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哲学史教案

中国哲学史教案

中国哲学史教案
中国哲学史教案

中国哲学史教案

导论:中国哲学概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

(1)定义和性质

(2)内容和框架

(3)方法和基本研究思考手段

第二节:当代非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

(1)解释学文化视野

(2)和合文化视野

(3)新儒学视野

(4)场有哲学视野

第三节西方哲学宏观视野下的中国哲学特征

(1)中国哲学的本质

(2)智慧类型

(3)宇宙论

(4)认识论

(5)人生论

第四节:中国哲学发展背景的四种解读方案

(1)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2)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

(3)宗法制说

(4)文化史观

中国哲学产生之条件:

从宗教到哲学

人文关怀

忧患意识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传·系辞》)

中国哲学的特点:

张岱年:“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在根本态度上未必同;然而在问题及对象上及其在诸学术中的位置上,则与西洋哲学颇为相当。”(《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序论第2页)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

(1)、合知行

(2)、一天人

(3)、同真善

(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

(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

(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四十八章)。

荀子:“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荀子·性恶》)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胡适:“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上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页)这种人生切要的问题,大致有这些方面:(一)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二)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知识论);(三)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四)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教育哲学);(五)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六)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这种种人生切要问题,自古以来,经过了许多哲学家的研究,往往有一个问题发生以后,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各人有各人的解决方法,遂致互相辩论。有时一种问题过了几千百年,还没有一定的解决法。”“若有人把种种哲学问题的种种研究法和种种解决方法,都依着年代的先后和学派的系统,一一记叙下来,便成了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页)

胡适认为,哲学史研究有三个目的:(一)明变,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二)求因,指出哲学思想沿革变迁的原因;(三)评判,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胡适说,这种评判应当是“客观的”,有三条标准:(一)要看一家学说在同时的思想和后来的思想上发生何种影响;(二)要看一家学说在风格、政治上发生何种影响;(三)要看一家学说的结果可造出什么样的人格来。

第一章:前哲学家哲学

第一节:先秦哲学史家的先秦哲学史

(1)何谓先秦哲学

(2)先秦哲学史

(3)先秦哲学的几个发展阶段

第二节:远古哲学

(1)创世神话的哲学涵义

(2)三皇五帝

(3)尧舜禹哲学

(4)夏商周哲学

(5)春秋哲学

第二章:先秦儒家哲学

第一节:孔子和《论语》《易传》哲学

(1)《论语》之理想人格论

(2)《论语》之认识论

(3)《论语》之本体论

(4)《论语》之道德论

(5)孔子《易传》哲学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孔子世家》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腾文公上》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荀子·解蔽》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夡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史记·孔子世家》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第二节:孟子和《孟子》哲学

(1)天命论

(2)形上道德学

(3)形上本体论

(4)形上认识论

第三节:荀子和《荀子》哲学

(1)本体论上的天人之分

(2)道德论上的天人之分

(3)认识论上的天人之分

第四章:先秦道家哲学

第一节:先秦道家概况

第二节:通行本《道德经》及老子哲学

(1)道本体(原)论

(2)道的认识论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史记》

老莱子说;太史儋说;隐君子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

“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五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

“反者道之动。”(四十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五十七章)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六十五章)

“智慧出,有大伪。”(十八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四十八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规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四十七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

第三节:管仲及《管子》《心术》等四篇

(1)归属问题:道家还是法家。

(2)道和精气论

(3)德、理、法论

(4)虚一静因的认识论

第四节:庄子和《庄子》哲学

(1)庄子和《庄子》其人其书

(2)逍遥游的人生理想:游于六合之外。

(3)如何能够逍遥游?——逍遥游的哲学论说

第五章:孙武和《孙子兵法》哲学

(1)战争的本体追问

(2)战争的价值考量

(3)战争的认识论指导

第六章:前秦法家哲学

第一节:《商君书》《吴子》和早期法家

(1)历史进化与更法

(2)对德治的批判

(3)对法治的弘扬

第二节:告子哲学

(1)建立在人为基础上的善恶观

(2)道德根据的两面

第三节:韩非哲学

(1)法术势

(2)认识论

(3)自然观和无神论思想

第七章:先秦墨家和名家哲学

第一节:墨子的哲学思想

(1)墨子的核心范畴:天志

(2)道德论

(3)政治论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尚贤上》)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尚同上》);“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尚同下》)“天子又总天下之义,以尚同于天。”(《尚同下》)

“幽涧广泽,山林深谷,鬼神之明必知之。”“勇力强武,坚甲利兵,鬼神之罚必胜之。”(《明鬼下》)

“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无)为仪者也。……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见莫闻,则必以为无。”(《明鬼下》)

“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非命上》)

第二节:惠施和公孙龙的哲学

(1)惠施的“合同异”说

(2)公孙龙的“离间白”说

第三节:后起墨家哲学

(1)社会历史观

(2)认识论

(3)逻辑理论

第八章:汉代哲学

第一节:汉代佛学

第二节汉代道学

(1)黄老之学

(3)汉代道教

黄老之学的经典是《黄帝书》和《老子》。《黄帝书》在东汉时已经失传。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两个本子,与帛书《老子》乙本合抄在一起的还有《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篇论文。许多学者认为,这四篇帛书就是《黄帝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源出于战国后期而流行于西汉初期的黄老之学的代表作。现在学术界多称这四篇帛书为《黄帝四经》。

“阴阳备物,化变乃生”(《十六经·果童》)

“凡论必以阴阳明大义”(《称》)。

“不争亦毋以成功”(《十六经·姓争》)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第三节汉代经学

(1)经和经学

(2)两汉今文经学

(3)董仲舒

(4)谶纬和《白虎通》

(5)象数易学

第九章三国两晋哲学

第一节三国两晋佛学

一、前期格义学和六家七宗

二、后期的慧远和僧肇

三、南北朝佛教哲学

第二节三国两晋道学

一、葛洪和《抱朴子》

二、陶弘景

第三节三国两晋儒学

一、魏晋玄学

二、范缜和排佛斗争

十章隋唐哲学

第一节隋唐佛学

一、唯识宗二、天台宗和华严宗三、禅宗

第二节隋唐道学

一、成玄英二、王玄览三、司马承祯

第三节隋唐儒学

一、隋唐儒学更新

二、韩愈

三、李翱

四、柳宗元

五、刘禹锡

第十一章北宋理学

第一节庆历新政与宋初三先生

一、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二、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

第二节熙宁变法与熙丰哲学思潮

一、濂学

二、象数学三、关学四、新学五、洛学六、蜀学

七、涑水学

“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正蒙?参两》)

“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絪缊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正蒙?参两》)

“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自注:两在故不测),两故化(自注: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正蒙?参两》)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

“合虚与气,有性之名。”(《正蒙?太和》)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正蒙?诚明》)

“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正蒙?太和》)

“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正蒙·大心》)

“今淫天地之间者皆物也。如只据己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物?所以欲其尽心也。”(《语录》下)

“乾称父,坤称母,子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元学案》引)

第十二章南宋理学

第一节南宋理学概览

一、洛学独步二、学派繁荣三、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朱熹与闽学

一、理一元论二、格物穷理论三、思想方法论四、伦理学与历史观

第三节陆九渊与江西之学

一、心即理二、反省内求的认识论三、道德修养方法四、朱陆之争

第四节陈亮与永康学派

第五节叶适与永嘉学派

第十三章元代理学

第一节元代理学的基本特征

一、元代初期的社会文化

二、以心学补充朱学

三、对空疏的学风有所纠正

第二节许衡的思想

第三节刘因的思想

第四节吴澄的思想

第十四章明代理学

第一节明代理学概况

一、明初理学的官学化二、明中期心学的崛起三、明中期“气学”与理学反思思潮四、王门后学

第二节王守仁与姚江之学

一、“心外无物”与“心外无理”二、“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三、伦理学说

第三节明代气学

一、罗钦顺二、王廷相

第四节王门后学

一、王艮与泰州学派二、李贽

第十五章明清之际与早清哲学

第一节明末清初程朱理学概览

第二节明末清初之阳明心学

一、刘宗周之“嶯山学派”二、黄宗羲的《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三、李颙之关学

第三节王夫之与气学

一、世界生成论二、认识论三、人性论四、理欲论五、历史观

“虚空者,气之量。气弥沦无涯而希微不形,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张子正蒙注》卷一)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张子正蒙注》卷一)

“生非创有而死非消灭,阴阳自然之理也。”(《周易内传》卷五)

“实有之,固有之也。”(《尚书引义》卷四)

“实有者,天下之公有也,有目所共见,有耳所共闻也。”(《尚书引义》卷三)

“夫诚者,实有者也。”(《尚书引义》卷三)

“太虚,一实者也。”(《思问录·内篇》)

“气者,理之依也。气盛则理达。”(《思问录·内篇》)

“理本非一成可执之物,不可得而见;气之条绪节文,乃理之可见者。故其始之有理,即于气上见理。”(《读四书大全说》卷十)

统此一物,形而上则谓之道,形而下则谓之器,无非一阴一阳之和而成。尽器,则道在其中矣。”(《思问录·内篇》)

“天下唯器而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周易外传》卷五)

“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周易外传》卷五)

“形而上者,非无形之谓;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无形之上,亘古今,通万变,穷天穷地,穷人穷物,皆所未有者也。”(《周易外传》卷五)

“气化者,气之化也。阴阳具于太虚絪缊之中,其一阴一阳,或动或静,相与摩荡,乘其时位以著其功能,五行万物之融结流止、飞潜动植,各自成其条理而不妄。”(《张子正蒙注》卷一)“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老子衍》)

“相峙以并立。”(《周易内传》卷一)

“相反而相为仇。”(《张子正蒙注》卷一)

“判然各为一物,其性情、才质、功效皆不可强之而同。”(《周易内传》卷一)

“无有阴而无阳,无有阳而无阴,两相倚而不离。”(《周易内传》卷五)

“天下有截然分析而必相对待之物乎?求之于天地,无有此也;求之于万物,无有此也;反而求之于心,抑未捻其必然也。”(《周易外传》卷七)

“天尊于上,而天入地中,无深不察;地卑于下,而地升天际,无高不彻,其界不可得而剖也。……存必于存,邃古之存,不留于今日;亡必于亡,今日之亡,不绝于将来,其局不可得而定。”(《周易外传》卷七)

“反者有不反者存。”(《周易外传》卷七)

“合二以一者,既分一为二之所固有。”(《周易外传》卷五)

“一之体立,故两之用行。”(《周易外传》卷五)

“阴阳者,气之二体;动静者,气之二几。”(《尚书引义》卷一)

“太虚者,本动者也。”(《周易外传》卷六)

“动静者,即此阴阳之动静也。”(《张子正蒙注》卷七)

“天地之气,恒生于动,而不生于静。”(《读四书大全说》卷十)

“动、静皆动也。由动之静,亦动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

“二气之动,交感而生,凝滞而成物我之万象。”(《张子正蒙注》卷一)

“阴阳之有成象,万物之有成形,是非之有成理,吉凶之有成数,皆止而不迁者也,动之必静者也,虽欲不安而不能。”(《尚书引义》卷一)

“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周易外传》卷四)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思问录·外篇》)

“吾所知者,中国之天下,轩辕以前,其犹夷狄乎!太昊以上,其犹禽兽乎!……所谓饥则呴呴,饱则弃余者,亦植立之兽而已。”(《思问录·外篇》)

“三代沿上古之封建,国小而君多,……无异于今川广之土司,吸龁其部民,使鹄面鸠形,衣百结而食草木。”(《读通鉴论》卷二十)

“‘势’字精微,‘理’字广大,合而名之曰‘天’。”(《读四书大全说》卷九)

“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读通鉴论》卷一)

“民心之大同者,理在是,天即在是。”(《张子正蒙注》卷二)

“人之所同然者即为天。”(《读通鉴论》卷十九)

“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读四书大全说》卷八)

“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四书训义》卷三)

“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读四书大全说》卷四)

“所谓能者,即己也;所谓所者,即物也。”(《尚书引义》卷五)

“体俟用,则因所以发能;用,用乎体,则能必能副其所。”(《尚书引义》卷五)

“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张子正蒙注》卷一)

“耳与声合,目与色合,皆心所翕辟之牖也。合,故相知。”(《张子正蒙注》卷四)

“声色之丽耳目,一见闻之而然,虽进求之而亦然,但为物所蔽而蔽尽于物。岂如心之愈思而愈得,物所已有者,无不表里之具悉(原注:耳目但得其表);物所未有者,可使之形著而明

动哉?”(《读四书大全说》卷十)

“以心循理,而天地人物固然之用、当然之则,各得焉。”(《四书训义》卷八)

“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者,皆其所学问之事。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致知在格物,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非耳目全操心之权,而心可废也。”(《读四书大全说》卷一)“知行相资以为用。惟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礼记章句》卷二十一)“由知,而知所行;由行,而行则知之;亦可云并进而有功。”(《读四书大全说》卷四)

“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尚书引义》卷三)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尚书引义》卷三)

“知有不统行,而行必统知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六)

“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尚书引义》卷三)

“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张子正蒙注》卷五)

“知天之理者,善动以化物。”(《读通鉴论》卷二)

“天之所死,犹将生之;天之所愚,犹将哲之;天之所无,犹将有之;天之所乱,犹将治之。”(《续春秋左氏传博议》卷下)

第四节明末清初之实学

一、“西学东渐”引出的“实学”二、方以智的“质测”“通几”思想

三、颜元与颜李学派的“习行”之学

第五节乾嘉汉学

一、乾嘉汉学概览二、戴震的哲学

第十六章中国近代哲学

一、龚自珍

二、魏源

三、洪秀全

四、康有为

五、谭嗣同

六、严复

七、梁启超

中国现代哲学

绪论

一、中国现代哲学的历史背景

二、中国现代哲学的基本线索

第三章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第二节李大钊与唯物史观

第三节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

第四章中国实证哲学

第一节实证哲学在中国

第二节胡适与实用主义。

一、中国文化要“充分世界化”;二、实用主义的“充分世界化”。

第三节在中国的马赫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

一、王星拱对马赫主义的绍述;二、丁文江的实证论;三、洪谦与逻辑实证主义。第四

节实证哲学的扬弃:张东荪的多元认识论

第五章新文化保守主义。

第一节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和《中国文化要义》。

一、东西方文化的前途和命运。二、观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义理架构。

1、宇宙观和形上学;

2、人心论;

3、人生论。

第二节张君劢的人生观

一、唯意志论的人生观;二、中国现代化与儒家思想复兴。

第三节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一、“体用不二”的中西文化观;

二、体用论。1、生成论意义上的体用论。2、认识论意义上的体用论。3、道德学意义上的体用论。

三、即用显体论。1、认识论意义上的即用显体;2、道德学意义上的即用显体。

四、内圣外王论。

“学问当分二途:曰科学,曰哲学(即玄学)。”(《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一章)

“哲学自从科学发展以后,他底范围日益缩小。究极言之,只有本体论是哲学的范围,除此以外,几乎皆是科学的领域。”(《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一章)

“体、用二词,只是约义分言之,实则不可析为二片的物事。”(《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六章)“用,就是体的显现;体,就是用的体。无体即无用,离用元无体。”(《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三章)

“本体自身是个生生不息的物事”;“本体底自身是个变化不可穷竭的物事”。(《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六章)

“本体现为大用,必有一翕一辟。”(《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四章)

“每一功能都具翕、辟两极,没有一个功能只是纯翕而无辟,或只是纯辟而无翕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六章)

“一一物各具之心,即是宇宙的心;宇宙的心,即是一一物各具之心。”(《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四章)

“本体非是离我的心而外在者。”“万物本原与吾人真性,本非有二。”(《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一章)

“哲学家中,有许多唯心论者,其为说似只承认吾所谓辟的势用,而把翕消纳到辟的一方面去了。亦有许多唯物论者,其为说又似只承认吾所谓翕的势用,而把辟消纳到翕的一方面去了。他们唯心和唯物诸论者,均不了一翕一辟是相反相成的整体。至我之所谓唯心,只是着重于心之方面的意思,并不是把翕的势用完全消纳到辟的方面去。”(《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四章)

第四节冯友兰的新理学

一、中西文化观和历史观——一般和个别的归结;

二、中国哲学的近代化(贞元六书)

“就自然科学说,哲学与科学完全是两种底学问。”(《新理学》绪论)

“真际与实际不同,真际是指凡可称为有者,亦可名为本然;实际是指有事实底存在者,亦可名为自然。真者,言其无妄;实者,言其不虚;本然者,本来即然;自然者,自己而然。”(《新理学》绪论)

“哲学只对于真际有所肯定,而不特别对于实际有所肯定。”(《新理学》绪论)

“不着实际,可以说是‘空’底。但其空只是其形上学的内容空,并不是其形上学以为人生或世界是空底。所以其空又与道家、玄学、禅宗的‘空’不同。它虽是‘接着’宋明道学中底理学讲底,但它是一个全新底形上学。至少说,它为讲形上学底人,开了一个全新底路。”(《新原道》第十章)

“在新理学的形上学的系统中,有四个主要底观念,就是理,气,道体,及大全。这四个都是我们所谓形式底观念。这四个观念,都是没有积极底内容底,是四个空底观念。在新理学的形上学的系统中,有四组主要底命题。这四组主要底命题,都是形式命题。四个形式底观念,就是从四组形式底命题推出来底。”(《新原道》第十章)

“凡事物必都是什么事物。是什么事物,必都是某种事物。有某种事物,必有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借用旧日中国哲学家底话说:‘有物必有则。’”(《新原道》第十章)

“事物必都存在。存在底事物必都能存在。能存在底事物必都有其所有以能存在者。借用中国旧日哲学家的话说:‘有理必有气。’”(《新原道》第十章)

“存在是一流行。凡存在都是事物的存在。事物的存在,是其气实现某理或某某理的流行。实际的存在,是无极实现太极的流行。总所有底流行,谓之道体。一切流行涵蕴动。一切流行所涵蕴底动,谓之乾元。借用中国旧日哲学家的话说:‘无极而太极。’又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新原道》第十章)

“总一切底有,谓之大全。大全就是一切底有。借用中国旧日哲学家的话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新原道》第十章)

“新理学中底几个主要观念,不能使人有积极底知识,亦不能使人有驾驭实际底能力。但理及气的观念,可使人游心于‘物之初’。道体及大全的观念,可使人游心于‘有之全’。这些观念,

可使人知天,事天,乐天,以至于同天。这些观念,可以使人的境界不同于自然、功利、及道德诸境界。”(《新原道》第十章)

“有觉解是人生的最特出显著底性质。”(《新原人》第一章)

“人的文化,是心灵的创造,而鸟或蜂蚁的文化,是本能的产物,至少可以说,大部分是本能的产物。”(《新原人》第一章)

“心是有觉解底,本能是无觉解底。”(《新原人》第一章)

“中国哲学有一个主要底传统,有一个思想的主流。这个传统就是求一种最高底境界。这种境界是最高底,但又是不离乎人伦日用底。”(《新原道》绪论)

第五节金岳霖的知识论

一、知识论的态度(《知识论》)

1、认识的主客体;

2、认识的发生和过程;

3、知识的可靠性原则和真假的定义与标准。

二、元学的态度(《论道》)

“每一文化区有它底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有它底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论道》绪论)

“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的目标。思想与情感两方面的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成仁赴义都是行道;凡非迫于势而又求心之所安而为之,或不得已而为之,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事,无论其直接的目的是仁是义,或是孝是忠,而间接的目标总是行道。……不道之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景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论道》绪论)

“道是哲学中最上的概念或最高的境界。”(《论道》第一章)

“道一定是实的,可是它不只是呆板地实像自然律与东西那样的实,也不只是流动地实像情感与时间那样的实。道可以合起来说,也可以分开来说,它虽无所不包,然而它不像宇宙那样必得其全然后才能称之为宇宙。”(《论道》绪论)

“有‘能’才有‘式’,有‘式’才有‘能’。”;“无无‘能’的‘式’,无无‘式’的‘能’。”(《论道》第一章)

“道是式-能。”(《论道》第一章)

“居式由能,莫不为道。”(《论道》第一章)

“这里的道,至少在我个人感觉中,不见得很直,不见得很窄,它有浩浩荡荡的意味。”(《论道》第一章)

“在无极老是现实的可能还没有现实,在太极老不现实的可能却已现实;在无极不可以不现实的仍不可以不现实,在太极不可以现实的仍不可以现实。”(《论道》第八章)

“太极至真,至善,至美,至如。”(《论道》第八章)

“在太极有好些现实总是要淘汰的,……在现实底历程中是否有过类似我们这样的东西已经淘

汰,我们不敢说,也无法知道。以后人类是否会被淘汰,我们也不敢说。我个人对于人类颇觉悲观。这问题似乎不是人类以后会进步不会底问题。人之所以为人似乎太不纯净。……人类恐怕是会被淘汰的。”(《论道》第八章)

第六节贺麟的新心学。

一、儒家思想新开展的体用模式;

二、新心学的哲学构思。1、全体观。2、心学实在论。3、知行合一。4、逻辑的道德进化观。

5、人生哲学。

第六章港台新儒家

第一节唐君毅与文化意识宇宙之探索。

一、立人极的哲学;

二、东西方哲学与理想世界

三、《哲学概论》

四、《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

五、《人生体验》

第二节徐复观与中国文化人文精神之阐扬。

第三节牟宗三与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之重建

一、文化哲学

二、中国哲学的道德形上学建构

三、易学的哲思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三代之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获得了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发生 1.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表现出了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内涵与性格特征。 2.殷商与西周,都以氏族社会为基础,但在观念形态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殷人以“帝”为最高信仰,而周人“祈天”的同时却提出了“敬德”的观念。殷周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变化,在中国最古老的两部著作───《尚书》与《易经》中集中体现出来。 3.春秋时期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大变动。这种社会结构的大变化,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由宗教走向理性。这一思想过程在《诗经》中鲜明地反映出来。 4.进入战国时期后,改革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大变动,出现了新兴的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士阶层。时代的变迁与士阶层的兴起,促成了中国思想世界的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格局。对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及阴阳家。 第二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由他的学生们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保存了孔子的言论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2.孔子的哲学观念结构集中体现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语中。孔子一方面认可“命”,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由尊“天”到信“命”的观念变化;另一方面则第一次鲜明地凸显了“仁”,形成了一个仁学体系。孔子以“爱人”为“仁”的基本含义,其“仁学”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仁”的情感性,二是“仁”的普遍性,三是“仁”的族群本位性,四是“仁”的实践性。 3.孔子对何以成“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他的“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与“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 4.孔子的思想对以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孔子以后,儒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儒门的分化,也促成了儒学的发展。 第三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子即较孔子年长的老聃。《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成书有一过程,并非一人所著,亦非一时所成。《老子》有多种文本,既有传世本,也有近30年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

一大学教案

一、《大学》教案 一、《大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三纲”“八目”基本知识, 2、了解《大学》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二)能力目标 1、理解《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3、理解《大学》中经典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分析“八目”的基本含义 2、分析《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八目”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理解《大学》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文的内涵,陶冶情操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内容、考试、要求由教师讲解,分析内容和手法采取提问和讲授相结合办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大学 1、导语:大学生涯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之一。在我国古代,有一部经典着作与这一学习、生活阶段同名,这就是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 2、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国学”这一单元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国学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同时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等等。按照划分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学科分: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 思想分: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 《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又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因此,就国学的内容而言,占主导地位的应是儒家的着作和学说,尤其是经典着作“四书五经” 3、国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儒家经典。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 以历史经验为鉴而资治:多取《尚书》《春秋》三传制典修仪多取:三礼——《仪礼》、《周礼》、《礼记》

《中国哲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哲学史》教学大纲 一、目的与任务 1、目的 中国哲学史是关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一门理论和历史相结合的 人文基础课。学习中国哲学史,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在今天,大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中国哲学史,才能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全面认识中国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2、任务 针对我院经济类、管理类等本科层次实际,本课程以专题形式,主 要介绍和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流派,包括先秦儒、道哲学、魏晋玄学与佛教哲学、宋明理学与心学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天、气、道、理等基本概念,以及形神论、人性论等观点,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中加深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学会怎样做人的道理,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人文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简要介绍中国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和对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迫切需要。通过本章学习,要初步了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方法,明确学习中国哲学史的目的、要求。 教学建议:

讲授导论时,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热点及关心的问题,进行有的放 矢的教学,不要将历史与现实人为地隔裂。 教学目的与要求: 天论和气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四大范畴之中的重点理论。通过本章学 习,可了解古代中国人对天、气的看法,系统地掌握天论和气论中的唯物主义及无神论的思想观点。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在天论部分,可以从当今时代要求提出问题,从生态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高度加以分析;在气论部分,要着重讲清唯物主义的思想方向。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人学和人性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 如何做人,如何当好人,如何搞好人事工作,管理好社会的荀子的人学;要看懂中国古代人性的善恶问题。 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既要讲清中国古代哲学家做人的基本立场、观点,又 要联系现实生活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人问题;既要讲清中国古代的人性论,又要针对现实,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水平。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分析无神论和有神论的对立以及两种根本不同的历史观。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中国哲学史上无神论和有神论的斗争史;要看懂历史是前进的还是后退的、历史是由天命决定的,还是有圣人决定的,或者由人民群众决定的。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要分清中国古代哲学家中那些人、那些思想观点是合

观《正蒙》有感

中国哲学史作业哲学基地班周嘉诚 2014300010012

观《正蒙》有感 余慕张子厚久矣。初识其人,盖因张子“奋一朝之辩”,尤闻“横渠四句”,钦佩不已。其言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短短四言,儒者济世平天下的责任意识表露淋漓,读来实大快人心。适乙未年始,将习张子厚之理念,故急拜读其专著,愿有所获。期月,虽德薄能鲜亦有所得,乃姑妄言之。若有纰漏,望斧正。 欲言张子之系统见地,阙其太虚、太和之论不能尔。《正蒙》序篇乃《太和》,因其必为己之言论寻一安身立命之基础,故宇宙观念的建构实是头等之大事。此篇所叙一也,尽言“太虚即气”之核心论点。要言宇宙不过天地之气尔,品物流形,亦即气之聚散幽明。道者,即太和之气变化流行之规程。一言蔽之“太和所谓道”,夫道者,不过天地中充盈之和气。 依吾所见,此“太和”不过老子“冲气以为和”之发衍。何者?船山先生注曰:太和,和之至也……阴阳异撰,而其氤氲于太虚之中,合同而不相悖害,浑沦无间,和之至矣。由此观之,子厚所谓之太和,实乃阴阳二气混同而成之精气。张子虽极力批驳老子之宇宙论,但数百年的三教合流令儒家体系难免混杂佛道理论,因而太和于理解则无过多难处。太和作为阴阳之气的氤氲,若“阴与阳和,气与神和,是谓太和”,其特点即是清通。和气分阴阳,用子厚所说: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足以看出,太和之气非贯通阴阳而不能存,阴阳无太和沟通牵连亦无法独存。此观点确有极大进步意义,用之今日即名曰辩证法。推而广之,万物皆互联互通,无一不以气为构型之本、流行之要。 至若“太虚”,张子言: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此句要言太虚为气之本体,乃气本来的、原始之存在状态。太虚聚则为气,气散则为太虚。而反观聚散之变化,其本体不为之损益。太虚即清稀细微之气,其阴阳具理,理气浑然,是为气之本体。余之浅见,此言论至少有益处二也。其一,儒家本就不言有无,一切皆是实在的存有,因而关乎世界的起源,必非生于无。故而只能以幽明来论述生灭聚散。太虚之性恰好相符,故而能有效弥合张子观点与传统儒学之间隙,浑然一体。其二,太虚和气之聚散过程昭示:生死不过气的消散,死而不亡。即”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于张子而言,欲深入了解人之本性,对于生死之变数必须有清醒之认识,继而有言性之资格。 毋庸讳言,张子宇宙生成论的建构超越汉儒的理论,是较为成功之努力,其理论的缜密和牢固对而后对佛道的抨击产生巨大作用。张子以太虚作为太和之气的来源,万物的初始,高扬了天的主体地位。然则,太虚不能单独存有,其与气之联系万万不能忽视,此举意在提醒众儒,作为本体之太虚定无法离开作为发用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以下内容是摘自书中,个人理解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敬请原谅。如有错误请及时提出更改。 一、翻译题(英译汉)共计十题 题目组成是关于仁和道的古文,题目为英语,答题用汉语。五句关于仁,五句关于道。 1.“The child cannot leave the arms of its parents until it is three years old. This is why the three years' mourning is universally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world.” 答:“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2.“Let the ruler be ruler, the minister minister, the father father, and the son son”. 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The superior man comprehends yi; the small man comprehends li.” 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The man of jen is one who, desiring to sustain himself, sustains others, and desiring to develop himself, develops others. To be able from one's own self to draw a parallel for the treatment of others; that may be called the way to practice jen.” 答:“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superiors in the employment of your inf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inferiors in the service of your sup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fore, to precede those who are behind.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hind, to follow those who are before.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right, to display toward the left.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left, to display toward the right. This is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a measuring square.” 答:“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壬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 7.“Chung and shu are not far from the Way. What you do not like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Serve your fa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on to serve you. ...Serve your rul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ubordinate to serve you....Serve your elder bro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younger brother to serve you. ...Set the example in behaving to your friends as you would require them t o behave to you...” 答:“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8.“Our master's teaching consists of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and that is all.” 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9.“The reason why the superior man tries to go into politics, is because he holds this to be right, even though he is well aware that his principle cannot prevail.” 答:“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0.“Is jen indeed far off? I crave for jen,and lo! jen is at hand.” 答:“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1.“The wise are free from doubts; the virtuous from anxiety; the brave from

中国哲学史1教学大纲

中国哲学史1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091 课程名称:中国哲学史1 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学分:3 学时:51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哲学2年级 编写人:刘京菊审稿人:张小燕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人的素养乃至人格的塑造都离不开文化的熏染,中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凝聚。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内涵、人生智慧和精神境界等,其中优秀的传统资源经过现代转生能为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精神修养、审美情趣等提供诸多的启示。中国哲学史这一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夯实学生的哲学基础,加深学生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理解,为塑造现代人的人格和素养提供文化、理论积淀。 中国哲学史是教育部指定的高等院校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及科研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课程是我校哲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程,是中文系等文史学科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同时还是我校工商管理学院多专业的选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对中国哲学的概念、命题的含义、特点及演变发展形态有一准确的把握。 2、使学生对每个思想家的基本思想有所把握,并尽可能地使他们能区别有关思想家思想的同与异。 3、对于一些问题,如人性、天人关系、认识论、知行观、形神观、心性等的发展脉络作一梳理,使学生能在横的知识块面上有一定的纵向了解。 4、扬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中,在介绍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尽可能联系学术前沿和现实问题,对传统问题进行再思考、再分析,激发学生与时俱进对传统问题作现实思考,发掘传统理论中固有的价值与意义。 6、除课堂讲授与提问启发外,课外注重阅读材料的参考与推荐,鼓励学生多阅读相关资料,锻炼其收集材料、组织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本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史产生、发展的历程,掌握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等主要哲学思潮,各哲学思潮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哲学思想。

《人生的境界》教案

人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 1、对冯友兰的人生哲学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 2、理解对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 3、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2.启发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与解读,思索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深刻理解四种境界。 2.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产生思考,明白身处平凡也应该有精神追求,人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对冯友兰的人生哲学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理解对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一、故事导入 建筑工地上,三个泥水匠正挥汗如雨地干活。 有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在砌砖。”第一个泥水匠随口答道。第二个泥水匠回答说:“我在挣钱呢。”“我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第三个泥水匠很自豪地说。 十年后,第一、二个泥水匠仍然在砌砖,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筑专家。 是什么给三个泥水匠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遇?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在砌砖”、“在挣钱”还是“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我们又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教诲吧。 二、作者介绍 1、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系,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三、初读课文 请同学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教师设疑导引,学生讨论交流。 1.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明确:人生的境界 2.什么是人生的境界?找出文中的阐释。 明确: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3.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几种境界呢? 明确: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4.划分这四种境界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觉解。什么是觉解?了解和自觉。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所以,人对所做的事情的觉解程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的高低。 四、整体感知 (一)自然境界 首先,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自然境界,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看,自然境界的人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该境界的具体内涵。(生七嘴八舌)。 明确:自然境界的人处于一种蒙昧状态,板书:蒙昧。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含各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 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 (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 (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 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 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 (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

◎夏朝----“有夏服(受)天命” 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 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 (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 (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 —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 墨子—提出“兼爱”“非命” 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 (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 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 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 (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

中国哲学史作业

中国哲学史作业中国早期的佛教道教哲学 山西大学初民学院2013级文科实验班 姚国荐 2013351017

第一部分:讲个故事 天上一轮紫月亮 一 这个似真似幻的故事,要从2014年一月份的某一天说起。那天傍晚,我在成都双流机场等待着去往四川青城山的客车,恍惚之间却看到了一位老妇人抱着一柄琵琶蜷缩在机场的角落里。她穿着一袭黑色的日本僧袍,虽蓬头垢面,却颇有几分洗尽铅华的大气之感,让人不禁唏嘘。她抬头看见了我,惊异的眼神中泛起了期待已久的光芒,然而我却猛然间看到她的脸已经被毁容,甚至难以辨别她的面庞。正在我惊诧之际,她从容的抚着琵琶掩着脸,开始慢慢的弹唱: ?钟声响,已报丑时夜半; 感怀手中青竹翠美,竹桶之水何以安。 无奈桶底一时尽破,好教水一地安眠; 骤然桶无水,明月何见? 水邪?月邪?此刻天下空邪。? 一曲唱罢,她转身看向我,问道:?这时代,爱听禅理的人不多了,请问你从哪里来,去何处高就?? (——哦,我是山西大学的学生,一直以来笃信老庄之道,正准备去青城

山上求得真知。) ?呜呼!求道之人,我倒是见多了,我在这里苦行,也已经不知是多少个年头了,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十二个世纪一转眼就过去了,连佛祖都忘记了把我打入六道轮回之中。? (——老人家,您说的这些话真有禅意。请问您是哪里的大德高僧,恕我肉眼凡胎,不经意间怠慢了您。) 老人家从容的正了正衣襟,开始慢慢讲起她的故事: ?我是过去日本的大族,安达家的幼女,俗名千代野。不知是福是祸,我的父母给了我一副姣好的容颜,使我遗世而独立,却也为我带来了与生俱来的烦恼与忧愁。我看厌了世家大族的肆意杀戮,也看厌了公子哥儿们的纸醉金迷,立下决心了却烦恼,出家苦行。? ?哪想到各寺庙的住持们,只看了我一眼便严词将我赶走,直到最后,我来到了常乐寺。寺院的住持是从中国来日本传法的大觉禅师,大觉禅师对我说:?你求道的心是好的,但我也必须这样要求我门下的其他弟子,你在这里,会使他们忘记自己的追求,所以,你还是走吧。? ?从此我便意识到了我的美貌是我修行之中最大的障碍,我决心要消除这一切,只为了我的理想与追求!那天晚上我把烧红的木炭覆盖在我的脸上,无法承受的疼痛让我猛然间晕倒在地,不省人事。? ?醒来以后,我发现我正躺在常乐寺的僧房之中,大觉禅师微微颔首,向我点了点头。于是,我便留在了这里,开始慢慢参悟佛法。? (——老人家,您求道的赤诚之心怎能不让人敬佩啊!) ?在大觉禅师圆寂之后,我乘船渡海,来到了东晋时的中国。那时的中国

《中国思想史》教案

赣南师范学院 教案 2013—2014学年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 年级班级 2011历史本科 学生人数 60 主讲教师谢敏华 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年8月30日 赣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类必修课 2、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3、适用专业: 历史学本科 4、课程修读条件: 学生在学习《哲学》、《中国通史》的基础上修读此课程5、课程教学目的:

中国思想史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到近代思想的转变过程,包括自百家争鸣以来有代表性的主要思想家的观点或理论,以及思想流派的演变等内容。通过讲授,主要让学生从时空跨度上宏观把握中国上自古代奴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下至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懂得一种新思想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并对社会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学习它,还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历史唯物观来看待各种思想,并对其批判地继承,以服务于当今的现代化建设。 导言(2学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学习中国思想史的意义;掌握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了解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2、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教学内容] 一、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1、对象:思想史是理论化的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历史学中的专门史,研究中国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 2、范围: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法律思想、军事思想等等,都是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3、意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社会作用,另一方面是理论思维的作用。(提高理论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对认识国情不可或缺;批判、继承中国思想遗产,为现实服务) 二、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1、特点:(P4-5) (1)重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 (2)重辨证思维 (3)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2、阶段划分: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宗教);春秋、战国(诸子) 两汉时期(经学)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 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 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 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 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 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 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孔子对“仁”论的贡献还体现在他把“仁”和人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对人本身进行了哲学反思。用“仁”来规定人,认为“仁”与人具有直接同一性,从此出

先秦诸子百家及其思想

“中国文化简史”作业 注:本文主要参考整理自丁祯彦、臧宏主编《中国哲学史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2000年5月第10次印刷),间或夹杂有些许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还请老师斧正。 本文主要从中国哲学的产生,百家争鸣与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做阐述。其侧重点将放在“百家争鸣”。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夏朝时,我国已建立起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但除使用国家机器外,还已经懂得怎样通过思想工具来统治其人民。据《尚书·召诰》记载:“有夏服(受)天命。”《论语·泰伯》也中说禹“致孝乎鬼神”。 到了商朝有“帝(上帝)立子生商”(《诗经·商颂》)一说,并且这些享有政治特权(即“刑不上大夫”)的奴隶主贵族还通过“卜筮”知“天命”。如,卜辞载:“王封邑(建都城),帝若(诺)。”(《殷墟书契前编》)。当时,他们把天气变化、自然灾害、筑城、打仗、任用官吏等,都看作是上帝的意志和命令,是不可抗拒的。 周将“礼”从仪式中区别出来,发展成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只适用于奴隶主阶级内部,即“礼不下庶人”。西周统治者继承了商奴隶主贵族祭天祀祖、敬事鬼神和政权神授的思想观念,但在此基础上加以系统化、理论化。他们将“上帝”和祖先分开来,突出“上帝”至上神的绝对权威。为此又提出了“德”和“以德配天”的理论。 商灭于周其实是对“帝立子生商”这样一个商为帝子的“直系血亲”关系的摧毁。但是周王朝亦同样需要一个类似的理论作为统治工具被其利用,故而所谓“以德配天”是在其既要摧毁又要利用的矛盾状态下的“自圆其说”。当实践经验与知识即“术”积累到一定阶段,人们从中便开始概括出一些基本的原理,并试着以之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这就从“术”发展到了“道”,标示着哲学思维的开始。(但若要究其真正诞生可追溯到早期的阴阳说和五行说)。 二、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BC770—BC221)时期,我国社会制度大变动。随着私田开垦规模的扩大,奴隶主之间对劳动力的争夺愈发激烈,到春秋末年就出现了“私门富于公室”的局面,于是“公室”打破“公、私田”界限,一律收税。而鲁国“初税亩”的实行则标志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映在这一时期就是“礼崩乐坏”。由是渐生出“礼法之争”,同时又与“古今之争”相联系(后又从中发展出“王霸”“德力”之争),是当时整个政治思想领域斗争的焦点,文化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即绕此展开。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争论的中心是“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而其它如“形神”关系,“言

中国哲学史作业及答案

《中国哲学史》期末作业及答案 1.荀子的性恶论 (1)荀子反对孟子宣扬的天赋道德观念的“性善论”,提出了与之相对的“性恶论”。 (2)荀子以自然资质为“性”,认为“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这种天就的、自然禀得的性与欲相连,是恶的,所以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等。人性是恶的,若顺其自然发展,就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争夺、残杀,导致社会混乱。 (3)“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观。荀子明确了“善”“恶”的含义,认为“善”即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服从封建礼仪制度,“恶”即是破坏封建统治秩序。正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才需要圣人去引导、教化。“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有“善”是人为的结果。人的本性只是一种原始的质朴材料,而人为则是用礼仪道德加工后的成品。没有礼仪道德的加工,人的本性也不能变得完满美好,圣人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把“性”和“伪”很好地结合起来。“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 (4)“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荀子认为道德的最高要求便是“成圣”。他认为在天生的情性方面,君子与小人无异,君子之所以能成圣,在于后天的努力。荀子在强调要努力修习“成圣”的根本途径的同时,也强调了以礼义去导化百姓的巨大作用。 (5)荀子的性恶论仍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又企图把它说成是具有超阶级性的。 2.荀子的认识论 (1)荀子认为“形具而神生”,即先有人的形体,然后才有人的精神活动。人的精神活动必须依赖于“耳目鼻口形”和“心”等器官。肯定了人具有认识能力,客观事物可以被认识,“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可知论) (2)他肯定了知识、才能来自客观,人只有与客观事物相接触才能构成知识和才能。他把认识分为两个阶段。首先,通过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相接触,获得初步的认识,并重视经验知识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次,通过“心”的思维作用,对感官得到的初步知识加以综合、分类、整理。“心有征知”,即“心”的认识作用更深入,有统率感官,检验感觉,得到正确认识的作用。“征”即“检验”之意。 (3)他认为,要得到正确的认识,必须使“心”保持“虚壹而静”(是对《管子》四篇关于认识主体思想的发展)。“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虚”,是指不要为已有的认识妨碍将要接受的认识;“壹”是说不使同时接受的不同知识互相妨碍;“静”,就是不要使幻想、假象扰乱正确的认识。保持“心”的“虚壹而静”十分重要,可使头脑达到“大清明”,而不为客观的片面性所蒙蔽,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4)荀子重视理性认识,看到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准确,克服了墨子经验主义缺陷,具有积极意义,但却夸大了“心”的作用,表现出唯理论倾向。 3.荀子的逻辑思想 (1)在名实关系上,荀子认为“实”是第一性的,“名”是第二性的,“制名以指实”,“实”是客观存在,“名”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用来说明客观事物,用以表达、交流思想的,名由实派生。 (2)荀子分析了概念的分类。事物的类有大小、种属,所以概念也有大小、种属关系,高一级的类概念,称为“共名”,低一级的类概念,称为“别名”。两级的区分是相对的,最高最普遍的概念是“大共名”,如“物”之概念。事物的一个大类是“大别名”,如“乌兽”。 (3)荀子研究了判断和推理的性质和作用,认为判断是用几个不同概念来表达一种意思,推理是用前后一致的概念来反复说明事物的情况,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3)荀子指出了当时诡辩论中的三大谬误:(一)“惑于用名以乱名”,就是说混淆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杀盗非杀人”;(二)“惑于用实而乱名”,即是说,用个别事物的相对现象,否定

2 哲学 哲学类 中国哲学史 武汉大学 李维武 本科

附件: 2005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 一级学科门类 二级学科门类 课程名称 学 校 负责人 层次 1哲学 哲学类 中国哲学史 北京大学 李中华 本科 2哲学 哲学类 中国哲学史 武汉大学 李维武 本科 3哲学 哲学类 逻辑学 西南大学 何向东 本科 4经济学 经济学类 国际金融 中国人民大学 陈雨露 本科 5经济学 经济学类 国家税收 厦门大学 杨斌 本科 6经济学 经济学类 货币金融学 西南财经大学 殷孟波 本科 7经济学 经济学类 政治经济学 上海财经大学 程恩富 本科 8经济学 经济学类 计量经济学 西南财经大学 黎实 本科 9经济学 经济学类 政治经济学 山东大学 于良春 本科 10经济学 经济学类 国际金融学 南开大学 马君潞 本科 11经济学 经济学类 国际贸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薛荣久 本科 12经济学 经济学类 贸易经济学 南京财经大学 徐从才 本科 13经济学 经济学类 运输经济学 北京交通大学 荣朝和 本科 14法学 法学类 诉讼证据法学 湘潭大学 廖永安 本科 15法学 法学类 法理学 武汉大学 汪习根 本科 16法学 法学类 经济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 李昌麒 本科 17法学 法学类 民法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陈小君 本科 18法学 法学类 知识产权法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吴汉东 本科 19法学 法学类 国际商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沈四宝 本科 20法学 法学类 武装冲突法 西安政治学院 俞正山 本科

21法学 社会学类 民族与社会 北京大学 马戎 本科 22法学 政治学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二炮工程学院 朱松山 本科 23教育学 教育学类 发展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林崇德 本科 24教育学 教育学类 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 西南大学 赵伶俐 本科 25教育学 教育学类 教育概论 东北师范大学 柳海民 本科 26教育学 教育学类 教学理论与设计 浙江大学 盛群力 本科 27教育学 体育学类 排球 北京体育大学 葛春林 本科 28教育学 体育学类 竞技教育学 吉林体育学院 宋继新 本科 29教育学 体育学类 排球 福建师范大学 陈铁成 本科 30教育学 体育学类 大学体育 东南大学 陈瑜 本科 31教育学 体育学类 田径 首都体育学院 李鸿江 本科 32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 北京大学 黄必康 本科 33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语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王桂珍 本科 34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大学英语 南京大学 王海啸 本科 35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综合英语 湘潭大学 文卫平 本科 36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大学英语 东北大学 赵雯 本科 37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综合英语 华东师范大学 邹为诚 本科 38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评论 中国人民大学 涂光晋 本科 39文学 艺术类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 中央音乐学院 王次炤本科 40文学 艺术类 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写生 西安美术学院 刘文西 本科 41文学 艺术类 声乐演唱艺术 上海音乐学院 周小燕 本科 42文学 艺术类 播音创作基础理论 中国传媒大学 张颂 本科 43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现代文学 北京大学 温儒敏 本科 44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古代文学 南京大学 莫砺锋 本科 45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古代汉语 北京大学 蒋绍愚 本科

思想史教案

思想史教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赣南师范学院 教案 2013—2014学年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 年级班级2011历史本科 学生人数60 主讲教师谢敏华 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年8月30日 赣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类必修课 2、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3、适用专业: 历史学本科 4、课程修读条件: 学生在学习《哲学》、《中国通史》的基础上修读此课程 5、课程教学目的: 中国思想史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到近代思想的转变过程,包括自百家争鸣以来有代表性的主要思想家的观点或理论,以及思想流派的演变等内容。通过讲授,主要让学生从时空跨度上宏观把握中国上自古代奴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下至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懂得一种新思想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并对社会产生过一定

的影响。学习它,还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历史唯物观来看待各种思想,并对其批判地继承,以服务于当今的现代化建设。 导言(2学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学习中国思想史的意义;掌握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了解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2、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教学内容] 一、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1、对象:思想史是理论化的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历史学中的专门史,研究中国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 2、范围: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法律思想、军事思想等等,都是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3、意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社会作用,另一方面是理论思维的作用。(提高理论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对认识国情不可或缺;批判、继承中国思想遗产,为现实服务) 二、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1、特点:(P4-5) (1)重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 (2)重辨证思维 (3)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2、阶段划分: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宗教);春秋、战国(诸子) 两汉时期(经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 隋唐时期(佛学) 宋明时期(理学) 清代(实学和朴学) 近代时期(西学东渐) 三、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国思想史与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学术史的关系;中国思想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学习要求及方法 1、将思想史学习研究与社会史的学习研究相结合,注意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2、注意社会思潮的研究,思潮是一个历史时期思想领域内的主要倾向,中国思想史的思潮是接连不断涌现的,如夏人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德、春秋子学、战国百家争鸣、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近代新学。 3、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古代理论思想的发展,古代的理论思维是综合各种科学成果的科学抽象,所以要结合科学技术史学习研究中国思想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