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之路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之路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之路

刘雪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牧长,各位同工,我们都知道,基督教自传入中国后,就面临着中国化问题。不同时代的基督教领袖们对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对基督教中国化作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基督教通过三自爱国运动,才摆脱外国差会的控制,摘掉“洋教”的帽子,实现了自治、自养、自传,走上了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在中国化道路上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三自爱国运动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是基督教中国化最重要的实践成果。改革开放后,中国基督教界不断探索,以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原则办好教会为目标,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了基督教会的健康发展。

从现实看,近些年的基督教热和基督教在中国的快速传播,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诱发社会上一些人的忧患意识和焦虑情绪。基督教界也应思考,应该如何与当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谐共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就是要回答一个问题:我是谁?在基督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我要承担什么角色和任务?在信仰中我们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我是神的儿女,是天国的子民。”但我们还有一个社会的身份,我是一个中国人,是一个中国的基督徒。在当今国际关系受宗教影响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个身份的确认,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就以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为题,与各位领导,各位牧长和同工共同探讨,基督教会在中国要继续和持续的发展,究竟应该

如何做?

一、福音需要中国化——不是洋神

起初的宣教士来到中国的时候,他们学汉语,把《圣经》翻译成中文,穿中式服装,随从中国的风俗习惯,把自己全盘中国化,变成一个中国人。为福音的广传费尽心力,不顾生命得失。在这方面那些古圣先贤已给我们做了榜样,所以我们今天更要告诉同胞:我们所信仰的主耶稣基督不是“洋神”,不是外国的神,不是西方的“洋菩萨”,而是我们全人类的神,也是我们中国的神。用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用我们中国人能听的懂和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以圣经信仰为标准,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吸世界文明之精华,剔中国文化之糟粕,振中华民族之精神,显耶稣基督之救恩。是现阶段基督教能以生存发展复兴壮大的可行之路。

二、教会需要中国化——不是洋教

中国的教会要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与各国教会进行交流合作,但不受境外势力的控制和支配。中国的基督徒,只是中国的基督徒,他们在中国代表基督教;在世界,则代表中国。基督徒的民族身份并不违背基督信仰,因为基督教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不仅在于她的普世性,更在于她的地域性,她能在保持自己纯正信仰的同时,也能适应不同的文化、民族、国家和社会境遇,并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了本色化、本土化、处境化或民族化,成为当地的基督教,而被当地人接纳,却不受境外势力的支配和控制。我们看到基督教的很多宗派在保持基本信仰的同时,他们也各具特色,彼此之间独立而平等,互不干

涉互不影响,信徒也各有自己的民族身份,沿袭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我们中国基督教会不是外国教会的附庸,不是外国教会的粉丝,不是嫌贫爱富的集团;而是所有人的乐园,主爱的大本营。是神在中国的教会,是中国的教会,有中国教会的特点和优势,有神在中国所特显的作为,中国的教会联合起来,不要各自为政,应当资源共享,相互支援,患难共当,同心协力。对神的真理坚信不移,对异端邪说坚决抵制。对国家社会支持帮助,对弟兄姊妹照顾爱护,对广大同胞亲善有加。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凝聚成一股不可战胜的爱的大军。

三、发展需要中国化——不是洋化

因为教会的发展不是闭门造车,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标新立异,应该与现实的社会接轨和挂钩。不盲目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立足中国,用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的方法,走出一条神为我们量身定制的发展模式。

1、与社会相适应

在当下,基督教中国化首先要有一个政治定位,也就是对当今中国政治的认同问题。在中国的基督教强调中国化,就要认同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相关政策,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宗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的,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否则生存就是大问题,更谈不上发展和复兴了。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这也应该是对基督教中国化的基本的政治要求。

基督教中国化还要正确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要在法制框架内加强教规建设,随时调整和完善教会中的规章制度。增强国家意识,法律意识。要把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到教会规章制度中去,使每一个基督徒成为最遵纪守法的公民,最敬虔爱主的信徒。

2、与中国文化相融合

福音不是要取代文化,也不是要改造文化,而是要进入当地文化中,与之对话、交流,并在其中寻找一个精确的突破口和表达方式,梳理整合与这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基督教既有普世性,也有区域性,也有本土性。无可否认,传福音作为基督教的“大使命”,让基督教拥有了极强烈的普世传播倾向,但这种普世倾向必须与特定的文化、特定的社会脉络相互结合才能产生效力。基督教进入中国,不应该高姿态处世,也不应该封闭自己,在中国的社会文化处境中,中国基督徒应该在弘扬基督教信仰文化的同时,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工具,向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之下的百姓,传递、解释基督教的神学和教义,并在发展中国基督教神学的过程中,有自己解读基督事件、诠释基督信仰经典、表达基督崇拜的独特角度、语言和方式。在信仰的确信中融入文化的传统,让华夏文明丰富自己的信仰理解。

所以我们:

一是要树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首先是要对传统文化有认同、尊重,然后再来继承和发展。用中国文化体现基督教信仰的真义。其

实爱国的基础就是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的认同,文化是历史的载体,不顾历史,不认同自己的文化,缺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爱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爱教和复兴教会也就无从谈起。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二是要加强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是基督教中国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对基督教而言,学习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有利于用中华传统文化浸润,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爱教意识,更加懂得爱国爱教的意义,)更有利于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建设、促进本土化神学的发展。(基督教的本土化,并不是中国基督教特有的问题,而是历史上、现实中很多国家的基督教共同面临的问题,)所以基督教中国化是必然趋势。

三是提倡教牧人员要博览群书,对中国文化尽量有高层次的掌握,在文学和文字以及语言上有较深的造诣。在写讲章时有高水平的文字功底。这对荣耀主名,提高基督教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以及世人对基督教的认可会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位中国的神学家说:“在福音的传播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沿袭西方所带进来的那种神学的思考,那种理念,应该通过我们中国文化的,自己的这种结合,让更多的人能够来理解,这个福音是我们应该欢迎,能够接受的,我们基督教中国化,就是为了让中国的百姓欢迎,愿意接受基督教的福音。”陈泽民牧师曾说:“中国教会所做的是把盆花移植到中国的土壤里,并且培植一个红紫争艳的百花园,它的土壤就是中国文化。阳光和雨露则是神的祝福和圣灵的引导,中国现

代社会则是它的空气,)基督教在中国的前景在于她是否能在这个多元的、世俗的、变化的文化处境里,以实际的行动来显明它那活泼的改变一切的能力,要求教会自身在福音的传讲上,神学的构建上以及外在的形式上(机构和礼仪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和变化。换句话说,如果基督教要起到基督传递者的作用,它自身就必须进行改变。”以不变的真理适应多变的环境。

结语

耶稣基督的救恩是世界的,是宇宙性的,更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我们中国人是神所爱的,所以要把神的救恩传给每一个中华儿女,福音中国化,教会中国化,发展中国化,是必然的趋势。愿我们都竭尽全力,为神的旨意通行在中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

(作者系新乐教会专职传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