液在输液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18-24h 的喂养方法。适合病情危重患者及空肠造口喂养患者。优点为营养素吸收好,患者大便次数及量明显少于间隙性输注,胃肠道不良反应少。实施时输注速度由慢到

快,营养液浓度由低到高。 三、护理问题/ 关键点 1.胃肠道是否耐受 2.返流及误吸 3.胃潴留 4.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5.教育需求 四、评估 (一)? 营养途径包括经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或空肠造瘘途径 1.位置是否正确,用多种方法证实管道末端在胃肠道内:回抽、拍片、听诊等,对于不确定位置者,必须用多种方法或者多人证实后方能给予肠内营养 2.评估造瘘口周围皮肤是否正常,有无感染或者糜烂,有无渗液 (二)? 营养液类型 (三)? 肠内营养液灌注方式 (四)? 肠内营养液灌注的剂量及灌注的速度 (五)? 胃肠道 1.胃肠道耐受情况:肠鸣音,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 2. 有无胃潴留 3.大便颜色、性状、量和次数

(新)护理人员肠外营养液考试卷及答案

护理人员肠道外营养疗法考试卷 姓名科室职称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计52分) 1、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肠外营养的唯一氮源,每日至少供应复方氨基酸。 2、肠内营养是经以口服或管饲的方式补充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 3、EN是,TPN是,TNA 是。 4、肠外营养的主要能源物质是,高浓度的(25%,50%)葡萄糖渗透压高,对静脉壁刺激大,不能经输注。 5、肠外营养制剂由、、、、 等组成。 二、选择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肠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不包括() A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等所致并发症B感染 C胃肠性并发症D肝脏毒性反应 2、下列关于胃肠外补充营养的适应症中不包括()

A.高位小肠瘘 B.恶性肿瘤化疗期呕吐 C.大面积烧伤 D.贫血 E.坏死性胰腺炎 三、问答题(每题14分,共计28分) 1、简述肠内营养的优点 2、肠外营养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肠外营养相关复习题 一、填空题 1._ 氨基酸_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肠外营养的唯一氮源,每日至少供应复方氨基酸1g/kg 。 2.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以口服或管饲的方式补充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 3.EN是胃肠营养,TPN是全胃肠外营养,TNA是全营养混合液。 4.肠外营养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高浓度的(25%,50%)葡萄糖渗透压高,对静脉壁刺激大,不能经外周静脉输注。 5肠外营养制剂由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组成。 二、选择题 1肠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不包括(C 胃肠性并发症) 2下列关于胃肠外补充营养的适应症中不包括(D贫血)

三、问答题(每题20分) 1.简述肠内营养的优点 (1)利于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肠粘膜的屏障功能,防止肠道细菌移位。(2)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到肝脏,有利于肝脏合成内脏蛋白(3)在同样能量和氮摄取条件下,应用EN营养支持的病人体重增加和保留均优于全静脉营养(4)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费用仅为全静脉营养的十分之一(5)刺激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减少肝胆并发症 2、肠外营养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机械并发症:气胸、空气栓塞、血管、神经损伤、导管性 感染并发症:局部感染、导管脓毒症 代谢并发症:糖代谢紊乱、氨基酸代谢紊乱、脂肪代谢紊乱、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症 肝脏功能损害:肝胆系统异常、肠道屏障受损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 一、概念 将可直接被消化或经简单的化学性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剂经口或通过鼻置管或 胃肠道造口注入胃肠道的方法称为肠道内营养。 二、途径和方式 ( 一) 经胃:分鼻胃管和胃造瘘管。 ( 二) 经空肠:空肠造口或鼻肠管(营养管的管尖位于幽门后高位空肠)。 ( 三) 灌注方式 1. 一次性输注:每次定时用注射器推注200-250ml 肠内营养液进行喂养的 方法。此方法仅适用于经鼻胃置管或胃造口患者。空肠置管或肠造口患者 不宜使用,可导致肠管扩张而产生明显的症状,使患者难以耐受。 2. 间隙重力滴注:指在1h 左右的时间内,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借重力作用 缓缓滴入患者胃肠内的方法。一般4-6 次/ 天,250-500ml/ 次。间隙滴注法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3. 连续输注:指营养液在输液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18-24h 的喂养方法。 适合病情危重患者及空肠造口喂养患者。优点为营养素吸收好,患者大便 次数及量明显少于间隙性输注,胃肠道不良反应少。实施时输注速度由慢 到快,营养液浓度由低到高。 三、护理问题 1.腹泻/ 腹痛/ 腹胀 2.返流及误吸 3.胃潴留 4.并发症 四、评估 ( 一) 营养途径包括经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或空肠造瘘途径 1. 位置是否正确,用多种方法证实管道末端在胃肠道内:回抽、拍片、听诊 等,对于不确定位置者,必须用多种方法或者多人证实后方能给予肠内营 养 2. 评估造瘘口周围皮肤是否正常,有无感染或者糜烂,有无渗液 ( 二) 营养液类型 ( 三) 肠内营养液灌注方式 ( 四) 肠内营养液灌注的剂量及灌注的速度 ( 五) 胃肠道 1. 胃肠道耐受情况:肠鸣音,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 2. 有无胃潴留 3. 大便颜色、性状、量和次数

肠外营养的护理

护理 1、常见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气胸、血管或胸导管损伤、空气栓塞、导管移位、感染、糖或脂肪代谢紊乱、血栓性浅静脉炎。 (2)不舒适。 (3)有体液失衡的危险。 2.护理措施 (1)观察与预防并发症 ①静脉穿刺置管时的并发症 1)气胸:当病人于静脉穿刺时或置管后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减弱时,应疑及气胸的发生;应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处理。包括作胸部X线检查,视气胸的严重程度予以观察、胸腔抽气减压或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对依靠机械通气的病人,须加强观察,因此类病人即使胸膜损伤很小,也可能引起张力性气胸。 2)血管损伤: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易损伤血管,表现为局部出血或血肿形成等,应立即退针并压迫局部。 3)胸导管损伤:多发生于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时。穿刺时若见清亮的淋巴液渗出,应立即退针或拔除导管;偶可发生乳糜瘘,多数病人可自愈,少数需作引流或手术处理。 4)空气栓塞:可发生于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或因导管塞脱落或连接处脱离所致。大量空气进入可立即致死。故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应置病人于平卧位、屏气;置管成功后及时连接输液管道;牢固连接;输液结束应旋紧导管塞。一旦疑及空气进入,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位,以防空气栓塞。 ②静脉置管后输液期间的并发症 1)导管移位:锁骨下或其她深静脉穿刺置管后可因导管固定不妥而移位。临床表现为输液不畅或病人感觉颈、胸部酸胀不适,X线透视可明确导管位置。导管移位所致液体渗漏可使局部组织肿胀;若位于颈部,可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并发感染等。因此,静脉穿刺置管成功后必须妥善固定导管。一旦发生导管移位,应立即停止输液、拔管与作局部处理。 2)感染:长期深静脉置管与禁食、TPN,易引起导管性与肠源性感染,须加强观察与预防。 a.导管护理:每天清洁、消毒静脉穿刺部位、更换敷料,加强局部护理。若用3M透明胶布贴封导管穿刺处者,胶布表面应标明更换日期并按时予以更换。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痛、热等感染征象。若病人发生不明原因的发热、寒战、反应淡漠或烦躁不安,应疑为导管性感染。一旦发生上述现象,应及时通知医师,协助拔除导管并作微生物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避免经导管抽血或输血;输液结束时,可用肝素稀释液封管,以防导管内血栓形成与保持导管通畅。 b.营养液的配置与管理:营养液应在层流环境、按无菌操作技术配置;保证配置的营养液在24小时内输完;TNA液输注系统与输注过程应保持连续性,期间不宜中断,以防污染;避免因营养液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与高温下而导致变质。 C.尽早经口饮食或肠内营养:TPN病人可因长期禁食,胃肠道黏膜缺乏食物刺激与代谢的能量而致肠黏膜结构与屏障功能受损、通透性增加,导致肠内细菌与内毒素易位,并发肠源性的全身性感染。故当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或允许进食的情况下,鼓励病人经口饮食。 3)代谢紊乱: a.糖代谢紊乱:当单位时问内输入的葡萄糖量超过人体代谢能力与胰岛素相对不足时,

肠内营养的护理规范

肠内营养的护理规范 日期 2018-2-22 临床带教者:沈莹 参与人员: 临床带教经过: 沈莹:大家早上好,目前我们正好有一位需要长期肠内营养的病人,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肠内营养的护理规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位病人,这位病人我们为其选择的是鼻胃管进行喂养,胃管放置后应经抽吸、x线检查等证实其在消化道内,肠内营养时需在管道上粘贴“肠内营养”的标识以区别静脉输液,防止差错出现事故。肠内营养制剂是根据病人的病情来进行调整的,配置营养液的溶液需清洁、消毒后使用,超过24h的肠内营养液不可继续使用。为了防止胃管的滑出呢,我们应该妥善的固定,必须使用高举平台的方法固定,防止导管压迫病人皮肤,每天我们需观察皮肤、咽喉部黏膜是否压迫,顺便还要观察口腔的情况,如果病人不能自行刷牙,我们需给病人做口腔护理一天两次。 李巧:像这类长期鼻饲的病人,胃管堵住了我们该怎么办? 沈莹:在连续饲食时,至少每隔4h用30ml温开水脉冲式冲管一次;药物及鼻饲前后应以30ml温开水冲洗管饲,以减少堵管和药物腐蚀管壁的危险;一 旦发现堵管,应及时用20ml注射器抽温开水反复冲洗,也可将胰酶溶于 5%碳酸氢钠后冲管,鼻饲管注射器需标明有效期,有效时间为24h。为了防止腹泻,我们应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建议使用可调节温度的加热器;保证营养液的恒定温度接近体温,禁止使用不能调节温度的加热器。 张生娟:在肠内营养的时候我们需要给于什么体位呢?一直给肠内营养,会不会出现胃储留的一个情况? 沈莹:鼻饲前应抬高床头 30°,并在鼻饲后半小时内仍保持半卧位,低流速、匀速、恒温喂养方式迸行鼻饲;意识障碍患者,尤其是神志不清或GCS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一、概念将可直接被消化或经简单的化学性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剂经口或通过鼻置管或胃肠道造口注入胃肠道的方法称为肠道内营养。 二、途径与方式 (一)经胃: 分鼻胃管与胃造瘘管。 (二)经空肠: 空肠造口或鼻肠管(营养管的管尖位于幽门后高位空肠)。 (三)灌注方式 1、一次性输注:每次定时用注射器推注200-250ml 肠内营养液进行喂养的方法。此方 法仅适用于经鼻胃置管或胃造口患者。空肠置管或肠造口患者不宜使用, 可导致肠管扩张而产生明显的症状, 使患者难以耐受。 2 、间隙重力滴注: 指在1h 左右的时间内, 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借重力作用缓缓滴入患者 胃肠内的方法。一般4-6 次/天, 250-500ml/ 次。间隙滴注法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3 、连续输注: 指营养液在输液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18-24h 的喂养方法。适合病情危重 患者及空肠造口喂养患者。优点为营养素吸收好, 患者大便次数及量明显 少于间隙性输注, 胃肠道不良反应少。实施时输注速度由慢到快, 营养液浓度由低到高。 三、护理问题/ 关键点 1. 胃肠道就是否耐受 2. 返流及误吸 3. 胃潴留 4.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5. 教育需求 四、评估 (一)营养途径包括经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或空肠造瘘途径 1、位置就是否正确, 用多种方法证实管道末端在胃肠道内: 回抽、拍片、听诊等, 对于不 确定位置者, 必须用多种方法或者多人证实后方能给予肠内营养 2 、评估造瘘口周围皮肤就是否正常, 有无感染或者糜烂, 有无渗液 (二)营养液类型 (三)肠内营养液灌注方式 (四)肠内营养液灌注的剂量及灌注的速度 (五)胃肠道 1、胃肠道耐受情况:肠鸣音,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 2、有无胃潴留 3、大便颜色、性状、量与次数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最新版本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一、预防误吸 (1)妥善固定营养管:若经鼻胃管喂养时,应将营养养管妥善固定于面颊部,防止脱出。 (2)取合适的体位:根据营养管位置及病情,置病人于合适的体位。伴有意识障碍、胃排空迟缓、经鼻胃管或胃造瘘管输注营养液的病人应取半卧位,以防营养液反流和误吸。 (3)加强观察:若病人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应疑有营养管移位并致误吸的可能,应鼓励和刺激病人咳嗽,以排出吸人物和分泌物,必要时经鼻导管或气管镜清除误吸物。 二、维持病人正常的排便形态 约5%-30%的肠内营养治疗病人可发生腹泻。 (1)控制营养液的浓度:从低浓度开始滴注营养液,再根据病人胃肠道适应程度逐步递增,以避免营养液浓度和渗透压过高引起的胃肠道不适、肠痉挛、腹胀和腹泻。 (2)控制输注量和速度:营养液宜从少量开始,250-500ml/d,在5-7天内逐渐达到全量。输注速度以20ml/h起,视适应程度逐步加速并维持滴速为100-120ml/h。以营养泵控制滴速为佳。

(3)保持营养液的适宜滴注温度:营养液的滴注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过烫可能灼伤胃肠道黏膜,过冷则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痉挛、腹痛或腹泻。可在输注管近端自管外加热营养液,但需防止烫伤病人。 (4)用药护理:某些药物,如含镁的抗酸剂、电解质等可致肠痉挛和渗透性腹泻,须经稀释后再经营养管注人。对严重低蛋白血症者,遵医嘱先输注人体清蛋白或血浆,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5)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保持调配容器的清洁、无菌;悬挂的营养液在较凉快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小于6~8小时,若营养液含有牛奶及易腐败成分时,放置时间应更短;每天更换输注管道、袋或瓶。 三、定时冲洗营养管,保持通畅。 为避免营养管阻塞,于输注营养液前、后及连续管饲过程中每间隔4小时及特殊用药前后,都应用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营养管。药丸经研碎、溶解后直接注入营养管,避免因加入营养液后与之不相容而凝结成块粘附于管壁或堵塞管腔。 四、健康教育 (1)向患者解释肠内营养的目的和意义,取得患者合作 (2)饮食摄人不足和营养不良对机体可能造成危害。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 胃肠内营养是补充营养的主要途径,当病人因原发病不能或不愿经口进食时,如胃肠功能良好或可耐受时,应首选胃肠内营养。胃肠内营养途径,一般有鼻饲、胃造口、空肠造口或经肠造瘘管输注营养液。 1.选择合适的体位:取30o低半卧位,以防反流、误吸。 2.估计胃内残留量:每4h抽吸并估计胃内残留量,若残留量大于100-150ml, 应延迟或暂停输注,或加用胃动力药物,以防胃潴留引起反流而致误吸。 3.控制营养液的浓度和渗透压:应从低浓度开始,再根据胃肠道适应程度 逐渐递增,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肠痉挛和腹泻。 4.控制滴注量和速度:从少量开始,250-500ml/d,在5-7d内逐渐达到全量; 输注速度以30~40ml/h起,视适应程度逐步加速并维持滴速为 100-120ml/h。以输液泵控制滴速为佳。容量、速度和量交错递增将有益 于病人对肠内营养的耐受。 5.调节营养液的温度:以接近体温37~39℃为宜,过烫可能灼伤胃肠道粘膜, 过冷则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痉挛、腹痛或腹泻。可用加热器或暖瓶在喂 养管近端加热营养液,注意防止烫伤病人。 6.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保持调配容器的清洁、无 菌;悬挂的营养液在较凉快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应小于6-8h,当营养液内 含有牛奶及易腐败成分时,放置时间应更短;每天更换滴注输液器。 7.口服药物的应用:药丸或药片经研碎、用30~50ml溶解后直接注入喂养 管,以免与营养液不相容而凝结成块粘附于管壁、堵塞管腔。 8.妥善固定喂养管:如置鼻胃管或鼻肠管,应将其妥善固定于面颊部;作 胃或空肠造瘘时,应用缝线将之固定于腹壁;在喂养管进入鼻腔或腹壁 处应作好标记,每4h检查一次,以识别喂养管有无移位。若病人突然出 现腹痛、胃或空肠造瘘管周围有类似营养液渗出、或腹腔引流管引流出 类似营养液的液体,应怀疑造瘘管移位、营养液进入游离腹腔。应立即 停输营养液,尽可能清除或引流出渗漏的营养液并应用抗生素避免继发 性感染。 9.避免喂养管扭曲、折叠、受压:告知病人卧床、翻身时应避免挤压喂养

肠外营养护理常规修订稿

肠外营养护理常规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肠外营养护理常规 一、定义 1.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是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当病人被禁食所需营养素经静脉途径提供时,称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tion ,TPN)。 2.肠外营养液的输注途径: 包括周围静脉和中心静脉途径,其选择需视病情、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液组成、输液量及护理条件等而定。 (1)经周围静脉肠外营养支持(PPN)技术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适用于PN时间<2周、部分补充营养素的病人。 (2)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支持(CPN)包括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入上腔静脉途径,及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途径。CPN需有严格的技术与物质条件。适用于PN时间>10日、营养素需要量较多及营养液的渗透压较高的病人。 3.肠外营养的输注方式: (1)全营养混合液(totalnutrientadmixture ,TNA ):即每天所需的营养物质(氨基酸+脂肪+葡萄糖+各种营养素)在无菌环境(层流室和层流台)混入 3L输液袋中。 (2)单瓶输注:不具备以 TNA方式输注条件时,采用单瓶输注方式。 二、护理 (一)评估要点 1.局部:患者周围静脉显露是否良好,颈部和锁骨上区皮肤有无破损,有无气管切开或其他影响静脉穿刺(置管)的因素。 2.全身: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脱水或休克等征象。 3.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体重、血电解质、血生化和细胞免疫功能等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肠外营养支持的耐受程度。 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患者及家属对肠外营养支持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程度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肠外营养支持费用的承受能力。 (二)护理措施 1.合理输注,维持体液平衡。 (1)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控制输注速度:TNA输注不超过200ml/h (2)观察和记录:液体出入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一、定义 1.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2.肠内营养的途径和方式: 多数病人因经口摄入受限或不足而采用管饲,有经鼻插管或造口途径。 (1)经胃。分鼻胃管或胃造口管。 (2)经空肠。鼻肠管或空肠造口(营养管的管尖位于幽门后高位空肠)。 (3)方式的选择。短期肠内营养(<6周)如无误吸危险,可通过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长期肠内营养( > 6 周)如无误吸危险,可选择经胃造口;危重患者鼻肠管喂养是首选,对于有误吸危险或有食管、胃疾病或者腹部创伤疾病者,可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支持。 3.灌注方式 (1)按时分次给予:适用于喂养管端位于胃内和胃肠功能良好者。将配好的肠内营养液用注射器分次缓慢注入,每次入量不超过200ml,在 10-20分钟内完成,每天6-8次。此方式易引起腹胀、恶心、呕吐、反流与误吸。 (2)间隙重力滴注:将营养液置于吊瓶内,经输注管与喂养管相连,借重力作用缓缓滴注。每次入量250-500ml,每天4-6次,输注速度为每分钟20-30ml。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3)肠内营养泵输注:指营养液在重力滴注/输液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的喂养方法。采用肠内营养泵可保持恒定速度,便于监控管理,适合病情危重、胃肠道功能和耐受性较差、经十二指肠或空肠造口管饲的病人。每小时20-50ml开始,逐步增至100-150ml,浓度亦逐渐增加。 二、护理 (一)评估要点 1.健康史 (1)疾病和相关因素:评估患者近期的饮食情况,如饮食习惯和食欲有无改变,有无明显厌食,饮食种类和进食量;是否因检查或治疗而禁食,禁食的天数,有无额外丢失;是否存在消化道梗阻、出血、严重腹泻或因腹部手术等而不能经胃肠道摄食的病症或因素。

肠内营养护理问题

护理问题 1舒适改变呕吐、腹胀:与接受过快的营养液输注有关。 2液体量不足与液体摄入不足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营养计划未完成,摄入量不足有关。 4排便异常腹泻:与输入营养液温度低,速度快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肠内营养的有关知识。 护理措施 1正确留置鼻肠管。我们使用的flocare鼻肠管柔软易弯曲,对胃酸不敏感,不易刺激鼻腔、咽喉,管道末端圆滑,可防止损伤胃肠道粘膜,并有多个侧孔,避免发生管道阻塞,能够满足肠内营养的需要。管长110 cm,置管于幽门远端,若能插至小肠起始部最好,可避免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胃潴留的发生,也不易发生因液体返流引起的呕吐和误吸,患者耐受性较好。 2妥善固定鼻肠管,防止滑脱移动,盘绕扭曲。每日输注前后,均以温开水冲洗管道,防止营养液残留堵塞管腔,保证营养液合适温度,一般调至38°。夏季室温下直接输入,冬季用热水袋置于管周,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勤观察、巡视,调节合适滴速,及时处理故障,太快容易发生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太慢则不能按计划完成输液量。 3熟练掌握输液的使用方法,按计划设置营养液输入量、速度。加强巡视及时识别并排除输液故障,保证肠内营养计划按时完成。正确记录24 h进出量,观察患者有无口渴、皮肤粘膜弹性以及尿量的变化。 4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白蛋白的变化。准确留24 h尿测定氮平衡以评价肠内营养效果,观察患者的血糖、血脂的变化。 5使用合适肠内营养制剂,我们使用Nutricia产品“能全力”,该制剂为全营养配方非蛋白热量∶N=134.4 kcal,糖脂能量比例为49∶35,能量密度为1 kcal/ml。避免了渗透性腹泻,而且为即用型液体制剂,使用方便,且含有纤维成分,经肠道厌氧菌酵解可生成短链脂肪酸,刺激水钠吸收,预防腹泻,增加肠血流,促进结肠粘膜细胞增殖,促进吻合口愈合,特别适用于直肠手术患者。 6对于健康知识缺乏患者,实施肠内营养之前,应详细解释肠内营养的意义、重要性及实施方法,说明置鼻肠管是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告知患者配合要点,胃、结、直肠手术后,小肠的运动和吸收功能最早恢复,提供肠内营养支持能增加热能和蛋白质的摄入,减少体重丢失,纠正负氮平衡,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保护胃肠道粘膜,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肠内营养、心理生理反应,给予心理支持。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1.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营养液应现配现用,悬挂的营养液在常温下放置时 间小于6-8小时,每天更换输液皮条、袋或瓶。配方制剂,如能全力等开启后24小时内输完。 2.使用前要先摇匀,并仔细检查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3.避免喂养管阻塞,于输注营养液前、后及连续管饲过程中,每隔4小时及特 殊用药前后,都应用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喂养管。 4.保持营养液适宜的温度营养液温度应控制在37-40℃之间。 5.控制营养液的浓度从低浓度开始滴注营养液,再根据病人胃肠道适应程度 逐步递增。 6.控制输注量和速度营养液宜从少量开始,250-500ml/d,在5-7天内逐渐达 到全量。输注速度以40-50ml/h起,逐日加速并维持至100-120ml/h。鼻饲者100-120ml/次,2小时1次。 7.在营养液输注过程中,注意观察疗效及并发症。 1)腹泻病人宜选择低脂制剂,根据医嘱加用收敛药物。 2)便秘病人选择含纤维制剂,并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增加病人活动。 3)监测血糖,注意尿量变化。 4)观察和预防感染性并发症:吸入性肺炎、急性腹膜炎、肠道感染等。 8.预防误吸。 1)妥善固定喂养管:若经鼻胃管喂养时,应将鼻胃管妥善固定,以免移位至误 吸。 2)取合适的体位:伴有意识障碍、胃排空障碍、经鼻胃管或胃造瘘管输注营养 液的病人应取半卧位,以防营养液反流和误吸。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滴注者可取舒适卧位。 3)及时估计胃内残留量:在每次输注肠内营养液前及期间(每隔4小时)抽吸 并评估胃内残留量,若残留量每次大于100-150ml,应延迟或暂停输注,以防误吸。 4)加强观察:输注过程中若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应 疑有误吸的可能,应鼓励病人咳嗽以排出吸入物和分泌物,必要时鼻导管或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完整版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一、预防误吸 (1)妥善固定营养管:若经鼻胃管喂养时,应将营养养管妥善固定于面颊部,防止脱出。 (2)取合适的体位:根据营养管位置及病情,置病人于合适的体位。伴有意识障碍、胃排空迟缓、经鼻胃管或胃造瘘管输注营养液的病人应取半卧位,以防营养液反流和误吸。 (3)加强观察:若病人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应疑有营养管移位并致误吸的可能,应鼓励和刺激病人咳嗽,以排出吸人物和分泌物,必要时经鼻导管或气管镜清除误吸物。 二、维持病人正常的排便形态 约5%-30%的肠内营养治疗病人可发生腹泻。 (1)控制营养液的浓度:从低浓度开始滴注营养液,再根据病人胃肠道适应程度逐步递增,以避免营养液浓度和渗透压过高引起的胃肠道不适、肠痉挛、腹胀和腹泻。

(2)控制输注量和速度:营养液宜从少量开始,250-500ml/d,在5-7天内逐渐达到全量。输注速度以20ml/h起,视适应程度逐步加速并维持滴速为100-120ml/h。以营养泵控制滴速为佳。 (3)保持营养液的适宜滴注温度:营养液的滴注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过烫可能灼伤胃肠道黏膜,过冷则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痉挛、腹痛或腹泻。可在输注管近端自管外加热营养液,但需防止烫伤病人。 (4)用药护理:某些药物,如含镁的抗酸剂、电解质等可致肠痉挛和渗透性腹泻,须经稀释后再经营养管注人。对严重低蛋白血症者,遵医嘱先输注人体清蛋白或血浆,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5)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保持调配容器的清洁、无菌;悬挂的营养液在较凉快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小于6~8小时,若营养液含有牛奶及易腐败成分时,放置时间应更短;每天更换输注管道、袋或瓶。 三、定时冲洗营养管,保持通畅。 为避免营养管阻塞,于输注营养液前、后及连续管饲过程中每间隔4小时及特殊用药前后,都应用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营养管。药丸经研碎、溶解后直接注入营养管,避免因加入营养液后与之不相容而凝结成块粘附于管壁或堵塞管腔。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相关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相关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 年11月26 日第15卷第33期 北京协和医院肠外肠内营养科王秀荣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 )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 EN)是近代医学史上发展快的领域之一。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在我国已近40多年的历史,1963 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曾宪九教授建立了“营养代谢实验室”;1971 年开创有关肠外肠内营养的研、教、医工作,并做了 大量的营养药物输入体内的代谢研究工作,从而得出了专家共识,认为当患者肠功能受到障碍时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可维持患者的生命,改善营养不良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医疗整体治疗的水平。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工作与天然饮食营养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在患者不能正常进食的条件下,经过静脉或管饲提供人体必需营养素。在这些年为了让更多的医护人员了解此技术,国内及国外组织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有关肠外肠内营养普及应用知识的研讨会。这种交流对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规范使用肠外肠内营养是非常重要的,并已被多学科关注。目前,我国的临床肠外肠内营养的护理领域,还没有明确形成专业领域,无固定床位。因此,患者也基本上是处于分散管理阶段。这也意味着应该需要培养更多的医护人员掌握本领域相关技术,才有可能避免重大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多年的临床工作证实护理工作在肠外肠内营养领域中, 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们的工作量大约占60%~70%。国外已有文献报道:当医院内有营养支持小组( NST) ,人员包括:医生(内科医生,外科医生) 、护士、药师、营养师等。有了专业人员,可降低治疗中的并发症,特别是输液和导管方面的。可避免不合理的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时造成的并发症致费用增高也可完善肠外肠内营养的相关技术和理论方面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临床上需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和相关技术治疗量的患者逐年增多。因此,需要做 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包括:医疗、教学、研究、患者的宣教等,所有资源都需要细致的管理才有可能发展临床需要的领域。2006 年北京协和医院在成立了“肠外肠内营养科” 开始培养了专业护理人员,目的是为了给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避免重大并发症发生和医疗纠纷现象。 1、重视专业护士在肠外肠内营养工作中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外科住院患者入院时约有30-40%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并且,在 其住院期间营养不良可能因原发疾病而加重。有研究表明, 患有营养不良者易发生院内感染并发症, 并对住院费用有显著的影响。对于已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临床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其临床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显然,决定患者是否使用营养支持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该患者是否已有营养不良或者具有营养风险,这就直接面临营养评价方法 的问题。在营养治疗中医生制订配方后,下一部的工作基本上由护士完成。它包括:导管的维护、营养液的配制技术、营养液的输注技术、建立患者的心理治疗及相关知识的宣教问题,所有相关领域工作的管理资料保管。因此,要想健康地发展肠外肠内营养领域,培养临床肠外肠内营养护 理工作人员,充分发挥护士在临床肠外肠内营养工作中的作用,是肠外肠内营养 领域中的当务之急。因为,领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必需有专业护士,只有专业护士工作,才有可降低治疗中的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减少医疗纠纷。 2、掌握PN/EN 置管相关技术 无论是PN 支持还是EN 支持,大部分患者均离不开置管技术。也就是说,置管技术是肠外肠内营养领域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这就要求专业医生和专业护士,必需要掌握的技能,以便能及时给患者进行营养输液治疗和重要的药物治疗。作为医务人员应该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力求将其痛苦降到最低点,所以需要不断提高我们的置管技术和对导管相应并发症的预防及准确的处理。如何选择输注途径和置管技术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手段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