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服装舒适性评价方法

服装舒适性评价方法

服装舒适性评价方法
服装舒适性评价方法

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是环境,、服装、人体之间生物热力学的综合平衡,能满足人体生理状态的要求,同时,服装舒适性作为一种主观感觉,穿着舒适与否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影响很大.因此,服装的舒适性研究一直是现代纺织服装科技领域的前沿课题,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多种衡量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方法,主要有物理指标评价法,微气候参数评价法、暖体假人法、生理学评价法、心理学评价法、综合评价.

1 物理指标评价法

1. 1 热舒适性物理指标

评价服装的热舒适性单项指标主要是保暖率、热传导率、热阻值. 1941 年,盖吉(Gagge.A. P. ) 等人通过研究服装的热传递和热阻值,提出了与人体生理参数、生理环境和外界环境条件相联系的服装隔热保暖指标克罗值( clO) ( 表示服装向外界环境散热时的总热传递阻值) ,由此解决了服装热传递的定量测试问题,为该领域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 2 湿舒适性物理指标

汗液的传递是服装热湿舒适性的最重要指标,传统的评价湿传递性的指标有保水率,脱湿率、芯吸收率、透湿率. 袁观洛模拟服装对人体皮肤表面汗汽的吸水量,以最大吸水率比较不同服装面料的吸湿、放湿性能; 李显波等人综合脱湿率、芯吸收率、透湿率、借助线性模型数学。理论的矩阵求解方法综合评价服装湿舒适性; Scheurell 采用表面含湿变化" ( dynamicsurface wetness) 小型服装湿度仪, 根据氧化钴颜色变化检测表面水分的变化, 以确定服装内湿含量及舒适性能. 李俊~ 张渭源研究细纤度丙纶针织物的湿传性能, 把毛细高度~ 湿阻、保水率、放湿干燥率结合在一起, 建立了一套全面评价织物湿舒适性的试验评价体系.

1. 3 热湿综合评价方法

单纯性热传递和湿传递只考虑织物两侧所形成的温差或水汽浓度差, 而织物两侧的温、湿差是同时存在的, 在织物中热量和水汽是同时传递并相互作用, 为了更好模拟实际穿着情形,应采用热湿同时测定的方法.在人体处于相对静止时, 织物静态热湿性能评价指标综合为热阻、湿阻、透湿指数与蒸发散热效能指数.

透湿指数消除了各种织物在对比中所受织物厚度的影响, 透湿指数在0~1之间, 值越大, 织物对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越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维持人体的热湿平衡; 蒸发散热效能指数描绘了织物热阻对透湿的交叉影响, 其值越低, 透湿性愈差. 透湿指数及蒸发散热效能指数是静态热湿舒适性能的综合评判指数. 范士秀采用模拟人体皮肤的出汗装置, 在静态热湿交换条件下, 对服装面料的透湿指数进行测试和探讨, 通过多元回归, 得出透湿指数与透气性成正比, 与服装热阻成负相关.但实际上人体的散热、散湿并非总是在稳态条件下进行, 尤其在夏季, 外界气温较高, 人体常常要通过汗液蒸发带走热量, 这样人体皮肤表面常常要经历干燥出汗蒸发干燥的过程在稳态条件下测得的舒适性能难以全面反映人体穿着时的实际感觉, 因此, 有必要对织物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进行研究. 当着装的人体在运动出汗时, 要求贴身织物对人体应有良好的汽相缓冲能力和液相缓冲能力. 汽相缓冲系数为衡量织物对人体皮肤表面汗汽的吸收和输送能力的评判指标, 液相缓冲系数表示织物吸收汗水、蒸发放湿能力的大小. 人体出汗后, 微气候中温度的迅速下降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所以织物动态舒适性还要织物能在人体出汗后, 使微气候中的温度下降较小, 并能迅速回升至出汗前的温度值, 其评价指标为BT( 出汗后微气候中温度下降至最低后的回升角的正切值) , BT值越大, 织物在散湿中对温度的缓冲能力越好, 温度下降较小并能迅速回升至出汗前的温度值, 从而保证了织物在湿输送的同时, 皮肤不产生阴冷感. 所以评判织物热湿舒适性要综合考虑各项静态、动态指标, 结合透湿指数、蒸发散热效能指数、汽相缓冲系数、液相缓冲系数建立多指标评判图, 综合评判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能. 郭维婵等人选定服装面料服用性能综合评判论域|= ( 透湿性、吸湿性、热传递性、悬垂性、抗皱性) . 为了较好地协调各个性能指标, 综合合理地评价服装面料的优劣, 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预处理, 模糊综合评判的关系式为B= A R, B 为综合评判结果, A 为各指标对织物服用性能效果的影响权重系数集, R 为模糊服用性能评价效果与指标面的模糊关系矩阵. 该方法的不足之处表现为没有与人体的生理状态相结合, 单纯性地考虑了服装的热湿指标.

微气候参数评价

原田隆司等人指出了服装小气候概念, 认为在环境-衣服-人体系统中, 把视点

放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实际生活中衣服的状况上, 与此对应进行体温、耗氧量、出汗量等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研究的重点是人体的调节功能. 在原田的这一理论基础上, 许多学者把服装微气候作为研究热湿舒适性的基础, 通过测量织物与模拟皮肤间气候区温度、湿度的变化来反映织物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 并提出了一系列评价指标. 如vmbach 得出了水汽传递指数等8 项指标; 原田等人甚至提出了高达33 项指标, 但由于这些指标过于繁杂且缺乏足够的稳定性

而难以得到实际应用. 另一类是通过模拟皮肤热损失来反映人体的舒适感. 钱军等人通过热流计测定损失, 并提出了散热因子等 3 项指标, 张怀珠以非显性蒸发的生理条件作为分析基础, 设计了相应的非显性蒸发状态, 无任何蒸发的模拟装置, 以湿热散失、干热散失、透气阻抗对服装的热湿移动特性进行比较研究; 李栋高等人以皮肤温度、生理饱和压差、无感发汗量及热阻值为测定服装内小气候状态参数, 以形成热湿舒适性特征的描述和表征方法, 描述在非显汗状态下服装的热湿舒适性.

3 暖体假人法

暖体假人作为研究服装舒适性和特种功能服装的一种仪器最早在美国发明, 从Z O 世纪4O 年代起, 美国、加拿大、英国、前苏联、日本等都进行过暖体假人的研制. 我国总后军需服装备研究所,中国纺织大学也成功地研制了暖体假人. 暖体假人本体形态、区段划分、关节活动、代谢产热、体表温度分布、皮肤辐射系数等均符合人体解剖生理特点, 模拟人体表面温度分布, 进行与人体有关的热学研究. 假人各个区段分别进行温度控制, 镍铬丝加热, 采用电子计算机为中心控制的闭环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暖体假人是进行服装隔热值试验研究的理想测试设备, 它可以经受任何试验条件, 可按需要进行连续试验来多次重复试验, 由于没有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试验结果稳定、误差较小, 可以进行精确合理的测量. 利用暖体假人进行服装热湿舒适性测定的指标为克罗值和透湿指数. 但到目前为止, 其模拟出汗装置还不能达到汽热同时进行.

4 生理学评价方法

服装生理学评价方法是指通过人体在特定的活动水平和环境下, 以穿着不同种类服装对生理参数的变化来评价服装舒适性的一种客观方法, 是服装功效学的主要手段之一. 服装生理学评价指标有: 体核温度< 一般使用直肠温度作为体

核温度> 、平均皮肤温度、平均体温、代谢热量、热平衡差、热损失、出汗量、心率和血压等. 尽管人体的生理指标因人而异, 但其变化是有规律的. 从统计学的观点来看, 人体皮肤的表面温度和出汗潮湿面积比例变化是在一条生理曲线带内, 在着装状态下, 人体可以通过生理调节使得人体皮肤表面温度和出汗潮湿面积比例都能满足产热和散热平衡的要求, 但使人体感到舒适的皮肤表面温度和出汗潮湿比例只有一个很小的范围. 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实验数据为基础, 提出了人体舒适状态下有关生理指标的大致范围, 其中代谢产热量为81. 1O4 W, 不显汗蒸发水分量为45~ 65 g/h, 直肠温度为37C , 平均皮肤温度为33C. 也有人认为由于生理学方法的可重复性差, 不大适合服装舒适性的评价, 因此, 这也是这一方法的不足之处

5 心理学评价方法

心理学评价方法即主观感觉评分法, 它是对客观评价方法的补充及检验. 其方法是预先设计好问卷调查表格让受试者通过穿着试验根据自己个人的心理感觉对穿着服装的舒适感觉指标< 如闷热感、粘体感等> 进行舒适感觉评分但指标的确立和标尺的划分是心理学评价方法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完善或公认的方法. 评分标尺一般分为三点标尺、五点标尺和七点标尺. 由于给人提供一维刺激时一般人能够清楚区分的感觉量级数不超过7 个故心理学方法的标尺设计不应超过7 个点. 综合受试者的评分结果后可得到各种服装舒适感

觉指标的主观感觉评分值然后再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处理即可评出各种服装的综合舒适感觉指标的优劣性.

6 综合评价法

唐世君等人认为由实验测得的基本指标在物理意义上不明确而且基本指标间在物理意义上会有重叠. 为了找出影响服装热湿舒适性的主要因素综合全面地评价服装的热湿舒适性对所测基本指标进行了主因子分析并采用方差最大的正交旋转法旋转从而获得具有明显独特物理意义的两个因子. 主因子1 中因子载荷较高的指标有人体皮肤湿润率、衣内温度微气候区相对透湿速率、综合

透汽速率以及衣内水汽分压. 这几个指标与服装的湿蒸发有关. 从量化关系上来说主因子1 与人体皮肤湿润率、微气候区相对透湿速率、综合透汽速率成正比而与衣内湿度、衣内水汽分压成反比. 因此主因子1 是描述服装综合性能的其值越大服装透汽能力越好服装的湿舒适性就越好. 主因子Z 中因子载荷较高的指标有人体皮肤温度、衣内温度及衣内基本有效温度这些指标都与温度有关而且主因子Z 与人体皮肤温度、衣内温度、衣内基本有效温度都成正比所以主因子Z 是描述衣内综合温度的指标其值越大说明衣内综合温度越高服装热舒适性越差. 因此,主因子1 大,说明服装透湿性好。服装湿舒适性好。主因子Z 小,说明衣内综合温度越高。服装热舒适性就越好.李红霞综合考虑静态、动态各项热湿指标,结合人体生理实验,建立了多指标评判图。将相比较的各组织物的各项同静、动态指标直观地表示于图中,织物各项指标在图中所占面积越大,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越好,织物对穿着方式和环境的适应性也就越强,因而多指标评判图可用以综合评价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尽管综合评价方法能全面评价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能,但由于操作复杂、手续繁多,所耗人力、物力较大因此它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综述:

上述6 种评价方法总的来说可分成两大类: 主观评价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 每种评价方法各有优点和不足之处但要达到比较精确、全面地评价服装热湿舒适性笔者认为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 最基本的就是结合主观评价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主观评价要加强着装实验的生理机理研究进行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建立一个比较完善或公认的标尺并且扩展不同环境中的主观评价; 而提高客观评价方法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物理参数和数学模型以及改进和研制检测仪器.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宽容就是忘却,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不要轻易放弃感情,谁都会心疼;不要冲动下做决定,会后悔一生。也许只一句分手,就再也不见;也许只一次主动,就能挽回遗憾。

世界上没有不争吵的感情,只有不肯包容的心灵;生活中没有不会生气的人,只有不知原谅的心。

感情不是游戏,谁也伤不起;人心不是钢铁,谁也疼不起。好缘分,凭的就是真心真意;真感情,要的就是不离不弃。

爱你的人,舍不得伤你;伤你的人,并不爱你。你在别人心里重不重要,自己可以感觉到。所谓华丽的转身,都有旁人看不懂的情深。

人在旅途,肯陪你一程的人很多,能陪你一生的人却很少。谁在默默的等待,谁又从未走远,谁能为你一直都在?

这世上,别指望人人都对你好,对你好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几个。人心只有一颗,能放在心上的人毕竟不多;感情就那么一块,心里一直装着你其实是难得。

动了真情,情才会最难割;付出真心,心才会最难舍。

你在谁面前最蠢,就是最爱谁。其实恋爱就这么简单,会让你智商下降,完全变了性格,越来越不果断。

所以啊,不管你有多聪明,多有手段,多富有攻击性,真的爱上人时,就一点也用不上。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谁在你面前很聪明,很有手段,谁就真的不爱你呀。

遇到你之前,我以为爱是惊天动地,爱是轰轰烈烈抵死缠绵;我以为爱是荡气回肠,爱是热血沸腾幸福满满。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宽容就是忘却,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不要轻易放弃感情,谁都会心疼;不要冲动下做决定,会后悔一生。也许只一句分手,就再也不见;也许只一次主动,就能挽回遗憾。

世界上没有不争吵的感情,只有不肯包容的心灵;生活中没有不会生气的人,只有不知原谅的心。

感情不是游戏,谁也伤不起;人心不是钢铁,谁也疼不起。好缘分,凭的就是真心真意;真感情,要的就是不离不弃。

爱你的人,舍不得伤你;伤你的人,并不爱你。你在别人心里重不重要,自己可以感觉到。所谓华丽的转身,都有旁人看不懂的情深。

人在旅途,肯陪你一程的人很多,能陪你一生的人却很少。谁在默默的等待,谁又从未走远,谁能为你一直都在?

这世上,别指望人人都对你好,对你好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几个。人心只有一颗,能放在心上的人毕竟不多;感情就那么一块,心里一直装着你其实是难得。

动了真情,情才会最难割;付出真心,心才会最难舍。

你在谁面前最蠢,就是最爱谁。其实恋爱就这么简单,会让你智商下降,完全变了性格,越来越不果断。

所以啊,不管你有多聪明,多有手段,多富有攻击性,真的爱上人时,就一点也用不上。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谁在你面前很聪明,很有手段,谁就真的不爱你呀。

遇到你之前,我以为爱是惊天动地,爱是轰轰烈烈抵死缠绵;我以为爱是荡气回肠,爱是热血沸腾幸福满满。

舒适性因素

影响服装舒适性的因素 一、服装材料因素 材料不仅影响设计效果,还直接影响人体穿着的舒适感和服用性能。材料的含气性、透气性、透湿性、保暖性及后整理的外观风格均对服装的舒适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含气性的大小以含气率来表示,含气率大的材料能充分发挥保温和通气性能。如羊毛产品的保温性之所以优越,是因为毛纱容易织成多空隙的织物结构,在这种状态下,织物内的空气不会引起热的对流,是冬季理想的保暖材料。另外织物的后整理对服装舒适性能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防静电服装,可以消除或控制人体静电的产生,从而减少制造过程中最主要的静电来源。因此,设计师必须熟识各种材料的性能,根据衣物类型、服用季节及穿着用途来正确选择使用,使服装既美观时尚又具有良好的舒适感。 1 、纤维性能 由于纤维种类及其结构形态的不同,因而纤维有着不同的性能,这些性能直接影响面料的生产加工和服装的舒适性。 (1)纤维细度。纤维的细度与纺织加工工艺及所制成的纱线和织物的性能有密切关系,较缅的纤维制成的衣料光泽好,手感较柔软,容易得到丰满蓬松的效果,可以制得轻薄织物,适于做夏季服装,但较细纤维制得的面料易起球。较粗纤维制得的织物粗犷、厚重。适于冬季服装。 (2)纤维长度。除蚕丝外,纤维长度大都以rr呷为单位,天然纤维的长度决定于它们的品种和生长条件,化学纤维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一般来说,纤维长度越长,成纱强度越高,服装坚牢度越好,长纤维纺纱可少加捻,制成的织物和服装手感柔软舒适;此外,纤维越长,纱上的纤维头端露出越少,因而服装外观光洁、毛羽少、不易起毛起球。 (3)纤维的表面性能。纤维的表面性能对织物和服装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表面较为光滑的纤维由于相互之间啮合力小,所以制成的衣料在穿用过程中,纤维较易拉出。强力较低的纤维,被拉出表面不久就断裂,对服装外观影响不大。但强力较大的纤维,拉出后不易断裂,则在服装表面相互扭结成球,使服装表面起毛起球,影响了外观和舒适感。 A、天然纤维材料的吸湿性比化学纤维材料好,因在天然纤维中有的有较多的亲水基团。化学纤维中,人造纤维比合成纤维好。涤盖棉(内层为棉,外层为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材料的吸湿性。近年来高吸湿性纤维、超细纤维、改型纤维、异型纤维织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织物的吸湿性,从而提高了服装的舒适性。 B、棉纤维有中腔,其中含有较多的静止空气;而羊毛纤维外面有较多的鳞片层,在鳞片层和皮质层之间含有较多的静止空气;腈纶纤维卷曲,富含静止空气;以及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多孔棉,都是通过增加含气性来提高保暖性的,因此它们都有较好的保暖性。 2、纱线性能 (1)捻度和捻向捻度的大小还直接影响纱线与织物的品质:—般来说,捻度过大,会使纱线的手感较硬,易起结,织物光泽不柔和,弹性和柔软性也差。反之,纱线和织物表面毛羽较多,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捻度不同、捻向不同的纱线,可得到独特外观风格的织物。如纬织物就是采用高捻纱,用捻向相反来获得粗、细皱纹效应的。而起绒织物用低捻纱,形成手感柔软、光泽

服装舒适性 名词解释

显热:由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交换;潜热:由水和蒸汽相变导致的能量交换,与水蒸气的浓度变化密切相关。服装与人体的热平衡:包括显热和潜热。 温度性舒适:即指既不感到热(微热),也不觉得凉(稍凉)的状态; 热舒适:是人在心理上感到满足时的状态,而相应状态时所处的环境则称为热舒适环境。 边界层:粘附在皮肤表面或衣服表面的空气接近于静止不动。 传导散热:指物质不发生移动,而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体温物体传递的一种接触散热方式。简称导热对流散热:指随液体(如水)或气体(如空气)等流体的移动而传递热量的一种接触散热方式,也称接触传热。辐射散热: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传递能量的非接触的散热方式。不依赖于任何介质且持续不断进行。所有的物体都向周围辐射散热,大小取决于表面温度和黑度。 蒸发散热:液体的表面产生汽化(即蒸发)会带走热量。 潜热(湿热)传递:蒸发散热伴随水分蒸发的过程。 显热(干热)传递:传导、对流、辐射散热。 不感知蒸发又称非显汗、非显性蒸发: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人体在热舒适状态时,没有感觉到水分蒸发,持续地从皮肤与呼吸道进行不感知蒸发。 感知蒸发,又称发汗:指在温暖的环境下或体力劳动强度大的条件下,感觉到水分蒸发。 热阻:服装层中因温度梯度而产生的热流阻力. 湿阻:根据费克方程,在服装(织物)两侧存在水蒸气浓度差(或水蒸气分压差)时,水分通过某一服装的阻抗,一般称之为湿阻。 透湿指数:为了对于服装的透湿性能进行定量研究而引入的用数值表示的标准,与面料的经纬密度透气性成正相关,而与面料厚度,纱线支数,重量,热阻成负相关。 服装内微气候:指为了适应外界大气环境,人在穿着适当的服装时,在人体与服装之间形成的与外界气候不同的特殊的局部气候。 服装压是指由服装垂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压力。 接触舒适性:包括织物的手感、接触冷暖感、刺痒感和粘体感,是由服装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表面性能对人体皮肤的作用。与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皮肤的特性及环境的温湿度等因素有关。 服装风格与力学性关系:广义的织物风格包括织物的触觉风格和织物的视觉风格,是人们通过触觉和视觉对织物的特性所做的综合评价。视觉风格是织物的纹理、图案、颜色、光泽剂其他表面特性作用与人的视觉器官并通过人脑产生的织物特性的综合判断。 服装手感:用手触摸、攥紧织物时织物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作用于人手并通过人脑产生对织物特性的综合判断 克罗(clo):一个静坐着或从事轻度劳动的人,其代谢作用产生热量约为58.15W/m2,在室温为20~21oC,相对湿度小于 50%,风速不超过 0.1m/s的环境中,人体表面平均温度维持在33℃,感觉舒适时穿着服装的隔热值定义为1 clo。 相变材料:是一种利用相变潜热来贮能和放能的化学材料。 相变材料应用在纺织服装上,选择相转变温度范围接近于人体皮肤的温度变化范围的相变材料,就

服装舒适性考试整理

1.服装舒适性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分类:服装舒 适性,从广义上来说,是指着装者通过感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知觉等对所穿着服装的综合体验,包括生理上的舒服感、心理上的愉悦感和社会文化方面的自我实现、自我满足感;从狭义上来说,就是指生理舒适性。生理舒适性主要包括温度舒适性、接触舒适性、适体舒适性等。温度舒适性是指在外部环境条件与自身活动条件的交互作用下,服装发挥适当的辅助体温调节功能,使人体保持热平衡。服装舒适性是研究人体、服装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交叉科学,人体和环境的热交换收到服装的影响,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是描述人体和环境热交换的重要指标。服装舒适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纺织品和服装的结构与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之间的关系,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服装热湿传递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舒适性的分类:①热湿舒适性;②接触舒适性;③压力舒适性;④视觉舒适性。 2.发展演变过程(两个里程碑):①1941年Gagge 提出指标克罗(Clo);②1962年Woodcock提出指标透湿指数i m 3.研究方法:①物理;②生理;③心理 4.温度表示方法:①摄氏度℃(冰水混合物为 0℃,沸水为100℃);②华氏温度℉(冰水混合物为32℉,沸水为212℉);③绝对温度oK(零下273℃=0K)。三种温度的换算关系:℃=5/9(℉-32); K=℃-273 5.温度的四个表示方法:①水汽压(空气中水蒸 气的分压);②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③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存在的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水汽压之比);④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 6.辐射:①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是进入地球大气 的太阳辐射在单位面积内的总量,要在地球大气层之外,垂直于入射光的平面上测量;②玻尔兹曼定律:黑体辐射力j*与其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即:j*=εδT^4;③基尔霍夫定律:在给定温度下,对于给定波长,所有物体的比辐射率与吸收率的比值相同,且等于该温度和波长下理想黑体的比辐射率;④黑体:指入射的电磁波全部被吸收,既没有反射,也没有透射。 7.服装要素:①吸湿性:a.吸湿性(纤维材料在 大气中吸收或放出气态水的能力);b.吸湿滞后性(在同一空气条件下,纤维吸湿平衡回潮率比放湿平衡回潮率小的现象);c.回潮率与含水率区别(回潮率是指纤维中所含水分的重量占 纤维干重的百分率;含水率是指纤维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纤维湿重的百分率);d.吸附热;产热(吸附热是指吸附过程产生的热效应。吸附热的大小可以衡量吸附强弱的程度,吸附热越大,吸附越强。产热是指有机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释放的过程)。②吸水性: a.服装材料吸收液态水的性质; b.分为疏水性 纤维和亲水性纤维;c.吸水性与含水量的关系; 吸水性与纱张密度的关系;吸水性与纤维种类的关系;吸水性与纤维表面形态;d.高吸水性纤维(可达自身重量的几十至几千倍)。③透湿性:a.水汽从纤维或织物的表面向外散发的能力;b.透湿性与纤维本身的性质关系;c.透湿性的四个指标:透湿量WVTR;湿阻MR;透湿指数;阻抗。④含气性:a.纤维内部的微细气孔、纤维与纤维之间、纱线与纤维之间的空隙以及织物空隙之间含有的空气量;b.含气率表示方法:(单位体积面料所含空气的体积);c.各组成因素与含气率的关系;含气率(%)=(S-P)/S×100,式中:S-纤维的体积质量(g/cm3); P-材料的表现体积质量(g/cm3);P=FW/d (g/cm3) FW-平方米重(g/cm3) d-厚度(cm)。⑤透气性:a.空气通过服装材料的气孔,从材料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性质;b.透气率;c.按透气分类的织物;d.织物组织与透气率的关系。⑥保湿性:a.导热系数: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温差时通过物体的热量(W/m ?℃);b.热阻 R=厚度/λ;c.保湿率;d.克罗; e.Tog。 8.高吸水性纤维:SAF是一种无气息呈惨白,外 观特点非常非常好,可深入改善麻纺纤维和织物的品质;它拥有高吸取力,强弹力,可顺应不一样供求不一样地域的纤维商品。甚至可以用于钢索股绳和绳带,还可制成人工合成材料、治疗卫生用具以及功效型时装方面。所以,它拥有高机能和应用深入的特性。 9. 10.透气率与织物组织的关系:透气率是指织物两 面维持规定的压差的条件下气流垂直通过织物单位面积的速率,单位为mL∕(㎝2·s),Bp =Q/a,式中,Bp为透气率;Q为气流量; a为织物的试验面积;织物的透气率与织物两面的气压差呈正相关,可用透气仪来测量。 11.呼吸熵: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量与耗氧量。 12.最大限度的出汗量:

服装工艺名词解释

服装工艺名词解释题纲 1、服装工艺:P1(2006年高考题) 答:所谓服装工艺即指从服装量体、结构制图到排料、画料、裁剪、缝纫、熨烫等整个成衣加工成型过程。主要由服装结构制图、纸样设计(俗称打版)和服装缝制两大部分组成。2、服装制图:P3 答:服装制图主要是指结构制图及其成衣最终样版的绘制方法及绘制程序。将服装设计意图转化为服装制作标准纸样,进而绘制出生产所需的系列样版,是组织和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之一。 3、结构制图规则:P3 答:结构制图规则主要是绘图线的使用方法,即先作基础线,后作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在作基础线时应先定长度,后定宽度,由上而下,从左到右进行。一定形式的制图线能正确表达一定的制图内容。 4、服装基础工艺:P68 答:服装基础工艺是缝制工艺的基础部分,是成衣制造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手针工艺、机缝工艺和熨烫工艺等。 5、手针工艺:P68(2005年高考题) 答:所谓手针工艺也称手工缝纫,指不用机械而以手用针在布料上穿刺缝纫的方法,其针法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是服装缝制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艺。 6、平缝针:P69 答:也称为纳针,拱针,是一种一上一下,顺向等距运针的针法。该针法线迹均匀,顺直、可抽缩,常用于服装袖山、口袋的圆角等需要收缩或抽碎褶之处。 7、针: 答:也称做假缝针或定针,用于暂时固定,如两层布料车缝前将它们事先固定;或永久性固定,如夹衣的里、面在缝份儿处的固定。 8、打线针:P70(2004年高考题) 答:用棉线在两层衣片上做对应标记,一般采用白棉线,因为棉纱线软而多绒毛,不易脱落,且不会褪色污染面料。 9、纳针:P70 答:也称八字针,是一种将多层布料牢固扎缝在一起的针法。针距均匀,斜向平行,而行与行之间呈“八“字形,布料底层只有若隐若现的细小线点。该针法多用于纳驳头和领子等。 10、三角针:P72(2007年高考题) 答:也称黄瓜架或花绷,是用在服装折边口上的一种针法,在折边处呈“X”形或“V”形线迹,而面料表面仅有细小的点状线迹。 11、勾针:P72 答:也称回针,是一种进退结合的针法,有顺勾针和倒勾针两种形式。 12、环针:P72 答:是一种将衣片边缘毛丝包锁住,使其不脱散的针法。 13、针:P73 答:也称缭针、折针,是一种按一个方向进针,把一层布的折边连接固定的针法。常用于袖口、下摆等部位,也可用于服装表面镶拼装饰片的固定。针分明和暗两种针法,明正面不露线迹,有线迹,暗两面都不露线迹。 14、平缝:P83 答:也称合缝,是机缝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缝型。 15、锁针:P74

服装的舒适性

1、服装的舒适性可分为生理上的舒适性和心理上的舒适性。 2、生理上的舒适性包括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柔软性、伸缩性、重量和化学性等,它们大都是由制作服装的材料性能所决定的;心理上的舒适性包括色彩、光泽、款式、抗皱性、挺括性、抗起毛起球性、与环境的适合性等,其中很多外观的性能,也是由服装材料的性能所决定的。 吸湿性 吸湿性是指物体在空气中吸收或放出气态水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指服装材料能及时吸收人体皮肤表面排出的汗液和蒸汽,并能通过纤维传到织物的另一面,释放到空气中的能力。这种性能越好,吸湿性越好,人体皮肤越干燥,人不会有闷热感,尤其是在闷热的夏季和剧烈运动时。 服装热湿舒适性是指在热湿环境条件下,显着影响人体舒适的服装的综合散热、散湿性能。人体散热的途径主要有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但在热环境或运动条件下,人体主要是靠蒸发散热来维持热平衡,它占人体总散热量的75%以上。在人体蒸发散热的同时,必然引起服装与皮肤间微气候区的湿度上升,使人体产生不舒适感。服装作为人体与环境间的防护层,它应能使热量快速散发又不引起衣内微气候湿度过度增加,因此在热湿条件下,服装的综合散热、散湿性能对人体热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服装材料吸湿性的大小取决于构成服装材料的纤维的结构、纱线的结构、面料的组织和后整理等方面。服装材料中,天然纤维材料的吸湿性比化学纤维材料好,化学纤维材料中,人造纤维材料比合成纤维好。因在天然纤维中有的有较多的亲水基团,有的有空腔或毛细管,所以它们的吸湿、透湿性大都较好;纱线较蓬松,材料越薄越稀疏、透孔的材料,缝隙较大,有利于汗液的吸收和挥发,宜做夏季服装。由于化学纤维的吸湿性普遍较低,为提高化学纤维的吸湿性,通常是将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进行混纺,或是以包芯纱的形式出现 (如以涤纶为芯纱,棉为包层纱组成的涤棉包芯纱),或用双层织物形式出现 (如涤盖棉,内层为棉,外层为涤),近些年来有些国家又开发出了高吸湿性的纤维织物,超细纤维、改型纤维、异型纤维织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都增加了织物的吸湿性,从而提高了服装材料的舒适性。 保暖性 服装材料的保暖性是指材料阻止空气通过的能力,也就是阻止材料两面空气的热交换能力。 服装材料在一定时候要有适当的保暖性,如冬季(也包括严寒的地区)的服装要有较强的保暖性,以防止人体被冻伤;夏季的服装要求透热性比较好,而春秋季保暖性要适宜,使 人感觉既不太冷又不很热。

服装舒适性

1.服装舒适性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分类:服装 舒适性,从广义上来说,是指着装者通过感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知觉等对所穿着服装的综合体验,包括生理上的舒服感、心理上的愉悦感和社会文化方面的自我实现、自我满足感;从狭义上来说,就是指生理舒适性。生理舒适性主要包括温度舒适性、接触舒适性、适体舒适性等。温度舒适性是指在外部环境条件与自身活动条件的交互作用下,服装发挥适当的辅助体温调节功能,使人体保持热平衡。服装舒适性是研究人体、服装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交叉科学,人体和环境的热交换收到服装的影响,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是描述人体和环境热交换的重要指标。服装舒适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纺织品和服装的结构与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之间的关系,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服装热湿传递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研究方法大致从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三个方面着手。舒适性的分类:①热湿舒适性;②接触舒适性;③压力舒适性;④视觉舒适性。 2.发展演变过程(两个里程碑):①1941年 Gagge提出指标克罗(Clo);②1962年 Woodcock提出指标透湿指数i m 3.温度表示方法:①摄氏度℃(冰水混合物为 0℃,沸水为100℃);②华氏温度℉(冰水 混合物为32℉,沸水为212℉);③绝对温度 oK(零下273℃=0K)。三种温度的换算关 系:℃=5/9(℉-32); K=℃-273 4.温度的四个表示方法:①水汽压(空气中水 蒸气的分压);②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 所含水蒸汽的质量);③相对湿度(空气中实 际存在的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水 汽压之比);④露点温度(指空气在含量和气 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5.辐射:①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是进入地球大 气的在单位面积内的总量,要在地球之外, 垂直于的平面上测量;②玻尔兹曼定律:黑 体辐射力j*与其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 比。即:j*=εδT^4;③基尔霍夫定律:在给定温度下,对于给定波长,所有物体的比辐射率与吸收率的比值相同,且等于该温度和波长下理想黑体的比辐射率;④黑体:指入射的电磁波全部被吸收,既没有反射,也没有透射。 6.服装要素:①吸湿性:a.吸湿性(纤维材料 在大气中吸收或放出气态水的能力);b.吸湿滞后性(在同一空气条件下,纤维吸湿平衡回潮率比放湿平衡回潮率小的现象);c.回潮率与含水率区别(回潮率是指纤维中所含水分的重量占纤维干重的百分率;含水率是指纤维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纤维湿重的百分率); d.吸附热;产热(吸附热是指吸附过程产生 的热效应。吸附热的大小可以衡量吸附强弱的程度,吸附热越大,吸附越强。产热是指有机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释放的过程)。②吸水性:a.服装材料吸收液态水的性质;b.分为疏水性纤维和亲水性纤维;c.吸水性与含水量的关系;吸水性与纱张密度的关系;吸水性与纤维种类的关系;吸水性与纤维表面形态;d.高吸水性纤维(可达自身重量的几十至几千倍)。③透湿性:a.水汽从纤维或织物的表面向外散发的能力;b.透湿性与纤维本身的性质关系;c. 透湿性的四个指标:透湿量WVTR;湿阻MR; 透湿指数;阻抗。④含气性:a.纤维内部的微细气孔、纤维与纤维之间、纱线与纤维之间的空隙以及织物空隙之间含有的空气量; b.含气率表示方法:(单位体积面料所含空气 的体积);c.各组成因素与含气率的关系;含气率(%)=(S-P)/S×100,式中:S-纤维的体积质量(g/cm3); P-材料的表现体积质量(g/cm3);P=FW/d(g/cm3) FW-平方米重(g/cm3) d-厚度(cm)。⑤透气性:a.空气通过服装材料的气孔,从材料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性质;b.透气率;c.按透气分类的织物;d.织物组织与透气率的关系。⑥保湿性:a.导热系数: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温差时通过物体的热量

唐代服饰文化及其对当代服饰的影响(精)

唐代服饰文化及其对当代服饰的影响 杨彩蓉 (052批专升本历史学学员) 论文摘要:唐代服饰文化内蕴丰厚,兼容并包,彰显大国风范,对当今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的传统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全新历史的今天,在文化领域,全球化和民族化矛盾日益尖锐,中国当代服饰要保持民族文化传统,以大唐帝国的民族创造精神为鉴,立足于汉民族服饰文化的沃土,兼收并蓄,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外合璧特色、浓郁民族风格和开放的当今服饰文化。继承和发展唐代服饰文化,发掘唐装的美仑美焕,创造出庄重典雅、大气磅礴的当代服饰文化,引领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服饰、文化、融合、传承、创新。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于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从服饰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嬗变。二十一世纪,唐装风靡中华大地。我观察着那些纤细束腰、立领盘扣的女装,觉得这些款式很难和飘逸自由的大唐服相联。本文拟从唐代服饰的起源、发展、类型特征入手,探讨唐代服饰文化对当代中国服饰文化的影响。 一、唐代的服饰文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这时期的服饰既保持汉民族文化本色,又吸收印度和伊朗的服饰特色,兼收西域、吐蕃文化并融入我国文化之中,展开了一次由南北向东西的服饰大交流,是我国服饰文化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 唐代的服装有官服、民服、男衣和女衣之分。官服是政治地位的标志,等级森严。(见电视剧《大唐帝国》中人物服饰)色彩与图案也有严格区分。平常男装多以圆领袍衫配乌皮靴为主既洒脱飘逸,又不失英武之气。 唐代女装富有时代性,往往由争奇斗艳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效仿,又往往受西北民族的影响而别具一格,是中国服装史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女子着装最为大胆的一种,其造型雍容华贵,妆饰富丽堂皇。服装多用大袖,以表现出婉转、舒展,给人以飘然若仙之感。其中贵族女性除律令格

服装专业术语

服装专业术语 上衣:: U! V; e9 b' l6 G2 i7 g! W1 F 5 j& T7 O. f* |% ^! E/ y9 x1 G" A E- y 1——stand collar 领座 2——hanging loop 领吊袢,挂耳# x( Z; l7 v7 F5 [) i& F8 B3 K 3——top collar 领面+ R4 U N$ A" F4 U 4——small shoulder 小肩 5——sleeve top/sleeve head/crown 袖山 6——lapel point 领咀 7——mock button hole 假眼 8——armhole 袖窿,夹圈 9——breast pocket 胸袋,手巾袋 10——button hole 扣眼,钮门 11——top fly(left front)门襟,左前幅 12——front dart 前褶 13——underarm dart 肋褶 14——top sleeve 大袖: H6 R( |" b7 ]) [2 W" L* _" h 15——sleeve button 袖扣 16——sleeve opening 袖口0 c* c4 m) k4 }# l 17——hem 衫脚 18——front cut 止口圆角 19——front edge 门襟止口, b0 @. M( O }9 |7 f9 v 20——under sleeve 小袖7 n; c# Z- A. A5 ?; G4 C: y$ r 21——flap 袋盖 e4 U" N* C& X" Z) V 22——change pocket 零钱袋 23——button 钮扣2 M! y# n1 o! ?- K7 l) d4 A 24——under fly(right front)里襟(右前幅)- z% L5 n; O) O% { 25——inside breast pocket 里袋 26——fold line for lapel 翻领线 27——lapel 驳头) f% D9 \0 u7 m* r. U 28——gorge line 串口 29——lining center back pleat 里布后中省 30——back lining 后幅里布 ^4 F- Y- J$ U" V 31——top collar 领面/ d( P; D0 v3 x 32——across back shoulder 总肩1 Z0 z( _+ P5 _' t7 _! w6 ~ 33——back armhole 后袖窿,后夹圈0 `2 e9 j8 A# m9 x3 V% F 34——half back belt 半腰带 35——vent 背衩 36——side seam 摆缝,侧骨+ |3 p, h6 ^, P F 37——center back seam 背缝,后中骨 38——back yoke 后过肩,后担干0 F0 T8 Q2 J/ S# F 裤子

服装中英文词汇术语.

常用服装英语词汇“J” SHAPED POCKET J形袋 24L BUTTON 24号钮 6 FEED PIQUE 6模珠地 ACCESSORY 辅料 BACK ACROSS 后背宽 ACROSS MEASURE 横量 ACRYLIC 腈纶 ADHESIVE / FUSIBLE INTERLINING 粘衬 ANTIQUE BRASS COATING 镀青古铜 ANTISTATIC FINISH 防静电处理 APPAREL 成衣 APPEALING LOOK 吸引人的外表 APPROVAL SAMPLE 批办 APPROVED SAMPLE WITH SIGNING NAME 签名批办ARMHOLE 夹圈 ASSEMBLING OF FRONT & BACK PART 前后幅合并ASSEMBLING SECTION 合并部分 ATTACH COLLAR 上领 ATTACH LABEL 上商标 ATTACHMENT (车缝)附件 BACK COVER FRONT 后搭前 BACK MID-ARMHOLE 后背宽 BACK STITCH 返针,回针 BACKLESS DRESS 露背装 BAR CODED STICKER 条形码贴纸 BARGAINING 讨价还价 BAR-TACK 打枣 BASTE 假缝

BATILK 蜡染 BEARER 袋衬 BEARER & FACING 袋衬袋贴BEDFORD CORD. 坑纹布,经条灯心绒BELL BOTTOM 喇叭裤脚 BELLOWS POCKET 风琴袋 BELT 腰带 BELT-LOOP 裤耳 BIAS CUT 斜纹裁,纵纹裁BIFURCATE 分叉 BINDER 包边蝴蝶,滚边蝴蝶BINDING 包边 BINDING OF SLV. OPENING R折BINDING OF TOP VENT 面叉包边BINDING TAPE 包边 BINDING/BOUND 滚条 BLANKET 毛毯,地毯 BLEACH 漂白 BLEACH SPOT 漂白污渍 BLEEDING 洗水后褪色 BLEND FIBRE 混纺纤维 BLENDS 混纺 BLIND STITCH 挑脚线步 BLOUSE 女装衬衫 BODY PRESSING 衫身熨烫 BODY RISE 直浪 BOTTOM 衫脚,下摆 BOTTOM VENT OF SLEEVE 细侧BOTTOMS 下装 BOX-PLEATED 外工字褶

关于服装舒适性及其评价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关于服装舒适性及其评价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林烨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金华) 【摘要】 本文在服装的舒适性研究的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服装舒适性评价方法,并对服装舒适性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预测。 【关键词】 服装压 舒适性 评价方法 《战国策》里说到:“女为悦己者容”,女人打扮自己是为了取悦喜欢自己的男人。而服装作为一种与人体最“亲密接触”的产品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服装功能不再仅仅局限于保暖、新潮或唯美,服装舒适性上升为人们着装的普遍要求,凸显着21世纪的生活新理念———绿色与舒适。 1 基本概念及研究的发展现状 1.1 所谓服装的舒适性是指人体着装后,服装具有满足人体要求并排除任何不舒适因素的性能。服装的舒适性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生理、心理、物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服装舒适性与评价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它把人体———服装———环境作为一个系统,从人体需要出发,全面研究服装及其材料的使用性能,评价服装的舒适性。 1.2 服装舒适性的研究包括热湿舒适性、触觉舒适性、体感舒适性。目前,对于服装舒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湿舒适性方面,其中包括织物导热、导湿性能的研究,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方法研究等。服装舒适性研究除了包含热湿舒适性研究以外还包括结构舒适性研究。 1.3 服装结构舒适性研究的发展现状 1.3.1 服装压对服装穿着舒适性的影响 所谓服装压是指由服装垂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压力。根据力的作用形式服装压可分为三类:重量压,即因为服装重量形成的压力;束缚压,指的是因为服装勒系过紧而产生的压力;面压,指人体运动时,服装与身体接触而产生的压力。服装压是评价运动功能性的最重要的指标。对服装压的研究主要采用人体着装实验的方法,通过接触压测定器直接测量,或者通过理论计算间接获得。同时采用主观评价法让受测试者评价着装的感受,建立服装压感与舒适性的关系。 目前研究表明服装的束缚压与服装的重量压、面压相比较,束缚压更容易被受测试者感知,这对服装压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在过去人们为了着装美而去穿着的紧身胸衣等对人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导致骨骼变形、胃肝变形,并引起功能性障碍,这都是服装压力过大引起的。尤其对于正处于发育期的儿童,过紧的服装对于儿童的身体会产生压迫,影响其骨骼和内脏器官的发育,束缚儿童活动。再者,服装的压力集中在两肩和腰部,如果压力过大就会影响儿童的血液循环和呼吸运动。 1.3.2 服装结构设计对服装运动舒适性的影响 人们每一天都要从事不同的运动,如果服装结构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就会给人们日常的运动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要求服装要具有良好的运动舒适性,要研究人体各种运动变形与服装变形之间的关系。 通过织物割口法可以测得服装各个部位所需的最小放松量,这个最小放松量可以满足人体正常运动时所需的服装运动变形量。这样我们在设计服装时就必须要考虑它,以满足人体最基本的运动需要。 由于消耗于人体与服装之间的功没有任何作用,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无效功。因此,通过测量无用功的方法可以测得人体运动过程中由于克服服装变形及滑动时所消耗的能量,间接评价服装的运动舒适性能。 2 服装舒适性评价方法 2.1 从织物面料方面评价 2.1.1 织物热阻值和透气率对服装舒适性的影响 织物的热阻值和透气率对服装的穿着舒适性是有一定影响的,好的热绝缘体具有高的热阻值,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而透气率高的面料透气性好,能够加速外界与服装内气候的气体交换。 2.1.2 吸湿性芯吸能力干燥速度及延伸性 所谓吸湿性是指织物表面对液态水的吸收速率,人体出汗时汗液如果不能被织物及时吸收,人体会感到不适,因此吸湿性是评价织物热湿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芯吸能力是指所吸入的液态水在织物表面的扩散速度,一般来说芯吸力高的织物干燥速度快,织物将汗液从皮肤表面排到外界的速度快。延伸性是衡量服装舒适性的又一重要因素。延伸性好的织物可以有效地减小服装与人体的阻力,增加穿着的舒适感。 2.1.3 织物热量水分子移动特性对面料穿着舒适性的影响 服装的保暖性能随着风速、服装内湿度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面料的热量及水分子移动方式对服装穿着时的凉爽度、温暖度有很大影响。日本有关专家通过KES———F7装置对面料的热量、水分子移动方式特性进行研究,主要测试接触冷暖感、定长热导率及保温性能,以此来评价面料性能。 2.2 服装微气候评价法 原田隆司等人指出了服装小气候的概念,他认为在环境———衣服———人体系统中,把视点放在实际生活中各种环境条件下衣服的状况上,与此对应进行体温、耗氧量、出汗量等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其重点是人体之调节功能。在原田的这一理论基础上,许多学者把服装微气候作为研究热湿舒适性的基础,通过微气候仪等工具测量织物与模拟皮肤之间气候区的温度、湿度变化来反映织物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 2.3 暖体假人法 我国近年来在暖体假人的研制方面也取得了成功,成功研制出姿态可调式暖体假人。它是服装热湿舒适性和功能服装研究必备的关键实验手段之一,能自动计算被测服装对象的隔热值与透湿指数,由假人体和计算机智能测控系统组成。本体构造符合中国成年男子人体解剖生理特点,分16个独 (下转第222页)

服装专业术语大全

第一章服装术语专用符号 教学时间:2004年第2周4课时教案序号:1 教学进度:正常 教学目标:学习基本服装专用术语符号 教学重点:服装成品部位、部件名词术语 教学难点:掌握服装各部位、部件的用途和特征而命名 教学过程: 一.服装成品名词术语 上装:西服、中山服、茄克衫、衬衫、背心 下装:西裤、连衣裤、喇叭裙、褶裥裙、西服裙 全身装:风衣、大衣、旗袍、睡衣裤、套装 二.服装成品部位、部件名词术语 上装部位(前身):戗驳头、底边、窜口、假眼、驳口、止口圆角 上装部位(后身):后过肩、背缝、背衩、后搭门、后肩省、后腰省 上装部件(领):倒挂领、领上口、领下口、领里口、领外口、领豁口上装部件(袖):衬衫袖、圆领、中缝圆袖、前圆后连袖、连肩袖、连袖上装部件(口袋):有盖贴袋、贴袋、吊袋、暗裥袋、风琴袋、明暗裥袋下装部位:烫迹线、侧缝、腰头、腰头上口、腰缝、腰里 下装部件:侧缝直袋、后袋、门襟、里襟、串袋

三.装制作工序分类符号 四.服装熨烫工艺符号 五.服装缝纫工艺符号 1.手缝手工艺符号及名称 2.服装缝纫指示符号及名称 3.服装缝纫形式、符号 1)缝纫形式的形成要素 2)缝纫形式的分类 3)缝纫形式的数字表示

第二章手缝工艺基础与训练 教学时间:2004年第3周4课时教案序号:2 教学进度:正常 教学目标:学习基本服装专用术语符号 教学重点:服装成品部位、部件名词术语 教学难点:掌握服装各部位、部件的用途和特征而命名 教学过程: 一.针线的选用 手缝针型号规格有1~15个号码,号码越小,针身越粗越长;号码越大,针身越细 二.穿线、打线结 1.穿线 左右手拇指和食指捏针,右手拇指和食指拿线,线头伸出1.5cm,穿入针眼中,线过针眼随即拉出。 2.捏针 3.打线结 1)打起针结 2)打指针结 三.各种手缝针法及其在服装上的运用

服装材料对舒适性的影响

服装材料对舒适性的影响 服装的舒适性就可理解为人内在的生理上的舒适性和心理上的舒适性。内在生理上的舒适性包括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柔软性、伸缩性、重量和化学性等,它们都是由制作服装的材料性能所决定的;心理上的舒适性包括色彩、光泽、款式、抗皱性、挺括性、抗起毛起球性、与环境的适合性等,其中很多外观性能也是由服装材料的性能所决定的。 服装的舒适性主要包括: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和压力舒适性。 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是环境、服装、人体之间生物热力学的综合平衡,能满足人体生理状态的要求,为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运作创造良好条件,从而使人体保持舒适的感觉。对其主观评价可包括:吸湿,透湿,透气,保暖等性状。 接触舒适性是指服装在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对织物的触觉舒适感,对突然变化的幅度要小,光滑且没有刺痒感。 服装压力舒适性是服装和人体皮肤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皮肤压力感觉的舒适范围,包括服装的尺寸合体性与运动的自由度等力学角度的舒适性,反映的是一个综 合复杂的生理反应,主要与皮肤内的压力感受有关,并且可能联系痛感和触觉。根据作用形式可分为:重量压,束缚压,面压。 下面就服装材料对舒适性的影响做一简单介绍: Ⅰ.纤维性能 由于纤维种类及其结构形态的不同,因而纤维有着不同的性能,这些性能直接影响面的生产加工和服装的舒适性。 1.纤维细度 纤维的细度与纺织加工工艺及所制成的纱线和织物的性能有密切关系,较细的

纤维制成的衣料光泽好,手感较柔软,容易得到丰满蓬松的效果,可以制得轻薄织物,适于做夏季服装,但较细纤维制得的面料易起球。较粗纤维制得的织物粗犷、厚重,适于冬季服装。 丙纶纤维的舒适性功能开发丙纶纤维密度小,重量轻、耐磨、耐化学腐蚀,但染色性能差,手感似蜡状。当丙纶单丝的纤度小于2.2dtex时感柔软,导汗性好,静电器蓄低,这是由于聚丙烯大分子链本身不含极性基团,对水分子无亲和力,故对水分子的扩散阻力小,因而水蒸汽分子易很快传递到织物的另一侧,并迅速蒸发出去;另外,当聚丙烯纤维经超细化后,毛细管作用得以增强,且在拉伸成丝时,原纤化的结果使纤维表面出现缺陷(沟槽、凹坑),这种不光滑的表面有利于毛细水的吸附和传递。用丙纶超细纤维制成的服装轻便、籽适、热异率低、保暖性好,适合于运动服、内衣、功能服装等。 2.纤维长度 除蚕丝外,纤维长度大都以mm为单位,天然纤维的长度决定于它们的品种和生长条件,化学纤维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一般来说,纤维长度越长,成纱强度越高,服装坚牢度越好,长纤维纺纱可少加捻,制成的织物和服装手感柔软舒适;此外,纤 维越长,纱上的纤维头端露出越少,因而服装外观光洁、毛羽少、不易起毛起球。3.纤维物理结构 (1)如多孔、皮芯、中空纤堆的开发。舒适功能性纤维要求纤维一方面吸湿性好,另一方面吸水后不膨胀,且能迅速输离水分,水分不隐藏于纤维的表皮。因此由海绵吸湿原理并利用化学纤维的疏水性,在纺织加工过程中,采用一种透水性好的外皮包裹保护,从而得到一种皮芯微细孔结构的舒适功能性纤维。另外,由于大量微细孔的存在,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微孔中可积聚相当多的静止空气,还可起保暖隔热的作用。有些微孔结构,表面还有无数的微细沟,使纤维表面干感强,芯吸性好,输水快,且有独特的光泽,织成的织物柔软似绸。锦纶微孔中空纤维,纤维

服装的流行因素

影响服装流行的因素分析 流行是人们发自心理活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颇为复杂,它与社会生活中一系列的因素相关,并且涉及人们生活的许多领域。 课程设计:服装流行与创变 指导老师:吴茜 班级:服装0801 学生姓名:李明星 日期:2011年10月5日

流行产生的原因: 内因就是人们发自内心意欲改变生活的各种追求, 也是人们不断寻求新的生活方式,以满足心理的要求,显示自己的美感。 外因,既是社会的变动,如政治潮流、文艺潮流、 战争影响以及经济发展、科学进步等带来的风格习惯的变化, 迫使人们顺应这种新的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对各种事物的反映。 物质文化:是为了满足物质需要而创造的文化,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各种有形的物质实体。 社会文化:又称为行为文化,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文化:是指通过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表现出来的文化。 1.人的因素 生理因素:服装流行是人在着装后产生的,人的生理特征与服装的流行有着直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对服装结构的合理性、服装的物理性(透气、透湿、强度等)的要求上。如在日常活动中,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使人体的生理机能失调,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依靠服装来进行调解,从而可能导致某种服装流行的产生。另外,在世界范围内,由于人种肤色的不同,人体的外形和结构特征上的差异,使人们对服装的款式、色彩、面料的选择和使用上也各有其特点,这种生理因素对服装流行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 心理因素:在人与服装流行的关系中,如果把生理因素看成是硬件因素,那么心理因素则自然是流行产生的软件因素。追求美的审美情趣,乃是服装流行产生的最深层次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①喜新厌旧②出众的自我意识③趋同从众心愿④模仿 2.自然因素 在服装流行中,自然因素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它的作用常常是一种外在性的和宏观上的。以地域和气候两个因素为主:①地域②气候 例如:哈尔冰及海南由于地域不同人们对服装的选择也不同

服装面料术语中英文 翻译

服装面料术语中英文翻译 关于面料的缩写 C:Cotton 棉 W:Wool 羊毛 M:Mohair 马海毛 RH:Rabbit hair 兔毛 AL:Alpaca 羊驼毛 S:Silk真丝 J:Jute 黄麻 L:linen 亚麻 Ts:Tussah silk 柞蚕丝 YH:Yark hair 牦牛毛 Ly:lycra莱卡 Ram:Ramine 苎麻 Hem:Hemp 大麻 T:Polyester 涤纶 WS:Cashmere 羊绒 N:Nylon 锦纶(尼龙) A:Acrylic 腈纶 Tel:Tencel 天丝,是Lyocell莱赛尔纤维的商品名 La:Lambswool 羊羔毛 Md:Model 莫代尔 CH:Camel hair 驼毛 CVC:chief value of cotton涤棉倒比(涤含量低于60%以下)Ms:Mulberry silk 桑蚕丝 R:Rayon 粘胶 纤维缩写代号 天然纤维 丝S 麻L 人造纤维 粘胶纤维R 醋酯纤维CA 三醋酯纤维CTA 铜氨纤维CVP 富强纤维Polynosic 蛋白纤维PROT

纽富纤维Newcell 合成纤维 碳纤维CF 聚苯硫醚纤维PPS 聚缩醛纤维POM 酚醛纤维PHE 弹性纤维PEA 聚醚酮纤维PEEK 预氧化腈纶PANOF 改性腈纶MAC 维纶PVAL 聚乙烯醇缩乙醛纤维PVB 氨纶PU 硼纤维EF 含氯纤维CL 高压型阳离子可染聚酯纤维CDP 常压沸染阳离子可染纤维ECDP 聚乳酸纤维PLA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PT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PBT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EN 聚乙烯、聚丙烯共混纤维ES 氯纶Pvo 聚对本二氧杂环已酮纤维PDS 弹性二烯纤维ED 同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PPT 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PPTA 芳砜纶PDSTA 聚酰亚胺纤维Pi 超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CHMW-PE 其他 金属纤维MTF 玻璃纤维GE 服装术语——服装包装产品中英文对照 卷杆:RILLING/WINDING 散装:LOOSE PACKING 编织袋:WEAVING BAG 纸箱:CARTON 木箱:WODEN CASE 中性包装:NEUTRAL PACKING 单幅卷杆:ROLLED ON TUBES IN OPEN WIDTH

服饰文化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独立本科段) 《服饰文化》自学考试大纲(课程代码:7541)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1)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 第一章绪论(6学时) (1) 第二章服装的起源和目的(4学时) (2) 第三章服装的分类(6学时) (3) 第四章人体着装和服装的机能(4学时) (4) 第五章服装的变迁及其规律(6学时) (5) 第六章服装设计(6学时) (6) 第七章流行与时代(4学时) (7)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8) [附录] 题型举例 (11)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服饰文化自学考试大纲(课程代码:7541)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属于服装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服饰文化涵盖了传统学科,又涵盖了新建学科,本课程从大的文化背景讲授服饰所涵盖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服饰有一个整体、全面、深入的认识,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水平,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习的其它服装专业课程,特别是服装设计与制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利于开阔学生对服饰文化的视野,加深对服饰内涵的理解,为深入学习其他服装专业课程起到启发和引导作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对整个服装设计专业的基本概貌、基础理论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应考者应掌握掌握服装的基本概念、起源和意义以及人体工程学、服装心理学、服装美学、服装设计学、服装流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对服饰文化现象进行一定深度的分析。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属于服装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服装专业的知识结构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章节重点较平均,按照各章知识点重点学习。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6学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