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家庭治疗历史与流派

家庭治疗历史与流派

家庭治疗历史与流派
家庭治疗历史与流派

第一部分家庭治疗的理论及历史发展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师兼儿童精神科医师的纳森阿克曼(Nathan Ackerman)首次正式提出“家庭治疗”这个概念。之后的几十年中,各种家庭治疗的流派纷纷崛起,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家庭治疗,不能顾名思义地把它看作是对家庭矛盾和问题进行咨询与治疗。家庭治疗依然关注当事人(client)个人问题和病症的减除,但它同个人取向的咨询和治疗方法有着显著的差异。它超越了过去只关注个人内在的心理冲突、人格特征、行为模式的局限,把人及其症状放在整个家庭背景中去了解并治疗。因而,把家庭治疗法称作“系统疗法”或“关系疗法”似乎更为恰当。

家庭治疗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治疗技术,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它的诞生是心理学界的一次革命,意味着一次范式(Paradigm)的转移。它代表了“一个理解人类问题,了解行为、症状的发展以及解决之道的全新方法”,被称为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崛起的“第四势力”(第一势力的咨询理念——精神动力学派,第二势力——行为主义学派,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学派)。九十年代初,对美国的从业人员理论取向的调查中,家庭治疗占10%,仅次于整合主义取向(30%)。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家庭治疗进入中国,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

1.1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系统观

家庭治疗之核心在于系统观。它不把焦点放在个人的病理心理,也就是所谓的“神秘的黑匣子”上,它所关注并试图介入、改变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整个家庭的互动模式上。没有一个人或一件事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同周围的人或事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和事件存在于相互影响和彼此互动的脉络中,也就是说,家庭成员彼此分担其他每个人的命运。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同一只猴子,它在三个猴群中的地位分别居于第四位,第三位和第二位,当这只猴子在不同的群体时,分别给予相同的能引发攻击行为的电刺激。结果,在位处第四的猴群中,它只攻击其它猴子一次:在位处第三的猴群中,它攻击了二十四次;在位处第二的猴群中,它攻击了七十九次。可见,整个系统的互动历程比个人的心理本质更为重要。

因而,家庭治疗师认为,把某个人的病症看作他个人的问题是不恰当的,其症状意味着他同周围的大系统(家庭,社区,社会)的互动出现了障碍。在个别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所谓的当事人,是整个家庭功能失调的表征者,家庭治疗师们称其为“被指认病患”(identified

Patient)。有些家族治疗师相信被指认病患的症状本身能稳定系统及减轻家庭压力:有些家族治疗师则把病态的行为看作是对家庭压力所作的反应,而不是维持家庭平衡的保护措施。

要更深入地理解家庭系统观,必须了解作为其基础的控制论2(cybernetics)这一方法论。第一层控制论的关键是交互决定论。以往,我们总是从线性因果关系(linear causality)来看问题,也就是说事件A以单一方向的刺激——反应方式导致下一个事件B的发生,A为前因,B后果。这种看法可能适合去了解简单的机械状况,但用来处理家庭互动之类的复杂组织则非常不恰当。因为在家庭中某位成员的改变会影响其他所有成员及整个家庭,受影响的家庭系统又会反过来作用于那个人,以连续不断的环状回路或重复的连锁反应产生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家庭互动的历程是循环因果关系(circular causality)。举个例子,有一位患有焦虑症的高中生,小张。对他的问题的线性观察可能是: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导致孩子产生问题。而循环的观察就可能是:母亲是一个位事业有成的女强人,同在家中毫无地位的丈夫关系冷淡。母子关系一直非常紧密,母亲望子成龙。父亲同儿子关系疏远,他的教养观念同太太不同,但说了儿子也不听,甚至遭到太太反对,丈夫感到在家中被排斥、受冷落,于是除了工作就是打麻将。儿子到了18岁了,可还是害怕进入社会,怕与人交往。但是,呆在家里又不满母亲的管束。母亲为儿子的问题烦恼,感到无助,并责怪丈夫没有尽到父亲之责,两人有时还因此吵架。儿子则更多的留在家中陪伴母亲。这个家庭互动就是交互决定论的典型情况。

第二层控制论保留了第一层控制论的基本理念。两者的分歧在于,后者认为治疗师是独立于被观察的系统之外的,并试图从外面来改变家庭功能;而前者将治疗师视为其所观察的家庭系统的一分子,共同参与并建构被观察的现实。

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划时代的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家庭治疗师当然可以处理个人在更大社会背景下的系统,而不一定只限于“家庭”而己。但从可能性以及投入收益比的角度来说,在家庭系统这一层面上进行干预、治疗是较为现实、有效的。

1.2家庭治疗的起源与发展

家庭治疗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战后的余波中,家庭突然的剧变和聚散制造了一连串的问题,例如,战时轻率成婚带来的压力;晚婚;婴儿潮;逐渐被接受的离婚对家庭的冲击;性别角色的转换等。许多不同背景的临床工作者,如精神科大夫、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师、牧师咨询员等都加入了为大众提供心理治疗的行列。渐渐的,

愈来愈多的临床工作者开始认识到改变家庭结构以及互动模式对于治疗问题行为或病症以及维持治疗效果的必要性。

在此期间,五个看似独立的学科与临床上的发展同时为家庭治疗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它们包括:(1)精神分析治疗的关注点由单独考虑当事人内在心理冲突转移至家庭人际互动在病症的产生和维持中扮演的角色。身兼精神分析师与儿童精神科医师的纳森·阿克曼发表了首篇关于在家庭范围内用精神分析原则处理病症的报告。因而阿克曼被后人称为家庭治疗的开山鼻祖;(2)由生物学家伯特兰费(Bertalanffy)所提出的一般系统理论被应用到心理治疗中,其重点就是探索构成整体的各部分之间是如何组织起来,如何产生交互作用的;(3)学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教养与家庭生活等问题的关注;(4))儿童辅导与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使得家庭成员能以配对的方式接受治疗(如丈夫与妻子,家长与孩子),因此修正了强调单独治疗的传统模式;(5)新的临床技巧——团体治疗,把小团体作为治疗对象的做法为家庭治疗把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对象提供了范例。

60年代,有一批原先采用个人取向,但因为受了控制论思想的影响,而对传统的个人取向的治疗方法渐渐不满的治疗师,加入到50年代家族治疗先驱者的队伍中去。由于早期对于家庭治疗的研究没有受到重视,这些临床工作者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临床实践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展出许多介入整个家庭的新策略。这一时期,家庭治疗在欧美都有相应的发展。尤其是系统派的家庭治疗在意大利的米兰有显著的发展。结构派家庭治疗也开始成形。弗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于1964出版了《联合家庭治疗》一书。1962年,阿克曼创办了这个领域第一个,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期刊——《家庭历程》。

70年代,主流的家庭治疗流派进一步发展完善。在全美各地,各种其它家庭治疗流派激增。1970年,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学会组建成立。但家庭治疗的发展仍以治疗技巧为主,理论研究依然欠缺。在这一时期,家庭治疗领域内部开始进行自我检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女权主义者对家庭治疗的批评,她们挑战传统家庭治疗的信念,认为它们强化了性别歧视与性别角色。

80年代,家庭治疗进入成熟期。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学会的成员在刚成立时不足一千人,到1989年己经有了一万六千人了。在这一时期,家庭治疗在世界各地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加拿大、英国、以色列、荷兰、意大利、澳洲、德国等其它一些地方都有家庭治疗的训练计划与专业委员会。1987年,国际家庭治疗学会成立。

90年代,家庭治疗的各个主要流派之间不再相互排斥,而是逐渐走向整合。80年代提出的新认识论,在这十年中,对家庭治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受第二层控制论影响的一些家庭

治疗师认为,治疗师不可能在治疗时客观的观察一个家庭。因为治疗师本身也参与并建构了这个被观察的对象。这一认识论迫使家庭治疗师重新省视传统的系统假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社会建构主义家庭治疗。

1.3家庭治疗各流派之简介

所有的家庭治疗师都把系统观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石,在实际的治疗处理上也都相当重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历程。然而,他们对于心理功能不良的本质的理论假设、对家庭模式的看法以及治疗干预的策略,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众多各有特色的流派。以下将介绍在家庭治疗领域内有代表性的六种流派。

1.3.1多世代家庭治疗(multigenerational family therapy)

博文(Bowen)是这个流派的创始人。他的理论是所有家庭治疗理论中最深刻、透彻,最具有思想性的。他强调必须以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建构良好的理论可以使咨询师维持超然的心态,不致陷入混乱。

博文的理论中有八个环环相扣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区隔化(self-differentiation)、核心家庭情绪系统(nuclear family emotional system)、多世代传递过程(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和情绪三角关系(emotional triangulation)。其它四个是:家庭投射历程(family projection process),情感切断(emotional cutoff),手足的出生顺序(sibling position),社会性退化(social regression)。自我区隔化,三角关系等概念已为其它各派家庭师广泛认可和采纳。

博文的所有理论概念是建立在一个前提假设上的,即一种来自于生存恐惧的“慢性焦虑(chronic anxiety)”。这并不是指日常生活中因某些特定生存问题而引起的担忧或恐惧。“慢性焦虑”是一种更为广泛的自然系统现象,它无所不在,不可名状。它是各种生物体应对生存危机时产生的一种情绪和躯体反应,是一种能量驱力。由于人类具有思维能力,能处理影响所有生物的这种情感驱力,所以家庭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才有存在的意义。总而言之,慢性焦虑是所有病症的主导原因,无论是精神分裂、癌症或厌食症(但慢性焦虑并非是导致问题的唯一变量)。相应的对策以及预防药就是“区隔化”。

博文所说的区隔化更多代表一种状态而非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这一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体维持自身的独立完整,同时仍能隶属于家庭或其它群体的两种驱力(drive)间的平衡。自我区隔化是一种能力,能够把自己受本能驱动的情绪反应区别于受理性目标指导的行为反应;

在面对其他焦虑的个体时维持不焦虑的状态;能够不让自己不由自主的陷入系统的情绪控制中去;明确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目标;最大程度的为自己的情绪和命运负责任,而不是怨天尤人。这是一个情绪的概念,而非一个思维的概念。区隔化程度低就会形成情绪融合(fusion)。

博文认为人们倾向选择与自己有相等的区隔化程度的伴侣,以此形成核心家庭情绪系统。两个融合程度都很高的人构成的情绪系统并不稳定。在压力的情况下,他们的焦虑会彼此影响甚至放大。他们会尝试各种方法来降低紧张和潜在的威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把第三个人牵扯进来,以形成三角关系。自我区隔化程度越低的人,越容易采用三角化(triangulization)的方式来处理关系中的情绪压力。例如,一对夫妻之间存在未解决的矛盾,他们可能通过过度关心子女来转移注意力,暂时搁置彼此的问题。家庭投射历程正是通过父亲—母亲—子女这样的三角关系进行的。但当压力超过三角关系的负荷时,家庭中就会爆发问题,且往往是被拉进三角关系的孩子成为牺牲者。

博文以情绪截断来描述一种试图达成自我区隔化的错误的方式。被拉进三角关系的子女到成年期时,尝试切断与家庭的接触,以为这样就可以从家庭的情绪融合中独立出来。

多世代的传递历程是博文理论中最独特的一个观点。他将严重的功能失调视作家庭情绪系统延续数代酝酿而成的。低落的自我区隔程度通过三角关系和家庭投射历程代代相传。最终,可能经过八代、十代,在遇到危机的情况下可能更短,家庭情绪系统内的焦虑和压力超过了家庭成员所能承受的限度,症状就会出现。博文相信,如果将他的理论推演到社会的层次,长期的外在压力会减低社会的区隔化程度,造成社会退化的结果。

博文的家庭治疗,至少要了解三代的家庭关系。并绘制出家谱图,供进一步的分析。这是一套专门用于描述家庭系统的符号,现己被各派家庭治疗师所采用。博文强调以冷静、小心不介入三角关系的方式处理个案。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融合和焦虑,解除症状,最终提升个人在核心家庭系统和扩大的家庭(extended family system)中的区隔化程度。因而,治疗师本身的区隔化程度是至关重要的。

他提倡的训练治疗师的方法就是先解除治疗师同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情绪融合。共有四步:

1、鼓励受训者做出世代家谱图,并确认其家族有哪些转折点,这当中重要的是,须弄清楚家族的关系脉络。

2、要求受训者返回原生家庭,训练自己成为家庭历程的客观观察者。此时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确认与控制对于家庭其他成员的情绪性反应。

3、博文鼓励受训者在家族处于高度压力的情况下,如有家族成员重病或死亡时,返回家里去

观察,因为这是最可能出现改变的时刻。去解开昔日的三角关系,特别是那些会让受训者产生情绪反应的三角关系。

4、期望受训者不再陷入旧的情绪性反应模式,而能与更多的家庭成员建立起个人对个人的关系,加深彼此了解,而不是去评论其他成员。

1.3.2结构式家庭治疗(structural familytherapy)

上世纪70年代,结构式家庭治疗是家庭治疗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这不但是因为疗法本身的有效性,其创始人萨尔瓦多·米纽庆(Salvador Minuchin)令世人目瞪口呆的精湛技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真正影响深远的还是米纽庆的关于家庭结构的理论。其理论的特点是简单实用。

米纽庆是一个犹太人,他在本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对功能良好和功能不良的家庭结构形成了特定看法。以此为基础创立的结构理论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用以在咨询中分析家庭的动态过程。同时家庭结构的概念为治疗师进行干预和治疗提供了一个连贯的、系统的基本途径。

米纽庆认为被指认病患的病症是由不良的家庭组织结构所维持的。因而,治疗师必须先探讨家庭结构,挑战那些僵化、重复出现的互动模式,然后“解冻”这些模式,创造出家庭结构重组的机会。如此这番,个人的症状才能解除。其独到之处在于使用空间和结构隐喻来描述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法。

结构式家庭治疗中最核心的概念是: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次系统(subsystem)和边界(boundary)。

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一组隐形的功能需求或规则,整合家庭成员彼此互动的方式。例如,当父母第一次吵架时,孩子会介入吗?父母会要求他不要管大人的事吗?母亲会把孩子拉进来对抗父亲吗?情况并不确定。但随着家庭互动的多次重复,模式就会固定下来。当再度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同样的互动方式将再度出现。从“孩子可能会介入”变成“孩子总是会介入”。以至于最后形成一条规则:孩子是父母之间的调停者。

家庭是不会直接把他们的潜在结构暴露给治疗师看的。要籍着观察家庭成员在治疗历程中,谁对谁说什么,以何种方式说,结果如何,才可以了解到家庭的结构。

米纽庆认为一个功能良好的家庭应该具有阶层化的结构。如,父母必须能驾御其子女以

及次系统之间的分化。此外功能必须有互补性。例如,丈夫和妻子要像团队一样运作,共同组成和维护管理联盟等。

家庭次系统

家庭是一个大系统,其中又有众多次系统。次系统通常是依照性别、辈分(如祖父母/父母/孩子)或功能(谁负责做哪些家务)等来区分的。每个成员都可能同时属于几个不同的次系统,在不同的次系统可能拥有不同水准的权力、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不同的互动。例如当一个7岁的孩子的要求被家长拒绝后,他可以安静地听父亲给他讲道理,但在母亲面前却大哭大闹。因而,在结构派家庭治疗中,治疗师分别见不同的次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在各个次系统中,夫妻或父母次系统的稳定和持久是最重要的。整个家庭的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此。就好比在一个细胞中,细胞核的健康决定着细胞的存亡。

当一个次系统中的成员占据或侵犯另一个他不属于的次系统时,结果经常是结构产生某种麻烦。例如,在家庭中一旦允许小孩评价、研究、干预父母的争吵时,他/她就会不适当地卷入配偶次系统中。确保父母次系统、配偶次系统能适当地隔离儿女次系统是结构派的重心。

界限

家庭各成员和各次系统是由界限区隔开的。界限掌控着家庭成员彼此间接触的性质和频率。这些人际边界在概念上以类似光谱的方式来理解最好,光谱的一端是僵化(rigid)的边界,另一端是模糊(diffuse)的边界。

过度僵化的界限在次系统与次系统之间,以及家庭内外的系统之间筑起一道道不可逾越的障碍。过度僵化的界限导致疏离(disengagement)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或次系统虽然能保持其完整独立,但缺乏照顾、提供协助和彼此情感的交融。

过度模糊不清的界限使得其他人可以任意入侵。这将导致纠结(enmeshment)的状况。其特征是家庭成员过度关切和卷入彼此的生活,虽然支持性很高,但也须付出很大的代价,即牺牲彼此的独立性。

在光谱的中央,则是清楚或健康的界限,其适当柔和了僵化界限和模糊界限的特点。这种界限一方面使个体得到统合感,另一方面在整个家庭系统里拥有归属感,即每个成员感觉到“我”的状态和“我们”的团体感觉。

过度僵化的界限像一道永远关着的门,过度模糊的界限好似一道一直敞开着的门。那清晰的边界就是一道可开可关的门。在遇到新的情况和压力时,能灵活地调整,从而满足、协

调各成员的需求。

米纽庆的风格非常积极主动,他在治疗过程中扮演的是领导者的角色。米纽庆在探索家庭治疗的初期阶段,其工作对象是不良少年的家庭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贫穷家庭。因而在治疗过程中他更多采用的是行动和压力。最终形成了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一个重要特色——行动领先于认知。治疗师在咨询现场,依据其结构理念来改变家庭中功能不良的结构,这种改变将给家庭成员带来新的体验,让他们看到希望,即除了原有的互动模式外还有其它可能性。家庭成员带回去不是方法,也不是道理,而是一种新的经验。

1.3.3系统派家庭治疗(systemic family therapy)

1971年,帕拉左理(Mara Selvini-palazzoli),伯斯寇罗(Luigi Boscolo),赛倾(Gianfranco Cecchin)以及普拉特(Guiliana Prata)这四位心理治疗师同时脱离比较偏向精神分析的同行,成立了一个米兰家庭研究中心。这种取向的特色是有系统地从行为、关系、不同家人如何知觉与解释某一事件之中找寻差异,并致力于揭露维持现有家庭系统平衡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联。因此,他们的取向后来被称为“系统派家庭治疗”,也称“米兰派家庭治疗”。

系统派的治疗特色是“反矛盾”(counter paradox)。治疗师不但警告家庭不要过早改变,甚至还会扩大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差异。例如,一对父母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的管教方法不一致且有竞争性的作法。治疗师并不要求他们改变现有的冲突的作法,而是要求母亲在单数日以自己的方式负责管教孩子(父亲记录母子互动),父亲则在双数日全权承担管教任务(母亲充当观察记录角色)。执行这一方法可以澄清、扩大父母两人间的差异,并且让他们察觉到正是两人间的差异让他们的孩子产生困惑。因此,要让孩子有所改变,他们之间达成一致就非常重要了。

系统派的工作模式是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并运用一组有力且具有创新性的治疗技术来改变家庭的互动模式,例如:正向解读(positive connotation)与家庭仪式(rituals)。

在每一次会谈前,团队都要开讨论会,进行回顾并为接下来的会谈做计划。在会谈进行时,由一个或两个治疗师会见家庭,其余团队成员在单向镜后面观察,并在会谈中间打断治疗师,与其进行讨论但不让家庭成员听到。然后治疗师回去把团队的“处方”提供给家庭。在会谈后,团队讨论的焦点在于分析家庭对治疗师的介入的反应,并计划下一次的会谈。

正向解读是一种对家庭行为的重新框视。通过这种方式,治疗师暗示病症或负面的行为

其背后的动机是好的,例如:孩子之所以拒绝上学是因为他想陪伴受父亲冷落的母亲。因为这一行为帮助家庭系统维持了平衡,促进了家庭的凝聚和幸福感。把症状解读为积极的、正向的,可以减少家庭对治疗师给出的分析解释以及对未来改变的阻抗。

家庭仪式是用矛盾处方的方式实行的,其详细地描述要做什么,谁做,何时做,在什么情况下做。

这四位米兰派的大师在他们合作的后期又发展出三个代表性的治疗策略:

一,假设形成(hypothesizing)。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系统或关系的陈述。治疗师在同家庭会谈之前,通过与团队成员的讨论,提出导致家庭问题的可能成因。这就像一张关于家庭问题的地图,给治疗师指引一个方向去询问各种问题,并用收集到的信息去证实、修改或推翻假设。二,循环性。也就是说家庭互动模式不是线性的因果序列,而是由互为因果的回馈链构成的。相对应的技术就是循环提问(circular questioning)。这一技术反应了米兰派系统性的理论假设。治疗师通过提问发掘不同家庭成员对于某些事件或关系在观点上的差异,因而所关注的是家庭的关系,而非个人症状。

三,中立(neutrality)。是指治疗师努力与所有家庭成员维持联盟,避免陷入家庭的联合与同盟之中。

1.3.4策略派家庭治疗(strategic family therapy)

之所以称之为“策略派”,是因为这一流派的治疗师认为,问题本身是真实存在的,必须由治疗师提出一套策略来加以解决。所以,只要治疗师用他的指导者和权威的姿态,下达指令,要求家庭执行新的互动关系,问题就会改变。显然,在这里,治疗师是掌控全局的,并对家庭的改变负有全部的责任。

家庭治疗领域内的一批先驱,如贝特深(Bateson),杰克森(Jackson),黑磊(Haley)等,根据沟通理论(communication theory)建立了这一流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该领域内的主流。他们认为只要改变现在不良的沟通方式,就会解决问题,所以他们不重视了解过去,收集信息,洞察当事人的潜意识。他们认为解决了现在,也就是解决了过去,因为现在的问题是系统功能不良的一种隐喻。现在的问题症状表现为某种沟通方式,目的是为了控制其他家庭成员。所以治疗师地任务就是针对当事人的人际情况制订出明确的目标,设计出一整套介入或干预措施,并仔细地针对问题安排具体的治疗策略。

策略派治疗师可以清晰地把治疗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关系建立阶段——目标在于让家庭感到轻松。治疗师力图与所有涉及问题的家庭成员建立

起融洽的关系。

2、问题探求阶段——目标在于探讨家庭寻求帮助的原因。治疗师会询问每个成员对问题的感觉和看法。提出的问题例如:“你们最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来?”“你们觉得或希望你们的家庭往哪些方向变化”“你们每个人希望做哪些方面的改变?”等等。

3、家庭互动阶段——在治疗师在场的情况下,家庭成员讨论他们之间的问题。此时,治疗师会特别注意行为的发生过程,权利斗争,层级结构,沟通模式,以及家庭中小团体的形成过程。治疗师的目标在于确认哪些可能的策略可供在未来的治疗回合中使用。

4、目标设定阶段——指治疗师与家庭共同确认问题的特性。通常会拟订出一份合同,内容包括治疗的目标和一步一步的治疗方式,这能使家庭成员持续地评估自己在达成这些目标上的进展情况如何。

他们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是“重新框视”(reframing)——当问题行为根深蒂固时,可以从新的角度来重新解释此种行为。这背后的假设是,对某种行为给予新的意义,可能会产生出另一种行为来迎合新的解释。他可以帮助家庭成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行为,使得一些顽固的问题行为也变得可以理解和接受。“重新框视”的深层意义在于,其不仅会改变行为的意义,而且往往还能使家庭进一步了解到互动关系中其它层面的意义。“重新框视”己被许多其它流派所借用。

1.3.5经验丨人本家庭治疗(experiential/humanistic family therapy)

之所以把经验派家庭治疗和人本派家庭治疗放在一起介绍,是因为这两个流派的家庭治疗师都遵循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他们都尊重人们的选择与自由意志,更强调每一个人都拥有自我决定与自我实现的能力。这两派治疗师是非理论导向的,他们更重视咨询现场的即刻反应。他们通过同当事人彼此之间真诚、可信的人际互动来达到催化当事人家庭自然的成长的目标,并协助当事人实现潜能。

经验派的鼻祖维特科(Whitaker)是一个一贯激进地挑战传统的人。他试图摧毁当时盛行的正统精神分析学派的领导地位,提倡认识论上的转变——由寻找个人内在冲突到处理患者人际功能不良的经验。他认为精神分裂的症状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卡住”的表征。这些内容在他划时代的代表作《心理治疗的根基》(The Roots of Psychotherapy,1953)中可以看到。

维特科大胆宣称他的治疗大部分受他的潜意识所控制,他有时也进行所谓的“荒谬的心

理治疗”去镇静、混淆、最终活化有冲突而又僵硬的家庭系统。维特科认为在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参与者包括治疗师,在某种程度上,同时都是其他人的病人与治疗师,因而,他相信,就治疗而言,如果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得到个人的助益,那他的当事人家庭也不会得到任何助益。

人本主义家庭治疗也称“联合(conjiont)家庭治疗”。其创始人萨提亚是各派家庭治疗创始人中唯一的女性。她去世界各地示范她精湛的治疗技术,因而倍受人们尊敬。她认为每一个家庭都有各种潜能,她的治疗目标就是,促进清楚的沟通,提高察觉能力,激发成长的潜能。

萨提亚的家庭治疗取向结合了她早期关于澄清沟通“差异”的经验。依据萨提亚的观点,家庭生活中有很多关于人之间沟通和互动的规定。每个人从小就开始面临许多规定:如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怎样做才是被允许的。在种种规定中,控制沟通的规定最重要,即在那些情况下谁能对谁说什么。这些规定往往是隐含的,而非用明确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果儿童在接受这些规定时,将它们视为具有绝对性而别无选择的话,通常会带来问题。在我们中国家庭中较多看见的规定如:不能顶撞父母,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能插嘴,听大人话的才是好孩子等等。在小的时候,孩子没有反对的力量,往往选择接受,并形成固定形态。如果当他们长大后,把这些规定当作不可更改的金科玉律用到成人世界的关系互动中,就会造成了人际关系功能不良,甚至是导致自我挫败的陷阱,难以自拔。萨提亚在治疗过程中的一项任务就是协助家庭成员把这些极端的规定转化成有用的规定。

健康的家庭里,规定不多而且保持一致。这些规定符合人性,具有弹性,能应对不同的情境。家庭成员间沟通良好。家庭的氛围是开放、自由的。成员间既亲密,又能接纳彼此的差异,并支持对方向外面的世界探索。运作不良的家庭里,规定多且僵硬,常常无法符合情境的要求。成员间沟通封闭。成员既无独立感,又无法建立亲密关系,往往用家庭规定掩饰对差异的恐惧。

萨提亚的治疗风格非常具有特色,她闯入家庭系统中,依靠自己的创造力、自我开放以及敢于冒风险的勇气,凭着自己的直觉和投入而非技术,判断出家庭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做出反应。她的技术都是根据现实自然反应来的,无法生搬硬套。

1.3.6社会建构主义家庭治疗(social constructional family therapy)

社会建构主义是家庭治疗最新的几种取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流派。它反映了第二层控制论的观点。也就是说,知识是相对的,并依赖于脉络之中。我们的信念系统仅仅反映出我

对于这个世界所做出的“社会建构”,而非“真实”的真理。

社会建构主义家庭治疗的观点是:治疗师也是被治疗的家庭系统中的一部分,因而,治疗是并不能客观的观察这个系统。所以,治疗师同任何一个家庭成员一样,都不可能揭示家庭的“现实”,大家都是依据自己对家庭的假设来看待家庭以及家庭中的问题。一个家庭有几个成员,就将有几重“事实”,绝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事实”。

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治疗师将不再是一个外来的专家。他们的任务不是去指导或操纵家庭,使之符合治疗师设想的样子。而是和家庭团结成一个治疗师——家庭观察系统。双方平等地进行对话,一起检视治疗师以及各成员对于家庭问题所赋予的意义,并“共同构建”出新的意义。

1.4家庭治疗的效果

在婚姻与家庭治疗诞生初期,即上世纪50年代,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努力向世人证实这种疗法在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它一些心理障碍中的效果。他们通过研究和直接观察,发现治愈后的当事人回到毫无变化的家庭环境中往往会有复发的现象。这一点暗示着,也许家庭治疗是一种维持当事人进步的有效手段。那个时代的一些作者从理论上检验了,在家庭互动的脉络中,心理障碍如何发展以及家庭治疗如何帮助被指认病患发生改变。在家庭治疗这一概念确立之后的近20年中,虽然杂志上发表的关于家庭治疗这一笼统的主体的文章越来越多,但家庭治疗的结果研究却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有两个:一,始于60年代初期的“(美国)社区精神卫生运动”采用了医学生物模式,导致了对行为、认知、和情绪问题采用生物学解释的趋势;二,早期的家庭治疗理论家没有能力设计可被接受的实证性研究,或提供操作性的理论定义。

80年代起,人们对家庭治疗的实证性研究的兴趣开始复苏。其实证的严密性甚至超过了所发表的大多数关于其它形式的心理治疗的研究。这些研究为家庭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了广泛的支持。

1986年,古尔曼(Gurman,A.S.),金斯肯(Kniskern,D.P.)和品索夫(Pinsof,W.M.)在“婚姻与家庭治疗的过程研究和结果研究”一文中,对1975一1985这十年间婚姻与家庭治疗的研究做了总结和评估。

1997年,米勒(Miller,R.B.)发表了一篇相应的文章,“家庭与婚姻治疗模式的疗效证实:对古尔曼(Gurman,A.S.),金斯肯(Kniskern,D.P)和品索夫(Pinsof.W.M.)制作的评估表的更新。”这篇文章总结了1975—1995年之间关于家庭治疗疗效的研究,其所评估的家庭

治疗流派比86年的文章更全面,所检视的领域也增加了一个混和障碍和离婚适应。

这两篇文章均采用同样的评分系统。

O表示“疗效未证实”,即没有发现任何高质量的研究证明某一流派家庭治疗对于某种特定的障碍有疗效。

1表示“疗效不确定”,即至少发现一项高质量的研究可证明某一流派家庭治疗对于某种特定的障碍有疗效,或有数项质量不高的研究。

2表示“疗效可能存在”,即发现一些高量的研究可证明某一流派家庭治疗对于某种特定的障碍有疗效,或有一批质量不高的研究。

3表示“疗效确证”,即发现4项或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证明某一流派家庭治疗对于某种特定的障碍有疗效,或至少有一项高质量的研究的结果得到其他研究者的重复证实。

所谓“高质量的研究”是指:采用控制组;明确针对哪一种病症或问题;采用恰当的统计方法等。

本文作者将97年和86年的这两篇总评性文章中都涉及到的主流家庭治疗流派的评估结果进行了汇总比较。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1)每一种家庭治疗的流派的效果都得到了一定的研究证实,从1997年的总分上看,疗效最明确的是行为派家庭治疗,结构派家庭治疗次之(2)除了多世代家庭治疗法外,每一种流派的效果在10年后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进步最大的依然是行为派家庭治疗,其在五个领域内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其次是结构派家庭治疗,其在四个领域内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3)截止于1995年,行为派家庭治疗对7种病症的疗效得到了确证,即得到3分;心理教育派家庭治疗对2种病症的疗效得到了确证;结构派家庭治疗对药物滥用以及经验派家庭治疗对婚姻问题的疗效得到了确证。

总而言之,数据显示家庭治疗对于某些病症和问题是具有一定疗效的。但笔者认为,我们仍须客观冷静的分析看待这些数据的内涵。

首先,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疗效研究中,咨询者和治疗者变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但由于家庭治疗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它比较复杂且仍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因而对于家庭治疗师的培训与督导的标准化和体系性并不尽如人意。家庭治疗师的水准参差不齐。不少有关家庭治疗疗效的研究设计中并没有提到这一变量。无论是因为忽略还是因为条件限制,都很有可能影响到最终的研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治疗本身所具有的疗效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现。

其次,为何行为派家庭治疗的疗效如此之明显,且远远超过其它各种家庭治疗的流派?

研读一下行为派家庭治疗的理论,不难发现,它虽然融入了系统观,但理论基础依然是古典制约论、社会学习论和强化等。笔者的观点是,与其把它看作是一派新的家庭治疗理论还不如把它视为行为主义学派的新发展。行为主义学派本身所具有的可操作性和易评估性使得了所谓的行为派家庭治疗的疗效更容易被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就相应增多。

在家庭治疗领域内,证实疗效最大的障碍在于缺乏广为认可的评估和诊断工具。一方面各大流派的创始人把焦点主要放在发展理论技术、临床操作和培训督导上,而不太注重发展测评和诊断工具。另一方面,由于评估复杂的家庭系统的循环互动是相当困难的,虽然目前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家庭评估量表,但为数不少的家庭治疗师仍偏好依据个人的经验和观察做出临床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定量的结果研究就不可行了。

另一个问题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界普遍存在的,也就是历程研究和结果研究之分。近四十年来,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者越来越关注探究治疗的历程。研究者不只是单一专著在结果研究,证实治疗效果,而是把注意力转向比较性的研究,以了解不同的治疗技术针对于不同问题的当事人各具有什么样的优缺点。此外,探讨历程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历程研究的目标是辨认出在治疗师与当事人家庭系统的互动中,哪些经验和行为导致了改变的发生。所以,历程研究同临床的关联性更为显著。甚至有些研究者认为依赖于量化的结果研究伺家庭治疗潜在假设(多重因果关系、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不相容的。但笔者认为,对于这两种方法各取所长,互补整合才是可取的方法。

第二部分家庭治疗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同中国文化的相容性

2.1家庭治疗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第一篇介绍家庭治疗的文章发表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的创刊号(1987年)上,由北京大学心理系钱铭怡教授撰写。第二年,钟文欣、徐进(精神科大夫,台湾人)也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介绍家庭治疗的文章。

中国最早的家庭治疗培训班的举办,主要归功于两位非常崇尚中国文化的德国人—玛格莉特·哈斯·维施加特(Margarete haap一wiesegart)女士和安·卡特琳·谢勒(Ann Kathrin Scheerer)女士。目前,维施加特女士担任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主席,谢勒女士担任汉堡促进科学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上世纪70年代,她们俩来到中国留学,研究中国的心理治疗。结果却发现,在那个时代,中国基本上就没有心理治疗。于是她们就计划组织一批德国的心理治疗专业人员来中国义务

授课。1987年,第一期德中家庭治疗培训班在昆明举办。主办者请来了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司蒂尔林(Stierlin)教授担任培训师,以系统派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培训内容。组织承办这次培训的中方人员都是精神病学界德高望重的一些教授,如包文龙教授、许又新教授、左辰彦教授、徐道云教授等。结果,家庭治疗的理念在传统的精神病学界引起了强大的冲突。

60、70年代,西方的反精神病思潮也正风起云涌。德中家庭治疗第一次培训结束后,左辰彦教授决定召集人马进行研究,并在第二次培训时介绍了研究成果,学员们都对此很感兴趣。相关文章发表在中国临床心理学创刊号上。

第二次培训班于1990年在青岛举办。1994年,第三次培训班在杭州举办。三次培训,每一次的授课内容都是最基本的理论和技术,德方老师认为这样的培训达不到培养中国家庭治疗师的目的。于是,德中心理治疗连续培训班应运而生(包括精神分析、行为治疗和系统派家庭治疗三组)。1997年第一期培训正式开始,一期三年,每年两次,学员固定。2000年第二期。海德堡大学的西蒙(Simon)—司蒂尔林最得意的学生之一,成为德中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的主要培训人员。

2000年,第一期结构派高级家庭治疗连续培训班在北京开班。由纽约米纽庆家庭治疗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形式同德中心理治疗连续培训班相似,一期三年,每年两次,有固定的核心学员。主要培训人员是纽约米纽庆家庭治疗研究中心负责人之一,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认证督导师,香港大学客座教授—李维榕女士,以及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认证治疗师王爱玲女士,朱伟星先生等。2001年9月,结构派家庭治疗的创始人米纽庆,在其80高龄之际,亲自担任第三次结构派高级家庭治疗连续培训班的培训师和督导师。

这些培训班所培养的家庭治疗师在医院、学校、精神卫生机构中大力推广、实践和研究所学的理论和技术。

(以上内容根据笔者采访深圳康宁医院咨询部主任、系统派家庭治疗高级培训班学员、结构派家庭治疗高级培训班学员陈向一的录音整理而成)

2.2家庭治疗的理论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几乎所有的文明民族都有家庭组织。但是,由于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使得各民族的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和家庭观念等呈现出多样的表现形式。

几千年的历史显示,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中国的家庭模式以及家庭对个人

的重要性与西方社会有着较大的差别。

大家庭(家族)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力极其强大。而在西方,大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却不断弱化。一方面是由于西方的家庭组织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瓦解得比较彻底。再次,由于基督教的影响,上帝取代家庭占据了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使得西方的家庭结构较早的过渡到了核心家庭。但在中国,由于封建制度沿袭了非常长的时期,当时低下的生产力以及缺乏民主制度等情况,使得人们很自然的选择大家庭的形式来获得经济和安全上的保障。纵然,目前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大家庭的社会形态越来越不占主导,但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大家庭的观念使得大家庭内部之间的联系依然较为紧密,大家庭内部的资源仍然保持着相互流动的状态。且中国人对老家和祖籍的念念不忘也显示出人们对族系的重视。

“家和万事兴”这句俗话极好的反映出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家庭的利益高于个人。家庭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先决条件。传统中国文化中名目繁多的家规家训无不是为了维持家庭的稳定,使得各位家庭成员能够为了家庭的整体目标而团结统一。另一方面,中国人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往往都同家庭维系在一起。成功了是“光宗耀祖”,失败了可以到家庭的“避风港”寻求安慰和支持。而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强调个人的权利和义务。虽然他们也重视亲情,但在基督教一千多年的影响下,人们的心灵更多饭依于上帝。人人都是上帝的孩子,大家都是兄弟姊妹。

综上所述,在中国,家庭的观念是深入人心的,这为人们接受“家庭治疗”这一新的技术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石—系统观早在几千年前就显现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了。中国人可说是系统观的祖师爷了。不管是道还是儒,天人合一的基础是相同的。只是相对于孟子的“吾养吾天地之浩然正气”,法地,老子对天并不买账——“天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过我想,当他说“人地法天,天法道,道性自然”时,就算孔夫子也不见得不同意。

再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传统中医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不仅长盛不衰,甚至还开始走向世界。可见中医的理论越来越得到世人的认可。中医强调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身体得各个部位并非孤立,而是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局部的病痛往往反映了体内平衡的失调。所以中医强调整体调理,而不是像西医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果把人的身体对应于家庭系统,把身体的各个部位对应于家庭成员,两者真可谓不谋而合。

传统的文化对中国人的“自己”也产生了深邃的影响。在中国社会中,“己”的发展和作为是建立在处理好人际关系之上的。“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就是这个意思。中国人的“小我”要服从“大我”。个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更为重要。而西方社会则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自由

和利益,重视个人的独立性和隐私权。希拉思(Heelas)和洛克(Lock)在他们的研究中提出,在西方社会中,“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楚。而中国人的“自己”却是包容式的,通过不断的修养使“自己”逐渐扩大,从而达到“自己”与家庭、群体和社会的融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正反映了中国人的“自己”不断扩大的发展历程。由此可见,中国人的系统观是根深蒂固的。某些资深家庭治疗师具有处理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家庭的经验,他们发现,中国的当事人及其家庭成员较容易理解被指认病患的病症同整个家庭功能和结构的关系,甚至常主动引出关于家庭成员关系的话题。

在大众的观念中,西方国家的孩子较叛逆,而中国的孩子较听话,守规矩。似乎听话的孩子自然问题就少一些。殊不知,听话的孩子也有他的麻烦。米纽庆家庭治疗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之一李维蓉女士曾讲过,中国的孩子较之西方的孩子更易受核心家庭情绪的影响,更难冲出三角关系的束缚。在笔者看来,这现象同中国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的家庭对子女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孝顺’。“不顺”即“不孝”。“顺”就是要接受父母的控制。“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虽然,这种传统的三纲五常己灭了踪迹。但父母依然拥有“天赋控制权”。如果子代“不顺”将受到整个社会舆论的负面评价。而西方国家中,子女对父母的恩情和服从可以不同时存在。这种状况无疑会妨碍中国家庭中子女的自我区隔化程度的提高,使他们无法离开母体,成为一个独立的细胞。因而,在中国,家庭治疗也大有用武之地。

当然,笔者并不是想对中西文化和家庭作出什么评价。任何文化都会有因其所认定的规范而造成的有利部分和较难解决的部分。笔者只是试图稍微说明一下,家庭治疗的理论思想在中国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土壤。

虽然我们接受了西方理论和技术,中国人毕竟和西方人有所不同。把西方的新兴理论纳入到我们东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比较、选择、研究、实践,促进心理咨询和治疗本土化的发展,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关于道德的历史典故

关于道德的历史典故 听听故事是小学生都爱做得事情,同时好的道德的典故也会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下面是整理的关于道德的历史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 典故1、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总是拿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典故2、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又一次孔子要向他传授高深的理论,曾子本来坐着,听了便从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站立,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充分尊敬。 典故3、千里送鹅毛 唐朝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在路上,缅伯高不小心让天鹅飞走了,只剩几根鹅毛。到长安后,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奉上了鹅毛并赋诗“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这个典故比喻礼物单薄,情意却异常浓厚。 典故4、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为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到其住处请他,最后才等到诸葛亮。“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

容求贤若渴的著名典故。 典故5、车胤囊萤 车胤是晋朝人,自幼聪颖好学却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于是他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学者。“车胤囊萤”也成为勤奋学习的典故。 典故6、王恭身无长物 王恭是东晋时的名士。他从会稽当官后回家,同族的一个长辈去看到他坐在一张竹席上便说,你从东边回来,应该有不少这种东西,可不可以给我一张。王恭将席子送给他,自己之后却只能坐草席了。那人听说后非常惊讶,对王恭说,我本以为你还有多余的竹席。王恭则回答,我为人平日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典故7、张良拜师 张良在成为刘邦军师以前,有一天在桥上三步,碰到一个老人故意把席子掉到桥下,让张良把鞋捡上来给他穿上。张良照做后,老人高兴地称他孺子可教,并给他一本《太公兵法》。张良仔细研读,终于成为一代军师。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尊老敬老的著名典故。 典故8、荀巨伯舍身救友 荀巨伯是东汉桓帝时的贤士。一次他去探望重病的朋友,恰逢胡兵围攻城。他不肯独自逃跑,甘愿用自己的性命代替朋友的性命。胡兵大受感动,率军撤回,全城得救。

家庭教育指导原则内容和方法课程大纲

家庭教育指导原则内容和方法课程大纲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课程大纲 一、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1)坚持“儿童为本” (2)坚持“家长主体” (3)坚持“多向互动” (4)坚持“循序渐进” 2.针对性原则 (1)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分类指导 (2)分类别、分层次指导家长解决家庭教育误区问题3.适用性原则 (1)摆正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2)认真调研、准确分类、有的放矢 (3)内容、形式应以需要解决的家教问题相适宜 4、实效性原则

(1)务实的科学态度 (2)互动的双向学习 (3)双方的共同成长 二、家庭教育指导重点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发展观 3.家长必须抛弃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 三、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1.要注重突出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到指导服务、亲子活动等家庭教育各个环节。 2.10个专题:(1)每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2)心理健康、安全、营养、保健与体育。(3)个性特点及其社会性发展的关系。(4)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与交往习惯。(5)尊重儿童,做儿童成长的好伙伴、引领者。(6)全面关心儿童,会观察与分析儿童。(7)帮助儿童适应学校集体生活与教育环境。(8)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包括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夫妻关系与婆媳关系。(9)家长实施以身作则、严慈相济、快乐有趣的教育方法。(10)加强亲子沟通,丰富孩子的生活和感知经验。

四、家庭教育指导方法1.及时的个别沟通2.家访的优势不可替代3.丰富的亲子活动4.采取多种形式

十五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十五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一、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琴。 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并无伯牙因钟子期离世而从此不再鼓琴的内容。”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二、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三、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第十三章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一.家庭治疗的历史及在中国的发展 系统式家庭治疗( systemic family therapy)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现代心理治疗最初是以个别会谈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者通过与来访者的个别接触来实施治疗,如精神分析疗法等。大约从本世纪三分之一阶段开始逐渐出现了集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每次接受治疗的不再是单个个人,而是一群就诊者,这就是小组治疗。这样一来,发挥治疗效应的除了治疗人员的热心和技巧以外,还加上了治疗小组这个集体的作用。家庭治疗就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里,治疗对象不是临时组织的接诊者集体,而是一个家庭。目前家庭治疗已经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之后极有影响力的四大治疗流派之一。 家庭治疗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曾有几个有关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之影响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为 Murray Bowen ,Gregory Batson等,他们发现了不良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一些原本从事精神分析治疗的医生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试行以病人的整个家庭作为心理干预的对象,并试图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心理问题。 在 50 年代,家庭研究和家庭治疗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前发展。一般人们将 50 年代确定为家庭治疗的奠基年代。根据高登拜克的意见有五种相互独立的学科及临床发展为家庭治疗的出现提供了舞台:(1)精神分析理论和疗法被用于更广泛的情绪问题,如触及家庭的治疗取向;(2)系统论致力于研究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的关系并将其知识应用在对家庭系统的观察方面;(3)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研究,如家庭成员(如母亲)在疾病形成中的作用;(4)儿童教育及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5)对新技术如集体治疗的兴趣日益增长。 1962年是家庭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这一年“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这一名称得到学术界正式确认,本专业的第一份学术刊物《家庭作用》(Family Process) 也在这一年里创刊。尔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婚姻问题都有相当疗效。

结构式家庭治疗 理论与方法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一、领军人物简介 Minuchin生长于阿根廷。他曾在以色列的军队里做过医生,1954年来到美国,在纽约开始精神分析训练。他于1965年成为了费城儿童指导诊所的主任,那时侯这个诊所只有近10个职员。Minuchin将这个规模不大的诊所,变成了 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且最具有声望的儿童指导诊所之一。在费城,Minuchin和他 的同事们创立了结构式家庭治疗。1981年,Minuchin退休,他在纽约建立了他自己的中心,继续家庭治疗的临床治疗和教学,为了表达对他的尊重,位于纽 约的中心被更名为Minuchin家庭中心。李维榕是Minuchin家庭中心的唯一华 裔治疗师。 二、理论建构 初学者因为没有理论基础帮助他们看到家庭动力的模式,很容易深陷入家 庭问题的内容之中。结构式家庭治疗为分析家庭互动过程提供了一个蓝图。结 构式家庭治疗有三个重要的构造:结构、子系统和界限。家庭结构,家庭成员 互动的组织模式,是一个决定论的概念;(厌食症孩子和父亲的争吵,不去关注到底吐了几次,而是关注每当父亲一说话,女儿就会训斥父亲这种的互动模式)缠结的子系统虽然能给予很大程度的相互支持,但却以牺牲独立和自主为代价;人际界限程度从僵化到弥散有所不同。僵化的界限具有明显的约束力、限制与 外部子系统的接触,这样就导致了疏离。疏离的个体和子系统虽然独立,但却 被孤立。从积极的角度来来讲,这样促进了自立。而从另外的角度上来讲,疏 离限制了情感和互动。疏离的家庭如果不能相互支持,必定面临严重的应激。 僵化的界限清晰的界限弥散的界限 疏离正常范围缠结 三、家庭治疗的工作概念 ㈠、互补性

最新孔子的家庭出身问题新探

孔子的家庭出身问题 新探

孔子的家庭出身问题新探 孙景坛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理论界都认为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不妥。孔子的家庭出身三代以上都是士,如果确定家庭出身原则上只上溯三代,那么孔子的家庭出身就并非“没落”;士在春秋以前属平民,所以孔子的家庭出身也不是“贵族”。孔子的家庭出身虽是士,但他是在农的家庭中长大,所以孔子的家庭出身又具有二重性。孔子的家庭出身是士,本人成分也是士,但二者有质的区别:其父的士是武士,孔子的士是儒士,儒士头衔是孔子自己努力得来的。 [关键词] 家庭出身;贵族;大夫;士;武士;儒士;农 孔子的家庭出身问题,是孔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上,理论界较一致的看法是: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不同的是:有人如蔡尚思先生认为是奴隶主“没落贵族”[1],有人如匡亚明先生认为是封建领主“没落贵族”[2],二说长期相持不下。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特提出几点商榷意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一、孔子的家庭出身“没落”吗? 理论界认为:孔子的先祖是大贵族,父亲是小贵族,故而家庭出身“没落”。如蔡尚思先生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的先世,那是很显赫的。他的祖先,原来是春秋时宋国的贵族。宋国是周初大分封时,封给殷纣庶兄微子启的领地,让他继承被周王朝所灭的商王朝的‘绝世’。微子启有个嫡传后代弗父何,本当继承

其父宋闵公做宋国君主,却由于某种原因,让位给其弟宋厉公,由此赢得礼让的美名。弗父何的曾子正考父,曾经相继在宋国三个君主之下任上卿……。但正考父的子孙显然不象他保全禄位而那么小心谨慎,叔梁纥的六世祖孔父嘉,在宋国贵族的内鬨中被杀,其子逃亡到鲁国,以孔为氏,传了四代,便到叔梁纥。”[3]匡亚明先生也说:“孔子的祖先,是宋国(国都在今河南商丘县)贵族。宋的始祖是微子启。微子启卒,由弟微仲继位。大概微仲就是传说中可查的孔子远祖。宋国和鲁国毗邻。孔子五代祖木金父因其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证中被杀而从宋国避祸奔鲁。孔子父亲叫叔梁纥,自微仲到叔梁纥共计十四代……。”[4]应当指出,蔡、匡二先生的说法虽大致正确,但有几个问题应搞清楚。 第一,关于孔子的远祖。应当指出,蔡先生将孔子在宋的先祖追溯至微子不确,孔子在宋的先祖应如匡先生所言,是微子之弟微仲。但匡先生认为,微仲就是“传说中可查的孔子远祖”,也不确。我们知道,孔子的家世是中国古代唯一有史可查(包括传说)的家族。微仲虽是孔子在宋的先祖,但绝不是“传说中可查的”孔子的最早的远祖。众所周知,微子启与微仲乃殷商最后一个王即被武王灭掉的纣王的庶兄弟。就是说,纣的父亲帝乙亦是微仲的父亲。帝乙是殷商倒数第二个王,这样孔子“传说中可查的”的远祖就不仅仅包括当年伐夏建商的汤,而应追溯至契。因为契是汤的远祖,有《诗经?商颂?长发》为证:“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5]这里的“玄王”就是契,跟治水的大禹在时代上差

常见历史典故

常见历史典故 春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 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 节日。不过,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 过春节的习俗。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 神祭祖活动。相关年的传说也很多。 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 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漫长的历史岁 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 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用红纸写春联始于明朝。年画源于唐朝的门神, 它和燃爆竹一样,在古代都是用来驱鬼避邪的,现在却成了专为增加 喜庆气氛的习俗了。贴“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们把写在红方 纸上的“福”字,故意倒贴在门、窗、家俱上,取其“福到(倒)了” 之意。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 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 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 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除夕的由来

俗称“年关”,腊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农历一年最后 一天。是日午后,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整理室内外环境,接着贴春联、门神、半帘子,挂黄钱,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旧。 晚上,家家吃青粉烩菜,叫“装仓”,表示全家团聚,人寿年丰。全家老幼饱食后,还要剩厂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余”。 是夜,全家人彻底不眠,叫“熬年”或“守岁”。小辈给长辈磕 头辞岁,长辈要给小辈发“福钱”,也叫“压岁钱”。 元宵节的由来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灯会)。 据乾隆十四牛张绍美编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县志》载:“元宵,四市竖坊,悬灯,杂扮花鼓.高跷.演百戏。”旧时,金塔寺 等地有黄河灯会,情景亦十分壮观。建国后,历年元宵节的灯会胜似 往昔。节日之前,企事业职工,纷纷结扎彩门,悬挂花灯。有花卉灯、动物灯、八仙过海灯、西游记故事灯,争奇斗艳,气象万千。有爱好 者在灯内装置微型电动机,胜似走马灯。最引人注目的是腾云驾雾的 金龙灯,足有lo多米长。是夜,城内和城郊居民,蜂拥而至,万头攒动,人流如潮。武威习俗,观灯时必从龙灯下钻过,祈求合家平安, 万字如意。又说龙是吉祥物,钻了龙灯,就会人丁兴旺。农村灯会别 有情趣,彩灯古朴典雅,乡土气息浓郁。有用玉米芯制做的火炬灯, 也有用山药蛋、萝卜头制做的彩灯。墙头上、马棚下,处处有灯,灯 光通明。据史籍记载:武威灯会之盛况,自唐已有,并闻名于长安。 故有唐玄宗与道士叶法善夜游凉州灯会流连忘返的传说。武威元宵灯会,不论新俗、旧俗,都要举办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二月二的由来 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据旧志载:是日城乡居民以牲醴祀 土祈丰年,各家炒豆类和麻籽食之,意示杀蚤灭虫。如今祀土祈年活 动已不存有,乡间仍有炒麦豆之俗。

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第四讲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流派重要人物 Karl Whitaker (卡尔●惠特克) 出生在奶牛牧场 害羞、有人情味,不受社会传统的约束 着重情感和自我 Virginia Satir Virginia Satir (维吉尼亚●萨提亚) Conjoint Family Therapy (联合家庭治疗) The Satir Model 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 (萨提亚的家族治疗模式) The Satir Ap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跟萨提亚学沟通) Peoplemaking (家庭如何塑造人) Self-Esteem (尊重自己) Making Contact (与人接触) Changing with Families (与家庭一起改变) Maria Gomori Maria Gomori (玛莉亚●葛莫利) Passion for Freedom (爱与自由) 做了很多的工作坊(workshop) John Banmen John Banmen 加拿大 还有蔡敏莉、赖启丰 2.总体介绍 家庭治疗的一个流派 又名沟通流派

又名经验派家庭治疗,强调情感经验 “爱”——深层情感 强调即时的、此时此地经验的作用 是反理论的,要尽可能快地成为自己 存在主义-人文主义传统的一个产物 对家庭全方位的一个治疗 3.理论概念 建立在人性基本上是善良的 把个人看成一个完整的人,相信人们的目的是自我完善 跟结构派家庭相对应得是不把家庭看成一个结构,而是强调灵活性和自由。 功能良好的家庭有足够的力量支持和鼓励各种经验,而功能不良的家庭害怕面临那种场面 低自我价值高自我价值 我想要被爱我被自己与他人所爱 应对姿态:不一致: 我会做每一件事情(讨好)我要让你感到愧疚(指责)我与现实疏离(超理智)我否则现实(打岔)应对姿态:一致:我做适合的事 我尊重我们的差异我将你和我函括进来我接纳情境 顽固的,批判的确认的,有能力的,有自信的即时反应的回应的 被家庭规条与“应该”引发动 机 对选择与负责的觉察 外在地界定防御压抑感受 留在熟悉里接纳自己与他人:信任与他人接纳感受、统整与人性 愿意为不熟悉作出冒险 以过去为焦点想维持现状以现在为焦点愿意改变 4.行为障碍的发展 否认冲动和压制感受是家庭问题的根源 一般来说,人们的抱怨太多(是寻求安全感,并不是不满足),从而掩盖了情感和愿望。 低自尊,掩饰自己的感受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依恋受伤:不安全的依恋,体会不到被爱感和价值感,以愤怒来反应。 治疗 强调人性中感性的一面—创造性、自发性和娱乐能力 给予来访者各种鼓励和温暖的支持,帮助来访者敢于承担这些风险

结构家庭治疗案例

Lala,希望你健康快乐地成长 ——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法”做儿童个案社会工作(说明:本案为真实案例,为对案主负责,案主姓名采用其英文名字)一、接触案主 有个朋友在艺术设计学院读书,课余在外边做家教,教小孩子画画。一天她问我对教一个六岁孩子学外语有无兴趣。起初我说没有时间。但是听完她对那个孩子以及他的家庭状况的介绍后,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可能是专业使然,推测出那个孩子受家庭的影响多少有些问题,最后同意了。于是开始接触到了一个叫lala的六岁的男孩。二、案主资料收集与问题诊断 Lala是他的英文名字,这个名字是他小姨kitty给他起的。后来我了解到在这个家庭里边,lala最爱的就是他的小姨。Kitty以前在经三路ef做外语培训工作,现在在北京新东方教口语,lala的外语一直都是跟她学的。 Lala的家在富田丽景花园(东风路与南阳路交叉口附近),** 市最具典型的富人社区,当然lala的家境相当好。Lala的爸爸有一家公司,Lala的妈妈也有一家公司,而且生意都很好,因此两人也都很忙。虽然两人已经离婚了,并且又有了各自的家庭,但他们依然爱着lala。

这个家庭平时就住着Lala和他的姥姥。Lala的姥姥很有修养,是个老年知识分子。她能够理解而且可以接受Lala父母的选择,直到现在他对Lala的爸爸依旧很好。只是后来我发现她不愿意让Lala 去他奶奶家,这是Lala不喜欢她的最大的原因。 我一直以为结构不全的家庭中的孩子精神上会受到影响而留有阴影,其必然在个人行为上有所古怪与异常。Lala表现的并不明显,但他并不是完全的健康正常,最突出的问题一个是他的想法,语言与年龄不符,可以说是提前畸形社会化了;一个是他不爱他的爸爸妈妈以及姥姥。下面举几个例子具体描述一下Lala所存在的问题:例一:一天谈到最喜欢的汽车,我问Lala是喜欢爸爸的现代还是妈妈的别克。他说都不喜欢,只喜欢楼下的法拉利跑车(后来听他的姥姥说每次Lala的爸爸来看他或带他出去玩,Lala总是嫌他爸爸的车破)。然后他又说了很多让我吃惊的话,比如他说,我最喜欢抽大中华烟,最喜欢喝茅台酒,我抽着烟,喝着酒,身边再有个美女。Oh-oh,我厉害吧。 例二:一次我问Lala最爱家里哪个人。他说最爱小姨kitty,因为kitty经常和我玩。不喜欢爸爸妈妈和姥姥吗?我问。不喜欢,他说。为什么?我问。就是不喜欢。然后他不说话了。

(完整word版)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推荐文档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 关于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大家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一 李清照到了杭州以后,由于她花钱花惯了,从山东诸城临走的时候,驴驮担挑地带了些玉石古玩、书画、文房四宝什么的,没有几年也就折腾光了。 过去妇道人家一不能做官,二不能改嫁。李清照又识字显文,本来她若开个小茶馆啦,或给人家洗洗浆浆啦,又没有孩子,说实在的一个人的口是好糊的。你可知道她是一位四品夫人呀,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个知府呀!不说她不下架子,就是能把架子放下,叫人家知道四品夫人当了“茶铺西施”,赵明诚的脸往哪里放呀! 人都是两肩膀挑粉一个脑袋,每天总得把那个嘴填满才能过一天日子。李清照也不是神仙,肚子常常咕咯咕噜地叫。 文人实在没咒儿念了,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卖字、卖画儿。李清照的文才好,诗、词、文章写得都好,平日知道的都叫她“女状元”,可听说她的字写的不大好,她的字和她的人一样,看来倒也俊秀,就是没大有力气,好象来阵风就刮跑了。再说,这个买卖也不能做,要卖就得卖名,一署名,人家都知道了。她又是大宫儿的夫人,金兵打过来还不先拿她开刀?画画儿吧,她的工夫不深,人是没有件件学问

都精通的。 从济南一块儿来的倒有几个朋友,可都是坐吃山空,要去借吧,那么人家吃什么呢?又于心不忍。她晚上愁得困不着觉,她想啊想,就见她自个儿忽然哈哈大笑,把手一拍说:“有了,天无绝人之路啊!” 你道怎么回来?她是念过四书五经的人,当然是念过“易经”的,懂得阴阳五行,会占卦。会这个本事的,老百姓都把他当圣人、活神仙看待,从没有笑话的。 当天晚上喜得她不能睡眠了,就拿起笔来有意地写了四个梅花篆子:“安易卦馆”。临时使块黑布缝了个道帽,把头发盘到头顶上,穿上一件青褂子,虽说四十来岁了,看来真象个仙风道骨的女道士。 她把她平日看书的小方桌,往小房正中一搁,坐东朝西,又做上了一个白桌围,幸起笔来画上了一个八卦图。她又一端详,觉得这么块大白布画上这个小圈圈儿,不大好看,又在四个角上按她自己的意思, 标上了八八六十四卦的大略变化。等她画完天也就明了,就洗洗脸,嗽嗽口,吃了一张小饼饼儿。门一开,往座位上一坐,正好脸朝门口儿,门口临街,过往行人要占占卦,倒是很方便的。 俗话说:人要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从早到晚这个卦馆没开张,眼看就要日落西山,李清照坐了一天,腰也痛、腿也酸、眼也花,正要起身关门,就见身影儿一闪,一个俊俏的姑娘。 这姑娘头插玉簪,身穿粉纱,站在门口儿。李清照一愣,仔细

“家庭出身”指标从哪年开始在人事管理中成为历史

“家庭出身”指标从哪年开始在人事管理中成为历史 2017年01月13日 09:27 来源:快乐老人报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1979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分问题的决定》。不仅仅是农村,在城市,随着一系列的平反,阶级身份体系也逐渐开始消失。然而,后来在“全国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分类和代码”里,依然有“本人成分”和“家庭出身”,直到2002年才取消了这两项指标。2004年,因为基本上没有单位用了。 表格中的“家庭出身栏” 资料图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7年1月12日第16版,作者:佚名,原题:中国人曾有45个家庭出身代码 《家庭出身代码》如下:工人1;社员2;农民3;雇农4;贫农5;下中农6;中农7;上中农8;富裕中农9;干部10;革命军人11;革命烈士12;职员14;城市贫民15;自由职业16;店员17;小手工业者18;小商贩19;商人20;小业主21;游民22;资本家23;房屋出租25;小土地出租26;地主28;富农29;富农兼工商业30;地主兼工商业31;职员兼地主32;破落地主(破产地主)34;管公堂35;旧职员41;旧军官42;旧军人43;旧官吏44;华侨手工业46;牧民50;奴隶52;农奴53;领主54;土司58;土司头59;百户60;千户61;其他99。

这个标准号为GB4765-84的国家标准,规定了家庭出身的代码,适用于人事档案管理、社会调查、公安户籍管理等工作。它产生于1984年。当时,随着人事管理从手工向计算机过渡,急需形成资源共享网络。而“家庭出身”,是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里的重要一项。家庭出身代码,从01开始顺序编码,中间缺省若干数字,最后一个是99,总共45个代码。中间缺省部分是故意留的,为了方便使用单位在此基础上增加。据该标准的起草者回忆:“应该没有全国性的正式文件,来规定‘家庭出身’到底该怎么划分。当初起草的时候,中组部给了我们一些资料做参考,我们只是将历史积累的、约定俗成的叫法进行归纳分类。” 曾经,在升学、毕业分配、工作使用等许多方面,“家庭出身”都是极为重要的“指标”。1979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分问题的决定》。不仅仅是农村,在城市,随着一系列的平反,阶级身份体系也逐渐开始消失。然而,后来在“全国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分类和代码”里,依然有“本人成分”和“家庭出身”,直到2002年才取消了这两项指标。2004年,因为基本上没有单位用了,《家庭出身代码》国家标准被废止。(摘编自《北京日报》《看历史》)

家庭教育指导原则、内容和方法(一) 课程简介

《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课程简介 家庭教育指导是一门科学,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充实相应的内容,讲究科学的方法。本课程着力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家庭教育指导应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实际效果,好用),需坚持孩子为本、家长主体、多向互动三条具体指导原则。坚持“孩子为本”原则,主要是要促进孩子的自然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坚持“家长主体”原则,就是要确立为家长服务观念,了解家长需求,尊重家长愿望,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坚持“多向互动”原则,就是要在指导者与家长、孩子,家长与家长,家校之间展开互动,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环境与条件。 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主要包含“1+5”共六个方面,即: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以及家庭德育、家庭智育、家庭体育、家庭美育、家庭劳育的内容。在家庭教育观念上,需要正确定位家庭教育观念,确立起“家长是一门职业,需培训上岗”、“家庭教育与生俱来,应从‘自发’走向

‘自觉’”、“家庭教育既是‘家事’,又是‘国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终身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终身老师”等观念。家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必须与学校教育全面衔接,遵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指导正确的家教方法:首先,要走出“讲清道理,孩子即能照做”、“只重视孩子学习”、“忽视培养孩子品格”、“打骂式教育”、“孩子会自主感恩”等区。其次,要掌握“爱”“敬”“夸”“责”的四字诀。爱,要做到“无条件+有策略”;敬,要做到“平等+尊重+信任”;夸,要做到不吝啬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责,要做到用好“批评”这根戒尺。

第三讲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第三讲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1. 代表人物 萨尔瓦多·米纽秦(Salvadar Minuchin ) 1974出版《家庭与家庭治疗》《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出生在以色列 受训于美国 发展于二战 服务于儿童 李维榕 《家庭故事—心理随笔》(上、中、下),199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婚姻:多人之舞》,2004,李维榕,北京出版社 《婚姻:无形之塔》,2004,李维榕,北京出版社 2. 主要观点 (1)关注家庭的结构,包括家庭规则、权力分配、界线; (2)家庭功能模式的灵活性与改变的可能性; (3)家庭的生活环境,包括扩展家庭、邻居、单位和学校等 (4)家庭所处的发展阶段; (5)家庭成员围绕症状的交往模式; (6)家庭功能的三个特征: A家庭功能的丰富或者缺乏程度; B家庭功能的灵活性或僵硬程度; C家庭功能发挥的连贯性。 3. Minuchin的比喻 结构派治疗师像一位使用可调焦镜头的技术师一样,可以使用较远的焦距来观察,在他想要分析内在精神层面时,可以调整焦距,来一个特写镜头。 案例一:洗手的康康 十六岁,男,每天洗手三四十次,双手发白,皮肤浮肿。被诊断为强迫症。 急坏了父母。尤其是母亲,整个心都在儿子身上。 每次洗手必向母亲报告。母子之间的对话全围绕洗手或不洗手的话题。 太空人家庭 一家三口来到咨询室 4.主要内容 核心概念 结构 亚系统 界限 行为障碍的发展

僵硬界限-脱离 模糊界限-缠结 5.核心概念-结构 结构(structure):人际交往的循环模式,用来界定和稳定人际关系的形态。 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 家庭的功能组织,它决定家庭成员怎样进行交互作用 等级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 家庭的功能组织,建立在清晰的代际界线基础之上,父母保持控制和权威的地位 家庭成员互动的组织模式 在家庭成员之间反复互动的过程中形成 常见的家庭互动方式 妻子罗嗦→丈夫逃避→妻子更罗嗦→丈夫更逃避…… 母亲严格,子女松散;母亲干净,子女邋遢;母亲紧张,孩子放松 一旦形成,反过来影响互动 互动模式→规则→强化结构 如何发现家庭的结构? 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互动,结构才会凸现出来 不断变化:随家庭的发展,也需要形成新的结构 如,第一个孩子出生后 6.核心概念-亚系统 亚系统(subsystem) 靠辈分、性别或功能等划分而成的家庭中的一些小单元 由辈分、性别、兴趣或功能组成 夫妻亚系统: 亲子亚系统:父子亚系统、母子亚系统 兄弟姐妹亚系统 个体本身也是一个亚系统 家庭系统借由亚系统来分化与执行功能 保证亚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孩子的需求常常让父母忘记了夫妻亚系统 亚系统的功能 保证个体自我分化,练习不同层次的人际技巧 每一个人隶属于不同的亚系统 有不同的角色 学习不同的技能 拥有不同的权力 7.核心概念-界线 界线(boundary) 结构家庭治疗中用于描述情感屏障的概念,情感屏障保护和加强个体、亚系统和家庭的完整性

30个历史典故

30个历史典故 1.钱可通神 唐朝宰相张延赏有一次过问一场冤狱,要有关狱吏十天内查明判决。第二天一早,他见案头放着一份小贴子,上写:“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他大怒,把案子催得更紧。第三天,又见有小帖子,写明“钱五万贯”。他更加光火了。要求两天内结案。第四天,又见小帖子,写明“钱十万贯”。这一下,他气馁了,说道:“钱到十万,已可通神,我还管得了吗!”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后以“钱可通神》极言钱的诱惑力之大。 2.骑猪 唐朝武则天时,河内王武懿宗,率军去赵州一带打仗。懿宗听说敌方有数千骑从北而来,便弃甲而逃,其实当时双方相距还有七百里之遥。后来懿宗回师京都,置酒庆功。张元一在武则天面前写诗嘲笑他,有“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窜”之句。武则天问:“懿宗难道没有马吗?为什么要骑猪?”张元一说:“骑猪是是夹豕走也。”按:豕即猪,豕与屎同音,夹豕走,意思是来不及大便,夹着大便就逃走。见唐孟棨《本事诗。嘲戏》、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后以骑猪指仓皇逃跑。 3.鸟尽弓藏 把鸟射完以后,弓就用不着了。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怀疑韩信谋反,把他抓起来。韩信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定,我是应该死了。”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又《越王勾践世家》也载有范蠡的话:“飞鸟尽,良弓藏。”后以“鸟尽弓藏”为事后拋弃有功之人的典故。 4.屏风误点 三国时,曹不兴给孙权画屏风,不小心,误点了一滴墨,便将它画成一只苍蝇。孙权看到后。以为是真苍蝇,用手去赶它。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曹不兴》,后以“屏风误点”形容画艺高超。 5.蒲柳先秋 晋代人顾悦之与简文帝同岁,但头发早白了。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意思是我像蒲草与柳叶一样,一到秋天就萎落;你像松树和柏树,虽然经历霜雪,却越来越茂盛。简文帝说他答得很好。见《世说新语。言语》、《晋书。顾悦之传》。后以“ 蒲柳先秋”为体质弱的典故。 6.弃席 春秋时,晋国的重耳在外流亡二十年,不少人跟随他出生入死。后来,他加国为晋文公。在途经黄河边时,下令把原来的生活用品如席蓐(卧具)笾豆(食具)等都丢掉。凡是手足胼胝,面目黧黑的人都走在后面。跟随他流亡的人中有个叫咎犯的听后大哭。重耳问他:“回国应该高兴,你为什么样哭呢?”咎犯说:“你所丢弃的,正是流亡中赖以生活之物和出生入死的功臣,我能不感到悲哀吗?”重耳当即收回成命,表示永不拋弃故旧。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后以“弃席”比喻对下属故旧弃置不用。 7.黔娄被

家庭出身问题是长期以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家庭出身问题是长期以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个问题牵涉面很广。如果说地富反坏右分子占全国人口的5%,那么他们的子女及其近亲就要比这个数字多好几倍。(还不算资本家、历史不清白分子、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更没有算上职员、富裕中农、中农阶级的子女)。不难设想,非红五类出身的青年是一个怎样庞大的数字。由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解放前只有二百多万产业工人,所以真正出身于血统无产阶级家庭的并不多。这一大批出身不好的青年一般不能参军,不能做机要工作。因此,具体到个别单位,他们(非红五类)就占了绝对优势。 由于形“左”实右反动路线的影响,他们往往享受不到同等政治待遇。特别是所谓黑七类出身的青年,即“狗崽子”,已经成了准专政对象,他们是先天的“罪人”。在它的影响下,出身几乎决定了一切。出身不好不仅低人一等,甚至被剥夺了背叛自己的家庭、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参加红卫兵的权利。这一时期,有多少无辜青年,死于非命,溺死于唯出身论的深渊之中,面对这样严重的问题,任何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不能不正视,不能不研究。而那些貌似冷静和全面的折衷主义观点,实际上是冷酷和虚伪。我们不能不予以揭露、批判,起而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下面我们就从毛主席著作和社会实践中寻找答案,分三个问题来阐述我们的观点。 一.社会影响和家庭影响问题 先从一幅流毒极广的对联谈起。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基本如此。” 辩论这幅对联的过程,就是对出身不好的青年侮辱的过程。因为这样辩论的最好结果,也无非他们不算是个混蛋而已。初期敢于正面反驳它的很少见。即使有,也常常是羞羞答答的。其实这幅对联的上半联是从封建社会的山大王窦尔敦那里借来的。难道批判窦尔敦还需要多少勇气吗?还有人说这幅对联起过好作用。是吗?毛主席说,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它起没起过好作用,要看它是否是真理,是否符合毛泽东思想。 这幅对联不是真理,是绝对的错误。 它的错误在于:认为家庭影响超过了社会影响,看不到社会影响的决定性作用。说穿了,它只承认老子的影响,认为老子超过了一切。 实践恰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家庭影响,家庭影响服从社会影响。 从孩子一出世就受到了两种影响。稍一懂事就步入学校大门,老师的话比家长的话更有权威性,集体受教育比单独受教育共鸣性更强,在校时间比在家时间更长,党的雨露和毛泽

《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复习提纲

《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复习提纲: 1.名词解释: 2.主干家庭 是由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如父母和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细分为:二代主干家庭,三代主干家庭,四代主干家庭,隔代主干家庭等。 3.原生家庭 指自己出生、成长的家庭,原生家庭的特征是:被繁殖、被动、被责任、被抚养、赡养。 4.亚系统 靠辈分、性别或功能等划分而成的家庭中的一些小单元,由辈分、性别、兴趣或功能组成。 5.积极再定义 对家庭有关于某个问题的描述进行积极的再解释,以有益于治疗和改变。 6.核心家庭 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夫妻+未婚的子女。 特点是人口少、辈分少;多集中于我国的城市地区。 7.自生家庭 应该是指领取结婚证书后自己组成的家庭,自生家庭的特征是:繁殖、主动、责任、 抚养和被赡养。 8.界线 结构家庭治疗中用于描述情感屏障的概念,情感屏障保护和加强个体、亚系统和家庭的完整性。 9.悖论策略 鼓励家庭成员维持或者增加现有症状或交往模式的方法达到最终改变症状的目,即“不 通过改变症状最后改变症状”。 10.家庭结构 成员互动的组织模式;一组无形的功能性需求,家庭成员借此建立他们的互动模式。家 庭的功能组织,建立在清晰的代际界线基础之上,父母保持控制和权威的地位,它决定家庭 成员怎样进行交互作用。 11.扩展家庭 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夫妇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类别:异代、纵向扩大——主干家庭;同 代、横向扩大——联合家庭 12.自尊/自我价值 在社会生活和活动中,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其核心是自尊。当自我 价值感很强的时候,人会表现出自我完善欲望——高自尊。 13.循环提问 这一技术反应了米兰派系统性的理论假设。治疗师通过提问发掘不同家庭成员对于某 些事件或关系在观点上的差异,因而所关注的是家庭的关系,而非个人症状。

家庭教育的原则

家庭教育的原则 所谓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指家长在实施家庭教冇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准则。 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 1、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做到力量而行。 2、要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要急于求成。 二、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 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善于发现和发展孩子的特长,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同时也要注意让孩子在徳、智、体等方而得到全面发展。 有的孩子很自信,认为什么事情都会干,不妨给他一件较难的事情干一下,他做完后, 可适当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使他体会到自己还有些事情做得不好,逐步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美徳。相反,有的孩子缺乏自信心,什么都不敢做。可以给他一些简单的事让他做,在做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完成后做对了要给予充分肯泄,让他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做些事情的,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什么劳动都不让孩子参力【1。甚至有的家长连吃饭、穿衣都不让孩子学着做,英结果必然养成孩子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应该僮得懒惰是万恶之源,劳动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创造适当的劳动锻炼机会,从小养成孩子热爱劳动和爱护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早期家庭教冇中不可忽视的。 三、要求一致,教育统一的原则 孩子的思想品徳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既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因此,在早期教冇中,应遵循教育统一的原则。只有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冇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有统一的认识和要求,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家庭成员在认识和要求上的不一致,必然会以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做法眾露在孩子面前,孩子必然会喜欢袒护自己的一方,会气恼批评自己的一方。这们不仅影响了家庭和睦,而且不利于教育孩子,以致使孩子养成任性,是非不淸,听不进正确批评,常常无理取闹等不良品徳和行为。 孩子良好品徳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讲一次道理或做一两次练习就可以办到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练习不断强化和巩固而成的。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和要求一致,就会促使孩子对某些品徳和行为进行多次练习,不断强化和巩固,从而形成良好品徳和习惯。 四、寓教于实践活动的原则 有人比喻说:家庭是第一个染缸,学位是第二个染缸,社会是第三个染缸,第一个染缸是人生的第一道着色,都是在底色的基础上着色的,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家长要特別注意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一个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冇,健康成长。 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总想向大人学习他想做的事,因此,通过实践活动教弃孩子是取得良好教冇效果的重要途径。比如,通过教育孩子穿衣、吃饭,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要求孩子爱护花木,不浪费食物,学着做些轻微的家务劳动等,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增强劳动观念的优良品质。通过实践活动教疗孩子,就能有效地达到家庭教育的目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是游戏、玩耍和娱乐,孩子在游戏、玩耍和娱乐中认识环境, 适应生活,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促进孩子智力和体力的发冇成长。家长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尽量给孩子创造开展游戏和娱乐活动的环境。让孩子玩得高兴快乐,好奇心得到满足,想象得到实现,从而训练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动手技能。比如,让孩子自己推动玩具汽车在地上跑,或自己骑小自行车,或把小木板、铁片、塑料瓶、玻璃瓶等放在水中,让孩子仔细观察,哪些浮在水而,哪些深入水底,引导孩子自己做事,启发孩子进行思维,通过玩耍游戏等实践活动进行教育,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

第三讲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案例一:洗手的康康 十六岁,男,每天洗手三四十次,双手发白,皮肤浮肿。被诊断为强迫症。 急坏了父母。尤其是母亲,整个心都在儿子身上。 每次洗手必向母亲报告。母子之间的对话全围绕洗手或不洗手的话题。 太空人家庭 一家三口来到咨询室 4.主要内容 核心概念\结构\亚系统\界限 行为障碍的发展 僵硬界限-脱离\模糊界限-缠结 5.核心概念-结构 结构(structure):人际交往的循环模式,用来界定和稳定人际关系的形态。 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 家庭的功能组织,它决定家庭成员怎样进行交互作用 等级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 家庭的功能组织,建立在清晰的代际界线基础之上,父母保持控制和权威的地位 家庭成员互动的组织模式 在家庭成员之间反复互动的过程中形成 常见的家庭互动方式 妻子罗嗦丈夫逃避妻子更罗嗦丈夫更逃避…… 母亲严格,子女松散;母亲干净,子女邋遢;母亲紧张,孩子放松 一旦形成,反过来影响互动 互动模式规则强化结构 如何发现家庭的结构? 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互动,结构才会凸现出来 不断变化:随家庭的发展,也需要形成新的结构 如,第一个孩子出生后 6.核心概念-亚系统 亚系统(subsystem) 靠辈分、性别或功能等划分而成的家庭中的一些小单元 由辈分、性别、兴趣或功能组成 夫妻亚系统: 亲子亚系统:父子亚系统、母子亚系统 兄弟姐妹亚系统 个体本身也是一个亚系统 家庭系统借由亚系统来分化与执行功能 保证亚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孩子的需求常常让父母忘记了夫妻亚系统 亚系统的功能 保证个体自我分化,练习不同层次的人际技巧 每一个人隶属于不同的亚系统 有不同的角色\学习不同的技能\拥有不同的权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