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三门峡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下段,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平陆县的边界河段,控制流域面积 68 . 4 万公里 2 ,占全黄河流域的 92 %。黄河平均年输沙量 15 . 7 亿吨,是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黄河下游河道不断淤积,高出两岸地面,成为“ 地上河” ,全靠堤防防洪。黄河洪水又大,对下游广大平原威胁很大。

三门峡坝址地形地质条件优越,这一河段是坚实的花岗岩,河中石岛抵住急流冲击而屹立不动,把黄河分成三道水流,称人门、神门、鬼门、因此名为三门峡。这是兴建高坝的良好坝址。三门峡以上至潼关为峡谷河段,潼关以上地形开阔,可以形成很大的水库。

新中国成立后,水力发电工程局对三门峡坝址做了大量勘测工作。 1954 年黄河规划委员会在苏联专家组帮助下对所作黄河流域规划中,把三门峡工程列为根除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最重要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推荐为第一期工程,随同黄河流域规划在 1955 年第一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得到通过。后即委托苏联彼得格勒设计院进行设计, 1957 年初完成初步设计,经我国家计委组织审查。由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共同组成的三门峡工程局负责施工。 1957 年 4 月开工, 1960 年大坝建成。

在黄河流域规划中拟定的三门峡正常高水位为 350 米。初步设计中研究了 350 米、 360 米和 370 米方案,推荐 360 米。设计过程中我国一些泥沙专家考虑排沙要求,对泄水深孔的高程提出意见,因而由原设计的孔底高程 320 米降至 310 米,以后又进一步降至 300 米。水库可起到防洪、防凌、拦泥、灌溉、发电、改善下游航运等巨大作用。当时拟定的装机容量为 8 台 15 万千瓦,共 120 万千瓦。

三门峡工程开工后不久, 1958 年初周总理在三门峡工地召开现场会议,对设计方案又进行讨论研究,确定三门峡正常高水位按 360 米设计, 350 米施工,初期运行不超过 335 米。 350 米以下的总库容为 360 亿米 3 ,要淹没耕地 200 万亩,迁移居民 60 万人。 335 米以下的库容为 96 亿米 3 ,需迁移 20 万人。

1960 年大坝封堵导流底孔开始蓄水,就发现泥沙淤积很严重,潼关河床很快淤高,渭河汇入黄河处发生拦门沙,淤积沿渭河向上游迅速发展,所谓“翘尾巴”,这是过去没有预计到的。因此影响渭河两岸农田的淹没和浸没,甚至将威胁到西安市的防洪安全。陕西省紧急呼吁,随即降低水位运行。但因低水位时水库泄洪排沙能力不足,洪水时库水位壅高,淤积还在继续发展。当时已装好一台 15 万千瓦机组,因水位降低不能用,拆迁丹江口水利枢纽去应用。

为研究三门峡工程的处理办法, 1962 , 1963 年水利学会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提出了各种意见。 1964 年周总理主持召开治黄会议,听取各方意见,经过讨论研究,认识到过去对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泥沙的作用估计过分乐观(当时设想 1967 年时可减少一半泥沙,五十年后可基本解决,从此黄河变清),对淹没损失和移民的困难估计不足,认为既要保证黄河下游的防洪,也要保护上游西安市的安全,即两个确保。在上游再修建拦泥库也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最后决定对三门峡工程进行改建,并批准两洞四管的改建

方案。设计指导思想,从过去的蓄水拦沙改为泄水排沙。

第一次改建工程,于六十年代中期实施两洞四管的泄流排沙措施,由北京勘测设计院设计,三门峡工程局施工。首先利用四根发电引水钢管,改为泄流排沙钢管,为防止泥沙磨损,在出口附近用环氧砂浆和铸石涂焊。接着在大坝左岸打两条 8× 8 米的泄洪排沙洞,进口底板高程 290 米,使其在较低水位时加大泄量。

1967 年黄河干流洪水较大,渭河出流受到顶托而泥沙排不出去,至汛后发现渭河下段几十公里的河槽全被淤满,如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威胁次年渭河两岸的防洪安全。经过查勘研究,由陕西省动员人力,于当年冬季在新淤积的河槽内开挖小断面的引河,春汛时把河道冲开了。

第二次改建工程于七十年代初期进行,由集团公司水电十一局(原三门峡工程局)的勘测设计院设计,该局负责施工。改建工程包括打开大坝底部原来施工导流用的 8 个位于 280 米高程的底孔,和 7 个位于 300 米高程的深孔( 1960 年水库蓄水时这些底孔和深孔都被用混凝土严实封堵了);还把 5 个发电进水口由原来的底坎高程 300 米降低至 287 米;安装 5 台 5 万千瓦的低水头水轮发电机组,共 25 万千瓦。 1973 年开始发电。经过两次改建后,在库水位 315 米时的泄流能力,由原来的 3080 米 3 / 秒增加到 10000 米 3 / 秒(相当于黄河常有的较大洪水流量)。随着较低水位时泄洪能力的加大,排沙能力也相应增加,不仅使库容得到保持,而且前几年库内淤积的泥沙也逐渐冲走,改善了库区周围的生产条件。

三门峡工程改建及泥沙处理,获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三门峡水利枢纽坝址有神门、人门、鬼门三岛,故称三门峡,河床主流位于右岸,河床左侧为溢流坝段,右侧为引水坝段及坝后厂房,施工导流程序为:先围左岸,修筑溢流坝段,一期低水纵向围堰充分利用有利地形,跨越神门、人门及张公岛三岛修筑,由右侧主河床导流。在溢流坝段导流底孔及厂坝导墙形成后,截断右岸主河槽,修筑二期上下游围堰,利用厂坝导墙作为纵向围堰,形成二期基坑,转入引水坝段及坝后厂房的施工,由溢流坝段梳齿及 12 个 3mX 8m 导流底孔泄流 ( 见图 1) 。三门峡工程堪称 50 年代分期导流的范例。

图 1 三门峡水利枢纽分期围堰(a) 一期导流平面布置; (b) 二期导流平面布置

三门峡水利枢纽采用分期导流,为满足二期导流要求,在左岸溢流坝段设置了 3m × 8m ( 宽 X 高 ) 导流底孔 12 个,该底孔也在完成导流任务后全部用混凝土封堵。水库蓄水后为解决泥沙淤积问题又重新挖开改建为排沙底孔。其他采用分期导流的大型工程,例如新

安江、丹江口工程均在溢流坝段设置导流底孔,用于二期导流。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一期上游围堰高 25.7m ,其黄土心墙坐落于基岩面,在低水围堰保护下干地施工 ( 见图 2) ,二期上游围堰高 33m ( 见图 3) ,则采用加大厚度的细砂心墙,初期渗漏量极大,但在汛期上游泥沙淤积形成天然铺盖后,渗水量大减。

图 2 三门峡工程一期上游围堰 ( 尺寸单位: m)

图 3 三门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 ( 尺寸单位: m)

黄河三门峡工程截流是我国 50 年代最大的一次截流工程,截流时段考虑错开冰期,选择在 11 月 15 日~ 12 月 15 日间,设计截流流量 1000m 3 / s ,相当于该时段中水年接近 5 %频率的平均流量。导流建筑物为左岸溢流坝段的 12 个底孔,设计最终截流落差8.3m 。截流设计利用了河中神门、鬼门二岛,在三个泄水道上用不同的方法截流,见图 4 。

截流顺序为,首先选用戗堤进占法截住神门河,落差 2.5m ,再下闸 ( 临时闸墩的闸门,下同 ) 封闭神门岛泄水道,落差 4.1m ,最后下闸封堵鬼门岛泄水道,最终落差 8.3m 。实际施工时,黄河流量一直稳定在 2000m 3 / s 以上,大于设计流量 1 倍,而且神门岛泄水道临时闸墩损坏难以使用,在此意外的困难条件下,果断截流。 1958 年 11 月 17 日起,连续 33h 在神门河中抛投了 3.2 万 m 3 石渣、 700 块 3 ~ 5t 大块石、 80 块重 15t 混凝土四面体,使神门河合龙成功,截流落差 2.97m ,最大流速 6.75m / s ;随后,又陆续采用立堵加钢管拦石栅结合瞬时爆破法封堵了神门岛泄水道,落差达 4.37m ,下闸截断鬼门岛人工泄水道,最终落差 7.08m 。

图 4 三门峡工程神门河截流后导流示意图(尺寸单位: m )

钢管下卧:为满足汛期最低发电水位 300.0m 发电的要求 , 将钢管进口高程自 300m 降低到 287.0m , 引水钢管下卧部分总长约 49m , 系在原有钢管底部向下开挖而成。为减少坝体孔口开挖尺寸 , 进水口采用小圆弧喇叭口型式 , 原工作闸门和检修闸门位置保留不变。引水道自进口至工作闸门后 2m 为矩形断面 , 其尺寸为 7.5m × 6.0m ( 高×宽 ), 其后为长 10m 渐变段 , 后接直径为 7.5m 圆

管 , 立面以弯曲段与原有钢管衔接。引水道衬砌及开挖尺寸根据结构运用受力条件及施工需要确定。检修门以前为钢筋混凝土衬砌 , 工作门槽后为钢板和钢筋混凝土联合衬砌。为了改善电站坝体结构受力条件 , 将原钢管的工作门槽后的空腔回填混凝土 , 兼挡水作用。工作槽后设有通气孔 , 通气孔从改建后新安装的钢管顶部起 , 连接原通气孔。此外 , 在原引水道进口还增建 1 道钢筋混凝土拱型堵头 , 用以施工挡水。

引水道钢管改建下卧后与原有钢管断面形成上下重叠的大孔口 , 改变了坝体结构的应力分布。按实体重力坝计算 , 原坝体的最大主压应力为 1.43MPa, 坝体开挖成大孔口后边墩最大主压应力达 2.08MPa 。坝体孔洞周围的应力分布 , 在施工期坝体自重作用小 , 孔口最大拉应力出现在闸门槽后 , 该处孔顶和孔底边缘拉应力分别为 0.52MPa 和 0.87MPa 。坝体经过爆破后混凝土实际抗拉强度约为

1.5 ~

2.0MPa, 故施工期坝体的安全从整体来说可得以保证。运行期引水道衬砌后 , 在坝体自重和内水压力作用下 , 孔口边缘最大拉应力达 1.32MPa, 总拉力达 3650kN/m 。考虑爆破影响后 , 混凝土强度安全系数显然是不够的 , 为此需要衬砌结构中加强配筋 , 同时增强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结合。衬砌结构采用混凝土与钢板组合型式 , 计算时假设衬砌与坝体联合作用 , 在内水压力作用下 , 坝体为弹性抗力体 , 应力与应变符合文克尔假定。在引水道放空时 , 衬砌在外水压力或施工期灌浆压力作用时 , 则不考虑弹性抗力作用 , 而将部分外力由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灌浆锚筋承担。根据计算 : 在钢板、钢筋混凝土和坝体联合作用下 , 钢管管壁的切向应力很小 ,80% 以上的内水压力传递给外圈衬砌和坝体共同承担。由于在引水道混凝土开挖面埋设止水和键槽 , 尚不能达到良好的防渗效果 , 为减轻沿引水道新老混凝土接缝之间的渗漏 , 改善坝体和衬砌结构应力状况 , 设计了防渗灌浆和排水措施。在衬砌顶部和缝隙较大的部位采用水泥灌浆 , 其余部位均采用化学灌浆 , 灌浆最大压力为 0.4MPa 。

新建进水口拦污栅机组进水口下卧至高程 287.0m , 原有拦污栅已不起作用 , 需增建新的拦污栅。新建拦污栅结构采取通栏直墙式布

置 , 机组之间水流可以贯通 , 当坝前水位为 305m , 栅前平均流速小于 1m /s 。每个机组段分 4 孔 , 每孔净宽 4.4m , 中墩厚

1.2m , 座落在进水口底板的外伸牛腿上 , 边墩厚 0.9m , 采取特殊措施将基础嵌固在迎水坝坡上。栅墩总高 29.0m , 顶部设有清污工作平台 , 平台高程为 316.2m , 汛期一般露出水面。平台下游侧建有排污溜槽和支承结构 , 考虑栅墩将承受不均衡的侧向水压力和地震力 , 分别在高程 289.5 、 307 .0m 和栅墩联成“三层四跨”的框架结构。原设计准备在每个机组的中间 2 孔安装平板式转栅清污机 , 旁边 2 孔安装格栅式平板栅 , 已经试制 1 台转栅清污机后 , 因存在问题 , 一直未投入运用。实际运用全部采用平板栅。吸取黄河上已建水电站的运行经验 , 在保证机组安全运用的前提下 , 采取适当加大栅距 , 让水草尽可能通过机组泄向下游 , 以减轻坝前清污负担 , 栅距选用 220mm 。

原拦污栅框架结构是依附于坝体的空间杆系结构。为了满足新建拦污栅起吊、搬运和清污的需要 , 在原建拦污栅框架高程 337.5m 平台上增设 150t 移动式悬伸吊起重机。计算表明 , 当空车遇地震时 , 在垂直水流方向地震作用下 , 地震惯性力大部分由平台承担 , 但高程 337.5m 平台原有混凝土板较薄 , 整体性差 , 平台梁系和各个中墩原有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在顺水流方向地震作用下或刹车时 , 轨道大梁支座及 337.5m 平台大梁将会产生很大力矩和轴向拉力。为此 , 在平台上铺筑 1 层厚度为 15cm 钢筋混凝土板 , 将原大梁加高 60cm , 形成新老混凝土叠合梁 , 以提高板、梁的抗侧移刚度。此外 , 将高程 307m 以下原进水口堵头前三角体空间部位回填混凝土以加强原栅墩基础强度。主厂房及主要开关站布置:厂房为坝后式 , 主厂房与大坝间设有伸缩缝。机组间距 23m , 安装间长 33.45m , 厂房总长度为 223.88m , 总高度为 47.8m 。厂房除二期混凝土外 , 大部分土建工程已完成。原机组的水下部分宽度为 40.5m , 机坑底高程为 273.0 ~ 274 .0m , 尾水管底部高程为 263.06m , 故机组段水下部分的高度为 27.5m 。尾水管为 4H 型 , 扩散段分为 2 孔 , 尾水平台上配有 1 台 2 × 50t 尾水闸门启闭机。进厂铁路、公路、发电机层和安装场地面高程均为 289.5m , 厂房水上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高 18.3m 。厂内已安装 1 台跨度为 21m , 容量为 350/75t 桥式起重机。厂坝间为主变压器场地 , 副厂房紧靠安装场右端墙。改建后厂房内安装 5 台单机容量为 50MW 轴流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发电机层高程仍保持 289.5m , 水轮机层高程为284.0m , 水轮机安装高程为 275.2m , 金属蜗壳中心高程为 277.5m , 与原有钢管中心一致 , 蜗壳采用焊接组装 , 包角 =346 °30 ′ , 蜗壳入口断面直径 6.68m , 进口流速受机组段尺寸限制达 5.43m /s 。鉴于三门峡水库汛期水中携带大量泥沙和水草 , 为减轻水草、泥沙淤堵威胁 , 从工程已建成实际情况考虑 , 经多方研究在蜗壳上开孔增设叉管的措施。叉管位于厂房第象限 , 由开孔处内径 2.8m , 渐变到 2.2m , 尔后再由圆形渐变至矩形。出口尺寸为 1.5m × 1.9m ( 宽×高 ), 出口设有控制闸门。水流经挑流鼻坎将水草、泥沙排至下游尾水。为提高钢管内壁的抗磨蚀能力 , 在叉管的内壁和出口段抹环氧砂浆抗磨层 , 在鼻坎混凝土面铺砌辉绿岩铸石板。根据黄河水含沙量大 , 水草悬浮物多 , 工业用水量大 , 地下水源不足的情况 , 发电机冷却采用开敞通风和密闭自循环浑水冷却 2 种方式。为了开敞通风需要 , 在发电机风罩外围又设排风通道 , 冷风经风罩上排风口及下盖板的进风口吸入 , 热风由风罩上排风口经排风道排至厂房下游。为避免热风倒灌厂内 , 电厂近来进行了改造 , 排风通道引伸至屋顶排出。机组设置 2 套供水系统 , 其中浑水供水系统水源取自每台机组的蜗壳 , 每台机组配备 1 套清污滤水器。清水供水系统水源取自地下水 , 主要是在汛期和含沙量较大时 , 提供发电机推力轴承、上导、水导的冷却。厂房内风、水、油管路布置在水轮机层的下游侧 , 电缆沟设于高程 284.0m 地面下。改建设计要求枢纽汛期在一般洪水情况下敞泄 , 遇特大洪水时根据下游水情进行控泄。电站下游设防标准定为 100 年一遇 , 由调洪计算得知厂房尾水位已超过进厂铁路和尾水平台的地面高程 , 并将淹没主厂房 , 为此 , 在厂区范围内采取防淹、防渗和防倒灌等措施。厂坝间主变场地共布置 4 台变压器 , 其中 1 、 2 号机组和 3 、 4 号机组分别为两机一变扩大单元方式接入 110kV 电压母线 ;5 号机组以一机一变单元方式接入 220kV 电压母线 , 另 1 台为联接 110kV 和 220kV 母线的自耦联络变压器。为使输出负荷与电网潮流分布相适应 , 减少供电损耗 , 通过运行后将 4 号和 5 号机组组成扩大单元接入 220kV 。 110kV 现开关站位于副厂房右侧 , 场地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母线采取双层布置 , 上层高程为 302m , 下层高程为 292.0m 有 2 回出线 , 提供三门峡市区生产、生活用电。220kV 开关站设在厂房右侧高程 342.0m 黄土台地上 , 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结线方式。出线 2 回 ,1 回接至洛阳 ,1 回为备用。机组运行及存在的问题电站自 1973 年第 1 台机组投入运行以来 , 已累计发电约 220 亿 kW · h, 为豫西地区工农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由于黄河高含沙量特点 , 含沙水流对水轮机的磨蚀十分突出 , 为改善机组运行工况 , 自 1980 年以后改为非汛期运行 , 汛期一般不发电 , 只安排机组检修和调相运行。电站在运行中曾暴露不少问题 , 随着运行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得到解决 , 目前机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汛期运行水轮机过流部件磨蚀严重。曾经采取一些抗磨蚀措施 , 如在叶片表面涂敷环氧金钢砂抗磨层 , 对叶片正面抗磨效果显著 , 但在气蚀严重部位涂层大部分脱落。在气蚀和磨损的联合作用下 , 叶片背面和转轮室中环球部铺焊的不锈钢板均被侵蚀掉 , 而且连母材亦遭受严重侵蚀。 (2) 叶片产生裂纹。 1988 年汛期曾对 5 台机组进行全面检查 , 发现 31 个叶片有裂纹 , 裂纹产生的部位在叶片的出水边根部 , 裂纹长度达 200 ~ 400mm, 个别叶片出现断裂。 1989 年开始陆续对机组更换不锈钢叶片 , 但由

于叶型和运行工况没有改变 , 因此 , 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叶片的裂纹问题 , 这已成为近几年来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主要问题。

水电站扩建工程:三门峡水电站是河南省电力系统仅有的 1 座大型水电站 , 系统缺少调峰机组 , 因此电站已成为系统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5 台机组平均年发电量为 10 亿 kW · h, 尽管每台机组平均运行已超过 4000h 。由于机组装机容量偏小 , 在非汛期水库仍有大量弃水 , 据统计每年发电用水仅为非汛期入库水量的 70%, 平均每年弃水约 40 亿 m3, 而系统电力供应紧张 , 现有机组

运行工况差 , 潜伏着运行不安全因素。为了充分利用非汛期弃水 , 增发电能 , 并为现有机组更新改造和恢复汛期发电创造条件 ,1990 年水利部批准工程立项 , 扩建 2 台单机容量为 75MW 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 工程分 2 期进行 , 第 1 期工程改建 2 台机组的进水

口和厂房内部开挖 , 在 6 号机坑安装水轮发电机组 , 同步建设三门峡至五源 220kV 环网线路 ,6 号机组于 1993 年初开工 ,1994

年 4 月并网发电。 1995 年初第 2 期工程扩建 7 号机组相继开工 ,1997 年 3 月发电。扩建 2 台机组年平均增发电能 2.2 亿

kW · h, 年利用 1470h 。扩建工程是以不改变枢纽现有运行方式 , 不影响水库防洪、防凌、供水和发电效益 , 充分利用非汛期弃水发电为原则。将原已改建的 6 号和 7 号泄流排沙钢管挖除 , 恢复原有机坑安装水轮发电机组。由于原电站进水口底坎高程为 300.0m , 不能满足非汛期一般水位 310.0m 发电进水要求 , 如采取降低进水口底坎高程 , 不仅工程量大 , 施工困难 , 而且严重影响水库运

用 , 因此扩建机组按汛期不发电 , 非汛期发电运行方式选择机型。为满足非汛期最低水位 310m 安全运行 , 进水口也进行了改建 , 即将原有工作闸门孔口 7.5m × 12m ( 宽×高 ) 压缩为 7.5m × 7.0m 。三门峡水库采取“蓄清排浑”运用方式 , 非汛期防凌最高蓄水位为 326.0m , 春灌蓄水位为 324m , 一般月份水位为 310m 。扩机的特征水头为最大水头 48.3m , 最小水头 28.1m , 加权平均水位为 37.6m 。由于扩机只在非汛期运行 , 水头变幅小 , 含沙量少 , 经广泛比选 , 认为混流式机型较轴流式机型结构简单 , 维修方便 , 在现有机坑尺寸制约下 , 在相同水头时可增加装机容量 5000 ~ 10000kW, 故而选用混流式机型。水轮机型号为

HL(820)-LJ-550, 额定水头 36m , 转速 88.2r/min, 额定流量 232.5m3 /s 。发电机型号 SF75-68/11350, 为使机组多发电量 , 发电机允许在不超过 1.15 倍额定功率下连续过载运行 , 最大出力达 86.25MW 。主厂房发电机层高程为 289.5m , 水轮机层高程为

284.0m , 与 1 ~ 5 号机组一致。厂房内新增 1 台 2 × 200t 双小车桥式吊车 , 承担新装机组的安装和维修任务。发电机采用密闭双向再循环冷却系统 , 发电机母线出线位于上游侧 , 经母线廊道向上引至厂坝之间主变场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厂房内风、水、油管路主干线均由 5 号机组延伸接长。根据尾水管布置 , 机组安装高程定为 277.5m 。厂家模型试验当负荷处在额定负荷时 , 机组出现强振动带现象 , 为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 除采用大轴中心补气外 , 还设置尾水短管补气 , 但在实际运行中真机没振动 , 运行稳定。为加快施工进度 , 减少土建和机电安装的干扰 , 发电机层梁、板、柱全部采用预制构件 , 蜗壳外包混凝土采取分层不分块浇筑。扩装机组采用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 , 机组经主变升压后接入 220kV 开关站。原建开关站共有 10 个间隔 , 尚预留 4 个间隔 , 可满足扩机需要。

电站有待解决的问题: (1) 汛期发电。解决汛期发电不仅可以获得 3 亿~ 4 亿 kW · h 电量的经济效益 , 提高电站在系统中的作用 , 而且对正在兴建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和其他多泥沙河流兴建的电站均有普遍意义。影响三门峡汛期发电的因素很多 , 但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机组过流部件强气蚀区的抗磨蚀能力和汛期进口排污。 (2)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 , 上游龙羊峡水库建成后 , 一方面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程度 , 另一方面改变了中、下游年内水量分配比例。汛期进入三门峡水库水量减小 , 而沙量没有改变 , 非汛期入库水量增大 , 加重了三门峡水库蓄水负担 , 增加了库区淤积。下游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 , 减轻了三门峡水库防凌和灌溉的任务 , 这将直接影响水库运用水位的变化。如何在现有运行经验的基础上 , 在不影响潼关淤积的前提下 , 继续保持和提高水库的发电效益 ,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门峡水库

1957年4月,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1958年10月截流。1960年,一座高106米、主副坝长857.2米的大坝截断了黄河,大量泥沙在水库中留下,一向浑浊的黄河开始变清了,似乎就要应验“圣人出,黄河清”那古老的预言了。三门峡水库顿时成了民族精神的体现、大跃进的丰碑。随即,1960年制版的五毛人民币上印上了三门峡大坝的图案。 三们峡的设计是由苏联人负责的,由于他们对黄河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对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估计过于乐观。再加上当年的政治大气候,国内的有识之士虽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但作用不大。尤其令人遗憾的是,当时有人提出将六个施工排水洞不堵,以便日后排沙之用。这一提议虽然得到全体赞成和国务院的批准,但由于最后苏联专家坚持原议,导致在施工时将排水洞全部堵死。 据悉,三门峡水库蓄水后的第二年即1961年10月下旬,从上游冲下来的泥沙就达36亿吨(三门峡防汛办公室主任张冠军语),泥沙淤积堵塞在三门峡至潼关的河道里,使渭河水流不出去,渭河流域水位连同地下水位全面升高。当库水位到332.5米时,渭河的一场小洪水即在河口形成较严重的拦门沙。洪水淹地30万亩,有5000群众被困,其上游的河槽也受到淤积。1962年3月起,三门峡水库虽改为低水位滞洪排沙运行,但因潼关河底淤高,回水倒灌现象更为频繁严重。1964、1966、1967年都发生倒灌。其中1967年将8.8公里河口段全部淤塞,抬高水位2.5米,淹耕地30万亩。即使在三门峡水库两次增建泄洪排沙措施后的1971年和1977年,也发生比较严重的倒灌淤积。由于近年黄河及渭河中上游大量调蓄和用水的影响,来水减少,河道萎缩,潼关河床继续淤高,现已到海拔328米,渭河淤积也继续发展,淤积末端离河口已超过200公里。为抵御河床严重淤积而抬高的洪水位,在渭河、北洛河及南山诸支流,不得不修建堤防,并已两次加高。但标准较低,防汛困难,并且堤外涝水无法自排入渭河,加重了洪涝灾害,威胁堤外170万人和滩区10万水库返迁移民的安全和生产、生活。 现在三门峡水库的常年水位只能保持在318米的高程,远低于设计时的蓄水位。而这个水位的供水能力将严重影响三门峡市的工业和生活用水。 造成这些祸害的关键就是泥沙过多!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的水利专家们独创了“调水调沙”这种冲洗黄河泥沙的模式。

中国最失败的水库——三门峡水库

中国最失败的水库——三门峡水库 摘自“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三门峡水库,黄河上的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1957年4月13日,三门峡水利枢纽正式投入使用。一座曾经引起成千上万人民狂欢呼的水库。44年间,它让黄河两岸三地几百万老百姓魂牵梦绕。关于它“生死”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治黄工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保护着冀、豫、鲁、皖、苏5省2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1.7亿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该枢纽运营45年来,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 ■援助项目 中苏援助:三门峡水库列入苏联工程项目之中 1953年是我国由经济恢复阶段走向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第一年。在水利部长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要求下,在周恩来具体负责下,经过与苏联政府商谈,决定将根治黄河列入苏联援助的156个工程项目。 1954年,国家计委正式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1月,以苏联电站部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柯洛略夫为组长的苏联专家组来华。2月至6月,中苏专家120余人,行程12000余公里,进行黄河现场大查勘。苏联专家在查勘中肯定了三门峡坝址。柯洛略夫说:“任何其它坝址都不能代替三门峡为下游获得那样大的效益,都不能像三门峡那样能综合地解决防洪、灌溉、发电等各方面的问题。” ■投入使用 不到一年,渭河流域淤积了大量泥沙,河床抬高,大片良田浸没,土地迅速盐碱化,危险直逼古都西安。迫于无奈,只好降低水位,拆除15万千瓦发电机组,改装5万千瓦小机组。同时耗费惊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通排水洞,以泄泥沙。如此一折腾,不下百亿元投进水库“打水渠”。世代生活在渭河平原的许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宁夏缺水地区迁徙。水库的诸多后遗症,至今也未能消除。 黄河在陕西省的潼关至河南省的孟津,也即陕县一带为太行山脉所阻,以巨大的水力,冲出三路山口。后人把这三道激流,自东至西,称为“人门”“神门”“鬼门”,即三门。而在三门之间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则分别被称作人、神、鬼三岛。 ■工程上马 1954年4月,国家计委决定,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在苏联专家组的指导下,编制黄河流域规划;中央决定将三门峡枢纽大坝和水电站委托苏联设计。年底,《规划报告》出台,仅用了8个月的

水利工程决策思维的三向维度——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例

Vol.28No.4 Apr.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4期(下) 2012年4月1 三门峡水利工程决策过程概述 三门峡工程是我国建国初期作为根除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从1949年始,三门峡水利枢纽经过 “三上三下”的决策论证,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够得以决策实施.直至1954年, 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水利部编制的黄河流域规划中决定修建三门峡枢纽大坝和水电站,同年,苏联专家参与设计的三门峡枢纽大坝和水电站的《规划报告》随之出台.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三门峡水利工程就此上马. 黄河三门峡工程的决策过程,从形式上看基本是完备的:由国家领导人牵头,水利部集合众多水利工程专家为这一重要工程决策曾经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反复进行讨论、论证,最后并经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核批准.从 “三上三下”到最终上马,三门峡水利工程经历了五年的论证时期,然而,是否可以说决策论证时间长短,或者论证程序复杂决定了一个水利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呢?时间上的充裕和形式上的完备,都不足以说明一项工程的科学合理性.正是因为三门峡水利工程在工程决策存在盲目迷信、片面分析、主观决策等问题,使得在以后的工程运行阶段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2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决策存在的三个问题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正处于百废待兴、继往开来的局面和形势,加上当时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我国的科技发展主要是由前苏联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形式来促进和推动的.尤其是以“156工程”为核心的技术援助项目,为建设我国工业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作为唯一一项综合性水利工程援助项目,开创了我国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新局面. 1954年,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水利部集合150多位中苏水利专家编制黄河流域规划,决定修建三门峡枢纽大坝和水电站,苏联专家参与设计的三门峡枢纽大坝和水电站 的《规划报告》于同年底出台:三门峡水库将蓄水至350米高度,总库容360亿立方米,设计允许泄量8000立方米每秒,黄河下游洪水威胁将全部解除;水坝下游的黄河水将是清水,清水冲刷下游河床,最终将黄河这条“地上河”变成“地下河”———千年未解的治黄难题将毕功于此役.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这意味着是否建设三门峡水利工程的争论基本结束,三门峡水利工程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意志和人民大众的决议”,此文件也成为了日后修建三门峡水利工程的政府指导性文件,三门峡水利工程就此上马.受限于科学认识不足和技术条件落后,水利专家的设计规划方案和决策层的决策考虑都没有意识到工程在技术上的可操作性并不完全代表着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正是因为片面强调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在技术上的可操作性,而未重视水利工程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就决策该工程的上马,这样的决策过程明显是缺乏科学精神的. 在当时,社会舆论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抱有超出实际的期望.人们普遍认为,建设一座三门峡水利工程就能够解决黄河中下游的洪水泛滥、 黄河改道、地上悬河等问题,制造出前所未有的“黄河清”的局面.在理论上,从唯物辩证主义的角度上讲,认为一座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能够解决黄河全流域水自然灾害问题是不合乎逻辑的.唯物辩证主义讲所有事物都是联系变化发展的,在总体与个体的关系上,通过改变关键部分的性质会影响到整体性质的变化,但是仅仅单独改变某部分的性质是无法引起整体性质的同质化改变.在现实上,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泥沙调节作用是需要黄河上游开展大量的水土保持工作来支持的,这是一项时间长、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然而人们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3 工程决策思维的三向维度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决策上最大的思维误区在于没有把握好“工程是社会、自然、经济与人相结合的复杂统一体”这一基本认识,决策思维绝对化、单一化、片面化是三门 论水利工程决策思维的三向维度 ———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例 王 炀,楼 羿 (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水利工程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社会经济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如何将三者之间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关系是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之一.本文从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决策阶段分析出发,引用三种维度试图解决工程决策难题,为水利工程决策和工程哲学理论的进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决策;三门峡中图分类号:TV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4-0201-02 201--

三门峡水库建设运行及库区治理

三门峡水库建设运行及库区治理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运用后,一年半时间内,330米高程以下淤积泥沙达15.3亿吨,有93%的来沙淤积在库区。渭河口形成拦门沙,威胁关中平原。1964年10月,335米高程以下库容由98.4亿立方米减少到57.4亿立方米,潼关河床高程抬高4.5米,直接影响到西安市。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亲自主持召开了治黄会议,在“确保西安,确保下游”的指导原则下,确定改原有四条发电引水钢管为泄流排沙管道(即“两洞四管”),水库运用由“蓄水拦沙”改为“滞洪排沙”。改建后水库枢纽工程泄流排沙能力仍然不高,冲刷范围尚未触及到潼关,潼关以上库区及渭河仍继续淤积。1969年6月,在三门峡召开了陕、晋、豫、鲁四省会议,在两个确保的前提下,决定进行第二次改建。打开了与河床高程相同的8个施工导流底孔,增大了泄流排沙量,使潼关以下库段冲刷,潼关高程有所下降,而潼关以上库段仍在淤积。1986年龙羊峡水库投入运用,导致龙门站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比例由61.1%减少为34.2%。上游低含沙径流量的减少,增大了龙门站汛期平均含沙量,增加了禹潼段的淤积量。由于库区淤积继续增加,潼关高程又持续抬高。到2003年汛前潼关高程累计抬高5.4米。 自水库蓄水运用至2005年底,潼关以上库区累计淤积40.697亿立方米,占全库区淤积69.894亿立方米的58.2%。其中黄河小北干流淤积24.971亿立方米,渭河下游淤积12.824亿立方米,北洛河淤积2.902亿立方米。库区淤积重心上移,淤积末端不断上延,河道行洪能力降低。建库前,华县站主槽过洪能力4000~5000立方米每秒;建库后,1968年主槽过洪能力只有2000~3000立方米每秒。1981年8月21日,华县站洪峰流量5380立方米每秒,比1954年华县站7660立方米每秒洪水小2280立方米每秒,而洪水位却比1954年抬高2.24米。渭南以下渭河12条南山支流经常受渭河洪水顶托,支流倒灌淤积严重,河口段普遍升高2米以上,迫使支流堤防桥梁不断加高,赤水河老公路桥因河床升高不得不在桥上重新建桥,形成“桥上桥”。华县遇仙河口桥1961年建成,由于泥沙淤积1969年、1974年两次加高6.4米,见证了渭河下游南山支流从地表河演变成地上悬河的历史过程。南山支流每遇渭河洪水,严重壅水,倒灌2~3公里,多次决口成灾,淹没农田,冲毁河堤、道路,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960年4月,水电部批准修建渭河大堤。1962年,按照50年一遇防御标准,开始修建渭河防洪大堤。在中央有关部委和黄委大力支持下,国家先后投资16.03亿元进行治理。各级党政领导发动库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以防洪排涝为主的黄、渭、洛三河治理工程建设。 黄河小北干流全长132.5公里,宽4~18公里,面积1130平方公里。为秦晋的天然界河。黄河出龙门峡谷后,河身骤然放宽,穿行汾、渭盆地比降变缓,两岸黄土台塬,高出河床50~200米,区间又是汾、涑水、滹、渭、洛河等支流的汇流区,兼受岸壁红土地层约束,形成两头宽为4~18

三门峡水利枢纽泄流底孔破坏及处理

三门峡水利枢纽泄流底孔破坏及处理- 工程设计 摘要: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后。由于库区及上游河道泥沙严重淤积,被迫对工程进行改建。经过工程改建和调度运行的调整,基本解决了泥沙淤积问题,并发挥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但高含沙水流使泄洪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坏。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材料抗磨蚀试验和现场修补试验,对泄洪底孔的磨蚀破坏机理和修复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泄流底孔;破坏机理;修复处理;三门峡水利枢纽 1、工程概况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是以防洪为主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于1960年大坝基本建成,并开始蓄水。蓄水后库内及水库上游渭河河道出现了严重的泥沙淤积。从1964年起被迫对工程进行改建。第一次改建将4条电站引水钢管改为泄流排沙钢管,并在左岸岩体中新修建2条直径11m的泄流排沙隧洞;第二次改建打开了已封堵的1~8号施工导流底孔,并安装5台单机容量为5万kW的水轮发电机组。经过两次对工程的改建和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基本实现了水库在年内冲淤平衡,解决了库区及渭河的淤积问题,并且在防洪、防凌、灌溉、发电、供水等综合利用方面发挥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黄河泥沙问题相当复杂,高含沙水流对水轮发电

机组、泄流钢管、隧洞、底孔和深孔等造成严重的磨蚀破坏,以致影响泄水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工程进一步发挥效益。因此必须对工程进行进一步改建和修复。本文仅简要介绍泄流排沙底孔(以下简称底孔)的破坏情况、破坏机理和修复处理措施。 2、底孔(单、双层孔)破坏情况 1~3号底孔为单层孔,孔口尺寸3m×8m,进口底板高程280.0m,库水位315.0m 时单孔泄量405m3/s.4~8号底孔在平面上与1-5号深孔重合,组成5个双层孔,深孔孔口尺寸3m×8m,进口底板高程300.8m,库水位315.0m时一个双层孔泄量658m3/s.6~12号深孔为单层孔,库水位315.0m时单孔泄量257m3/s.1980年底发现底孔磨蚀后,先后对底孔的单层孔和双层孔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下列部位有较严重的磨蚀破坏。 (1)单层孔和双层孔进口斜门槽正向不锈钢导轨在高程2825~2880m之间的迎 水面有不连续的沟槽或缺口(斜门槽为矩形断面,宽120cm、深55cm),严重部位导轨磨 损呈锯齿状,有的部位导轨及基座方钢几乎磨平。 (2)单层孔和双层孔进口斜门槽水封座板在高程2810~2900m 之间破坏成锯齿状和蜂窝状,在门槽边缘10cm范围内及侧面角钢大部分磨穿,混凝土被淘深2~8cm. (3)单层孔和双层孔进口门槽底坎被淘成锅底状,底孔中心部

三门峡水电站的始末

xx水电站的始末 一个大坝的主要功能是防洪、防凌、蓄水、供水、发电,而其主要功能的丧失便意味着大坝的死亡。作为惟一一座成为人民币图案的水电站,三门峡很有可能同印着自己影像的第二版人民币五角钱一样无法避免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 1930~1940年代·设想 最早提出在黄河三门峡修建拦洪水库是在1935年。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李仪祉倡议在潼关至孟津河段选择适当地点修建蓄洪水库。他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同事,来自挪威的主任工程师安立森经过实地考察,发表了三门峡、八里胡同和小浪底三个坝址的勘查报告。然而两年后,抗战爆发,三门峡地区落入日本人之手。在此期间,侵华日军东亚研究所也提出了一个兴建三门峡水电站的计划。 抗战胜利,国民政府1946年重新将三门峡水库提上日程,聘请专家组成黄河顾问团实地考察。顾问团的4位美国专家雷巴德、萨凡奇、葛罗同、柯登对于每个问题都有激烈争论。他们提出的初步报告指出: 三门峡建库发电,对潼关以上的农田淹没损失太大,又是以后无法弥补的。建议坝址改到三门峡以下100米处的八里胡同。其首要任务在防洪而非发电。 三起三落(1951~1953年) 1.1950年195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水利部长傅作义率领张含英、张光斗、冯景兰和苏联专家布可夫等勘察了潼关至孟津河段,提出应提前修建潼孟段水库,坝址可选择在三门峡或王家滩。这是对此前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初步意见》在三门峡建设350米水库,以发电、灌溉、防洪为开发目的的初步方案的肯定。然而到了1951年,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主要是从当时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技术条件来看,在黄河干流修建大水库,困难太大,主张从支流解决问题。于是转向支流水库的研究,三门峡水库计划被放弃。 2.1952年

三门峡水利枢纽简介

三门峡水利枢纽简介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上 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位于 黄河中段下游,河南省三门峡市和 山西省平陆县交界处。具有发电、 防洪、防凌、灌溉等综合利用效益。原设计正常蓄水位360m,电站装机容量1160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60亿kw·h,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06m。工程于1957年动工兴建,1962年第一台机组试发电。水库誊水后,由于泥沙淤积,库尾河床抬高,造成上游大量农田淹没并威胁城镇安全。因此,试发电后不久,电站即停止运行。为减缓淤积,保持调节库容,尽可能发挥水库防洪、防凌、灌溉效益, 改建后,电站装机容量降为250Mw,年发电量为10.2亿kW·h,运用最高水位为340m。经多年运行后,泄流排沙底孔因长期运用,泥沙磨蚀严重, 现为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益,又恢复原6号和7号机组段,正重新安装2台单机容量为75Mw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使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400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达到13.17亿kw·h。 改建后,厂房1~5号机组段安装5台25Mw竖轴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额定转速100r/min。水轮机转轮直径6m。

基本数据 所在河流: 黄河 建设地点: 三门峡 控制流域面积: 688800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流量: 1310米 正常蓄水位/死水位:32/30米 总库容/调节库容: 162/20.03亿立方米 装机容量: 25万千瓦 台数: 5台 保证出力: 11.3万千瓦 年发电量: 13.1亿千瓦小时 最大水头/最小水头:52/15米 设计水头: 30米 其它效益: 灌溉、供水 淹没耕地: 900000亩 迁移人口/推算年份:403700/人/年 坝型: 重力坝 最大坝高: 106米 混凝土总量: 20万立方米 静态总投资/水平年: 9.2/亿元/年份 单位千瓦投资: 3680元 建设情况: 57.4开工,73年发电,78年竣工

三门峡水库因泥沙差点被炸掉

三门峡水库因泥沙差点被炸掉 2011-02-11 水这种变化无常的流体,给人类造福又造孽。即使像三门峡这种工程,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已经是慎之又慎,在进行之中,还是出现过不少问题。许多问题无法预料,人们只能遵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哲理,走几步跌一下,爬起来再走。毛泽东在巡视三门峡时,曾担心泥沙过多而使水库成为泥库。这种担心成了事实。三门峡水库1960年9月开始蓄水,仅一年半的时间,水库就淤了15亿吨泥沙,不仅三门峡到潼关的峡谷里淤起厚厚的泥沙,就是潼关以上,渭河和北洛河的入黄口,也淤了“拦门沙”。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议论颇多。首当其冲的陕西省反映最为强烈。他们多次向中央反映,甚至到毛泽东那里告了“御状”。1962年4月,在全国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陕西省代表提出第148号提案,要求三门峡工程增建泄洪排沙设施,以减轻库区淤积。会后,周恩来亲自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办法。此前三门峡水库已由“蓄水拦沙”运用,改为“滞洪排沙”运用,但仍未制止淤积。到1964年11月,总计淤了50亿吨,渭河的淤积影响,已到距西安30多公里的耿镇附近。 在中央的会议上,周恩来坦白地说:“三门峡的水利枢纽工程到底利多大,害多大,利害相比究竟如何,现在还不能作结论。原来泥沙多有问题,现在水清了也有问题。水清了,冲刷下游河床,乱改道,堤防都巩固不住了……洪水出乱子,清水也出乱子。这个事情,本来我们的老祖宗有一套经验,但是我们对祖宗的经验也不注意了。”有人把建三门峡工程这件事都推到苏联头上。周恩来不同意:“三门峡工程苏联鼓励我们搞,现在发生了问题,当然不能怪他们,是我们自己作主的,苏联没有洪水和泥沙的经验。”他承认,现在看来三门峡工程上马是急了一些,一些问题不是完全不知道,而是了解得不够,研究得不透,没有准备好,就发动了进攻,这一仗一打到现在很被动。黄河规划时间短了些,搞得比较粗糙。 1964年春天,邓小平总书记到西安,陕西省对三门峡的淤积问题意见更大了。邓小平把王化云找去。王化云说,要解决三门峡库区淤积,还得靠上游修拦泥水库,三年修两个,见效快,花钱也不多。邓小平回京后指示中央书记处找水电部定方案。当时,周恩来正出访非洲,彭真开会过问了此事。会上,刘澜波和钱正英都不赞成修拦泥库的方案。周恩来出访归来,不顾旅途劳累,深夜打电话把钱正英找去,详细询问三门峡工程情况,要钱正英去现场勘察。毛泽东听到陕西省的反映,焦虑不安,又没见到解决的确定方案,便对周恩来说:“三门峡不行就把它炸掉!”炸坝是否可行?陕西省有意见不说,水电部和黄委会的意见也不一致,周恩来决定专门开一次治黄会议解决淤积问题。 这次会议原定1964年10月召开。10月15日深夜传来了赫鲁晓夫下台的消息,16日下午,中国西部上空升起了一片巨大的蘑菇云。这是历史相映成趣的一天,一个“上天”,一个“下台”,两个消息震惊了世界。世界形势是否会起变化?毛泽东说且慢,他让周恩来先到莫斯科去摸摸底,观察一下赫鲁晓夫下台后,中苏关系有没有得到改善的希望。周恩来到达莫斯科后,与苏联领导层进行了频繁的接触,表达了中国党和政府希望改善中苏关系的诚意。 然而,正当周恩来准备继续与苏方谈兄弟国家的关系时,一件严重的不愉快的事件发生了:11月7日晚,苏联政府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庆祝十月革命47周年的招待会上,正当周恩来向一些苏联元帅走去的时候,迎面走来苏联国防部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他劈头盖脸地对周恩来冒出一句恶语:“中国人不要耍政治魔术。”

三门峡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下段,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平陆县的边界河段,控制流域面积 68 . 4 万公里 2 ,占全黄河流域的 92 %。黄河平均年输沙量 15 . 7 亿吨,是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黄河下游河道不断淤积,高出两岸地面,成为“ 地上河” ,全靠堤防防洪。黄河洪水又大,对下游广大平原威胁很大。 三门峡坝址地形地质条件优越,这一河段是坚实的花岗岩,河中石岛抵住急流冲击而屹立不动,把黄河分成三道水流,称人门、神门、鬼门、因此名为三门峡。这是兴建高坝的良好坝址。三门峡以上至潼关为峡谷河段,潼关以上地形开阔,可以形成很大的水库。 新中国成立后,水力发电工程局对三门峡坝址做了大量勘测工作。 1954 年黄河规划委员会在苏联专家组帮助下对所作黄河流域规划中,把三门峡工程列为根除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最重要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推荐为第一期工程,随同黄河流域规划在 1955 年第一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得到通过。后即委托苏联彼得格勒设计院进行设计, 1957 年初完成初步设计,经我国家计委组织审查。由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共同组成的三门峡工程局负责施工。 1957 年 4 月开工, 1960 年大坝建成。 在黄河流域规划中拟定的三门峡正常高水位为 350 米。初步设计中研究了 350 米、 360 米和 370 米方案,推荐 360 米。设计过程中我国一些泥沙专家考虑排沙要求,对泄水深孔的高程提出意见,因而由原设计的孔底高程 320 米降至 310 米,以后又进一步降至 300 米。水库可起到防洪、防凌、拦泥、灌溉、发电、改善下游航运等巨大作用。当时拟定的装机容量为 8 台 15 万千瓦,共 120 万千瓦。 三门峡工程开工后不久, 1958 年初周总理在三门峡工地召开现场会议,对设计方案又进行讨论研究,确定三门峡正常高水位按 360 米设计, 350 米施工,初期运行不超过 335 米。 350 米以下的总库容为 360 亿米 3 ,要淹没耕地 200 万亩,迁移居民 60 万人。 335 米以下的库容为 96 亿米 3 ,需迁移 20 万人。 1960 年大坝封堵导流底孔开始蓄水,就发现泥沙淤积很严重,潼关河床很快淤高,渭河汇入黄河处发生拦门沙,淤积沿渭河向上游迅速发展,所谓“翘尾巴”,这是过去没有预计到的。因此影响渭河两岸农田的淹没和浸没,甚至将威胁到西安市的防洪安全。陕西省紧急呼吁,随即降低水位运行。但因低水位时水库泄洪排沙能力不足,洪水时库水位壅高,淤积还在继续发展。当时已装好一台 15 万千瓦机组,因水位降低不能用,拆迁丹江口水利枢纽去应用。 为研究三门峡工程的处理办法, 1962 , 1963 年水利学会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提出了各种意见。 1964 年周总理主持召开治黄会议,听取各方意见,经过讨论研究,认识到过去对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泥沙的作用估计过分乐观(当时设想 1967 年时可减少一半泥沙,五十年后可基本解决,从此黄河变清),对淹没损失和移民的困难估计不足,认为既要保证黄河下游的防洪,也要保护上游西安市的安全,即两个确保。在上游再修建拦泥库也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最后决定对三门峡工程进行改建,并批准两洞四管的改建

三门峡水利枢纽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三门峡水利枢纽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为根治黄河水患,1955年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调济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三门峡大坝正式开始修建。 1960年9月基本建成后,开始运行,三门峡水利枢纽委托前苏联电站部水力发电设计院 列宁格勒分院设计,设计中选定正常高水位360m,总库容647亿m3,死水位335m,淹没面积3500km2(其中耕地21.6万hm2),迁移人口87万人。为了确保西安市和减少近期淹没损失,决定初期正常高水位350m,运用水位不超过340m,相应坝顶高程353m,库容354亿m3,先按335m高程移民,移民40万人,淹没耕地6.4万公顷。 一、三门峡水利枢纽淹没大量农田 三门峡水利枢纽,淹没了黄河沿岸和渭河沿岸的大量优质农田,而在这些农田环境的很多生物也随之消失给生态和农业生产造成了毁灭性的灾害和更大的潜在威胁。 而且在大坝基本建成后,于1960年9月至1962年3月为蓄水拦沙运用期,最高蓄水位达332.58m,水位高于330m的时间有200天。在一年半时间内,水库淤积15.34亿m3,潼关流量1000m3/s,水位较建库前抬高4.5m,并在渭河口形成“拦门沙”。渭河下游两岸农田受到淹没和浸没,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就是因为苏联专家对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的乐观估计导致设计流量太小,从而导致泥沙大量淤积,抬高上游水位,淹没大量农田从而严重危害农业生产。 二、三门峡水利枢纽抬高地下水位导致涝灾不断 三门峡水利枢纽设计水位正常运行水位360米,因此导致的是地下水水位抬升,地下水慢慢上升的过程中还会带人大量盐碱物质,因此到达地表时会将盐碱带到地表,从而使地表盐碱化严重,又因三门峡后期采用调水治沙的策略,利用最少的水带走最多的沙,这样地下水不断地升降,不断地将盐碱带入表层土壤,而且将肥沃的土壤冲到下游,对于农业环境来说会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减少农田的肥率,从而减少农业的产量。 三、三门峡水利枢纽的泥沙危机和改造工程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三门峡水库经过多次改造后,初步制定了调水治沙的方案,由于前期的三门峡库区的泥沙淤积导致的库区库容不断减小的问题逐渐得以解决,同时增加多台发电机组,三门峡总体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所提升,随着科学的治沙方法和适合实际的调水方式的运用,三门峡开始有了设计之初的作用,和小浪底结合双管齐下调水治沙,同时也为上下游得农业环境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上游的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的上游地区的土壤费率降低,肥沃土地被黄河带走,植被无法正常生长,导致水土流失更加严重,长此以往,很可能黄土高原会被黄河搬去海里,现今能解决问题的只能是种植植物,固土固沙。提高当地人的环保意识。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土流失量,为黄土高原的环境做出贡献。 四、三门峡水库对当地人文历史的影响 水库蓄水后将淹没部分耕地和一些文物古迹、自然景观,这些都是不可逆转的影响,对与三门峡库区来说,会造成历史的沉没,很多历史文物古迹会一直深埋在水下,对当地的人文来说会有一定损失。虽然随着水位抬高,还会出现新的景观,水库形成的人工湖还可以为建立旅游点,发展旅游业提供有利条件,其内在历史文化资源已经被消耗殆尽。故此,三门峡水利枢纽对于三门峡库区的文化建设来说具有导航作用。也是三门峡地区文化建设的转型阶段,这有利于三门峡库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文发展,虽然被水淹入水下,可是对于文物从某种角度来说起到了保护作用。 因此,三门峡水利枢纽,一方面可以调控黄河,另一方面可以给周围群众带来一定的旅

三门峡水库案例

三门峡水电站政策历程分析——基于团体理论的分析视角 第一部分案例回顾 一、议题设立 1949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解除黄河下游水患方法,即建造水库,可能筑坝的地点有3处,是三门峡、八里胡同和小浪底。 1950年肯定了三门峡坝址。但是有不少人认为从当时国家经济状况和技术条件来看都有较大困难,提出从支流解决问题,主张在支流上建土坝。三门峡建库方案历经了第一个起落。 黄委会提出了“蓄水拦沙”的治黄方略,于是再次提出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但有人反对。于是研究淹人淹地较少的邙山建库方案。至此,三门峡建库方案历经了二起二落. 邙山修建方案淹人超过15万人,花钱多,没有综合利用效益,随即被否决, 1952年第三次提出修建三门峡水库。1953年再次提出黄委会三门峡建库方案及整个黄河的治理方策。由于当时国务院已决定将治理和开发黄河列入苏联援建项目,而未定案。至此黄河治理经历三起三落。 二、政策制定 1、议程建立 国务院将治理和开发黄河列入苏联援建项目。 2、提出方案 1954年,黄规会完成《技经报告》。选定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为实施黄河规划的第一期重点工程,并指出:“在选择第一期工程时,必须能够解决防洪、拦沙、灌溉、发电以及航运等综合利用任务。确定三门峡水库的正常高水位为350米高程,总库容360亿立方米。 3、政策方案的选择 (1)政策草案专业审议 1954年,国家计划委员会邀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和苏联专家,集中听取苏联专家关于《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基本情况》的报告。 (2)专业-行政初步审批 1955年黄规会将《技经报告》和苏联专家组对该报告的评估、择优结果,上报国务院及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建设委员会,提请审查。 三、政策合法化 1、政党表决(政党是团体联盟的重要形式) 195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李葆华关于《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的汇报,政治局基本通过这一方案,并决定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问题提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 2、行政表决 1955年国务院召开第15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告,并决定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作报告,提请大会审议批准。 3、人大表决(最高层次的合法化,利益团体斗争结果的合法表现形式) 1955年,人大表决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 四、政策执行 1、政策实施中各团体之间的冲突:即各省, 陕西省,国务院,苏联专家 1957年初,三门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审查会召开,有专家对苏联的报告提出不同意见。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个泥沙淤积之祸,一个焦虑淹土移民。

都江堰与三门峡水利枢纽

都江堰与三门峡水利枢纽 摘要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水利工程,是古人智慧的集中体现。三门峡是新中国初期的产物,它带有鲜明的时代背景。经过对三门峡和都江堰的深刻比较,让我们了解一项工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两者的分析,如我们去了解河流,泥沙等地质形态对工程运行的重要影响。在此,我就都江堰与三门峡做一些比较和评价。 关键词: 三门峡,都江堰,泥沙,黄万里,黄河,异重流 一前言 我认为每一个水利工程都应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抗洪强度,促进周边经济发展。显然,在这点上都江堰比三门峡要好。虽然三门峡的修建在短期内治理黄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修建的时候设计者考虑欠缺(未充分考虑黄河的独特的地质环境),所以运行不久以后就出现了问题,问题越来越大并且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反观都江堰,它能够运行几千年而不倒,绝不是一种偶然,靠的是设计者的智慧。都江堰充分利用了岷江的地质环境,从而使大坝更加牢固。都江堰的这种设计理论对我们现代的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都江堰与三门峡的修建背景及其利弊 2-1 都江堰的成因及其功绩 都江堰修凿于2260年前的“刀耕火种”年代,在于它一直延续2260年而永不衰败,这与早已荒废的世界同时期的古老水利工程如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渠和古罗马的人工渠道相比,更彰显出它的恒久性;更在于它惠及的区域之大,人口之多,成本之少,前所未有,世所未有。现在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

代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目前都江堰浇灌面积已达成都平原5000平方公里内34个县的1003万亩农田。早在2000多年前,也就是都江堰竣工使用100多年时,司马迁就在《史记》中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由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自从有了都江堰,才有了蜀中盆地的自流灌溉,才有了成都平原上驯服的岷江,才有了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才有了蜀人生生不息乃至近代对中华民族上亿人口的贡献。有副楹联曾这样赞曰:“两千年好事,车同轨,书同文,天府百流同灌。数万顷良田,水有源,禾有本,中华一大有州。 ” 2-2 建造三门峡的历史背景 黄河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由于特殊的水沙关系,黄河是一条河情特殊,治理难度极高的河流,黄河的“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近几十年又由于黄河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开发(如三门峡),黄河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1)。 为了治理好黄河。1954年10月,在苏联专家道德指导下,以水利部和燃料工业部为主成立的黄河规划委员会完成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那是一个看起来很美妙的远景:在黄河上要修筑起46座河坝,“500吨的拖船能由入海口航行到兰州”。装机总容量可达23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达到1100亿度,相当于1954年全部发电量的10倍,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659万亩扩大到1.16亿亩。而在这46座水坝当中,三门峡是最大和最重要的。 在当时,几乎没有人公开反对三门峡工程,充满壮志豪情的领导人们一心一意要在自己手上实现所谓的“圣人出,黄河清”的梦想,在这种一边倒的极端气息下,负有责任的专家们不敢面对现实,直抒己见,个别甚至曲意逢迎,企求腾达。

三门峡水库工程上马始末

三门峡水库工程上马始末 建国初期建于黄河干流上的三门峡水库,自规划建设之日起就备惹争议,并屡经改建。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其上马始末却给后人留下深刻思考。三门峡水库兴建始末1952年10月底,毛泽东第一次视察黄河。伟人坐在邙山上,手拿香烟,若有所思。离开开封北上时,毛泽东嘱咐前来送行的黄委会主任王化云和河南省领导:“你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54年1月2日,应中国政府邀请,前苏联专家组一行7人抵达北京,帮助编制黄河规划。10月,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新中国第一部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的“技术经济报告”完成。规划中选定三门峡水库作为第一期的重点工程。1955年7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代表国务院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做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报告”。根据规划,不仅黄河的水旱灾害可以消除,且可充分利用其水利资源来进行灌溉、发电和通航。规划在一千多位与会代表雷鸣般的掌声中通过了。同年8月,黄河规划委员会提出三门峡水利枢纽设计任务书。次年4月,苏方根据任务书提出初步设计要点,推荐正常高水位为360米,设计最大泄量为每秒6000立方米。7月4日,国务院审查后决定正常高水位为360米,1967年前用水位350米,并要求1961年第一

台机组发电,1962年全部峻工。按此意见,苏方于1956 年底完成初步设计。1957年4月13日,三门峡工程正式开工。同年12月截流成功。1960年9月下闸,开始蓄水运用。1962年2月,仅一年半的时间,三门峡库区淤积泥沙达15.3亿吨。不仅三门峡到潼关的峡谷淤高,且在潼关以上,渭河和北洛河入黄口形成“拦门沙”。到1964年10月,库区总计淤沙47亿吨。古都西安告急。1964年12月,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治黄会议,对三门峡进行第一次改建,在左岸增建两条泄流排沙隧洞,改建四条发电引水钢管为泄流排沙管。1970年,三门峡第二次改建,至1973年12月,挖开8个施工导流底孔,改建5个电站坝的进水口。三门峡水利枢纽的泄流排沙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门峡:千年一梦“黄河清”三门峡水库自规划修建之日起便承载着国人“黄河清”的千年梦想。由于黄河下游难得一清,古人把“黄河清”作为一种瑞征。至南朝,在梁武帝长子萧统编选的《文选》中首次提出“黄河清而圣人生”的说法,后来逐渐演变成“圣人出而黄河清”,所谓的“圣人”也由原来的孔夫子之类的学问家转变成君临天下的帝王。面对黄河这样一条“善淤、善决、善徙”,水旱灾害频仍的河流,几千年来,人们盼望圣主的诞生,以便带来“河清海宴”的太平盛世。为附和皇帝自诩“圣主”的心理,历史时期许多大臣曾上书奏称黄河变清。如清雍正年间的河道总督齐苏

三门峡水库

三门峡水库 三门峡水库,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1957年4月13日,三门峡水利枢纽正式投入使用。一座曾经引起成千上万人迷狂欢呼的水库。44年间,它让黄河两岸三地几百万老百姓魂牵梦绕。关于它“生死”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治黄工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保护着冀、豫、鲁、皖、苏5省2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1.7亿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该枢纽运营45年来,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 黄河岁岁安澜,三门峡水库举足轻重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三门峡水库任重道远 展开编辑本段三门峡水库列入苏联工程项目之中■中苏援助:三门峡水库列入苏联工程项目之中1953年是我国由经济恢复阶段走向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第一年。在水利部长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要求下,在周恩来具体负责下,经过与苏联政府商谈,决定将根治黄河列入苏联援助的156个工程项目。1954年,国家计委正式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 1月,以苏联电站部列宁格勒三门峡水库水电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柯洛略夫为组长的苏联专家组来华。2月至6月,中苏专家120余人,行程12000余公里,进行黄河现场大查勘。苏联专家在查勘中肯定了三门峡坝址。柯洛略夫说:“任何其它坝址都不能代替三门峡为下游获得那样大的效益,都不能像三门峡那样能综合地解决防洪、灌溉、发电等各方面的问题。 三门峡水利枢纽正式投入使用不到一年,渭河流域淤积了大量泥沙,河床抬高,大片良田浸没,土地迅速盐碱化,危险直逼古都西安。迫于无奈,只好降低水位,拆除15万千瓦发电机组,改装5万千瓦小机组。同时耗费惊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通排水洞,以泄泥沙。如此一折腾,不下百亿元投进水库“打水渠”。世代生活在渭河平原的许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宁夏缺水地区迁徒。水库的诸多后遗症,至今也未能消除。 黄河在陕西省的潼关至河南省的孟津,也即陕县一带为太行山脉所阻,以巨大的水力,冲出三路山口。后人把这三道激流,自东至西,称为“人门”“神门”“鬼门”,即三门。而在三门之间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则分别被称作人、神、鬼三岛。 三门峡水库上马水利部长傅作义等参加三门峡工程开工典礼1954年4月,国家计委决定,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在苏联专家组的指导下,编制黄河流域规划;中央决定将三门峡枢纽大坝和水电站委托苏联设计。年底,《规划报告》出台,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在这个报告里,选定三门峡水利枢纽为黄河综合利用的第一期重点工程:蓄水位350米,总库容360亿立米;主要任务①将黄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为8000立方米/秒;这样,黄河洪水的灾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黄河下游的洪水威胁自然解除。②拦蓄上游全部来沙,下泄清水,实现“黄河清”,使下游河床不再淤高。③调节黄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万亩,远景灌溉7500万亩。④装机90万千瓦,年发电量46亿度。⑤改善下游航运。结论:巨大的综合效益(——与三十多年后的三峡大坝论证结论相同)。编辑本段严重问题但是,有两个严重问题是该《规划报告》难于回避的:①水库将淹没农田207万亩,移民60万。②泥沙淤积。虽然预留拦沙库容147亿立方米(总库容的2/5),若不计上游的减沙效益,水库寿命只有25-30年。这个由计算而得出的数目触目惊心。25-30年后,黄河在三门峡处梗阻,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目标集中到“上游减沙”上。只要黄河上游不再来沙,水库淤积的问题岂不就不再是问题? 减沙 但如何减沙呢?好大喜功的浪漫家给出的药方是“水土保持”。上游水土保持住了,沙

三门峡水利枢纽政策历程中的理性、利益与政治(动力机制)

政策过程回放:三门峡水电站政策历程 政策问题的缘起 自主探索的三起三落 1949年6月16日,华北、中原和华东3大解放区成立了黄河治理统一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8月31日,黄委会主任王化云、副主任赵明甫联名给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报送《治理黄河初步意见》,提出解除黄河下游水患方法,应“选择适当地点建造水库”,“陕县到孟津间是最适当的地区,这里可能筑坝的地点有3处,是三门峡、八里胡同和小浪底”。1950年3月26日~6月30日,黄委会组织查勘队查勘了龙门至孟津的黄河干流段,特别是三门峡、八里胡同和小浪底三处坝址的考察,肯定了三门峡坝址。对建库方案,初步确定蓄水位为350米高程,以防洪、发电结合灌溉为开发目的。1951年有不少人认为黄河干流修建大水库,从当时国家经济状况和技术条件来看都有较大困难,提出从支流解决问题,主张在支流上建土坝。三门峡建库方案历经了第一个起落。 期间黄委会提出了“蓄水拦沙”的治黄方略,除开展大规模水土保持工作外,关键是要修建一座大水库。同时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也积极主张在干流上建大型水电站,于是再次提出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 1952年5月,黄委会主任王化云、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副局长张铁铮和苏联专家格里柯洛维奇等查勘了三门峡坝址,认为三门峡地质条件很好,能够建高坝。黄委会主张把三门峡水库的蓄水位由1950年确定的350米高程,提高到360米高程。 计算得知,三门峡水库因淹地淹人太多,不少人反对。从1952年下半年起,转而研究淹人淹地较少的邙山建库方案。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王化云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邙山建库方案。至此,三门峡建库方案历经了二起二落。 邙山修建两种方案的投资都在10亿元以上,淹人超过15万人,由于花钱多,又没有综合利用效益,不合算。于是1952年冬又第三次提出修建三门峡水库。1953年2月王化云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三门峡建库方案及整个黄河的治理方策,毛泽东主席听后很高兴,认为可以研究。 其后,水利部对修建水库解决黄河防洪问题给黄委会作了明确指示:第一,要迅速解决黄河防洪问题;第二,根据国家经济状况,花钱不能超过5亿元,淹没不能超过5万人,由于这一限制,三门峡的建库方案第三次搁置起来。根据水利部的指示,黄委会重新研究将邙山大库方案,改为邙山与芝川两座水库并降低坝高,缩小库容的方案,此方案的两座水库总计库容82亿立方米,总投资4.58亿元,需移民8.7万人。 1953年5月31日黄委会主任王化云据此上报国务院邓子恢副总理,遂经同意并转报毛泽东主席。由于当时国务院已决定将治理和开发黄河列入苏联援建项目,而未定案。 苏联规划项目 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国家计划委员会于1953年6月17日召集水利部、燃料工业部、地质部、农业部、林业部、铁道部和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领导人开会,商讨苏联专家来华帮助制定黄河规划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以燃料工业部和水利部为主的黄河研究组,国务院有关部委指定专人参加,在国家计划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调查、收集、整理与分析黄河规划所需的各项资料。 1954年4月李富春副总理主持召开会议,决定在黄河研究组的基础上,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下称“黄规会”)。委员会设立办公室,以配合苏联专家综合组工作,主要由水利部和燃料工业部的技术干部组成,进行《技经报告》编制。苏联专家综合组主要由苏联电站部派出,以苏联电站部水电设计院列宁格勒设计分院(以下简称“列院”)的专家为主。 1954年10月,黄规会全面完成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的编制工作。《技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