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含4个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含4个课时)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的升和毫升的认识,第5~7页练习一。

教材简析: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升和毫升是在体积之前教学的,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并进行表达和交流;能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生活,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

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时安排:

1.认识容量和升 1课时

2.认识毫升 1课时

3.练习一 1课时

4.单元测试 1课时

认识容量和升

总第课时执教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2页的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这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这对于丰富学生对量及其计量单位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1升”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茶杯、水壶、烧杯、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容器;

学生自寻一些容器(1升或接近1升的、几升的容器至少一个),并记录下来。

前置作业:

1.了解容量是1升的商品。

2. 自寻1升或接近1升的容器或者接近几升的容器,并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1)看看两个茶杯,说说哪一个能盛的水多?

(2)指出:哪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可以盛水或其他液体的器皿我们称它们为容器。

2.出示两个冷水壶

你知道哪一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看不出来)那怎么办?

(我们可以在一个水壶里装满水,导入另一个水壶)

说明:容器的容量是有大小的。

3.你知道这一水壶中盛了多少水,它的容量是多少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它的容量?

(1)启发学生用纸杯来量一量,看能装几杯?(不同容量的纸杯)

(2)提问:为什么同样一壶水装的结果却不同呢?(纸杯不一样,它的容量也不一样。)有什么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教师引出: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量的多少,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二、实践操作,认识升

1.引入“升”

出示例2的情境图,提问:观察图,想一想这些瓶、罐或者桶分别是用来装什么的?水、油、饮料等液体,计量这些液体都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在小组里交流自寻的容器上哪些是用“升”的?

指出: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认识1升

提问: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

(1)认识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教师倒一升的水,让学生观察。

(2)出示正方体容器:指导学生量出它的长、宽、高都是1分米。在量杯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导入正方体容器,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从里面量,每条边长度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正好是1升。

在小组中找出容量正好是1升或接近1升的容器,在全班交流,让学生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

(蒙牛盒装奶、安利洗洁精、食用油桶正好是1升;美味全果汁1升不到一点;雪碧1.25升……)再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让学生估计它们的容量(可能的操作验证)。

一个大的汤碗容量约1升,·电水壶容量约5升,一个热水瓶容量约2.5升,学校发牛奶的桶约20升左右,水盆容量10升左右,电热水器的容量要几十升,太阳能热水器的容量还要大一些,浴缸的容量要几百升……

3.试一试:

将量杯里的1升谁倒入同样大的纸杯中,能倒满几个纸杯?先估计,再倒一倒。

交流:你一天能喝这样的几纸杯水?你喝的水够1升吗?要注意每天多喝水,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下面三个容器,哪个的容量最小,哪个的容量最大?

(2)学生观察,同桌交流。

(3)指名交流说说有什么好方法比较,并请学生上来操作。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3个容器的名称,再读出每个容器的容量。

3.练习一第1题

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4. 练习一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中呈现的各是什么容器,再估计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

5. 练习一第3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学生对容量和升的认识重在感受和体验。本节课的设计从观察入手,立足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交流中感受,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理解容量的含义,逐步体会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及1升的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建构1升容量的大小,借助学生事先自寻的容器,书本的素材,以及老师准备的容器,逐步让学生加深、巩固。

遗憾的是,因为条件有限,在学生操作方面的实践比较少,这对学生体会1升观念是有影响的,所以只能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尝试着自制 1升容器的方法,来加深对1升概念的理解。

认识毫升

总第课时执教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书p3-4页的例3、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重点难点:

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具准备:

量杯,量筒、滴管,各种小容器。

前置作业:

1.调查:了解容量小于1升的商品,观察下他们的容量各多少?

2.自带实物:(家长最好能引导孩子多观察、多收集,这样有利于孩子对“升和毫升”的建构)

①容量比1升(几百毫升不等)小的物体(如小瓶矿泉水、小瓶饮料、养乐多……);

②容量接近几毫升或几十毫升的物体(眼药水、小瓶口服液……);

③家中比1升小的杯、碗、瓶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

我们已经知道生活中计算容量的多少可以用(“升”)做单位,那么不满一升的液体我们又该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另外一个容量单位“毫升”。

二、认识毫升

1.请学生从所带的容器中选出小于1升的容器。

①生活中计量哪些液体的多少用毫升做单位?(出示一瓶每日维C500毫升)

教师:还有哪些容器的容量也在500毫升左右的?

(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尽可能将容量大小差不多的容器一起交流。并提醒学生仔细观察,体会容量的大小。)

②哪些容器的容量比500毫升大?

交流时可以先让学生估一估,并简单说明比较的方法。

选取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如乐扣杯700毫升、大碗等)

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500毫升小?

A选取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让学生估计容量,再操作验证。

(如,一个玻璃杯容量约400毫升、一个小碗容量约300毫升)

B出示容量更小的容器(如,墨水瓶、养乐多、口服液瓶、眼药水瓶等,估一估,再看一下是多少毫升。)小结: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符号“ml”或者”mL”表示。

2.认识1毫升

(1)用滴管吸入1毫升的水,看看1毫升水有多少?教师示范看看1毫升水大约有几滴?

(2)用滴管吸入1毫升的水,滴入棱长是1cmm的小正方体容器,正好装满。

(3)学生小组操作,把它滴在手心上,看看是多少。

(4)取生活中最常见的勺子,舀满1勺水,倒入量筒,测得大约是15毫升

3.升和毫升的进率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容量单位经常用来度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点教学容量以及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里需求,由此过渡到第二道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 “想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比较容器的容量,认识容量单位“升”。学情分析: 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电子课件,量杯,每组一把同样大小的水壶,每组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小组自带大小不一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动物园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比赛,那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酒决赛”。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 杯就摇摇晃晃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森林中的冠军!”狮子不服气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冠军!”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肯让步,争得面红耳赤。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 生1: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撑不住了,所以老虎的肚量大,老虎是冠军。 生2:狮子用的杯子比老虎用的杯子大,所以冠军应该是狮子。

南京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

南京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 一、单元分析 1.1 单元名称 本单元的名称为《升和毫升》。 1.2 学习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 1.认识升、毫升单位,能够正确使用升、毫升单位进 行容量的比较。 2.掌握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3.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如饮料瓶中饮料的容量、不 同水杯的容量大小比较等。 1.3 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 1.认识升、毫升单位,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进行容量 的比较。 2.掌握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 算计算。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 学习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为: 1.认识升、毫升单位。 2.掌握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本单元的学习难点为: 1.进行容量的比较。 2.进行容量的换算。 1.5 教学方法 本单元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 二、教案 2.1 第一课时 课程目标 1.认识升、毫升单位。 2.掌握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升、毫升单位。 教学难点 进行容量的比较。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步骤 1.引入:用饮料瓶、小杯子等容器展示不同的容量。 让学生猜测哪个容器的容量最大、最小。引导学生用语言进行容量的比较,并介绍升、毫升单位。 2.认识升、毫升单位:介绍升、毫升单位的定义、换 算关系和符号。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使用升、毫升单位的例子。

3.应用练习:让学生完成一系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 知识。 自学作业 完成书本上的练习题。 2.2 第二课时 课程目标 1.掌握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进行容量的换算。 教学重点 掌握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进行容量的换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步骤 1.复习与讲解: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知识,通过幻灯片 和示例,详细讲解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换算的方法。 2.进行应用练习:通过实例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自学作业 完成书本上的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含4个课时)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的升和毫升的认识,第5~7页练习一。 教材简析: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升和毫升是在体积之前教学的,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并进行表达和交流;能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生活,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 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时安排: 1.认识容量和升 1课时 2.认识毫升 1课时 3.练习一 1课时 4.单元测试 1课时

认识容量和升 总第课时执教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2页的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这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这对于丰富学生对量及其计量单位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1升”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茶杯、水壶、烧杯、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容器; 学生自寻一些容器(1升或接近1升的、几升的容器至少一个),并记录下来。 前置作业: 1.了解容量是1升的商品。 2. 自寻1升或接近1升的容器或者接近几升的容器,并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1)看看两个茶杯,说说哪一个能盛的水多? (2)指出:哪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可以盛水或其他液体的器皿我们称它们为容器。 2.出示两个冷水壶 你知道哪一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看不出来)那怎么办? (我们可以在一个水壶里装满水,导入另一个水壶) 说明:容器的容量是有大小的。 3.你知道这一水壶中盛了多少水,它的容量是多少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它的容量? (1)启发学生用纸杯来量一量,看能装几杯?(不同容量的纸杯) (2)提问:为什么同样一壶水装的结果却不同呢?(纸杯不一样,它的容量也不一样。)有什么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教师引出: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量的多少,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二、实践操作,认识升 1.引入“升”

【苏教版】四年级上:第1单元《升和毫升》精品教学案(含答案)

1.认识容量和升 2.认识毫升 3.升与毫升的换算 1.认识常用的容量单位(升、毫升),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实践能力。 1.升和毫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容量单位。根据学生特点,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堂上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和具体的看一看、猜一猜、倒一倒、量一量、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建立升和毫升的容量概念,并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明确,计量液体时,为了方便,常用一些计量工具来量,常用的单位有升和毫升,结合观察计量工具,让学生认识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 3课时 升的认识 教材第1~3页的内容。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升,初步建立升的概念。 2.使学生用量一量的方法,知道1升有多少。 3.建立容量单位,培养学生估量液体多少的意识。 重点:认识升,初步建立升的概念。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液体的多少。 量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

学生拿出自己的水壶,说说能盛多少水。 与同伴比一比谁的水壶盛的水多。 如果比不出来,教师可提供一个标准量杯,具体量一量,然后比出结果。 1.结合经验,提出问题。 思考:为什么教师提供了一个量杯,就能比出谁的水壶容量大? 引导学生明确,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用统一的单位。 2.体验感知。 (1)拿出各种容量不同的实物,1升的酱油、2升的可乐、3升的饮料和4升的油漆等。 (2)让学生掂一掂,估计大约有多重,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单位。 (3)讲述:计量像水、油漆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 (4)感知1升有多少。 教师操作,学生感知。 再次让学生掂一掂1升液体的质量。 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容器的容量正好是1升。 3.拓展应用。 (1)自制1升的容器。 (2)分别测量出12 升、14 升和34 升的水。 1.填一填。 (1)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 )作单位,可以用字母( )表示。 (2)棱长为( )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量正好是1升。 (3)和相比,( )盛水少些,( )的容量大。 2.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在括号里写上A ;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小,在括号里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原创教案

升和毫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 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二、认识升 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单位? 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书:升或L)如果有毫升则向学生说明下面再来学习。(板书完整课题) 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想想做做 1、师拿出6种不同的容器,分发给6个小组,并将一升水分别倒入几个容器中。(生可下面观察其他小组) 2、请同学们观察水面各在哪里。 3、你能估计出它们的容量是多少吗?说说你的理由。 4、请同学们将它装满水之后再量一量。 四、升和毫升的进率 1.出示500毫升的量杯,请同学们观察量杯上的刻度,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把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两杯) 3.问: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学生回答,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5.练习:2000毫升=()升 4000毫升=()升 9升=()毫升 10升=()毫升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教案(word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1课时 课题: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 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 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升和毫升》教案(经典教案)

《升和毫升》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容积的含义和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体会1L和1ml的具体意义。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教学容量的含义,知道常用的容量单位。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升和毫升的概念,学会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水是生命的源泉,人要生存可离不开水,现在请你仔细回想一下,你每天大约要喝几杯水?杯数多一定就喝得多吗? 大杯子比小杯子能盛得水多,大杯子的容量较大,小杯子的容量较小。(板书:容量。)

2、观察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观察(容量差别较大的容器),哪一个容器的容量较大?为什么? 3、实验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两个容器(容量相差较小)。 提问:这两个杯子都是空的,猜一猜,哪一个的容量较大?你能想办法验证吗?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选择较好的方法,并根据学生汇报演示实验,把甲杯倒满水,再把甲杯的水倒入乙杯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倒水实验操作的方法推测比较容量的大小。 4、比较三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在每小组里有3个容器(容量较接近),分别是高脚杯、水杯和塑料杯,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请学生先猜测,然后学生交流怎样验证。 验证是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先倒满容量最大的、容量次之的、容量最小的杯子。 小结:我们可以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比较多个容器的容量。 5、按要求找出容器。

(1)老师这儿有一个可乐杯,你能在桌子上找到比它容量大的容器吗?和它容量相等的容器呢?比它容量小的容器呢? (2)你能找到和老师手中容量相同的容器吗? (3)观察容量相等的这两个容器,你发现了什么? 二、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 1、认识容量和升。 (1)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容器。 (2)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容器上都标有容量单位升,你知道图中的这些容器盛的水、油、饮料各是多少?明确:计量这些容器盛了多少水、油、饮料通常用升作单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常用的容量单位是升和毫升。 这里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净含量而不用容量呢?净含量和容器的容量有什么关系呢?“净含量”是指某种容器中实际容纳物体的多少。如,一瓶饮料的净含量是1升,是指瓶子里装的饮料本身有1升,但瓶子的容量可能会比1升略大,因为通常不会装的满满的。 2、感知一升有多少。 (1)认识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

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教(学)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教 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教案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目标: 一、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二、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法、学法: 教〔学具准备: 电子课件,量杯,每组一把同样大小的水壶,每组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小组自带大小不一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动物园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比赛,那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酒决赛"。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摇摇晃晃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森林中的冠军!"狮子不服气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冠军!"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肯让步,争得面红耳赤。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 生1: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撑不住了,所以老虎的肚量大,老虎是冠军。 生2:狮子用的杯子比老虎用的杯子大,所以冠军应该是狮子。 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 1、初步认识容量 谈话:同学们的两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师这时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这是大小不一的两个杯子,这个是老虎用的杯子,而这是狮子用的。 如果有学生说了两种想法,就说:你想得很周到,我们不仅要看喝的杯数,还要看杯子的大小。 提问:同样是一杯酒,你们认为哪一杯多? 生:大的杯子里盛的酒多。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升和毫升苏教版

《升和毫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测量部分的内容,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 二、学情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与升和毫升有关的事物,如早餐喝的牛奶、服用的液体药、饮用的矿泉水、各种饮料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这同时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玩水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五、说教法 依据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基本理念,本节课我采用探究发现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六、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来参与教学活动。

苏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一、升和毫升 1、认识升》_17

《认识升》 【教材分析】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体积本课主要学习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这也是后续体积学习的基础。容量单位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升”已有一定的接触和认识,但学生对1 升的实际意义和表象并不清晰。在本课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位“升”,逐步形成1升的表象,为后续毫升的教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也为将来教学体积积累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以及认识容量单位“升” 的含义,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2.在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估计的 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积极参与操作学习 活动,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具体的活动,建立1升的容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量杯纸杯、矿泉水瓶等容器若干 【设计意图】 本课设计立足学生的已有经验,从直观感知出发,注重在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认识容量一一比较容量大小引出容量单位一认识升,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研究的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一系列体验活动:看一看一一记一记一一比一比一—找一找一一估一估,逐步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其计量单位,感受1升的实际意义,形成1升的表象从而在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积累认识容量单位的学习经验,为后续的学习进行铺垫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感知容量有大小 【课件出示:会观察、会操作、会比较】

引入:观察一下,今天的课堂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同学们的桌子上多了很多的杯子、瓶子等。这些都可以用来盛什么呀? 介绍:这些可以统称为容器。 1.直观感知,初识容量 (1)出示水瓶和玻璃杯 提问:用这两个容器去盛水,你觉得哪个容器盛的水多?哪个盛的水少? 指出:水瓶比玻璃杯盛的水多,就说水瓶的容量比较大;玻璃杯盛的水少,就说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小。(板书:容量 (2)练习:找一个身边的容器与老师手中的玻璃杯比比容量大小,并说一说【预设分三种情况:比玻璃杯容量大的;比玻璃杯容量小的;以及相近的】2.操作比较,理解容量 (1)出示刚才学生提到的两个容量相近的杯子(一次性杯子和玻璃杯) 讨论:用什么办法能比较出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 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预设1:借助其他杯子倒水比较。预设2直接用这两个杯子通过倒水实 验来比较:】 强调: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是要验证哪个杯子盛的水多 老师与学生合作演示: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后,倒入另一个杯子 学生观察,比较。 提问: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你是怎样想的? (2)观察图片上三个杯子的容量大小比较 过渡:刚才通过操作,比较出了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现在有三个杯子,你 能根据图片上呈现的操作图,来比较三个杯子的容量大小吗? ppt出示练一练第1题 要求学生先观察图片,弄清图意后,同桌交流判断过程 全班交流:注意训练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推理,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小结:一个容器盛的液体多,我们可以说它的容量比较大;容量是有大小的,我们可以想办法去比较容量的大小。(板书:容量有大小 【设计说明: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饮料瓶、一次性杯子等物品,在观察、交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新教材)

第一单元认识毫升 单元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过程中,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积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进行测量和估计,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估计意识。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认识容量和升(1) 教学内容:书p1-2页的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

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每生自带2件常见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玻璃杯,问:这两个杯子,哪个可以装得更多的水?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 实验,(略)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3)议一议:第一个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第二个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2、练习:第2页试一试。 (1)、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我们将用这个瓶子来制做自己的量器。 (2)、师用量杯给每个小组的瓶子里倒入一升水。现在,每个小组的瓶子里都有了一升水。请小组的同学在瓶子上贴上一张纸,并在一升的地方做上记号。 (3)、接下来,请小组里的同学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分别做上记号。 现在,我们自己的量器就完成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器,感觉一下1升,21升,41升,4 3 升 各是多少。 (4)、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纸杯,试试你们量器中的一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小组活动) (5)、各小组汇报结果(结果不同可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6)、请同学们再拿出另一个容器,小组里先估计一下它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比1升少。再用你们的量器量一量,大约有多少升。 二、认识“1升” 说说你通过昨天的预习,知道关于“升”的哪些知识? 1、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L ”表示。 2、1升水有多少呢?

四年级数学上册一升和毫升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苏教版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容量单位经常用来度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点教学容量以及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里需求,由此过渡到第二道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 “想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比较容器的容量,认识容量单位“升”。 学情分析: 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

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电子课件,量杯,每组一把同样大小的水壶,每组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小组自带大小不一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动物园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比赛,那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酒决赛”.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摇摇晃晃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森林中的冠军!”狮子不服气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冠军!”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肯让步,争得面红耳赤。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进行测量和估计,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估计意识。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这部分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教学的。一方面,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升和毫升或多或少地都有些接触和认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操作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可行的;另一方面,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范围,也有助于以后建立体积的概念。因此,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本册教学。教材先让学生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再认识毫升以及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具体的活动,初步建立升和毫升的概念,知道1升=1000毫升。教材在编排上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

毫升的实际意义。教材先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茶杯和水壶,比较它们所盛液体的多少,体会容量的含义,感受容量是有大小的;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比较,感受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容器以及它们所采用的计量单位,进而认识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2.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与实践活动,建立升和毫升的容量观念。认识升和毫升,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而清晰的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为此,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操作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切实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大小,建立相应的容量观念。如,在认识升以后,教材让学生将量杯里的1升水倒入同样大的纸杯中,看大约能倒几杯;自己动手制作一个1升的容器,再用它量出1升水倒满几个纸杯。在认识毫升后,让学生用滴管做实验,数数1毫升水大约有几滴;倒出100毫升的饮料喝一喝,看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1升、1毫升的实际大小,从而建立正确而清晰的表象。 3.注意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能力。首先,注意估计方法的指导。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其次,通过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估计经验。如,结合升的认识,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少,估计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容器大约能盛多少升水。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直观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这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质量、时间、面积等计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进率的基础上,认识的又一类量,对丰富学生认识量及其计量单位是十分有益的。 例1主要教学容量的含义。教材没有用下定义的方式揭示容量的概念,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获得对容量含义的具体感知。先呈现了两个大小不同的玻璃杯和两个大小相近的冷水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初步认识到容器能盛的液体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通过比较不同容器容量的大小,初步体会容量是有大小的;然后通过用大小不同的两种杯子计量同一个水壶里所盛的水,进一步加深对容量含义的认识,并产生统一容量单位的心理需求。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说课稿

2020 年最新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讲课稿 第 1 课时认识升和毫升 一、教材剖析: "空间与图形" 领域丈量部分的内容,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在教课体积以前先教课升和毫升,是由于这两个计量单位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处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课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此后教课体积累积了感性资料。 二、学情剖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几乎每日都要接触与“升和毫升”相关的事物,如早饭喝的牛奶、服用的液体药、饮用的矿泉水、各样饮料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能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能够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鉴于以上的剖析,我将本课的教课目的定为: 三、教课目的: 1、知识与技术目标:在实质操作活动中,经历认识容量观点和 认识丈量工具,以及认识 " 升" 和" 毫升 " 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容量的含义,认识" 升" 和" 毫升" ,知道" 升" 和" 毫升" 如何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这同时也是本课教课的重难点)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踊跃参加 " 玩水 " 活动,获取快乐的 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四、教课流程 (一)、检查导入认识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显然有区其他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 能够装得更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课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 考证?教师依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能够两个容器相互灌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能够倒 5 杯,小明家水壶能够装 满后能够倒 4 杯。你以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何?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一致的标准来权衡。由于倒的杯子可能有 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适合的。 (二)、合作研究认识“ 1升” 1.出示例 2 情形图。你们认识这些物件吗?知道物件后边的几 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往常用“升”做单位。升能够用字母“ L”表示。) 2.那么 1 升有多少呢?我们能够用量杯来量出 1 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 1 升水,让学生察看。持续操作:教师拿出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方才量出的 1 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察看,你有 什么发现?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 的棱长是多少?考证过程中发问:为何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 量? 3 .持续感觉 1 升水多少。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1单元: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计量容器里容纳的液体或粉末状、颗粒状物体的体积。小学数学以往总是把升和毫升与其他常用体积单位一起,编排在高年级教学。本单元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一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感性认识。由于升和毫升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直观认识、直观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容量的含义以及计量单位,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会进行升和毫升的简单换算。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形成有关1升和1毫升的表象是教学重点。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表: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容量的含义,计量容器的容量需要统一的单位例2容量单位“升”,1升的实际意义例3容量单位“毫升”,1毫升液体大约有多少例4升和毫升的进率,简单的换算练习一 (一)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形成初步的“容量”概念 “容量”指的是容器里最多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为了在尚未认识体积之前先形成初步的容量概念,例1作了很细致的安排。创设了大小不同的茶杯、大小不同的冷水壶等容器盛水的直观情境,提出三个很现实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容器里存水的事实,感受容量的含义、比较容量的大小,产生统一容量单位的需要。 1. 联系茶杯里盛水的事实,教学容量的含义。 学生都知道玻璃杯里能盛水,玻璃杯有大有小,盛的水就有多有少。例题提出的第(1)个问题“看看两个玻璃杯,说说哪一个能盛的水多”,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里的两个玻璃杯,把注意力集中到玻璃杯盛水的事实上。由大卡通“玉米”告诉学生:图中比较高的那个玻璃杯能盛的水多,这个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大。这里第一次出现“容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