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论苏联模式的成就、特点及其弊端

论苏联模式的成就、特点及其弊端

论苏联模式的成就、特点及其弊端
论苏联模式的成就、特点及其弊端

论苏联模式的特点、成就及其弊端

摘要:苏联模式形成和存在于斯大林时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它曾经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功绩,尽管它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弊端和缺陷。如果要正确对苏联模式做出科学的评价,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唯物史观的态度。

关键词:苏联模式;成就;特点;弊端

20世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并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在一个国家初步尝试取得巨大成功,后来,世界众多国家争相效仿掀起高潮,再到其最终失败,跌宕起伏历经了70多年,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反思则一直延续着,这个模式便是苏联模式。

一、苏联模式以及特点

所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指的是苏联人民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道路,包括所建立的社会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运行机制,所实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的方针、政策等等。由于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间不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基本上是在斯大林领导下建立起来的。所以,人们又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称之为“斯大林模式”[1]。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时时代的特点[2]。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高度集权制,其高度集权思想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渗透在思想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3]。

首先,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一种国家自上而下,高度集中地有计划地管理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上,国家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它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直接的经营管理者。第二,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以及各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靠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来指挥“国家计划就是法律”。第三,在经济的管理方法上,国家管理经济的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即主要按行政隶属关系,通过行政命令、行政干预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忽视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

其次,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这就造成了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并由此衍生出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

再次,外交上奉行大国强权干涉体制。苏联模式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它不顾别国的国情,以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人自居,到处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或占领,无所不用其极。结果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最后,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度划一的思想文化体制。搞思想禁锢,用行政方法干预和控制学术问题,领袖人物的言论和看法往往成了判定各种学术问题的最高标准,严肃的科学研究和自由的学术讨论往往被政治运动所冲击,社会科学研究基本上成了对领袖著作的阐释。

二、苏联模式取得的伟大成就

苏联模式的高度集中性能够确保全国范围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最需要的地方,这使得苏联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

1.政治和军事上,二战中在其他国家面对气势汹汹的法西斯纷纷落败的情况下,苏联举全国之力抵御了法西斯德国的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甚至人类历史的伟大转折点,并且几乎以一己之力攻克了柏林,为全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战后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帮助西至中欧,东至北朝鲜等十几个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组成华约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分庭抗礼,将社会主义的火种播撒到全世界的范围内。而且苏联在战后迅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形成了两个阵营之间的核恐怖均衡,维持了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在与美国长达几十年的军事竞赛中也一度取得了很大的优势。

2.科技上,苏联先于美国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率先实现了千百年来人类走出地球的梦想,使世界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丝毫不弱于资本主义,坚定

了人们的共产主义理想。经济上,由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成功更是史无前例。

3.经济上,从苏联模式经济制度初步确立到二战前,苏联完整地实现了两个五年计划。“一五”在产值上使苏联变成工业国,在工业增长速度上使苏联赶上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为完成农业的集体化打下坚实基础。“二五”在技术上使苏联变成工业国,在工业发展水平上使苏联赶上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农业的机械化。“一五”期间,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51.5%提高到1932年的70.7%,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39.5%上升到1932年的53.4%,大工业产值1932年比1928年增长了一倍多;“二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2倍,生产资料生产增加了1.4倍,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加17.1%,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占77.4%。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1913年的4%提高到10%,工业总产值超越英、德、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短短十年期间苏联实现了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都是个奇迹。

另外,战后苏联的恢复速度同样惊人,仅用两年时间就使工业生产达到了战前水平,1950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较1940年增长了73%,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均达到和超过了战前的最高水平。从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经济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1950—1960年,苏联工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8%,1961—1965年为8.6%,1966—1975年,保持在8%左右,其中1971—1975年为7.4%。到1985年,苏联的钢铁、石油以及天然气等重要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其它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也都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除上述成就以外,苏联还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世界上许多采取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在短时间内达到了资本主义国家同时期不可能达到的高度。这一切都表明苏联模式能够极大的调动社会生产力,保存并发展社会主义实力,对世界人民和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苏联模式的缺陷

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产生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苏联模式,尽管曾经创造了历史辉煌,但它并不是完美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仍然存在种种弊端和缺陷[5]。

第一,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和指令性计划是一面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实行有效的宏观经济规划和宏观调控,集中有限的人财物办大事要事,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开展卫国战争;另一方面,它却严重挫伤了地方和企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二战以后,这种以高度集中和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经济模式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第二,备战型的苏联模式强调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 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确保卫国战争的胜利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它同时却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极大地破坏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三,苏联模式中高度集权的中央官僚体制和党的领导体制,一方面可以保持党中央的绝对领导,保证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却造成一党独存,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破坏了民主集中制,最终导致独裁和专制,严重影响了人民对无产阶级政党的信任,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热情。

第四,苏联模式由于高度集权而又缺乏民主监督,个人崇拜盛行,以人治代替法治,将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违反和破坏法律的现象经常发生。

第五,由于对苏联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的错误判断,苏联模式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制造了一批冤假错案。由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产力的发展。

苏联解体,宣告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结束。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社会主义本身并不包含导致苏联解体的种种错误,苏联模式的衰败是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结果。应该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发展及其崩溃,有一个较为重要的经验教训是应该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6]。一方面,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产物,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前进方向,但也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地将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结论如公有制、计划等运用到俄国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尽管这有着某种客观上的历史原因,就像后来的中国、越南以及超越曾经不顾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照抄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一样。另一方面,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作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个别模式,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时代特征和俄国实际,在实践中

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

论品格,这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之所以崩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教训,即没有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该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更好

地继承。

参考文献:

[1] 周新城.如何看待苏联社会主义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66-70.

[2] 吴绍禹.关于苏联模式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7):41-43.

[3] 寇玲.试析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基本特征[J].历史教学,2000,(1):37-39.

[4] 任志坤.对苏联模式合理性的思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2(3):49-52.

[5] 严春燕,崔庆五.试论苏联模式的成败得失[J].理论探讨,2010,4:11-12.

[6] 王浩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精神实质及历史教训[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29 (1):77-82.

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当时国际环境对苏联模式形成的影响在斯大林执政期间,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是相当险恶的,一直都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国际反共势力的威胁,苏联模式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了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在十月革命的鼓舞下,欧洲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潮,像芬兰、德国、匈牙利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然而,这些革命最终却因为帝国主义的镇压、社会党人的背叛和共产党人的错误而导致失败,到1923年欧洲革命再度陷入低潮,苏联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受到了帝国主义的严重威胁。当时的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始终是处在世界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始终处在战争与备战的特殊条件下。苏联不仅经历了国内战争,而且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大规模的卫国战争,可见,在当时战争的阴云是非常浓重的。这种持续的反共战争威胁的国际形势必然会对斯大林思考如何建设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正如列宁所说的:“要么是灭亡,要么是开足马力奋勇前进。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因此,斯大林明确指出:“我们不能知道帝国主义者究竟会哪一天进攻苏联,打断我国的建设。他们随时都可以利用我国技术上的弱点来攻击我们,这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党不得不鞭策国家前进,以免错过时机,而能尽量利用喘息时机,赶快在苏联建立工业化的基础,即苏联富强的基础。党不可能等待和应付,它应当实行最高速度的政策。”在战争阴云十分浓重的形势下,抵御外来侵略,巩固和捍卫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当时斯大林及其他苏联领导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为了保卫苏维埃国家以防止突变的发生,为了随时准备捍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联不得不把尽快建立工业强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和方式,就是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形势下做出的选择。2、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发展的要求苏联从沙俄继承来的经济遗产是十分落后的。斯大林指出:“苏维埃政权不能长久的建立在落后的工业的基础上,只有不仅不逊于而且过一个时候能够超过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的现代大工业才能成为苏维埃政权的真正的和可靠的基础。”然而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大工业的发展道路是十分艰难的:原有的经济十分落后,财力、物力匮乏,苏联由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决定,又不能像英国、美国、德国发展重工业那样,或者靠巨额借款,或者靠掠夺其它国家,或者同时采用这两种办法,苏联只能靠自力更生来实现工业化,显然这是一条“需要有重大的牺牲”、“应该公开和自觉的忍受这种牺牲”[4]的道路。于是斯大林在具体分析当时苏联的状况,在国民经济得以恢复的基础上,决定有计划的全力推进工业化。苏联高速推进工业化,必须消灭能够产生资本主义份子的个体小农经济,大力推进农业集体化。因为“苏维埃政权不能长久的建立在两个对立的基础上,建立在消灭资本主义分子的社会主义大工业上和产生资本主义分子的个体小农经济上。”[5] 短短的几年内在苏联这样复杂的大国实现工业集体化,集中不能不借助于政府的强有力的行政命令。这一切对形成高度集权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俄国历史传统的影响俄国的历史传统对苏联模式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就是皇权主义和封建宗法文化。皇权主义是俄国历史文化传统中一个显著的特征。由于俄国国家政权的核心是封建沙皇,因此,俄国国家主义的实质就是皇权主义。在俄国历史当中,没有形成任何独立从事有效活动的社会自治力量,也没有形成任何对国家政权进行监督的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所以,国家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一切活动皆有至高无上的以沙皇为核心的国家所操纵和决定。因此,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形成的政治上的集权,经济上的集中和文化上的控制现象,多少受到俄国皇权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封建宗法文化是俄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又一个显著特征。在以沙皇为代表的至高无上的国家政权下面,是处在宗法制和半宗法制之下的广大农民。由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十月革命以前的很大一部分农民从事的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由于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十月革命后形成的俄国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工业化高潮中,大批宗法农民涌入了工人行列,虽然改变了农民身份,但其历史传统中的宗法文化心态、价值观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学号:1154155 姓名:洪伟 对斯大林的分析和评价,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所谓“斯大林模式”的问题,因为国内外敌对势力政击斯大林的言论,如果是带有理论色彩的,也就是具有根本意义的,正是集中在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和抨击上。因此,我想就如何全面正确地分析和评价“斯大林模式”谈一谈看法。应该说明的是,这些看法侧重于方法论上,因而没有更多地引用材料。 一、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 观世界上谈论“斯大林模式”的著作,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贬之者居多,褒之者甚少,全盘否定乃至恶意攻击成了主流。这也许是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一种侧面反映吧。历史表明,每当革命处于低潮,许多人,甚至曾赌咒发誓忠于革命的人,往往用咒骂革命来炫耀或者表白自己。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实际上是对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20年代末以后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抛弃社会主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止的近70年社会主义实践的评价。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等一系列带根本性原则是非的事情。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以及不同思潮的代表人物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出于反共反社会主义的阶级本性,因而是不足为怪的话,那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出现一股全盘否定斯大林个人、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浪潮,倒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作为一名学者来说,既不能同意西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也不能同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象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这样背叛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者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我们主张,第一,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来评价“斯大林模式”。今天,离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已有大半个世纪,而且作为“斯大林模式”的典型代表的苏联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被颠覆,我们再来评价“斯大林模式”,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发泄一下什么情绪,而只是为总结历史教训,以便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目的是搞好社会主义,而不是搞垮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国家遭到颠覆而幸灾乐祸甚至弹冠相庆,决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第二,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斯大林模式”。必须把“斯大林模式”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切忌从现在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出发进行评价。同时,必须全面地分析“斯大林模式”,既看到成绩、正确的一面,又看到失败、错误的一面。切忌只看一面,忽视另一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固然不对,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或者不符合自己既有结论的材料故意视而不见,更是不对。而且对这两方面必须分清主次,简单地罗列这两方面的材料而不分析哪一方面是主流,哪一方面是支流,貌似“全面”、“公正”,实际上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 二、就发展战略而言,必须结合历史条件评价“斯大林模式”

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模式,如果仅就其内涵本身而言,那可以从经济和政治这两个方面加以解释。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严格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理论主张和学术观点的取舍,均受官方意志裁定。 苏联解体后,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70年历史即苏联模式成败得失的评价大体有两种:一是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如戈尔巴乔夫之流。还在1984年,戈尔巴乔夫在会见瑞士记者时,就说这个制度“一切都腐烂了,必须用民主化、公开性的手段促其变革”;一是持辩证分析的态度,既承认它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指出其自身存在的严重弊端。 对于苏联模式,我们应该结合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对其作客观公正的评价。斯大林时期的苏联面临两个生死抉择:旧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必须尽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否则“落后就要挨打”;同时面临法西斯入侵的威胁,必须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能否渡过这两个生死关是检验“斯大林模式”的唯一实践的标准。列宁斯大林模式实施的效果,苏联由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为一个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十月革命的召唤下,在苏联社会主义榜样的鼓舞下,在世界上建立起了一个和资本主义平分天下的社会主义阵营,这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境况下产生的客观效果。 但我们也应看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曾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或者效仿。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弊端突出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理论上缺乏创新,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 苏共建党伊始,列宁便强调必须重视理论创新。他认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党,才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但苏共后来未能继承列宁这一思想,反而将列宁主义教条化。其所制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到列宁、斯大林著作中寻找理论依据,对列宁著作教务式的解读和引用逐渐成为一种习惯的思维模式,缺乏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和应变能力,无法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进而丧失了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识别和批判能力。 二、经济上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落后,动摇执政基础 列宁时期曾不断调整经济决策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实现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斯大林上台后逐步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片面强调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衡,人民生活无法得到

苏联模式失败及其历史教训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历史教训 这是一本被封存了50 年的书,它的作者是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1935年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苏联,他看到了强大的苏联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但同时他也看到苏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官僚主义的作风还有广大农民贫困的生活。在日记中他写到“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出于对苏联的热爱,罗曼罗兰决定这本日记50年后再发表,他不想因为这本书造成对苏联的哪怕一点点的伤害,他认为50年后,苏联一定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1984年罗曼罗兰的《莫斯科日记》正式发表了,但是苏联的领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 T)1991年,克林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苏联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取而代之的是一面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这标志着苏联解体。(T)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苏联解体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苏联解体的原因使错综复杂的,是各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下面从苏联历届领导人来看苏联发展到解体的过程(T) 苏维埃政权的缔造人——列宁(1870—1924),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迫于外部世界的封锁包围和军事压力与国内的粮食危机和政治叛乱,由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实施新经济政策,来巩固政权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对农民作让步,允许农民个体经营自己的经济,利用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发展本国经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他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他在政治方面也改善党的领导改革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但是列宁最终还是没能解决好党政分开和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问题。(T) 1924年列宁逝世,接下来领导苏维埃政权的是以行事严峻果断为世人熟悉的斯大林(1879—1953),他执政期间, 1、在政治方面,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夸大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以1934年12月1日发生的谢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为导火线,展开了大规模的肃反运动,这是一场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这场政治运动给苏联社会造成了严重创伤,各个领域的社会精英均受到摧残,人们在生命安全和行动自由得不到法律保护的环境中精神受到极大压抑。而且大规模的恐怖镇压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障碍。这场运动最终确立了高度中央集权体制的极端形式——斯大林个人专制。 2、在经济方面,他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1932年至1933年间他推行农业集体化,来完成社会主义原始积累。他认为工业化资金要靠国家内部来积累,内部积累资金主要来自于农业,于是他提出贡税论,就是以工农业剪刀差的形式来积累资金。(1925年12月联共(布)第14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问题。斯大林把苏联国家工业化集中到优先发展重工业和高速度。这样的工业化,对苏联来说,严重的问题是资金从何而来?早在1924年,苏联著名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理论,认为只能通过剥夺农民的办法,为工业化

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

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 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是苏联历史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年代。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斗争异常复杂,斯大林在无所前鉴的情况下,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结合苏联的实际情况,领导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特殊性。 关键词:苏联模式,形成,特征,评价 一、苏联模式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代时代的特点。”[1]这种对苏联模式的定义是科学的而且是符合实际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和评价它。斯大林是苏联模式的主要创造者,因此苏联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 苏联模式的产生与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国际环境分析 国际上危险的环境是苏联模式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及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诞生之日起便被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视为的敌人,并一直对其敌视、封锁以及侵略。由布尔什维克执政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伊始的三年国内战争,从表面上看是内部的反动势力对抗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然而反动势力中包括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都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1918年3月,协约国以俄国无力保护中立国为名,先后在苏联北方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登陆。同年4月,日本和英国的军队也在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一战期间,协约国由于要集中军力对付德国,并未抽出大量的军队来攻打苏联,多以支持俄国反革命势力的手段来镇压革命。一战结束之后,协约国于1919—1920年对苏联发动了三次武装进攻,日本也在远东不断骚扰。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不断攻击,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岌岌可危,在这个关系到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国内经济本就面临崩溃的苏联必须最大限度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夯实社会主义物质基础,通过发展重工业以及对农民利益的暂时忽视来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抵御外国侵略并镇压国内反叛,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制度也就是在这种十分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 2、国内因素分析 十月革命将俄国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农奴国家在制度上过渡为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这个曾经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在社会、文化和思想上的影响却持续很久,尤其是在民主方面。十月革命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胜利,俄国既没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思想上彻底消除封建的启蒙运动,也没有给无产阶级政党足够的时间来消除封建残余的影响,因此,国内普遍缺乏民主思想。苏联刚刚成立时,国内文盲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在旧的沙皇俄国时期,社会等级森严,最高层次的皇权和统治官员严重压迫人民;农民阶级在宗法制的统治下求生,思想上深受宗法制的毒害,民主意识非常薄弱。在这样一个缺乏民主意识的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摘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突破 , 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 的不同 , 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 , 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 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就要把它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 , 要用唯物史观来科学评价 , 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关键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比较 ; 评价 ; 唯物史观 最近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彻底否定” , 并认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死路一条” , 这不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 ,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异同、科学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 , 世界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 ,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不同之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 ,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形式和方法。它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 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坚持、发展和创新 , 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 中国特色”表征其特殊性与个性; “社会主义”则是同质社会的共同本质 , 是普遍性与共性。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统一 , 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别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经验、教训及意义

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经验、教训及意义 在进行探讨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经验、教训及意义之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的问题是:什么是苏联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在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如果仅就其内涵本身而言主要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可以从经济、政治、对外关系三个方面来讲。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总之,这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经济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 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这就造成了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并由此衍生出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 再次,从对外关系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它不顾别国的国情,以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自居,到处指手画脚,发号施令,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或占领,无所不用其极。结果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总之,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

苏联模式的特点与弊病

论苏联模式的特点与弊病 苏联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其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联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的命运归宿,但对于苏联模式的功过是非,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必须历史地辩证地看待。 一、苏联模式的特点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集权。 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是过渡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国家权力过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全力过度集中于斯大林个人。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随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开始逐步建立起一套与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相适应的、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民主选举制的原则。软弱低效的监督机制:在执政党内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由列宁提出的,但到斯大林时期,党的监察委员会地位受到严重削弱,权力受到限制,只有自上而下的监督而没有自下而上的监督,最后监察机构成为打击反对派的工具。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斯大林时期国家安全机关由他个人直接领导,拥有特殊的地位。 在经济方面。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都高度集中于国家,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制度,职工缺少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具有法律效力,计划具有无所不包的广泛性,计划具有过度集中的统一性,计划完全排斥市场调节。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部门管理便于实现集中的计划运作,部门管理便于对企业实行专业管理,大批企业收归中央,中央经济管理部门直接控制企业的人财物大权和产供销活动。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很少发挥甚至完全排斥市场因素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了追求数量不计成本代价,实行过度集中指令性计划体制,以行政手段实行农业集体化,实行低工资政策。 思想文化方面。文化团体国家化,党中央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一方面通过自上而下干部任命规制,另一方面党中央激斗对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直接控制。领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苏联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是各种合力的结果。苏联由盛转衰,最后解体,我认为根本原因不能归责于苏联模式具有严重弊端,而在于这种弊端没有随着历史条件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及时得到改革和改革失误。 苏联模式就是指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推行的一种模式。主要指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和政治体制模式,它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实行中央部门高度集权管理体制,把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高度集中的党的领导体制,以党代政,党内民主和人民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等。但是,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独特的模式,它基本上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是在革命和战争的年代里形成的,有许多因素对该模式的设计和选择产生了影响。比如苏联当时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本身特定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等。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马恩并没有解决,在当时也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资借鉴。斯大林创造了苏联模式,尽管有种种弊端和不完善,但不能不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可贵的尝试。 苏联模式的历史局限性是很难避免的,它具有明显的历史相对性,其形成初期适应了经济落后、结构简单和以增强国防能力为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状况。随着条件的变化,苏联国内外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模式也就开始了僵化。种种弊端,要求执政党应当在尽量发挥这种模式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认真果断地加以改革和完善,把这种模式转换成新的、符合本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新体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苏联错过了六次自我改革的机会。如果能早点改革,弊病是有可能改得掉的。斯大林晚年没有要改革的醒悟,对要改革的人都加以清洗。斯大林的继任者在近半个世纪之中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领导集团并没有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贻误了改革的时机。勃列日涅夫统治集团拒绝改革这一重大的历史性错误最终把苏联引向了危机的边缘,但是这并不等于当时的苏联已经处于无可挽回地注定要失败的境地。从80年代初期的形势来看,苏联60多年中积累起来的国家实力尚未耗尽,如果勃列日涅夫的继任者能坚持正确的改革路线,苏联还是能够振兴的,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特别是在他抛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后,开始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削弱和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改变共产党的性质,放任和鼓励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发展壮大,结果,便导致苏共逐渐变质,丧失政权,社会主义制度被颠覆。 苏联模式的失败给了我们许多历史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一、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照搬照抄。斯大林时期,苏联模式还适用于当时环境,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的发展。但是之

苏联模式评析

苏联模式评析 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 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有高度集中性、全面性和强制性的特点。首先: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其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战略。再次:否定和限制商品的计划经济。 2、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第一,高度集权的党的领导体制。党和国家融为一体,国家完全隶属于党,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绝对控制。 第二,限制以至取消党内民主。 第三,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滋长了官僚主义,干部只对上级负责。 第四,总书记个人专权模式建立。总书记独揽党政军大权,不受任何组织和法律的限制而可以随意决定重大国务。斯大林执政期间,不需要召开党政大会了。 3、高度集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管理体制 第一,文化学术上的是非往往由党组织和党的领导人说了算。例如:《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由斯大林审定。 第二,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盛行。个人崇拜是国家高度集权的需要,是为执行高度集权制服务的。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第一,建成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苏联模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第三,苏联模式有利于实行宏观经济控制和管理,改变了苏联的工业布局。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病: 第一,压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经济发展。 第二,干部特殊化和官僚化严重。 第三,文化专制导致社会意识贫困和教条主义盛行。

回顾分析苏联失败的惨痛教训

回顾分析苏联失败的惨痛教训 稿件来源:组织人事报发布日期:2008-07-16 张全景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使整个世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亚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各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辉煌业绩,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生命力。这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凯歌前进、蓬勃发展的时期。 令人遗憾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共失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政治地图上一大片红色区域消失。因此,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认真总结苏共失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将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遗产,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而苏共失败、苏联解体则是历史的倒退,是不应该发生的悲剧。苏共虽然失败了,但十月革命的原则是永存的;苏联虽然解体了,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汲取。 2003年我到俄罗斯访问,着重考察苏联失败的经验教训(2004年久加诺夫访华,我再度会见过他),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不可能把情况了解得很清楚,也不可能把问题研究透彻,不过印象和感触还是很深刻的。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告诫全党: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埋头苦干,加强团结、顾全大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这些话可谓至理名言,语重心长。我们要牢记心头,躬身实践。苏共失败、苏联解体前,戈尔巴乔夫和那些鼓吹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精英”把苏联说得一团漆黑,把推行资本主义制度吹得天花乱坠。那么情况怎样呢?当年苏联是全世界被压迫民族革命运动的大后方,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都曾得到苏联的支持,很多国家的共产党人或进步人士曾长期住在那里。苏联还收养世界各国革命领导人的孩子,开办学校,培养干部。苏共

苏联模式的弊端

苏联模式的弊端与当代中国的发展 苏联模式曾经使苏联击溃了法西斯的进攻,保卫了苏联,将苏联有一个落后的国家建成为世界第二的强国。也同建立了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而苏联模式也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发展模式。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之初也同样存在苏联模式的影子,但苏联模式却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本文将着重介绍一些苏联模式的弊端,同时简单阐述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苏联模式 苏俄为解决生产力的窒息破坏并引起的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自1921 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去世不久,斯大林就在1927 年提出向资本主义全面进攻的方针,实际上结束了新经济政策。经过20 年代后半期和30 年代一系列对国民经济的改造和建设,苏联实现了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经济计划化,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即苏联模式。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任何个人的意志不能左右社会发展的走向。因此,苏联模式不是斯大林个人一时的产物,而是当时苏联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苏联模式虽然是当时苏联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是也仅适应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苏联。当时的苏联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家,苏联刚刚建立之初面对着西方国家的围剿,尤其是当时的老牌帝国英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在苏联建国之初对苏联进行了战争,同时苏联国内以高尔查克为首的反对武装同时进行了国内战争,在面对粮食危机的时刻列宁曾使用了战时的政策,二次政策也同时遭到了国内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农民,苏联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不向我国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所以群众基础很差。战争结束后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以缓解国内矛盾。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接手,斯大林并没有接受不哈林的意见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为了快速的发展重工业,以免再次遭到西方国家的武力干涉实施了我们所说的苏联模式。从而是苏联的国力的到了迅速的提升,也是日后战争胜利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而在日后苏联并没有根据自己的社会历史条件而进行变通,发展新的模式而是继续以不变的模式进行发展是使其解体的根源。 二、苏联模式的弊端 对于苏联模式,必须作具体的历史的评价。在苏联模式中,既有反映社会主义共性的方面,也有体现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的特殊性的方面。对于社会主义共性的方面,要认识到它们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长途中一个特定阶段内关于革命和建设工作的普遍规律,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应坚持的。对于苏联模式中反映社会主义特殊性的方面,一定要看到它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苏联模式中存在着一些弊端,有的在模式形成时错误就是明显的,有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凸现出来的。二战以后,苏联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要求经济从粗放经营发展为集约经营,苏联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苏联没有适时有效地进行改革,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失败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失败? 苏联的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苏联的剧变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具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意义。内因是指苏联国内各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外因是指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但和平演变之所以奏效,关键原因还是出在苏联内部,正是因为苏联传统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已经过时又迟迟得不到更新,进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内部危机日渐加重。再者,苏联共产党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2)、苏联的剧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历史的原因是深层的基础性的东西,而现实原因则是直接的导火线。历史原因包括过时的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严重的官僚主义与广大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和人民之间的矛盾。现实原因是苏联共产党把体制改革变成了社会制度的转轨,即执政的共产党在改革中的路线失误,就成了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 (3)、在社会结构的层面上,苏联解体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和对外政策方面的原因,但其中经济因素起者决定性的作用。苏联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就固然巨大,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这和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有直接联系。逐渐使人民对苏共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信心,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4)、就苏共本身而言,导致苏联剧变的既有思想路线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方面的原因。思想路线在这其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因为,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都是在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制定的。苏联共产党从斯大林开始到80年代,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摆脱执导思想上的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左”的路线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又从“左”的极端一下子跳到了“右”的极端,表现为全盘否定了苏联的历史,终于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总危机。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应该始终抓住这个中心不放。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照抄别国的模式最终会落得失败的结局。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即主动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批判“左”的教条主义要用历史的观点,要全面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历史。 (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改革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国国情,改革的成败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衡量标准。 (6)、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这种开放不仅内部是开放的,而且对外部也应该是开放的。 (7)、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斯大林模式弊端引起的苏联解体

斯大林模式弊端引起的苏联解体 范明成 09历史学34号 摘要: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斯大林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种种弊端,这些弊端在苏联建设中不断地暴露出来,而且是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暴露。最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次沉重冲击。而盘根与苏联社会各方面的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剧变最大的原因。 关键词: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苏联解体 斯大林模式的内容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人们一般称为斯大林模式或苏联模式, 或表述为斯大林—苏联模式(本文简称为斯大林模式) 。它是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 后来不断巩固与发展。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随着二战的结束,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发展不仅没有促进的效果,反而成为了阻碍苏联继续向前发展的因素。苏联体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暴露出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一) 政治体制上苏共高度集权,以党代政。 贾文华等人认为:“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特征是:高度集中的以党代政领导体制;以人治代替法治,有法不依,长官意志盛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党和国家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体制。”① 1、苏共长期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包揽国家和社会事务,党陷入日常管理事务之中,客观上削弱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领导。斯大林强调:“我们的苏维埃组织和其他群众组织,没有党的原则指示,就不会决定任何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或组织问题——这个事实应该认为是党的领导作用的最高表现。”②这表面上是加强和实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实际上是贬低了苏维埃的地位和作用,削弱党的政治领导。 ①贾文华等著:《苏联改革》,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6~36页. ②《斯大林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页.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和示

失败原因: 苏联模式是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这个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模式有着多方面的内容与特征。一般认为,苏联模式总的特征是过度集权。 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其关键则在于建立起了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这使得最高领导人的个人素质及才干对苏联的发展与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斯大林以后,苏联一共经历了以下五任的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这六位领导人性格不一,但在领导人岗位上的表现却很相似。这主要体现在了以下方面: (一)思想僵化,缺乏理论创新,奉行教条主义 苏联共产党从建党起,列宁就强调必须要重视理论创新。在他看来,只有以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党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但是苏共后来的掌权者们都未能秉承列宁的这一思想,反而将列宁主义教条化,把自己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固守在列宁与斯大林的思想理论中,凡事都要从其中寻找依据作支撑,从而丧失了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和应变能力,丧失了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识别及批判能力,无法提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主张。在这方面最突出也是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便是这几任领导人长期执行教条主义使得自身缺乏大局观和改革的魄力,导致了苏联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时间里多次错过了进行体制内改革的重大机遇,以至于各种社会矛盾积累得愈加深重。正是这样,使得苏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矛盾激化时难以为继,在短时间内便解体。 (二)缺乏经济才干,使得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落后 第一任领导者列宁在执政时不断地结合实际形势的变化来调整经济政策,实现了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其后斯大林当政,他逐步地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过分注重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使得国民经济的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赫鲁晓夫上台后又急功冒进,常常凭着三分钟的热度盲目进行经济方面的小修小补,如进行违背自然条件的盲目开荒等,既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又没有经过科学论证,注定了其失败的结局。这使得人民怨声载道。到了勃列日涅夫在位时,他缺乏才干,不敢改革创新,就一味保守地延续斯大林的经济模式,使得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在其执政末期苏联经济已到达了衰退的边缘。而其后的两任领导人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都是老年人且是病号,都是在任一年多点就病死了,养病都来不及,遑论进行改革,发展经济了。最后一任的是戈尔巴乔夫,这是一个善于搞外交关系的人,他出访欧美国家受到的待遇是其他几任领导者都无法比拟的。然而他却不是搞经济的料,虽也曾试图改革经济发展模式,但也未能摆脱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六人的执政使得苏联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落后,丧失了执政基础。 (三)都长于专断独行,实行专政集权 纵观六任领导者,都喜欢专断独行,对于持不同政见的人,都加以排挤甚至迫害,以实行专政集权。在这半个世纪里六代领导人一直实行并加深了十种政治体制(包括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指定接班制、消灭异己制、监控干群制、官僚特权制、一党专政制、以党代政制、控制选举制和干部任命制)。这样的体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使党内民主、苏维埃民主和社会生活民主大为缺失。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最高领导人或集团就容易判断失误,滥用权力,破坏法制,作出一些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的决策。这些使得苏联社会的三大矛盾(即“左”的路线和过度集权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尽快发展生产力、发

苏联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 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苏联社会主义失败原因及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教训 引言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从—个欧洲文化都很落后的国家,发展壮大成为—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塌,这是世界历史和国际共运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事件虽然已过二十多年,但它的影响还在历史地显现。在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继续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解体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历史贡献 所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指的是苏联人民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道路,包括所建立的社会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运行机制,所实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的方针、政策,等等。由于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间不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基本上是在斯大林领导下建立起来的.所以,人们又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称之为‘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是保证了苏联在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使‘近似中世纪的国家’的野蛮俄国。沿着这条道路一步步地向着现代化迈进。二是保证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三是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分析 (一).在党的建设中,在领导党和国家的实践中,在处理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中,列宁的遗训被忘记并遭到了破坏;藐视革命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说教条化,党的领导干部丧失了政治活动家的素质。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被歪曲,党内关系的整个体系扭曲变形。普通党员慢慢变成了只会机械地完成上级指示的配角。听不到批评的声音。党的上层逐渐摆脱党员群众的监督。结果,十月革命后出现的那种革命热情消退了,党的同志关系涣散了,消极散漫、虚伪和双重道德的风气在党内大肆盛行。党内生活、选拔新人入党等组织得过于死且官僚主义化。国家生活的许多领域,其中包括护法机构均在党和社会的监督之外,这导致社会主义法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