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地下水开采

地下水开采

地下水开采
地下水开采

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下沉,对建筑楼房、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造成严重的损失。但过度开采地下水不会造成水土流失

事件:

过度开采地下水浙江千里沃野饱受沉降之痛

过度开采地下水让肥沃的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温黄平原等滨海平原多处出现了地面沉降——

千里沃野的沉降之痛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如今,这宝贵的“二分田”,正遭受着沉降之痛。

最近,一份由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浙沪苏三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合作完成的《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正式对外披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该调查指出,长三角区域内三分之一范围内累计沉降已超过200毫米,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上海、苏南的苏锡常地区和浙北的杭嘉湖地区已经形成了三个区域性沉降中心,地面沉降给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150亿元!

地面下沉不断扩大

调查得出的结论着实让浙江人不敢乐观,但更让人忧心的是,地面沉降在浙江造成的“漏斗”远非杭嘉湖平原一个。据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多年来对全省各地地面沉降的跟踪调查,到目前为止,占全省陆域面积20%左右的平原地区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地面沉降。我省区域性地面沉降发生地包括杭嘉湖、宁绍、温黄、温瑞等滨海平原,涉及杭州、嘉兴、湖州、宁波、台州、温州六

个设区市、二十二个县(市、区),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

的15%。

杭嘉湖平原是我省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至2003年,杭嘉湖平原地面累计沉降量超过100毫米的沉降面积超过3000平方公里。仅2003年,嘉兴城市

规划区内就沉降10.4—19.3毫米,位于嘉兴市老城区内的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已超过860毫米。截至2003年,宁波市区地面沉降面积已超过190平方公里,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489.2毫米。

温瑞平原上的乐清市天成、瑞安市汀田镇和瓯海区永强镇均发生了地面沉降。近几年温州永强地区累计沉降量已超过200毫米,沉降中心区近几年沉降

速率在每年30毫米以上。

沉降带来五大危害

地面沉降给我省滨海平原带来的危害在过去几年中逐步显化。目前地面沉

降至少已经带来五个方面的严重影响。

——地面沉降使地面标高不断降低,导致已建排涝工程排涝能力降低,大

量已建的20年一遇标准的防洪工程已普遍达不到设计时的御洪能力。如在嘉兴

市的沿杭州湾地区,由于地面沉降,使按20年一遇洪水位设计的数十公里大河堤岸,圩堤标高普遍下降到低于10年一遇防洪标高。

——由于地面沉降,城市各类工程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等必须填高地面高度,大大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同时地面沉降使波及范围内的水位标高失真,

严重影响杭嘉湖等平原的防洪调度;由于水位标高的失真,很多地段出现了水

流从低水位向高水位流动的假象。

——降低了城市排污能力。滨海平原各城镇多系采用雨污合流的城市排污

系统,地面沉降使排污口与河水位的高差逐渐减少,即使遇到中小洪水,部分

地区也不能正常排水;遇较大洪水时,河网水往市区倒灌,造成城市水患。

——地面沉降在低洼地区造成农田大面积渍害,土质的日趋恶化导致农田

的单产比正常土地产量下降约一半。温岭市西部平原因地面沉降导致农田地面

低于或接近正常河水位的面积达9740亩。这部分农田由于处于长期受淹或在汛期会受淹,已无法种植水稻。

——减小了桥梁净空,影响了河道通航能力。京杭大运河、甬江航道等,

由于地面沉降,桥梁净空减小,通航能力受到影响。

据省国土资源厅初步估算,截至目前,我省滨海平原地区因地面沉降造成

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其中杭嘉湖平原约占70%。

长三角联防势成必然

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罗进荣告诉记者,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主要有地

质新构造运动、土层自然固结、地下采矿、建筑工程荷载及基坑排水、地下水

开采等。近四十年的研究和监测证实,我省滨海平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地

下水过量开采所诱发。

由于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加上水质性缺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杭

嘉湖地区地下水开采量逐年上升,1986年起年开采量超过1亿立方,最高年(1996年)开采量达1.49亿立方。1997年以后,随着地下水水位大幅急速下降,杭嘉湖平原地面沉降加剧,有关部门采取了限制地下水开采措施,但年开采总

量仍在1亿—1.2亿立方左右。

针对目前我省严峻的地面沉降形势,专家认为,对其进行防治已到了刻不

容缓的地步,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制止私采滥采地下水。

建立地面沉降监测预警机制。上海市从1995年起已投资3500万元建设全

新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而我省在这方面的建设仍显滞后。其次,应根据监测

结果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调整地下水开采的层次。此外,还应

该采用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防治地面沉降,回灌不仅可以防治地面沉降,而且

还可充分利用地下储水空间,冬灌夏用。

区域联合防治也成为了共识。在长三角,联手共防的呼吁声正越来越高涨。目前,浙沪苏三地国土资源部门已成立了长三角地面沉降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长三角区域内各城市将统一编制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

部署,分工合作,共同合作。专家认为,省内的宁绍、温台等地,也应该建立

类似的协作机制,联手阻击滨海平原不断往下沉降的势头。

过度开采地下水引灾害

长三角地陷:沉默的危机

●由于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已经达到3150亿元

●长三角地面沉降大于200毫米的范围近1万平方公里,上海、苏锡常和杭嘉

湖的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2.63、1.80和0.82米

●当前最紧迫的措施就是提倡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3月22日第十三届“世界水日”前夕,由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

持的《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完成。据报告显示:

由于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

经达到3150亿元,包括对建筑楼房、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造成的损失。

长三角的地下水资源衰竭对苏锡常地区的地面下沉已经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如

果这一情况不能得到改善,“沉默的土地危机”将随时有可能在长三角大范围

爆发。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郭坤一研究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作出如上表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佘之祥告诉记者,水污染是造成地面

下沉的又一个杀手。只有保护好水环境,长三角的地质灾害才有可能得到控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姚士谋则认为,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和科学

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盲目开采地下水面临衰竭

郭坤一表示,必须对地下水进行有度地开采。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长三

角地面沉降大于200毫米的范围近1万平方公里,上海、苏锡常和杭嘉湖的最

大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2.63、1.80和0.82米。针对该区经济快速发展所面临

的地下水开发与地面沉降的问题,国土资源部已提出了把地下水开采量从12.7

亿方/年调整为1.96亿方/年的方案。

研究表明:从保护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角度考虑,在江苏境内,安全的地下水开采量为每年6660万立方米,主要可以在第一和第三承压层采水;上海境内,8370万立方米,分别在4个承压层不同程度地采水;浙江境内,4590万立方米,在第一、第二、第三承压层采水。“如果能够保证这一开采量,情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地控制。”郭坤一告诉记者。

地面沉降是一种缓变的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对地下水的过度盲目

开采而造成的。“苏锡常出现地面沉降并不是最近的情况,以前就有过类似的

灾害。但这次调查以后,情况让人十分担心。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地面就会下沉,但这并不等于说今天停止了地下水的开采,明天地面就不会下沉。”郭坤

一表示,这种灾害是长期造成的,影响也是长远的,而水污染则加剧了这一灾害。“现在长三角地区应该好好反思地面为什么下沉?为什么过度开采而不过

多保护地下水?为什么江南水乡会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威胁?”郭坤一提出这一

连串“为什么”的时候显得非常激动,也流露出一脸无奈。

郭坤一告诉记者,地下水的开采要有个度。就整个长三角来看,现在苏浙沪地

区要对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并落实到实处。长三角是一个整体,而不是被割

裂的三个地方。“最重要的措施还是对水资源进行保护性地开发,如果只注重

开发而不去保护就是浪费,即使经济发展了,到头来也会得不偿失。在国外这

样的教训已经太多了。”他认为,现在过多的地下水被用在了工业上,而用在

饮用水方面却很少,这一矛盾必须得到解决。

水污染地下水另一杀手

“造成长三角地区地面下沉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区,在比较集中的几个地方出现地面下沉,但这种下沉不是普遍的现象。”佘

之祥告诉记者,据他所知,从苏锡常到杭州嘉兴一带已有8000平方公里出现地下漏斗区,造成局部地区的地面下沉。

“目前,由于城市要开采地下水,乡镇企业也在开采,水利建设不当,湖泊河

流受到污染等原因,才会出现这么多关于水方面的问题。”佘之祥告诉记者,

太湖地区为何越治理污染反而越严重?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环太湖地区都在

治水,却各自为政,没有参加整体协调治理。“各扫门前雪就认为可以达到治

水的目的了,孰不知水是循环流动的,不属于某一个区。”

他认为,太湖的圩治很好,但夏季水期过去以后,大家都要把圩里的水抽到外

河去,这样就导致外河的水位高于太湖,从而造成又一期洪水的隐患。现在由

于地面下沉,这种隐患已越来越严重。

像太湖地区,地表水被污染了,人们只好去寻求地下水,而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又导致地面下沉等一系列灾害。佘之祥认为,农村将变成重灾区,农村的水污

染是面源污染与城市的点污染相比,情况更严重,也更难治理。农村乡镇企业

大量用水以及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已非常突出。农村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用化

学肥料和大量农药培育庄稼等将进一步加剧地表水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到地

下水环境,让整体环境不协调。

“过度开采就是浪费,污染也是浪费。目前政府执行用水政策出现失误或者不力,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的缺乏。”佘之祥表示,国外地下水用在生活方面相

对多一点,而我国却恰恰相反,工业过多使用地下水,却将地表水经过净化而

供人们饮用,上海就吃了这样的苦头。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杭州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虽然杭州并没有完全解决这方面

的问题,但杭州政府花了大力气,而且见了成效。因此杭州没有出现多少严重

的地面下沉,水环境也较好;南京由于濒临长江,因此这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很大,但一些苗头要特别警惕。

佘之祥告诉记者,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就要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统一行动,而不是分头管理,各自为政。但这种体制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长三角

在水方面的问题还将持续。现在民间应该呼吁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自

己生存的环境,减少或避免水污染。这也将从根本上解决因为地下水衰竭而造

成的地面下沉。

三项措施保护水资源

姚士谋告诉记者,地面下沉将缩短建筑物的寿命,也将导致地下仓库的潮湿。上海的地下已经有好几层建筑设施,这一情况就更为严重,现在对地下建设的

必须投资越来越大以减少由于水而造成的相关损失,这就是间接的损失。上海

隧道里的灯需要一两年换一次,就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而造成的。

如果这一情况不能有效控制,长三角还将面临高精尖技术企业转移、外资撤走

的危险。

“地面下沉或者出现地裂缝已然成为灾害,我们没有办法恢复环境的原貌,现

在只能努力去控制情况进一步恶化。”姚士谋认为,绝对理想的状态是不去开

采地下水,但这种情况不可能。因此,开采地下水之后要及时回灌,回灌时要

注意不要将已污染的水导到地下,从而引起再次污染。

城市建设要相对分散,减少过高楼层的建筑物,城市地下建设也不宜过深,否

则将影响水的流动与循环。在农村要减少农药、化肥、含磷物质的排放,留住

农村一片绿色的世界。

姚士谋认为,当前最紧迫的措施就是提倡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长三角要压缩地下水的开采量,避免地下水水位的进一步下降。优化地下水的

开采布局,把按层次、地区和时间内集中开采调整为按含水系统的特征转化为

分散式开采,避免地下漏斗区的进一步发展。

09第九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3

第九章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 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核心问题。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方法,也称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补给量。局域地下水资源评价还与开采的经济技术条件及开采方案有关。有时为了确定含水层系统的调节能力,还需计算储存量。 目前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有几十种,国内大部分学者尝试对众多计算方法进行分类,有些学者依据计算方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所需资料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如表9.1的分类,以供参考。在实际工作中,可依据计算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已有资料的详细程度、计算结果的精度要求等,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计算,以相互验证及优选。本章着重介绍几种主要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水量均衡法 水量均衡法是全面研究计算区(均衡区)在一定时间段(均衡期)内地下水补给量、储存量和排泄量之间数量转化关系的方法。通过均衡计算,得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水量均衡法是水量计算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该方法还常用于验证其他计算方法计算的准确性。一、基本原理 一个均衡区内的含水层系统,在任一时间段(△t)内的补给量与排泄量之差恒等于含水层系统中水体积的变化量,即

承压水 潜水排补*=????±=-μμ,,S t h F S Q Q (9.1) 式中:Q 补——含水层系统获得的各种补给量之和(m 3/a 或 m 3/ d ); Q 排——含水层系统通过各种途径的排泄量之和(m 3/a 或 m 3/d ); μ,μ*——重力给水度和弹性释水系数; △h ——△t 时段内均衡区平均水位(头)变化值(m ); F ——均衡区含水层的分布面积(m 2)。 由式(1.5)对允许开采量的分析可知,若要保持均衡区内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采,则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 排补充Q Q Q ?+?= 在实际工作中,应分析确定均衡区内的各个均衡项目,计算出均衡区内截取的各种排泄量和合理夺取的开采补给量,二者之和为该均衡区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补给量(Q 补)和排泄量(Q 排)的组成项目很多,要准确地测得 这些数据往往也很困难。但对某一个具体的地区来说,常常不包含全部均衡项目,有的甚至非常简单。例如,在我国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山前冲洪积扇地区,年降水量很少而蒸发强烈,降水渗入补给量

地下水控制方案

地下水控制方案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武汉市急救中心和武汉市疾控中心迁建工程项目基坑支护施工图 2、国家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范、规程 3、湖北中南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本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武汉市急救中心和武汉市疾控中心迁建工程项目 2、工程地点:武汉市江汉区马场路 3、建设单位:武汉城投房产集团有限公司 4、工程规模:该项目由1栋7层高层办公楼、1栋9层高层办公楼、1栋15层超高层办公楼组成,附设2层地下室。用地面积约1.28万㎡,总建筑面积约4.99万㎡,地下建筑面积1.62万㎡。 拟建场区地势较为平坦,场地标高在21.04~22.12米之间。 场区地貌单元属长江一级阶地,与长江最近直线距离约5000m。。 场地地质情况 拟建场区地层按各岩土层的成分、成因及工程性质等自上而下依次可分为:①杂填土(Qml);②粉质粘土夹粉土(Q4 al+pl);③粉质粘土(Q4 al+pl);④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Q4 al+pl);⑤-1粉细砂(Q4 al+pl);⑤-2粉细砂(Q4 al+pl); ⑤a粉质粘土(Q4 al+pl);⑥中粗砂夹砾石(Q4 al+pl);⑦-1强风化泥质砂砾岩(K-E);⑦-2中风化泥质砂砾岩(K-E);⑦-2-1中风化泥质砂砾岩破碎岩(K-E)。 各岩土层名称、岩性描述、空间分布详见下表: 工程地质分层表

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 1.4.2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位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及下部承压水。上层滞水主要由地表水源、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补给,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水位及水量随地表水源、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排放量的影响而波动。承压水赋存于下部砂性土层中,水量大且水位随长江水位的变化有变化,具统一承压水位,与长江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水位因长江水位季节性变化而变化。 场地承压水静止水位在地面以下3.64m,

地下水过度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地下水过度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 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使地表农田灌溉所需水量大幅提高,进而地下水质发生变化。区域地下水位下降还使平原或盆地的湿地萎缩,消失。地表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据统计,全国已形成趋于地下降落漏斗100多个,漏斗区总面积15万平方千米。 地面下沉,坍塌 地面沉降容易引起地裂缝,对地下的各种管道造成威胁,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形成危害。全国有近70个城市因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诱发地面下沉,沉降范围6.4万平方千米,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超过两米的有上海,天津,太原,西安,苏州等城市。地面塌陷是超量开采岩溶地下水造成的,全国共发生岩溶坍塌3000多处,坍塌面积300多平方千米。 海水入侵 一般情况下,陆地淡含水层的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抽取地下水,会使地下水位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通过透水层渗入陆地淡水层,从而破坏地下水资源。沿海地区的大连,秦皇岛,烟台等地都发生了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全国海水入侵面积近1000平方千米。 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措施 完善政策和法规 行政管理方面,建立统一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机构,实行规划开发,统一合理调度,如在市区内逐步停止自行采井,统一调度使用城市供水;培养一批地下水资源监测、科研队伍,加强对事故处理的能力,同时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水质监测、预警监控体系和严格的监管制度。在资金支持上,完善投入补偿机制。要加大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投入,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集资金,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法制管理方面,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法规,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地下水管理条例,加强地下水资源环境保护与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加强水循环利用等方法,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充分利用雨水灌溉,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设人工增雨作业点,灌溉季节增加有效降雨,工业生产和民用中尽量多的利用中水,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的再生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合理利用中水、雨水,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恢复和养蓄地下水,改善水文地质环

防治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措施

防治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措施 :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资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防治地下水过度开采措施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地下水位于地表深层,受污染程度小。正是由于地下水的独特优势,使得人类加速了对地下水开采和利用的步伐。但由于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不合理,使得地下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从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甚至影响着人类的生存。鉴于此,必须充分认清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做好地下水的保护工作,从而保证人类的生存环境,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 1.1造成地表塌陷 地表塌陷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造成的主要危害之一,由于长时间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位的下降导致上下岩层之间的压力减轻,岩层受重力挤压而发生变形,从而造成地表下沉,严重破坏地表的稳定性,进而造成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会造成地面建筑物的倒塌,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相关资料表明,我国有五十多个省市地区的地下水位都在下降,地下水漏斗面积已经达到9万平方千米[1].个别省市地区由于

地下水位被严重开采,地表塌陷事故频发。不仅造成地表建筑物的倒塌,更使城市防洪设施形同虚设,城市给排水系统运行经常发生故障。随着地表下沉塌陷,一些古建筑也在逐渐消失。 1.2造成地下水质污染 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破坏地下水循环系统,致使河流、湖泊干涸,从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反过来又会破坏地下水水质,其诱发原因如下: 首先,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地表塌陷,地表污水会随着地表径流随着塌陷的断层直接进入地下。例如一些重工业的工业污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或者湖泊,随着地表塌陷,这些污水就会随着地表进入地下,造成地下水质污染。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更会威胁人畜饮水安全。 其次,随着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地下水位降低,使得地下水净化能力不足。另外,地下水漏斗面积的扩展扩大了地下水接受补给的面积,个别在水源地保护面积以外的污水则可能进入地下水的补给范围,这就加剧了地下水质污染的概率。例如在农田灌溉区,由于地下水净化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地下水盐量过大,灌溉后会造成地表盐化,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着地下水质。 1.3造成海水倒灌 地下水的长期过量开采破坏了地下水系统的咸淡水等压线,造成压力变化,致使咸淡水平衡能力下降,造成海水入侵地下,不仅影响当地人畜饮水,更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大连市海水倒灌的速度每年以12平方千 米的速度递增发加,致使灌溉区400多口井眼不能使用,严重

我国地下水资源及开发情况介绍

我国地下水资源及开发情况介绍 水资源与能源、人口、生态环境等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我国,水资源已成为城市建设规划、工农业生产布局及国土整治规划的制约条件之一。建国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一直重视我国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以期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有利的数据保证。 一、我国地下水资源及开发情况 地下水资源在我国水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分布广、水质好、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开发利用。尤其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许多地区和城市,地下水成为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水源。据计算我国可更新地下淡水资源总量为8700亿方,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31%,其中地下淡水开采资源为2900亿方。微咸水开采资源130′108m3/a(见表1)。平原区(含盆地)地下水储存量约23万亿立方米,10米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储存量相当于840毫米,水层厚度,略大于全国平均降水量648毫米,这个比例与世界地下水储存量的平均值相近似。 目前,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主要是以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三类为主,其中以孔隙水的分布最广,资源量最大,开发利用的最多,岩溶水在分布,数量开发均居其次,而裂隙水则最小。在以往调查的1243个水源地中,孔隙水类型的有846个占68%,岩溶水类型的有315处,占25%,而裂隙水类型的只有82处,仅占7%。 从目前的供水情况看,全国地下水的利用量占全国水资源利用总量的16%,其中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是华北地区,其地下水供水量占全区总用水量的52%。预计在21世纪,我国淡水资源供水需矛盾突出的地区仍是华北、西北、辽中南地区及部分沿海城市。 受我国水资源及人口分布、经济发达程度、开采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区域我国城市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目前全国有近400个城市开采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300多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每年水资源缺口大约为1000万方,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以地下水水源地做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超过60个,如: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济南、海口、西安、西宁、银川、乌鲁木齐、拉萨等;以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供水的城市有:北京、天津、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南昌、青岛、郑州、武汉、广州、成都、贵阳、昆明、兰州、长春、上海等。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 为持续加强全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切实保护好地下水资源,维护良好地下水生态环境,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 __》(**政发〔xx〕2号)和《**市水务局关于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管理工作 __》(**市水资发〔xx〕97号)精神,结合我县地下水超采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性因素。特别是在应对干旱、水污染等突发事件时,地下水作为地表水的补充,由于水量稳定、水质良好,在保证区域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县是典型的干旱缺水自流灌溉农业县。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需水日益增加,地下水开发利用量逐年增大,目前全县共有规模以上机电井587眼,其中灌溉井481眼,生活井61眼,工业井26眼,生态井19眼。xx年地下水开发利用量4541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3710万立方米,占地下水用水总量的81.7%,工业、生活、生态用水分别为290万立方米、322万立方米、219万立方米,分别占地下用水总量的6.38%、7.09%、4.82%。由于地下水资源的逐年开发利用,县内已出现地下水超采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 __》(**政发〔xx〕2号)文件,确定我县有一个一般超采区,超采范围为东经**至**,北纬**至**,主要集

中在**镇、工业园区、**镇部分区域,超采面积221平方公里,超采水量144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超采区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等生态问题随之加剧,已危及区域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因此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__。 (一)指导思想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想,以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基础,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通过控采限量、高效节水、调整种植结构、退减灌溉面积等措施,全面实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有效恢复超采区水位,切实落实水位和水量双目标控制,维持良好地下水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兼顾、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在定额管理的基础上,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2.坚持科学规划、全面节约、重点保护,可持续高效发展。以农业用水为重点,全面节约用水,充分挖掘农业灌溉的节水潜力,综合

地下水资源评价

地下水资源评价 地下水水量评价:是对地下水源地或某一地区、某个含水层的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对所用计算方法的适宜性、水文地质参数的可靠性、资源计算结果精度、开采资源保证程度所做出的全面评价。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就是要回答一个地区或流域有多少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地区分布、时间变化、质量标准、可靠程度)。同时还要研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多少水量(各种用水的现状,近期和远景预测),以及供需平衡存在的问题。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用于确定地下水资源数量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4种评价方法:开采—试验法、补给疏干法、水文分析法、开采强度法。 1、开采—试验法 在地下水的非补给期(或枯水期)按接近取水工程设计的开采条件进行较长时间的抽水试验,然后根据抽水量、水位降深动态或开采条件下的水量均衡方程求解出水源地枯季补给量,并以此量作为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 1、1适用条件 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如果一时很难查清补给条件而又急需做出评价是,则可打勘探开采孔,并按开采条件(开采降深和开采量)进行抽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直接评价开采量,这种评价方法,对潜水或承压水,对新水源地或旧水源地扩建都能适用。对于含水性不均匀的岩溶地区最为常用。主要适用于中小型水源地。该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做区域性的水资源评价。 1、2计算方法 完全按开采条件抽水,最好从旱季开始,延续一至数月,从抽水到恢复水位进行全面贯彻,结果可能出现两种情形: (1)稳定状态:在长期抽水过程中,如果水位达到设计降深并趋于稳定状态,抽水量大于或等于需水量;抽停后,水位又能较快恢复到原始水位。则说明抽水量小于开采条件下的补给量,按需水量开采是有补给保证的,这时,实际的抽水量就是要求的开采量。 (2)非稳定状态:如果水位达到设计降深并不稳定,继续下降;停抽后,虽然水位有所恢复,但始终达不到原始水位,测说明抽水量已经超过开采条件下的补给量,按需水量开采是没有保证的,这时,可按下列方法评价开采量: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说明: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直接使用)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2.2项目编制依据1 1.2.1相关法律法规1 1.2.2相关已经批准实施的规划1 1.2.3技术标准1 1.3项目编制范围2 1.4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状况2 1.4.1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质量2 1.4.2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3 1.5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4 1.5.1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4 1.5.2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4 1.5.3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4 1.6解决饮水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第二章 XX县地下饮用水源保护背景分析5 2.1项目区概况及自然条件5 2.1.1地理位置5 2.1.2气候特征6 2.1.3地表水资源7 2.1.4地下水资源8 2.2社会经济状况11 2.3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概况11 2. 3.1甘泉水厂(主水源地)12 2.3.2五台山水厂(第一备用水源地)13 2.3.3东峡水库(第二备用水源地)13 2.3.4各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14 2.4水源地水质评价14 2. 4.1甘泉水厂14 2.4.2五台山水厂15 2.4.3东峡水库15 2.5水源地可供水量开采前景17 2.6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影响途径17

2.6.1工业源17 2.6.2生活源19 2.6.3总体情况及评价21第二章项目实施方案及建设内容23 2.1方案设定原则及方案确定23 2.1.1项目工程内容设定原则23 2.1.2项目实施方案23第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25 3.1编制依据及说明25 3.2投资估算25 3.3资金来源26第四章后期管理与保障27 4.1组织管理27 4.2资金管理28 4.3质量管理28 4.4水源保护29第五章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29 5.1社会效益分析29 5.2经济效益分析30 5.3环境影响评价30第六章结论31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3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核心问题。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方法,也称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补给量。局域地下水资源评价还与开采的经济技术条件及开采方案有关。有时为了确定含水层系统的调节能力,还需计算储存量。 目前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有几十种,国内大部分学者尝试对众多计算方法进行分类,有些学者依据计算方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所需资料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如表9.1的分类,以供参考。在实际工作中,可依据计算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已有资料的详细程度、计算结果的精度要求等,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计算,以相互验证及优选。本章着重介绍几种主要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水量均衡法 水量均衡法是全面研究计算区(均衡区)在一定时间段(均衡期)内地下水补给量、储存量和排泄量之间数量转化关系的方法。通过均衡计算,得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水量均衡法是水量计算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该方法还常用于验证其他计算方法计算的准确性。一、基本原理 一个均衡区内的含水层系统,在任一时间段(△t)内的补给量与排泄量之差恒等于含水层系统中水体积的变化量,即

承压水 潜水排补*=????±=-μμ,,S t h F S Q Q (9.1) 式中:Q 补——含水层系统获得的各种补给量之和(m 3/a 或 m 3/ d ); Q 排——含水层系统通过各种途径的排泄量之和(m 3/a 或 m 3/d ); μ,μ*——重力给水度和弹性释水系数; △h ——△t 时段内均衡区平均水位(头)变化值(m ); F ——均衡区含水层的分布面积(m 2)。 由式(1.5)对允许开采量的分析可知,若要保持均衡区内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采,则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 排补充Q Q Q ?+?= 在实际工作中,应分析确定均衡区内的各个均衡项目,计算出均衡区内截取的各种排泄量和合理夺取的开采补给量,二者之和为该均衡区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补给量(Q 补)和排泄量(Q 排)的组成项目很多,要准确地测得 这些数据往往也很困难。但对某一个具体的地区来说,常常不包含全部均衡项目,有的甚至非常简单。例如,在我国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山前冲洪积扇地区,年降水量很少而蒸发强烈,降水渗入补给量

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2013年3月) 一、充分认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紧迫性 (一)华北平原范围。根据国土部门地下水资源调查和分区,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全部平原及河南、山东二省的黄河以北平原,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共涉及21市207县(市、区),分为山前冲积洪积倾斜平原、中部冲积湖积平原、东部冲积海积滨海平原。山西省作为华北平原地下水重要补给区涉及8市48县(市、区)。 (二)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状况。初步调查表明,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主要污染指标为汞、铬、镉、铅等,主要分布在天津市和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以及山东省德州等城市周边及工矿企业周围;局部地区地下水有机物污染较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苯、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南部郊区,河北省石家庄、邢台、邯郸城市周边,山东省济南地区-德州东部,河南省豫北平原等地区。 (三)地下水污染主要成因。海河流域受污染地表水入渗补给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2010年,该流域废水排放量高达49.73亿吨,未达标的断面比例为60.6%,污染严重河流渠道、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及不达标的再生水灌溉区等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显著。重点污染源排放也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华北平原石油化工行业(包括勘探开发、加工、储运和销售)、矿山开采及加工、生活垃圾填埋场、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和填埋场、高尔夫球场等重点污染源对地下水产生点状、线状污染,部分中小型企业产生的废水未加处理通过渗井、渗坑违法向地下排放直接污染地下水。此外,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低下、监测网络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也直接影响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四)地下水污染防治形势。华北平原位于重要的经济战略发展区域,地下水是华北平原重要饮用水源和战略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和工业企业周边地下水污染呈恶化趋势,严重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地下水污染治理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形势严峻。着力开展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十分必要和紧迫。 二、明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指导思想和目标 (五)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有关要求,坚持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相结合,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责任和完善环境监管相结合,保护地下水资源和防治地下水污染相结合,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修复示范相结合。优先解决华北平原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华北平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示范。 (六)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协同控制。加强地下水污染源环境监管,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重点地下水污染源地面防渗,以预防为主;充分结合海河和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要求,建立地下水与地表水协同控制的水污染防治格局,加大土壤污

地下水开采整治方案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地下水开采整治方案

地下水开采整治方案 近年来,我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有关取用水单位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地下水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区地下水资源管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许多领域违法开采地下水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城区形成了一定范围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很容易引发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灾害。为切实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地下水开采专项整治活动,现提出如下整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执行《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取用地下水行为,规范地下水取水许可管理秩序,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地下水保护意识,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整治范围 城市建成区、区经济开发区。 三、整治对象 整治对象为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开采地下水的用水户,重点查处以下三类: 1、整治范围内违法取用深层地下水的; 2、整治范围内违法开采浅层地下水用于浴室、饭店、洗车、菜场 第 2 页共 6 页

等经营性活动的; 3、整治范围内建筑物密集地区开采浅层地下水用于水温空调的。 四、整治时间安排 ㈠广泛宣传,组织排查摸底(7月15日-8月31日)。区政府组织新闻单位及相关部门,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张贴公告、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地下水整治的目的和意义。一方面通过公告,动员上述整治对象在规定期限内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主动进行申报登记;另一方面组织水利、建设、城管、公安等有关部门,深入本辖区、经济开发区饭店、浴室、洗车点以及农贸市场,实地排查用水情况,摸清整治范围内所有的违法用水户的取水情况。调查摸底情况于9月5日前完成,形成阶段小结,书面上报市地下水开采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㈡全面梳理,分类实施整治(9月1日-10月31日)。区地下水开采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申报和排查的基础上,对违法取用地下水的用户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地下水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区分不同的用水情况,制定对策,依法处理,不断提高地下水管理水平。相关情况于11月1日前形成阶段小结上报市地下水开采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违法取用深层地下水的用水户,不具备地表水、自来水等替代水源或地下水超采区内因特殊行业生产确需取用深层地下 水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取水许可手续,并实施法定幅度内较高限额罚款的行政处罚;有替代水源的,责令限期实施改水工程,封 第 3 页共 6 页

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与地下水功能评价的关系

收稿日期:2007-11-15;修订日期:2007-12-26 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性研究项目(编号:2006CB403401)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7BAD69B02)资助。 作者简介:张光辉(1959-),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区域水循环演化和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研究。E-mail:Huanjing@heinfo.net 地质通报 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 第27卷第6期2008年6月Vol.27,No.6Jun.,2008 1问题的提出 地下水不仅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和地质环境不可缺少的要素。由于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西北内陆地区的生态环境急剧退化[1],华北平 原出现了严重的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2]。因此,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理念条件下的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已成为21世纪地下水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3-10]。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和地下水功能评价都试图解答上述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4-17]。 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与地下水功能评价的关系 张光辉,严明疆,杨丽芝,刘中培 ZHANGGuang-hui,YANMing-jiang,YANGLi-zhi,LIUZhong-pei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61 InstituteofHydrogeologyandEnvironmentalGeology,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Shijiazhuang050061,Hebei,China 摘要:针对中国北方地下水评价中偏重资源而对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重视不足的问题,立足于流域尺度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和地下水的自然属性,突出协调综合发挥地下水的资源功能、 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的目标,从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与地下水功能的理念基础、评价原则和评价机理3个方面探讨二者的内在关联性,认为它们同源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都以流域尺度的地下水循环系统为研究主体,以保护生态与地质环境为目标,彼此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撑。地下水功能评价是合理确定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充分条件,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合理确定是实现地下水功能评价目标的必要条件;如果二者缺一,则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或地质环境功能难以得到有针对性的保护。 关键词:地下水功能;可持续开采量;生态与地质环境约束;互相支撑;综合效益最佳中图分类号:P64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552(2008)06-0875-07 ZhangGH,YanMJ,YangLZ,LiuZP.Relationshipbetweenthegroundwatersustainableyieldandgroundwaterfunctionassessments.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2008,27(6):875-881 Abstract:IngroundwaterassessmentsinnorthernChina,moreattentionispaidtoresources,whilelessimportanceisattachedtotheecologicalfunctionandgeologicalenvironmentfunctionofgroundwater.Inregardtothisproblemandbasedonthegroundwatercir-culationsystemonacatchmentscaleandnaturalattributesofgroundwater,thispaperfocusesoncoordinateandgiveplaytothere-sourcefunction,ecologicalfunctionandgeologicalenvironmentfunctionofgroundwateranddiscussestheinternalrelationbetweenthegroundwatersustainableyieldandgroundwaterfunctionswithrespecttotheirconcepts,assessmentprincipleandassessmentmecha-nism.Itisthoughtthattheyoriginatefromthesameconceptofharmonybetweenmanandnature,takethecatchment-scaleground-watercirculationsystemastheresearchobjectandtheprotectionoftheecologicalandgeologicalenvironmentasthetargetandpro-moteandsupporteachother.Thegroundwaterfunctionassessmentistodeterminerationallytheconditionsforthegroundwatersus-tainableyieldandtherationaldeterminationofthegroundwatersustainableyieldistheprerequisiteforachievingthetargetofground-waterfunctionassessments.Ifoneofthemislacking,thenitisdifficulttoprotectecologicalfunctionsorgeo-environmentalfunctionsofgroundwaterwithaclearaim. Keywords:groundwaterfunction;groundwatersustainableyield;constraintsoftheecologicalandgeologicalenvironment;supportingeachother;comprehensivebenefit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

区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管理方案

区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管理方案 为持续加强全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切实保护好地下水资源,维护好地下水生态环境,根据《X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与保护方案》精神,结合我县地下水超采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性因素。特别是在应对干旱、水污染等突发事件时,地下水作为地表水的补充,具有水量稳定、水质良好、取用方便的特点,在保证区域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X县地处渭北旱腰带地区,干旱缺水明显,是典型的灌溉依赖性农业县。目前,全县范围内规模以上机井有X眼。其中,灌溉井X眼,工业井X眼,乡村生活井X眼。 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 漏斗,引起地面沉降,塌陷使地下水水质恶化,水井枯竭。打井深度不断加大,目前县域内普通地层井深已达X余米,

造成多处机井出水量下降,含沙量增加,机井维修费用增大。同时影响植被生长、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 《X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与保护方案》划定我县X镇、X镇部分地区为一般超采区,超采区面积X.X平方公里,年均超采量X.X万立方米,超采区边界范围:XX。 该区域内规模以上机井有X眼。其中,灌溉井X眼,工业井X眼,乡村生活井X眼。X年普查资料调查结果显示,超采区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造成X眼井垮塌,X眼报废。X年X—X月,超采区地下水位总体平均下降X.X米;X年X—X月,超采区监测井西茹地下水位下降X.X米,张屯地下水位下降X.X米,西扫地下水位下降X.X米(数据来源于地下水简报)。 地下水位下降使环境地质灾害频发,地下水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粮食和生态安全问题随之加剧;人饮井报废群众吃水困难,危及区域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综上所述,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将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实施地下水综合治理刻不容缓。 二、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以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治理目标为基础,落实最

中国地下水资源--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

中国地下水资源--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上篇] 2010-03-26 | 作者:| 来源: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大中小】【打印】 【关闭】 水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自然环境要素,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条件,是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的核心。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战略问题是一个关系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水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水资源问题非常重视,要求全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水资源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水资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我国的水资源大为短缺,我们过去的认识很不够,必须引起全党十分重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地表水资源相对缺乏的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地认识和掌握我国地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是实施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原地质矿产部组织开展了第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于1984年底提出了评价成果:即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为8717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量每年为2940亿立方米。自第一次评价工作距今近20年来,由于受气候变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及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区域水循环条件已发生了改变,导致地下水资源无论在数量、质量和区域分布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次评价成果已不能反映当前地下水资源的实际状况。为此,国土资源部在2000年至2002年期间,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对全国地下水资源进行了重新计算和评价,提出了评价成果。 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是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统一组织,中国

开采地下水利大于弊

开采地下水利大于弊:(按地下水的贮存埋藏条件分类:1.包气带水:结合水(分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分毛管悬着水与毛管上升水),重力水(分上层滞水与渗透重力水) 2.饱水带水:潜水,承压水(分自流溢水与非自流溢水)按岩土的贮水空隙的差异分类:1.孔隙水 2.裂隙水 3.岩溶水) 1、优良的水源:⑴地下水储存在地下,不易被污染⑵深处的地下水溶氧量极低,水质相对干净,因此做为自來水水源大都不需处理或仅需简单的处理⑶供水管路短,減少了其间再受污染的可能⑷开发成本低 ⑸地下水的出水量稳定,不会随季节性而有明显的旱涝变化。 2、 在印度的农村地区,地下水占生活用水的80%,而且现在每年约有1 900-2600万口机井和管井抽出约244km3的地下水用于灌溉。 3、 4、绝大多数温泉是大气降水经深循环而形成的,来自一定深度的地下水都能成为温泉。 5、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的化学溶蚀、机械冲刷等地质作用形成了峰林,孤峰,溶洞和地下暗河 6、浅层地下水的开采减弱了水的蒸发作用,运移到土壤中的盐分随之减少,土地的盐碱化程度就会减弱。 7、污染物随着地表水渗入包气带,而开采浅层地下水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导致部分含水层的疏干,包气带的增厚,从而增强了包气带的自净能力,减弱了污染物的影响。 8、开采之后地下水位降低,导致部分含水层疏干,富余处更大的空间去接纳更多的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减少了地表水的蒸发。 弊端: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下沉,坍塌;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盐碱化、沼泽化、沙漠化等 污染:污染物来源:生活污水与垃圾,工业污水与废渣,农业肥料与农药。

确定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方法和适用性

确定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方法和适用性 [澳]Frans R. P. Kalf 需要对确定可持续开采量的方法和定义进行研究,原因如下:(1)目前的概念和 定义不明确,不能加以定量化应用;(2)需要排除不同的解释和误解,为其应用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3)“所有的地下水系统都可以进行可持续产出”的观念是错误的;(4)难以定量化的定义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5)通常会混淆最佳产量和可持续开采量;(6)在许多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不能采用可持续开采量策略。 一、概述 在许多国家,地下水管理制度都是从零起步发展到现在的程度,最大的变化是由一味地强调资源的开发转变为对资源的管理,并提高了地下水系统的利用效率。许多重要含水层的地下水开采量都超过了含水层系统的允许开采量,通常称为“过度开采”(Custodio,2002)。当实际抽水量远远低于允许开采量时,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例如,澳大利亚在2000年调查了全国的538个地下水管理单位,其中57个的抽水率超过了长期的可开采量(澳大利亚自然资源分布图https://www.docsj.com/doc/57381181.html,.au/anra/atlas_home.cfm)。水资源管理者不断寻求解决减小开采量的方案,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 关于这一问题引起了许多争执,主要是确定如何实现“可持续开发”的方案,将含水层中的地下水进行合理分配。其中的两个新概念是“安全开采量”和“可持续开采量”,这些概念的发展与不同的应用限制条件相结合,产生了“可持续地下水发展”的概念(Hiscock等,2002)。如果应用可持续地下水发展的概念,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安全开采量和可持续开采量的概念。然而,关于这些概念的理解现在仍有混淆。 本文对可持续开采量的概念做了进一步探讨,寻求提供一种合适的工作方法来解决流域的地下水问题,而不仅仅只是在字面上做文章,这为专业人员和水资源管理利用地下水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另一个目的是采用地下水流动基本原理,合理地解释这一概念。本文中的大多数概念都不是新提出的,但是以新的方式对这些概念进行了解释,以提醒资源管理者和其他相关人员在寻求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时,不要忽略这些基本原则。地下水和相关领域的新一代工作者需要这些提醒,特别是当这些工作者不具备扎实 的水文地质学基础时,这些提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这些定义的长期发展进行了概述和解释,根据一些国家的实例,指出了澳大利亚对可持续开采量的定义含糊不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应用限制条件,计算了流域的可持续开采量,讨论了一些实际问题,并列举了一些与地下水管理相关的可持续和非可持续开采的实例。 二、开采量的概念和定义 目前,在许多国家都采用水预算方法来确定安全开采量和可持续开采量。一些国家采用的地下水管理方法表明,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只是采用了最基本的方法,使用的概念要么简化要么存在歧义。 关于“补给”就存在不同的理解。在“安全开采量”的定义中,特别强调补给是“天然补给”;而在定义“可持续开采量”时,认为“补给”包括由于抽取地下水造成的补给。河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防措施

2.4.1.3 瓦斯综合利用问题 根据地质勘探及生产矿井资料,矿区范围内煤层瓦斯含量不大,均属低瓦斯矿井;随着生产矿井不断向井田深部推进,瓦斯含量有所增加,预计矿区深部区域可能是高瓦斯地区,尤其是下组煤的开采,由于埋藏相对较深、压力大,亦可能存在高瓦斯,应加强瓦斯勘探,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同时,现行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专项规划均提出了煤层气资源合理开发的相关要求。 矿区内东庞矿井由于瓦斯的增大,已于2009年初新建立了地面瓦斯抽采系统,并于2009年2月份投入运行。目前已经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对瓦斯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据初步资料表明,预计可以建设瓦斯电厂。但矿区总体规划中未针对矿区瓦斯气资源利用进行具体规划。应进一步加快建设瓦斯利用设施的步伐,使矿区瓦斯利用率达到相关技术政策的要求。

8.3.2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防措施 矿区开发活动对地下水影响的主要因素为煤炭开采和废水排放,其中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含水层结构破坏和地下水资源流失,废水排放主要表现在污染物以下渗的形式进入地下而污染地下水水质。8.3.2.1 地下水资源流失减缓与保护措施 为了有效保护区域地下水资源,减缓矿区煤炭开采对区域地下水含水层和水资源的不良环境影响,本评价提出从规划实施的设计阶段、矿井勘察阶段、项目建设阶段、规划实施阶段等全过程对矿区地下水资源进行保护,具体措施如下: (1)规划设计阶段 ①在规划新建矿井设计阶段应根据整个矿区的地下水分布情况,补给、径流和排泄的特点,重点划分井田的“富水区”、“缺水区”、“水文地质复杂区”、“底板突水压力区”等,便于在规划实施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 ②矿井开拓方案设计过程中,邢台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下禁止采煤,二级保护区内有条件的限制煤炭开采、实施煤炭保护性开采,以保证饮用水源地的供水安全;重要地表水体(南水北调总干渠、白马河、七里河、沙河、北澧河、滏阳河等)下留设保护煤柱或采取全采全充填的形式进行水下采煤。 (2)规划矿井勘查阶段 ①在规划矿井或矿区后备区勘察、勘探阶段,钻孔封闭必须规范,同时建立技术档案,以备建井及生产利用。 ②查清矿区水文地质情况(包括地层各岩层透水性、渗透系数、矿井水量,断层、陷落柱、封闭不良钻孔等的分布和导水性等),查明地方小煤矿采空区积水、老窑积水分布、水量等情况,绘制水文地质资料相关图件(矿井水文地质图、矿井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等厚线图、矿井基岩等厚线图等),以备矿区后续开发中利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