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_杨明英

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_杨明英

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_杨明英
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_杨明英

收稿日期:2000-12-11

基金项目:国家茧丝办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999[20])

作者简介:杨明英,女,1974年生,浙江义乌人,硕士,主要从事丝绸服用性能等的研究.现为日本国东京农工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分子生物工学博士研究生.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

杨明英1, 薛金增2, 闵思佳1, 朱良均1

(1.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蜂科学系,浙江杭州 310029;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摘 要: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是环境、服装、人体之间的生物热力学的综合平衡,也是人体生理和心

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内外衡量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有多种评价方法,主要有物理指标评价

法、微气候参数评价法、暖体假人法、生理学评价法、心理学评价法、综合评价法.

关键词: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T S101.9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19(2002)02-0105-05

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是环境、服装、人体之间生物热力学的综合平衡,能满足人体生理状态的要求,同时,服装舒适性作为一种主观感觉,穿着舒适与否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影响很大.因此,服装的舒适性研究一直是现代纺织服装科技领域的前沿课题,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多种衡量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方法,主要有物理指标评价法、微气候参数评价法、暖体假人法、生理学评价法、心理学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本文将对这些评价方法进行分析阐述.

1 物理指标评价法

1.1 热舒适性物理指标

评价服装的热舒适性单项指标主要是保暖率、热传导率、热阻值.1941年,盖吉(Gag ge.

A .P .)等人通过研究服装的热传递和热阻值,提出了与人体生理参数、

生理环境和外界环境条件相联系的服装隔热保暖指标——克罗值(clo )[1](表示服装向外界环境散热时的总热传递阻值),由此解决了服装热传递的定量测试问题,为该领域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湿舒适性物理指标

汗液的传递是服装热湿舒适性的最重要指标,传统的评价湿传递性的指标有保水率、脱湿率、芯吸收率、透湿率.袁观洛模拟服装对人体皮肤表面汗汽的吸水量,以最大吸水率比较不同服装面料的吸湿、放湿性能[2]

;李显波等人综合脱湿率、芯吸收率、透湿率,借助线性模型数学

理论的矩阵求解方法综合评价服装湿舒适性[3];Scheurell 采用“表面含湿变化”(dynam ic

第18卷第2期

2002年3月 科技通报BU L LET IN OF SCIEN CE A N D T ECHN OL O GY

V ol.18 N o.2M ar. 2002

surface wetness )小型服装湿度仪,根据氧化钴颜色变化检测表面水分的变化,以确定服装内湿含量及舒适性能[4].李俊、张渭源研究细纤度丙纶针织物的湿传性能,把毛细高度、湿阻、保水率、放湿干燥率结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套全面评价织物湿舒适性的试验评价体系[5].

1.3 热湿综合评价方法

单纯性热传递和湿传递只考虑织物两侧所形成的温差或水汽浓度差,而织物两侧的温、湿差是同时存在的,在织物中热量和水汽是同时传递并相互作用,为了更好模拟实际穿着情形,应采用热湿同时测定的方法.

在人体处于相对静止时,织物静态热湿性能评价指标综合为热阻、湿阻、透湿指数与蒸发散热效能指数[6].透湿指数消除了各种织物在对比中所受织物厚度的影响,透湿指数在0~1之间,值越大,织物对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越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维持人体的热湿平衡;蒸发散热效能指数描绘了织物热阻对透湿的交叉影响,其值越低,透湿性愈差.透湿指数及蒸发散热效能指数是静态热湿舒适性能的综合评判指数.范士秀采用模拟人体皮肤的出汗装置,在静态热湿交换条件下,对服装面料的透湿指数进行测试和探讨,通过多元回归,得出透湿指数与透气性成正比,与服装热阻成负相关[7]

.

但实际上人体的散热、散湿并非总是在稳态条件下进行,尤其在夏季,外界气温较高,人体常常要通过汗液蒸发带走热量,这样人体皮肤表面常常要经历干燥—出汗蒸发—干燥的过程,在稳态条件下测得的舒适性能难以全面反映人体穿着时的实际感觉,因此,有必要对织物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进行研究.当着装的人体在运动出汗时,要求贴身织物对人体应有良好的汽相缓冲能力和液相缓冲能力.汽相缓冲系数为衡量织物对人体皮肤表面汗汽的吸收和输送能力的评判指标,液相缓冲系数表示织物吸收汗水、蒸发放湿能力的大小.人体出汗后,微气候中温度的迅速下降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所以织物动态舒适性还要织物能在人体出汗后,使微气候中的温度下降较小,并能迅速回升至出汗前的温度值,其评价指标为B T (出汗后微气候中温度下降至最低后的回升角的正切值),B T 值越大,织物在散湿中对温度的缓冲能力越好,温度下降较小并能迅速回升至出汗前的温度值,从而保证了织物在湿输送的同时,皮肤不产生阴冷感.所以评判织物热湿舒适性要综合考虑各项静态、动态指标,结合透湿指数、蒸发散热效能指数、汽相缓冲系数、液相缓冲系数建立多指标评判图,综合评判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能[8].郭维婵等人选定服装面料服用性能综合评判论域 =(透湿性、吸湿性、热传递性、悬垂性、抗皱性)[9].为了较好地协调各个性能指标,综合合理地评价服装面料的优劣,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预处理,模糊综合评判的关系式为B =A R ,B 为综合评判结果,A 为各指标对织物服用性能效果的影响权重系数集,R 为模糊服用性能评价效果与指标面的模糊关系矩阵.该方法的不足之处表现为没有与人体的生理状态相结合,单纯性地考虑了服装的热湿指标.2 微气候参数评价

原田隆司等人指出了服装小气候概念[10~11],认为在环境-衣服-人体系统中,把视点放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实际生活中衣服的状况上,与此对应进行体温、耗氧量、出汗量等生理学方面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人体的调节功能.在原田的这一理论基础上,许多学者把服装微气候作为研究热湿舒适性的基础,通过测量织物与模拟皮肤间气候区温度、湿度的变化来反映织物对106 科 技 通 报18卷 

人体舒适感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评价指标.如Vmbach 得出了水汽传递指数等8项指标[12];原田等人甚至提出了高达33项指标[13],但由于这些指标过于繁杂且缺乏足够的稳定性而难以得到实际应用.另一类是通过模拟皮肤热损失来反映人体的舒适感.钱军等人通过热流计测定损失,并提出了散热因子等3项指标[14],张怀珠以非显性蒸发的生理条件作为分析基础,设计了相应的非显性蒸发状态,无任何蒸发的模拟装置,以湿热散失、干热散失、透气阻

抗对服装的热湿移动特性进行比较研究[15];李栋高等人以皮肤温度、生理饱和压差、无感发汗

量及热阻值为测定服装内小气候状态参数,以形成热湿舒适性特征的描述和表征方法,描述在非显汗状态下服装的热湿舒适性[16].

3 暖体假人法

暖体假人作为研究服装舒适性和特种功能服装的一种仪器最早在美国发明,从20世纪40年代起,美国、加拿大、英国、前苏联、日本等都进行过暖体假人的研制.我国总后军需服装备研究所、中国纺织大学也成功地研制了暖体假人[17,18].暖体假人本体形态、区段划分、关节活动、代谢产热、体表温度分布、皮肤辐射系数等均符合人体解剖生理特点,模拟人体表面温度分布,进行与人体有关的热学研究.假人各个区段分别进行温度控制,镍铬丝加热,采用电子计算机为中心控制的闭环温度自动调节系统.暖体假人是进行服装隔热值试验研究的理想测试设备,它可以经受任何试验条件,可按需要进行连续试验来多次重复试验,由于没有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稳定、误差较小,可以进行精确合理的测量[19].利用暖体假人进行服装热湿舒适性测定的指标为克罗值和透湿指数.但到目前为止,其模拟出汗装置还不能达到汽热同时进行.

4 生理学评价方法

服装生理学评价方法是指通过人体在特定的活动水平和环境下,以穿着不同种类服装对生理参数的变化来评价服装舒适性的一种客观方法,是服装功效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服装生理学评价指标有:体核温度(一般使用直肠温度作为体核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平均体温、代谢热量、热平衡差、热损失、出汗量、心率和血压等.尽管人体的生理指标因人而异,但其变化是有规律的.从统计学的观点来看,人体皮肤的表面温度和出汗潮湿面积比例变化是在一条生理曲线带内,在着装状态下,人体可以通过生理调节使得人体皮肤表面温度和出汗潮湿面积比例都能满足产热和散热平衡的要求,但使人体感到舒适的皮肤表面温度和出汗潮湿比例只有一个很小的范围.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实验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人体舒适状态下有关生理指标的大致范围,其中代谢产热量为81.104W ,不显汗蒸发水分量为45~65g /h,直肠温度为37℃,平均皮肤温度为33℃[20].也有人认为由于生理学方法的可重复性差,不大适合服装舒适

性的评价[21],因此,这也是这一方法的不足之处.

5 心理学评价方法心理学评价方法即主观感觉评分法,它是对客观评价方法的补充及检验.其方法是预先设107 第2期杨明英等. 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

计好问卷调查表格,让受试者通过穿着试验根据自己个人的心理感觉对穿着服装的舒适感觉指标(如闷热感、粘体感等)进行舒适感觉评分,但指标的确立和标尺的划分是心理学评价方法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完善或公认的方法.评分标尺一般分为三点标尺、五点标尺和七点标尺.由于给人提供一维刺激时,一般人能够清楚区分的感觉量级数不超过7个,故心理学方法的标尺设计不应超过7个点.综合受试者的评分结果后,可得到各种服装舒适感觉指标的主观感觉评分值,然后再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处理,即可评出各种服装的综合舒适感觉指标的优劣性[22].

6 综合评价法

唐世君等人认为由实验测得的基本指标在物理意义上不明确,而且基本指标间在物理意义上会有重叠.为了找出影响服装热湿舒适性的主要因素,综合全面地评价服装的热湿舒适性,对所测基本指标进行了主因子分析,并采用方差最大的正交旋转法旋转,从而获得具有明显独特物理意义的两个因子[23].主因子1中因子载荷较高的指标有人体皮肤湿润率、衣内温度微气候区相对透湿速率、综合透汽速率以及衣内水汽分压.这几个指标与服装的湿蒸发有关.从量化关系上来说,主因子1与人体皮肤湿润率、微气候区相对透湿速率、综合透汽速率成正比而与衣内湿度、衣内水汽分压成反比.因此主因子1是描述服装综合性能的,其值越大,服装透汽能力越好,服装的湿舒适性就越好.主因子2中因子载荷较高的指标有人体皮肤温度、衣内温度及衣内基本有效温度,这些指标都与温度有关,而且主因子2与人体皮肤温度、衣内温度、衣内基本有效温度都成正比,所以主因子2是描述衣内综合温度的指标,其值越大,说明衣内综合温度越高,服装热舒适性越差.因此,主因子1大,说明服装透湿性好,服装湿舒适性好,主因子2小,说明衣内综合温度越高,服装热舒适性就越好.

李红霞综合考虑静态、动态各项热湿指标,结合人体生理实验,建立了多指标评判图[24],将相比较的各组织物的各项同静、动态指标直观地表示于图中,织物各项指标在图中所占面积越大,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越好,织物对穿着方式和环境的适应性也就越强,因而多指标评判图可用以综合评价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尽管综合评价方法能全面评价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能,但由于操作复杂、手续繁多,所耗人力、物力较大,因此它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7 结 语

上述6种评价方法总的来说可分成两大类:主观评价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每种评价方法各有优点和不足之处,但要达到比较精确、全面地评价服装热湿舒适性,笔者认为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最基本的就是结合主观评价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主观评价要加强着装实验的生理机理研究,进行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建立一个比较完善或公认的标尺,并且扩展不同环境中的主观评价;而提高客观评价方法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物理参数和数学模型,以及改进和研制检测仪器.

108 科 技 通 报18卷 

参考文献:

[1]Fourt L ,Hollies N R S .Clothing Comfort and Function [M ].New York :M arcel Dekk er ,1970.

[2]袁观洛.丝织物吸湿放湿特性的研究[J].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1,8(3):24~29.

[3]李显波,韩光亭,狄俊三等.针织物运动面料吸湿透气性能的实验研究[J].纺织学报,1997,18(5):55~57.

[4]S cheurell D M.织物表面湿度变化与服装舒适性的研究[J].张怀珠译.Textile Res earch Jour nal,1985,7:394.

[5]李 俊,张渭源.丙纶针织物湿传递性的研究[J].纺织学报,1999,24(4):39~43.

[6]李红霞.有关针织物热湿舒适性能探讨[J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5,14(3):28~31.

[7]范士秀.服装面料的透湿性能探讨[J].纺织学报,1996,17(6):11~13.

[8]李红霞.针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测试方法和综合评判[J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2000,19(2):37~40.

[9]郭维婵,杨 斌.夏季织物服用性能研究[J].丝绸,1997,8:43~46.

[10]原田隆司.衣服内气候与衣着[J].国外纺织技术,1987(4):35~46.

[11]原田隆司,土田和义.衣服的舒适性与衣服内的气候[J ].国外丝绸,1992(2):37~39.

[12]Vm bach K H .Aspects of clothing phys iology in the developmen t of sportsw ear [J ].Knitting T echnique ,1993,15(3):

165~169.

[13]Kim J O,Spivak S M .Dynamic moisture vapor trans fer through textile[J].T ex t Rese J,1994,64(2):112~121.

[14]钱 军,龚文忠.织物质动态传递传湿性能研究[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2,18(2):18~25.

[15]张怀珠.真丝与涤纶面料的穿着舒适性研究[J ].纺织学报,1995,16(1):15~17.

[16]李栋高,蒋 兴.真丝绸服装内小气候状态特征分布[J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4,14(4):44~50.

[17]朱利军,张渭源.暖体假人裸体试验研究[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9,25(3):72~75.

[18]朱利军,陈景山.暖体假人着装试验研究[J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9,25(5):80~82.

[19]严进勇,李 俊.暖体假人的控制系统[J].纺织学报,1999,22(3):46~49.

[20]谌玉红,唐世君.衣内微气候测量系统[J ].纺织导报,1999(2):52~55.

[21]Bjarne W ,Olesen ph .D .湿热环境与服装的舒适性[J ].纤维与工业,1987,43(6):210~220.

[22]张 辉,高绪珊.含陶瓷粒子纤维的服装舒适性[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1998,18(2):31~35.

[23]唐世君,尹继亮.夏季服装热湿舒适性的综合评价[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00,20(1):36~39.

[24]李红霞.针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测试方法和综合评判[J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2000,19(2):37~40.

Summary on the Methods for Heat -wet

Comfortability Evaluation of Cloth

YA N G Ming -ying 1, X UE J in -z eng 2, M I N S i -j ia 1, ZH U L iang -j un 1

(1.Department of S ericulture and Apicu lture S cien ce,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Zhejiang University,Han gzhou 310029,Ch ina;2.T he Ch ildrens Hospital A ffiliated to Zhejian g U nivers ity School of M edicin e,Hangzhou 310006,China)

Abstract : Heat -w et comfo rtabilit y of clo th w as t hought as biolog ical ther mal balance based on the bo dy -clo th-enviro nment sy stem.I t wa s subjectiv e feeling affected by psycholog ical fact or s.Six metho ds fo r evaluating heat -w et co mfor tability ,namely phy sical index ,micro climate par ameter ,ther mal m anikin,phy siolo gy evalua tio n,psy cho lo gy evaluatio n and compr ehensiv e evaluatio n w er e intr oduc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clo th;heat-wet co mfor tability ;ev aluat ion metho ds 109 第2期杨明英等. 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

服装面料大全

服装面料 服装是由款式、色彩和材料三要素组成的。其中材料是最基本的要素。服装材料是指构成服装的一切材料,它可分为服装面料和服装辅料。 一、服装面料的概念:是指提现服装主题特征的材料。 二、常用服装面料 1、棉型织物:是指以棉纱线或者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线织成的织品。其透气性好,吸湿性好,穿着舒适,是实用性强的大众化面料。可分为纯棉制品、棉的混纺两大类。 2、麻型织物:由麻纤维纺织而成的纯麻织物及麻与其他纤维混纺或者交织的织物统称为麻型织物。麻型织物的共同特点是质地坚硬、粗犷硬挺、凉爽舒适、吸湿性好,是理想的夏季服装面料,麻型织物可分为纯纺和混纺两大类。 3、丝型织物:是纺织品中的高档品种。主要指由桑蚕丝、榨蚕丝、人造丝、合成纤维长丝为主要原料的织品。它具有薄轻、柔软、滑爽、高雅、华丽、舒适的优点。 4、毛型织物:是以羊毛、兔毛、骆驼毛、毛型化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织品,一般以羊毛为主,它是一年四季的高档服装面料,具有弹性好、抗皱、挺括、耐穿耐磨、保暖性强、舒适美观、色泽纯正的优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5、纯化纤织物:化纤面料以其牢度大、弹性好、挺括、耐磨耐洗、易于保管收藏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纯化纤织物是由纯化学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其特性尤其化学纤维本身的特性来决定。化学纤维根据不同的需要,加工成一定长度,并按不同的工艺制成仿丝、仿棉、仿麻、弹力仿毛、中长仿毛织物。 6、其它服装面料 一、针织服装面料 服装面料依据纺织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织物等。前面介绍的服装面料都是由经纱和纬纱垂直交织的机织面料,而针织面料与其不同,它是由织针等成圈机件使纱线形成线圈并相互串套而成。针织面料一向因良好的弹性、延伸性和柔软性而用来制作内衣,但随着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如今的针织品服装已由过去的内衣发展到外衣,同时,针织物在装饰用品、工业除尘滤布及医疗卫生用品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切都说明了针织服装材料发展迅速,其品种已极为丰富多样。 (一)针织面料的特点 针织物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纬编织物和经编织物两大类。它与机织物相比,具有下列独特之处: 1.具有柔软的手感。针织面料由线圈串套而成,其编结密度较小,且针织用纱一般加少许捻度,故质地柔软舒适。 2.具有较大的延伸性和弹性。因针织物线圈间空隙较大,受力时线圈易变形伸展,使面料伸长,而消除外力后又能恢复原状,具有良好的弹性。这一点对运动装尤为关键。 3.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抗皱性。针织线圈间的空隙有利于汗液的排除,透气性好;化纤的使用使针织外衣面料,具有挺括不起皱的优点,洗后不需熨烫。 4.具有易脱散、易卷边、易勾丝的缺点。针织物不及机织物面料坚牢耐用。(二)针织服装面料的品种 针织服装面料品种丰富,所用原料范围很广,从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到涤纶、腈纶、氨纶等化学纤维及其混合物,应有尽有。为了便于说明,将针织面料按使用范围划分为内衣面料、外衣面料和运动服面料三大类,我们择要介绍。 1.内衣面料 内衣面料是针织物的传统领域,常见的针织内衣包括汗衫、汗背心、棉毛衫裤、绒衫裤等。主要的针织内衣面料品种有:针织汗布、棉毛布及针织绒布等。 ⑴针织汗布汗布属针织面料中的薄型织物,多由最简单的基本组织平针组织制得。一般采用富有吸湿性和良好贴身性的纯棉中、高支纱,真丝及棉与化纤的混纺纱涤/棉、腈/棉、粘/棉

舒适性因素

影响服装舒适性的因素 一、服装材料因素 材料不仅影响设计效果,还直接影响人体穿着的舒适感和服用性能。材料的含气性、透气性、透湿性、保暖性及后整理的外观风格均对服装的舒适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含气性的大小以含气率来表示,含气率大的材料能充分发挥保温和通气性能。如羊毛产品的保温性之所以优越,是因为毛纱容易织成多空隙的织物结构,在这种状态下,织物内的空气不会引起热的对流,是冬季理想的保暖材料。另外织物的后整理对服装舒适性能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防静电服装,可以消除或控制人体静电的产生,从而减少制造过程中最主要的静电来源。因此,设计师必须熟识各种材料的性能,根据衣物类型、服用季节及穿着用途来正确选择使用,使服装既美观时尚又具有良好的舒适感。 1 、纤维性能 由于纤维种类及其结构形态的不同,因而纤维有着不同的性能,这些性能直接影响面料的生产加工和服装的舒适性。 (1)纤维细度。纤维的细度与纺织加工工艺及所制成的纱线和织物的性能有密切关系,较缅的纤维制成的衣料光泽好,手感较柔软,容易得到丰满蓬松的效果,可以制得轻薄织物,适于做夏季服装,但较细纤维制得的面料易起球。较粗纤维制得的织物粗犷、厚重。适于冬季服装。 (2)纤维长度。除蚕丝外,纤维长度大都以rr呷为单位,天然纤维的长度决定于它们的品种和生长条件,化学纤维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一般来说,纤维长度越长,成纱强度越高,服装坚牢度越好,长纤维纺纱可少加捻,制成的织物和服装手感柔软舒适;此外,纤维越长,纱上的纤维头端露出越少,因而服装外观光洁、毛羽少、不易起毛起球。 (3)纤维的表面性能。纤维的表面性能对织物和服装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表面较为光滑的纤维由于相互之间啮合力小,所以制成的衣料在穿用过程中,纤维较易拉出。强力较低的纤维,被拉出表面不久就断裂,对服装外观影响不大。但强力较大的纤维,拉出后不易断裂,则在服装表面相互扭结成球,使服装表面起毛起球,影响了外观和舒适感。 A、天然纤维材料的吸湿性比化学纤维材料好,因在天然纤维中有的有较多的亲水基团。化学纤维中,人造纤维比合成纤维好。涤盖棉(内层为棉,外层为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材料的吸湿性。近年来高吸湿性纤维、超细纤维、改型纤维、异型纤维织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织物的吸湿性,从而提高了服装的舒适性。 B、棉纤维有中腔,其中含有较多的静止空气;而羊毛纤维外面有较多的鳞片层,在鳞片层和皮质层之间含有较多的静止空气;腈纶纤维卷曲,富含静止空气;以及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多孔棉,都是通过增加含气性来提高保暖性的,因此它们都有较好的保暖性。 2、纱线性能 (1)捻度和捻向捻度的大小还直接影响纱线与织物的品质:—般来说,捻度过大,会使纱线的手感较硬,易起结,织物光泽不柔和,弹性和柔软性也差。反之,纱线和织物表面毛羽较多,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捻度不同、捻向不同的纱线,可得到独特外观风格的织物。如纬织物就是采用高捻纱,用捻向相反来获得粗、细皱纹效应的。而起绒织物用低捻纱,形成手感柔软、光泽

服装舒适性 名词解释

显热:由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交换;潜热:由水和蒸汽相变导致的能量交换,与水蒸气的浓度变化密切相关。服装与人体的热平衡:包括显热和潜热。 温度性舒适:即指既不感到热(微热),也不觉得凉(稍凉)的状态; 热舒适:是人在心理上感到满足时的状态,而相应状态时所处的环境则称为热舒适环境。 边界层:粘附在皮肤表面或衣服表面的空气接近于静止不动。 传导散热:指物质不发生移动,而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体温物体传递的一种接触散热方式。简称导热对流散热:指随液体(如水)或气体(如空气)等流体的移动而传递热量的一种接触散热方式,也称接触传热。辐射散热: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传递能量的非接触的散热方式。不依赖于任何介质且持续不断进行。所有的物体都向周围辐射散热,大小取决于表面温度和黑度。 蒸发散热:液体的表面产生汽化(即蒸发)会带走热量。 潜热(湿热)传递:蒸发散热伴随水分蒸发的过程。 显热(干热)传递:传导、对流、辐射散热。 不感知蒸发又称非显汗、非显性蒸发: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人体在热舒适状态时,没有感觉到水分蒸发,持续地从皮肤与呼吸道进行不感知蒸发。 感知蒸发,又称发汗:指在温暖的环境下或体力劳动强度大的条件下,感觉到水分蒸发。 热阻:服装层中因温度梯度而产生的热流阻力. 湿阻:根据费克方程,在服装(织物)两侧存在水蒸气浓度差(或水蒸气分压差)时,水分通过某一服装的阻抗,一般称之为湿阻。 透湿指数:为了对于服装的透湿性能进行定量研究而引入的用数值表示的标准,与面料的经纬密度透气性成正相关,而与面料厚度,纱线支数,重量,热阻成负相关。 服装内微气候:指为了适应外界大气环境,人在穿着适当的服装时,在人体与服装之间形成的与外界气候不同的特殊的局部气候。 服装压是指由服装垂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压力。 接触舒适性:包括织物的手感、接触冷暖感、刺痒感和粘体感,是由服装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表面性能对人体皮肤的作用。与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皮肤的特性及环境的温湿度等因素有关。 服装风格与力学性关系:广义的织物风格包括织物的触觉风格和织物的视觉风格,是人们通过触觉和视觉对织物的特性所做的综合评价。视觉风格是织物的纹理、图案、颜色、光泽剂其他表面特性作用与人的视觉器官并通过人脑产生的织物特性的综合判断。 服装手感:用手触摸、攥紧织物时织物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作用于人手并通过人脑产生对织物特性的综合判断 克罗(clo):一个静坐着或从事轻度劳动的人,其代谢作用产生热量约为58.15W/m2,在室温为20~21oC,相对湿度小于 50%,风速不超过 0.1m/s的环境中,人体表面平均温度维持在33℃,感觉舒适时穿着服装的隔热值定义为1 clo。 相变材料:是一种利用相变潜热来贮能和放能的化学材料。 相变材料应用在纺织服装上,选择相转变温度范围接近于人体皮肤的温度变化范围的相变材料,就

服装舒适性考试整理

1.服装舒适性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分类:服装舒 适性,从广义上来说,是指着装者通过感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知觉等对所穿着服装的综合体验,包括生理上的舒服感、心理上的愉悦感和社会文化方面的自我实现、自我满足感;从狭义上来说,就是指生理舒适性。生理舒适性主要包括温度舒适性、接触舒适性、适体舒适性等。温度舒适性是指在外部环境条件与自身活动条件的交互作用下,服装发挥适当的辅助体温调节功能,使人体保持热平衡。服装舒适性是研究人体、服装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交叉科学,人体和环境的热交换收到服装的影响,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是描述人体和环境热交换的重要指标。服装舒适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纺织品和服装的结构与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之间的关系,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服装热湿传递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舒适性的分类:①热湿舒适性;②接触舒适性;③压力舒适性;④视觉舒适性。 2.发展演变过程(两个里程碑):①1941年Gagge 提出指标克罗(Clo);②1962年Woodcock提出指标透湿指数i m 3.研究方法:①物理;②生理;③心理 4.温度表示方法:①摄氏度℃(冰水混合物为 0℃,沸水为100℃);②华氏温度℉(冰水混合物为32℉,沸水为212℉);③绝对温度oK(零下273℃=0K)。三种温度的换算关系:℃=5/9(℉-32); K=℃-273 5.温度的四个表示方法:①水汽压(空气中水蒸 气的分压);②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③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存在的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水汽压之比);④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 6.辐射:①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是进入地球大气 的太阳辐射在单位面积内的总量,要在地球大气层之外,垂直于入射光的平面上测量;②玻尔兹曼定律:黑体辐射力j*与其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即:j*=εδT^4;③基尔霍夫定律:在给定温度下,对于给定波长,所有物体的比辐射率与吸收率的比值相同,且等于该温度和波长下理想黑体的比辐射率;④黑体:指入射的电磁波全部被吸收,既没有反射,也没有透射。 7.服装要素:①吸湿性:a.吸湿性(纤维材料在 大气中吸收或放出气态水的能力);b.吸湿滞后性(在同一空气条件下,纤维吸湿平衡回潮率比放湿平衡回潮率小的现象);c.回潮率与含水率区别(回潮率是指纤维中所含水分的重量占 纤维干重的百分率;含水率是指纤维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纤维湿重的百分率);d.吸附热;产热(吸附热是指吸附过程产生的热效应。吸附热的大小可以衡量吸附强弱的程度,吸附热越大,吸附越强。产热是指有机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释放的过程)。②吸水性: a.服装材料吸收液态水的性质; b.分为疏水性 纤维和亲水性纤维;c.吸水性与含水量的关系; 吸水性与纱张密度的关系;吸水性与纤维种类的关系;吸水性与纤维表面形态;d.高吸水性纤维(可达自身重量的几十至几千倍)。③透湿性:a.水汽从纤维或织物的表面向外散发的能力;b.透湿性与纤维本身的性质关系;c.透湿性的四个指标:透湿量WVTR;湿阻MR;透湿指数;阻抗。④含气性:a.纤维内部的微细气孔、纤维与纤维之间、纱线与纤维之间的空隙以及织物空隙之间含有的空气量;b.含气率表示方法:(单位体积面料所含空气的体积);c.各组成因素与含气率的关系;含气率(%)=(S-P)/S×100,式中:S-纤维的体积质量(g/cm3); P-材料的表现体积质量(g/cm3);P=FW/d (g/cm3) FW-平方米重(g/cm3) d-厚度(cm)。⑤透气性:a.空气通过服装材料的气孔,从材料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性质;b.透气率;c.按透气分类的织物;d.织物组织与透气率的关系。⑥保湿性:a.导热系数: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温差时通过物体的热量(W/m ?℃);b.热阻 R=厚度/λ;c.保湿率;d.克罗; e.Tog。 8.高吸水性纤维:SAF是一种无气息呈惨白,外 观特点非常非常好,可深入改善麻纺纤维和织物的品质;它拥有高吸取力,强弹力,可顺应不一样供求不一样地域的纤维商品。甚至可以用于钢索股绳和绳带,还可制成人工合成材料、治疗卫生用具以及功效型时装方面。所以,它拥有高机能和应用深入的特性。 9. 10.透气率与织物组织的关系:透气率是指织物两 面维持规定的压差的条件下气流垂直通过织物单位面积的速率,单位为mL∕(㎝2·s),Bp =Q/a,式中,Bp为透气率;Q为气流量; a为织物的试验面积;织物的透气率与织物两面的气压差呈正相关,可用透气仪来测量。 11.呼吸熵: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量与耗氧量。 12.最大限度的出汗量:

夏季服装面料的舒适性

夏季服装舒适性研究 摘??要:穿着舒适是人们对服装的基本要求,服装材料的热、湿传递特性是影响夏季服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以夏季连衣裙为例,经过调研,得出大部分年轻女性对连衣裙的舒适性要求,通过实验?,初步探究了选定面料的风格。 关键词:舒适性,夏季,透气性;透湿性,视觉舒适性,色牢度,耐磨性, 所谓服装舒适性是指人体着装后,服装具有满足人体要求并排除任何不舒适因素的性能。人类懂得穿衣蔽体已有几万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对纺织品和服装的舒适性的科学研究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人们对服装热湿舒适性的研究是在初步形成了服装舒适性的某些基本意义、指标和获取了大量实验数据并给予了相应的解释后逐步开展的。 1研究现状: 目前,对服装舒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湿舒适性发面,其中包括织物导热、导湿性能的研究,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方法研究等。服装舒适性研究除了包含热湿舒适性以外还包括结构舒适性研究。服装结构舒适性研究是在基于服装结构设计和人体工学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设计中放松量的设计、运动舒适量的确定以及生理舒适量选择等评价人体着装感受,从而确定最佳的舒适量。 2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功能性、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不仅要时尚、美观,而且要穿着自然、舒适。服装舒适性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受物理性、生理性、心理性、人体活动性、环境气候性诸多因素影响,是衡量服装性能的一种综合指标。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借助实验,初步进行夏季服装(连衣裙为例)的舒适性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服装热湿舒适性,触压舒适性,视觉舒适性,色牢度,透气性,起毛起球性的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案。 3视觉舒适性 3.1 TPO的设定:T——夏季

服装的舒适性

1、服装的舒适性可分为生理上的舒适性和心理上的舒适性。 2、生理上的舒适性包括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柔软性、伸缩性、重量和化学性等,它们大都是由制作服装的材料性能所决定的;心理上的舒适性包括色彩、光泽、款式、抗皱性、挺括性、抗起毛起球性、与环境的适合性等,其中很多外观的性能,也是由服装材料的性能所决定的。 吸湿性 吸湿性是指物体在空气中吸收或放出气态水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指服装材料能及时吸收人体皮肤表面排出的汗液和蒸汽,并能通过纤维传到织物的另一面,释放到空气中的能力。这种性能越好,吸湿性越好,人体皮肤越干燥,人不会有闷热感,尤其是在闷热的夏季和剧烈运动时。 服装热湿舒适性是指在热湿环境条件下,显着影响人体舒适的服装的综合散热、散湿性能。人体散热的途径主要有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但在热环境或运动条件下,人体主要是靠蒸发散热来维持热平衡,它占人体总散热量的75%以上。在人体蒸发散热的同时,必然引起服装与皮肤间微气候区的湿度上升,使人体产生不舒适感。服装作为人体与环境间的防护层,它应能使热量快速散发又不引起衣内微气候湿度过度增加,因此在热湿条件下,服装的综合散热、散湿性能对人体热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服装材料吸湿性的大小取决于构成服装材料的纤维的结构、纱线的结构、面料的组织和后整理等方面。服装材料中,天然纤维材料的吸湿性比化学纤维材料好,化学纤维材料中,人造纤维材料比合成纤维好。因在天然纤维中有的有较多的亲水基团,有的有空腔或毛细管,所以它们的吸湿、透湿性大都较好;纱线较蓬松,材料越薄越稀疏、透孔的材料,缝隙较大,有利于汗液的吸收和挥发,宜做夏季服装。由于化学纤维的吸湿性普遍较低,为提高化学纤维的吸湿性,通常是将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进行混纺,或是以包芯纱的形式出现 (如以涤纶为芯纱,棉为包层纱组成的涤棉包芯纱),或用双层织物形式出现 (如涤盖棉,内层为棉,外层为涤),近些年来有些国家又开发出了高吸湿性的纤维织物,超细纤维、改型纤维、异型纤维织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都增加了织物的吸湿性,从而提高了服装材料的舒适性。 保暖性 服装材料的保暖性是指材料阻止空气通过的能力,也就是阻止材料两面空气的热交换能力。 服装材料在一定时候要有适当的保暖性,如冬季(也包括严寒的地区)的服装要有较强的保暖性,以防止人体被冻伤;夏季的服装要求透热性比较好,而春秋季保暖性要适宜,使 人感觉既不太冷又不很热。

服装舒适性

1.服装舒适性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分类:服装 舒适性,从广义上来说,是指着装者通过感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知觉等对所穿着服装的综合体验,包括生理上的舒服感、心理上的愉悦感和社会文化方面的自我实现、自我满足感;从狭义上来说,就是指生理舒适性。生理舒适性主要包括温度舒适性、接触舒适性、适体舒适性等。温度舒适性是指在外部环境条件与自身活动条件的交互作用下,服装发挥适当的辅助体温调节功能,使人体保持热平衡。服装舒适性是研究人体、服装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交叉科学,人体和环境的热交换收到服装的影响,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是描述人体和环境热交换的重要指标。服装舒适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纺织品和服装的结构与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之间的关系,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服装热湿传递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研究方法大致从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三个方面着手。舒适性的分类:①热湿舒适性;②接触舒适性;③压力舒适性;④视觉舒适性。 2.发展演变过程(两个里程碑):①1941年 Gagge提出指标克罗(Clo);②1962年 Woodcock提出指标透湿指数i m 3.温度表示方法:①摄氏度℃(冰水混合物为 0℃,沸水为100℃);②华氏温度℉(冰水 混合物为32℉,沸水为212℉);③绝对温度 oK(零下273℃=0K)。三种温度的换算关 系:℃=5/9(℉-32); K=℃-273 4.温度的四个表示方法:①水汽压(空气中水 蒸气的分压);②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 所含水蒸汽的质量);③相对湿度(空气中实 际存在的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水 汽压之比);④露点温度(指空气在含量和气 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5.辐射:①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是进入地球大 气的在单位面积内的总量,要在地球之外, 垂直于的平面上测量;②玻尔兹曼定律:黑 体辐射力j*与其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 比。即:j*=εδT^4;③基尔霍夫定律:在给定温度下,对于给定波长,所有物体的比辐射率与吸收率的比值相同,且等于该温度和波长下理想黑体的比辐射率;④黑体:指入射的电磁波全部被吸收,既没有反射,也没有透射。 6.服装要素:①吸湿性:a.吸湿性(纤维材料 在大气中吸收或放出气态水的能力);b.吸湿滞后性(在同一空气条件下,纤维吸湿平衡回潮率比放湿平衡回潮率小的现象);c.回潮率与含水率区别(回潮率是指纤维中所含水分的重量占纤维干重的百分率;含水率是指纤维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纤维湿重的百分率); d.吸附热;产热(吸附热是指吸附过程产生 的热效应。吸附热的大小可以衡量吸附强弱的程度,吸附热越大,吸附越强。产热是指有机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释放的过程)。②吸水性:a.服装材料吸收液态水的性质;b.分为疏水性纤维和亲水性纤维;c.吸水性与含水量的关系;吸水性与纱张密度的关系;吸水性与纤维种类的关系;吸水性与纤维表面形态;d.高吸水性纤维(可达自身重量的几十至几千倍)。③透湿性:a.水汽从纤维或织物的表面向外散发的能力;b.透湿性与纤维本身的性质关系;c. 透湿性的四个指标:透湿量WVTR;湿阻MR; 透湿指数;阻抗。④含气性:a.纤维内部的微细气孔、纤维与纤维之间、纱线与纤维之间的空隙以及织物空隙之间含有的空气量; b.含气率表示方法:(单位体积面料所含空气 的体积);c.各组成因素与含气率的关系;含气率(%)=(S-P)/S×100,式中:S-纤维的体积质量(g/cm3); P-材料的表现体积质量(g/cm3);P=FW/d(g/cm3) FW-平方米重(g/cm3) d-厚度(cm)。⑤透气性:a.空气通过服装材料的气孔,从材料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性质;b.透气率;c.按透气分类的织物;d.织物组织与透气率的关系。⑥保湿性:a.导热系数: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温差时通过物体的热量

服装面料及工艺术语介绍

服装面料及工艺术语介绍

服装面料及工艺介绍 一、课程目标: 1、初步了服装面料的分类 2、熟知面料不同成分的优缺点 3、清楚洗涤保养方法 二、授课形式:集中面授 三、课时:4H 四、授课对象:新入职员工 五、授课重点: 1、面料不同成分的优缺点 2、熟知洗涤保养 一、服装面料的分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天然纤维:棉、麻、丝、毛 化学纤维:再生纤维和素纤维 今天我所重点讲的就是日常所接触到的棉、丝还有麻,棉纤、铜氨纤都属于再生纤维和素纤维的一种。主要以天然纤维为原料,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棉、麻、丝、毛。天然纤维经过现代科学的化学处理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生纤维,弥补了天然纤维身上所有的弊端和缺点。 二、棉: 1.优点:棉织物它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穿着柔软舒适舒适,保暖性好,而且手感特别的柔软,染色性能也非常的好,色泽鲜艳。

称为麻织物。 1.麻织物的特点:质地坚硬,但是非常硬挺,非常凉爽舒适,吸湿性好,是理想中的夏季服装面料。夏天最常用的面料就是麻和桑蚕丝。 2.麻织物又可分为:纯纺和混纺两大类。 3.优点:天然纤维当中它是强度最好,质地牢固,而且耐用。导热性和吸湿比棉质要大,穿着干爽沥汗,对酸碱反应而且不敏感,不易受潮发霉,色泽鲜艳不易褪色,耐用,具自然美感,熨烫的温度要高一些,温度够,可直接反面熨烫。 4.缺点:没有弹性,弹力较差,长时间折叠会出现断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跟顾客去介绍。一定要告知顾客麻不要用力拉扯,因为没有弹力。不要长时间在一个位置叠,这样防止断裂。外观较为粗超生硬,穿着不是特别的舒适,它没有桑蚕丝这种柔软度,麻的面料硬挺,易起皱、易缩水。因为麻本身是弯曲状的,当经过化学纤维处理之后,抻直状织成衣物,这样洗涤之后就不会像原来状态。缩水现象非常严重,易起皱。耐碱不耐酸。 5.洗涤保养:应当轻揉,切忌使用硬毛刷子刷、用力搓洗。避免起毛起球。洗后不能用力磨角,防麻纤维滑动,也就是防止变形。有色织物不要用热水泡,不易在强烈阳光下暴晒。 6.温馨提示:轻微地香烟的灼痕,可用一片柠檬轻轻擦拭后,再放阳光晒一会儿,这样就可以消除,没有印痕。 每一种面料咱们在售后的时候会给一些温馨提示,那么这样就是跟顾客感情上的沟通,他会非常的信任你,当他再次进店的时候,你跟他推荐衣服的时候就非常简单。你做的每一个步骤,不都是在为顾客去做,都是为咱们自己去做,为咱们以后的销售去做铺垫。

影响服装材料生理上舒适性的因素及分析

1.1 研究意义 首先随着人类涉足的地理空间范围不断地扩大,人们接触到的天然和人为气候条件更为严酷,这就需要在正确的认识服装材料的舒适性。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舒适感的追求日趋强烈,处在工作中要需要穿着舒适的工作服、防护服外,休闲、运动中要求有舒适度的服装。所以,知晓各种因素对服装面料的影响并运用设计到服装上,可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保障人们的身心愉快和人身安全。 服装是人的第二皮肤,服装是否舒适对人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服装舒适性以人体、服装、环境为系统,以人体为中心,利用物理、生理、和心理的交叉和融合进行研究,追求保证人们身心健康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健康服装。 1.2 研究对象 服装的舒适性可分为生理上的舒适性和心理上的舒适性。生理上的舒适性包括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柔软性、伸缩性、重量和化学性能等,它们大都是由制作服装的材料性能所决定的;心理上的舒适性包括色彩、光泽、款式、抗皱性、挺括性、抗起毛起球性、与环境的适合性等,其中很多外观的性能,也是由服装材料的性能所决定的。本文主要研究服装生理上的舒适性。 2.1 舒适性的涵义 舒适性定义可以归结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的、使人在生理、物理和心理方面达到一种令人愉悦的状态。[1]换言之,舒适性包含生理舒适性、物理舒适性和心理舒适性。也可以从反面、即不舒适的感觉来描述,有专家对舒适性做了如下定义:无痛、无不舒适感觉的一种中性状态。 2.2 生理上舒适性的组成 生理上的舒适性包括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柔软性、伸缩性、重量和化学性能。

第三章影响服装材料生理上舒适性的因素及分析 3.1 吸湿性 吸湿性是指物体在空气中吸收或放出气态水的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指服装材料能及时吸收人体皮肤表面排出的汗液和蒸汽, 并能通过纤维传到织物的另一面, 释放到空气中的能力。这种性能越好,吸湿性越好, 人体皮肤越干燥, 人不会有闷热感,尤其是在闷热的夏季和剧烈运动时。服装热湿舒适性是指在热湿环境条件下, 显著影响人体舒适的服装的综合散热、散湿性能。人体散热的途径主要有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 但在热环境或运动条件下, 人体主要是靠蒸发散热来维持热平衡, 它占人体总散热量的75%以上。在人体蒸发散热的同时, 必然引起服装与皮肤间微气候区的湿度上升, 使人体产生不舒适感。服装作为人体与环境间的防护层, 它应能使热量快速散发又不引起衣内微气候湿度过度增加, 因此在热湿条件下, 服装的综合散热、散湿性能对人体热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服装材料吸湿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纤维的性质,与各种纤维的回潮率直接相关 [2]。还取决于构成服装材料的纱线的结构、面料的组织和后整理等方面。服装材料中, 天然纤维材料的吸湿性比化学纤维材料好, 化学纤维材料中, 人造纤维材料比合成纤维好。因在天然纤维中有的有较多的亲水基因, 有的有空腔或毛细管, 所以它们的吸湿、透湿性大都较好;纱线较蓬松, 材料越薄越稀疏、透孔的材料, 缝隙较大, 有利于汗液的吸收和挥发, 宜做夏季服装。由于化学纤维的吸湿性普遍较低, 为提高化学纤维的吸湿性, 通常是将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进行混纺, 或是以包芯纱的形式出现( 如以涤纶为芯纱, 棉为包层纱组成的涤棉包芯纱) , 或用双层织物形式出现( 如涤盖棉, 内层为棉, 外层为涤) , 近些年来有些国家又开发出了高吸湿性的纤维织物, 超细纤维、改型纤维、异型纤维织物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都增加了织物的吸湿性, 从而提高了服装材料的舒适性。 3.2 保暖性 服装材料的保暖性是指材料阻止空气通过的能力, 也就是阻止材料两面空气的热交换能力。服装材料在一定时候要有适当的保暖性, 如冬季( 也包括严寒的地区) 的服装要有较强的保暖性, 以防止人体被冻伤;夏季的服装要求透热性比较好;而春秋季保暖性要适宜, 使人感觉既不太冷又不很热。

热湿舒适性实验

织物热湿舒适性实验 服装是织物的制成品, 它在人体—服装—环境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服装舒适性 是人们对服装舒适效果的综合评价,这一概念涉及面很广,着装后,人们是否感到舒适不仅 与衣料和服装的物理性能和特征有关, 还与人们的活动方式、 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理、心 理因素有关。服装舒适性包括三个方面: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 和视觉舒适性,其中热 湿舒适性是服装最重要的舒适性指标。 服装面料的热舒适性能是指服装面料对人体与外界热 能交换的调节能力。当外界气候寒冷时,需要服装面料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以御寒;当外界 气候炎热时,则需要服装面料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这些均与服装面料的热舒适性有关。 纺织品或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是指人体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穿着服装时 , 人体与环境间 不断进行能量交换 , 在这种能量交换达到平衡时人体感到舒适满意的服用特性。 1 织物的温湿度的客观测试 在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领域,温度和相对湿度是2 项重要的测量指标。现代研究表明, 人体与服装及环境之间热、湿方面的相互耦合作用是影响服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但多年来 使用的温湿度测量方法,主要是依靠简单的原始仪器进行测量,通常数据记录过程繁琐,精 度低,连续性差,给现场实时测量与分析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就有了 LabVIEW 这个虚拟仪 器的诞生和应用。该温度、湿度监测与控制系统应用数据采集、远程通讯、数据处理、数据 存储及远程控制等多种技术,可以进行连续的数据远程采集和存储,实时显示波形和相应的 处理结果,并完成远程控制,其可代替多个复杂的硬件设备,节约了测试成本。特别是该系 统运用于自然条件恶劣、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地方,效果更为明显。 2 温湿度客观测试系统硬件结构组成 温湿度客观测试系统由温湿度传感器、信号调理卡、数据采集卡、计算机几部分组成, 其原理结构如图所示。 外界的温湿度物理信号通过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然后经过调理卡进 行信号调理(隔离、滤波、放大),随即通过数据采集卡将调理后的电信号送到计算机内存 中,最后通过 LabVIEW 软件的设计达到对温湿度测量的目的。 系统原理结构图

服装材料对舒适性的影响

服装材料对舒适性的影 响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服装材料对舒适性的影响 服装的舒适性就可理解为人内在的生理上的舒适性和心理上的舒适性。内在生理上的舒适性包括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柔软性、伸缩性、重量和化学性等,它们都是由制作服装的材料性能所决定的;心理上的舒适性包括色彩、光泽、款式、抗皱性、挺括性、抗起毛起球性、与环境的适合性等,其中很多外观性能也是由服装材料的性能所决定的。 服装的舒适性主要包括: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和压力舒适性。 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是环境、服装、人体之间生物热力学的综合平衡,能满足人体生理状态的要求,为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运作创造良好条件,从而使人体保持舒适的感觉。对其主观评价可包括:吸湿,透湿,透气,保暖等性状。 接触舒适性是指服装在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对织物的触觉舒适感,对突然变化的幅度要小,光滑且没有刺痒感。 服装压力舒适性是服装和人体皮肤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皮肤压力感觉的舒适范围,包括服装的尺寸合体性与运动的自由度等力学角度的舒适性,反映的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生理反应,主要与皮肤内的压力感受有关,并且可能联系痛感和触觉。根据作用形式可分为:重量压,束缚压,面压。 下面就服装材料对舒适性的影响做一简单介绍: Ⅰ.纤维性能 由于纤维种类及其结构形态的不同,因而纤维有着不同的性能,这些性能直接影响面的生产加工和服装的舒适性。 1.纤维细度

纤维的细度与纺织加工工艺及所制成的纱线和织物的性能有密切关系,较细的 纤维制成的衣料光泽好,手感较柔软,容易得到丰满蓬松的效果,可以制得轻薄织物,适于做夏季服装,但较细纤维制得的面料易起球。较粗纤维制得的织物粗犷、厚重,适于冬季服装。 丙纶纤维的舒适性功能开发丙纶纤维密度小,重量轻、耐磨、耐化学腐蚀,但染 色性能差,手感似蜡状。当丙纶单丝的纤度小于2.2dtex时感柔软,导汗性好, 静电器蓄低,这是由于聚丙烯大分子链本身不含极性基团,对水分子无亲和力, 故对水分子的扩散阻力小,因而水蒸汽分子易很快传递到织物的另一侧,并迅速 蒸发出去;另外,当聚丙烯纤维经超细化后,毛细管作用得以增强,且在拉伸成 丝时,原纤化的结果使纤维表面出现缺陷(沟槽、凹坑),这种不光滑的表面有利 于毛细水的吸附和传递。用丙纶超细纤维制成的服装轻便、籽适、热异率低、保 暖性好,适合于运动服、内衣、功能服装等。 2.纤维长度 除蚕丝外,纤维长度大都以mm为单位,天然纤维的长度决定于它们的品种和生 长条件,化学纤维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一般来说,纤维长度越长,成纱强度越高,服装坚牢度越好,长纤维纺纱可少加捻,制成的织物和服装手感柔软舒适;此外,纤维越长,纱上的纤维头端露出越少,因而服装外观光洁、毛羽少、不易起毛起 球。 3.纤维物理结构 (1)如多孔、皮芯、中空纤堆的开发。舒适功能性纤维要求纤维一方面吸湿 性好,另一方面吸水后不膨胀,且能迅速输离水分,水分不隐藏于纤维的表皮。 因此由海绵吸湿原理并利用化学纤维的疏水性,在纺织加工过程中,采用一种透 水性好的外皮包裹保护,从而得到一种皮芯微细孔结构的舒适功能性纤维。另

关于服装舒适性及其评价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关于服装舒适性及其评价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林烨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金华) 【摘要】 本文在服装的舒适性研究的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服装舒适性评价方法,并对服装舒适性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预测。 【关键词】 服装压 舒适性 评价方法 《战国策》里说到:“女为悦己者容”,女人打扮自己是为了取悦喜欢自己的男人。而服装作为一种与人体最“亲密接触”的产品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服装功能不再仅仅局限于保暖、新潮或唯美,服装舒适性上升为人们着装的普遍要求,凸显着21世纪的生活新理念———绿色与舒适。 1 基本概念及研究的发展现状 1.1 所谓服装的舒适性是指人体着装后,服装具有满足人体要求并排除任何不舒适因素的性能。服装的舒适性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生理、心理、物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服装舒适性与评价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它把人体———服装———环境作为一个系统,从人体需要出发,全面研究服装及其材料的使用性能,评价服装的舒适性。 1.2 服装舒适性的研究包括热湿舒适性、触觉舒适性、体感舒适性。目前,对于服装舒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湿舒适性方面,其中包括织物导热、导湿性能的研究,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方法研究等。服装舒适性研究除了包含热湿舒适性研究以外还包括结构舒适性研究。 1.3 服装结构舒适性研究的发展现状 1.3.1 服装压对服装穿着舒适性的影响 所谓服装压是指由服装垂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压力。根据力的作用形式服装压可分为三类:重量压,即因为服装重量形成的压力;束缚压,指的是因为服装勒系过紧而产生的压力;面压,指人体运动时,服装与身体接触而产生的压力。服装压是评价运动功能性的最重要的指标。对服装压的研究主要采用人体着装实验的方法,通过接触压测定器直接测量,或者通过理论计算间接获得。同时采用主观评价法让受测试者评价着装的感受,建立服装压感与舒适性的关系。 目前研究表明服装的束缚压与服装的重量压、面压相比较,束缚压更容易被受测试者感知,这对服装压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在过去人们为了着装美而去穿着的紧身胸衣等对人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导致骨骼变形、胃肝变形,并引起功能性障碍,这都是服装压力过大引起的。尤其对于正处于发育期的儿童,过紧的服装对于儿童的身体会产生压迫,影响其骨骼和内脏器官的发育,束缚儿童活动。再者,服装的压力集中在两肩和腰部,如果压力过大就会影响儿童的血液循环和呼吸运动。 1.3.2 服装结构设计对服装运动舒适性的影响 人们每一天都要从事不同的运动,如果服装结构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就会给人们日常的运动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要求服装要具有良好的运动舒适性,要研究人体各种运动变形与服装变形之间的关系。 通过织物割口法可以测得服装各个部位所需的最小放松量,这个最小放松量可以满足人体正常运动时所需的服装运动变形量。这样我们在设计服装时就必须要考虑它,以满足人体最基本的运动需要。 由于消耗于人体与服装之间的功没有任何作用,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无效功。因此,通过测量无用功的方法可以测得人体运动过程中由于克服服装变形及滑动时所消耗的能量,间接评价服装的运动舒适性能。 2 服装舒适性评价方法 2.1 从织物面料方面评价 2.1.1 织物热阻值和透气率对服装舒适性的影响 织物的热阻值和透气率对服装的穿着舒适性是有一定影响的,好的热绝缘体具有高的热阻值,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而透气率高的面料透气性好,能够加速外界与服装内气候的气体交换。 2.1.2 吸湿性芯吸能力干燥速度及延伸性 所谓吸湿性是指织物表面对液态水的吸收速率,人体出汗时汗液如果不能被织物及时吸收,人体会感到不适,因此吸湿性是评价织物热湿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芯吸能力是指所吸入的液态水在织物表面的扩散速度,一般来说芯吸力高的织物干燥速度快,织物将汗液从皮肤表面排到外界的速度快。延伸性是衡量服装舒适性的又一重要因素。延伸性好的织物可以有效地减小服装与人体的阻力,增加穿着的舒适感。 2.1.3 织物热量水分子移动特性对面料穿着舒适性的影响 服装的保暖性能随着风速、服装内湿度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面料的热量及水分子移动方式对服装穿着时的凉爽度、温暖度有很大影响。日本有关专家通过KES———F7装置对面料的热量、水分子移动方式特性进行研究,主要测试接触冷暖感、定长热导率及保温性能,以此来评价面料性能。 2.2 服装微气候评价法 原田隆司等人指出了服装小气候的概念,他认为在环境———衣服———人体系统中,把视点放在实际生活中各种环境条件下衣服的状况上,与此对应进行体温、耗氧量、出汗量等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其重点是人体之调节功能。在原田的这一理论基础上,许多学者把服装微气候作为研究热湿舒适性的基础,通过微气候仪等工具测量织物与模拟皮肤之间气候区的温度、湿度变化来反映织物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 2.3 暖体假人法 我国近年来在暖体假人的研制方面也取得了成功,成功研制出姿态可调式暖体假人。它是服装热湿舒适性和功能服装研究必备的关键实验手段之一,能自动计算被测服装对象的隔热值与透湿指数,由假人体和计算机智能测控系统组成。本体构造符合中国成年男子人体解剖生理特点,分16个独 (下转第222页)

服装面料及工艺术语介绍

服装面料及工艺介绍 一、课程目标: 1、初步了服装面料的分类 2、熟知面料不同成分的优缺点 3、清楚洗涤保养方法 二、授课形式:集中面授 三、课时:4H 四、授课对象:新入职员工 五、授课重点: 1、面料不同成分的优缺点 2、熟知洗涤保养 一、服装面料的分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天然纤维:棉、麻、丝、毛 化学纤维:再生纤维和素纤维 今天我所重点讲的就是日常所接触到的棉、丝还有麻,棉纤、铜氨纤都属于再生纤维和素纤维的一种。主要以天然纤维为原料,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棉、麻、丝、毛。天然纤维经过现代科学的化学处理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生纤维,弥补了天然纤维身上所有的弊端和缺点。 二、棉: 1.优点:棉织物它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穿着柔软舒适舒适,保暖性好,而且手感特别的柔软,染色性能也非常的好,色泽鲜艳。

2.缺点:抗酸能力差,弹性差,易褶皱,易生霉,缩水率较高,容易变形。 在跟顾客介绍棉织物的同时,不光介绍它的优点,最主要介绍的应该是把它的缺点介绍给顾客。这样能减少我们的售后。 案例:我们家卖2000多百分百棉成的衣服。高高兴兴把这件衣服卖出去,三天后顾客回来了,就穿了一个多小时左右,浑身都是褶,顾客非常生气,把衣服往柜台一摔,问我们:“你家两千多的衣服,就是这种质量吗?”在顾客的意识当中,他就认为两千多买的,不管是什么成分的衣服,它就应该什么问题都没有。我们首先让顾客发泄,然后安抚他的情绪,在安抚的同时反思自己,这件衣服当时我们就没有做到把面料的特点和特性介绍给顾客。假如当时介绍这件衣服的成分特性,这样顾客潜意识就会接受。这样顾客买完之后,出现这种情况也不会认为不正常。因为你以介绍过,即使他回来,也不会像现在这么激动。所以在洗涤保养上,我们也要讲解到位。 3.棉的洗涤保养:肥皂、洗涤剂、或者是棉纤维弹性不要用力的搓洗,更不要用热水浸泡。 大家都知道任何面料用热水浸泡都会掉色,因为它不耐高温,最佳水温是40°-50°。深浅衣物要分开洗涤,以免染色,避免在强烈的日光下去暴晒,反面去晾干、阴干。浅色衣服可浸泡1-2小时。洗涤去污剂效果会更加。深色千万不要浸泡,以免褪色。 4.温馨提示:棉在洗涤的时候可在水中加一勺盐,把盐稀释了之后,这样可以使衣服不易褪色。 三、麻 麻有一个学名天然的空调,吸湿性、透气性,强度、耐劳度,都是植物纤维当中最好的一种。麻纤维纺织是由纯麻植物及麻与其他纤维混纺或交织的植物统

服装材料对舒适性的影响

服装材料对舒适性的影响 服装的舒适性就可理解为人内在的生理上的舒适性和心理上的舒适性。内在生理上的舒适性包括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柔软性、伸缩性、重量和化学性等,它们都是由制作服装的材料性能所决定的;心理上的舒适性包括色彩、光泽、款式、抗皱性、挺括性、抗起毛起球性、与环境的适合性等,其中很多外观性能也是由服装材料的性能所决定的。 服装的舒适性主要包括: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和压力舒适性。 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是环境、服装、人体之间生物热力学的综合平衡,能满足人体生理状态的要求,为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运作创造良好条件,从而使人体保持舒适的感觉。对其主观评价可包括:吸湿,透湿,透气,保暖等性状。 接触舒适性是指服装在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对织物的触觉舒适感,对突然变化的幅度要小,光滑且没有刺痒感。 服装压力舒适性是服装和人体皮肤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皮肤压力感觉的舒适范围,包括服装的尺寸合体性与运动的自由度等力学角度的舒适性,反映的是一个综 合复杂的生理反应,主要与皮肤内的压力感受有关,并且可能联系痛感和触觉。根据作用形式可分为:重量压,束缚压,面压。 下面就服装材料对舒适性的影响做一简单介绍: Ⅰ.纤维性能 由于纤维种类及其结构形态的不同,因而纤维有着不同的性能,这些性能直接影响面的生产加工和服装的舒适性。 1.纤维细度 纤维的细度与纺织加工工艺及所制成的纱线和织物的性能有密切关系,较细的

纤维制成的衣料光泽好,手感较柔软,容易得到丰满蓬松的效果,可以制得轻薄织物,适于做夏季服装,但较细纤维制得的面料易起球。较粗纤维制得的织物粗犷、厚重,适于冬季服装。 丙纶纤维的舒适性功能开发丙纶纤维密度小,重量轻、耐磨、耐化学腐蚀,但染色性能差,手感似蜡状。当丙纶单丝的纤度小于2.2dtex时感柔软,导汗性好,静电器蓄低,这是由于聚丙烯大分子链本身不含极性基团,对水分子无亲和力,故对水分子的扩散阻力小,因而水蒸汽分子易很快传递到织物的另一侧,并迅速蒸发出去;另外,当聚丙烯纤维经超细化后,毛细管作用得以增强,且在拉伸成丝时,原纤化的结果使纤维表面出现缺陷(沟槽、凹坑),这种不光滑的表面有利于毛细水的吸附和传递。用丙纶超细纤维制成的服装轻便、籽适、热异率低、保暖性好,适合于运动服、内衣、功能服装等。 2.纤维长度 除蚕丝外,纤维长度大都以mm为单位,天然纤维的长度决定于它们的品种和生长条件,化学纤维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一般来说,纤维长度越长,成纱强度越高,服装坚牢度越好,长纤维纺纱可少加捻,制成的织物和服装手感柔软舒适;此外,纤 维越长,纱上的纤维头端露出越少,因而服装外观光洁、毛羽少、不易起毛起球。3.纤维物理结构 (1)如多孔、皮芯、中空纤堆的开发。舒适功能性纤维要求纤维一方面吸湿性好,另一方面吸水后不膨胀,且能迅速输离水分,水分不隐藏于纤维的表皮。因此由海绵吸湿原理并利用化学纤维的疏水性,在纺织加工过程中,采用一种透水性好的外皮包裹保护,从而得到一种皮芯微细孔结构的舒适功能性纤维。另外,由于大量微细孔的存在,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微孔中可积聚相当多的静止空气,还可起保暖隔热的作用。有些微孔结构,表面还有无数的微细沟,使纤维表面干感强,芯吸性好,输水快,且有独特的光泽,织成的织物柔软似绸。锦纶微孔中空纤维,纤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