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用生态理念规划美丽渔港

用生态理念规划美丽渔港

用生态理念规划美丽渔港

渔港是供渔业及其辅助船停泊、使用的港口,由水中设施和陆上设施两大部分组成,具有为船舶傍靠、锚泊、避风、装卸渔获物和补充渔需及生活物资的基本功能,同时还可进行渔获物的冷冻、加工、储运、交易、渔船维修、渔具制造及船员休息、娱乐、医疗等延伸功能。渔港是渔业安全生产重要的基础设施,为渔民生产生活和避风减灾提供依靠,又是海洋与渔业执法管理和戍边维权的重要基地,也是沿海众多小城镇的重要产业依托。因此,应摈弃渔港只是简单的渔船停泊、补给观念,改变渔港“脏、乱、臭、丑”的形象,用多元化的思维和生态优美的理念,努力建设“形状优美、功能齐全、空气清新、秩序井然、海水清澈”的美丽渔港。
科学规划渔港。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保证渔港基本功能,拓宽渔港延伸功能的前提。随着渔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渔港的功能正发生重要变化,因此,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度超前地对渔港布局进行规划。规划布局除了要考虑自然条件和渔船数量等要素外,还要将当地的渔业经济发展状况,小城镇建设,渔港商贸建设,滨海旅游,海洋环境保护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截至“十一五”,福建省共投资建设225个渔港,其中,中心渔港7个,一级渔港12个,二级渔港43个,三级渔港163个。虽然,这些渔港的建成对缓解渔船停靠难、避风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与福建的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形势相比,还存在着有效避风港池锚地不足,安全无保障;布局不合理,综合效益发挥不佳;建设标准偏低,设施落后、功能不全;区域经济辐射力不强,带动面不广等问题,由此,必须改变观念,不断拓展渔港功能,提升渔港品味,把渔港规划建设成既是海洋渔业的防灾减灾和生产服务基地,又是人们居住和休闲旅游的场所,要把渔港串成海岸线上的“珍珠”。
把渔港造型设计得美丽大方。可结合渔港的自然条件和地型、地貌,在充分满足渔港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应用建筑艺术的思想,把渔港外观形状设计成美丽海岸“雕塑”。如台北市的淡水渔人码头,其位于台北淡水镇,原只是一个传统的小渔港,如今这里不但拥有一座美轮美奂的浮动码头,还有包括木栈道、情人桥、淡水灯塔、户外草坪、雕塑公园等在内的多处观光景点,它们一起构成了一个环状动线,让人们有机会可以完整流畅地体验渔港风情。游客站在步道上远眺对面的观音山和出海口尽头的台湾海峡,看着夕阳从水平面上缓缓落下,美景之盛,令人流连忘返。
把渔港园林景观设计得景色

怡人。可结合南方的植物特色和海洋特征,应用园林景观的艺术,把渔港设计成海岸公园,形成舒适的环境,让人陶醉于青山碧海之中。
把渔港环卫系统设计得低碳、生态、环保。要在港池护岸设计有效的排污系统和垃圾回收设施,对渔港陆域的污水和垃圾进行全面归集和处理,保证港池水域干净。同时,要注意港内水体交换工艺处理,保证海水有效交换,保护好渔港水域渔业生态环境。
把渔港道路和生产服务设施设计得有序。科学合理的交通布局,有效地将渔港的车流、人流、物流进行科学分流,是渔港道路畅通有序的基础。同时,有效的水产品加工、储藏、交易,供油、供水、供冰以及执法管理等设施配套,是渔港功能保障的重要条件。因此,科学的道路和生产服务设施设计,能提升渔港的品质和档次。
把渔港新村设计得富有渔村气息。渔港建设必然会形成一定面积的陆域土地,按照国家标准,中心渔港至少要有20万平方米陆域面积,一级渔港至少要有10万平方米陆域面积。由此,除了保证后勤服务设施用地外,还有相当面积的土地可用来进行渔港新村建设。新村建设,首先,在外观上,要保持福建沿海乡村的风貌,并与海洋、海岸的景观相一致、相协调;其次,在功能上,要与渔民居住、人们的休闲度假和水产品商业贸易相结合;第三,在内涵上,要充分展示海洋和渔业的特有文化特征。
用现代理念发展渔港旅游。渔港本身具有旅游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可充分发挥渔港的良好条件,结合小城镇建设,配套建设一批美食广场、酒店公寓、游艇码头等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大力开展观光、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购物、美食、游艇、垂钓、娱乐、体育运动等项目,不断拓展渔港功能,提升渔港价值。比如台北的淡水渔港,就建有美食一条街、星级酒店和游艇码头等旅游配套设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