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弘一法师优美书法作品_弘一法师四个妻子照片

弘一法师优美书法作品_弘一法师四个妻子照片

弘一法师优美书法作品_弘一法师四个妻子照片
弘一法师优美书法作品_弘一法师四个妻子照片

弘一法师优美书法作品_弘一法师四个妻子照片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弘一法师优美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弘一法师优美书法作品欣赏

弘一法师优美书法作品图片1

弘一法师优美书法作品图片2

弘一法师优美书法作品图片3

弘一法师优美书法作品图片4

弘一法师书法

李叔同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书法早期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则自成一体,冲淡朴野,温婉清拔。特别是出家后的作品,更充满了超凡的宁静和云鹤般的淡远。这是绚烂至极的平淡、雄健过后的文静、老成之后的稚朴,恰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样: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他的书法犹如浑金璞玉,清凉超尘,精严净妙,闲雅冲逸、富有乐感,朴拙中见风骨,以无态备万态,将儒家的谦恭、道家的自然、释家的静穆蕴涵书艺之中,闻字犹闻佛法,爱而宝之者顿生欢喜心,得者珍如拱壁,堪称中国历代书法中的逸品。弘一和他的书法亦谓国之至宝,华夏之光。

弘一法师临近中年放弃诸艺和身外之物遁入空门后,惟书法不缀,书写佛语,广结善缘,普度众生,秉持文艺应以人传文艺,不以文艺传人。大师圆寂近70周年,嘉言懿行早已载入中华史册, 成为后人景仰的一代高僧。吾颂弘一法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可超。谓此赞誉,国际华人歌后邓丽君与大师有相类比之处。寿事无长物,丹青片羽留,如大师所言,生前了无片瓦,身后却留给人们的是一笔笔丰富的、叹为观止的精神遗产,令后众在国内各城市环境优美的地方为他建立纪念馆堂供人瞻仰。夫人生几何,当有何人能以一生十多个第一载入中国文化艺术、教育、宗教之史册,让后人仰慕、敬佩、赞叹?!弘一法师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

李叔同的篆刻可谓独树一帜。他早年治印从秦汉入手,兼攻浙派。35岁那年入西泠印社。39岁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前,将平生篆刻作品和藏印赠与西泠印社。该社为之筑印冢并立碑以记其事。治英赏英论印,是终其一生未曾放弃的癖好。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提道:刀尾扁尖而平齐若锥状者,为朽人自意所创。锥形之刀,仅能刻白文,如以铁笔写字也。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终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锥形刀刻白文能自然之天趣也。李叔同对印学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对近代篆刻事业的弘扬上。他亲自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并编印印社作品集和史料汇编。这也是在近代篆刻史上领风气之先之事。

感谢您的阅读!

怀李叔同先生 阅读及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即后来的弘一法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堕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象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现出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理性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多余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

李叔同(弘一法师)书法作品赏析

李叔同(弘一法师)书法作品鉴赏 摘要:弘一法师李叔同是一位中国近代成就卓著、德艺双馨的高僧,同时也是杰出的艺术大师。他倾注毕生心血于书法创作,留下了很多不朽的精品。他的书法集合了各种艺术精华,尤其深受佛教影响,给人一种空灵、素净,超然物外的享受。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对他的书法作品作以简单鉴赏。 关键字:技法;意象;文化背景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姓李,名侯,字叔同,别号漱筒;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他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多才多艺的高僧。被誉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 斯人已去,馨德永存!岁月带走了一位天之骄子的艺术家,却带不走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带不走他流芳万世的不朽作品。尽管,作为凡夫俗子,我无法达到大师的高度与之对话、共鸣,但我仍愿意追逐他的踪迹,寻找那超凡的人格与亘古长存的传奇…… 弘一法师自幼研习书法,并在其他艺术领域也颇有建树,因此,他的书法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集合了各种艺术之所长,为己所用,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书法风格。而在遁入佛门之后“诸艺俱废,唯有书法不曾放弃”,他晚年在书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基于这种事实,本文只对大师晚年的作品作以简单的赏析。 弘一法师的书法风格有别于他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独特的技法,这与他深厚的书法功底是分不开的,加之他在其他艺术领域的造诣,是他对书法有自己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晚年遁入空门,在接受了佛法的洗礼和对佛理的研究之后,更是奠定了大师的最终书法风格,有人称之为“弘一体”。陈祥耀先生认为弘一法师“其初由碑学脱化而来,体势较矮,肉较多,其后肉渐减,气渐收,力渐凝,变为较方较楷的一派,数年后乃由方楷而变为修长,骨肉由饱满而变得瘦硬,气韵由沉雄而变为清拔。其不可及处,乃在笔笔气舒、锋藏、神敛。写这种字,必先把全部精神集于心中,然后运之于腕,贯之于笔,传之于纸。心正笔正,此之谓欤。”这是从技法层面对弘一法师作品风格的分析,非常中肯。因为书法风格的由来绝不是突然的,它一定与个人书法的基础风格有关。欣赏弘一法师的作品,犹如读一本佛家经典,给人一种心灵的洗礼,使我们在这纷繁的世界里获得片刻安宁。一切尘世的烦恼与纷争暂时搁浅,只有天人合一的超然享受……

弘一大师李叔同 半世潇洒半世僧

弘一大师李叔同:半世潇洒半世僧 谢和琛 “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 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 ——丰子恺《我的老师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李叔同被丰子恺称赞为“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后来他遁入空门,法号弘一。 1942年10月的一天下午,泉州的温陵养老院的晚晴室中,沉疴久病的弘一法师临终弥留之际,他挥毫作书“悲欣交集”四字后右肋而卧,安详圆寂,走完了他辉煌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四个字中蕴含了他对人生的多少难以言传的感慨,至今谁又能说得清呢? 传奇的身世 弘一法师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出生于天津。父亲李筱楼是同冶时期的进士,曾官吏部。李叔同排行第三,幼名成蹊。他五岁时。73岁的老父因病去世,母亲王氏是父亲四个妻子中最小的妾室,时年25岁。就这样,一个身卑位贱的年轻寡妇带着幼年的挛叔同,在这样一个中国传统的旧式大家庭中艰辛度日。因此,依母教养成人的李叔同对母亲终生孝敬和怀念。 也许正是李叔同幼年丧父的悲苦和“庶出”身份的低微,小时候的李叔同就显出不同于人的特殊性情:他常常趋于偏激。他从小就喜欢养猫,甚至爱猫如痴。不仅养了许多只,并且敬猫如同敬人。直到他十几年后去日本留学,仍未改变自己奇特的个性。一次,他竟突然专门给家里发了一封急电,询问自己养的那些猫是否平安。 李叔同幼年聪慧过人,五岁便跟随母亲习诵古诗格言,六七岁时即攻读《昭明文选》,居然能朗朗成诵,人多异之。八九岁时,他的侄媳曾与当地居士学习佛教《大悲咒》、《往生咒》等,他从旁听之,不久也能背诵。十岁始读《古文观止》和《四书》、《尔雅》,尤喜《说文解字》,并开始临摹篆贴。十六七岁始学习诗词及篆刻,最爱唐代有“诗佛”之称的王维之诗。李叔同从幼年即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饱读经史子集和其他杂学,与当时天津士林学者多有接触,学有根底。弱冠之年的李叔同即以对

李叔同作品(弘一法师)

遇风愁不成寐 世界鱼龙混,天心何不平。 岂因时事感,偏作怒号声。 烛烬难寻梦,春寒况五更。 马嘶残月坠,笳鼓万军营。 -------------------------------------------------------------------------------- 早秋 十里明湖一叶舟, 城南烟月水西楼, 几许秋容娇欲流, 隔著垂杨柳。 远山明净眉尖瘦, 闲云飘忽罗纹绉, 天末凉风送早秋, 秋花点点头。 --------------------------------------------------------------------------------

送别(填词)作曲:约翰〃p〃奥德威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 春游 春风吹面薄于纱, 春人妆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 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

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 花外疏钟送夕阳。 -------------------------------------------------------------------------------- 悲秋 西风乍起黄叶飘, 日夕疏林杪。 花事匆匆,梦影迢迢, 零落凭谁吊。 镜里朱颜,愁边白发, 光阴催人老, 纵有千金,纵有千金, 千金难买年少。 -------------------------------------------------------------------------------- 月夜 纤云四卷银河净,梧叶萧疏摇月影; 剪径凉风阵阵紧,暮鸦栖止未定。 万里空明人意静, 呀!是何处,敲彻玉磬,一声声清越度幽岭 呀!是何处,声相酬应,是孤雁寒砧并, 想此时此际,幽人应独醒,倚栏风冷。

弘一大师书法选

弘一大师书法选 弘一大师书法选 001、勇猛精进002、具足大悲心 003、知止 004、珍重005、智慧如海 006、雪夜千卷、华时一尊 007、金石大寿、欢乐康年 008、万古是非浑短梦、一句弥陀作大舟 009、观音十句净业苦,佛号一声超骊黄 010、老实念佛 011、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 012、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扑鼻香013、诸法空无我

014、具足大悲心 015、昭廊心境,剖裂玄微 016、会心当处即是,泉水在山乃清 017、当勤精进,但念无常018、天然胜境 019、世尊光所照,众生悉安乐,有苦皆灭除,心生大欢喜020、戒定慧 021、法喜 022、佛光 023、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有才而性缓实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024、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025、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026、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偏缓能制急;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術我以诚感之 027、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028、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029、见事贵乎理明,处事贵乎心公; 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030、毋似小嫌疏至戚,毋似新怨怠旧恩;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031、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恶莫大于无耻,遇莫大于多言 032、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誇学;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033、自责之外无胜人之術,自强之外无上人之術; 缓事宜急幹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034、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035、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

90道题(1)

1、中华大家庭有多少个民族?答:56个; 2、生肖又叫属相,每个人都有一个属相,它是根据出生的年份来确定的,请问生肖一 共有几个?答:12个; 3、离地球最近的星体是什么?答:月亮,距离是38.44万千米。 4、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 答:构成人体的物质中70%是水,还有蛋白质,糖,矿物质。 5、人类的五观指的是什么? 答:所谓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种人体器官。 6、鲜明的四季指的是什么?答: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7、地球的最南边和最北边分别叫什么?答:南极,北极; 8、世界最高的山峰是?海拔最高多少米?答:珠穆朗玛峰,海拔最高8848米; 9、陆地上最大的食草动物是?答:大象; 10、中华文明的摇篮我们的母亲河是?答:黄河 1、《红楼梦》原名叫《石头记》 2、浙江绍兴有位文学家,他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 (鲁 迅)。 3、《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4、成为美国第一位全票当选的总统是(华盛顿) 5、《清明》一诗的作者是(杜牧) 6、“宁”是哪座城市的简称( 江苏) 7、尼尔斯骑的鹅的名字是(阿卡) 8、端午节是农历5月5日,它是用来纪念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9、谁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 10、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灵芝) 1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13、《孙子兵法》是谁写的(孙武) 14、被世界视为无价之宝的《蒙娜丽莎》这幅画的作者是(达?芬奇) 15、李逵这一形象出自(《水浒传》) 1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哪里的壮观景象。(庐山) 17、下面四位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杜甫) 18、《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美猴王)

书法意象、意境初探

内容摘要:书法艺术抒情必须依赖作者创造的意象和意境,实现书法艺术意境和意象的途径是道法自然,而妙合自然的方法是阴阳互生,形势出矣。书家创造书法艺术的意境,观者借景生情实现艺术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意境、意象、立象以尽意、道法自然、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情景交融、借景生情谓意境。 正文: 圣人作《易》曰,‘’立象以尽意‘’。南朝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唯观神采,形资次之。‘’意和神采是书法与写字的根本区别,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汉字是书法这一艺术形式展示神采——抒发感情的载体;而写字的目的是解疑释惑,传递信息,不需要利用汉字的线条、汉字的结构、汉字组合成的篇章表现神采,抒发感情,以传递信息为目的的写字,工整、清晰即可。我国著名美学家邓以蛰先生也曾提出:“无形自不能成字,无意则不能成书。”对书法艺术与写字的区别进行了最好的诠释。 但是,书法艺术如何才能产生意境,如何借境生情?从古代到现代大量的书法理论高深莫测、神乎其技,无法指导我们书法学习与创作。为更好地理解、指导书法学习和创作我们有必要就书法艺术如何抒发感情进行简单的梳理。 立象以尽意 我们写字要提升到书法艺术的高度,首先要理解意境和意象两个概念。什么是意境,什么是意象;意境和意象什么样的关系。意境和意象与书法艺术的抒发感情又有什么关系? 意象是什么?在西方有意象艺术,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相区别。意象艺术家作品描绘的是心中形象,不是现实中存在的具体形象。意象艺术作品是不像现实中原型;具象艺术作品则是现实原型真实写照,是再现。中国画虽不称意象艺术,但是,它却是画家心中的所思所想。八大山人笔下翻着白眼的鸟永远不是现实生活中鸟形象,它们就是山人冷眼看世界的真实写照。 书画同源,书法意境同样依赖作品的意象,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艺概?书概》中指出‘’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理论大师的中心思想抒发感情是书法艺术的根本目的,而象则是书法艺术的方法和手段。清代王国维将意境解释为情景交融。但书法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产生意象、意境呢?书法艺术的艺术语言——线条、结体、章法产生书法意象、意境。 书法家要创造意象与其他的艺术类别有很大的不同。画家有现实生活中人、景的参照,音乐家有音符,有节奏感、有强弱高低。书法有什么?汉字,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西方没有可以对应的艺术形式,我们的书法家同样说不清楚书法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理由,因此很多人甚至我们许许多多的艺术家都否认书法是艺术。汉字是象形文字,是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的高度概括。因此,书法艺术意象的更全面、更概括;它使用一切艺术形式、艺术门类的手段,是人类形象的高度概括与抽象。历代书法艺术中此类形象的例子太多了,羊欣书如大家婢为夫人,虽处其位,然举止羞涩,终不似真①;顔真卿书为纠纠武士,威武雄壮;八大山人和弘一法师书法如禅定的高僧大德,无欲无求,青灯古佛伴终生的形象跃然纸上。 但是,作为今天的我们如何才能创造出如此鲜活的书法艺术形象,利用自己手中的笔营造如此美妙的意境呢? 道法自然 书法家如何营造作品的意境呢?意境的产生有赖于创造作品的书法意象。书法艺术的意象与通常的艺术形式是不同的,但是,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字来源象形,同样师法自然,相同的汉字不同的结构比例形式可以表现出不同意象形态,表达书者不同意蕴内容,抒发书者不同思想感情。 王羲之书法是风度翩翩的潇洒公子,顔真卿书法是威武强壮的武士,弘一法师书法则是

弘一大师书法代表作《华严集联三百》(中)

弘一大师书法代表作《华严集联三百》(中)弘一大师书法代表作《华严集联三百》(中) 所行无碍,以法自娱具足惭愧,究竟清凉 至法彼岸,长佛善根究竟清净,具足威仪 履净法界,获胜善很说甚深法,升无上堂 获最胜法,升无上堂证菩提道,得坚固身 具头陀行,得坚固身入真实慧,得坚固身 永持梵行,勤修善根恒守正念,常行大悲 入深法界,获胜善根绝世贪爱,趣佛菩提 深入佛智,得预法流入一切智,升无上堂 舍离众恼,成就佛身见一切佛,升无上堂 端正严好,清净调柔众德悉具,大悲所熏 安住真如地,普照智慧灯善入音声海,坚住菩提心远离于众相,愿度诸群生则悟甚深法,而兴大悲心未曾有苦恼,决定成菩提心生大欢喜,佛放净光明体相无所有,光明靡不周二边皆舍离,一念得菩提常护诸佛法,恒涂净戒香我性未曾有,智眼靡不周入于真实境,照以智慧光具一切功德,得无上菩提如梦不真实,舍我而修行无有一切相,而兴大悲心离一切分别,得无上菩提欲为诸法本,心如工画师

一心求佛智,平等行世间其心得安隐,有苦皆灭除 供佛令欢喜,知身如虚空其心无染著,如法而了知 方便行于世,寂静调其心处世而不住,见心无所生 了世皆如梦,见心无所生于法得自在,知身如虚空 心识犹如幻,色相无有边舍慢持净界,以法化众生 勤行精进无厌怠,善了境界起慈悲法身示现无真实,慈心普遍等虚空 无量法门皆自在,一切智性如虚空光明照耀靡不及,智慧增长无有边 如来为说广大法,汝等应生欢喜心放大光明令觉悟,离诸热恼恒清凉 众生有苦皆令灭,如来处世无所依供养一切诸佛海,得成无上照世灯 悉使众生离诸苦,普于十方演妙音显示一切如来境,发生无量欢喜心 愿门广大不思议,慈心普遍等虚空见佛自在生欢喜,发心回向趣菩提 普灭众生烦恼热,恒演如来寂妙音而于诸有无行著,为度众生普现身 能学如来之妙慧,而于众生起大悲为利众生而出现,不染世法如虚空 广大寂静三摩地,清净光明遍照尊令生深信入佛智,普

欣赏:李叔同书法

欣赏:李叔同书法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 李息临 魏造像四种如 夢如幻素壁淡描瓦瓶香侵 发无上意得总持门 世间虚妄乐 說微妙法饒益眾生知止珍重 雪夜千卷、华时一尊金石大寿、欢乐康年万古 是非浑短梦、一句弥陀作大舟 观音十句净业苦,佛号一声超骊黄 老实念佛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诸法空无我具足大悲心 当勤精进,但念无常天然胜境 世尊光所照,众生悉安乐,有苦皆灭除,心生大欢喜

有才而性缓实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偏缓能制急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恶莫大于无耻过莫大于多言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衰后罪 孽都是盛时作的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有作用者器宇 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人福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及我待之以坦荡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戒是无上菩提本,佛为一切智慧灯 极乐庄严 香光庄严佛灭度后以 戒为师 无住斋 建智慧幢无量寿佛专求己过勿责人

弘一法师 《格言别录》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 母亲的教养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 学问类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公《人谱》六条 敬畏於闲居独处之时,从中体悟慎独的功夫;预测念头初动,了知其中因缘果报之事细微的前兆;谨慎威仪举止之规范,以安定吉凶祸福之命运,趋吉避凶也;敦厚和睦大众之间的正常伦理关系,以坚固凝定伦常不变之大道;具备百德细行,以考验道德行为规范;见善则迁,知过则改,以此作为成圣成贤的功夫。 这一条出自明朝学者刘宗周的著作《人谱》,说明做人就需要具备这六条。 几(jī ㄐ〡):读平声。几微,事前徵兆,微末细小之事。 敦:修治使之厚。考:考绩、考验,稽查之义。 考德:另有本为“考旋”,取《易经》“视履考祥,其旋元吉”之意。(观察其行为善恶得失,考绩祸福徵祥,以期回转天命,得到洪福大吉。)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 观察天地之间生长万物之气象,以开拓心胸眼界;学习古圣先贤克己复礼修身的功夫,可以成就功业道德。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行善助人最为快乐,读圣贤书便是佳事。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明朝名士茅鹿门说:人生在世,多做帮助救济他人之事,则对方感恩於我,发於肺腑,温暖入心。能得人心到如此地步,是多麼值得庆幸啊~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诸位君子到此为何事,岂只徒然为求学问、写写文章,擅得一种技艺之微小专长,就算是个读圣贤书的种子吗,而在我所求亦是恕道而已,不过是子孝臣忠,弟悌友信,各自尽到五伦的本分,共同成就为名教中的贤人。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的基础,不知礼义廉耻,学越多越长浮华傲慢,就与学问背道而驰,不得利益。 这副对联出自广州香山书院,从中可见创办人的教学宗旨。 楹联:贴在楹柱(厅堂前的柱子)上的对联。 第 1 页共 8 页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 何谓至行,曰:“庸行”; 何谓大人,曰:“小心”。 什麼是最高的德行,就是平常生活,一言一行安分守己;什麼叫做大人,不过处处小心,一切恭敬而已。 圣贤绝无标新立异,外表生活与凡夫并无不同,所不同者,存心而已。在世间法中觉悟,即是佛法。 庸:平常的。《中庸》曰:中不偏,庸不易。庸行即平常生活。 存养类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涵养德行,心须宁静,言语寡少沉默,举动从容安详,行事严谨恭敬,生活简单朴实,少欲知足。常常这样检点,自然容易止息妄念,心专意凝。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支《送别》从二十世纪初期流行中国,一直久唱不衰。歌词作者李叔同既是我国近代新文化运动中少有的艺术全才,同时又是研究佛教律宗的有名高僧。 一九一八年旧历七月十三日,当李叔同结束了他为翩翩公子、为留学生、为音乐、艺术教师的生涯,毅然到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时,在他,是去追求生命中“山外山”的壮丽与空灵;在他的亲友、学生、仰慕者看来,零落别梦,了却过往的辉煌与滚滚红尘,既是情理中事,又是不能接受的现实。 李叔同一八八零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富有的大家庭。父亲李筱楼为清道光举人、同治进士,曾官吏部,后来在天津改营盐业。李叔同排行第三,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名号屡改。不管名字与一个人的性格、成长有无关系,但李叔同逝世以后,天下人无论知与不知,尽为之默哀,可见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品性;而“屡改”之号,则体现为他一生变化多彩的行迹。 李叔同十八岁时,随母亲迁居上海,文思如涛,所作远出同辈之上,被誉为“沪上才子”。时值戊戌变法期间,李叔同与袁希濂、许幻园等人在城南草堂组织“城南文社”,后又与蔡小香、张小楼、袁希濂、许幻园结拜金兰,号称“天涯五友”,以诗词文赋抒写对极贫极弱社会的忧虑。 一九零一年,李叔同考中南洋中学特班,他不仅诗文超群,而且在书法、篆刻、音乐、绘画方面均有过人的天资和素养,加上他待人温和、性格静穆,大家都很乐意与他交往。当时特班的国文教授是蔡元培,蔡先生的思想、学术与人格,对李叔同日后的言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九零三年,南洋中学的学生因清政府的丧权辱国而发生罢课风潮,全体同学相继退学。李叔同退学后,有感于当时风俗颓败、民气不振,即与许幻园、黄炎培等在租界外创设沪学会,开办补习科,宣传民主自由,以翩翩公子的才艺,致力于强民富国的活动。 一九零五年,李叔同东渡日本,一方面在东京美术学校学习西洋油画,同时又在音乐学校学习钢琴、作曲理论以及新剧的演技。他与同学曾延年等组织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春柳社,并为赈济河南水灾,公演了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而李叔同以其长身细腰的资质,扮演了一号女主角茶花女。春柳社第二次演出《黑人吁天录》,李叔同又扮演了美国贵妇爱米莉夫人,神情逼肖,受到日本观众和戏剧家的好评。此时的李叔同,一改他在国内丝绒碗帽、曲襟背心、花缎长袍的贵公子装束,而是高帽、硬领、硬袖、燕尾服、尖头皮鞋,以极其到位的服饰,来展示他作为一个留学生的新潮与文明。 一九一零年,李叔同毕业回国,先在上海《太平洋报》任文艺编辑,主编《太平洋画报》、《文美》杂志,后来又到浙江第一师范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做美术、音乐教师。他自编教材、创作歌曲,向学生灌输新艺术观念,对于学生中有绘画音乐天分的,他特别加以鼓励和培养。后来成名的丰子恺的漫画、刘质平的音乐,都是李叔同一手培养起来的。 做了教师的李叔同,将洋装换下,改穿灰色粗布长袍、黑布马褂、布底鞋子,连金丝边眼镜也换为朴实的黑边眼镜。虽穿布衣,全无窘相,举首投足,一派儒雅。他这种认真严肃的为师之道,从里到外,受到广大师生由衷的尊敬。 李叔同在杭州执教期间,与夏沔尊、马一浮交往密切。马一浮早已研究佛学,是一位有名的居士。他常借一些书给李叔同阅览,引起了李叔同对佛学的兴趣。有一次,李叔同听夏沔尊讲,说断食是一种使身心更新的方法,能产生伟大的精神力量,自古宗教史上的伟人,如释迦牟尼、耶稣,都曾断过食。于是李叔同决定身体力行。一九一六年寒假,他在杭州虎跑寺断食十七天,自我感觉良好,便更对寺院的清净生活产生了兴趣。不久,他拜了虎跑寺的了悟老和尚为皈依师,法号弘一。当人们还在赞叹、震惊,乃至大惑不解时,一九一八年

怀李叔同先生 阅读及答案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即后来的弘一法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堕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象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现出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理性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多余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示。

弘一法师书法价格弘一法师书法

弘一法师书法价格弘一法师书法 书法是李叔同毕生的爱好,青年时致力于临碑。他的书法作品有《游艺》、《勇猛精进》等。出家前的书体秀丽、挺健而潇洒;出家后则渐变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愈加谨严、明净、平易、安详。李叔同的篆刻艺术,上追秦汉,近学皖派、浙派、西泠八家和吴熙载等,气息古厚,冲淡质朴,自辟蹊径。有《李庐印谱》、《晚清空印聚》存世。李叔同创作的《送别》也广为传唱。下面是为你的弘一法师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昨日,本报推出了“书画入门名家为你点卯窍”系列报道,邀请山水名家姚叶红为读者传授山水画独门秘籍。报道一出,立即引来了读者的热力追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书法如何入门?如何欣赏?昨日,市书协主席舒炯现身说法,为读者讲述书法书写和欣赏的入门方法。 临帖是关键学习书法楷书入手 “很多书法初学者喜欢写字,但他们不喜欢临帖,只是自己闷头写。几年练下来,帖依然是帖,自己的字依然没有变化,没有进步。书法入门,最重要的就是临帖。”说到书法入门,舒炯开门见山地指

出,初学者应该选择一种碑帖作范本,仔细琢磨它每一字的笔画与结构的特点,反复摹,熟练地掌握它的写法,以达到“得心应手”境界;在此一家一体基础上,再博览广习、兼收众长,加以发展,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新体。他建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初学书法的人可以先从楷书练起,通过几年的楷书练习,笔画、结字等都有基础后,再练其他字体才可以事半功倍,无论学魏碑、篆书还是行、草,都将大有裨益。舒炯告诉记者,要想在书法这条道路上有所成就,就得潜心临帖。他坦言自己从4岁开始练习书法,几十年下来,临帖都有4000多种。如今,只要有幅字在他面前一放,他就能够在脑海里浮现字帖上的字形。很多时候,他都靠背帖的形式来练笔。“少不练功,老不习武。书法与中国功夫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舒炯说,练习书法就得将临帖的基本功练习好,以后转绘画都有好处。 入笔行笔收笔每一步都有讲究 “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所谓笔法,主要就是指创造理想线条的用笔方法。”舒炯一边向记者讲解,一边拿起毛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为记者演示起来。只见他拿起毛笔,将笔尖按下去写,笔画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他特别强调:“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入笔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

丰子恺介绍

丰子恺介绍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中国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中国现代漫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中文名丰子恺 外文名ZikaiFeng 别名名:润、仁、仍,号:子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 出生日期1898年(戊戌年)11月9日 逝世日期1975年(乙卯年)9月15日 职业散文家,教育家,漫画家,画家,音乐家 毕业院校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代表作品《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 主要成就他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端 笔名TK 子女子女十人 师承弘一法师 人物生平 丰子恺原名丰润,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他的母亲将他生下来后,由于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取小名“慈玉”。他在家乡念小学时,有一次,乡下要搞什么选举。小学老师说,乡下人文化低,笔画多的字不好写,为日后考虑,名字应尽量用笔画少的字,因此,“润”字改为“仁’,字,老师说,浙江读音“仁”与“润”

差不多,“仁”在意义上与“慈玉”的“慈”接近,因此,他的名字就叫“丰仁”了。他就以这个名字进入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 在第一师范时,他因善于写文章,国文常得第一名,很受国文老师单不庵的器重。单不庵觉得在“丰仁”这个单名之外应该有一个双名,而“慈玉”是小名,应另取一个名字。因此单不庵就给他取了“子颛”。后改为“子恺”(“恺”与“颛”同,均为安乐意)。从此,他就取名叫“丰子恺”了。后来写文、作画均用此名。 丰子恺在早期作画时,曾用TK署名。那是“子恺”二字的英文拼写缩写。当时的子读作“TSU”。 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丏尊,他称李叔同对他的教育方式为“爸爸般的教育”,而夏丏尊老师的则为“妈妈般的教育”,这两位老师,尤其是李叔同,对他的一生影响甚大。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丰子恺曾作文《怀念李叔同先生》以纪念恩师。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院。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 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3年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仁者爱人》教学实录高品质版

《仁者爱人》教学实录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刘建松 班级:高二(4)班(理科) 设计思路,正如夫子所言,观其言而察其行,夫言者,所以抒其匈而发其情者也,能行之士,必能言之,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先从孔子关于仁的细节行动入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对文言文的本能的排斥,可以让学生先直观的感受仁,意识到仁是很生活化,很普通化。很温度化。而后深入研读仁的有关理论,易于整体把握。 师:在黑板上出示大大的仁字(无非是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便捷无华的单刀直入)师:我们先来技术难度较低的,(停顿)给“仁“组词,多多益善。 (学生的答案,仁慈、仁爱、仁者,核仁、仁义,为富不仁。) 师:何谓仁,从字面来看,就是两个人。说通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人与物的关系,就像同学们刚才的组词,两者的关系就是要爱,要慈,要讲义,仁字为何要在人旁加个二字,为什么不加一呢?(停顿)一说明一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加二就是两个人,除了要管好自己以外,还要管好另外一个人。那就产生了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助、怎样相爱的问题。仁就是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关系变得和谐的方法。你自己处好了,对人也好了,就是仁者了。就是一句广告词,大家好生:才是真的好。 师:关于仁,老师想起了一位名人和蚂蚁的故事,有这样一位名人,交待后事时,他嘱咐:“当我呼吸停止时,要待热度散尽,再送去火化,身上就穿这破旧的短衣,因为我福气不够。身体停龛时,要用四只小碗填龛四脚,再盛满水,以免蚂蚁爬上来,这样也可在焚化时免得损伤蚂蚁”。这位名人叫李叔同,知道这个人吗? 生:不知道 师:就是唱长亭外,古道边。 生:荒草碧连天 师:后来出家了,当了和尚,世间就少了李叔同,佛门中多了个弘一法师。 师:同学们听后有什么想法(停顿)这便是“弘一法师与蚂蚁”的故事。当然,和尚一生慈悲为怀,临终之际想到的是蚂蚁,勿让它们无端成为“冤死生灵”。这便是佛心、神性吗?我想说,这是人性。或以孔子所说的“仁”来表述,或以西方的“人道主义”来表述,这片仁慈,不愿伤害无辜的赤子之心,于今何其值得珍视! 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被于丹教授称为既有风度,又有温度的孔子,当然,孔子是我们教师的开山鼻祖,我们先走进孔子的课堂,感受有风度的老先生。 (学生朗读第五则,孔子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是很喜欢问学生的理想,或者要报考什么专业,每时每刻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天生的教师大师。) 师:这里出现了孔子的两位很喜欢的学生? 生:颜回和子路 师:就是颜渊和季路,我们可以认为他们是当时的文科生和理科生的代表,说说谁是文科?谁是理科? 生:子路是理科,颜渊是文科。 师:我们一般认为理科是技术性人才,而文科是管理性人才。我们看看两千年前他们的志愿,我们想象当时两位学生回答的表情。当然孔子的问题是 生:盍各言尔志? 师:盍是 生:为何不的意思。

李叔同简介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 被丰子恺称为“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的李叔同,由于佛缘成熟而走上了世俗眼光中的“消极”(佛法是入世的、积极的、而非消极厌世的,所谓“佛法不离世间觉,出世寻佛法,如同觅兔角”)人生之路,1918年,剃度于杭州虎跑定慧寺,遁入空门,成为一个名“演音”、号“弘一”的僧人。一名曾经所谓纯正且优秀的艺术家,穿上百衲衣后,从观念到行动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放下尘缘,超然物外,几乎搁置了所有的艺术专长,耳闻晨钟暮鼓,心修律宗禅理,艺术家的李叔同变成了佛教家的弘一法师。 诸艺俱疏,唯有书法一事未能让弘一割舍(以书法表佛法),伴他直至圆寂于泉州不二寺。在弘一60余年的生命历程中。至少有50年的翰墨活动。由此可见,书法早期在他心目中占有的地位了。弘一习书始于少年,初学篆书,从津门名士唐敬严学习书法篆刻,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再写隶书,后入楷、行、草诸体,尤对六朝碑版精心揣摩,

李叔同是近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

李叔同是近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丰子恺在一篇回忆文章中介绍说:?在四十年前,我做巾小学生的时候,图画、音乐两科在学校里最被忽视。……在课程表里被认为一种点级,好比中药方里的甘草石红枣,而图画、音乐教师在教职员中也地体最低,好比从前京戏里的跑龙套的。?。 看了如上的描述,使我们看到了八十年前一般学校美术音乐教育的情景。然而,却忽然出现了意外的景况,请看文艺前‘辈夏丐尊的叙述:?我担任舍监职务,兼修身课,时时感觉对学生撼化力不足。他(指李叔同—本文作者注)教的是图画、音乐两科,只要提起他的名字,全校师生以及工役没有人不起敬的?。 一般学校忽视图画、音乐课,这不用说在当时,即令在今天仍然是个普迫的现象。这当然在于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那么,为什么出现了浙江两级师范那样稀有的状况呢?时代的变化固然是原因,但更主要和直接的原因,不能不从教师李叔同身上去找。 李叔同多才多艺。他精日文,通英文和意大利文。他演话剧,作油画、素描,绘中国画,弹例琴,作六朝文、填词、作诗,普书法,刻金石,又搜长图案设计,而且都造诣较深,不是一般的爱好。这样广博的学问修养,在当时文艺界罕见,在中年教师辈中更是鹤立鸡群。丰子恺曾说:?他不是只教图画、音乐,他是拿许多别的学问为背景而教他的图画音乐。夏丐葬先生曾经说:‘李先生为教师,是有后光的’。象佛菩萨那样有后光,怎不教人崇拜他??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侣人力量。而作为教师,仅具丰富的学识,拿今天的话说仅仅是业务强也还不够,他之所以能受学生的祟敬,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认真、严肃、献身的教育精神,其核心则是身教。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据丰子恺介绍,李叔同在浙江两级师范任教时,宿舍的案头长年放着一本明人刘宗周所著的《人谱》。书上有他亲手所书?身体力行?四个字,每个字旁还加了一个红圈圈。这本书中列举了古代许多货人的熹言猫行。有一次丰子恺与几个同学到李叔同宿舍,李翻开《人谱》,指着一节给大家看:?店初,王(勃)、杨、卢、骆皆以文章有盛名,人皆期许其贵显.装行俭见之.日: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章,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李叔同当时耐心地把?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意义作了讲解。他认为一个文艺家倘没有?器识?,无论技术多么精通,也是不足道的。?应使文艺以人传,而不可人以文艺传?,他调人品修养的重要性,要做一个好的文艺家,首先必须是一一个好的人。虽然道德规范的内容,不同的时代有本质的差别,但李叔同的基本观点,今天看来依然是十分正确的。 关于李叔同善于身教的事例,他当时的同事和学生有口皆碑。那时候,正是?五四?运动前后,提倡国货的呼声很高。李叔同脱下洋装,换上布衣、马褂和长袍子,而且连进口的松紧带也不用。出家后仍是如此,只用麻绳束袜子,直到有了国产的松紧带他才使用。李叔同勉励学生爱惜时间,他自己是以身作则的。他非常注意经济地使用课堂的五十分钟,凡上课必须在黑板上写着的内容,他都课前写好。黑板是双层的,用完一块推上再用另一块。上课铃未响,他早已先端坐讲坛,恭候学生,上课铃一响,马上讲课。因而学生们听他的课不敢迟到。当时学校里学习图画和音乐的空气浓厚,早饭前半小时,午饭至上课的三刻钟.下午四时后到就崔,都是可以进行课外练习的时间。李叔同安排学生轮流接受个别教授。他自己的中晚饭都是提前吃好.以便及时教授。由于他的认真、献身,也就博得了学生的尊敬、信服。这是学生之所以重视图画、音乐最重要的原因。 李叔同的教育方法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他对学生的态度一向和荡可亲。遇有学生犯了过失,他当时不说,过后把学生叫到宿舍,和颜悦色,低声耐心地开导。李叔同当时的学生、著名作家曹聚仁事后回忆说:?在我们教师中,李叔同先生最.不会使我们忘记。他从来没有怒容,总是轻轻地象母亲一般吩咐我们。?据说连最顽皮的学生也说:?我情愿被夏木瓜骂一顿,李先生的开导真是吃不消,找真想哭出来。?。(当时复丐茸是舍监,心直口快,也很受学生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