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古代“名人”7大养生绝招

古代“名人”7大养生绝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7d19317031.html,

古代“名人”7大养生绝招

作者:

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19年第11期

睡眠法:南宋诗人陆游,晚间读书,一般以二更鼓尽(相当于晚间10点)为限度。他认为,睡眠是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经常熬夜,必然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

静坐法:北宋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苏轼推崇静坐养生法。他曾建了一个“息轩”,并题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两目微闭,全身放松,自然吸收,宁神静态,意守丹田,每次时间可在15~30分钟,他说这是大脑最好的休息方法。

散步法:古人强调进餐后不能马上坐下工作或上床就寝。如南宋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就说过:“饱食,不用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散步时应该徐步缓行。

沐浴法:定期沐浴更衣不仅是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助于保持头脑清醒,身心舒畅,消除疲劳。宋代文人沈京中说过:“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数沐浴……則神安道胜也。”

闲赏法:布置好庭院,栽花种草,饲鸟养鱼,使环境清雅,能调节生活节奏,陶冶心情。明代诗人,戏曲家高该曾著《燕闲情赏笺》,把鉴赏情玩作为文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遍游法:苏武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利用节假日外出游览,投身自然,探奇览胜,能令人心旷神怡,疲惫、郁闷置于身外。

卧游法:就是在年高体弱无法外出旅游的情况下,将许多山水画贴在居室四壁;足不出户,卧而赏之。元朝名画家倪瓒在《顾仲蛰见仿》诗中称之为“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

古代养生

古代养生 1、老子养生须“除六害“ 何以除六害呢?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 六曰去妒忌。 2、孔子养生重在“三戒“ 君子有三戒:少年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 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庄子忘我无欲,动静结合 忘我才能做到无欲,获得养生之道而尽其天年;庄子十分重视气功的锻炼,他不仅提 倡老子的静气功,强调吐故纳新,增强新陈代谢,也主张向彭祖那样动静结合。 4、孟子养浩然之气 孟子把自己喻成大丈夫,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养浩然之气的 最好方法。 5、荀子积极进取、节制欲望 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他认为人类对于自然不是无能为力,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 努力去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节制以养心,荀子认为人都是有愿望, 有欲念的,他提倡以礼来作为行动的规范,以道和理来作为节制的依据,鼓励人们为 实现自己的愿望而积极进取,也要求人们不要想入非非,要合乎情理,要有节制。 6、汉武帝重视衣食卧眠 衣:主张随气温变化,不断的适时更换高各种衣服,做到凉者不至于挨冻,温者不至 于燥热;食:崇尚孔子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主张,坚持九不吃原则。所谓九不吃是指:腐败的粮食不吃,腐烂的鱼肉不吃,颜色难看的食物不吃,气味难闻的食物不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不到就餐时间不吃,肉类切割不得法不吃,酱醋调料调味不当 不吃,市上食品未经检验不吃。卧:五不卧,风口处不卧,坟墓旁不卧,潮湿处不卧,恶臭处不卧,危险物旁不卧。眠:采用屈膝侧卧睡式。坚持五不睡:露天不睡,有风 吹头不睡,张灯不睡,脚凉不睡,床头朝北不睡。 7、孙权胸怀坦荡、重视学习 虽然有时也生气也发脾气,但是很快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及时的排解自己的怒气, 把影响健康的不良情绪一扫而光,重新恢复心情的平静和稳定。重视学习,从书中获

古代名人养生经

古代名人养生经 [养生之道] 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 五知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六节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七食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八乐石成金的“八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维,见德思义。” 中医自然疗法大盘点 自然疗法是应用与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物质与方法,如食物、空气、水、阳光、体操、睡眠、休息以及有益于健康的精神因素,如希望、信念等,来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一种治疗方式。第二届亚洲国际自然疗法医学会议将于本月底在北京举办。

自然疗法是以人体健康为核心,重点强调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和中医有不少近似之处。而西医是以疾病为核心,重点放在当机体出现了疾病时,如何诊断和治疗。因此两种体系在学术思想和技术手段上迥然不同。自然疗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营养疗法 营养疗法即让患者按一定的食谱进食或补充某些营养素,从而使饮食成为治疗的手段。营养疗法是自然疗法的基础,自然疗法医师在临床实践中首先选用这一疗法治疗患者。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粗制食品和补充营养素完全可以达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采用营养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痤疮、关节炎、哮喘、动脉粥样硬化、抑郁症、2型糖尿并湿疹、痛风、高血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病症。 植物药疗法 植物药疗法是应用植物做为药物防病治病,也可以称为草药疗法。植物药疗法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自然疗法医师在使用植物药治病时,不仅依据该植物在传统医学中的传统药性,而且还要掌握其现代药理学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这样使得该疗法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如今,许多自然疗法医师所使用的已不是未加工的植物原生药材,而是使用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 顺势疗法 顺势疗法是使用可以诱发健康人体产生某种疾病的药物来治疗该玻这一疗法的基本原则是:大剂量的药物可以诱发疾病,但该药物在小剂量时,却可治疗该疾玻顺势疗法所使用的药物可以是植物药、矿物药和化学药品。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源于中医。它通过针刺、灸、按摩、激光、电刺激等方式刺激机体的穴位,从而促进机体的“气”在经络中循环、流动。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在诊治疾病中尚须在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等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 水疗法 水疗法应用热水、冷水、蒸汽等各种形式的水来保健或防治疾玻具体方法有坐寓灌洗、温泉寓旋流温水寓桑那寓淋寓湿布、敷泥、足寓热敷以及灌肠等。水疗法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许多民族传统医学中的治疗方法之一。 物理疗法

古代养生美容方法

古代养生美容方法 古代如何美容养生呢,古时还没有化妆品的时候,中国的女性到底用什么方法,保持那美润的皮肤呢? 现在就告诉你古代养生美容方法,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 古代美容养生方法张贵妃面膏 取一个新鲜的生鸡蛋,在蛋壳上开一个小口,把蛋黄去掉留下蛋清,之后装入朱砂粉末20克,并用蜡进行封口,和其他鸡蛋一起让母鸡孵化,当其他鸡蛋都孵化出来后便可使用,每次洗脸的时候取出少许涂于脸上。这是张贵妃使用的面膏,在《肘后方》中记载这种方法可令面白如玉、光润照人。 太平公主面药 在农历三月三采摘桃花,放干研磨成粉末,七月初时取出乌骨鸡的鸡血,与桃花拌在一起做成糊状,取适量涂于面部,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太平公主就是使用的这个美容面药,不但可以滋养肌肤,促进新陈代谢,还能使肌肤如雪白,另外还可以治疗皮肤病,比如白癜风。 天后泽面方 端午节时采摘益母草,清除泥土并晒干,研磨成粉末筛掉残渣,并加入适量面粉和清水进行调和,用手捏成鸡蛋大小再次晾晒干,之后放进黄泥炉灶中间,炉子顶部和灶底铺炭,先以猛火烧至15分钟,之后换为微火,当药丸呈乳白色后取出放凉。再放进瓷钵里研磨筛制

多次,筛得越细越好。之后取300克此药末,30克滑石粉、3克胭脂进行调配,并储存于干燥器皿中。每天早晚各取适量,加入清水敷于面部。这是武则天日常肌肤保养的方法,可以起到防皱纹、泽面驻颜的作用。 杨太真红玉膏 取滑石、杏仁、轻粉等份,并研磨成粉末,放在甑内蒸一下,并加入少量冰片、麝香、鸡蛋清进行调和。每天早晚洗脸时取适量涂于面部。杨太真是唐明皇的贵妃杨玉环,这款红玉膏为她增色了不少,在《鲁府禁方》中有记载称此方“令面红润悦泽,旬曰后色如红玉”。 永和公主澡豆方 白蔹、白术、白芨、白附子、白茯苓、鹿角胶各90克,杏仁、桃仁各50克,白芷60克,皂荚5个,沉香30克。方法把2000毫升米泔水煮沸,下入鹿角胶当融化后再下入200克糯米煮成粥。粥熟后把粥摊平晒干,与上面的药一起研磨成粉末,并与500克大豆粉搅拌均匀,另加入白酒、蜂蜜60毫升,一起加热后拌入药末中,晾晒干后加入1.5克麝香再搅拌均匀并封存,用时只需取适量敷面即可,也可用于全身部位。这个美容方法出自《太平圣惠方》,宋太宗永和公主采用的保养肌肤的方法,现今也被用于润肤霜中,可使肌肤白嫩细腻。 古代美容养生秘方1、中药荷术汤 针对顽固性肥胖,顽固性高血脂人群 组成:荷叶、苍术、白术、黄柏、牛膝、薏苡仁、黄茂、桂枝、

细谈古代名人们的养生之道

细谈古代名人们的养生之道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有的人遇事不冷清,常常会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些伤害别人和自己的事,事后常常会后悔自己的作为。归根结底,造成自己冲动的原因是自己在受挫时没能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纵观历史,有不少善用情志来调节情绪的名人,下面看看他们是如何拥有从容心态面对生活。 1、“佩韦以缓气”的西门豹 《韩非子》载,春秋时魏国邺令西门豹性情暴躁,易怒,为自控,“佩韦以缓气”。韦者,熟牛皮也,其质地柔软。西门豹效其特性以自戒,每当脾气发作,即用手抚之良久,怒则消除。 2、“写字以散气”的张发 韩愈《送高闲人序》介绍,唐代文人张发爱好写字,但非练技,而是消遣。每遇不平之事,气从衷来,立即用写字散气。韩愈赞曰,此法简单有效,如握笔草书尤其是狂草,写字前所发之怒气皆移向笔端,流向书面而消散。 3、“赏花以破怒”的陆游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坎坷,但他持有养生,活到耄耋之年。他平时爱种花、赏花。每身处逆境,为排解心中愁怒,就去赏花,“放翁年来百事情,惟见梅花愁欲破。” 4、“面壁以避怒”的王述 《世说新语》载,蓝天候王述性至躁,见不顺心事即暴怒。一次吃蛋,筷子未曾夹住,便暴跳如雷,把蛋甩于地,用脚踩得粉碎。但与他人相处却颇有修养。一日,有人指着王述鼻子大吵大骂,言语不堪入耳。王述立刻面对墙壁,一声不吭,听之任之。那人吵得不好意思,悻悻而去。王述好久未闻骂声,方转身探问家人:“那人走了?”家人答:“走了好久了。”他便坐下来继续做事。怒气终于避开了。 5、“弈棋以息怒”的李纳 明代郑王宣《昨非庵日撰》载,李纳性火,易发脾气,但酷好弈棋。只要下棋,心态旋即安详,其家人每见他躁怒时,遂悄悄端出棋盘放他面前,其面颜立刻改观,取子布局,接着怒气烟消云散。 6、“悬联以警怒”的林则徐

古代皇帝养生方法

提起古代,我们想到的就是皇帝,皇帝可以说是古代权利地位最高的一个人,那么处于这样一个地位上的皇帝们,他们是不是也很注重养生呢那么古代帝皇是怎样养生的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古代皇帝是怎样养生的NO1中华养生术鼻祖彭祖:长寿秘诀中有“房中术” 相传彭祖是黄帝的八世孙,又是颛瑞帝高阳氏的玄孙,他活了八百多岁,精通各种养生术,是中国历史第一长寿之人,故而被后世养生家称为中华养生术之祖。 有关彭祖的传说充满了浪漫的神话色彩,他的养生术在很多典籍中熠熠生辉,其养生思想体系主要有导引术、调摄术、饮食术、补导术、房中术五大养生术。这五大养生术不但对养生有着十分显著的功效,而且其中的很多理论已经蕴含着后世中医、气功、内丹术的萌芽思想。他留下了养生著作《彭祖经》。伟大领袖毛泽东说:“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夫子就非常推崇他,庄子、荀子、吕不韦等都曾论述过他,《史记》中对他有记载,

屈原诗歌中也提到过他。大概因为他名气太大了,到了西汉,刘 向在《列仙传》中竟把他列入仙界”。 彭祖的养生之道可归纳以下三方面:一是动静结合,锻炼身体。二是善于保养,平和保神。三是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四是 重视房中养生术。彭祖长寿的原因主要是他喜欢旅游,阅历丰富,视野开阔,心胸豁达;他以步代车,强健体魄,注重身体锻炼;他 善于总结锻练心得,悟出养生保健之法;特别是他具有仁者之心, 清心寡欲,是一位心系民众的大德之人,深受人们的拥戴。好人 多长寿,彭祖长寿就不足为怪。 NO2汉武大帝刘彻:九不吃、五不睡、药浴到死 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作 为的皇帝,也是西汉14个皇帝中长寿之君。西汉诸帝平均寿命不 足38岁,唯独汉武帝年逾古稀,是西汉时期的长寿帝王。 他的养生秘笈大体有:在饮食方面做到“九不吃”。他崇尚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主张,坚持“九不吃”原则。即:腐败的粮食不吃;腐烂的鱼肉不吃;颜色难看的食物不吃;气味难闻 的食物不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不到就餐时间不吃;肉类切割不

古人的养生之道

古人的养生之道 古人特别重视养生,养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不妨和店铺一起来了解下古人的养生之道,欢迎大家的阅读! 古代的养生重点 心在五行中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中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中医常说“阴阳平衡”、“水火相济”,就是说二者的交流要像高速公路一样畅通。比如说,心火每时每刻都要下降,把阳气送给肾,肾才不会寒;而肾水必须上行滋养心阴,否则,心火就会亢盛。 心和肾之间的关系就像太阳和冰川,太阳每天都要出现,把冰川一点点融化,用来灌溉良田、滋养万物。反过来,由于冰川的存在,太阳的热量才能得以吸收,否则大地就要变成荒漠了。 所以,心阳不足的话,就无法把充足的阳气送给肾脏,造成肾精亏损。举个例子吧,我们心跳加快时,明明是心脏出了问题,可很多人会说“心慌”,这个“慌”就是恐慌的意思。而恐对应的是肾脏,所以心脏出问题的时候,会影响到肾脏。 古代名人的养生妙招大公开 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同情、友爱的情感。寿,则有两层含意:其一是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他们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名却可以传之久远,其寿可以说超过常人。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个在物质享受上贪心不足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已,损公肥私,自已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 孟子提出了“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把仁义看得高于生命,认为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百年来成为仁人志士的养德名言。他还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社会风尚。他认为

古代名人的养生之道

古代名人的养生之道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不但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还是个养生家,据说活了160多岁。《史记》中说:“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老子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要维持生命活动,就必须顺乎自然,并要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老子还要求,养生首先要做到:少私念、去贪心,并要有知足常乐的心态。认为追逐荣利、嗜欲无穷,是招灾惹祸之源,是伤身损寿之根。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多处提到静和柔,认为柔和之气是人体的生机之气,就像出生婴儿生机盎然、朝气蓬勃。所以说,当我们常处于静和柔中,有利于生发人体的真元之气。老子的顺乎自然、怡淡寡欲、静养柔气的养生观点,后经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不断补充、提高,逐发展成为我国独特的“中医养生之道”。 继老子之后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也是著名的养生家。在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的先秦时代,庄子竟然活到了83岁,这在当时来说,不能不算是创下了高寿的奇迹。庄子云:“人之养生亦当如是,游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这里的“空虚之境”并不是寄情于虚无缥缈,而是说要保持健康、赢得长寿,就须清心寡欲,遵循自然法则。而所谓的“清心寡欲”,指的是决定长寿的主要因素在于人的思想情志,因此庄子十分推崇心境平和、从容自得、处世旷达。从庄子以上

言论我们不难看出:人要想达到健康长寿,首先要做到无忧无虑、安逸自在。 另外,庄子还特别强调养生要保持平常心、涵养自制力。《庄子・让玉》篇中日:“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为重伤者也。”其意思是说,不能克制自己消极的情绪,而又硬去不顺从自我感情,错误的观念就会和良知相抵牾,反而平添了内心的烦恼,这样最易造成自伤而折寿。除此之外,庄子还将老子的“少私寡欲”发展成“无欲”。并明确指出:只有做到彻底的“忘我”,才能达到真正的“无欲”;只有在“清静无为”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养生之道,而尽其天年。庄子还认为:养生就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便可达到保身、全生、延长寿命的目的。 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尽管他一生坎坷,其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可还是活了73岁。而他长寿的主要原因,就是注重养生之道。孔子晚年对饮食很有讲究,有八不食的习惯,从现在的保健、饮食卫生观点来看,大部分也是正确的。这八不食是:食物变颜色了不吃、食物变味了不吃、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时新的菜蔬不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除此之外,孔子还有一句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这里“食”是指粮食,“脍”是指切碎了的肉。意思是说,要多吃经过精加工的粮食,吃的肉也是切得越细越好。孔子认为:只有美食精细,才可颐年。这句话对于上了岁数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年

古代名人的养生之道

古代名人的养生之道 古代名人不仅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在养生之道上,他们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从周敦颐、孙思邈、李时中等古代名人的养生之道中不难发现,他们高度重视养生、保健,注重锻炼身体、养护精神的原则及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古代名人注重饮食健康。周敦颐曾说:“人之生也,善饮食者长寿,恶饮食者早夭。”他认为正确的饮食结构能够 保证人体健康,尤其是平衡膳食、荤素搭配等习惯可以增强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提到了对饮食的规范和养护,“饮食作为生命的基础,涉及健康休养的 方方面面,应该注意不要过食、偏食、烹制过重等。”同时还 提倡养成细嚼慢咽、慢食为上的习惯,有益于增强消化功能。 其次,古代名人强调运动锻炼。李时中曾说:“体胖则肾虚,体弱则肝阴亏。”他认为体胖会影响肾的功能,导致体质 的下降,因此,他重视锻炼,认为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骨骼、肌肉的结构,增加身体的抗压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他主张适度的运动,比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以达到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目的。 此外,古代名人注重精神养护。胡颖卿曾言:“精神内在 于人体,人体亦依靠精神。”他认为人们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 着人体的健康和幸福,因此,他提倡保持心态的平衡,让人保持着快乐、乐观的心情,积极地追求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以达到身体、精神的健康与和谐。

另外,古代名人也注重疾病预防。《黄帝内经》这部中医典籍,首次提出“治未病”的理论,告诉人们要提前防范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疾病的预防,古代名人也有许多方法:孟浩然认为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和谐,可以将身体经常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从而避免许多身体上的疾病;苏轼认为重视日常生活环境卫生,可预防许多的疾病;而叶梦得则主张多食清淡养生之品,以避免食物过于富贵、油腻而引发的疾病。 总之,古代名人的养生之道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关注身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注重饮食、锻炼,养护精神,预防疾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古人养生的口诀

古人养生的口诀 古代名人,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孔子、大文学家苏东坡,他们也都讲究养生之道, 下面给大家分享古人养生九字决吧。 一“德” 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二“安”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 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四“法” 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日慎动,三日守时,四日却疾。” 五“知” 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 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六“节” 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七“食” 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分, “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 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八“乐” 石成金的“八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乐 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九“思” 孔子日:“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文献认为:“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也就是说,人体的精明活动,完全是靠人体先天和后天的精气来维持。若有病变,则会出现“头颈低垂,不能抬起,两目凹陷无光”的精衰神乱之象。 人体之重要十二经脉和四十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汇聚于头部。 头顶中央即前发际后5寸与后发际前7寸处有百会、四神聪、上星、头维穴,项后枕 骨一带有风池、哑门、医明、玉枕、翳风穴,两鬃有太阳、率谷穴,额前还有印堂穴。如 以梳子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针灸性”的按摩或刺激,将会起到疏通十二 经脉,促进大小周天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调节大脑神经功能,增强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延缓脑细胞的衰老,增强记忆力,醒脑提神,还能消除各种劳累疲倦、失眠烦躁、三叉神 经痛、偏头痛以及聪耳明目等多种作用,甚至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美容效果。 为此,有人主张“日梳五百不嫌多”,要求最好晨起后梳一回,中午休息后梳一回, 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两分钟梳60-100次为宜。只要你持之以恒地梳头,就会感 到头清目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白发变黑,食欲增加。由此可见,勤梳头的确是一种 保养人体精、气、神的最简单经济的长寿保健方法。 2、脚称第二心脏,常搓涌泉保健康 脚部乃“三阴交之始,三阳交之终”,穴位多、位置低、血液少,有“第二心脏”之称。人的脚有26块骨,19块肌肉,33个关节,50多条韧带,50多万条血管,4万多个汗腺。 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布满了 相关全身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主要薄弱环节, 容易遭受寒湿邪气的侵袭,可见人体健康与否,和脚部健康关系极大,所以脚部的保健就 比其它部位显得尤为重要。 3、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 唾液,即口水,呈半透明液体状。“唾液腺分泌的液体和口腔壁上的许多小腺所分泌 的粘液,在口腔里混合在一起成为唾液。”正常成人每天分泌唾液达1-1。5升。 据化验分析:唾液中含有水分、酵素、尿素、维生素B、蛋白质粘蛋白、球蛋白、有 机物、氨基酸、硫氰酸盐、碱性离子和钠、钾、镁、钙以及淀粉酶、麦芽糖酶、磷酸脂酶、溶菌酶、过氧化物酶等物质。

古代养生故事

古代养生故事 现在我们都会很注意养生,那么你了解古代的一些养生之法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古代养生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古代养生故事一 这方面的名人长寿案例很多,跟李隆基基本同时代的贺知章,享年84岁,其典型性格特征,就是旷达豪放,不拘小节,还自号“四明狂客”。另一位诗人顾况,活了88岁,特别喜欢玩幽默,白居易被他“幽”了一回,竟然名声在外了。 《幽闲鼓吹》载:顾况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作谒顾况。况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 清代的纪晓岚,电视剧里称他为“纪大烟袋”,典型的搞笑版角色,此君享年81岁,也算高寿了。老纪在生活中坏习惯很多,如嗜烟、嗜肉、好女色等等,还大碗喝酒,很少吃蔬菜和米面。但纪晓岚也有正确的养生观,《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不少与养生有关的故事。他认为,养生不能照搬书中的方法,须因人而异、辩证施为;做人要豁达乐观、诙谐幽默,也对养生有益,“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老纪之“心常泰”三字,可谓深解养生妙旨。中医理论认为,不拘小节之人,必定心胸宽广而安泰,善于幽默之人,必定心情和顺而快乐。伴随快乐,活得开心,焉能不长寿? 古代养生故事二 李隆基(79岁)杨玉环夫妇,不光是流行音乐的创作者,同时也是痴迷音乐的听众。《旧唐书•本纪》称玄宗“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关于练书法的养生作用,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有所介绍,这里不再赘述。有专家曾做预测,若无“安史之乱”,唐明皇很可能会活过九十岁,而杨玉环的寿命想必也不会定格在38岁。 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音乐来调剂人们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