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作者:————————————————————————————————日期:

浅谈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

制作人:陈刚、王志楠、宋一帆

关于荆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

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荆州(原江陵)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考古界、旅游界称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

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距市区5公里的楚都纪南城,历经20个楚王,长达411年,境内文化遗址遍布,名胜古迹甚多,既有绚丽的自然景观,更有著名的人文景观。据文物部门初步探明,仅楚城遗址就有5座,楚文化遗址73处,大型古墓葬800多座,18代楚王的墓葬就在此列。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化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被列为当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周长为10.5公里的荆州古城至今保存完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雄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在荆州出土的许多珍贵文物,如西汉古尸、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等,均具有重大的考古、科研、历史、人物和艺术观赏价值,堪称国宝。规模宏大、珍藏和陈列文物逾10万件的荆州博物馆,其中馆藏如西汉古尸等国家一级文物近300件(套),被评为国家首批“4A”级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之首,同时也在全国十大博物馆之列。

总之,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享誉海内外。

荆州城现状调查

荆州在1982年就被首批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其现状虽然有所改变,但仍不容乐观。她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富有魅力,许多古建筑淹没于现代建筑之中,荆州古城墙被众人视为荆州经济发展的障碍物。

1982年以来取得的成绩:荆州自从1982年被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以来,针对古城和文物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制定了《荆州市总体规划》和《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经过多年建设,荆州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先后开辟了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路线,如古城公园、九龙渊公园,凤凰广场等。对荆州城墙、荆州博物馆、玄妙观、太晖观、关公庙等一批能充分展示荆州历史、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的景点进行了修缮,同时完善了一些保护措施,并且多次举办了荆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等方面的学术研讨会。与此同时,荆州还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

上述举措对荆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存在的问题

1城区建筑和人口密度过大,环境质荆州古城沿街商业主要为本城区居民服务,街区交通不畅、绿地面积严重不足、建筑密度过大、人口

密度颇高、街区环境和自然景观较差。

2城区内部分地区功能混乱,缺乏特色荆州古城内及其周边地带的建筑缺乏特色,新旧建筑混为一团,高矮不一。城内建筑即没有古典建筑特色,也没有现代建筑风格,违章违规建筑较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相互有干扰功能的建筑混杂在一起。再者荆州博物馆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缺乏其应有的魅力。三国公园内也成为饭庄,还开设了足浴餐馆等,失去了其本来面貌。

3荆州古城墙及其他文物保护力度不够荆州古城及许多重要的景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荆州古城墙墙身上杂草丛生,部分墙体被覆盖,部分墙体倾斜、坍塌。明朝的万寿宝塔,内外壁上有很多汉白玉浮雕刻佛像和花砖浮雕佛像受损,其内壁也被很多游客乱写乱画。章华寺则拆掉旧楼建起新楼,且新楼颜色鲜艳,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其中有一组楼梯的设计不符合规范,无法正常使用。

4古城墙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据有关专家的调查显示:城墙内侧400多种珍贵野生植物惨遭破坏,几乎一半已经消失,其中很多属于濒危植物。

5城墙内外水域水体污染严重城内水域和城外护城河水质非常差,水体发黑发臭。就其原因是由于城内外很多生产、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其中,使护城河成了天然的化粪池。

6城内各景点景区产权及归属不清,管理不到位据了解,城内这些景点并不是由同一个部门管理的,有的归政府直接管辖,有的归建设部门管理,有的归文化部门管理,还有归文物部门管理……另外,各景

点由于归不同部门管理,不利于整体保护和开发利用。这样就使景点景区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价值,也不能很好的协调发展,无形中阻碍了荆州古城的整体保护和发展。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遗产

目前,荆州的历史文化遗产类型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有遗产两个方面。由于历史悠久,荆州的文化遗产非常多,有春秋时期楚故都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73处,大型石墓800多处。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三国遗址,公园,帝王陵寝等,最具价值的是有2000年历史的古城墙,规模之大,保存之好,为我国南方所仅有,在中国七大古城墙中排名第二。

荆州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

荆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源远流长的楚文化习俗,例如一年一度的关帝庙的大型庙会,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遗产元素的提取

荆州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不同于西安的六朝古都,不同于平遥的大气古朴,也不同于南京的六朝粉黛,要如何在众多同类型的历史文化古城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笔者认为强调“地域性”非常重要。

荆州古城最重要的文化特质就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和“三国文化”,要重点强调这些文化特质,对于文化古城进行重点保护,才

能体现荆州作为历史文化古城的独特之处。对于荆州古城的保护,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平衡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协调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正确应对机遇与挑战的相互转换。

关于荆州文化保护的具体建议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疏解

如何保留古城风貌,一方面人们倾向原汁原味的保留,另一方面完全的保存并不利于城市的发展。荆州古城由于面积较大,古城内现有居民对于现代化设施的需求量较大,并不适宜完全保留原貌。当然也不能只针对单栋建筑或者某一条有价值的街区进行适宜保护。我们认为,应参考平遥古城的做法,一方面以古城为整体单位进行保护,对于特殊建筑进行特殊保护,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协调开发较早的古镇如丽江都或多或少存在开发过度的现状,原有的文化本质在商业化运作下逐渐丧失,城内外发展及宫内也相对失调。这些都值得引起强烈关注。相对来说,荆州古镇的文物开发状态比较小,基本上没有做太大的商业开发。但是对大多数文物古迹没有进行大规模整体性的专业保护,不利于古城整体风貌的保留。荆州古城应更多注意以整个城市为单位进行保护,抓紧抢修有价值的文物,同时进一步加强城外现代化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机遇与挑战的时势应对

荆州古城墙作为荆州的标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有价值文物正在准备申遗。荆州作为江汉平原的交通枢纽与物流枢纽,正在实施湖北省的“壮腰工程”及刚出炉的国家长江经济带的规

定,对于发展旅游业等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个人一直认为旅游业和城市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应该相辅相成,抢抓机遇,打好区域牌、打好文化牌、打好旅游牌,提升荆州古城的品牌价值。

如何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物古迹,不仅仅在于扩大整个城市为保护范围,还应该避免千篇一律的古镇规划手法,加强古城配套现代化进程,打造属于自己城市的城市标签。古镇新城代谢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上,我们应该全面看待建设与保护,发展与继承的关系,才是对城市负责,对文化历史负责。

古城城里的具体措施建议

降低建筑及人口密度,改善城内环境质量若要很好的保护古城,最重要的是疏散城内人口,否则难以对古城全面保护和开发。因此,可以考虑在城外合适地区开辟生态居住区,将城内居民逐一迁出,以降低城内人口压力,改善交通,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对古城内的文物古迹区域进行分区保护的建议

博物馆,三国公园和西门宜总体布局,进行联合整体保护开发;东门风景区与江陵碑苑本为邻居,两者应共同发展,相得益彰;在城内划分区域分别建立楚文化区和三国文化区,可以分别展示它们的文化内涵;将三义街、育才巷、关公文化一条街和仿古一条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发展“胡同文化”;设立步行、旅游、购物一条街晨街。在街道两旁可以开设小店,出售当地土特产以及各种工艺品和纪念品,还可以开设适当茶楼、饭庄。

重点关注城内人口疏散

为了加快推进古城保护与开发工作,荆州已经拟定了《关于推进荆州古城人口疏散、单位外迁,将荆州打造成世界知名的三国文化旅游核心景区的实施方案》的草案。古城人口外迁,建设新城,腾迁古城,把古城从混乱中解放出来,重新定位,凸显其文化旅游功能,势必就成为保护古城、发展古城旅游业的现实选择。

【现状摸底】

人口情况目前荆州古城内共有人口106742人,其中常住人口90632人。古城内市、区两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下属单位共有干部职工20684人;在古城内居住的市、区两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下属单位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共34048人。

【总体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部外迁古城内行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疏散古城人口6.2万人,建成世界知名的三国文化旅游核心景区。

【实施步骤】第一步:到2015年完成关公文化园、荆州文博园、九老仙都景区建设和三义街、得胜街古街区修复改造;复建荆州古城楚望楼、曲江楼、仲宣楼等三座城楼;外迁古城内所有行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陆续拆除古城内高层建筑,搬迁荆州中学等部分教育医疗机构,完成市、区两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其家属的搬迁,以此为基础带动城区居民外迁,力争到2015年城区总人口控制在6万人左右。第二步:到2020年,再疏散2.8万人,城区总人口控制在4.5万人左右。

【疏散之五大方向】古城人口疏散方向为:沙北新区、荆北新区、海子湖新区、郢城、城南新区。

荆北新区——交通枢纽中心

荆北新区是以交通枢纽中心、商贸中心为主要功能的城市文化客厅。

从2009年至今,根据荆北新区建设中的实际情况,规划方案也在不断的调整修改。但其总的目标是:将片区打造成以交通枢纽为主、现代服务、主题居住、配套服务为一体,人文和谐发展,空间景观丰富多彩,展现荆楚特色的“荆北新区”。

荆北新区位于荆州市中心城区西北角,东抵海子湖路,西至火车站西侧规划通道,南临荆沙大道,北至铁路防护绿化带,规划总用地面积391.79公顷,规划至2020年居住总人口达5.4万人,可承接荆州古城内部人口外迁的压力。

依托火车站而建的荆北新区,是外地旅客接触荆州的入口,是“荆州之门”,因此,荆北新区自然承载着展示荆州形象的使命。

新区开启古城人新生活

为充分发挥古城历史价值,经省政府同意,荆州市启动古城人口外迁工程,批准新建荆北新区和沙北新区两大新城区,用于还迁古城内所有行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其家属的搬迁,以此带动城区居民外迁,力争城区总人口控制在6万人左右。到2020年,

将城区总人口控制在4.5万人左右。

2012年“两会”期间,针对荆州古城人口疏散的问题,市长李建明曾表示,没有新区建设,无法谈古城疏散。荆州人应有振兴发展的豪气和胸怀。

眼下,荆州古城首次启动人口外迁工程的两个还建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规划9.87公顷的沙北新区还建项目、规划10.7公顷的荆北新区还建项目已全面启动。

据了解,荆北新区主要以荆州火车站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酒店等产业,这里将成为荆州的门户窗口;沙北新区由老城区向北拓展,拟规划建成全市的行政文化中心,相应的教育、医疗资源也会陆续迁入,市民的生活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荆周刊》从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了解到,新区规划遵循的最大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生态环保,城市的建设就是要给老百姓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本着这一理念,新区建设特别注重水系的连通和城市绿地的建设,根据规划,新城的绿地、公园面积占比将高于老城区,市民的生活环境将更加健康生态。而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健全的服务功能以及升值潜力,都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共同建设未来的美好家园。

结语打造世界级三国游景区

为了加快推进古城保护与开发工作,荆州已经拟定了《关于推进荆州古城人口疏散、单位外迁,将荆州打造成世界知名的三国文化旅游核心景区的实施方案》的草案。

根据方案,将以荆州古城内市、区两级行政机关外迁为牵引,实

施“整体拆迁、整体建设”。同时在荆州古城旅游景区规划上,提出了“一环五区五廊”的布局。一环即环城立体城墙公园,五区包括关庙市井文化休闲区、荆州民俗文化观光区、水韵古城生活休闲区、荆楚文博创意产业区、楚风古韵主题度假区。五廊包括城墙公园内环廊道、三国文化主题廊道、西门关庙联络廊道、城池中部轴线廊道、张居正街延伸廊道。除此之外,《荆周刊》还了解到,荆州在疏散古城内人口时,还将重点推进三义街、得胜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保护项目,关公文化园项目,九老仙都景区项目,荆州文博园项目,荆州古城墙维修与仲宣楼、曲江楼、楚望楼复建等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已开工,有的即将开工建设。而打造这些重点项目的目的即为打造三国文化旅游核心景区,将古城建成以荆州博物馆为主要展示平台的楚文化,以关公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三观”(玄妙观、太晖观、开元观)为主的道家文化,以晚清风格为基调,从而最终将荆州古城建成世界知名的荆州古城旅游景区。

浅谈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浅谈荆州古城的保护与 开发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浅谈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制作人:陈刚、王志楠、宋一帆 关于荆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 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荆州(原江陵)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考古界、旅游界称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 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距市区5公里的楚都纪南城,历经20个楚王,长达411年,境内文化遗址遍布,名胜古迹甚多,既有绚丽的自然景观,更有着名的人文景观。据文物部门初步探明,仅楚城遗址就有5座,楚文化遗址73处,大型古墓葬800多座,18代楚王的墓葬就在此列。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化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被列为当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周长为10.5公里的荆州古城至今保存完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雄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在荆州出土的许多珍贵文物,如西汉古尸、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等,均具有重大的考古、科研、历史、人物和艺术观赏价值,堪称国宝。规模宏大、珍藏和陈列文物逾10万件的荆州博物馆,其中馆藏如西汉古尸等国家一级文物近300件(套),被评为国家首批“4A”级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之首,同时也在全国十大博物馆之列。 总之,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享誉海内外。 荆州城现状调查 荆州在1982年就被首批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其现状虽然有所改变,但仍不容乐观。她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富有魅力,许多古建筑淹没于现代建筑之中,荆州古城墙被众人视为荆州经济发展的障碍物。

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各位学生朋友们: 您们好! 为了使苏州古城这一充满魅力的富有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区在发展中永葆活力与风采,为了使小桥流水、棋盘格局的古风古韵的苏州古城在管理与保护的更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更能成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品质环境。特发此调查问卷,向同学们征求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的建议,共同构建美丽的苏州古城。本调查不用填写您的姓名,答案也无正确错误之分,就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在每题的选项面前打钩即可,例如您选择A 选项就在A选项面前打钩。 衷心感谢您们的支持和合作!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城市管理专业 2012年10月10日 一、选择题 1、您喜欢苏州古城吗? A、很喜欢 B、一般 C、不太喜欢 D、不好说 2、您认为苏州古城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是什么? A、经济的发展 B、便捷的交通 C、文化氛围与人文形象 D、丰富的娱乐 商业公共服务设施 E、其他 3、您认为苏州古城消费场所最需要改善的是? A、注重古城的文化特色,改善现在商业化购物环境 B、提供丰富的餐饮娱乐设施 C、提供更多停车位和改善步行系统 D、其它 4、您认为苏州古城城街道最需要改善的因素是? A、通行交通 B、街道两侧的商业和生活氛围 C、绿化景观 D、道路设施 5、你希望该地区体现什么样的城市面貌? A、完全传统 B、以传统为主 C、以现代为主 D、完全现代 6、选择居住地点时,您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临近主要道路或车站,出行与上下学方便 B、离工作地点近,上下班花时间短 C、有较好的景观环境,受人文气息熏陶。 D、临近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生活方便。 7、你认为苏州古城区的道路宽度怎么样?

荆州古城导游词三篇

荆州古城导游词三篇 篇一:荆州古城导游词 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将参观著名的荆州古城。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一提起荆州,您一定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鲁肃讨荆州、吕蒙袭荆州、关羽失荆州那些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一百二十回《三国演义》,就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荆州。千百年来,到荆州古城探询三国历史烟云陈迹的凭吊者、访古者、探幽者络绎不绝。作为大家的实地导游,我很荣幸能够借这样一个机会把荆州古城逾两千年来演变和发展的历史画卷展现给大家。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荆州城东门外,大家面前的这条几十米宽的河流就是护城河,在打仗之时,它是抵御敌人攻城的一道天然屏障,而如今在这条河上,每年都会举办隆重的国际龙舟邀请赛。入城之前,首先请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荆州古城的历史背景。 荆州城,又名江陵城。是目前我国南方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也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荆州古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时,以荆州古城为中心的荆州市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回顾荆州的历史,可以说与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紧密相连。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黄帝和炎帝部落合并统一华夏后,“割地布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荆州即为这古老的九州之一。

“荆州”这个名称,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典籍《尚书?禹贡》中的“荆及衡阳惟荆州”,当时荆州的区域面积是很大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便是兴起于荆州域内。据史料记载,周庄王八年(即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将都城迁往今天荆州城北五公里处的纪南城,楚国在此建都长达411年,前后经历了二十个国王,创造了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辉映并重,并可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相传楚成王(公元前671至525年)在位时,为了毕览长江胜景,在荆州城区营建了“飞楼百尺照湖水、上有燕赵千娥眉”的诸宫和宫船码头,这诸宫和宫船码头就是今天荆州城的雏形。秦昭王二十九年(即公元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兵攻打楚国,占领了江汉之间的地域,秦随即在楚都设南郡,为当时全国三十六郡之一。后来,秦又在今天荆州城的地方设立江陵县,“以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故称“江陵”。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建立荆州刺史部,为全国为十三州之一,从此,荆州开始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 自秦汉以后,荆州成为历代王朝封王置府的重镇,一直是州、郡一级治所,有的朝代还曾在此建都立国。三国时,这里是争霸的要津,孙刘联合在赤壁一战大破曹军,刘备遂于次年向孙权借得荆州,并以此为根基迅速发展蜀国势力。此后,东晋末年的安帝,南朝时的齐和帝、梁元帝、后梁宣帝,隋时的后梁王以及唐末五代十国时的南平国王等,先后有11个纷争王侯在此称帝(王)建都,长达100余年。唐代的荆州是陪都,称“南郡”,与长安城南北呼应。宋朝建立后,于此置江陵府。元初改江陵府为上路总管府。明初又改设荆州府。清代则沿用明朝制度。民国时,荆州属湖北省第四行政都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荆州城是

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背景 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传统风貌、历史文脉尤存。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对《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要求,特别是通过近几年古城街坊改造的实践,迫切需要在宏观上有控制、在微观上有指导的规划,以促进古城的保护更新建设。为此,苏州市政府委托有关部门编制了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主要内容 一、在总体原则指导下,依据各个街坊的不同情况,采取了相应不同的规划重点和方法。 古城控规按照道路、河道等自然地物划分为54个街坊,并分街坊进行了规划编制。 古城控规突出了保护的基本原则,对总体规划中已划定为历史街区和传统风貌地区的街坊按历史街区和传统风貌地区要求编制规划,其它街坊中则依据具体情况,确定需要保护的历史地段。 古城控规贯彻了保护与有机更新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完善古城的职能,发挥古城的活力。街坊中现有工业企业原则上根据“三个三分之一”和“退二进三”的方针进行调整,合理调整土地使用功能。 居住街坊遵循“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的方针,保持街坊原有的格局、空间形态。 二、注重保护、重新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搞好古城控规,细致深入的调查是工作的基础。对每栋建筑的调查、评判,按以下四方面进行: 建筑质量:分Ⅰ、Ⅱ、Ⅲ、Ⅳ四类; 建筑风貌:分Ⅰ、Ⅱ、Ⅲ、Ⅳ四类; 建筑年代:分古代、近代、50-70年代、70年代后四类; 建筑高度:分1-2层、3层、4-5层、6层以上四类。 在编制古城控规中,编制了“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评析表”,以建筑风貌、质量、层数三个因子综合确定每栋建筑的保护、保留、改善、整饰和更新的类别。 三、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的综合评定 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综合评定是根据建筑的质量、风貌和层数等因子综合确定建筑的保护、保留、改善、更新和整饰的类别。

浅谈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浅谈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 发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浅谈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制作人:陈刚、王志楠、宋一帆 关于荆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 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荆州(原江陵)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考古界、旅游界称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 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距市区5公里的楚都纪南城,历经20个楚王,长达411年,境内文化遗址遍布,名胜古迹甚多,既有绚丽的自然景观,更有着名的人文景观。据文物部门初步探明,仅楚城遗址就有5座,楚文化遗址73处,大型古墓葬800多座,18代楚王的墓葬就在此列。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化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被列为当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周长为10.5公里的荆州古城至今保存完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雄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在荆州出土的许多珍贵文物,如西汉古尸、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等,均具有重大的考古、科研、历史、人物和艺术观赏价值,堪称国宝。规模宏大、珍藏和陈列文物逾10万件的荆州博物馆,其中馆藏如西汉古尸等国家一级文物近300件(套),被评为国家首批“4A”级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之首,同时也在全国十大博物馆之列。 总之,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享誉海内外。 荆州城现状调查

荆州在1982年就被首批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其现状虽然有所改变,但仍不容乐观。她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富有魅力,许多古建筑淹没于现代建筑之中,荆州古城墙被众人视为荆州经济发展的障碍物。 1982年以来取得的成绩:荆州自从1982年被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以来,针对古城和文物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制定了《荆州市总体规划》和《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经过多年建设,荆州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先后开辟了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路线,如古城公园、九龙渊公园,凤凰广场等。对荆州城墙、荆州博物馆、玄妙观、太晖观、关公庙等一批能充分展示荆州历史、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的景点进行了修缮,同时完善了一些保护措施,并且多次举办了荆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等方面的学术研讨会。与此同时,荆州还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 上述举措对荆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存在的问题 1城区建筑和人口密度过大,环境质荆州古城沿街商业主要为本城区居民服务,街区交通不畅、绿地面积严重不足、建筑密度过大、人口密度颇高、街区环境和自然景观较差。2城区内部分地区功能混乱,缺乏特色荆州古城内及其周边地带的建筑缺乏特色,新旧建筑混为一团,高矮不一。城内建筑即没有古典建筑特色,也没有现代建筑风格,违章违规建筑较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相互有干扰功能的建筑混杂在一起。再者荆州博物馆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缺乏其应有的魅力。三国公园内也成为饭庄,还开设了足浴餐馆等,失去了其本来面貌。

浅谈荆州古城的发展与保护

浅谈荆州古城的发展与保护 【摘要】荆州作为一座源远流长的历史名城,是“三国文化”和“楚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宝贵的文化价值。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由荆州古城、楚都济南城等古城遗址,楚文化古墓葬群和鸡公山石器时代遗址,毛家山、朱家台等大溪文化遗址,以及殷商时期周梁玉桥遗址等组成。荆州室内众多的文化遗址,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荆州城市发展的特有资源。 【关键词】古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与保护;荆州古城 提起10多年前的大荆州,荆州人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显出几分自豪;谈到目前的荆州,人们又会悄然流露出几许失落。他们追忆往昔大荆州的光荣,他们失落于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名地之间的差距。 1 古城保护中的现状 为了保护荆州古城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荆州市政府、文物保护局、荆州博物馆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荆州的现状令人堪忧。 (1)荆州城的整体布局与传统风貌基本不复存在,仅局部性环城风貌带和分散的几条历史街区,但在内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这些仅存的遗址也受到极大的威胁。(2)古城的自然风貌景点、历史建筑较为分散,投入资金不足,保护与开发不够。(3)护城河水体污染严重,部分水体切断为养殖渔业只用,破坏水系连同性和完整性,水域面积也因垃圾投放而逐年减少,生态受到破坏。(4)城内人口久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已超过10万,且有增长的趋势,过大居住密度给古城空间和环境带来压力,造成环境质量恶化交通不畅。(5)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较差,垃圾投放点少,位置不当,城内公共卫生间数量少,城顶遛狗得不到有效的管理。(6)部分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管理不善,太晖湖和湘献王墓、文庙等长期被教育、商业、餐饮占用,鸡公山、济南城古遗址周围新房屋对古遗址造成直接损害。(7)古城维护不足,损伤严重,城面普遍风华剥落、虚洞,树木生长旺盛,墙体裂损、鼓涨、扭曲,甚至失稳,顶墙倾斜,倒塌,局部地基破坏,散水体系严重破坏。(8)古城拆迁、建设中管理不够,城内建设见缝插针,大片新建筑物层数、体型、材质、色彩等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古城墙以北农业生态保护区内,建筑用地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市政工程中,基坑施工和施工振动对周围古建筑造成安全隐患。(9)旅游业开发不佳,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少,缺乏体现荆州文化的特色商品,景点内涵不足,有待加强发展。 2 古城的发展方向 城市要发展,古城特色要保护迷失建设荆州历史文化名城总的指导思想。具体深入分析名城各个特色要素,实行全面保护,反对急功近利、纯商业化建设,提倡公共参与,发挥群体的智慧,对现有的问题进行积极地整治。同时把古城保

湖北荆州市导游词3篇.doc

湖北荆州市导游词3篇 荆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蔚为大观。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湖北荆州市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湖北荆州市导游词 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东与武汉市相连、西与宜昌市交界、南与湖南省接壤,北与荆门市毗邻。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区占78。8%,丘陵低山区占21。2%,耕地面积43。15万公顷。 荆州市辖荆州、沙市2区和江陵、公安、监利3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市,全市总人口630。万人,占湖北省总人口的10。5%。市内居住有汉、回、蒙、土家等30个民族。中心城区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75万。 荆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多数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4-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80%,太阳辐射量占全年75%,≥10℃的积温为全年80%,全市河流交错、湖泊密布,有大小河流近百余条,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等。全市有千亩以上湖泊30多个,总面积8万公顷,其中洪湖为湖北省第一大湖,总面积3。55万公顷。 荆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蔚为大观。市内有闻名遐迩的荆州古城,脍灸人口的三国故事,古老纯朴的

江汉民俗。纪南城、关公庙、章华寺、乌林古战场、华容道等人文景观底蕴深厚,荆州博物馆被评为国家首批\"4A\"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之首,馆藏文物达万余件,其中西汉古尸等国家一级文物近300件(套)。\"一曲洪湖水,唱遍天下知\",洪湖湘鄂西革0据地的瞿家湾、周老咀等革命旧址已列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境内山青水秀,湖泊纵横,是典型的水乡园林城市。近年来新建开发的松滋危水风景区、洪湖渔家度假区和石首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 2:湖北荆州市导游词 荆州城,又名江陵城,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荆州古城墙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干原腹地,是产生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辉映并重,可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城北五公里处的纪南城建都长达420xx年,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荆州又是三国文化诞生和繁衍的历史胜地。魏、蜀、吴三国时代,这里曾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一百二十回《三国演义》,就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荆州。"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荆州的古老底蕴,更可上溯到绵延久远的史前时期。距今5、6万年前的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就在古城东北4公里处;古城附近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多达20余处。无可置疑的史迹辩地告诉人们,

荆州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荆州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一.旅游区规划资源整合打造情况,包括近期及远期亮点项目,主辅 景点关系,旅游区内线路整合等情况 (一)资源整合打造 资源整合是荆州古城旅游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素质与效益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高效开发的先决条件。资源整合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 1.梳理资源结构,确定开发核心重点 荆州古城旅游区包括三大资源,从文化角度解析,分别是: 三国文化资源——以荆州古城为主要载体;楚文化资源——以熊家冢、纪南城、八岭山、纪山为主要载体,水文化资源——以海子湖、蓝星洲、引江济汉工程、洈水风景区为主要载体。 新一轮规划与开发将围绕三大资源体系进行项目创新与组合。 其中,三国文化载体——荆州古城景区是近中远三个阶段一以贯之的开发重点,是区域产业组织核心、带动龙头、旅游服务与线路组织核心。 洈水风景区与楚文化载体中的熊家冢是开发次重点,是荆州古城旅游区旅游产品类型扩张的主要落脚点。 2.形成更加一体的开发格局 本次规划形成如下整体开发格局:一核·四区·一带 ·一核:荆州古城旅游片区 荆州古城景区是整个荆州古城旅游区的文化资源赋存核心、吸引力核心、交通核心、产品线路枢纽,是未来荆州古城旅游区发展的重点与带动龙头。 ·四区:楚都国家考古公园·洈水风景区·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蓝星洲长江生态运动公园 ·一带:“引江济汉”水文化旅游带 3.以目的地打造引领产业运营与市场开发 本次规划将荆州古城作为有统一性的国际型旅游目的地加以打造。各项产业培育政策、产业总体运营模式与市场开发措施均围绕整体目的地的打造。 其要点包括: ·强调大型投资资本的对产业突破发展的显著促进作用,积极为大型投资资本创造整体进入条件。 将已有协议意向的四川华通公司的开发关注作为重点,结合“营城”理念,对荆州古城景区进行商业运作设计,提出可优先实施的重点项目。 ·同构型资源与景区实施错位发展

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作者:————————————————————————————————日期:

浅谈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 发 制作人:陈刚、王志楠、宋一帆 关于荆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 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荆州(原江陵)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考古界、旅游界称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 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距市区5公里的楚都纪南城,历经20个楚王,长达411年,境内文化遗址遍布,名胜古迹甚多,既有绚丽的自然景观,更有著名的人文景观。据文物部门初步探明,仅楚城遗址就有5座,楚文化遗址73处,大型古墓葬800多座,18代楚王的墓葬就在此列。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化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被列为当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周长为10.5公里的荆州古城至今保存完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雄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在荆州出土的许多珍贵文物,如西汉古尸、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等,均具有重大的考古、科研、历史、人物和艺术观赏价值,堪称国宝。规模宏大、珍藏和陈列文物逾10万件的荆州博物馆,其中馆藏如西汉古尸等国家一级文物近300件(套),被评为国家首批“4A”级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之首,同时也在全国十大博物馆之列。

总之,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享誉海内外。 荆州城现状调查 荆州在1982年就被首批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其现状虽然有所改变,但仍不容乐观。她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富有魅力,许多古建筑淹没于现代建筑之中,荆州古城墙被众人视为荆州经济发展的障碍物。 1982年以来取得的成绩:荆州自从1982年被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以来,针对古城和文物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制定了《荆州市总体规划》和《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经过多年建设,荆州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先后开辟了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路线,如古城公园、九龙渊公园,凤凰广场等。对荆州城墙、荆州博物馆、玄妙观、太晖观、关公庙等一批能充分展示荆州历史、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的景点进行了修缮,同时完善了一些保护措施,并且多次举办了荆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等方面的学术研讨会。与此同时,荆州还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 上述举措对荆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存在的问题 1城区建筑和人口密度过大,环境质荆州古城沿街商业主要为本城区居民服务,街区交通不畅、绿地面积严重不足、建筑密度过大、人口

湖北荆州市导游词3篇(完整版)

湖北荆州市导游词3篇 湖北荆州市导游词3篇 1: 湖北荆州市导游词 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东与武汉市相连、西与宜昌市交界、南与湖南省接壤,北与荆门市毗邻。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区占78。8%,丘陵低山区占21。2%,耕地面积43。15万公顷。 荆州市辖荆州、沙市2区和江陵、公安、监利3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市,全市总人口630。12万人,占湖北省总人口的10。5%。市内居住有汉、回、蒙、土家等30个民族。中心城区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75万。 荆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多数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4-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80%,太阳辐射量占全年75%,10℃的积温为全年80%,全市河流交错、湖泊密布,有大小河流近百余条,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等。全市有千亩以上湖泊30多个,总面积8万公顷,其中洪湖为湖北省第一大湖,总面积3。55万公顷。 荆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蔚为大观。市内有闻名遐迩的荆州古城,脍灸人口的三国故事,古老纯朴的江汉民俗。纪南城、关公庙、章华寺、乌林古战场、华容道等人文景观底蕴深厚,荆州博物馆被评为国家首批\ 4A\ 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级博物馆

之首,馆藏文物达12万余件,其中西汉古尸等国家一级文物近300件。\ 一曲洪湖水,唱遍天下知\ ,洪湖湘鄂西革0据地的瞿家湾、周老咀等革命旧址已列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境内山青水秀,湖泊纵横,是典型的水乡园林城市。近年来新建开发的松滋危水风景区、洪湖渔家度假区和石首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 2: 湖北荆州市导游词 荆州城,又名江陵城,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荆州古城墙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干原腹地,是产生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辉映并重,可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城北五公里处的纪南城建都长达411年,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荆州又是三国文化诞生和繁衍的历史胜地。魏、蜀、吴三国时代,这里曾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一百二十回《三国演义》,就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荆州。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荆州的古老底蕴,更可上溯到绵延久远的史前时期。距今 5、6万年前的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就在古城东北4公里处;古城附近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多达20余处。无可置疑的史迹辩地告诉人们,荆州这块古老的热土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荆州古城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封王置府的重镇。秦时,这里置南郡设江陵县。汉时,沿习秦制,汉武帝划全国为十三州,荆州是其

对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的思考

第17卷第1期铁 道 师 院 学 报Vol.17No.1 2000年2月Journal of Suzhou Railway Teachers College Feb.2000对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的思考 王颖洁,许京怀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地理系,苏州215009) 摘 要:笔者就古城苏州的历史价值、基本空间变化及文化发展进行探讨。以表达对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保护,并为未来寻找保护的途径或方法。 关键词:古城保护;城市格局;吴文化 中图分类号:K9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5201(2000)0120027205 今年4月上旬,我国和欧洲24座历史城市市长国际会议在苏州市召开,这是继去年12月4日我市古典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的又一件大事。在苏州国际会议上诞生了一部历史性文件———《保护和发展历史城市国际合作苏州宣言》,它标志着就“加强历史城市的保护,并为未来寻找保护的途径或方法”问题,已在世界各国达成共识。作为会议东道主的城市公民,看到以家乡命名的一部世界性文件,不仅深感自豪和鼓舞,而且也唤起笔者对苏州古城的前景作进一步思考。 1 古城文化遗产要珍惜 1.1 古典园林:世界级文物 苏州古典园林是苏州古城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十分悠远,起始于春秋,发展于唐宋,全盛于明清。在史书上记载就有数百处之多,“象天女撒下仙花,分在苏州大街小巷”。(安怀起,《中国园林艺术》)由于历史沧桑,全国各地的古典园林至今大多已经湮没,唯有苏州保存得最多、最好。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童 两位教授为《苏州古典园林》作序,指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荟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正因为如此,去年12月4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理事国表决确认,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世界上,园林遗产多以单体为申报项目,象苏州古典园林至今仍保存在古城内外,以反映宋、元、明、清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群体而申报成功的,这在国内外都没有先例。 世界公认的苏州古典园林具有光辉的历史文化价值,覆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 收稿日期:1999209204 作者简介:王颖洁,本校1997届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现工作于苏大园区附中。该文在海峡两岸大学生论文苏州赛区获唯一一等奖。

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第三章保护层次与保护重点 第四章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 第五章市域文物古迹保护 第六章市区绿化水系保护规划 第七章荆州古城保护规划 第八章历史街区整治规划 第九章重点文物建筑环境整治规划 第十章旅游发展规划设想 第二部分保护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依据与指导思想 第二章市域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第三章市区文物古迹与绿化水系保护规划 第四章荆州古城保护建设规划 第五章历史街区整治规划 第六章重点文物建筑环境整治规划 第七章旅游规划设想与实施对策建议 第三部分基础分析 第一章历史沿革与城市形态 第二章特色分析与价值评价 第三章文物古迹与人文资源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1-1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条款,具体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的有关要求编制完成。 1-2 本规划的主要依据为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国发(1982)26号文《国务院批转国家建委等部门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的通知》及附件、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1999)4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1-3 本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原则指导下,为保障历史环境保护和城市开发建设的

协调进行,从城市总体层面展开的保护性控制规划。在规划过程中,运用城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对古城空间特色和形态肌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古城内的建筑高度控制和视线通廊的规划要求。 1-4 本项规划是在对荆州市域内各类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的实地踏勘,全面了解当地居民的意愿,详细调查分析历史名城的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编制的。1-5 荆州市的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鄂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荆州古城以商贸服务、生活居住、旅游休憩、历史博览为主要职能,是集中体现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特色的中心。 1-6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补充和完善。 1-7 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的特性之一,它的保护、建设和发展将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整体布局,环境控制以及城市形态、风貌产生重要影响,为使名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城市建设发展应贯穿保护观念和提高名城意识。 1-8 历史文化名城既要保护、延续历史文化,也要促进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将保护与建设、保护与利用充分结合起来,充分协调保护更新、发展旅游、改善生活的关系,制定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保护规划。 1-9 本规划的解释权归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委员会、荆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第二章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2-1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目标是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存独具特色的荆州古城风貌,充分挖掘和发扬历史名城的传统文化。 2-2 认真分析城市的发展过程和文化特征,在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要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继承、发掘城市传统文化内涵,发扬光大名城特色,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使城市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2-3 将名城整体环境保护、特色地段的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重要文物古迹,文保单位的具体保护相结合。 2-4 文物古迹与风景名胜保护并重,注重整体自然环境的保护,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共存、共生,以丰富城市景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市区与城区相结合,挖掘历史资源的文化内涵,发展旅游事业。 2-5 对现存的文物建筑要实行抢救性保护、修葺,并整治其周边环境。对有重大价值的历史文物可原址复建,以展示荆楚文化。 第三章保护层次与保护重点 3-1 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各级文物点保护范围划定、荆州古城保护、古城空间格局保护、古城建筑高度控制、名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统经济的发展。 3-2 保护市域范围内的古城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群,将其作为继承与发扬古

浅谈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浅谈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制作人:陈刚、王志楠、宋一帆 关于荆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 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荆州(原江陵)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考古界、旅游界称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 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距市区5公里的楚都纪南城,历经20个楚王,长达411年,境内文化遗址遍布,名胜古迹甚多,既有绚丽的自然景观,更有著名的人文景观。据文物部门初步探明,仅楚城遗址就有5座,楚文化遗址73处,大型古墓葬800多座,18代楚王的墓葬就在此列。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化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被列为当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周长为10.5公里的荆州古城至今保存完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雄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在荆州出土的许多珍贵文物,如西汉古尸、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等,均具有重大的考古、科研、历史、人物和艺术观赏价值,堪称国宝。规模宏大、珍藏和陈列文物逾10万件的荆州博物馆,其中馆藏如西汉古尸等国家一级文物近300件(套),被评为国家首批“4A”级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之首,同时也在全国十大博物馆之列。

总之,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享誉海内外。 荆州城现状调查 荆州在1982年就被首批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其现状虽然有所改变,但仍不容乐观。她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富有魅力,许多古建筑淹没于现代建筑之中,荆州古城墙被众人视为荆州经济发展的障碍物。 1982年以来取得的成绩:荆州自从1982年被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以来,针对古城和文物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制定了《荆州市总体规划》和《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经过多年建设,荆州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先后开辟了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路线,如古城公园、九龙渊公园,凤凰广场等。对荆州城墙、荆州博物馆、玄妙观、太晖观、关公庙等一批能充分展示荆州历史、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的景点进行了修缮,同时完善了一些保护措施,并且多次举办了荆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等方面的学术研讨会。与此同时,荆州还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 上述举措对荆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存在的问题 1城区建筑和人口密度过大,环境质荆州古城沿街商业主要为本城区居民服务,街区交通不畅、绿地面积严重不足、建筑密度过大、人口

对保护和发展苏州古城的思考

对保护和发展苏州古城的思考 摘要:当前苏州古城的保护面临着时代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如何对苏州古城进行保护需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保护工作。在保护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古城的特点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苏州古城。本文根据具体保护和发展苏州古城的方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保护;发展;苏州古城 苏州是我国著名古城之一,延续着伟大祖国的文化历史。提起苏州,人们脑中就会浮现水城的模样,是一个值得向往的地方。苏州作为名城保护示范区,是人们旅游的好去处,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制约发展的因素,所以为了保持苏州古城给人留下的美好印象,就需要坚持对苏州古城的保护和发展。 1当前面临挑战 苏州古城坚持实施保护和发展古城的措施,古城风貌保护得到改善,但是在重视发展古城的过程中疏忽了健全保护的有效方法,对古城投入和规划不完整,使古城保护和发展面临很大挑战。 1.1古城功能弱化 随着新城的建成,古城的居民因为城市化的原因大多选择去新城生活,这样促使着新城的不断开展而忽视了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人口外迁的同时造成为人们服务的公共设施也外键,开发商们会选择在人口多的地段建设施,为人们提供方便并收取利益,以致减弱了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古城功能弱化,居民选择外迁是实现古城发展面临的较大挑战。 1.2居住人口素质下降 古城居住条件较差,居民选择去发展优越的新城,导致古城发展受到限制。外来的迁入人口大多以租住形式进行居住,外来人口的教育、收入程度较低,拉低了居住人口的素质。如何提高居住人口的素质,定要留住一定的原住居民,通过何种方式留住居民是需要采用一定的改善措施让人们发现古城的美及生活在古城的意义是现今面临的重要挑战。 1.3生态环境退化 现如今老城的生态环境一直处在退化的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交通出行尾气的大量排放以及工业生产产生的破坏,现代的交通工具发展严重的影响着生态环境的退化,时刻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如何改善生态环境的建设,提高居民居住环境是保护和发展古城面临的挑战之一。 1.4古老建筑的衰败 古老建筑的维护是维持古城文化的重要依据,随着时代的变迁,难免会造成建筑受损。建筑的脏乱图画、年久坍塌都严重影响着古城的保护。人们针对这一现象的发生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措施,但在措施实行的同时也不能确保每个人对维护古城的观念提高,所以如何将加强古城建设意识深入人心保证有效措施的紧密实施的同时完成相应的一些修复工作是保护和发展古城面临的主要挑战。 2对策建议 2.1深化规划编制,加强规划管理 深化古城建筑文化的规划,将古城保护发展纳入苏州社会发展格局中,坚持保护城市发展观念,改善旧的实施方案随着对历史文化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化,使

《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各位学生朋友们: 您们好。 为了使苏州古城这一充满力的富有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区在发展中永葆活力与风采,为了使小桥流水、棋盘格局的古风古韵的苏州古城在管理与保护的更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更能成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品质环境。特发此调查问卷,向同学们征求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的建议,共同构建美丽的苏州古城。本调查不用填写您的姓名,答案也无正确错误之分,就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在每题的选项面前打钩即可,例如您选择a选项就在a选项面前打钩。 衷心感谢您们的支持和合作。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城市管理专业 xx年10月10日 一、选择题 1、您喜欢苏州古城吗。 a、很喜欢 b、一般 c、不太喜欢 d、不好说 2、您认为苏州古城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是什么。 a、经济的发展 b、便捷的交通 c、文化氛围与人文形象 d、丰富的娱乐商业公共服务设施 e、其他 3、您认为苏州古城消费场所最需要改善的是。 a、注重古城的文化特色,改善现在商业化购物环境 b、提供丰富的餐饮娱乐设施

c、提供更多停车位和改善步行系统 d、其它 4、您认为苏州古城城街道最需要改善的因素是。 a、通行交通 b、街道两侧的商业和生活氛围 c、绿化景观 d、道路设施 5、你希望该地区体现什么样的城市面貌。 a、完全传统 b、以传统为主 c、以现代为主 d、完全现代 6、选择居住地点时,您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临近主要道路或车站,出行与上下学方便 b、离工作地点近,上下班花时间短 c、有较好的景观环境,受人文气息熏陶。 d、临近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生活方便。 7、你认为苏州古城区的道路宽度怎么样。a.合适b.比较宽敞c.过窄d.不确定 8、你认为苏州古城的城墙与建筑需要怎么发展。 a、大规模重修复古,还原历史的面貌 b、小规模修补,不要使其破坏即可 c、不需要改变,任由其发展 d、大规模拆迁城墙和改变为现代建筑 二、简答题 谈谈你对苏州古城管理与保护的大体看法(100字左右) 第二篇:水资源保护现状调查问卷重庆市水资源保护现状调查问卷

荆州古城风水浅谈

荆州古城风水浅谈 荆州古城坐落在富饶的江汉平原上,南濒长江,北接荆襄,东邻沙市,西望宜昌。诸多胜地横亘其间。古城原有六个城门,俗称:东门,南门,西门,大北门,小北门,公安门。明清时代修筑的城墙完好无损,连绵地围着古城。 城外护城河围绕着城墙,碧波荡漾,垂柳低拂。城内,粉墙黛瓦,小桥古木,天风云影,江帆水色,自然景色十分优美。 然而,当你走进城里,深入其中,你会感到在自然风光优美的背后是一派萧条之气。人们精神都不是很好,一个个都好像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的。市场亦不是十分繁荣。按说值此繁荣之世,加上地理优越,古城应该欣欣向荣繁荣昌盛才是,是什么原因呢?愚以为:部分原因可能与风水有关。 古人修城一定是认真堪舆过风水的,荆州古城屹立几百年不毁,风水一定不会有问题。然而,现在人们大量地破旧立新,标新立异,难保不会出问题。 现在的古城可不止只有六个城门了。 由于经济发展,人口猛增,原有的六个城门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进城出城人多拥挤,高峰时常常造成城门堵塞。七十年代,在城东破开城墙又开了一个新城门,到了九十年代,又在南边和北边增开了两个新城门,称曰:新东门,新南门,新北门。 古城原有的城门都修有瓮城。瓮城门和主城门一般都不是直通而是错开的,避免了煞气直入城内,因此,藏风聚气的效果十分明显。而新开的城门,是直出直入的,破坏了原有格局,于是乎,煞气直冲而入,风水便破坏了。 城东门护城河上,是一座古朴风格的九龙石桥,过桥转个弯,一条大路直通沙市。可能是为了美观吧,在东门外,建有一个广场,广场上不伦不类地用金属造了一个金凤飞天的雕塑,雕塑是一只正在起飞的凤凰站在一个飞轮上。当地人们戏称为“么鸡站在一筒上”。雕塑形象好坏估且不论,但材料用金属做就不相宜了,因为东边属木,金属为金,金克木,一座金属的雕塑就完全破坏了东城的风水。 浩浩荡荡的长江在城南门外流过。城南一度是荆州古城一个很兴旺的地方。南门外在七八十年代时,道路两旁厂房林立,车水马龙,喧哗热闹。光是大型棉纺织厂就有好几家,小的那就不计其数了。城南门是唯一一座没有转弯的城门,瓮城门直对主城门。因其不合风水

荆州古城规划分析与建议

对荆州古城规划分析与建议 一、荆州城市总体概况分析 (一)、荆州市"八.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5年实现人均GDP4300元(90 年不变价为2640元),GDP五年年均增长15%左右。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已由1990年的52:28:20调整到1995年的47:29:24;工农业总产值比例由1990年的62:38调整到73:27;工业内部在轻工、纺织、化工、机械等传统支柱产业继续发展的基础上,又初步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建材、冶金、电子等新的支柱产业;农业内部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48%提高到1995年的62%;乡镇企业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总产值由1990年的53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368.3亿元。 3、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637元和1829元,分别比1990年增加2160元和1051元,市民消费结构中用于非食品支出比例不断增加。 4、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七五"末期的28%提高到"八五"末期的30%以上;教育事业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人口增长得到了合理控制,"八五"平均增长率仅为10‰;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 5、"八五"期间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业投入量不大,发展后劲不足; 二是工业技改滞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其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比重小; 三是城市建设欠帐较多、城市发展速度不快; 四是资金短缺,能源匮乏,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五是滞后的社会配套改革,抑制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宏观区域环境分析 1、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在已有的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要发挥通江达海以及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技术水平较高的优势,以浦东开放开发、三峡建设为契机,依托沿江大中城市,逐步形成一条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综合型经济带。同时,在区域发展战略上,国家经济发展着力点已由沿海向沿江、向中西部转移。这给地处长江中游的荆州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荆州市可以更好地、积极地接受东部经济技术辐射,借用西部的资源条件发展壮大自己。 2、随着国家沿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上下呼应,整体联动,沿江城市呈现迅速发展势态。从同处长江中游的九江、黄石、岳阳、宜昌等市的发展目标来看,竞争势头咄咄逼人。九江市提出:以港兴市,旅贸并举,"三带"开发(昌九工业走廓、沿江经济带、沿湖企业圈),在本世纪末把九江建成多功能、开放型的经济,交通中转城市和长江中、下游的金融、贸易、旅游、信息中心;黄石市制定了"第二次创业"、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的发展战略,计划在本世纪末成为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强市,鄂东地区的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工贸中心城市;岳阳市提出,到本世纪末力争把岳阳建设成为"三地一口一中心",即现代化石油化工能源基地、先进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著名的风景旅游基地,湖南直接对外贸易口岸,长江中游第二大(次于武汉)经济贸易中心;宜昌市提出"服务三峡、建设新宜昌",把宜昌建成举世瞩目的水电能源基地和旅游城市,鄂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的重要港口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