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新闻奖作品赏析

中国新闻奖作品赏析

中国新闻奖作品赏析

中国新闻奖是一个重要的新闻奖项,它旨在表彰在新闻报道、评论、摄影、漫画等各个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以下是几篇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赏析:

1.《离开大山的山村孩子》

这篇报道以湖南省宁远县的一个贫困山村为例,讲述了许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继续上学的悲惨遭遇。文章通过采访当地的教育官员、老师和家长,揭示了教育资源不足、家庭贫困和社会贫富差距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吊儿郎当的“蓝领”生活》

这篇报道以广州一位装修工人的生活为例,揭示了蓝领工人的生存现状。作者通过对工人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深入调查,发现蓝领工人遭受的劳动弊端和待遇不公,引起了公众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关注。

3.《一场“治污战争”的实践与思考》

这篇报道以河北省邯郸市的治污行动为例,讲述了地方政府在打击污染行动中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文章通过采访相关政府官员和污染企业的代表,分析了治污行动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探讨了环保政策的实施和官员们的责任担当。

这些获奖作品以真实的报道和深入的调查,揭示了社会的问题和现实,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它们也向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榜样和参考,鼓励他们在新闻报道中更加深入、更加负责任地揭示社会问题,

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新年新面孔。《传媒周刊》从本期起开辟新栏目《版话版语》,每周遴选出3~4个版面供读者赏析。这些版面,让人眼前一亮甚至过目不忘;这些版面,记录一周来的大事或变革。欢迎各报同行为我们推荐优秀版面。 编者按中国新闻奖——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这是很多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检验和推出新闻精品的最佳激励。2012年12月19日~22日,在由中国记协主办、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暨长江韬奋奖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进行了评析,希望通过对获奖作品的解析为提高新闻作品引导力、传播力提供借鉴。 这些获奖作品,有对宏大主题的精确把握,有对社会问题的真实展示,也有对热点话题的前瞻思考,但不论哪一篇,背后都凝聚了创作单位的集体智慧、倾注了编辑记者的大量心血。本期《传媒周刊》在6版刊登部分获奖作品的创作体会,以期从中汲取经验与读者共飨。 从获奖作品中感受真实的中国 对于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来说,它们究竟有哪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令人眼前一亮的“色彩”,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次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让我们为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也让我们读懂了这些作品以及蕴涵在其中的那个真实的中国。 小场面也能牵动大主题 2011年对中国新闻界来说似乎格外“重大”,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2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在这一年中,还发生了很多至今依然令我们记忆犹新的大事:“7·23”动车追尾、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

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消息作品之新闻角度分析

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消息作品之新闻角度分析(2012-10-28 10:14:44)转载▼ 标签:杂谈分类:新闻作品分析 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消息作品之新闻角度分析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得新闻消息与通讯一等奖的作品《基层科技创新遇“无米之炊”》,较为典型的站在全局高度寻找新闻点,记者报道其所在之省的部分县、区科技创新难以开展是因为政府财政拨款远远不够。诚然这种现象无独有偶,全国很多的县乡都有,记者把本地新闻与具有全国意义的普遍问题联系在一起且这一问题先前鲜有人关注,其新闻价值也就自然升值了。 著名记者艾丰曾说过:“当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记者在报道中强调:按照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创建要求,研发经费应达财政收入的1.1%,但实际上县财政很难足额拨付。即使该县将农业、林业等其他费用按“研发经费”进行登统,但还是难以达到要求。更多的情况是,科研人员已经多年未拿到一分钱的研发经费。紧接着记者就指出研究经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地方财政研发投入可产生10倍至20倍放大效应,对区域内经济长期发展有明显拉动作用。 在这个较为明显的对比中,读者很自然的就认识到县区财政研发投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了,不必记者多说。报道末段,记者指出不久前通过的《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作出规定:设区市及县(市、区)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应高于2%。这是我省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科技投入指标。但贯彻落实情况如何,还得让事实说话。最后一句话语,有一种留白的一位,引起读者的深思和有关部门的反省,将报道力度进一步增强。很好的贯彻了“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精神。 原文:用“无米之炊”形容我省部分县(市、区)科技创新开展之难毫不为过。近日公布的2010年河北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统计情况显示,全省有28个县(市、区)本级财政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为零,41个县(市、区)财政研发投入不超过50万元。 “按照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创建要求,研发经费应达财政收入的1.1%,但实际上县财政很难足额拨付。”某县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透露,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该县将农业、林业等其他费用按“研发经费”进行登统。“但还是难以达到要求。”该负责人说。“我们已经多年未拿到一分钱的研发经费。”面对记者提问,另一个县的科技局某负责同志回答得更为干脆。“研发经费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体现得非常明显。”高邑县主管科技的副县长徐志峰说,该县一年财政研发投入虽仅200万元,但效益可观。近期,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成部分瓷砖生产企业效益不佳,但高邑县恒力陶瓷有限公司瓷砖烧制车间还是开足马力生产。“县科技局帮我们进行轨道窑尾气余热综合利用技术改造,一条生产线一天就能节煤50吨。”该公司总经理陈云中告诉记者,新技术让企业成本大幅降低,市场竞争力更强。建筑陶瓷产业是高邑的优势产业之一,这项新技术很快就将在全县推广。 “200万元不仅仅用于新技术推广。”徐志峰介绍,去年该县还建立了建筑陶瓷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基地,免费为企业提供服务。“原来产品检测要到山东等地,不仅费用高还要耽误四五天时间,现在一上午就能在本地完成检测。”200万元研发经费还让高邑县建成国家级建陶生产力促进中心、石家庄市建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产业实现了升级。 统计显示,地方财政研发投入可产生10倍至20倍放大效应,对区域内经济长期发展有明显拉动作用。高投入产出比缘何不能激发高投入积极性?“科技投入的作用有其滞后性,一些地方为了眼前利益,往往会把钱投到出政绩更快的地方。”某县主要领导透露,“急功近利”思想让一些地方的科技经费有名无实,即使有预算,也难以保证科技经费足额拨付。

2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赏析

第2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电视作品评析 2013年10月25日,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99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46件(含8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91件,三等奖159件。 中国新闻奖作为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项,它的评奖标准以及评选结果,集中体现了国家主流价值观、文化观,充分反映了广电新闻战线的精神风貌,也突出代表和反映了我国广电新闻采写编的新观念、新选题、新角度、新技能,不仅对今后新闻作品的创作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同时也成为媒体和记者衡量新闻价值的指挥棒。 1、 首先,我们来看一则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由杭州文广集团刊播的《最美司机吴斌》,这是一则连续报道,由三篇报道组成。可以说这组连续报道是突发性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成功实践,体现了媒体主动引领社会舆论的责任与担当。报道准确、迅速的判断和把握了新闻事件潜在的价值,并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发挥电视的特性,用画面、声音,用真实、真诚、真情来吸引人、感动人,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三篇作品。 这一组连续报道中,第一篇作品《76秒 8个动作司机吴斌临危保护24名乘客》播出于2012年6月1日18点。5月29日吴斌驾驶大巴在无锡返回杭州的途中被对向车道飞来的铁块击中腹部。事发后,他立即被送往无锡解放军101医院救治。期间,杭州长运集团考虑到吴斌还在抢救,暂时未向媒体通报消息。直到6月1日凌晨,吴斌去世,杭州长运才将他的事迹以及76秒视频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第二篇是把镜头对准了普通民众的《全城挥泪送别“平民英雄”吴斌》,全城送别,这是一座城市“向善”的特殊表达。报道使用极少的解说词,用声音和画面这些鲜活的、极具感染力的形式,展现了全城送别英雄的场景。它突破了传统英雄片的说教形式。这篇报道不是报纸的、广播的,它只属于电视这种独特的传播形式。第三篇《全城“送别”爱心背后的价值观》是一则评论。平民吴斌成英雄,全城自发送英雄,这是事物的两个侧面。它印证了杭州人的爱心,也印证了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精神文明也在同步成长。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对《全球最快列车驰骋南中国》赏析 《全球最快列车驰骋南中国》这篇消息记者对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投入运营这一事件的报道。 首先从这篇消息的题目来看,题目中“全球最快”强调了这列列车在世界上的地位,抓住了新闻要点“最快”,同时隐含有了记者的一种自豪之情在内;而“南中国”三个字则强调了列车所在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南部和武广高铁对中国南方的意义,“驰骋”二字更是补充说明列车对于中国南方交通联系的密切和通畅性。导语开头“今天9时08分”时间精确到了分,充分表现了消息时效性——“快”这一特点,同时也说明记者采写新闻的迅速。 高铁列车要经过很多的地方,但作者选取了湖南湘潭,“全球最快列车首次驶过毛泽东故乡湖南湘潭”,新中国的第一位主席的故乡,从而自然地引出“这位开国领袖诞辰116年的纪念日”使之与开国领袖的诞辰相联系。 同时也为消息中记者化用毛主席的诗句做了铺垫。导语虽然简短,但包含信息点广泛,大大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新闻背景的应用是这篇消息的一大亮点。首先利用背景材料制造新闻点,例如“全球最快列车首次驶过毛泽东故乡湖南湘潭”将“毛泽东故乡湖南湘潭”和“开国领袖诞辰116年的纪念日”两个背景材料与高铁驶过的站湘潭有机结合。这一写作方法与《中国地铁列车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相似,将地理背景“天安门”与地铁列车运行相结合,二者分别把“天安门”和“毛泽东故乡”作为一个新闻点呈现,将时代背景与历史结合。 其次是利用不同的背景材料横向的比较来突出新闻点,例如“这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全长1069公里,比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西班牙马德里至巴塞罗那高铁长出400多公里”通过武广高铁与西班牙马德里至巴塞罗那高铁的长度的横向比较,突出武广高铁的长。记者时将武广高铁放到世界的背景中作比较,从而表现武广高铁在世界的地位,同时也暗含一种自豪之情。另外,“与去年8月在华北平原通车的京津城际铁路相比,武广高铁在速度、技术、难度上都堪称…升级版?”,将武广高铁放于国内的背景中与京津城际铁路在速度、技术、难度进行相比,从对比中表现武广高铁的技术水平的高度。 再次就是时间背景的运用,如“这位开国领袖诞辰116年的纪念日”从而增强消息的历史厚重感;又如“一个月后,虎年春运将临”将高铁的开通与人们又一关注热点相结合,是消息更贴近群众的生活,“武广高铁让老百姓对不一样的春运充满期待”。 消息的语言是带有智慧的轻松幽默。例如““才饮珠江水,又食武昌鱼”化用了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里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给人一种瞬间转移的错觉,从而形象生动突出武广高铁的“快”。又如“武广高铁在速度、技术、难度上都堪称…升级版?”“一位铁路专家形象地比喻为…短跑变长跑加跨栏?”其中“升级版”利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词汇,移用于不相关的高铁建设,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武广高铁建设的难度,从侧面也表现了武广高铁的技术含量很高。而“短跑变长跑加跨栏”同样以此物喻他物,说明建设难度,体现了记者在语言选择方面的技巧,也反映了记者本人的语言风格。文尾的“你高铁了吗”更是给人无限的回味。

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诗意盎然叙大事回味悠长念古村 -—赏析优秀新闻作品《留住即将消逝的村庄》 广电1102 张洪乐 201120270225 【背景介绍】:浙江日报记者毛广绘的《留住即将消逝的村庄——江山市历史文化村落纪行》获得了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2012年5月9日,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现场推进会在江山召开,记者随与会人员一起现场察看了江山的历史文化村落,深深感受到江山在保护古村落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十分符合中央、省委的要求。于是,在做好一般性会议报道的同时,记者在会议间隙抓紧采访相关人物及故事,连夜加班,于第二天赶出这一通讯. 文章见报后,江山干部群众反响强烈,对保护古村落的积极性更高,不断有人打电话给记者交流感想,衢州文化界人士表示:没想到党报头版头条可以这样写。此文后被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以及《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转载,影响进一步扩大,至今已有全国100多个县市3000多人到江山考察古村落保护。浙江省委宣传部领导批示,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写出此文,而且质量不错,值得表扬。此后,江山市委市政府制订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实施意见,加大 保护力度. 【赏析】:此篇文章最吸引我的地方便是文笔优美而自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却能把人带如一个古色古香的意境之中,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文章还多处运用鲜明生动的故事,营造了很强的现场感,信手拈来,寥寥数笔,人物跃然纸上,用散文的笔法,轻松的笔调,给出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江山答案,同时以小见大,表达了呼吁回归精神文明建设的情感诉求,回味悠长,引人深思.同时本文记者打破常规散文诗般的写法,对党报的工作性报道也是一个创新之举。接下来我将从意境意象、节奏韵律、成文速度和象征手法以小见大四个方面具体欣赏一下本文的出彩之处。 意境意象美的活灵活现 重大主题活动的报道往往比较严肃,有很多文章因此流于形式,用官话讲官事,用行话讲行事。而这篇通讯却笔走偏锋,开门见山就营造了一种散文诗般的意境,让文章具有独特的情调和境界: “在古村落日渐消逝的今天,江山市留住了她们匆匆的脚步。全市102个行政村保留着历史文化村落的特色,宛如颗颗散落在乡野的明珠,熠熠闪光。 春夏之交,在古村落中穿行,不禁想起了海子的诗句:我要还家,我要转回故

第20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赏析之

第20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赏析之 中广网02月16日09:35 专题《小岗村的好书记——沈浩》 主持:李宏高级编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会秘书长第20届中国新闻奖评委 讴歌先进典型唱响时代强音 本期请各位欣赏获得第20届中国新闻奖广播专题一等奖的作品——《小岗村的好书记——沈浩》,安徽人民广播电台黄美娟、张立旺、黄铮的创作谈,以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第20届中国新闻奖评委陈昌凤的点评文章——《厚积薄发唱响的时代强音》。 第20届中国新闻奖广播专题总共有参评作品21件,设一个一等奖。新闻专题历来优秀节目集中、竞争格外激烈。但此次评选评委们一致地把一等奖投给了安徽电台创作的《小岗村的好书记——沈浩》。这是一个宣传重大典型的优秀广播专题。 首先、记者采访深入,跟踪采访主人公许多年,并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丰富的音响,如沈浩本人生前的谈话、沈浩老母亲在沈浩再次去小岗村挂职的叮嘱、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的音响等。所以安徽电台能够在沈浩突然去逝、接到宣传报道任务后,早于电视和平面媒体推出深度报道,且广播特点突出,音响丰富。第二、细节真实感人,给人印象深刻。比如:小岗村农民为沈浩三次按红手印。这个细节形象地证明了沈浩这个典型的先进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第三、此节目是安徽电台创办农村广播5年业绩的集中彰显。这种长期的积累不仅反映在该节目的创作上,也表现其播出形态上。该节目不仅在安徽电台播出,还在全国19家省(市)农村广播中播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当然这个节目也还有令人遗憾之处。比如:整体的节目形态还比较老旧,节目构思和内容输出上还没有突破用音响说明文字的框架,没有能够真正做到用音响表达。语言还有“高大全”的痕迹,播音语调也不

中国新闻奖获奖评论赏析

中国新闻奖获奖评论赏析 中国新闻奖作为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每年评选出的优秀新闻报道和评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力。通过对获奖评论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新闻界的发展和变革。 首先,获奖评论通常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获奖评论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还需要对其中的背景、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对公众提供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获奖评论家往往能够抓住关键问题,站在公众的角度,深入剖析事件的本质,提供独到的见解。 其次,获奖评论注重思辨与批评。在传媒环境日益开放的今天,新闻评论具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度。获奖评论家不仅能够提出客观中肯的观点,还能够挑战权威和体制,勇于发声、批评和质疑,从而促进新闻界的创新和进步。 再次,获奖评论常常弘扬社会正义和价值观。在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多样的背景下,获奖评论家往往能够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和不公平现象,给予他们声音和支持。获奖评论不仅是对新闻事件的评价,更是对社会的反思和呼吁,引导公众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积极行动。 最后,获奖评论在语言表达和创作技巧方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专业性。获奖评论家往往能够运用生动的比喻、鲜明的视觉形象和感人的故事,使得复杂的新闻事件变得饱含情感和趣味。同时,获奖评论也要求评论家具备犀利的分析能力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文

学化的表达方式,为读者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阅读体验。 总的来说,中国新闻奖获奖评论无论在思想深度、批判性、价值取向还是语言表达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亮点。它们不仅是新闻界的精华和代表,同时也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见证和推动者。通过赏析这些获奖评论,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新闻界的发展脉络,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考方式。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字通讯作品《见字如见面23年》赏析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字通讯作品《见字如见面23年》赏析 摘要: 一、引言 二、作品《见字如见面23年》的内容概述 三、作品的可读性分析 四、作品的实用性分析 五、作品在我国新闻奖评选中的优势 六、结论 正文: 一、引言 在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文字通讯作品中,有一篇引人深思的作品——《见字如见面23年》。这篇作品通过讲述一封封信件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份珍贵的友情,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本文将对这部作品进行赏析,分析其可读性和实用性,并探讨它在新闻奖评选中的优势。 二、作品《见字如见面23年》的内容概述 《见字如见面23年》是一篇以书信为主题的通讯作品,通过讲述作者与好友之间长达23年的书信往来,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这段时间里,两人如何通过书信相互鼓励、支持,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时刻。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篇关于友情的作品,更是一篇关于成长、奋斗和坚守信念的故事。 三、作品的可读性分析

《见字如见面23年》在可读性方面表现出色。首先,文章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讲述作者与好友之间的书信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其次,作品以时间为线索,将23年的书信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叙事方式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连贯性,让读者愿意一口气读完。最后,文章以平实的语言叙述,让人倍感亲切。 四、作品的实用性分析 在实用性方面,这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保持友谊、如何面对人生困境的启示。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学到,无论生活如何变迁,都要珍惜身边的友情,坚守信念,勇往直前。此外,文章还展示了书信作为一种传统交流方式的价值,让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思考如何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五、作品在我国新闻奖评选中的优势 《见字如见面23年》在我国新闻奖评选中具有以下优势:首先,选题独特,紧扣时代主题。在通讯作品中,以书信为主题的文章较为罕见,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角度吸引了评委的关注。其次,情感真挚,具有感染力。文章以真挚的情感描绘了友情,让人感受到人性的光辉。最后,文字功底深厚,叙述流畅。这篇文章在文字表达上颇具功力,使得评委对其印象深刻。 六、结论 总之,《见字如见面23年》这篇文字通讯作品,以其独特的主题、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佳作。这篇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可读性,让人愿意一口气读完,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友谊、成长和坚守信念的启示。同时,它在新闻奖评选中的优势也得到了充分体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分别是中国和美国两个重要的新闻奖项,分别代表着两个 国家新闻行业的最高荣誉。获得这两个奖项的作品往往具有极高的新闻报道水准和影响力,对于新闻行业的发展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本文将对中 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一些启示,以期对新闻行业有所 帮助。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其获奖作品往往涵 盖了政治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深度报道。2019年度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深度报道:中美贸易战下的中国出口企业》详细解析了中美 贸易战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通过深入调查和报道,展现了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实体经济 的具体影响,具有很高的新闻报道水准。还有获奖作品《纪实报道:百年革命路——红军 长征之路》 对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纪实报道,从多个侧面还原了当时的艰苦环境 和革命斗争,极大地丰富了历史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其获奖作品涵 盖了全球范围内的新闻报道,具有很高的国际影响力和深度报道。2019年度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震撼全球的伊斯兰国报道》对伊斯兰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报道,还原了当时的战争环境和人道主义危机,展现了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对国际社会起 到了很大的警示作用。还有获奖作品《劳工幽灵》对全球范围内的劳工剥削问题进行了深 入的报道,揭露了国际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对劳工的剥削和压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都具有极高的新闻报道 水准和影响力,对于新闻行业的发展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这些获奖作品都非常注重事实真相的还原和客观公正的报道,对待新闻事件的态度非 常严谨,避免了因主观因素导致的报道失真和偏颇现象。这些获奖作品在报道过程中都非 常注重调查研究和采访报道,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从多个角度还原新闻事件的全貌,这种深度报道的风格非常值得新闻工作者们学习。这些获奖作品都非常注重对新闻报道的 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利益的维护,积极传播正能量,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这种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利益意识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应该具备的素养。

第24届中国新闻奖获奖评论作品解析

原文: 把校舍真正建设成第一避难所 (第24届中国新闻奖文字评论类一等奖,刊播单位:中国教育报,报送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4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针对一些媒体在芦山灾区拍到的汶川地震后重建房墙体开裂、脱皮等情况的照片,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和求证。专业人士表示,对有些校舍墙体的开裂、脱落要科学认识,主体结构受损才能算危房。芦山县初级中学部分建筑物的墙体受破坏在预期之内,达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另据中国教育报4月22日报道,在芦山地震发生时,该县在汶川地震后修建的校舍无一垮塌,有效保障了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汶川地震中的校舍坍塌事故可谓教训惨痛,后续的诸多声音为中国的国家形象抹上了厚厚的阴影,校舍安全问题一时间成为灾难报道中的一个敏感话题。相比较而言,芦山地震中“在汶川地震后修建的校舍无一垮塌”值得肯定。它传递了一个暖人的警示信号:安全不再是一种奢望,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和结果,我们完全有能力将生命寄托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在灾难面前,给生命一个安全的承诺,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 “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中国政府于2009年实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一轮的校舍安全排查工作,对校舍安全做出了明确的防震级别和安全指数要求,以期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在这次芦山地震中,新建校舍承受住了七级地震的摇晃,它托起的不仅仅是生命本身,更是一种新的希望。 学校是孕育理想和希望的地方,保障校舍安全,关乎民族的未来。在校舍安全问题上,如何强调都是理所当然的。在地震频繁的日本、智利、美国等国家,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校舍安全的民生保障立法进程,学校被列入了紧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范畴,校舍的安全标准因此更为“苛刻”。 1933年,美国长滩发生6.3级大地震,众多校舍被毁,加州政府随即通过“菲尔德法案”,详细规定了建筑设计标准、监管机构、审查程序、惩罚措施等内容。在智利,为了推行更高标准的建筑抗震规定,政府出台了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确保所有校舍都能够“按抗9级地震设计”。日本早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后就着手制定校舍安全政策,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开始实施“校舍补强计划”,对不具备抗御7级地震的校舍进行加固,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后,日本政府迅速启动了面向45万所公立中小学的“五年补强计划”。 这些国家的防震思路非常清晰,学校是所有灾难的第一避难所,无论地震有多严峻,孩子们的校舍不能倒。一旦发生灾难,学校的功能不仅仅是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更是立即成为人们避难的中心。 国外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醒中国,加强校舍安全建设,必须走法制化道路。其实,中国的校舍安全政策并不是一片空白,从1986年发布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开始,目前发布的有关校舍安全建设的政策和规定不下二十个。其中,汶川地震后,多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做好学校校舍抗震安全排查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成为最具分量的一份指导性文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对各级各类学校校舍进行一次全面排查”。

声音里的中国: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广播获奖作品评析

声音里的中国: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广播获奖作品评析 作者:高红波张栗晶 来源:《中国广播》2017年第10期 【摘要】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广播获奖作品反映时代特征,用声音记录历史,具有鲜明的广播音响特色。本文从广播特色、新闻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四个方面对多件广播获奖作品进行评析,认为广播作品呈现了“声音里的中国”,并展现了广阔社会图景中的多维价值。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广播特色价值评析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11月2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奖揭晓。本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出获奖作品共256件,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40件,二等奖85件,三等奖128件。获一等奖广播作品为3件,占一等奖作品总数的7.5%;获二等奖的广播作品为11件,占二等奖作品总数的 12.9%;获三等奖的广播作品为11件,占三等奖作品总数的8.5%。本届中国新闻奖与往年一样对广播类作品共设置了消息、评论、专题、系列(连续)报道、访谈、现场直播以及新闻编排7个大项,较为全面地覆盖了广播新闻节目的所有类型,完成了对2015年度中国广播新闻的一次检阅。 一、广播特色:音响报道,声动中国 作品凸显以声夺人,现场感十足的广播特色。例如:广播消息《山东平邑“12·25”石膏矿垮塌事故第六天发现8名被困矿工救援加速推进》和《兄弟,我们一起上去》这两则作品通过及时地采录现场音响、烘托现场气氛,增强了报道的画面感,用具体可感的同期声音响让受众感知、联想现场所发生的一切,营造出一个具有立体感、空间感、时间感的报道,使广播具有了“可视性”,贯穿整个报道中的现场同期声将整个救援过程生动、鲜活地传达出来,以声夺人。 广播的特点是线性传播、稍纵即逝,这一特点决定了广播的文本不能过于复杂,要适合于听,给听众的感受应该是环环相扣、线索清晰。例如:广播系列节目《寻访华南抗日“第一枪”》,以追寻“第一枪”为主线,报道了增城、惠州等地抗战的历史故事。该广播系列节目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作品结构严整,记者经过考证,梳理出作品主题,使整个报道不仅具有认知价值,而且丰富和完善了历史记载,具有史料价值;二是作品借鉴章回小说一环扣一环的叙事手法,一节一节地追溯报道南粤大地上可歌可泣的抗战事迹,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三是作品地方特色鲜明,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表现手法新颖,广播特色突出。

中国新闻奖稿件案例分析

中国新闻奖稿件案例分析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带来历史性大转折 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 三年增加蓄洪能力27亿立方米,蓄水面积扩大554平方公里本报讯洞庭湖变大了!经过三年规模空前的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1/5。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大转折。 12月25日,省有关部门的权威统计表明:1998年以来,我省已对220处阻洪堤垸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洞庭湖蓄洪能力增加27亿立方米,扩大蓄水面积554平方公里。水利专家称,整治后的洞庭湖如果再遇到1998年那样的特大洪水,水位可平均降低0.1米。岳阳城陵矶的水文标尺上,凶猛的洪水再也爬不到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高度。 长大了的洞庭湖别是一番景象。隆冬时节,记者在湖区采访看到,原来人丁兴旺的华容县小集成垸、汉寿县青山湖垸已无人迹。成千上万的白鹭、野鸭、天鹅在栖息、飞翔,成片的杨树在风中摇曳着,赶走了冬天的苍凉。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洞庭湖方圆八九百里,号称“八百里洞庭”,洪水期湖面达6000平方公里。此后数百年泥沙

淤积,盲目开垦,致使“堤垸如鳞”。在实施综合治理前,这个长江水系重要调节湖泊的面积减少到2691平方公里。湖面锐减,调蓄能力削弱,灾害频频发生,湖区人民深受水患之苦。仅以1998年为例,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97亿元。洞庭湖失去了宝地的光彩,成为一块不得安宁的险地。 治理洞庭湖,还历史的本来面貌!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整治洞庭湖极为重视,投资70多亿元支持我省。改变单纯加高加固大堤“堵”的传统办法,实施以疏导为主的综合治理方略,湖区30个县(市、区)及大型农场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广大群众对治理洞庭湖企盼已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使这项浩大工程进展顺利。三年中,湖区8.4万农户、30多万群众告别故地,实施大迁移,成为湖湘史上的一大壮举。澧县的澧南垸、西官垸是治理的重点地区,许多老人虽难舍故土,但更感谢党和政府让他们离开了“水窝子”。两个垸子7万多人有序搬迁,实现了安居乐业。“平垸行洪还洞庭浩浩荡荡,移民建镇让百姓世代安康”,搬迁户新居门上贴的这副对联反映了湖区人民的共同心声。 人与自然在洞庭湖开始和谐相处。随着治理的深入,烟波浩淼的八百里洞庭将再现人间。 (记者:万茂华赵成新李志林王利亚)

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讲评

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讲评 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评选已经圆满结束,评委们从众多参赛作品中精心挑选出一批优秀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精湛的技术以及生动的表现力,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了社会的变迁、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 在这些摄影作品中,有的记录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比如《疫情中的坚守》这一组作品,通过记录医护人员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意志和团结精神。这些作品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也彰显了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的力量和担当。 还有一些作品关注了人民的生活和命运。比如《一米阳光下的温暖》这一组作品,通过记录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艰苦环境中的求学之路,展现了他们的坚强和勇气。这些作品让人们感受到了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渴望知识、追求梦想的决心,也引发了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和思考。 还有一些作品呈现了自然和环境的美。比如《大美中国》这一组作品,通过记录中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珍稀动植物,展现了中国的自然之美和生态之珍贵。这些作品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力量,也唤起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行动。

这些优秀的摄影作品无一不展现了摄影的力量和魅力。它们通过镜头捕捉瞬间,记录真实的场景和情感,让人们在观看的同时产生共鸣和思考。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方式传递信息,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评选出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需要摄影师的专业技术和艺术感悟,也需要评委们的严谨和公正。他们从众多参赛作品中筛选出最具影响力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为当代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通过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评选,我们不仅看到了摄影作品的精彩和多样性,也看到了中国摄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创新力量。这些作品不仅是对摄影师们辛勤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见证。相信在未来的摄影道路上,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涌现,为中国摄影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多贡献。 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评选无疑是一次盛会,它不仅展示了中国摄影的风采,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优秀的摄影作品通过艺术的表达,让人们更加了解了当代中国,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相信这些作品将继续激励和推动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获得新闻奖的作品特点意识形态

获得新闻奖的作品特点意识形态 一、新闻的故事化体现 (一)叙事角度的选择 故事新闻往往强调其人情味、趣味性和矛盾冲突,所以在叙事角度的选择上,多从人文主义角度,从而达到引起受众情感共鸣的效果。 获得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作品《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这篇新闻作品同样是以作品特点意识形态讲故事的形式,将记者长期驻守藏区调查后,在“走转改”活动中深入偏远山区寻找到的典型例子。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不少人还存有“读书无用”的落后观念,但是记者在发现阿坝州若尔盖县求吉乡集体资助子女上大学的可感、可学的真实事例后,用质朴言语讲述一段值得人们深思的故事,用事实来描述事实,充分反应了藏区教育滞后、人才匮乏的现实,以见大,村民自身的努力更加折射出发展教育、培育人才,是当今治理藏区的重点发展方向。[1] 本篇新闻作品并没有用大白话阐述藏区的教育现状和发展困境,而是用629户人中走出359名大学生这一数据证实了偏远藏族山区自身也在为教育做出努力,具有强烈的新闻性和重大新闻意义。同时在新闻作品中记者抓住了村民因为不认识字在电话簿上画碗筷、贫困家庭卖牦牛筹学费、

每户村民凑一两百元资助大学生等一系列故事细节,使用让人感动具有冲击力的事实来打动读者。相比那些大而全的描述教育如何落后,人才如何匮乏的作品,老百姓更喜欢这样角度的新闻,作品质朴真实,并且作品中的故事更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记忆和震撼,这样的作品容易在受众群中流传开,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二)故事基调的渲染 故事新闻的写作从一个小故事入手,用小故事来引出记者要表达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形式比起传统倒金字塔形式,更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通过真实的小故事循序渐进,深入了解记者想表达的主题思想,使用这样不突兀的方式,让读者瞬间和记者达成思想上的共识。 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端着新闻饭碗的丐帮》一文,从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矿难记者领“封口费”事件,揭露了一些“假记者”的违反记者行业规范的违法违纪行为。记者从“在山西新闻界,流传着两个广为人知的“封口费”传奇故事”这样的流传入手,奠定了山西新闻届不规范的现象,接着给读者讲了山西煤矿矿难中给记者“封口费”的故事,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在之后的写作中,记者又讲述了不同的事例来说明“假记者”的不合法行为,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从浅到深的写出了江西新闻届的不规范行为。[2] 这样的写作形式体现了故事新闻开篇的基调渲染,使用具有反常性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