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黑白可视对讲系统(Black-white video doorphone system)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白可视对讲系统的系统组成、技术要求、产品分级、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是设计、制造、验收黑白可视对讲系统产品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有线传输的黑白可视对讲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2829—1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2338-1990 黑白通用型应用电视摄像机测量方法

GB/T 15211-1994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

GB/T 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幅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1999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

扰度试验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可视对讲系统 video doorphone system

显示来访者实时图像的对讲系统。

3.2 主机 main unit

可视对讲系统中安装在数门入口处具有选通、摄像及对讲功能的装置。

3.3 分机 auxiliary unit

可视对讲系统中安装在用户室内具有图像显示、对讲等功能的装置。

3.4 视频通道 video channel

主机所摄图像传输到分机监视器的通道。

3.5 主呼通道 calling channel

主机发话输入端至分机收话输出端的通道。

应答通道 responding channel

分机发话输入端至主机收话输出端的通道。

4、系统的组成

可视对讲系统由主机、分机、传输线等部分组成。

5、技术要求

5.1 使用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Ⅰ组:-10~+55℃

Ⅱ组:-25~+70℃

Ⅲ组:-40~+70℃

相对湿度:10%~95%

大气压力:86~106kPa

5.2 外观及结构要求

5.2.1 主机、分机及配件的外形尺寸应符合产品图纸要求。

5.2.2 塑料外壳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纹、褪色及永久性污渍,亦无明显变形和划

痕。

5.2.3 金属壳表面涂覆不能露出底层金属,并无起泡、腐蚀、缺口、毛刺、蚀点、

划痕、涂层脱落和砂孔等。

5.2.4 按键、开关操作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

5.2.5 在固定安装后,主机、分机的接线端子和插孔均不能暴露在可触摸的表面。

5.2.6 接线柱应有防止转动和松动的措施。对快接接线柱进行20次连接和20次断

开试验后,在最容易拉断的方向施加24.5N的拉力作用60s,引出线、接线

柱均不应脱落。

5.2.7 主机外壳防护能力

主机外壳防护能力分为二个等级。

A、一级;

符合GB 4208-1993中IP33的规定。外壳应能承受49N的压力试验,试验后不应产生永久性变形或损坏。外壳应能承受一个直径为50.8mm的

钢球从0.5m高度垂直自由落下的冲击强度试验,试验后不应产生永久变

形或损坏。

B、二级;

符合GB 4208-1993中IP33的规定。外壳应能承受111N的压力试验,试验后不应产生永久性变形或损坏。外壳应能承受一个直径为

50.8mm的钢球从1.3m高度垂直自由落下的冲击强度试验,试验后不应

产生永久变形或损坏。

5.2.8 分机的外壳防护能力

符合GB 4208-1993中IP30的规定。外壳应能承受49N的压力试验,试验后不应产生永久性变形或损坏。

5.2.9 主机外壳的防拆要求

主机的外壳应有防止非正常拆卸的保护措施。

5.3 基本功能要求

5.3.1 通话功能

主机与分机间经按键接通后,能实现双方通话,话音音质清晰,不应出现振鸣现象。

5.3.2 监视功能

主机与分机间经按键接通后,在分机监视器上能观看由主机摄取的图像信号,便于识别来访者。

5.3.3 夜视功能

主机在正常安装的情况下,夜间可在分机监视器上识别来访者。

5.3.4 防破坏报警功能

可视对讲系统应具有防破坏报警输出接口。当主机遇到非正常拆卸时,分机应立即发出报警。

5.4 主要电性能指标

5.4.1 音频指标

5.4.1.1 主呼通道、应答通道音频响应

在500~3000Hz范围内,相对于1000Hz的幅度变化应在±

3dB范围内。

5.4.1.2主呼通道、应答通道谐波失真

在主呼通道音频输出功率为5Mw ,应答通道音频输出功率为50mW 条件下,主呼通道、应答通道的谐波失真均应不大于5%。

5.4.1.3 信噪比

a ) 应答通道信噪比应不小于35dB 。

b ) 主呼通道信噪声比应不于40dB 。

5.4.1.4 通道输入信号电压

a ) 应答通道输入信号电压应不大于40mV 。

b ) 主呼通道输入信号电压应不大于30mV 。

5.4.1.5 振铃声压应不小于70dB (A )。

5.4.2 视频指标

5.4.2.1 系统摄像的最低照度不大于0.1Lux 。 5.4.2.2 系统摄像的最高照度不小于4500Lux 。

5.4.2.3 系统监视器上的图像亮度鉴别等级不小于8级。

5.4.2.4 系统监视器上图像分辨办(中心水平)不小于320TVL 。

5.4.3 静态功耗

静态功耗应符合企业产品标准的要求。

5.5 电源电压适应范围

交 流:220V -33V

或直流:12V -1.8V

在规定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内系统应满足5.3的要求。 5.6 照明或指示要求

主机应提供照明或指示,以便来访者在夜间操作。 5.7 安全性要求

5.7.1 绝缘要求

5.7.1.1 绝缘电阻

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或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应不小于100M Ω,湿热条件下应不小于5M Ω。

5.7.1.2 抗电强度

A 、对于交流220V 供电的系统,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或外壳裸露金属部份之间应能承受交流有效值1.5KV 试验电压,持续1min 的抗电强度试验,试验时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B 、对于直流12V 供电的系统,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或外壳裸露金属部份之间应能承受交流有效值0.5KV 试验电压,持续1min 的抗电强度试验,试验时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5.7.2 过流保护

5.7.2.1 如果在变压器的初级电路中有断路器或保险丝,则它们的额定值

应与产品的最大输入额定值相适应。

5.7.2.2 对于不要求区分极性的接线柱与相邻接线柱短路或成对反接,或

碰到电源端,均不应损坏产品,也不能使内部电路损坏。

对于要求区分极性的接线柱,则应把极性标志放在最靠近接线柱的地方。

5.7.3 阻燃要求

外壳有开孔且有着火危险的产品,其外壳经火焰烧5次,每次5秒,不应烧着起火。

+22V

+1.2V

5.7.4 人为故障引燃

无过载保护的产品在人为的造成最严酷的电路故障时不应有触电或燃烧的危险。

5.7.5 过压运行要求

产品在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115%时,应能正常工作。

5.8 环境适应性要求

5.8.1 根据其环境的严酷程度分为三组:

Ⅰ组:能经受偶尔的较轻振动,能适应中等程度的高低温和湿度的变化,在一般室内条件下使用。

Ⅱ组:能经受突然跌落或承受频繁移动中较大程序的振动和冲击,能适应较大范围的高低温和湿度的变化。

Ⅲ组:除Ⅱ组条件外,并在严寒露天条件下使用。

5.8.2 气候环境适应性要求

产品按表1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每项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产品按表2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每项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且各元器件应无松动、位移或损坏,外壳应无机械损伤。

5.9 抗干扰要求

5.9.1 系统在GB/T 1762

6.2所规定的接触放电试验等级为4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符

合5.3.1和5.3.2的要求。

5.9.2 系统在GB/T 1762

6.3所规定的试验等级为1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符合5.3.1

和5.3.2的要求。

5.9.3 由交流220V供电的系统在GB/T 1762

6.4所规定的试验等级为1的条件下进

行试验,符合5.3.1和5.3.2的要求。

5.9.4 由交流220V供电的系统在GB/T 1762

6.11所规定的40%U

、10个周期的电压

T

、10个周期的短时中断干扰条件下进行试验,符合5.3.1和5.3.2暂降及0%U

T

的要求。

5.10 稳定性要求

可视对讲系统在正常气候条件下,连续工作7天,不应出现任何故障,且其通话音质清晰,图像信号稳定,能正确辨别来访者。

5.11 可靠性要求

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不小于5000h。

6、产品分级

按系统外壳防护能力和使用环境的严酷程度,将产品分为A、B、C、D四个等级,见表3。

7

7.1 试验条件

7.1.1 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验均应在以下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

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106kPa

7.1.2 电源电压:交流 220V±4.4V

直流 12±0.1V

7.1.3 电气性能的测试一般应在基本单元(包括主机、分机各一台,连接主机与分

机的传输线长10m)组合的情况下进行。

7.1.4 测量电气性能参数时,传声器不能接入.

7.2 外观及结构检查

7.2.1 外观检查

A、用卡尺等量具对照图纸检验产品外形尺寸,目视检验外观,用手检验控

制机构,均应符合5.2.1~5.2.5的要求;

B、受试样品固定在正常位置,引出线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连接,沿着引

出线向样品逐渐施加拉力至5.2.6规定的值,保持60s±2s,试验后

检查引出线、接线柱,试验结果应符合5.2.6的要求。

7.2.2 外壳防护能力试验

A、受试样品按GB 4208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外壳防护等级试验,试验结

果应符合5.2.7和5.2.8的要求;

B、受试样品按GB/T 1521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外壳压力试验和冲击强度

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2.7和5.2.8的要求;

C、受试样机在守候状态下,对主机外壳实施非正常拆卸,应有告警提示。

7.3 基本功能检查

基本功能的试验方法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检查各控制机构功能及通话、监视等功能,检查结果应符合5.3的要求。

7.4 主要电气性能试验

7.4.1 音频指标测试

7.4.1.1 音频响应试验

A、应答通道音频响应试验

在分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输入1000Hz的正弦波信

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主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

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50mW)。然后将输入信号的频率从

500Hz逐渐上升到3000Hz(保持输入电压不变),测其输出

幅度相对于1000Hz时幅度的变化量,以dB表示,测试结

果应符合5.4.1.1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应答通道电气性能测试原理图

B、主呼通道音频响应试验

在主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输入1000Hz的正弦波信

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分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

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5mW),然后将输入信号的频率从

500Hz逐渐上升到3000Hz(保持输入电压不变),测其输出

幅度相对于1000Hz时幅度的变化量,以dB表示,测试结

果应符合5.4.1.1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图2所示。

表2 主呼通道电气性能测试原理图

7.4.1.2 谐波失真试验

A、应答通道谐波失真试验

在分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输入1000Hz的正弦波信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主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功率

为额定输出功率(50mW),用失真度仪测其输出电压的失真

度。将信号发生器分别调为500Hz和3000Hz,重复上述试

验。测试结果应符合5.4.1.2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图1

所示。

B、主呼通道谐波失真试验

在主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输入1000Hz的正弦波信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分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

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5mW),用失真度仪测其输出电压的

失真度。将信号发生器分别调为500Hz和3000Hz,重复上

述试验。测试结果应符合5.4.1.2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

图2所示。

7.4.1.3 信噪比试验

A、应答通道信噪比试验

在分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输入1000Hz的正弦波信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主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

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50mW)。然后去掉输入信号,将分机

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并接屏蔽良好的电阻(阻值与信号发

生器的输出阻抗相同),用毫伏表在主机收话输出端测出噪

声电压,算出信号电压与噪声电压分贝数的差值,结果应

符合5.4.1.3a)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图1所示。

B、主呼通道信噪比试验

在主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输入1000Hz的正弦波信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分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

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5mW)。然后去掉输入信号,将分机

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并接屏蔽良好的电阻(阻值与信号发

生器的输出阻抗相同),用毫伏表在主机收话输出端测出噪

声电压,算出信号电压与噪声电压分贝数的差值,结果应

符合5.4.1.3b)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图2所示。

7.4.1.4 通道输入信号电压测试

A、应答通道输入信号电压试验

在分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输入1000Hz的正弦波信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主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

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50mW),用毫伏表测其输入信号的电

压。将信号发生器分别调为500Hz和3000Hz,重复上述测

试。测试结果应符合5.4.1.4a)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图1

所示。

B、主呼通道输入信号电压试验

在主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输入1000Hz的正弦波信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分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

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5mW),用毫伏表测其输入信号的电

压。将信号发生器分别调为500Hz和3000Hz,重复上述测

试。测试结果应符合5.4.1.4b)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图2

所示。

7.4.1.5 振铃声压试验

振铃时,在环境噪声不大于60dB(A)的环境下,用声级计

在扬声计在扬声器中心轴级正前方500mm处测量,结果应符合

5.4.1.5的要求。

7.4.2 视频指标测试

7.4.2.1 最低照度试验

受试样品按GB/T 12338—1990中5.3规定的方法进行最低

照度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3.3和5.4.2.1的要求。

7.4.2.2 最高照度试验

受试样品按GB/T 12338—1990中5.4规定的方法进行最高

照度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3.2和5.4.2.2的要求。

7.4.2.3 亮度鉴别等级试验

受试样品按GB/T 12338—1990中5.6规定的方法进行分机

监视器亮度鉴别等级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4.2.3的要求。

7.4.2.4 分辨力试验

受试样品按GB/T 12338—1990中5.7规定的方法进行分机

监视器分辨力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4.2.4的要求。

7.4.3 静态功耗试验

系统在守候状态下,在电源的供电端用功率表测量系统功耗。测量结果应符合5.4.3的要求。

7.5 电源电压适应范围试验

将受试样品的电源电压分别调至额定值的85%和额定值的110%,按7.3的方法检查系统基本功能。试验结果应符合5.5的要求。

7.6 照明或指示功能试验

采用实际操作及目视方法检查主机是否具有照明或指示功能。结果应符合 5.6的要求。

7.7 安全性试验

7.7.1 绝缘性能试验

7.7.1.1 绝缘电阻试验

按GB16796-1997中4.4.4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

准5.7.1.1的要求。

7.7.1.2 抗电强度试验

按GB16796-1997中4.4.3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

准5.7.1.2的要求。

7.7.2 过流保护试验

按GB16796-1997中4.4.9和4.4.11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7.2的要求。

7.7.3 阻燃试验

按GB16796-1997中4.6. 2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7.3的要求。

7.7.4 人为故障引燃试验

按GB16796-1997中4.4.11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7.4的要求。

7.7.5过压运行试验

把电源电压调至额定值的115%,以振铃10s、监视和通话30s一次作为一个工作周期,循环工作50个周期。试验结果应符合5.7.5的要求。

7.8 环境适应性试验

经以下环境性试验后,均应符合5.8的要求。

7.8.1 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

A、低温试验按表1和GB/T 15211-1994中5.2规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

B、高温试验按表1和GB/T 15211-1994中5.1规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

C、恒定湿热试验按表1和GB/T 15211-1994中5.6规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

7.8.2 机械环境适应性试验

A、振动试验按表2和GB/T 15211-1994中5.4规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

B、冲击试验按表2和GB/T 15211-1994中5.3规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

C、自由跌落按表2和GB/T 15211-1994中5.12规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

7.9 抗干扰试验

7.9.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受试样品按GB/T 17626.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

5.9.1的要求。

7.9.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受试样品按GB/T 17626.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

5.9.2的要求。

7.9.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受试样品按GB/T 17626.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

5.9.3的要求。

7.9.3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受试样品按GB/T 17626.1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

5.9.4的要求。

7.10 稳定性试验

经初始检测的样品,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7天,每天至少进行三次基本功能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10的要求。

8、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鉴定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

8.1.1 鉴定检验

在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均应进行鉴定检验,当主要设计、工艺、材料及元器件(零部件)更换后或停产或恢复生产时亦应进行鉴定检验。

8.1.2 质量一致性检验

A组检验(逐批):交收产品时,全数检验(小批量)。

B组检验(逐批):交收产品时,抽样检验。

C组检验(周期):每半年进行一次。受试样品从交收检验合格批中随机抽取。

D组检验(周期):每年进行一次。

8.2 试验项目

各类检验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技术要求及不合格分类按表4规定。

8.3 组批与抽样规则

8.3.1 组批规则

交付检验的组批由同一生产批的产品构成。

8.3.2 抽样规则

8.3.2.1 鉴定检验的受试样品为3套(3台主机、3台分机)。

8.3.2.2 质量一致性检验

A组检验为全数检验。

B组检验的样品从A组检验的合格批中按GB/T 2828规定的数

量随机抽取。

C组和D组检验的样品从A、B组检验的合格批中按GB/T 2829

规定的数量随机抽取。

8.4 判定规则

8.4.1 按表4规定的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不合格分类判定样品是否合

格,如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判为不合格品。

全数检验的样品应全部合格,对抽样检验的样品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则判为批合格;不合格品数等于或大于不合格判定数,则判为批不

合格。

8.4.2 如特殊规定,一般采用GB/T 2828-1987检查水平Ⅱ。在B组检验中,B类不

合格品的合格质量水平(AQL)为1.5,C类不合格品的合格质量水平(AQL)

为4;在C组和D组及鉴定检验中,B类不合格品的不合格质量水平(RQL)

为20,C类不合格品的不合格质量水平(RQL)为25。

8.4.3 抽样方案严格性的调整

在连续批的逐批检验中,若质量水平保持较好或较差时,应按GB/T 2828规定的转移规则进行放宽检查或加严检查。

8.5不合格品的处置

8.5.1 对判为合格1对判为合格批中的不合格品应由厂方调换或修复成合格品。

8.5.2 B组、C组或D组检验不合格时,其代表批的产品应停止检验,分析原因,消

除不合格因素后再提交检验。

8.6批的再提交

批检验不合格时,经修理、调试、检验合格后,再次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提交检验。

若仍为不合格,则为拒收,待查原因,采取措施通过所有新的周期试验后,才可恢复正常生产和交收试验。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

9.1.1 标志应清晰不致误解,不易擦。

9.1.2 产品应标出:

A、制造厂名(或注册商标)、地址、维修电话;

B、产品名称或型号;

C、电源性质:交流用符号“~”表示;直流用符号“—”或“=”表示;

D、额定电源电压或电压范围;

E、产品等级。

9.2 包装

9.2.1 单个

9.2.2 根据产品大小选用规格合适的包装箱。包装箱上应有符合GB 191规定的“小

心轻放”、“防潮”及生产厂名、产品型号和名称、数量、出场日期及重量标

志。

9.3 运输和贮存

9.3.1 包装好的产品在包装盒内应有产品说明书(包含电路图、印刷线路图及装配接

线图)、合格证、保修卡及其他附件。应能承受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的

运输。

9.3.2 运输时,应注意防雨水、防尘埃和防机械损伤。

9.3.3 包装后的产品应贮存在环境温度为-10~+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

蚀性气体,通风良好的室内或仓库内。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_REDUCED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HJ HJ/T189-2006 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2006–7–3 发布 2006–10–01 实施

目次.............................................................................................................I (1) (1) (1) (4) (4) (8) (10)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钢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可用于钢铁联合企业和电炉钢厂(短流程)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在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制订,共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每3~5年修订一次。 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废物回收利用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产品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项。考虑到氮肥制造业的特点,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和我国钢铁行业生产特点,本标准对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指标定为生产工艺装备与技术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指标、产品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要求共6类,并根据钢铁生产长/短工艺流程分别确定每一类中的具体考核指标。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清洁生产中心、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7月3日批准,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八大要素

1、目标职责:目标、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投入、 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2、制度化管理:法律标准识别、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文档管理(记录管理、评估、修订) 3、教育培训:教育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外来人员) 4、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设备设施建设、设备设施验收、设备设施运行、设备设施检维修、检测 检验、设备设施拆除、报废)、作业安全(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作业行为、岗位达标、相关方)、职业健康(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警示标志) 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控制、变 更管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验收与评估、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预测预警 6、应急管理(应急准备:应急救援组织、应急预案、应急设施、装备、物资、应急演练、应急救援信 息系统建设、应急处置、应急评估 7、事故管理: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 8、持续改进:绩效评定、持续改进 5、核心要求 5.1目标职责 5.1.1目标 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并纳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目标。 5.1.2机构和职责 5.1.2.1机构设置 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 5.1.2.2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 5.1.3全员参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GA35--921992-05-01实施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畴 2 术语 2.1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遭受各种暴力致伤的人员 2.2伤残 2.3评定 2.4评定人 2.5评定机构 2.6评定结论评定人按照检验结果,运用专门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的综合性判定。 2.7评定书 2.8重新评定 2.9治疗终结 3评定总则 3.1评定原则 3.2评定时机 3.3评定人 3.3.1评定人条件 3.3.2. 评定人权益 3.3.3评定人义务 3.4评定书 3.4.1评定人评定终止后,应制作评定书,并鉴名。 3.4.2评定书包括一样情形、案情介绍、病历摘抄、检验结果记录、分析意见和结论等内容。 3.5伤残等级划分 4伤残等级 4.1Ⅰ级伤残

4.2Ⅱ级伤残 4.3Ⅲ级伤残 4.4Ⅳ级伤残 4.5Ⅴ级伤残 4.6Ⅵ级伤残 4.7Ⅶ级伤残 4.8Ⅷ级伤残 4.9Ⅸ级伤残 4.10 Ⅹ级伤残 5附则 附录A伤残等级划分依据(补充件) A1Ⅰ级伤残划分依据 A2Ⅱ级伤残划分依据 A3Ⅲ级伤残划分依据 A4Ⅳ级伤残划分依据 A5Ⅴ级伤残划分依据 A6Ⅵ级伤残划分依据 A7Ⅶ级伤残划分依据 A8Ⅷ级伤残划分依据 A9Ⅸ级伤残划分依据 A10Ⅹ级伤残划分依据 附录B 各等级间有关伤残程度的区分(参考件) B1 智力缺损程度的区分 B2 肌力障碍程度的区分 B3面部的范畴和瘢痕面积的运算 B4视力和视野障碍程度的区分 B5听力障碍程度的区分 B6心功的区分依其体力活动受限的程度

B7呼吸功能障碍程度的区分 B8手指缺失和丧失功能程度的区分 B9手掌缺失和丧失功能程度的区分 B10 足弓结构破坏程度的区分 ------------------------------------------------------------------------------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原则、方法和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 2 术语 2.1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遭受各种暴力致伤的人员 2.2伤残 因道路交通事故损害所致的人体残疾的人员。 包括: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专门,以及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 2.3评定 评定人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判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致残等级的过程。 2.4评定人 公安交通治理部门依法指派或聘请的具有专门知识、承担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人员。 2.5评定机构 公安交通治理部门依法成立的专门从事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机构。 2.6评定结论评定人按照检验结果,运用专门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的综合性判定。 2.7评定书 评定人将检验结果、分析意见和评定结论所形成的书面文书。 2.8重新评定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原则 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一、职业防护原则 1、基本防护 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帽、医用口罩、工作鞋。凡接触传染病人时要加穿隔离衣。 2、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区域的工作人员;转运确诊或疑似为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加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外科口罩/N95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罩、面罩等。 3、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特殊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作传染病人尸解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全方位防护,应使用面罩、呼吸防护器。

二、基本预防控制措施 1、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常见感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防护技术,减少职业危害。 2、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 (3)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手持针头和利器时,不要让锐器面对着他人,在为不合作的病人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作,使用的针头不可再套回原针帽内,如果一定要套回,则采用单手复帽技术,不要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他人,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不要折毁锐利器具等。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双层手套。 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标准及评分细则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安全标准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标准及评分细则 (2013版) Standards and Scoring Rules for Safety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Tentative) 2013-01-15发布2013-01-15实施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考评工作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考评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考评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考评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评分导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考核评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考评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监督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七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标准及评分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安全管理标准化达标标准及评分细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安全绩效标准化达标标准及评分细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现场标准化达标标准及评分细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污水处理操作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污水处理操作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岗位操作人员安全职责 1.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并制止他人的违章作业; 2.精心操作,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原始记录整洁,准确可靠; 3.按时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及处理;发生事故要正确分析判断、处理,并及 时汇报; 4.加强设备维护,经常保持作业场所卫生、整洁; 5.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防护用品和器具; 6.有权拒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二)常见事故与安全卫生对策 1.常见事故与危害 a. 污水处理设施配置的电器设备很多,如不注意安全会发生触电事故,造成 人身伤害; b.污水、废水池、检查井易产生和积累有毒有害气体,清理废水池、井下 清淤时,如防范措施不当,易发生中毒甚至死亡; c.未按操作规程和设备检修程序进行生产巡查以及设备检修时,易发生设 备事故; d.长期接触污水、废水、污泥等污染物,如卫生防护不当,易感染各种病 菌、严重者可能会发生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e.机械设备运转产生噪声污染,应采取防噪减震措施,降低对身体的危害。 2.废水处理设施安全对策 (1)机械操作中的安全措施 严格按操作规程对运转的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动手进行检修时关上开关,在修理机械设备有时需要将设备拆卸,因拆卸在地面产生较大孔洞时要加盖。在狭小场所进行检修时,要即使无旋转设备也存在危险,要采取人员防护措施。 (2)电器操作中的安全措施 a.防触电 要严格遵守电器设备的安全操作,严格对电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b.配电房及泵房 在配电室特别是高压电室内,要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同时要建立危险 标志; c.停电作业 对设备及线路进行检修时,要将电源断开后在进行作业; d.信号表示 各种报警装置,必须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否则发生异常时无法起使用。

氯碱行业(聚氯乙烯)清洁生产标准

附件九: 清洁生产标准氯碱行业(聚氯乙烯)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行业(聚氯乙烯)》编制课题组 二OO八年八月

目次 1 概况 (1) 1.1聚氯乙烯的产品特性 (1) 1.2行业发展现状 (1) 1.3行业、原料、工艺、规模等主导因素的分散度情况 (2) 1.4环保治理现状 (2) 2 编制过程 (3) 3 标准适用范围 (3) 4 指导原则 (3) 5 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 (5) 6 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5) 6.1标准的依据 (5) 6.2参考文献 (5) 7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5) 7.1方法概述 (5) 7.2本标准的使用目的 (6) 7.3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的确定 (6) 7.4产品指标的确定 (6) 7.5生产工艺及装备要求 (6) 7.6污染物产生指标 (8) 7.7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8) 7.8环境管理要求 (8) 7.9检测与核算 (9) 8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9) 8.1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9) 8.2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 (9) 9 标准的实施 (10)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聚氯乙烯)》 1 概况 1.1 聚氯乙烯的产品特性 聚氯乙烯(PVC),英文名称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结构式为: -CH2-CHCl-CH2-CHCl-CH2-CHCl-,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 分子材料。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苯烯,差于聚苯乙烯, 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 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常见制品: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门窗、电线外皮、文具等。聚氯乙烯的最大特点 是阻燃,因此被广泛用于防火应用。但是聚氯乙烯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氯化氢和其他有毒 气体,例如二恶英和恶。 1.2 行业发展现状 聚氯乙烯(PVC)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具有良好的物理及机械性能,用于生产建 筑材料、包装材料、电子材料和日用消费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电力电讯 和包装等各领域。中国塑料工业已形成门类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与钢材、水泥、木材并 驾齐驱的基础材料产业,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使用领域已远远超越上述三种材料,是农业、 工业、能源、交通运输、信息产业乃至宇宙空间和海洋开发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不可缺少的重 要材料之一。 聚氯乙烯(PVC)工业在塑料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PVC制品具有开发早、应用范围 广、产品品种多、性能好等特点,在市场上占有相当重要份额。 我国的PVC工业从1958年开始了工业化生产,至今已经发展了半个世纪,目前国内PVC年产量在五大通用树脂中排名第一位,近年来聚氯乙烯行业在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趋势。2000年国内的聚氯乙烯生产能力为320万吨,而截止到2005年的PVC产能已经达到972 万吨,增长量高达652万吨,平均每年的增长量也达到130万吨。2006年底全国PVC产能1191万吨,产量823万吨。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大环境不同时期的影响,国 内PVC产能年增长量也并不是平均分布的。 2005年与2004年相比,国内PVC产能增加了308万吨,达到972万吨,2006年与2005 年相比国内PVC产能增加了312万吨,这是国内氯碱行业发展历史中前所未有的产能突飞 猛进。经济的复苏带动了下游制品的生产,从而促进了PVC的需求增加,而2003年9月的 聚氯乙烯反倾销终裁也恰恰为正在飞速发展的PVC行业创造了较为稳定优越的环境,同时 在国家鼓励西部发展的热潮中,丰富的资源优势适时显现,从而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眼光。 表1 2002-2006年中国聚氯乙烯产能、产量变化表 单位:万吨 年份 2002 2003 2004年 2005 2006 产能 434 523 664 972 1191

2020年(安全生产)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标准

(安全生产)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标准

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标准(试行) 基础管理部分 1安全生产责任制 1.1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 1.1.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完整; 1.1.2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作业指导书齐全; 1.1.3企业坚持安全生产投入规划和实施; 1.1.4企业坚持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且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1.1.5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齐全,定期组织演练实施; 1.1.6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能及时、准确向上级汇报; 1.1.7企业定期向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方案安全生产情况,接受工会、从业人员、股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 1.2建立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且且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1.3建立各级各类人员包括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定期对其职责进行检查考核。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1企业安全规章制度 2.1.1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1.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2.1.3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 2.1.4工伤事故管理制度; 2.1.5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2.1.6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2.1.7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2.1.8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2.1.9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2.1.10安全例会制度; 2.1.11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2建立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3安全生产投入 3.1建立安全生产保障制度,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提取安全生产专项费用。 3.2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费用台帐,做到专款专用。 3.3企业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交纳工伤保险费。 3.4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 4.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网络 4.1.1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且积极开展工作; 4.1.2企业依法设置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且且有管理职能; 4.1.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参加企业各种涉及安全生产的会议和有关决策决定; 4.1.4企业工会应履行监督职能。 4.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2.1从业人员于5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1名;4.2.2从业人员超过50人的,应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管理人员;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平板玻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平板玻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目次 前言.......................................................................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规范性技术要求 (1)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3) 6 标准的实施 (5)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改善环境质量,为平板玻璃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平板玻璃行业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分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至五年修订一次。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宿迁市环境科技推广中心。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年08 月01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7 年10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清洁生产标准平板玻璃行业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标准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平板玻璃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当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14 浮法玻璃 GB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 1526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 法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装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资源等措施,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各环节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平板玻璃 指板状的硅酸盐玻璃。 3.3 浮法

操作人员个人防护安全措施(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操作人员个人防护安全措施(标 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操作人员个人防护安全措施(标准版) 1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定,遵守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程和标准。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劳动保护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2凡从事二米以上(含二米)、无法采取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必须挂在作业面高处牢靠处,并扣好保险钩。 3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开动火证,并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管;从事电、气焊作业人员应使用护目镜或面罩,并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4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持安全资格证,方可上岗操作。特殊工种必须有特殊工种上岗证,并佩戴相应的劳保用品,不得无证上岗,违章操作。 5任何作业人员不得擅自拆动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措施、安

全标志和警告牌,必须拆动时,要经项目责任师和安全管理员及以上人员同意后方可拆除。 6登高作业,配件必须放在工具包内,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扳手、钉锤等工具必须随身携带,防止落物伤人。 7交叉作业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不得伤害他人,避免被他人伤害。 8劳动者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水罐消防车通用技术条件-天津消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水罐消防车通用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39.4.一92 水罐消防车通用技术条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罐消防车(简称水罐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水罐车。 2 引用标准 GB7956消防车消防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6244消防车通用底盘系列、型式、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 GB 6245车用消防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334载重汽车和越野汽车道路试验方法 GB1496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 GB 3181漆膜颜色标准样本 GB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 GB6969消防吸水胶管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8l08车用电子警报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9417汽车产品编号规则 JB787汽车标牌 JB2864汽车用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JB3689货车客车制动系统道路试验方法 JB4019汽车驻车制动性能要求 JB4020汽车驻车制动试验方法 JB/Z111汽车油漆涂层 Ja/ZO 3011工程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ZBT50001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ZBT50003专用汽车道路试验方法 ZB/TT50 005专用汽车用途特征代号 3 术语 3.1 夹心式功率输出装置 安装在离合器与变速器之间的功率输出装置。 3.2 传动轴式功率输出装置 安装在传动轴之间的功率输出装置。 3.3 尾端式功率输出装置 安装在变速器尾端的功率输出装置。 4 型号 4.1 水罐车的型号编制方法应符合GB9417和ZB/TT50 005的规定。 4.2 水罐车的分类代号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消防装配主参数用灭火剂总装载

人员安全防护专项方案(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人员安全防护专项方案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574-78 人员安全防护专项方案(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人员健康防护措施 1、个人防护规定 (1)一般规定在工作区的每个人都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用具。(工作服、安全帽、安全鞋、安全眼镜)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时不得佩戴会被钩住、挂住的珠宝首饰或其它装饰品。头发及胡须不得妨碍防护用品的有效功能。 (2)根据安全生产和防止职业病危害的需要,发放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防护用品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强制性预防措施,不得随意变更或降低标准。 (3)安全带-离地面2m以上高度作业人员,应系上符合要求的安全带。所使用的安全带必须完好并适合于该项工作的特殊工作要求。安全带必须用一根短

绳连接到至少能承受500kg静负荷的锚定物上或构件上。安全带配有的短绳必须用尼龙或强度相当的材料制作。短绳的长度必须能够调节。使用前,工作人员必须检查安全带和短绳的可靠性。 (4)眼睛保护-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佩戴防破碎安全眼镜。戴近视眼镜的人员,当从事有伤害眼睛的区域作业或参观时,在近视眼镜上还要再戴一副安全眼镜或护目镜。 (5)脚保护-作业时应穿检验合格的安全工作鞋,鞋底应防滑。 (6)头保护-员工进入施工区必须戴检验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帽必须经过冲击实验和防触电保护实验)。 (7)听力保护-凡从事噪声超过85分贝的工作人员应佩戴耳塞,以隔绝噪音、保护听力。 2、施工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1)一般规定 施工现场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有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担任,临时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发布时间:0000-00-00 点击次数:260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一安全防范报警类 1 GB 10408—89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入侵探测器的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是设计、制造入侵探测器及制定各类入侵探测器技术条件的基本依据。 2 GB 10408.2—89 《超声波入侵探测器》 本标准规定了超声波入侵探测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淮适用于安装在室内的入侵报警系统的超声波入侵探测器。 3 GB 10408.3—89 《微波入侵探测器》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在建筑物内的入侵报警系统的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特殊要求和试验方法,是设计、制造微波入侵探测器的主要依据。 4 GB 10408.4—89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本标准规定了入侵报警系统中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在性能、结构和安装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或室外安装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5 GB 10408.5—89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本标准规定了入侵报警系统中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在性能、结构和安装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室内的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6 GB 10408.6—91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本标准规定了在建筑物内使用的入侵报警系统中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探测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是设计、制造和检验的基本依据。 7 GB 10409—89 《防盗保险柜》

本标准规定了装有机械和电子密码锁,并带报警装置的防盗保险柜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内部容积小于1m3的各种类型的防盗保险柜。 8 GB 12662 —90 《爆炸物销毁器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爆炸物销毁器的技术条件,是设计、制造、验收爆炸物销毁器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销毁简易包装的爆炸物,销毁时不引发爆炸的爆炸物销毁器。 9 GB 12663—90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民用建筑物内安装的防盗报警控制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是设计、制造、验收防盗报警控制器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防盗报警系统中有线传输防盗报警控制器,其他类型防盗报警控制器也可参照执行。 10 GB 12664 —90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是设计、制造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和制定各类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技术条件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现场防爆炸安全检查中使用的工作电压为30-150KV的各类便推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11 GB 12899—91 《手提式金属探测器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手提式金属探测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是设计、制造及检验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应用电磁原理设计制造的手持式金属探测器。 12 GA/T3—91 《便携式防盗安全箱》 本标准规定了装有机械或密码锁,并具有报警器的便携式防盗安全箱的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是设计、制造和检验防盗保险箱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内容容积小于0.1m3,重量小于10Kg的各种类型的便携式防盗安全箱。 13 GA /T45—93 《警用摄像机与镜头连接》 本标准规定了警用电视摄像机与镜头C型、CS型和D型连接的型式与尺寸。

员工安全防范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员工安全防范管理制度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员工安全防范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员工人数日渐增多且素质参 差不齐,工作之外引发的意外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有效防 止和消除一切事故隐患,落实“四不伤害”责任,确保员 工工作期间及工作外安全,杜绝由于自身过失给自己造成 伤害,公司现对员工安全防范管理制度修订如下: 1、凡来公司应聘人员必须持有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证 明,并将体检单交公司人力资源部后,方可录用。 2、新录用员工,必须接受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并经 考试合格后,方可签订劳动合同。 3、公司员工必须遵守劳动合同及公司各项规章制 度,安全防范管理制度。否则,公司有权依照规章制度进 行行政或经济处罚,造成损失由本人按责赔偿。

4、公司给每位员工提供住宿和就餐、洗浴场所,员工必须按要求在公司内食宿,若私自离开公司、外出,在家中或途中发生的一切意外事故责任均由其本人负责。 5、公司员工休假时间统一规定为:公司后勤、职能部门人员每周轮换休假,周六、周日轮换单休时,必须当面填写交接单;生产线员工在大倒班时回家视每周正常休假。所有员工在休假期间所发生的一切人身伤亡或疾病医疗事故责任自行负责。 6、东区员工上下班,必须列队通过天桥。横穿马路经保卫人员劝阻仍不听的员工,所导致发生的一切意外交通事故责任自负。 7、公司员工骑摩托车必须要有合法执照,车辆必须有牌照,有保险,行驶必须要戴上头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8、员工的私有财产本人应妥善保管。公司车棚为员

医务人员安全防范制度

医务人员安全防范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 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 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基层医疗单位是卫生公共场所,人流量较大,为做好医务人员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正常的医疗秩序,制定如下制度: 一、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治安、安全宣传教育,增强防范意识,树立和养成防盗窃、防事故等行为规范。 二、门诊办公桌抽屉和柜橱内不要存放现金和有价证券。拎包、手机、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要存放在设备完整的柜橱中,不要随便放在办公桌上。 三、养成人离办公室随手锁门的习惯。 四、不乱拉电线、乱扔烟火和其他火种,

防止发生火警。 五、遇到可疑人员,应主动询问事由,有问题及时报告。 六、建立下班时检查制度,做好“三清三关”工作,确保安全。(三清:清垃圾、清通道、清纸屑杂物。三关:关门、关窗、关电源) 七、加强职工的交通安全教育,应当遵守交通规则。 八、重视不安定因素的排摸工作,及时发现因各种矛盾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及时向领导和保卫部门汇报。 九、遇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置,按照预案进行教育疏导,严防扩大事态。 十、各科室负责人为安全责任人,做好督促落实。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 编制办法 GA/T70—94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防范工程费用的构成和计算方法, 是编制安全防范工程概算、预算和决算的依对实行招标、投标的工程可以作为设计标底的基础。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安全防范工程。 2.术语 2.1 工程费用概预算 在初步设计阶段、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确定工程项目,计算工程造价。 2.2 定额 完成单位合格产品过程中,对包含的各种生产要素(人力、物力、资金、土地、时间等)的消耗所规定的标准尺度。 2.3 预算定额 是以各个分项工程(即在工程实体上可以划分开的)为测定对象,规定消耗在单位工程上的劳动力(工日)、材料、机械(仪器)台班的数量标准。 2.4 概算定额(概算指标) 在预算定额基础上综合扩大而成,即根据工程施工顺序相衔接和关联性较大的原则来划分定额项目,按单位安装施工量来确定单位工程造价的综合定额指标。

2.5 可行性研究费 系指可行性研究阶段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包括调研、收集资料、落实条件、编制可行性报告、代编设计任务书等项工作费用。 2.6 初步设计费 在初步设计阶段,提出系统方案、工程方案及工程概算编制等工作费用。 2.7 技术及施工图设计费 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预算编制等工作费用。 2.8 安装工程费 由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四个部分组成。 2.9 建设单位管理费 建设单位在工程筹建、在建及验收过程中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和与设计、施工单位配合工作发生的管理费用。 2.10 不可预见费 在初步设计和概算中未包含又难以预料的工程备用费用。 2.11 电气工程建筑安装费 用于机房配电室动力、照明控制设备、配管配线、架空线路、电缆敷设等费用。3.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构成 3.1 设计费用 3.1.1 可行性研究费。 3.1.2 初步设计费。 3.1.3 技术设计及施工图设计费 3.2 安装工程费用

员工安全防范管理规定

员工基本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落实“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四不伤害”原则,确保员工工作期间及工作外安全,杜绝由于自身过失给自己造成伤害,公司现对员工安全防范管理规定如下:1.公司应聘人员或者临时用工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者方可录用,隐瞒患病事实和身体健康状况一经查实按违约解除劳动关系。 2.新录用员工,必须按要求进行体检,接受公司各级安全教育,并经试用考核合格后,方可签订劳动合同。 3.公司员工必须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安全防范管理制度。对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公司有权依照规章制度进行行政或经济处罚,造成损失由本人按责赔偿。 4.公司给当班员工提供就餐、洗浴场所,当班期间必须按要求在公司内就餐、洗浴,若私自离开公司、外出,发生的一切意外事故责任均由其本人负责。 5.公司为部分居住地较远员工提供宿舍居住,所有住宿员工在遵守公司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做好自我管理,期间发生的一切人身伤亡或违法行为自行负责。 6.公司员工休假必须按照考勤制度要求办理手续,生产员工倒休必须按照车间运转安排执行;所有员工在休假、休班期间所发生的一切人身伤亡或疾病医疗事故责任自行负责。 7.员工上下班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员工,所导致发生的一

切意外交通事故责任自负。 8.夏季汛期所有员工无论当班或者休班期间,严禁下河游泳、戏水、钓鱼等活动,对出现的溺水或其他伤亡自行负责。 9.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岗位工艺流程以及安全规定进行操作,确保人身安全。员工在工作范畴外或不遵守公司管理制度造成后果,均由员工自行负责。 10.生产线员工正常上班时期间,必须穿戴规定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未按照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发生不安全事故的,责任自负。

防盗锁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73—1994 GAT73—1994 机械防盗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防盗锁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用钥匙开启的防盗安全门用防盗锁和防盗保险柜用机械密码锁。 2 引用标准 GB10409防盗保险柜 GA25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 3.1 机械防盗锁thief resistant machine locks 具有防钻、防锯、防撬、防拉、防冲击、防技术开启功能,通过机械传动装置进行门闩开启,锁芯为非单排结构的锁。 3.2 防钻drilling resistant 锁头及锁身的关键部位,抵抗便携式电钻钻切,并用钢丝拨动工具拨开锁具的能力。 3.3 防撬prying resistant 在锁具处于闭锁状态下,锁扣盒(板)、锁舌(拴)抵抗撬棍挤压、破坏并撬开锁具的能力。 3.4 防锯sawing resistant 抵抗普通手用钢锯锯割主锁锁舌(栓),使其失去作用的能力。 3.5 防拉pullilng resistant 锁在正常安装条件下,抵抗拉拔工具把锁头、密码刻度盘、转动芯轴拔离锁体并拨开锁具的能力。3.6 防冲击striking resistant 锁在正常安装条件下,抵抗冲压工具将锁头、锁身、锁闩传动机构冲落并开启锁具的能力。 3.7 防技术开启opening locks resistant for technology 抵抗锁具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特殊工具运用操作手法打开锁具的能力。 3.8 异形弹子deformed pin 装在弹子孔内的一种特殊开关起防止异物技术开启作用的弹子。 3.9 安全级别security level 根据机械防盗锁技术指标的不同规定和防破坏能力的程度而规定的级别。 3.10 差异交换数interval change 在规定的理论密钥量范围内,在规定的级差数值前提下,任意两把锁相互间共有的不同级差的个数。 3.11 密钥量coded number 不同钥匙的数量或不同组合密码的组数。 4 产品级别与标记 4.1 产品级别产品按其防盗能力分普通防护级别和高防护级别。 4.1.1 普通防护级别 普通防护级别的机械防盗锁应符合 5.1.6、5.3、5.6.2、5.6.4、6.4、5.8条中的相关规定。用字母“A”表示。 4.1.2 高防护级别 高防护级别的机械防盗锁应符合 5.1.6、5.3、5.6.3、5.6.4、5.8条中的相关规定。用字母“B”表示。 4.2 产品代号标记 产品代号标记如下: FDS-A或B-××××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