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使用说明】

预习课文,明确重难点,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导读填空题;小组合作互相探讨,答疑解难,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3、检测题限时5分钟内完成,下课收交。

【学习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重点难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预习案】(阅读教材,完成基础填空;理出合作探究题要点准备交流讨论)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阅读材料回答探究与共享P8)

1、细阅P8图片和文字说明,说说它们反映我国公民依法行使哪些政治权利,履行哪些政治义务(写在相应的图片下)

2、归纳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并简要说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与政治生活的关系(口头)。

二、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P8—10)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阅读P8—9的第三自然段,思考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在教材上划出来)

(1)政治自由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法律依据:宪法(P9第一自然段)

②含义: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③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3)政治自由(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①内容:公民依法享有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意义(重要性):人民行使政治自由,参与国家生活,充分表达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③理解自由与法律的关系。

(4)监督权

①含义:公民有监督(监督对象):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权利。

②内容包括(监督方式):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2、公民的政治义务。

看教材第9-10页,看看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①、义务的含义:政治性义务是指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我国公民义务 B、遵守宪法和法律

的主要内容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D、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三、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阅读P9—10,归纳参与政治生活要把握的原则)

1、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含义: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②具体表现: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b.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c.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①权利与义务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a.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b.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c.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②怎样坚持(具体要求)?a.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如何正确行使权利?)b.树立意识,自觉履行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关系: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怎么办: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学习案】

1.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选举村委会成员的权利。(错)

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2.公民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基础和标志。(错)

公民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基础和标志。

3.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错)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即公民在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是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并非立法上的平等。平等并不意味没有差别。权利和义务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为公民在民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别,所以公民实际享受到权利以及所履行的义务并不是完全相同。(指平等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但不能说权利与义务是相同或一样的。一律平等不等同于人人权利一致、人人权利相同。)

5.公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享受的权利就越多。(错)

(1)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此,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应影响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2)在实际生活中,公民受教育的程度会影响其实际享有权利的范围或程度,因此,提高公民的受教育水平,是公民更充分地享有广泛权利的重要途径。

6.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错)

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在法律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都是实现

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二 (一)党:(性质、宗旨决定地位) 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 为什么?原因: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注意: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依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注意:(1)这一制度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或领导(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多党合作的基本内容: ①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相互监督的; ②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3)人民政协性质: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人民政协的职能(或者说作用):(1)政治协商(2)民主监督(3)参政议政(4)多党合作不能说共同执政(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6、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作用): (1)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3)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4)有利于协调各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7、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列毛邓三)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注意:如何惯彻三个代表思想? 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9、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含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含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走进生活目标导航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等传 播平台成为人们“网络问政”的 新宠。“微博保定”上线3个月 来,共发布微博700多条,粉丝3 万余人,累计访问量达1 600余次。 为市民提供更加权威、简便、迅捷 的服务。但是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某些人员 散布谣言的途径。湖南省郴州市警方2014年3月19日依法查处 一起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案件,对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 序的李某依法予以行政拘留。 思考:材料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公民参与政治生 活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提示: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言论等政治自由,对国家及其工作人 员享有监督权。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该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 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 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 本原则。 2.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 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 系。 3.培养参与政治生活的能 力,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 自觉性。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议一议:公民的政治自由就是自由地表达政治意愿吗? 提示:①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让人民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砖井镇中学“136”模式导学稿 年级:九(上)科目:思想品德执笔人:周向娥执教人:周向娥 上课时间:备课组长签字:包科领导签字:总第20课时 一、课题:6.3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二、学习目标: 1、学会:知道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和行使的渠道;知道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培养学生依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2、会学: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乐学: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明确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爱护祖国的表现。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难点: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四、教具学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解读目标】 【预习反馈】 预习案 1、预习方法: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勾画出知识点,完成预习案。 2、预习内容:P84-P88内容。 3、预习题目: (1)公民政治权利的含义是什么? (2)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有哪些? (3)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 (4)公民应当怎样正确行使监督权利? (5)什么是国家安全?(含义) (6)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重要性) (7)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4、预习困惑: 探究案 探究一(2013 昭通中考) 材料一2013年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 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建设法治政府,各项工作都要依法行政;对不符合科学发展、有碍社会公正的法规政策和规则要进行清理。 材料二某市政府、市委召开机关作风建设大会,通报了市机关“万人评议”的结果。在回收的10312 份评议表中,尽管满意率达99.3%,但群众也提出了6948条批评意见和建议。 (1)材料一说明我国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 (2)在“万人评议”活动中,公民行使了什么政治权利?作为国家主人,你准备怎样来行使上述权利? 探究二“12345,有事找政府。”市长公开电话是某市政府近年来为是么办实事之一。电话开通 后,该市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充分行使了公民的批评、建议权。截至2014年3月,仅市长公开电话

高一政治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五)

高一政治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2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 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 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 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 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

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进行新课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参考教案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参考教案2 【重难点“精讲”】 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表现: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选举权是指公民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②被选举权是指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知识拓展:正确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这里“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对象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而非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领导人,也非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成员。②法律资格:A、年满十八周岁;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C、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 【知识拓展:全面理解公民的政治自由:①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②地位: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③如何行使: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任何政治权利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 (3)监督权 ①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政治·政治生活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政治权利(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或者公民正确对待政治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A、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C、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EG、网络民主一方面促进了政府与公民的活动,另一方面导致网络谣言四起,谈谈你对网络民主的认识积极: ①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体现了政府在积极转变职能,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 ②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民主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言论自由和监督权。 消极:

①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③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不得干扰正常公务活动; ④有序参与民主政治 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EG 我国为什么以及如何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 为什么: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利。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和真实的民主权利。 3.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社会的基础、标志。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如何做: 1.公民要不断提高自身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2.政府要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民主管理——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1.2政治权利和义务教案

1.2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教学重点 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进行新课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展示一系列图片,指导学生分析哪些是权利哪些是义务?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就是公民被选举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习题: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含答案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严惩腐败警钟长鸣 严惩腐败警钟长鸣 2017年上半年,全国有12名中管干部落马。这些落马官员分别来自地方、中央国家机关和中管企业。从被执纪审查的中管干部人数来看,2017年上半年的12人低于2016年同期的16人,2016年全年有22人;2015年全年是34人,2014年全年是38人,2013年全年是18人。 随着中央反腐深入展开,部分“老虎”级乃至“大老虎”级的腐败官员相继落马,种种迹象表明,中共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无可怀疑①,“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力度越来越大。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严惩腐败,警钟长鸣,充分说明党和政府依法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②。也表明了执政党对执政风险的高度警惕,对防范腐败的高度自觉,对维护党纪国法认识的高度统一。但随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近期有个别网民蓄意编造一些混淆视听、扰乱人心的恶性谣言,社会影响极其恶劣③。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已经依法对2名在网上编造、传播谣言的网民予以刑事拘留,并对37名编造、传播相关谣言的网民予以治安处罚和教育训诫④。 【思维导图】

【创新演练】 1.请运用“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打击腐败行为的认识。 答案:(1)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我国打击腐败行为是为了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我国打击腐败行为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国家在依法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网络谣言”的认识。 答案:(1)公民必须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的权利,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在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要自觉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第三节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姓名:_______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公民享有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2、能力目标: 初具依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政治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学习过程: 一、快速阅读课本,掌握知识框架 依→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指什么? 法 参→我国公民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 与 1、 2、 3、 政→我国公民怎样正确行使建议、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治 1、 2、 3、 生→国家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活 →作为公民,应怎样履行保守国家秘密、保守国家安全的义务? 二、进入情境,完成相关习题 情景1、(见教材P82小毅事例并回答问题) 第一、小毅在行使什么权利?我们每一个都有这个权利吗? 第二、选举权属于哪种公民权?行使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行使_____ 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属于公民的________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行使选举权需要的条件: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②年满18周岁;③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1、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我们在座的各位不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哪我们怎样行使我们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我们可以行使哪些其他政治权利? 情景2、孙志刚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该事件给我们的启示:A、权力需要监督和制约;B、每个公民都要承担监督的责任;C、每个公民都要关注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D、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 (2)公民政治权利的特点——广泛性 (3)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有:建议权、_______、平等权、政治自由权、选举权和________等 ①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②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 ③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④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4)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渠道1:可向_______________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提建议; 渠道2:通过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等媒体进行监督 渠道3:向有关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打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5)自觉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意义 有利于有效行使自己的权利,尽到对国家的责任 (见教材P83:阅读下列材料,并指出其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课题: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学科组高二年级政治组主备人黄毓执教人 课题课型新授课时间2012. 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设想重点: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难点: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法学法指导: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程序与策略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 【多媒体导入】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多媒体展示】 (二)进行新课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就是公民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教案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一、授课类型 新授课 二、课时 第一课第二框。一课时(45分钟)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进行新课 板书: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就是公民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3)政治自由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

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使用说明】 预习课文,明确重难点,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导读填空题;小组合作互相探讨,答疑解难,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3、检测题限时5分钟内完成,下课收交。 【学习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重点难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预习案】(阅读教材,完成基础填空;理出合作探究题要点准备交流讨论)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阅读材料回答探究与共享P8) 1、细阅P8图片和文字说明,说说它们反映我国公民依法行使哪些政治权利,履行哪些政治义务(写在相应的图片下) 2、归纳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并简要说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与政治生活的关系(口头)。 二、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P8—10)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阅读P8—9的第三自然段,思考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在教材上划出来) (1)政治自由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法律依据:宪法(P9第一自然段) ②含义: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③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3)政治自由(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①内容:公民依法享有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意义(重要性):人民行使政治自由,参与国家生活,充分表达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③理解自由与法律的关系。 (4)监督权 ①含义:公民有监督(监督对象):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权利。 ②内容包括(监督方式):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2、公民的政治义务。 看教材第9-10页,看看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①、义务的含义:政治性义务是指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我国公民义务 B、遵守宪法和法律 的主要内容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D、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三、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阅读P9—10,归纳参与政治生活要把握的原则)

2.1.2政治权利和义务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 生活的准则 长沙县第二中学政治组全体教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讲述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有关常识,通过学习,要自觉树立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遵循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五、教学建议 本框题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六、课前准备 1.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进行新课 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就是公民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3)政治自由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方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_

四队中学教案纸(备课人:刘晓玲学科:高一政治)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强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是依法享有的。 ②内容 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师提出问题:什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目前你有没有这种权利?为什么?这种权利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师归纳点评。 第二:政治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的探究活动。思考如何理解政治自由才是正确的? 学生讨论发言。 师归纳:自由是相对的,以法律为基础的。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行使政治自由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因此,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第三:监督权 师提出问题:监督权是公民的一种合法政治权利。它是对什么进行的监督?(监督谁)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监督?(怎样监督)监督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看书第9页第三自然段进行归纳。 过渡: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的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9页,看看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学生看书、归纳。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①含义: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承但的责任。 强调: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是公民必须要履行的 ②内容: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也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

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10页的探究活动,并选出一名代表发言。 3、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教学过渡:知道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呢?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强调: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探究:陈良宇事件 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 归纳:任何公民都平等地适用法律;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探究:教材11页的观点一和观点二 思考: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关系?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思考回答。 师归纳: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师提出问题: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师归纳点评。 教师活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再来看教材第8页的图片,思考图中反映了我国公民行使了哪些政治权利,履行了哪些政治性义务? 课堂练习: 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为基础的 A依法享受政治经济权利,履行公民政治经济的各项义务 B依法行使社会生活的权利,履行公民社会生活的义务 C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 D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答案:D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确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深刻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根据现实生活中政治权利的享有情况和履行情况,举例说明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全面把握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2.过程与方法 在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关系的分析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和亲身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例,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自身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自觉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教学重点:公民依法行使的政治权利和依法履行的政治义务的内容 教学难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法律和自由的关系 学情分析: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准的,本框内容在全书中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但本框内容多,理解上有一定难度,虽然高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但平时课业负担重,主动关注这类问题较少,需要提前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并注意结合生活热点及自身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流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大阶段 课前阶段: 一、预习(独立完成) (一)完成《高考调研》知识梳理 (二)完成本节知识的知识结构图 二、搜集资料(小组合作,全班分为7个小组) 1、1---3小组搜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材料,典型案例。(正面和反面的皆可以) 2、4----7小组搜集公民的政治义务的材料,典型案例。(正面和反面的皆可以) 三、知识判断(自我检测学习成果) 1、权利和义务是可以放弃的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使全体公民 3、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4、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体现 5、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6、国家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工具 7、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而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 8、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9、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10、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坚持对敌人实行专政 1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12、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教学设计】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讲述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有关常识,通过学习,要自觉树立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遵循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五教学建议 本框题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六、课前准备 1、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进行新课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就是公民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3)政治自由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的两个观点,并思考如何理解政治自由才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自由是相对的,以法律为基础的。行使政治自由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因此,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4)监督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2、公民的政治义务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9-10页,看看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教案1

1.2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和准则 一、学习内容和解析 内容: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与义务 的对立统一原则,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国 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学习目标和解析 目标:识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 与义务的对立统一原则。理解: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法无禁止即自由”,明确法律与自由的关系。初步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 分析:教学重点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3、权利与义务对立统一的关系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学习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3、权利与义务对立统一的关系时可能有问题[ 四、教学支持条件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本节知识梳理目标检测配餐作业(二)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问题1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民主有什么特点? 问题2 仔细阅读8页的图片和文字说明,他们反映了我国的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履行哪些政治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①通过学生论坛,讨论:①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资格;②选举权与选举班长之间的区别

②通过学生简单的讨论,由教师得出结论,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就是选举权; 公民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就是被选举权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③引导学生讨论“假如你由选举权,你会选举出什么样的人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 学生讨论) 代表,来代表你行使国家权利?为什么?”(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如果你没有认真行使选举权,就意味着你的权利和利益得 不到保障,国家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如果你认真行使了选举权,就意味着你的权利和国家的利益都得到了保证! 所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 标志! (2)政治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网络灌水,如果 你在网上发表一些反政府反人类的言论,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引导学生得出自由与法律的关系。 “自由是法律的体现,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换句话说,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去做!引导学生讨论:“法无禁止即自由” 教师总结:这句话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从道德的角度, 就不一定正确。如花钱买选票,我国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这样做是非法的。 (3)监督权 通过教师简单的叙述,使学生清楚:①谁监督,②监督谁,③怎样监督。” 教师总结:公民行使监督权,能约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 作作风,这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诬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样 是违法的!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问题3:公民除了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之外,还必须履行哪些的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高一政治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三)

高一政治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学案 一、学习指导 (一)知识网络 (二)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本框要求掌握的内容主要有:了解公民政治 权利和自由的主要内容,知道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了解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知道公民的政治性义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熟悉《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性义务的相关 规定,懂得公民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三)学法指导 1.归纳法。它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种推理方法和思维过程,也就是从一系列具体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道理。在本框学习中,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一组(六幅)照片,要求从这些照片 展示的情境中,归纳出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这就是 归纳方法的具体运用。 2.观察法。它是指用审视的眼光看事物、感知事物、理解 事物的方法。课程标准建议,联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观察身边的政治生活现象。 3.资料收集法。课程标准建议,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从

对所在社区的考察中,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表现。 4.讨论法。本框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可以讨论的问题,例如,"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自由","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没有无义 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等。 5.归类法。它是把丰富材料中的同一类现象归结在一起的 一种方法。本框教材在罗列了十多种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后, 要求"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 利益等方面"进行归类。这就要求运用归类的方法。归类不 同于归纳:归纳是从具体现象中抽象概括出一种道理;归类 是把性质相同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归并,主要考查学生对同类 现象进行识别的能力。 二、知识点拨 (一)公民的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了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指的是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 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要明确以下几点。一是公民依法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