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二战前后德国历史研究中的民族主义_2

二战前后德国历史研究中的民族主义_2

二战前后德国历史研究中的民族主义_2
二战前后德国历史研究中的民族主义_2

二战前后德国历史研究中的民族主义

刘新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自50年代起,美国史学界率先开始的新史学运动倡导结构-功能主义的历史研究方法,主张用系列数据研究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传统的——不仅政治、军事和宗教的,而且经济、社会及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功能作用,以达到在“总体”上理解和叙述人类过去的全部经历的目的。由此,改变过去的以政治事件和伟大人物串连起历史的方法,以作为历史基本内容的持续相对“长时段”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为主线,以人类经历的一切方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所有能够借用的先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技术,成为本世纪西方史学研究的主流。在史学研究的主潮流中,曾经为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提供基础,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西方史学界占据重要地位的德国史学界,不仅没有推出象法国的年鉴学派、英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或美国的克莱奥学派那样的能够作用于研究特征的历史学家和刊物、著作,而且直到60年代以后才慢慢地走出传统历史主义的象牙塔。因为二战前后德国史学研究的主旨取决于史学思想家的民族主义情绪。

20世纪初,德国史学界出现了一次“兰普莱希特争论(Lamprecht-Streit)”。K·兰普莱希特出版19卷《德国史》,提出“文化史”的概念。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心理发展的过程”。历史研究应该以除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及外交活动以外的人类过去的全部活动(文化活动)为对象;应当在坚持传统研究方法的前提下,吸收其他学科先进的方法,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合作。1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德国史学家以舍夫尔为首,站在强权国家的立场上,反对兰普莱希特的“文化史僭越”。认为所谓“文化史”,其建构既没有可靠的科学根据,又没有合理的基础知识;在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进步的同时,历史科学更应该保持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独特的优势,而不是相反。2所以,当美国史学家借鉴兰普莱希特的“历史是一个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整体”的理论将新史学运动的目的确定在扩大历史研究的范围、开拓历史学家的视野的时候,当法国史学家根据历史独有的时间特征提出“长时段”的研究构架的时候,兰普莱希特的社会-“文化史”设想在德国被完全湮没在新一轮的历史主义国家政治史研究的热浪之中。

与此同时,马克斯·韦伯在《理想型式》(Idealtypus)一文中提出的“理想型式”的概念,也在德国史学界引起争议。韦伯认为,历史学如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应该确定一种理想型式,一种适用于任何历史时代的客观的正确型式(Richtigkeitstypus);它既饱含着人类的全部经历,同时又包含着价值、意义的所有制约性因素。“毫无意义的无可穷尽的世界大事”可以在这样的理想型式中借助于问题的提出,确定其框架结构。3德国史学界以李特尔为首以《历史杂志》社为核心强硬地坚持传统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坚决反对韦伯的理想型式,强调历史科学的对象就是个别的不重复的历史现象和事件,没有任何历史规律性,因此不能使用任何带有概括性质的型式、模式。“理解每一个历史现象的特点,并从某些历史时代特殊的、就某一点上说是个别的、不重复的前提出发——这是我国历史科学的座右铭”。4因此,当美国史学界在马克斯·韦伯“理想型式”的启发下使新史学运动的宗旨确定在改变简单地描述性地重现过去的做法,力求在史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和阐述的时候,当法国史学家为了揭示长期起决定性作用的、超越并制约着个别政治事件的背后因素而努力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的时候,韦伯的理想型式在德国受到了全面的抵制。

除此之外,早在以兰克为首的西方历史主义的鼎盛时期,马克思在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证说,历史是人类的劳动发展史,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人类自身的劳动和实践活动的发展之中;价值不是社会历史的根本尺度,但价值尺度与社会发展规律又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人类历史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历史研究的方法也当是多层次的,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研究最基本的方法。5在当时的西方世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几乎没有引起反响。半个世纪以后,在1912年,新史学运动的创始人鲁滨孙在《新史学:论现代史学观》一文中说:马克思主义“学说可以用来解释许多过去的现象,比之以前任何一种解释要强得多。”6从此以后,英国史学界出现了以社会基本劳动者、下层人民为主体的“自下而上的历史学”;法国史学家运用“历史时间的辩证法”,运用历史长期的连续性和短期的急剧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过去长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努力建立“科学的”历史学。相比之下,德国的史学教授们一方面坚持德意志民族与国家的历史主线,另一方面强调历史的个别性、特定性及偶然性,使德国史学游离出20世纪前半期欧美史学的主潮流。

之所以直到本世纪60年代以前新的史学研究理论和方法都没有在德国史学界占据主导地位,除了德国的政治和社会现状所造成的压力及德国史学研究传统的强大势力以外,起关键性作用的是德国学术界所固有的沉重的民族使命感。

1兰普莱希特:《德国史》(https://www.docsj.com/doc/8817513086.html,mprecht,Deutsche Geschichte),柏林—佛莱堡1891-1909年版。

2乌尔夫:《舍夫尔和代尔布吕克,法国革命以后德国史学的民族目标》,(G.Wolf,Dietrich Schaefer und Hans Delbrueck,Nationale Ziele der deutschen Geschichtsschreibung seit der franzoesischen Revolution),哥塔1918年版。

3韦伯:《方法论集》(Max Weber,Methodologische Schriften),法兰克福/美因河畔1968年版,第67-68页。

4李特尔:《德国史学的现状及未来的任务》(G.Ritter,Gegenwaertige Lage und Zukunftaufgaben deutscher Geschichtswissenschaft),载《历史杂志》(Historische Zeitschrift),1970年,第7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1-32页。

6鲁滨逊:《新史学》(J.H.Robinson,The New History, Essays Illustrating the Modern Historical Outlook),齐思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8页。

就研究传统来说,德国史学界从17世纪初就开始热衷于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当然,为现实政治服务是文艺复兴运动以后西方史学家的共同愿望。但是,在德国,对于政治制度的历史,或说对于德意志帝国法律秩序的历史考察,自17世纪开始就不是单纯的历史研究,而是德国知识思想界所自觉承担的民族义务。16世纪末期及以后,西欧各主要地区,如法兰西、英吉利等均开始以国王集权为核心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民族日益强盛,国家日益强大。同时期的德意志,不仅没有向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方向努力,反而国家政权日趋分裂,竟至在17世纪前期出现了长达30年的内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近代早期德国的历史异化?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双重角度,学者共同认为,存在已近千年之久的德意志帝国的法律秩序是德国统一的关键性障碍。正是因此,从普芬多夫匿名发表《德意志帝国宪政》7到奥斯特莱希出版《帝国宪政史》8,德国史学思想界的主导力量一直倾注于“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宪政研究。18世纪末期及以后,由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爆发,伴随着德意志“第一帝国”的解体,不仅阻碍统一的帝国法律秩序瓦解了,而且德意志民族的“国家”也不复存在。由此,“德意志民族的国家失落在哪里”的问题成为关乎于国家生死、民族存亡的时代课题。几乎每一位将德语作为母语的思想家,尤其是把人类的历史、现状和前途与职业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学家,从1764年写出《古代艺术史》9的温克尔曼到1848年将《普鲁士史十二卷》10公之于众的兰克,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历史杂志》上发表有关史学研究方法的重型文章的几位作者,他们都将对德意志的民族统一、民族国家以及在德国统一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鲁士王国的研究当作时代赋予的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少数几位能够高瞻远瞩的思想家因为站得太高,走得太远,远离了现实民族的视野。马克斯·韦伯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也是这样。

历史进入20世纪,困惑德意志知识界200余年(从30年战争到普鲁士统一)的“民族国家”问题,和引起两个多世纪以来(从启蒙运动到二战结束以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包括德意志文化精英在内的世界思想家思虑的德意志“民族特性”问题,对于德国的史学家来说,应该让位于德意志的“灵魂存亡”问题。这是纯粹的德意志知识分子的带有义务、职责和使命感的思维轨道。曾经,在没有统一国家,没有民族整体的时候,在欧洲地理的标图上,有莱茵兰、萨克森或普鲁士等等,没有德意志;但是,在欧洲精神的战场上,德意志用语言文化联结成一个“民族”(ein V olk),成为最具战斗力的军旅之一。那时,德意志的历史文化就是德意志民族。民族国家诞生以后,“不问政治的”德国文化精英几乎承载着民族所有的功过是非;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创造出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德意志民族由此而借“伟人”独立起来。20世纪前期,面对两次世界大战及战败,面对全世界的遣责和怨恨,德意志民族跪下了:“我们是孤独的,以往世界上没有别的民族象我们这样孤独;我们蒙受了耻辱,以往没有别的民族蒙受过这样的耻辱”。11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使德意志最优秀的思想家在很多情况下就是德意志民族本身;他们的人格就是民族的特性。“德意志曾经取得过的唯一的民族存在,是德意志古典主义中的纯粹理性的民族存在”。12正是因此,直接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的民族认识到罪责的民族性,所有的德国人都要“为我们的政权,为这个政权的行动,为发动战争”负政治责任。“德意志民族对于纳粹罪行的责任,不仅是因为其在道德观念上给予支持,而且还因为其在政治上、人道上以及宗教信仰上的堕落”。13同时,在战场上连续两次战败的民族自觉地作“自我检验”,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战胜者相互谅解,克服“同西方和各族人民的自然法思想的脱节和德国的精神孤立。”14再者,同样深受战争创伤的民族努力地找出战争的历史根源,“对德国的整个过去重新估价”,尤其是对德意志历史文化的传统,对军国主义、普鲁士主义以及中央集权的制度本身进行公正的反思。15等等。一个发动战争并败于战争的民族所认识、反思和期望的一切所表现出来的正是这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其中,“历史学科又是最坚硬的德意志精神气质的堡垒”。16显然,只有通过历史才能反思过去、认识现在和期望未来;也只有通过历史学家们对“过去的精神传统进行重新体验,重新经历”才能使德意志民族及其国家抬起头来正视现实。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守传统的历史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因为,只有了解历史上,尤其是民族国家建立之后出现的各政权及其治下出现的各大政治事件和核心人物,例如宗教改革、腓特烈大帝、魏玛政治等具体事件,才能做到“重新估价过去”,才能去了解诸如“希特勒及其战争是德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是偶然”等具体问题;同样,只有使用考证、辩析官府宫廷的文书档案的方法,才能进行“科学的自我检验”,才能去思考诸如“从什么角度上与西方邻国和解”等现实问题;当然,也只有集中力量探讨俾斯麦统一民族国家的传统基础、发展脉络、必然结果及相关的其他事件的历史过程,才能认识到战争罪责的“民族性”,才能去分析德意志民族的分裂和统一、愿望和力量与德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件件影响世界历史的事件之间的内在的和外在的联系。所以,战争期间及战争以后10余年,历有民族使命感的德国史学界在整体上无暇考虑类似于扩大历史研究领域这样的新史学所关注的问题。17

然而,德国史学界不可能完全旁顾于西方历史观念的主潮流。60年代以前,“抛弃至今作为一种政治发展因素的德国历

7塞维里努:《德意志帝国宪政》(S.v.Pufendorf & Severinus de Monzambano,De statu imperii Germanici),1684年匿名出版。

8奥斯特莱希:《帝国宪政史》(G.Oestreich,Verfassungsgeschichte vom Ende des Mittelalters bis zum Ende des alten Reiches),慕尼黑—斯图加特1974年版。

9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J.J.Winckelmann,Geschichte der Kunst des Altertums),柏林1809-1815年版。

10兰克:《普鲁士史十二卷》(L.v.Ranke,Zwoelf Buecher Preussischer Geschichte),莱比锡1874年版。

11维舍特:《向德意志青年人讲话》(E.Wiechert,Rede an die deutsche Jugend),慕尼黑1945年版,第40页。

12E.卡勒尔:《德意志人》,黄正柏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24页。

13雅斯泊:《罪责问题》(K.Jaspers,Die Schuldfrage),海德堡1946年版;泰伦巴赫:《德意志的困境,罪责和命运》(G.Tellenbach,Die deutsche Not als Schuld und Schicksal),斯图加特1947年版,第49页。

14迈内克:在普鲁士科学院公开会议上的讲话(F.Meinecke,Sonderausgabe aus den Sitzungsberichten der Preus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Festvortrag in der oeffentlichen Sitzung vom 23.Jan. 1936)

15舒林:《二战后的德国史学》(E.Schulin,Deutsche Geschichtswissenschaft nach dem zweiten Weltkrieg),慕尼黑1989年版,第1-37页。

16奥斯特莱希:《职业史学和社会史研究的开端》(G.Oestreich,Die Fachhistorie und die Anfaenge der sozialgeschichtlichen Forschung),柏林1980年版,第57-95页。.

17舒林:《二战后的德国史学》,主要围绕着古代、中世纪、魏玛、纳粹、民族等问题。

史科学基础的某些惯用概念”已开始慢慢地为德国占领导地位的史学家们所接受18,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充实历史主义的史学研究也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许多史学著作之中。60年代以后,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以独特的形式在德国史学界占据统治地位;弱化民族—国家—政治的统治叙述、强化民众—社会—经济的状态解析是德国史学研究的新趋势。

20世纪60年代初,西德史学界出现了一次“费舍尔争论(Fischer-Kontroverse)”。1959年F. 费舍尔发表文章《德意志的战争目的,革命及在东方的单独媾和》,从社会及社会结构的角度论证德国应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负有责任。后来,费舍尔又连续出版《夺取世界强权》、《虚幻的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德意志的历史形象》等著作,19进一步系统地围绕着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罪责问题论述了德意志民族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大战的连续性”。论述中,费舍尔一方面将上述战争罪责的民族性缩归为德意志帝国统治集团及大资产阶级和容克贵族的阶级性,在概念上区分开德意志民族的灾难与统治阶级的战争罪咎,另一方面将战争的历史根源从民族国家的政治、外交与军国、复仇的国家政治史角度转向国家社会的经济利益、阶级关系的社会经济史,对过去的整个的德意志社会进行重新的评价,在实际上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与半个世纪前同样悖向传统历史主义史学的兰普莱希特“文化史”相比,费舍尔的“历史连续性”理论沟通了德国现实中的民族情绪。

60年代,在联邦德国提出“克服多年来遭受的分裂,是德国人民最伟大的民族使命”的同时,民主德国提出“两个民族”,即民主德国的德意志社会主义民族和联邦德国的德意志资本主义民族,20西德史学界因此出现了两种似乎难以调和的趋向:(一)以“民族”为范畴的史学研究失去了对象,(二)深入到德意志民族存亡的民族使命感再一次使史学思想家们成为德意志民族的代言人。就第一种而言,康策说:“随着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历史研究中的民族国家观念失去了客观对象”。21世界大战导致了民族国家的世界化;纵向的民族国家的历史事件在历史研究中获得横向的世界意义。例如,在“德意志社会主义民族”的民主德国发生的历史事件不仅在“德意志资本主义民族”的联邦德国具有意义,而且在“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曾经所属的奥地利、瑞士、荷兰等等都有意义。民主德国史,可说是德国史,欧洲史,甚至世界史。某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几乎在每一个横断面上都能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汇合;正如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历史能够在德意志的历史中汇合一样。因此,在这种意义上,“以民族国家为唯一主题的历史主义已成为过去”。22就第二种趋向而言,强烈的反对新的民族分裂的呼声响成一片:民族一直就是历史研究的对象,只有以民族为单位的历史叙述才能保证历史学科的基本观念;“德国的历史只能作为一个民族的整体才能使人理解和著写”。23然而,民族,德意志的民族,在怎样的限定中才能算是一个“整体”?如果以俾斯麦统一后的国家存在为限定,那么“两个国家”的现实将再一次撕裂德意志民族。当然,深怀民族使命感的史学家们不可能用自己的笔撕裂自己的民族;他们在国家存在中看到了阶级存在的事实。正如一个民族可以分成社会主义民族和资本主义民族两部分一样,一部民族的历史也可以分成诸如国家民族史、阶级民族史等等更多的形式。所以,当费舍尔一派以“历史连续性”为依据使德意志帝国的统治者和垄断资产阶级(而不是德意志的民族国家)承担起两次世界大战的罪责的时候,与之争论的李特尔们以坚持法西斯主义是德意志历史的“反常现象”为理由使普鲁士的“优秀传统”—纳粹帝国的“反对派”—联邦德国的现实统治(而不是普鲁士军国—纳粹帝国—两个德国)联贯起来,坚持德意志民族历史的整体性和一贯性。24无论双方的理论如何相悖,正统的以民族国家为唯一主题的历史主义都真正地成为过去,无论出发点还是终点都是相同的:从维护战败的民族尊严、统一和希望出发,走向了传统历史主义所不能囊括的社会领域。民族的“自身命运”最终迫使着德国的史学思想家们“向以往的历史学告别”。25

“以往的历史学”因为民族命运的改变而走向没落;德意志民族(Volk)的命运,16世纪以后,由于怀抱欧洲性帝国(Kaiserreich)的观念而多次失去借助于德意志的国家站立在欧洲民族(Nation)之林中的机会,2619世纪中叶以后,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情绪长期融溶在一起,因此二战以后,主张新史学的史家呼吁:与一切类型的德意志国家和帝国爱国主义做真正的,绝不是口头上的决裂;27能够表现德意志民族历史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不是包括德意志帝国、民族国家,或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在内的“国家”,而是包括阶级、结构、潮流、运动、经济、生活等等在内的“社会”存在。因此,当一派史家认为,帝国统治给民族带来的耻辱不应归咎于国家统治本身而应归咎于统治阶级以民族利益为代价的生存状况的时候,另一派

18李特尔:《负有责任的历史》(G.Ritter,Geschichte als Bindungsmacht),斯图加特1947年版,第.57页。

19费舍尔:《德意志的战争目的,革命及在东方的单独媾和》(F.Fischer,Deutsche Kriegsziele,Revolutionierung und Separatfrieden im Osten 1914-1918),载《历史杂志》1959年,第249-310页;《夺取世界强权》(Der Griff nach der Weltmacht.),杜塞尔多夫1961年版;《德意志帝国的战争目的》(Die Kriegszielpolitik des kaiserlichen Deutschland 1914-1918),杜塞尔多夫1961年版;《虚幻的战争》(Krieg der Illusionen. Die deutsche Politik von 1911 bis 1914),杜塞尔多夫1969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德意志的历史形象》(Der erste Weltkrieg und das deutsche Geschichtsbild),杜塞尔多夫1977年版。

20希尔格鲁伯:《1945-1972年德国史》(A.Hillgruber,Deutsche Geschichte,1945-1972.Deutsche Frage in der Weltpolitik),斯图加特1985年版,第97页;高利(主编):《历史的负担》(Th.M.Gauly (Hg.),Die Last der Geschichte),科隆1988年版,第152-153页。

21康策:《德意志民族,历史的结果》(W.Conze,Die deutsche Nation.Ergebnis der Geschichte),哥廷根1963年版,第156页。

22海姆佩尔:《关于历史与历史学》(H.Heimpel,Ueber Geschichte und Geschichtswissenschaft),哥廷根1959年版,第22页。

23李特尔:《德国史学家会议》(G.Ritter,Die deutsche Historikertag),载《科研与教学中的历史》(Geschichte in Wissenschaft und Unterricht),1953年,第518页。

24李特尔:《德国的军国问题》(G.Ritter,Das Problem des Militaerismus in Deutschland),载《历史杂志》1954年,第26页。

25A.韦伯:《历史和文化社会学原理》(A.Weber,Prinzipien der Geschichts-und Kultursoziologie),慕尼黑1951年版,第60页。

26参见拙作:《基督教与德意志民族》,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5章

盖斯:《复元-静止-创作力,一种艺术史学的观点》(I.Geiss,Restauration-Stagnation-produktive Kraefte_Ansichten einer kuenstigen Geschichtswissenschaft.Kritik-Theorie-Methode.),慕尼黑1974年版,第88页。

认为,一切历史因素都是孤立的、独立的、等值的,不存在谁主谁从,决定民族历史的是国家、政治、外交、军事以及社会、阶级、经济、民众心理等等“多种因素”;28当一派史家坚持,19世纪中叶以前德意志民族的存在形式是民族伟人和重大事件,以后是民族的整体社会,因为历史已进入“工业社会”阶段,“社会因素正在消灭个别伟人统治世界的老图景”,历史研究只能通过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实现科学化和自身的存在价值的时候,29另一派坚持,伟人和事件的历史权力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否认,历史思想从个人转向结构仅仅是方法论上的更改或进展,而不是历史学的本质性变化,历史研究在需要用结构的方法进行概括的时候,传统的史学方法仍然需要发挥作用。30等等。60年代以后,无论史学家间的争论有多少不能调和的论点,纯粹历史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都已经失去了地盘。至70年代初,各派史家殊途同归,旧式的历史主义在德国走向终结。

以宗教改革研究为例,与过去的历史主义史学相比,60年代以后德国史学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历史断代的根据由民族信仰、国家政治的变化向社会结构的变化转变。一般认为,评价一种历史观念的基准是看其划分历史时期的原则。因为,将带有强烈时间性的历史划分为时间段必须有一种深入史实本质的、经过史实量的积累之后的、能够驾驭史料本身的规定的原则。这种原则应该对纷繁的历史现象——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文化的……提供一种共同的格价,提供一种在一定的时间段落内磁吸所有事件的目标,并由此确定一种基本的历史发展模式和人们日常生活的秩序说明。1683年,在德国思想界,塞拉里(Ch.Cellarius)最先提出以人们的思想观念、信仰内容和崇拜方式为基尺将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三个阶段的观点;中世纪和近代区别于宗教改革运动。1839年以后,兰克再以宗教改革运动横断德国中世纪与近代的历史,但主要不是以意识形态因素,民族、国家事务的成功与失败是横切历史的依据。1919年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作为中世纪与近代之间历史断代的宗教改革运动,不再以其信仰理论或其在民族国家史中的作用表现出其划时代的意义,阶级和阶级斗争——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启始了近代—资本主义时代。3160年代以后,由宗教改革运动开始的近代,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社会形态的一种,决定其历史研究的已经是人类历史的整体社会,宗教、国家、民族、阶级等等都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中世纪向近代的过渡——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其决定性的因素来自于社会整体,社会结构与社会经济,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愿望及前景,等等。因此,对于宗教改革运动开始的向近代过渡的历史研究,或称早期近代史研究,在新史学范围内,国家政治与人物事件退居其次,社会经济与历史断代的内容,如马丁. 路德引起和代表的社会激情及全国性的农民战争,加尔文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城市运动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等等成为历史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历史主义史学所限定的内容被打破,另一方面,历史主义史学所坚持的考据、校堪文字档案史料的方法失去了独尊的地位,其他学科所运用的方法,如综合分析、理论推理、数据统计等等在史学研究中起重要作用。32

第二,历史内容的取舍由以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主线向着以社会整体的发展,包括社会结构变化,阶层变动及社会经济制约力等为主线转变。自宗教改革时代起,一方面,对于德意志的民族、国家及政治、外交的历史研究慢慢地脱离基督教神学和历史的思维模式,叙述和分析历史事件同时成为职业史学家研究的目的和手段,中世纪意义上的以叙述人类历史为手段证明上帝的历史研究方法逐渐被摒弃;另一方面,宗教改革运动本身就是德国历史异化于欧洲整体历史的开端;德意志文化精英的民族意识从此发韧。所以,从兰克开始,历史主义史学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从客观的、史料的、表在量化的角度,站在现实分裂的德意志邦国及路德新教的立场上,为德国的历史研究铺设了“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以及“帝国宪政的”历史主线。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自宗教改革时代起,帝国等级(Stand)问题成为德意志国家政治史,或称帝国宪政史的核心问题。在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制度下,等级是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合一的独立的封建机构,等级的存在自始至终是德国统一的主要障碍,各等级在帝国中的法权地位及变迁、由此导致的大小事件及从中有影响的人物,一直到兰克学派占统治地位时期,都是德国史著述的主要内容。60年代以后,随着史学研究内容的主线变移,出现了以阶级与等级相互替代阐述德国历史的趋向;横向的、深入到社会各阶层之中的阶级分析法冲缓了纵向的、固结各个历史地域的等级政治阐述法,从而将德国史著述的内容从单层面的国家政治事件引向多维的社会基层结构。贵族及市民、贫民及乞丐、妓女及女巫、犹太人及异教徒等等都成为史学研究的对象。与此同时,由于对社会分析的需要,经济因素也成为史学著作的基础内容,并由此继而回溯到等级结构(用阶级分析法)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帝国统一的阶级障碍(用等级政治阐述法)的历史基本内容之中。33

自80年代起,在理论和方法上,德国史学研究呈现出百家齐鸣的景象,没有哪一种观念能够影响集汇起一种流派,统领史学界。东、西德国统一前后的各10年间,“民族主义”作为史学研究中的一种情绪几乎完全淹没在诸如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等更带有世界主义的现实问题之中。1998年,有1500余人参加的第42届全德史学家会议虽然以纪念1848年革命为主

28布鲁讷:《政治与社会史新论》(O.Brunner,Neue Wege der Verfassungs- und Sozialgeschichte),哥廷根1968年版,第9页。

29席德尔:《历史的结构与人物》(Th.Schieder,Strukturen und Persoenlichkeit in der Geschichte),载《历史杂志》1962年,第265页。

30博斯尔:《历史的社会学观念》(K.Bosl,Der soziologische Aspekt in der Geschichte),载《历史杂志》1962年,第614页。

31参见米克:《早期近代史的断代与术语》(I.Mieck,Periodisierung und Terminologie der fruehen Neuzeit. Zur Diskussion der letzten beiden Jahrzehnte),载《科研与教学中的历史》1968年,第357-373页。

32例如米勒:《帝国城市与宗教改革》(B.Moeller,Reichsstadt und Reformation),哥特斯罗1962年版;施泰麦茨:《宗教改革的世界影响》

(M.Steinmetz,Weltwirkung der Reformation),柏林1969年版;布斯蔡罗:《作为政治运动的德国农民战争》(H.Buszello,Der deutsche Bauernkrieg als Politische Bewegung),柏林1969年版;舒尔茨:《16、17世纪社会斗争的变革意义》(W.Schulze,Die veraenderte Bedeutung sozialer Konflikte im 16.und 17.Jahrhundert),哥廷根1975年版。等等。

33例如兴策尔:《西方等级宪政的类型》(O.Hintze,Typologie der staendischen Verfassung des Abendlandes),哥廷根1962年版;布鲁讷:《“全农”与古代欧洲的经济制度》

《宫廷贵族社会》

(N.Elias,Die (O.Brunner,Das “Ganze Haus” und die alteuropaeiscche Oekonomik),哥廷根1968年版;艾里亚斯:

hoefische Gesellschaft. Untersuchungen zur Soziologie des Koenigtums und der hoefischen Aristokratie, mit einer Einleitung:Soziologie und Geschichtswissenschaft),纽威德—柏林1969年版;特雷弗-洛泊:《宗教、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J.R.Trevor-Roper,Religion, Reformation und sozialer Umbruch),柏林1970年版。等等。

题,但也没有引发史家们借此对“民族”问题的特别关注。近年来,德国史学家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摆脱“历史无用论”所造成的困境。

[本文刊于《世界历史》2002年第二期]

德国如何回忆二战历史(组图)

德国如何回忆二战历史(组图) 1/22 2015年5月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达豪集中营解放70周年纪念仪式并发表讲话,呼吁德国社会勿忘纳粹政权的罪行,这是70年来首位在职德国总理在达豪集中营解放纪念仪式上发表讲话。默克尔在纪念仪式上称,通过举办类似“达豪集中营解放70周年”的纪念活动,公众有更多机会可以直面历史,年轻一代也能从中汲取教训,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2/22 达豪集中营距离德国慕尼黑市16公里,二战期间先后关押过约25万人,4万多人在此期间死亡。图为波兰民众手持国旗,纪念在达豪集中营遇难的同胞。 3/22 默克尔与来自20多个国家的130名集中营幸存者、幸存者家属、美国老兵、一些国家驻德国外交使节、社会团体以及德国各界人士约2000人出席了纪念仪式。默克尔向集中营幸存者致敬,她在讲话中说,纳粹德国给受害者带来的无尽灾难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使所有人特别是年青一代意识到,勿忘过去是多么重要。她强调说:“为了那些纳粹受害者,为了我们,也为了下一代,我们绝不能忘记过去。”4/22 达豪集中营建于1933年3月22日,是纳粹德国最早建立的集中营,用来关押“政治犯、犹太人、宗教界人士”和所谓“政府不喜欢的人”,原本巴伐利亚州风景秀美的小

镇最终成了人间地狱。1945年4月29日,美军解放达豪集中营,救出约3.2万被押人员。 5/22 达豪集中营最初设计容纳5000人。1939年以前,集中营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党卫军疗养院的角色,在紧张的前线作战了一定时间的德军士兵,会与这里的看守换岗,在这里享受一段作威作福的日子。图为德军守卫监视着集中营内的囚犯。 6/22 集中营建好的头几年时间内,死亡人数大概有几百人。1938年,为应付人满为患的情况,达豪集中营进行了扩建,加建了营房、添加了快速处死囚犯的焚尸炉。自此以后,情况开始失控,实验和杀人成了这里看守的主要工作。图为集中营中的焚尸炉。 7/22 从1933年到1945年间,约有4万多人在集中营内死亡,确切的死亡人数永远不会为世人所知。此外,还有数不清的人死于“达豪学校”的一项创新上——活人实验。这些活人医学实验包括:将犯人从冻僵的情况下放入热水中,记录复苏的时间;将犯人关入高压舱,持续加压,记录致死的气压……图为囚犯被焚尸后的骨灰就丢在这种狗窝里。 8/22 1942年,一名囚犯在负压室里接受极端高度测试,以用于德军跳伞技术研究。据被拘禁的一位医生安东·帕霍勒格称,“我通过负压室的观察窗亲眼看到了一个俘虏忍受着真空的压力直至他的肺部爆裂。”“一般说来,到了完全真

浅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德国发起的原因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1 —20 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号:056R37AGP 课程名称:欧洲五百年史改卷教师: 学号:103010015 姓名:侯芳芳得分: 浅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德国发起的原因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是由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为什么在德国会出现法西斯专政?其根源是什么?本文通过从经济危机,德国本身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来探讨德国法西斯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关键词:德国;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破坏剧烈、情况复杂、影响深远的世界性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成和爆发不能简单地看成只是经济危机引起的,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的,经济危机只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导火索。其中,德、意、日法西斯的兴起是最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导致了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0年代经济危机只是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加速了法西斯的兴起。法西斯的兴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一、经济危机是德国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 1929年10月下旬,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首先猛烈地袭击美国,不久扩大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一次的危机持续到1933年,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危机遍及工、农、商、金融等各行各业。这次危机波及范围广、失业率高持续时间长,使它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由于德国对美国经济的严重依赖,自1929年从美国华尔街开始的经济危机波及到德国后,德国遭到了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要沉重得多的打击,成为了危机的主要受害者。 面对德国历史上最尖锐、最深刻、最持久的危机,资本主义原来的自由放任主义显然已经失去了效力。德国共产党在领导工农运动的过程中,其影响和威望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共体拟议创建过程中,曾积极邀请英国参加,但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组织了一个“小自由贸易区”(也称七国自由贸易区)……在两大经济集团的抗衡发展中,七国集团显然不敌欧共体。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英国政府于1961年8月要求加入欧共体。但法国总统戴高乐运用否决权拒绝了英国的申请。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1973年1月,欧共体接纳了英国。 材料二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材料三如果说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QQ群”,美国是群主。随着美国特朋普总统上台、英国脱欧,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这个“QQ群”有散群的危险。 ——以上材料均据新华网、央广新闻等网站资料整理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英国对加入欧共体持何种态度?概括英国最终被欧共体接纳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该“QQ群”是否有“散群”的危险?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1)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3)有;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题干“20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英国拒绝加入欧共体,而自1961年开始英国开始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依据题干“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依据题干“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依据题干“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模拟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一场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紧接着又拉开了序幕。”材料中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北约组织的建立 D.华约组织的形成 2.斯大林曾经说过:“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下列史实能印证斯大林这句话的有 ①二战后,美国援助英国 ②二战后,美国扶植日本 ③民主德国的成立 ④东欧剧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30周年纪念日。这道“德国的伤疤”东德官方称之为“反法西斯防卫墙”,西柏林市政府则认为这是限制行动自由的“耻辱之墙”。同一面柏林墙却有不同的称谓,是因为 A.美苏两国进行冷战B.德国因此而发生了分裂 C.两极格局最终形成D.雅尔塔体系遭到了破坏 4.二战后,丘吉尔在演说中指出:“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下列能体现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起来”的指 A.原子能共同体建立B.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D.欧洲联盟的建立。 5.根据下侧图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英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B.英国首先建成“福利国家” C.实施福利政策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D.社会保障制度彻底解决了社会问题 6.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这种强烈的心理意识召唤西欧国家发展自立的地区经济通过不断联合抗衡美国的经济渗透和竞争。材料表明推动欧洲联合的因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B.摆脱美国的威胁 C.欧洲“自我认同”观念D.对战争教训的吸取

7.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外实实行“经济援助方式”的外交,这既是在政治、军事外交能力薄弱的历史条件下列形成的手段,也是经济大国日本所拥有的优势,通过经济合作扩大对他国的影响。材料表明当时的日本意在 A.推动他国经济的发展B.成为发达经济强国 C.挑战经济全球化D.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8.“它是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会议的成就表明亚非国家已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引文中的会议是指 A.日内瓦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 9.1991年,日本首相在施政演说中强调要“积板参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国际努力”,并将其作为执政的首要目标。这反映了日本试图 A.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D.利用高新技术成果 10.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意图主要是 A.铲除军国主义 B.稳定日本政局 C.巩固两极格局 D.遏制共产主义 11.2019年3月29号,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了“脱欧”协议草案,这是英国议会第三次投票否决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草案或其关键内容。材料中“脱欧”指英国脱离() A.三国协约B.欧洲联盟C.联合国D.北约组织 12.观察下表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美国由此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基础练习 1.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上划的实施,是《寨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A.吞并奥地利 B.制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 2.下图为名“希特勒、墨索里尼和狗"的漫画。漫画中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这幅漫画讽刺了 A.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B.西班牙内战 C.英法的绥靖政策 D.苏联的中立政策 3.一段时间以来,原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某些国家开始大规模地“去苏联化”……个别国家的部分人否定苏联的二战贡献……俄罗斯总统……呼吁世人和国民要尊重苏联在二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以下属于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的有 ①1935年援助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②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③斯大林格勒战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④攻克柏林,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 4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5.某国际会议通过的文件指出:“余等:美国总结中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方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束此次战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销以结激起之自由人民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股鉴……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该国际会议召开地位于下图中 A.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战时期德国主要领导及事件

German Leaders in World WarⅡ Hermann Goering (赫尔曼·戈林)- Number 2 Leader Hermann Goering was a German politician, military leader, and leading member of the Nazi Party (NSDAP). A veteran of World War I as an ace(王牌)fighter pilot, he was a recipient of the coveted Pour le Mérite, also known as "the Blue Max"(蓝马克勋章). He was the last commander of Jagdgeschwader(战斗机联队)1, the fighter wing once led by Manfred von Richthofen(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 "the Red Baron"(红男爵). A member of the NSDAP from its early days, Goering was wounded in 1923 during the failed coup known as the Beer-Hall Putsch(啤酒馆政变,慕尼黑暴动). He suffered from a lifelong addiction to morphine(吗啡)after being treated with the drug for his injuries. He founded the Gestapo(盖世太保)in 1933. Goering was appointed commander-in-chief of the Luftwaffe (air force) in 1935, a position he held until the final days of World War II. Adolf Hitler promoted him to the rank of Reichsmarschall(帝国元帅), a rank senior to all other Wehrmacht commanders, and in 1941 Hitler designated him as his successor(继承人)and deputy in all his offices. Goering 's standing with Hitler was greatly reduced by 1942, with the air force unable to fulfill its commitments and the German war effort stumbling on both fronts. Goering largely withdrew(撤出)from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scene and focused on the acquisition of property and artwork, much of which was confiscated(没收)from Jewish victims of the Holocaust. Informed on 22 April 1945 that Hitler intended to commit suicide, Goering sent a telegram to Hitler asking to assume control of the Reich(德意志帝国). Hitler then removed Goering from all his positions, expelled him from the party, and ordered his arrest. After World War II, Goering was convicted(定罪)of war crimes and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at the Nuremberg Trials. He was sentenced to death by hanging, but committed suicide by ingesting cyanide(吞食氰化物)the night before the sentence was to be carried out. Joseph Goebbels (约瑟夫·戈培尔)- Propaganda Expert Joseph Goebbels was a German politician and Reich Minister of Propaganda in Nazi Germany from 1933 to 1945. As one of Adolf Hitler's closest associates and most devout (忠实的)followers, he was known for his zealous orations(激情的演说)and anti-Semitism(反犹太主义). Goebbels rose to power in 1933 along with Hitler and the Nazi Party and he was appointed Propaganda Minister. One of his first acts was the burning of books. He exerted totalitarian(集权主义)control over the media, arts and information in Germany. From the beginning of his tenure(任期), Goebbels organized attacks on German Jews, commencing with the one-day boycott(联合抵制)of Jewish businessmen, doctors, and lawyers

荧幕德国 推荐十部经典的二战电影

荧幕德国推荐十部经典的二战电影 点击蓝字“人民网德语视界”成为用户,关注公号更多精彩!虽然已经度过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三天假期,但是关于历史,我们其实一直需要增加了解,需要怀有敬畏之心。喜欢电影的你快快看过来,小编为大家精选了10部二战题材的德语电影,以及5部其他语种经典电影!其中几部电影获得了包括奥斯卡奖在内的国际奖项,可谓部部惊心、发人深省。 10部德国电影 1. 伪钞制造者Die F?lscherProduktionsland Deutschland, ?sterreich国家德国,奥地利Originalsprache Deutsch语言德语Erscheinungsjahr 2007年份2007L?nge 95 Minuten时长95分钟Regie Stefan Ruzowitzky导演斯戴芬·卢佐维茨基 电影记录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36年。纳粹分子命令集中营中的犯人大量伪造外国货币,妄图以此来破坏英国的经济。曾是欧洲最老奸巨猾的“伪造商”萨利在战前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但是进入集中营后,死亡威胁却激发起他强烈的求生意志。他以自己的特殊技艺做筹码,三番五次跟德国军官“谈条件”,以挽救更多同胞的生命。 2. 浪潮Die Welle

Produktionsland Deutschland国家德国Originalsprache Deutsch语言德语Erscheinungsjahr 2008年份2008L?nge 107 Minuten时长107分钟Regie Dennis Gansel导演丹尼斯·甘塞尔 中学教师文格尔在“独裁政治”课上突发灵感,与学生做起模拟独裁政治的实验。他将这次活动命名为“浪潮”。在短短的几天里,浪潮组织不断壮大,一发不可收拾。终于,文格尔惊觉场面已经失控,召集所有学生,宣布课程就此结束。然而游戏戛然而止的一刻,令所有人感到的不仅仅是震惊,还有不寒而栗的恐惧…… 3. 铁十字勋章Steiner - Das Eiserne KreuzProduktionsland Deutschland, Jugoslawien国家西德,南斯拉夫Originalsprache Englisch语言英语Erscheinungsjahr 1977年份1977L?nge 132 Minuten时长132分钟Regie Sam Peckinpah导演山姆·佩金法 该片从德军的角度回顾了在1943年东部战场的一段血腥经历,围绕着一个厌战老兵和一个以谋取铁十字勋章作为人生目标的贵族军官展开。两人的几番较量,代表了当时德军中的两种心态,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终极走向。 4. 布达佩斯之恋Ein Lied von Liebe und Tod - Gloomy Sunday Produktionsland Deutschland国家德国Originalsprache

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含解析)

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含解析)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欧洲联合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 【答案】(1)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目的: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经济;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可知阿登纳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其目的是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根据材料二“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等相关经济组织的建立,可知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欧洲实现联合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由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可知,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点睛】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

【历史】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历史】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同时大肆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量协助世界恢复至积极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1)材料一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3)材料三中公约组织的名称是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哪一政策的表现?这一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杜鲁门主义。 (2)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美苏双方互相敌对,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根据材料二“美国应该尽量协助世界恢复至积极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是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根据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北大西洋公约》,该条约是由欧洲和北美国家共同签订;在军事上实行集体防御原则。 (4)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这一政策导致美苏双方互相敌对,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杜鲁门主义。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解答第三问需要识记《北大西洋公约》。解答第四问的关键是认识冷战政策。

战和二战的各重大事件时间表[1]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同盟国 1897:德,奥匈签订同盟条约;1882:意大利加入德奥集团: 协约国1892:法俄签订协定;1904:英法签订协约;1907:英俄签订协议;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1912年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巴尔干:欧洲火药桶 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内战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王子被杀,引发萨拉热窝事件,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起战争。第一次世界爆发 1914年8月: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4年9月5日:马恩河战役。英法联军与德国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使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1914年11月:土耳其加入同盟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5年10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 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绞肉机) 1916年3月:葡萄牙加入协约国。 1916年5月底:日德兰海战。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 1916年6月:索姆河战役(地狱)一战中规模最大的陆战。 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 1917年:北洋政府对同盟国宣战 1917年日本加入协约国。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大战。 1918年3月:俄、德国签约停战协议《布列斯特合约》。 1918年9月——10月: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1918年10月:德国基尔港水兵兵变。 1918年11月9日,柏林工人起义。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约停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年1月:希特勒为德国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建立。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合约》。 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德国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1936年5月:意大利攻陷埃萨尔比亚。 1936年10月:德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柏林——罗马轴心”成立。 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听命于军部法西斯势力,初步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亚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11月: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1937年近卫文磨上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台儿庄大捷。 1938年3月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撕毁《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奥合并条款。 1938年9月,英法德奥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给德国。绥靖政策的顶端。 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阿克: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 1939年佛朗哥在西班牙建立法西斯独裁政府。 1939年8月:苏德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德国与苏联进攻波兰。 1939年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1940年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对丹 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侵略。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国法国宣战,战火烧到了地中海和非洲。 1940年6月22日,德军发起总攻,法国投降。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 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在柏林签定《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1941年保加利亚,匈牙利, 罗马尼亚相继加入。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9月30日,德军进攻莫斯科,即莫斯科保卫战。德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即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8日下午,日对美国宣战,还有德国,意大利同时对美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 面爆发。

苦撑待变:国民政府差点在二战中与德国结盟

1940年7-9月,国际环境突变,中国抗战进入“最大最危之关键” 抗战进入1940年,汪精卫投敌所引发的政治动荡尚未平复,更大的危机接踵而来。这年6月份,欧战形势急转直下,英法两国在德军锐利攻势下一败涂地。影响所及,6月份,法国对日绥靖,宣布滇越铁路停止向中国运输物资;稍后,德军攻入巴黎,法国投降;7月份,英国对日绥靖,宣布对中国关闭滇缅路,甚至还劝中国与日本“言和”。 至此,中国进出口的主要运输通道,已全部丧失。更要命的是,这一年国内恰逢歉收,国统区15省减收了20%;主要产米区四川减收了50%。两种因素共同刺激,自5月份起,重庆的稻谷物价指数暴涨,至12月份,涨了整整5倍;而此前抗战三年,仅涨了一倍。①6月22日,蒋介石在日记中感叹,“三年来以今日为最大最危之关键也”;7月13日,蒋介石又言:“自七月至九月,此三个月间,实为最严重之时期,而以国际变态与社会心理二者之关系最大也!” 滇越路与滇缅路的关闭,实际上还只是危机的表面;更深层次的危机在于:中国的抗战前途,在于寻求战事的国际化。而欧战形势的变化,使这种寻求抗战国际化的努力有破产的危险。② 自全面抗战爆发,国民政府即已意识到,单纯依靠自身落后农业国的力量,并不足以战胜强大的工业国日本。故其战略,自始至终都是“苦撑待变”。对这种“苦撑”所待之“变”,蒋介石在1939年曾有明确的表述: “我们抗战的目的,率直言之就是要与欧洲战争—世界战争同时结束,亦即是说中日问题要与世界问题同时解决,……否则,世界问题不能解决,中国问题也就不能解决,而我们中国依旧不能脱离次殖民地的地位。因此,中国抗战在时间上,尤其最后问题的解决上一定要和世界战争连结起来,使远东问题与欧洲问题,随今日东亚、西欧战争之终结而同时解决。”③为将这一“苦撑待变”战略具体付诸实施,1938年4月,国民政府拟定了“惟以日本为敌”的外交方针,但在策略上,首重美英法,对德意等国则取争取态度。次年,欧战爆发,蒋介石判断,以英法为首的“民主国阵营”必胜,德国阵营必败,故在外交策略上,更进一步亲近英法、疏远德意。也就是说,“中日问题要与世界问题同时解决”这一战略,是以英法为首的“民主国阵营”在欧战中获胜为前提的。如今法国宣布投降,英军节节败退至本土决战的地步,蒋介石所拟定的“亲近英法、疏远德意”的外交策略,似已走到了破产边缘,故而受到了国民政府高层一致的怀疑与责难,各种反蒋暗流也借机秘密串连运作。 大约同期,中苏关系也已趋冷。“在194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救很少或者没有。”同时,苏联还在积极与日本进行接触,“1940年7月,当莫洛托夫在与日本驻苏大使讨论双方缔结中立条约之可能性时,就苏联援华问题表示,由于苏联忙于本国国防,对华援助是微不足道的。”④ 1940年,河北,八路军根据地的儿童团员们被组织起来,欢迎来访的美国军事观察员 谨慎与投机并举,使中国顺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核心成员 作为应对,1940年6月22日,蒋介石召集国府高层会议,决定对德国采取“以友义之而不敌视”的外交方针。但在提升对德友好关系的同时,蒋并没有放弃亲近美英法阵营的立场。7月初的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上,蒋仍强调,亲近美英法的外交立场,“到现在还是颠扑不破,应该贯彻坚持”,理由是“英法在太平洋的力量原极有限,与远东问题有关的主要势力是美苏。它们均未卷入欧战。”⑤ 不过,蒋的看法,并不能得到党内高层的认同。毕竟,德军正摧枯拉朽般碾压英法,而英法,则正在对日绥靖破坏中国抗战。7月18日,在国防最高委员会第三十六次常务委员会上,

二战后德国经济的崛起

Der Aufschwung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nach dem 2. Weltkrieg Einleitung Mit der Kapitulation der deutschen Wehrmacht am 8. Mai. 1945 endet der Zweite Weltkrieg in Europa. Die totale Niederlage des deutschen Reiches führt zu einer in der deutschen Geschichte einmaligen milit?rischen, politischen und moralischen Katastrophe. W?hrend der Krieges kamen nahezu 7 Millionen Deutsche ums Leben. Hinzu kamen noch rund 2.5 Millionen Schwerversehrte. Millionen von Menschen wurden entwurzelt. Die Massen der Bev?lkerung hungerten. Deutschland lag in Trümmern. Millionen von Wohnungen waren zerbombt und v?llig zerst?rt, vor allem in den St?dten. Au?erdem steckte Deutschland bis über den Hals in Schulden. Die totalen Schulden erreichten 700 Milliarden Mark. Als Niederlager wurde der Name Deutschlands noch mit Verachtung ausgesprochen. Die Verluste an Menschenleben überstiegen jede Vorstellungskraft. Viele Deutschen meinten, es gab kaum Hoffnung für Deutschland. Aber heute ist die Bundesrepubblik Deutschland die drittgr??te Industriemacht der Welt . Sie hat erreicht, was damals kein Mensch für m?glich gehalten h?tte. 1.Der überblick über Deutschland nach dem Zweite Weltkrieg Nach dem Krieg wurde Deutschland, wie schon w?hrend des Krieges vereinbarte, von den 4 Siegerm?chten aufgeteilt:die amerikanische Zone umfa?te den Süden Deutschlands, die sowjetische den Osten, die britische den Norden und Westen und die franz?sische den Südwesten. Die Hauptstadt Berlin wurde auch entsprenchend in vier Sektoren aufgeteilt, sollte aber gemeinsam verwaltet werden. Und dann trafen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复习卷(附答案)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复习卷(附答案)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从图一到图二,说说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图一和图二,分析美国经济地位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 (2)据图三,说说各国(地区)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例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1)变化:从接近一半的比例下降到三分之一,经济地位明显下降。原因:20世纪50—7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或西欧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2)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1、图片2可知,美国发生的变化是,从接近一半的比例下降到三分之一,经济地位明显下降。这是因为,20世纪50—7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西欧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2)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3可知,这种变化会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后,战胜国一一主要是英、法、美一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和平制度”是指什么? (2)为确立这一“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两次重大的国际会议?这两次会议有什么联系? (3)在这两次国际会议上哪些重要条约得到签署?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请分别举例说明。 【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3)《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4)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解析】

二战后德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借鉴意义_朱敏

德国,曾是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是战败国,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但德国两次在废墟上创造了惊人的复兴奇迹,这与德国在复兴过程中实施的各项经济政策密不可分。本文旨在对德国两次世界战争中的历史及经济法进行总结概括,从而对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的法治及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一、“一战”后德国的复兴之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作为战败国丧失了八分之一的领土,十分之一的人口,失去了15%的耕地,75%的铁矿,44%的生铁生产能力,38%的钢生产能力,26%的煤炭产量,萨尔煤矿划归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被归还法国,同时还背上了226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1923年“鲁尔危机”爆发,直接导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政局动荡不安,经济陷入一片混乱。 由于德国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德国赔款的矛盾,根据英国提议,协约国赔款委员会于1923年11月增设两个专门委员会,一个研究平衡德国预算和稳定德国金融之方法,一个调查德国资本外流情况并设计引回的方法。两个专门委员会以美国银行家C.G.道威斯为主席。12月由法、比、意、英、美5国代表组成的国际专家委员会赴德调查,研究德国赔款问题。1924年4月9日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对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29年德国经济再次追上了英法两国,工业产值达到一战前的113%。 1929-1933全球经济“大萧条”蔓延到德国,德国工业生产下降40.6%,几十万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达600多万,银行频频倒闭。同时希特勒上台,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经济”,其主要内容是,(一)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军工建设,重点建设高速公路网;(二)提高税率,发行国债;(三)实行食物配给制,抑制消费,积极备战。德国设“军备经济总参谋部”,社会物资优先供应军需部门。 二、“二战”后联邦德国的复兴之路 德国作为战败国失地10万平方公里,被战胜国分区占领。联邦德国实行由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 “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即宏观控制下的社会市场经济,以市场竞争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原则,同时赋予国家一种作用,国家必须为竞争秩序确定一个框架和秩序,并不断的保护维持这一秩序,并强调干预、公平、合理和正义。主要内容有:(一)在保证自由进入市场,防止垄断行为的条件下,市场参与者可以自主作出决定;(二)国家可以通过市场把各个市场参与者的计划协调成合理有序的国民经济整体;(三)提供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实质是国家有权调节并适当干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保证社会公平和市场自由间的平衡。其基本原则是:竞争原则、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社会平衡原则和国家原则。 二战后,德国经济遭受重创,仅柏林市的废墟如果用50节车皮的火车每天拉10列,也要用16年的时间。战后联邦德国人均食品供应仅为二战前的1/5。联邦德国首相阿登纳任命艾哈德为经济部长,全权主理战后经济重建事务,艾哈德废除数百条经济管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存,保护竞争限制垄断,促使联邦德国经济在短时间内获得调整。 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是对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折衷。鉴于对“自由市场经 二战后德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借鉴意义 朱 敏 (山西大学法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二战以来,联邦德国所建立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在保持个人自由的价值和市场经济效率的基础上,使每个人具 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和发展机会,朝向共同富裕发展的社会迈进。从德国一战和二战期间的经济政策可见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反垄断;国家干预中图分类号:D93.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14(2010)03-0006-03 收稿日期:2010—03—08 作者简介:朱敏(1981—),男,山西壶关人,硕士,主要从事市场规制法研究。 2010年6月长治学院学报 Jun.,2010第27卷第3期Journal of Changzhi University Vol.27,No.3 ·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