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论王世贞对宋明理学的批评与反思(一)

论王世贞对宋明理学的批评与反思(一)

论王世贞对宋明理学的批评与反思(一)
论王世贞对宋明理学的批评与反思(一)

论王世贞对宋明理学的批评与反思(一)

作为“后七子”的领袖和七子派的集大成者,王世贞精通文学、史学和经学,思想灵活开放,不为传统和权威所。在明中后期学术思想逐步解放的背景下,对宋儒、宋明理学及理学家文艺观念进行了广泛而直率的批评,对明代儒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反思。爬梳和整理这些散见于浩繁卷帙中的批评言论,总结和探索其儒学思想的特点及成因,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界对文学巨匠王世贞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七子派的文学复古运动与儒学复兴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王世贞对理学家文艺观念的批评

维护诗文的本体特征,是前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重要目标。嘉、万年间,“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现象仍然存在,唐宋派理学习气更是甚嚣尘上。以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重张复古大旗,试图遏制文学创作中过分谈道论理以致文辞为道理所束而塞不畅的现象。《书曾子固文后》一文曾言:

子固有识有学,尤近道理,其辞亦多宏阔遒美,而

不免为道理所束。间有塞而不畅者,牵缠而不了

者。要之,为朱氏之滥觞也,朱氏以其近道理而许之。

近代王慎中辈,其材力本胜子固,乃掇拾其所短而舍

其长,其塞牵缠,迨又甚者。(卷三)

王世贞在此指出了曾巩诗文“为道理所束”的弊病以及与朱熹在文风方面的联系,并严厉批评了王慎中等唐宋派文人在学习曾巩时“掇拾其所短而舍其长”的做法。对唐宋派的理学习气以及以、曾巩为榜样的问题在此不妨多说几句。据李开先《遵岩王参政传》记载,王慎中曾“与龙溪王畿讲解王阳明遗说,参以己见。于圣贤奥旨微言,多所契合。囊惟好古,汉以下著作无取焉。至是始发宋儒之书读之,觉其味长,而曾(巩)、王(安石)、欧氏(欧阳修)文尤可喜……但有应酬之作,悉出入曾、王之间。”而唐宋派另一重要人物唐顺之更是如此。他曾自述其诗是“率意信口,不调不格,大率似以寒山、《击壤》为宗”,而文则“大率所谓宋头巾气习”(卷六《答皇甫百泉郎中》)。在给王慎中的信中又说:“近来有一僻见,以为三代以下之文未有如南丰(曾巩),三代以下之诗未有如康节(邵雍)者。”(卷七《与王遵岩参政》)诗文以“为道理所束”的曾巩和散布“情之溺人也甚于水”的道学家邵雍为取法目标,堕于“理窟”之中就在所难免。

很明显,王慎中、唐顺之的诗文创作及主张道学意味颇浓,这既与他们所学习的对象有关,也与他们接受道学思想(主要是阳明心学)的熏染有关。王、唐二人对阳明心学多有发挥,王还曾被列入《明儒学案》中的“南中王门”学案。对于此点,王世贞就曾敏锐地指出:“理学之逃,阳明造基,晋江(王)、毗陵(唐)藻税。”(卷一四八)明乎此,方知前后七子越宋祧唐崇汉的做法实与汉宋之学的取舍有关,而后七子的崛起以唐宋派为靶标,乃因不满其理学习气而来。

因此,王世贞对宋明理学家在诗文创作过程中过分谈性说理的风气多有批评,而对理学家邵尧夫(邵雍)和庄孔阳(庄昶)的不良诗风指斥尤多,可以说到了痛加针砭的地步。

若邵尧夫,非不有会心处,而沓拖跸跋,种种可

厌。譬之剥荔枝、荐江瑶以佐葡萄之酒,而馁鱼败肉、

枭羹蛙炙,杂然而前进,将掩鼻抉喉呕哕之不暇,而暇

辨其味乎?然公甫乃极推重庄孔阳,又尧夫下也。

(《书陈白沙集后》)(卷四)

邵雍是“北宋五先生”之一,他的一些诗咏完全成为道学家的语录,毫无生气可言。理学家和唐宋派等人却奉其《击壤集》为至尊,而在王世贞看来,只不过是令人扫兴的“馁鱼败肉”而已。至于被陈献章推重的庄孔阳的诗歌,王世贞只一句“又尧夫下也”便流露出自己的憎恶

之情。的确,颠来倒去就那么几句“太极圈儿大,先生帽子高”之类的话头,既乏情致,又缺文采,却还故作轻松之态,读之令人味同嚼蜡。在这点上,就连一向力诋七子派的钱谦益也同王世贞达成了共识:庄昶“多用道学语入诗,如所谓‘太极圈儿,先生帽子’,‘一壶陶靖节,两首邵尧夫’者,流传艺苑,用为口实。”针对有人认为庄昶诗高于唐人的妄评,钱谦益甚至发出了“此等谬种,流入后生八识田中,真所谓下劣诗魔,能断诗家多生慧命,良可惧也!”的感叹。

当然,王世贞并不因诗文中有谈道说理的成分就一概予以摈弃。在《书三苏文后》中,他写道:“子由稍近理,故文采不能如父兄。晚益近理,故益不如,然而不失为佳”(卷四)。在《艺苑卮言》中,他曾针对“讲学者动以词藻为雕搜之技,工文者则举拙语为谈笑之资,若枘凿不相入”(卷一四九)的情况,列举了理学家薛文清、庄孔呖、陈白沙、王阳明等人的诗句,以为“何尝不极其致。”王世贞看重的是理论与史实、词采与内容相统一的文章。在《念初堂集序》中,他曾提出了“舍事而谈理则空,舍理而荚事则俗”(卷四二)的观点。

在这种观点影响下,他对理学家陈献章的部分诗文还曾给予了肯定和推崇:

陈公甫先生诗不入法,文不入体,又皆不入题,而

其妙处有超乎法与体与题之外者。予少年学为古文

辞,殊不能相契,晚节始自会心。偶然读之,或倦而跃

然以醒,不饮而陶然以甘,不自知其所以然也。(卷四)

陈献章为明代程朱理学向陆王心学转变时期的关键人物,《明史·儒林传序》曾记载:“原夫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秩然……学术之分,则自陈献章、王守仁始……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王世贞晚年对其诗文的爱好与他受到阳明心学的影响有关,也是他文学思想逐步通达宽容的结果。王世贞早年学习古文辞,倡言“文必先秦两汉,诗必汉魏盛唐”,对沾染上理学习气的宋代诗文一概摈弃,所以,他对理学家族核心成员陈献章、王阳明的诗文,就只能抱以“殊不能相契”、“无所入”、“不复顾其书”(《书王文成集后一》)(卷四)的态度。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王世贞晚年的文学思想有所转变,对宋代诗文有所肯定,“但其基本的立场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也就是说,他的复古观念和文学思想总体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关于此点,学界多有研究,兹不赘述。二、王世贞对宋儒及宋代理学的批评

除了在文学方面对宋儒的言论进行反驳以外,王世贞还以极其渊博的学识积极探寻儒家经典本源,指出了宋儒在解经、证史时所存在的“支离割强”之处以及缘饰儒术、空谈性命而无补于世的弊病,以此来松动程朱理学的统治权威。上述思想集中表现在《札记》(内外篇)和《读书后》等著述当中。寻经证史,不为传统及权威所囿,这是王世贞的一贯作风。在《读荀子》中,王世贞曾写道:

吾读荀氏书,其言性恶、礼矫,大抵多愤嫉过中之

旨,则岂唯小疵已哉?至云“养心莫善乎诚”,有味乎

其言之也。夫诚者,真实不妄也。对诚之者而言,则

圣人事也。偏而言之,则彻上下语也。宋儒举而非之曰:既诚矣,心安用养耶?如以辞而已矣。孔子之告

哀公曰: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知天,其

为荀氏语也。宋儒当复举非之曰:是天亲而外铄也,

是上达而下学也,抑何谬戾失序也。宋儒之好刺非古

而其尊若此。

王世贞这段话是有为之言,此处所谓的“宋儒”不是宋代一般的儒士,而是指周敦颐、程颐、朱熹诸大儒。据《性理大全书》卷三《通书·后录》所载,针对荀子关于“养心莫善乎诚”的论断,周敦颐、程颢、朱熹等都曾有过议论:周敦颐日:“荀子元不识诚。”程颢日:“既诚

矣,心安用养耶?”朱子曰:“诚实也,到这里已成就了,此心纯一,于理彻底皆实,无夹杂,亦无虚伪决定,恁地又何用养耶?”上述几位大儒与荀子的言论产生了分歧,而分歧的产生乃因双方立论的逻辑起点不同:荀子是从“性恶论”的角度来提倡“养心”,而周、程、朱是从“性善论”的立场强调“既诚矣,心安用养”。王世贞虽不大赞赏荀子“性恶论”的观点,却对几位大儒的非议荀子的说法持不同意见,认为世上毕竟圣人少而常人多,对普通人而言,守“诚”不失为“养心”(修身)的最佳途径。从操作层面来讲,王世贞的观点比周、程、朱诸大儒更具合理性。下文宋儒关于“上达而下学”的指责也是来自朱熹的言论,王世贞也同样表示了不同意见,并由此而揭露了宋儒“好刺诽古”的面目。

敢于把矛头直接指向理学大家,这不仅需要相当的学识,还需要相当的气魄。王世贞就能做到这一点。他在为周灌甫《六经稽疑》作序时,曾说:“盖历千余年而后二程氏出,若能独发圣人之心而乎上接其统。朱氏益加精焉,以至胡、蔡、陈皓诸巨儒咸有所训,故圣人之心固寄以不晦,而于辞与事亦有不能尽合者。”(卷五一)因此,他曾按照自己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对周灌甫所收的数十百家经传释训,做了大量的整理删改:“其所治经文,讹者正之,衍者去之,错者理之,若礼经而非出于圣人之笔,则纠之,必不牵合附会以觊人之知而无我罪。”(卷五一)而他取舍的是非标准就是以客观实际为是,坚守自我判断,而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扰。“荀其是,则不以世之所忽遗者而废吾是;苟其非,则不以世之所趣沿者而废吾非。”(卷五一)嘲这段话与王阳明的名言“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真正的学者不畏权威、勇于坚持己见的精神风貌。

朱熹的《四书集注》在明代享有绝对权威,其中《大学》为《四书》之首。王世贞却在《读大学》一文中对朱注提出了非议:“《大学》一书,古圣帝王相传,体用之大要,杂见于《礼经》,而朱子独表章之,令天下家喻人习,不若《五经》之有专治而不能相通也,亦盛矣。吾独惜朱子之勇于表彰而不精于订定也……何也。”(卷四)他认为朱子在“格物致知”的注释上出现了严重的舛误,而王阳明在释“格物”时与朱子不同,“且取《大学》之古本以正其误,似矣,然所谓古本者,恐亦未尽当也。”因此,王世贞亲自动手修订《大学》使其完善。在文章结尾,他又对朱注与王阳明之释做了进一步比较,认为王释虽“小祗牾”而合,朱注则明显“支离”于原意:“王文成之训‘格’,虽小祗牾,而其所谓‘物’则合矣。‘即物穷理’之支离,何必待辨而明也。”关于程、朱在解释“格物致知”时所表现出来的支离之弊,前七子成员王廷相在其著作《雅述》篇中已有论述,王世贞“何必待辨而明”一语在尊重复古派前辈的同时对朱熹这位理学大师就多少流露出了轻蔑之意。

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篇一:对《宋明理学》一课的思考 对《宋明理学》一课的思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三节《宋明理学》,可谓是整个高中历史教材中最难啃的骨头, 对老师能力的考量是多方面的。很多老师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看 完教材和教参后搞不懂讲什么,自己都不懂,怎敢给学生讲!那么 这一课我们怎么上,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上课过程中我认为 要注意的问题,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宋明理学》在专题中的地位。本专题主要讲述的是儒学的发 展历程,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要清楚理学在专题中的 地位,首先要清楚儒学在各个时期的历史命运。春秋时期,孔子创

立儒家学说。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经孟子和荀子得到完善和发展。 秦朝时,由于“焚书坑儒”,儒学进入低潮。西汉武帝时,董仲舒 改造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东汉末年到唐 末五代,由于各种思潮的流行,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儒 学统治地位被削弱。宋明时期,儒学得到复兴。明清之际,儒学受 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的批判。 其次要弄清儒学在几个重要时期的思想特点。春秋时期,孔子提 出“仁”、“礼”、“德治”。战国时期,孟子主张“仁政”,强调“民 贵君轻”,荀子除了唯物思想而外强调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把握“礼”。 西汉时期,董仲舒儒学的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政 治的’大一统”必须要思想的“大一统”,从而顺利推行“罢黜百 篇二:浅谈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浅谈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宋明理学因倡言守道循礼又称“道学”,不仅主宰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还广泛涉及各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家融合,唐代实行三教并存政策,儒、释、道得以独立发展并相互争论与融合。三教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本过程。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后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程朱理学向心学的演变说明走向极端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经历几百年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总体来说,弘扬了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了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于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和道德,讲求以情统理、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但理学用三纲五常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比如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利轻义、因循守旧、重礼轻法等错误观念,对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首先是以“程朱理学”给人们诸多灾难痛苦,“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孟子字义疏注》]“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

论泰国佛教文化的特点

论泰国佛教文化的特点 跨专业选修课《世界民族》期中论文2011—2012年第2学期 院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姓名:邱礼财 学号:1117028 2012年4月22日

论泰国佛教文化的特点 佛教发展于印度,后来向国外传播发展,分成两大系统:向北方流传的,经过中央亚细传到中国内地及西藏,再传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属于北传大乘佛教;向南方流传的,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属于南传佛教。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佛教是泰国的国教。泰国的文化、艺术、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受到佛教的深刻影响。在这个佛教盛行的国家,佛教具有众多突出的特点。具体说来,泰国佛教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历史悠久,地区普遍。 据记载,佛教传入泰国地区已有两千多年了。早在悉达多王子创立佛教之前泰国地区和印度之间就有商人往来经商。悉达多在印度创立佛教时,曾周游恒河流域说法四十余年,影响很大。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正式传入泰国地区,是在公元前三世纪。公元前240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输迦王,派两位高僧到素万那普米传播佛教,后来又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从出土的佛教遗迹来看,也证明了泰国佛教历史之悠久。如著名的佛统府金塔,创建于佛历三百年间,即公元前三世纪;那空拍侬府的读拍侬佛寺,其中的佛塔创建于佛历二二一年,即公元前三三二年;沙功那空府读那莹寺中的那读来贞莹佛塔,为上述度拍侬佛塔同一时代创建。从史书的记载和佛寺的遗址就可以知道泰国佛教历史之悠久。此外,佛教在泰国普遍分布。自从佛教传入泰国以来,历经了堕锣钵底时代﹑罗湖时代﹑素可泰王朝时代﹑拉玛四世时代等不同时代。在不同时代,由于国王及大多国民都信佛教,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颁布了东一的法规加强对佛教的管理,这种政治的力量使佛教在泰国普遍分布。目前,在泰国只有南部小部分地区集中分布有伊斯兰教,其余大部分地区佛教都占绝对优势。 二﹑信仰佛教人口多,佛教成为泰国的国教。 据泰国国家统计办公室的材料,1995年泰国佛教徒占全国人口的95%,信徒主要是泰人、高棉血统泰人、华裔血统泰人以华侨。泰国宪法第七条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徒和宗教的护持着。在泰国,国家﹑家庭以及社会生活都与宗教休戚相关,宗教和君主政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泰国国旗旁,还飘着一面小乘佛教的黄旗。国家庆典﹑阅兵仪式﹑商行开幕﹑婚姻喜寿,都需要僧侣到场念经祝福。每个泰国的男性一般一生都有一次短暂的出家修行的经历。依据传统,修行时间一般始于七月份左右的斋戒期间。凡此种种,都说明了泰国佛教徒之众,佛教地位之重。 三﹑佛教团体众多,佛教寺庙众多。

宋明理学教案1

第三课宋明理学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教学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一、儒学复兴运动——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唐]韩愈:道统说 2、[唐]李翱:复性论 二、宋明理学的形成过程 理学:为了与佛老思想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 1、北宋五子

程颢(1032—1085),字伯淳,私谥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因居临伊川,后人称为伊川先生。两人为亲兄弟,河南洛阳人。二程,以理学家周敦颐为师,在总结了先秦关于理和道的观念,以及宋初以来思想家关于理的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理”抽象为宇宙的本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提出来,构建了一个以理为最高本体的唯心论体系。二程哲学核心是“天理”或“理”。他们认为“理”不仅总摄天地万物,而且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理”是万物本原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封建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不可违背。在认识论上,二程的“格物致知”并不是指认识客观事物的法则,而是要在人的内心恢复“天理”。二程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抬高到和六经相同的地位。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理学。在封建社会后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封建统治者的主流思想。 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 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 .......

宋明理学说课稿教学提纲

宋明理学说课稿

宋明理学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宋明理学》,本课题选自高中人民版教材必修三专题一的第三单元。整个说课将分别从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总结及反思三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简述宋明理学的出现、走向成熟的过程,列举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联系宋明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现状,分析宋明时期儒学出现新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教材分析:儒学之所以能够保持它在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思想体系。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一宋明理学阶段。理学兴起于北宋,成熟于南宋,明代又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子目:第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第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第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第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2、学情分析:虽然学生们已经在初中历史学习阶段对宋明思想文化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了解。但本节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概念多,其中不可避免的要阅读理解文言文,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挑战性,尤其是对于古文基础不好的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吃力。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探究,有广泛的参与互动意识。 4、教法学法:根据以上对课标、学情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穿插使用包括:条理清晰的讲述法、师生或者学生之间小组互动式的讨论法、时空穿梭式的创设情景法、阅读勾画法加深知识记忆、比较法等方式。 5、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和交流,我希望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知识和能力方面:首先,熟练掌握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进一步辐射到整个儒学发展的过程,锻炼学生联系整个历史脉络的能力。其次,熟记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最后,理解分析宋明理学产生、发展的原因,评价宋明理学的地位,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对历史的有自己的认识。做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2)过程与方法:合理安排时间,详略得当,突出重点。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历史启示):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树立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 新的精神。 6重点难点: 重点:理学的含义、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难点:对比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评价宋明理学的地位 7、教学用具:采用图文并茂的PowerPoi nt课件,便以学生直观、清晰地理解本课的内容。在黑板上板书重点、难点,提醒学生重视。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理顺知识体系,通过温故前面学习的知识、结合图片、文字材料讨论理学出 现的时代背景,尤其是儒学正统地位动摇的历史背景一一三教合一,导入新 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的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9.[2019全国卷Ⅲ,25,4分]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10.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11.[2015海南高考,5,2分]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12.[2017江苏高考,4,3分]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13.[2018天津文综,1,4分]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14.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15.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16.[2019安徽马鞍山三模]王阳明提出“良知”说,认为只要去除物欲的“昏蔽”,人人皆可为圣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A.摆脱了儒家思想束缚 B.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 C.冲破了社会等级观念 D.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 17.[2018江苏高考,21,12分]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

南传佛教对泰国建筑的影响

南传佛教对泰国建筑的影响——建筑文化概论论文 建筑1303班闫明鉴 201302010306 指导老师:肖灿钟明芳张卫

摘要: 佛教发展上千年,它的分支南传佛教在东南亚发展,并对泰国影响颇深。本文分析了素可泰到曼谷时期的两个主要佛教建筑,并对佛教对泰国建筑的色彩与细节进行分析。以南传佛教对泰国建筑的具体例子来反应宗教文化对世界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南传佛教;泰国;物质与思想; 正文: 从古至今,物质与思想就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每一代人都会受到不同文化思潮的影响,而这则直接反映到他们的创造的物质当中。这一现象从原始时期开始就可以看见,当时的人们信奉着巫术学说,他们将对捕猎的渴望寄托给神明,在岩洞里面进行着仪式,才有着被誉为史前的西斯廷教堂的拉斯科岩洞,里面大量的岩画作品即可作为佐证。 1.佛教的发展 而作为影响最深的一门文化,宗教对全世界的影响都很大。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是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发展至今,发展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以及藏传佛教。北传佛教传入中国韩国及日本,在日本逐渐演化为禅宗,藏传佛教则继续分流。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一般为大乘佛教,而南传佛教则在泰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发展。主要为小乘佛教。南传佛教对建筑的影响可谓极其深厚。 2.泰国佛教概况 2.1泰国佛教背景 以泰国为例,佛教是泰国的国教,90%以上是佛教徒,其盛况远超过中国和日本。泰

国人人生的两件大事:出家和死亡。1.在泰国,每个人几乎都要出家一次,但一般不会尽形寿出家,出家期满后还俗是很正常的事(在中国这样会被鄙视。)泰国到现在只有700多年的历史,但是却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这个时期佛教建筑遍地开花,异常兴盛。佛教被官方所认可,甚至一代帝王都出家成为和尚,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都深深受到影响。因此修缮了大量的寺庙和佛像,如今这些都已经成为到泰国必须去的地方。 2.2.素可泰时期 佛教认为,人应该经历轮回,才可成佛,人需要修行。 而说道素可泰王朝不得不说几个寺庙,第一个就是西昌寺,一进西昌寺,就会立即被那恢宏的建筑、巨大的佛像震摄住。巨大的坐佛从窄门中向外凝视,这尊坐佛与蓝坎亨石碑上提到的“阿迦纳佛”相似,右手手指指地,呈镇魔姿,高15公尺,两膝宽11.3公尺,佛像修整得非常完美,一点也没有历经沧桑的感觉,西昌寺的另一个瑰宝就是沿着通道的天花板上有超过50幅的石板画,描绘本生经及佛陀10次转世的故事,可惜现在已经不开放参观。据说有一次高棉的军队派兵攻来素可泰时,有两个素可泰的小兵躲在巨佛的后面,高棉的军队攻进西昌寺时,听到两个小兵的讲话声,以为是佛像在说话,顿时吓得撤兵!因为这一段小故事,西昌寺的佛就被泰国人称为“说话佛”。 2.3.曼谷时期 后来的曼谷时期,拉玛一世到五世军居住于大皇宫之内,而这个大皇宫里面则是有著名的佛教建筑,玉佛寺,也是泰国三宝之一。金碧辉煌的台基建筑,大量的舍利塔伫立在旁边,长约一公里的精美壁画,都彰显着佛教对这个国家的影响。泰国的佛教建筑文化与中国佛教建筑文化均源于坟文化。泰国佛塔与中国的南传佛教塔就有其相似之处。泰国佛塔由四部分组成:塔刹、覆钵、塔身、基座。覆钵为圆形锥状,塔身由下至上逐层收分。基座一般为折

宋明理学与禅宗

宋明理学与禅宗 《中国文化泛言》第40章附:宋明理学与禅宗 一九七二年二月六日上午 南教授应孔孟学会邀请专题演讲之讲词记录。 本题是一个极其广泛的问题,如果要穷源溯本,牵涉之广,几乎上及周、秦,下至现代,可以概括中国文化全部的发展史与演变史。现在为了讲解的方便,姑且借用目前流行的西历纪元,作为代表时代性的计算方法,大约可分为七个阶段,极其简要地说明其要点。又再概括它的内容来讲,则可归纳为两大重心:一、从历史分判中国文化思想的大势。二、简介理学与禅宗的关系。 提到历史文化的演变与发展,我们可以再用一个新的观念来说,在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非常尖锐对比的事实,它始终存在于历史的现实之中。 (一)为人尽皆知的历史上治权的事实,包括古今中外历代帝王的治权,这是一般人所谓的大业。 (二)为学术思想的威权,它虽然不像历史上帝王治权那样有赫赫事功的宝座,但是它却在无形之中领导了古今中外历史的趋向,而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过去中国的文化界,尊称孔子为“素王”,也便是内涵有这个观念。这是千秋大业,也许当人有生之年,却是长久的寂莫凄凉,甚之是非常悲惨的,可是它在无形之中,却左右领导了历史的一切,而且它有永久的威权和长存的价值。 前者在庄子与孟子的共同观念中,应该称之谓:“人爵”;后者称之谓:“天爵”。而且我们借用孟子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的两句话来讲,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史上,的确若合符节,并非虚语。因此,我们在前面说过,姑且借用西历纪元作标准,以五百年作一阶段,简要地说明本题的内涵。 一、从历史分判中国文化思想的大势 (一)周代文化——文武周公阶段 本题为了针对儒家学术思想的趋势来说,因此断自周代文化开始,换言之:第一个五百年间,便要从周公的学术思想开始(约当公元前一一一五——一零七九年间)。因为孔子的学术思想,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且也自认为随时在梦见周公,推崇“郁郁乎文武”的周代文化,是集中国上古以来文化的大成。 (二)孔孟思想的阶段 第二个五百年,约始自公元前五七一——五四五年间,才是孔、孟思想兴起的阶段。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五五一年)。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公

三、宋明理学的含义及其影响

三、宋明理学的含义及其影响 (1)宋明理学的含义:宋代出现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使儒学面临严重挑战,儒学地位下降。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宋朝时期,儒、道、佛融合为新儒学——理学。北宋理学代表是程颢、程颐兄弟,南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朱熹。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仁与万物俱生。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理气论”“心性说”。认为先有理后有气。还把伦理道德与理气论结合起来。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也是天理的反映。“心性说”是认为人的性情都是善的,因此,人应该克制情感,用道德理性约束指导自己的行为,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把握“理”的办法是“格物致知”。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元朝曾将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朝继承下来,从而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明朝时期,理学发展为心学(陆王心学)。陆九渊的心学理论:①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②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求“理”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心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王阳明心学理论提出的背景:明朝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王守仁等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从而引起社会动荡,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内容:认为世界本源是人心,“心即理”。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相同点:①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承认“理”的存在。 ②本质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③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④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不同点:①对世界本原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②认识世界本原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3)宋明理学的影响:理学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主观唯心主义,是宋明儒学主流,在政治、教育、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理学强调道德修行,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 第4课宋明理学 师:本单元学习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今天我们学习儒学思想的丰富与更新-----《宋明理学》。 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但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背景:儒学的危机(老教师遇到了新问题) 首先我们要到儒学本身去寻找答案。 请大家回顾一下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天人感应)?请概述他的人伦道德标准是什么?(三纲五常)我们再来看唐代儒学大师韩愈用什么方式让大家遵守纲常?(恐吓) 如果说中国是个大课堂,汉代以来儒家一直是这个课堂里最权威的老师。但同学们慢慢感到这个老师就会一招,就是打着老天爷的旗号吓唬人。 1、汉唐儒学,无法控制人心 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的大课堂里来了两个新老师——佛教、道教。 东汉时期,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为铭记佛教传入之功,修建了这座白马寺。与孤零零的白马相比,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的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气势恢弘的龙门石窟可以说是魏晋时期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 白马寺龙门石窟 在外来佛教传入的同时,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在东汉时期形成。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阴阳五行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杂揉起来,形成了道教。 哪位同学简要介绍一下佛教和道教的主要教义? 生:佛教主要讲求因果报应,生死轮回;道教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 师:这二者之间有着什么明显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呢? 生:佛教把希望寄托在来生,而道教则希望这一辈子永远延续下去。他们的相同之处是都对现实生活不太关注。 师:结合佛、道的基本教义和时代特征,请思考为什么这两种宗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

浅谈泰国佛教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6d15845767.html, 浅谈泰国佛教 作者:何思宇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3期 摘要:说到佛教很多人都会认为他是迷信,封建的。但我想说这个想法是非常狭隘的, 更是错误的。佛教与世无争和避世的态度是让我最欣赏的。在泰国佛教中也讲求一切随缘。佛教认为任何事物或人都有自己的命数,他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命中注定的。佛教注重现世人的修行,在佛教中认为人可以通过现世的行善积德来化解自己前世所犯的过错。那么说到佛教,当属泰国佛教最具代表性。 关键词:泰国;佛教 作者简介:何思宇(1997-),女,辽宁省朝阳市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学校在校学生,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1 泰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建国大约有七百多年的历史。[1]从泰国的历史上看,13 世纪中期,兰那泰王朝与素可泰王朝分别建立在湄南河上中游。到14世纪中叶后,兰那泰王朝与素可泰王朝合并定立国都,建立阿逾陀王朝,在我国称它为暹罗。而佛教早在公元七世纪时就已兴盛。 相信很多人对泰国佛教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些了解。佛教是泰国的国教,也是泰国代代相承的传统宗教。佛教对泰国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像流淌在人身体里的血液一样扎根在每个人的身体里。[2]在泰国六千九百多万的总人口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信仰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这两句诗用来表示南朝寺庙之多,而现在看来,用在现如今的泰国也不为过。据说泰国全国有三万多所寺庙,而在泰国首都曼谷就有大小佛教寺庙四百多所寺庙,所以被誉为“天使之城”的曼谷便有了“佛庙之都”之称。[4]在泰国僧侣享有很高的地位,备受尊重,任何人都不能做对僧人不好的事,做出侮辱僧人人格的事情。所以在泰国人人都以出家为荣。而且在泰国男子年满二十岁时要出家,具体的出家时间则由自己决定。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泰国的佛教已经近乎全民化,以及佛教在泰国人心中的地位。在泰国凡是信奉佛教的人们都要接受佛教的洗礼,就连贵族和王室成员也不能例外。正是由于几乎全民对佛教的信仰,使得泰国人民养成了懂得谦让,享受安宁和爱好和平的精神品质。 佛教的节日在泰国也是非常重要的。泰国的佛教节日主要有万佛节,佛诞节,守夏节和解夏节。每年泰历的3月15日是万佛节,在这一天泰国人一般要打扫家庭卫生,装扮家里的供神台,并且一家人一起去听佛经做善事等。对于信奉佛教的人来说,在这一天学习佛教的教

宋明理学测试

测评练习 1、有一位思想家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这是 A.董仲舒在宣扬“天人感应” B.朱熹在讲解“格物致知” C.陆九渊在解释“心即理也” D.王守仁在阐发“致良知” 2、“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3、宋代儒学大师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人文.法理的结合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4、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话说,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知行合一”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 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7、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8、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3第34讲 宋明理学

第34讲宋明理学 知识点一历史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面临危机。2.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 知识点二形成标志 宋代儒学逐渐确立了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理学。 知识点三内容 派别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程朱 理学 程颢、程 颐、朱熹 “理”是世界的本原;求“理”方 法:格物致知;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 心学 陆九渊 “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 源;求“理”方法:“发明本心”, 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王守仁“致良知” 宋明理学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宋明理学继承了孔孟思想的道德伦理、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同时又把孔孟儒学向高深广的方向发展。高即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深是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广是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核心论点:宋明理学把孔孟儒学的道德观推向思辨化、世俗化。 知识点四评价 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 知识点五影响 1.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微点拓展】儒学危机 (1)魏晋南北朝及至隋唐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对社会影响巨大。 (2)盛唐开放的社会风尚也摧毁了儒家的道德底线。 (3)另外儒学自孔子以来主要探求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注重人间世界,而忽视了对天地万物本原和宇宙规律的探讨,这些都使儒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微点拓展】朱熹的道德观 (1)“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且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2)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但容易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当人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要“存天理,灭人欲”。 【图解历史】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 信息提取: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属于宋明理学,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发展,差异在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 重点一宋明理学的背景、内容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1.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的一些士人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转而重视对《老子》《庄子》《易经》“三玄”的研究。玄学是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哲学结合起来,形成的新道家学说,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主观唯心主义。汉初,黄老思想所讲的“无为”着重讲统治术,玄学的“无为”重点讲处世术。 [对点训练] 1.(2020·山东济南期末)魏晋南北朝时,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

《宋明理学》教案(人民版必修3)

三、宋明理学 【内容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 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 他人,龙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炎祖国文化宝库增益新的内容的人生理想。 【本目重点、难点】 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过程 课前知识提问: 1、魏晋时期直接冲击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地位的因素有哪些? 2、唐代中后期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主张的是谁?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 子之道又是谁? 3、“北宋五子”是哪几位?为理学的建立开辟道路的是谁?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的是 谁?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的是谁? 4、理学的集大成者是谁?他的理学体系包括哪三个组成部分? 5、陆王心学指的是什么?标志着重健儒家理论的任务已经完成的是什么?心学的开创者 是谁?他提出的核心命题是什么?心学的集大成者是谁? 新授: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 1、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讨论后归纳) ①佛教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同时,当时南北 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佛教 宣扬的来生幸福迎合了这种需要,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 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加上佛教为了适应中国 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 机会均等的满足。所有这些导致佛教的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东汉末期,道教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 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大起义。黄巾起义失败 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 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 多的信徒。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

佛教与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精)

佛教与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1) 和合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生命之所在。无论是儒、道、墨,还是释,都认同、承传和合人文精神。不管是天地万物的生生,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的相互关系,还是政治结构、化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艺术审美,都贯通着和合。 (一)先秦时期,《左传》和《国语》都记载着和同之辩。“和”作为当时社会文化方式的选择,是人对社会生活各个层次、各种冲突现象和谐的认识之提升,也是对自然、社会现象后面是什么状态的探索。 “和合”观念,较早见之于《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管子》载:“畜之以道,养之以德。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1〕。人有了道德畜养,便和合。和合是畜养道德的目标和对于这种目标的追求。墨子认为和合是人与家庭、国家、社会的根本原理。“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2〕。它是使家庭、社会凝聚在一起,形成不离散的社会整体结构的聚合剂,亦是社会和谐、安定的调节剂。 孔子把“和”作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的价值标准,“礼之用,和为贵”〔3〕。也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4〕。君子与小人两种处理人际的方法,表现两种不同的人格理想、道德情操和思维方法。道家老子认为,道的化生万物的过程,便是阴阳的和合。“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5〕。知道“和”,便是常道。“知和曰常”〔6〕。这就把和提升为形上学的本体。 (二)佛教关于人与万物诸相的生起说,与犹太教、基督教的创世纪说异趣,与儒、道有异有同。佛教既不主张有一个外在的、超自然的力量实体来生起万物诸相或主宰人的命运,也不倡导由一个外在必然性来生起或依自我修道而长生不老。佛教无论是小乘还是大乘,都把“缘起”作为其宗教理论或基本精神。 缘起是指纷纭万象的万物都由“因缘和合”而起,“和合”是“众缘聚会”。〔7〕 大乘空宗的因缘和合论,虽承认缘的因素、条件各各有异,但承认这种差异是为了否定这个差异;承认各各有异的因素、条件是为了否定由各条件和合所生起的事物,以及各因素自身都是无自性的、是空的。在这里,虽然和合的功能和作用具有把各各有异的因素、条件联系、融合、聚会生起事物,而与中国传统的“夫和实生物”的思想有圆通之处,但两者对生起的事物的性质、特点、功能的认知和价值导向,却大异其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宋明理学课后练习

第34讲宋明理学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迅速传播,佛教和道教之间也不断相互斗争,崇尚自然和张扬个性的玄学在士族阶层也非常流行。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A.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最大 B.包容和开放的社会心态 C.道教受各个统治者推崇 D.儒学不再居于正统地位 解析:选B。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佛道两家不断争论,玄学盛行,反映出社会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故B项正确。各家学说竞相发展,虽然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地位,但是儒学本质上是服务于政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最受统治者推崇,仍处于社会统治思想的正统地位,儒学的社会影响力还是最大的,排除A、C、D项。 2.(2019·石家庄二中期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 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 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 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到“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可知“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3.(2019·林州一中调研)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这一思想( ) A.主张人应该去尽力追求私利 B.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C.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的关系 D.为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依据 解析:选C。程颐主张“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与个人私利对应的是社会集体的利益,即追求个人私利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或集体的利益,故C项正确。 4.(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有人问学于程颐:“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程颐的回答应该是( ) A.“求之性情”B.“发明本心” C.“内积忠信”D.“只是致知” 解析:选D。“求之性情”是心学的主张,与程颐思想不符,故A项错误;“发明本心”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认识修养方法,故B项错误;“内积忠信”是程颢的思想,故C 项错误;程颐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故D项正确。 5.(2019·黄石高三调研)胡适说:“(程朱)理学的兴起是个自觉的运动,这个运动是为了恢复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本土文化。”下列主张中与这个“自觉的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先天下之忧而忧” C.“存天理,灭人欲” D.“明道救世,经世致用” 解析:选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清时期顾炎武的观点,故A项错误;“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儒家道德规范在范仲淹身上的一种体现,故B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自觉复兴儒学所做的努力的体现,故C项正确;“明道救世,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故D项错误。 6.(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检测)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正史中的孝义传、孝友传所记载的“义门”(累世同居的大家族)代表人物粗略统计

《宋明理学》教案(1)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子目:第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第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第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第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一、导入新课: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由此导入。 二、阅读指导:在学习中,首先要分析清楚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在整体把握理学发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的思

宋明理学流派形态

宋明理学有哪些主要的流派及其理论形态? 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及理论形态主要有以下三个: 第一、理本论一一程朱道学(理学)派。 理本论即主张以理为本。程朱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事物的本质和人性的根据。理本论的重心在于回答形而上的存在之理对形而下的气化世界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即理本论的内容体现在理气论的辨析之中。朱熹坚持理本体对于世界的先在性,并通过理生气、理支配气、理气不离和理气二物几个基本观点和为人性论提供立论根据的“性即理”的原则而予以展开。 第二、心本论一一陆王心学派 心本论即主张以心(良知)为本。陆王以心为宇宙的本体,重点在论证“心即理”或心理为一。心与理虽然是同一的实体,但毕竟理源出于心,反对程朱的客观天理论。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批评程朱的格物穷理是分心与理为二,通过“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的概念过渡,力求将心学的心即理与道学的性即理统一起来。 第三、气本论一一张王气学派 气本论即主强以气为本。气学主张太虚一实,气化即道,王廷相、王夫之都对程朱的以理为本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认可理气不离的前提下,肯定气外无理,不是理为气本,而是理根于气。并立足物质不灭的基础,论证了气化世界的绝对性和永恒性。 宋明理学对“格物致知”的不同解释及思想倾向。 在格物致知学说上对后人影响较大的是宋明理学,其中主要可分为两派,程(颢、颐)朱(熹)一派和陆(九渊)王(阳明)一派。程朱等人释格物致知为“即物穷理”,二程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若曰穷其理云尔。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里的“即物穷理”,是要求人们运用已知的知识,深思客观事物,达到自己内心的豁然领悟。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内省式的思考过程。朱熹说:“《大学》设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为知之至也”。显然,朱熹所追求的是通过“即物”,达到自己内心的豁然贯通,而不是对客观事物具体内涵、特征的掌握。 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认人所固有的理的过程。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结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方法。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 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知为良知。因此,格物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他认为,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人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 并不在人心之外, 王阳明与陆象山认为,“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