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论述题

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论述题

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论述题

【实用版】

目录

一、宋明理学的背景与历史地位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

三、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观

四、宋明理学对中国哲学史的影响及意义

五、总结

正文

一、宋明理学的背景与历史地位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兴起于宋朝,并在明朝达到繁荣。这一时期的中国官方意识形态为儒家学说,而宋明理学正是在此背景下对儒家学说进行改造和发展的成果。它不仅对后世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对社会文化和教育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

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主要流派。程朱理学以程颢、程颐和朱熹为代表,主张“格物致知”,强调通过观察事物来认识天地万物的本质。陆王心学则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主张“致良知”,强调内心修炼和道德修养。

三、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观

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这一理念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倡导人们遵循道德规范,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此外,宋明理学还主张“性善”,认为人性本善,人们应当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善良品质。

四、宋明理学对中国哲学史的影响及意义

宋明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造,使其更具时代性和实用性。同时,宋明理学还影响了后世的哲学思想,如明清时期的阳明心学等。此外,宋明理学对社会文化和教育制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科举考试的实行和书院的设立等。

五、总结

总的来说,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仅对后世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对社会文化和教育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明理学的发展及当代意义

宋明理学的发展及当代意义 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派别之一,其诞生于宋代,发展于明代,对人类社会的思想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将从宋明理学的历史发展、理论思想以及当代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宋明理学的历史发展 宋明理学自起源至成熟经历了约两百年的漫长岁月,其始于宋代文治时期,兴盛于宋代政治经济兴旺的时期,至明代曾国藩派得到天下朝廷的支持,成为当权者的政治理念,并在晚明进入了其收尾期。在宋代,理学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朱熹,通过一系列的著作和讲义,他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和阐述。在明代,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兴起,并对理学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丰富了儒学的内涵和光彩。 二、宋明理学的理论思想 宋明理学贯穿着“理”的思想,将儒家经典中的“道”、“理”等概念进行了深刻的诠释和阐释。通过对“道”的探究,宋明理学强调了“正道”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只有遵循正确的道路,才能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同时,宋明理学还注重“心”的作用,认为一个人的心境

直接关系到其行为和命运的走向。因此,宋明理学在强调学习的同时,也强调了修养的重要性。 在明代,王阳明提出了心学,强调了一个人对于情感的感知和控制,在理解外部世界的同时,也要理解内部世界,认识自己的内心和情感状态。在他看来,“心即理”,即人的心境和理的关系密不可分。他采用“致良知”的思想,强调人要通过自我进化和完善,进一步审视自己、走向道德的境界,达到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 三、宋明理学的当代意义 宋明理学对于现实社会的意义在于,它的理论可以深刻地指导人们在现实中的行为和思考。宋明理学追求的“正道”是指正确的人生选择和道路,这是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当代社会充满了种种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如果人们没有正确的人生选择和方向,可能会失去自己的道德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同时,宋明理学注重了人的心理健康,提倡心灵和情感的掌握和表达,这对于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压力和情感问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提升生活的质量。 总之,宋明理学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强调的正道、心理健康等方

中哲史试题-论述

试题答案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要点 三、论述题 1、略述“天人合一”思想源流 春秋时期,“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天”的地位有所下降。《左传》季梁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神。”史嚣曰:“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孔子宣扬“为仁由己”,“人能弘道”,“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己”,充分肯定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改变现实。但他同时又主张“知命”,主张不完全否定天命,承认天命的存在而又不完全宿命。战国时期,孟子从人性的角度来论述天人关系,归本于天而又立足于人,把天道、人道统一起来,对天人关系做出了天人合一的回答。 荀子在《天论》中强调天与人、自然与人事是两个不同领域。一方面,他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界的变化有它自己的规律,不以人间的治乱、人们的好恶为转移。“天”就是行星、日月、四时、阴阳、风雨、寒暑、万物等自然变化的现象。自然界的变化没有意志,也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天不因有人怕冷就取消了冬季,也不因为人怕跑路就缩小了面积。这种把“天”视为客观的物质自然界,并从自然界的变化来论证其客观规律的“天人相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说明他把唯物主义发展到新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他认为“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常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人间治乱完全取决于人,“不可以怨天”。在明天人之分的基础上,人应该努力发挥自己的主观努力,“制天命而用之”。对于天,人既不应盲目崇拜,消极服从,也不应越俎代庖,与天争职,而应该积极做好自己分内的人事,参与天地宇宙的变化。“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的这些思想,是这一时期对天人关系认识的高峰。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也曾直接探讨天道,并且从天道引出人道的概念。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正是其清静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庄子发挥了道的思想,认为万物都是气的聚散变化所致,“腐臭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腐臭……通天下一气耳。”从万物一体的思想出发,他把人完全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一种超越世俗人生、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逍遥游”的境界。 2、论述中国历史上的形神观。 形神观的渊源来自于古代灵与肉,形与神分离的二元认识。并逐渐由形神二元分离,向形神相即、形神合一的方向发展。 1)灵魂观念的萌芽:形神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农耕火种时代,由于人们对自然及生命活动中许多不可知现象缺乏认识而倍感神秘,不懂得自己身体的生理结构和机能,不理解肉体和灵魂的关系,错误地把梦中的幻觉看作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于是产生了灵魂不灭的观念。这可以说是形神思想萌发的基础。商周时期,除了崇敬“上帝”和“天”这样的至上神外,认为鬼神能祸福于人,盛行着以星象变化预测人事吉凶的占星术,以龟壳蓍草卜吉凶的卜筮等。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至夏、商、周的始祖皆是生有奇遇的说法也相当流行,而沟通神人之间的媒介的神职人员——巫祝,更是将形神分离,神灵独立的观念进行了充分发挥。由此推知,形神在其初始发韧之时,当为形神二元独立,所源出于灵肉观之神,则是一种能漫游天地,出入躯体无形却又操纵万物及生命的极其重要的存在。 2)肉体与精神的来源:生命由何而来?怎样形成?一直是哲学家着力探讨的课题。上古之人对于心神及形体的认识自然而然地认为其是二元之物,也因此产生早期哲学上对肉体与精神认识。汉代《淮南子、精神训》、《管子?内业》。形神来自生命,而生命源于天地。同时古人还认为,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3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课时作业3 宋明理学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A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道教地位上升 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解析:“戒”反映的是佛教,“不叛逆君王”是儒家的忠君思想,唐代的“道教”经典既有“戒”又有“不叛逆君王”,结合起来看就不难理解材料主要是反映了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而B、C、D均不能完整全面的揭示材料的主旨,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A。 2.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C ) 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理是人生就固有的思想观念 C.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D.理就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解析:A项错误,体现在社会上理是儒家伦理道德,是唯心主义;B项错误,理是强加到人身上去的道德观念,并非生来就有;C项正确,宋明理学是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D项错误,理是体现最高统治者的意志的。 3.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又说:“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这表明,宋代儒学家开始从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指( A ) A.万事万物的本原B.天理与人欲 C.天人之间的关系D.人的本性 解析:材料中朱熹一直强调理先于气,万事万物就有理,这就是强调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所以本题选择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天理与人欲的关系,B项错误;C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体现不出“新”字,且不是材料叙述的内容。 4.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葩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下列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C ) A.人性本善B.心即理也 C.格物致和D.致良知,知行合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学,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作者“急穿芒履去登临”可知是通过亲自去观察、去实践感知万物,获取新的认识,可知这和“格物致知”主张一致,正确的选项是C项,A项排除,B、D项是心学,不符合题意。 5.“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 “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

中国哲学史 试题

中国哲学史试题一、解释下列名词或命题。 自生而必体有 阿赖耶 齐物论 即万物之自虚 至良知 俱分进化 《礼记》 谶纬 崇本举末 习与性成 白马非马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浩然之气 否极泰来 温故知新 道法自然 虚壹而静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效验 无为 中庸 有无 离坚白 道统论 抱法处势 五德始终 化性起伪 克己复礼为仁仁 不忍人之心 和而不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涤除玄览 参验 兼爱 有待无待 名实 葛洪 业报轮回 相竞以器 《论六家要旨》独化 二谛 贵无 止观 实相 不真空 言尽意论 形质神用 唯识无境 《坛经》 《封建论》 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感应 绝地天通 尽心知性知天 天人相分

人副天数 制天命而用之 天人交相胜还相用 天命之性 自生而必体有 叶水心 心外无物 童心即真心 理一分殊 知行合一 一物两体 理一分殊 体用一 天人合一 致中和 无极而太极 易简工夫 事功学派 张载 王阳明 格物致知 《传习录》 《西铭》 泰洲学派 质测即藏通几 经世致用 以理杀人 知难行易 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俱分进化 质力相推 三玄三表 性三品 三世进化 公羊三世说 三世说 三理 三张伪法圆成实性三民主义 三纲领八条目 尚力非命 法无顿渐 托古改制 民生史观 《严译名著丛刊》《新学伪经考》心力 微明 静因之道 形质神用 格物; 淮南格物 内籀和外籀 四法界, 四几 六相圆融 六理, 心斋; 独化; 道统; 和 老子的无 孔子的仁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以说出故, 能必副其所 二、简答下列各题。 华严宗的“四法界”说 什么是法界缘起论?华严宗是如何论证法界缘起的? 简述荀子的性恶论 简论孟子“四端”说 评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人大97) 简述孟子的仁政学说(人大00)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人大98)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复旦99) 庄子的是非观(浙大01) 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 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 《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什么特色(浙大00)简论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人大99) 《易经》的性质及其三大原则(厦大99) 试分析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人大99) 《孙子兵法》中的哲理思维(南开01) 《齐物论》的逻辑思路(南开01) 简述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中国哲学史重点

《中国哲学史》复习提要 一、名词概念 克己复礼;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讲仁也就是讲自身修养,即是克己,而这正需要礼。通过礼来实践自身的道德。仁与礼相互并存,缺一不可。一个人,遇事是做道德的选择还是做非道德的选择,都是自己给自己下命令的结果,而不是由他人或环境所决定的。复礼、合于礼,就是为他人、为社会尽责。 反者道之动;物体之间和物体内部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在老子看来,万物的相反相成、循环往复就意味着“道”的运动。老子把事物都包含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概括为“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反”有两种含义:一是相反;二是反复。依前者,“道”之动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依后者,“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这两种含义在老子的思想中均能找到:“道”生养万物的过程即是由无到有、由一到多、由无限到有限的过程,这是朝相反方面的运动。“道”生养万物,但万物最终又复归于“道”,这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 弱者道之用;弱者道之用指道用弱的一面来对待自然,换言之就是顺应而不是改变。倡导人生应当收敛、柔弱、谦退、“不敢为天下先”、“为而不争”。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治国理论。最早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提出。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思孟“五行”;“五行”思想是先秦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思想之一。“五行”,具体内容是“仁、义、礼、智、圣”。仁、义、礼、智、圣,是人心得之于天道的,或者说是天赋予人、内化于人心之中的。这五种德行内在地和谐化了,就是天道之德。其表现在外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行为,相互和合,就是人道之善。仁、义、礼、智、圣的和合,是形而上之天道;仁、义、礼、智的和合,是形而下之人道。前者是与天道相连的道德心性,属超越层面;后者是与社会礼俗相连的道德实践层面。前者“诚于中”,后者“形于外”。 良知良能;良知良能,吾见孟子良是本来固有之善之意。所谓良知,

论宋明理学的形成及其历史必然性

论宋明理学的形成及其历史必然性 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必然性。本文将从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和影响、对近代西方思想的贡献等方面,探讨宋明理学的形成及其历史必然性。 宋明理学是在唐代佛学和道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儒家学说,同时吸取了佛道两家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体系。在宋明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为理学的出现提供了土壤。在这一时期,社会分层逐渐固化,文化教育逐渐普及,人们对思想和道德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宋明理学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理学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改造。理学家们强调“理”的观念,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的最高法则。这种“理”的观念,既体现了人类对世界和自然的认识,又包含了人类对社会和道德的认识。宋明理学将“理”的观念推向了极致,使其成为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和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上,还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上。宋明理学对近代西方思想的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在19世纪末和20

世纪初,中国的思想界开始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宋明理学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些西方思想家和学者开始宋明理学,并将其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和融合。例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就曾经受到宋明理学的影响,他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强调了“理”的观念。一些中国的思想家和学者也开始借鉴宋明理学,将其与西方哲学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体系。例如,著名的思想家章太炎就曾经借鉴宋明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想。 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必然性。它不仅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一份珍贵财富。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和影响、对近代西方思想的贡献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理解宋明理学,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流派,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探讨宋明理学的内在论题及其哲学意蕴。 宋明理学主要探讨了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等问题。在本体论方面,宋明理学家提出了“理”为本体的观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皆由“理”所派生。在认识论方面,宋明理学家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对外物的观察和研究,逐步认识真理。在伦理学方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宋明理学》参考学案1

第4课宋明理学 【图片说史】 南昌市城雕“鹅湖之会” 这是在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信州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双方却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长达三天的激烈辩论,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实质上是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猜一猜在“鹅湖之会”上朱熹与陆九渊辩论的内容。 【知识梳理】 一、儒学的危机 1、背景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 2、表现 儒、佛、道三家在彼此反复辩驳中互相吸纳与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儒家学者的探索和思考 儒家学者为了重兴儒学,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 二、程朱理学 1、概念 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被称为“理学”。 2、代表 程颢、程颐和朱熹。

3、主张 (1)“理”是世界的本原: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 (2)求“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思维拓展1】想一想: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4、统治地位的确立 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思维拓展2】想一想: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陆王心学 1、南宋陆九渊的心学理论 (1)提出“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的思想被称为“心学”。 (2)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2、明中期王守仁的心学理论 (1)背景:明朝中期,程朱理学逐渐失去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王守仁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这种思潮的结晶是“阳明心学”。 (2)思想核心:“致良知”。 3、理学的影响 (1)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 (2)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核心突破】 问题1: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宋明时期,儒学从佛、道中吸取有益的内容,形成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新的思想体系。其“新”主要是指在外来佛教文化与本土道教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使传统儒学内部的逻辑结构、价值转向、道德结构都获得了新的认识。新的儒学体系以“理”或“天理”为核心,它的出现更加强化了封建主义的精神压迫,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的统治,桎梏人们的创造思维。同时宋明理学又是儒学思想中的精华的发扬光大,理学家们的辩证思维言论,体现出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检测试题(含14最新模拟,含解析)新人教版

12.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评价的应是( ) A.荀子思想B.董仲舒新儒学 C.宋明理学D.维新思潮 解析:探讨世界本原,又与社会、人生相联系的,以道家及宋明理学最具代表,比较备选项可知C项正确。 答案:C 2.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提到,《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探察事物从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不过了。由此可知朱熹所倡导的“格物致知” ( ) A.强调探讨人类认识的现象与结构 B.突出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C.充分探求事物外在联系及其规律性 D.强调人们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意在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探察事物从而得到知识”等可知,这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选项A错在“现象”,应该是本质;选项C错在“外在”,应该是“内在”; 选项D错在“征服自然”,应该是“改造社会”。答案为B。 答案:B 3.清人赵翼写《廿二史札记》,讨论到元朝末年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标题叫“元末殉难者多进士”。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 A.元朝灭亡的原因 B.理学的影响 C.元朝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的原因

解析宋明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教案

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种思想体系,在中国哲学史上地位颇为重要。它源于宋代哲学家朱熹,发展到明代程颐等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下文将通过对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影响三个方面的分析,来解析宋明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地位。 一、宋明理学的起源 宋明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的唐宋文化思潮。五代时期中国处于分裂混乱状态,这时候的士人为了寻找宁静之地而在诗歌、绘画、音乐以及文学中寻求精神寄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家思想得以重新发扬光大。唐宋文化以王安石为“先生”,并提出“理治”、“理学”等理论。王安石的魏徵学派追求知道道理,寻求哲学认识,蕴涵着对启蒙思潮和陶渊明的悼读和追忆。这样,理学也就逐渐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一种重要学派。宋代哲学家朱熹是理学的创立者,是中国中古哲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朱熹提出了“心学”和“经学”的观点,把气与理相分离,强调了“心”的重要性,提倡“精、微、诚、意”,并注重实证和实践。这样,朱熹的思想成为了后来宋明理学的基石。 二、宋明理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在朱熹的基础上,经过了数代中的精心发展,特别是在明朝程颐、张载的大力推广下阐扬越发光明。这两位贡献极大的哲学家不断的汲取各种哲学思想,整合优化,创新发展,使宋明理学无愧于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一篇。明代哲学家程颐和张载二人提出了“齐物、理气、格物”三个重要的概念。其中“齐物”是指欣赏世间万物之间的和谐,成就自我人格;“理气”是理性和实证相结合的哲学思想,注重实践,反对空想,能够解释自然现象,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格物”是研究对象的本质与结构,理顺事理,以求达到认识、治理和改变事物的目的。程颐的观点对哲学、化学、数学、医学等各行各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宋明理学一代宗师”。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宋明理学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道德伦理的影响 宋明理学寻求的是一种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现人生意义。宋明理学家关注人类思维和道德的基本问题,坚信人能超越自身的限制,成为更好更厚实的人。因此,他们也提出了很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现实建议,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宋明理学引导人们追求道义、认真对待人生、珍惜身边的事物,积极为社会和家庭做贡献。 2、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20042005学年第2学期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

2004—2005学年第2学期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 (院系: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哲学年级:2004)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太极图说》《通书》 2、陈亮叶适 3、“因所以发能”“能必附其所” 4、《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孟子注》《中庸注》等(任选其二) 5、开民智新民德 二、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5:BCACD 6-10:CDDAB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一物两体:这是张载提出的关于辩证法思想(2分),“一故神,两故化,此天地之所以 参也”(2分)。 2、理一分殊:二程盛赞张载的《西铭》“明理一而分殊”,朱熹又将之作为其本体论思想的 重要内容(2分),“人人一太极,物物一太极”(2分)。 3、心外无物:这是王阳明提出的思想(1分),其重点在于对于物的理解,认为“意所在之 事谓之物”(2分),把世界规定为一个相对于人而存在的意义世界(1分)。 4、经世致用:顾炎武提出“通经致用”,后来龚自珍、魏源等人又在此基础上而提出了“经 世致用”的思想(2分),强调“以经术为治术”,使之服务于国计民生(2分)。 5、公羊三世说:这是康有为所提出的思想(1分),通过对于《春秋公羊传》的阐释把人类 社会理解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依次发展的过程(2分),认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由君主专制向君民共主发展,从而为其变法作理论的说明(1分)。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宋明理学的双重人性论:宋代的诸多理学家如张载、二程、朱熹等人均对此进行了 论述(1分),一般把人性分为用于说明人类普遍的善的可能性的“天地之性”(2分)和用于解释人类的恶的现实性的“气质之性”(2分),从理论上弥补了以往人性论的不足。 2、简述朱陆之辩中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思想:“尊德性”与“道问学”一语出 自于《中庸》,朱陆关于二者的争论主要讨论的是认识途径与修养方法的问题(1分),前者强调的是“先立乎其大者”(2分),后者强调的是“格物致知”(2分)。 3、简述“中体西用”思想:“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师夷之长技以治夷” 可以认为是其理论先导(1分),其基本思想是“以中国之伦常明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2分),前期促进了中国近代的发展,而后期则以此阻碍变法革新(2分)。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论述朱熹理气观的思想。 在朱熹的本体论思想当中,他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宇宙万物是由理与气共同构成的。(3分)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朱熹认为:第一,理先气后(2分),“未有是物,已有是物之理”,理逻辑的先于气(1分);第二,理气相即(2分),“气之所聚,理即在焉”,对于任何事物的形成,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1分);第三,理主气从(2分),“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1分)。朱熹认为理构成了万物共同的本质,并运用“气”来解释的世界的多样性问题(1分),这就是理一分殊的思想(2分)。

中国哲学史上的最后一座高峰——宋代理学

中国哲学史上的最后一座高峰——宋代理学 纵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这样几大阶段。这些学术思想的出现,无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宋代理学的形成也不外乎如此,也只不过是适应新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统治所需要的产物。 由于时代的发展,传统儒家经典教条并不能完全满足当时的需要,这就要求对儒家经典加以重新阐释以至于作哲学论证。为了使儒学在哲理上与佛、道相抗衡,理学家们大量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构造出严密的哲学逻辑结构,而同时又注重将佛、道的修行体系引向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使其虚昧的出世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使哲学的终极关怀从彼岸回到此岸。理学因此具有了广泛的实用性与操作性,不仅被统治者所认同,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哲学和统治思想。而且它也易于深入人心,使人人得以遵照执行,从而也对社会心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浸漫和影响。 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一、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 宋代理学作为一种影响广泛而久远的学说与思潮,其兴起、形成乃至确立、发展,自有多种因素的促进作用,而归根到底则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乃至文化型态密切相关,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首先,理学的兴起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宋代社会的安定,使战乱中遭到破坏的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 北宋初年的半个世纪中,耕地面积增加了一倍,农业生产技术与效率不断更新提高。与农业发展相适应,手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宋代的冶炼、煮盐、制茶、纺织、烧瓷及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都是先进的。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宋代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不仅像活版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重要的发明出现于宋代,而且宋代的天文、历法及数学也已相当发达。北宋沈括写的《梦溪笔谈》,就是对当时许多自然科学成就加以总结,甚至被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 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 4 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 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 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 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 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 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 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 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 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 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 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 “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 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 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 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 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 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 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

我整理的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中国哲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统治的一种制度,它由原始的父系家长制血缘组织,经过变质和扩大而成。所谓宗法制,其实就是以血亲 的名义而建立起来的官爵制度,一个按着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所分配出来的“敬宗”方式及其现象。 2、性善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3、形而上: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 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 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对称。形而上是精神方面的宏观范畴,形而下是物质方面的微观范畴。 4、人伦:封建社会中人与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 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6崇本举末:王弼提出的“崇本举末”他主张以“崇本息本”、“崇本举末”、 “守母存子”,来处理自然与名教的关系。具体来说,一是“因道立教”,即根据自然无为之则制定名分、设置名教,亦即名教以自然为本,而不可以舍本逐末、 “离道执教”;二是“越教归道”,即由有反无、由末归本,复归于自然之道,以解现实中所出现的名教之弊;三是“即道全教”,即遵循自然规则,而不执着于名教,以全名教功,达到化成天下的目的。 7、格物致知: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始见于《礼记》。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认人所固有的理的过程。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结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方法。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

我整理的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绝对有用)(心血之做)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

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历年考题版

一、先秦【名解】 孔子:正名、狂狷 老子:反者道之动、无为 墨子:三表法、尚同、《小取》(2)孟子:尽心、四端 庄子:卮言、心斋(3)、齐物论 荀子:解蔽、虚一而静韩非子:喻老 五德始终 中庸:中和、慎独公羊学 三世说(2) 【简答】 1)中庸与乡原有何区别?请结合“四书”予以说明。 2)荀子是如何批判百家之学的? 【原典解读】 1)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 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论语·雍也》) 2)仁,爱也。义,利也。爱利,此也;所爱所利,彼也。爱利不相为内

外。所爱利亦不相为外内。其为仁内也,义外也,举爱与所利也,是狂举也。(《墨子》) 3)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 4)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 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焉,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4) 5)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 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6)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