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系统式家庭治疗

系统式家庭治疗

系统式家庭治疗
系统式家庭治疗

系统式家庭治疗

添加时间:2009-6-1 15:40:48 浏览量:269 编辑:admin

barefoot running shoes five fingers vibram vibram five fingers Five Finger Shoes vibram fivefingers FiveFingers KSO GHD Styler GHD IV Styler MTB shoes anti shoes一、家庭治疗的历史及在中国的发

现代心理治疗最初是以个别会谈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者通过与来访者的个别接触来实施治疗,如精神分析疗法等。大约从本世纪三分之一阶段开始逐渐出现了集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每次接受治疗的不再是单个个人,而是一群就诊者,这就是小组治疗。这样一来,发挥治疗效应的除了治疗人员的热心和技巧以外,还加上了治疗小组这个集体的作用。家庭治疗就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里,治疗对象不是临时组织的接诊者集体,而是一个家庭。家庭治疗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曾有几个有关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之影响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为 Murray Bowen , Lyman Wynne , Gregory Batson 等,他们发现了不良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一些原本从事精神分析治疗的医生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试行以病人的整个家庭作为心理干预的对象,并试图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心理问题。如美国的 Nathan Ackerman, Carl Witaker, Murray Bowen, Don Jackson, Virginia Satir, 原西德才的 Helm Stierlin, 意大利的 Mara Selvini-Parazzoli 等。在 50 年代,家庭研究和家庭治疗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前发展。一般人们将 50 年代确定为家庭治疗的奠基年代。根据高登拜克的意见有五种相互独立的学科及临床发展为家庭治疗的出现提供了舞台: 1 、精神分析理论和疗法被用于更广泛的情绪问题,如触及家庭的治疗取向; 2 、系统论致力于研究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的关系并将其知识应用在对家庭系统的观察方面; 3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研究,如家庭成员(如母亲)在疾病形成中的作用; 4 、儿童教育及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 5 、对新技术如集体治疗的兴趣日益增长。在这些异源性的发展中,所谓的“第二代精神分析家”在这个阶段扮演着主要角色。由于这种治疗确能解决问题,所以很快引起注意,经过一番试验和发展,家庭治疗终于在理论构想和治疗技术上成熟。1962年是家庭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这一年“家庭治疗” (Family therapy) 这一名称得到学术界正式确认,本专业的第一份学术刊物《家庭作用》 (Family Process) 也在这一年里创刊。尔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婚姻问题都有相当疗效。目前家庭治疗在北美、欧洲及拉丁美洲各国都颇具规模,从业人员众多,医疗业务兴旺,理论及临床研究都很活跃,围绕这一领域的专业杂志已达8

0多种。

中国专业人员与家庭治疗的接触始于八十年代。1987年,有四名来自中国昆明和北京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受德国邀请前去考察德国的心理学状况。在短暂的访问接触后,家庭治疗这样一种当时对他们来说很陌生的治疗方法,留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1988年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家Helm Stierlin 和 Fritz B. Simon 博士,在昆明通过“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第一次将家庭治疗传入

我国。在此后的十年中,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邀请德国专家和中国有经验的心理治疗师共举行了三期讲习班。在 1997-1999 年间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开始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跨文化培训项目,为中国培训 110 名高级心理治疗师,其中 30 名是系统式家庭治疗师。该项目采用小组封闭式培训,有资深德国专家提供督导,培训内容包括病历分析、自我体验、现场指导以及理论学习等形式进行强化教学,经过三年的努力,学员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目前学员们正在把所学知识用于治疗实践。他们在各地还组织了工作小组,并以出版内部通讯的形式形成了交流的网络。近年在昆明、上海还建立了配备声像摄录系统的家庭治疗专用治疗室,在昆明和汉堡建立了资料库,其中收藏了大量有关家庭治疗的文字和影像文献。 2000 春纽约 Muniuchin 家庭治疗中心的李维榕教授也在北京医科大学心理咨询和治疗培训中心开办了短期

培训班,介绍了结构式家庭治疗。

作为以家庭为干预对象的治疗形式,家庭治疗本身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治疗门派,而是一个兼容并蓄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含着若干从理论取向到治疗技术都不尽相同的派别或模式。根据对于感情、理智和行动不同程度的强调,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可被分为三种类型: 1 、情感学派:如撒梯尔和威塔克。他们最为关注家庭内部交互作用中情感的敏感化、表达和解释; 2 、理智学派:如鲍文,佛拉莫,波斯左梅尼,史梯尔林。这些人推崇认知和理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行动学派:如海里,帕罗阿多小组,米兰小组,明纽琴及行为治疗家。他们偏好对家庭发号施令,布置家庭作业。从具体的治疗干预方法看,有通过家庭这种集体方式来精神分析的“精神动力学模式”;有以家庭为单位开展行为治疗的“行为模式”;有致力于向家属讲授精神病学知识的的“心理教育模式”;以信息论为指导着眼于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心理交流与沟通的“交流模式”;有强调家庭内等级组织、家庭系统完整性以及各个子系统间各种相互依赖和联系功能的“结构式家庭治疗”。由于这类治疗的各个流派均不同程度的受到系统论思想的影响,其中以系统家庭治疗最为典型,且它已经有成套的操作性概念和技术来体现“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健康观,本章主要介绍系统式家庭治疗。综上所述,家庭治疗已经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之后极有影响力的四大治疗流派之一。

二、系统理论对家庭模式的描述

(一)系统的概念

心理治疗师所说的“系统”,是指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如夫妻、家庭、邻居医患关系、小组、机构、照顾系统等;也包括由这些交流所引发的生理心理过程,如思维、情感、激素分泌或疾病。心理治疗中的“系统式”观察方法,是指从某成员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出发来解释行为,而不是由个体的内在动因来解释其行为。照此理解,并无实在的系统。所谓系统,无非是观察者对某个现实领域的描述方式。系统式的观察方法总要把个体行为与一种具体情境和整个观察框架联系在一起。这种情境不仅对理解行为非常重要,对于评估某种干预(如心理治疗)的作用和副作用也同样重要。

理解系统要抓住系统具有的几个要素 :

循环:系统中某成员的行为既是其他成员行为的原因,也是其结果。单向的、直线性的因果描述(如“他酗酒,因为她拒绝了他”,或反过来,“她不理他,因为他贪杯”)只是人为地“打标点断句”而已。

关键在于现象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互为条件。

交流:首先应注意交流的方式,即信息在系统内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如何传递。在此,应把内容(说什么)与关系( A 怎么看待 B 正好在此时恰恰把这件事单单告诉 C) 区别开来。系统网络中的循环性交流随着时间的延长形成一种反复出现的交流程式(多余信息),观察者可以从中找到一种模式(内容不同,但交流过程的形式却很相似),可从中归纳出一些规律(如每当孩子哭时,父亲总表现得很关切,而母亲则十分恼火;或每当母亲发火时,孩子便哭起来,父亲便去关照)。

系统 - 环境界限:强调这个要点是为了使我们能界定什么属于系统,什么不属于系统。暖气管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公共汽车就不是一个系统。如我们把家庭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系统,是因为家庭有自己的历史,也有自己的未来,家庭具有“永存”的特性,这个系统的各个部分(家庭成员、生活

场所等)是相对固定的,与外界有明显的界限。

(二)系统理论对家庭治疗的认识

最初是人类学家、生物学家和哲学家格利高里将家庭类比为一个控制系统的思想引入家庭治疗的,并从此成为家庭治疗的灵魂。如他将精神分裂症当成一个关系现象,而非个体精神内部的病态。某个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都是为了适应家庭系统的内部规则而自然形成的和保持的。因此,要治疗个体的心理行为问题对家庭的互动模式和规则进行干预是必要的。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将病人看作是家庭的一个

症状,而将整个家庭系统看作是一个咨客系统。

现代系统治疗的理论来源于盛行欧美的现代学术和哲学思潮,如控制论、整体系统论、信息、通讯以及激进的构成主义理论。起初系统理论和控制论概念在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上的应用不过是为了扩大观察和检查的范围。此后在医疗实践中,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系统式思想,如家庭系统内各个成员“相互作用的规则和模式”,才不断得到检验、修改和发展。在众多自然科学理论中选择性的将系统理论引入心理治疗,进而形成系统理论模式大约经历了两个阶段。 Foerster ( 1988 )从控制论的角度将其区

分为第一控制论和第二控制论 L :

第一控制论:大约在本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中期,系统理论首先接受了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许多思想,其核心问题是:系统如何保持平衡状态,又如何从病理性平衡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初期的概念

是“内稳态”,即系统的失衡可以通过内部的负反馈得到纠正,而正反馈则使系统紊乱或恶化。在对家庭的观察中,更多是注意家庭和病人的生活、交流环境的僵化或抵抗变化的倾向。治疗的技术是,治疗师总是要站在家庭的僵化“游戏”之外,强调交流方式的“变化”,向家庭或明或暗的指出家庭功能正

常和异常的状态一般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控制论:从 80 年代起,一种生物系统理论或生命系统理论( Maturana 和 Varela , 1987 )逐渐兴起。其核心问题是:系统自主的、自我组织的、自我生产的过程,如何能确保不受外界的影响而生存和进化。系统治疗师的观察是否能影响被观察系统,观察本身会使被观察系统产生哪些变化?现在的结论是:家庭既是社会系统又是一个生命系统,它独立存在,与其他系统(如治疗师)虽然能够相互影响,但不能沟通,相互关系也不可预测。由此而来的治疗观就是:生命系统总是在不断变化中,治疗师如果想影响那个家庭,只能在其自我组织过程中与之合作相伴,并促进其朝向建设性的“自我建构”方向发展。但治疗师干预的结果事实上是难以预见、不易控制的。因为治疗师在与家庭相伴的临床过程中,通过问话、评论和非言语性交流,自己也参与了所观察系统的“自我建构”过程。换言之,治疗师此时必然成为被观察系统的一部分,治疗师作为系统的一部分是不可能脱离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反过来控制总体的。可见,第一控制论强调的站在系统外面,观察和影响系统的设想是站不住脚的。第二控制论的合理之处是:所谓治疗或干预,不过是治疗师作为被观察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成员合作制造新信息或新游戏的,进而建构新系统的过程。在治疗的方案方面,有计划的干预越来越多地被故意不做计划的活跃

交谈所代替。

(三)系统理论对家庭模式的描述

由于人类生活和体验的丰富多彩,我们几乎可以用无数种方式来描述并构成被观察者的“现实”。德国海德堡学派在研究家庭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发展出了两种描述家庭的模式:时间组织模式和家庭的关系现

实模式。

1、时间组织概念对家庭的描述

贝特生( 1978 )将信息论的思想引入家庭治疗中。他关于信息的定义是:信息是一种造成差异的差异,即人只能把两信号之间的差异作为信息来感知。对于这个差异的感知取决于一个恰当的时间间隔。这一时间间隔处于最大时间间隔阈值和最小时间间隔阈值之间,也就是一种中等程度的时间间隔。只有在这种恰当的时间间隔范围内,人们才可以通过“不同时性”感知和评价一个事件。时间组织的意义并不局限在感知层面,时间还是人的经历、体验和行为的组织者,又是他们的组织本身。对于三者的感知和评价,只有被纳入一个时间的系列,一个事件才能成为一种具有内在联系、有意义、能被理解的现象。就人和人之间构成的生命系统及其交流而言,往往是充满矛盾的。在时间的规定下,进行交流时。可以

产生下列几种矛盾或化解矛盾的交流方式。

(1)极端的异时性或非同步化时间组织:在一个系统内各种不同的交流内容或观点呈现超过最大时间间隔的差异现象,因此可以取消矛盾。该系统处于这种局面:在一段时间内只有矛盾的一个方面被评价、被体验,因为知觉的组织、叙述的组织,由于过大的时间间隔而失去了内在的联系和整合,因此矛盾被取消。例如,在这类家庭内部,完全相反的观点及不同的作用规则,由于出现在不同的时间段中,所以并不引起冲突,这种交流状态被称为系统的“不同时性分裂”现象。

躁狂 - 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就呈现这种特征。从系统内各成员的个体角度看,矛盾倾向、矛盾判断的各方面在时间上被相互分离,以至于同样可以将自己、将别人或事件体验为矛盾消失的状态(会谈中父母和其他成员可能说“我们家有时一点争吵也没有,孩子们都很听话”),然而正是因为缺乏正常的矛盾,家庭成员反而偏离了正常的、文化所规定的情绪或行为范围。他们在数星期或数月之内完全卷入到一种生活状态,体验的要么是最好的情绪,要么是最坏的情绪,最重要的是这种情绪体验完全和周围世界上

发生着的可怕的或美好的事情无关。

(2)极端的共时性或非同步化时间组织:在一个系统内未达到最小时间间隔同样可以导致矛盾被取消。即最小时间间隔未被突破,不同话语,不同事件不同评价之间的区别同样不能被感知,矛盾取消,意义也被取消。不同的观点呈现极端的共时性,家庭成员的交流看上去象是纯粹偶然的表述,相互之间毫无关系。结果导致相互“失联系”,被称作“同时性分裂”。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呈现这种特征。在家庭的交流中似乎存在一种“意义的烟雾”,各种相互无关联的表述简直无法达成交流互动的规则,也就不能在交流互动的行动和意义方面体验系统内的协调一致性。家庭内的共识破裂,无矛盾的状态表现为一种怪诞的无冲突状态。治疗师在与家庭接触中就会体验到很难与之达成共识的荒诞感觉。在精神科临床上,我们常常把这种情况描述为接触不良。

2、关系现实概念对家庭模式的描述

当我们观察一个家庭以及这个家庭的成员相互间的交流行为一段时间后,便可以发现某种反复出现的行为序列,人们借助于它来理解交流中没有被表达出来的信息。贝特生和拉兹维克称之为“多余信息”,相当于“规则”,“模式”的意思。西蒙区别了两种规则,一种是关于如何描述事件(描述性规则),另一种是关于在世界中如何行动的规则(规定规则)。有这两种规则,人们才可以描述世界观及其相应的行为。我们把这两种规则合称为“关系现实”(或现实构造、现实构想)。家庭的关系现实有这样几

种成分:

(1)关于家庭成员个人认同的构想:关于在多大程度上他将自己和别人看成是自主的,看成是自己始动性的和动机中心的。或者相反,多大程度上把自己看成是依附于或被束缚于别人的观点和行为方式。

这些构想建立了某些个体行为的动力学。

(2)关于构造的稳定性的构想:指在一个家庭中,各种规则或模式的严密性或者松散性,可变性和不可变性。如各个家庭成员或一对夫妇共有的意识形态、规则、规矩、共有的习惯、范例(如父亲的孝敬

老人、父母的美满婚姻)及其稳定性。

(3)各个成员的行为模式可以描述为他们个人动机动力学的表现和后果。

(4)系统内的相互作用模式。指的是家庭系统内各成员互动的特征,如父亲总是要求儿子按他的观点、愿望行事,而儿子总是感到父亲对他控制过严、权利欲太强,自己没自主权,从而对父亲发出的任何信息持对抗性回应,如母亲经常说“他们一说话就争吵”,父亲也就觉得儿子不可理喻,“儿子有病了”。但儿子觉着父亲有问题应找心理医生,其模式表现为“控制和反控制或对抗”。在这个家庭中如果母亲在价值观上倾向于父亲,但软弱而又疼爱儿子,母亲就会表现的犹豫不决,在父子俩中间成为可利用的、然而也易于被抛弃的筹码。母亲会成为一个没有自我,忙于平衡,整日愁容满面的人,有时会产生一些心身症状,如失眠,心慌等。如果母亲表现的强有力,而又疼爱儿子,母子易于结成联盟,儿子表现为依赖母亲而对抗父亲,几经冲突后父亲可能放弃对儿子的期望而转为斥责、蔑视。这种三角关系会影响夫妻之间的理解和亲密。父亲可能游离于家庭之外,忙于工作或朋友之间的交往。家庭的互动模式对于

生产病人是决定性的。

因此系统理论在心理治疗上可被理解成三点核心内容: 1. 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2. 操作行为受其作用结果的反馈性调节(既治疗师的努力受家庭其他成员行为的反馈影响); 3. 造成差异的差异是信息。比如“三个女人一台戏”现象,她们交谈时演成的这台“戏”,就是她们谈论的内容和她们之间的关系互动模式。因此各个部分(三个女人)构成总体时(女人和戏)大于部分之和。意思是一个家庭在不断的交流中,除了就事论事这些能意识到的内容外,还形成了不易意识到的互动模式。个体构成人际系统靠的是人际之间反馈性的交流行为,所谓交流的“信息”就是不同的交流者之间,在言语上制造的差异。

(四)家庭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家庭动力学是一门研究家庭内部的心理过程、行为、沟通以及家庭和外部环境间交互作用的学科。

按照系统理论观点,家庭系统的各部分以互动的方式交流,在时间的流程中,通过家庭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自己的历史故事、经验、规则、价值观、关系互动模式,在这里个体的发展和停滞、独立和依赖;家庭环境的安全和幸福,烦闷和无聊,互助合作与敌对分离;平等民主还是相互控制,粘结成团还是四分五裂。家庭是否能完成其功能,是否能适宜的面对应急事件。观察和预测家庭的基本面貌要以下列七

种维度来衡量,每个维度有两极,采用十级评分。

1. 关系现实:软——硬。即家庭中各种规则、计划、观念、模式的可变性。“软性”是指有些家庭,其成员,用来表达行为动机和愿望的观点,在交流中不大明确、坚定和可靠。“硬性”是指在这种家庭中,极其僵化的观念和模式控制了每个成员和整个家庭。本来个人或家庭在整个的生命循环中,在不同的时期应有不同的变化和发展,但在这里很少或没有任何交流或协商的余地。因此,个体很少或不可能对某个行为即体验到自主性(发展主动和对自身负责),又对家庭其他成员能表现出依附和亲近(对他来说这个自由是无法体验的,必然表现出经常性的矛盾)。

2. 时间组织:同步化——非同步化。

3. 系统逻辑:非此即彼——既 .... 又 .... 。家庭的关系现实的不同逻辑结构,形成一条谱带,一端为“非此即彼”逻辑。根据这种逻辑,家庭成员将世界上的事理描述成一对对互相排斥的矛盾,如不是对就是错,不是强就是弱等。另一端是多元的“既 ... 又... ”逻辑。根据这种逻辑对事理作出针锋相对的完全区别是不必要的或不可能的,任何其他可能性都是可以想象的。

4. 家庭内的个性化:缺乏——显著。即家庭成员在多大程度上,将自己和别人看成是自主的,看成是

自己始动性的和动机的中心。

5. 关系控制企图:关于关系现实的严密和松散;关于它可变性和不可变性如何对家庭及其别的成员赋

予和剥夺某些特征。这个世界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预测和操纵的。

6. 访谈气氛:沉闷、无聊——轻躁狂、随便。

7. 疾病观念:受害者——行为者。关于病人是疾病的受害者、对此无能为力,深感疾病的严重、不可控制,经常感到有不良的预测和担忧;还是主动行为者,疾病不过是某人的一些念头、与别人梢有不同

的动作行动。

家庭动力学的七个维度是治疗师在会谈中观察家庭的一种描述性方式。也是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和随访时对家庭的变化的衡量指标,它能反映家庭的问题、症状和功能的变化与治疗机制的关系。通过对来访

家庭的现实构成的量化来把握家庭的现状。

三、系统式家庭的治疗策略和技术

(一)治疗策略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家庭治疗的重要流派之一。该法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将家庭成员看成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并认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模式,称为内在解释( innner construction) ,内在解释决定一个人一贯的行为模式,反过来又受行为效果的作用和影响;换言之,一个人的内在解释与他的外在行为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其间的关系不是直线式的因果关系,而是反馈式的循环关系。而每个成员的内在解释与外在行为又会在接受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之同时,反过来也影响其他成员,其间的关系同样是循环反馈式的而不是线形因果性的。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认为无论是正常行为还是病态行为都是这种连环套式的循环反馈关系层层作用的结果。这样,对任何病理过程的原因不再在个人范围内、个体心理动力学角度寻找而是从家庭结构里去探索。对生理和心理过程的紊乱的兴趣已被对交流的兴趣所取代。家庭治疗的要义在于通过引入新的观点和做法,来改变与病态行为相互关联的反馈环。强调摸清家庭内部的相互关系格局,并通过对整个家庭的干预来改变孳生个人心理症状的家庭关系格局,使家庭产生新的冲突,并通过对冲突的重新自我组织,获得新的变化(感受、行为

方面),产生新的规则,互动模式。

1、治疗作为扰动( Perturbation)

在治疗情景中,治疗师面对的是一个家庭,干预的对象是家庭中被称为“问题”的系统,这个系统只所以持续存在,因各个部分在交流中形成了它特有的规则和维持方式。“问题”是有其功能的,是各成员贡献出来的,某种意义上它也是表达了各个成员的需求。即有时家庭中需要造出一个病人来。这可能反映了,原有的模式过于陈旧已不能忍受,“问题”表达了改变的要求;或“问题”已改变了原有模式;或“问题”反映了,这个家庭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必须进行某种新的适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体总是既要符合自己的新的发展方向,又要和原系统保持必要的联系以获得支持,系统总是要对个体的变化提供着支持,同时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按照激进构成主义的观点由于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之间不可能有直接的信息传递。故一个系统只不过能给另一个以促进信息形成的刺激。这种促进信息形成的刺激是环境的改变,这些改变起干扰的作用,其作用的对象是问题系统的各个部分,问题系统受到干扰产生新的信息,这些新的信息起着改变问题系统的操作模式的作用。因此,在治疗情景中,治疗者不确认任何东西,只是挑动刺激起适应性的改变模式的反应来。在治疗中可以通过所谓的“循环提问”,各式各样的“症状处方”,或治疗师的“中立”来达到。这一原则决定了家庭治疗师作为“游戏破坏者”的角色,他不再作为“道德说教者和“社会控制者”,与家庭共同玩“再加一把油”的无结局游戏。

2、假设 - 循环 - 中立

这是系统家庭治疗过程中的三条原则

(1)假设是指治疗师根据对家庭掌握的信息提出的假设。这个假设既是他对家庭进行探索的出发点,又是对这种探索是否合适、有效而进行的检验。假设实际上是指向新信息的路标。在会谈中,假设首先

具有一种保障功能,使得治疗者在探索家庭关系模式的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此外,

提出的假设也是对家庭系统发出的强烈刺激脉冲。

(2)中立: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实用的效应。在会谈中由治疗师的总的态度发挥出来,而不仅仅是指治疗师的内在精神性的理解。治疗师感兴趣于撩拨起反应,并从这些反应中得出推论,但又不作任何道德意义上的评价。切琴后来指出:应该把中立描写为在治疗师这一方面造成一种好奇的状态。好奇引导我们探索和发现不同的观点和运动,而不同的运动和观点又带来新的好奇心。

(3)循环:指的是治疗家的一种能力,他能够让在连续的提问中得到到的反馈引导自己他谋求得到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信息,也就是有关差异和变化的信息。在提问中,他请每一位成员表达对另外两个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看法,这项技术是在家庭中能引起多样化反应的有效工具。

3、情景化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特定的行为只有在与其背景结合起来考虑的情况下,即赋予这个行为以意义的参照系中,才是可以理解的。这个背景是取决于一个观察者的。同样的事件和行为,由于不同的观察者所取背景不同就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因此,治疗家要首先探明和将要治疗的问题有关的那些背景因素。并在治疗中将这些因素运用起来。如治疗师可以使用种种不同的技术经由对“情景标记”的重新定义而将情境的意义本身加以改变。这种改变所发生的后续影响可能是一个家庭互动过程的改变,或某个问题症状的改变。系统治疗是资源取向的治疗,常通过重新标记情境,来获得对症状意义的另一种理解。

(二)治疗的场地、时间、内容安排及程序

家庭治疗一般进行 2 — 10 次,每次 1.5 — 2 小时。间隔 4 — 6 周。中间给家庭留出作业,给其变化的时间。治疗的目标是观察家庭的变化。使家庭产生自我组织的过程。

1、治疗室及附属设备:正规的治疗场所应该有治疗室、观察室、控制室、示教室、摄象机、监视器、录象机等设施,构成一个基本的单元。治疗室内有座椅若干,舒适但不让来访者过度放松。还要备有小孩凳子和玩具。椅子围一小圆桌放置,不分主次、尊卑。

2、预约、登记:在进行正式治疗会谈前,被治疗的患者和家庭要先和治疗机构接触。有的通过电话,有的直接联系,但均由秘书来接待,治疗师基本上不露面。秘书要记录:来诊背景(如是别的医生转诊来,还是自己来的?);对家庭治疗的了解程度,欲解决的问题;秘书还应该记录初次和家庭谈话的印

象。然后预约首次会谈的时间。

3、治疗小组的准备性讨论

绘制家谱图是预备性讨论的第一项任务。在治疗前,来诊的家庭须填写“家庭背景表及两系三代家谱”,如父母二系三代人的人口学及健康情况,重要经历,受教育水平,婚姻、职业情况,主要精神卫生问题,根据了解的情况治疗师要用通用符号、规则绘制一份家谱图。在这份图上,重要的个人及家庭事件、问题、家庭动力学、家庭模式及家庭关系变得一目了然。成为治疗师提出治疗性假设的重要前提。接下来治疗师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讨论,最后以假设的形式对这个家庭进行多角度的解释和描述,形成治疗的方向,以便在与家庭的首次会谈中能有多种前进的道路。最后是对即将进行的会谈提出大致的目标、任

务、可能的难点。

(三)会谈

会谈的过程包括:每次会谈持续 60-90 分钟。会谈中途可安排 10-15 分钟的“咨询性暂停”,用于准备“结尾干预”。这时治疗师对督导治疗师(控制室的观察者)报告自己的感受,接受观察渣者的评论、建议。然后总结出向家庭宣布的总结性评论内容。设计出家庭作业,再约定下次会谈的时间。通常下次会谈间隔 4-6 周,会谈次数是 2-10 次。所以家庭治疗是一种长间隔的短程治疗。

初次会谈:此时要特别注意各个人做的位置,所预备的椅子一定要比来人多,使人有选择的自由。做的位置与人们之间的关系有关;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如何按排自己谈论有关各个人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他们是如何感受治疗家与家庭的关系的,治疗是否能成功。家庭如何分配全家人的座位?父母作在一起?或是儿子作在他们中间?是否有一位向后拉凳子?姑娘们是否作的相互靠近?男孩们是否坐的较远?坐的位置给了治疗家一个提示,谁是同盟,谁和谁分裂等。典型的情况是父母诉说他们的孩子有问题。在介绍病情以前,治疗家要先和父母打招呼,然后和其他家庭成员按年龄打招呼,以便尊重父母的权威。初次的介绍非常重要,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向全家亮明治疗家的个人特点,减少治疗的神秘性和移情现象;二是间接的暗示,家庭的问题不是唯一可谈的问题。因为是第一次和家庭会谈,治疗家是外人,要给家庭一个机会去判断是否允许治疗家进入他们的家庭。治疗家需要将自己在家庭暴露自己以前,将自

己先展示给家庭。

1、提问的技术:会谈中对治疗师来说主要是运用提问的技术。

(1)循环性提问 circular questioning) :会谈常用循环性提问的方法,即当着全家人的面轮流而且反复地请每一位家庭成员表达他对另外一个成员行为的观察,或者对另外两个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看法;提问一个人的行为与另外一个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如“你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们家里的哪个人常常第一个去安慰她?”“按照您平时的经验推测,哪个人对今天的会谈最感兴趣?”。由于这类拐弯抹角的间接提问在被问者的回答和其他听者的“内部回答”之间制造了差异,引起持续的比较和搜索

过程,因而极具启发性、暗示性,有人称之为“循环催眠”。

(2)差异性提问( difference-making questioning) :在家庭中由于某人生病,其他人自然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症状上或消极方面而忽略积极的方面。为了压缩症状和扩展无症状的时间、行为和场所,使当事人认识到症状性的行为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提问中要特别注意提问“例外的情况”。如“孩子在谁面前很少或从来没有象那样暴怒过?”,“请你比较一下,你的孩子在哪些情况下容易烦躁不安;是你一句话的意思重复说几次的时候,还是你放心让他去做的时候?”,“你估计一下,你哥哥几分之几象

18 岁的小伙子,几分之几象 3 岁的小宝宝?”。

(3)前馈提问( feed-forward questioning) :是一种未来取向的提问,它将病态或某种行为的积极赋义投射到将来。显然,前馈提问是一种资源取向提问,是针对当前临床上习已为常的缺陷取向 ( 或病理取向 ) 而提出来的。缺陷取向将某些有人际意义的行为视为纯粹的障碍、病态,或是直线因果链上最后的个人性结局。这种认识有促进病态、使症状慢性化可能性。资源取向却要求我们重新认识病理症状的功能意义及“病人”的健康资源。既往的诊治模式较少考虑行为与内心过程及家庭背景的关系,而资源取向促进病人自立性,开发其主动影响症状的责任能力,将个人和家庭导向积极健康的新的生活模式。此种提问可以刺激家庭构想关于未来的人、事、行动计划等,故意诱导这些计划成为将会“自我应验的预言”。或者反过来,让有关人员设想在有诱发因素时如何使症状性行为再现,以便能诱导出家庭对诱发性因素的预防性行为。如“请你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今天的会谈确实有效,你明天会是什么样子?你完全康复了又会是什么样子?”“以你们对这孩子的了解,你们估计他为了得到那些当病人的好处,会在什么时候有下一次发作?”。后一个问题可称为预防性提问。

(4)假设性提问 (hypothetical questioning) :基于对家庭背景的了解,治疗师从多个角度提出有时是出乎家庭意料的疑问。这些假设须在会谈中不断验证、修定,并逐步接近现实。治疗师通过假设给家庭照镜子,即提出看问题的多重角度,让受治者自己认识自己,并有助于家庭行为模式的改变,促进家庭成员的进步,或者让当事人将病态行为与家庭里的人际关系联系起来。如“请你们二位设想一下,要是这孩子没有那些阵发性气喘症状,你们在两年前提起的离婚问题今天大概会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假如从现在开始,妈妈不再去玩麻将,你爸爸发火的机会会更多呢,还是会少一些?”。

(5)积极赋义 (positive connotation) 是对当前的症状、系统从积极的方面重新进行描述,放弃挑剔、指责态度而代之以一种新的观点。这个观点从家庭困境所具有的积极方面出发,并将家庭困境作为一个与背景相关联的现象来加以重新定义。在重新定义的过程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情景是相对的,一种现象的意义也是相对的,依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可以改变,而对于心理行为问题可以有多种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塞翁夫马,安知非福”的典故,就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例如对于口吃的患者,治疗师说“这是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最安全的信息的最好形式”。

(6)软化症状( softening symptoms) 和去诊断 (de-diagnosing) :这类提问是为了将病人从标签化的病态中解放出来,解除病人角色。从语言学叙事动词的角度看,将动词的“是”( to be) ,“我是病人”,改为“做”( to do) ,“我表现的象个病人”;把“我的神经很衰弱”,改变成“他懒的动脑子”,暗示症状并不是人格结构中不可动摇的成分,也不是器质性病变的后果,患者仍然对症状有影响力。具体的做法是:对神经性厌食的病人提问“你是什么时候决定每天只吃两勺饭的?”;对长期被当作“癫痫”诊治,而实际上是癔症的病人及其家人说“我们今天宣布给你‘摘帽’了,以后在也不用担心那些禁忌,你象其他人一样什么都可以做。我们把癫痫当作一顶帽子,你要是戴腻了,或者头长

大了帽子嫌小了,把它扔了就是”

值得提醒的是,这些技术之所以被称为“系统式的”,原因在于与直接阐释相比,它们超越了平时我们所习惯了的直线式因果思维,遵循的是循环因果思维。前者按事件的时间先后,对症状性行为按序列“ A — B — C —D ”作节段性处理,人为的确定 A 是 B 的原因, B 是 C 的原因, ...... 。但这却忽略了行为常常是共时性发生,而且有反馈性联系,作用方向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现实。循环因果思维体现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观点,通过上述技术体现出来就促进了对观察对象的整体性理解。

2、布置作业

布置的作业是为了促动家庭在生活中,也能继续产生某些变化。是系统治疗极为重要的一环。

(1)悖论(或反常)干预 (paradoxical intervention) 和症状处方 (symptom-prescription)

家庭治疗师要求患者故意保持或“加重“症状性行为。例如,对成天担心失眠的患者说”睡不着觉的时候,请睁大眼睛盯着天花板某个地方,舌头抵住硬腭,命令自己坚决不睡觉”;对强迫性思维的患者说“建议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用半小时的时间,把那些念头集中起来想个够,不能有一分钟的缩短或者延长”;对于目光不能集中,害怕余光看人的学生,要求他“上课时允许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分出一大部分注意力看那些干扰自己的地方,只留小部分注意力听课”。这种“以毒攻毒”的治疗技术,常常能迅速控制不合意的症状性行为。这样做的道理是:有些病人及家属对待病症过分关注,治疗师故意引导其夸大、扩展病态体验,达到使他们自己都觉得可笑的地步,从而产生领悟,起到刹车的作用。对某些病人治疗师要布置一些令其抵制或反感的作业,如要求经常吵架的夫妻每周吵两次架,而病人不愿去做,这样一来正好有利于终止症状。与此相反,有些行为是合意的行为,而治疗师承却故意不让做,这样反而促使病人或者家人设法去做。如对因患有惊恐发作而不敢出门的病人,治疗师故意要求他不能出

门,有时反而激起他出门锻炼的努力。

(2)单、双日作业 (homework for odd-nembered and even-numbered days)

建议患者在星期一、三、五(单日)和星期二、四、六(双日)作出截然相反的行为。“星期一、三、五、你可以装小孩或病人,什么都需要帮助和满足,不然就发病给(指妈妈)看;二、四、六装大人,做作业、买菜、扫地、拖地板,管理自己和家庭。星期天随你便,你觉着当病人舒服,当小孩好就继续当;若觉得当小孩或病人没劲,就长大成 18 岁,表现的象个成年人。随你变。”与此同时,要求其他家庭成员观察患者两种行为各有什么好处。这类作业的作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治疗者的主要目的是传达一种信息,一种言外之意,引起对厡有退化和症状性行为的反思或领悟,并选择进步的方向。另外,面对冲突处境的人,如与父母情感纽带解离困难的青少年,其困惑常起于不能同时处理矛盾(ambivalent) 的信息。这个作业可以帮助他们辨别自己的心理需要,澄清矛盾,学会用异时性的方式

处理事态。

(3)记秘密红帐( keeping merit-accounts)

有些家庭习惯于翻旧帐,系统治疗师戏称为“记黑帐”、“说坏话”。治疗师要求家庭成员对病人的进步和良好表现进行秘密记录,不准记坏表现和症状,直到下次会谈时才由治疗师当众宣读。有时也要求病人记录父母的优点和进步。常有数量上的要求,如必须记满 20 条后才能预约下次会谈这种作业主要针对家庭中常见的缺陷取向的现象:如家庭中有成员出现不合意行为表现后,其他人会有焦虑、沮丧、挑剔等负性情绪和态度。这样的作业一方面促进其他成员的注意力重新分配,另一方面则诱导病人作出合意的行为,使之有“立功受奖”的机会。不少家庭在接受此任务时会面露难色,甚至表示不可能写出那么多条来。对这样的家庭要强调,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应该做这道作业。

(4)角色互换( role-exchanging)

让家庭成员定时或因事而定,交换在家中的角色,最好具体到当前的事务中。比如,请喜欢挑剔的丈夫亲自下厨房做饭;请拖拉的儿子负责每天唤醒全家;请事无巨细皆要亲自干预的妻子象丈夫那样,过几

天依赖或不管闲事的日子。

(5)水枪射击或弹橡皮筋

让家庭成员以善意、戏谑的方式,直接对不合意的行为或关系进行干预。令家庭成员准备玩具水枪或橡皮筋,当谁出现不合意行为时变瞄准行为者的眉心射击或弹击,即便是对权威的、不苟言笑的父亲或母亲也须执行。比如说“你对妈妈一句话说 10 遍感到厌烦,但她有她的道理,而且一种习惯也不可能马上改掉。我们先约定一个指标,让她一天内同样的话可以重复 5 遍,你得留意数着,如果超过这个限额,你就拿水枪射她。反过来,如果你妈妈提醒了 3 遍,你还不做作业,她也要这样惩罚你。”这种干预看上去象是一道行为作业,但它的意义并不在于实际上做不做,而是在观念层面上给予冲击。通常,大多数家庭都不认真执行,他们在接受任务时不我待已经发出会心的笑声;少数家庭可能会尝试着做,

这两种情况均能快速终止不合意的行为模式。

(6)定期写信或打电话。

对居住外地不容易来继续访谈的家庭,须维持治疗关系和干预效应。这就要求家庭成员定期写信或打电话汇报进步,尤其是以前没有过的新行为。做法同“记红帐”,在打电话汇报时,家庭要拿出记录好的秘密红帐,当众宣读、互相确认,治疗师在听到后要及时鼓励并布置新的作业。

以上介绍的几种系统式治疗技术,若用通常的医患关系、发病机理假说及相应的干预逻辑来衡量,可说是不伦不类。事实上,这些看似不合理的技术,体现了激进建构主义的临床治疗观。其着眼是通过促动家庭内的人际之间的信息交流,来重新建构更有建设性的心理和人际关系现实。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评述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评述 摘要:萨提亚家庭治疗是由国际着名心理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创立的一套以整个家庭系统为治疗对象,由内而外帮助治疗主体提高自我价值感、改善沟通方式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模式。通过介绍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来源、基本理念以及治疗方法与技术,并对此种治疗模式进行简单的评述,可以对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有一个更深的认识,以求此模式能够更好地运用在家庭社会工作中。 关键词:家庭社会工作萨提亚家庭治疗 维吉尼亚·萨提亚是家庭治疗流派的创始人之一,国际着名心理治疗大师,被誉为“家庭治疗法的哥伦布”、“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则是由她所创立的一套心理治疗模式。这是一种注重家庭系统的体验式/人本主义治疗模式,不仅关注每一个单独的家庭成员(治疗对象/治疗主体/来访者),也注重整个家庭系统,通过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使两者从一种功能不良和紊乱的状态蜕变为一种功能健全、良性运转、令人满意的内部关系的状态。萨提亚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内部资源和选择,并拥有改变的可能——不论他(她)拥有怎样的外部条件和环境,都可以在内部加以改变。所以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又被称为“联合家庭治疗”或“人本学派治疗”,它在家庭治疗领域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1.理论来源 系统论和家庭治疗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萨提亚在大量的个案治疗实践中渐渐认识到家庭系统对个人有巨大的的影响。于是她开始研究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对象

的治疗方法,由此创立了萨提亚治疗模式。萨提亚治疗模式是建立在家庭治疗的基础之上的,它注重对整个家庭系统的治疗而非单独个人的治疗。同时,受系统论影响,萨提亚抛弃亚里士多德的线性、单一因果论的看法,主张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 人本主义与积极存在主义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也深受人本主义和积极存在主义的影响,认为人性本善,相信人类能够展示出积极的生命力量并具有潜能能够改变自己和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注重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强调人的成长。这也是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基本信念支撑。 2.基本理念 世界观、人性观——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 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是萨提亚提出的两个对立的世界观和人性观,又叫“威胁—奖赏”模型和“种子”模型。它们的区别在于对关系的定义、对个体的定义、对事件的解释、对改变的态度这四个方面。 在“威胁—奖赏”模型中,关系被假定为以支配—服从式为基础的等级关系,例如父亲—孩子、老师—学生、老板—工人等等。个体在一生中扮演一些社会角色,但却没有与对他(她)本人的定义加以区分,反而严格要求自己去符合这些角色的期望,用各种标签来代表自己,否认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用他人和社会的准则来定义自己。“威胁—奖赏”模型用线性、简单化的方式解释事件,不考虑解释实际情况的变量具有多样性。那些以“威胁—奖赏“模型为基础的人对改变的恐惧使他们致力于保持现状,熟悉感比舒适感更具有价值。[1]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第十三章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一.家庭治疗的历史及在中国的发展 系统式家庭治疗( systemic family therapy)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现代心理治疗最初是以个别会谈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者通过与来访者的个别接触来实施治疗,如精神分析疗法等。大约从本世纪三分之一阶段开始逐渐出现了集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每次接受治疗的不再是单个个人,而是一群就诊者,这就是小组治疗。这样一来,发挥治疗效应的除了治疗人员的热心和技巧以外,还加上了治疗小组这个集体的作用。家庭治疗就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里,治疗对象不是临时组织的接诊者集体,而是一个家庭。目前家庭治疗已经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之后极有影响力的四大治疗流派之一。 家庭治疗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曾有几个有关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之影响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为 Murray Bowen ,Gregory Batson等,他们发现了不良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一些原本从事精神分析治疗的医生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试行以病人的整个家庭作为心理干预的对象,并试图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心理问题。 在 50 年代,家庭研究和家庭治疗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前发展。一般人们将 50 年代确定为家庭治疗的奠基年代。根据高登拜克的意见有五种相互独立的学科及临床发展为家庭治疗的出现提供了舞台:(1)精神分析理论和疗法被用于更广泛的情绪问题,如触及家庭的治疗取向;(2)系统论致力于研究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的关系并将其知识应用在对家庭系统的观察方面;(3)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研究,如家庭成员(如母亲)在疾病形成中的作用;(4)儿童教育及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5)对新技术如集体治疗的兴趣日益增长。 1962年是家庭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这一年“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这一名称得到学术界正式确认,本专业的第一份学术刊物《家庭作用》(Family Process) 也在这一年里创刊。尔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婚姻问题都有相当疗效。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案例优选稿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案例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案例 这是从我身边真实故事中提炼的并加以修色的一个案例:一位来自南京本地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是我在某专修学校兼职做助教时所认识的小男生。因为是我所负责的班级,从刚开始做辅导员时就发现不论是上课还是课间,他总喜欢在别人面前做一些特殊的行为,平时成绩一般,又不按时交作业且上课喜欢捣乱,经常受到任课老师的点名批评。后来多次与其父母打电话反映此事,其父亲都说不管孩子的事,让我们联系母亲,而其母亲则虽说会回去教训这孩子,但是多以工作忙的理由敷衍了事。后来,学校将其情况向心理老师反映,在学校心理老师多次的邀请下,小旭父母终于和孩子一起来就诊。 家庭成员:张先生、张太太、小旭 治疗过程: 第一阶段:接触期 1、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针对这个家庭的特点,布置一下接待室,使其有家的感觉,让案主无拘束感。 2、营造一个祥乐的氛围,例如将接待室中摆一些鲜花,灯光适当打得柔和一些。 3、案主家庭进入接待室 第一次会谈 师(起身迎向这个家庭,以表示自己的热忱):张先生,张太太还有可爱的 小旭,欢迎你们。 (然后他们一家落座在安排好的沙发上。师环顾了这个家庭,父母走在前面,儿子东张西望的跟在父母后面;父母坐下后几分钟才坐在父母旁边,不过中间有些许的间隙。时不时的小旭还会东摸摸西摸摸,看似很不专心,被母亲打断后才不情愿的坐好。) 母亲(很严厉地唤着儿子):小旭,别乱动,见了老师也不打招呼?不知道是谁教你的啊,这么没礼貌。 小旭(别过头去,很不情愿的对着另一边,故意很大声的):老师好!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案例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案例 这是从我身边真实故事中提炼的并加以修色的一个案例:一位来自南京本地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是我在某专修学校兼职做助教时所认识的小男生。因为是我所负责的班级,从刚开始做辅导员时就发现不论是上课还是课间,他总喜欢在别人面前做一些特殊的行为,平时成绩一般,又不按时交作业且上课喜欢捣乱,经常受到任课老师的点名批评。后来多次与其父母打电话反映此事,其父亲都说不管孩子的事,让我们联系母亲,而其母亲则虽说会回去教训这孩子,但是多以工作忙的理由敷衍了事。后来,学校将其情况向心理老师反映,在学校心理老师多次的邀请下,小旭父母终于和孩子一起来就诊。 家庭成员:张先生、张太太、小旭 治疗过程: 第一阶段:接触期 1、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针对这个家庭的特点,布置一下接待室,使其有家的感觉,让案主无拘束感。 2、营造一个祥乐的氛围,例如将接待室中摆一些鲜花,灯光适当打得柔和一些。 3、案主家庭进入接待室 第一次会谈 师(起身迎向这个家庭,以表示自己的热忱):张先生,张太太还有可爱的 小旭,欢迎你们。 (然后他们一家落座在安排好的沙发上。师环顾了这个家庭,父母走在前面,儿子东张西望的跟在父母后面;父母坐下后几分钟才坐在父母旁边,不过中间有些许的间隙。时不时的小旭还会东摸摸西摸摸,看似很不专心,被母亲打断后才不情愿的坐好。) 母亲(很严厉地唤着儿子):小旭,别乱动,见了老师也不打招呼?不知道是谁教你的啊,这么没礼貌。 小旭(别过头去,很不情愿的对着另一边,故意很大声的):老师好! 母亲(见小旭不听话的样子,瞪了一眼,忙对老师笑着说):老师,这孩子就这样,您别介意啊! 师(微笑着):没关系的。现在我们可不可以请小旭来讲下你希望自己的家庭将来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结构家庭治疗案例

Lala,希望你健康快乐地成长 ——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法”做儿童个案社会工作(说明:本案为真实案例,为对案主负责,案主姓名采用其英文名字)一、接触案主 有个朋友在艺术设计学院读书,课余在外边做家教,教小孩子画画。一天她问我对教一个六岁孩子学外语有无兴趣。起初我说没有时间。但是听完她对那个孩子以及他的家庭状况的介绍后,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可能是专业使然,推测出那个孩子受家庭的影响多少有些问题,最后同意了。于是开始接触到了一个叫lala的六岁的男孩。二、案主资料收集与问题诊断 Lala是他的英文名字,这个名字是他小姨kitty给他起的。后来我了解到在这个家庭里边,lala最爱的就是他的小姨。Kitty以前在经三路ef做外语培训工作,现在在北京新东方教口语,lala的外语一直都是跟她学的。 Lala的家在富田丽景花园(东风路与南阳路交叉口附近),** 市最具典型的富人社区,当然lala的家境相当好。Lala的爸爸有一家公司,Lala的妈妈也有一家公司,而且生意都很好,因此两人也都很忙。虽然两人已经离婚了,并且又有了各自的家庭,但他们依然爱着lala。

这个家庭平时就住着Lala和他的姥姥。Lala的姥姥很有修养,是个老年知识分子。她能够理解而且可以接受Lala父母的选择,直到现在他对Lala的爸爸依旧很好。只是后来我发现她不愿意让Lala 去他奶奶家,这是Lala不喜欢她的最大的原因。 我一直以为结构不全的家庭中的孩子精神上会受到影响而留有阴影,其必然在个人行为上有所古怪与异常。Lala表现的并不明显,但他并不是完全的健康正常,最突出的问题一个是他的想法,语言与年龄不符,可以说是提前畸形社会化了;一个是他不爱他的爸爸妈妈以及姥姥。下面举几个例子具体描述一下Lala所存在的问题:例一:一天谈到最喜欢的汽车,我问Lala是喜欢爸爸的现代还是妈妈的别克。他说都不喜欢,只喜欢楼下的法拉利跑车(后来听他的姥姥说每次Lala的爸爸来看他或带他出去玩,Lala总是嫌他爸爸的车破)。然后他又说了很多让我吃惊的话,比如他说,我最喜欢抽大中华烟,最喜欢喝茅台酒,我抽着烟,喝着酒,身边再有个美女。Oh-oh,我厉害吧。 例二:一次我问Lala最爱家里哪个人。他说最爱小姨kitty,因为kitty经常和我玩。不喜欢爸爸妈妈和姥姥吗?我问。不喜欢,他说。为什么?我问。就是不喜欢。然后他不说话了。

动力倾向的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

动力倾向的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治疗策略及评述(导言) 类型:流派介绍作者:李孟潮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王牮中德心理医院李孟潮 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基本风格是强调冲突,如意识和潜意识的冲突,超我与本我的冲突,自我与现实的冲突,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冲突,现代精神分析如客体关系学派虽然表面上冲突论的色彩不突出,但精神分析强调冲突的精神并没有随术语的改变而消失,如客体之所以被婴儿分为“好客体”和“坏客体”,其依据是客体能不能满足婴儿的欲望,这实质上还是精神分析从弗洛伊德时期就强调的欲望与现实的冲突,而投射性认同、自身客体、部分客体等等概念的内涵就可以理解成,当婴儿面临欲望和现实的冲突无法解决时,他就需要通过投射性认同,通过把外在的、客观的客体通过一系列的防御操作变成自身客体,把一个完整客体分裂为部分客体等等的防御机制,以便进行力比多和攻击性的贯注及反贯注。 但精神分析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位咨询者体验到了冲突和矛盾,这些冲突和矛盾究竟是客观现实世界的冲突和矛盾在他头脑中的反映,还是他婴儿时期的内在的冲突和矛盾的重现使他投射性地认为世界上充满了冲突和矛盾?而从婴儿的角度来看,也有个问题悬而未决:婴儿体验到的冲突是他家庭的冲突的烙印呢,还是他自己心理世界与生俱来的特质?弗洛伊德本人在此两种倾向之间摇摆不定,对此问题的回答前后不一致。这也造成了后世精神分析学派的纷争。 如果是一个受过系统论思想影响的人,对此问题的回答就可能是:“都有!都是!”。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整个精神分析的理论假设都是建立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上的:人的现在问题都是有一个明确的、过去的原因决定的,现在的因素对此问题只起到了诱发的作用。所以要解决现在的问题,必须回到过去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而系统论者的逻辑前提是:人类的理智并不能确定各种问题之所以出现,是不是有一个明确的、唯一的、最主要的原因。即便是有这么一个“第一推动力”,由于循环、反馈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使人们很难找到这个第一推动力是什么,这样寻找“第一推动力”的做法就像寻找一个圆究竟什么地方是起点,什么地方是终点,就像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是徒劳无功的。世界如此纷繁复杂,一个问题的出现很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交互作用的结果。对心理治疗师来说,关键不是确定问题是怎么产生的,而是怎么解决问题。寻找到一个唯一的原因,获得领悟,对有些人来说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见得适合所有人,不见得是最有效、最迅速的解决方案。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认识论基础就是系统论。狭义的系统式家庭治疗指的是意大利米兰的普通系统论家Selvini-Palazzoli和Papp为主的家庭治疗流派。广义的系统家庭治疗包括所有的以系统论为基础的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几个主要的分枝是:Bowen的代际治疗,Minuchin 的结构治疗,Haley的策略治疗,Whitaker 和Satir的人本治疗等。本文采取的是广义的概念。 动力倾向的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治疗策略及评述(评述) 类型:流派介绍作者:李孟潮 有学者质疑,“怎么可能有动力倾向的家庭治疗?”因为一方面,精神分析关注的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而另一方面,家庭治疗关注的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系统,这两者的着眼点是完全不同的。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是由客体关系理论整合起来的,Nichols提出,“精神分析研究的是人际关系的起源和本质,以及在过去的关系中成长,并一直影响到现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内在结构。强调的是精神结构,而精神结构用自我表象或客体表象的形式保存了早期的人际经 验。”(Nichols , M . P. ,1984)而动力倾向的系统式家庭治疗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是人们从早年家庭中内化的客体关系,及其对现在家庭的影响。 动力倾向的家庭治疗的很多理论框架受到了精神分析的影响。Bowen 指出,各个领域精神卫生的专业人员仍然继承了精神分析的两个基本概念。一是情绪障碍是在和他人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一是治疗关系是对情绪障碍的普遍适用的治疗手段。(Bowen , M. ,1976)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

第三讲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案例一:洗手的康康 十六岁,男,每天洗手三四十次,双手发白,皮肤浮肿。被诊断为强迫症。 急坏了父母。尤其是母亲,整个心都在儿子身上。 每次洗手必向母亲报告。母子之间的对话全围绕洗手或不洗手的话题。 太空人家庭 一家三口来到咨询室 4.主要内容 核心概念\结构\亚系统\界限 行为障碍的发展 僵硬界限-脱离\模糊界限-缠结 5.核心概念-结构 结构(structure):人际交往的循环模式,用来界定和稳定人际关系的形态。 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 家庭的功能组织,它决定家庭成员怎样进行交互作用 等级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 家庭的功能组织,建立在清晰的代际界线基础之上,父母保持控制和权威的地位 家庭成员互动的组织模式 在家庭成员之间反复互动的过程中形成 常见的家庭互动方式 妻子罗嗦丈夫逃避妻子更罗嗦丈夫更逃避…… 母亲严格,子女松散;母亲干净,子女邋遢;母亲紧张,孩子放松 一旦形成,反过来影响互动 互动模式规则强化结构 如何发现家庭的结构? 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互动,结构才会凸现出来 不断变化:随家庭的发展,也需要形成新的结构 如,第一个孩子出生后 6.核心概念-亚系统 亚系统(subsystem) 靠辈分、性别或功能等划分而成的家庭中的一些小单元 由辈分、性别、兴趣或功能组成 夫妻亚系统: 亲子亚系统:父子亚系统、母子亚系统 兄弟姐妹亚系统 个体本身也是一个亚系统 家庭系统借由亚系统来分化与执行功能 保证亚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孩子的需求常常让父母忘记了夫妻亚系统 亚系统的功能 保证个体自我分化,练习不同层次的人际技巧 每一个人隶属于不同的亚系统 有不同的角色\学习不同的技能\拥有不同的权力

萨提亚家庭治疗案例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https://www.docsj.com/doc/629976826.html, 萨提亚家庭治疗案例 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她一生致力于探索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类本质上的各种问题。她在家族治疗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备受专业人士的尊崇与重视。她发展出的许多生动的技巧探索家庭关系,通过下面的萨提亚家庭治疗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去调解家庭关系。 那么,什么是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有什么特点、观念、方法呢?在进入主题之前,让我们来进入一个特别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窥见萨提亚家庭治疗的起源、特点及迷人之处。 1951年,萨提亚第一次尝试运用后来被称之为“萨提亚模式”的方法为一个家庭作治疗。一开始,她处理一个被诊断精神分裂症的少女,在进行六个月后,情况发展良好。可是之后她却接到女孩的母亲的电话,说萨提亚离间她们母女的感情。 萨提亚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觉察到母亲不满的言语背后的恳求意味。她要求这位母亲与女儿一起与她见面。当母亲和女儿一起来见萨提亚时,萨提亚发现她之前与女孩建立的良好关系竟然消失了,女孩又回到六个月前的状态。 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母亲对女孩施加了什么魔力呢?! 萨提亚继续为这两母女进行治疗。母亲、女孩、萨提亚之间慢慢建立起一个新的、良好的关系。这时萨提亚邀请家庭中的父亲/先生一起参与。结果,当他成为面谈中的一员时,本来建立起来的治疗关系又掉回原来的状态。 啊,这里面是什么缘故,这个家庭的成员之间有什么特殊的影响力呢?! 萨提亚了解到她可能已经接近了某个关键的问题。而正是这个问题,后来成为她创立新治疗模式的契机。 她询问这个家庭是否还有其他成员。当仅余的这位被称之为“天之骄子”的儿子/兄弟来到治疗面谈中,并展现他在这家庭里举足轻重的地位时,萨提亚更清晰地看到女孩在家里被“力量架空”的角色,以及她在家庭里力求生存的痛苦挣扎。

系统式家庭治疗

系统式家庭治疗 添加时间:2009-6-1 15:40:48浏览量:269编辑:admin barefoot running shoes five fingers vibram vibram five fingers Five Finger Shoes vibram fivefingers FiveFingers KSO GHD Styler GHD IV Styler MTB shoes anti shoes 一、家庭治疗的历 史及在中国的发展 现代心理治疗最初是以个别会谈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者通过与来访者的个别接触来实施治疗,如精神分析疗法等。大约从本世纪三分之一阶段开始逐渐出现了集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每次接受治疗的不再是单个个人,而是一群就诊者,这就是小组治疗。这样一来,发挥治疗效应的除了治疗人员的热心和技巧以外,还加上了治疗小组这个集体的作用。家庭治疗就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里,治疗对象不是临时组织的接诊者集体,而是一个家庭。家庭治疗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曾有几个有关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之影响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为 Murray Bowen , Lyman Wynne , Gregory Batson 等,他们发现了不良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一些原本从事精神分析治疗的医生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试行以病人的整个家庭作为心理干预的对象,并试图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心理问题。如美国的 Nathan Ackerman, Carl Witaker, Murray Bowen, Don Jackson, Virginia Satir, 原西德才的 Helm Stierlin, 意大利的 Mara Selvini-Parazzoli 等。在 50 年代,家庭研究和家庭治疗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前发展。一般人们将 50 年代确定为家庭治疗的奠基年代。根据高登拜克的意见有五种相互独立的学科及临床发展为家庭治疗的出现提供了舞台: 1 、精神分析理论和疗法被用于更广泛的情绪问题,如触及家庭的治疗取向; 2 、系统论致力于研究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的关系并将其知识应用在对家庭系统的观察方面; 3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研究,如家庭成员(如母亲)在疾病形成中的作用; 4 、儿童教育及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 5 、对新技术如集体治疗的兴趣日益增长。在这些异源性的发展中,所谓的“第二代精神分析家”在这个阶段扮演着主要角色。由于这种治疗确能解决问题,所以很快引起注意,经过一番试验和发展,家庭治疗终于在理论构想和治疗技术上成熟。1962年是家庭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这一年“家庭治疗” (Family therapy) 这一名称得到学术界正式确认,本专业的第一份学术刊物《家庭作用》 (Family Process) 也在这一年里创刊。尔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婚姻问题都有相当疗效。目前家庭治疗在北美、欧洲及拉丁美洲各国都颇具规模,从业人员众多,医疗业务兴旺,理论及临床研究都很活跃,围绕这一领域的专业杂志已达8 0多种。 中国专业人员与家庭治疗的接触始于八十年代。1987年,有四名来自中国昆明和北京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受德国邀请前去考察德国的心理学状况。在短暂的访问接触后,家庭治疗这样一种当时对他们来说很陌生的治疗方法,留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1988年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家Helm Stierlin 和 Fritz B. Simon 博士,在昆明通过“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第一次将家庭治疗传入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案例修订稿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案例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案例 这是从我身边真实故事中提炼的并加以修色的一个案例:一位来自南京本地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是我在某专修学校兼职做助教时所认识的小男生。因为是我所负责的班级,从刚开始做辅导员时就发现不论是上课还是课间,他总喜欢在别人面前做一些特殊的行为,平时成绩一般,又不按时交作业且上课喜欢捣乱,经常受到任课老师的点名批评。后来多次与其父母打电话反映此事,其父亲都说不管孩子的事,让我们联系母亲,而其母亲则虽说会回去教训这孩子,但是多以工作忙的理由敷衍了事。后来,学校将其情况向心理老师反映,在学校心理老师多次的邀请下,小旭父母终于和孩子一起来就诊。 家庭成员:张先生、张太太、小旭 治疗过程: 第一阶段:接触期 1、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针对这个家庭的特点,布置一下接待室,使其有家的感觉,让案主无拘束感。 2、营造一个祥乐的氛围,例如将接待室中摆一些鲜花,灯光适当打得柔和一些。 3、案主家庭进入接待室 第一次会谈 师(起身迎向这个家庭,以表示自己的热忱):张先生,张太太还有可爱的 小旭,欢迎你们。 (然后他们一家落座在安排好的沙发上。师环顾了这个家庭,父母走在前面,儿子东张西望的跟在父母后面;父母坐下后几分钟才坐在父母旁边,不过中间有些许的间隙。时不时的小旭还会东摸摸西摸摸,看似很不专心,被母亲打断后才不情愿的坐好。) 母亲(很严厉地唤着儿子):小旭,别乱动,见了老师也不打招呼?不知道是谁教你的啊,这么没礼貌。 小旭(别过头去,很不情愿的对着另一边,故意很大声的):老师好! 母亲(见小旭不听话的样子,瞪了一眼,忙对老师笑着说):老师,这孩子就这样,您别介意啊! 师(微笑着):没关系的。现在我们可不可以请小旭来讲下你希望自己的家庭

家庭治疗案例报告模板

案例报告 治疗师:治疗起始时间:治疗终止时间: 一、基本信息 一般情况(性别、年龄) 主诉(对现状一句话的简短描述,以医生病历为主) 现病史(包括现症状表现和困扰咨客的主要问题、求助原因,及既往就诊、治疗情况) 二、个人史 成长背景(原生家庭及重要扶养人,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 家族史(家族中两系三代是否有过与精神心理相关的疾病或症状) 关系史(与重要客体间的关系及相处模式,包括人际关系) 当前生活状态(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经济水平,社会阶层) 三、评估及诊断 评估:(包括心理测评、人格水平、社会功能) 诊断: 四、个案概念化 对患者的理解和假设(简短清晰明了,有理有据) 治疗目标(包括初始治疗目标、既定目标) 治疗过程及督导 (包括目前症状表现,治疗目标、计划、设置、频率和时间及相关信息描述) 第一次治疗 第一次(,14:00)治疗过程(记录每次/每阶段治疗的梗概,包括治疗师对个案的理解及反思,及治疗中的情景,包括逐字稿-治疗中觉得精彩的、进行不下去的、转折的、不知所云的、治疗师觉得有必要的等) 第一次(,15:00)督导记录(提交案例者需写清楚督导目标,并在随后做一反馈,包括督导中所涉及内容以及反思) 第二次治疗 第二次(,14:00)治疗过程(记录每次/每阶段治疗的梗概,包括治疗师对个案的理解及反思,及治疗中的情景,包括逐字稿) 第二次(,15:00)督导记录(提交案例者需写清楚督导目标,并在随后做一反馈,包括督导中所涉及内容以及反思) 第三次治疗

第三次(,14:00)治疗过程(记录每次/每阶段治疗的梗概,包括治疗师对个案的理解及反思,治疗中的难点、关键点,及治疗中的情景,包括逐字稿) 第三次(,15:00)督导记录(提交案例者需写清楚督导目标,并在随后做一反馈,包括督导中所涉及内容以及反思) 治疗疗程回顾(治疗、督导总次数,首次访谈时间,本疗程治疗回顾、评估,并附下个治疗疗程的计划,包括焦点和策略) 第四次治疗 第四次(,14:00)治疗过程(记录每次/每阶段治疗的梗概,包括治疗师对个案的理解及反思,及治疗中的情景,包括逐字稿) 第四次(,15:00)督导记录(提交案例者需写清楚督导目标,并在随后做一反馈,包括督导中所涉及内容以及反思) 第五次治疗 第五次(,14:00)治疗过程(记录每次/每阶段治疗的梗概,包括治疗师对个案的理解及反思,及治疗中的情景,包括逐字稿) 第五次(,15:00)督导记录(提交案例者需写清楚督导目标,并在随后做一反馈,包括督导中所涉及内容以及反思) 第六次治疗 第六次(,14:00)治疗过程(记录每次/每阶段治疗的梗概,包括治疗师对个案的理解及反思,治疗中的难点、关键点,及治疗中的情景,包括逐字稿) 第六次(,15:00)督导记录(提交案例者需写清楚督导目标,并在随后做一反馈,包括督导中所涉及内容以及反思) 疗程回顾(治疗、督导总次数,首次访谈时间,本疗程治疗回顾、评估,并附下个治疗疗程的计划,包括焦点和策略) 治疗结束(治疗起始及结束的时间,治疗、督导总次数,对整个治疗的回顾,以及经验反馈)

家庭治疗历史与流派

第一部分家庭治疗的理论及历史发展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师兼儿童精神科医师的纳森阿克曼(Nathan Ackerman)首次正式提出“家庭治疗”这个概念。之后的几十年中,各种家庭治疗的流派纷纷崛起,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家庭治疗,不能顾名思义地把它看作是对家庭矛盾和问题进行咨询与治疗。家庭治疗依然关注当事人(client)个人问题和病症的减除,但它同个人取向的咨询和治疗方法有着显著的差异。它超越了过去只关注个人内在的心理冲突、人格特征、行为模式的局限,把人及其症状放在整个家庭背景中去了解并治疗。因而,把家庭治疗法称作“系统疗法”或“关系疗法”似乎更为恰当。 家庭治疗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治疗技术,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它的诞生是心理学界的一次革命,意味着一次范式(Paradigm)的转移。它代表了“一个理解人类问题,了解行为、症状的发展以及解决之道的全新方法”,被称为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崛起的“第四势力”(第一势力的咨询理念——精神动力学派,第二势力——行为主义学派,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学派)。九十年代初,对美国的从业人员理论取向的调查中,家庭治疗占10%,仅次于整合主义取向(30%)。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家庭治疗进入中国,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 1.1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系统观 家庭治疗之核心在于系统观。它不把焦点放在个人的病理心理,也就是所谓的“神秘的黑匣子”上,它所关注并试图介入、改变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整个家庭的互动模式上。没有一个人或一件事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同周围的人或事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和事件存在于相互影响和彼此互动的脉络中,也就是说,家庭成员彼此分担其他每个人的命运。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同一只猴子,它在三个猴群中的地位分别居于第四位,第三位和第二位,当这只猴子在不同的群体时,分别给予相同的能引发攻击行为的电刺激。结果,在位处第四的猴群中,它只攻击其它猴子一次:在位处第三的猴群中,它攻击了二十四次;在位处第二的猴群中,它攻击了七十九次。可见,整个系统的互动历程比个人的心理本质更为重要。 因而,家庭治疗师认为,把某个人的病症看作他个人的问题是不恰当的,其症状意味着他同周围的大系统(家庭,社区,社会)的互动出现了障碍。在个别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所谓的当事人,是整个家庭功能失调的表征者,家庭治疗师们称其为“被指认病患”(identified

不寻常的治疗-家庭系统生命周期

家庭系统生命周期 尽管人类激情的舞台实际上就是日常家庭生活,但直到最近才被实际观察及认真对待。人们越来越明显地发现,随着岁月流逝,家庭也在经历发展的过程。当这一过程受阻时,人类的痛苦及精神病性的症状就会出现。然而对于临床医学或社会科学的专家而言,认真严肃地对待这些日常生活琐事是很困难的。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界,似乎关注身份、妄想的形成、潜意识的精神动力、概念的定律,要比处男女结合、生儿育女过程中出现的困境要显得更为深奥。现在,我们开始理解亲密社会关系对人类自然本性的巨大影响,我们发现自己面临这样的事实,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消逝,我们的社会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并且对这个过程我们所了解的信息非常有限。 如果运用策略疗法,就意味必须搞清楚治疗中由谁来制定策略。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们已经取得了进步,对于症状的功能和其他人类问题有了更加广泛的了就,症状曾经被认为是个体独立于其社会处境的表达;焦虑发作或抑郁症是一个人状态的表达;后来又有观点认为症状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表达,在亲密关系中也具有战术性的作用。焦虑发作对婚姻或家庭、对其工作及在和治疗师的关系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功能,然而现在有了一个更加开放的观点,它就蕴含在艾瑞克森的治疗当中:当家庭或其他自然群组的生命周期扩展受阻或错位时,症状便出现了。症状是渡过生命周期某一阶段时出现困难的信号。例如,母亲生了孩子后出现焦虑,这是家庭在完成孩子喂养阶段出现了困难的表达。在直接针对症状的同时,艾瑞克森的治疗策略还有更大的目标,即解决家庭的问题并使生命周期重新运转。对艾瑞克森精湛技艺的仰慕,可能会使人们忽视了指导他策略疗法的关于家庭生命周期的假设。 久而久之,如果一个人接受家庭发展过程的重要性,他会立即发现关于家庭生命周期的信息是多么的少。目前还未进行过以观察家庭为基础的纵向研究,只有一个评式的调查研究。在这项调查里往往会询问家庭成员一些关于生活的事情,不过这些已经被证实是高度不可信的。我们拥有的其他信息是以家庭遇到困难进行治疗时为基础的,所以我们虽然观察了家庭周期的不同阶段,却并不知道这之前的情况或自然状态下是怎样的。为了指导治疗策略而希望了就家庭自然发展情况的临床医生会发现,自己在关于家庭“应该怎样”而不是“究竟怎样”的巨大负担下,大大地忽视了这个家庭自然发展的过程和艰辛。 另一个问题是,由于文化变迁和新家庭生活形式的出现,我们对家庭发展的理解会很快过时。核心家庭的父母和孩子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而且与大家庭分离,这样的生活形式也是近期出现的。当我们了就核心家庭时,会发现公共家庭的新形式正在出现。而当治疗师面对年轻人的时候,也会发现自己根据已有概念化模式的思考已经过时了。临床医生必须容忍已经存在的不同方式,同时掌握家庭发展的过程。作为认识危机阶段的指南。 对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危机阶段的简要概括,对于理解艾瑞克森的策略方法提供了一种背景,尽管这样还不够全面,也忽视了阶级和文化差异。在任何特定时期,家庭都是格外复杂的,更不用说整个一生了。因此我们不可能在本书里对此尝试更多的讨论。本章是对后面章节的基本框架概括,呈现了艾瑞克森在家庭生命不同阶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过,在对家庭生命周期进行描述之前,我想先讨论一下这种治疗观点可能存在的异议。比如说,治疗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渡过危机以进入家庭生命的另一个阶段,这会使一些临床医生认为这种方法就是调节人们去适应他们的家庭、或适应塑造了家庭的社会。这样的观点很天真,因为他忽视了这样的事实:个人的自由和成长是有他如何成功参与自己的自然群组及其发展所决定的。人们可能认为社会隔绝所导致的限制就不会再这么想了。 这里有两种情况会“调节”一个人去适应他的环境,但不会导致成长性的改变。一种是使用药物使其稳定。如果年轻人已经到了一定年龄,家庭却无法渡过放手让其离开的阶段,

浅谈家庭系统理论

论文题目:浅谈家庭系统理论 目录 摘要 (3) 1.引言 (3) 2.家庭系统理论的产生 (3) 3家庭系统理论的定义 (4) 4.家庭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式 (4) 5.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5)

5.1整体论 (5) 5.2家人关系 (5) 5.3新的信念 (6) 5.4家庭规则 (6) 5.5满足家庭的需求 (6) 6.对家庭系统理论的几点思考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7)

浅析家庭系统理论 摘要 家庭系统理论将家庭看成一个完整的单位,看成一个系统,家庭成员是系统的组成成分。每个成员之间都是交互作用的。家庭系统理论将会成为现代心理治疗最有影响的理论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并提出一些笔者对家庭系统的思考。 关键词:家庭系统理论;发展;思考 1.引言 家庭系统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情绪活动与交往行为的理论,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默里·波文(Mur:ayBowon)教授提出并由他和助手米切尔·E·科尔(Michao1E·K:rr)完善的,在解释人的情绪活动上,家庭系统理论独树一帜地将整个家庭看作一个情绪单位来考察,将人看作相互关联的结构中的要素,而不是自主的精神实体。i 2.家庭系统理论的产生 波文从本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研究家庭内的交往和情绪活动。40年代末,他在堪萨斯州的一个诊所里当精神病医生,治疗各种各样的心理病患者。心理分析治疗的一个原则是避免治疗者和患者的家庭成员相接触,以防止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移情关系受到感染。但波文没有顾及这一原则,他与病人家属接触很多。在与病人家属的接触中,他发现病人与他们,尤其与父母在情绪上存在极大相互作用。当时,许多其他研究者也观察到这一“共生现象”(symbiosis),他们都用精神分析理论加以解释,认为它是由于人的无意识冲突而造成的。但波文认为,这种现象是建立在深刻的生物进化过程以及明显的心理过程之上的,根本不能用无意识动机的概念加以解释。1954年,波文转移到“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工作,他让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其家庭的全体成员都住在医院里,时间从几个月到一年多不等。由于能够观察到整个家庭的活动情况,他捕捉到了许多始料不及的信息。在头六个月的观察期间,他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母亲的情绪联系比想象的要强得多,他们相互纠缠、相互影响,很难将他们分开,而且,母亲与病人的相互作用过程波及整个家庭,父亲与病人的兄弟姐妹之间也产生强烈的情绪作用,家族中的每个成员都卷入到情感联系之中。因此,波文

家庭治疗理论之比较

家庭治疗理论之比较

在本章以下部分,我们将把家庭理论与临床治疗过程分开来,并进行分类。我们相信,这样的分类最能突出模型之间的异同点。研究单元很多早期的家庭治疗先驱( Bowen , Jackson, Wynne , Boszormenyi-Nagy),大多数都属于古典精神分析学派,但他们做了为大多数革命者所做的事——摒弃过时但当时却占主流地位的精神分析理论,他们尤其反对精神分析法聚焦个体内部动力学的观点——这种认为问 题存在于个体内部的一元观点。相反,他们主张,如果将人置于人际关系中系统地看待,那就能更准确理解他人并相应地更容易帮助他。人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如何在关系中来定义自己,他们如何形成联盟和结盟——这些均需要更宽泛的二元观(两个人之间)和三元观(三个人之间)。这样,界限、纠缠、疏离、子系统(米钮钦)或三角关系、共生、融合(鲍文),或关系伦理及家庭忠诚(鲍斯泽门伊—纳吉),所有的概念均超越个体,关注在系统内部他或她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当今,各模型之间,关于个体内心或人际的两个极端较少,更多的是侧重点不同。所有家庭治疗师都关注家庭功能中一元、二元或三元的因素;差别在于他们赋予上述三个因素的权重和聚焦度不同。很多以精神分析为取向的治疗师超越经典理论的立场,较少坚持一元研究。总的来说,现代精神分析已融入客体关系理论,并且新的观点更多以关系为基础。客体关系家庭治疗师,仍然对内心冲突感兴趣,

现在也尝试通过研究会被每位伴侣带入婚姻的婚前印记来 理解家庭关系。夫妻双方把自己不想要的部分投射到对方身上,就包含了投射认同的例子。行为治疗师可能将带症状的个体(比如,离家出走的青少年)视为问题之所在,接受家长的观点,并且教授家长抚养技巧来应对家庭危机。经验家庭治疗与心理教育治疗也关注个体,但将个体放在家庭背景之内。前者认为问题来源于家庭成员之间有缺陷的交互作用和交流错误,重心在于帮助个体表达情感(萨提尔),但总是在家庭持续相互作用的背景中进行(情绪聚焦家庭治疗)。心理教育治疗师通常致力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个体,倾向于接受个体病理学的定义;但是他们认识到个体的问题行为对家庭功能有恶性影响。因此,他们将治疗努力指向帮助整个家庭减少成员之间紧张情绪的交流水平。根据定义,家庭治疗师从二元或三元的角度来定义概念,他们认识到:人们通过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来定义他人(也包括他们自己)。早期的沟通和策略治疗师强调人际信息症状形成的二元和三 元本质;哈利(Haley)特别搜寻了涉及任何人类行为交流中的三方个体。鲍文的理论明显是三元论的,特别是他作为家庭情绪系统基石的"三角关系"概念。相似地,结构主义者也是三元论的——界限的混乱不可避免地涉及至少三人的 相互关系。受后现代主义和后建构主义思潮影响的新疗法怎样呢?叙事治疗师经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个人问题上,引

婚姻与家庭治疗的案例分析

婚姻与家庭治疗的案例分析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父母权威,男性在历史中占据的地位,这一切使得中国妇女在家庭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在思想解放后,新婚妇女与家婆的婆媳关系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当代影响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张女士与陈先生的案例,分析张女士离婚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婆媳关系,家庭文化。 案例背景: 张女士,是英国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在回到家乡做管理行业。张女士的丈夫陈先生,两人是同乡,也同是英国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毕业,现在英国一家公司做技术人员,待遇相对国内优厚。两人于大学相识,上一年在家乡成婚。但结婚一年多张女士由于受不了对方家长而离婚。 张女士现年27岁,家里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弟弟,妈妈和爸爸。父母学历不高,但他们的工作使得家里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陈先生现年28岁,是独生子。家里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父亲是高难度技术人员兼管理人员,母亲是管理人员。家里的生活在当地较优越。 结婚后,张女士居住在男方家里,与其父母共四人一起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才不到一个月张女士就时常回到母亲家里希望留在自己家。为此陈先生的母亲多次向张女士的母亲抱怨,而张女

士的母亲也好言劝服张女士回到婆家住。张女士自述平时在家婆家里没有隐私,所有的柜子、抽屉每天都会被家婆翻阅,自己通过座机与朋友通话也总是被家坡偷听;平时在家做什么事家婆总是把应该注意的事情反复强调。而陈先生也从未在家里帮张女士说话。张女士对此十分苦恼,一年后张女士忍无可忍终于提出离婚。 婚变原因分析: 张女士是一名学历高、能力高的人,同时又是一名管理者。一天中相当一部分时间,张女士都是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而陈先生的父母都是管理层人员,而且常年如此。双方如果处事不谨慎必然产生矛盾。 陈先生从小生活在一个丰衣足食的环境,父母对儿子的照顾无微不至。但是由于父母对儿子过分地掌控,陈先生在妻子、父母面前明显缺少发言权。 张女士家庭并不富裕,因为仅凭父母的积蓄根本无法支持她出国留学。而家里的弟弟却还在上大学,家里负担沉重。其结婚的动机可能也包括对方的财富。 综上所述,张女士离婚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①、家庭因素②、个人因素③三方面。 社会因素是张女士的女性社会地位高(相对于她自身的年龄层来说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女性社会地位地下,因此家庭中什么事都是家长说的算。但是张女士由于其自身的生活阅历

家庭治疗

选择 四个流派的代表人物: 多世代家庭治疗:博温(Bowen ) 结构式家庭治疗:萨尔瓦多·米纽庆((Salvador Minuchin) 系统派家庭治疗:帕拉左理(Mara Selvini-palazzoli ),伯斯寇罗(Luigi Boscolo),赛倾(Gianfranco Cechin)以及普拉特(Gumana Prata) 策略派家庭治疗:贝特森(Bateson ),杰克森(Jackson),黑磊(Haley) 经验/人本家庭治疗:弗吉尼亚·萨提亚 家庭治疗最关心家庭的什么:关注通过改变家庭成员的不良交往模式或家庭结构来减缓或消除症状,关注的是症状原因的系统性。 家庭治疗的特征:个体动力模式向系统动力模式的转变。线性因果模式向循环因果模式的转变。关注点从内容转到过程。 正反馈:表明系统需要修改原有模式。主要是用来对小的变化进行放大,从而使系统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工作。正反馈总是起放大作用,使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剧烈,最后会使系统损坏。 负反馈:威胁系统完整性的一种变化,表明系统需要恢复原始状态。控制策略是不停减小这个差值,以使差值变小。负反馈形成的系统,控制精度高,系统运行稳定。 家谱图含义关系:包含三代家庭成员及其配偶、标记出生、死亡、结婚、离婚等日期、地理位置,学历和工作史,家庭的重要特质(宗教、种族等)等。通过家谱图可看到家庭冲突、情感隔离和三角关系产生的缘由,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 主要作用:评估 家庭关系:核心家庭、扩展家庭(含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家庭子系统:家庭系统借由子系统来分化与执行功能;借由代际、性别、兴趣或功能的不同进行分化;个体本身就是一个子系统;每一个人隶属于不同的子系统,有不同的角色,学习不同的技能,拥有不同的权力;提供训练机会,保证个体自我分化,练习不同层次的人际技巧。(图)家庭子系统包括:夫妻子系统、亲子子系统、手足子系统。 填空 重理论轻技术流派轻理论重技术流派 鲍恩系统家治:重理论,轻操作。 策略庭治:实用主义,重症状,轻原因,重技术,轻理论,重权威,疗程短。 结构家治:理论与技术比较简明、实用、有效。 萨提亚家治:极端的人本主义,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师,家庭治疗的哥伦布 鲍恩家治:自我分化、三角关系、多代传递过程、核心家庭情绪过程。关注点从核心家庭扩大到扩展家庭,注重代际传递,遵循中立原则,重理论轻操作,采取谈话方式。策略家治:控制论,结构主义,机能主义。正、负反馈回路。结构家治:结构功能理论和依恋理论。家庭子系统,界限,联盟和权力,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结构图。迂回和三角关系。勾画结构和设定界限。萨提亚家治:极端的人本主义,求生存姿态,家庭规条,一致性沟通,冰山 格意志考验等。而其中的症状处方中最主要的也是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也就直接用反其道而行之来称名。 paradoxical intervention ,就是治疗者通过鼓励家庭成员维持或者增加现有症状或交往模式的方法达到最终改变症状的目的,即“不通过改变症状最后改变症状”。 悖论处方种类:反其道行之、表演、假装、严格意志考验(悖论治疗的方式:规定方式、描述方式)原则:新症状被正向重新框架、或解说;将症状连结到系统中的其它成员;反转症状的向量;开立处方并且安排悖论介入出现时间的顺序,以便约束症状的再现;悖论处方必须能够强迫个案以某种方式执行作业。介入禁忌:对悖论介入没有反应的反社会性人格类型,是较不适用的;个案并不主动投入治疗,或是很少有自我投入;假如悖论讯息未经谨慎构思和给予,妄想性的人可能会感到悖论之中隐含欺骗,结果导致他们更多疑;最禁忌的是出现破坏性行为如自杀杀人等。 界限:被用来规定哪些家庭成员参与到哪些家庭交往活动中的规则,其作用是保证每个家庭成员既属于某个家庭或家庭中的某个子系统,又能作为独立的个体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 系统家庭治疗理论的基础? 系统论和精神分析理论。 系统论:认识到家庭是一个关系网络,不仅仅是个人的相加,理解一个人的行为,不能只访谈他一个人而忽略他的家庭; 家庭治疗的治疗单位是“问题系统”而非孤立的个体,通常被定义为“病人”的人,不过是“系统问题”的承担者、表达者; 治疗的机制是通过言语及非言语交流而实现的社会性反馈;治疗性变化经由反馈机制对问题系统的内在模式产生“扰动”,触发其内在自我组织过程而引起,并非由直接的“领悟”、“操纵”、“社会性控制”达成。 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个人症状的根源在于童年期的创伤,与跟父母尤其是跟母亲的关系有关;家庭为神经性恐惧和焦虑的发展提供了早期的环境和背景; 阿德勒:权力意志和儿童出生顺序; 沙利文: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早期母子分离的重要性。霍尼: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人的问题,家庭是文化传承单位,自然会对个体产生影响。 名词解释 三角关系:当两个家庭成员发生冲突,冲突并不在他们之间直接解决,而将第三个家庭成员拉入他们的冲突中,都试图用第三个家庭成员来反对另一方。(如夫妻矛盾让孩子做裁判)。 三角关系基本特征: ①一个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增加第三人而失去平衡。②一个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第三人离去而失去平衡。③一个不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增加第三人而达到平衡。④一个不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第三人的离开而达到平衡。 自我的分化谈的是个体,三角关系谈的是关系。鲍恩认为三角关系是最小、最稳定的系统。两个人的系统是最不稳定的,当两个人的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拉进一位重要的家庭成员组成三个人的互动,第三者的加入就会冲淡两个人的焦虑。一个人未能达到高度的自我分化,是因为他陷入了三角关系。 Minuchin 的实验——对三角关系的验证:米纽琴早年做过实验:人在精神紧张的状态,身体就会产生一种叫做“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的荷尔蒙。米纽琴让孩子在单面玻璃镜后面,观察父母的交谈,同时用仪器测量孩子的荷尔蒙分泌。结果证实,每当父母争吵,孩子的游离脂肪酸荷尔蒙就突升猛进。 迂回:(是三角关系的一种)两个家庭成员之间看似平和、相处融洽,为了维护这种平和与融洽,当有矛盾产生时,就会通过指责或保护第三个家庭成员的方式来转移他们的矛盾。(妻子不满丈夫,指责孩子学习不好) 原生家庭:个人出生成长的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组成。通常父母(尤其是父母关系)对个人的影响最大、最长久。 自我分化:个体能够保持情绪系统和理智系统相互独立的能力。不是个体保持情绪的疏离或者毫无情绪,而是既能自发表达情绪,又不移情过度,被他人情绪驱使。个体和他人的分化,既能保持一定的情感连接,又有自己的独立性。 自我分化目标:要成长为健康的人除了要对自己的家庭有归属感,以个人和家庭的分离感和独立性。 社会情感过程:认为社会和家庭一样,也包含着分别指向未分化和个别化的两股相反的力量。社会中的情感历程,会如同一个大的背景情境,影响所有家庭成员。 鲍恩悲观的认为:分化的社会功能在过去几十年里下降了。 社会中的情感历程,形容的是日渐增长的社会焦虑,如人口增长、高犯罪率等等。 Bowen 承认性别、阶级和种族歧视是令人不快的社会情感过程,但他相信,如果个人和家庭有很高的自我分化的话,就能较好地抵制社会影响的负作用。 女性主义Bowen 式治疗师认为不应该忽略性别不平等,也不能忽略让男性和女性陷入无弹性角色的先天限制。 界限:被用来规定哪些家庭成员参与到哪些家庭交往活动中的规则,其作用是保证每个家庭成员既属于某个家庭或家庭中的某个子系统,又能作为独立的个体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界限分三种。 僵化疏离:独立而孤立的,促进自立,但限制了情感与互动。符号:“—————”。 清晰正常范围:允许子系统中的成员在不受到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但是又能允许成员与外界之间可以进行交流。符号:“— — — —”。 松散缠结:彼此间很大程度的支持,但牺牲了独立和自主。符号:“. . . . . .”。 反其道而行之: 治疗者通过鼓励家庭成员维持或者增加现有症状或交往模式的方法达到最终改变症状的目的,即“不通过改变症状最后改变症状”。要求患者故意保持或加重症状行为。案主想改变却不让其改变。 Haley 认为,开严格意志考验的处方是为了使症状表现比其实际情况更麻烦。他认为,“如果我们创设要求,使一个人表现出症状比放弃症状更加困难,那么他将会放弃症状。 ” 家庭生命周期: 核心家庭经历产生、发展、衰老和消亡过程的时间。即从夫妻组织家庭开始,到夫妻双方死亡为止的时间。 通过改变家庭成员围绕症状所展现出来的交往方式,从而达到治疗症状的一种治疗理论和治疗方式。原则:系统性原则、应对阻抗原则、直接改变原则。目标:结果家庭互动模式家庭规则与行为模式、症状和家庭的性格特征:①症状改善。②提高自我分化水平。③增强共情能力。④发展处成熟的依赖关系。 积极再定义:把家庭成员看作是消极的或破坏性的行为重新赋予它积极的含义(丈夫对妻子发火再定义丈夫为与退缩的妻子保持接触) 消极再定义:把家庭成员看作是积极的行为重新赋予它消极的含义(父母“帮助”孩子的行为再定义为对孩子的“限制”使其反抗) 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一是离开家的单身青年人(与原生家庭分化,寻找另一半);二是通过婚姻联合形成家庭(适应新的家庭角色,夫妻磨合);三是第一个小孩到来(重新调整家庭的界限);四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亲子冲突,中年危机);五是孩子长大成人,离家独立生活(空巢期,与离家孩子的分化);六是生命晚期的家庭。退休、衰老、死亡) 结构派家庭治疗的主要技术:①加入与顺应。②引起并处理互动。③勾画结构。④强调和修正互动。⑤设定界限。⑥打破平衡。⑦挑战无效的假设。 勾画家庭:勾画家庭是为了描述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 家庭成员希望改变发病成员,尽量对家庭少一些改动 症状——整个家庭功能不良的表达 评估问题:个人→家庭 具体事件→目前不断变化的处理方式 通常在第一次面谈时,便应根据所观察到的互动特点作出评估。并在以后访谈时相应地进行修改。 为什么尽快建立结构假设?-第一次观察明晰新鲜;进入他们家庭文化。 结构派家庭治疗目标:家庭结构的改变,问题的解决只是副产品、激发已有的潜在的适应性结构,不仅仅是发现家庭本身的缺陷所在。手段:改变界限和重塑子系统。 结构家庭治疗的过程Minuchin (1974)家庭治疗过程1.以领导者身份进入家庭;2.勾画出他们潜在的结构;3.采取干预措施改变这一结构。看似简单,但又极端复杂,因为家庭的模式变化无穷 结构派家庭治疗如何看问题 结构派家庭治疗:透过家庭结构去看问题,分析家庭结构,产生症状的原因是因为不良的家庭结构。 家庭互动的技术直接观察,亲身体验,活现(enactment ) 控制论:数学家Norbert Wiener 于1948年提出。控制论的核心是反馈循环。正、负反馈的区别在于他们对原来稳定状态所造成的改变效果,而不是他们是否有用。 结构家庭治疗的主要假设:家庭问题深植于强有力而不可见的家庭结构,合体心理行为问题或症状的产生、发展与维持是家庭结构缺陷的副产品,必须通过改变不良的家庭架构才能达到改变个体心理行为问题的目的。 策略派家庭治疗的主要技术:①再定义/积极再定义。②改变家庭成员的交往模式。③指导——直接的指令。④悖论处方——间接的指令:1.反其道而行之,2.表演,3.假装,4.严格意志考验。⑤提问:1.循环提问,2.差异性提问,3.前馈提问,4.假设性提问。 过程1简单社交阶段2问题阶段3家庭交互作用阶段4目标制定阶段 提亚将感受纳入负责任的一部分。感受是属于我们的;我们驾驭我们的感受,而且透过我们的感受经历喜悦。④帮助案主表里一致:表里一致是同时接触到个人的感受、自我和人类的共通性,并接纳其存在。表里一致并不是成为个人的感受。 萨提亚家庭治疗主要技术:①家庭图。②沟通姿态的雕塑。③家庭重塑。④一致性沟通。⑤天气报告。 萨提亚家庭治疗过程:①作出接触。②确认。③促进觉察。④提升接纳。⑤作出改变。⑥强化改变。 假装技术:要求具有某种症状的家庭成员假装表现出症状,且其他家庭成员要假装对该症状作出平常反应。 假装包括两种:①假装(孩子假装有症状)。②反转假装(孩子假装帮助父母)。 表演: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技术。逼迫病人,要么放弃症状,要么承认症状是处于自主控制下的。 具体做法:让家庭所有成员当着治疗者的面将家庭成员围绕儿童青少年的症状所出现的交往模式如实地再现出来。然后在家庭中继续或是美化这个他们抱怨的行为。 情景再现(第一阶段)—引发新方式(第二阶段)—替代旧方式(第三阶段) 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四种不一致的沟通模式及正向资源? 所谓求生存姿态主要指在冲突、压力、亲密关系中我们是怎样应对的 讨好型:忽略“自己”。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远离自我、把焦点放在对自己的期待上。行为:道歉、恳求的神情、哀求及请求宽恕、乞怜、依赖、过分地好、过分雀跃 言语:「这都是我的错。」、「我不值得。」、「没有了你,我就一文不值。」 「你喜欢什么?」、「没事,没事。」资源:关怀的、滋养的、灵敏的 指责型:忽略“他人”。低自我价值、不成功的、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助、把焦点放在对他人的期待上。行为:指责、咆哮斥喝、愤怒的神情、恐吓、批判、独裁、吹毛求疵、控制 言语:这都是你的错。」、「你到底在搞什么?」、「你从来都没做对过。」、「要是你 那就 。」、「我完全没错。」资源:自我肯定、有领导才能、有能量。 超理智型:忽略“自己”和“他人”。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远离自我、感到缺乏控制、无法表露感受。行为:僵硬而刻板的姿势、看起来冷淡的、严肃而高人一等的神情、操纵、喜欢提出建议、看起来不灵敏、不带人性地客观无聊的 言语:逻辑而客观的、老是引述规条及抽象的想法、冗长的解释、避开有关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复杂的术语:「人一定要讲逻辑。」资源:有知识的、注意细节、解决问题。 打岔型:忽略“自己”、“他人”和“情境”。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远离自我、感到缺乏控制、无法表露真实的感受、没有在乎、没有归属感。行为:活动力过多或活动力不足、不安定的/移动的、操纵的不恰当的、看起来不灵敏的、傻傻的/表面的、争取注意力 言语:改变话题以分散注意力、不能专注于一件事上、避开有关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讲笑话/言不及义、打断话题。资源:幽默、自发 性、创造力、好玩、有弹性。 家庭功能:家庭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即家庭在社会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家庭的自然功能:性爱功能、生育功能。家庭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抚养(保障)功能、情感功能。 鲍恩系统家治的目标:①减低焦虑,减轻症状。②提高每个参与者分化水平以提高个体适应性。 明晰界限技术:重新组合界限,增加家庭子系统之间的距离或密度。 一、针对缠结家庭:增加个体的独立性,增加距离。1.鼓励家庭成员自己说话,尽量阻止别人的干扰,帮助两个人不受侵入的完成对话。 2.让部分家庭成员来参加之后的会谈。二、针对疏离家庭:挑战对冲突的回避,减少迂回式沟通,帮助疏离的成员增加相互接触。三、通过要求家庭成员相互帮助以儿出改变来强调互补性。一旦家庭出现积极的变化,就会对另外的人表示祝贺,以此家庭的相互关联。 再定义:用来改变家庭看待事情的认知和观念的一种方法。同样一件事,同样一行为,因看待它们的角度不同,可使人产生不同的看法,对它们作出不同反应。 家庭结构:结构家庭治疗中最主要的概念。Minuchin 将结构定义为“一组隐性的功能性要求或规则,它掌控着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它不断地变化的,并且随着家庭的发展,也需要形成新的结构。 联盟:家庭成员在执行家庭任务时所出现的结合或对立的方式,比较偏重成员之间情绪与心理上的联结。家庭成员间的联盟主要包括三种形式:①稳定的连盟(两个或者多个家庭成员结成联盟,始终相互支持,共同反对另外的家庭成员)。②三角关系(因时因地而结成的同盟)。③迂回(指桑骂槐,含沙射影,"踢猫效应")。 有负面影响家庭规条的特征:非人性化;绝对化;矛盾化;过时化。 案例分析(结构家庭治疗) 1. 分析案例(存在的问题) 2. 形成假设(勾画结构) 3. 提出治疗方案(举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