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西经名词解释

西经名词解释

西经名词解释
西经名词解释

1.稀缺性:指经济学中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生产可能性曲线:指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发生商品的最大组合。

3.机会成本:指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

4.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的市场经济制度。

5.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且制定分配规则的经济制度。

6.混合经济制度:指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混合而成的经济制度。

7.微观经济学:指以整个经济制度中的各个家庭和厂商的行为及其相互联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单个产品或投入的市场的价格形成,并由此说明社会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

8.宏观经济学:指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考察作为整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学科。

1.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需求规律: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这就是需求规律。

3.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也就是说,影响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4.需求量变动:指由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变动。

5.需求变动:指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可能价格下所有需求量的变动称为需求变动。

6.供给: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7.供给曲线:指表示由所有可能的价格与相应于这些价格的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的组合点。

8.供给函数: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供给量和决定这些供给量的诸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9.均衡:指在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事物处在各种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关该经济事物各方面的各种力量能够相互制约或者相互抵消,那么该经济事物就会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我们称该经济事物处于均衡状态,

10.供给变动: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生产者在每一可能价格下所有供给量的变动称为供给变动。

11.市场均衡: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

12.均衡价格:指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称为市场均衡价格。

13.供求规律:指在供给部变的条件下,需求增加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反之,需求减少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反之,供给减少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减少。

14.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相对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他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之间的比率。

15.需求收入弹性被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16.需求交叉弹性是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7.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商品价格的相对价格变动,商品供给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18.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支持某一产品的生产而对该产品的价格规定的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19.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规定的低于市场价格的最高价格。

9.弹性系数=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

1.总效用: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劳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的总量。

2.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

3.无差异曲线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不同数量的商品组合描述出来的轨迹。

4.边际替代率指在效用水平满足程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第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替代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5.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

6.消费者均衡指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消费者选择商品组合获得了做大的效用满足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简称消费者均衡。

7.收入—消费扩展线表示在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消费者均衡变动的轨迹。

8.价格—价格消费扩展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其它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9.替代效应指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被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

10.收入效应指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导致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被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

14、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可以代替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用RTS加以表示。

15、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每单位该要素所替代的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是逐渐减少的,即一种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编辑技术替代率随该要素增加而递减。

16、等成本方程表示,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厂商花费相同的成本可以买到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

17、生产要素最优组合表示厂商使用既定的成本生产最大产量的生产要素组合点。

18、生产扩展曲线简称为生产扩展线,他表示在生产要素价格和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厂商成本的增加,厂商的生产要素生产最优组合点描述出来的轨迹。

19、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指厂商从事生产活动,目标是为了取得比生产所花费的成本更高的收入,以便获取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并力图使其最大化。

20、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指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为分析美国的经济状况一起构建的一个生产函数,其中一般形式是Q=f(L,K)=AlαKβ,其中Q表示产量,L和K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α、β为三个正的参数,并且通常0<α,β<1。函数中A可以看作是一个技术系数,A的数值越大,既定投入数量所能生产的产量也就越大。α、β分别代表增加1%的劳动和资本时产量增加的百分比,它们反映了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21、总产量指一定的老大投入量或资本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

22、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的劳动投入量或资本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1、机会成本指某项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放弃掉的机会所带来的成本。

2、会计成本指在一定时期内,厂商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出而用于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的总费用。

3、显性成本指厂商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而用于生产要素的购买的实际支出。

4、隐性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厂商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5、会计利润指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会计成本之间的差额。

6、经济利润指厂商的销售收入与机会成本之间的差额。

7、短期总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付的费用总额,记成TC.

8、不变成本指不随厂商的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一部分成本,记成FC。9、可变成本指随厂商的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一部分成本,记成VC。10、平均成本指每单位产量Q所花费的总成本,记成AC,AC=TC/Q。11、平均不变成本指每单位产量Q分摊的不变成本,用AFC表示,

AFC=FC/Q。

12、平均可变成本指每单位产量Q所花费的可变成本的数量,用AVC表示,AVC=VC/Q。

13、边际成本指增加一单位产量Q所增加的成本量,通常记为MC,MC=△TC/△Q。

14、长期总成本指厂商在长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付的费用总额,记成LTC。

15、长期平均成本指从长期来看,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总成本,记成LAC,LAC=LTC/Q。

19、总收益指厂商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的乘积,记为TR=P×Q。20、平均收益指厂商每单位产品平均获得的收入,可以表示为AR,AR=TR/Q。

21、边际收益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入量,用公式表示为MR=△TR/△Q、停止营业点指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在该点上,厂商可以选择生产和停止生产。

6、经济效率指参与是活动的厂商利用社会资源的程度。

7、卡特尔指厂商明确签订有关市场活动的合作组织。

8、成本不变行业指随着行业中厂商数量(或行业中总产量)的增加,厂商成本不发生变动的行为。

9、成本递增行为指随着行业中厂商的进入或行业中总产量的增加,单个厂商成本递增的行为。

10、成本递减行为指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行业中厂商成本逐渐减少的行为。引致需求指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而引发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2、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使用量所增加产量的价值

3、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指工资率变动对于劳动者消费闲暇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4、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指工资率变动对于劳动者收入从而对劳动时间所产生的影响。

5、均衡工资率指劳动的市场需求与供给相等时间时决定的工资率。

6、资本指经济系统中生产出来的又被用于继续生产商品和劳务的物品。

7、利息率是厂商使用资本的价格,它是每单位资本品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利息。

8、均衡利息率指资本的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相互达到的均衡时所决定的利息水平。

9、地租率是厂商租用土地的价格,即每单位土地所需要支付给地主的报酬。

10、租金指具有固定供给的一般资源的价格。

11、准租金指短期内固定不变的资源或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率。局部均衡分析;是指假定其他市场的情况不变,单独分析某一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动的一种分析方法。

2.一般均衡分析;是指把经济中的所有经济单位和所有市场相互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分析其均衡及其相互影响的分析方法。

3.一般均衡价格;是指如果所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同时处于均衡,那么经济处于一般均衡,使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的价格就是一般均衡价格。

4.瓦尔拉斯定律;是指当把所有的市场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时,无论商品的价格是多高,经济中所有的支出总和一定等于所有的收入总和,这一结论就是瓦尔拉斯定律。

5.拍累托增进;是指如果经济社会通过资源重新配置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况受到损害的条件下使得某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则社会福利得到增进。

6.产品转换曲线;又称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社会使用既定生产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7.产品转换率;表示在社会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商品1而必须放弃的商品2的商品2的产量,通常表示为RPT1,2.

8.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经济社会在不影响其他成员境况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

9.反垄断法;是指政府反对垄断及垄断行为的重要的法律手段,也是规范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主体行为的根本大法。

10.价格管制;即只规定一个低于垄断市场价格的管制价格或最高限价。

11.价格和数量管制;是指即既规定厂商索要的产品价格又确定厂商的产量。

12.自然垄断;是指在行业中,规模经济在很大的范围内存在,以至于相对市场需求所决定的范围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平均成本逐渐减少。

13.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被称为公共物品。

14.排他性;是指某个消费者在购买并得到一种商品的消费权之后,就可以把其他的消费者排斥在获得该商品的利益之外。

15.竞争性;是指消费者或消费数量的增加引起的商品生产成本的增加。

16.外在性;是指某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所施加的非市场性的影响。

17.正向外部影响;是指一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外部影响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积极的影响,无偿为他人带来利益。

18.负向外部影响;是指一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消极影响,对他人施加了成本。

19.私人成本;是指一个经济单位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需要支付的费用。

20.社会成本;是指全社会为了某项经济活动需要支付的费用,包括从事该项活动的私人成本加上这一活动给其他经济单位施加的成本。21.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那么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无论最初的产权赋予谁,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9.宏观经济学;是指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考察作为整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学科。

30.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简称GDP。

31.支出法;是指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起来用以测算GDP的方法。

32.收入法;是指用出售最终商品和劳务获得的收入来测算GDP的方法。33.国内生产净值;是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

34.国民收入;是各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它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减去间接税。

35.个人收入;是指个人从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它等于狭义的国民收入减去社会保险税,公司所得税和公司未分配利润,再加上政府和厂商对个人的转移支付,政府对个人支付的利息净额。

36.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最终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数量,它等于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和其他非税支付。

37.名义GDP;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8.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而按一个不变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9.GDP折算指数;等于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40.消费函数;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则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形式表示为;C=C(y),这一函数被称为消费函数

41.消费曲线;消费曲线表示家庭消费数量和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42.平均消费倾向;指消费所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APC=C/Y,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状况

43边际消费倾向;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MPC=△A/△Y,它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

4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但消费增加的速度慢于收入的增加,这意味着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45线性消费函数;将消费函数表示为C=a+By,其中a.b是常数,这就是线性消费函数

46.引致消费;指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它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47.自主消费;指不受收入变动影响的消费

48.储蓄函数;假定s表示储蓄,则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S=Y-C(Y)=S(Y),这一函数被被称为储蓄函数49.储蓄曲线;表示储蓄数量和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50.线性储蓄函数;将储蓄函数表示为S=Y-C=-a+(1-b)Y,其中a.b是常数,这就是线性储蓄函数

51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一个贴现率,该贴现率恰好使得一项资本品带来的各项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品的价格

52.投资;指增加实际资本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一定时间内增加新的建筑物、耐用设备以及增加或减少存活等

53重置投资;指用来补偿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在价值上以提取折旧的方式进行

54净投资指扩大资本存量进行的固定资本和存活投资

55投资函数;以I表示经济中的投资,r表示利息率,则投资函数可以表示为I=I(R)

56投资曲线。表示投资量随着利息率变动而变动的一条曲线57自主投资指不随利息率变动而变动的投资58引致投资指由利息率变动而引发的投资

59.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该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60政府购买乘数指由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收入该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该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61.税收乘数;指由税收变动引起的收入该变量与税收改变量直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的相反数62平均预算乘数指在政府预算保持平衡的条件下政府购买和税收等变量引起的收入变动与政府购买(或税收)该变量之间的比率63.IS曲线;表示使得产品市场均衡的利息率与均衡产出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曲线

62.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手边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它是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一次又称为流动偏好。

2.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

3.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

4.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把握有利的生息资产而在手边留有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

5.流动偏好陷阱是指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预计利息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最高点,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以至于人们对货币的投资需求无限大

6货币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由家庭和厂商持有的政府和银行系统以外的货币总和

7.LM曲线是指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

8IS-LM模型是指使得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的收入Y与r的组合一定满足下面的两个条件:I(R)=S(Y),m=L1(Y)+L2(r),上式被称为IS-LM模型

9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

10价格水平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也不是价格总水平保持不变,而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而不出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11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即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

生产的人均产量或者人均收入的增长

12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13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重

14季节性失业是指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出现的失业

15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供求结构变动所产生的失业

16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失业

17萧条区域是指LM曲线与搜如轴水平的一段区域,在这一区域内,市场利息率处于最低水平,今后将处于萧条状况,因而又称为萧条区域

18古典区域是指LM曲线与收入轴接近于垂直的一段区域19中间区域是指在水平区域与垂直区域之间的区域

20财政是指一种分配制度,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而采取的手段

21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

22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23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逆经济风向采取的变动财政收入水平的政策

24紧缩性政策是指在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采取的压缩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抑制总需求的财政政策

25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

26政策滞后是指对经济运行采取的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对这一运行状态的滞后27法定准备率是指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

28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为了取得现金,将自身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

29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的政策

30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逆经济风向采取的变动货币供给水平的政策

31如果法定准备金率为r,而银行系统最初数量的改变量为△D,那么,银行系统中存款该变量最多可以达到△D/r,即银行系统中存款的改变量为原有存款量的1/r倍,则1/r被称为存款创造乘数

3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债券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33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社会的均衡的总支出水平,即总需求曲线表示经济中均衡的总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变动而变动的轨迹

34总需求函数是指以Y表示的使得经济处于均衡的总支出AE的水平,P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Y=AD(P)

35总供给曲线表示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提供的产出量,即总供给曲线表示经济中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总产出量随着价格变动而变动的轨迹

36总供给函数是指以Y表示使得经济中的总产出,P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供给函数AS可以表示为Y=AS(P)

37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是指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38滞涨是指经济停滞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状态

39有保证增长率:指经济中的储蓄被资本家意愿的投资全部吸收时所能实现的增长率,它由实际储蓄率与资本家意愿的资本—产出比所决定,用公式表示

Gw=s/Vw,其中Gw是有保证增长率,Vw表示资本家意愿的资本—产出比。

40资本广化:指按原有的人均资本水平装备新增加的人口。资本深化:只增加每个人的人均资本占有量。

41物价指数:表示某些商品的价格由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变动程度。

42消费物价指数:是衡量各个时期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零售价格上涨程度。

43批发物价指数:是衡量厂商使用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批发价格上涨程度的指标。

44通货膨胀率:指一般价格总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上涨率。

温和通货膨胀:指年物价上涨率在10%以内的通货膨胀。

奔腾通货膨胀:指年物价上涨率在两位数的通货膨胀。超级通货膨胀:指年物价上涨率在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

平衡通货膨胀:指所有的商品价格按同样的比例上升的通货膨胀。

不平衡通货膨胀:指不同种内的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不同的通货膨胀。

未预料到通货膨胀:指往往由某些突然的原因引起,人们对价格上涨的幅度不能预知或不完全预知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而显著的上升。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上涨。

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是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的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利润推进通货膨胀:指厂商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45通货膨胀惯性:指除非受到其它的冲击,通货膨胀倾向于持续保持相同的水平。

46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的交替关系。

收入政策:指通过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来抑制通货膨涨的政策。

47收入指数化:指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涨时,工资也随之上涨

西方经济学 名词解释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 第二章商品价格决定 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同时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的价格,它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做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8.支持价格: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下降,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9.限制价格: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产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上涨,控制通货膨胀。 10.点弹性:是指在自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小时,因变量的变动率对自变量变动率的对比。 11.弧弹性:是指在自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时,因变量的变动率对自变量变动率的对比。 12.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13.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14.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曲线。 15.消费预算线:亦称消费者可能线、预算约束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数量组合的线。

西方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

1. GDP: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 2. 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 市场价值。 3. 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 的市场价值。 4. GDP平减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 5. 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 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6. 乘数: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 的比率。 税收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7.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 在使用期限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投资边际效率:由于资本品的供给价格上涨而 被缩小后的资本边际效率R,被称为投资的边际效率。(表示投资和利率间关系) 8. IS曲线: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 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9. 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可以牺牲利 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10. 流动偏好陷阱: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 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11.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 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12. 挤出效应(对投资或消费的挤出):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 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13. 财政体系: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 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

西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 1. 经济人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 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4. 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 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9.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变量可以被区分为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10. 静态分析方法 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11. 比较静态分析方法 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12. 动态分析 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3. 弹性(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西方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

分享 快速分享 ?我的分享 ?好友分享 ?热门推荐hot ?我要分享 <<返回前一页 吃葡萄不吐西瓜皮分享从头再来的日志西方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 2月27日 14:29 作者 从头再来 西方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 首次分享者:幸福摩天輪的方格~已被分享8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删除 1.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2.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

3.规范经济学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4.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5.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6.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7.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8.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9.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10.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11.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12.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替代效应 13.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14.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15.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6.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7.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三章 名词解释1.吉芬难题(人大2001研)2.收入—消费曲线(人大2000研) 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人大2001研)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人大2000研;上海财大2000研) 5.消费者均衡(人大2001研;人大1999研;东北大学2003研) 6.价格—消费曲线(人大2002研;武大2002研)7.劣等品与吉芬品(北大1997研)8.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人大2002研;中国海洋大学2000研) 9.无差异曲线(人大2001研;人行1993研;上海财大1999研;武大2001研) 10.预算约束线(人大2002研;中南财大2003研) 11.效用(人行2002研;人行2001、2002研) 12.边际效用(武大2002研;复旦大学1998、1999研;上海财大1999研) 13.负效用(中央财大1999研)14.戈森定律(中国海洋大学2000研)15.消费者剩余(上海财大2001研;复旦大学1999研;武大2002研) 16.社会无谓损失(北大2002研) 第四章 1.总产量2.边际产量 3.平均产量4.等成本线 5.等产量曲线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人大1998研) 7.生产函数(人大1998研)8.扩展线(武大2002研;人大2000研)9.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北大1997、1998研) 10.齐次生产函数与欧拉定理(北大2002研) 11.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函数(北大1999研) 12.规模报酬(复旦大学1997研;中南财大2000研) 13.外在经济数(复旦大学1999研)1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复旦大学2000研)1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武大2001研) 16.边际技术替代率(中南财大2003研;武大2002研) 第五章 1.总成本2.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 3.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北大1997研)4.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北大1999研)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3)

西经简答题(名词解释) 1、需求:经济学上所说的需求是指市场上的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可能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需求包涵两层含义:一是消费者对于一种商品有购买的愿望;二是消费者具有购买这种商品的能力。(第一章) 2、弹性:弹性描述的是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程度。(第二章) 3、消费者均衡:指的是一个有理性的消费者所采取的均衡购买行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固定不变,消费者从所购买的每一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的比例都相同。(第三章:效用论)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购买特定数量的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和他实际支付的市场价格之间就存在一个差额,这就被称作消费者剩余。(第三章) 5、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物品消费中,获得的总效用的增量。(第三章) 6、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同等程度的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点的轨迹。[特点:1、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相交2、离远点越远,无差异曲线代表的序数效用越大3、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第三章) 7、替代效应:指从原来的均衡点a到假想的预算线相对应的均衡点c的移动,即效用水平保持不变时,由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对商品X的需求量变化。 8、收入效应: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购买力发生变动,导致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改变(以增加购买降价的商品替代价格不变的商品),成为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 9、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在其他投入要素保持不变时,对一种生产要素每次增加相同的数量,最初这种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会使产量绝对递减。(第四章生产理论) 10、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在维持相同产量水平时,减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增加另外一种生产数量之比。 11、生产扩展线:随着货币成本的增加,厂商不断寻找新的生产者均衡点,把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张线。 12、规模报酬:指由生产规模变动引起的产量的变动。产量的变动有三种:规模递增,规模递减,规模不变。 13、机会成本:指放弃了的、收入最高的选择的收入,也就是最高代价。(第五章成本、收益理论)

西经名词解释

比较静态分析边际效用吉芬物品边际产量规模报酬边际成本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预算线:又称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边际效用(M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总效用=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总和。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的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该要素增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所以,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递减的特征。 等成本线:既定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成本函数: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经济利润: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也被称为超额利润。

西经名词解释(全)

微观: 经济学——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资源的稀缺性——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数量总是相对不足的,取用时要付出代价。 规范分析——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的。 实证分析——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量的变化——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水平的变化——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 需求定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示范方向的变动关系。 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和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供给定律——商品价格与供给量成正比。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即需求数量等于供给数量的价格。 均衡数量——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价格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劳务价格变动因其本身需求量的变动程度。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劳务价格变动引起另一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引起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程度。 蛛网模型——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 蛛网稳定条件——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市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影响相同。效用——商品或劳务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欲望的能力。 边际效用——某商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劳务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消费者偏好——影响和制约消费者行为的重要主观心理因素。 消费者均衡——在一定收入、一定价格条件下,共卖各种商品的一定数量的消费者所能获得的总效用最大的状态。 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所有组合的点的轨迹。 边际替代率——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价格-消费曲线——连接所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形成的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的变化轨迹。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吉芬品——指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特殊的低档物品。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收入效应均衡价格经济租金准租金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规模经济需求价格弹性边际产品价值隐性成本效用机会成本公共物品外部性无差异曲线外部性科斯定理 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制造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3.机会成本:(择一成本) 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4.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6.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7.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又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8.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9.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10.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1.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12.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3.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 14.经济利润: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 15.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16.生产函数: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7.公共物品(外部性的特例):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18.经济成本:投入生产的所有资源的机会成本。 19.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为增

西方经济学题库答案整理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题库答案整理(名词解释部分) 1、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一般而言,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运动。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2、供给: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反之,则提供的产量越小。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生产该商品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3、均衡价格:使得供给量恰好等于需求量时的市场价格水平。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市场竞争使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4、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 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的大小通常用 弹性系数来表示,需求弹性系数等于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依照于所考察的需求曲线上区间范围的不同,需求弹性可分为需求弧弹性和需求点弹性。 5、边际效用: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量的大小在消费者的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 6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且不再变的一种状态。基—论的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约束下实现效用函数值最大,实现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购买的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即:MU i/P i二MU2/P2??MU n/P n=h其中,入为货币的边际效用。在序数效用理论条件下,当无差异曲

西方经济学 名词解释 必考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均衡: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

西经名词解释微观名词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品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商品的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各种价格水平所对应的该商品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列序列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商品的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各种商品价格相对应的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得到数字序列表 局部均衡:指对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对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分别引起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对于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1.商品的可替代性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替代品: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则它们互为替代品,替代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正值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则它们互为互补品,互补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值 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一般目的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 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一般目的是为了抑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尤其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 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即为:对于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越小;反之越大蛛网模型:是一个动态的价格分析模型,用以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价格和产量一旦失去均衡时所发生的波动情况,该某型因为其表述价格运动图形类似于蛛网而得名 效用的概念: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 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用 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组合 完全替代品: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相应的无差异曲线是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完全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相应的无差异曲线是直角形状 偏好的假定:1.偏好的完全性2.偏好的可传递性3.偏好的非饱和性 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品 边际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西经复习重点汇集

名词解释 1.供给: 指厂商某一特定时间内,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 2.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也就是商品的市场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相等, 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 3.机会成本: 是指把一种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之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4.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5.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6.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假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 7.规模经济: 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 8.科斯定理:只要明确地规定法定所有权,并且可以自由交换,只要所有权的交易成本为零,那么, 不论所有权在开始如何分配,市场机制所导致的均衡状态符合最有效率状态。 9.市场失灵: 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 10.逆向选择: 市场交易的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对方受损时,信息劣势的一方便难以

顺利地做出买卖决策,于是价格便随之扭曲,并失去了平衡供求、促成交易的作用,进而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 11.失业: 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 12.国民生产总值: 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 13.潜在产量: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14.奥肯定律:是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 一. 简答题 1.请说明在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时某品种的牛肉的需求曲线会发生什么样的移动? (1)卫生检疫部门报告,认为这种牛肉含某种疯牛病的成分; (2)另一种牛肉的价格上涨了; (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4)养牛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5)预计人口将有一个较大的增长 2.下列哪些属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哪些属于相互补充的商品? (1)鸡肉与猪肉;(2)眼镜框和眼镜片;(3)大米和面粉;(4)计算机硬件和软件;(5)汽车和汽油。 答案: (1) (3)是相互替代的商品;(2) (4) (5)是相互补充的商品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 第一章导言 1、经济学(P7) 指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得科学。 2、西方经济学(P7) 指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 3、微观经济学(P8) 指采用个量得分析方法,以市场价格为中心,以主体利益为目标,研究单个 居民户,单个市场,单个生产要素得所有者得经济行为,以怎样通过市场竞 争达到资源得最佳配置得经济学。 4、宏观经济学(P12) 指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研究产品 市场,货币市场,公共财政,国际收支得协调发展,研究怎样通过宏观 调控达到资源合理配置得经济学。 5、实证经济学(P17) 指企图通过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得内在规律,并 根据这些规律,分析与预测人们经济行为得效果. 6、规范经济学(P17) 指以一定得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得标 准,树立经济理论得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得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 这些标准。 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 1、需求(P33) 指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得商品量。 2、需求定理(P38) 指在假定影响需求得其她因素不变得前提下,研究商品本身价格与需求 量之间得关系. 3、需求函数: A、线性需求函数:D=a-b*p B、非线性需求函数:D=a*p﹣a(就是负a次方) 4、替代效应(P38) 指实际收入不变得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得影响. 5、收入效应(P39) 指货币收入不变得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得影响。6、供给(P41) 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供应得商品量。 7、供给定理(P45) 指在假定影响供给得其她因素不变得前提下,研究商品本身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得关系.

西经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 名词解释 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2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也就是该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3价格上限: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价格上限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4价格下限: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价格下限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5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6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总价格之差。 15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意愿接受的最小支付之间的差额。 7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生产过程中,当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超过这个特定值时,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8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的消费支出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9市场失灵:指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以及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并不现实,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 10均衡国民收入(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国民收入或均衡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11.流动性偏好: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流动性偏好决定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12.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指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的情况。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率不再随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降低。 13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就被减弱。 14自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过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供给: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过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3、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4、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5、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6、效用: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8、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9、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0、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1、机会成本:一般的,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12、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13、恩格尔定律:随收入提高,食物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比例减小 14、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15、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17、LM曲线: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18、流动性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19、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20、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21、乘数:指每单位外生变量(如政府支出或银行储备)的变化所带来的引致变量的变动情况(如GDP或货币供应)。 22、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社会的均衡的总支出水平。 (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以产量所表示的需求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被称为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描述了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私人和政府的支出。) 23、失业: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 24、通货膨胀: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持续上升才是通货膨胀。 25、奥肯法则: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西经统考 名词解释(整理后)

重点名词解释归纳微观部分 支持价格市场出清 无差异曲线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替代率恩格尔曲线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劣等品 吉芬商品消费者剩余 攀比效应连带外部效应虚荣效应风险溢价 风险规避者(偏好者、中性者)等产量线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隐性成本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 联合生产生产者剩余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势力 勒纳指数自然垄断 双边垄断一级/二级/三级价格歧视两部收费制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卡特尔

极大化极小策略以牙还牙策略 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引致需求 边际收益产出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 契约曲线一般均衡/局部均衡 生产可能性边界比较优势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委托代理问题效率工资理论 外部性/正外部性/负外部性科斯定理

公共物品套利 反馈效应弹性(不同需求和供给弹性)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及其递减规律 显示性偏好拉、派指数 收入、替代效应期望效用 连带外部效应(攀比、虚荣效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风险厌恶、中性、偏好边际技术替代率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规模报酬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沉没成本 生产者剩余范围经济、范围不经济经济租金转嫁因子 无谓损失反托拉斯法 垄断势力(勒纳指数)搭售 价格歧视(一级、二级、三级)重复博弈 两部收费制纳什均衡 策略性行为卡特尔 囚徒困境帕累托效率

边际收益产出效用可能性边界 契约曲线柠檬市场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道德风险 可转让排放许可证委托-代理问题 简答题形式出现的知识点或问题 1.举例说明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在短期的区别,并说明其影响因素 2.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差异 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4.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 5.边际效用递减对需求规律的解释 6.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少的水却非常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 概念加以解释 7.正常品、低档品和吉芬商品对应的不同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8.消费者对待风险态度的分类标准 9.连带外部效应对需求量的影响 10.短期中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11.等产量线的特征及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法则 12.假定A、B两国各有一个钢铁厂,A国钢铁厂生产1吨钢需要10人,而B国生产1吨只需要1人。我们能否认为B国钢铁厂的效率比A国高?为什么?(在不知道价格的情况下,不能判断谁的效率高) 13.生产者均衡的实现条件 14.短期中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及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应曲线形状 15.短期中成本曲线与产量曲线之间关系 16.规模经济的判断与产量曲线之间关系 17.虽然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会是厂商关门的原因,你同意这个说法么?为什么?

西经名词解释

1.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一种商品变动1%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2.供给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一种商品变动1%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 3.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量的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总价格之间的差额。用字母CS 表示。 4.边际效应: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用字母MU表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5.等产量曲线: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6.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7.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8.生产者剩余: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与愿意接受的最小支付的差额。 9.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有效配置(帕累托最优) 10.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1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劳务)的市场价值。 12.国民生产总值GNP: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新生产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3.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14.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也称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经济繁荣时用紧缩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使用扩张财政政策,以保证稳定总需求。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问题:财政预算 15.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1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r与产出y之间关系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代表的利率—产出组合都是使i=s的组合,即实现产品市场均衡的组合 17.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L=M/P)的收入与利率的关系。m=ky-hr 18.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19.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20.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